作者:李隆国胡适考证思想史文学史教育体制中国教育史
摘要:胡适先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发表之后,引来了众多的批评。通过调查《书目》的创作过程、版本流传情况,进行外部考证,通过分析“最低限度”的实质性含义进行内部考证,可以发现这些批评多半属于误读和误解。《书目》所贯穿的精神乃是以“历史线索”,取代小学,作为国学门径,旨在通过书籍阅读,来把握相关学术领域的历史演变线索。从这一角度而言,胡适先生的《书目》虽然收录书籍数量繁多,但是要求学生必须记诵的东西非常简要,颇适于初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