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博; 王凤成; 赵春山; 冀万杰; 谌苗苗柞蚕品种资源二化性数量性状表型遗传多样性

摘要:柞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柞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在对辽宁蚕区保存的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的7项数量性状连续5年进行统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明确其遗传多样性。除实用孵化率和克卵粒数2项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5项性状均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其中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11.29%、13.87%和11.86%,并且各项性状的分布频率表现出一定的集中性。除实用孵化率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克卵粒数、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这些性状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以最短距离法对距阵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39份柞蚕品种资源分成6个类群,其中4个从国外引进的改良品种聚为一大类群,印证了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关。上述结果显示供试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7项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尤其是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等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潜力,可应用于品种改良;而实用孵化率的遗传潜力小,育种过程不易进行性状改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蚕业科学

《蚕业科学》(CN:32-1115/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蚕业科学》主要刊载我国蚕学专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有重要理论与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及简讯,并报道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蚕业生产管理者。

杂志详情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