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9 09:4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学前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突出“改”字,在深化教学改革上求突破
声乐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发音和歌曲演唱,抒发内在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对学前儿童进行声乐教学,则应突出“如何教”,而不是“教什么”,要准确把握学前儿童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歌唱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和快乐的感受。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必须主动改革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使声乐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研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新动向,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实际。要注重学习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知识,熟悉他们发声和演唱方式,经常深入幼儿园和幼儿艺术教育机构进行观摩,掌握学前儿童教学工作的实际方法,科学融入到日常的授课环节,使声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水平,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从教能力。二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逐步加大专业技能课程比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教师既要做好范唱,又要帮助学生选准曲目,在课内和课余时间强化练习,为学生打牢技能基础创造条件。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教学录像和更多的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查找差距,改进方法,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三是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要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材更新换代,降低教材的专业化水平,主动向幼儿园实际教学靠拢,选择那些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以根据学前儿童成长特点和幼儿园需要,订制或编写合适的教材,让学生多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具可学性和实用化,发挥好教材帮助学生练习声乐的辅助功能。
二、突出“联”字,在推进校企合作上求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存在学用脱节、课堂所学无法有效指导入园实际工作等问题。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实践教学渠道,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组织学生入园开展实际工作,采取边学边做、以做促学、以做验学的方式,促进“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实现声乐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要采取高职院校附属幼儿园、联合办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途径,建设一批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训练声乐技能的实践场所,搭建好技能训练平台。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听课、看课、教学研讨和模拟授课等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等方面技能,有效检验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从声乐专业角度深刻理解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价值,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三、突出“练”字,在强化学生技能上求提升
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强化学生的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必须紧密结合学前儿童的教学和活动,在实际应用上下功夫,使学生的学习路径由“教”向“学”转变,由“接受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幼儿园定期开展声乐练习实践活动,由学生组织学前儿童编排和演练活动,设计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节目,学生也可以进行范唱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二是加强学生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将学生声乐实践技能纳入考核内容,每学期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声乐汇报演出,着力打造一批声乐技能训练的精品活动和品牌活动。建立和完善竞赛的组织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声乐专业技能竞赛的常态化、综合化和制度化,通过竞赛活动的互相比学,为学生搭建学促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艺术技能整体水平。三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幼儿歌曲、音乐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练,开展相应的展演活动,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本领。
四、突出“优”字,在优化教师配置上求实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除教学模式、内容和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外,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教师能力素质单一也严重制约着专业课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工作,关键要科学配置师资力量,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业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引导专业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声乐专业教师向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转型,加快适应社会化实践教学模式。二是积极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等运作方式,全面拓展和整合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所用,广泛联合社会幼儿艺术学校、科研机构和幼儿园,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人才,担任校外聘任教师,经常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补充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搭建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幼教机构专业教师和专门人才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组织专业联盟、召开研讨会、举办教学观摩、微信群、QQ群等平台,实现专业研讨、日常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常态化,促进校内外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作者:金铃玲 单位:伊春职业学院音乐系
1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这种特性需经过严格的理论指导和艰苦的日常训练才能体现出来,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中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在考虑高雅性的基础上,还得兼顾通俗性,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学前教育的老师,这些老师要跟孩子们打交道,一些舞蹈动作太过于高雅的话,孩子们看不懂,自然起不到教学效果,故此,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根本要求除了高雅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出通俗性,实现雅俗共赏。
1.1舞蹈教学得培养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在学校学习时,他们是学生,但毕业后他们会走进相关机构,成为幼儿教师,他们在从教时,必须展示出过硬的业务素质,基本动作得规范、得体、认真,基本功得过关,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孩子们的启蒙教师。他们这种规范性的动作培养,主要来源于中职学校里老师的严格指导和自身的科学训练,日常训练工作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舞蹈的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教学一般以“手把手教”“、现场点评”的方式来进行。
1.2舞蹈教学得塑造学生的艺术气质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除了一些基本动作之外,还需要有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和人体气质来共同展现出艺术的美感。音乐家、艺术家、舞蹈家与身都有一种艺术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来源自与专业学习和训练。在孩子们的眼里,幼儿园的阿姨和老师是最美的,这种美不仅仅出自外表,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亲和孩子、征服孩子的形象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就得依靠日常学习和训练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舞蹈学生的肌肉呈条形生长;以柔美的身体韵律训练,使身体曲线优美舒展;以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使骨骼、韧带、关节在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都得到运动和发展。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身体、形体、肢体更加美好,身形更挺拔,使肢体更灵活,躯干与肢体等身体的各个部分更协调地发展,最终成为形象气质极佳、基本功过硬的专业幼教老师。
1.3舞蹈教学得融会贯通其他艺术元素的营养成分
舞蹈专业不是单纯跳舞,还应吸收武术、体育、戏曲等其他艺术元素的营养成分,舞蹈同这些元素之间,不是分割开来独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吸取这些元素的营养成分,才能壮大舞蹈的艺术内涵,扩大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的人体结构、关节机能等专题研究成果和高难度技巧及防伤等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掌握高难技巧的能力。武术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继承了古代技击、身法、剑术、气功等养生与技艺之精华。教师武术中的身法、技艺引入到舞蹈教学之中,把可以增强舞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既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增加了教学效果。
2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增强舞蹈的专业基本功,以满足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现实需要。舞蹈教学有着一些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相关学校正是目前存在的现实困难和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教学,切实提升舞蹈教学的授课效果。
2.1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工作,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内容,中职院校应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这些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应进行合适的定位,摆脱模糊不清的定位范式,加强专业型、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中,学校和教师应把握舞蹈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要求,有的方式的教学,把音乐、德育、美育等内容也纳入教学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舞蹈教学离不开专业教材,目前市场上出版的舞蹈教材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认真挑选,订购到内容齐全、浅显易懂的教材,作为理论授课的依据,等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构建符合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
2.2保证资金供给,满足教学需要
舞蹈课程的开展,不论是师资力量规划,还是专业的训练场地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故此,相关中职院校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满足教学需要。师资力量规划工作,学校除了提升一线教师的业绩待遇之外,还应设立专项资金,一是用来诚聘优秀人才,二是加大现有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授课经验,只有具备优秀的师资水平,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除此之外,相关学校还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训练基地建设,建设几个标准化训练场地,满足教学需求,防止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2.3强化日常训练
对这些已经过了学习舞蹈最佳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加大训练量,指导学生进行艰苦的课后训练,让学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任何成功和成绩的提升,都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学校也可以相对做出安排,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早晨、晚上和周末的部分时间也都纳入教学课时之中,适当加大训练课的课时,通过扩大训练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
3学前教育舞蹈创作的指导原则
前文所述,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但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还应考虑儿童教学的实际情况,应具备通俗性。学前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也应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按照一些基本原则来实施创作,力争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既具备一定高雅性,还能浅显易懂,使幼儿乐于接受。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首先得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艺术创造。
3.1把握儿童心理特征原则
学前教育的学生,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学龄前儿童,这样的孩子活泼、善良、调皮、好动,他们对未来世界的任职还不够,处于童心童趣的世界中,这个时间内他们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习一点知识就行。学前教学的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不能过于高雅、过于专业,这样会脱离儿童的认知能力。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这种变现特征应该成为舞蹈创造的源泉。
3.2使用夸张、戏谑、变形动作的原则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生活中精华元素的结晶,舞蹈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动作的艺术变现。教学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征,和一些能增强他们记忆力的表情和动作,多多使用夸张、戏谑、变形动作,增加舞蹈作曲的童趣。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使儿童舞蹈的韵味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动作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使儿童舞蹈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3.3添加游戏元素元素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的学习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可以把游戏元素添加到舞蹈动作中去,增加一些游戏情节,提升滑稽感和童趣,便于儿童学习和模仿。山中采蘑、放鸭行船、捉蛐蛐、大树下的捉迷藏等等游戏活动都可以添加到舞蹈作品中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和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4舞蹈创作中综合技术的应用
舞蹈教学授课效果的提升,除了加强教学管理和强化日常训练之外,教师和学生还应合作,进行一些简单的的舞蹈曲目和舞蹈动作的创作。根据相关教学和创作经验,一些综合技术可以作为舞蹈创作的辅助手段。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一些技术挺受学生的喜好和欢迎,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实力来推广相应的辅助技术。
4.1基础辅助技术
舞蹈创作中,一些不需要太高投入的辅助技术,基本上都能满足一般创作的需要,相对来说,原则上每所学校都具备推广这些技术的经费基础。这些技术包括幻灯片、音频技术、录像技术等,只要学校购买普通的磁带、录像带、留声机、录放机、收音机等设备,就可以播放相应的音乐和旋律,营造教学氛围,提供艺术节奏,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
4.2电化辅助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广播技术、摄录像技术、卫星传播技术逐渐运用到舞蹈教学之中,有实力的学校就可以根据要求来建设电化教室,播放舞蹈教学过程,教师本人可以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舞蹈科研人员也可以进行舞蹈力学、美学的研究,这种技术革新了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将现代技术运用与传统教学之中,用现教现学的电化技术来帮助学生开展舞蹈创作工作。
4.3信息辅助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舞蹈教学和舞蹈创作进入了全新的模式阶段,当然,这些技术的采用,需要学校具备足够的资金供给。多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将计算机、网络等新的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应用于舞蹈课堂教学之中,满足了教师进行舞蹈力学及美学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教师还能在网上捕捉学生的排练动作,已发现个别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单独纠正。运用这种技术,教师还可以把教学动作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力学及审美分析,进而提升授课效果,学生也可以根据舞蹈过程中拍摄的图像、照片、动作帧等等,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错误的环节,并及时改正,保证舞蹈创作工作的顺利完成。
5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创作
对老师和学生而言,舞蹈创作也是舞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事先准备好一定的题材,让学生自由创造一组或多组舞蹈,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教师互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5.1指导学生创作芭蕾舞和古典舞
芭蕾舞最有助于学生基本功的练习,芭蕾舞的学习重点训“开、绷、直、立”等动作技巧,可以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学生形体上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适合芭蕾舞蹈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节意境来构造简单的舞蹈,多多练习,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学生在练习完芭蕾舞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就可以进行古典舞蹈的学习。教师在这个时期内,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古典舞,古典舞身韵主要针对学生气息的运用和身体的韵律感、节奏感的训练。这样循序渐进的创作训练,完全适合舞蹈教学的内在规律,减少学生不必要的时间付出。
5.2指导学生创作民族舞曲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舞蹈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教师可以讲解几个典型民族舞蹈的特征,让学生进行组合创作,然后分组练习,多做练习,让学生做到掌握好众多典型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5.3指导学生创作幼儿舞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面对的是幼儿,所以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专业的学生应明白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掌握孩子们的喜好,创作儿童喜爱的舞蹈,这样才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性、适用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创作一些幼儿舞蹈,然后进行严格训练。这种以实践为主的舞蹈创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的,积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才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舞蹈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将来学生走进幼儿园,做好幼儿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着高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体,多多进行自己创编有积极意义的幼儿舞蹈,给自己积累舞蹈资料,为将来走上岗位打基础。
作者:段晓春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
一、游戏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游戏是学前教育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孩子们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好儿童的这一特点,从孩子们的喜好入手,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快乐后才会获得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进而也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积累一些对生活常识的认知,他们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地熟悉。如,孩子们在城堡中玩;跑、爬、跌倒或者是攀登的过程中都会触碰到一些东西,比如气球,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了解它的形状和颜色。既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又能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判断力,对培养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再如,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孩子们共同进行一个游戏,之间会有一些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地得到提升。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积极地去鼓励孩子们主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创造力都尽情地发挥出来。这样的游戏教学的开展,既有利于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又能对孩子们的成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设置,能够让儿童“乐在其中”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如果能够保持一颗愉悦的心,这既有利于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理,他们在游戏中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新颖的游戏中的某些环节还能够吸引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和观察,以此来不断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小兔乖乖》这个游戏,《小兔乖乖》中兔妈妈的唱段能够唤起孩子们温柔、亲切的情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游戏的美,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当“狼来了”的音乐响起时,则能引起孩子们对凶残者的敌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辩别是非的能力;当“小兔儿识破了狼的诡计”的相关乐曲响起时,又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胜利的喜悦。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的表演,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去领悟真善美。这样的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孩子们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态,他们也更乐于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既玩得快乐,又能学到知识,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前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正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因此,适当地引入一些游戏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与体能。游戏的开展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进来的动力,而且还能够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身体锻炼。有一些游戏,比如,跷跷板或者过独木桥等,都能够让幼儿在生理机能上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通过不同游戏的相互补充,还能够有效地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再如,教师可以展开“滚南瓜”的游戏,这个游戏不要求儿童要有多大的臂力或者灵活性,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又如,“踩脚踏车”游戏活动的设置,既能锻炼他们的腿部肌肉,还能对他们的平衡能力进行锻炼。各种游戏活动的设置,只要利用的合理,都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也都能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收获一些意外的乐趣。总的来说,游戏活动的设置既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又能让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四、科学地进行游戏教学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儿童是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儿童如果能够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游戏当中,比如,游戏活动的创设,可以逐条地列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活动的目的,这样,他们就会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且还比较容较易掌握一些知识点,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在这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潜在能力,还能够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因此,科学地设计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让他们在乐趣中成长,在成长中去领悟,可以使学前教育的知识传播与知识接收更加的高效。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率。将游戏模式引入到学前教育中,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儿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技能上还能有所提升。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既轻松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儿童在游戏中尽情地玩,在玩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教学模式的建立,既能突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游戏中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又能让学前教育更加的高效。所以说,学前教师要掌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充满了趣味性。
作者:颜星明 单位:辽宁省彰武县二道河子九年制学校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一)过度重视智力培养
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盲目的追求知识的数量与难度,把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当作是教育的重心,在拼音、汉字和算术等科目上,幼儿园教学内容几乎可以和小学一年级内容相比。过度强调对幼儿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幼儿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让学前教育“小学化”愈加严重。
(二)忽略幼儿游戏活动
学前教育“小学化”还表现在教育形式上的课堂化,而忽视了对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在成长中对游戏十分依赖,可以在游戏中遐想世界,从而得到在身心方面的成长,所以游戏活动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灵活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游戏活动,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或个别活动,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开发智力。但是个别幼儿园为了展示其特色,让课堂教学代替了游戏活动,让幼儿和小学生一样在课堂中被灌输知识,不仅在上课时要坐端正,而且还要在课后做家庭作业。
(三)教育评价看重结果
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应该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但是在评价幼儿教育时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这样的评价体系有着单一的评价标准,认为在幼儿园中幼儿获取的知识越多,那么教育也就越好,而不去看使用的教育方式,也不管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灌输知识。如此这般,幼儿很难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样的评价体系束缚了幼儿对知识的渴望,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扼杀在摇篮中。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一)应试教育深入人心
虽然家长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但是应试教育的现状让他们必须去面对,并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因此激发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他们对“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并不反对,认为孩子能够认字、背诗和计算是值得骄傲的,也认为孩子此时不学,就会落后于其他的同龄孩子。即使个别家长不赞同“小学化”的学前教育模式,但是面对现实,为了让孩子提高竞争力,也只好默许。
(二)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很多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很不合理,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条件达标的幼儿园,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大量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这部分幼儿园没有按照幼儿成长规律办园。并且许多公办幼儿园也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努力让本园的幼儿能够出类拔萃。很多幼儿园对有多少幼儿进入名牌小学消息进行渲染,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三)缺乏监督指导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没有对目前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进行监督和指导。在面对学前教育呈“小学化”倾向发展时,政府相关部门几乎没有采取干预措施,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指导法规,这样就造成了学前教育如同失去缰绳的野马。并且由于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监督缺乏力度,学前教育没有受到的舆论压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四)教育方式存在缺陷
幼儿园在其管理和组织上明显倾向于“小学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把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添加给幼儿,让幼儿的行为被过早的定性,让孩子的身心语言与好动好问的特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些与幼儿的生活发展规律极不相符,不利于幼儿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开发。另一方面,幼儿园一味运用小学班级的授课模式,把幼儿们固定在教室与课堂中,大大降低了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减少了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家长思想观念
要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下,用人单位选人的标准还是以分数为指标,因此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也是必然的需求,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尽早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势必会在无形中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所以在社会的监督之下,幼儿园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向家长们宣传和讲解国家幼儿教育方面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对学前教学的特点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并且要摆正事实,在宣传和讲解时多利用一些失败的学前教育例子,通过讲座和播放视频资料等方式进行展示,从而真正在思想上彻底消除家长认识的误区。
(二)规范学前教育行为
幼儿园办园者应该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从而让幼儿能够在全面发展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健康为重点,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必须与小学教育有着严格的区分。
(三)加大社会管理力度
随着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社会要集中力量对此进行宣传报道,并且通过宣传报道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正确幼儿教育观念,明确幼儿园办学的意义和宗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形成多标准的评估考核方式,以此督促幼儿园建设得更加规范,对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纠正。面对目前非公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严峻形势,教育部门要责令非公办幼儿园进行集中整改,让非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断加强幼儿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监督力度。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幼儿园办园者要解决好幼儿教师的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课程培训,定期开展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以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建设。
四、结语
我们不仅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意义,幼儿园方面也不断完善教学的内容,让孩子在幼儿园内享受到快乐,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从而健康的成长。
作者:甄洪芳 单位: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及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最近发展区”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能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儿童独自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水平与其在成年人帮助下或者同伴帮助下解决问题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特殊智力发展阶段。处于这个阶段中的儿童,某些官能尚未成熟,正经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心理过程。据此,维果茨基提出了“教学最佳期”的概念,这是由儿童“最近发展区”决定的教学阶段。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涉及儿童学前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直接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城市与东部地区发展要优于农村与西部地区。总体来看,学前教育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除去教学设施、投入经费、师资力量等因素外,治学理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走访了西部省份三所幼儿园,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这3所学校无一例外都是以管理、知识教授为教育主线,对教学以及学生的评估以学习课成绩和守纪律为主要标准。经过进一步了解,笔者发现这在当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甚至在全国也不是个别现象。笔者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建立在科学教育的理念基础之上,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为当前学前教育提供有益指导。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在以下5个方面给我们的学前教育提供借鉴:
2.1以有效的集体活动促进儿童间的合作学习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与更聪明的同伴接触会直接促进其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因为在接触过程中儿童往往会使其潜在、高级的心理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虽然也比较重视儿童的集体活动,但是却把儿童按照入学时间划分为不同的学习班级,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在一起活动。这样划分最明显的作用是便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但这样一来,每个儿童周围几乎都是与自己智力发展水平一样的学生,他们的智力与心理得不到挑战与启发,因此不适合儿童心智的迅速发展。儿童只有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伴接触,才可能最大限度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潜能的开发。在日本幼儿园,几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在一起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儿童不但从比自己能力强的同伴身上自觉地学到知识,增长了个人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心理的成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的同伴交往;年龄大的学生在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伴接触时,更多增强了责任意识,增长了爱心。所有这些收获,都不是课堂教学能够完全教会的。
2.2对儿童的发展进行积极评价
积极的教学评价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与智能发展。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衍生出两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活动心理学,活动心理学的三要素是:主体-联接行为-环境。人类的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表现组成联接行为。过程性评价重视过程概念而非成绩或成就。处于智力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儿童需要得到关注和鼓励,从而获得信心、体验,最终促进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过程评价与动态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对儿童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考试及考查成绩的方法,这些从本质上不适合培养儿童的心理和能力发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做法就是,重视教育的过程,轻视成绩的考察;重视儿童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情况,而不宜以孤立、片面、僵化的方式对待儿童发展。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同伴的积极鼓励,取得的一点小进步也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当然所表现出来的缺点也需要教师以合理的方式指出,不能以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作为儿童进步的唯一标准。动态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疑问,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寻求答案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努力都要积极认可,对于表现出来的退缩,要耐心诱导,提供帮助。尽管儿童最终也可能找不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但是其主要的意义在于参与过程,这个过程对培养儿童观察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因材施教,注重儿童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如果教育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能,就能把握教学的“黄金期”,积极引导学生锻炼能力,开发潜能。在儿童心理尚未定型之前,积极挖掘儿童的潜能,往往能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而目前的幼儿园,往往出于便于管理的需要,强调统一、共性,忽略儿童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现实。比较好的做法是观察与发现不同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养。比如有的儿童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在统一安排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和指导爱好画画的学生画画,爱好唱歌的学生唱歌。这样不会因为统一课程的安排而忽视儿童个性潜能的发展,而当儿童的个性潜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时,更有益于老师的管理。总之,对于成长中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要与其他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所区别。儿童的课堂,可以不是全体学生实施一项统一的教学任务,可以是不同兴趣的儿童,在一起实施各自的兴趣目标,并且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帮助。
2.4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儿童在最近发展期,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成熟,眼界和思想在不断拓展,因此,儿童往往会有问不完的问题。作为老师,对提问的儿童要积极鼓励,积极回答,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想办法找出答案,而不能漠视或者抹杀学生的提问,从而挫伤儿童的心理和求知欲望。好奇心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特点,也是其心智潜能开发的重要机遇,要善于抓住、鼓励、引导儿童好奇心的发展,促进其智力的开发。
2.5鼓励儿童自己解决矛盾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应该处于解决日常生活的种种矛盾中,教学的作用是提供给学生解决生活矛盾的机会和技能,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心理走向成熟。同年龄段的儿童集中在一起,心理尚未成熟,社会化过程尚未完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调解儿童之间的矛盾,目前做法是,老师一般都会教导儿童事无大小都要报告老师来处理,无论是奖励、惩罚、感谢还是道歉等。现实生活充满各种矛盾,没人会生活在真空中,积极迎接矛盾,积极解决矛盾是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能回避的。学前教育应该培养儿童面对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促进其心智的健康发展,而且亦能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教会儿童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学会为自己的冒犯向别人道歉,学会原谅与宽容等。
3结语
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在教育理念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正确认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在5个方面对目前的学前教育进行改革,有助于与我们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孟娟 单位: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
一、我国学前教育办学格局的突出问题
透过庞大的数字背后,遍览当今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各种表象问题发现:学前教育需求与社会学前教育供给之间的严重失衡,入园难、入园贵、教育不公,儿童个性缺失,个体生存、自理能力下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久治不愈等问题急需解决。继续思考之下不难发现:需求与供给失衡不过是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教育领域问题在学前社会教育领域的一种延伸,本质上来讲就是社会集体化供给与个体需求的矛盾;儿童的个性缺失,个体生存、自理能力下降则是家庭教育缺失和被忽视的直接结果(家长把原本在家庭中进行教育的责任交给社会,社会进行的学前教育却是学校教育式的集体化的教学,集体化教学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从而导致对个体的忽视,以致儿童个性缺失和磨灭);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则是学前社会教育在追求最大化效率的目的驱使下,以超过儿童现实年龄和接受水平的目的和内容(社会式的集体生活式的内容)以及形式来教育儿童。
(一)学前社会教育作用夸大,而学前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优秀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优秀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优秀,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5.关于偏远地区及教育极不发达地区可以适当允许其机构的多样性,进行幼儿园式的小集体式教育,徐图缓进。
虽然,以上只是一种构想,但这未必不是一种将来的发展趋势。若论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的办学格局,还需要时机的成熟,假若不看时机,盲目实施,其结果可能更糟。
作者:常亮 曾彬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我国学前教育办学格局的突出问题
自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以后,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为主的政策正式形成并开始实施。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①。由此可知,我国现有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是由以学前社会教育(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教机构)为主体,辅以学前家庭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组成的。透过庞大的数字背后,遍览当今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各种表象问题发现:学前教育需求与社会学前教育供给之间的严重失衡,入园难、入园贵、教育不公,儿童个性缺失,个体生存、自理能力下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久治不愈等问题急需解决。继续思考之下不难发现:需求与供给失衡不过是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教育领域问题在学前社会教育领域的一种延伸,本质上来讲就是社会集体化供给与个体需求的矛盾;儿童的个性缺失,个体生存、自理能力下降则是家庭教育缺失和被忽视的直接结果(家长把原本在家庭中进行教育的责任交给社会,社会进行的学前教育却是学校教育式的集体化的教学,集体化教学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从而导致对个体的忽视,以致儿童个性缺失和磨灭);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则是学前社会教育在追求最大化效率的目的驱使下,以超过儿童现实年龄和接受水平的目的和内容(社会式的集体生活式的内容)以及形式来教育儿童。
(一)学前社会教育作用夸大,而学前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优秀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优秀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优秀,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5.关于偏远地区及教育极不发达地区可以适当允许其机构的多样性,进行幼儿园式的小集体式教育,徐图缓进。
虽然,以上只是一种构想,但这未必不是一种将来的发展趋势。若论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的办学格局,还需要时机的成熟,假若不看时机,盲目实施,其结果可能更糟。
作者:常亮 曾彬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重新架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调整艺术教育课的比例
诸多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而影响幼儿艺术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则是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幼儿教师作为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创造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教育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技能。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所包括的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也正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技巧。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要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就必须在课程结构中,重视艺术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调整艺术教育课的比例,删减那些用处不大,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程,适当地增设艺术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学生基本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如除开设必修的音乐基础(乐理、试唱练耳、琴法)、美术基础(素描、色彩、设计、简笔画、手工)、舞蹈基础(基训、民族舞、幼儿舞)和幼儿园艺术活动指导课等外,还应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如幼儿园实用美术、幼儿园环境艺术、幼儿音乐创编、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开设这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幼儿音乐、美术、舞蹈的审美情趣,并在表演、创编中获得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其艺术素养。这不仅能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贴近幼儿园实际,而且能增强该专业的实践性,缩短其岗位的适应期。
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兴趣能使人们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学习、工作的最大成就。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才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要激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职高专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及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素养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基本素养。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具有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弹、唱,画、跳的基本技能、技巧,形成能够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等作品的基本素质。再次要使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艺术进行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教工作者的艺术素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职业素养,只有掌握较宽泛的艺术基本知识,形成扎实的艺术技能技巧,培养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并能将自己的艺术素养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既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扎实幼儿艺术教育技能的优秀幼儿教师打下基础。
三、改革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提高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效益
1.要丰富艺术教育课的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课不同于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课,要以满足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为原则,要在传授艺术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独特的专业特性和要求,加强蜡笔画、手工制作、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边弹边唱、幼儿舞创编等内容的教学。除乐理与视唱练耳、乐器演奏、声乐、舞蹈、音乐素养基础、绘画、手工制作这些基础内容外,可适当增设一些能训练学生弹(弹琴)、唱(唱歌)、舞(跳舞)、说(儿歌、故事创编)、画(画画)、做(手工、玩教具制作)等技能的课程。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师必须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较高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需要有广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能力。可以聘请知名的画家、书法家到学校兼课,也可以聘请艺术团体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到校指导艺术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师还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他们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较为熟练地进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又能深入幼儿园,了解当前幼教艺术教育动态和前沿理论,具有较强的幼儿园实践教学素养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懂得幼儿园老师如何运用说、演、弹、唱、画、编等技能于教学之中进行艺术教育教学。
3.要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方法
苏联教育家孔德拉秋克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运用教学方法。”承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鲜活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完成教学任务。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校走向幼儿园,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接触原型,去感知,去领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的兴趣。
4.加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实践能力训练
艺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必须多参与,多实践才会习得较强的艺术能力,因而应多给学生一些在实训室练习的机会。学生也应利用课堂内、早晚自习、课外活动等一切机会多到琴房、练功房、画室、手工室、陶艺室等实训室练习,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艺术课外活动。社团要多举行一些演出或术比赛活动,如声乐比赛、器乐比赛、幼儿舞比赛、儿童画创作比赛等,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自己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创作及与同学间多交流的机会,以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加强学生在幼儿园的见习、实习活动,采取集中见习、分散见习、参与式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参与教育实践形式,让学生观察、思考音乐、美术、舞蹈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游戏中是如何运用的,幼儿园是如何组织艺术课教学的,并主动参与,使学生组织、实践艺术能力在真实情境的依托下得到培养,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离校前基本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四、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之际,通过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程结构的重新架构,随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艺术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和教学的改革,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能够适应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应用型”、“艺术型”的幼儿教师。
作者:徐婧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面向幼儿园、托儿所等一线学前教育机构的应用性人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指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把自身在校学习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应用到具体工作情境中的能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即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一是专业知识。应掌握幼儿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理论新动态。二是专业技能。语言技能,标准的普通话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必要条件,至少要达到国家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保教技能,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和教育等系统理论知识,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能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行为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发展;灵活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幼儿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和与家长、幼儿有效沟通等;具备弹、唱、跳、说、画等艺体技能,能灵活地运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教学技能和艺体技能是决定因素。三是专业态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因材施教。
1.2基本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一是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健康的人格、发自内心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设施的能力,基本的判断推理能力,最终能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适应未来学前教育的需要。
1.3关键能力
1.3.1学习能力
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是构成幼儿职业关键能力的基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努力提高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以致用,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的需要,比如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收集资料、选择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的能力。
1.3.2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指处理人际关系、合作协同的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互相配合、查缺补位,共同完成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目标。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是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主要因素。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2.1多种形式地开展专业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学校可以有计划地邀请幼教专家和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开展校外基地见习观摩,安排优秀毕业生做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从事幼教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认知。同时,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专业精神。比如通过举办手工竞赛、舞蹈赛、讲故事、主题演讲、美工作品长廊,进行教室、寝室环境创设评比等专题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思考、爱学习的好习惯,加强职业情感,营造职业能力训练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
2.2加强高尚和谐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职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以自己的高尚人格魅力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同时,高职院校特别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须定期到幼儿园开展实践锻炼,强化专业技能来提高实践能力。尤其是教学研究、实践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和保证。还可以聘请丰富经验的园长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3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优秀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模式,要大力探索项目式、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问题解决、案例研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通过项目研究,进行灵活应用。探索“双主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各科教师都应围绕幼儿教师职业优秀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和训练方案,强调以职业能力为优秀,增强教学实用性,在备课时将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到课程的讲授和实训中,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2.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加大实训力度
教育见习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拓展实验与实训方式,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训方式,让学生在幼儿园“跟班听课”“、担任助教”应该成为常规活动。应用模拟仿真教学,有效拓宽理论教学的视野,缩短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培养未来教师的应用技能,帮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另外,通过设计并开展好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开展教育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与独立创新、扎实全面的职业能力。
2.5建立合理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全面发展
近几年,教育部先后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稿)》已成为幼儿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以及资格认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文件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包含的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正是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最高准则。因此,遵照《标准》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既能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能得到学生和行业的认可。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评价的多元化,在评价体系中,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养成,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见习实习的成效,着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作者:明廷华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
1.师生关系出现明显的“虚化”现象。
当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师生交流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容易出现师生关系表面化甚至虚化的情况,这种巨大的时空距离感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心理距离的疏远。师生关系的淡漠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和体验障碍,且不容易达成共识,课堂常常变成以知识为本位,师生彼此之间缺乏平等对话与相互理解。
2.面授教学时间短,师生沟通方式单一。
函授课堂中,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习者都是成年在职的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的一线,积累了较多的教学及管理的困惑。在学历提升的函授教育中,他们会希望教学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的困难,或者期待在教师的授课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而现实函授教育中,因为一门课程面授往往只有2-3天的集中授课实践,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讲授后,基本上不会有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加之,教师在授课前往往不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不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实际。不少课程的面授只是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中同样课程的内容移植,偏离了函授教育学生的需求。
3.师生互动行为较少,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不高。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是教学过程实质的基础,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在教学交流中并不是用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对方,师生之间应该是共享的关系。但当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较少,很多时候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很难收获感情方面的关系,比较生硬。
4.教师在函授教学中存在话语霸权行为。
函授教育的当前主要教学目标为学历教育,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内容加以教授,因此在教学模式函授教育往往会对讲授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加以采用。教师在对教学模式进行选择时,“如何教”成为其首要考虑问题,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忽视倾向。这种模式下的函授教学中,教师就成为课堂的主体,无意识中便会呈现出教师“话语霸权主义”的倾向,使函授课堂教学情境沦为“独白式”,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很难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建议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背景下,函授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对函授教育的效能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师生关系现状,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其函授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1.对教师角色和师生责任进行重新定位。
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普遍停留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整个课堂都由教师来主导,教师也被人们看作师生关系构建中的主要责任人。但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来看,教师的传统教育角色已经落后于时代需求,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促学者、导学者、学者和学友。因此,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应对教师角色和师生责任进行重新定位。在新时期的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将自己的作用从主导逐渐转变为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转变师生责任观念,函授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并非教师一人的责任而应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当然教师仍然应该在师生关系构建中发挥主动作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将师生关系引向平等的方向。
2.对基于网络的多样化交流、沟通方式加以构建。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的融洽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函授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方式并不相同,其分散性学习的特点导致其师生关系与一般的师生相比容易出现表面化和功利化情况,为了改善这种师生关系,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应基于计算机网络,构建多样化的交流和沟通方式。网络环境下学前教育函授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自觉性,在提高自我道德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敬业爱生,促进自身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其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的函授生也应树立努力学习的态度和勤学好问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与交流的主动性。在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借助多种方式进行,除电子邮件、个人网页、博客外,还可以对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聊天、网络搜索与浏览等方式加以借用。这些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方式不仅具有即时或延时的交流优势,同时使得学前教育函授教学中师生共处时间和空间上的缺陷得以弥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挣脱了实时交往时身份、背景、环境等实体因素的制约,提高了师生交流的效率,对防止函授教育中师生关系虚化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
3.在学习模式上将课内互动和课外交流有效结合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才是中心学习者,教师则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但这种指导并非是主导,学习者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建构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可以在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协助及对学习资料的利用中,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促进个体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应将“互动学习”作为基点,对开放的符合函授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加以建立,同时对师生之间课内外的互动与沟通进行强调。在函授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与自己展开交流;在函授课堂外师生则应做好课前和课后两方面的互动内容。课前互动主要以教师和学生课前的交流和准备情况为基础,教师可以提前将课堂上要进行讨论的主题布置给学生,并给予学生指导性意见促进任务的细化,以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了解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供条件和深厚基础。课后互动则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存在问题的交流和答疑,这种延伸课堂不仅与函授教育学习特点相符,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改善。
4.将教学模式从讲解式转变为对话式开放动态模式。
讲解式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典型模式,教师通过机械式的讲解引导学生对讲解的内容加以记忆,这种方式实质就是变异的强制性灌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课堂话语的独裁者,而学生只是一个接收者,师生之间没有对等的交流。对话式教学模式则是指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彼此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动态的,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对比两种模式,对话式开放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师生关系的构建,这种以爱和信任及平等为基础的师生交流,才是真正的教育过程,因此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应尽快将教学模式从讲解式转变为对话式开放动态模式。
三、结语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相互理解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函授教学必须立足其现状,对新型师生关系进行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函授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学军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一、教师要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缺乏应有的人文情怀,就无法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文意识和人文思想,也得不到学生的敬重,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精神境界,更新教学理念,在工作与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教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理论,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文学都是人学,它对人的影响极为深远,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社会现象、人类生活,更是通过具体环境展现了人的精神、价值、尊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有助于教师实施人文教育。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情节上,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作品中特有的稚拙、本真与快乐,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认知和教化功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优秀形象和美好情感,搭建起文学作品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充满童真、梦幻及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感知至纯、至美、至真,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爱、关心幼儿,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儿童文学作品充满情趣,尤其是经典的儿童文学更有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阅读和赏鉴儿童文学,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塑造出和谐、平静、健康的人格,引领他们在向善的空间里不断提升自己。
四、教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人文情感是人文素养的基础,要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人文情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鉴赏入手,把儿童文学的知识寓于作品赏析教学之中,在鉴赏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情感,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儿童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它讲述了兔子妈妈与小兔子攀比谁更爱对方的故事,小兔子用身体部位和各种动作比喻自己对母亲的爱,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胜过兔子妈妈,因为父母的爱比地厚、比海广、比山高,简单的故事蕴含着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知情感,感悟大爱,从而培养学生纯真至美的情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朝夕之功,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人文意识,感受人文精神,体味人文情感,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富有责任心、爱心、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
作者:张春芳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一、职业道德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仅限于书本理论层面的死记硬背,不能够有效地和将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
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教育通常和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一起讲授,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分析。很少针对职业道德的内涵教育进行专门的授课。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没有高度重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说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生认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会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内容,把职业道德和一般的个人道德品质混淆在一起,不能分别两者之间的差别。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目前教育学课程体系的设置表现出较强的学科本位主义,课程设置比较随意,缺乏先进性和科学性。如何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会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等已成为教育学课程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将改革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生发展。”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落实,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内容更好地把握,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践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
文化课程做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将来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发展理论创新的能力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定位为:“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服务应用,促进发展。”教育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承载着提高学生教育素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拓展学生能力的任务。开设教育学课程的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在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传统学前教育教学中,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概念就是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学习概念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日常教学中一些重点并没有长久记忆在学生的脑海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从改变教学和考核模式入手,构建“全程式、多元化、现场化”的新型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而针对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一)入学教育
在学生入学之初,通过入学教育中的课时,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分解、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校四年中的主要课程的方向和内容,初步设定将来的就职方向,树立最初的就职理想。让学生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热爱并向往自己的专业。并且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职业的伟大,增加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启发学生从心底里热爱这份事业。
(二)心境教育
通过分析不同文件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不难看出,热爱的儿童、爱护儿童是我们职业道德的优秀。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在工作中调整心态,发现班内每个孩子的优点,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儿童和热爱儿童。
(三)承诺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相较于其他的毕业生有很大优势,通过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对本职业作出承诺是很重要的。幼儿教师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助人的工作,我们需要将我们工作的对象置于我们职业生活的首位。虽然有时我们身体不适也要坚持上班,但对我们选择的职业要有职业的坚守。
(四)理论结合实践教育
鼓励学生利用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到幼儿园一线,设身处地地像一线优秀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并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也可以到幼儿园参加园内组织的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活动,体会职业道德教育的真谛。
(五)专题报告会教育
请优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到校做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题报告会。可以请专家用丰富的案例介绍在幼儿园中如何爱护孩子,如何尊重家长,如何支持幼儿的发展。真正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每一处教育契机中。
四、教育学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一)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
根据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与服务方向以及本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实际情况,确定学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努力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完美结合,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想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就必须要见改革坚持到底,改革非朝夕间即可完成,更不是游走在纸上的文字,想要颠覆从前的教育模式,就必须要打破曾经的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和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逐步探索使用行业导向型的模块式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增加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比例,全方位、立体地打造专业人才。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新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渐进性、梯度性、全方位性。
(三)考核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专业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做个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考核形式和内容还是循规蹈矩,那么专业课程改革也就会流于形式,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体现“全程实践,优势定位”的理念,强化实践性,采取面试、口试、课程教案设计、现场教学、研究报告、提交作品、各类专业技能测试等不同组合的形式,以鼓励教学团队不断创新考核方式。
作者:刘春生 单位:临沂大学沂水分校
一、专业发展背景
中高职顺利衔接是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基础,而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是确保职业教育“立交桥”顺利通畅的关键。我院“3+2”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中专是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和湛江幼儿师范学校,在研究了两所中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我院三年制大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对中高职三二分段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尝试构建内容紧凑、逻辑清晰、层次递进的“中高职三二分段”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
中高职衔接项目是否真正做到了内涵上的衔接,关键就在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否做到了有效的衔接。由于三二分段涉及两所中职学校,大部分中职毕业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可能仅为升入高职的部分学生服务,加上两所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不同,要求其全部修订一致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设计的课程体系保留了两所中职学校的特色,在确保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课程有足够的课时量的前提下避免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做大的改变。此外,为了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高职院校把部分课程下放到中专阶段学习,充分利用中专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为了适应高职院校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体系衔接的重点是放在中职的第六学期,两所中专除了要强化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补齐缺失的课程。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强调在中专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一)课程设置上的对接———由“基础课”到“拓展课”
具体来说,课程体系包括两大模块:综合素质教育模块、专业能力教育模块;每个模块都分为基础课、选修课、拓展课三个系列。由下图可见,无论是综合素质教育模块还是专业能力教育模块,每门中职必修课都有其对应的高职拓展模块。课程内容设置的一一对接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提供了路径。
(二)课程层次上的递进———由“打基础”到“可持续发展”
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由中职学校开设,以基础文化课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重在“打基础”。比较符合中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反思能力要求不高,着重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拓展课由高职学校开设,以专业理论课和策略化技能为主,重在“可持续发展”。拓展课是在中职教育内容基础上的全面提高,包括文化素养的提高、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加强。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反思能力、帮助其拓展视野,增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教育理念,积淀教育智慧,最终形成高技术性、创造性的教育能力。
(三)课程内容上的过渡———由“重技能”到“重能力”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个人近乎自动化的外在动作表现出来,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以个人内在化思维为主要运作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靠个人内部语言达到对事物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比如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教材的分析都属于能力范畴。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的技能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中职年龄段是学生学习基础文化课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关键时期,因而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侧重于让学生在这两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目标更加侧重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因而在高职阶段相应的课程,其内容应该更加侧重于在中职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舞蹈课为例:中职学生处于发育高峰期,强化练习舞蹈基本动作及技能技巧可以得到明显的效果,进入高职阶段的学生同样学习舞蹈课,其内容应该倾向于对于舞蹈活动内涵的理解、如何组织舞蹈活动、编排幼儿舞蹈的程序、理念、注意事项以及幼儿舞蹈活动的评价等等。
(四)课程类型上的丰富———由“单一”到“多元”
由于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学校较多,一刀切式的课程体系显然不符合各个中职学校的管理要求。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增设选修课、幼儿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结合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资源分布,对应中高职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特点,综合素质教育模块的选修课与讲座,由中职学校负责开设,目的在于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锤炼基本技能。专业能力教育模块的选修课与讲座,由高职院校负责开设,包含部分本科自考课程(如比较学前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等)目的在于丰富专业学习资源,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高更广的专业发展平台。选修课与讲座按学分计算,五年下来积累到一定学分即可。课程类型的丰富多样化有效避免了部分同学“跟不上”、“吃不饱”的问题。综上所述,我们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有效贯通了学前教育专业从中职必修课—高职必修课—本科自考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在课程项目对接、层次递进、内容过渡方面做了精心设计,通过中高职开设不同层次内容的选修课与专业讲座做补充,对打通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教育立交桥”有一定的启示。能够更好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有效实施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不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的兼容与适配。要确保上述“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除了从宏观上进行科学化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对实践活动中的微观环节加以科学合理的把握。
(一)专职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是保障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涉及面广:中职学校教务管理部门、高职院校教务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高职院校专业主任等都牵涉其中,如果分工负责人不明确或职权责不对应,极易出现拖延推诿现象。中职和高职学校专业负责人沟通协调不充分,制订教学计划匆忙,就会导致“三二分段”的课程设置与实际要求相脱节。可见,中高职双方学校领导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与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衔接的实际效果。
(二)专职师资队伍的统筹管理是优秀
课程体系规划合理仅仅是前提,而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离不开任课教师的精心设计。由于设备条件不足或缺乏师资等原因,现实中容易出现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不够紧密、重复或脱节现象。通过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研究组,由中职和高职老师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共同确定衔接课程的重难点,分工负责,统筹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课程衔接。
(三)教育评价考核模式的改革是依据
三二分段的生源来源于中职学校,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往往与其难以适应传统考试制度有关。能够由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特长,但理论学习能力较弱,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背诵是其短板。记得某位教育者说过:高职教育是“扬长”教育,而不是“补短”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以能力为优秀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只有评价模式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为考试所束缚,真正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令学生学有所成。
(四)中高职招生利益的合理分配是驱动力
职业院校办学离不开经济效益,在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工作涉及到中职与高职几所学校,具体到费用开支往往难以协调。由转段考核工作的开展到具体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如集体备课、制定统一课程标准、梳理重复性课程内容等,涉及到的很多相关老师与工作人员往往是超负荷工作,难免出现推诿与塞责现象,直接影响了课程衔接的实际效果。科学合理分配中高职三二分段的招生办学费用,能够激发中高职学校教研教改积极性,真正从内涵上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
作者:李斐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1问题的提出
现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不仅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相差甚远,而且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究其根源,主要缘于目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诸多弊端。现行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这一任务,主要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承担。这些学校大多是由过去的“中师”“幼师”升格发展起来的,因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沿袭中师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继承中师传统。人才培养总体上比较侧重于学生艺体技能的训练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和从教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学生艺体技能的全面训练,而忽视专业技能特长的提升。另一种是微缩本科模式,其课程关注的焦点仍然是知识或学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整体性,艺体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艺术技能和从教能力也相当薄弱。这两种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是:没能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造成了在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必须针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积极构建新型的“理实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需求。
2“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2.1“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依据
“做中学”。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取消了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取消了班级授课制,取消了系统讲授,确立了“从做事情中求学问”、“做中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做合一”。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理论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正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理论的观点。“行为引导型”。这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其优秀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脑、手并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2“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目前学界虽然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略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谁来培养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从实质上看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内容、方法或手段。
2.2.1明确培养目标
2012年国家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凸显了幼儿教师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师范院校理应对学前教育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从职业面向看,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师范性双重性质。就职业性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应以培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师范性而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是0-6岁学前儿童,是一个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身心正在迅速发展的稚嫩的生命群体。由于服务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物质产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方法也与其它专业迥然不同,具有很强的师范性。从学历层次看,作为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自身的培养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中职学校“轻理论,重技能”的培养倾向,也不同于传统本科院校“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倾向,而是既要立足行业特色,着眼于学生专业技能及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要积极寻求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乃至学生终身发展的对接,给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根据这一分析,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定“性”在教育、定“格”在专科、定“向”在学前。具体应定位于:“培养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知识拓展能力,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幼儿教师。”
2.2.2完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为本,结合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结合幼儿教师岗位需求,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一是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性,强化实践性,结合幼儿教师任职要求,按照“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后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60%左右。二是专业教育课以“儿童为本”,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置要求,重新对专业教育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专业优秀课是成为一名专业化幼儿教师的根本,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毋庸置疑。为增强专业优秀课程实用性,应围绕儿童,一方面,加大专业优秀课程建设力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的养成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课程大纲对接工作过程标准。课程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2.2.3强化实践育人
依据人才层次的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能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构建“教育见习-课程实训-师范生基本功赛训和专项实训-教育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渐进式实践体系。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操相衔接。构建“学生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的技能训练链,把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互结合,为学生参与幼儿园实践,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奠定基础。课内学练与课外演练相结合。大力改革课内实践教学的形式,采用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边讲边练、专业实训与校外实习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课时,如在声乐课中增加“幼儿歌曲”的课时量、钢琴课中增加“即兴伴奏”的课时量等,使专业理论课有1/4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技能课有2/3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各种幼儿园活动指导课程中,将实践活动部分提前分散安排,重点训练学生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针对性地采用微格教学、媒体形象化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基地模拟教学等形式,把实训项目作为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专题的考核就是对实训项目的检验。通过对实训基地各教学专题的实训,学生将能够承担学前教育行业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类型活动的演出、社会调查、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做到“学练结合”、“演练结合”。
2.2.4转变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支持与服务,专业主要课程逐步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按照以学习为中心原则、行动导向的原则、整体化学习的原则和管理式的原则,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采用案例法分析、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2.2.5改革评价方式
实施过程性评价。积极改革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上的良性发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学期成绩由五部分构成:其中课堂考勤占15%、课堂表现占10%、阶段性理论考试占25%、团队合作占5%、项目成果占45%。总之,为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需求,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必须着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育人模式的弊端,积极建构学前教育“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思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全力培养专业技能过硬、育人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上手即用的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
作者:程跃文 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一、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偏离。
在声乐教学中,由于过去的思维定势,我们单纯地让学生学习声乐技巧,无意识中把培养歌唱家、演员作为声乐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
把声乐教学视为单纯的歌唱学习,主要教唱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忽视幼儿歌曲的教学。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演唱。
(三)缺乏系统的五年一贯制声乐教学大纲。
教师上课选择歌曲的随意性偏大,五年的教学进度没有进行科学的安排。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一是幼儿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范唱能力,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素养,包括一定的文化修养、生活感受、歌曲体验和欣赏能力等,而且要懂得儿童生活和心理。二是要求有较高的音乐综合能力,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仅是教唱儿歌,还包括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在内的综合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
二、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模式探索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学制,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专科层次人才。要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整体构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合理利用五年的学习时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真正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幼儿歌唱活动组织能力的专门人才。
(一)初始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歌曲识谱教学为主线,在大量的歌曲识谱中解决音准、节奏问题,歌曲选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幼师专业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小教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相差很多。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再加之现在一些中小学对音乐课不重视,学生们的识谱、音准、节奏的基础很差,有些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演唱技巧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在一年级的声乐教学中,笔者觉得急需解决的是学生的识谱问题,音准节奏问题,这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一年级的声乐集体课中,还要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声概念,打好声乐演唱基础。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好比“画猫”之前要明确知道“猫”长什么样,才可以在“猫”的框架下精雕细琢。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各种声乐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聆听。好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在意识上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指导学生搜集并学唱大量的儿童歌曲包括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儿歌,这样一方面进行儿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唱幼儿作品解决学生的识谱和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
(二)提高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初始阶段的歌唱基础训练,学生在歌唱的技巧、歌曲的难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了,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提高组与基础组。在提高组和基础组的教学中,声乐作品选择、声乐技巧的解决和要求都有所不同,考试评价也个性化。结合学生平时和期末的考评情况,基础组中好的学生可调至提高组,提高组中成绩落后的学生调到基础组中学习,这样的安排将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应是成人歌曲与幼儿歌曲齐头并进,进行教学。一方面通过成人作品的演唱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把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中,指导学生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演唱幼儿歌曲,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要让学生了解幼儿歌曲表演唱应以唱为主、动作表演为辅:即在幼儿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进行表达。教师要着重解决如何将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当中。成人声乐作品的演唱和幼儿歌曲的演唱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成人声乐作品演唱要求我们演唱者把人身体的共鸣器官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对音量的要求,对音区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幼儿歌曲的音区一般比较窄,基本都在自然声区。幼儿喜欢甜美的,清新的,自然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演唱幼儿歌曲时需要一定的发声技术的支持,调整包括气息支持、声音位置、共鸣腔使用等。
(三)深化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集体课讲授一些儿童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内容涉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嗓音生理特点、如何进行幼儿唱歌教学、幼儿合唱教学指导、幼儿嗓音保健、幼儿唱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设计等系统知识。小组课主要是学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实践教学。“唱”幼儿歌曲的能力在前三年声乐教学中已初步形成,这一阶段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演、编、排的能力。“演”:幼儿喜欢在哼唱中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因此可以让学生掌握幼儿歌曲表演唱中的一些常用动作、表情:模仿小动物动作和叫声,常见的喜、怒、哀、乐表情等。同时要训练学生“唱”和“演”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光唱不演或光演不唱都不符合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要求。“编”: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要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教师要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自己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声乐综合课中让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题材与体裁进行分析和创编练习,从而提高他们儿歌编创的能力。“排”:现在幼儿园非常重视亲子活动,积极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编排亲子的音乐游戏活动和小小音乐剧的能力。我们在大专阶段的声乐综合课上加进表演设计内容,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表演音乐剧。
三、结语
学科教学的改革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我们任课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和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另外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要把我们的教学和幼儿园教学紧密联系,使我们能真正培养出优质幼师生。
作者:吴伟松 单位: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
(一)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陈旧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余年,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在一些人心中生根发芽,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还是以成绩论英雄。尤其是每年一度的中、高考招生考试的存在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这是问题产生原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家长的社会盲从心理的驱使,据笔者观察,幼儿家长在一起聊天时,常会提及他们家孩子能背几首唐诗宋词,或者会写多少个字,能算几位数的加减乘除,他们认为掌握了这些的孩子聪敏,自己也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暗地里竞争,从而关注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家长教育理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学前教师队伍鱼龙混杂,专业素质层次不齐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准入机制尚跟不上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老龄化、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层次不齐、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都困扰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老龄化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年纪偏大在精力和体力上力不从心,工作创新热情不高,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将新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更令人堪忧。学历普遍偏低,大多是大专学历甚至更低,而且很多老师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匮乏。很多老师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师,大部分是中小学剩余师资通过转岗培训获得幼教资格,甚至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无教师资格证。这些教师缺乏管理幼儿的经验,对于幼儿缺乏耐心和爱心。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选择了小学教学模式,促使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了。
(三)教育资源失衡,小学向下施压在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背景下,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叫停了小学入学考试,采取了片区就近入学的办法,但家长还是竭尽全力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同样部分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组织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择校”热的背景下和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中,幼儿园不得不配合部分名校的要求,满足家长的进重点的期望,让孩子们提前进入小学阶段的教育。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把成绩不好诉诸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问题,幼儿园为了提升自己园的声誉,不得不“小学化”,本末倒置地在幼儿园中开始了小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了。
(四)课程管理的不完善,日常监管疲软首先,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之后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教育指导意见,而幼儿园则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自行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指导方法。我国幼儿园教育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以来幼儿园有了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和最终决定权,由于部分园长和教师课程开发和领导能力的薄弱,还有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小学入学考试的需求,加上政府对学前课程管理不严,导致了小学课程提前进入幼儿园。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忽视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和督导,一味地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如,玩具和游戏设施、校车、校舍和饮食安全等。他们认为幼儿园不发生事故就万事大吉,不可否认幼儿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不符合《指南》提出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再次,教育部门和部分幼儿园在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考核方面不能按照《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试行)》执行,在对幼儿园的评定和审核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而是执行中小学的评审标准,评审机制“小学化”。最后,对于出现“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督导和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小学化”日益严重。
二、摆脱学前教育“小学化”几点建议
(一)宣传新教育理念,营造学前教育新风尚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使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当前的幼儿园适龄儿童的父母主要是80后,因此可以采用新型大众媒体,利用网络开辟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育专栏或者开办专家讲座的形式,做好“幼儿家长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做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普及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是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长远的眼光。例如定期的召开家长会或者定期组织类似于“亲子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家园共育,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注入“正能量”。
(二)提高幼教准入门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遵循《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试行)》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幼儿教师准入机制,保证持证上岗,无证不上岗的原则,组织全方位的考核,筛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去充实幼师队伍。其次,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对于在职幼儿教师建立起定期培训的机制,形成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园本培训”三者相统一的培训机制,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引进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师的专业水平。再次,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师范院校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力度,完善招生机制,吸引优质的考生报考,尤其是男考生报考,缓解幼儿教师中男教师的缺乏。同时师范院校要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和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所需。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当前我们要继续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做好学前教育资源的布局,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园所倾斜,使得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赢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让一个学龄前儿童掉队。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好幼小衔接,以免学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不适应而丧失学习兴趣。同时管理制度上也要做好衔接工作,比如幼儿园大班或者学前班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更接近小学阶段。
(四)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加大课程监管力度教育部门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课程设置框架和系统的原则要求,结合《指南》的教育建议,尽快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学前课程标准,使得学前课程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人负责的幼儿教育督导机构,加强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督导,抽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对于出现“小学化”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并形成长效的奖罚机制。奖励那些在教育教学方面遵循幼儿教育理念的机构,对于存在“小学化”机构给予处罚或媒体曝光。同时还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引导正确的办园理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的普及,主流媒体要关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传递“正能量”,使学前教育“小学化”无立锥之地。学前教育“小学化”在我国存在历史久矣,要根除“小学化”需要政府、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应对措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对策略。
作者:张喜强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一、教师要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缺乏应有的人文情怀,就无法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文意识和人文思想,也得不到学生的敬重,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精神境界,更新教学理念,在工作与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教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理论,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文学都是人学,它对人的影响极为深远,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社会现象、人类生活,更是通过具体环境展现了人的精神、价值、尊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有助于教师实施人文教育。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情节上,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作品中特有的稚拙、本真与快乐,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认知和教化功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优秀形象和美好情感,搭建起文学作品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充满童真、梦幻及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感知至纯、至美、至真,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爱、关心幼儿,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儿童文学作品充满情趣,尤其是经典的儿童文学更有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阅读和赏鉴儿童文学,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塑造出和谐、平静、健康的人格,引领他们在向善的空间里不断提升自己。人文情感是人文素养的基础,要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人文情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鉴赏入手,把儿童文学的知识寓于作品赏析教学之中,在鉴赏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情感,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儿童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它讲述了兔子妈妈与小兔子攀比谁更爱对方的故事,小兔子用身体部位和各种动作比喻自己对母亲的爱,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胜过兔子妈妈,因为父母的爱比地厚、比海广、比山高,简单的故事蕴含着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知情感,感悟大爱,从而培养学生纯真至美的情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朝夕之功,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人文意识,感受人文精神,体味人文情感,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富有责任心、爱心、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
作者:张春芳单位:九江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