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9 04:33: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经济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景

随着远程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远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开始进入到国内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实证角度更加深入地对国内的远程教育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这个学科的优秀研究领域谈起,借鉴国际上教育经济学一些成型的研究结合远程教育所特有的一些规律,展望未来十年内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向,从而为国内远程教育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参照系,以有利于国内远程教育经济学的健康、快速发展。从教育经济学及相关研究领域谈起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一批顶级经济学家开始关注教育(包括培训在内的大教育)的经济学价值,并且掀起了研究人力资本的高潮。人力资本理论(humancapitaltheory)的创始人Schultz(1961)[1]明确指出因为学校教育能够提高学习者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的能力,所以是一种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Becker(1964)[2]和Mincer(1974)[3]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分别度量了在职培训和学校教育的收益率,发现个人如果投资在职培训或者学校教育,将会获得颇为可观的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除了能够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外,还认为因为受教育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各种技能、从而促进个体收入的增加,还能从宏观层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于教育对经济的宏观促进作用,Schultz(1961)[4]首先在理论上做了巨大的突破。随后Denison(1962)[5]通过计量发现1929-195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带来的贡献。一般认为,正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关于微观层次促进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宏观层次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两条主线的发展,教育经济学才逐渐兴起。因此,教育经济学的优秀就存在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研究中[6],也就是说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包括私人与社会的教育收益与收益率(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①

1或者内部收益

率来衡量)、教育的溢出效益(比如:教育与受教育者自身健康及家人健康之间的关系、自身教育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还有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深入到教育过程这一黑箱中去,探究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对学习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投入导致最大的教育产出。因此,教育经济学开始研究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即开始研究教育系统的内部效率,使得教育经济学从一个纯粹的经济学学科向教育学学科转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内部效率的研究,包括教育生产函数、教育成本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研究、教师培养的经济学、教育技术的经济学等。随着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观念越来越被政府、大众所了解,如何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且体现公平与效率,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这就为教育经济学开辟出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也即教育财政,包括拨款、成本补偿、学生资助体系等。

可以说,正是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使得教育经济学最终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等共同关注的学科:(1)教育的外部效率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2)教育的内部效率即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3)如何公平、有效地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也即关于教育财政的研究。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研究的领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但是相比其他教育的实践环节,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远程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实践环节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并不多②。但是目前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多,并不意味着对于它们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小或者它们可研究的问题不多。接下来,我们就参照教育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来探讨我国未来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一)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1.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虽然在经济学领域,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切关系并没有定论,但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认可教育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撇开经济学学术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目前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而言,基本上都是认可教育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也认同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肯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其一,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现有关于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度量过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从而论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这一思路,考察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考察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规模即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人数和相对规模即按照人口分布的远程教育受众所占的比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其二,研究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学习型社会的促进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构建方式———学校教育作为构建人力资本的优秀主体地位将削弱、整个社会和所有个人都将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主体;可以预见的是人力资本积累方式与主体的改变,将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那么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将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这一间接促进作用度量出来,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2.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

从教育经济学诞生起,对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经久不衰的[8]。通过对不同年代、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学校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发现一般而言:(1)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2)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高于私人收益率;(3)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要高于社会收益率;(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9]。正是因为上述有关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研究发现,才吸引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于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也为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将初等教育设立为义务教育,而在高等教育却实行收取学费、建立学生贷款制度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与此相对应,如果要发展远程教育,要吸引更多的受众、更多的主体来关注远程教育、来投资远程教育,那么科学测算、对外公布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如前所述,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或者内部收益率来衡量,李锋亮等(2009)[10]就利用南京电大和哈尔滨电大远程教育本科在校生的数据,运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了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这项研究发现远程教育的确能够给受众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整体而言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为6.9%,也就是说学习者每多接受1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其个人收入能够显著提高6.9%。不过和2004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私人明瑟收益率18.9%相比较而言[11],显然远程教育的收益率还是远远不足的。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在远程教育的收益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后续的相关研究还应在以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与提高。

其一,需要质量更高数据。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所用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横截面数据,更不要说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流行的面板数据(Paneldata)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研究所用样本只是两个地区的学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极其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的跟踪数据来分析远程教育的收益率。其二,需要测量远程教育的内容与质量的收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除了测量平均的教育收益率外,很多研究都对准了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的内容、比如不同专业、学科与类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

其三,需要测算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只是测算了电大远程本科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并没有探究社会收益率。而实际上,远程教育除了帮助每个学习者更好地获取私人收益外,更为重要的是一项社会要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与收益。这是国内学者彭坤明(2008)[12]所呼吁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整体效益观”。他认为:“所谓整体效益,是指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人本价值、经济效益的综合……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远程教育首先必须注重于社会化与人本化的效益评价。”

因此,要进一步科学测量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只有准确、科学地测量出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才能为今后制定科学的远程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以及成本分担政策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这说明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更是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数据建设基本上是空白。这也从侧面表明这一研究领域有大量的宝藏等着后续的研究者来挖掘。

(二)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

如果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优秀是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优秀应该是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较之远程教育,前者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还是政府投资,政府投资自然更多关注教育的外部收益,而不太关心或者不太擅长评价教育系统内部的效率;而远程教育的投资主体可能更加多元化,会有很多企业、NGO参与其中的投资与运营,他们之间必定要形成良性而且有序的竞争,那么只有在对于这些投资主体内部效率做出科学评价后,才能更好引导潜在受众对于不同运营商进行理性地选择从而促进市场秩序的发展。所谓教学机构的内部效率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或者单个教学机构内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衡量办学机构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有效。所以,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是度量、评价远程教育的资源使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常见的分析教学机构内部效率的方法有教育生产函数以及成本函数,其中通过成本函数的估计,可以精确测算办学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接下来的内容将一一分析和远程教育相关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1.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

教育生产函数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主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从而判断哪些投入的效率更高、哪些投入的效率更低,从而指导政府、学校、老师与家长来调整不同资源的投入方式与构成,以达到用最少的资源促成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个学业成就可以是学习成绩也可以是其他的可以衡量学业成就的变量,比如辍学率、保有率、毕业率等。而影响因素更是包括了从家庭到社区(比如父母亲的职业、受教育情况、社区的治安等)、从学校到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的建筑、图书馆、班级规模、师生比、教师的职称、受教育情况、参加师资培训情况以及年龄与收入等),甚至同学、同伴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peereffect)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远程教育作为一个以现代技术手段与理念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对于它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它的研究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和传统教育相比较,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组织架构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能够扩展、丰富整个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其次是实践意义,将来教学质量肯定是决定远程教育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将指导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根据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服务。关于这一研究领域,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应该马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一,技术手段。教学中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这在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中并不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在远程教育中,这必然将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技术手段的组合使用是远程教育得以跨越时空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特点所在,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远远不是将书本知识、课堂内容简单地复制到网络或者其他现代媒体上,而是应该发挥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势、避免它们的劣势,使得不同技术手段的组合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默契配合,才能真正使得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实证考察不同技术手段的单独与组合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应该尽早提高到相关远程教育运营方的日程上来。

其二,对远程教育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应该注重对于学习者的辍学概率或者保持率或者毕业率的研究。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关注在学习者的成绩上;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对于学习者辍学的研究其重要性可能要超过对于学业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入学门槛低,中途放弃学习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英国的开放大学就非常关注学生的辍学率问题,他们也承认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较高的辍学率似乎是难以避免:尽管学习者入学前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辍学的概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入学前就拥有了本科学位的学习者的辍学率依然高达20%(Simp-son,2004)[13]。Simpson(2004)认为对于远程教育的辍学问题,一方面要正视其不可为的一面,即无论如何都具有一定的最低辍学率;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研究教育机构可以有所作为的一面,并认为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降低学习者辍学率的空间大致为7%左右[14]。那么具体有哪些因素会降低学习者辍学的概率呢?目前国际上一些实证研究③专门考察了远程或成人学习者辍学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如下发现[15][16]:(1)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缺少归属感,那么他们放弃课程学习的可能性更大(2)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学与支持服务不满意,那么也会导致学习者做出中止学业的可能。(3)学习者所学科目和课程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辍学概率的高低。比如如果课程含有过多的数学成分、如果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复,那么学习者中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高。除此之外,如果学习者感觉到专业学习困难或者觉得错误选择了所学的专业或课程,那么辍学的概率也会增加。(4)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有些特定人群的学习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辍学率,比如初始教育程度越低者、以及那些年轻人更容易辍学;而且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辍学的概率更高。Simpson(2004)[17]还专门研究了辍学发生的时间问题,并发现30%多的学习者在第一次交作业之前就已经中止了学习。因此,他认为在初始阶段对于学习者的支持服务活动具有异常重要的有意义。他还指出,减少学习者的辍学率,以下四个阶段是关键:(1)入学咨询阶段;(2)注册就读阶段;(3)课程学习阶段;(4)针对辍学或未通过课程考试学生进行的挽救阶段。之所以国际上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如此关注学习者的辍学率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细致而且科学的研究,这是因为:(1)大学学生保持率是英国政府对大学进行拨款的重要评价指标。(2)对于辍学率的研究,使得学习者和社会越来越相信教学机构本身能够对辍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并不是无可作为,因此对教学机构有了更多的问责。(3)不同教学机构间为了争夺生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4)对辍学问题给予关注,将促使教学机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效益,避免教育投入的闲置和浪费[18]。国内对于远程教育辍学的研究,应该借鉴上述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探究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发生辍学的共性与特性,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提高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效率。

其三,对同伴效应(peereffect)的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同学或者学伴对于学习者学业的影响[19]。远程教育教学的发生,不但是师生分离而且还是生生分离的,那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是否也具有同伴效应呢?上面提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太少,那么学生辍学的可能性越大[20]。这证实了即使是生生分离的远程教育可能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根据2009年奥鹏研究院的一项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发现,网络学习中成人学习者最常见的学习障碍就是和人交流太少,缺少归属感[21]。这说明在远程教育中可能也会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也就是说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能够减少学习者的障碍,进而可能提高学习者的成绩、降低他们辍学的可能。在远程教育下对于同伴效应的研究,应该和对于技术手段以及组织架构的研究结合起来,看同伴效应是否在不同的技术手段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否不同的组织架构会影响到同伴效应等。

2.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一直是远程教育的经典基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远程教育和制造业的工业化生产一样同样存在着机械化、流水线、成批生产、标准化等特点。根据该理论,远程教育的生产是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其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大规模产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只有实现规模经济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持续运行[22]。早期国际上有关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也相继证实了有关远程教育工业化的理论。Wagner(1977)的研究发现,随着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开放大学获得了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即规模经济[23]。国内最新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在省级电大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下降,而且通过二次型的单一成本函数计量模型,发现省级电大远程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在55000人左右[24]。

3.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

1989年,著名教育经济学家Cohn和他的同事,首先运用多产出(multi-product)的成本模型研究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25]。在这篇研究中,高校被当作典型的多产出组织,比如高校产出起码包括教学产出(teachingoutput)和科研产出(researchoutput)。而教学产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产出,比如专科教育产出、本科教育产出、研究生教育产出等。在现有有关远程教育的成本函数研究中,大多数是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一个单产出的组织(singleproductorganization)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却很少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多产出的组织(multi-productorganization)来研究它们的范围经济。这是因为当远程教育还处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时候,远程教育的主要职能和目标是为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最佳学习年龄的人提供补偿式的继续教育或者成人教育,产出主要就是学历教育,其他产出非常少[26]。然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远程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多产出的概念与含义。因此,可能单纯的规模经济并不能很好地评价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因此,必须高瞻远瞩地将远程教育当作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加强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范围经济的“范围”是有“边界”的,如果办学机构跨越了“边界”,就很有可能导致从“范围经济”走向“范围不经济”,也就是说不同产出不但不会实现成本互补与节约,反而会出现相互制约,导致成本的增加或者产出的减少。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研究应该注意到“范围”的边界、服务的对象与内容应该符合成本互补的原则。Lloyd等人(1993)[27]考察了澳大利亚大学合并中的范围经济问题。他们对澳大利亚高校合并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规模以下的合并高校中出现了范围经济,合并带来的成本节省程度从3.6%-13.1%不等。这项研究对于远程教育范围经济的研究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的合并不是常态,而远程教育办学机构的合并却可能是常态,将来的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可能将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并与拆分,因此对于远程教育合并与拆分的范围经济研究就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大亮点。

4.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师资供给的经济学和师资培训的经济学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内部效率的重要领域。这是因为根据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28];因此就牵扯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到底是投资给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我们认为师资供给与培训的经济学也是关系到远程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可能有些远程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远程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手段,至于师资可以整合社会上其他优势师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教育就可以忽视在师资供给与培训上的投资。相反,我们认为应该让优秀的师资团结在远程教育周围,并对其产生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秀师资的教学潜力。那么如何吸引优秀的师资,如何通过培训保证优秀师资的忠诚度以及持久而且高质量的教学能力,这都是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去做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的重要领域。

(三)远程教育的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主要研究的是谁来为教育提供财政与经费的支持,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教育资源,比如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问题、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政府对于学习者资助的政策问题等,这些都可能是远程教育应该涉及到的经济学问题。

首先,是政府对于远程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上面的内容我们提及了应该实证度量出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如果真的有了这些扎实的实证数据作为依据,那么政府是有动力也有义务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投资与投入,以避免由于溢出效益的存在而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远程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与福利(welfare)的减损。在此,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大胆假设,当社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质疑目前国内远程教育发展遇到的困难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政府对于远程教育投入是否充足这个问题呢?如果政府承担的财政责任存在缺位的话,一味指责远程教育的实践单位,那么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远程教育一定要注重对于政府财政投入的研究,包括财政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率的研究。

其次,是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不需要缴纳学费进行成本分担的,然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成本分担就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如何制定合理而且科学的成本分担比例,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上争论的热点问题。可以相信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关于学习者的成本分担同样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尤其是如果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投资后,学习者、社会和政府会有更多的理由要求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提供成本分担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个潜在的问题,远程教育必须正面去面对它。

再次,如果远程教育收费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能有些人群就无法来接受远程教育,这必然会带来新的公平与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由远程教育的运营方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面向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资助体系,比如可以提供学费贷款、比如给优秀的学习者提供学费减免,鼓励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等。结论与建议本章从教育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分别引出和远程教育有关而且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问题,并且对于这些经济学问题给出了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包括:

(1)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度量等。

(2)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师资供给与培训等。

(3)关于远程教育的财政问题。对于上述这些经济学与财政学问题,可能有的在目前看来并不是特别紧迫的问题,然而却是可能会影响到远程教育长远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和实践领域紧密相关以指导远程教育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前瞻性以引领远程教育的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必须加强远程教育相关研究的数据基础,比如加强对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数据调查,增加普查数据中有关远程教育的信息与变量,增加办学点的成本调查等,只有有了可信的数据作为依据,才能得到可信的研究成果。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的管理思索

本文是应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同行们的要求而写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还处在草创阶段,而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正处在分娩的前夕,因此,我们对该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将是极其肤浅的,只能说是提出一个探讨何题的轮廓和线索。

本讲分三小部分: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定义,据日本《教育学用语词典》表达,“是就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作实际上的验证和理论上的体系化的新的学科领域。

虽然,教育经济思想的出现,人们可以追朔很远。一在西方,有人追朔的亚当·斯密,在中国,有人追朔到墨子。但是,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立,应当说还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从国外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英文文献的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发展,1940年以前五十年代后期,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高潮,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是日本和西德在战败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揭示,人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计量经济学的进步,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证实了对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的作用高于物力资源。

近两年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兴起,也是有其背景的,这就是党重新确立了“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号召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全党广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三十年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大家一致感到,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其突出表现是,教育投资比例过低,·欠账太多,造成教育与国民经济之间严重的比例失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上不去,四化要落空”,这些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全党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工业发达国家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在教育和计划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浓重兴趣。大家从各自不同的岗位出发,努力寻求和探讨教育和经济的内在关系。一支我们国家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逐步地形成了,并在日益扩大着。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引进学科,但它决不是造搬,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关于教育和经济的科学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实际出发,在认真吸取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一教育部门所表现的性质、作用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家从财政总支出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熟练劳动少.力扩大再生产,我们的教育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个“一定比例”的科学确立及其合理流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就其主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研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内容,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来说,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来说,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2。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说,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投资,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这是导致长期不重视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教育投资是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投资。大量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比单纯物质、设备投资更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投资在国民总支出中应占多大比例,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既反映了经济对教育的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也就是教育投资的利用率问题。在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科学地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我们取得最佳经济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要真正实现最佳经济效果,还需要我们认真地按教育与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

3.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为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进行人才予测(包括数量、质量和规格予测)是制订教育规划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人才予测要立足子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要从未来生产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来决定今天的教育规模、教育投资。科学地进行人才予测,进行现有教学能力的测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作为教育投资重点投放部分,这是教育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当然,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有许多,我们所例举的三个方面是其最主要的,与高等教育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方面,其他方面在以后的论述中也将涉及。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门包括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几十年来,随着我们党所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成功和挫折中我们逐步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形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条件已趋于成熟。目前,上海市和一些省外的高等院校已在着手此项工作。本讲座不准备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切方面,仅想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关方面。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广大教育管理干部也基本上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教育管理的干部,这一部分人相对来说,与宏观管理关系紧密些;另一部分是大学的管理干部,这部分人相比较而言,与微观管理联系更直接些。

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党的方针、政策管理,这是管方向、竹路线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例如,严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二是事业计划竹理,这是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规格的,它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决定的。例如,①高等教育怎样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②高等教育应当与中、小教育形成怎样的比例最合理;③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怎样协调发展;④应当建立怎样的专门人才涕队,即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比例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立志探索怎样建立最佳经济结构中的最佳高教结构。

从微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就是一所大学的管理。大学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还是沿着三条线展开的:一是思想管理,这是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保证人才的质量标准之一一一思想素质的根本环节。它包括:党委领导、党团建设、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研究、青年心理学研究。二是教学、科研管理,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保证人才质量另一标准一一业务素质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管理、电教管理等,其中,教学和科研管理又可以分为:一般教学管理、尖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诊籍管理及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业务管理。三是后勤管理,它是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重要环节。后勤工作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它包括:财务管理、基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等。下面,是我们所谈论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示意图: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囚三十二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高等教育最高年份)一与一)L/又O年相比:学校数由207所发展到675所,增长2.3倍;学生数由15.艺万人发展到114.4万人,增长6.4倍;研究生数由424人发展到2。16万人,增长了5。倍,校舍面积「!J340万平方米扩大到4090万平方米,增长了11倍,教师由1.69万人发展到?4.69万人,J曾长了13.6倍,其中正、副教授由9330人增加到1.66万人,增长0.8倍;讲师邮426人增加到11.17万人,增长31.6倍;助教由4184人增加到6.6万人,增长14.8倍。中等专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最高年份)与一九八O年相比,学校数由1626所发展到3069所,增长了0.9倍;学生数由38.3万人,增加到124.3万人,增长2.2倍,教师由2.9万人增加到12.9万人,增长了3.4倍。职工高等教育也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八O年生37。6万人,在校生总数155.4万人,教师3.49万人。据统计,三十二年来,我们的普通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17.8万毕业生;职工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3。6万毕业生,中专共培养了579.8万毕业生,共计息30多万人。这930多万高、中级的专门人才目前正活跃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十年实际工作的锻炼,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由于对教育和经济之间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目性。例如,一九五八年前后,高等教育大发展,红专大学数直线上升,一个省办起一百多所大学,并提出“十五年普及大学”,显然,良好的主观动机脱离了经济所能提供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所以不得不一轰而起,再一轰而散,但这一__L一下就已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如,我们的专业设置,许多是“三十年一贯制”,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大量涌现的形势下,是罕见的,这也是一种盲日性。还有,一所大学经费基数一旦确定,年年如此,招多招少,毫不棺干,这又是一种盲目性。

总而言之,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对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特别是“”中又遭受、“”的疯狂破坏,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间题。分析其中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如教育一与整个国民经济失调问题;教育内部结构失调问题乙多育自身还存在的用钱不当问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既属于高教管理问题,,又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就激起我们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的兴趣。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建立教育和经济协调关系。教育的发展需要依赖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教育的发展,又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如工具改革等)有力地促进生产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有一个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必须有一定规模、规格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的发展就要受阻碍。这里有一个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为了使我们计划管理更科学,就必须逐步认识并驾驶这个规律,教育经济学正好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二、有利于建立教育内部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部门对劳动者智力结构的要求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高级专门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究竞多少适宜,·要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定。这就要求,教育内部的结构必须与该阶段生产发展要求相一致。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而是要求高、中级专门人才,以及尖端人才之问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使他们各得其所。确立这一合理比例,是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使命,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课题。

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的科学管理。目前,我们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工作效率低等弊病。这些弊病也是“大锅饭”在高等院校的反映。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差。例如,我们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度花销就有一、二、三等之差。一等三千多元,二等二千多元,三等一千多元。尽管各类学校性质不同,但这么大的悬殊总不能不反映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间题。改进目前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实行科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经济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的计算,它能为我们建立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调整时期,中央已经指出:我们要走一条“投资比较少,积累不算高,效益比较好,人民能得实惠”的新道路,这是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转变。为了使高等教育工作能与这一战略转变相适应,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高等教育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还在于他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领会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体系,避免因片面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优秀问题。从潘懋元先生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领会到这一点。在他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

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对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比较研究,潘懋元先生认为,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和加速发展,得力于这类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资源。他对“”期间教育的极其浓厚的政治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当时的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评所谓‘白专道路’,忽视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违反了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致教学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他非常赞赏“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些人才将直接走向经济部门担任专门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持积极态度,而不应囿于将教育看作是纯粹消费事业的传统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反对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扩大化,反对“教育商品化”。他认为,“教育商品化”是只看到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影响,整个教育实践偏重于经济效益(姑且不论经济效益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有产品性的一面,但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而“教育的商品化”是将教育的社会性的一面也商品化了,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应该将“教育商品化”等同于“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教育政治化”还是“教育商品化”,由于未能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因此都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综合效益,不利于教育多种功能的发挥。

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呢?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潘懋元先生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原则:(1)要全面适应不要片面适应;(2)要主动适应不要被动适应。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中心工作,但是教育与社会适应不能局限于教育适应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适应其它方面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适应是全面的适应,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适应而不顾其它方面是否适应,这种片面性的所谓‘适应’,必将走向全面的不适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不是盲目的“紧跟”形势,不是不加批判适应一切,尤其是那些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偏差的、错误的东西,而是“对积极面的适应,抓住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凡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说是积极的、正确的;否则,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他提醒人们:“教育的失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不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必将危及经济及社会的进步。”

分析潘懋元先生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他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造性。其一,他认为研究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能脱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用纯经济学的观点难以全面、科学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他强调,在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要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将科学技术融入经济中共同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这一点是以往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普遍忽视的问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果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足,势必影响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吸收能力,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经济的繁荣。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佐证了他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点,同时更激发了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的热情。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大学),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大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优秀要素……知识驱动经济,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者可能融为一体。“从理论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的大学,应当是一方首富。”我们坚信他的这一宏伟构想能在不久成为现实。

二、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此,潘懋元先生作了系统而又科学、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主要作用于教育体制,通过体制改革以促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体制不改革,教学改革很难展开……一切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围绕着(教学)这个优秀”,而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的冲击最大。针对理论界有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的种种议论,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决定了他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更为尖锐,更为深刻,高等教育要想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是绝不可能的。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作用,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使高等教育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能够激励高等教育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而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在运行机制方面,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来进行市场调节的,这种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行为的短期性、速效性、波动性非常突出,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滞后性、长效性等特点相冲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全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见第一部分),扬长避短,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对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潘懋元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强大因素和动力,率先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富有战略性和超前意识的观点。早在80年代末,潘懋元先生就指出,“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乃是经济体制决定的”。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广开财路,增办高校”;“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征聘所需师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成本。所以,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质量问题、盈利问题等,但是只要政府在目标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人事、财务上不要干涉过多,允许其自主经营,确认其社会地位,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并给予适当的资助,那么,民办高校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迄今,民办高校已逾千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的倡议、参与和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也蓬勃展开。鉴于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理论奖)”的崇高荣誉。

三、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解,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专业结构。潘懋元先生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另辟蹊径,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各种状况,将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从层次结构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趋向低重心”。所以,他非常赞赏高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反对将专科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去,“高等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系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它们基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在于年限与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职业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职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对于依据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设置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信息、文秘、广告、证券交易、房地产经营等,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市场经济起调节作用,专业课程、教材往应用方面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如自然科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削弱、师范院校的不被重视,表现了一定的忧虑,并希望在发展中加以克服。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各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将要走的是发展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道路,“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因此,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权限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他和邬大光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部分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资办学”,“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使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最密切联系,促进高等学校潜力的充分发挥。

就农村而言,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潘懋元先生及时、敏锐地预见了这种需求,率先倡导并开展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忘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能不包括广大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题的博士论文。他们认为,“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不是主张把大学办到农村,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也要面向农村经济;要建立和健全促使大学毕业生乐于到农村工作的机制。同时,要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可以预见,这些思想和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个人、社会等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何,与其看他那庄严的誓言,不如看它的教育经费预算;教育事业计划能否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拨款。潘懋元先生认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并不等于只能由政府承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势必挤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经费,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问题,潘懋元先生提出,“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充实教育经费。在中国当前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体制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集资为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不断提高的学费额标准和奖学金受益面低、款额低的状况,潘懋元先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强调,“向大学生收学费,要充分调查研究一般家庭的承受力,不应只着眼于少数富裕家庭的收入。否则,许多有才能的优秀青年,将被排斥在大学门之外。”当然,民办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以略高一些。

鉴于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呼吁政府从财力上扶持民办高校。他指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办学者的捐赠、学生的学费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但在办学过程、尤其在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应理解为政府不给予必要的资助。因为在中国,“当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有制以外的社会财力,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财团资财雄厚,个人的财力更为有限;收学生学费,则必须考虑一般工资收入者的承受力。所以,政府有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对于民办高校的营利性问题,他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符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质的。但是,教育又有产品性的一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办高等教育,可否以营利为目的,尚值得研究,不宜过早下结论。在另一方面,“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公立高等学校,尚且可以通过营利活动筹集经费,何况私立高等学校。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教育经费,是否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呢?潘懋元先生不以为然。他回顾本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流行时,许多国家受其影响,大量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但大规模的投入并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过快,一方面国家财力不胜负担,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其它社会条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经济功用。在他看来,单纯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许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最终将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相比,教育的其它效益,往往表现为隐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隐性的非经济效益将逐步发展为显性的联系,并将起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观”之新思想:“教育的效益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以及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社会进步,是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教育的效益也是综合的”。

他认为,高等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要讲,但更要着眼于社会效益,要讲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准绳。他强烈呼吁,“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建立可以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有所遵循,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供求平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教材上都趋向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是任何高校所无法回避的。在学习他的有关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述思想显得尤为突出。第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等意义上的需求,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满足上述多种需求。第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出发,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只会加剧高等教育供求的不平衡,阻碍高等教育(供方)和社会、个人(需方)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全面适应”和“主动适应”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有关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为此,潘懋元先生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

他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持高等教育与个体之间的供求平衡。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就现实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应该徘徊不前,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度超前发展。”针对在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潘懋元先生置之坦然:其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岗位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不是只占据一个岗位,而可能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大学毕业生多了,可能出现“高才低就”,“从短期看,可能是一种浪费。但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看,未必不是好事。”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不同于精英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或新思路,因此,潘懋元先生强调指出,一方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出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节支”与“增收”的方法。“节支,就是采取非精英教育的消费水平以扩大高等教育”,在保证一定比例的精英教育条件下,发展类似国外的社区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远距离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增收,就是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法人或私人投资和学生较高的学费。”他坚信,“在21世纪,教育消费将成为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投资者也看好这一教育产业。”“如果按照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允许给予适当的回报,并加强立法管理,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投入开辟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关隘。

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一开始就受到潘懋元先生的极大关注。他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早,曾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近年来进展不大。他提出,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否则,难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结论。他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本学科的研究,共同为繁荣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作出贡献。

教育经济学论文: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经济学探讨

摘要:着力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经济学含义进行尝试性分析为基础,对当前形势下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旨在实现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和开展决策的最优化。

关键词:会计诚信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经济学

1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经济学含义分析

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是会计从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应该是会计行业、乃至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当前,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基本内涵和扩展性外延两个角度分析。

1.1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经济学含义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应该是会计人员在使用专业技能服务于从业主体过程中,能够依据客观、真实的经济业务内容为依据,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准则的相关要求,能够遵守伦理诚信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能够在对会计信息的供给方面满足相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全局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呼声越高,就越是能够给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以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失真的会计信息市场一旦消失或者减小,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市场就会越宽广,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选择诚信、选择遵守职业道德。笔者认为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经济学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会计信息的供需关系中,供给方能够如实提供会计信息给需求者,需求者则能够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1.2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经济学含义

当前,我国所开展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则是以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通过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其他教育机构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以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以专业人员诚信品质和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为目的专门教育。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通过专门的、高质量的、有效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为行业提供更加可靠、更加诚信的高质量会计人才,一方面通过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服务效率为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提供高诚信、高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2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

从对象角度分析,当前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是面向专业学生的,可以是面向已从业人员开展的继续教育的,也可以是由单位组织开展的针对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的专门的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则应该是指教育的组织方面、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用人单位等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所放弃的其他产量价值。

2.1收益性机会成本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收益性机会成本指的是教育相关者所放弃的其他最大收益。如果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投入不用于教育,而专用于其他投资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所构成的机会成本。由于当前我国用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投入一般情况都是伴随着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实际开展而开展的,专项投入微乎其微,这样便导致了所有可能产生的收益性机会成本很小。

2.2时间机会成本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机会成本则是指教育相关者所放弃的能够从事其他事业的时间所有可能创造的时间价值。如教育组织者所放弃的其他行政、事业事务的可能;教育者所放弃的其他教育、学习生活时间的可能;受教育者放弃的学习其他知识的可能以及用人单位所放弃的其他时间价值的可能。

3结论

当前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虽然不能够构成实际意义上的收益、成本,也不能够记入企业的账面,但它是却是组织开展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决策者进行最优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现实的因素。一方面,决策者必须要积极分析机会成本,对各种教育组织方案进行考察、分析,全面了解各种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最优教育决策的确定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另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更好地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势必要对其机会成本的视角分析成果进行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决策的最优化,以充分发挥其时效性。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学教师教育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能否由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需求,这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否保持永久生命力的关键。而这一转化的实现取决于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支付能力及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因此,政府部门须确保并增加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教育这一行业切实引进市场机制,从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探索多种继续教育模式等方面去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动因;需求;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问题。现在有许多观点认为,一些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及培训方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导致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动因有偏差的重要原因。然而,笔者以为,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这一活动。我们知道,教育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它会生产劳动力,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消费性产品,更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作为新的教育实践形式的继续教育,虽然行政属性浓厚,不能以市场行为视之。但仍旧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活动。中学教师则是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经济主体,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是由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决定的。需求程度越高,内在动因越明显;反之,则外在动因越明显。经济学中,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故本文拟运用一般消费需求规律和投资需求规律,对我国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做出经济学分析。

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消费需求的分析

经济学上,消费需求简称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由此可见,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消费者偏好(即购买愿望)。“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相反。而消费者的偏好取决于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或商品对于消费者效用的大小。某种商品越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其效用就越大,则消费者偏好越强,对该商品需求就越旺。2.消费者支付能力。所谓消费者支付能力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与商品价格之差。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越高,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对商品的需求越大,反之则相反。对中学教师而言,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与高等教育相比,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它虽然使受训者的知识得到更新,技能得到增强,但并不能给受训者带来高学历。在当前文凭主义还盛行的条件下,继续教育并不能给中学教师带来社会地位的明显提升,也不能给中学教师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平时工作紧张,压力大,对中学教师而言,参加继续教育不仅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反而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才会发出“继续教育是给教师增负”的慨叹。而且,如果培训方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不过硬,使中学教师参训后并无获益,还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是有差别的。来自于城市的大多数教师,由于他们面临的竞争更激烈,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也更大,危机意识浓厚,因此有着较为强烈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继续教育对他们而言,有着更大的效用,他们对继续教育的偏好也就强烈一些。相反,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弱,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教师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就弱一些。高级中学的教师和初级中学的教师相比,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相比,由于其处境、素质不同,前者比后者对继续教育的偏好更强烈一些。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是缺乏强烈偏好的。

第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支付能力有差异。继续教育的收费可能不算高,但加上食宿和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需要中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继续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竞争性,即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并不为零,每增加一个教师来培训,培训方就要多负担一笔费用,这说明它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它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即社会效益,表现为通过继续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学的师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经济学中,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产品提供者,须由政府部门付费予以补偿。但在实践中,绝大部分教师是自费或负担大部分费用的。如据对杭州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次调查中得知,有40.5%的教师经费完全或基本自理,只有5.5%的教师全部报销,其余的报销一部分。杭州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就可想而知了。这时,支付能力就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收入了。而不同地区教师收入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城市中学教师比农村中学教师的收入(包括工资和福利)一般高出三分之一;经济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的中学教师收入差距更悬殊,有些边远地区甚至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并且前者比后者的培训费用往往更有可能得到报销。因此,支付能力的差异就更加凸显出来,不同地区的教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就大为不同了。

三、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投资需求的分析

众所周知,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需求,更是一种投资需求,即消费者不仅从这种消费中得到享受,同时也以此作为一种投资手段。投资是为了赢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需求就越旺,反之则相反。假定投资成本为c,投资收益为y,投资预期收益率为R,则R=(y-c)/c×100%。

可见,投资预期收益率与投资收益成正相关,与投资成本成负相关,投资成本越小,投资收益越大,投资预期收益率就越高,投资需求就越旺。同样,继续教育是中学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中学教师对其投资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继续教育的收益率,或者说其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首先,我们来考查一下中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成本。其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际成本,包括继续教育的学费、各种资料费、住宿费和交通费;二是机会成本,即如果不来参加继续教育而能挣到的额外收入。虽然,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工资和基本福利照发,但是某些补贴可能会失去。同时,继续教育大都放在双休日或寒暑假,有些中学教师本来可能会在此期间挣一些额外收入,如给学生补习、兼课,甚至带学生;还有一些农村教师,平时要兼顾家里的农活现在也兼顾不上了。三是心理成本,由于中学教师平时工作量大,心理压力重,一周工作下来,都希望能好好休息一下。现在要去参加继续教育,就得以牺牲闲暇为代价。即使继续教育放在工作日,但学校里落下的工作,照样要在空余时间补上,所以这个代价无论如何都是要付出的。此外,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在实际成本的支付上也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培训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导致后者在住宿费和交通费的支出上明显高于前者。因此,正如有些农村教师提出来的那样,在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上,二者是不平等的。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如城市教师积极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来考查接受继续教育所获得的收益。按理说,中学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其人力资本增值了,收益必然会提高。但实际上,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的问题。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邹庄教授等人的实证分析,中国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在城镇及农村地区各为3.29%和4.12%,总体教育收益率为3.34%,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78%和4.46%,低于台湾的8.4%和16.1%。同样,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也不可能很高。我们假设培训方提供的继续教育的质量相当高,态度积极的中学教师明显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可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即使这样,教师最多早一点评上职称,比别的老师多一点工资收益。据笔者了解,同一所学校中学教师之间收入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即使有差异,也主要是由于教师所带的班级考入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人数不同,因而获得的奖金数额不同而导致。也就是说,对初中教师而言,所教的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的越多,其所获得的奖励就越多;对于高中教师而言,谁教的学生考入大学的人数越多谁的收入就越多。因此,在目前应试教育、整个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未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仍旧是学生的分数,而学生的分数靠大量的辅导材料及教师和学生大量时间的投入也能获得。因此,那些态度消极的教师、甚至不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题海战术照样能提高学生的分数,照样能获取高额的奖励。因此,惟一迫使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理由就是行政压力、评职称。假若培训方提供的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则教师从中获得的收益就更小了。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总体上是低下的,有时甚至是负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投资需求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继续教育尚未由中学教师外在被动的需求转化为其内在自觉的需求,是由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支付能力及继续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所决定的。要促进这一动因的转化,也须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具体对策如下:

1.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确保并增加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据笔者了解,继续教育的经费原则上是由政府部门调拨一点,中学教师所在学校负担一点,教师自负一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政府部门负担的那一块经费不到位,更不用说增加了。然而,充足的培训经费是确保继续教育顺利开展并真正吸引教师自觉参加的重要保证。因为只有培训经费充裕,才有可能降低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才有可能改善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从而增强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

2.在教师这一行业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全面、合理的中学教师评价体系。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门。虽然我国教师这一行业早已实行聘任制,但只是流于形式,很少有教师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遭解聘,除非其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要切实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真正的聘任制,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下岗。同时,建立全面、合理的中学教师评价体系,定期对中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以此为据,不仅从精神上,更从物质上奖优罚劣,拉开不同水平教师的收入差距。只有这样,才会大大增加中学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从而增加参加继续教育的收益。为此,须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并全面推进教师资格证制度,让更多的人愿意并有机会参与教师岗位的竞争,迫使现任教师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而自觉地参加继续教育。

3.推进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加快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试教育评价仅指向学生及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而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种评价体系造成的后果便是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分数转。校方和中学教师本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不惜挤占学生的自习时间和假期。据笔者了解,中学毕业班的学生在假期里几乎没有多少可以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被各种补习挤得满满当当的。与此相对应,中学教师的休闲时间也被压缩,少得可怜,这必然增加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同时,应试教育只要教师多花点时间,多让学生做些习题就能取得效果,因而较难考量出教师的真实水平,助长了某些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惰性。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其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最基本的素质。其评价强调基础性,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素质。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学教师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个挑战,中学教师将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继续教育的行列中来。

4.探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多种模式。模式的不同会影响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基地培训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继续教育各方面的成本都难以下降,不易解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工学矛盾。校本培训模式、自学为主的继续教育模式,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都将降低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本,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并且校本培训模式针对性、实效性更强,从而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用,也就能够提高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偏好程度。因此,在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尝试多种模式结合,灵活多样化,以促进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动因的转化。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投资有其内在必要性,不容忽视。心理教育投资兼有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是一种隐性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投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具有稳定性、适度性、作用的内隐性等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必要性 ;性质;特点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指投入心理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善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职或兼职)及用于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它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投资,即为了开发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资源而进行的投资,简言之为心理投资。它可以促进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产生最佳的效益。

就学校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则主要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学生心理资源的投资。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必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1]。要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独立地位,师范教育忽视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差,无法适应心理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这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学校为开展心理教育,聘请专兼职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以及购置心理教育的有关书刊、资料、设备等软硬件都是需要经费投资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资金的扶持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实效化是很难实现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性质

教育是一种花钱的事业[2]。教育投资作为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投资,是兼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二重性质的投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来说,对它的投资是一种隐性的对劳动潜能的培养和对劳动能力提高的投资,即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旨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进而使人的劳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性质与教育投资的性质有相通之处,但对其的诠释却是有所不同的。

就消费和生产关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同一般教育一样也是一种有形的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就学生个人而言,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缓和自己不良情绪、而进行的一些书籍花费、娱乐花费等;从社会方面,国家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合理地开展,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出版教材、制定方针政策、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添置设备等,地方和学校积极配合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形的消费表现。之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又是潜在的生产,则是真正地去挖掘“潜在”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消费并非直接地换取对象劳动能力的提高,所换取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就学生个体来说,他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到调节自身压力和焦虑,战胜困惑和烦恼的技巧。有的是立竿见影,使烦恼和不快一扫而光,是一种即时性的投资、即时性的生产。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维护并非一两节心理教育课就能见到效果的,特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更是一种长期的工作,这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长时的生产。需要指明的是,无论是长时的生产还是短时的生产,产品都是指向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可称为心理产品。它有助于学生这个准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旦学生由准劳动者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劳动者之后,他们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后盾,在面对工作、生活、交往中的紧张、压力、不适等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助,那么这项指向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投资即发挥了作用,间接地推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一种有效的投资,不同的是这种有效的投资并不像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一样,能直接地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只是一种显性的投资,隐性的受益。它的生产时间是即时开始的,但效益的产生或是即时的,或是长时的。

其次,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投资,又“扩大”了生产。这种必要投资是从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中引申而得的。心理教育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是其他各科的中介和基础。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心理素质具有优秀的地位和作用,它为学生形成品德、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3]。而认为心理教育扩大了生产则是从它所起到的“良好的心理前提”的作用来分析的。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个体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心理素质得以培养。有了“良好的心理前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使自己的心理环境处于最佳状态,进而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实现效益。但这种效益并不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带来的,它只是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通过地方政府、学校面向学生进行的工作,要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它的投资费用不能没有,但却不是无休止地增加投资,保持一个“度”即可。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比重的增加要侧重质的提高,而非量的增加。这种质的提高较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以及有关科研投资。

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但这种消费主要是一种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学生有这种消费的需要(包括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国家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不固定的,不可预测的。它可以经过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一个过程的心理咨询就领悟一种心理品质,缓解心理压力,这种收益是一种即时性收益。而心理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又必然使心理资本累积,并在学生一生中发挥作用,实现长期效益。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对于某些个体也可能不起作用,即没有收益。

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是人力和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消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消费社会的物质财富(如书籍、场所、设备等),但这种消费为生产过程所作出的准备是以心理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它的这种生产性是在个体受到心理教育后,经过长期或短期的教育、培养、训练产生心理资本,这种心理资本产生内在的潜在的辅助促进作用,在个体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当中发挥作用。确切地说,这种生产性应该被称为辅生产性,即辅助生产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也有它自己的涵意。

1.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稳定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事业,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在大学,它都贯穿其中,它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决定了对它的投资应该是是稳定的、充足的,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运转。只是鉴于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不同,但对它的投资都是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支持时而营养不良时而断炊无饭。这就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投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后顾之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心理健康教育投资的适度性。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所谓递增,就是教育培养每一个毕业生的平均费用是不断增长的[4]。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事实上它是需要增加投资的,但是这种投资并非简单地增加经费而是要培养质量更高的教师,他们适合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熟练掌握心理教育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善于处理突发的心理事件,勇于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视野,而这也需要经费,但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并不像单纯的教育投资一样,每年都是很大幅度递增的。心理健康教育投资应该坚持适度性原则,在稳定投资保证心理教育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投资,不可盲目加大投资力度。

3.心理健康教育投资作用的内隐性。前面述及心理教育投资所产生的作用与促进、辅助等词是分不开的。虽然有的时候心理教育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即时性效益,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心理教育的见效要通过很长时间后才出现,而且它不直接产生效益创造财富,它的作用是内隐的。这就要求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投资时不能持急功近利的态度。

另外,投资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涉及规范问题,投资也不例外,应持科学的态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化更勿庸置疑地走着科学主义的道路。但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和工作者即学生和老师来说,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教育对象之间在进行人际互动,这恰恰是呼唤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心理教育投资进还应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价值分析

[摘要]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优化校企合作,提高顶岗实习的教育质量。在教育经济学的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具有重要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内部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外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社会价值层面。

[关键词]顶岗实习;外包;理论基础;价值分析

一、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内涵

(一)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是以“专业对口”为标准进行组织的,是学生在实习基地完全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提升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通常来说,顶岗实习主要被设置在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或一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在校期间的所有基础知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这时候,入企实习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有如及时雨,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真正地实现工学结合。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曾明确强调:要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由此,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国家的号召和教育的实践下,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顶岗实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优化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企业而言,顶岗实习有利于解决自身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节约投资成本,助力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双师建设;对于社会而言,顶岗实习提高了从业者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统一,提高了职业者的综合素质,从而优化了整体的就业质量。因此,顶岗实习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的基本模式。

(二)外包式顶岗实习

1.何谓“外包”

“外包”即资源外包,固然目前专业领域内对资源外包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但大相径庭的是主要表达了将某一资源交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实现组织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的意思。也就是说,外包的主要含义就是利用外在资源,将一些自身条件缺乏的工作或任务交给一些专业性人才或者机构来实施,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2.何谓“外包式顶岗实习”

外包式顶岗实习,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R和技能优势,让应届毕业生进入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样的实习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和技能优势,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实际生产经营、学校和企业、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比如,某外贸类的企业A缺乏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但又不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招聘;而此时,高职院校B正好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丰富的实习生需要提高实践技能。这种情况下,“寻求人力资源”的企业A和“谋求实习岗位”的高职院校B便达成了合作意向。可以说,高职院校实行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既满足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技能提升的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的就业率,同时更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实用的、经济的、技能型的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三)高职院校外包式顶岗实习的理论溯源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交易成本,尽可能地实现交易成本的低价和高效。交易过程中,企业通过外包获得人力资源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与企业自身履行人力资源职能产生的交易成本显然是不同的。当外在力量提供的资源能够更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小时,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就能达到企业所需求的更有效的结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聘用高职院校的实习生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远比自身招聘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同高职院校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除了交易成本理论之外,资源经济理论也强调企业不可能亲手创造所有的生产资源,有时必不可少地要与外界合作。在顶岗实习中,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也就是发挥资源选择机制的过程。虽然上述两种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企业,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同样适用。高职院校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优势来节约教育成本,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将应届毕业生送到企业实习,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二、教育经济学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价值分析

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到,教育的生产价值就在于把投资直接用于培养将来的生产能力上。由此可见,合理的教育行为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体即教育与经济,主要致力于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一般而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下一些教育行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等。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在教育经济学视阈下的价值则主要是指该种教育类型所产生的作用和收益。

外包式顶岗实习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在学校、企业的教育教学和生产经营之间建立一种高效的、共同获益的校企合作实习模式。从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对学生、学校以及企业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将教育经济学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价值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价值和社会本位的价值两个方面。其中,前者表现为学生、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的价值,而后者则主要指向社会层面的价值。

(一)个体本位的价值分析

1.学生本位的价值分析

(1)“身在其中”,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感受着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环境,成为一个“真实”的企业人。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式体验,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综合职业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习生存在的各种技术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查漏补缺”的指导使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有了大大的提升。同时,通过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实习学生的社会能力、交往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之外的真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职业综合修养,增强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之后的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术业专攻”,优化实习条件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让专业对口的学生在集中的实习期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单位的项目运营中,排除了学校各种课程、任务的干扰。他们带着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全心全意地服务企业,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助力,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得到单位同事及领导的认同和接纳。企业为了让实习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一般会给这些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条件,帮助他们融入企业环境。因此,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实习条件相对较好,部分学生可能还能得到企业的薪资补助,这无疑优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实习条件。

2.企业本位的价值分析

(1)“资源利用”,降低企业成本

国家颁布的《诙合同法》(2008年1月)中曾强调,企业单位用工满一年以上不签书面合同的,可以视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此同时,文件还指出劳动合同结束时企业或用人单位要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毋庸置疑,新的《劳动合同法》保障了劳动者的部分权益,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短期用工的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让拥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入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节约了招聘劳动工所产生的用工成本。

(2)“无缝对接”,实现有效合作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教育和生产之间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顶岗实习结束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吸纳优秀的实习生进入企业,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留企”,从而实现企业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受益。可见,高职教育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帮助企业找到最合适的“千里马”,帮助高职院校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帮助教育实现服务发展的终极诉求,真正的地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之间的“无缝对接”。

(3)“多方节能”,提高企业效益

在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充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发挥了技能型人才的优势和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在人力资源外包的顶岗实习模式中,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也非常注重企业的技术诉求和利益需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节约投入成本。这样一来,企业除了自身场地、设备等基本设施方面的投入之外,基本上没有了其他的投入,特别是合作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投入。而且,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式的外包式顶岗实习还为企业提供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为企业节省了一批招聘和培训的费用,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不仅节约了投入成本,还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企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3.学校本位的价值分析

(1)“互通有无”,促进“双师”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双师型”教师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诉求和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为了解决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轨的情况,会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技术性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但是,由于外聘的教师不能完全受学校管理,课程安排上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倾向于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便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诉求。在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之间互通有无:一方面,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学校可以利用优秀的技术工人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教师随学生一起进入企业,接触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方法。教师学习回来之后还可以将掌握的技术、方法带回到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因此,这种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

就业是高职院校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备受关注。学校会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就业率,而是越来越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从社会总体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如果还只是单纯地依靠自身收入及政府资助的教育投入,显然已经不能达到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优化方法,寻求促进学生就业更有效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外包和顶岗实习的结合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践场所,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互补。从学校的角度看,和企业合作的顶岗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节约了学生教育实习产生的教育成本。

(3)“多方助力”,加强实习管理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参与到了学生实习的管理过程中,这让学校在管理实习学生方面轻松了许多。顶岗实习过程中校企共同管理,一方面让学生在实习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便可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人力资源外包的顶岗实习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项目驱动来带领学生实习,学校的陪同教师、企业的专业人员、顶岗实习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相应的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项目生产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本领,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企业化工作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在保证实习质量的同时,学生的实习管理变得轻松、有效的多。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分析

1.“优势互补”,促进校企合作

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高职院校将应届毕业生送到企业实习,充分运用了企业的设备、环境、技术、生产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更提高了教育实习质量。企业吸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投入生产经营,一方面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为自己选择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和企业双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

2.“技术先行”,衍生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收益。职业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与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具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双方都对技能型人才充满了渴求,都对技术有着崇高的敬仰。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学校教育性质的决定,在培养技术性人才方面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寻求合作。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高职院校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场地和环境。应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地与专业相关岗位“亲密”接触,他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相关的技能和技术,还深刻地感受了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自身就业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这种高效的实习模式培养了一批企业受用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劳动者,从而实现了高职教育外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知行合一”,打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是指行为人之间的对信息占有的不同。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环节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如,一个专业成绩优异、年年拿奖学金的优秀毕业生,进到企业以后不一定会是一个合格的技术员工;而一个专业成绩一团糟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会成为一个不称职的职业者,这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评价结果和企业用人单位评价结果的不对称。这一现象致使某些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因为盲目认定“证书”而造成人才选择的不当。毋庸置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育培养和生产实践不对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轨的问题。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无论学习成绩、校园评价好坏,统一被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和学习。实习期间,企业不仅会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更会对其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定,这些指标为企业选择优秀人才提供了信息依据,避免了企业在招聘人才和“使用”人才时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结束语

在教育经济学的视角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共同获益,具有重要的个体本位价值和社会本位价值。这种顶岗实习模式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摘 要:在社会逐渐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无论是对社会发展或是个体发展都有两种利弊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强化,人们的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也随着变得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政治教育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代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才能提高实效性,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供与需求问题进行客观性的分析。本文根据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具体特征,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合理的供给范式与需求形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需求与供给 经济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马克思马列部组织等提供,基于供给的具体内容而言,重点有马克思理论体系、思想政治讲座、思想教育活动等组织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需求者就是学生,对其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形成政务额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按照平衡的价值理论,供给与需求可以平均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衡的数量与平衡的教育水平,例如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最大化的效用,形成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最终的效用也会越高,如此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均衡,但普遍出现的却是不均衡。因此,要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不均衡转化成均衡,关于这一点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是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还要更加深入的掌握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与供给情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造性供给”缓解大学生“个体需求”扭曲问题

按照让.巴蒂斯特.萨伊制定的规律与学派的供应观点,供给可以创造需求。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提供创造需求、引导需求,促进其能够积极的顺应大学生思维方面的特点与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是否具备创造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的需求与社会需求进行综合

现如今,高校教育政治教育学生的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扭曲问题,解决的方式需要凭借着社会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需求需要附偕缁嵝枨蟆P滦问葡滤枷胝治教育的重点任务应利用思想教育为大学生指引正确的道路,充分的指引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将社会需求转化成自身发展的目标,促进个体积极主动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教育需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向导、促使学生加强规范自我需求,并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展开完善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的综合发展。正如以上所阐述,思想政治社会方面的需求其实是根据我国有关要求创造而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供给,为大学生提供顺应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特点的产品,积极的弘扬学生个体的需求,将大学生个体需求消极的状态给予合理的抵制与开导,为大学生树立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体质。

(二)集中社会的力量,形成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的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是以完善课程与教学课堂为基本理念,但是又不能局限在此基础当中,需要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外,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各项学科的作用,通过全校教师与全部学科共同努力,采取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综合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力量的整合,同时还要加强课外教育的力度,积极的为大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进行课外教育属于一种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与延续,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的参与意识。利用心理方面的主题座谈会,促进学生全面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还可以利用加强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出健康、积极、高尚的文化环境,熏陶学生崇高的涵养品德。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与学生家长和社区进行合理的沟通,为家庭与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通过社会共同的努力,促使大学生全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三)推广素质教育的真理,加强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设新型的国家,实现科学性教育振兴国家的策略的同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的流力度。在加强素质教育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育属于教育主体最佳的思想价值观。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结合起来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人文科学进行完美的结合,促使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更具思想指南与灵魂,帮助传授知识这与接受知识者产生正确的观点与掌握具有科学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与识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终点目标,更深层次的展开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相互协调的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届全会的相关要求中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这也能为其提供合理的发展方向,应加大力度宣传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出现的典型事迹,为学生供应更加优秀的文化服务。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提高,需要通过学生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进行有效综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素质教育,结合社会的力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形成创造性的供给,将学生个体需求扭曲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消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用。

教育经济学论文: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探讨

摘要:在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这也是具有重要探讨价值。现阶段,教育经济学主要是将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应用,进而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也使得教育经济学有着重大突破。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对象;方法;探讨

引言

教育经济学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分成为西方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大方面,而具体的选用主要依照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选择。本文主要从教育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出教育经济学对象共分为三大类,而教育经济学的方法也分为两种不同,进而具体的选择方式,需要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育经济学的重要性

教育经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的,也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现阶段,国内外对教育经济学在是广度及深度上都做了一定的研究,进而教育经济学对政府、企业及学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现阶段,还是存在着人们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研究时,所选择的对象与方法学科建设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学术文献珍贵并稀少,部分内容只能在教科书中有所发现,并且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些也都反映出教育经济学还在发展及并未成熟的阶段,那么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研究时,首先,要了解其重要性:

(一)教育经济学促进学科内容及体制的建立

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体制建立时,应该以所研究的事物所产生联系及规律为基础,其更是事物在进行联系时,所产生规律的一种反映。而人们在进行事物及规律的认知时,需要一个不断进行完善及深化的过程。这就说明学科的体制不可能马上建立成功。但在进行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时,其重要前提就是人们所认识事物及运动规律。假如,人们对研究的对象不明确,这就导致对象所产生的运动规律无法发现,进而无法在此基础上将逻辑体制进行建立。

(二)教育经济学促进人才培养

所有的科学发展都必然经历过四个阶段:逐步形成、发展、成熟及完善,这四个阶段也包含了科学发展所进行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进行教育经济学探究的人员,首先要将前人的成果进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现阶段,在国内外的学者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教育经济学是教育与经济相互关联的学科。在中国对教育经济学的解释为:研究教育及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科。而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在经济及社会中发展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进而说明教育与经济是双向的相互关系,既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又有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一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宏观上的教育和教育的外部经济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效益与成本的学科。这类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将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内容,移植到教育经济学的反应。而在进行教育时,也同人类的正常活动一样,需要一定的投入,进而才能获得一定的产出,而产出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受教育者方方面面的增加及形成,而这种投资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及效益。

第三类,教育经济学是对稀缺的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研究。这也主要说明西方教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学移植过来。而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将稀缺资源进行有效分配,那么作为经济学的学科分支,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成为了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育经济学对象主要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及方法,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规律发展进行研究,进而将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投入及产出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以上三类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都可以说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经济的现象及问题,而他们的区别在于所强调不同的重点。第一类观点,主要是强调教育在外部时,同经济产生的相互关系;第二类观点,主要是强调教育在内部时,经济活动呈现的规律;第三类观点,主要是强调如何在教育内部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

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人们在进行认识及改造世界时,所选用的方式、技术及方法。而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需要人们在选用一定的方式及技术后,将其进行系统的认识。当研究对象得到确认后,研究方法就成为了研究首先思考的内容。只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使人们对世界有着正确的认识,也与各项研究的成效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教育济学本身是经济学分支出来的教育学科,继而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中经济现象所呈现的运动规律,进而选择的研究方法会采用经济学的方法。由于学派的不同,进而所选用的方法也是不同。以下是对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概述,主要分为主要会分为西方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主要包含: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主要包含: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由于教育经济学所这涉及的经济活动与经济领域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同,这就需要在进行经济学方法选用时,应该将教育活动所呈现的特点进行融合。因此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对象的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教育中存在的经济问题,还要将教育与经济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使教育经济学更加完善。

教育经济学论文: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要:着力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经济学含义进行尝试性分析为基础,对当前形势下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旨在实现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和开展决策的最优化。

关键词:会计诚信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经济学

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经济学含义分析

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是会计从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应该是会计行业、乃至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当前,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基本内涵和扩展性外延两个角度分析。

1.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经济学含义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应该是会计人员在使用专业技能服务于从业主体过程中,能够依据客观、真实的经济业务内容为依据,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准则的相关要求,能够遵守伦理诚信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能够在对会计信息的供给方面满足相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全局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呼声越高,就越是能够给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以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失真的会计信息市场一旦消失或者减小,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市场就会越宽广,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选择诚信、选择遵守职业道德。

笔者认为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经济学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会计信息的供需关系中,供给方能够如实提供会计信息给需求者,需求者则能够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经济学含义

当前,我国所开展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则是以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通过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其他教育机构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以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以专业人员诚信品质和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为目的专门教育。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通过专门的、高质量的、有效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为行业提供更加可靠、更加诚信的高质量会计人才,一方面通过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服务效率为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提供高诚信、高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2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

从对象角度分析,当前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是面向专业学生的,可以是面向已从业人员开展的继续教育的,也可以是由单位组织开展的针对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的专门的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则应该是指教育的组织方面、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用人单位等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所放弃的其他产量价值。

2.1 收益性机会成本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收益性机会成本指的是教育相关者所放弃的其他最大收益。如果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投入不用于教育,而专用于其他投资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所构成的机会成本。由于当前我国用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投入一般情况都是伴随着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实际开展而开展的,专项投入微乎其微,这样便导致了所有可能产生的收益性机会成本很小。

2.2 时间机会成本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机会成本则是指教育相关者所放弃的能够从事其他事业的时间所有可能创造的时间价值。如教育组织者所放弃的其他行政、事业事务的可能;教育者所放弃的其他教育、学习生活时间的可能;受教育者放弃的学习其他知识的可能以及用人单位所放弃的其他时间价值的可能。

3 结论

当前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成本虽然不能够构成实际意义上的收益、成本,也不能够记入企业的账面,但它是却是组织开展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决策者进行最优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现实的因素。一方面,决策者必须要积极分析机会成本,对各种教育组织方案进行考察、分析,全面了解各种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最优教育决策的确定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另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更好地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势必要对其机会成本的视角分析成果进行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决策的最优化,以充分发挥其时效性。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省思

摘 要: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集中在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成人教育经济功能、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和成人教育经济效益等内容的探讨上。对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归纳和梳理,反思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刘晓玲(1975-),女,河南长垣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

作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经济学是以成人教育与经济增长和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出发点,探讨成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揭示成人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分析成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和变动趋势的学科[1]。近年来,成人教育经济学逐渐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归纳和梳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成人教育经济学并非空穴来风,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有研究者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有代表性的是李志远和朱建文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通过教育、医疗保健、劳动者的迁移、移民和信息获得等途径形成。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的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的资本投资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优秀,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鉴于此,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通过教育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社会秩序;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适应动态经济的需求,增强国家竞争实力;注重劳动培训,促进劳动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在行业和区域间迁移[2]。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认为,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紧紧围绕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教育与劳动力、干部专家培养的问题为立足点来构建成人教育经济学科体系[3]。

(二)成人教育经济功能

李文鹏结合老龄化社会的特征,分析成人教育经济功能,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塑造人才的功能。成人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主要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塑造人才。二是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成人的学识素养或者使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从而作为新增劳动力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三是社会福利的功能。对企业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福利,超过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传统福利项目。此外,他还指出为更好地实现成人教育经济功能,一方面,就成人教育而言,要注重调整与转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便于学员接受。另一方面,就社会而言,要对成人教育进行良性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身国情,给予成人教育各方面的保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成人教育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4]。吴农对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教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重要因素。一是教育投资的产业性与市场性。成人教育投资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向社会和市场;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和设置专业,注重有效性和回报率;较少由政府进行投资,而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投资。二是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针对在职人员的需要和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规格、人才素质要求设置课程,彰显职业性和实用性,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创造力的培养,着眼于主体意识的提升,着眼于在未来社会中适应能力的增强[5]。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相对而言,研究者对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探讨较多,比较典型的赵光鼎认为,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是指成人教育投资为社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速效性与长效性、有限性与多效性、低投人与高产出、复杂性与近似性等特征。成人教育经济价值不仅表现在成人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表现在个体经济收益方面。由于成人教育过程是形成与提高教育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劳动转化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将科学知识与生产技能内化成自己精神财富的过程,是教育资源向人的智力转化的过程,因此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形成于成人教育过程之中[6]。贾玲玉和孙莉华则从职工教育和农民教育两个方面分析成人教育经济价值。一方面,职工教育对工业生产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职工教育可以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技术革新和企业管理科学化。另一方面,农民教育对农民生产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农民教育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水平[7]。

(四)成人教育经济效益

由于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训练和提高个体的劳动能力,其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故而成人教育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8]。郭彦斌和边杰把成人教育经济效益划分为社会经济效益和个人经济效益两大类型。前者是指接受过一定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增加国民收入;后者是指接受过一定训练的劳动者个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9]。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成人教育资源使用的程度、合理性和效果等,提高成人高校教育投资效率,张丽花和刘奉越构建了相应的测量指标体系。成人高校教育投资效率测量指标体系主要由综合测量指标和单项测量指标构成,前者是用成人高校教育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综合反映成人高校教育投资效率,后者则是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率来反映成人高校教育的投资效率。针对专职教师比例少、物力投入不足和办学经费不足是影响成人高校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要注重优化组合和使用教师劳动要素;加强成人高校资金的管理,合理利用物资,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国家、单位和个人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投入,以不断提高成人高校教育投资效率[10]。路艳娇对农村成人教育经济效益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农村成人教育经济效益是农村成人教育领域中劳动耗费与劳动产出的比较,具有间接性和迟效性、无形性和难计量性、长效性和递增性等特点。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经济效益是一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努力,形成合力。具体来说,要采取以下基本措施:提高认识,统一行动;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为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方面,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就业结构相适应;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投资利用率;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创办农村成人教育;创办经济实体,聚财育人[10]。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摘 要: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对该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课程设置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深入了解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的现状及特点,便于以后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课程设置;综述

对于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教育经济学理论范畴,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合理化构想,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进展

1.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进展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我们研究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对其他问题的认识。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自形成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存在诸多分歧。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它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新兴的教育学科说、经济学归属说、独立的交叉学科说。总体上讲,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将教育经济学归属于经济学科。

2.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现有对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涉及教材内容现状研究、人才分类培养研究、学位论文研究、人才培养现状研究等。其中,对教材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提出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在重视宏观研究,介绍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注重专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应注重概念体系条理化、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领域丰富化。教育经济学教材建设对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近几年,研究生课程设置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的论文进行查阅和梳理,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研究;中外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国外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考察与借鉴;对美国和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比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课程设置,发现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成果综述

1.取得的进展

研究者对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注在不断加强,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既包括宏观上对学科体系、历史回顾和国外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又有针对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人才培养和教材体系的具体研究。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学科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该向着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还是中外课程设置对比的研究都很丰富,这些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能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2.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综述可以大体窥见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于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论述,缺乏针对性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特别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对我国教育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育经济学论文: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

[摘要]文章阐述了运用经济学分析高职教育战略的可行性,从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规模经济问题及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职教育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给出促进教育供需均衡、结合产业结构特征来优化教育结构、追求高职教育规模经济及建构高职教育战略的利益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高职教育教育战略

[作者简介]夏慧夷(1984- ),女,浙江临安人,浙江农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浙江 临安311300)

在我国从传统的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作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高职教育自身的战略发展路径选择尤为重要。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从高职教育过程而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可以被视为以人才为衡量标准的投入产出过程,高职教育的目标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高职院校的运行管理效率来降低单位教育活动成本,进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产出投入比。从高职教育内容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过程实质上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读,知识产品交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单向信息透明问题,作为知识购买者的高职学生在购买高职院校的知识传授服务时,缺乏对其所要购置对象的必要属性的充分认知,高职教育内生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从高职教育结果来分析,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人才,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积淀。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源积淀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而且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溢出效应惠及区域经济的各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已经完成了在高职教育领域改革的初期探索,正步入战略发展关键期。这就要求各地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转换思维,积极运用经济学视角来思考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索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问题

(一)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

第一,我国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表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供给量与人才市场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平衡,但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供给量与人才市场的专业岗位需求量之间存在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普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上需要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但相对本科高等院校,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拨款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获取就业市场的即时信息,从而使得其专业设置方向和课程开发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

第二,高职学生的择业选择方向与区域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相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的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都同步发生变动。但在高职教育目标市场上,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缺乏必要的认知,他们期许通过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来达成其心中所追求的精英化就业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所期许的就业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选择等待高端就业岗位而拒绝接受低端岗位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基于错误就业理念的择业选择既约束其自身的就业空间,亦使得部分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最终造成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缺失亦是导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战略体系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清晰地知晓其购买商品的价值及技术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对商品的透彻认知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决策。但是高职教育事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其所购置的高职教育服务性产品的具体品质参数缺乏理性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决策时难以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二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较为漫长,教育事业消费者在享受高职教育服务时难以有效甄别提供该项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接受教育与否的决定。教育消费者为克服自身消费决策的盲目性,通常采取将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下来的声誉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育消费者依据声誉做出的高职教育消费决策却难以有效揭示不同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劣性,更难以评判该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

(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

第一,高职办学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领域,高职教育已成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结构单一、培养出的人才其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且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模式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升级人才培养的技术层级方面动作滞缓,缺乏大力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替代为传统产业所培养的通用技术人才的能动性,从而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局面。

第二,高职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呈现显著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东部地区有充裕的财力和教师人才来支持其举办较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上整体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存在城乡差别及一二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该差别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能力,进而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区域结构不均衡性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进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规模经济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制约有限的高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在保障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供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而引起单位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高职教育办学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揭示了高职教育各办学要素的集中程度和优化配置水平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理论表明,在一定人才培养规模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规模有利于增进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利用效率和高职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下滑,其高职教育边际效益趋向于零,乃至跌落为负数,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导致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成本过高,从而削弱其践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能力。

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多种形态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绝对速度较快,但仍然缺乏足够魅力吸引考生报考。其根源在于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从思想层面对高职教育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知,导致其在做高等教育决策中偏向于扶持本科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耗费较多教育资源,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所收学费水平高于普通高校;各地高职院校以较小的办学规模艰难地生存,这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弱化其提升办学质量的能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脱离其办学实力而盲目扩张,总体办学规模过大亦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

(四)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市场化问题

第一,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当肩负的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是通过高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高职教育市场发育,将原本由各级财政负担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分解为财政拨付、学费和社会化教育投资等多元化经费来源,从而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模式,以减轻各级政府在举办高职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通过践行教育公平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正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提出了挑战。该问题的诱因在于高职教育事业兼具社会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将高职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问题从其所应负担的社会公益责任中剥离后再对其做相应的价值判断并无意义。在推进高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兼顾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公益责任的问题,亟待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者深思。

第二,利益分析是探析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根源的逻辑基础。作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典范的美国硅谷有力地证实了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正确性的一面,但我国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所表征出的各种乱象也需要引起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乱象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所引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既有高职教育管理秩序与教学秩序的破坏。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基础是官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行政人员群体所秉持的行政意志与学术人员群体之间形成了行政意志和学术意志的冲突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直接还原为围绕价值观定位、权力争夺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办学力量内耗,进而削弱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能力。

二、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一)基于教育供需均衡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国高职教育力量均衡布局的角度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间高职教育教学实力的相对均衡性,为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职教育产业的区域化均衡与区域经济均衡之间相辅相成且互为补充。中西部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进而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二,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须以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率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事业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从既有高职教育系统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高职教育战略规制方式的变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表象问题,亦包含制度经济学层面的深层次的利益博弈问题。高职教育战略制定者首先面临的是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最优化目标,要求各方均衡考虑各自私利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利益,并在二者之间取得战略层面的均衡态势,从而达成对高职发展新战略的共识,最终实现整体收益最优化的目标。

(二)基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教育战略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事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各区域经济体都确立了以信息化技术来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确立符合其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型产业,积极扶持本地具有战略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并以新技术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要求高职教育事业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大发展的洪流,以变革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的方式来与区域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关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

第二,各级政府应当立足全局视野来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区域发展布局,制定扶持性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以有效解决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办学设施与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和创新办学合作模式的方法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基于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适度控制学校的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以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有限办学经费的高效利用。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是评估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而言,办学规模越大,高职院校的庞大规模所衍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但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之间并非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缺乏自制力和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规模将导致高职教育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经济效应的源泉,如果缺乏各校的办学能力,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毫无意义,更遑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制定适度的办学规模,将高职教育规模扩张水平和高职教育所生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确定适合高职院校的、能有效提升单位办学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的恰当的高职办学规模。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办学实力来确定适度经济的人才培养规模。一是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内部组织合理化安排来提升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在确保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学校的规模扩张,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校企合作关系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展开合理的分工合作,重组教学与生产资源,优化组织联盟间的区域布局结构,从而形成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高职院校的内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的自我投资式规模扩张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其规模扩张;而高职院校的外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大学城或校企合作联盟为合作平台来实现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在于单个高职院校可在回避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共享教育资源的方式来降低其教育事业的运营成本。

(四)基于利益机制建设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利益驱动机制。高职教育的制度变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当邀请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作为高职教育的优秀制度供给者,各级政府应当洞悉驱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高职教育利益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探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整合社会各界意志,以有力的证据支持来形成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改革需要尊重学术团体的力量并充分反映其合理利益诉求,但支持学术力量并不等价于行政权力从高职教育事业领域中过激地全面撤退。采取告别式的激进态度对既有高职教育战略体系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路径必须遵循基本的高职教育规律,沿着有序进化的路径来稳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事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以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点来制定并实施高职教育战略。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以利益机制建设为驱动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发散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方向转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模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21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大扩张战略在高职教育领域主要反映为高职院校将宝贵的、有限的办学经费用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张上,缺乏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的能动性。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的优化必须以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投放方向转变为前提。为此,高职教育应当转变和优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将资金主要投向与教育教学、科研等直接相关的活动,诸如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建设一流实验室、采购高质量的图书杂志和数据库等方面。

第三,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表达机制的建设。利益相关者有序参与高职教育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的有效落实的前提;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平与公正的利益博弈平台形成各方所认同的利益共识,则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科学的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形成过程必然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得以民主地、广泛地且充分地表达的过程。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过程中应当摆脱以政府和高校官员和少数被有意选中的专家来做闭门式决策的传统决策法,建立基于广泛民意基础的开放式决策法。专家决策和问计于民式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方式有助于在高职教育战略方案中达成充足的共识交集,提升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科学性。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校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教育经济学》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研究和探索高校《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有其重要的实践作用、现实意义、价值和影响。文章主要围绕《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材和教辅、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和要求、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参与式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经济学》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横跨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两大领域,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因此,在《教育经济学》教学中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应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学生在掌握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解答教育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

1.1 《教育经济学》课程的教材、教辅

《教育经济学》课程以靳希斌的《教育经济学》为教材。国外阅读参考书目有J.Mincer的《A Study of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M.Blaug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George Psacharopoulos & Maureen Woodhall的《Educaiton for Development: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E.Cohn的《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artin Carnoy & Henry M. Levin的《Schooling and Work in the Democratic State》,M.Carnoy(ed.)的《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Second Edition)》;国内的阅读参考书目有王善迈的《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文等译的《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杜育红的《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崔卫国的《教育的经济学分析》,范先佐的《教育经济学》,刘泽云的《教育经济学》,邱渊的《教育经济学导论》,林荣日的《教育经济学》,埃尔查南科恩的《教育经济学》等。

1.2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经济学》课程是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48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目标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教育现象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确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和技能方面能正确地运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和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为将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态度与情感方面能够增强从事教育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3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

《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结构主要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发展历史及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思想、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等;学科的优秀内容是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需求和供给、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消费、教育产权与学校经营、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率、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组合及劳动报酬;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及发展战略等[1]。详见表1。

1.4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

《教育经济学》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各种具体关系进行深入的研讨,以辨明实质,加深理解,把经济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不断引入和增加网络中有关教育、经济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1.5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和要求

《教育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核要求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包括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试范围涵盖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2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效果

《教育经济学》课程是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大一学完《教育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原理》后,大二就开始学习《教育经济学》。笔者为2009级、2010级公管班的学生讲授《教育经济学》,学生都参与了广西师范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09、10级学生评教的平均分分别是94.84分、95.77分,详见表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经济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教学体验,学生获益匪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育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十分注重教育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堂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

在讲授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内容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论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明确人力资本的内容和特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观点,懂得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讨论中,学会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关问题,学会运用筛选假设理论分析我国当前不断升温的考研读博现象、教育高消费与文凭贬值现象,学会运用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分析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等问题,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力资本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学生通过参与考研热、高文凭等社会现象的讨论,能够更为理性地结合自身特点和情况分析和思考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问题。

在讲授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内容时,需要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特点、运行机制;明确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了解和掌握教育供给、教育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的因素,了解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矛盾规律及其调节机制;掌握教育市场的含义、内容和特点,对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等问题有较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学习研讨中,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思考和分析现今哪些专业是市场新兴的专业,哪些专业市场行情走俏,哪些专业在市场上遭遇寒流等。让每个合作小组参与调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10个本科专业的学费和5个硕士专业的学费,调查本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经过讨论和调研后,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选派发言人交流和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和调研情况。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中,学生能够增强对教育和市场经济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能够更加形象、直观、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与影响。

在讲授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问题时,为学生抛砖引玉,提出2007年“金猪宝宝”和2008年“奥运宝宝”数量激增导致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学前教育需求数量远远超出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导致北京等多地居民几天几夜排队争抢就读幼儿园指标,学前教育适龄儿童无法进入幼儿园,无法接受学前教育。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各直辖市、省、市、自治区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建幼儿园,着力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以满足适龄儿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问题。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学生补充我国高校扩招的知识,不断更新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情况统计数据,详见表3。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总数是108.36万人,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数是681.5万人,是1998年的6.29倍;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是340.87万人,2011年在校生总数是3167万人,是1998年的9.29倍。学生从逐年上升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情况统计数据中,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我国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关系,并让每个学生参与研讨,最后提交一篇课程论文,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谈大学生就业。

在讲授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知识内容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出了个命题作文“假如有一天我出国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知识的学习中。假设已有某某基金可以支付班上每一位同学的留学费用,学生不用顾虑高额的留学费用,只需选择一个心仪的留学国家、学校和专业。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留学市场,通过这样一个虚拟实践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留学教育和留学市场、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学生不再认为留学距离自己很遥远而不去关注,通过模拟参与式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走近留学教育、留学市场,认识和了解教育服务和教育服务贸易。

在讲授教育成本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成本以及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机会成本等的含义;懂得教育成本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计算教育成本的基本方法;了解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和策略;学会如何进行教育成本管理,如何控制和降低教育成本。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教育成本的内涵,学生从教育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知道了教育机会成本,通过让学生估算自己接受高等教育个人及家庭所需要负担的教育成本,学生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高等教育成本负担和高等教育成本收益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使其更加珍惜大学时光。

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经济学》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知识,而是和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知识;让学生乐于思考和发现身边的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分析和思考生活中出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教育经济学》,发现、认识、了解和理解《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论文:高校“热门专业”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高校专业的“冷”与“热”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当前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理性地进行专业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作者简介:

张学众(1965- ),男,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经济学论文:当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浅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并从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的科学。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经济效率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体制改革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教育经济学,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三点: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工作中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研究的需要,以及国外先进思想大量引进;三是1980年11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首次到中国讲学,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些都促使教育经济学迅速传入中国。从此,我国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这门学科的研究。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

1、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国内外有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着眼于评价或考核指标,着眼于因素分析和提高途径,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学校产出的数量化问题未解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学校有没有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如何形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这些问题都有待遇深入研究。

2、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教育管理体质。在教育体质改革的讨论中,有些人提出了“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的口号。教育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教育毕竟不是经济活动,学校也不是盈利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还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和教育规律来确定。因此,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究竟应该如何规定?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经济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教育投资的效益率。对于这一问题,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研究的困难,有体制上的、统计上的和技术上的,但主要是缺乏经费支持。就教育成本说,需要研究的是机会成本的统计和计量;就教育收益一方说,需要统计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收入差别。

4、教育投资的总量、分配及其来源。面对我国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究竟教育投资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多大才合理?当总量确定之后,它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有些渠道仍然不通畅,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附加,在征收、管理和使用当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教育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什么叫协调?怎样才能协调?这些问题在理论上、评价标准上和具体操作上,都不是很明确的。我国一直在坚持制定教育的规划或计划,其基本依据之一就是教育需求供给。然而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内涵和外延、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目前都不是很明确。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教育经济学科体系还不太完善,理论基础尚未成熟,不够牢固和扎实。在全球经济已逐步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条件下的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是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优势也可能会更为明显。一些国家的研究发现,只是密集型生产方法发展得越快,对有高熟练技能工作人员的需求就越大,并且这些工作人员的报酬也在上升。

在我国已经普遍实行教育成本补偿的今天,人们对学校的学费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伴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财政经费的紧缩,教育成本补偿成为经费筹措的一个重要的非财政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合理的教育学费水平、提供有效的学生资助措施是教育财政政策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教育经济学者责无旁贷。

四、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1、开展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教育产业观,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经济学研究,重点研究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研究教育体质与经济体质的关系,提高人们执行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自觉性,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在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可以丰富并完善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也符合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形势、环境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3、开展面向新世纪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将使人们重新评价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揭示教育的经济价值,从而为政府部门处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使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应以什么样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去发展,它必须根据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客观规律进行正确的决策。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 要: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已经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教育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样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需;行为经济学;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2003年有212万大学毕业生,2004年超过250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在600万人以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将达800万以上。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看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企业、大机构和大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报酬较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相反,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更多的提供的是小企业、临时性的工作岗位,报酬较低且不稳定。

这种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划分在我国也是现实存在的。从经济人的立场考虑,大学生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自然会争取进入待遇优厚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愿意考虑条件相对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

(二)从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看

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较高的速度急剧增加, 而国民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却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矛盾。

(三)从行为经济学看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立足于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在做经济决策时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②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情境时都会采取捷径来进行决策,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性存在的。行为经济学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

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度自信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往往会过于自信。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低估其面临的风险,夸大自身对整个事件的控制能力,因而使决策产生偏差。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等。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充分就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否能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迫切需要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由于就业渠道不畅通,人事管理制度依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造成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无法顺利进行人才的招聘。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各类企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就要为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严格控制高校扩招速度及规模,提高其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应当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扩张规模,教育投入和发展速度不成比例,会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控制招生规模,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有效消除结构性失业。

(三)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去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其真正走向市场。同时,高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专才与通才平衡,使两者互相调剂,相辅相成。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上,高校必须切实重视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③

(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锻炼,提高综合素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更好的应对这种局面,首先,大学生应摆正心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利用大学空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培训等,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着重提高自身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人才流动性加大,就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择业、就业可能伴随一生,因此大学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均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毕业生要有面向西部的就业意识,从大局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信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一番成绩。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更关键的是,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优势,形成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机制,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大学生为实现小康和国家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