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14 09:3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文学作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研究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业交换的商人。商人的出现,不仅开拓了远方市场,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更以他们的开拓冒险精神和独特的思维活动创造了中国传统的商人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对商人的商业活动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进行描写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从正面或从反面记录并反映了商人的生活,地位和思想。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唐代以前,涉及商人的作品寥寥无几,商人一直处于是文学上的配角地位。正如邵毅平先生所说:“中国文学表现商人的历史,虽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可以说直到唐五代以前,商人都是文学中的隐身人,处于隐而未显的状态;在唐五代,则由隐身人上升为配角,处于半隐半露的状态”。“隐身人”“配角”“隐而未显”“半隐半露”形象的说明从先秦到唐代商人形象的变化过程以及他们在文学上的隐蔽地位。梳理唐代以前涉及商人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很好的了解这时期商人形象的变迁过程以及他们在文学上配角地位。

一、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作品中就开始零星的出现商人的踪影。《尚书·酒诰》中曾记载:“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通过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从事长途贩运贸易交换来盈利的商人,他用自己的奔波劳碌来赚钱养家糊口。同样描写早期商人生活艰难困苦,地位卑微的还有汉乐府诗《孤儿行》。《孤儿行》描写的是一个无父无母、被兄嫂虐待、被迫行商赚钱的“小可怜”小商人形象。为了行商赚钱,他“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并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饱经困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而这样的长途跋涉,艰辛劳动到头换来的确是“足下无菲”、”“冬无复襦,夏无单衣”,一年四季衣着褴褛不整的苦状。“小可怜”的哭诉,是对早期的商人饱经困苦,生活却依旧艰辛的情形的控告。

《诗经·氓》中也有对“抱布贸丝”的小商人的描写。婚前,“蚩蚩”地“氓”对女子“信誓旦旦”,“言笑晏晏”,他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女子的芳心后,却在婚后“二三其德”的变心,不仅虐待女子,更是将女子赶出了家门,狠心地抛弃了女子。《诗经》中对狡诈负心的“氓”的刻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小商人的卑鄙龌龊、薄情寡义、始乱终弃,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中当时世人对商人的憎恶唾弃和讥笑鄙视态度。正如邵毅平在《传统中国商人的呈现》中所提到的:“这唯一一首与商人有关的诗歌,却是以‘始乱终弃’的商人为主人公的,确是表现商人对女人的“始乱终弃”为主题的,商人也是作为负面形象来表现的,也为初登文学舞台的商人形象定了一个负面沉重的调子。”先秦两汉时期的作品关于商人的作品屈指可数,但仅从这几个例子中,商人生活的情形、社会地位以及世人对他们的态度可见一斑。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问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

秦汉统一全国后,商业活动似乎得以通行四隅,商人的数量也逐渐扩大起来。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却有了很大的改变。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权鼎立,各霸一方。长期的封建割据分裂局面限制了商品的流通,大大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商人数量也逐渐减少。这种萧条的商业情景直到西晋统一全国后才暂时得以改观。政治的纷乱和商业的衰败使得这一时期政治成为文学描绘的主流,而对商人阶层文人则关注甚微。通过搜集整理发现,这时期对商人形象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笔记小说之中,如干宝《搜神记》里的《费季》,刘义庆《幽明录》的《卖粉法》、《冯法》等。虽然涉及商人和商业活动的小说寥寥无几,但较之前描写商人的民歌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止在内容上对商人的生活有了较为丰富的描写,对他们的思想也开始有一定的关注。

在《幽灵录》中有一篇《卖粉女》,它讲述的是一名普通的女商贩与富家男子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地位卑微的卖粉女,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敢于冲破封建旧礼教的束缚,大胆与心仪的富家男子约会恋爱,并最终修成正果,其精神确实值得赞扬。《卖粉女》的中女商人表现出的大胆可爱是文人对商人思想的肯定,而大部分涉及商人的文章则是强调的是商人生活的不安稳。《费季》就是其中一篇。《费季》描写的是在外行商的费季,多年杳无音讯。有一天晚上费季妻子梦见他托梦给自己,说已经客死他乡。妻子十分悲伤,并给他办了丧事。然而过了一年多,费季却回到家中。这篇志怪小说虽然内容有些荒诞,但从侧面反映出商人多外奔波,生活十分不安稳。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对商人的形象描写,是对小说中主人公的陪衬和反衬,虽有些正面的商人形象,但大都是作者不经意间涉及的。

三、传统文人对商人的态度以及原因

通过梳理发现,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涉及商人的篇目为数不多,且内容大多以批判商人的以重利轻义、自卑可怜和贪婪无耻的为主。这是因为我国封建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具有绝对的统治优势。虽然这时的商品经济虽然有了缓慢的发展,但它是封建经济的附属品和补充,没有得到自由独立完全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使得世人普遍尊崇农业,轻贱商业,对商人采取鄙夷、唾弃的否定态度。再加上统治者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是将商人的社会地位推向了“士农工商”的最底端。在“贱商”的世风影响下,帝王将相、文人仕士、才子佳人成为了传统文人写作捕捉的对象,文人们对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描写,进行了大量的创作。而对“经商求利者”,他们嗤之以鼻,不甚关注,导致文学作品中涉及商人的文章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大多起对比衬托作用,是作者无意为之。传统文人这种“耻言商耻言利”的态度不仅使商人的生活思想得不到公正、真实的呈现,也阻碍了中国传统商人文化的发展。

文学作品论文:浅谈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摘 要]网络技术发展之迅猛,使作品的传播、辗转和变异都变得异常快捷简便,传统的着作权保护论,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甚至阻碍了互联网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着作权和传统着作权做出比较研究,以此来指导我国相关立法和执法情况。 [关键词]文学作品;着作权;网络侵权

 一、我国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现状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空间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由有形的基础设施、软件和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互动的世界,一个完全超越“国界”的系统。网络作为一种全球资讯系统,连结着上百个国家的上亿台计算机。人们随意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实施相应的侵权行为,因此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在网络空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如一个设在美国的网站上传了许多侵权作品供他人有偿下载,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全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都可以下载这些侵权作品,这就意味着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侵权结果发生地。这将导致侵权行为地这一重要连结点在网络空间失去其原有意义,特别是在具有严格地域特征的法律关系中。必须指出的是,网络中有关法律关系的主体仍然都是现实世界的主体,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只见“网络”不见“人”。法律任何时候规范的都是而且必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它就无存在的必要。网络侵权行为所带来的问题只是使得原本很难处理的法律选择问题数量激增和更加复杂,但问题实质并末改变。对于网络侵权行为,虽然我们需要而且必须在法律选择方法和连结点确定等方面进行适当甚至可能是非常大的变革,但并不需要一套全新的法律适用规则。

对于文学创作与传播,互联网环境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成了一批作家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着名,同时,也给不少作家带来了烦恼。2011年,50位作家联名声讨“百度文库”引发热议,成为一个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典型事件。该事件被网友称为“50作家维权”。它缘于一份由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等近50位作家联名发表的《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在这份“讨百度书”中,作家们称,百度所属的“百度文库”提供文档作品免费下载对中国原创文学造成了伤害,“如果所有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那么,长久下去,必将无书可读。”显而易见,此份声讨文书剑指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问题。这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也是互联网环境下一大痼疾。作家们的声讨书,尽管尚欠缺一些法律效力,但毕竟,它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攻势,对于促使像“百度文库”这类的网络平台重新自我审查、停止侵权行为,走上合法、规范经营的轨道,无疑会有助益。这应该也是众作家此番举措的初衷。

长期以来,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文学“免费午餐”,给相关网站及其读者带来了实惠,可也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危害:在搅扰了文化出版市场秩序的同时,还直接侵害了作家们的合法权益,并严重影响到了写作者的创作热情,难免使他们因疲于维权而牵扯精力。这无论是对于写作者本人的创作还是我国当代文学领域的繁荣,都将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需要作家不受打扰、心无旁骛地进行。至于网络,应该给写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便利,而绝不该是添堵。所以,让写作者们在良好的网络生存环境中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乃现实所迫。

本文所讨论的文学作品包括在现实社会中出版的纸质的文学着作,也包括在网站上连载的文学作品。本文所称的网络侵权包括:(1)未经着作权人许可,在网上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在网上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后在网上发表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发表在网上的;(5)在网上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6)未经出版者许可,在网上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7)在网上实施其他侵犯着作权以及与着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二、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分析

网络技术发展之迅猛,使作品的传播、辗转和变异都变得异常快捷简便,传统的着作权保护论,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甚至阻碍了互联网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着作权和传统着作权做出比较研究,以此来指导我国相关立法和执法情况。笔者认为极有必要对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进行特征分析。

(一)网络侵权行为的侵权地域广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时代里,现如今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无不被网络所包围着和环绕着,互联网真正地将地球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一旦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出现了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被不当的复制,侵权行为会被无限制的传播和推广,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场面和后果。着作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往往超越国界有关的权利就不再有效,就不能再受到这个国家或地区法律的保护,甚至在一国范围之内对于权利人的保护就会产生差异,而互联网的无国界性

特点,使得在确定纠纷管辖法院和选择适用法律等问题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诸如网络作品无法确定其原始发表国,应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电子商务业务的开拓,利用版权的地域性进行的“平行进口”等等都大大地拓宽了侵权地域,削弱了着作权的专有性。种种不确定因素都阻碍了对于网络着作权的保护,加之现存法律、国际合作协议不能及时跟进与更新,往往造成了网络着作权侵权行为的泛滥,使得一旦出现侵权行为,侵权地域迅即超出一个地区、国家,呈现蔓延全球之势。有学者认为网络作品着作权地域性的消失是“计算机网络的全球性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之间的总冲突”。

(二)网络侵权的损害后果更加严重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往往一项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之后,被迅速的重复侵权,相应的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极其严重,较之传统着作权的侵权行为来讲,波及面更广,造成损害更加巨大,侵权行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后果。诸如近年来的一些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纠纷中,出现了被告“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播放他人作品”而引发的新类型侵权纠纷,这种行为的特点在于,他不是一种点对点的交互性传播行为而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传播行为。网络用户只能定时收看影视作品,而不能在其选定的时间进行观看,也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播放进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和电视传播行为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出现侵权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三)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链接技术的发展,使得着作权的网络侵权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较之传统着作权的侵权行为的物质表现形式来讲,着作权的网络侵权方式往往具有非物质性的表现形式。网络链接可分为外链和内链,外链又称普通链接,即直接链接到其他网站首页(主页)的链接。它链接的对象是网站的首页,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被链网站的全部内容。内链又称深层链接,即绕过网站主页链接到分页的方式。它与外链的区别是:链接标志中储存的是被链接网站中的某一页而 不是该网站的首页,这就导致使用者对网页作者的所有权产生误判,并破坏了网站内容的完整性,削弱其宣传力度和影响面。在商业网站中易引起网络链接纠纷的就是这种链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侵权行为方式来讲,网络链接的这种侵权方式更加具有隐蔽性而不易被人察觉。

三、解决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对策探索

(一)建立健全作品的版权登记制度

我国实行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自动产生着作权的制度。但作品如果没有署名、假名或以电子方式署名,这些署名方式就很难确认权利人身份或很容易被更改,也不利于他人获得真正的权利人合法授权,实践中因此发生了不少纠纷。建议对作品自愿登记制度进行完善,就是作者在完成作品后,可以打上着作权的标记“C”并说明身份;还可以将作品提交给有关部门备案获得登记证书,发生纠纷就可以此作为版权的初步证明。

(二)平衡好权利的保护与限制问题

一方面社会呼吁要加强对作品的版权特别是网络上作品版权的保护,因为网上盗版泛滥已成为威胁文化艺术创作的主要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存在着过度使用维权手段而不利于文化艺术传播的问题,因此要在版权的保护与限制之间实现平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12月20日《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要准确把握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既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着作权保护,又要注意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发展,确保社会公众利益。意见的主旨是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发展就是推动大繁荣和大发展的基本动力。加强网络环境下着作权的保护是为了维护权利人的利益,客观上对社会公众的获取作品方式及代价给予限制;而促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发展,则是有利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三)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调整着作权侵权法定赔偿额

有必要通过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机制和相关的授权、许可机制和权益金分配机制,以改变目前管理机构混乱、机制不透明、收益分配不到位等问题。目前着作权侵权法定赔偿额50万元人民币的上限有些低了,有必要参考专利法、商标法提高赔偿额上限。

(四)区分好提供商与内容服务商的责任

技术服务提供商是纯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等技术服务的,自己不提供内容也不对用户提供的内容做任何编辑加工,比如中国电信、联通提供的接入服务,还有纯粹的搜索或存储服务。技术服务提供商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也就是通知加移除原则,它所承担的责任是接到权利人通知后及时删除,及时删除了就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只要网络技术提供商没有主观故意侵权,就可以免责。而内容服务商不仅提供平台,而且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把内容放在网上供网友浏览或下载。内容服务商提供的内容都是自己操作的,不存在不知情的豁免前提,所以相比于网络技术提供商责任就更重,不适用“避风港”原则,只要上传、未经许可的内容就构成侵权。

[作者简介]黄璟,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文学作品论文:历史课堂中文学作品渗透之我见

众所周知“文史不分家”。在学习文学作品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学习,会使其人其事活灵活现;同样,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把诗歌、小说、歌曲、对联和演讲稿等文学材料与历史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所承载的丰富历史资源成为历史教材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就能激活历史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角,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形成较高的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途径,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文学作品的界定和渗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其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每个阶级阶层,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与高中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并能为教材服务的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在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类型,采用哪些内容进行渗透,必须根据教材所处的历史时期,结合其阶段特征,以及该时期杰出的文学成就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主动渗透文学材料,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目前高中历史教材,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对事件前因后果的解释、事件过程的说明并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表现为课堂学习中容量有限,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路单一,最终使课堂效果大大降低。恰当选取文学内容,合理利用,会迅速激活历史课堂生命力,有效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文学作品的选取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文学作品的渗透应采用“文学鉴赏”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事件和人物,联系教材历史知识,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扩大学习容量,把握时代特征,感悟社会发展,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1.成语典故

在具体操作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利用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丰富信息,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典故入手。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如剪报、查阅资料或实地访问等)自主搜集先前所了解的成语典故。第二步,指导学生总结、归类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成语。第三步,对自己感兴趣的成语进行再次学习,并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写出心得体会。

2.《诗经》

先秦部分的历史以奴隶社会为主,因此,学生全面把握奴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状况就非常重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西周到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的内容涉及到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大量诗篇,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学生对《诗经》的许多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接触,也就容易接受。所以,我选取了《诗经》的典型篇章进行学习,以教案和课外阅读两种方式进行。

我选取了《诗经》中的《诗经?硕鼠》和《诗经?伐檀》,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全面阅读《诗经?硕鼠》文章,为便于理解原文把译文也一并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材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新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设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最后转化成历史术语进行答题。

为了加深对《诗经》的理解,我把《诗经?伐檀》设计成了课下作业,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或按学习小组设计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

通过这种做法,学生对奴隶社会的特点、政策的实质、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等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激发

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典籍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正确指导,形成方法

为进一步完善文学渗透的教学方法,真正激活历史课堂生命力,提高历史课堂效果,我认为在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学渗透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以下两点:

1)文学作品的搜集应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整理,然后,由教师筛选使用。

2)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2.指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

1) 时代性原则:把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进行评价,避免跨越时空的“超人”评价观点。

2)阶级性原则:从这个人的阶级立场出发看待他的活动目的,不可戴上“无产阶级”的变色镜去苛求。

3)客观公正性原则:摆脱“先入为主”的倾向,学会由“材料说话”,用“事实说话”。

4)前进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把某个人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价其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3.文学作品选取以后对其如何设问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做好这一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问应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2)设问要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教材重点。

3)设问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

4)设问要具有启发性,体现探究性和合作性。

5)设问要具备发展性,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4.注意搜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以改正不足,积累经验。

总之,通过在历史课堂中积极渗透各类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有积极的帮助。

文学作品论文:审美及艺术价值在鲁迅文学作品的体现

【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审美观照;情感;价值

【摘要】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着、更强烈。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解学习作家作品的必然选择。

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国以来,虽然几经课改和选编争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仍然占据首要位置,无论是选用的数量,还是在教学中所占的份量都是古今中外任何作家都无法相比的。但鲁迅作品的教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难题,就是教师与学生对鲁迅作品缺乏兴趣,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按照既有的程式组织教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育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问题。鲁迅的作品没有激起教师的兴趣,教师必然不能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学生,加之鲁迅作品的“深奥晦涩”,学生不免有畏难的心理。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鲁迅作品,其中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占一半以上,因此,笔者试图从鲁迅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入手,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鲁迅是“五四”前夜走上中国文化舞台的主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最清醒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由于时代的原因,由于鲁迅思想的深邃性,革命的彻底性和斗争的坚定性,以及教育者认识的局限性和传统习惯的束缚,使得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一直侧重政治思想和阶级立场的层面,而忽略其作品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笔者认为: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深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饱含着特殊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是鲁迅的审美视角和表现美的方式与众不同,需要研究者、教育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审美观照和总体把握。如果只注重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必然有损于其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教育作用,影响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的整体架构。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是1940年同志对鲁迅的评价。由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战争时期对文化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当时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首要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和对革命斗争的作用,而不是用审美的眼光观照哪怕是优美如画的的小说和诗歌,但这并不能抹杀作品本身蕴涵的审美价值。“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的文学作品表现美的方式也同样具有硬骨头的特点。

1. 审美表现的反向性

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但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表现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作家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作品通过正面的描绘或歌颂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如: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有的作品则通过揭露生活中的“丑”,从反面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如:果戈理的《死魂灵》、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多数属于后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具有钩魂涉魄的目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阴暗面”、并能够对违反常规的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在讽刺、批判中表现正面的理想。作品中体现的是审美的负价值。

鲁迅的《呐喊》收录14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18—1922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复杂的社会矛盾,对旧中国旧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通过否定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希望社会变革的理想和追求。同样,《彷徨》收录的11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24—1926年,作品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这些作品,很少具有正面典型的塑造及和谐、闲雅、优美的生活图景。如:选自《呐喊》的《孔乙已》,塑造了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他穷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最终成为可怜又可笑的滑稽形象。作者是通过抨击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和谴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中,表达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同样,《阿Q正传》中塑造的自欺欺人的“阿Q”形象,也同样是扭曲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就的“可怜虫”形象。作者通过对阿Q的否定,从反面表达了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鲁迅是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熔铸于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封建社会的揭露中。美学价值深置于作品的底层,饱含在揭露“丑”的无奈中。 2. 审美情感的深刻性

美的事物不仅具有表现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精神的内容,而且要具有适宜的感性形式,并且这种形式一般是鲜明的、宜人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美的精神、美的内容,往往重于美的形式,更多的体现在思想、认识和道德方面的积极力量和斗争气概,与通过形式美打动人,吸引人的其它文学艺术表现美的方式有所不同。这是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和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鲁迅的小说《药》,写于1919年,其中的系列环境描写: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的阴冷,到“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的一点微弱的希望;从 “而且路上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的一点亮光到“太阳也出来了”,光明就在眼前的发展变化。没有灯红酒绿、姹紫嫣红的明丽与热烈,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没有外在形式的吸引,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需要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体会,分析、理解。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统一的。看似随意,但情在深处,爱在恨中。写作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是其他同类作品无法企及的。《药》以环境描写为载体,穿插于全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读者透过环境的凄凉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爱之深,痛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深层,因时代背景而不能点明的理想寄托。鲁迅的美学思想是革命功利主义的,鲁迅是将他的美感、理智感与道德感统一在起来,达到思想美与艺术美、表象美与深层美的有机结合。

3. 审美价值的潜在性

鲁迅生活在20世纪初黑暗的旧中国,时代的原因,使其着作具有特殊性,即使是文学作品,也多半是批判、揭露和讽刺之作。他发出的多是无可奈何而又不甘寂寞的“呐喊”。时常在“旁徨”中探索,在苦闷中前行,有时迫于时局,又不得不隐讳其意。由于寄托深,使读者较难领会作品的用意,更无暇顾及蕴含其中的情感因素和审美价值。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讲,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为艺术而艺术”在他的作品中是找不到的。鲁迅一向被看作是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全面、最坚决,也最持久的作家。因而,其作品主要是批判和揭露,其美学价值和审美倾向往往深含其中,常常被忽视、被遗忘。《祝福》、《伤逝》一类的小说自不必说,即使是饱含真情的《故乡》,《社戏》,审美意象也不那么分明。

《故乡》是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深情。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

的西瓜和月夜沙地中的英俊少年……是作者儿时故乡的优美图景和壮美场面的重现,闪烁着艺术美的光辉。但在作品中不过是作者脑海中的印迹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种美的表现中体现的情感,是作为眼前“破败”的故乡和作者失望之情的对比和反衬,以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潜藏在回故乡前后的叙述中,现实的无可奈何和不甘如此的矛盾构成了作品复杂的感情基调。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习俗的思考,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着、更强烈。外表冷漠,内心炽热。

中学语文课是美育的神圣领地,是美育的最好教材。而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美育的实施。相反,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领悟其作品的美感因素,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悟美,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好知、乐知的状态中,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论文:汉语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探析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制约。语言使用不当常常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误解,而误解又常常会导致冲突和争斗,甚至引起纠纷和争端。现实生活中就有大量的误会和摩擦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语言而造成的。因此,礼貌的使用语言,是有效交际的重要因素。

文学作品常常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因此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对话就反应了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礼貌现象,体现了该民族和文化所遵循的礼貌原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可以轻易找到中华民族的礼貌文化的源泉。

一 礼貌概述

根据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保全论”,礼貌就是“正常人”为顾及彼此的面子而采取的理性行为,交际双方试图通过这一理性行为达到给彼此留点面子的目的。“面子”可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正面面子是指正常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负面面子是指正常人希望自己不被别人打扰和干涉。与此相对应,他们还提出了“正面面子策略”和“负面面子策略”。前者通常通过使用间接表达、弱化语气等语言手段来实施,后者则通常使用强调交际参与者的共同观点等语言手段来实施。两种面子策略的语言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尽量降低交际参与者的面子的受损程度,尽可能抬高交际参与者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对礼貌问题的探讨最初是从人类学和哲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这一理论刚一问世就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这个方面,Leech研究得最为透彻,并且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六条礼貌准则:(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如果人们在会话中遵循这六条准则,就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礼貌,维护交际参与者的面子,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此外,这六条准则还可以帮助人们对话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有效分析。

然而,Leech对礼貌的研究主要是以口语交际为基础,还没有涉及到对文学作品中礼貌现象的研究。Sell填补了这个空缺。他认为可以把Brown、Levinson和Leech的礼貌研究引入到文学作品分析,因为文学中的礼貌是“现实中的读者对以现实为基础而创作作品的作者对礼貌表述的一种体验”。

二 汉语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下面,我们就对现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礼貌现象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1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又无地位,且常是未庄人逗乐取笑的对象,但一旦有人伤了他的面子,他也会尽力去挽留与维护。当他被他人打了时常说“就算被儿子打了”,虽然他得忍受肉体上的疼痛,但在面子上却胜利了。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丢了面子后,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行为。

privacy(隐私、秘密、私事)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很重要,但在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行为在英语文化中却可能是侵犯了一个人的privacy。在汉语文化中,初次见面互相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业、收入等等是很正常的。

这似乎是警察在查户口,但是在汉文化中,人们认为询问一些个人情况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关心、亲热的表示,不是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但是在英语文化中,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以这样的方式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会被认为是对他人privacy的粗暴干涉,严重侵犯了对方的负面面子。

戏剧是通过故事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戏剧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语言冲突。冲突的对话一般不那么友好,于是在交谈过程中有时候就很难顾及到彼此的面子。曹禺的话剧《雷雨》就集中表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虽然矛盾重重,他们也不得不彼此相容,有时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违反还表达了更加深刻的内容。

这是周朴园与鲁大海开始见面时的对白。周朴园早就知道鲁大海的名字,而且还知道他是自己的亲儿子,却仍然摆架子问:你叫什么名字?鲁大海也不甘示弱,有意侵犯对方的负面面子,含有一种凛凛正气和严正告白的言外之意:你不要耍花招,我是代表矿上工会来的。同样,周朴园也不顾对方的正面面子,尽量减少与鲁大海的一致性: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此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他决不会承认与鲁大海的血缘关系,在他眼里,鲁大海只不过是一个处于他的阶级对立面的你死我活的敌人。在这段对话中,冲突双方没有顾及对方的面子,而鲁大海对周朴园面子的侵犯,更加显示了他直截了当和坚决的态度。

我们再利用面子理论来对老舍的《茶馆》里的会话进行分析。看看下面这段对白:

秦仲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是!

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您甭吓唬我玩,我知道你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秦仲义明明是要涨房租,王利发还笑脸相迎,竭尽全力维护对方的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这与他“讨人人喜欢”的人生哲学是有关的。

用礼貌原则来分析中国的戏剧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让人感受到戏剧语言的精妙。礼貌原则在会话中可以起着调节会话参与人话语内容的作用,使会话 参与人在彼此维护对方面子的前提下进行交际。这样,它就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均等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使言语交际能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礼貌现象分析

在《红楼梦》中,诸如“鄙人”、“寒舍”、“贵府”、“令郎”等词的大量使用,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化卑己尊人的传统美德。例如,贾政和北静王相见时,北静王对贾政之子大加赞赏:“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的回答也极为自谦:“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馀恩,果如所言,亦萌生辈之幸矣”。在这里,北静王的身份地位高于贾政,但他仍使用了“令郎”、“世翁”、“龙凤”、“小王”、“唐突”等词语,这就无形中抬高了贾政,贬低了自己。这充分显示了北静王不以王位自据,礼貌谦和的优良品德。与此同时,贾政也使用了“犬子”、“金奖”等词,以礼相待。我们再看看《红楼梦》第十七回中的下面这段话: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提“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为宝玉的发挥留足了空间,众人在听完宝玉的一席话后纷纷赞扬,并继续自贬,称自己为“读腐了书的”。这一褒一贬,将宝玉与众宾客的才情差距竭尽全力拉至最大,给足了其父贾政面子。而此时,作为久居官场、深谙人情世故的贾政,自然是同样采取礼貌原则,贬低己方的水平,如文中的“不可谬奖”、“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再俟选拟”。

礼貌原则并非仅限于下级在逢迎上级时使用,其可谓无所不在,已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通行的惯例。例如,在《红楼梦》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贾元春命姊妹几人题诗,阅过之后说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在座者众人地位无一能及元春,料想其应该无需遵守礼貌原则,但她还是照旧称自己的嫡亲姐妹们“愚”,并将作为外人的薛林二人赞扬一番,由此可见,对这一准则的遵循已经超越了社会地位,而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中华乃礼仪之邦,中国人素来注重使用谦词、敬词来表达礼貌,达到“卑己而尊人”的礼仪效果。下面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来谈谈谦词、敬词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孙悟空向来不受礼法约束,但为了取经、降魔也会根据交际对象的身份恰当地使用谦词、敬词来维护对方的面子。如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之前,孙悟空曾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降服,但为过火焰山他不得已向铁扇公主求扇。面对这一交际难题,孙悟空使用了大量的敬词、谦词。为求扇而到摩云洞找牛魔王,路遇玉面公主,他试探虚实:大圣躬身陪笑道:“我是翠云山来的,初到贵处,不知路径。敢问菩萨,此间可是积雷山?”“贵处”是敬称他人所在的地方或处所。“贵”有“尊贵”之义,当孙悟空得知自己刚刚敬称为“菩萨”的女子是玉面公主时,因为交际目的已经达到,马上就翻脸,大喝并称之为“泼贱”,而下文在牛魔王面前则又敬称她为“二嫂嫂”、“嫂嫂”。

三 结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是维护社会等级的行事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本文以语用学中的礼貌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现代和古代一些经典作品里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礼貌具有如下特征: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温文尔雅。而使用礼貌理论对各种对话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各种人物的会话的话语含义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学作品论文: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积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及它强大的美育功能,承载着这方面的重任。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强化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第三,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以此来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优秀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扞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 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了尝试。我们设立了“古代文学专题研习工作坊”的课程,共2个学分,每周2课时。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根据古代文学作品选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朝纵深的方向拓展,给学生布置专题,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通过查资料、准备教案的过程对本专题有了清晰深入的认识。这种方式的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文学作品论文: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首创是鲁迅,在鲁迅刻画的知识分子群像中,现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群体,他们无论是悲剧命运的主人公,还是悲剧命运的反思者,都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夹缝中演绎着“过度人”的角色,虽然性格并不是完美,但他们毕竟显示出了中国文化变换的特殊的特征,这对现在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定位和价值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反封建的知识分子形象。五四时期,在西方近代思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的个性逐渐觉醒,外来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精神与他们的内在要求相吻合,理性的反叛意识就成了他们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精神动力,主要代表就是鲁迅,比如他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狂人下鞥在新式的学堂受过教育,在研习中发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现实的秘密,:“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于是,狂人激励反抗着着吃人的礼教,并以狂言,诳语,狂态来打破人的认知,但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不可理喻的疯子,还尽力救治他。他还是一个觉醒的敢于向封建传统挑战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处境下象征性的表达,小说里的狂人岁披着狂人的外衣,但是却有着反封建的性格,以他来揭示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历史呼喊。

“多余人”知识分子形象。在30年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人生道路,人生选择以及在这种选择中的幻灭,动摇,软弱,妥协乃至悲哀失败题材的小说大量涌现。比如善写软弱,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主要作家就是郁达夫,他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零余者的形象比如:《过去》中的李白时,《微雨的早晨》中的朱雅儒,《唯命论者》中的李德君等等,这些知识者仍然是一些游离于主潮的边缘人,零余者,他们中有的过着似“隐士”的生活,有的是宿命论者,有的虽有一些反抗,不满的情绪,但终究无能为力者。还有一位“多余人”得主要作家就是巴金,巴金曾对《爱情三部曲》又过说明:《雾》的对象是迟疑,《雨》的对象是矛盾,《电》的对象是行动。这迟疑,矛盾和行动可以看作理解这三部作品的关键词。

革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代表应该是蒋光慈,大革命失败后曾出现过一批被瞿秋白称作为“革命的浪漫蒂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故事比较一致的符合“革命加恋爱”的模式,蒋光慈是其始作俑者,他的《冲出云围的月亮》是主要代表作,这部小说完整的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分化和沉浮,将一个彷徨的,意志薄弱的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完整的揭露出来了,主人公王曼英从幻灭,虚无到变态的复仇,从自暴自弃,绝望的想自杀到重新唤起求生的意志,重归正途,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痛苦的蜕变过过程。王曼英的形象在当时十分具有典型性。而且蒋光慈的一些作品,对知识分子在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矛盾的描写,还是比较真实,符合知识分子的心理实际。这一类作家中还有洪灵菲,他主要写爱情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洪灵菲借作品中人物沈之菲之口说:“革命和恋爱都是生命之火的燃烧材料”,有人驳问沈之菲“革命和恋爱,到底会不会冲突呢?”沈之菲这样回答:“那一定是不会冲突的。人之必须恋爱,正如必须吃饭一样。因为恋爱和吃饭这两件大事,都被资本制度弄坏了,使得大家不能安心恋爱和安心吃饭,所以需要革命!”他认为“把生命视为革命,为恋爱而牺牲,真是多么有意义啊!”(《流亡》第七章)这是从个体生命的直接体验而得出的结论。

被讽刺的城市知识分子形象。张天翼是写短篇的圣手,他写了很多官僚市民的形象,也有一些市民知识分子形象,但是作家往往是采取轻蔑和嘲笑的态度,对于他们的恋爱方式,生活态度,“向上爬”的哲学都给以辛辣的讽刺,灰色调是他的主色系。比如小官僚的有如邓炳生(《皮带》)和华威先生(《华威先生》),知识分子的有如老柏(《温柔的制造者》)等。邓炳生的“愚腐”表现在他对“官”的强烈的虚荣上,他挂上代表军官身份的斜皮带前后患得患失的内心世界便是如此。他来到首善之区找梁处长,请他“栽培”,因一时找不出恰当的空缺,而与上士住在一起,上士是“读书人”,是先进者的代表,于是自己也似乎沾染成为有识之士,他能够、也敢于大骂“长”之类的人物,可是当他摇身一变成为带皮带之人时,他又后悔当时与上士们在一起时的失言,怕别人在背后里谈论他的“高等小学没毕业”,甚至于常去偷听人家说话。而他带上皮带是想在“他回乡去的时候,用额头看人”。这种“愚腐”不啻于阿Q当年想革命的用意。

总之,知识分子的形象随着历史的改变还在不断的变换更新,有更多的知识分子形象群体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中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群体,比如后期有困境中突围的知识分子形象,边缘的游离者形象,还有欲望中的迷失者形象,再比如现在凭文凭吃饭的大学生知识分子群体等等,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更改,交替,偶尔有缺少,但绝不可能断裂。

文学作品论文: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学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是极为复杂的多重对话过程,为阅读鉴赏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阅读教学与鉴赏教学相互渗透原则。

学生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作品的字、词、句、段、篇等外在形式,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学习,理解了字、词、句的意义和篇章结构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高一级的欣赏。因此,一般的阅读教学重在对作品外在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感知和概括,而鉴赏教学则重在“披文入情”和“析文析情”,重在体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在情感的熏陶,这是二者的区别,但它们又是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融在一起的。

(二)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

文学鉴赏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学生[:请记住我站域名/]、编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实现的。鉴赏能力的实质是有关鉴赏的高级规则的获得,因此,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以学生感受语言重建形象为基础,通过与作品发生情感共鸣等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它的习得须经历接受、反应和价值性格化等阶段,因此更应重视学习过程。

(三)阅读鉴赏教学的认知与情感统一原则。

文学作品是通过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实现其认识功能的,但它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内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鉴赏教学中必须坚持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学习的过程和条件基础之上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背景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

提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些时代性较强的作品,教学时则要补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否则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如果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特点、鲁迅的思想及所写文章的特定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介绍,学生的理解就存在不小的困难。背景知识的提供,可以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可以给学生印发有关材料,并提醒学生阅读;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方面的知识。

仅提供背景知识并不能让学生获得课文内容知识。获得这类知识的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来进行。一般来说,基本的阅读鉴赏技能一旦形成,就可在遇到阅读材料时自动激活并执行,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去阅读鉴赏就行了。但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就需要学习新的基本鉴赏技能。中学生一般具备了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可以不经教师提示而自己解决,不过有时教师可以用言语提醒学生看课下注释、查阅词典等方式来引发和促进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做好基本技能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检查。有时教师培养学生基本阅读鉴赏技能时,会采用向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鉴赏课文后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个作品写了什么人和什么事”,“这个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二)检查课文内容知识,促进高级阅读鉴赏技能的习得与练习。

运用基本技能与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后,接下来就进入高级技能的学习或练习阶段。如果高级技能需要学生新习得,则教师就要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让学生习得高级技能是什么。如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教师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之前,进行必要的补充,提供学生阅读的“先行组织者”。如纪传体散文,作为记叙文的一类,它的写法要求选取人物的典型事例,有的是通过一件事记述某个人的形象或特点,有的则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或风貌。教师在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之前将这些知识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三)引导学生明确所读作品的文体知识,为高级技能的练习提供反馈。

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答案,即所读作品的体裁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合作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高级阅读技能有关的阅读任务上,如对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特色的讨论等。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

(1)安排合作讨论的具体形式;

(2)以言语激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3)调控合作讨论的具体过程,使讨论不偏离主题;

(4)及时概括、总结讨论的成果,评价讨论的得失。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最终结论的达成,认为学生达成了一致的结论,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这一阶段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即为学生高级技能的练习提供反馈。结论是学生运用高级技能而得出的,但讨论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教师要将指导的重点放在问题的结论上,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找出他们得出不同结论的问题所在。如“没有抓住关键句子”,“没行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没有考虑到作品的前后照应”,等等;教师的这种点拨,是对学生的一种反馈,对于他们提高高级技能练习效率十分重要。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大致如此。但这过程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原有水平不同,教学的过程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则可以开始就提出有关课文内容及高级阅读技能学习的问题,让学生直接阅读,然后回答问题,进行总结并给予反馈。又如,如果基本阅读鉴赏技能的学习对于课文理解的影响不大,就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已有基本阅读鉴赏技能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习得新的基本阅读鉴赏技能。但不管教学的模式如何变化,其中蕴含的技能学习与练习的主线是不变的,这要求教师在纷繁的教学过程与模式中把握重点,不迷失方向。

文学作品论文: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

在英国着名文学作品《简·爱》中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的遭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男权主义的挑战,渴望男女平等。当简·爱面对来自不同阶层的罗切斯特的求婚时,她接受了,但是她的内心无法平静,照着镜子看穿婚纱的自己,没有看出美丽与漂亮,却没有别的新娘穿婚纱的美感,在自己面前的简直是一个陌生的自我。里而这一种不自信反映的是夏洛特·勃朗特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命题的不自信。简·爱的人生结局实际上是一个孤独女性的爱情白日梦,是当时女性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一、 生态女性主义情怀

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这是经过一定时期产生的,主要表现是把生态学与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女性生态主义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现与当时男性中心论作斗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展示女性生态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由于世俗社会的影响离开了呼啸山庄,但是,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过去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深深眷恋。而《简·爱》中的简告别了孤儿院,告别了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静的乡村之中,在这个宁静的庄园之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亚当·比德》故事的展开是一片宁静的乡村,虽然亚当·比德和黛娜之间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都在黛娜的祈祷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得以化解。最终亚当和黛娜的自然结合,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社会淳朴而神圣爱情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三部着名英国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当时心情,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种表现,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不断斗争中进行完善和发展。

二、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溯源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是对人类原有文化的价值重估。生态女性主义在价值观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基础价值理论,一方面女性生态主要是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产物,是女性对自然的优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优秀基础上建立的。在西方很多生态女性主义作品中都这一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渲染女性与自然界的优秀统一,表达生态女性主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另一方面,世界上广大女性长期受到男权主义的压迫,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文学作品对男权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表达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致的。女性生态主义是与男权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完善,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宣扬生态女性理论,让人们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使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得到体现,对男权主义的不断斗争是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另一个价值基础。生态女性主义批判有2个转向,一个事从政治方向的转向,有男权主义转变男女平等。人类的物质生存环境,也是人类精神观照的环境,女性因为被强调为与自然有着神秘的天然的联系,成为自然母亲的象征与同盟,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人类与自然、文化科技的一种象征,对三者的关系一种阐述。

三、生态女性主义繁荣所带来的文学批评的进步和思考

生态女性主义者经过一定的过程,迎来了自己的鼎盛繁荣时期,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很多生态女性主义者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为女性的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这些文学作品为文学批评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思考。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在卡森的生态环境主义名着《寂静的春天》, 在这幅作品中关注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用女性的细腻情感去感染作品,女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社会,批判社会上的种种弊端,阐述女性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表达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幅作品出来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多生态女性主义者都作出积极响应,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用诗歌、小说或散文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展现出妇女热爱生活,对男性中心论的思想进行批判,这个时期开阔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新局面。

总之,生态女性主义者通过文学作品表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通过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生态女性主义者通过跟男权主义者在不断斗争中壮大自己,生态女性主义的形成,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保障。

文学作品论文:论文学作品在理工科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各学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由于研究生阶段学生来源差异很大,有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这些学生往往英语基础较好,在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常常有“吃不饱”的抱怨,而有的研究生是在职攻读学位的,还有工作几年以后再考研的,这些学生往往有“消化不了”的问题。面对学生来源复杂,英文程度差异巨大的问题,大多数研究生英语老师往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大量讲解成为研究生英语教学常态,学生往往因为枯燥无味的讲解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理工科研究生因为对目标与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不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不够,造成英语学习低效费时。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使研究生教学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个研究生英语教师探讨和摸索的问题。

(一)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规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之一。研究生英语课程旨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之外,还包括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体说来,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内容广泛、体裁多样、涉及文化历史、社会伦理道德、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代表作、以及本专业学术文章和学术文献的能力;准确把握语言材料中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对目标语言进行篇章结构与信息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提高书面语、口语的输出能力,达到在日常和专业学术交流中能够流畅、准确、得体地与对方进行思想沟通的能力。

(二)任何一门外语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仅仅靠单纯的语言形式教学不可能达到让学生具有“流畅、准确、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的

让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目标语语料,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目标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概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研究生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和人文教学目标的结合。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则是帮助英语教学达到这一重要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文学作品引进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的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Hymes提出的以交际能力为优秀的语用思想。广义的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狭义的语用能力指“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Bachman(1990)认为,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包括以言行事的能力(有关言语行为的知识和如何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和社会语言学能力(根据语境条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外语界长期有着语言教学等于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错误认识,多年语言教学实践证明单纯语言知识的教学并不能导致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因为某些词汇和语法完全正确的句子,其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却不一定符合“文化语用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理解的差异甚至文化冲突。

语言输入的质量对语言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学作品作为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反映着语言的精粹,对于提高研究生语言思维、英语语言文化素养、语言文化交流的层次有着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差异,更反映在思维、心理和意识领域。缺乏对目标语言民族精神世界的了解,就谈不上理解对方,更谈不上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要掌握一门外语,除了掌握语言基本要素之外,还需要深入了解所用语言的民族、社会和历史。提高英语语言素养、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文化修养,仅仅靠语言教学难以奏效,必须依靠目标与文化的理解才能实现。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了基本英语语言之后,需要接受目标语社会科学、文学、历史、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文化教育,开拓视野,才能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实现英语语言学习到文化教育的转变。语言的交流就是文化的交流,没有文化的理解,就没有语言的理解。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者人们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一)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Byram等人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使学生接触到外国文化中潜意识的知识及有意识学来的知识,以便他们能够适应常规行为和具有隐含意义的交际行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仅仅了解语言知识体系是完全不够的,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制约着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使用并决定了交际的成功与失败。文化因素是一种深层次的语言制约模式,它以一种隐性的 、不易察觉的文化观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语言是一种公开的逻辑思维格式和言说格式,这种格式的布局反映了特定民族的思维习惯和社会心理。只掌握语言系统知识无法使学生进行有效的交际,而掌握隐蔽的深层文化才能促进学生掌握外语的文化思维,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外语的无效输出。鉴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缺乏目标语语言环境,那我们通过英语语言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来达到使学生了解、熟悉和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就很重要了。文学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维习惯也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来刻画本民族的深层思维习惯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所以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一直被看作是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手段。

(二) 文学作品引入课堂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如果说显性教学形式帮助解决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那么隐形教学形式则帮助解决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问题。在英语教学教学中,显性的语法知识并不能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Paradis, 1994),传统的课堂讲解知识模式只适用于显性公开文化,而对于反映目标语言民族深层思维模式的隐性文化,则需要大量接触语言刺激材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内在规律,形成内在指导语言理解和生成的缄默知识,这些知识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同时,显性的教学并不一定导致显性知识的习得(Berry , 1994)。如果规则过于复杂或教学过于混沌, 学生可能并不能从显性教学中得益, 而必需依赖自身的隐性学习机制。目标语经典文学作品的应用可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内隐学习条件,研究生已经具备相当的对语言外在形式的显性认识,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精华,有助于学生对语言形式和文化潜在规则的习得,提高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

(三) 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经典文学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视角,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历练。同时,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从而达到刺激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目的。

(四)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有助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理解文化是理解语言的前提,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粹,是文化的积淀。不同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比如复旦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第一册第三课选取了毛姆短篇小说集《蚂蚁和蚱蜢》作为课文。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20世纪英国文坛短篇小说闻名的一位重要作家,《蚂蚁与蚱蜢》是毛姆最着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语言幽默流畅,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弱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章首先介绍了童年时代叙述者“我”熟读的拉·封丹的寓言——《蚂蚁和蚱蜢》,并阐释了寓言的道德含义: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有着奖勤罚懒的规则,而叙述者“我”是不认同的这则寓言的道德涵义的。接着,叙述者“我”讲述了乔治·拉姆齐的弟弟汤姆的故事。汤姆是个传统观念的反叛者,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经常靠四处借债来过奢华的日子。而他的哥哥乔治则诚实勤劳、兢兢业业,是个人人尊敬的好人,为了浪荡子弟弟操了不少心,花了不少钱。然而,当汤姆因为跟一个老富婆订婚而继承了大笔财产,生活中“奖勤罚懒”的价值观被颠覆。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跌宕的情节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乔治与汤姆的性格和命运也带领着人们开始对人性的复杂和弱点进行思索和拷问。对人性的思考是中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理解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体现了一门语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加深学生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实现语言课堂中的人文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文学作品论文: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子大多都是以端庄、温婉、传统的形象示人,而西方的女子都多是偏有主见、刚强、勇敢等等形象。这都是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均衡的差距造成的。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形形色色,但是不论其性格本身如何,这些女性形象对待爱情对待人生却有着显着的差别。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两种社会制度下成长的女性在爱情及人生上的差异化态度。

一、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对比

首先,中国女性在婚姻爱情上的态度表现得含蓄、深沉,而英国女性则会更加勇敢、直接。不同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中西方女性在表达爱情的方式有差异。深沉含蓄、温柔体贴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相比之下,西方女性则显得大胆、热烈而又执着。例如《皆大欢喜》中的女主人公罗瑟琳。她在逃往森林寻找父亲的途中,看见了爱人奥兰多为她写的诗歌。她足智多谋,通过施计来试探出爱人对她的感情程度。罗瑟琳这一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可爱女孩,深深地打破了那种在封建社会中女人软弱无能、男人附属品的形象。中国女性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西方女性。

其次,英美国家的女性有着较强的独立人格,而中国女性深受三从四德影响因而有较强的顺从心理。有关男女平等问题的争论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女性一直在争取与男人有平等的人格地位。而英国女性追求独立平等要早于中国女性。《简?爱》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通过这个受过良好教育但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的思索和抗争以及简?爱曲折丰富的情感经历,我们可以体会到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一生都要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教条的束缚。对于婚姻大事,更是要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选择她的伴侣。

第三,英美国家女性形象自我意识较强,重自身情感,而中国女性则重社会评价和信义名节。西方女性这种独立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婚姻爱情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中,女主人公赫米霞是对爱情非常忠贞、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赫米霞与拉山德彼此相爱,但是女方的父亲坚决反对。他试图促成赫米霞和狄米特律斯的结合,但也同样遭到赫米霞的拒绝。盛怒之下的伊吉斯将自己的女儿带到提修斯公爵面前,提修斯公爵告之他们以如下意见:按照雅典自古相传的法律,赫米霞必须服从父亲的意志。否则,要么披上修女的服饰终身不嫁,要么违背父愿而按律处死。不过赫米霞对这种封建旧礼教弃之而不顾,她最终顺从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拉山德相守一起。《西厢记》中,崔莺莺在与张生一见钟情后,若按照西方人的思想会直接地表露自己,可她以考虑到这种结合会遭到社会上的非议和父母的反对,只能私下偷着约会。她的这种不敢直接说明就是考虑到了社会评价和信义名节。她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因而,西方女性形象着意于“我要怎样”,而中国女性形象则更多地注意“我该怎样”。

第四,作为英美女性形象普遍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中国女性形象就表现得较为懦弱。虽然在中英两国社会都存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英国女性和中国女性对待不合理的制度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当代美国杰出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就是一部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着作。它是一本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解构的女权主义文本。在小说中,沃克以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女主人公西丽悲惨的人生境遇及在女性朋友莎格和苏菲亚影响和帮助下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并以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抗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并为其他被压迫的群体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则甘愿当玩偶,一生都受父母、丈夫等人的摆布, 当面对应该主动抗争的事情也只是消极反抗而已。《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本可以与丈夫相处得很美满,可迫于婆婆的意愿最后投河自尽。

通过上面对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对待婚姻爱情及人生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我们对中西方女性形象有所了解。造成这种中国和英美国家女性的这种差异,笔者认为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中西方的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

二、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

首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思想一直受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禁锢,纲常伦理道德的束缚,使得中国女性在婚姻爱情观上没有独立性、自由选择权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封建的礼教道德规范束缚着中国女性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封建统治阶级所规范的这些规范,完全使中国女性思想封闭,逆来顺受性格由此形成。女性在婚姻爱情上所受的遭遇及悲惨的命运都归咎于当时传统道德思想观念。从而也造就了她们那种含蓄深沉,缺乏自我意识,软弱、消极反抗的形象。

其次,中国和英美国家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中国与英美国家女性有着不同的婚姻爱情观。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相当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没有什么权利。这种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决定她们只能处在从属地位。同时,在婚姻制度上,中国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没有发言权,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反的,西方女性却不仅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拥有支配自己财产的自由。作为女性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又为英美国家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扞卫自身人格奠定了基础。而不像中国封建社会所奉行的一夫多妻制,使得女性的地位就更低,而且受到丈夫的虐待。即使她们反抗也是无能为力的。

三、 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的态度

正因为在社会制度上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婚姻制度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女性对待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婚姻爱情生活。西方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中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思想,造成了女性对待婚姻爱情的差异。

曾有人这样说过: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着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世界文坛上,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在19世纪以来的英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而在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得到嬗变、演进,她们在文学史上呈现出渐变的轨迹。在这里我们以《简?爱》为例,《简?爱》是19世纪英国着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他们两个是互相吸引的,首先正视自己内心所向的是男主人公,但他不知道女主公有没有同样爱上自己,所以,男主人公故意在女主人公面前说他要结婚,女主人公就急了,终于说出她爱他,到了结婚当天,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女主人公悄悄离开。过了不久

,男主人公家失火,一段时间后,女主人公无意当中知道男主人公因救火而残废。这时,女主人公才真正正视心中所向,衡量后,她决定主动去找男主人公,说她要留在男主人公身边,那时,男主人公不想耽误女主人公而叫她离开,但女主人公当时说:“我现在已经有钱了,是一个独立的女人了,我想上哪就上哪,想在你家附近建房也是用我的钱……”后来,故事以一个美好的结局收尾。在作品中作者对英语语言的运用与她对英美两国生活的熟悉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下,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复生”的想法。作品中的简?爱是个性解放和对爱情自主追求的真正代表,并且她最终取得了胜利,唱出了当时社会女性主义反抗取得胜利的凯歌。 笔者通过英美文学中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典型形象简?爱的详细讲述,以及西方文学史中女性地位的重要性。首先说明女性在英美文学中的分量的重要,并且这种分量不只是其在文学作品中充当的角色而已。西方的文化、宗教、法律等等近代的许多改革,都是和女性密切相关的,这里面有社会形态问题,有禁欲思想的解放问题,而女性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很多现实社会问题都和女性息息相关,用她们塑造文学中要表现的形象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很多的英美作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来极力塑造一位女性形象,其目的是有很深用意的,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形象时可以影射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可以这么说,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代表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她,更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了解英美文学,就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而要了解这些女性形象,则要根据人物的处事方式的差异、小说中其他角色对她的评价及态度、作者对女性形象的感情偏好来综合研究,并结合当时的英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快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进而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

文学作品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与文学魅力

一 引言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大量内容、形式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来源广泛:历史故事、市井轶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这些典故被总结成了简介有力的成语、俗语、歇后语,并派生出诸多灵活多变的表达技巧。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富有活力,是汉语文学中一抹鲜亮的色彩。而英美文学中,也有着堪与汉语典故相比拟的璀璨的典故文化。

典故用字简洁、意义深远,翻译时既要保证意义不变,又要将其语言魅力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译文读者,难度不可谓不大。正如我国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也正因此,许多技巧运用得当、效果传神的翻译作品才具有独立的文学魅力。

二 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来源

英语的发展历史并不像汉语那样自成体系,从古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英语对其他文化的兼收并蓄的过程。因此,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来源非常广泛,且丰富多样性。《英语典故的起源与发展》中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来源归结为如下几类:

1 《圣经》与宗教文化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来源以宗教典故最为独特。《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整个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英美等国家,《圣经》可谓妇孺皆知,它的身影广泛地投射在英美文学的方方面面。《圣经》长于以人喻义、以事喻理,创造了大量在西方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甚至是脸谱化的形象。例如家喻户晓的奸险小人犹大,偷吃禁果的亚当、夏娃等。

2 历史

同汉语文化与二十四史的紧密结合一样,欧美文化业牢牢地扎根于他们的历史。自古至今,历史的道标标注出了无数着名的历史事件,它们被人们所熟知,并用简洁的词汇表达出来,成为广泛沿用的成语。

以国人较为熟悉的滑铁卢为例,这场战役使本来战神般的拿破仑几乎失去了一切,于是人们将整件事用简单的“滑铁卢”三个字概括,用以形容彻底的惨败。

3 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对英语的表达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英语中有大量的典故取材于此。潘多拉的盒子、伊阿宋的金羊毛,俱是如雷贯耳。

4 童话和寓言故事

童话和寓言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是众多英美文学家的启蒙作品,然而其深意又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文学作品。童话和寓言故事取材于人民的生活,又被人们在生活中口耳相传,它的流传度之广泛难以估量,也对英美语言习惯带了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丑小鸭、灰姑娘、龟兔赛跑等故事几乎成为全世界对于某一类事物的通用标签。

5 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借用各种源自其他方面的典故,也在同时创造大量新的典故。英美文学中对文学作品典故的引用方式最为灵活,既有用单词指代也有对原文的整段摘录,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化用。在引用与被引用的循环中,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被无数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6 日常生活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人们的实际生活是这个社会组成中最丰富多彩也最富生机的一环。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英美文学带来了大量全新的典故。

总之,这些出处各不相同的典故,在被兼收、融合的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英美文化的烙印,使之富有不可磨灭的民族色彩。而典故的翻译,则是要在使读者懂得作者所表达的文字内容的同时,感受到这些典故所传达的隐性的、属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及其文学魅力

英语和汉语的典故有着诸多相近之处,在其取材来源、表达手法、组织结构等方面均有体现。然而,这些典故同时各自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各自的历史发展、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众多方面根深蒂固的差异而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形态。因而翻译时要兼顾其原词含义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力求完整展现作者用典的本意。为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典故,常常需要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而在这些翻译技巧的转换中,也有着令人折服的文学魅力。

《论典故的翻译技巧》一文中,曾将英文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大致归结为这样几类:套用本土典故、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下面,笔者就这几种具体的翻译技巧谈谈不同翻译技巧的运用是如何表现英美文学的文学魅力的。

1 套用本土典故的魅力

《圣经》中曾言“日光之下无新事”,此言对于语言文学同样适用。英美文学中所广泛使用的典故,常常能在汉语言文化中找到相近的例子。典故的直接替代是对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最好的方法,既能保留原意,又方便本土的读者理解,而且能加深认同感。

例如,英语中有个词组:better to rEign in a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直译应译为“宁肯在地狱里做统治者,也不在天堂受奴役”,语出自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这句话在英语中已成固定句式,然而这个句型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翻译成中文将破坏读者阅读的趣味性。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常常用另外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代替它: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宁为鸡首,毋为牛后”的典故出自《战国策》,其词义与原句相去不远,而胜在对于本土读者更为亲切熟悉,且本身来源于生活,不含有什么特殊色彩,可以准确地表达相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可直接用以替换掉弥尔顿的句子,使译文不失本意却更加朗朗上口,正是信、达、雅魅力之所在。

再如,英文中的burn one’s boats直译为“烧毁船只”。该词语出自历史事件,原意是指古罗马时期,凯撒大军乘船征战,渡河后烧毁船只,用以向士兵表明死战到底的决心。无独有偶,它与中国的历史上的“破釜沉舟”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在翻译时,将这个短语套用“破釜沉舟”来翻译,可以完美地表达它本来的意思,同时以本国的历史唤起本土读者的共鸣,使文学作品的魅力一目了然。

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典故是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最有魅力的技巧了,它不但起到了传达作者原意的作用,更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式。通过这样的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欧美文学中有着大量跟中文相通的词汇,它们或许出处不同、表达方式迥异,但却讲着某些相同的道理。这些富有默契的文化内涵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隔阂,描述的是所有人共同有过的念头,放之四海而皆准。而这,也正是文学交流的魅力之所在。

2 直译的魅力

典故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它们通常可以侧面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整体人格。直译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译文的表现力。

文化的传播使世界各地的人们互相了解彼此的语言与文明。在信息化的现代,英美文学中那些最富有代表性的典故,即便对于足不出国门的本土读者而言,也是耳熟能详了。如伊甸园的禁果、苦命的有情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大侦探福尔摩斯……这些被我们广泛知晓的典故,直译足矣。

典故的直译建立在“ 被人熟知”的基础上。当这些典故出现在文中时,即便是对英美文学并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心领神会,它不需要解释和注明,却能用最简洁的词汇表达丰富的含义,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味道,让我们感受到真正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学。这正是直译的魅力之所在。

例如,二战时期美国《华盛顿日报》曾有一篇着名的时评,称日本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表明对其野心和威胁的认知。汉语中“狼子野心”“如鲠在喉”等词皆有相似的含义,然而都不能准确地形容出原文那种“巨大而邪恶的威胁近在眼前”的紧迫感,在翻译成中文时,便不妨直译。“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词所包含的深意,读者一望便知。

直译是传达作者思想的最有效翻译方式,也是最能原汁原味地展现英美文学作品独特的气质的翻译方式,不同于移植于本土的典故,它对原文的保留使得作者的行文风格、思想倾向都能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直译对于文化的传播也具有积极作用,英美文学作品译文中直译的典故,间接地向本土读者介绍了大量英美典故的意义和用法,如此读者们也将学着用类似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文化的交流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例如,现在我们常用的“乌托邦”“伊甸园”等词的普及,皆是得益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直译。由此,汉语的丰富度也得到了提高。

直译的魅力,尽在于此。也正因如此,直译虽然技巧简单,却被翻译界经久不衰地反复使用。

3 直译加注释的魅力

直译虽有诸多好处,却有一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并非所有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都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耳熟能详,有时直译的文学效果虽佳,却不得不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和接受程度。

而此时,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就显得必不可少了。直译加注释不仅能保留原文的味道,也为不了解背景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详尽的解释,读者在阅读这类翻译的时候,往往需要仔细阅读注释的内容,了解原文词汇的内涵,进而回到原文中去,再细细体会这个词所表达的深意。其过程虽然不像直译和套用现成典故那样简明,但却平添了几分英美文化背景的氛围,使阅读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

例如,《圣经》谋杀自己兄弟的罪人该隐,虽为基督教徒所熟知,然而在国内的普及度并不算高。而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复仇女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是说担心他背叛了你吗?你们可是至亲兄弟。”“是啊,可是那弟弟的名字叫该隐。”

显然没有太好的词语可以将“该隐”一词的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此时直译加注释就成了最妥善的方式。读者即便没有读过《圣经》,在通过注释了解到典故的原意之后,也不难体会说这话的人对于被兄弟背叛的痛苦和无奈。

直译加注释虽然繁琐,然而却是最直接的传达手段。它能使读者最准确地体会原文的情绪、态度和风格,同时也加深读者对作品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说,直译加注释是最能展现英美文学中典故运用的文学魅力的翻译方式。

4 意译的魅力

如果说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那么意译无疑是其中最“不信”的方式。意译舍弃了典故本身,而只保留了其喻意本身。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有些典故很难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到贴切的对应物,此时只有意译才能解决这种文化“水土不服”的尴尬。

例如,英语文化中“龙”这个形象与中国传统的龙大相径庭,它常常被描绘成凶恶的喷火蜥蜴的形象,用以形容恐怖的事物。在《哈利·波特》中,曾有人形容穆迪的脾气“like a dragon(像一条龙)”,直译显然是不合适的,而汉语中也没有什么典故可以完美地替代这个形象,那么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将其意译为“他性情暴躁”。

意译是翻译技巧中的万金油,它的技巧性不强,表达效果也较原文大打折扣,然而却能解决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因为文化背景而造成的“排异”现象,为译文读者提供更流畅的阅读体验,同时使译文的语言更加富有张力。这便是意译的魅力之所在。

三 小结

翻译是这样一种再创作过程:它要求译者亲身深入原作者精神世界和外国文化背景,深刻理解作品本身,同时感受一部作品所深深扎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将它们用本国的语言再现出来。这个过程需要译者对双方文化背景的高度理解,对原文的深入解读,和对本国语言的高超驾驭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合理运用各种技巧,将文章以最佳的角度呈现给读者。正如台湾学者冯明惠所言:“一个好的翻译是一个文学作品的转生”。

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代表了不逊于汉语典故的璀璨文明。把典故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传达给读者,如同将粮食酿成美酒的过程。对典故的翻译,在技巧运用得当时,常常会成为点睛之笔。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的翻译技巧有着其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文学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探讨

文学作品论文: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存在的问题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服务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传统广告片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加深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方式。”[1]简而言之,“是将想要传达的信息植入媒介,透过合理的方式呈现,甚至融为一体。” 近些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影视中的隐性广告也随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其“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企业对这种既能对身品牌产品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又不容易让观众产生排斥心理的新型的广告形式十分的认同。影视制片方也乐意和这些赞助商合作,这些赞助商的资金一方面可以使电影的制作水平获得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自己的投资风险。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尽管在影视文学作品中插入的隐性广告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形式简单生硬粗糙

我国的许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广告制作和表现内容十分简单,往往只是让广告主的产品信息生硬的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之中,或者只是让影视作品中的某一角色简单的使用这种产品,让这一产品作为影视作品中的某一道具或背景出现。由于广告产品本身对于影视作品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的可有可无(隐性广告在影视作品中的出现大多是影视制作方为了得到广告主的赞助资金而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广告主的诉求)。因此表现内容也很简单、生硬、粗糙,看起来只是刻意的为了广告而广告,广告痕迹非常明显,并没有考虑到与影视作品情节本身的融合度和契合度,表现的不够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例如:影视作品《天下无贼》中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场景是火车站,剧中的小偷团伙化装成旅游团的人员正在上车,但是镜头在切给小偷团伙中的一名成员的时候,他的手里赫然举着一个淘宝网的宣传小旗子。尽管淘宝网在此出现了曝光率,但这一情节与作品本身的内容无关,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亦无关系,只是简单的隐性广告的出现。而这一出现本身不仅不能让观众在看到淘宝网的宣传旗子之后对淘宝网的内容有所了解,反而会由于作品中拿着旗子的人员是小偷,而可能会让人对淘宝网产生负面的印象。

文学作品论文:对英国文学作品语言动态研究

引言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332页指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换言之,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语言的有效使用。而文学作品主要采用动态性与静态性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来传情、达意、叙事。吕叔湘等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事物动态(包括语言动态)是指“运动中的状态;事物发展变化”。语言的动态与静态状态是相对的,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动静结合,相得益彰。静态性语言描述主要用于叙述、描写、交代固定性画面和模式性铺垫,倘若过量使用静态性语言往往会造成文学作品语言单调乏味、呆板沉闷、淤滞不畅。而动态性语言往往会给作品中描写的人事物注入活力,给人以动势感、立体感、摇曳变化之感。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研究入手,首先提出了历史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语言与言语、纵聚合与横组合的语言研究方法为语言动态性研究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后来的语言学家、修辞学家、文学评论家发现,语言动态性研究同样可以应用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中。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在《现代语言学词典》认为,语言的动态性是指,“一个话段是一个逐渐展开意义的过程,话段的每个部分对整个信递效果做出各不相同的‘动态的’贡献”。这种“贡献”指话段的组码差异性过程及效果。修辞学家认为,由于宇宙的万事万物均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人们的语言(包括语音、词汇、句式、语法、语篇、文体)也都处在相对的转换、变异、变化之中。“中外古今的一切优秀作家和演说家,都善于探索、发掘和运用语言的变化美。”这里所说的变化美,指的是语言动态性美。如文学语言一直处于“常态”、“静态”之中,就无法准确而丰富地反映或再现事物的风貌和本质,更无从谈起“语言美”、“语义美”、“结构美”。

英国着名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是位高产作家,一生创作了14部抨击、揭露英国社会时弊的巨制,其中长篇小说《双城记》是最具争议性且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双城记》所描写的事件发生在英国和法国,但多属亦真亦假,人物多属亦实亦虚,但狄更斯运用那生花妙笔和“具有杀伤力”的笔,把那个时代的英国和法国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透视”、“解剖”,把他们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如此的文学艺术效果的取得主要基于狄更斯扎实的语言功力。为了更好地领悟、鉴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拟从句法学、修辞学角度对该作品的第一章进行动态性语言研究。

一 从句法学角度研究《双城记》动态性语言

1 句子多样化动态

徐烈炯先生在《生成语法理论》指出,“句法学是生成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研究人头脑中的句法知识。句法知识指对于句子内部结构成分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句子结构从人们的大脑中的词汇意念生成到转换,再到语言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是句法学所高度关注和研究的。

《双城记》(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M]· Great Britain:Clays Ltd,St Ivs plc,1999.)第一章由6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中,狄更斯根据作品表达需要精心使用多种句式。如第一段就是一句话,长达119个单词,一气呵成,层层递进。又如,第六段有99个单词,切分为三句,三句中又有8个逗号、两个破折号,共达13个标点符号。此段的句子时长时短,读起来时快时慢,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句法学(包括写作学)认为,长句能表达成熟的庄严的复杂的思想,悠扬而舒缓的语气,多层次的多维度的架构;短句的连续运用能制造出一目了然,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效果,增强语言的紧凑性、急促性、连续性、递进性。狄更斯在该章里的句子长短结合,波澜起伏,时断时连、交相辉映,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个语境的人事物的千姿百态的逼真画面和灵动画面。

在该章中,狄更斯还十分巧妙地将单信息句和多信息句、简单句、并列句和复杂句、完整句与非完整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陈述句与倒装句、人称句与非人称句、松散句与圆周句(半圆周句)等有机地镶嵌组合起来。事实上,文学作品句式的动态性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受该语言自身规律约束使然,作者会自然而然地遵循并运用;二是作者人为地对常态的句式加以转换、变异、变化。优秀的作家,如狄更斯对所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匠心独具地艺术加工,使语句多样化、陌生化、文学化,让各种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动起来”,借以吸引、打动、震撼受众。

2 句子变异动态

句子变异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由于语言使用的“场合、目的、对象、主题、途径”的差异性,句子呈现出多姿多彩,既有规范性变异,也有非规范性变异。后者涉及“语音、句法、词汇各个方面,在句法方面,比较普遍和突出”。王佐良先生等对英语非规范性句子变异总结出了6种情况,它们涉及助动词、系动词、否定词、时态和数不一致、多重否定、句式功能转换。在《双城记》的第一章里,就有许多的变异句式。如在其第一段中,按传统的英语规范写作要求,应该在六处加上分号,而不是逗号;并在打分号的小句之前加上and,而狄更斯统统没有这样遵循这个原则。这种创作方法是狄更斯有意而为之。如果将逗号变为分号,势必造成句子读音拉长,句子呆滞,拖泥带水,语气削弱;反之,看则工整平稳流畅、自然协调,读则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则悦耳动听、气势磅礴,思则意蕴深长、回味无穷。第二段的头两句以调侃揶揄和尖酸刻薄的口气嘲讽了英法两国国王,本应用was做谓语动词,而狄更斯则用了were,非规范的奇妙的句子变异,给人感觉是虚拟、杜撰的奇怪人物,以躲避“文字狱”的迫害。在第四段里,作者故意将“在法国、挪威长的树被制造成杀人的器械,是注定的命运”颠倒为“树长在法国、挪威被制造成杀人的器械,是命运注定的”。这样,将“树”和“命运”置于句子醒目的位置,让人惊愕、恐惧、愤慨。

二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双城记》动态性语言

1 修辞学与动态语言

修辞学理论研究涉及面十分广泛。余立三先生将修辞学研究分成词义、句法、语音三部分,其中句法部分又分为“反复、联珠、回文、排比、反对、设问、倒装、描述性引语、层递、跳脱”。从修辞价值层面考察,非修辞性句子多为静态和消极修辞形式,而修辞性句子多为动态和积极修辞形式。狄更斯有意识改变原定的句式,使句义发生异化,语义勾连、话语连贯、语句延动。另外,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谈到句子结构变化时指出,“句际间动态变化”,或能减弱语势,或能增强语势,或能凸显语义的轻重缓急,以获得出奇制胜的功效。

2 英语排比句的动态

排比句是写作中常见的句式。英语排比句细分为正对(parallelism)与反对(antithesis)。而汉语的排比句除了正对、反对,还有串对。陈望道先生指出,汉语修辞句的对偶(反对)是“贵用相反的两件事物互相映衬”;英语亦然。英语的反对修辞句“互相映衬,鲜明对照,便于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双城记》开篇就连续用了6个反对句,振聋发聩地告诫人们,当时的英法两国社会就是一个既“最美好”又“最恶劣”、既“智慧”又“愚蠢”、既“有信仰”又“抱怀疑”、既“光明”又“黑暗”、人们既“直奔天堂”又“直奔地狱”的矛盾结合体的怪胎。狄更斯以这样的修辞语句开宗明义点出该书要旨,即鞭挞丑陋的社会现象。同时 ,六个排比句的使用,气势磅礴,珠联璧合。如果他以常态句式进行表述,必然会显得主题暧昧模糊,意义肤浅,索然无味,读者也无法看清罩在当时社会的虚假现象与狰狞面目。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考察,反对句是彰显事物两面性之利器。从语言学角度来考察,多个反对句关联、并列、递进使用,会造成明显的话语动感,形成动态性连接关系,递进关系,直抵高潮。

正对句的功能是上下两句的结构或意义相同与相近。本书的第一章第二段一开始就用了两个正对句,形象地描绘英法两国国王均是“长着硕大的下巴”的脑满肠肥的一丘之貉。作品的寓意是,以国王为代表的权贵们个个坐食俸禄,祸害百姓,但还总觉得自己的富贵生活会世世代代永远太平。

文学创作讲求“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体现于形式。修辞学句式结构属于创作中的“形式”,而词语和词语搭配则是内容。狄更斯采用这样的正对句与词语用意非常明确,从形式结构来看,整齐工整,赏心悦目;从表达内容来看,两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撑和依托,并驾齐驱,形成语言动态,能获得作品传达的显性和隐性的最大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即丰富的文学价值。

3 英语修辞词语的动态

按积极修辞的要求,所表达的语言内容应具有较大的体验性、具体性、形象性、趣味性。要达到以上四点文学艺术效果,就必须恰当地采用词语的拟人、讽刺、强调、夸张等手段来变异句义,以获取奇妙的文学动态效果。

拟人,一是把非生命体写成生命体,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即将静态写成动态的方法;二是将非人写成人,给“非人”赋予“人”的特质与特性。第三段中的“公鸡巷的鬼扣声”;“公鸡巷所孵出的小鸡”与“信奉神灵的”英国人都相信“伦敦和威斯敏特”必遭“陷落”(狄更斯)。此两例句均采用了拟人与讽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狄更斯将“鬼”和“小鸡”作为“人”来刻画,并暗示当时英、法帝国的所有人时时处处身陷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来临的境地,使人读起来既感到毛骨悚然又啼笑皆非。这样的文学创作手段使人感到所描述的人事物在“运动”、“活动”。

在本章第六段里,为了达到强调的效果,狄更斯连续列举了十三个荒诞无稽而又生动形象的事例表明,所有英法国民毫无安全感而言,无论贵族还是贱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随时随地都会遭到伤害、迫害、残害、杀害。此段里,狄更斯反复使用“抢劫”和“杀害”的同义单词、短语,用以强化文学创作效果。这种强调手段给该作品注入了极大的生命力,使故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者,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表明,名词代表概念、实体;动词代表运动、过程。狄更斯在第一章,在能用动词的地方就尽量不用名词、动名词及类名词词汇,以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

结语

本文以狄更斯《双城记》的第一章为研究范本、语料,深入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动态性语言创作技巧与效果。从语言学句法角度研究句式的多样性,会使读者更加领悟所表达的语言形象生动、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之处;从修辞学角度研究积极修辞手法,会使读者更加体悟到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变异与变义及蕴含的丰富动感。本文认为,用动态性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有利于解读、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深刻寓意,特别是有利于鉴赏与解码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论文:浅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及艺术价值

【论文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审美观照;情感;价值

【论文摘要】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著、更强烈。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解学习作家作品的必然选择。

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国以来,虽然几经课改和选编争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仍然占据首要位置,无论是选用的数量,还是在教学中所占的份量都是古今中外任何作家都无法相比的。但鲁迅作品的教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难题,就是教师与学生对鲁迅作品缺乏兴趣,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按照既有的程式组织教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育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问题。鲁迅的作品没有激起教师的兴趣,教师必然不能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学生,加之鲁迅作品的“深奥晦涩”,学生不免有畏难的心理。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鲁迅作品,其中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占一半以上,因此,笔者试图从鲁迅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入手,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鲁迅是“五四”前夜走上中国文化舞台的主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最清醒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由于时代的原因,由于鲁迅思想的深邃性,革命的彻底性和斗争的坚定性,以及教育者认识的局限性和传统习惯的束缚,使得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一直侧重政治思想和阶级立场的层面,而忽略其作品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笔者认为: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深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饱含着特殊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是鲁迅的审美视角和表现美的方式与众不同,需要研究者、教育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审美观照和总体把握。如果只注重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必然有损于其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教育作用,影响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的整体架构。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是1940年同志对鲁迅的评价。由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战争时期对文化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当时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首要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和对革命斗争的作用,而不是用审美的眼光观照哪怕是优美如画的的小说和诗歌,但这并不能抹杀作品本身蕴涵的审美价值。“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的文学作品表现美的方式也同样具有硬骨头的特点。

1. 审美表现的反向性

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但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表现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作家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作品通过正面的描绘或歌颂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如: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有的作品则通过揭露生活中的“丑”,从反面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如:果戈理的《死魂灵》、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多数属于后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具有钩魂涉魄的目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阴暗面”、并能够对违反常规的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在讽刺、批判中表现正面的理想。作品中体现的是审美的负价值。

鲁迅的《呐喊》收录14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18—1922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复杂的社会矛盾,对旧中国旧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通过否定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希望社会变革的理想和追求。同样,《彷徨》收录的11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24—1926年,作品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这些作品,很少具有正面典型的塑造及和谐、闲雅、优美的生活图景。如:选自《呐喊》的《孔乙已》,塑造了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他穷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最终成为可怜又可笑的滑稽形象。作者是通过抨击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和谴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中,表达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同样,《阿Q正传》中塑造的自欺欺人的“阿Q”形象,也同样是扭曲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就的“可怜虫”形象。作者通过对阿Q的否定,从反面表达了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鲁迅是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熔铸于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封建社会的揭露中。美学价值深置于作品的底层,饱含在揭露“丑”的无奈中。

2. 审美情感的深刻性

美的事物不仅具有表现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精神的内容,而且要具有适宜的感性形式,并且这种形式一般是鲜明的、宜人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美的精神、美的内容,往往重于美的形式,更多的体现在思想、认识和道德方面的积极力量和斗争气概,与通过形式美打动人,吸引人的其它文学艺术表现美的方式有所不同。这是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和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鲁迅的小说《药》,写于1919年,其中的系列环境描写: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的阴冷,到“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的一点微弱的希望;从 “而且路上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的一点亮光到“太阳也出来了”,光明就在眼前的发展变化。没有灯红酒绿、姹紫嫣红的明丽与热烈,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没有外在形式的吸引,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需要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体会,分析、理解。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统一的。看似随意,但情在深处,爱在恨中。写作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是其他同类作品无法企及的。《药》以环境描写为载体,穿插于全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读者透过环境的凄凉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爱之深,痛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深层,因时代背景而不能点明的理想寄托。鲁迅的美学思想是革命功利主义的,鲁迅是将他的美感、理智感与道德感统一在起来,达到思想美与艺术美、表象美与深层美的有机结合。

3. 审美价值的潜在性

鲁迅生活在20世纪初黑暗的旧中国,时代的原因,使其著作具有特殊性,即使是文学作品,也多半是批判、揭露和讽刺之作。他发出的多是无可奈何而又不甘寂寞的“呐喊”。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为艺术而艺术”在他的作品中是找不到的。鲁迅一向被看作是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全面、最坚决,也最持久的作家。因而,其作品主要是批判和揭露,其美学价值和审美倾向往往深含其中,常常被忽视、被遗忘。《祝福》、《伤逝》一类的小说自不必说,即使是饱含真情的《故乡》,《社戏》,审美意象也不那么分明。

《故乡》是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深情。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和月夜沙地中的英俊少年……是作者儿时故乡的优美图景和壮美场面的重现,闪烁着艺术美的光辉。但在作品中不过是作者脑海中的印迹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种美的表现中体现的情感,是作为眼前“破败”的故乡和作者失望之情的对比和反衬,以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潜藏在回故乡前后的叙述中,现实的无可奈何和不甘如此的矛盾构成了作品复杂的感情基调。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习俗的思考,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著、更强烈。外表冷漠,内心炽热。

中学语文课是美育的神圣领地,是美育的最好教材。而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美育的实施。相反,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领悟其作品的美感因素,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悟美,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好知、乐知的状态中,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论文:浅析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

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把阅读分为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品质阅读是指阅读首先关注的是作品中语言的各种要素,进而关注作品人物、事件、情节、主题,是一种仅停留在语言和审美范围内的阅读。价值阅读则是要发现文学作品中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阅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深深根植在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又展现着作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把握蕴涵在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无疑对深度解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阅读现状

1.阅读习惯的随意性、无序性。现代生活的高效快节奏发展和网络文化、传媒技术的日趋普及,阅读已经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阅读文学作品自然也不是学生热衷于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途径。多数学生的阅读是无目的、无规律的,碰到什么读什么,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阅读文学作品没有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2.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青年学生活跃、好动的心境使他们很难静心研读大部头的文学经典名著,而是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趣味性、娱乐性强的武侠、言情读物,这些通俗的大众化作品读来轻松浅显,但是少了经典名著的厚度,不利于学生思想深度的形成。

3.阅读解析的表面性、肤浅性。大多数学生阅读时关注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的作品情节、人物经历这样一些表象的东西,而对深藏其中的作家创作心态、社会文化背景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隐性的因素不作探究,影响了对作品的理解深度。

二、文学作品价值阅读的重要性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是以物质构成体为载体的精神和意识的总和。价值阅读就是发现文化内涵的过程。每一部文学作品透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所展现的都是一个时代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是把握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把握了作家的写作文化精神。挖掘出阅读中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助于拓展知识素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解析,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名家、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条面对挫折、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途径,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从而促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个性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文学阅读中培养的文化意识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

1.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夕见称于世的美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地是了解了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是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感悟。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品大有裨益。

英国学者阿诺德说,“文化对美与智的融合有着强烈的爱好,它更促进二者的普遍流行。”在阅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文化信息的感知、感悟,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使学生在“智”与“美”的融合中培养文化意识。

2.文化的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理想有关。不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人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的过程。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人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但多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是需要读者经过反思才能体悟到的。读者需要透过人物事件、故事情节本身去体察、探究它们存在的原由,透过故事表象去思考深含其中的创作动机、创作旨向以及支撑作品存在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反思意识是使作品解读走向深入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3.文化的对比意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文化对比意识就是指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培养文化对比意识,教师要善于选择好被比较的对象,确定好比较点,这是整个比较思维开始的前提和基础。这个比较点可以是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题材不同国度作家的作品及表现方式。培养文化对比意识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目前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不是文化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各文化共同体在“不同而并立”的整合价值观前提下正处于“多元共融”状态。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对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培养文化意识就是促使学生全面认知社会的有效途径。阅读的内容千变万化、无法穷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任务。美国学者门肯说:“文化本身既不是教育也不是立法,它是一种氛围和传承。”文学阅读就是要创设一种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关注文化的意识,对文化的挖掘、反思和对比的意识,在对作品的研究中发展开拓思路、求同立异、积极思辨的能力,发挥好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改造功能。

文学作品论文:从西方文学作品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 文学作品 价值取向 “SLFCA精神”

[论文摘要]以欧美文学名著中典型人物为镜,映照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论证大众文化中的精神缺失,提出营造高尚的社会大众文化的建议和期盼。

一、大众文化的形成和特征

中华文明悠远博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们取得了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造的巨大成就。至“工业革命”,一种传播技术革命的文化出现,并在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土壤的滋润下开始繁荣,这就是大众文化。

她无明显阶级性,也无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明显自发性。她仅仅是一种“众人喜好的文化”,在当代具有明显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传媒性,是物质文化消费现象。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短短20年时间,便迅速壮大成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她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风貌,但也引发了多重争议。这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她的价值和发展控制问题。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一)总体现状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街头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涂鸦不再是损毁公共设施的反面教材,轮滑鞋成为日常的交通工具,麦当劳和动漫老少咸宜……

“后现代消弭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差异”,代之而起的是崭新、前沿、活跃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文化时尚;网络文学流行元素的泛滥,无厘头文化的兴起,使文学的处境日益卑微;严肃文学在一片指责声中渐渐地为迎合消费需求苦苦挣扎;表现青春励志、人间真情的作品全面缺失。当代大众文化已在满足人们消费欲的同时,丢掉了文学的功能,造成了文化精神的极度失落。

(二)精神流失与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精神文明价值正在流失,“SLFCA精神”极为缺乏。

1、Self——自信、自立、自强

《苔丝》中塑造了一位“失贞”后,仍对爱情自信、对生活自立、对命运自强的女性;幼年电击致残的何军权①,在残奥会上屡夺金牌;而整个中国也是一步步摘掉“东亚病夫”铁罩的鲜活史诗。他们用自尊的烈火消解了自卑的封冻,打破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迷信。我们不要打着反对“个人排他主义”的旗号,抹杀“三自”的强大能动性。要深刻反省,坚决抵制懒惰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2、Love——爱人、爱祖国、博爱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政治扼杀了“爱”,那么90年代以后则是金钱扼杀了“爱”。但“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孔孟以“仁爱”为纲推行“仁政”主张;保尔·柯察金用钢铁般的意志告诉我们,“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马丁·路德金怀揣博爱的梦想呼吁种族平等。

3、Fastidious——挑剔

大众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不挑剔了!人们会恼火煎饼上多出的一粒芝麻,也会光临隐私揭秘、情色凶杀的文艺,《荷马史诗》门前冷落、《流星花园》门庭若市……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扬弃了旗袍、黑发,宣传起了超短裙、彩发。“肥皂剧”占据收视率前列,选秀场成为大众文化坚实的阵地。我们不能让低能化娱乐继续妨害大众的审美能力,应该用纯粹的文学精神来净化心灵,读《威尼斯商人》,学习安东尼奥们生活的智慧;品《巴黎圣母院》感受敲钟人卡西莫多人性的真善美。品味无数升华人性之理。

4、Cooperation——合作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不过,“80后一代”引领的时尚文化,更加讲求“西式”个性解放。RPG、DIY……从服饰到神情,都追求最cool、最in效果,“Freestyle”的生活方式对青春一族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且学校教育也开始留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但这很可能是在没有领会“尊重个性”的真谛前提下的盲目模仿。看看《三个火》,他们齐心打败红衣主教、舍命救友。莫逆之交并没有成为他们仗势凌人的资本,也没有妨碍他们侠肝义胆个性的彰显,相反,团队精神使其英雄形象更令人崇拜。我们不要把“尊重个人能力”的人文关怀当作脱离团队的借口,应当领悟合作精神与技巧的本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和而不同”。

5、Action——行动

“Every man feels instinctively thatall the beautiful sentiments in the worldweigh less than a single lovely action,”“A man,1ike a watch,is tO be valued byhis manner of going,”不过,总有不少人在睡梦中收获幸福、在幻想中等待机遇。的确,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浏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一点对15~25岁的城市青年一代最具针对性。试想,如果漂流孤岛的鲁滨逊成天只是“期望”早日回乡而不与自然抗争,如果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放弃第八十五天的出航,而“期待”第八十六天的收获,那么“家乡”和“大鱼”又在哪里?人类坚毅、勇敢的光芒又要何以释放呢?无可厚非,生活需要幻想。但最终要把它变为现实。

(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然,大众文化之所以如此受宠,是因为她从本质上是以最广大人民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和最高价值目标的。她始终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人文目标,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

中国大众文化应继续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展示民族文化精华。对国际文化主流“去粗取精”,吸收先进科学精神,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使大众文化实现真正的满足大众需要、尊重大众权利、反映大众理想、提升大众人格。

结语

由于文学在一种文化的价值建设过程中始终全面承担着价值的生成、判断、传播、演化、消解、更生等系列功能。所以它应该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断裂或至少是缺位中负起责任。强调利用一些英美文学名著,调动其形象传递、情感转移和审美共鸣功能在中国大众中的强大基础,打消人们对原有价值标准的怀疑,提出信念、塑造榜样、身体力行。这样,某些定向的价值选择就水到渠成了。

文学作品论文:浅析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

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把阅读分为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品质阅读是指阅读首先关注的是作品中语言的各种要素,进而关注作品人物、事件、情节、主题,是一种仅停留在语言和审美范围内的阅读。价值阅读则是要发现文学作品中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阅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深深根植在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又展现着作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把握蕴涵在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无疑对深度解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阅读现状

1.阅读习惯的随意性、无序性。现代生活的高效快节奏发展和网络文化、传媒技术的日趋普及,阅读已经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阅读文学作品自然也不是学生热衷于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途径。多数学生的阅读是无目的、无规律的,碰到什么读什么,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阅读文学作品没有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2.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青年学生活跃、好动的心境使他们很难静心研读大部头的文学经典名著,而是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趣味性、娱乐性强的武侠、言情读物,这些通俗的大众化作品读来轻松浅显,但是少了经典名著的厚度,不利于学生思想深度的形成。

3.阅读解析的表面性、肤浅性。大多数学生阅读时关注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的作品情节、人物经历这样一些表象的东西,而对深藏其中的作家创作心态、社会文化背景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隐性的因素不作探究,影响了对作品的理解深度。

二、文学作品价值阅读的重要性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是以物质构成体为载体的精神和意识的总和。价值阅读就是发现文化内涵的过程。每一部文学作品透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所展现的都是一个时代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是把握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把握了作家的写作文化精神。挖掘出阅读中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助于拓展知识素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解析,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名家、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条面对挫折、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途径,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从而促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个性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文学阅读中培养的文化意识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

1.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夕见称于世的美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地是了解了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是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感悟。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品大有裨益。

英国学者阿诺德说,“文化对美与智的融合有着强烈的爱好,它更促进二者的普遍流行。”在阅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文化信息的感知、感悟,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使学生在“智”与“美”的融合中培养文化意识。

2.文化的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理想有关。不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人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的过程。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人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但多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是需要读者经过反思才能体悟到的。读者需要透过人物事件、故事情节本身去体察、探究它们存在的原由,透过故事表象去思考深含其中的创作动机、创作旨向以及支撑作品存在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反思意识是使作品解读走向深入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3.文化的对比意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文化对比意识就是指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培养文化对比意识,教师要善于选择好被比较的对象,确定好比较点,这是整个比较思维开始的前提和基础。这个比较点可以是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题材不同国度作家的作品及表现方式。培养文化对比意识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目前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不是文化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各文化共同体在“不同而并立”的整合价值观前提下正处于“多元共融”状态。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对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培养文化意识就是促使学生全面认知社会的有效途径。阅读的内容千变万化、无法穷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任务。美国学者门肯说:“文化本身既不是教育也不是立法,它是一种氛围和传承。”文学阅读就是要创设一种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关注文化的意识,对文化的挖掘、反思和对比的意识,在对作品的研究中发展开拓思路、求同立异、积极思辨的能力,发挥好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改造功能。

文学作品论文: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陶渊明先儒后道,由儒人道。李长之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儒家而进入道家”的。陈寅恪先生认为:“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人自然为一体。”“渊明之为人实外儒内道,舍释迦而尊天师者也。”同时陶渊明糅合了当时流行的玄学,形成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玄学家认为,“自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世原则。阅读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是陶渊明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

一、委运于自然造化——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陶渊明重视实际的人生,认为肉体成仙说不足为凭,人总是要死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其四)。万物终归于空,成仙之说实为荒诞。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说中的神仙却无一存在:“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既然如此,最现实的就是享受恬静、自适的生活:“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饮酒可断绝各种杂念,甚至忘掉上天,这是因为“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听任自然,不矫情,享受生前实际的人生生活。郭象注《庄子·太宗师》说:“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既然活着已经得到了善,那么死后也可以称善,又何必去追求善呢?“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他鄙弃身后之名,而注重实际优游的人生,体现的是玄学的思想特征。

陶渊明认为形神相依,形灭神亡,否定佛教的形灭神不灭的生死观。《形影神并序》中“形”之念身,“影”之念名,都可以归结为“恋生”,而“形”与“影”现实忧惧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焦虑。惧怕死亡,而使神为物累,都违背了自然之性、自然之理。如何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

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追逐功名,耽溺于任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或喜或惧,都会对自然与生命造成伤害。只有“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委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坦然地拥抱生活,淡然地迎接死亡。这是他委运自然、随顺自然的开放、通达的生死观。

二、应物而不累于物——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从不同角度、层面上充分肯定了玄学的依循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和人生生活的观念。弃官返乡,不为荣名所系,其原因是涵养自己本真之性,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名声,即:“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人生很难活百岁,岁月又催人老,如不放弃贫富贵贱的迂腐想法,去追逐荣华名利,一旦身殁,皆随之而去,深为可惜。“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五)。生命既然如此短暂,那就应该充分享受它,让它充满欢声笑语,“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十二首》其一)。贵身尚生,就是要区别身内身外,就是要重视生命,重视生活,这就是生存的意义。他的《形影神并序》中,“形”焦虑的是“身没”,“影”焦虑的却是“名尽”,“影”劝告“形”:不要为了“身”之畅快而任放(竹林名士的追求),冷却了对“名”的热情。“立善”可以精神不朽,这是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是名教的要求。“神(自然之道)”主张委运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消释了“形”与“影”的世俗情怀,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本身就是极大的幸福,就是享乐和满足自身,何必还要有求于其它呢?

人在三才之中最灵智,陶渊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没有去追求声色犬马、耳目口腹的感官享受。张湛继承郭象的“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的个性人格思想,发展了物质享乐的一面,鼓励及时行乐:“夫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物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而好逸恶劳,物之常性。故当生之所乐,厚味、美服、好色、音声而已耳。”(《列子·杨朱》注)而归居茅屋“养真”的陶渊明,对物质的态度是“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时运并序》)。他不为物欲、情欲所缨,是因为他“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

既然人是三才中最灵智的,除了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外,必然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简淡干净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生活:“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此幽居。”(《答庞参军并序》)“我唱尔言得,洒中适何多。”(《蜡日》)“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躬耕之余,喜欢读书、抚琴、饮酒,欣赏大自然美景,并乐于此,安于此,怡然自适。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是不易学的。“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身上确实体现了难得的“自然”。荣祖肇先生说:“他是很能欣赏自然,服从自然,以及放纵自己身心于自然的陶醉中的。”又说:“他自己放纵性情,有时只求个性的适合,决不顾社会的礼教,以及他人批评。”

真正欢乐自适逍遥的人生,最终是要追求实现精神心灵的彻底解放,要遗“形”取“神”。而遗“形”取“神”,便要心地闲静虚一,不以物务营心,应物而不累于物,不以物质累形,不以形体累心。这正是玄学人士所希冀憧憬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行为的理论准则。

三、质性自然——陶渊明退隐归耕的意义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魏晋变易充满篡乱的时代,“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他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了回归本性(性本爱丘山),故退隐。但是,他退隐的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他认办“三五道邈,淳风日尽”(《扇上画赞》),“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十)。真淳、朴素的世风不见了,真正的怀德之人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并序》),他于是退隐回归了。

他退隐的动机,身处“大伪斯兴”的时代,虽无力移风易俗,但能做到不同流合污,不把自己人格丧失掉,这就是他弃官的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道丧向千载”(《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他奉劝诸位好友,“从我颍水滨”,随我像许由一样隐居颍水之滨。身处如此时代,他怀念上古的淳朴和三代的太平,认为那是真正人性的世道:“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赠羊长史并序》)“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并序》)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即“桃花源”似的社会。王弼认为上德社会是从宇宙本体“无”中生出的混沌状态。这样的社会一切都处于“朴”、“真”之中,也就是在纯粹的“因物自然”中。由此而来,陶渊明认为,上古之时人民最淳朴、最合真性:“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他(陶渊明)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和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陶渊明对黑暗虚伪的世道、人事有其极清醒的认识,因此在退隐中,能忍受饥寒劳苦,总不改其初衷。“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其五)。他忧惧的不是饥寒,而是“道(自然)”是否取胜?如果“道”取胜,则笑逐颜开。有“志于道”,所以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隐居已非个人行为,实际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种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不承认现实政权的合法性。

陶渊明退隐躬耕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的躬耕劳动也具有蔑弃儒家名教的意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以耦而耕的长沮、桀溺白况,这分明是要走“小人”樊迟学稼的道路。他躬耕南山,对“樊笼”与“自然”两种环境中的不同人际关系有着深切的体会。“误落尘网中”的诗人,“但畏人我欺”(《拟古九首》其六),“世俗久相欺”(《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躬耕南山之后,则是“闻多素心人(《移居二首》其一)。与“素心人”之间的交往,既无豪门的矫情与造作,更无官场上的欺诈与冷漠,有的只是村舍里的质朴、纯真,一切归于自然。与他们相交往来的是:“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而他们“言笑”的话题,也与其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五首》其二)。这种山中农民的淡泊淳朴,恰与诗人的自然之本性相契合,他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真自得的精神境界。葛晓音先生说:“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

四、对“诗言志”的反叛——陶渊明的创作态度

陶渊明改变功利的创作观念,一变而为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转变,这便是“通悦”。“通悦”,在内容上表现为“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在形式上则表现为“想怎样说便怎样说”。建安文学“通悦”的实质是摆脱旧传统、旧教条的束缚,是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解放。以诗而言,“通悦”的优秀是把诗歌从儒家的“诗言志”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更便于抒发感情即“缘情”的工具。很明显,陶渊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受“通悦”的影响很深。

陶渊明的这种创作态度是以他的人生态度为根底的。他只是享受生生之趣,追求精神自适自娱,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审美的人生境界。陈顺智说:“审美人生观则以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平凡事件和行动过程之中,只要能实现其心胸解放、精神自适即可,所以并不追逐目的,只是注重过程、事件是否合乎其审美的、悦性娱情的原则,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就是‘称心’,‘称心固为好’,用嵇康的话说就是‘足意’、‘称情’……就是要‘抱朴守真’、‘抱朴守静’。”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又在该文“赞”中说:“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在《饮酒二十首并序》的“序”中,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相应,陶渊明对文学也持一种欣赏态度。《移居二首》(其一)是表现这种态度的典型:很高兴与“素人”为邻,与他们相处,最主要的是有共同的语言,能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即以一种审美态度来探讨“疑义”,绝非烦琐考论,仅此而已。他还将“言意之辨”用于文学欣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读书只在领会要旨,不必拘泥于文句,不必拘泥于形象。陶渊明读书不愿作理性思考,却是一种玄学似的以意会之,得意忘言,这无疑是最符合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