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大学计算机论文

大学计算机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14 06:0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计算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计算机论文

大学计算机论文:运用Excel提升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探究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质量与效果的提高依赖于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该文理论联系,对运用Excel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Excel;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的,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极大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抛锚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用上述教学方法时普遍遵循:教师课前设计任务(问题或情景)―――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任务(问题或情景)―――教师和学生互动探讨任务(问题或情景)的解决方法―――教师演示操作―――学生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小结反馈等步骤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在探讨中学生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互动性差;2)教师在演示操作时学生都能理解,但轮到自己操作时却无从下手;3)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少,学生普遍不能完成教学任务;4)反馈不足或不准确;5)因为课程时间紧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更好地实践上述教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VBA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采用:教师课前设计任务(操作题和测试题)―――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反馈―――学生纠错等步骤的教学模式。

1 设计任务的测试

试卷,把总体目标细化教师课前认真设计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细化成测试题,测试题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或其他同学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测试题作为学生必要的学习资料,操作题作为学生学习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知识。借助测试题,解决了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操作时无从下手的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探索能力;解决了因教师理论讲解、演示操作与学生任务的练习时间间隔较长而导致的学生理论消化不良、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增加了学生自主操作练习的时间,解决了时间紧的问题;每节课都有评价,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上课精力不集中的问题,缺课、旷课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制止。测试题和操作题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防止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然后通过对测试题成绩的精确的分析做出正确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每节课要对学生的测试题进行批改、成绩统计分析,其手工的工作量相当大,既浪费时间、计数繁琐又容易出差错、反馈不能及时,成为推广使用的“瓶颈”。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利用Excel中的VBA功能,使汇总统计简单而轻松。

2 自动评分测试题试卷的编制设计思路

利用Excel制作交互式考试试卷并实现自动评分文件,在工作表的一列中输入试题的题目,一列保存正确答案,一列用于学生输入或选择答案,一列使用逻辑函数实现自动计分。试卷样式如图1所示。内容输入完毕后对试卷做如下设置:

1) A3、B3单元格用于学生填写学号、姓名,G列作为学生答题用,选择题、判断题的答题利用“数据/有效性”来设置(有效性数据来源可在J列输入);选定用于学生输入学号、姓名及答案的单元格区域,然后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保护”选项卡,清除“锁定”复选框的选定,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2) C3:F3单元格区域用于统计总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得分,可用SUM()函数或COUNTIF()函数自动统计,并设置单元格数字格式为自定义类型“;;”,使数字不显示;单元格格式“保护”为锁定和隐藏,使计算公式不在编辑栏中显示。

3) 隐藏H、I、J列。

4) 依次单击菜单“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命令,保护数据。上课时把测试试卷和操作设计传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试卷文件重命名(以自己学号姓名作为文件名),测试结束后上传到教师机。

3 编制自动汇总并分析学生成绩文件设计思路

建立用于汇总的Excel文件,利用Excel中的VBA功能编写宏,实现下列功能:

1) 通过浏览选择学生测试试卷所在的文件夹,输入测试的题型数量后自动汇总学生考试试卷中的学生学号、姓名、成绩及各题得分数据,存放在名为“cjb”工作表中;

2) 统计学生缺考的人数;

3) 自动对存放在“cjb”工作表的成绩数据进行自动统计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分数段和难易度等,存放在名为“cjfx”工作表中;

4) 在“cjb”工作表中制作“成绩汇总”和“清除”按钮,便于操作。

4 结束语

任务和测试题的设计是本教学模式的关键步骤,Excel及宏技术只是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手段,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需认真设计任务和测试题。学生试卷文件要存放在同一文件夹中,文件夹位置和题型数量可任意选择,但为了简化程序,在编制试卷时,学生的学号、姓名、总分、题型这些要汇总的数据要存放在第2行至4行不要改变,否则就要修改汇总成绩程序。本程序还具有开放性,稍作修改可汇总在同一文件夹的Excel文件中的数据,统计出试卷中每小题的得分、失分情况,进而利用Excel中的统计函数和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方法来分析试卷的区分度和信度,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试卷的质量。

大学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个性化模块教学应用

摘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现有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类课程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该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改革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的方法及途径,以达到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模块化教学;信息技术素养;个性化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才素质密切相关,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为目标。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与应用能力,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大学来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两个学期教学,第一学期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学期讲授程序设计。这一框架已经有二十年大体未变,只是教学内容有所更换,即从DOS平台的基本知识与程序设计,转换到Windows平台上。我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全院各类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开设,分别在两个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程序设计”。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喜欢计算机课程,但由于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而无法吸引他们热情持久地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日益广泛和深入,在第二学期统一开设单一的程序设计类课程远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或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感觉难以掌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本人的实际需求或意愿存在一定差距,在日常的学习或日后的工作中很难学以致用。这些现象在第二学期的程序设计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造成这种教学两难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或学生的个人因素,也有教学安排上的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体制在用一个单一的标准要求、塑造和衡量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的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为高校教师,在这一点上我们责无旁贷。变革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的前提下,将第二个学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分为多个教学应用模块,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差异和专业差异,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突出专业特色。

2 突出个性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计算机教育是逐步发展的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方面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应当具有应用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能够充分的应用到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

变革传统的“1(计算机基础)+1(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1(计算机基础)+X(多个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 强调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类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著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学,无论就目的、内容、教学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着眼点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特色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设置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三门主干优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自身的基础应用水平及个好在多个课程模块中进行选择,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教与学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发挥教师及学生双方的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建立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适应我校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应用性、广泛性需求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个性化模块教学模式已在我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广泛推行,得到了全校各学院师生的积极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个性化模块教学实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1+X”教学模式,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块为不同层面和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这样既可以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发挥授课教师的专长,使原来较为单一的课程设置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2) 使教学更加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3) 课程教学安排的多元化,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分配。

3 结束语

经过长期以来努力和实践,我校推行的突出学生自身特色的个性化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教学体系已逐步建立,并深得广大学生的认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大学计算机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比其他课程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作用。大学计算机教学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应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论文: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是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文在对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双向交流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知识教育的入门课程,其基本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最主要的阵地。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每个教师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是一种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1 什么是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和讲授式(或称演讲式)教学法相对应的概念。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甚至包括进行适用于讨论式教学的教材的编撰),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1.1 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我国传统的教学法就是课堂讲授法,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及作业布置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填鸭式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全由教师把握,教师想怎么灌就怎么灌,拿不准的地方还可以避而不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易培养学生懒惰情绪,缺乏进取心,缺乏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

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造并设计良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思考问题,在思考、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兴趣,同时又能收到在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

所以,讨论式教学法真正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向“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和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模式的转换,为学生独立研究、全面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1.2 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

讨论式教学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任何一位学生都可能成为讨论形式的主导者。因此,学生会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

②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在学生主动思考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而讨论式教学模式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课堂形式。为了能在讨论中展现个人能力和鲜明个性,必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激发最大潜能,从而有所创新,提出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

③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题一般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学生必须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④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将用口头的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讲解自己的论据、反驳对方的观点、总结自己的结论,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⑤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讨论(如辩论)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但又是一个整体,个人通过整体而发挥作用。这种讨论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

⑥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每个人的认识和见解总是有限的,只有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并学会通过交流与他人达成某种共识的能力。

⑦ 能促进师生及同学间的双向交流。讨论式教学本质上就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开展讨论式教学,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同时讨论式教学能形成学生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环境,通过讨论,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吸取他人的正确观点,纠正自己的错误,使模糊认识变得明确。

1.3 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前提

要较好地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应具有以下几个前提:

① 班级规模方面。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进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行动起来。由于每个学生都是该方法的参与者,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时间参与讨论,所以,班级人数不宜太多,一般在30人左右为最佳。

② 教材方面。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开展讨论式教学法,所以应分辨出教材中哪些内容可采用该方法。综合性强的新课、练习课,以及根据分析、归纳能形成新知识的教材内容,都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③ 学生方面。第一,学生要有热情与兴趣,兴趣是讨论式教学法的基础。第二,学生具有较好的自学意识,并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状态。第三,学生应具有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敢于争辩的勇气,要有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正确对待各种讨论结果的良好品质。第四,学生应具有相对独立地进行讨论的思想基础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④ 教师方面。第一,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和教学过程。第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营造融洽的讨论氛围,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的、民主的的双向信息交流。第四,教师应具有驾驭课堂讨论的能力,恰当地处理讨论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

1.4 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能否较好地进行讨论式教学法,与课前的准备、讨论的控制等有关。所以,实施讨论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4.1 准备工作

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起点行为,精心设计讨论题。讨论题要具体、明确,问题的安排顺序要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思维的发展顺序相一致,问题的深度、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

讨论题确定后,要提前向学生布置,教师要围绕讨论题作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并制订讨论计划和讨论规则。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讨论题,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

1.4.2 讨论过程

讨论式教学法的过程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者是二者结合等形式。分组讨论是以相邻2~4人为一组;全班讨论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就某些共同性问题或分歧意见由教师组织进行的。

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要让学生们大胆发表见解,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要避免冷场,如果一开始没有主动发言的,就指定一个同学先发言。

教师不能包办讨论,也不应作长篇发言。教师要善于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要倡导民主的空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并要求不同意见有较为系统、中肯的阐述。教师要善于调控讨论进程,控制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1.4.3 整理过程

整理能使零碎和粗浅的认识理性化和系统化,并纠正错误的认识。整理过程的目的是加深并强化全体学生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

教师简要复述讨论的观点,对争论较大没有统一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把争论的本质问题梳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学生也要学会总结,以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

1.4.4 巩固过程

巩固过程是学生运用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知识性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可采用问答、板演和书面练习等形式进行,同时教师还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

2 讨论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比如,计算机的进制及其转换、带符号数的表示法、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性能分析、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操作、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Excel中地址的引用、PowerPoint中创建超连接的方法、OSI/RM与TCP/IP模型的比较、主流浏览器的性能比较等,下面以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性能分析为例介绍讨论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2.1 课前准备、布置讨论题

在讲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性能分析”内容之前,向学生宣布对该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并向学生公布相关的讨论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利用教材(或杂志)、图书馆、网络等进行预习,准备相关的素材以便讨论课上发言。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布置了以下讨论题:

① 按用途,存储器分成哪两大类?

② RAM和ROM在性能上有何区别?

③ 内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如何?

④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数据读写方式有何不同?

⑤ 与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有何特点?

⑥ CD-ROM、CD-R、CD-RW有何区别?

2.2 积极引导、组织并控制讨论进程

在讨论前,我们给出了几个原则:① 每个学生要敢于发言,不管对错,都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阐述出来;② 在讨论中,对与自己的观点矛盾的同学不能挖苦、打击;③ 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垄断”讨论“市场”,让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

① 首先,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有哪些学生购买了电脑,让这些学生回答,对电脑使用的内存条、硬盘(或U盘)、光盘、光驱等有多少了解?内存条是什么?硬盘又是什么?

那些经过认真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可以回答出内存条属于内存储器,硬盘属于外存储器。而有些购买了电脑的学生却说反正大家都这样买,我就这样买了,我没有必要知道它是什么。

② 按用途存储器分为哪两大类?

有的学生说是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也有学生说是内存条和硬盘。

③ 内存储器分为RAM和ROM,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从使用性质来说,RAM是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或正在加工处理的数据,而ROM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如开机引导程序、系统初始化程序、开机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程序等)。第二,从存取方式看,RAM中的内容既可读出来、又可重新写入,而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来、不能写入。

而在讨论中,有学生更进一步提出了:RAM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前者用于高速缓冲Cache,动态RAM用于大容量存储器。为什么?

在讨论动态RAM时,一些购买电脑的学生询问什么是DDR?它与传统的SDRAM有什么区别?

④ 内存储器为什么比外存储器的速度快?

有学生解释了以下理由:第一,内存储器与运算器和控制器直接相连,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是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第二,内存储器是按存储单元地址进行读写的。第三,所有的外存储器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采用了一种称为DMA的数据交换方式。

什么是DMA?为什么采用DMA交换方式的外存储器的速度比内存储器慢?

由此,引出内存地址、缓冲区、柱面、磁道、扇区、簇等重要概念。

⑤ 与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有何特点?

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一些,比如内存储器的速度快、价格高,但不能全面阐述。

⑥ 优盘属于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

有学生说它属于外存储器,但也有学生反对这种说法,原因是优盘学名闪存盘,是Flash Memory,也是一种半导体存储芯片,其存储格式和读写方式上与内存相近,支持随机读写,具有较高的速度,可作为电子硬盘、移动存储介质等使用。

⑦ 为什么使用光盘?光盘有什么特点?

有学生解释光盘容量大、价格低、便于携带、能长期保存信息,大多数学生能理解CD-ROM、CD-RW两种光盘的含义,但对CD-R的含义不甚明了。

2.3 归纳整理、使学生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

先让在讨论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归纳,然后我们再给出如下总结:

① 按用途存储器按如图1所示进行分类。

② 与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具有以下特点:存放当前运行程序的指令和数据;直接与CPU相连,负责与CPU交换信息;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相对较小。

外存储器用于保存那些暂时不用但又需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它不能被CPU直接访问。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慢,但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

③ RAM和ROM的主要区别如下:

RAM主要用于存储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处理结果;RAM既可以读出数据,又可以随机写入数据。读出时不破坏原有的数据,只有写入时才会改变原有的数据。一旦断电,其中的内容自行消失;RAM的空间越大,处理能力越强。

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存储的信息断电后不会丢失;ROM中存放的内容一般是不变的,使用时可随时读出,但信息的写入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常用ROM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如开机引导程序、系统初始化程序、开机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程序等。

大学计算机论文: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由于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面临调整和改革的局面。该文给出了近两年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某些观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动手能力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是当代众多新兴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其应用范围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发展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国防及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正因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无与论比的重要性,所以人们把它视为与语言、文字、活字印刷并列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这项新兴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掌握计算机这个通用的智能化工具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们曾寓言,21世纪的文盲已不是是否识字的问题,而是是否会不会使用计算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是当代的“文盲”。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的确有的地方计算机普及教育程度较低,很多学生根本没见过计算机,更别说怎么使用它了。再加上记得上实验课程时,有的同学经常拿鼠标束手无策;有的同学在键盘上拼尽全力地找“任意键”。同样地,计算机的使用需要相应的外语基础,部分同学对外语单词的掌握不理想,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词汇更是贫乏。而有的同学则在初高中接触过计算机,也上过相应的课程,因此上手比较快速。

2.2 教材脱离实际

计算机软件升级、更新速度很快,教材讲述的一般都是较低版本,根本无法“向上兼容”。Office从2000到2007华丽转身,纯Dos过渡到命令提示符,IPv4升级至IPv6,金山Office的迅速崛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事实。而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程大都是90年代的版本,内容与现实脱节,与社会更是严重脱轨。

2.3 动手能力差

目前的教学重理论轻实际,许多同学在期末考试甚至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能够顺利通过,可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却无法做到“想出手时就出手”。常常有同学拿着单独的网卡、显卡来问这是什么硬件,需要提示他们看看其后面的接口他们才能识别出来;经常有同学不会使BIOS或安装操作系统而到外面的维修部花钱进行安装;很多同学因不会制作网线而到外面去购买高价网线;不少同学不会配置“傻瓜式”的路由器甚至不会手工配置IP地址。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3.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层次的兴趣式教学

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教学地区差异性,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授时适当降低学习的门槛,让学生感觉其实计算机课程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等到学生入门后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跟进,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让学生体味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文理的差别,文科班授课内容以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主,理科班以程序设计为主。与此同时,计算机课程授课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教学,这也是计算机课程得天独厚的优势。

3.2 适时更新教材,与时俱进

密切关注计算机基础学科出现的新技术以及新鲜事物,及时将软件最新版本与旧版本进行比较,让学生快速掌握其新功能,了解其新特性,做到举一反三。特别地,计算机的硬件发展速度更是远远超过软件的速度,今年还是最新的技术或是硬件配置,到了第二年就已经“Out”了。一方面应及时更新教材中硬件的部分,包括文字、图片和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更新实验教材中的细节,做到与时俱进、“所见即所得”。这样,学生对新鲜事物就能够很快适应,一旦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技术、新的软件,能够快速上手,应对自如。

3.3 “软硬兼施”,提高动手能力

摈弃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际”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是自己独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二是通过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三是处理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能力。学以致用,让计算机知识成为其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补充硬件实验平台,让计算机的各种硬件以实物的形式“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同时在传统的实验课程里加入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计算机组装、网络环境监测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同学们得兴趣,又让同学们学习到了理论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必将迎来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大学计算机论文:地方综合性大学计算机中心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为了解决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同专业对计算机中心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高效维护平台、充实网络资源,能够提高机房利用效率,满足专业需求,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计算机中心;公共平台;需求导向

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工具。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范围地不断延伸,学校对计算机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计算机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的计算机中心已从以前的几十台计算机扩大到成千上万台。面对着如此众多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加之各专业教学要求不断更新与提升,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中心的管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是目前计算机中心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计算机中心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各高校计算机中心普遍扩大了计算机中心的规模。为了应对大规模、多层次、多任务的教学实验需要,各高校都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案。主要有以规范硬件、软件和学生参与管理为主要优秀的管理模式[1-3];以软件还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管理模式[4];以机房管理系统为优秀的管理模式[5];以硬件保护还原为主的管理模式[6-8]。

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计算机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教学班级的复杂化,课外学习的学时大幅度增加,同时还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临时性上机考试和考核任务,因而对计算中心管理的智能化、合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湖北大学为例,它拥有十个学科门类,59个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多达16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作为学校主要的上机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有16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占地2500平方米,拥有设备台套数达1400余套,承担的不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课程近100门,且教学班级的人数从30人到150人不等,在满足课内教学基础上还需要提供课外学时供学生自由选择和承担各类考试近20种。传统的以单个机房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建立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具有现实的意义。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在计算机中心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初步建成了计算机中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起一套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中心的管理模式。

2.1 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平台的建设

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众多,各专业对计算机软硬件的需求千差万别,如果将所有软件全部安装势必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在我校的实践中通过对各专业的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相近需求的专业软件进行整合,分别集中配置三种不同需求的软件系统以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安排不同专业的上机实践分别使用不同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效率。

针对教学班级人数的差别和实验室机位之间的矛盾,在机房管理上打破了原有的以物理上位置固定的实验室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变为以教学需求作为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素,将所有实验室均安装大屏幕和教师专用计算机,结合构建的机房管理系统软件平台,灵活地分配机房,当实验人数过多时可将多个物理上的实验室合并为一个教学班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将老师的演示内容同时投影到两个实验室的大屏幕或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屏幕,当实验室过大时可以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分成两组分别通过大屏幕和控制计算机屏幕方式进行教学和实验指导。

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对于实验室空余的机位可以提供给课外学时上机,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平台的建设,提高了机房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计算机需求不断增长和机位数不足的矛盾。

2.2 以增量拷贝硬盘保护卡为主的系统维护平台。

在计算机中心的机房管理中,系统维护是最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近年来,大多数计算中心机房系统维护逐步采用硬盘保护卡管理机房。硬盘保护卡主要有硬盘数据保护功能、网络拷贝功能。

通过网络拷贝可以有效对大批量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系统维护。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拷贝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常规的计算机中心在开学前会要求教师提供一份软件清单。但随着课程门次不断增加,很多老师会随着课程的进行有新的软件需求,而大量的考试也使得不断有新的软件需要安装,常规的维护模式一次几个小时的时长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而增量拷贝硬盘保护卡在网络维护上只是基于系统数据的改变进行拷贝而不是全盘的复制,因此增量网络拷贝的时间只会是几分钟,增量拷贝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更新变得更为灵活。

2.3 以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为主体的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计算机中心的硬件建设由于场地、资金等限制,很难面面俱到,而如何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改革的关键一环。在加强机房内部管理和建设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计算机类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建设,将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资源网络化,建立网络辅助学习平台,就成为必要。依托专业院系建设了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其中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将学生学习(包括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答疑、自测等)、教师管理(包括课件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作业布置、答疑等)都能通过该平台完成,经过4年的稳定运行,网站日访问量达3000人次,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拓展,通过Internet可以在任何地方自主学习,有效缓解了计算机中心的上机压力。

3 结束语

从改革的效果看,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建立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模式,能够创造一个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适应不同专业实际的实习环境,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中心的利用效率。在满足教学的基础上还能提供上机考试考核服务起到一定的社会辐射作用,同时将实验管理人员从繁重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一管理模式对于高校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着一定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开放式实验室网络模拟实验、上网行为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需求也将在下一步计算机中心管理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完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及实践探索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本课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分析了教材、文献资料和网络环境等教学条件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基本上每个高校都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展,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和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率的稳步提高和计算机应用领域日渐拓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要采用以网络知识、多媒体知识、信息安全知识为起点的教学内容[1],这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和实践中,我们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学生能力的前提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

1 教学条件的发展现状

结合我校多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对教学条件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教材使用与建设

针对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求,结合多年从事计算机方面教学和研究的经验,通过调研该领域的最新资料,我校教师经过多次研讨,编辑出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教材。

2)为学生提供大量扩充性资料

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包括:课程相关的杂志和书籍,计算机基础相关的网络资源,网站、BBS等。我校创办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网,该网站包含了教学规划,网上学习,作业与答疑,参考资源等大量信息。实践表明,学生乐于查阅这些资料,特别是一些优秀学生,能通过使用这些资源,自主探讨一些复杂的问题,例如制作精美的个人网站和使用 Visual C++ 编写复杂程序。

3)实践性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有非常优良的实践性教学环境,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我校已经建成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为实现本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我校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覆盖全校各个区域,拥有全光纤主干网络,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都用光纤连接到汇聚机房,网速达到100 M到桌面。这些硬件设备对本课程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下所示:

1)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影响[2]。学生们日常经常使用计算机,因此开始时对学习本课程很有兴趣,但是接触到大量概念和繁琐操作时,感到很难理解和接受,学习兴趣也丧失了。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包括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等形式。

2)以发展能力为主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3],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的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设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四个环节。具体说来是将班级进行分组,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几个人为一组,同时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搭配,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学习,从而培养大家积极合作的精神,形成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局面,实现共同进步。作业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资料,总结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数据进行表格制作及数据处理,制作有一定主题的网页等。另外老师在给学生所完成的任务作检查评分时,还可以适当地挑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其更好地学习。

3)课堂辩论与交互式教学。经常组织课堂辩论,讨论的议题包括下一代计算机的功能,校园网目前的故障隐患和对策,如何对P2P软件进行流量控制,面对ARP攻击应该如何主动防御,等热门话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学中注意采取多种交互式策略,如课堂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言后教师点评等。教师还通过互联网和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用E-mail、BBS、QQ、和飞信等多种方式传授知识。

4)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我们建成计算机基础教育网,包括教学规划、网上学习、作业和答疑、参考资源四大栏目。网上学习下设四个栏目: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教学参考。作业与答疑下设八个栏目:课程习题,课程实验,知识问答,实验问答,网上答疑,在线测试,作业提交,学习交流。在这些网络课程中采取了向导学习方法,通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对学生给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指导,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鼓励优秀学生探讨有深度的内容。例如在实验设计中,注意要求有余力的学生选做部分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发挥个性优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也注意分析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双语教学。采用中文教材授课的同时,注重用英文讲解课程里的关键词,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因特网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等等。并且适当指定英文期刊和论文,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宽广的知识。

6)注重第二课堂。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每年都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依托,在全校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公开赛,内容涵盖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和C语言、VFP语言程序设计,采用机试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我们还指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于2009年的第十一届“挑战杯”中我校共获得一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的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优秀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学生通过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情景化和虚拟实验等,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提高了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直观教学[4]。由多媒体系统构建而成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我校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都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达到了以下效果:第一,在用电子教案进行讲解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并茂,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抽象的概念、算法和操作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直接使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学生可以同步感受软件的运行过程,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大大加快了授课的速度。

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我校建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网,包括教学规划、网上学习、作业和答疑、参考资源四大栏目。在这些网络课程中采取了向导学习方法,通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对学生给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4 改革考核模式,努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为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必须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5]。改变传统的期末一次考试的方式,加大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将考试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作业设计和期末考试,其比例分别为20%,20%,60%。不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而是注重对其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5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笔者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摘要: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案例任务;信息素养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既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则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1.1 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现在中小学已经开始普及信息技术的教育,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学校计算机硬件和师资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 实验设备和师资不足

在全国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高校计算机实验设备显得比较紧张。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位老师可能要同时辅导一、二个机房的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1.3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课时之间存在着矛盾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多媒体技术等,内容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而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该课程是3课时/周,再减去大一新生的军训时间、国庆元旦等法定假日、运动会等活动造成的停课时间,只剩下各十几个课时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时间。因此,老师需要利用有限的课时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这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1.4 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于提高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当前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的功能认识不足,认为计算机的作用就是玩游戏、聊天、上网、看电影等;同时,大学生中还存在信息道德意识淡薄的现象,如:在网上论坛中发表不负责任的不良言论、擅自改变机房的计算机设置、剽窃他人毕业论文等。以上种种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急待提高。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实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专业自然班进行教学,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受不了”。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内容太简单没有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会感到教学内容过多、负担过重。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因材施教,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分别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具体的措施是:在学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

2.2 结合专业需要,设置后续课程

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应当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的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计算机技术课程[3]。例如:工科类专业可开设“程序设计类”课程,文史类专业可开设“数据库及应用”课程,财经类专业可开设“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艺术类专业可开设“网页设计”或“PHOTOSHOP”课程,财经类专业可开设“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机械、建筑专业可开设“AUTOCAD”课程,电类专业可开设“PROTEL”课程,数学专业可开设“MATLAB”课程。对于这种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的课程,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2.3 采用“案例任务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在介绍应用软件时,一般着重说明该软件有哪些功能,每个菜单命令是如何使用的,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任务――演示效果――案例分析――重点讲解――操作示范――疑难解答”的教学步骤。首先,根据拟讲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提出某个具体的任务,例如:“购置一台计算机”、“制作毕业论文”、“统计学生成绩”、“检索、下载并安装应用软件”等。其次,对该案例的最终效果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最终效果,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操作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对整个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案例中出现的概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等,对完成任务中的一些细节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强调。最后,在学生上机实践时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

该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采用“分组”策略组织实验教学[4]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上机指导,我们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小组长由计算机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出现教学难点,老师先召集各小组长进行实验演示及讲解,再由各小组长负责对组内同学的解疑。通过采用“分组”策略组织实验教学,即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较及时的解答了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情。

2.5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巩固。网络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扩展,教师把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授课教案、授课录像、实验实训指导、模拟试题等课程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网上作业、网络测试、答疑辅导和课程论坛等功能,保证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这种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中,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和管理,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后,将会更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2.6 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5]

为了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竞赛或活动,如:电脑文化节、程序设计大赛、机器人比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动漫大赛、广告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不断普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告诉学生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如何在google和baidu中利用检索技巧来提高检索效率,以及如何使用高校图书馆中的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等数字资源。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伦理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使学生学会甄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接受和传播信息。

3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兴趣和态度。因此,广大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要立足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生的专业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大学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组织和模式的新探索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社会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素质之一。该文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关于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的方法、举措,以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迫切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模式;应用能力;网络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经济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各国备受重视,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我国本、专科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多年来,围绕“如何上好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将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学现状,就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 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学生们计算机应用水平比往年提高了很多,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表现为:

1.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每个生源地的师资力量、经济条件,以及对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每个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较大。有些地区中小学就开设计算机课程,家庭计算机的日益增加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计算机学习环境,这些都使得这些学生在上大学后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而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学生,大多数从没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对于学生,因为起点不一,就难以实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如果起点偏高,有些学生会因为基础差而难以学习,学习积极性也被挫伤,学习兴趣也会降低;而起点偏低,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好而感到内容太浅,不肯继续学习,导致知识能力不提高,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不能前进,缺乏理论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要求。

1.2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仍有一定缺点。首先多数学生中学时期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相应学习经验。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最后造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特点和学时减少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且散、操作性较强、知识更新快,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如果仍按照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将各知识点零散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点的完整性,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基础水平,有针对的、合理的组织教学。

1.4 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个高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实践环节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的基础学科。一般都是全校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期末统一组织考试。一方面,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总是为了对付考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对于计算机操作较熟练的一部分同学想当然的认为该课程很简单加之平时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可能导致成绩的不理想。而且,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一次考试,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组织模式的单一和存在的漏洞使其严肃性和真实性打了折扣。

2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好的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使用,使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高校和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考虑与国际竞争和接轨,各行各业都需要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因特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微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基本素质之一。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于这一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2.2 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由于生源地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和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不同的等因素,造成新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这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困难。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所谓分级教学,就是针对入校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设定准线,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编制不同的实验项目,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是:1)任务为主线;2)教师为主导;3)学生为主体。

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教师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围绕课程优秀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各专项能力开展教学,从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等方面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提供引导、提供学习方法、提供学习资料的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2.4 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教育多元化的一种途径,网络平台能够营造一个开放、沟通、平等的氛围,架起教育信息化教与学的桥梁,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进行较好的师生互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及时完善的课外辅助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环节的有效的辅助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1)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授课老师的课件、视频等;2)自主的学习方式,如问题的提出及解答,自我小测验,模拟考试等;3)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卓有成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5 注重实践环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技能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开放实验室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辟了既动脑又动手,接触新技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

2.6 增强考试的灵活性

建设网络平台的考试管理系统。实施以能力训练考核为优秀,以试题库平台为支撑,以网络考试系统为工具,命题、考试、判卷、成绩处理、考试结果分析,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局域网环境下实现无纸考试。试题根据知识点组织,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彻底实现教考分离,节省了人力物力。由于试题的随机性,考试作弊减少,可以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水平。在考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传统的死记硬背,避免产生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从事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学要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满足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大学计算机论文:多元化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

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从新生入学的筛选考试入手,实施免修、免考试制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同时采用分类教学、分类考核模式,进一步抓好教学过程、教材使用、师资聘用等各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免修免考;案例教学;分类教学与分类考核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大学本、专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属通识教育类课程。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飞快,中学《信息技术》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变化。针对这一实情,如何搞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因材施教,为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各大学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教师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全国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不断改革,从课程体系结构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百谈不厌的、既“古老”又有新意的话题。这样说是因为这门课程本身一直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内容一直在不断更新,所以会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出,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笔者在经历了多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基础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做好筛选,提高效率

据调查,近几年的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所学内容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程,但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掌握仅限皮毛;也有少部分学生学过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而且掌握得很好,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再来重学。据此情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继续开设,但开设方案需加以调整。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仍以办公软件为主,各大学的招生量有增无减,计算机公共课师资缺乏的现象较严重,有的学校师生比竟达1∶528,为节约办学成本,节省教学资源,免修、免考方案是一个行之有效有方法。

1.1 免修、免考方案

为不使已在中学期间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在上了大学后重复中学所学内容而浪费时间,特实施免修、免考方案,要求如下。

由学生本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入学初期提出申请,申请情况有两种:

1.1.1 免修且免考

免修且免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该申请的同学,经同意后,要参加“筛选”考试,考核通过者,可免修该课程,同时在期末时免考该课程,成绩以“筛选”考试结果记载。

1.1.2 免修但不免考

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不免考。提出该申请的同学经学生所在院、系同意后,可不修此课,直接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提出“免修且免考”的同学,若未通过“免修考试”,亦可提出免修申请,经同意后可免修但不能免考。该种情况适合那种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

未提出以上两种情况申请的学生,正常修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执行该方案后,通过了“筛考”的同学或提出免修的同学,可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花在课堂上听已经会了的内容。

2 恰当用案例,省时又省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1]。各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近年均在削减,依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学时也不同,一般在36~72之间。专科类院校比本科的学时略多些。学时削减,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因为学生的程度不同,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虽接触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学过,而且对于非重点类的大学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不够强的。为照顾大多数学生,所以计算机的通识知识还需系统介绍。计算机不断向前发展,相应的知识点也在日益膨胀,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不可避免;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的招生人数只见增多,不见减少,教师的定编又有限制,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时也是极为慎重,这又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老师们只好绞尽脑汁想办法,即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案例教学便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

2.1 精编案例,全面覆盖知识点

将每部分的知识按模块划分,针对这一模块的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围绕这一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再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设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案例[2],知识覆盖点要全。如电子表格模块,可设计一个完整的学生成绩报表,通过学号的录入、姓名的录入、各科成绩的录入,向学生们交待清楚字符型数据与数值型数学的区别与使用及他们录入方法的不同;再通过总分、平均分、成绩档次等向学生们介绍函数和公式的使用,从常用函数到全部函数;对成绩最后报表的生成将包括数据格式的设计、工作表之间数据的调用、数据的排序及图表的生成。这一综合案例若设计精心、巧妙,则既让学生们理解了知识的使用,又让他们清楚了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谓抛砖引玉、受益颇丰。

大学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与分级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该文首先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论述了从开设大学计算机这门课以来的教学发展历程,并从教学效果、学生专业要求,及就业形势出发分析了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后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分级教学模式;教学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一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由于生源地区差异,各地中小学在信息技术的普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已开课多年,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而经济落后地区,尤其在贫穷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水平落后,致使部分文理科学生进入高校前对计算机一无所知[1]。另一方面,大学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也有不同的需求[2]。还有,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就业方向对计算机应用技能也提出了不断变化更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对象实施教学改革,实行计算机分级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该文首先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论述自从开设大学计算机这门课以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然后,从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专业,及不断变化的就业导向出发,提出了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1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从1993年开始对部分文理科院系开设大学计算机课以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验软件硬件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不论是课程名称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均相适应地经历从简单片面到系统全面的科学发展历程。这些发展变化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学生来源基础、社会就业趋势以及文理专业的不同需要,并展示了初步的分级教学导向。但是,高等教育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广,我国教育部门把学科分为12个门类[3]: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例如,四川师范大学从“十一五”跨入“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科专业数达到70个,由于每一门类的差别很大,因此,对文理科中的不同学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据文理科按同一大纲进行教学。而且,由于学生计算机文化功底及地域的差异,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更要因材施教,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来讲授。倘若针对若干层次和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而选用或编写同样的计算机教材,就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部分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学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对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有什么用处?特别是从2004级开始,四川师范大学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不与学位挂勾的教学环境下,鉴于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统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故应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领域和层次,编写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实施分级教学,势在必行。下面将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建议。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方案

2.1 分级方案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4]:第一,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操作系统、数制与网络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owerPoint)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第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分为面向过程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VB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等;第三,数据计算与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Visual FoxPro,Access)、网页制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等。上述计算机三个知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概念性基础: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主要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第二层次是技术与方法: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是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第三层次是应用技术:涉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应用性知识。实施分级教学改革,分类教材是基础,学生按专业分级是前提,分级施教是关键。教材分类与分级施教可按照上述“三个领域”及“三个层次”,以“1+X”分级模式进行。其中“1”是各个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计算机公共知识与技能,而“X”则是为不同专业需要定制的专业所需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具体地,如表2所示,艺术体育类等专业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为:计算机系统基础+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文科及经管类等专业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为:计算机系统基础+网页制作技术;理工科类各专业根据各专业学习需要及就业特点,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有多种分级组合方式:计算机系统基础+C语言/VB语言/Visual FoxPro或Access数据库。在教材分级编写上,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公共知识应突出少而精的原则,力求清楚简明,贯彻原理、技术和应用并重,以及软硬结合的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强化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应认真研究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教材的读者对象,有的放矢,体现科学性与系统性;把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材中,力求体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与新趋势,分级施教上不断推陈出新。

2.2 分级教学目标

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后,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求达到如下教学效果,以适应不同专业课学习与就业需要。学生应具备的公共基本技能包括[5-6]: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中软件与硬件基础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掌握各种数制间转换和常用编码(ASCII码与汉字编码等);能熟练掌握PC操作系统Windows中对计算机进行各种软件硬件系统环境设置与文件管理;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文字编辑、数据报表统计分析和演示文稿操作; 能利用因特网搜索、整理、存储、传送和检索信息;能进行简单的多媒体操作;具备信息安全中防病毒和清病毒的能力;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工具软件,解决在专业学习或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计算机要求技能包括:在前面公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应分别对应地掌握一种网页制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算法(C、VB等),以及数据库技术(Visual FoxPro或Access数据库等)。其中公共基本技能要求达到国家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学科专业所需计算机技能要求达到国家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二级或三级水平。

2.3 分级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成绩评定方法在分级教学改革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对有条件的学校,理论考核可采用无级化考试,操作考核则采用上机随机抽题考试。而对无纸化考试和机考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学校,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理论考试采用试卷闭卷考试,试卷包括四类题型: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对于理工类学生将“多项选择题”改为“程序阅读题”,其中前三种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而填空题和程序阅读题则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考核通过平时每个单元上机实训题目的完成提交来进行。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而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因此,课程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试卷考试成绩占70%,上课考勤占10%,上机实训考勤占10%,上机实训项目提交占10%。通过几个年级大学计算机课程考核结果,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正态分布。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文科与理工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考核结果分布图。

3 结束语

该文分析了四川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过程,从学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壮大,以及各类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趋势的需要出发,从最早的文理不分科,到只分文理两科类,到最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各类专业进行更细化的分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该文提出了普通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1+X”分级教学参考模型。

大学计算机论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校申报并通过审批,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开放式试验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收获更加丰富、实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强化了与学生互动的意识,使实验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多方面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该文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教改前后学生实验情况,探讨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总结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式和教学成果。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类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高度融合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同时,这又是一个面向全校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每年都有数千人进行考试,涉及面广。大学新生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学生基础和需求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体现了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一性、僵化性,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挑战。因此,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们就这个学科进行了从传统型转向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试点改革。

1 传统实验教学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对比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开放、时间开放、教学方式开放、师生互动渠道开放及实验室开放。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比起以往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指导指定的班级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等等传统模式来说,可以体现出多方位、多侧面的创新优势。

1.1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教改之前,我校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是32学时课堂讲授+24学时的上机实践,实验的比重相对较低,学生对实验的喜欢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

1.1.1 实验内容涉及面窄,题目少而且简单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对于教学对象缺乏差异性分类组合,实验教学成了一个封闭的木水桶,水桶功能被木桶的短板所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普及,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掌握。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电脑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软件的操作,半数以上的学生仍然对电脑的操作知之甚少,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Office。所以学生在一起上实验课时,有的很快完成了任务,有的下课都完成不了,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如何操作,又羞于询问老师,时间长了,就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来实验室上课,或者在上课的时候看录像、打游戏等。由于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我们的实验难度都较低,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或者细节的设置问题都很少涉及,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了电脑初级培训班。

1.1.2 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和单一

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实验的内容,教师对于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学生无需思考,按照实验讲解就可以顺利完成作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很少会举一反三,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假思索直接举手询问教师,这使得学生是消极的被动体,始终处于从属地位[1-3]。封闭化、简单化和重复化的实验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消极情绪,也影响并制约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的潜力难以发挥,更难以进行突破和创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师生互相制约的封闭体系中难以呈现。

1.1.3 考试比重低,学生重视不够

由于考试与教学时间分配相匹配,实验考核只占考试中的很少一部分,丧失了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高。我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设置是:20%平时成绩+20%上机成绩+60%笔试成绩,而笔试也是在纸质试卷上完成,考试方式和题目都不能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互溶性,所以学生对上机实验重视不够,对原理和操作理解不透,更无从谈及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2 从形式到内涵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调研和全面反思、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参照了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试点学校的教学经验,对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又联系实际进行了既实事求是,又大胆开创的设计策划,提出了我校针对这门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新模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开放;从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互动渠道多元化开放;从实验室管理的封闭、僵化向提供灵活、宽松的实验环境开放;从教学内容的狭窄性向市场化、多元化开放;从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向差异化、多样化开放;从校内教师主导考试向内外结合、激励型考试方式开放。因此我校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由原来的56学时(包括32学时课堂讲授和24学时上机实践))改为44学时(包括8学时导学和36学时上机)[4]。减少了教师讲授的课时,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比重。

1.2.1 实验内容开放,学生实现自学为主,老师教授为辅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基础之上。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教学的系统,它也是我校进行教改的根本保障。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提供指导和帮助。所谓的导学课程,就是教师集中对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选择自愿上课或者点播视频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机房,通过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我测试、查看教学资源和交互式问答[5],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实验内容的布置上分为客观操作题和主观创作题两个部分,客观操作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点,主观创作题就是没有固定的题目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越好则得分越高。比如用Word设计宣传海报或者制作一个自我介绍的PPT等,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非常喜欢,尤其得到老师的评语后,热情更加高涨。

1.2.2 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

为了达到实验时间自主选择,我们对实验室也进行了开放式管理,即分为指导性开放和自学式开放。指导性开放即为教学计划中的36学时上机,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可以对学生直观和及时的了解。自学式开放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到电子阅览室刷卡(校园卡)上机,或者在双休日到指定机房进行上机,并安排有指导教师值班。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实验的时间,也能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2.3 全上机形式的第三方认证考试,实现教考分离

期末考试采用第三方认证(广东省高校考试管理中心)考试,这种考试形式类似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客观题和操作题全部都在上机中完成,这样既实现教考分离又能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充分重视。由于老师不能成为考题的主导者,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就小很多,紧迫感增强了,主动性自然就调动起来。第一次通过性考试的及格率尽管在60%以上,但是这个成绩已经达到广东省高校的平均及格率了,这显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过快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发现实施开放式实验模式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改革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也根据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2.1 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实验内容难度大, 项目设置不合理。由于实行第三方考试认证,我们使用的教学平台也完全依赖别人,里面的实验内容多而且细,有些题目与基础理论衔接不强,部分项目的设置重复性高,缺少综合设计性实验。而且指导教师完全没有参与到考题的设计中,对学生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仍然缺少对实验内容的主动选择,实验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然改变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几乎不适应。首先是少数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授课和实验过程中,让他们缺少对课程的认真性。其次,学生仍然被动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导学讲到哪里学生就做到哪里,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学生几乎很少。而且实验室的开放给他们并没有带来过多的变化,很多同学认为周末回家或者在宿舍也能完成实验内容,其结果是机房没有几个人上机,宿舍没有几个人练习,资源浪费依然存在。

3)资源有限和投入不足制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6]。由于设备陈旧,再加上资源有限,实验课时的安排不得不大大降低。而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也必将增大耗材消费和仪器损坏。尽管我校已经允许新生带电脑,但是拥有自己的电脑并积极使用在实验课程的只是少数同学。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展开,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的开发性不大,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

2.2 探索应对策略,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经过一系列教学探索和老师间的交流,我们采取了以下对应的策略:

1)任课教师参与部分题目的设计,增加学生创造设计分数。我校已与广东省高校考试中心达成协议,由任课教师出一部分题目存放在试题库中,这样既能控制考试的难度,又能结合本校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上机,发挥他们主动创造能力,我们也增加了实验内容完成奖励分和创造题目奖励分制,并把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络中进行公示。学生在论坛中能够相互评价和鼓励,不仅扩大了影响力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开放与约束管理并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对实验教学进行约束,即对实验内容和过程开放,对教学质量进行约束,建立符合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的监控体系,控制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尽量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让老师和学生在线的情况进行直观的表示,并设立相应的鼓励措施。

3)实施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和竞赛基金[7]。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并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研究使用。为了激励学生,我校也设立了竞赛基金,成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兴趣小组,设计和组织各式教学比赛。同时,也鼓励与企业联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比如我校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校园阳光数字化工程,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学生设计和开放的。

3 结束语

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教师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水平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实验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而是整个实验教学系统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都需要很大的转变;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也必须在改革中适时调整,以顺应本校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最终使开放式实验教学真正实施下去,取得更加出色的效果。

大学计算机论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加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讨论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熟悉、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高等学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又存在着地域和能力之间的较大差异性,如何弥合这种学生间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如何给“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正确地定位,如何在精减课时情况下既能保证课程正常开展,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系列的问题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也使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在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统一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二是实践部分,重点是介绍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大部分学校基本采用一次理论教学、一次上机操作的学习模式。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

“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广而散、概念多而杂,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多方面内容,而且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又“一个不能少”,要在有限的学时里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很多教师不得不进行“满堂灌”,时间一长,有不少学生就认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很枯燥,难以理解和掌握,从而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水平也差别很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差异在计算机的实践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些条件好的学校计算机教育开展规范,学生入学时已经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软件的使用,而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没有用过电脑,这种差异使整个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时,有些基础好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觉得这是重复内容,浪费时间,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而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又会因为学习内容多、速度快、上机内容消化不了,而产生抵触情绪,自我放弃。

3)教学方法陈旧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加上现在基本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这门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被动的看、听,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系统地讲授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笔者所在学校原先该课程总学时数为56课时,理论和实验各占28课时,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随着高校精减课时、优化教学改革的实行,该课程总学时数一下减到32课程,压缩43%,面对同样的内容,压缩近一半的课时,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行不通,所以,对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思路

1)优化教学内容,精讲多练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有限的课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对知识点系统地讲授,事实上针对很多相关的基本知识也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即可,知其然而不用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属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作重点保证,而对覆盖不到之处让学生自学,从“以教为主”逐渐过渡到“教与自学相结合”,甚至“以学为主”。当然教师也要充分担当好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要求,适当地施压,布置相应的习题,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学习。

2)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构建起以多媒体教室教学、机房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外开放式辅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平台。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内容,可以课堂讲授结合网络资源授课,学生课后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段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而实践环节也可通过安排课下固定的上机时长来弥补机房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充分利用好校园网络资源,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互配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3)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设置不同要求的任务来解决学生入学前存在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性。具体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写明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说明,逐条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形式的小“任务”适于学生上机实验的早期,同时对于那种即使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能按照步骤一步步地完成。另一种以问题的方式提出任务的目标,但不给出具体步骤,学生必须在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操作知识点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相关的任务。最后,还可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一些具有提高能力的综合性“任务”以满足一些有能力也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提高性学习。当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后,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从而比较轻松地掌握相关的操作点。

3 结论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只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开设,但是它也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翻新,如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善和提高,解决该课程在教学中普通存在的难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我们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大学计算机论文:基于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微课作为一个新元素给高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类别和特点,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的现状,探讨基于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模式,并以Word知识点“编辑Word长文档”为例,将微课教学模式融入其中。

关键词: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编辑Word长文档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高校教育模式的更新也刻不容缓,微课利用简短精炼的教学形式和系统且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引发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是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现代互联网时代需求下掌握基本办公软件的基础。然而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受到课堂时间和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限制,学生只能当时看清教师讲授步骤,没有充分的进行知识的内化与输出,未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微课可以利用其不限时反复看反复练的特点,克服因教学学时和学生能力产生的困难,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认识微课

微课,是指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系统严谨的教W内容,以清晰明了的方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且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小课程。教学视频为微课的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的组合。

1.1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独特处就在“微”字。它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制作出内容少,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但结构严谨,主题突出,重难点清晰的成果简化的微视频。

1.2微课制作的关键点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稿或教案的撰写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微课也如此,没有准备充分的教学文本,微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受到影响。另外,教育技术也会直接影响微课制作效果。微课视频呈现给学生时视频画面的清晰度、网络的流畅性、图媒制作和音响效果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感知能力,影响教学效果。除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是微课制作的关键。微视频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语速、语音高低、口语准确规范性、教学激情都会感染到学生。对于会录入教师画面的微视频还对教师的仪表体态有要求。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及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内容兼顾深度和广度,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知识、Word文字处理知识、Excel表格处理知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几大模块。

如今计算机虽然已经普及,但对于刚高中毕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受到家庭经济和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同的限制,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差别较大,计算机知识接受与消化时间也有较大差异。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其公共课的特点一般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较多,又为了迎合现代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总学时有限,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几乎相当,且这门课知识涉及广,重难点也较多,且多是教师操作引导式方式教学,若不及时将所讲授知识反复练习多次巩固,往往容易忘记课堂授课内容,使得这门课程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微课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将微课引入到传统教学过程中,既能够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强调课堂教学安排,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及最大效用。

3.1有效使用网络资源,为微课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利用现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公共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资源共享,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获取公共空间上的微课等教学资源。这种学习平台从QQ群、微信群、公众号、局域网共享到在校园网上建立的教育频道都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允许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计算机或手机观看微课,实现移动学习,为师生及同伴间的同步、异步互动提供交流平台。

3.2使用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软件,创建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检测体系

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软件是一套专门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研发的考试软件。因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课,上课班级较多,在授课、测验与考试环节中工作量较大,因此使用专门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软件来进行辅助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更新题库知识点,为学生设置考试或练习模式进行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一方面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点与错误原因,进行多次练习。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考试系统软件统筹全班某次练习中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找出错误率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将知识点融汇贯通,并记录下易错知识点便于后期做成微视频。

3.3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编写配套教材并制作微课资源

根据本校教学的特点编写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教材,注重项目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将知识点进行合理设计。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步骤,并详细编写实训部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重难知识点和易错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视频制作、编码软件以及嵌入技术等方式制作微视频,如:录像机+白板式、录屏+ppt式、手机+白纸式、录屏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式等。保证视频的质量、可读性和完整性,并对制作后的视频进行检测试用,并根据反馈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改善。

3.4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实施过程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3个部分,教师课堂知识梳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实训练习与互动交流。教师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内容与学习技巧,并将配套授课文本、微课文件、电子教案和练习素材共享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后,在课后利用教师的教案文本进行复习,并观看微课文件,并自主完成相关练习素材,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为下次课堂实训做准备。在课堂实训前,教师需先设计好实训考核知识点,逐渐增加实训难度,达到启发式教学目的。在课堂实训过程中,学生利用考试系统软件进行知识点测试,发现自己未掌握牢固的知识点,利用微课视频多次观看反复操作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注意监控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及时更正学生的解题思路,并与学生沟通实训情况,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调整下次课堂教学内容。

在Word教学内容中,编辑Word长文档属于Word高级排版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也较多,包含了样式设置、项目符号与项目编号设置、生成目录等内容。每一个知识点教师讲一遍并不能使学生掌握,必须学生边看边做,因此采用微视频录制的方式较为合适,学生可以针对一个操作看无数次,直到看懂理解为止。长文档的编辑考察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需对每个知识点分开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来达到短小精湛、内容突出的目的。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每个知识点分开进行教学,教学设计方案如下表1所示,本例中由于其他知识点已在前面讲过,所以没有在此列出。教学方案设计好后,再利用相关工具开展微视频的制作。

5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支持下,在个性化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号召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也需要进行革新,引入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讲授、复习、检测等多个阶段对知识点进行巩固,适用于全校新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同样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引入到其他专业其他课程中。对于微课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也可根据课程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变革,是未来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大学计算机论文: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论文将以MOOC和大数据技术为背景,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MOOC和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强调以大数据技术结合MOOC平台来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MOOC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好处,最后总结大数据技术与MOOC的有效融合,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MOOC 大数据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 融合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过去许多难以表达的信息都可表示成数据来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技术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日常生活。对大数据的驾驭和对其潜在功能的认知将影响到数据内部价值的更好利用,促进教育、医疗、经济和交通等社会生存各领域改革的顺利进行。大数据思维也是形成大数据技术时代的新思维体系。MOOC就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 其实现了便捷的知识互换与交流,适合学科间的学习交流、师生互动、专家培训、特殊教育、与外界沟通的教学。大数据技术不单纯是为了掌握大量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所在。

一、大数据的特性及其价值

1、大数据的特性

(1)大数据的海量特性。大数据的出现使得过去许多不能获取、计算、储存与分析处理的信息有了数据化的可能。在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追踪人们的生活并将其以数据的形式存于数据库中。

(2)大数据的潜在特性

“大数据”中的“数据”不同于“数字”,数据不仅包括简单的数字,还有其背后的各种隐含信息。例如,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90分,那“90”只是一个“数字”,而在其背后的学生基本信息、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人际关系等,才是“数据”的实质所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大数据仅是冰山一角。理解大数据的潜在特性成为能否赋予数据新价值以及实现从数字支撑转为数据支撑的首要关键因素。[1]

2、大数据的价值

(1)预测价值

预测价值作为大数据的优秀价值,是指将数学运算应用到数据上以实现预估事物发生可能性的目的。预测系统以海量的数据为基础,能够接收和处理庞大的数据量,具备发达的自我改善和系统纠错功能。利用大数据,人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地震、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记录下来,人类不再是互不相关、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相互串联、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的一部分。

(2)科研价值

以前信息获取与流通不畅,人们通过处理数据来探索未知世界,缺乏分析处理数据的有效工具使得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缺陷。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随手可得,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大数据技术能实现特定目标数据的搜集与处理,使研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也使得研究人员能在更深层次和更多领域中获取与使用更为完整全面的数据。[2]

二、MOOC的基本情况

1、MOOC的发展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发端于二十世纪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的联通主义学习理念,在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下繁荣。MOOC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提供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现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可能性,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海啸”、“一次教育风暴”、“五百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技术变革”。[3]

2、MOOC的特征

(1)大规模

第一,学生规模庞大;第二,MOOC平台中参与高校众多;第三,大规模还指有大量教师以团队协作方式参与课程教学;第四,平台中有大量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第五,大规模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

(2)开放

第一,学习对象的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第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开放性;第三,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第四,网络课程的开放高质量;第五,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开放。

(3)在线

第一,教育组织机构和教育者可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源上传到MOOC网络平台;第二,具备上线资格的任何人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任何内容,并能得到及时反馈;第三,在线课程更加实惠经济;第四,随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掌握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

(4)课程

第一,课程组织方式强调“翻转课堂”;第二,课程内容上强调重组;第三,课程学习方式上强调交互;第四,课程评价方式强调创新。[4]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2、学生的初始计算机能力差异较大;

3、课时数较少,理论课与实践课缺少有效衔接;[4]

4、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因材施教;

5、教学互动较弱,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1]

四、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好处

1、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自适应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

2、增强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

3、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4、有效评估教学效果;

5、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6、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1]

五、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1)不同专业收集与处理的数据虽然表现形式与使用方式不同,但数据类型与特点基本类似。因此,在教学中应摆脱单纯面向办公软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思路,多介绍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个行业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关于数据的产生、收集、处理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2)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各种信息处理软件大多是面向的是有限的数据,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并未涉及。因此,应增加大数据处理技术与方式的学习与实践。

(3)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应结合具体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学以致用。

2、借助大数据技术和MOOC平台扩充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影响着教学水平,应借助大数据技术与MOOC,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课程资源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亟需解决资源类型、资源数量、资源质量、资源高效扩散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使用分布式资源服务器或者建设分布式数据库,使课程资源的存储空间更大、扩展性更强、访问量更高。

总结

通过对MOOC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实现MOOC与大数据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融合是研究人员应考虑的首要关键问题。面向个体化、多样性的教育对象、强调师生互动、有效评估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的MOOC平台成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发挥主体性、教师评价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大学计算基础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方式。

大学计算机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热门技术越来越受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概况、特点进行了相关介绍,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计算机从最开始在实验室里科学家的工具普及到现在的家家户户,逐渐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习惯。而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学会操作计算机是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我国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让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该课程理论知识抽象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尝试将图像、视频、多媒体等新的技术加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来,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对搞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大W生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拥有常用软件操作能力,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为今后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常识性知识,是大学生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基础课之一。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既注重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性的课程,根据本人对教学经验,总结计算机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更新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课程内容跟随计算机领域科技发展而更新,所以课程内容不会一成不变。

2.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很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授的内容相当部分是如计算机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知识,需要同学在实际动手操作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

2.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多。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像计算机专业课程那样只针对计算机某个领域,而是涵盖了涉及计算机的各方面知识,面广但不深入,知识点多,需要老师做出努力,将各方面知识连贯好,才能更好地教授给学生。

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前,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知识,甚至有些偏远山区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找一个好的适合所有学生的方法。

3.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老师传统上就是在讲台上直接讲,学生在下面听,虽然会用到一些图片、视频等工具辅助演示讲解,但总体还是无法形象地呈现原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3.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需要的实验设备由于价格昂贵,更新速度快,但是学校资金有限,所以实验教学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或者是没有。例如在计算机组成这章节里,教师一般以传统图片文字讲解,这样很难把计算机硬件组成讲清晰,最好能学生自己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这样才能更好的加深认识,,但是很多计算机实验室由于经费有限,无法提供到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进行组装和拆解。

二、虚拟现实技术

1.虚拟现实的概念

1965年,美国ARPA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主任Ivan Sutherland发表一篇名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论文,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将计算机的显示屏幕作为“一个观察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窗口”,该窗口能逼真表现出景象、声音、事件和行为。这边论文的发表被人们认为是研究虚拟现实的开始。人们不断地利用计算机在屏幕中构建虚拟世界,用各种传感器来捕抓用户动作来表现虚拟世界的各种行为。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也不断发展,但是直到2014年4月,Facebook斥巨资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企业Oculus,才引起公众、媒体的强烈关注,虚拟现实从此走入爆发式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也可以称为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综合起来,构建起一个虚拟环境,用户借助计算机相关设备从视觉、听觉、触觉与虚拟环境进行自然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用户感觉自己如同在真实环境之中。

2.虚拟现实的特征

2.1沉浸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根据现实环境模仿出逼真的三位立体环境,用户通过佩戴头盔等交互设备与虚拟环境进行视觉、触觉、嗅觉的交互,使用户在虚拟环境当中犹如真实环境一样。

2.2交互性

虚拟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是用户使用键盘、鼠标或者是使用特定地虚拟现实交互设备如头盔、交互手套等传感器与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计算机根据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变化而反馈出不同的虚拟影像和声音从而达到用户对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交互。

2.3构想性

计算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抽象概念的东西直观地表现出来,让人们能直接去形象地感受到。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想呈现出来,让人类的想象力无限延伸,不断创新。

3.虚拟现实的分类

3.1桌面虚拟现实

桌面虚拟现实是利用小型计算机进行对现实世界仿真,所有虚拟世界都通过计算机屏幕呈现,用户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与虚拟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由于用户是在电脑屏幕面前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所以很容易受到周边现实环境的干扰,无法得到真实的现实体验,但所用的设备相对要求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如果学校教育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这类虚拟现实系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3.2沉浸式虚拟现实

沉浸式虚拟现实是利用头盔式显示器或其他设备,把用户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封闭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通过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实现交互,让用户身临其境完全沉浸其中。但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所需的设备一般都比较复杂和昂贵,在学校教育方面推广的话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3.3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

不同于虚拟现实技术(VR)试图完全替代真实世界,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AR)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融合有利用计算机虚拟出来的虚拟景象,虚拟景象根据现实景象信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是现实世界的扩展。

3.4分布式虚拟现实

分布式虚拟现实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把不同物理位置的不同用户通过网络相连到同个虚拟现实空间,共同体验同一个虚拟现实环境。多个用户可以实现对同一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达到协同工作分享信息的目的。

三、虚拟现实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

1.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上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些知识点、原理比较抽象、实践性很强,老师教学上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学生被动地听,单向地传输知识,按照文本上的描述来理解没有实际的操作,这对原理的认识是比较抽象和困难的,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而把虚拟现实技术加入到教学中来就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上的不足。

比如在计算机组成这章单元里,学生需要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件和组件如何组装构成计算机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般按照课本讲授课本内容,有些老师会加上一些组件的图片或视频辅助讲解。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主观性比较差,学生无法形象地去理解。有些老师可能会在课堂上直接拿一台真实的计算机进行拆解讲解,这样相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观一些,但是缺少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参与操作,老师只有一个人,不能手把手教每个学生,而且坐在后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到老师的演示讲解,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计算机各硬件虚拟展示出来,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自己动手组装,拆解,形象地认识计算机各组件的样子、位置、功能。学生沉浸在虚拟环境对虚拟计算机进行组装、拆解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想法就可以马上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又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信息检索单元中,很多学校老师是在这单元里嵌套介绍本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如何检索查到馆里找到一本书。一般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来介绍如何去找书,但在具体的找书、借书的整体过程无法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被动听,没有主动参与到这个借阅过程来,这样比较难记得住,到最后还是知道如何检索、借书。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实际图书馆样貌建立虚拟图书馆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图书馆环境中漫游,模拟借还过程,这样,让学生能对图书馆的资源和图书借还过程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2.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上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做的有些实验可能会破环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本身的组成和配置,比如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组成章节的实验,需要把计算机进行拆解组装,还需要把系统重新分区格式化等重新设置,这样会容易造成实验室的管理混乱,增加实验室管理难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需要实验的设备虚拟化,学生虚拟地进行实验操作而不破化实际计算机设备,既不增加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又能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减少学生在试验中可能造成的意外人身伤害,保证学生安全。

四、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在医学、工业、房地产等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特点能在高校教育中有着很好地发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在高校的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论文: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文章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使用Word制作长文档目录为例,展示了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制作过程,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针对该问题完成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设计、制作及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0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的应用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对当今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校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常用软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很难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完成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并且对计算机软件的实践操作在日后需要应用时很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微课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通常以微视频资源为中心,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完成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由于全国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程序的差异,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程度不同,导致刚入校的大一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非常熟练,有的学生又很少接触到计算机,甚至还有少数同学几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然而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授的内容却是完全相同的,这种统一化的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又显得难度过高,很难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

1.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多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统一的讲解和演示,再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由于上机时间有限,很多同学无法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课后练习又没有教师的辅导,这样的情况会严重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差。

1.3 教学课时少

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普遍减少,以我校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由原有的60学时压缩到现在的45学时,在这些课时中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操作。由于课程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明显,部分学生会明显跟不上教学进度,在课后练习时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问题逐渐积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学时少、知识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下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将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能有效解决所面临问题。

2 微课的特点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短小精悍、授课形式多样、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等特点。其中短小精悍是微课最主要的特点。由于最容易被接受且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是5-10分钟,所以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其次微课授课内容明确,主题突出、设计合理、简洁而又完整。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实现手段,讲授过程多以知识点和教学主题来呈现,使讲授内容碎片化、点状化,和传统的课程中错综复杂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加精简。最后微课基于网络,可以在线播放观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保存到移动设备,有助于网络的传播与使用。微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碎片,结合课堂教学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 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是单纯地将传统课堂的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并加工成视频,制作微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时间和内容进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安排和规划,重新组织教学信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对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自主观看和学习。本文以使用Word制作长文档目录为例,阐述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教学内容选取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中,使用Word进行长文档排版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是从学生后期的应用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对课程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等长文档的排版时,很多学生对长文档目录的制作都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靠手工录入的方式来完成的,并没有使用到Word自动生成目录的功能。使用手工录入的方式来编制目录不仅不规范,也非常容易出错,如果对论文的内容稍有改动后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更新目录。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对我校高年级学生做了调查,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大一学习完之后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到具体应用时对相关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太多映像。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毕业论文排版为案例,制作微课讲解如何使用Word完成长文档目录的制作。

3.2 教学设计

根据选取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微课的时长进行教学设计,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本次微课采用了场景再现的导入形式,微课的导入部分显示一位学生正在使用手工录入的形式制作毕业论文的目录,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方法不仅繁琐并且很容易出错,于是询问老师使用Word制作目录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导入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本次微课要解决的问题,也明确了本次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整个教学内容以我校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为案例,从分析一个完整的目录结构开始,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要制作出一份目录,必须要先设置文档各级标题的样式及正确的为文档插入页码。由此展开分析Word中的样式、分节符、制作不同页码、插入目录等知识点,在分析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再通过实例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整个教学内容结束后也就完成了毕业论文目录的制作。

3.3 微课的制作

微课视频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制作工具也有很多选择。本次微课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尽量采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形式以更好地展示要表达的知识内容。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制作使用的软件是Corel VideoStudio。

准备好微课要使用案例素材和PPT课件之后,就可以启动屏幕录制软件开始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一边讲授一边演示,PPT课件用以展示相关的知识点,尽量使讲解的过程生动有趣。最后再将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后期的编辑和整合,并制作微课的片头和片尾。

3.4 微课的应用

微课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学生,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也可以作为课堂资源进行引入,这样的引入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作为视频资源可以长期保存并且易于传播,在课前可作为学生预习的引导,课后可辅助学生巩固练习,即使是学生因为长时间未应用和学习而遗忘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可以通过微课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微课可以实现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和扩展,应用微课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4 小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微课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差异化大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微课视频来完成课程的预习和课后练习,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的参考资料。但是,要制作出好的微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进行精心提炼,对微课视频的制作要求D文并茂,动静结合,只有生动有趣并实用的微课视频才更能吸引学生去观看和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完成微课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整个教师团队的协作分工,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大学计算机论文:“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摘 要: “互联网+”是一种在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结合政府的“互联网+”战略,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互联网+教学的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系统平台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随后,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政府提出的有关“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教育”是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所以,探索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已刻不容缓。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已成为当前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毕业生争取优秀工作岗位的重要前提。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的公共课程,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但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1.1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学生所学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毕业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有些高校存在计算机资源有限,计算机设备及所学内容落后的问题,学校机房配置落后,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较低,降低了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效。[1]

1.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大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或者是多媒体与教学形式的简单相加。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大量地传授系统的教学内容。但该种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无法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2]

1.3教与学工作的脱节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只局限在课堂上,课后辅导时间有限。此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目标及课件的编写缺少学生参与,造成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同时,教师缺少对学生课程预习的辅导,使学生无法正确把握教材重点。

1.4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影响教学效果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智能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在为大学生活带来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对教学秩序及日常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只顾着玩手机,无心听讲,出现了“低头族”的现象。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了教学效果。[3]

因此,怎样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条件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深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2“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办法

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做如下改革,辅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2.1进行教材改革,更新设备资源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需求,各高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需求,进行自编教材,从教材层面体现出各专业与计算机的联系和具体应用。[4]

另外,高校应增加计算机教学资源的投资,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同时,要重视对校内现有计算机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性能,以便能够促进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

2.2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1.创建互联网在线教学系统平台,丰富教学模式

创建基于互联网的全程教学管理系统平台,以课程为主线,建立师生的关联关系,实现对教师教的工作的管理和学生学的过程的全环节管理和衔接,实现教与学的闭环管理。

(1)教师基于网络平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件、课堂作业及补充的知识点,接收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等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

(2)学生基于教学平台,了解课程的信息,下载学习资源,在线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计划,并对教师和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3)通过平台,拓展和补充教学资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4)通过平台,充分发挥第三方公共社交平台作用,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基数大、使用快捷等特点,设立特定用户群,教师管理,学生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机制。

(5)通过平台,建设作业管理系统,基于平台实现作业的管理,全程实现无纸化。

2.创建掌上教学APP,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信息的主流是移动互联化,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著名的移动数据分析机构指出:目前将手机作为首选和唯一上网工具的用户占44%,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用户占43%。在高校中,学生更易接受新生事物,这个比例将更高。开发基于手机端的APP应用,充分利用学生容易浪费掉的碎片时间,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参与到日常的学习中来,如在线看视频、听培训、预习功课、回看课堂实况、做作业、课程评价等。通过移动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APP实现和学生的在线交流。因此,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建设基于手机的移动教学APP应用,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3.采集日常教学数据信息,定制个性化教学模式

通过日常教学及教学平台等多渠道采集学生的的学习及行为信息、教师的教学情况,构建数据模型。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整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3改革考核方式

大学计算C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考核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学生的日常表现,日常上机作业,在线考试成绩。通过网络平台,开发在线试题系统,组建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能客观、全面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结束语

通过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打造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的线上、线下联动,前台、后台的贯通。

只有真正的用互联网思维、方法和手段去改变了我们的教与学,才能谈得上推进了教学现代化。合理地利用网络,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将多元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但有利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加强,促使学生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大学计算机论文:基于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微课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尤其是在远程教育及信息化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优秀和关键,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微课教学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进行融合,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自由协作等特征。该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形式进行了探讨,利用微课教学转变大学计算机基础现有课堂教学观念、提高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1.概述

微n作为全球教育界的热点已经广为大家熟悉,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就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在微课教学的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尝试创新的必要。因此,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本文就微课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理解和看法。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特点

微课一词是2008年由戴维・彭罗斯首次创立。微课将十到二十分钟的短视频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在微课教学中,主要使用课堂教学视频,并结合学生反馈情况和教学设计。因此,微课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很多不具备的特点及优势。在继承传统教学的长处的同时,加人更多的新鲜元素在课堂中,特别是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这样的教学效果变化尤其明显。微课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点突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分为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文档制作、excel文档制作、ppt制作等几个大的板块。在教学中,可利用微课视频,对几大模块分重点讲解。这样,既条理清晰又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其次,容易演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大量教师演示及学生操作的内容。微课视频能够实际的为学生提供演示,学生也能在视频演示下,完成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实际操作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短小精悍,使用灵活。一般微课视频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课程时间较短,内容突出。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能够学习,还能够在课下利用空闲时间,完成复习巩固工作,能够实现移动学习与远程学习。另外,对教师来说,也能够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灵活的使用视频,对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容易修改。微课将教学内容按模块,分成各个小点。由于微课的这个特点,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内容,而不影响其他微课内容。在不断地优化改革之下,能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时俱进,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比,微课教学更加灵活多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必须掌握微课教学方法,学会制作微课视频,并灵活应用视频开展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学生反响,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更新教学计划。对于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自主学习,通过微课教学,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并能自主实践,自主完成实验任务。这就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首先应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全校所有低年级学生,还需要本门课程的微课教学能适应各专业各不同基础的学生,它的教学必须具有普适性。在对本课程的微课改革中,应更加注意大学低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微课的制作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主题;2、细化知识点;3、微课制作;4、设计微课配套资源;5、展开微课教学。其中对于微课的制作,是微课的重点,也是大部分老师完成微课教学的技术难点。对于微课视频的制作,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根据知识点,计划好微课视频的脚本;其次,按计划对视频进行录制和拍摄;最后,对拍摄的视频做后期处理编辑,如添加字母等。此阶段,需要教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体重难点,有较清楚的把握,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视频制作水平。因此,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确定主题。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体划分为七大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数据库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在微课制作中,根据七大模块的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2)细化知识点。分别将以上七个模块的主题知识不断细化,旨在明确每个模块中的重要知识点,配合相应的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操作。以Word文字处理为例,可根据Word文档功能,分为页面布局、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引用、邮件等知识点,逐个功能讲解及演示。每个细分知识点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短小精悍的小视频,既能清楚表达主要知识点,又容易抓住学生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根据Word文档的主要功能,制作微课专题,如:“通知”制作、“长文档”排版、“简历”制作等。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操作的同时,真正能将这些功能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3)微课制作。在微课教学中,微课视频的制作及其质量,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微课一般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用15分钟左右的小视频,阐述一个知识点。在制作的过程中,应按照计划知识点,提前组织好语言,尽可能简洁清楚的阐述课程内容,同时要保证视频及音频的清晰。录制好清晰的视频音频资料后,应做好后期的编辑和处理,添加视频字幕,保证微课资料的质量。

4)设计微课配套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着重操作的课程,完成微课教学后,学生需要自己操作,才能完全掌握课程重要知识。因此,本课程,在准备微课视频的同时,配套为学生准备了相对应的实验操作文档及资料,将教、学、练三方面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提高教学质量。

5)展开微课教学。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到课堂上。与传统教学不同,微课不到需要教师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与老师配合,在观看视频后,自主练习,掌握学习要点。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做出适当调整,不断优化微课教学资料。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其教学方式应当有更多的尝试。本文将微课教学模式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联系起来,使微课能够在计算机叫教学中发挥它短小精悍,使用灵活的特点,打破时间或空间对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空闲、零散时间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技术,也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学习提供多种方式,可以自主的加快或放慢学习进度。将微课使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来,能为可当教学注入更多的新鲜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微课的教学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视频制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其作用和优势必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更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