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5 05:4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公共艺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公共艺术交互性“新诉求”
公共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于美国,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公共”就意为要以公众自主意愿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并直接服务于大众,呈现开放、民主、自由的特点。而交互是一个极宽广的概念,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称之为“交互”,在公共艺术的交互更多的是强调审美客体,即通过公众的参与来配合公共艺术的完成。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推广,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此,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之中,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新诉求。第一,与公众的交互中拓宽艺术展现的时间域。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无法实现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在互动媒体艺术与人的交互中,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直观地进行时间的干预与重构,这种交互方式是全新且令人着迷的。第二,拓宽公共空间艺术创造空间上的可能性。空间的相互渗透、叠加、重构为公众的交互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第三,展示不可见信息。人们在众多感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视觉,但视觉的感知度是有限的,许多信息是人类的双眼无法感知的,新媒体空间艺术可以将众多不可见的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丰富公众的交互语言和形式。
二、公共艺术交互性“新类型”
在传统媒体影响下,公共艺术曾经的交互性只是公众被动地接受,公众很少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呈现的是单向传播。互动性是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创作中作品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而这种交互体验反映到艺术表现形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一)实体式互动
当代公共艺术已不仅停留在“架上”艺术层面了,而是真真切切地与公众进行零距离互动。这源于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意给公众留于一定空间,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公众,让公共艺术与环境和人发生交互。
(二)参与式互动
体验式互动特征不局限于公众可以对公共艺术进行实体触碰,这种参与式互动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种是利用原有传统艺术手段达成;另一种则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利用影像、声响、空间动态等形式使公众主动吸引并参与其中来实现的。
(三)创作式互动
创作式互动的公共艺术在近些年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创作式互动带来的是创作权的转移和技能价值的转变,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必须的行为。
(四)虚拟式互动
虚拟式互动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互动操作,它主要是借助新媒体等技术来实现作品与人的交互。它可以是人在视觉上或行为上与虚拟空间中的物体、影像进行互动,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这样的互动能使公众产生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感受,更能激发公众的互动热情。
三、公共艺术交互性“新发展”
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公共艺术,反映着时代文化,而驻足于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将朝着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道路发展。新媒体视阈下,公众的公共意识和艺术审美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审美和交互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应用与公共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将在硬件设施上为公共互动媒体艺术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第一,作品的耐受度更好。公共艺术大多处在室外,需要长时间抵抗自然条件的侵蚀,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不断革新,创作技术手段的更新,作品本身会更坚固耐用,也能够抵御与公众交互性的增强而导致的人为损坏的现象。第二,公共艺术造型上具有很大改善,更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别和形式,同时通过技术的载入,使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冲击力更加震撼。第三,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会使作品本身更为复杂,但在与公众的交互中,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间的交互将更加简单且更加流畅和频繁,并且人们在参与公共艺术作品互动时,能更加亲切自然,甚至通过交互达到内心的满足。第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将更加密切而完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在新媒体视阈下,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研究一定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公众对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将不断加深。随着民主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实施更加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性活动也将更加成熟、可行。同时,公众的公共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共艺术交互性越来越认同和接受,各种规模、层次和形式的公共互动性艺术将使公众广泛参与进来。
四、结语
在新媒体推动下,交互式公共艺术只是当前的一种前卫的艺术表达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也会走向自己的巅峰并谢幕,新的艺术载体和形式又将登上历史舞台,彰显它的风采与魅力。
作者:段然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一、动漫艺术审美品格符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动漫艺术教学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呢?可能许多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于是,分析动漫艺术审美品格就成为正本清源、化解争议的根本途径。作为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单纯从娱乐性去理解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魅力,这无疑是对动漫艺术最大的不公。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创造能够在人的心里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从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活动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动漫艺术完全符合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大众对于其娱乐化的浅显认知来源于动漫艺术广泛的群众接受度以及部分动漫作品基于商业利益而展现的低俗格调。然而,这并不妨碍动漫艺术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我们对好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动漫艺术被广泛接受并不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而是其融汇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所喜爱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主张“我不仅批判高级艺术那种疏远的深奥主义和总体性主张,而且尖锐地怀疑任何高级艺术产品和通俗文化产物之间本质的、不可逾越的区分。历史已向我们证实,一种文化的通俗娱乐(如古希腊甚至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可以变成随后时代的高级经典。实际上,甚至就在同一个文化时期,一件作品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被公众怎样理解和利用。”同理,动漫艺术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其受众以及社会群体对它的选择和认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无视动漫艺术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事实,而选择因动漫作品中的某些低俗存在而全盘否定或有意避讳的态度,那无疑是对动漫艺术的践踏和对学生教育的不负责任。负责任的艺术教育态度应该是去探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动漫艺术具有何种魔力,让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其喜爱之极”。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漫审美分析,有助于艺术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动漫艺术的积极因素,实现其艺术教育作用。
西方“移情说”美学代表人物利普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观点下去解释。这个观点总是由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移情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探寻青少年的动漫审美乐趣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动漫《ONEPIECE》(又名《海贼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的动漫作品。该作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受到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成年人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这部风靡十多年的动漫剧更成为伴随“90后”一代成长的主要作品。根据笔者授课班级的反馈情况,《海贼王》在“90后”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讨论这部作品时充满欢快、热情甚至激动。他们更在文中写到这部作品如何教会了他们坚持,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勇气,如何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部虚构的故事,却能够成为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精神食粮,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呢?《海贼王》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可它渗透在情节中的勇气、坚持、友谊等品格力量是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移情”至海贼王的故事情节中,在被动漫作品感动的同时满足自己心底的情感需要。“一方面主体通过移情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方面主体又有从客体中观照自我情感的审美需求。”动漫作品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强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的说教要更加真切和充沛。《海贼王》那一个个也许算不上优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的却是对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的人文关怀,谁又能说《海贼王》对青少年群体人文素养和审美品格的影响会小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呢?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将优秀动漫作品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学生感受到与其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相对接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将动漫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时,我们就不能不触及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即如何消解动漫作品中低俗存在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动漫作品中的低俗存在造成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动漫作品的极度反感,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创作内容低幼化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唯一方向。反过来,中国缺乏适合广大青少年阶层的动漫作品,加剧了青少年对以日本为首的他国动漫作品的热爱,这阻碍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也滋长了低俗动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大量传播。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回避和阻碍并不能真正影响青少年阶层对于动漫的热爱,反而会因缺乏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因认知不足而接触到不良动漫作品,进而受到不良动漫作品思想的侵蚀。将动漫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载体,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动漫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美学、心理学、电影学、异国文化等意识形态,让学生透过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深入了解和探讨作品背后的人文意义,能帮助他们从浅层次的欣赏上升至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体悟。学生只有提升了对动漫作品的审美情趣,才会自动分辨和远离低俗动漫作品,从而形成动漫发展和传播形态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由于动漫艺术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实现的将不仅仅是艺术与审美认知的提升和发展,还将通过作品中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学性等丰富内涵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优秀动漫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动漫艺术公共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
作者:金淑芳李志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公共艺术教育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中职院校与普通的高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实用性,整体呈现“雅俗共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将美学的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内涵当中去,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两者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整体而言,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主要可归纳为“提高,增长”两个方面,提高即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增长即是增长学生的艺术专业知识,体现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实用性与发展性。
1.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并不是引导学生向专业艺术人才的方向发展,而知识作为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品质、境界、人格、气质等方面,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理想的引导性,深化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精神,对于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进步。
2.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功能分析
2.1身心健康方面
生理学对于健康的定义是:身与心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趋向稳定完满。一般而言,中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教育定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思想境界,起到陶冶其情操的作用,使其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保持稳定完满的状态,精神走上正轨,心理不偏不失,行为益于社会,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审美观念方面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多次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主张,其本质内涵就是重塑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其审美水平。中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形成明确的观念屏障。比如:学生在欣赏法国国歌《马赛曲》的过程当中,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情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客观上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与“以乐怡情”的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精神不谋而合。
2.3道德教化方面
除了“以乐怡情”之外,中职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着“以乐辅德”的教育精神,在引导中职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坚定其人生信念,宣扬美好的品德与精神。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分别是意境联想与讲解赏析,调动学生的全部身体感官,扩展音乐欣赏课的道德教化的广度与深度。比如:学生在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的时候,其中优美动听的旋律与饱含着赤子之心的歌词会在学生的内心形成激荡的情感浪潮,深化其对国家、社会、亲情的理解,起到良好的道德教化效果。
3.音乐欣赏课在中职公共艺术教育中优化发展的策略
3.1落实隐性课程的激励机制
我国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艺术协会等,是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补充。但是,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隐性课程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导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难以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将隐性课程置于与显性课堂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
3.2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提高中职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自身的教学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正常的音乐欣赏课堂当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而非“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3.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艺术是无国境的,同时也不应该有主要与次要之分,改革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是课堂趋向多元化,引进流行音乐与外文音乐,实现“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还可以布置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与公共艺术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旧存在着明显的短板。鉴于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不足,立足于音乐欣赏课程,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全面的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综合素质,促进中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于淼单位:鞍山技师学院艺术分院
一、公共艺术交互性“新诉求”
公共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于美国,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公共”就意为要以公众自主意愿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并直接服务于大众,呈现开放、民主、自由的特点。而交互是一个极宽广的概念,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称之为“交互”,在公共艺术的交互更多的是强调审美客体,即通过公众的参与来配合公共艺术的完成。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推广,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此,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之中,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产生了更高的新诉求。第一,与公众的交互中拓宽艺术展现的时间域。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无法实现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在互动媒体艺术与人的交互中,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直观地进行时间的干预与重构,这种交互方式是全新且令人着迷的。第二,拓宽公共空间艺术创造空间上的可能性。空间的相互渗透、叠加、重构为公众的交互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第三,展示不可见信息。人们在众多感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视觉,但视觉的感知度是有限的,许多信息是人类的双眼无法感知的,新媒体空间艺术可以将众多不可见的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丰富公众的交互语言和形式。
二、公共艺术交互性“新类型”
在传统媒体影响下,公共艺术曾经的交互性只是公众被动地接受,公众很少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呈现的是单向传播。互动性是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创作中作品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而这种交互体验反映到艺术表现形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一)实体式互动
当代公共艺术已不仅停留在“架上”艺术层面了,而是真真切切地与公众进行零距离互动。这源于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有意给公众留于一定空间,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公众,让公共艺术与环境和人发生交互。
(二)参与式互动
体验式互动特征不局限于公众可以对公共艺术进行实体触碰,这种参与式互动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一种是利用原有传统艺术手段达成;另一种则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利用影像、声响、空间动态等形式使公众主动吸引并参与其中来实现的。
(三)创作式互动
创作式互动的公共艺术在近些年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的创作式互动带来的是创作权的转移和技能价值的转变,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一种必须的行为。
(四)虚拟式互动
虚拟式互动是指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的互动操作,它主要是借助新媒体等技术来实现作品与人的交互。它可以是人在视觉上或行为上与虚拟空间中的物体、影像进行互动,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这样的互动能使公众产生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感受,更能激发公众的互动热情。
三、公共艺术交互性“新发展”
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公共艺术,反映着时代文化,而驻足于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将朝着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道路发展。新媒体视阈下,公众的公共意识和艺术审美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公共艺术的审美和交互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应用与公共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将在硬件设施上为公共互动媒体艺术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第一,作品的耐受度更好。公共艺术大多处在室外,需要长时间抵抗自然条件的侵蚀,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不断革新,创作技术手段的更新,作品本身会更坚固耐用,也能够抵御与公众交互性的增强而导致的人为损坏的现象。第二,公共艺术造型上具有很大改善,更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类别和形式,同时通过技术的载入,使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冲击力更加震撼。第三,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会使作品本身更为复杂,但在与公众的交互中,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间的交互将更加简单且更加流畅和频繁,并且人们在参与公共艺术作品互动时,能更加亲切自然,甚至通过交互达到内心的满足。第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将更加密切而完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在新媒体视阈下,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研究一定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公众对多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将不断加深。随着民主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对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实施更加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性活动也将更加成熟、可行。同时,公众的公共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共艺术交互性越来越认同和接受,各种规模、层次和形式的公共互动性艺术将使公众广泛参与进来。
四、结语
在新媒体推动下,交互式公共艺术只是当前的一种前卫的艺术表达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也会走向自己的巅峰并谢幕,新的艺术载体和形式又将登上历史舞台,彰显它的风采与魅力。
作者:段然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一、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影像艺术等为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其发展的空间不仅在于物质上对于城市构建的独特性象征,还在于对于人们心灵、精神上的引导。其基本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公开性、独特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公开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人们是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艺术,对于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没有限制和禁锢的。独特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既是城市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又是城市标新立异的独特象征。民族性是指公共艺术的展示一定体现了某种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艺术是无国界的,公共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结合和碰撞的文化特性。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元表达
公共艺术是一种开放的、公共的艺术表现,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表现而言是一种有着特有的灵魂构筑的艺术,既有着展现城市样貌的公开性,又展现着艺术家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时代,城市作为文化的中心,借助公共艺术的表现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被界定为一种城市标志性的产物,既有着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又和当地的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突显出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导向观念。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表现,人文活动的多元思考扩展了其表现的领域。公共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创新,还需要融合建筑师、环保学者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达成现代城市的人文环境设计共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具备了装饰与纪念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取悦大众、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纪念性功能被逐渐削弱。写实与装饰风格从属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自20世纪以来,为了与强调“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形式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造型艺术理念不断革新,以造型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体为视觉表达对象的抽象风格逐渐成为了新兴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抽象风格之所以风靡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与其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较为自由、简便,在色彩表达方面更易与环境色彩相契合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类看似简单的公共艺术作品却为现代化城市增色不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渐趋抽象化。公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社会背景,对照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构成,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从早期对于公共艺术雕塑的重视到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理念,再到现在呈现出的多种艺术的结合,公共艺术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更加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强调大众化和自由化表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不仅成为环境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还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氛围,创造出充满美感的公共空间,使得城市环境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性化特征,突显城市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指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品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值得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对城市设计的风格与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艺术家热衷于表述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对于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与恒久性的文化精神的关切显得相对薄弱,使其作品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没有产生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表达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象征。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包括对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以显示出其对人性及尊严的普遍关切和维护,这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者对城市整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运用能否与城市环境相和谐,成为衡量一件城市公共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将公共艺术展露于公共出入的空间场所的行为,还有着和社会群众对话的艺术表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基础上,必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符合当地人文情怀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使城市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观念导向。这种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的公共精神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
公共艺术是一种被大众欣赏的艺术,其融合了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凸显了城市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文化观念导向,是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艺术概括。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正在逐渐唤起社会的公共精神和文化良知,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倡导对公众和社会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长久维护,从而指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发展方向,这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为塑造城市独有的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将多元化的艺术形态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活的艺术。
作者:曹雄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一、以公共艺术规划推动城市人文景观体系的建构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园林绿地的本质
统一城市公共空间泛指城市中的园林、公园、街边绿地、广场、滨水空间等,是公共艺术天然的、最佳的布局空间,两者隐含的空间的“公共性”和“社区性”是一致的。单纯强调景观自然属性的城市园林绿地必然缺乏人文内核,尤其是可贵的地域文化内核;而过多强调公共艺术性也容易使园林绿地景观显得矫揉造作、失去可贵的自然品格。要使公共艺术与园林绿地和谐统一,除了作品须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还必须借助科学的规划。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价值及其必要性
公共艺术能否规划、是否需要规划,这在传统的艺术圈子里存在争议,不少艺术家认为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过程,规划或许会损害这种个性。然而完全借助艺术创作市场或者城市领导者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品位是不可靠的,尽管也能出一些好作品,却难以从整体上保证作品水平、作品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作品布局的科学性。公共艺术规划对城市的价值在于:“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更深入、更理想、更成熟;它促使现代社会对公共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它有利于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形成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的个性,使城市的文化面貌更加鲜明。”公共艺术规划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提高艺术品的总体质量,拓展其艺术领域。比如墨尔本港区的Webb步行桥规划设计项目因艺术家的参与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品;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如美国亚特兰大的公共艺术规划重视艺术品布局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尤其是从重视对外价值向重视对内价值转变,还制定了艺术品布局和安置的具体标准;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当下对公共艺术规划的探讨多集中在公共艺术界,将其纳入公共空间和风景园林的人文景观塑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公共艺术规划不但应当成为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规划师的重要规划手段和工具,还应成为文化人、艺术家开拓艺术视野的途径,成为公众接受公共艺术启蒙和参与的切入点。要区别于雕塑规划,就应面向大众、面向公共性、面向社区、面向当代性,强调对内价值。
(三)凸显公共艺术规划
对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的引领一个城市需要优秀形象资源,它建立在对城市的定位、城市精神、区域功能和属性、山水风貌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理解之上,包括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布局或发生于城市广场绿地,对塑造城市的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往往起着重大作用,正如《五羊》之于广州、《海的女儿》之于哥本哈根。在以往的实践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实施,往往以总体上无序的状态进行,尤其缺乏必要的时空规划协调、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组织制度保障,使得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与环境不协调。通过规划对公共艺术进行梳理和规范,有助于推动城市园林绿地中人文景观的建设。公共艺术规划应突出对其它人文景观系统的带动发展,公共艺术规划要达到其任务和目标,除了规划界和艺术界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公众在各个环节的有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应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树立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地空间的主人翁地位,这也恰恰是发达国家公共艺术人文景观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与工作框架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发端
2005年,国内第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攀枝花市公共艺术总体规划》(2005—2020)编制完成;受原深圳雕塑院(2009年更名为“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之邀,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编制工作。规划在严谨而深入的现状调研基础上,强调把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探索了规划方法和理论框架,对公共艺术的总体布局、特殊城市形态与环境下的规划与创作等问题提出了控制原则,阐述了实施策略与方法,探讨了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台州市在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4年即编制了《台州市城市雕塑规划》,2005年下发《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并很快纳入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2009年《台州市区“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重点项目管理细则》,是国内第一个正式实施提取百分之一建设资金用作公共艺术的城市。台州市还在建立公共艺术管理体系中走在前列,探索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资质管理和执业注册制度、收费标准、组建工作机构、制定管理程序等。200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落实百分之一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12年初《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则是第一个大城市推进公共艺术的措施,尽管这个纲要有在“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概念之间折衷的明显倾向,但也进一步表明社会对公共艺术的认知、认可和推进。
(二)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
实施的阶段包括:规划目标与任务———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作品现状调研———公共艺术规划编制———作品的策划、设计与创作———建造或实施———评估与反馈。规划内容主要是五个方面:现状调研:城市发展情况与定位;城市公共空间、园林绿地的调研;主要相关规划、特别是园林绿地规划和重要地段城市设计的调研;现状公共艺术作品的调研(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综合评价);居民空间认知及对公共艺术作品评价的调研。空间与时间规划:各个空间尺度和空间层次下公共艺术的设置、题材、形式等的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规划管理与控制导则:针对不同时空特点和作品题材类型等所需的规划控制原则。政策、措施、机制:资金来源与投入计划(艺术百分之一计划、民间捐助等);人才(策展人制度和独立艺术家制度);组织实施(作品招标与委托制度等)。行动预案与公众参与:相关部门各阶段各自任务的相互协调、组织保证、实施预案等;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等;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主动性。在三个规划层次中,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如何与园林绿地规划等的紧密衔接;探讨资金来源、策展人制度等管理和体制问题;研究作品点线面的宏观布局结构、主题、形式、题材等,关注各区域布局均衡、可达性等;中观层面,研究公共艺术在城市分区或社区层面的布局、大型节事活动的策划(策展)、与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的衔接等;微观层面应研究作品的创作和实施,如何与城市具体空间的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关注重要节点或近期实施地点的作品布置,规划师与策展人和艺术家紧密沟通等。
(三)公共艺术规划的性质及参与主体分析
公共艺术规划属于专项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借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形象定位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等,并与之协调一致。目前国内公共艺术规划的约束力和指导性还不够,甚至被认为是概念规划。从规划的参与和实施主体看,规划部门、文化部门、艺术家、公众等在不同规划内容和层次上应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规划的空间属性,建议行政上由规划部门牵头,文化部门、建设部门等参与。题材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其次是艺术问题。宏观上应由文化学者、社会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提炼城市的优秀公共艺术形象;中观由艺术策展人主导,微观由艺术家决定。布局问题主要是规划问题。宏观和中观由规划和园林专家确定规划布局问题,文化学者和艺术策展人参与,以城市人文形象、对内对外价值为依据,兼顾公平性问题;微观以艺术家为主导,但要遵守公共艺术品的安置标准和设计细则,规划和园林专家参与。体裁问题首先是艺术问题,其次是规划问题。一般不存在宏观尺度的公共艺术体裁,中观上应发挥策划人的主导性,微观体裁由艺术家主导,园林和规划师起辅助作用。资金来源、人才等政策和机制问题具有全局性,由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公众参与属于城市社会学问题,在规划过程、具体项目的落实中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的程序都保证公众参与和居民意见表达,实现全程公众参与。
四、结语
把公共艺术纳入城市规划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妥善处理公众、尤其是社区居民切实享有空间权力的问题,但也应防止打着公共艺术和空间民主的旗号,以媚俗的方式降低城市的文化品位。公共艺术规划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也应保持一定的“弹性”,不至于过分限制了艺术策划和创作空间。公共艺术与其它专项规划重叠、交叉的协调问题也需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我们的城市,应该通过公共艺术规划和实践,让人们看到公共艺术引领的城市广场、绿地和街道的人文景观价值,进而让人们看到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高品位追求。
作者:杜宏武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高校应加强各类艺术社团建设,有规划地组织开展全校性的艺术活动,打造艺术活动品牌。要注重校园环境的优化美化,增加校园景观的人文气息,在教学楼、图书馆、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增加艺术元素,营造美丽优雅、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让身处大学校园的每个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艺术美,让公共艺术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作者:田卫蒙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一、广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器物文化
软实力软实力的物性呈现,是以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文化现象、文化符号、文化载体的物质存在来实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就是历史文化、艺术传统、民族精神的物性敞现和器物凝练。如广州上下九商圈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六世纪以来的海外贸易名片效应和岭南文化符号象征虽然几经沧桑,但是西关建筑、骑楼文化、市井民俗使它以西关地区活的风情画而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承载着历史文化中某些幻变和不变的时间况味。关于“器物之心”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说:“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可见,器物文化不仅仅是形态美学,也与民族情感、道德理性、文化价值紧密相连。广州城市公共艺术在文化和商业背景下的每一次变迁,都是器物文化软实力大浪淘沙后的净化过程。比如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有宋代石门坎、明代门洞路面的古迹,有明代古书院的原址,是清代双门底的商业重地,是小说《千秋家国梦》高第街的“原型”。现在是广州时尚文化、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这些历史的记忆、重商的传统、岭南的文心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广州城市的公共艺术,以某种物质形态成为带上时间烙印的广州历史文化记忆的缩影,这些可供大众共享的、公共的、民主的文化艺术资源,以感官可以触碰的真实,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整合与传播下去;并以艺术物质载体,成为民族优秀价值的纽带,以强大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民族自尊自爱自信的源泉。它也是无法取代、无法再造模仿的中华文化精华。
二、广州城市公共艺术的行为文化
软实力“现有的文化软实力概念更侧重于指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结果和形式,是静态的文化软实力。但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种已有的成就状态,更重要的在于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国家实力的过程和机制。”随着城市公共艺术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公共艺术更倾向于人类生活状态的当代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艺术样式。当代广州城市公共艺术同样呈现出更加多元动态的趋势,互动性、交互性已经成为新型城市公共文化艺术的一种形态。通过民众的参与和感官的体验,镶嵌了文化资源的公共艺术给大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对之产生吸引力;而吸引力是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第一个层次,然后才会进入对传统经典等国家文化资源所体现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模仿与认同阶段。之后进入凝聚和支持的层次,即是指国家的主流价值关系理念成为凝聚国内民众和赢得国际社会支持的精神优秀。2014年广州荔枝湾“水陆空”全方位打造的既传统又时尚的水上花市,融合了花船巡游、十里花街、水上集市、空中花市(网上花市)、十里花灯等形式,将广州花城文化的民俗传统、海上丝路的文明记忆、公共艺术的互动参与融为一体。既是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即时艺术形式,彻底颠覆了静态公共艺术的概念;又是一种艺术文化的大胆创新,以民族情怀、历史记忆作为行为文化软实力的优秀理念。2013年广州灯光节上,展示了一系列数字交互的光电艺术,比如由五根光柱形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光之花》。《光之花》的花型是由亚克力与LED组成的;设备底下有一个重力系统,进入人数越多,光花越亮;头顶花型灯光也千变万化,根据人们参与行为的改变而不断转换造型。《光之花》彰显的是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另一面,通过最先进的艺术理念、一流的媒材,增强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吸引力,丰富了大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增强了艺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贯彻落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三、广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制度文化
软实力这一类型的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制度以及伦理道德、语言、习俗等各种规范的运用。广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变革,也经历了制度文明不断繁荣更新的过程。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建筑外形设计的最后敲定,正是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交锋和资本的决斗,最后这个珠江边上两块带有寓言色彩、文化典故属性的石头造型才确定下来。它继承了古南越王朝海珠石的神秘传统,象征着羊城经历沧海桑田、寓意珠江河畔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促成圆润双砾广州歌剧院最后中标的,并不是“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头衔,而是广州歌剧院业主委员会对建筑遴选机制的改变而确定的。当时,歌剧院业主委员会,将方案抛出来,由广州市民去决定最后的方案。2802名市民前往方案展示现场投票,有2万名市民通过网络进行投票。可以说,在各类话语权的争夺中,城市公共艺术决策机制回归到民间,公共艺术形态和事态都成为哈贝马斯所提到的“对话理论”和“沟通理论”的实践者。更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机制的成型和发展,正是中国尊重国际惯例、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2008年广州市政府举办南越王博物馆整修设计方案的征集活动,将12个候选方案公开展示由市民来选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形态不一样的使命和价值。文化产业的发展命运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辅相成,而文化产业模式、体制的创新和活化,又是重中之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
从十一五以来,广州把动漫等产业的扶持作为制度定型下来,广州的动漫星城等公共空间也开创实力的强大,明清时期国家力量的衰落则败于创新停滞;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所选择的社会制度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却使中国软硬实力的发展遭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和致命的损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软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未来发展来看,大国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层面,更进一步体现在观念、文化、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国家形象、国际制度参与、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上。发展中国软实力必须要有大格局,做长远准备。
作者:王金玲肖旭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一、以公共艺术打造个性化的城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者投入大量资金物力打造城市形象工程,但大多数效果并不理想。蕴藏着浓厚传统底蕴的城市建筑文化和老街老巷在近几年的城市化改造中烟消云散,拆掉过去的又拙劣的建起仿古的,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品,大多成为了粗制滥造的“菜雕”和“城害”。以雕塑为例,在很多城市,公共雕塑被当成“补白”的装饰,不仅无足轻重,而且大多粗制滥造,或者拙劣地模仿欧洲城市雕塑元素,各种希腊裸女雕塑,骑马的欧洲骑士雕塑,天使雕塑,普遍的世俗情节营造了这样的消费市场。创意的匮乏,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公共艺术雕塑的普遍问题。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实施。当代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点缀”,而是塑造城市个性,营造城市文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梳理城市的文化历史脉络,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城市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景观不仅是建设绿地,花园,而是将“文化”意义不露痕迹的植入其中。从地域文化上塑造城市标志的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举一个较成功的例子:美国的“圣路易斯拱门”,它高达192米,由伊洛•沙里宁设计,是圣路易斯市的地标。圣路易斯曾经是那些不屈不挠开拓西部的拓荒者必由之路,“圣路易斯拱门”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建。这件作品充分展现并挖掘了密西西比河的地理位置特点,标示了美国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整件作品如同一座桥梁,把移民的潮水和河畔连接起来,更像一条彩虹让人充满憧憬和期盼,又像一座敞开的巨门,展现了美国博大的胸怀和包容性。这件作品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既是雕塑也是建筑,游客可以搭乘电车至拱门顶部观光。凡是亲眼见过圣路易弧形拱门的人,无不对它的壮观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公共艺术作品,广州的《五羊》雕塑,以古代广州城起源和发展的神话传说为蓝本创作建造,而今这件石雕已是广州城市形象的第一标志。这些案例都是从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流传上塑造城市的标识
2.从城市现代文明发展上创造具有国际化和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打造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标识。公共艺术既要代表城市传统和地域文化,也要以创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来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力。以“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设计者为建筑艺术家弗兰克•盖里,这件建筑作品的形式超离人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建筑表面覆盖着无数太铝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色光芒,映衬着水边的倒影,更显庞大壮观。人们说它像一朵闪闪发亮的金属花,又像一个肆意歪斜的形体,或是一个爆炸物,而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詹姆斯形容它是一只巨大的“蠕虫”,“蠕虫”是有机形态,是生命的象征,是对冷峻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的抵抗,是对生命的赞美。这件作品充分展现盖里的设计理念:绝不留恋传统,建筑向自然还原,向原始有机生命体还原。他的设计方案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最终还是实施了,这件如同雕塑的建筑让西班牙名不经传的“毕尔巴鄂”小城一举成名,开馆之初带动整个城市GDP上升0.5%。盖里的作品把他对当代艺术的领悟和他对建筑的理念展现在了作品中,打造出了一个建筑奇迹,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一件标新立异的公共艺术作品的确立,体现了一个城市和国民对原创艺术前卫艺术的包容力和接受度,也是城市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
二、建立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作品的题材和造型要符合城市不同场所空间的要求
1.纪念性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有特殊纪念意义场所中的艺术作品是属于重大系统性的公共艺术,如北京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古罗马竞技场、拿破仑的凯旋门等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象征和文化意义。但不能要求所有的广场和公共空间都是如此严肃,否则我们的公共空间就成了教益的课堂。
2.娱乐休闲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对于人们休憩的公园、市中心的商圈等等,更需要轻松愉悦的公共艺术设施。我们的城市高楼林立,密度达到极限,上下班高峰,车流人流和密集的高楼,让整个城市的神经都绷到极限,城市带给人们的是冷峻的直线和横线,楼层街道带给人们的是疲倦的几何式的单调叠加和重复,从人的角度感知,这种快速紧密的生活节奏使大众对休闲和放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和重要。这里可以举个例子,位于法国德方斯新区广场的一组米罗的雕塑,斑斓的色彩和天真稚拙的造型,如同出自儿童之手,这些不规则的,随意的,单纯可爱的造型放置在空旷的广场中,使周围充斥着直线和横线的现代建筑,瞬间有了人情味和生机,这组雕塑作品犹如一阵春风,不禁将人们带回到快乐纯真的童年时代,充满了幸福的梦想和期待。公共艺术通过其造型语言改变了周围的环境气氛,控制了环境的视觉焦点并带给了人们美好的感受。
三、结语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魅力和标识性的体现,同时又是提高和推广市民美学素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如何将一个城市的理念,人文关怀,功能性组织到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中,是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和艺术家们一直要努力思考的问题。本文的意义也在于此。
作者:张静赟喻鹏单位: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1.1课堂教学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根据政策文件要求开设了《艺术概论》《音乐欣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舞蹈艺术》《书法鉴赏》《美术鉴赏》等八门课程,然而公共艺术课程仅局限于这八门是不够全面的。在教学上我们既要抓基础,又要注重普及中的提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向两头延伸,将限选与公选相结合供各类学生选择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实践教学环节是公共艺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与内化而言,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学校可考虑在上述八门课的基础上增添开设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例如,合唱、绘画、戏剧表演、形体训练、器乐演奏等,并定期在课堂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提高他们艺术表现的自信心。最后,艺术教育还要注重与专业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文化的认同,提高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
1.2课外拓展鉴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高职院校应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第一,网站建设。开发专门的公共艺术校园网站,设置政策文件、艺术风采、艺术知识、资源下载、艺术沙龙等板块。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内外艺术信息,学习先进的艺术理论知识,并通过留言板块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群,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交流学习心得。第二,微课建设。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其以流媒体形式展示了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教学活动,短小精悍、活泼新颖的特点使学习者可以达到自我学习的最佳效果。艺术实践活动不能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也需要课内外的紧密结合,使实践与理论相对接,做到学以致用。艺术社团是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组织,同时也是带动其他学生参加艺术训练的主力。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社团活动,对于在艺术社团中有突出贡献者可以在三好学生及各类奖学金评定中获得优先推荐。此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
2构建评价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艺术教育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保障。课程评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对课程过程的评价。广义的是以课程评价来分析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合理性、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教学成果等内容,涵盖课程设计评价、课程需要评价、教材教学成果评价、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有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几方面的教学工作,这种特定的教学形式就需要学校加强管理,采取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督导部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模式。以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反馈情况、教学思路创新等方面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水平,通过综合角度考核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3外引内培,建立高素质师资团队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艺术师资团队是艺术教育内涵建设的优秀。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各院校要按照省教育厅要求配备足额的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社会艺术团体和外校艺术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形成公共艺术课程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发展,必然要依托于科研工作,在科研中完善教学,使教学和科研共融共进、互补发展。因此,学校要积极动员和组织专兼职教师开展公共艺术课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并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推进公共艺术课教学动力,及时解决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实际,凸现办学特色。
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艺术学科不同于文科和理科,它在视觉和听觉上所感受到的美是借助设备器材来完成的。根据国家教委和省教育厅要求,学院每年应拨有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来保障课程教学的需求。公共艺术课程包括八个门类,而每一科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子科目,其中有些科目对硬件设施是有一定要求的。建议把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场地建设成“鉴赏室+活动室+资料室+展示室”四室一体的公共艺术多功能厅,这样可以整合资源,节省经费开支。同时增添一定数量的经典音像资料也是必要的,毕竟学生的感知艺术美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听和看这两个步骤。单靠教师手中的资料来承担教学是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此外,公共艺术课程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不容忽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安排和组织学生去校外艺术场所。
作者:马格格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是由“公共”和“艺术”两个词组成。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客观上由公众介入具有一定的公共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都能够纳入到广义的公共艺术的叙述中。如城市广场、景观、公园、园林、水体、街道、建筑、装置、雕塑、壁画、工艺艺术、光艺术、影像艺术、广告艺术、公共展示空间等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表现范畴。观察整个公共艺术的历史延亘,发现公共艺术是在漫长的社会物质、精神和心理铺垫中孕育着,在历史进入到现代艺术之后,公共艺术终于产生以至迅速地发展了。20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这个新概念进入我国,并开始发展繁荣,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拥有了公共艺术丰富的创作语言和创新理念,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公共艺术作品特色遗失我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求量不求质,作品劣质无内涵,甚至部分作品雷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因为其反映出了地区特色,更容易获得大众认知的共鸣。一件公共艺术品成名之后,在国内会发现有不少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抄袭仿制品,这种不根据当地具体特色来具体设计的行为,严重损坏了城市各自的特色文化,使城市形象变得空洞,抹杀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真正意义。
(二)公共艺术作品形式落后,技术含量、互动性差公共艺术在我国诞生的时间较晚,虽然近年来国内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的研究已成规模,但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作品还是传统化的,融入数字技术的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性研究并不多见,落后的展示形式,无法调动起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公共艺术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反应,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完全融入一个城市的血脉中,称为其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伴随各种高科技日渐成熟,物质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自然人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了公共艺术必须紧跟时代不断的发展。
二、数字化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公共艺术是在公共空间里的一种艺术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受众已不能满足传统的公共艺术在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的联系。引入数字化技术,成为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特征作品,使公共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篇章。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公共艺术呈现出来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欣赏者能够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观手段和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达到全身心的融入、体验、沉浸和情感交流,从而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公共艺术作品越来越注重从参与者得到的直接或是间接反馈,它们把参与者当作是作品一部分,更加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和积极的参与性。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中更强的体验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虚拟性原则是必须要遵从设计原则,也是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体验性原则数字化公共艺术很多作品可以让观众直接参与,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怀着好奇心理,自身的主观意念不断的探求其中奥妙,从而不断的达到体验高峰,没有参与者不能获得体验也就不能获取作品的真正价值。数字化公共艺术品,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到体验者的情感、心理、身体等因素。对比之前传统作品带给观众的效果,注意体验效果渐进性和多重性,设计不同的体验角度和多个体验点,并能够使得体验有层次和联系,确保观众在过程中不断巩固已有的体验快感,达到体验的高峰。
(二)互动性原则互动性是公共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具有观众与作者平等及其信息传导的双向性特点。在互动公共艺术中,观众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作品中,并对作品的走向产生决定性作用。数字化交互性公共艺术必须通过参与者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行为改变作品影像、造型、色彩、质感甚至意义。这种交互不仅包括物质和身体的交互,更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三)科技性原则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涉及到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灯光艺术及计算机艺术等的各个艺术领域,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实现艺术家的设计要求,必然需要更多高科技的手段融合介入。以的形式存在,不会随空间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数字化公共艺术不同于传统静态公共艺术作品,更多是以“声”“光”和“电”要素的新领域,是艺术与科技更紧密的联接。受众通过参与活动使得艺术作品产生实时变化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作品本身所阐释的内涵。
(四)虚拟性原则公共空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虚拟空间和网络空间,在数字化公共艺术中重视虚拟性,能实现人与作品的多维度沟通,将互动的效益最大化。虚拟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实现,虚拟现实通常指的是借助计算机三维技术、跟踪技术等综合技术生成的集视、听、触觉为一体的交互式虚拟环境。用户可以借助数据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等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互动,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得到和真实世界相近的体验。虚拟性原则要求设计者不要仅仅考虑到作品实际的社会空间中的放置,也要考虑到网络空间和数字媒体空间的运用。艺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主观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来源于生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是在长期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手段和知识,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艺术有浓重的感性色彩,而技术则是严谨的理性偏多,但数字化时代下,艺术设计则是艺术与技术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结果。公共艺术引入数字化,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具有很强互动性的作品,艺术上代表是的内容,技术完善其实现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等,使得大众参与体验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让公共艺术焕发出更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作者:高翔单位:淮阴工学院
一、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
(一)对实施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几年,我国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仍然是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且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离它所能发挥的功能还有一定的差距。军校教育管理部门与学员对公共艺术教育都不够重视。首先,管理部门仅仅把军校教育视为专业教育、岗位任职教育,没有理性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有的理工院校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也只是简单选取一两门鉴赏类课程,只有在上面教育检查的时候临时整理一些资料应付,以致其在发展中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比如,第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教学目的,成为展示学校艺术素质的“窗口”。学员普遍认为军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业务素质就够了,他们从内心排斥公共艺术课程,即使选修了课程,也只是应付了事,并未真正投入精力学习。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与人文知识的欠缺《方案》中明确提出:“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按国家规定的正常艺术教育编制来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员人数严重不足。理工科院校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或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员,主要靠学校少数几个艺术教员和人文学科的教员来兼职。艺术教员主要从艺术院校毕业,受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重技能、人文知识浅薄、艺术素质欠佳、艺术理论功底薄弱等缺陷。有的还聘请一些艺术专家来兼职,走走过场,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艺术教育师资配备存在许多缺口,艺术课程的安排自然也就十分简单,很多院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较全面的公共艺术课程,导致了学员选择的余地不大,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
(三)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方式公共艺术课程是院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及质量把控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然而,理工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出现课程设置不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随意性较强、课时不足、缺乏总体评价体制、对开课的效果少有认定、选修学生不普及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教员往往依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来要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学员艺术素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课程学习、体能训练与参与艺术实践存在矛盾学员的课程学习、体能训练、公差勤务等压力相对较大,学员没有更多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感受不到艺术实践带给学员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出现学员理论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影响艺术活动质量和艺术教育效果,也对学员艺术兴趣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教学管理部门要在广大师生思想上确立公共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增强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正如,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维斯特所说:“艺术使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科学也是如此,它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的方式”。“科学和艺术在于把这两个看上去没有关系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些新东西,而这些新东西常常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这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寻找联系,揭示真理,从而改变甚至创造世界。”
(二)重视教员队伍建设既然公共艺术选修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逐步建立专门的艺术管理机构、教研机构。其功能是组织和承担全校的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教育科研,并配备全职教职人员编制和其他教学资源,根据学院、艺术教员自身的需求,组织艺术教员外出学习、参加函授等形式进行深造,提高艺术教员的理论水平。也可以向艺术院校、专业艺术团体聘任专职教员或资深的兼职、客座教授,相对固定一批师资,面向全校指导艺术教育。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建设规范、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是开展教育的关键。首先,《方案》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笔者认为,院校可以参照《方案》执行。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定位在以鉴赏为中心,以审美为主线,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和作品鉴赏分析,让学员初步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艺术文化,培养浓厚的艺术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为下一步任意性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既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一般特点,又由于其存在于教育的特殊背景下,面对着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学员群体,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特殊性。院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员的特长,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员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教学内容应结合理工科学科特点,达到艺术与艺术、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到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如“战争艺术”“科学与艺术”“伪装艺术”“计算机媒体艺术”“建筑美学”等,促进学员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共同开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再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第三课堂空间,利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如艺术专业院校、艺术团体、美术馆、博物馆等。总之,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引进师资相结合,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面,体现院校的特色和个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避免整齐划一的学分考核,应注重考察学员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不应用同一标准来量化学员的学习结果。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需要树立多元的评价理念,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考查,考查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成绩评定尽可能多元化。首先,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学院要组织专家系统地听课、评课、观摩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其次,对学员艺术教育水平的测评,包括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的评估等。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动态成绩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的互动、课后习题等。静态考试采取调研报告、论文、笔试、口试答辩、表演等多种形式。上述评价方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总之,理工院校应不断发展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帮助学员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员进行审美实践,提高学员的审美素质,将其塑造成基础牢、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作者:卓长春赵刚赵希涛单位: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现状
(一)师资队伍缺乏许多高职院校在公共艺术课程师资力量方面虽然投入很大精力,然而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的规定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专任教师人数仍显不足,多数课程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或是由行政部门人员兼任,这样一来,开出课程总数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中的不少人并非由艺术专业毕业,对艺术理论掌握不够透彻,讲解、组织实践活动有难度,对某些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无法授课,导致许多课程不能开设。
(二)精品课程太少高职院校的职能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又比公共艺术课程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显现教学业绩。因此各高职院校在涉及课程建设和教学成果展示方面,相对于公共艺术课程而言,明显倾向于专业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往往扮演着陪衬的角色。与公共艺术课程相关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项目申报难、审批通过难,甚至部分经费不够充裕的院校以牺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来换取专业课程建设,从客观上打击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
(三)学生的轻视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一股浮夸的思潮,同时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多地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历考试如专转本、专接本等,技能考核如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的课程学习中,不少学生根本意识不到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迫于修学分的压力才不得已学习,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只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能省事就省事、能偷懒就偷懒,甚至逃课去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较为轻松,从客观上也助长了公共艺术课程受轻视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四)客观条件限制由于不少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需要专门的场地与器材,而这些场地与器材的建设与购置要占用学校大量的资金,不少高职院校资金就不充裕,更不愿意投入,导致部分课程因场地或器材无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而且部分高职院校由于不重视,往往虚搭组织机构框架,造成没有部门真正能担负起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重任。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理念及原则党中央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传承,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的职能。同时还指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合。这就表明,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开设课程方面,应面向本校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在学生选择课程方面,应加以积极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在课程内容方面,应积极向专业课程靠拢,并随着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而更新,做到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方面,应注意理论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既不只讲理论不去实践,也不单单实践不讲理论,做到知行合一;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避免灌输式教学,做到循循善诱。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内容要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内容上也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充分认识生活之美,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增强生活体验,对体验加以总结,使之升华为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是情感的体现与寄托,能以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体会到艺术作品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多方面接触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增强对不同文化艺术的包容性;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把科学与艺术相融合,从而锻炼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充分认识到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学会用科学的审美眼光看世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自我感悟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自我提高打下基础。
(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成根据上述原则及内容要求,高职院校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作如下区分:表1中只列举了部分课程,各个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添加模块内容。学生首先通过学习基础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为后面的相关课程学习提供了方便;其次通过学习鉴赏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提高了鉴赏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演出技能;最后进行应用能力模块的实践锻炼,就可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优点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的高度统一在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实施的背景下,把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按模块划分,进而与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进行结合,增强了考核的便利性,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地位,促进学校与学生的重视。
(二)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模块化建设,使得本校的优劣势一目了然,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方向,尤其适用于经费较为紧张、需要重点建设部分课程的高职院校。
(三)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既然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显现,那么配套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也就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之早日有能力肩负教学重任。
四、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
(一)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实施,首要在于高职院校自身要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工作制度予以纲领性保障;明确学分管理规定,突出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比重,提高奖励、改变奖励形式,促进大家的重视;切实构建教学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并赋予实质权力,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增加公共艺术课程立项比重,突出公共艺术课程的科研地位;努力增加场地与器材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部门的积极行动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创新考核形式;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形成教师自我学习为主、教学部门帮助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力争形成教学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保证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重视科研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三)教师自身的自觉配合各任课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我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有能力多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争取把学生的态度从消极逃避转变为自觉重视、自觉参与。
(四)学生的自我觉醒作为教学客体,学生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公共艺术课程自然也需要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而前提便是学生本人在接受学校、教师引导后的自我觉醒。
作者:张媛媛马波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一、夯实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教育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民族地区,艺术素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多少文艺基础,更没有听过交响乐,基本上不识简谱或五线谱等,因而还必须从艺术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就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有效激发各民族大学生艺术兴趣、切实提高艺术素养的主渠道。当然,由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绝不能好高骛远,还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艺术基础差的实际来进行安排和课程设计。
第一,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制度设计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措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严格规定学生一定的艺术类必修学分。在资金上,提供公共艺术教育专项资金和改善教学的环境与条件,若存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要让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合理布局。建立操作性强的公共艺术教育监管和评估制度。在科研上,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趋向和特点深入研究和分析,切实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规划等。
第二,在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学管理上,一方面,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力争涵盖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美术、影视等主要的艺术类别,尽量兼顾理论、技巧、赏析等多方面的内容,让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格陶冶、思维训练、知识传授等多个层面的教育作用。当然,教学上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更不能媚俗化为装饰性的休闲娱乐课,而要通过雅俗共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技巧,让大学生在接触中被感染和熏陶,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能领悟到艺术的美,情感在学习中得以陶冶,精神在感悟中得以升华。课程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地方人文风情。实践证明,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课程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设计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又要推陈出新,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花永不凋零,避免因公共艺术教育的艰难而逐步磨灭。
第三,在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必须建立教育目的明确,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创新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满腔的热情,并心甘情愿为艺术教育而挥洒汗水和贡献青春的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基本条件,也是让普通大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热情的力量源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积极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校要立足现有教师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老师的特长,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其教学水平,充实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并在学校每年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引进一些艺术专业或具有艺术特长的青年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二是通过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内部的教师职称晋升、学术梯队人选的评定、教学工作量的认定及薪酬待遇的合理提高等方面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要把教育资源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去,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艺术资源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聘用客座教授授课或临时举办讲座、沙龙等形式,从而有效缓解高校艺术类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并有效拓展在校大学生艺术学习的视野和眼界。
二、利用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千千万万的当代大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感受文化艺术魅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载体,让艺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感性和理性认识相互交融,使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感悟,艺术修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提高。充分考虑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环境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艺术活动要充分依赖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的活动形式。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属于高校广大学生能够普遍参与的大众性活动,参与门槛低,学生积极性高,辐射面广,受益人多,在广大学生中影响力持久,相对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而言,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正好与高校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不谋而合。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的群体性活动要在大学生参与面的发动和活动的组织上下功夫,既要避免学校无论什么文娱活动总是“少部分文艺积极分子固定在演,大部分大学生被迫在观看”的现实状况,又要避免因组织不得力而让好的活动形式流于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可以采取“班—系(学院)—学校”的梯级组织模式发动广大学生广泛参与,让文化艺术的魅力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要注意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褪去功利化的色彩,少一些利益性的评比,多一些大众娱乐的精神,让每一位大学生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另外,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群体性活动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动脑筋,保持对大学生群体中不同文艺爱好者长期的吸引力。如建立“艺术节”制度和定期开展文艺活动,内容广泛涉猎美术、戏剧、影视、音乐、书法、舞蹈、戏曲等多方面的范畴,通过班内活动、院系交流、校际展演等群体性文化艺术形式,同学们激情互动,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融入融洽的活动氛围之中,让广大的观众仿佛自身也成为表演中的一员,自己不再是局外人或配角,而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广大学生对艺术的羞涩和距离感慢慢地消失,鼓舞着更多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不断投身到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良性发展的态势,也使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旋律得到充分的弘扬,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强化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锻炼平台——学生艺术社团
学生艺术社团是大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欣赏文化艺术,展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课堂”,在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完全出自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点不同,学习的心态和状态自然会有较大差异,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场地,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相互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充分地施展,尽情地表达,不断使自己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当然,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更新社团建设的理念,让艺术社团走精品与普及、专业与娱乐、学校与社会“三结合”的道路,学校在经费、基础设施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社团的管理上,应根据艺术社团的特性实行柔性化的管理,以广大学生艺术修养切实提高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根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教育双方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当然,在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组织者和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大学生,学校也要从制度上确立发展的渠道,比如专门设立相关的学分奖励制度等。同时,更要鼓励大学生艺术社团广泛参与社会性的各类活动,因为艺术只有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艺术对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也才具有持久性。
四、拓展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渠道——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璀璨夺目,是中华文艺殿堂中的瑰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而大放异彩,这实际上为民族地区高校提供了浓郁的地方社会文化艺术氛围。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立足于校园内,更不应该孤立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主动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习渠道,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学习,让大学生在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信念的目的和作用。当然,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学校有组织的文艺活动的学习和交流,也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大学生艺术团体的对外交流学习;既有参与地方群体性的民族特色活动,也有对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发掘的研究性活动;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既有文化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形式,也有对文化艺术真谛的纯真追求等。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让年轻大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实现途径的探讨,既有利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整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也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映
一、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近几年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的曝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我国高校目前仍沿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的思政工作,将德育仅仅当做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忽视了道德情感体验这一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难以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他们大多并没有自觉主动、心甘情愿地以德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似乎距离他们很遥远。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功利,道德观念趋向本位,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信仰与理想观念淡泊。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准降低了,意味着社会公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降低。有些中国公民在国外旅游时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中国公民在国际上已造成素质较低的印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使得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实施和推进大学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发挥其美育功能;要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要体现公共性,惠及全体学生;要把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找准着力点,锐意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国家教育部已对公共艺术教育有了纲领性的政策颁布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制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多方面的现实原因造成多年的实施情况不佳。如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率、技能比赛获奖、数量等指标,对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关注相对较少,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公共艺术教学论、教育评价还没有被系统科学地研究。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什么是艺术”,即艺术的本质和特征问题,这是艺术的根本问题、优秀问题。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首先,艺术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其表达的内容都源自社会生活,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审美性。所谓审美性,是指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把社会生活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去发现、把握、发掘,即使现实中丑陋的事物,艺术家也会通过审美理想的烛照,揭示其丑陋的本质,从而反衬出对美的颂扬。艺术是以特定的物质手段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具有审美、认识和教化诸功能的审美创造物。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以人性心理为反映对象;以虚构的假定性的艺术形象为表现形式;不同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作为审美创造物又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与观赏者的情感交流以实现审美教育和净化心灵的功能。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或者说是它的升华和纯化。因此,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人的审美活动,就必须要研究艺术。把艺术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认识清楚了,就更容易认清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规律,并且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促使美的事物发展、繁荣,也促使丑的事物衰败、死亡。
(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任何艺术作品都塑造了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具有感性的因素,体现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是形式鲜明、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地表现艺术形象的思想内容。
2.主体性。是艺术家对生活、艺术的感悟,反映生活的同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感受,把情感与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具有创新力。
3.审美性。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集中体现了形态化的审美意识。艺术家将其正面的人生态度、道德评价、渗透到了艺术作品中,赋予艺术形象以真、善、美的精神特质。成功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了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
(二)艺术作为精神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1.体验性、认识性。艺术作品中的真实环境、真实人物、真实情节使得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人生体验产生共鸣,然后在体验中情感得到升华、深化,从而使人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2.倾向性,意志冲动性。即使客观性很强的艺术种类,也都具有激情和热情,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
3.无意识、非自觉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灵感完成创作主题,这种灵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感觉,即创新。
(三)艺术的感染性艺术的感染性是不同于科学的特殊之处,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来感染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艺术对象的情感体验必然进行了理智思考,这种思考凝结了艺术家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而情感与理智的密切结合,则深刻挖掘了艺术对象的内在本质,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更加感染人。
三、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优秀是通过实践与学习弥补人素质上的缺陷或不足,促进接受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自古至今,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是欣赏、解读艺术作品,受教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心旷神怡、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审美情感,达到与道德情感的沟通。由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认知,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教者在欣赏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对其爱国主义、秉公守法等高尚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
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教育也可说是审美文化教育,所以,我们借英国教育学教授班托克对审美文化教育的界定,可以理解艺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段。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实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使命在于丰满人性,这是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以及终级祈向。艺术教育包含了潜在的文化、政治、道德教育内容,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等相对于抽象、强制性的说教形式,更容易提高受教者的接受兴趣与主动性。艺术也能成为一种文化植入和精神控制的媒介。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以利玛窦、郎世宁等为代表的依托不同宗教使命和文化策略的几代西方传教士身份的文化群体,借向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油画艺术,实则在中国本土进行不同程度的西方文化传播,试图把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植入到中国。然而,中国本土画家和学者对西画东渐采取多种评判的态度,并在自身的绘画实践中获得了曲折的显现。与林风眠同一时期的画家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老庄思想和“美与和谐”理念,集传统与创新的中国审美观融入到他们的美术作品中。
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个体素质教育方面,追求各种素质和谐自由发展。艺术教育通过政治理念、思想原则、道德规范、风俗人情等的教育传播,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和进步。它带给受教者审美快乐、自由超越精神,使得人们的情欲受到规范和净化。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王诗群单位: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
一、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教学优势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用理性思维对建筑之美做出的高度概括。建筑的艺术性往往来源于设计建造者的灵感与创意。从建筑中寻找美、发现美,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比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欣赏更加直观、更为生动。因为建筑作为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能激发学生的认知热情,学生的参与性较强。
二、建筑艺术的独特性
建筑是用结构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它虽然是凝固的,但蕴含着人文思想。在西方,“建筑”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称建筑师为“architecton”,意为“创始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原始石器时代的洞穴、巢,到古代文明的宫殿、神庙、陵墓建筑,再到近现代的高楼大厦、大型体育运动场馆、工业建筑,无不是自然的人工化过程。建筑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是自然与人工、个体与社会、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体。
三、基础模块——如何进行建筑欣赏
在对现代建筑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审视建筑大师所设计建造的精美作品,了解其在具体环境中的位置,在特定历史背景和建筑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揣摩建筑大师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让学生充分想象,深层次感知建筑艺术之美。教师要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现代建筑,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用艺术的眼光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建筑艺术的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手段探索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四、多媒体电影探索式教学
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寻找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能带给人们最为直接的信息资讯。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赏析建筑电影,从平面转入三维世界,更好地营造艺术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筑艺术欣赏,分组讨论电影中建筑艺术的特点与功能,合作学习,感受建筑的魅力,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影《安东尼奥•高迪》,导演是敕使河原宏。这是一部拍摄于1984年的影片,用亚洲视角审视伊比利亚半岛的风潮,高迪用建筑设计征服世人,默默证明着“艺术无国界”的理念。影片对高迪建筑作品内外都有详细的拍摄,神秘、异域、另类、梦幻般,仿佛唯有童话里才会出现的城堡和房子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通过影片感受巴塞罗那这座充满“高迪味道”的城市的魅力。电影所呈现的艺术情境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其他的建筑电影还有很多,如《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建筑大师:赖特》《壶中:日本现代建筑之美》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教学内容的需要放映。
五、在认知美、感悟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养
“美!”这是许多人在欣赏艺术时情不自禁的感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谈论各种各样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人体美、心灵美、言行美、艺术美等,它们都有自身的规律。建筑的美主要表现在建筑作品里,表现在大师创造设计的灵感之中。就存在或出现的顺序来说,建筑是一门较早的艺术,通过对建筑作品赏析,中职学生可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相互贯通融合,唤醒对生活、环境、自然、人文的关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
作者:荣燕 单位: 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一、城市公共空间和节庆装饰艺术的融合
节庆装饰艺术是指“依托装饰艺术的基本要素,主要围绕城市的天际线、街区轮廓、建筑立面、广场景象及园林片区的造型、色彩、光线、节奏、空间及片面等元素进行视觉化的艺术设计”[2]。节庆装饰设计在体现艺术美学价值的基础上,更要切合特定节庆主题进行设计,以此增进城市节日气氛,推广节庆文化。城市公共空间与节庆装饰艺术的融合,人们欢聚共庆节日,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体现,国民凝聚力的表现,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的设计遵循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形态、色彩、材质各物质要素上。另外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的设计应重视人作为节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充分考虑民族差异、情感诉求等精神要素。
二、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构成要素
1、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物质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装饰物质要素主要分为色彩、材质、形状与形态。色彩,在节庆装饰中焕发着神奇而独有的魅力,装饰者根据传统或现代节日的要求,运用大自然的颜色,调和明度、纯度、彩度,提炼、夸张、组合、变化而成节庆装饰色彩。色彩学理论研究每一种色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体现着人类的不同心理,当视觉感官到某种颜色时,大脑神经便会反应出不同的讯号,如红色代表热情,人们便立即感受到激动兴奋;绿色象征自然,人们便会联想到健康、环保等。材质,是材料和质感的结合,是构成节庆装饰艺术物质要素的重要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所运用的节庆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普通材料有纸、木材、金属、塑料等,还有性能优越的新型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的运用,能体现不同的艺术质感。形状与形态,由抽象化的点、线、面、体所组成,在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上变形、融合、延展,彼此调和,在调和中变化创新,创造独特的节庆装饰形态。城市公共空间在节庆的主题下运用丰富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材质,创造一定形态的装饰艺术,在光照、灯光照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更好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缔造艺术享受。
2.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精神文化要素
城市重要的优秀要素是人,评价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艺术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其设计耗费材料的多少,设计水平多么超前,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纳程度,是否符合城市居民对于节庆需求的满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更是要求艺术重视人本思想的体现。如中秋节节庆装饰时采用月亮、灯笼、大红绸布、月桂树等与节日主题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吉祥元素,以灯饰的形式装饰美化街道,将装饰艺术完美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根据地域特点和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制约促使各区域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和审美观念。另,根据不同类型的节日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形式、元素等也不尽相同,以此表现各区域千姿百态的节日装饰艺术形式。北国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哈尔滨凭借冰雪时节优势,推出大型冰雕艺术精品工程的冰雪节,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公共空间与节庆装饰艺术融合,反应了人体主义思想潮流的趋势,更是社会文化的需求以及艺术审美的体现。
作者:许滢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是城市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人与城市进行交流的媒介。公众无时无刻不依靠其与城市进行互动,进而在和城市的不断接触中收获体验,并最终藉由体验创造出各类新的城市景观。在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人与城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城市文化景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城市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出现于林立高楼之间。那些通过固有属性让观赏者引发潜在联想并最终获得自我确证的公共艺术,是具有隐喻表达特性的公共艺术。它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共同向人们传达一条街道、一片土地乃至一座城市的记忆。公众出于情感因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创造出这类公共艺术,又在空间的游览过程中收获情感的皈依。于是,随着艺术被“植入”城市,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和新生,人与城市之间的“对话”变得更为感性和深入。
1.观念溯源
1.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创作活动在二战后逐渐兴起。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西方国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设计者对公共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深切关注,城市空间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西方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历史文化、表达特定情感、凸显城市特色,对当今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根据美国公共艺术协会(AssociationforPublicArt)所述,“公共艺术,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铸作、雕刻、建造、拼装、绘制出的物体均可为之。公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何而建、建于何处及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公共艺术能表达社会价值,提升环境质量,改变景观风貌,强化公众意识。置于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是一种为了每个人而存在的社会表达形式。”[1]由此观之,公共艺术并不只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任意一种艺术门类,也不是空间环境中的单纯附加物;“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的最根本属性之一,不仅使公共艺术承载了特定集体的文化及思想,甚至能够影响观赏者的活动与思维,从而将公众、艺术、文化、社会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否认,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甚至城市,这些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都蕴含了其过去的历史,当今的风貌和未来的发展。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恰恰是艺术与空间的良性互动结果。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载体,使场地的历史及文脉得以直观、鲜明的聚现;另一方面,人们以公共艺术为媒介,感受场地所蕴含的信息并融入自身情感,将历史与文化在心灵中重新演绎,最终通过思想与行为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因此,公共艺术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公众与空间环境进行互动交流的纽带。
1.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地理学界,其概念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2]。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人群在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因此文化景观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地域的文脉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述,文化景观可以是有机进化而成的景观,它既包含过去某段时间已完结进化过程的遗产景观(LandscapeFossil),也包含仍处在演变之中的持续性景观(LandscapeContinuous)。所以,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文化景观可分为已存在的文化景观和潜在的文化景观两类。从广义上说,有别于历史遗迹、历史性乡土景观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它通过展现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和美学价值,记录城市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承担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功能。从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应对其中的物化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也应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要素进行传承。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隐喻
“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最早为一种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隐喻虽来源于修辞学,但如今却被人们广泛的运用于各类设计领域之中。在建筑学领域中,隐喻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的关系[3];在城市景观体验中,隐喻意味着审美的人通过与城市本身或城市艺术现象互动而显示的某种认知关系或自身精神、心理、情感态度[4]。而从广义上说,任何人造的实在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它的“隐喻意义”[5]。由此观之,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性凝练城市文脉,向人们传达蕴含其身后的思想及情感,便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
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特征
2.1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载体
公共艺术作为由某种媒介或材料构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味和功能,人们可以从视觉上欣赏它,亦可以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它。因此,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载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如同室外的展览品,即安放于已建成的景观场所中,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另一种,则是艺术家介入景观设计过程并与不同专业的人士共同合作,将公共艺术泛化于景观场地而特化出的,各具功能的实体形式。
(1)公共艺术作品本身
公共艺术作为跟现代城市关系特别密切的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切艺术所共有的形象性和可感性特征[6]。公共艺术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造型、色彩及材质等要素向人们直观传递各种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内容。因此,园林景观中诸如雕塑、壁画、绘画等传统认知上的公共艺术门类,往往能够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语言传递场所精神,彰显文化内涵(图1~2)。
(2)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泛化
除了造型艺术的方式,公共艺术可通过多元的艺术手段泛化于整个园林景观场地之中。艺术家与建筑师、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将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水景、照明及标识物等场地内的景观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具备一定功能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艺术性,从而创造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更广泛联系的新的公共艺术形式(图3~4)。
2.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一般地,公共艺术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材质,不同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安置方式多样,因此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自身所适用的隐喻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掌握公共艺术的不同隐喻表达方式,并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及与景观设计的结合过程中巧妙运用,是提升景观场地文化内涵的关键之一。
(1)通过公共艺术自身的造型实现隐喻表达
优秀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景观中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空间造型特征,赋予场地特定的艺术氛围。通过公共艺术的造型来实现隐喻表达,就是利用公共艺术具象或抽象的造型,从功能性、艺术性上对隐喻对象进行形式再创造,进而使公共艺术与之建立联系,实现意象的聚现及观赏者情感的投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斯科林纳斯的威廉姆斯广场(WilliamsSquare),SWA景观设计公司经过与雕塑家罗伯特•格伦合作,将写实青铜雕塑作为广场景观的视觉中心,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德州独特自然地理风光的记忆(图5)。在一条横贯广场的奔流水景中,安置着九匹比实物还要大的青铜马雕像。雕像呈奔腾跳跃态势,充满了力量与永恒的意味。如果说,威廉姆斯广场硬朗开放的形象是对广阔的德州草原风光的抽象概括,马匹雕像桀骜不驯的造型则是对德克萨斯州多变气候的隐喻表现。野性的雕塑与流水、铺装、植物一起,将德州大自然的魅力浓缩于此,带给人们独特的心灵体验。
(2)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实现隐喻表达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岩石的厚重,原木的古朴,叠水的欢腾,钢铁的冰冷材质的不同特性赋予人丰富的心灵体验。使用一种或多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公共艺术,往往因材质本身所固有的感官属性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质。因此,依托材质赋予公共艺术独特的感受,借由人的触觉和视觉来实现公共艺术与人在情感上的呼应,并最终将公共艺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便是以材质的运用来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本质所在。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的设计作品时常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隐喻色彩,她在耶鲁大学设计的雕塑作品女子桌(Women'sTable)可以说是运用材质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典范(图6)。绿色花岗岩的椭圆形喷泉桌置于黑色花岗岩底座之上,清水顺着桌沿静静淌下。椭圆桌面上镌刻着耶鲁大学每年招收的女生人数,数字从水池中央按螺旋状轨迹向外延伸,在流水的映衬下独具意境。流淌的水面将所有元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仿佛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坚毅的花岗岩平静而稳重,表达了人们捍卫民权的坚定决心。在这里,由石材和水生成的意义赋予雕塑独特的人文内涵,使得整个场所焕发出了极不平凡的魅力。
(3)通过不同公共艺术在空间中的组合排布实现隐喻表达
除了发挥公共艺术自身特质以实现文化或情感的传达之外,景观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多个公共艺术作品并置的方式来表现一定的隐喻意味。这种方式犹如在讲述故事:景观中的各个公共艺术围绕同一意向,根据空间、路径或自身形态等因素安放于不同场所,将隐喻的内容以片段分层次的形式逐步展现,层层递进地向人们传递情感或信息。就青海原子城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师巧妙运用公共艺术,以分场景叙事的手段实现了景观设计对于一个时代精神的隐喻。在“钟摆型”的游览路线中,设计师设置了若干具象和抽象的公共艺术作品,每个作品均围绕同一主题侧重表达了不同内容(图7~8)。当由南向北走完所有路线,人们会对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当人们将途中所“阅读”的“故事片段“拼接到一起时,则体会到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正是借助公共艺术,设计师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评判交付于观众,人们才能在过去与现实中不断来回穿梭,发掘场地更为潜在的内涵。
3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
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应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即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不断生长、积聚和延续。在城市文化景观中,藉由公共艺术实现场地文化的隐喻表达,旨在强化和拓展场地的记忆,引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具有隐喻表现力的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过往的历史和文脉,记录着城市现今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人们可以凭借它沟通历史与现代,凝聚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或者反映城市的变迁,突显场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抑或引导人们对场地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延续城市文脉。
3.1公共艺术凝聚城市历史记忆
作为人们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活动的历史结果,城市文化景观忠实反映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兴衰与更替。发挥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手法,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铭记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传达场地的历史情感。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由3位建筑师和2位艺术家设计的灯光装置艺术——世贸中心纪念光碑(TributeinLight),是借用隐喻手法对城市历史事件进行纪念及追思的标志性案例(图9)。纪念光碑依世贸中心遗址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由44个高强度射灯组成。每当到了特定日期,人们均可以看到两束蓝白色的巨大光束从高楼大厦间升起,直冲天际。简洁有力的光碑是对世贸中心建筑的高度抽象概括,它不仅暂时延续了曼哈顿上空的城市天际线,而且唤起了居民对于城市过往的记忆。人们可以宁神内敛,回首过去;也可物我两忘,荡涤心灵。在这里,设计者借由光营造出平静而震撼的情感氛围,为人们开拓了一片希望的净土。
3.2公共艺术突显场地文化唯一性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谈及城市时曾说:“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更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流传的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7]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型,城市文化景观在公共艺术的作用下逐渐显露出别样的风貌。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反映场地情感的公共艺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场地文化并使之渗透入每个来者的内心。在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改建公园项目中,公园的设计者并未将场所全部翻新重建,而是将原址内的金属冷却塔、混凝土河槽及工事基础进行保留,增添植物、长廊、坡道、台阶等要素从而为城市居民够建了一个崭新的休憩公园(图10)。通过艺术生成和二次加工,场地内的历史工业元素被改造为公共艺术品,使得公园内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独特的工业氛围。这些工业元素像陈列于美术馆一样留存于场地中,将场地的过往历史展示在使用者面前,从而保留并强化了周边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公共艺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一座城市的历史、思想、人物、事件及场景均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优秀的设计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自身属性来与场地景观相结合,以隐喻的手法将这些内容聚现为实体,让历史文脉不仅在物质空间内得以保存,更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延续。美国费城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内多处地点均安放与富兰克林有关的雕塑以表达民众对其的纪念和追思之情。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富兰克林纪念馆外制作的公共艺术——幽灵构架(GhostStructure),则无异于是借助隐喻将这种情绪推向巅峰的经典作品之一(图11)。建筑师保留富兰克林故居原址的部分地基和墙体,罩上玻璃供来者瞻仰;原址上方则用钢结构勾勒出故居的简化轮廓。刷上白漆的钢体框架简洁轻盈,整体结构内部与外部似隔非隔。文丘里的设计既朴实又复杂,既理性又感性。隐喻手法使公共艺术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共鸣,它让人在想象与情感的驱使下,将场地的时间轴线拉向对过往的回忆和追溯中去,使历史和文化在记忆中得以延续。不论是对原有场地中的物质进行艺术创造以凝聚对过往文脉的记忆,还是以独特的手法来强化公众对于城市历史的情感,置于文化景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隐喻——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物化并传递了情感和文化,让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会到城市中那些不能用具体语句和文字所能概括描述的内容。通过公共艺术来表达恰当的隐喻内容,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的体验层次,更使得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结语
斯特恩(Stern)谈及艺术作品时曾指出,艺术作品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创造印象,以清晰而协调的形式去满足人们对生动的可理解的外观的需要”[8]。景观空间中以城市和文化为依托的公共艺术,更应当不只是追求形式美和简单的功能,而需要进一步实现表述内容的延续性和认同感——构建可“表达情感”的场所。当公共艺术借助隐喻这一途径为公众提供更多可体验的情感内容时,公共艺术便完成了对自身根本属性——公共性的回归。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实现对城市文脉的隐喻表达,是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保留与继承,更是对人心灵世界的充实和完善。公共艺术因自身形态、材质和空间排布有着不同的隐喻表达的方式,不同的公共艺术所营造的场地氛围也有所不同。对于城市文化景观来说,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运用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经过悉心体验、巧妙设计和合理搭配,才能使公共艺术所介入的景观空间体现出和谐的感受,才能使城市文脉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来营造“可持续”的城市文化景观,将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与思考的方向。
作者:李源 李险峰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