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自然地理论文

自然地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19 05:1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自然地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然地理论文

自然地理论文: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摘 要:自然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不同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也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因此,高中自然地理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难题。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是呈现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意义学习。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理论;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自然地理学习很多都是有原理可循的,只有真正把原理搞清楚了才能同化迁移运用。如何使学生真正弄清楚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理解、应用它,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认真研究,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已有知识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能够解释区别其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如果学生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发展和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新信息,只有在与他们自身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进行相互作用后,才会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对地理有效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1.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先行组织者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应该是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相关,容易理解的生活实例。其作用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使新知识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使接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如在讲背斜成谷的原因时,可以用一根竹筷的折断来做先行组织者。竹筷折断时是先从上面开始断裂的,从而得出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在讲解热力环流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孔明灯放飞的画面,焚烧树叶时灰烬的飘向等来说明热空气上升。这些实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更容易同化迁移。

2.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策略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触及学生心灵,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只有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讲解时间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由以下问题入手: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为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呢?一孕妇生下双胞胎女儿,为什么最后出生的反而大些呢?一系列提问之后,让学生知道这么多的现象竟然都与时间有关,并通过答案的解读让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

(2)合理运用多媒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材课本是死的、不动的,而现代教学媒体填补了课本自身立体、动态感不足的缺憾。我们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精心搜集生活现象、古诗词、谚语、歌曲、图片、动画等各种形式的素材用于地理课堂,从而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可以引用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讲解海陆风时可以用歌曲《军港之夜》之中的“海风你轻轻地吹”这句话与歌名符合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地理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将有意义学习理论适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地理论文:农村高中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福鼎市11所高中学校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福鼎市自然地理特点,提出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的方法。以丰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并为福鼎市高中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完善提供一些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体育教学 开发利用

一、前言

我国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体育课程资源非常缺乏,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实现。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只有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来弥补由于体育经费、场地设施不足造成的影响。因此,充分挖掘与利用自然地理资源,促进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问题是当今一线教师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福鼎市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能为区域同行提供借鉴作用。

二、福鼎市高中学校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现状

从福鼎市11所高中学校的调查中了解到,体育教师对课程资源概念不清,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对于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来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现象非常匮乏,几乎没有学校教师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来丰富课程资源,他们的课堂教学几乎局限在球类和学生体质健康需要测试的一些项目上,模块内容缺乏多样性,这样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领导不重视

由于长期受到高考升学的压力、上级考核以及安全问题的困扰,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和影响本校声誉的竞技运动。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态度模棱两可,认为学校体育主要形式是体育课、课外活动和运动队的建设,至于体育课程资源内容如何、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并不重要,体育课有正常让学生活动就可以,没有必要增加其它附设,以免引起不安全。

(二)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新课程改革内容不了解,更没有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的意识,他们觉得有完成每节体育课教学即可,至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校有条件或有要求就做,无要求何必增加自身麻烦,就将就好,安于现状,没有创新突破的意识。教学内容几乎局限在篮球、田径,排球和乒乓球等较少;现在由于足球进校园的氛围下个别教师增加足球教学,其它项目几乎无人问津,学校领导、教师都害怕发生意外。至此造成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

三、福鼎市自然地理特点

福鼎市从属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大陆面积约1461.7平方公里,海疆面积约1495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432.7公里。福鼎境内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到中部和东南沿海的呈波浪式倾斜,除了港口地区有小的冲积平原,都是山地丘陵;又位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天气温暖,湿润宜人,雨量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8.4℃,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8月最多[2]。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良,有山有水,并富有千姿百态的地理地貌,气候适宜,春夏秋冬四季季节性气候明显,对于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天然条件。因此,无论何时都可以进行各种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程资源的一大财富。如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利用山地进行越野跑、有氧运动等,春秋季可以组织春秋游,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滑沙、滑滩涂等,冬季可以进行长跑、定向运动、登山等。

四、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的方法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弥补课程内容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从调研中显示,各个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人数多,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缺乏的情况,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来弥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转变资源改革理念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考虑广大学生的需求,积极转变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所有的发展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深度了解体育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内容,弥补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缺乏。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如野外探索能力、游泳、滑沙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世界观。

(二)优化资源意识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内容时应全面优化,做到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既向学生宣传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又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下挖掘可利用资源,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由于各个学校经济条件不同,特别是农村学校,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尽量节省经费的开支,以就近利用资源为主。

(三)评估资源的安全性

学校的安全是学校领导、家长和社会最为担心的问题,也是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时一定要对资源进行评估,预测难度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如:进行水上运动项目要充分注意水源、水质是否受到污染,是否存在传染病区;登山时要预防雨天出现沙土滑坡、塌陷,提防泥石流的产生;沙滩活动要了解海水的涨潮时间、海域状况[4];参加文化节活动要注意人流的聚集与疏散;骑自行车要了解路线交通车辆情况等。所以,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充分考虑资源内容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发生,在实际操作中保证资源内容的可控性,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四)制定开发资源的计划

自然地理资源是最简易、最实惠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体育教师每学年应该根据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资源特色,制定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和爱好的引进资源计划。除体育课堂教学外,有计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福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天阳光充足,大小岛屿众多,大部分中学夏季可以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编排一些水上活动课,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沙滩排球、足球、冲浪、游泳等水上运动。11所高中坐落在不同的乡镇,各个学校应制定自己的四季体育教育目标,丰富乡镇学生的体育课内容,增添对当地体育课的爱好,提升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山区资源富有的区域可开设登山、越野、定向、骑自行车等体育项目。这些特有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够充分展示体育课程资源的独特性与富饶性,并将当地拥有的优势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合理高效的利用,充实了体育课程资源。

自然地理论文:地理实验教学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师生共同参与地理问题的探究活动,共享合作共事的快乐,凸显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地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多种地理能力。实验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等,培养学生敏捷的地理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色。地理实验教学源于生活、贴近自然,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撑,更为地理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实验教学 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高中地理课堂面临这样一个困惑:教师觉得高中地理难教,学生难学,尤其是必修1的自然地理。反思课堂教学,不得不承认,地理课堂是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还是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要形式,这样的地理课堂没有让学生体验和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要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要使课堂教学在本质上发生变化,地理实验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能将抽象知识化为感性的直观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验教学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地理实验教学体现了学科的特色

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不仅有人文与社会的内容,而且包含部分自然学科的内容,具有双重性特点,综合性很强。高中地理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事项变化机制和过程、地理成因和规律等。由于甘南地区的高一新生缺乏地理基础知识,学高中地理,尤其是必修1的自然地理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相关学科的特点,通过实验的手段让地理现象和规律重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地球上的大气”中“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可设计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探究性实验,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在实验中模拟冷热不均的下垫面环境,从而形成大气运动过程。

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仔细观察,思维活跃。在地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大气运动”有了直观、感性认识,在接下来的问题回答中,学生表现出了极浓厚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思考,发言踊跃,问题迎刃而解。由此看来,地理实验不仅能验证地理规律和原理,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创造思维,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当地学生基础、思维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建立对知识的思维推导过程。师生共同在试验状态下,主动参与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无意识状态下掌握有关地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规律和方法。

二、地理实验教学凸显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下“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求可以说是本次课改的新颖之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变过去重视知识,传授轻方法、能力培养。而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动手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目前落后的民族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地理学科不被重视,同时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问题一般就在教师身上,教师不能很好地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其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地理实验教学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具备研究意识、具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甘南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验教学几近空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地理实验教学还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一些地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先天不足,尚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应当跟学生一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地理教师应明确地理是一门以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实验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教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所学地理知识跟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多观察、勤思考、多阅读、善积累、多动手、乐探究,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挖掘地理课程资源,积极积累地理实验素材。

四、地理实验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将其纳入必修课程。每年学校要求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但目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缺少方法和理论依据,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落到实处,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教会学生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就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发现地理问题和现象,并能通过实验的手段让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重现,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规律。地理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研究探索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得到了全面发展。

地理实验教学在转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无穷乐趣,使教师品尝到实验教学本身所蕴含的生命活力。地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地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着力倡导的落脚点。地理教师应知难而上,善于积累地理实验素材,让地理实验教学在课堂中呈现出生命的精彩。

自然地理论文:高中自然地理重难点剖析

摘要:指出了自然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只有熟练掌握自然地理才能驾驭好人文地理,从而有效应对高考。对人教版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这几节重要内容进行了细致剖析,以期可以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难点

1 引言

自然地理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对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过程的学习[1],整体上包括大气、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五部分内容,这五部分内容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使自然地理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造成自然地理难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的数学和物理知识等在高一年级的储备不够;二是教师一味关注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其与实际生活的结合[2]。

2 地球运动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都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对教师而言,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需要地理教师有对数学及物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简言之,此时的地理教师已经不是绝对的地理教师,而是懂得将多学科融汇在一起的师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立体几何课程刚刚开设因而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去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导致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新的一天范围等知识点,而恰恰是这些知识点极有可能让学生刚接触高中地理的学习就失去了学习地理的信心,从而失去了接下来要学习的地球上的大气p地球上的水p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章节的兴趣,最终导致自然地理学习效果的不理想,这也必将成为日后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最大障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辅相成,自然地理更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只有掌握自然地理才能将地理和生活生产融汇在一起进而学好人文地理。地球运动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产生的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范围及特征,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3]。

2.1 新旧一天范围

在学习新旧一天范围时,只需记住两点即可。①明确新的一天的定义:0时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②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那么新的一天就占全球的几小时。很多学生在记忆新的一天范围的定义时常会误记成0°经线至180°经线,这犯了很大的错误,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而0时经线位置是在变化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需要掌握的就是当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新旧一天各占12 h,即全球等分为2 d;当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2.2 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这部分需要掌握的是昼夜长短时空变化的对称性,昼夜长短在时空变化中存在两种对称性。在空间上,存在赤道南北对称,即南北半球对称纬度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对称纬度的夜长。在时间上,存在二至日前后对称,即以二至日为中心,二至日前与后相同的时段昼夜长短情况相同,如北半球某纬度6月1日的昼长与7月13日的昼长相等。二分日时,全球昼夜等长。另外,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就比夜长。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4]。虽然定义简单,但对学生而言却缺乏空间上的认识,很难将某地的太阳高度角在地球上标记出来,只有对其空间的理解才能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是90°减去两地纬度之差的绝对值,两地指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点,这里的计算方法就是根据数学几何得到的,以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为例,如图1所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正午太阳高度角H与∠PMO是内错角,因此∠H=∠PMO,在三角形PMO中,∠OPM=90°,∠PMO=90°―∠POM即∠H=90°―∠POM=90°―(φ―α)。

3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就是热力环流与动力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平方向上是由气压梯度力造成的动力环流,垂直方向上为热力环流,该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对整个三圈环流体系的形成原因才能彻底的掌握。此外,南北半球共六个风带和气压带,

要注意的是南北半球的风带和气压带以赤道低压带为轴对称分布,北半球低纬度为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中纬度地区均为盛行西风带,高纬度地区均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的分布自赤道低压带向南北均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4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4.1 利用海洋区域判断洋流名称等

首先根据纬度判断:赤道附近地区为赤道暖流,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南半球为南赤道暖流,北半球为北赤道暖流。在中纬度西风控制区,洋流自西向东流,且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其次,根据经度判断:根据经度可确定大致海域,根据洋流的大致流向来确定洋流的性质。一般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为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为暖流,再结合纬度位置即可综合确定洋流的名称。

4.2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

判断南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判断寒流p暖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

5 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脑图,通过分析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只要涉及到自然地理的考点一定会有地图的存在,因此,培养学生的图感尤为重要。同时,对教师而言,无论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教学都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地貌的学习,风蚀地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p流水侵蚀地貌等,对校园里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这就需要学校有计划的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短期的野外考察,这不但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地貌再也不是空洞的概念。

有教师认为学习自然地理不仅对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有铺垫作用,甚至对研究哲学思想也有促进作用,同时自然地理科学在实践应用方面可以为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5]。自然地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

【摘 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决定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新疆地区是我国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耕土地及文化,地广人稀且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充足,在民居文化中主要特征表现为因地制宜。本文主要以新疆于田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民居特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新疆;民居特点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该地区的民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于田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征,如少数民族民居服饰特征的表现上,不仅保留原文化的装饰特点,又适合结合了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制作出特征显著的石膏雕花、刻花砖还有拼花等民族特色的装饰,既美观大气,又形式多样;而具体样式则以生活常见物品为主,如植物、民族书法或者结合图形等,充分展现出新疆地区不同的物质生产文化和民族审美特点,由此看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区民居或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新疆于田县地理位置特征

新疆深居我国内陆地区,与海洋距离较远,所以日照时间长,光源资源丰富,常年少雨;位于天山山脉的横断中部,所以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大著名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的南面称为南疆地区,天山北面称为北疆地区,而余下的地区则为东疆地区。

于田县属于南疆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北部,地形特征为牛腿状,民族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南部地区以昆仑山山脉为主,拥有常年冰雪不化的积雪,还有诸多古代冰川遗址,水资源相对丰富,给该县大部分地区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足够的水灌溉,还拥有几十座活火山,但是该地区位于高山之上,交通比较落后,很难开展实际考察工作。中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河流、水草和绿林遍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民居特色以于田老城为主,如土坯平顶房、阿依旺民居,还有诸多明丽的民族装饰。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毗邻,拥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地带,气候以干旱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位置偏远,居住在此地的以克里雅人为主,民居建筑以胡杨木和红柳木为建设材料,生活古朴简约,民居简陋无明显民族特色。

二、新疆于田县的气候环境特征

这里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地势特点为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以山脉、戈壁还有沙漠等类型,同时还有冰川、火山等。南部地区的气候以寒冷为主,但是在充足的水资源环境中,表现为湿润气候;北部地区则为暖温干旱沙漠气候;而中部地区为暖温干旱气候。全区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是日照时间达到276天以上,热量充足,气候灾害主要有风沙等。由于长时间受到日晒、风沙的侵袭,所以民居建筑上,多以封闭式平面布局为主,不仅能够遮挡炎热的太阳,而且还能抵制风沙;但是三大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民居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均具备地区特征。

三、新疆于田县的气候自然资源特征

南部的昆仑山给该地区留下的大量的冰川,为西域丝路上孕育了淳朴而又简约的民风建筑,拥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美誉的胡杨树林则构成了荒漠的天然林,多数当地居民会选择红柳、胡杨树作为房屋建造的材料,或者院墙的装饰物。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进步,绿洲逐渐获得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于田县的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大多数仍延续传统农耕、经济发展方式;农耕生产中,主要由小麦、玉米还有水稻等农作物,水果有红枣和葡萄等;农副产品有皮毛还有小茴香等中药材;大部分的经济贸易、生产经营集中在中部,由于人口数量较大,在民居装饰上也表现为多样化,装饰形式也较为新颖,但是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民居则显得单一和简陋。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于田县民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关键因素,如南部的昆仑山河流,为于田县的中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滋养了该地区的绿洲与耕地,促进农业生产文明的长期发展和进步;在民居特色表现中,主要通过木构架简单支起密梁平屋顶,而这一建筑文化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传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相对比之下,两地居民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相对落后,阻碍了民居的创新与发展;南部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从丝绸之路的开发受到多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了多样化的民居特色。

《梁书・高昌国传》提到过西域传统建筑的特征为“架木为屋,土覆其上”,且大部分建筑多为因地制宜,不会过分追求严格的丈量和比例,并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如高台民居中,民居内部构造以外封内敞式为主,楼层为1层或2层,土墙的夯筑厚度约为70厘米左右,部分地区会受到土崖地形的影响,所以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呈现出犬牙交错,和鳞次栉比等特征;“阿以旺”是南疆地区形成历史最久,且应用范围最广的民居形式,以庭院式和密集庭院式为主,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但是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变成院落民居形式,当前主要以“米玛哈那”为主。

结语

新疆于田县的民居特点中,当地居民均以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为基础,建设出适宜居住、生产活动的民居,同时也是充满多元化、科学化和创新性的民居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保护于田县传统民居建筑是延续文明的重要举措,所以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帮助当地居民创建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十分必要。

自然地理论文:探析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内容摘要】自然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是很大的一个版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很有帮助。课本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有着一些规律,自然地理的占比也有合理的设计。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前很有必要对于这些因素都进行分析,要明确自然地理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让知识教学的效率有保障。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要点一般来说都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要点和日常生活也十分贴近。在进行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很有必要对于课本中这部分内容的分布规律、占比以及知识的特点展开剖析,这会让教师进一步明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并且明确相应的教学方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一、把握自然地理在课本中分布的层次性

课本中自然地理内容的知识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知识间的关联十分紧密,知识的理解难度也会由浅入深的展开。教师在分析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时首先很有必要对于课本中这部分素材分布的层次性有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从大的方向上制定教学方案,然后再来将方案进一步细化,让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然地理内容分布的层次性,这会让学生以正确的视角理解这些知识要点,并且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

学生在了解了宏观的宇宙环境知识后,逐步接触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及其地球周边的宇宙环境,再接着熟悉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就是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研究某一区域内这些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的变化规律。人类再根据这些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基本轮廓,也是这部分内容的几个基本层次。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对于这些内容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这会给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应的知识打下好的基础,并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吸收。

二、把握自然地理在课本中分布的比例

教师还要进一步把握这部分内容在课本中的分布比例,这也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整体来看,自然地理部分在课本中的占比是很大的,很多知识点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首先梳理这些内容,结合知识的分布方式、占比以及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这样才能够让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在知识的吸收上也会更容易。

比如,《区域经济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除了介绍我国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及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作用,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多项工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工程建设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对策等内容外,其他都是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从现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分布来看,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比例大。由此可知,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结合前面学生已经形成的对于自然地理的基本认识,以及已经具备的一些理论基础,来有针对性的理解与分析这些内容,这会让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功效有所体现,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更容易得到良好构建。

三、加强学生对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掌握

自然地理在高中课本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这部分内容并不太难,但是对于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来说效用却非常明显。某种程度来说,自然地理知识是学生分析各种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托,也是学生在分析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时的基础。教师要加强对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有更好的掌握程度,这会让学生分析各类问题以及体会其他知识要点时都更顺畅。

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较为合理,比较符合人类生产、生活实际,是根据人们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改变来编排的,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地理学的发展,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世界。教师要把握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的层次性以及分布的一些一般规律,结合这些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会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知识的掌握更充分。

结语

自然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组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理论基础,让学生在分析和解答各类复杂问题时可以有的理论依据。教师要充分分析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分布规律,把握这部分内容分布的特点,并且剖析出最为合适的自然地理知识的授课方式。这会促进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上更充分,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吸收更透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理论基础更扎实,这也能够帮助学生以自然地理为依托更好的分析各类其他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

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 在指出当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开展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方式及教材建设4个方面分析了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对于指导地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探究性;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问题;改革途径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实践教学开展研究和探索,对于逐步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2个途径开展[3]。第1个途径是课堂实验,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2个途径是野外实习,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掌握野外工作流程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国内学者围绕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邹君[4]对地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肖海燕和陈志彪[5]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和实习时间,以确保学生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和野外观察动手的实践。艾尼瓦尔・斯地克和瓦哈甫・哈力克[6]将地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课程实验,气象与气候、水文实习,地质与地貌、植物与土壤实习,综合实习,实践实习和毕业实习等6种类型。也有学者对自然地理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申洪源[7]提出,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普通水文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中零散的野外实习内容集中,开设《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

1 当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一种认知验证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听课并记录。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而对于导致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内在原因,则没有做进一步的探究。因此,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1.2 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

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可能无法包括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全部实习内容,有时可能需要2~3个实习基地才能完成全部自然地理实习任务,这会使得指导教师在一个实习基地只能讲授有限的几个实习内容,不仅会导致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单一,还造成学生对自然地理的整体性认识不足。

1.3 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验和野外实习。课堂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教师依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但对于实验过程却往往缺少评价。野外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提交实习报告,教师依据实习报告给出实习成绩。与课堂实验相比,野外实习的周期较长,实习环节相对复杂,通常包括实习准备、思想作风、专业素养、实习讨论和实习效果等环节,因此只依据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就给出实习成绩,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野外实习情况。

2 开展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探究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探索研究为主线,通过开展探究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按照模式分析的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策略体系[8]。

2.1 探究性教学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然而,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许多高师院校的地理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无疑将会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产生深刻影响。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同样也要面临地理新课程改革,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师范生面对地理新课程改革,一时显得手足无措,使他们难以成为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2.2 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的首要必备能力,是发现新知识,提出或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个人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因为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

2.3 探究性教学是加快高师院校地理教师队伍成长的需要

中学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既是对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师院校的教师提出的要求。高师院校的地理教师,课堂上讲授理论课程,课下开展科学研究,但二者有时并无密切联系。开展探究性教学,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师生共同探究科学问题的积极性,在完成教师科研项目的同时,促进了教师成长,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

3 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3.1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特点,将其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型、野外实习型和创新实践型3种类型。其中,基础实验型以验证课堂理论教学、认知自然地理科学原理为主要目标,如土壤学实验、植物学实验等。野外实习型以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探究自然地理科学规律为主要目标,如地质地貌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学实习、植物学实习等;同时,在自然地理实习基地的安排上应通盘考虑,尽可能地开展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将自然地理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实习集中安排在一个实习基地。创新实践型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如挑战杯、假期社会实践、教师研究课题、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级别的课外竞赛等。

3.2 教学方式改革

3.2.1 教师指导型。首先,教师根据问题或者任务,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其次,通过教师引导探究,学生进行材料举证、推理证明,而后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生认知获取知识。该模式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以问题为优秀,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质疑、判断、推理,最后达到认知,最终获取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3.2.2 学生自主型。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论证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先开展自主调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开展论证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该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试验、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获取新知识,进而使其技能、情感获得发展的探究过程。

3.2.3 师生互动型。该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学生对有科学价值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最终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发展的探究过程。

3.3 成绩考核方式改革

鉴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对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与理论课程重在考察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教材理论知识的考试目的不同,自然地理实践课程的考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对野外调查方法、动手实践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综合能力的掌握程度。

对于基础实验型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教师宜将考察重心放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上,从取样是否科学、预处理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规范、实验报告是否完整等角度进行综合评定。对于野外实习型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将野外实习划分为准备阶段、思想作风、专业素养、实习讨论和实习效果5个部分,每个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野外实习成绩。对于创新实践型实践教学,则依据创新实践活动的档次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量化不同的积分进行综合考核。

3.4 加强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和实习基地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野外实习指导用书,对于指导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应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学校实际,开设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自然地理实践教材编写质量,保证实用性、完整性、适用性强的自然地理实践教材进入课堂,进而提高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质量。

自然地理论文: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制图法,并使用AIC GIS统计分析的技术优势,来完成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分析得出: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形和水文会影响到植物和动物的分布,所以在地形地名和水文地名多的地方,动植物地名也是偏多的。

一、引言

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镌刻着代表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的深深烙印。对地名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山东省的地名研究还没有。通过对山东省乡镇地名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乡镇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出山东省乡镇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二、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三、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据统计,山东省乡镇地名的自然地理要素共有7种,分别是:地形、水文、植物、动物、资源、天文、气象。6种语源类型的数量差距很大,最多的是地形和水文,分别约占总数的39.1%和34.5%;最少的资源,只占总数的1.4%。

(一)地名与地形

地形,就是指高山、丘陵、盆地等地面起伏状况。中国地势差距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大致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因此中国地名以地形命名的颇多,例如:山西,这里的山就是太行山,因其在太行山的西边而得名。山东省各个地级市均有地形地名的存在,但数量多少不一,从图1看地形地名在临沂市最多58个,在聊城最少,只有2个。

(二)地名与水文

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支流、小溪等等。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黑龙江省是一个典型的水文名称。山东省乡乡镇地名中的水文要素和地形要素有相同的特点:在各个市都有分布,同样在临沂市最多36个,莱芜市最少3个。

(三)地名与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作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名中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气候变化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动植物经常附加在地形、水文、建筑等地理要素上,来表示地名。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马头崖乡、如费县的竹园乡。山东省乡镇地名中的动植物地理要素的数量不算多,大约只有地形和水文的1/4。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市乡镇的动植物要素地名的数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临沂市的最多,20个,滨州市和莱芜市的最少,只有1个。

(四)地名与资源

无独有偶,资源也是地形和水文的附加产品。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矿产等。我国的地名中以资源命名的很少,并且很隐晦,山东只有不到10个,例如: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就因这里盛产东阿阿胶而得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着很深的关系。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临沂市地形和水文地名最多,说明这里的地势较高,分布山川河流,自然也成为了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所以此地的植物地名和动物地名也是最多的。

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二)讨论

本文对地名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的准确,因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有限;并且只分析了山东省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希望今后继续研究其与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与影视制作的关系

摘 要:本文从视听语言出发,以云南纪录片为例,浅析自然地理与影视制作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地理;空间;云南纪录片;纪实性

电影作为文化表达的一种载体,以及细致地纪录现实空间的媒介本性,地理空间是其视觉符号的基础元素;同时电影的拍摄制作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自然地理及其衍生出的文化环境更影响着一部影片的主要风格。被称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云南,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给云南民族电影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创作素材。尤其是云南纪录片,因其纪实美学的特性,强调对少数民族地理风光的记录,突出民族文化的视觉奇观和民俗特质,因而被这片红土高原赋予一种独特的影像题材。

纪录片之美,在于真实。因此,从巴赞为代表的“摄影影像本体论”美学理论作为基点,按照“物质现实的复原”来指导纪录片创作,无疑是更贴近纪录片“纪录的真实”和非虚构的原则。当然这种纪实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复制和纪录,而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之父”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应该:“……把握环境、观察现实和选择生活的能力……赋予电影表现真实世界中更复杂和更惊人的事件的能力。”[1]

相比较故事片拍摄过程中,导演可以事先设计好镜头,也可以完全把握人和物的场面调度,纪录片拍摄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构成视听元素的光影、色彩、角度、运动、景别、环境声在纪录中并不能完全控制,但是作为经验丰富的影视创作者,可以在拍摄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敏锐地捕捉到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视听元素传递出的信息。

一、自然地理影响下的光线处理

在纪录片里, 许多编导为了追求纪实性的效果,强调片子的真实客观(当然有时候也是因为物质和时间条件有限),遵循现实空间的光线自然属性。注意光效的自然来源和方向。有时候即使是低照度的环境,也并不刻意用光来装扮、粉饰场景或人物,使得空间具有严格的真实属性。

宋杰教授在《视听语言》一书里写到:“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正确曝光并不是第一位的,有时为了使拍摄对象尽可能地处于原生的状态,拍摄者常常在低照度下工作[2]”。他在拍摄《老街印象》的清晨菜市时甚至用缩小光圈的方式使画面看起来更有拂晓的朦胧感。

云南日照充足,光线强烈,因此在户外拍摄,曝光是个大问题。另外,许多少数民族的房屋缺乏采光条件,室内拍摄又显得光线不足。以周岳军的《长湖恋》为例,当编导在晚上采访长湖孤岛上住的那个老人时,室内极为昏暗,小桌上的一盏老人自制的灯成为老人身上唯一一道光源。老人在叙述自己为什么离开城市独自在孤岛生活时,我们几乎看不见他的脸部表情,只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对城市喧闹生活的不满。在这里,编导不使用任何摄影灯光,一是因为岛上的条件有限,二是因为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思考作为人或自然都可能遭遇到的侵害和破坏,太多人造光源或其他电影电视的高科技手段会破坏这种感觉。并且,编导从始至终尽力保持客观的立场来观察老人,而太多的摄影录音器材的介入一定会让当事人尴尬不自然。

二、自然地理影响下的空间调度

客观的地理空间不但限制摄影机调度,同时也能被成熟的纪录片制作者提炼出独特的表现性语言。云南山多,这势必给画面带来更多的垂直性的线条。在谭乐水的《巴卡老寨》中,村长在众人的帮助下将拖拉机驶上泥泞的陡坡,最后一个镜头摄影师用了极低的角度从拖拉机压过的泥路中仰拍众人推车的背影,极大地增强了坡路陡滑的视觉效果。而曾获得多个奖项的郝跃骏的《最后的马帮》中,怒江边上险恶的马道与陡峭的岩壁都被摄影机真实地纪录下来,蜿蜒崎岖的垂直线条给影片带来一种独特的画面构成。

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作品中,机位的高低说明了创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周岳军的《雾谷》中,两个作为主角并产生对比的少年阿龙和李松一开始出现时,摄影机俯拍贪财的阿龙,仰拍爱帮助人的李松,暗示了编导对两个人物的态度。

三、自然地理影响下的声音处理

在编导的主观能动下声音也有塑造空间的作用。周岳军在《雾谷》里镜头对准梯田,而以一个领夹式麦克风记录的少年李松奔跑下山的喘息声、向村民借牛被骂的对话声作为画外音。在这里,画面里的空间和借用声音表现出来的画外空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带给我们直接用画面感受不到的想象空间。“声音和视觉画框之间的张力,使声音终于突破了画框,从而确立了一个大于视觉画框空间的电影空间[3]”。

综上可见,电影从本质是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空间的真实决定电影的逼真性。自然地理作为物质空间的存在,不但被摄影机纪录下来,也影响着视听语言的风格、叙事结构的形成。而纪录片因其特殊的“纪实性”,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并受其条件制约,因而更能反映自然地理空间与影视制作的关系。

自然地理论文: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专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指导下,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专地理内容根据知识属性可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那么针对中专自然地理特殊的自然属性,我们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呢?本文对中专自然地理内容体系做了研究,并依据自然地理的内容和特点,对中专自然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在地理新课程通过实验进入全国推广的时期,我国地理教育专家以及从事地理教学的广大一线工作者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地理教学策略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中专地理内容根据知识属性可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那么针对中专自然地理特殊的自然属性,我们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呢?

一、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中专自然地理主要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组成,涉及了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其知识结构大致呈“总-分-总”式,从整体到局部地展现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本人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调查,发现目前中专自然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不完善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倡导讨论、活动、探究式教学过程,但目前在新课程的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无效现象。如:把“小组合作”变成了“小组合坐”,看似热闹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使“探究”有名无实;某些教师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将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变成了一切迁就学生。

(二)单一的教学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都会进行教学设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策略使用单一,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环境的单一、教学媒体的单一,这使很多新的教学方式都流于表面,不能收到实效。

(三)较弱的实践能力

虽然新课程虽倡导学生多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学校依然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学校资金有限,从而限制了实验课的开展,地理实验课不受重视,学生的课内动手能力比较差,也逐渐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中专自然地理教学策略设计

(一)走进自然式教学

地理课程中标准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地理教学的一条基本理念,除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走进自然,就是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尝试进行地理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走进自然地理式地理教学策略主要是地理实验观察,它包括空间上的定位观察、越野观察;时间上的长期观察、连续观察和即时观察等。

案例1:连续观察实验设计

地理第一章就是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因此教师可从开学伊始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的运动,树影的变化,星空的变化,使学生在观察中自发探讨地球运动的规律;

实验名称:寻找地球运动的证据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过程:1、将学生分组,一般6―8人一组;

2、学生小组内分工,分别记录每日树影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每日日出的时间等;

3、观察时间持续大约两星期,最好跨越一个秋分日,老师定期进行检查指导;

4、学生总结实验记录,教师联系学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总结地球运动的规律。

(二)模拟自然式教学

自然地理中多为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及成因,模拟自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物体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切身体验物体的运动,揭示其规律。模拟自然式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有:

1、运用替代材料模拟客观实体。在运用材料替代模拟时应注意的是摈弃非本质因素,把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抽象出来。如海洋与陆地气温日较差对比中,海水可用淡水代替,但在讲解海水的盐度时就不能选淡水。

2、解释某些行为特征而建立模拟。自然地理中物质的运动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抽象的事物变成学生可视的,可感知的,那么就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地转偏向力一直都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难点,但可用模拟的方式大大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即在转动的地球上滴一滴红墨水,将水痕扩散的方向就可以来模拟地转偏向力。

3、对运动过程的模拟。学生亲历物体运动的过程,见证运动后的结果,加强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如不同沉积物的沉积顺序,可以将粗细不一的沙粒、土、玻璃珠置于塑料瓶中,摇晃,看其沉积顺序。

4、运用多媒体模拟地理过程,演示地理规律。

地球自转的周期中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一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比作地球,以前排某同学为太阳,最后一排的同学为恒心,老师站立,与前排的某同学和后排的某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假设地球不公转,只有自转,则老师原地转一圈代表地球自转一周,学生可观察老师转了一圈后,任然同时指向前排某同学(太阳)和后排某同学(恒心),假如老师再模拟真实的地球的运动,即自转的同时公转,请同学生观察老师旋转一周后手指指向了最后一排的同学(恒心),但还要继续多转一个角度才能指向前排同学(太阳)。通过这样简单直观的角色扮演式的教学,利于学习难点的突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整个课堂氛围的开放。

(三)联系自然式教学

联系自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能从已知事物探索未知事物,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自然地理所涉及的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这种非正式的原生态的教育中,学生会不知不觉积累一些经验,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等等。

(四)强化―联结知识式教学

中专自然地理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程度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结,注重培养学生学生宏观把握教材,微观上注意相互之间联系的能力,从而在学生心中自然形成从宇宙地球――气、水、岩石――自然环境的结构框架及其内部连理。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在总结时就可用结构图展现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因果关系: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开放的学习思维。因此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走进自然式教学、模拟自然式教学、联系自然式教学和强化-连接知识式教学秉承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思想,彰显了自然地理教学中独特的自然魅力。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可能是无效的,这是普遍的教学法原则。因此,在中专自然地理教学中并不是片面的依照上述几种策略,而是应该注重各种策略的有机结合使用,这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望继续深入研究。

自然地理论文:探析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摘 要】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其他地理知识相辅相成,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自然地理的知识点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但是有些内容相对集中和详细。在自然地理基础上,地理教学中还展开了人文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上趋向于完善和稳定,对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有重要的。

【关键词】自然地理;高中地理;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用来研究地球表层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它研究地球表层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介绍地球表层的相关知识。地球表层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特殊圈层,涉及的范围较广,它涵盖了原生态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人类活动而发生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自然地理内容,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好的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可以让人类正确的认识地理环境,从而指导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产活动。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是现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而且对人们以后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大范围的自然地理知识,且高中自然地理着重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方面的知识。它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相对的知识系统。高中地理是一门偏理科性的学科,即是文科中的理科,具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对人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人类的素质和地理修养。它的内容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地理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三种性质也在不断增强,教学内容从原来零散的地理知识向系统性强的地理知识发展,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从环境保护出发,讲述了大量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其中涵盖宇宙环境、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等知识。如此一来,人文地理知识得到了加强,而人文地理内容是从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为切入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在这种基础上,展开其他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两个学科的特殊学科,它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分布较为合理。

1.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分布具有层次性

自然地理内容贯穿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分布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学生在了解了宏观的宇宙环境知识后,逐步接触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及其地球周边的宇宙环境,再接着熟悉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就是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研究某一区域内这些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的变化规律。人类再根据这些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总体来说,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其他地理知识关系密切。

2.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比例大

改革后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介绍自然地理知识,较少介绍人文地理内容和大气环境保护。除了介绍我国三国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及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作,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多项工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工程建设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对策等内容外,其他都是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从现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分布来看,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比例大。由此可知,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合理

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较为合理,比较符合人类生产、生活实际,是根据人们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改变来编排的,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地理学的发展,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世界。

三、结语

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开始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自然地理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内容分布广泛,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加上自然地理知识与其他地理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对学习其他地理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且自然地理知识逐步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相符合,指导人类在社会中稳步发展,使人类更好地适应发展潮流。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

自然地理论文: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以学生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岳麓山的地形、土壤、气温等自然地理要素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实践,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岳麓山关于土壤、气温和风等要素的基本数据。

关键词:自然地理;岳麓山;野外调查

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效地体现地理学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增大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及有效运用。

一、岳麓山概况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是长沙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南北长约4 km,东西宽约1.5~2 km,主峰海拔300.8 m。主要土类为红壤,表土多为腐殖质土。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冷湿。植被隶属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枫香、苦槠、青冈栎、樟树等树种分布较广。

二、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1.实践准备

学生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基本掌握了自然地理知识,为野外考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平时教师通过一些校园活动,培养了学生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进行观察研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课本进程有步骤地开展校内活动,比如,气温的测量、校园植被的认识与标本的制作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的写作。这些地理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实践应用知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在前往岳麓山实地调查之前,准备好外出调查所需的仪器,比如,放大镜、标本夹、温度计、手持式风速仪等。

2.活动实施

岳麓山的植被以青冈栎、栲、苦槠、樟树等为优势树种,那同学们知道闻名中外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观是什么树种吗?是枫树,枫香目前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岳麓山的优势种群,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因此为了保护“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观,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人为干预是很重要的。这次我们调查的植物主要有枫香、苦槠、樟树、继木、马尾松,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形态特征、分布地点和生活习性等,采集一些植株或叶片做成标本。

另外,我们还要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这样就可以知道土壤质地的粗细。学生都不清楚什么是土壤质地,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学生解惑。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它还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方法有几种,在野外我们常用手测法,也就是揉条法。学生不懂什么叫揉条法,这里就用学生小时候玩过的橡皮泥作比喻,取少量的土样在手心,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湿润、调匀,对土样进行揉搓,形成直径约1cm的团粒后再搓成直径约3mm的细长条,将细长条圈成环状。根据搓成的细长条能不能圈成环状或者土环有没有裂痕来判断土壤的质地。岳麓山的土类为红壤,红壤具有粘的特点,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测定岳麓山的土壤是否具有粘的特点。

除了测量土壤的质地外,还需测量不同时间近地面大气温度和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的近地面大气温度。我们分别在8点、12点和16点在山脚测量一次近地面大气温度;12点左右,我们分两大队分别在山脚和山顶测量一次近地面大气温度。测量温度的同时测量近地面风向和风速。由于岳麓山比较低矮,交换气温数据后比较观察同一时间山顶和山脚的温度是否有显著差异,符不符合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6 ℃的规律。

三、实践成果

每个班级就此次调查活动总结了一份实习报告,由教师指导,完成后在报刊亭展示。采回来的植物经过学生的努力制作成了各种标本,并标注其基本信息,比如,名称、种类、采集地点、生活习性等,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示。关于活动过程的照片,制作成展示板在校园内展示。这些展示的图文信息吸引了许多学生和老师、家长的兴趣。

四、活动反思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地理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应用。作为地理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更应该通过课外兴趣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下面是此次课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反思。

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不仅要从语言上肯定学生的能力,更应该从行动上给予支持。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赞赏,让他们的自信发挥到极致。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失败的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论文:慕容部崛起的自然地理背景分析

摘要: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分裂割据时代,自永嘉之乱后,北方周边部族或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诸多政权。政治地理格局经历了数次被打破、被重塑的复杂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慕容部及其建立的诸燕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纵贯两晋十六国时期,其政治发育演变过程与两晋十六国时期乃至北魏前期的政治地理格局转变过程密切相关。慕容部的崛起有着其特殊的自然地理背景,而这一背景对于慕容部的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明慕容部崛起的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崛起及兴衰的过程。

关键词:慕容部;崛起;自然地理背景

本文所涉及的辽西地区主要包括了40°N~44°N、120°E~125°E的范围,大致涵盖了今辽河以西,努鲁尔虎山以东,老哈河(古称乌候秦水)流域以南,渤海湾(今滦河下游)以北的地区。辽西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直至清代中期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辽河、大凌河(古称渝水、白狼水)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一大片适耕的土地,尤其是沿河谷地成为农作物生长的沃土。同时,辽西地区北部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及贫瘠的土地并不适合农耕经济的发展,再加上该地区靠近燕北草原部落的边缘地带,双方之间的互动也十分频繁,因此也导致了其生产方式深受草原游牧制度的影响,游牧经济的成分占有较大比例。在辽西地区农业景观,游牧业景观能够相互共存,优势互补,使得辽西地区成为了独特的农牧交错地带。

在探讨某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时,气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辽西地区在三国两晋时期的气候状况如何,以及这样的气候给慕容部的崛起产生了何种影响,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五千年来中国气温变迁情况来看,三国两晋时期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有关寒冷气候的记载很多,其中《三国志》第2卷《文帝纪》载:黄初六年(225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还”。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文献中第一次记载了淮河结冰,可见当时淮河流域要比现在寒冷的多。那么辽西地区的气候情况如何呢?《晋书》第109卷《慕容载记》云:“咸康初(335年),(慕容)乘海讨(慕容)仁,群下咸谏,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曰:‘旧海水无凌,自仁反以来,冻合者三矣……乃帅三军从昌黎践冰而进”。历史时期渤海湾很少结冰,即使结冰也只是很薄的冰层,根本无法承受数万军队踏冰而行,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温度确实较低,乃至于渤海已经冻成厚冰可供军队通行。据有关学者研究估计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4℃。

满志敏通过研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寒冷不仅表现在物候现象上,同时还表现在霜雪期的延长和冬季极寒天气的出现。伴随着寒冷而来的还有连年的干旱灾害,该地区本身气候干旱再加上降雨稀少,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从而导致沙漠带不断向南推移。张敏根据文献记载,推定当时的沙漠地带(至少是半荒漠半草原地带)已经由两汉时阴山以外的蒙古高原扩展到山西、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线。众所周知,草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时间的旱灾会导致游牧民族无法继续在草原上生存下去,被迫放弃游牧生活而向塞内农耕区迁徙成为多数游牧部落的选择。这种内迁的选择与自然环境变迁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张敏认为:“自东汉初年以后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逐渐内徙,与当时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韩茂莉则强调游牧民族的内迁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政治、军事、经济等都构成决定性的因素,单纯的环境问题并没有构成南下的全部动力,如果以南迁为内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适应仍有许多问题要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两位学者尽管在学术认知上有具体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自然环境变迁与游牧民族南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亦反映在慕容部的内附问题上。慕容部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最初像其他草原部落一样在塞外过着游牧者的生活,但后来气候变得异常寒冷干旱,灾害连年不断,生存条件的极度恶化应该是慕容部内迁辽西地区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辽西地区的自然条件要优于草原地带,而且靠近游牧区,慕容部既可以继续保留传统游牧产业,这对保持其军事战斗力至关重要,同样也可以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农耕经济,吸纳诸多流民推动农业发展,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从而实现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互补。从此辽西地区成为慕容部主要活动地区,并为其后来的崛起提供了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论文: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及突破探析

摘要:由于高中自然地理的特殊性,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成为高中教学一个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点,探析产生难点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难点提出一些有益的突破方式,从而改进高中地理教学。

1.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的自然地理情况和自然地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也有很多难点影响高中的地理教学。

1.1 自然地理的抽象性

自然地理涉及许多抽象的知识,例如太阳的直射点、气压带、风带、气候带和等高线等等。这些知识同人文地理有着很大的差异。人文地理所涉及的知识很多都是学生曾经接触过或者可以直观理解的,但是很多自然地理知识则截然不同。像气压带和风带我们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事物但是却真实存在。学生很难去想象他们,这种抽象性的特点就给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知识带来一些困难,同时也对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师带来了教学挑战。

1.2 自然地理的理科性

地理在高中课程中一般被划归在文科范畴,在文理分科的地区也作为文科生的必选科目。但是高中自然地理很多知识都需要理科的思维,例如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因而高中地理学科也被称作文科中的理科。这因为高中自然地理的这个特点给高中学生,尤其是不擅理科思维的文科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难度,在调查中文科生一般最头疼的文综科目也是地理。

2.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突破手段

面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种种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手段尝试突破。

2.1 文理融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高中自然地理包罗万象,在很多知识点上同其他学科知识有着交叉点,所以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高中自然地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一节就涉及到物理学科中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部分的知识。还有在学习喀斯特地貌时,当我们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时就涉及到了化学中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的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正是由于高中自然地理学科对学生知识面的高要求,我们的地理老师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要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不要让学生孤立的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同时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的高中地理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对自然地理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一定要充分理解才能更好的向学生解释,再者还要做到能够分清主次,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自然地理的教学的辅助手段,切记喧宾夺主,不要搞得太深太多,这样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地理学科教学。最后我们的地理老师应该经常同学生和其他科目教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自然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和指导。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自然地理教学效果

面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不同知识点,我们的地理教师也应该因地适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2.2.1 分散法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一些知识点比较深,学生很难一下全部理解,这个时候我们的地理教师可以将一个难的知识点分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知识点,逐个让学生去理解,最后在总结起来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个知识点。

例如,在学生学气在近地面的水平运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需要同时分析三个力的作用才能掌握这个知识点。但是我们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先让学生只去考虑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在学生弄清气压梯度力以后再让学生去考虑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的情况,到最后在让学生加上摩擦力来综合的分析大气在近地面的水平运动问题。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梯次的去理解知识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2.2 演示法

由于很多自然地理知识学生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利用身边的一些教学工具去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自转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通过地球仪学生就可以形象的理解的地球自转的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再如,在讲授黄赤交角一节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还可以利用flash课件对黄赤交角的产生就行演示,因为动态的演示同教师言语形容相比要生动和形象的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2.3 比喻法

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的地理老师能够多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比喻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点还能够调动课堂的气氛。

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冷暖峰的时候,我们的地理教师可以把暖风比喻为温柔的小姐;而冷风则是粗犷的汉子。但是男人中也有温柔的,自然冷风也有快行冷锋和慢行冷锋的区别。当我们的学生想到这些生动有趣的比喻就能够记住这些知识点。

2.2.4 复习法

地理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有着非常明显的复杂性特点,学生很难一下子全部掌握所以的知识点,即使暂时掌握我也容易遗忘。所以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及时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确保学生真正记住了所以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的时候,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先回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没有障碍的理解新的知识点。

结束语

高中自然地理是让很多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提出一些突破的手段希望能够对提高高中自然地理教师做出有益的尝试。

自然地理论文:浅谈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策略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是地理科学的半壁江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正确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是进行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同时,自然地理也是高中地理学习及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地理环境 ; 五要素; 复习方法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大模块,并且,自然地理概念抽象,知识复杂,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瓶颈。自然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和高中必修一,同时又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笔者根据五年多的初、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体验,提出如下思考,以期待对地理环境五要素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认识

1.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

自然地理围绕五要素而展开,即地形地貌、生物植被、土壤矿产、河湖水文、气候。初中地理注重基础知识,对概念有详细表述,且图文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对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之后的章节“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七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地区》、《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区域地理)包括八年级中国地理中都涉及和穿插着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教材则以地球圈层结构形式分别来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岩石圈部分以阐述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为主;同天气、气候联系紧密的当属于大气圈,在此部分内容下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10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针对河流、湖泊水文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水体补给类型,内外流河,以及长江、黄河的综合开发治理中找到相关要点。在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下,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较大差异,如不同干湿区条件下,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别,沿海湿润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区别。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内部又呈现出统一整体性,如厄尔尼诺现象,青藏高原抬升对亚洲气候、动植物的影响,黄河泥沙与黄土高原的关联。

我认为,新知学习是对知识点分别掌握,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打基础的初、中级学习阶段,积累储备的知识是广泛而零散的,高考备考复习就是要把这些点状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细化补充,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以便做题时快速提取运用。

二、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方法

1.重基础,细化各要素的内在知识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较弱的特殊性,在复习中,我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构成。气温可分解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热量带;从降水(水分)条件可分为湿润区(年降水量>800)、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区。结合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的季节分配,要求学生掌握九种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2种(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再加上极地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共11种气候。

不同水热条件组合,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湿热地区――常绿阔叶林;暖湿地区――落叶阔叶林;冷湿地区――针叶林;半干旱地区――草原景观;干旱地区――荒漠景观。

2.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地理教材比较笼统地列举了影响气候的因子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在复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影响到热量分布,形成四个热量带。纬度同样影响降水,形成赤道多雨带,两极少雨区。海陆位置不同,导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这是一般规律,也会有特殊情况存在,如2012年全国1卷,第37题南美洲西侧沿海芦笋种植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分析就要结合地形,洋流,纬度位置等方面来作答。并且,学生还必须区分降水少与干旱的关系,南极降水少却不干旱;我国华北地区旱灾最严重时期不是降水最少的冬季,而是水资源需求量最大的春季。海陆位置还影响到温差大小,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较大。地形、洋流对气温和降水都起到一定的影响。

自然地理论文: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简论

地理作为一门古老成熟的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对生活的经验,知识的广度要求很高;而人文地理的学习相对来说更具有规律更易形成系统,同时也是学正确世界观形成的必要组成,高中学习中自然地理方面学习笔者认为可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识记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自然地理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优秀,揭示基本的地理过程,阐明自然环境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传达自然环境是生存和发展之本的观念。高考主要选取能反映地理学科面貌及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内容,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对区域特征的认识。

所以自然地理的复习关键是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理解各自然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只有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透彻,才能顺利解题。

如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系,也和气候的成因、河流的汛期有联系。所以,对知识要进行整理加工,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的联系线索和网络系统是深刻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

二、加强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

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要注意归纳,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之一是:若是等温线图,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关键,如果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为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接着按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冷暖;分析成因若因海陆差异形成必须考虑季节,若因洋流形成必须考虑寒暖流,还可能由地形形成。若是等压线图,等压线凸向高值是低压槽,反之是高压脊。若是低空的等压面图,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气流下沉,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气流上升。

三、理解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

复习中不仅能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比如,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说明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即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运用原理,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对比分析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同、纬度位置、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的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这样加深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对气候的影响等。

四、注意问题的提法,加强审题能力

高考中之所以有“紧扣题意”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回答过程中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份好的答卷实际上就是一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术语使用专业的小论文。在回答问题中(主要是非选择题)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也是体现考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恰恰又是考生最易失分的地方。因此要做到:复习时把握住重点,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形成过程,概括基本原理,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紧扣课本,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

五、注意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总结比较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的组成要素总是力求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其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但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如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以及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

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全面的学习能力,总结起来应注意四个结合:

(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

对自然地理问题的分析往往不是孤立的,多与人文地理紧密结合,综合在一起考查,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

例如许多高考文综题的基本模式为:提供空间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提取自然和人文信息,进行提取信息的技能考查,概括当地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所以复习时要把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结合到一起来实现学科内的综合。

(2)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

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大多是从某一实际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如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相关的地理事物;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区域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不同,等等。因此,在复习中要把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与大气单元结合的世界各大洲气候要点: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特征比较、分布地区;非洲气候带呈对称分布的原因、非地带性因素对非洲气候的影响;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分布广的原因,其他大洲分布范围小或无分布的原因;北美洲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区;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安第斯山对南美洲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及其原因;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3)图与文结合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做到图文互换、图图互换、以图示文、以文释图。

(4)自然地理和热点问题的结合

对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性的知识较多,适当精选精练试题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命题思想与命题方向

自然地理涉及地球与地图、大气、海洋、陆地环境四大部分,其要点较多,难度较大,但规律性很强,这样对自然地理的考查能够很好地体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要求,因此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自然地理所占比例较大,试题主要是涉及自然地理的内容,如时间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等。对于自然地理的复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考自然地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深刻反映地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注重考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引导、启发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高考自然地理的主要命题方向:

(1)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3)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现实问题,联系实际或热点问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最后,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地理基础素养的养成,这是以上的前提。

自然地理论文: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

摘要:自然地理教学重要性突出、难点多,教学难度较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化解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难点;多媒体教学

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科的基石。自然地理部分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又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第一个模块,开局的好坏关系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的热情及选科的问题,所以这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但这部分知识高度抽象,远离生活实践,难点较为集中,学生学习难度大。自然地理教学难点可分为四种类型:(1)空间性强。自然地理涉及很多运动的知识,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海水运动、地壳运动等,这些运动对学生而言很难理解,特别是地球运动部分。(2)综合性强。自然环境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该部分知识点连贯交错,逻辑过程复杂,理解分析地理事物必须全面综合。如气候、自然带、洋流、厄尔尼诺现象等。(3)理论性强。自然地理部分涉及较多原理、规律,且大多抽象概括,理论性强,令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如三圈环流、季风环流、锋面、褶皱、断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4)区域性强。如世界气候分布、自然带分布、自然灾害的分布、洋流的分布等。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缩短地理事物间的时空距离,增加形象的真实感,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取得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一突破各类自然地理难点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空间性强的教学难点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然而自然地理中的空间概念恰恰是学生平日里感知不深、经验背景甚少、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的内容。因此,教材内容的空间化、运动化、形象化,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运用多媒体课件清晰、直观的为地理教学构建时空兼备、身临其境的地理情境,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综合性强的教学难点

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学科,因此在研究地理事物时不单要全面考虑各种自然因素,还要兼顾人文要素,使得地理学科综合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具备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相关知识。哪个知识理解得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下个知识点的掌握。而自然地理难点集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知识链的脱节,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在新知识点呈现前,运用多媒体课件快速复习本课时需要的老知识点,对于突破综合性教学难点可取得四两拔千斤之效。以高一地理“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复习区域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该地理事物的发生地(南太平洋);运用动画课件,复习南半球信风带、南太平洋流的正常流向、寒暖流分布情况、秘鲁渔场的形成等相关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正常年份的南太平洋洋流图与“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年份洋流图─对比分析推理,联系实际,发现矛盾(南赤道暖流流向不一致)─设疑探究,转入新课;运用视频影片─模拟演示“厄尔尼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问─因果分析,使学生形成初步概念;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引出地理环境题型的概念和表现,并分步显示出综合复杂的地理事物,引发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运用课件展示,课堂习题,巩固理解,加深记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理论性强的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脱离学生实践、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俱全的强大优势,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区域性强的教学难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灵魂,是地理学科有别有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无论会考还是高考,几乎是“无图不题”。所以区域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自然地理牵涉到的区域知识较为粗略,但因高一学生地理基础薄弱,空间概念尚未形成,所以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仍然成为学生不易掌握、记忆的难点。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在需要强调的区域上使用鲜明的色彩使之闪烁,反复多次,加深印象。利用多媒体解决区域性教学难点的方法为:运用空白世界地图投影来进行填图训练,强化记忆。

多媒体课件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强大,在攻克突破自然地理难点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地理论文:数理化知识影响高中生学习自然地理原因分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在高中自然地理中包含许多的数理化知识,这些数理化知识影响着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在高中自然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如果能巧用这些理科知识、方法和思维习惯去解决高中自然地理的某些问题,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简化地理计算,证明地理规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分析数理化知识怎样影响自然地理的学习。

1.学习迁移

所谓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如学会开一种类型的车就有利于学习开另一种类型的车;学习了加法交换律,有利于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学好了数理化知识有助于学习自然地理和数理化学习思维、习惯、方法对自然地理学习有巨大帮助,因为从高中自然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自然地理各要素(大候、水文、植被、地貌、土壤等)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原,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并探寻地理各要素变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分析这各要素的时候,需要运用其它科目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机械记忆,而是先掌握自然地理规律,还需要更多像数理化学习的思考和推理。

从2010年四川进行了新课改,使用的人教版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所以更需要进行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包含了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迁移,学生在学习自然地理的过程中许多的东西都源于数理化知识,在学习自然地理中要运用数理化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运用在自然地理中,所以数理化知识的好坏对自然地理学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数理化知识掌握好坏影响自然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识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巨大动力。在高中自然地理中有许多数理化知识,如果学生热爱数理化知识的学习,他也会“爱屋及乌”热爱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性趣。数理化作为其它学科的基础和辅助工具,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取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掌握的程度越深学习兴趣就越浓厚,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同学越爱学习,学习越差的同学越不愿学习。然而数理化作为自然地理基础性和辅助性的学科,学生的数理化思维培养和对数理化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解决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那么学生也将不会对高中自然地理产生多大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高一刚开始学习地理知识,其中所涉及物理学、数学、化学内容却遍及高中的前前后后,有的知识在物理、数学、化学中还属于教学难点,这必将给地理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的自信心,这些数理化知识解决不了,使学生学习自然地理产生困难,慢慢地对地理心理上就产生“习得性无助”,最后对自然地理一点兴趣也没有。

3.数理化知识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自然地理问题的分析、解决

数理化知识和思维能让学生正确理解高中自然地理概念,掌握地理规律,并快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高中自然地理的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的数理化知识,运用数理化知识帮助解决自然地理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如在讲解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候,大气运动的水平运动——风,需要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平衡,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学生更容易理解,讲解自然灾害滑坡的时候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滑坡的形成原因,让学生更易理解,讲解南方喀斯特地貌,可用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CO2+H2O==Ca(HCO3)2,该反应,从正向反应说明了石灰岩被溶蚀形成溶洞、石芽、漏斗、地下暗河等;从逆向反应说明新的岩体形成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而使学生能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展现,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所以对数理化知识掌握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自然地理知识的分析、解决。

4.教师对教材中的数理化知识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创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应让学生“重视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地理及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其次,有些老师本身在高中的时候就是文科出生的,对高中的理科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在自然地里教学过程中涉及数理化知识的时候,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能向学生讲解呢,更不能在合适的时候和方法引用,帮助解决自然地理的重难点知识。

自然地理论文:高师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摘要:高师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一个涵盖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基于长期的野外实习教学的积累,进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环节和实习模式,以及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机制、编撰自然地理学课程系列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和自然地理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索,提炼出主要的创新点,并指出该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0引言

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师范类)等本科专业开设的自然地理课程,涵盖地球概论、地质学、气象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部门地理和区域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等分支学科,内容要素多、实践性强是本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不仅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尽管大多数高等院校在自然地理野外教学实习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其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1-4)。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就近(单科)实习与长途(综合)实习的矛盾;传授知识与游山玩水的矛盾,内容繁多与时间紧迫的矛盾;学生需求旺盛与教师能力欠缺的矛盾,等等。况且仍有不少院校既缺乏野外实习教学规范的管理办法,也没有符合教学要求的野外教学大纲、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书,忽视野外实习考核评估,效果不佳。这些已不能适应21世纪地理学发展和高等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的科学实施和规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使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能。

1规范自然地野外实习教学管理与实施环节

1.1 制定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管理文件立足于解决高师地理科学本科自然地理学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实验和野外实习)环节的弊端,以及实践教学管理及考评薄弱等问题,结合我院长期以来野外实习教学的实践,研究制定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管理系列文件:①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②野外实习与指导教师职责;③野外实结考评暂行办法;④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其中《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本着优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使野外实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理念,从建立野外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结、实习经费筹措与使用、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系统地规范野外实习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细则;野外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对参与指导野外实习工作的教师在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作出明确规定,野外实习考评办法将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态度、表现与技术成果成绩等有机结合,体现全面综合评估野外实习效果的理念。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主要是对学生参与和完成野外实习的行为的规范约束。

1.2 规范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环节大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往往依赖指导教师讲解而不求自己思考解答,表现出手不勤、脑不活、思维方式简单,实践动手能力差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野外实习环节与过程进行规范,包括:①实习过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即指导教师对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及活动程序作出明确计划,编写实习指导书,让学生心中有底。要求学生在实地勤动脑动手,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被动教学方式。②实习评价中验证性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并重。即野外实习中把对课堂理论知识按相同思路验证,使地理知识直观化和对同一地理现象用多种思维方法得出不同解答,甚至触类旁通有机结合。③实习考核定性与定量结合。对实习中学生的实习技术成果、采集标本多少、出勤情况等作量化考核,对学生的态度、表现、主动性和创新性宜作定性评价。

2探索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野外实习队伍规模越来越大,野外实习费用越来越高与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日愈突出,研究和摸索适应新形势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尤显重要。

2.1 面对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多元化筹措资金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流动性大、路线长,所耗费资金相对较大,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水路客运价格、实习地区的食宿和参观费用价格皆大幅度上涨,致使野外实习费用越来越越高,大多数院校野外实习的实施步履维艰。因此,多方面配合、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证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成为关键。为了保障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实施和全员参与,宜采取“争取学校多拨一点、院里解决一点、师生个人负担一点”的办法[1],共同解决实习经费和资金问题。另外,尽量合理规划实习路线和过程,尽量减少和节约费用,争取少花钱多办实事。

自然地理论文: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身体语言运用举隅

摘 要: 良好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在条件,教师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通过身体语言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达到地理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 身体语言 应用

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肢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表情神态与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它具有形象、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地球的运动和地球上的大气是老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重、难点知识,我就这方面谈谈身体语言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演示,学生领会

如在讲雪线时我把自己的头比作一座山峰,头发比作积雪,讲授阴阳坡、迎风坡与背风坡,一边比划,一边风趣地讲解:额前发际线为阳坡(太阳辐射强)或背风坡(晴天多),颈部(后脑勺)发际线为阴坡(太阳辐射强)或迎风坡(阴雨天多)。学生们一起比划,领会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学生通过参与身体语言教学,感受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分析,细心揣摩身体语言,精心总结地理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二、师生共同演示,学生体验

如讲解“北右南左”的规律应用: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伸出右手手掌,掌心面向自己,四指表示水平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北半球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伸出左手手掌,掌心面向自已,四指表示水平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大拇指则表示南半球水平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风向的判定,高空风把大拇指与四指垂直,近地面风把大拇指与四指的夹角控制在45°以内,方法同上。风压定律:高空中的风,在达到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背风而立,南半球高压在左侧、北半球高压在右侧;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在达到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后,风向斜穿等压线,背风而立,南半球高压在左后侧、北半球高压在右后侧。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是呈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是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相同。师生共同演示。

又如,讲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时,我让一个学生扮演太阳,站在离我一步之遥的地方,一个学生扮演遥远的恒星,站在课室的最后面,我扮演地球,我转了三次,第一次只有自转,没有公转,同学们很快发现太阳日和恒星日相等;第二次我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反向公转,同学们很快发现太阳日比恒星日短;第三次按实际情况演示。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描绘情境、演示情境的活动中,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受到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感染。通过体验表演,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学生演示,教师引导、讲解

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时,我指导五个学生用身体语言来完成教学。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边演示边讲解。中间一位学生扮演太阳,并且手里拿一根竹棍(代表太阳光线),周围的四个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公转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时的状态,这四个学生都斜着身子,头顶为北极点(均指向同一方向),脚底为南极点,腰带为赤道。通过教师引导、讲解,学生们可以体会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的变化等规律,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全体参与,共同体会

如在讲授三圈环流时,我提前用纸做了一些箭头,先从理想状态――单圈环流入手,我走到教室中间(共5排学生),设第3排为赤道,前后黑板各站一名学生假设为北极和南极,天花板假设为大气上界,根据热力环流学生很容易演示出单圈环流。然后演示三圈环流,假设第2排和第4排为副热带(纬度30°附近),假设第1排和第5排为副极地(纬度60°附近),第3排学生双手向上演示赤道上升气流,手拿箭头双手张开演示上空气流的分流,右手指箭头向前面黑板(北极)在上空向右转,表示高空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在第2排附近偏成西风,第2排学生解释动力原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前黑板的一名学生双手向下演示极地高压,手拿箭头向右偏,第1排学生两手交叉演示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半球演示类同。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三圈环流图。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大厅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仅仅是教师演示,学生有可能记住了,但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语言,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良好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在条件,身体语言必须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点,加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身体语言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自己地理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