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9 06:0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地理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地理学科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以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促进智能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现实却是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课的课时,学生学无兴趣,成绩低下,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和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其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意义、优势、主要途径三个方面对地理美育进行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审美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平等互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有效,优质高效;方法多样,激发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无疑是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好方法。
一、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上课的课时,而学生以为地理课可有可无,学无兴趣,成绩低下,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或者考上大学,甚至东南西北都无法分清,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使地理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挖掘地理教材中美学的因素,坚持以美育人,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持久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终生为保护、美化人类的环境作不懈的努力。
二、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审美对象都具备,这为地理教学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地理教材涉及大量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知识,而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宝库”,有大量丰富生动的自然美的素材。自然美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能从形象和整体上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欣赏和感受,使人产生联想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美感。例如,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维多利亚大瀑布,幽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极夜;我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奇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绿洲片片、葡萄串串的西北荒漠。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处处可见,这些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巧夺天工的自然物,从形象到整体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地理教材同时也介绍有关社会经济的人文地理知识,有丰富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美育素材。艺术美和社会美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与普通的自然美比较,往往更高级,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教材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内容,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湖光山色、浑为一体的“世界公园”日内瓦城;我国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古代着名的工程建设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工程等。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思想感染力。
因此,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片地理教学等待开发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这种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1.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体现“语言美”。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教材内容也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例如,学习北美洲的“五大湖”时,用“姐妹五个手拉着手,最小的一个有一支辫子甩到了大西洋”来形象描述五大湖,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语言美”。
2.巧用文学语言,体现“文学美”。审美与文学素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中常描写某种地理现象,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诗句,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可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之中。如学习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可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些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语言,文字优美,构思巧妙,富有情景,使人产生美感,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文学美”。
3.将地理知识形象化,体现“形象美”。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人们在欣赏各种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开始的。地理教学应注意形象思维,把抽象概念和枯燥刻板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仿佛处在地理事物形成、发展的环境中。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一节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查图,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图,联想生活中的实物图形。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岛、海南岛是雄鸡的脚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 美感,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形象美”。
4.运用黑板图、板书和地图教具,体现“艺术美”。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黑板图、板书以及各种地图等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成简略的黑板图,使静止的地图具有“动感”,使原来死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同时运用粉笔的色彩和谐搭配,颜色美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体现了色彩美和整体美。例如,在学习“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笔画出长江干流形如不规则的“W”状的草图,然后边讲边画它的发源山地、注入的海洋,用蓝色粉笔把支流和湖泊画上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体现地理教学的“艺术美”。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体现“行为美”。自然环境的“人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废弃物对大气、水的污染,使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发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警报。教师通过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唤醒其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等环境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去,为美化环境而努力,体现地理教学的“行为美”。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按照美学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用“美”不懈地感染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无疑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好方法.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步入成熟。在世纪之交如何认真地回顾地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前景,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是地理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
地理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到底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地理教育改革与整个社会改革到底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改革到底应该怎样突破、怎样深人?对此人们都有点徘徊不前,拿不出一个具有强烈说服力的意见来。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在沉思,地理教育改革徘徊在十字路口。
(-)地理教育改革中贯彻"三个面向"的反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十几年来,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冷静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地理教育在贯彻、实施"三个面向"中,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地理社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另外,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甚至盲动、不知所措的状态,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待征,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自觉地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和统揽整个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去认识把握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用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地理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考
时代的变革与理论的深化将一系列重大实践与理论课题摆到地理教育研究者面前:什么是地理教育价值?什么是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目的、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价值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符合时展的地理教育价值观?……这是当前实现地理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效益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当前我国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和必须闯过的难关。
现代地理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不仅追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而且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但是,不少人一提到地理教育的价值,往往更加注重其间接的、外在的价值,即地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地理教育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却相对地忽视。这表现在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具有实际意义与职业意义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注意地理教育活动本身对于学生身心尽可能完美发展的深远意义;注意地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而相对忽视其训练学生心智的价值。尤其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对教育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作了片面的理解,因而在专业设置、学科课程开设、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市场上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社会上刮什么“风”,地理教育就下什么“雨”。这样的地理教育在突出为当前经济建设服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地理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性。
现代化的地理教育,必须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除了对学生有统一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求外,应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深入认识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主动地考虑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恰当地组织地理教育活动,提供多种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在才能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在极富个性化的地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同是在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过程中,重视教会学生收集与掌握各种新知识与新资料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怎样摒弃旧思想,如何获取新的思想。
二、未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的交流起来越快速,世界各国互联网的建立,缩小了地球的距离,世界变得起来越小,为地理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将是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改革中创造出未来地理教育的蓝图。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经济的转型,对地理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不够理想,各方面阻力仍然很大,困难也很多,有相当多的
问题,属于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必须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 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当然我们要防止那种远离现实、空对空的纯学术研究的倾向。地理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要有突破性进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亟需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用、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思想观念上理不清、把握不准,就不可能知道地理教育改革该如何深化。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
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下一个世纪的地理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育理论研究演进到当代,应该说已完成了有关教育基本“观察”材料的搜集,并且从由夸美纽斯开始的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概括与归纳也臻于“完整”或“全面”。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如果想在原有认识框架内来寻找突破口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理论研究态势必然地要走向一种新的整合,以求得对教育认识的全新突破。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首先去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关于地理教育的概念与原理体系,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旦形成了这种体系,本身便酝酿着地理教育理论的一场大变革。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前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关键”,并经此突破口而带动整个地理教育改革向着纵深发展。
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地理教育学”则显得更为滞后。今天,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重视。我们的地理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更不能醉心于陈腐观念的炒作。地理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必须依靠开展地理教育科研,从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出发,进行系统的艰苦的探索。
随着我国繁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地理教育改革中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而地理教育研究远远落后于教育改革的形势,它必将影响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必要同时也有可能从理论形态、思想体系上去讨论研究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理论框架和理论模型,探讨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由此构建地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由于我国广大地理教育研究者思维空间的拓展,地理教育研究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由孤立的静止的线性研究转向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研究,正向健全的完整的地理教育学的科学体系迈进。
(三)加大地理教育内容改革的力度
现代科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国外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尽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自力的综合,以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要求。美国《2061》计划就反映了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新框架,在各种课程改革设计中,学科的严格界限将被整体组合的课程所代替;在重视"显形"课程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隐型"课程的作用等等。尽管课程和内容的架构有各种不同的设想,但从学习者一一21世纪新人的整体素质出发做出改革设计,这是共同的出发点。我国已经有各种不同的学校在进行不同设计思想的实验,并吸取国内外有益的经验,规划我国未来的地理教育内容和议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世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目标是: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新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现代地理课程体系。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的重点转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用型"的重点转移。要改革地理教材和教学,要删减陈旧、繁琐的教学内容,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要教会学生最基本、最优秀的知识,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加快推进地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的进程
未来教育过程将会有巨大的变化,教育个体化将使教育愈益成为学习过程,加之电脑、视听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将大大扩展教育方法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由于现代化手段在地理教育上的应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而且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加强,并且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目前,提倡学生主体性的地理教学和教育模式在不断出现,过去的再现型的教学已在逐步向发现型教学转变,教师科学的教授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正在密切结合。教育方法的综合化将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的中国地理教育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地理教育,这是需要艰苦探索的开创性事业。我们要从展望未来变化的若干趋势中把握现实,明确改革目标,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优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开展丰富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应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其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在感知中得到理性认识的提高;也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还可结合“地球日”、“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如有机会还可开展环境专题讲座,如国际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面向少年儿童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立体生态农业简介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一、地理教育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日、苏、美、英)和我国在教育科学领域里先后兴起了学科教育学的发展浪潮。地理教育学和其它学科教育学同时应运而生。所有这些学科教育学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学科教授法——学科教学法——学科教材教法——学科教育学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种带有国际性的学科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有其客观依据: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上教育科学发展很快,教育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程度也有显著提高,那种只是从宏观上研究一般教育规律的成果,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同时从微观方面,从对各个学科领域知识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教育功能,加速对现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和开拓方向;同时,学科教育的教学,也必须具有学科的系统结构和理论、并建构方法上的科学体系。所以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究,来代替学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使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化,即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和发展成了必然的趋势。地理教育学的诞生,也毫不例外地是这样的,这是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共同需要。
二、地理教育学必然要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
地理教育学的发展,要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这也是地理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认识史表明:人们的科学认识,总是走向普遍化的。所谓普遍化(以自然科学为例),是指科学家要从对科学自身的认识中上升到对自然界的整体规律的全面认识,并进而形成一种对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观点,这个认识上升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科学升华的过程。科学升华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然。高兴华先生在《论科学升华的必然性》一文中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主要论点是:
1.重大的自然科学理论要上升为正确的自然观。
一方面是科学家把科学的成果和方法从一门科学推广到另一门科学,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另一个领域,以求得对自然界更多的具体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是科学家,尤其是那些身系重要课题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科学理论为优秀,建构起一种科学世界的图景,企图以此反映出他们对当代科学自然界面貌的总看法,从而总结出对自然界统一性和普遍性发展规律的正确解释。
2.科学认识要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
科学家为了要在科学认识的探索中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定律或科学理论成果,或者是对已获得的科学成果作出正确的解释,也必然要对自然界进行整体规律的认识和思考。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指出:“今天的自然科学家,不论自己愿意与否,也同样不能抗拒地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科学研究除了正常的探讨途径以外,还将更多地经历困难、险阻、挫折、失败的种种考验,在这样的时候,科学家更是被迫在自然观层次上进行思考,企图从中找到一种合理的认识图景和认识方法,来端正自己的思维和操作,澄清认识和操作上的混乱,从而摆脱面临的困境,推动研究工作的前进。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出现了许多新事实、新现象,使原有经典解释宣布失效而引起物理学的“危机”,一些物理学家因找不到出路而苦闷、彷徨和忧伤。爱因斯坦对此进行了普遍的思考,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相对论,推动了物理科学的前进和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当前物理学的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前辈更加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
3.科学认识的综合化要进行普遍化的思考。
当前,科学在不断分化和不断地综合,大分化基础上的大综合,已不仅仅是综合本学科门类的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行大跨度的综合。这种综合,正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共同形式,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看法,因而它们自身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它们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难以区分和划界。换句话说,综合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哲学的属性。
因此,当前,普遍的看法是:科学发展出现了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趋势。哲学科学化,表现为哲学家更自觉地努力学习、吸收现代科学多方面的成果,以便为自己的哲学创造、奠定更加雄厚的科学基础;同时,哲学家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前提下努力研究科学问题,利用其哲学思想优势作为进行科学思维的理论参照系,使他们在某些重大而复杂的科学问题范畴内,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科学哲学化,那是科学家以既有的科学为依据,向更广阔的带有哲学意义的领域迈进的一种研究趋势。这种趋势在科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其相应表现,而在当代,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当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同时也进行着科学新的综合,这种趋势是随科学研究对象间内在联系的被揭示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
科学向哲学方向升华,科学哲学化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地理教育学也离不开这一客观规律,向地理教育哲学升华成了它在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育,正处于困难甚至危机的时期,哲学的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我国的地理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种种曲折起伏的过程:从1949年底到1957年是地理教育有较大突破和进步的时期;1958年~1966年是地理教育大滑坡的萎缩时期;1966年~1976年“”运动使整个地理教育完全停顿,中学地理停开、大学地理系停办,地理研究所解散;1977年~1994年是地理教育恢复并有重大改革的时期,1994年~1998年由于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地理教育再度陷入困境;1998年地理恢复高考,地理教育有所转机,但过去那种困境的阴影却不易消逝。应该说,造成地理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的还在地理科学、地理教育自己的内部,在于自己理论的落后与贫困。金保彩先生说,当前的地理科学给人以“停留在地理现象的解释与说明阶段的印象”;张维邦先生说“理论的贫困使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应有的深度和说服力”;王恩涌先生也认为“地理学理论性不强,使人总是感到概念条件不够严格,因果关系有点不够清楚,定量、定性关系不够准确。特别是理论 的表达缺乏简练的公式,一旦返回实际中去检验,受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多是一种类似,缺乏准确性的现象的重现。学习因而也觉得很难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地理教育改变目前状况,摆脱困境,必然要求助于哲学,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辩证法才能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困难。”当前需要地理教育哲学与实践结合,回答时代性的根本问题:如地理教育发展为何步履艰难?地理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地理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理教育在人的素质培养方面的意义,地理教育学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问题;地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及其体系问题等等。对这些根本问题,都需要综合哲学的知识作出回答,给人们以理性思维。
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高考取消地理科目而导致地理教育陷于困境之时,不少地理界同仁,包括笔者在内,曾努力从多方面发表意见,开展过讨论,对这些讨论,现在看来,也很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总结,以求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推动地理教育的发展。
三、地理教育哲学的建构
地理教育哲学是哲学与地理教育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从性质上说,是上述二者知识交融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哲学角度看,是一种亚哲学;从地理教育角度看,是地理教育学的升华,属于较高的理论层次。
具体地说,地理教育哲学,可以理解为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内部来阐明地理教育领域中的哲学问题,鸟瞰地理教育的所有重要方面,着眼于地理教育、教学中最一般问题的理性思考。参照《当代教育哲学》一书作者田玉敏先生的思路,地理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地理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应用。根据这一研究对象,地理教育哲学的体系,侧重于研究地理教育基本规律的本体理论和研究基本规律的一般应用的地理教育哲学的方法论。为了加强对地理教育价值的研究,澄清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模糊认识,强调地理教育在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类、人才等发展)中的作用,营造真正重视地理教育、支持地理教育、发展地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将地理教育价值论从地理教育本体论中分离出来,形成地理教育哲学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并列的地理教育哲学理论体系。
这样,本体论主要研究地理教育发展的规律,探讨其他社会因素对地理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具体的有:
1.地理教育的过程和本质
2.地理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3.地理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关系
4.地理教育的目的
5.地理教育的结构、体制和管理
6.制约地理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主要探讨地理教育的社会历史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生产力、教育传统)科学文化基础、生理心理基础。
地理教育价值论,研究地理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探讨地理教育在人类、人才、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地理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地理教育方法论,是研究地理教育规律的一般应用问题,以及在教育管理、教育实践、教育科研中运用地理教育规律的问题。
研究地理教育哲学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为地理教育学提供理论支撑,为地理教育学提供基本思想和方法原则,指导地理教育学朝正确方向发展。
2.有利于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理论水平的提高,以便更深刻认识地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发展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对地理教育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提高从事地理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更科学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研究地理教育哲学是一个新鲜事物,本文目的在于提供大家讨论,借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 象也非常严重。大专院校地理系纷纷更名,或同时挂出地理系、××系两块牌子,很多学校地理系报考人数还 不如招生人数多,第一志愿者更是廖廖无几。高校地理系学生入校后厌学、或要求转学者也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反映出地理教育走入了低谷,地理专业产生了“危机”。
走入低谷和产生“危机”的原因何在?首先是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实行这个经济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过竞争,调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体制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影响到 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方向,进而影响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 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 是历史的“专利”。现在似乎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实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在中学教育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可 以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对学生进行建设、保卫家乡、热爱乡土的教育;能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对学生进行国际 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获得关于生产资源分布知识,关于人口、环境、 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知识。此外,在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上也都 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此,地理教育,无论在中学课程中,或在大学为培养地理师资所设立的地理系都没有被砍掉过。无 论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重视程度时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师范地理 专业也定会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强国。在这种形势下 ,中学教育会强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应当削弱呢,还是应当加 强呢?结论是更应当加强。因为地理学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无论 是地理知识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实践,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上述种 种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许多地区,盲目上马了许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 染小型企业(如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小水泥厂等),它们虽为部分人或局部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 ,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国家、百姓,以致于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效益。这 些小企业经营者及其决策者们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仅只
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够的,更主要的 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党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学走入误区。
地理学摆脱“危机”,还要克服不可忽视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 下地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就其综合性来说,无论哪一个专业都难以比 拟;但就其研究领域中自然经济各要素的深度来说,哪一个要素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就其实用性来说,也 不及许多专业产生经济效益明显。这是它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经济条件下不及其它许多学科之处,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
地理学究竟要占领哪一个领域?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发展?尤其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建 设挂钩?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方向,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综合性 和区域性的特点。如研究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研究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特点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全球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都能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体现地理科学综 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不少大学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竖起一面改革的旗帜,与经济建设,社会实践挂起钩来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广招生源。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与区域信息科 学系”,“城镇规划与建设系”,“国土开发与建设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实质。关于地理学的 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可作专题研究。这里需要认识的是地理科学今天不能仅是少数专业人员掌 握的科学的武器,而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劳动者及中青年,人人都应具有的知识,因而地理科学的发展会 激发人们对大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而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也会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应试教育、而抓素质教育”,但在当前高考作为学校指挥棒是学生学习主要 驱动力的现实情况下,结果是造成学校对地理教育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有的由于对地理课时的删减,教学 计划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举措。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许多重要规定得不到落实。如规定高中一年级96学时,平均每周3学时,许多学校每周 只开2学时。理由是每周两天工休日,课表排不下,此外还规定高中三年级地理有选修课,实际早已名存实亡了 。
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 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 ,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 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 要求与规定。
4.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5.大多数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不足,经费不足,难以安排正常的实习实践活动。
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相当一部分是分流就业。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地理知识 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难说没有面临新的择业的机遇与可能,而具有广博地理知识的人会在新的择业中占一定优势,更容 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当一个好村长、好乡长、甚至是合格的县长、市长,应当说必须具备广博的地理知 识与能力,所以如果对中学地理教育不重视,不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 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需要,必将要求各项地理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中 学地理教学改革,完善人才素质学科构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计划及地理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孙景沂先生在《中学地理教 学参考》94年7-8期和96年9期中先后介绍过编制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探索和编写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 文章介绍看,在适应形势要求、内容更新与改进方面都大大优于现行高中大纲,建议地理实践活动安排要加强 ,要具体,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实施。
3.在课程设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较为适宜,应保证时 数不得随意删减,加强对统考的严格管理,保证其严肃性,把好质量关,更应当恢复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 。
4.在地理教师任职资格方面切实落实教师法所规定的要求,非师范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教师均属不合格的 师资,这部分人应通过进修达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省地市,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对新 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实践活动的能力。
6.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实验、实习的要求,建立电化教室,将录像、幻灯、投影作为重要的 教学手段。全国统一编制地理图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及时与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发行,供应。
7.各地应建立自己的乡土地理实习基地,编写相应实习指导书发给学生使用。
8.建立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包括知识的考核与能力的考核,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9.各地要制定出 实施方案,抓试点,以点带面,争取在3-5年内抓出成效,落实新大纲的各项具体要求。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优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 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开展丰富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应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其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在感知中得到理性认识的提高;也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还可结合“地球日”、“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如有机会还可开展环境专题讲座,如国际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面向少年儿童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立体生态农业简介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它通过思维、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因此,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理的教育功能
(一)培养爱国情感
地理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独到之处。在分科制的教育体系中,爱国情感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认识它,了解它,进而关心它,与它和谐相处。使学生从与周围环境、与身边的人相处中,获得爱国情感的亲身体验。
(二)增强全球意识
当今,人类的活动空间更广阔,相互联系更紧密,地球也相对“变斜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来解决。因而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基础教育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基础地理教育是扩大青年学生眼界的一种有效工具。这并不是说要在地理课上向他们介绍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传播这些信息的任务完全可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社会媒体来完成。然而青年学生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基础地理教育能够做到的是,教给青年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三)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那么我国的环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大部分人,尤其是领导者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被眼前的利益所淡漠,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为了使前一种理想尽早成为现实,避免后一种状况的发生,在基础教育中增强环境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们国家,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主要采取各科渗透的方式,地理学科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媒介之一。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教育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状况和它对人们的影响,更关注人—地系统中,人们在利用、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所采取的办法,以及这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些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要看人们对环境的了解程度以及利用环境时所作的决定。例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库所产生的后果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它控制了洪水,利用水能发电,通过灌溉发展农业,但同时也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河床和冲积平原上的沉积物,而且减少了入海口的泥沙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当青年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对人类自身和其它物种生存的危害,心灵会受到触动,他们在考虑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对环境更多一点关心。
例如:在家庭购买冰箱时,孩子可能会劝说父母购买无氟冰箱;在旅行乘坐火车时,他们就不会把快餐盒随手丢出车窗外;他们会选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他们会节约利用纸张,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造纸污染;等等。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公民。
(四)促进知识、技能、世界观的和谐统一
教育是培养人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发生在生活中的智力、体力、社会和道德各方面。它的要素是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横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地理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培养,还有助于促进三者的和谐统一。
例如,青年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有关鸟的文章,其中讲述了鸟的形态、灵性。他们在生物课上了解了鸟的种属、结构和习性,以及对人类的益处。在地理课上,他们又知道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概念。一天,一个学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这位学生该如何对待这只鸟呢?他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仔细观察这只鸟,然后作出一篇好文章来。又联想到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想把这只鸟放归自然,让它回到森林或田野中为树木、庄稼去除害虫。这时又想起地理课上老师讲过的每种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都是相互适应的。他想:要是这只鸟属于本地的种群,放飞之后,它能很快适应熟悉的环境,很好地生存下去。但也许它来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生态环境与本地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它放到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它会因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很快死去。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把鸟留下来,细心地照料它,友善地对待它。这个例子说明了通过课堂教学,尤其是地理课堂教学,这个学生获得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保护环境的技能和爱护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角色的适应
地理教育通过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世界观,鼓励并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技能、世界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能够适应未来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青年学生在未来生活的各种角色中经常遇到与地理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如:
1.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2.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
3.作为一个消费者,知道绿色消费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4.作为一个公民,知道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人
也这样做,应该对公共环境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对策。5.作为一个学习者,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娶分析和评价信息并作出决策。
6.在休闲时,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使个人、社区环境都受益。例如,在旅行时,知道如何获得关于地方的知识,采用何种价值观来了解地方的特色,如何保护所经地方的环境。
学生在对以上问题作决定时,所根据的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其中一些可能是通过学校的地理课程获得的。这些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世界观被称为“个人地理”,学校地理教育就是要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地理”,使他们在担任各种生活角色中更有能力。
二、地理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地理教育通过特定的思维、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使一部分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以下目标可通过地理学习来完成:
(一)思维能力
指与地理学习和思考有关的能力,包括:
1.理解能力,即领会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
2.分析能力,即把材料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
3.应用能力,即在新情况下使用所学东西的能力;
4.综合能力,即把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能力;
5.评价和决策的能力,即判断有关问题的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
(二)知识
地理学习可使学生理解和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理解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思维构架下审视国内和国际事件,理解空间关系;
2.了解地表的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及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人口),以便对一个地方有清晰的认识。其中牵涉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4.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
5.对乡土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
(三)技能
地理学习可培养学生的以下实践能力:
1.观察:是收集事物的有关外貌、位置、分布、联系、运动和变化等信息的手段,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记录数据:包括绘制地图、素描图、曲线图和其它图表,记录访谈内容,记录仪器测量结果,收集样本和标本等;
3.报告:包括组织材料,通过各种媒介(曲线图、模型、胶片、照片、录像带和幻灯片等)展示材料,并用书面和口述形式作出清楚准确的解释;
4.解决问题:包括综述、判断和决策;
5.与人合作的技能。
(四)世界观
地理教育可培养学生以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热爱自己的国家,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
2.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
3.欣赏自然的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
4.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
5.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
6.意识到态度和价值观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愿意表明和发展个人对环境问题的价值观。
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由于它处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因而它能够成为各个学科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在地理学科的人—地系统中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世界观体系。例如,在进行关于地区发展的教学时,可选择语文课本中一篇描写某个地方的文章,收集这个地方的历史资料,运用生物课所学的原理,物理、化学课中获得的知识,以及数学方法,甚至计算机和绘画技能,来讨论一个地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很好途径。如果让地理教师单独来做这个设计工作,自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且不能保证持续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就考虑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编写相应的资料,使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帮助。
社会媒体越来越多,学生获得的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其中有多少是通过学校地理教育获得的,已很难讲清楚。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填进各种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学校如果能够选择适当的知识,以特定的技能和世界观,综合和提高他们的“个人地理”,在学校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担当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就必然会在基础教育之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而不必依赖是否在高考中求得一席之地了。
地理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摘要】创新素质是民族素质的灵魂。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作者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途径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育创新素质
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教师的参与与水平的提高是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从教师的本质特点看,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富挑战意义、极富创新精神的职业门类。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各具个性特点,各有不同志趣的活泼青少年;教师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发生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变化。这些特点的本身,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富有创见、不断创新的人。同时,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火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更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转变教育观念
多年来,“应试教育”依旧如故,“题海战术”仍然风行。时至今日,基本上没有动摇教育观念,没有改变教育思想。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时代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高素质”高就高在“创造性”上,也就是创新素质上。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地理教师,只有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只有首先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1.2改革教学方法
为“应试教育”所广泛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些教学方法的直接恶果是训练出相当大一部分高分低能、机械照搬、唯书唯上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为培养目标的终身学习型、创造能力型、个性化发展型的智能人才群体。学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学生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学观,侧重于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两大学习能力的教育。《礼记·学习》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同时还必须研究指导学法,并从“学”的角度去研究学法、创新学法,充分优化学法,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形成“学之得法、导之有方、教之有效”的双边“共振效应”。以“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实践式”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1.3更新教师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世界风云瞬息万变。一名地理教师如不能及时捕捉到最新信息,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必将为学生所唾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微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迅速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也需要教师学习、领会、实践。教师只有积极参与岗位培训、业务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才能谈得上居高临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地理科学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地理知识是无限的,人类有限的生命只有在掌握有限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推进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学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旨在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课外等不同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智能等创新素质,以达到授人以“渔”,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争议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习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中的独立自主权,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构建。尤其应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必备的独特的优异品质。诸如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过程的飞跃性等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基本思维形式。
2.1.1比较思维
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从已知中迁移出未知的开始和基础,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是通过对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或者各个地理区域的比较,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认识地理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过程中,首先依靠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然后经过比较这一抽象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比较这一思维形式,可以通过适宜各种比较类型如:类比、纵比、并列比较、凸聚比较、联系比较、综合比较等地理事象进行培养。坚持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和旧经验中类推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铸成新的认知结构。长此以往,学生的推理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强化和逐步提高,促使其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和发
展。
2.1.2发散思维
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某一地理事象对其他地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发散与收敛。它是双向可逆的思维方式,既可进行正向思维,也可进行逆向思维。是学生探求地理事象外部和内部及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加以培养。通过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思考,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一思维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把握多种不确定因素。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从而漫游在一个开放的广阔的崭新的思维天地之中。
2.1.3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包括两层含义:一指对别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有自我思维的独立性;一指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应持批判态度。“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和平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都说明了批判思维的重要。它是最基本的创新思维形式,“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盲从,不迷信,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误和思维偏差,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迷惑性问题,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暴光”再引导学生在出错、知错、改错的过程中,明辨是非,从而走出思维误区。提高学生思维的防御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思维有形式,但无固定不变的形式。其他诸如: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侧向思维,乃至超念思维等,都有可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立体动态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重视“最佳思维”设计,力争以教师的诱导性信息激活各层次学生创新思维,为其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把释疑解难的精神钥匙。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迸发出的火花,只有通过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创新能力是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人们贮备的知识、思维的千军万马,迸发出新颖的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知识、思维、能力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地理智能体系。地理技能和智能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桥梁。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智能。
2.2.1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地理科学实践性较强。较强的地理技能对学好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吸纳信息以及进行科技小实验等基本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及一切课内外教学活动,均表现为信息的交换。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收集信息技能的高低。因此,地理教学中,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技能。即教会学生学会听课,学会看地图,学会看地理图表,学会基本观察和观测,学会发现各种地理表象等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掌握收集信息的技能就能收集到尽量多的地理信息,然而这些原始的地理信息还是混沌的杂乱的,要使其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技能。即教会学生记地理笔记,将地理信息反映到地图和图表上。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成有序而系统的地理知识。各地理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只有掌握各地理事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吸纳信息的技能便成了关键。“吸纳”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重要的在于透彻的理解。即通过分析地图,地理图表中以及地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差异,创造性地把各种地理知识组合在头脑中。对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及某些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否正确,往往还需通过观察、观测及地理科技实验加以验证,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观测及科技实验技能亦不容忽视。教师可将地理知识设计成地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观测及科技实验,重新“发现”,予以培养。
2.2.2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
地理观察力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源泉—“进料站”,地理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储存库”,地理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关键—“设计室”,地理创造力是智力活动的优秀—“主机房”。地理创新智能即为上述能力的综合。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而精确的观察能力,尤其是分析性地理观察能力,对发展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占有尽量多的地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而一个人的地理知识占有量,又依赖于良好的记忆能力。记忆的实质是在头脑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地理知识“菜单”和菜单间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一切创造思维,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能使人们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结果。这是其具有创新功能的缘由。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加以引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创造力是学生智能的综合体现,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创造兴趣。创新智能以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为特点,好奇心是创新智能的动力来源,是创造力的起点。其次,还应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广泛质疑,以点燃学生创造的火种,激起智慧的火花,不断增强其创造力。
创新是人类不竭的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责无旁贷的重任,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也是无穷无尽的,还有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
3、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跨世纪的地理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创新素质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多给学生以激励、唤醒和鼓舞,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地域特征和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发生、发展、分布和规律等。中学地理教育更强调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为主线,着重协调二者关系,因而也就确定了地理教育本身有突出的环境意识的特征。
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然后教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自毁家园。教材还举了一个古巴比伦由肥沃变成不毛之地的实例,最后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人们为了能够世世代代在地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教材中借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这样具有启发式的提问深深的触动了学生,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说出了很多人类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例子:如农村中经常出现的“电鱼”现象,如过度开采现象,过度采伐现象等等。
在后面的教学中还继续渗透给学生一些环境知识。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主要是自然作用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还有: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则主要是因为人口压力过大、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不合理利用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人与环境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为了让学生明确这一点,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调查了解你的家乡所在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危害,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试提出你自己的防治设想。
当学生们调查了尚志市的水泥厂,物业公司等单位,抽取了蚂蚁河水的水样后,得出我市在某些地区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找到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办法。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学生们决心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在环保事业中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1、 成为“管理员”
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求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
2、 充当“宣传员”
在家庭购买冰箱时,学生能劝说父母买绿色环保冰箱,劝说妈妈购物用布袋子等。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用正确的环境意识指导现实生活,则是环境教育意义之所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家园的意识和紧迫感,树立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责任心。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所以,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地理教育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优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开展丰富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应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其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在感知中得到理性认识的提高;也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还可结合“地球日”、“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如有机会还可开展环境专题讲座,如国际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面向少年儿童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立体生态农业简介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是中学阶段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三个重要方式: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恰当掌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育机会;合理利用地理课外活动环境教育的有利战场。探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环境道德和环境参与和能力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参与和能力;环境教育模式
环境教育是随着环境恶化逐渐被人们意识并发展起来,从萌芽阶段到目前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目前国际环境教育已经向着更高的环境教育目标迈进。不仅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更加关注环境道德、参与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国中学的环境教育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趋势。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的观点,从而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如何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从事地理教育人员的责任所在,本文作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
这里之所以用“挖掘”这个词,在于环境教育材料在地理教材中不是现成可得的。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多学科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即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分门别类的渗透到物理、化学、地理等各相应学科,化零为整实现环境教育。也即通过地理课来实现一部分相应的环境教育任务。但地理课非环境教育课,不能按照环境教育的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体系,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决定了在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材料更多的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地理教材中。如果要实现环境教育的全部目标,就必须将其“揭示”出来。“挖掘”的本意指向下挖以发掘。在这里指通过深入分析地理教材,发掘涉及环境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将之恰当应用到教学中。在理想的地理教材中,应该既容纳了环境问题的内容和技能,又保持现有地理课程的完整性,在原则上要求应以现有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挖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其中一个方法是基于“问题”进行环境教育。这里的重点要求教师要敏感,善于发现教材内容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环境概念和原理的思考。使学生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如“农村为什么也会出现空气污染的现象?”在地理教材中这涉及到大气运动,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环境问题。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结合,就可以通过同样内容的教学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再如“我们的温度出了什么问题,对什么的影响最大?”这在地理教材中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典型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通过该问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环境问题, 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行为的目标要求。二是基于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或者基于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组织案例开展案例式环境教育。这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灵活性。案例可以把一些环境科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形中。同样的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反映。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可以是不同的。这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以较好的进行处理。这点,林培英教授在《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中进行了论述。同时案例式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设身处地的进行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一定环境背景下进行学习,各种情感可以通过阅读案例情节而产生。当学生从案例中人物行为感受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人物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价值的判断,因此,通过案例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非常好的方式。
二、把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育机会。
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地理教学中,不仅需要注意从中挖掘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探索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而且要善于捕捉有利的教育机会。地理学科相对于其他数学、语文、外语等学科来说,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在于,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一些目标是相似的。如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环境教育的目标。这使得进行环境教育的机会比较常见。但在现实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不存在机会,而是教师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去把握机会。如在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地理教师都会讲到“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将重化工业转出地区的一些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结合本地的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经济水平提高上下工夫。过多注重产业转移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重化工业迁入地的环境问题。再如将首钢迁出北京,大众关注更多的是转化北京职能,建设绿色北京等,而首钢迁入地的环境问题在教学中涉及到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对当地经济提高感到骄傲自豪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把握此时机会,进行环境教育,也可以将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积累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现实情况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可以提出思辩的问题“我们要放慢脚步,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是要加快脚步,发展经济,然后改善我们的环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区域环境意识,又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产业转移观。有时候,把握教育机会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精神状态来判断,当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提到一些环境相关问题,并表现出热情的时候,其内心活动就会比较活跃,此时正是实施环境教育的良好机会。
三、合理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环境教育
目前国际教育的目标从重“意识、知识、技能”的培养过渡为关注“参与态度,行为习
惯”的培养,关注受教育者的有效参与程度与行为习惯的养成。[2] 中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随之更加关注环境参与和能力。即要将环境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同时让有意识的环境保护和改善行为转化为无意识的环境行为习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参与。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地理课外活动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环境相容性行为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开展一些真实情景下环境保护行为。一旦学生的行为慢慢转化成为个体的行为,并不需要教师来组织和引导的时候,这些活动就成了他生活中变得有意义的事情,这时环境教育的目的在学生身上起到作用。除此之外 ,通过地理课外活动也有助于环境教育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据有人研究,“如果识记的课题成为活动的对象或者活动的结果,学习者积极的参与活动,即使没有识记的意图,记忆的效果也非常高”。[5] 活动过后头脑中形成的环境教育的知识反过来又将指导学生亲环境行为。如北京一些学校在节假日组织学生爬香山,拣起路上的烟头、食品包装袋等。学生的主体活动,或者说是劳动使学生可能对丢弃垃圾的人会产生心理上的不满情绪,这时丢弃垃圾属于错误行为的价值观可能将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价值观将影响学生自己的行为,从而可能产生不随便丢弃垃圾的行为。当然环境教育不能造成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教师也并不需要为组织学生活动而感到疲倦。有时候,教师可以从非常小的事情入手,倡导每天拾起一张废纸,一个烟头。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类似“今天,你给环境造成负担了吗?”这样的反思活动。同时,在进行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中将环境教育作为地理教学活动计划中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减轻教师在这方面的负担。
四、结语
在地理教学中探索环境教育的路程是漫长的,尚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开展环境教育的资金问题,以及课时问题等等。但是不论是从人类自身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满足时展要求来看,进行环境都是势在必行的。希望能在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中寻找二者之间切实结合点。使环境教育真正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
随着1999年在广东进行地理科目高考的试点,以及跨学科综合地理知识在高考中的出现, 预示着地理学科无论在培养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方面,还是在今后高考中进行“3+综合” 的跨学科综合的测试方面,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必须从强化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努力提高地理教育水平。
一、跨学科综合地理知识在1999年高考中已经出现
在’99年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了跨学科综合地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内容, 在高校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中,其考查内容更为突出。
例如:在’99年政治试题中,涉及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回答的问题,共计23分之多,占全卷 总分的 15%左右。如选择题第19题,介绍了消费4000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为保护环境,一些学校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仪“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这说明“人们对 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C);第31题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太湖 水污染日趋严重,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部署实施太湖流域水达标排放的“零点行动 ”,至’99年元旦零点,顺利完成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第一战役任务,这表明“事物之间存在 着复杂多样的联系”,“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A、B);论述题中的第38题要求紧 扣抗洪、防洪,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治理生态环境;综合运用地理、政治知识,结合所给有关整治江河、抗洪防洪、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展开分析,回答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 办事的3个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回答,必须建立在熟练的地理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 ’99年高考政治科成绩普遍偏低,不能不说这与学生跨学科地理综合能力较差有关。
’99年历史试卷中,涉及地理知识的是第39题,占11分。该题的回答,必须要有较好的古 汉语修养和人口地理与历史地理知识,否则,将无从下手,或者作出似是而非的答案。
同时,在物理试题第5题中,出现了地理知识方面考察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综合测试题 目: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的大气层的情况相比,要求选择:(B)日出将延后。这里真正考察的是实际存在的大气层中的大气具有散射作 用,它将日出时间提前,若无大气层,则无散射作用,日出将必然延后。
上述三科全国高考题中,涉及到地理知识即综合运用的地理知识共计约38分之多。由此可 见,’99年高考跨学科综合地理知识与能力考察来势之猛。
’99年高考地理试卷(广东)选择题中,也出现了:1.海尔集团将电冰箱等产品打入欧美 市 场,并不是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和临海地理位置(D);6.某跨国公司为黑种人配方而生产的化妆品,最有可能有销售市场的国家是:印度(A);14.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 它向海岸排放:热水(B);21.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主要影响:向所经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B);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C)。非选择题35题,要求根据图中相互关联现 象,填出生存条件恶化、劳动生产率低、将林地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土地生产力下降、人均资源减少、当前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保、环境意识薄弱、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等 代号。39题根据某假想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示意图,比较区域的现状与未来,并回答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向,未来创造财富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大众服装加工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 来区域中消失的原因和转移的地方。上述这些既是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又是综合能力考察的内容,这部分题目共计30分,占全卷总分的20%。
’99年高考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其中地理及其综合知识占全卷的30%,非选择题12 分 ,选择题共20分,地理知识占了18分,合计30分。选择题第1题中,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考察了反映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质量由高低高变化的曲线型城市: 伦敦(B);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提高主要取决于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第2题中,主要考察了 “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的概念和“免赠贺年卡”、“与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都 是从环境保护的热点角度,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至于青藏高原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以 及非选择题第5题中,二滩水电站的地理位置,水能丰富的原因及电站与市场关系之间的不利 因素,第7题中太阳能、光合作用、常规能源、新能源的概念,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 ,储量与产量最丰富的省(区),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等,虽属单纯的地理知识,但也从能力的角度进行了考察。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地理知识和能力在跨学科综合测试中 的重要作用。
二、2000年以后的“3+综合”考试,地理学科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000年即将参加高考“3+综合”实验的浙江、江苏、吉林、山西四省的改 革
实施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这四个试点省都将采用“3+综合科目”模式。除了“3” 必 考科目外,“综合科目”分为文理两科综合,综合科目的试卷仍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重在 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不过分突出学科知识的交叉,不按比例拼盘,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在试卷中将占到20%左右。
同时,广东省2000年将在1999年高考改革的基础上,考虑实行“3+x+综合”的 新模式,但广东省的“综合科目”与别的省(市)的综合科目有所不同,将包含除了语、数、外以外的中学教学的其它6门必修科目的相关知识,考察其基 本知识和能力。
不难看出,随着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考考查中学所有9门必修科目已成为 必然的趋势,“3+综合”有很大可能于2001年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届时,地理学科将 必然以它特有的学科优势,在“综合科目”的文科综合或文理综合试题中,面对丰富而多样 的社会焦点和改革开放的热点问题,将起到更加活跃、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样,围绕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高中地理乃至初中地理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将重新升温,进入低谷8 年之久的地理教育将迎来又一春天。近期一些中学匆匆招“贤”纳“士”,未雨绸缪,重整地理教师阵容,实乃明智之举。
三、从强化综合创新能力入手,努力提高地理教育水平
为了适应2000年后高考题型与考试内容改革的新动向,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增强前瞻 意识,抓住大好机遇,改革教法与学法,下大气力,不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提高地理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综合测试中的作用。
1.强化综合与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考题型改革的需要。改革后的高考题型,将突出综合性 与 实用性,加大主观题的份量,出现多知识点、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题型,目标单一,功能潜力差的客观题型将逐渐减少。尤其是综合测试卷,则强调学科和知识体系的综合及有机联 系,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实验中、科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立意命题。这些现象和问题中折射出事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 特征、特性。这样,就要综合运用有关方面的知识,甚至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工具去分析解决。这类试题属非标准题型,灵活性和跨度都很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与高考复 课中,应针对高考题型改革的方向,必须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地理学科与相关跨学科知识的紧密联系。从教育部目前公开向社会征集的综合测试题来看,以材料题居多。在文 科综合试卷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是一条脱离不了的命题轨道。从征集到的题来看,有的摘录一些记载天文、气象及地理现象的古文献 资料,要求用现代地理,天文知识去解释。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综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充分例证。
2.加强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需要。今后高考命题将依据“遵循教 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原则,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内容上有超越《大纲》和教材的地方。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知识 渗透的能力,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并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初步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适应高考深化改革的 需 要,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学科知识渗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突出地理科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强化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关键。高考内容改革 的又一显著特点是突出基础性与工具性,即考试的重点放在继续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知识上。在综合试题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与综合性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来。因而我们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就要重点突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区域性,十分重视由于空间位置不同引起的各个大洲、国家、地区、地方和地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异, 同时还要突出地理学研究从内容到方法的本质特征——综合性。由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以及工业、农业、交通、矿产资 源等方面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新兴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到农产品和交通线的分布。’99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论述题,历史与政治试卷中的地理知识 论述题,都充分反映出试题考查区域性与综合性的鲜明特色。
只有这样,既在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又加强基础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为 主的“双基”训练,尤其对学生增强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今后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吁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是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地理课程应该反映其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初中生来说,目前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其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就成为迫切需要。
目前,二期课改要求积极推进和落实生命教育,但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形式、制度均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外,还要注意挖掘学科内容中生命教育的因素,围绕生命教育主题,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
一、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1、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的智慧与能力。
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逐步学会自我保护能力;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和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自律意识以及在日益开放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与能力。
3、促成学生生命活动的升华。
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科学内容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科学,崇尚科学,诱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由于地理学科和人类活动休戚相关,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生命质量向更高层次攀登,生命活动更加充实。
二、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生命教育资源,整合有利教育资源。
地理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合理地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并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例如:在学习《地震和火山》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地震虽然至今仍然是我们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只要我们按照科学道理去做,还是可以减轻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在讲《台风》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把如何减轻台风的危害、规避台风灾害的风险作为教学的内容处理。在《气候与人类活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全人类的共同职责,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保证课堂生命活力。
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尤其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突出生命教育,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制定的重中之重,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生命的体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经验、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现有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保证地理课堂的生命活力,保证学生的生命成长。3、重视节日(纪念日)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唤醒学生生命情愫。
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告诉学生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意识,最终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4、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对不同人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掌握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价值。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感悟生命教育。
教师在进行知识信息的传播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法,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背景中。通过声音图片的再现和鲜活生命的展现,使学生入境、生情、思考、感悟,体会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如在 “河流与湖泊”、“世界的海洋”、“多样的气候”等教学中,都可以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的再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结合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感受生命教育。
作为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其目标之一是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自然、认识社会。如可安排学生一次课外调查活动:调查本地区的人口、环境、资源状况,理解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理,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如,可带领学生开展一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了解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由此上升到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3、采用演讲、讨论等形式,领会生命教育。
围绕生命教育主题,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演讲、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领会生命教育的含义,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时,适时开展一些“人与环境”等方面的演讲或讨论。
4、利用地理专题教育,深化生命教育。
(1)办讲座:结合地理新教材有关专题的教学,举办一些诸如环境保护、温室效应、自然灾害等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各种生存环境的影响,保护地球就是保护生命。
(2)出板报:通过地理新教材某些专栏的学习或结合某些纪念日、节日,可让学生利用班级板报,适时地开展一些班级黑板报的
宣传和评比。当然,板报的内容要突出生命教育,体现生命教育的内涵。
(3)开网站:此外,在学校网站上,结合教材专题中生命教育的题材,开通生命教育专题网页,让学生把对生命的所思、所想、所感说出来。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无论从地理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时代呼吁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都是势在必行的。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
1、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民战略。全民参与的程度,将直接决定持续发展所能达到的实现程度。目前,我国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57.5%,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广大青少年的广泛参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正加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对青少年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以适立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具有复杂层次的巨大工程。其优秀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人口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同时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细观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和主要内容,正好是地理科学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因素。一切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又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方法。由此可见,地理学与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中学地理教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具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资格。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就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
中学地理教育要义不容辞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局部利益,又要树立全球意识;既要顾及当代的需求,还要照顾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既要追求眼前效益,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点。使他们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的关系。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中学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要以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中学地理教材为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更丰富具体、更系统完整。下面以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高中一年级必修课程为例,谈谈中学地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1)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新大纲第一至四单元,分别讲授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着重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观点。
(2)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大纲第五至八单元,讲述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讨论人类活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3)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新大纲第九单元,通过介绍全球性及我国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产生了上述问题,造成了不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究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策略。使得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既是对前九个单元的归纳和总结,又可以唤起他们乃至全球人们的共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论文关键词:地理教育 能力 创新性人才
论文摘要: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具有各种能力人才的培养。文章首先阐述中学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方法和途径。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所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原动力所在。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以及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大力推进以创新能力为优秀的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中学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优越性
1.1学科特点方面有很大优势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内容。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作为困扰全人类的头等大事倍受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地理科学的地位在人地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进一步凸显出来。
由于地理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地理教学工作者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多角度、多视野、开创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采取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涉猎不同的领域,以掌握完整的手段解决日益纷杂的生存环境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就会无形地得到培养。
1.2 思维方式的优越性
地理科学除具有一般科学的共同性之外,还有两个显著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整体的观念和发展的观念。地理学的众多教学内容以各种地图的方式直观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充分利用地图的整体性、直观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把握中心,善于权衡利弊,进行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并能够使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探索,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如观察一副景观图的时候,不仅仅要知道它具体所在位置?有什么类型的景观?是什么时间的景观?为什么会这样?作为地理学工作者还要知道今后如何发展。发展的观念是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永远向前看,用发展的观念进行思维,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
2.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如何实施能力的培养
2.1培养创新态度是形成各种能力的根本
纵观中外历史,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观念变革作为先导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即教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只能被动接爱知识,不能主动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很难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就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大胆求真、求新,点燃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好奇之火,养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极意识是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是关键,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但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激发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抓住时机,留下空隙,让学生自己填充;留下难点,引导学生去攻破;留下疑点,让学生去解释;留下悬念,吸引学生去探求。
2.2培养创新性思维是形成能力的优秀
在未来的教育中,“创造性学习”必将代替“维持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需要创造性地吸引知识,有所发现,应有所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在激发兴趣、开启心智方面加强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和灵活性。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逆向、直觉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直抒已见,教师应昌导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热情,引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动机及兴趣,从而形成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2.1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挖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口讲不足手势补。”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其生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地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在设计“海陆的变迁”这部分的教案时,可以采取一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其次,教师应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
2.2.2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鼓励、诱导学生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如在某城市相继修建生活住宅小区,在设计过程中怎样设计南北楼的最佳距离?如何考虑太阳直射光线在地表上的移动规律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活学活用现有知识、调动大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2.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保持有敏捷的思维,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将启迪智慧的谜语、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插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识,更需要人才,而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要求他有活力、会思考、有协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优秀内容。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兼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管是从它的学科特点,还是从它的思维方式上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过程,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优秀”的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创新能力为优秀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