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0 11:0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感恩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大学生德育中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对师恩的淡漠。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德育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又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方能助推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梦想之旅。
作者:陈晓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之需
人无德不立。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是我国德育目标中的育人方向,也是高校思政工作中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否具德才兼备、是否备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品行,不仅影响自己的一生,还直接关乎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作为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创新者,理应知恩、学会感恩与施恩,这不仅是承传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更是大学生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二)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之基
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态度。教育大学生知恩、感恩,有利于高校教师有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因为大学生具有知恩意识、怀有感恩之心之后,他们才能牢记父母的叮咛,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勤奋钻研,长大后好回报父母的养育知恩;大学生熟谙知恩、感恩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方晓尊师守纪,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施恩教育,非常有利于高校教师有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推进高校德育工作之重
感恩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增强历史使命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诸多的教育内容之中,感恩教育应是其中的重要基础之一,因为只有心怀感恩之心,方有责任意识,进而才会在思想上树立正确“三观”、行动上践行“亲社会行为”等思想道德观。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之举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他们的知恩意识、感恩行为在社会上涌现、传递,发挥出辐射效应,对“净化社会风气、除陋习、树形风”等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若人人都有感恩之情、行动中有施恩之举,则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再有隔阂与冷漠,生活中的矛盾很快就会化解、消融,我们置身的社会就会涌起感恩施恩的浪潮,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局面就会自然呈现。
二、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不能单靠思政课堂的传统说教方法,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也就说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否则感恩教育就会形式化、表面化,甚至知行脱节。在社会实践中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悟,做到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感恩教育的时效性。值得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浮在表面、悬在空中,“外化于行”首先要“内化于心”。例如对教师的感恩,不能只是表现在教师节那天的行为上,从日常对教师的礼貌、课堂上的表现等方面,都要体现感恩意识、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假期,在家替父母干些力所能及之事,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的辛勤劳作、理解父母对自己“反复啰嗦”中的“大爱无疆”。感恩党、回报社会,不仅是大学在读期间该做之事,毕业后还要传承和弘扬下去,时刻感召自己,看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子当在幼”。首先,家长要结合家庭生活细节,结合与亲朋、邻里之间交往等具体事例进行“言教”,教育大学生要知恩、报恩,成为“亲朋圈”中最受欢迎之人。第二,家长要做好“身教”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在家庭里孝敬自家老人、在单位的与同事之间友好和谐相处、在社会上的善举等,要做到讲信修睦、知恩感恩、热心奉献。无形之中,这些都会对孩子就起到了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第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利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带领孩子多接触社会、生活社区等,接触不同的社会阶层,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有益的社会调查和帮扶等实践举措来增强自己的亲身体验,体验恩情与回报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育要结合实际,事不在大小,不能超出大学生的能力范围。
(三)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在信息快速发展与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要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好德育工作。做到感恩教育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正面信息,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知恩、感恩、施恩”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群体在利用学习资源时,各种的负面信息插件也会经常浮现,为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纵深推进,确保校园这方净土的纯洁性,必须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建立校园网络净化与屏蔽设施与设备,过滤与屏蔽那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垃圾网站”与“负面信息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康净的“知恩、感恩”网络学习环境。高校还可利用网络开展与知恩、感恩相关的网上信息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引领大学生用行动践责,以此回报师亲、奉献社会。
(四)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德育教化领域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中的传统美德,更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注重感恩文化的民族,“百善孝为先”等经典传统文化名句,都隐含着古贤圣人对感恩文化的精辟概括。正如学者张德修所说“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传统营养。”课堂教学中,可将家户喻晓的经典感恩历史故事,例如“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等讲述给大学生听,或者通过动漫视频播放给大学生看,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可以增强说服力。以传统孝道教育为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和发端,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之中,既遵循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又促进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展示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地复归的魅力所在。
(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读期间,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感恩教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出学院校园舆论的导向作用。营造“尊师孝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占领感恩教育的至高点,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是利用报刊走廊、宣传标语等进行以文载道地宣传,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校园之声,播报社会上涌现出的感恩、施恩方面的先进事例。例如“情系灾区”“殷武勇割头皮救父”“山阳女孩马佩瑶背母上学”等真实材料,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正面道德典范事例。从大学生身边,发现、推荐、评选和表彰在知恩、施恩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师生,将他们先进事迹通过校园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出一种知恩、感恩、施恩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者:李小林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政治部
一、在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实施场所,在高一年级侧重感受组建的魅力,在设计的体验式培训中让学生明白合作与自主的含义,并亲自实践体会小组的魅力。在高二年级,直接引导小组的组建目标由单纯的合作向学习竞争力提升的转变,使学习小组真正为“学思结合,师生互动”课堂所用,推动学生自身自主能力的养成。在上一轮课改初体验中,每当有小组代表起立回答问题时,口头总会标着“我认为”,而现在是“我们认为”,正是合作意识提升的外在表现。从几年的学生问卷的结果对比中看,这种变化更直观。通过“感恩教育”德育场的影响,学生顺利地在思想上形成了感恩他人、合作协力的意识,对“学思结合,师生互动”型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理解较为透彻,在日常学习中会有意识注重情感体验,更自觉地进行合作探究,并逐渐将这种能力内化为习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学习任务下达后,可以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穿插生生间激烈的讨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表现明显。同时,可以明显地感到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强化了,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提高了,学生间相互帮助、支持、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提升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走进课堂,当老师下达自主学习任务时总会看到几个“小老师”在安排、讲解、鼓励、管理,总会听到成功时小组内的欢呼和击掌声,总会看到失利时的自责和成员的安慰,合作性的课堂教学在逐步成型。
二、社团活动的设置使感恩教育实现多边发展
学校的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活动,也许难以有大的成效,但带给学生的体验可能是终生的。一位同学在一次失败的社团活动组织中,他可能会体验到别人组织活动的不容易,从而改变他对待集体活动的态度。组织活动的失败,也让他能够从中体会到调动别人积极性的重要,认识到做事情的周密设计是必须的,体验到得到别人的认同的重要性。失败的活动能够学习到周密计划、大胆行动、关注细节可能是成败的关键,这些体验不仅是理解世界的基础,在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作为重要的经验指导其行为。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感恩教育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每学期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每一个负责展示的同学都会按照课题结题流程,严谨认真地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仅包括研究过程的图片材料,更有科学、严谨、格式规范的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获得的最大收获不仅仅是完成调查问卷和写出结题报告,更重要的是在开展研究课程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我校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平台,学生们在分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了合作与竞争的真谛,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的技巧。通过社会调查,学生们认识理解了社会,体验感悟到了生活的不易,对劳动群众有了更多情感上的亲近。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体会失败的沮丧和科学发现的快乐,这样的情感体验可能成为推动未来科学家成长的最重要动力。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很多老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找准社会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并确定好实践活动的类别,或是调查研究模式,或是思辨探究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实现其教学方式由封闭向开放实践式的转化,把社会作为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英语备课组在教授Travel?journal(旅游日记)这一单元时,很好地把握教材开放性特点,调动学生实践热情,由班级小组制作主讲发言课件和旅游海报,围绕湄公河介绍沿途各国风光和风土人情,效果良好,超乎想象。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获得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再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更深,理解更透彻。类似这样的课堂延伸活动还有很多,学生们在课堂上明确深化观点,并用课外实践验证观点,不仅在实践中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也在实践中提高了道德认识。学生们就这样在交流中学习、研究,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从中不仅使他们有所知(掌握知识),有所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悟(提高了思想素质),而且使认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了学思维──会思维──多思维──深思维的全过程。
四、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真切感受“感恩教育”的育人作用
翻开一册册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业与活动,记录了成功与失败,记录的爱与责任,记录了现状与展望,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对感恩的理解和行动!翻开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一个个鲜活的专栏记录着他们成长的小故事,在“师生互动平台”述说着想对老师说的话;“我的小宇宙”展现着学习之外的最擅长或最喜欢,或用来减压的事情。建立和使用成长记录袋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在创建个人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到自己的持续进步。通过写“心灵独白”和自我评价,学生逐步养成了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学校营造了感恩教育的“情感体验教育场”。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全面参与,学会了彼此尊重、欣赏、分享,达到培养自尊自信、激励成长的目的。在展示交流时,学生之间比较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取得的所有成绩、技艺都有被承认和关注的机会。有一位爱好街舞的学生将他跳舞练习头部旋转时磨破的帽子放入记录袋中,“收集说明”中写着:“在学习成绩上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热爱舞蹈,学校全面关注学生的做法,给了我自信与勇气,我要加倍努力!我相信我会成功的!”同学给他的寄语是:“最棒的小强!必定拥有最炫的舞台!加油!”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与展示的过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引导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2014届学生马春林的成长记录袋中有两份资料,让看过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油然而生敬意。一份是徒步穿越尼泊尔的照片,收集说明中写着“值得我一生炫耀的辛苦之旅———尼泊尔徒步穿越旅行。”另一份是“四川雅安地震志愿者”照片,下面的“心灵独白”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但我志愿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哪怕只是把微笑送到那里!”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家长与教师沟通以及家长理解子女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状况及心路历程,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激励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五、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我校的德育工作只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感召下、在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过程中进行的一次小步伐的尝试,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学校今后把情感体验作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加以运用,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相结合、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德育实效。
作者:赵俊清 曹莹 单位: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进行感恩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外,在塑造学生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也应担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责任。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加强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让他们具有以“感恩”为主的道德品质。
1.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
包括感恩在内的道德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所不同,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及自控能力较差,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旷课、厌学、不尊重他人,甚至有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更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正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建设力量的主力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感恩意识都没有,将来是很难成为社会合格的从业者的。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个体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情感,贯彻感恩教育,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
3.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求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以感恩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
(1)挖掘养育之恩。
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从多角度去表达亲情,诠释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困境中,是坚强的母亲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从《一碗阳春荞麦面》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两个孩子的关爱,课文中浓浓的亲情时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体悟家国之爱。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安栖之所,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国。从《药》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雷雨》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从《荷花淀》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儿女是如何击退敌人、保家卫国的。
(3)感受社会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时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在学习《职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并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1)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
大部分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具有情感真挚的特点,语言都体现着“自然之美”,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中真挚的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通篇文章语言朴素亲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类型相应的音乐种类,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体悟课文中的情感。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可行的手段。
(2)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恩。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视频《懂你》,歌声蕴涵母亲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学生们边听边看,歌曲配合MV画面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出强烈共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恩教育的目的。除了播放音乐渲染气氛以外,也可以给学生观看图片。在《我的母亲》课程结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载以“感恩”为主题的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朗诵一段话“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乡打工的血汗是望子成龙的梦想……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恩父母,感谢生命”。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3.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1)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心灵上的独白与洗礼,在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回望。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感恩题材的作文,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使学生能够领会父母养育之爱、教师教诲之情、同学帮助之情、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馈赠之恩,学生通过思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感恩为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图片等,再配合语文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感恩得到升华。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自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激发而主动探寻答案、寻找真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国庆节可以组织感恩祖国的征文比赛,劳动节、七一建党等节日组织手抄报比赛,或者是办好宣传栏等。在这些节日的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些语文活动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恩教育。
4.从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践行感恩之道
课堂教学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局限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将学习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感恩”外化为行动,将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的过程去体验和实践。语文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老师的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地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导向性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中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充满温馨气息、向上舆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始终陶冶在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中,不知不觉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协助并参与到学校、各种团体举办的感恩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中,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经常性的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四、小结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感恩教育,担负起对中职学生的感恩教育。但感恩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责任,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充分挖掘感恩教育的素材,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行列中来。各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必能取得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
作者:王立颖 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一、当前少数中学生感恩观存在的问题
1.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
中学生自小都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但仍然有少部分中学生认为党和国家离他们很远,与他们根本无关。因此,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一切,对付出生命才换来这一切的革命先烈,对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对默默关爱他们成长的社会都缺乏感恩之心。
2.对大自然缺乏感恩和敬畏之情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感恩大自然的最好行为就是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但在日常行为表现上,不少中学生还是有不爱护环境,随地抛撒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等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同学的消费习惯不低碳、浪费资源。这些都是不尊重、不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对大自然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
二、中学生感恩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人的感恩之心主要是后天实践中形成的,其中感恩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目前中学生感恩观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感恩教育出了问题。因为,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选择能力尚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家庭的感恩教育不到位
家庭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父辈、祖辈容易溺爱孩子,容易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自私、冷漠、无情的习惯;另一方面,许多家长都把孩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方面,对感恩之类的德育不重视,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不懂感恩。
2.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受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一些诸如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冲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些不良现象必然会对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历的中学生价值观包括感恩观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位
受当前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政府、社会、家庭乃至学生本人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其他如感恩教育多被忽视。中学德育课变成了政治知识和道德基本原理的强行灌输,学生只管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就行了。至于这些要求是否真正被中学生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感恩行为,丝毫不被人关心。
三、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要求
1.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感恩观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一方面,家长要创造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这种教育既可以是直接的语言教导,也可以是通过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就要懂得感恩,包括对长辈感恩、对社会感恩、对所有帮过自己的人感恩,这样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2.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培育中学生的感恩观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以语文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篇目,挖掘其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如在讲授《背影》这篇经典作品时,教师就可以突出其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去感染学生;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写作,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则更是直接进行感恩教育。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感恩内容,从进入中学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教育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感恩。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个感恩教育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如楼梯、走廊、电子展示板、建筑物等,展示与感恩教育有关的诸如《弟子规》这样的名人名言和典故,或树立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知恩图报的人物雕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还可组织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如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前些年,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还是有意义的。
3.社会各界也要创设有利于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
除了学校和家庭外,社会环境的熏陶也是培育中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手段。为此,社会各界要负起中学生感恩教育的责任。一方面,政府和社会的宣传要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比如说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或平面媒体大力宣传感恩的重要性,引导中学生学会报恩施恩;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举办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如积极寻找感恩道德榜样,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先进事迹,激励中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如近几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对激励广大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观有极大的示范效应。
四、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是一个小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政府、社会到家庭,再到学校教育,都应该为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协作,培育学生正确的感恩观。
作者:陈继新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学
1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育的高效融合策略
1.1寓教于理,从知识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表现要做到寓教于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感恩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品德这门学科成为重要的学科,让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高度地融合起来,达到寓教于理、寓教于行的目的,实现知识与道理的全面、有机的融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媒体和道德标准,懂得报恩、知道轻重,不报恩者只能谋一时,懂得报恩者才能谋万世,而这些传统美德渐渐被人民所遗忘,被教育所冷落,这才是最大的疏漏和悲哀。而如今在中学生中出现了自私任性、坐享其成、自私自利、满腹牢骚等不健康、不道德的行为,再加之受社会中不良思潮的影响,网络中不健康的东西的腐蚀,使得思政教育愈发重要。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就是要让学生们懂得,让孩子们知道,感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理所当然的行为。
1.2寓情于文,从感情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更要体现感情层面的东西,“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放至、情阻理难通”,这些话语都充分说明了情与感恩之理之间的关联。在当今时代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应该归咎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没能把感恩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高效地融合到一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应当在中学思政教育教学中,把感恩教育与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结合的同时,感恩教育还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有转变了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架起从知识、从知道到实践、到行动的桥梁,才能最终把感恩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们的品质,把思政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并且表现于学生们的具体行动、具体行为、具体实践中来。在实施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同时,在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还要千方百计地了解学生们平时日常的情感,从学生们的生活出发、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出发、从学生们的“三观”教育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中,都是从生活中挖掘题材,从学生们身上寻找话题,贴近学生们的心灵深处去寻找感情的元素,例如,讲述汶川大地震一位年轻母亲用蜷缩的身体怀抱女儿挡住死神,手机中留下最后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故事。将这种感人至深的故事千方百计地与广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触动学生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孩子们展开感恩翅膀的,打开感恩的心灵。
1.3寓恩于行,从实践层面高效融合
在感恩教育与中学思政教学的结合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在感恩教育中、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如此,就是要努力践行所学习到的高尚思想情操,调动每一名学生都争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做语言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显而易见,在实施二者结合教育的时候,重要的目的和导向就是要培养学生们感恩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让学生们真正做到知恩于心灵中,感恩和报恩在行动里,能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回馈和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如何真正地做到寓恩于行,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口头教育和身体力行教育的双重效用,因为广大青少年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也正是树立“三观”的雏形期,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在学习上的学习观,这些都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本文认为应该在中学时期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来抓,高度地重视起来。尤其在感恩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更是要注重考核和学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广大青少年真正地树立一个好的人生导向,真正知道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应该做,除了说教层面,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以身作则都将对学生们起到不同寻常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素材,尤其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时候,更是要以学生们为主体,把更多关于感恩方面的内容和实例融入其中,把教学精心地设计成正品质、懂感恩的优秀教材,通过学生们道德践行、感恩践行来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让中学生的思政教材成为感恩、成长的蓝本和指路明灯。例如,在学习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等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内容时,就可以把“乌鸦反哺、山羊跪乳、王郎卧冰”等故事和典故一同融入到教材中,让学生们通过这些经典的教育去实践尊敬的孝顺行为、感恩的行径。
2总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今后的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中,还是要立足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将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感恩的一言一行都落实到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中去,让生活成为快乐之源,让感恩成为自然之举。愿天下平安,人人都幸福,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做品质高尚、智勇双全的爱与被爱的人。
作者:庄芸 单位:江苏昆山玉山中学
1.知恩:揭题——明理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直觉感受直觉,是指因具体的道德事物而引起的直接情绪反应。
尽管这种情感反映多是片面性和暂时性的,但这都是学生的真实体验的过程,也是产生道德内化的基础。那么学生的这些直觉情感是如何引发的呢?通常,新奇刺激最容易唤起大多数人的兴趣,而呆板常见的多次重复的事物则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在揭题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其的新颖性,创设一定的情景,尽量使学生获得新感受,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课文《三个儿子》中讲的是:有三个妈妈一起在井边打水,迎面跑来了他们的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跟头给妈妈看,一个孩子唱着歌给妈妈听,另一个孩子跑到自己的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在这一个课时上课时,我们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假如你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走回家,你会怎样想,怎么做?这个话题很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就会有感而发。老师在这时候要抓住学生们的发言,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母亲伟大的恩情。
(2)利用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科技的支持与制约,感恩教育亦是如此。对于感恩教育的实施来说,影像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介入为我们更好地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手段。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用投影仪播放地震时录制的视频文件。当同学们看到一个个面目全非的同龄人、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书包时,当听到父母说“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时,同学们不由地从心底里对对伟大的父爱充满了感动之情,从而自觉地形成了感恩父母的道德认识。
2.感恩:激情——体验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感恩品质形成的规律,第二个阶段是感恩阶段。这一阶段重在抓融情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要仔细的去挖掘教材中所具有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融合点。在课堂上老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心理换位和行为换位,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事例和先进典型等联想方法,揣测出教材人物的情感和语言与动作,从而去点燃学生心灵中的火花,逐步的做到师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初步构建学生的道德认知结构。
3.报恩:拓展——导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感恩”意识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恩和感恩的意识层面,而是必须要外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报恩行为。因此,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孩子们一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的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校内外资源,定期组织孩子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深化和巩固感恩意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真正的领悟到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时间,需要长期的思想的渗透,不断地通过实践和参与进行强化。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逐渐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培养感恩不能局限于课上,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应该让家长和社会共同协作,三方面一同帮助学生知感恩,懂感恩。不能仅停留在存在感恩的意思,和口头上,应该付诸行动,用行动来回报社会、家长、老师们的关怀,还有同学和朋友的帮助。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感恩,怎样行动,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后作业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包括通过感恩父母一件事;感恩作文;做一期关于感恩的报纸;进行一场关于感恩的演讲等。
4.施恩:内省——自觉
报恩是将感恩教育从意识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感恩教育所寓意的报恩,不应该是仅仅局限于一人报一人、一事报一事的简单对应,而是追求一种将爱的薪火传递的施恩行善的最高境界。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别人处于危难之际、关键时刻、困难之中的时候不计回报的主动去帮助别人,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回报整个人类社会。因此,感恩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是引导学生施恩行善,通过内省和自觉,让学生的感恩之心逐渐转化为一种稳定的优秀品质。通过内省强化施恩之心。现在许多课文的表述、课后习题的编排都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强调“我”的内省,这遵循了思想道德内化时自我生成的原则,也为感恩情怀的内省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内省是感恩教育目标内化为心理品质的重要桥梁,是强化学生施恩之心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应怎样真正打动学生,并促使他们自我反省、自我生成呢?首先,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一切个性,学会赏识、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进而让学生成为感恩教育目标内省的主体。其次,老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多去参与社会的实践,不断的去体验社会情感。在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不断总结、内省。
5.结语
多肯定,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纯真善良的一面,他们也大都愿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实际上,在学校之中和课堂之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每天都在上演,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发现,对好人好事及时地提出表扬和肯定,从而在班级内外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的感恩自觉。
作者:艾荣 单位: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一、选对泥材好奠基,“感恩”有了好媒介
在传统的泥塑工艺中,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不但泥原料的选择上颇为讲究,将泥加工成可用于泥塑的泥料,其过程也是极为繁琐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在制作泥塑的泥料可以直接采购,可选择的品种也较多,但多数仍然需要通过专业设备烧制,或者通过高温烘烤、蒸煮等手段,才能让作品定型和保存。这些都是普通小学校的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所达不到的。而且,当使用泥来进行制作时,过程是快乐的,事后收拾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此,绝大多数学校都会让孩子们使用橡皮泥来作为泥塑教学的基本泥材。橡皮泥色彩鲜艳、柔软,容易加工,从问世以来,就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但橡皮泥制作的作品会干裂、发霉,无法保存。每当孩子们用橡皮泥做完作品,教师只能通过为作品拍照的方式将其影像留存,证明它的曾经存在。然后,让孩子们拆掉作品,收拾好各色橡皮泥,以便今后再用。否则,它就只能落得被丢进垃圾桶的命运。无疑,这些对孩子们而言,是无奈而又遗憾的,也是残忍的。经过市场调查,并请教了专业人士,我校在众多泥材中选择了“超轻纸粘土”,率先作为学校低年级美术课程的校本内容,开展泥塑教学。超轻纸粘土是以纯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树脂粘土,是十分适合孩子进行泥塑制作的泥材。它的造型可以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因此,超轻纸粘土造型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课程。
二、欣赏评述激兴趣,感受文化的传承之恩
如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童年》一课中,被誉为现代雕塑经典之作的《艰苦岁月》,艺术家用富于流动感,质朴带有涩味的手法,塑造出艰苦环境中真切生动、富有性格特征的红军战士的光辉形象,让孩子们深深感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感恩与珍惜。再如,通过一年级下册《漂亮的瓶子》、二年级上册《玩泥巴》等内容的学习后,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泥塑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价值。尤其是当孩子们知道我们中国被誉为瓷器的故乡,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重大影响之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那些民间泥塑玩具,更是与孩子们的童心产生了共鸣。
三、观察表现重感悟,“感恩”变得更真实、更具体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除了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评述,生活更是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和感悟的。如在一年级《太阳》一课中,孩子通过摄影作品的欣赏,太阳相关知识的学习,深深感受到了太阳对于一切生命之重要性。孩子们通过手中那一团团超轻纸粘土,创作出了散发着各种各样光芒,拥有各种表情和身份的拟人化的太阳,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太阳的赞美之情、感激之情。
四、组合创造齐合作,感受同伴的互助之恩
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泥塑技巧后,已经不再满足于创作单个儿的小作品。但美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超轻纸粘土3小时左右即可干燥表面的特点又决定了一件作品完成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于是,合作制作便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低年级的孩子还不擅长合作,但通过合作创作大型纸粘土作品,孩子们在交流、磨合中,逐步学会了合作。如在二年级上册《动物乐园》一课中,孩子们将分组合作完成大作品。有的在创作前就统一思想,确定细节,将任务分配到人,最后完成的作品主题更突出,造型特征也会较统一;有的创作前只是大体商议了方向,留出了更多独立创作的空间,等个人的作品完成后,再进一步探讨作品的组合;甚至,还有些孩子尝试创作前不商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再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者,或根据这多件作品,发现其内在联系,再创意组合成完整的新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也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可谓创意无限。
五、赠送应用显价值
,“感恩”从表达开始在孩子们的作品中,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无一不在讲述着孩子们感恩大自然,对自然世界的赞美之情;那小桥流水人家,那昆曲京剧评弹,无一不在表达着孩子们感恩祖国,对家乡、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那欢乐的校园活动,那互帮互助的同窗,那浓浓的师生情,无一不在表达着孩子们感恩学校,师恩难忘,同伴友善;那温馨的全家福,幸福的笑脸,无一不在表达着孩子们感恩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的辛勤呵护……手粘土,心感恩。让超轻纸粘土成为孩子们表达感恩心的一大媒介,也让在泥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成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养拥有一颗感恩心、能知恩图报,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作者:陆伟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
一、当前少数中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现状
1.对他人感恩之心不浓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中学生对父母不敬,对老师不感恩,对其他人表现得较为自私。以对父母为例,一些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叛逆期,对父母的教育反感,平时在家里也很少帮助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面对父母必要的管教,抱有不满情绪,甚至恶语顶撞父母;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缺乏感激,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
2.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
中学生自小都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但仍然有少部分中学生心安理得地享受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对付出生命才换来这一切的革命先烈,对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对默默地关爱他们成长的社会都缺乏感恩。
3.对大自然缺乏感恩和敬畏之情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总有一些学生不爱护环境,如随地抛撒垃圾、随意践踏草坪,消费习惯差,浪费资源,这些都是不尊重、不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对大自然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
二、中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原因
1.中学生自我选择的非理性
在学生的感恩观形成过程中,自我认同、自我选择是根本性力量。然而,目前中学生普遍都更重视学习成绩,却忽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养成。一些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缺失,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感恩的意义的认知与践行。
2.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位
学校是学生感恩品质形成的主阵地,然而,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是围绕着中考升学指挥棒转,考试分数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被重视,学校的办学资源严重向智育倾斜,德育教育方法简单,重灌输、轻启发,重老师的指挥与组织、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学生健全人格以及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中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和人文精神。
3.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父辈、祖辈容易溺爱孩子,容易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许多家长都把孩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方面,对于感恩的德育不重视,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不懂感恩。
4.社会道德建设的负面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观念涌入中国,影响中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目前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越来越有市场,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被冲击,这些不良现象必然会对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历的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1.政治老师自身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领航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其教育才有说服力,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突出其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价值
中学教材的内容有显性的教育内容和隐性的教育内容之分,隐性的教育内容经常被人忽视。隐性教育内容恰恰是学生态度、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凭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渗透感恩教育。如教导学生感谢父母的辛苦付出,感恩老师教授的文化知识,感恩祖国的强大与繁荣带来的光明前景,感恩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所有的资源等。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实效
首先,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教授如何孝敬父母时,老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让学生通过感人的歌曲,从中感悟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自己感悟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人格境界,培养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和感恩行为。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外,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在讲授孝敬父母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教育学生回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又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公益活动,要求学生主动种植树木花草,爱护每一片绿地,成为爱护环境的志愿者。
四、结语
总之,作为初中生感恩品质形成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于初中生的感恩观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促使初中生正确感恩观的形成。
作者:王倩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无感恩意识
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资助,更体现在感情上的关爱。然而,很多贫困生并没有在享受资助的过程中产生感恩意识,体现在:不知感恩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不知感恩学校,认为学校的资助理所当然,还嫌资助金额少,甚至伪造证明材料“争当”贫困生;不知感恩社会,高职院校在校贫困生不仅能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能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然而部分贫困生将这样的资助视为理所应当,不能将这样的帮助当作恩惠。
(二)无感恩行动
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中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资助的意义,但仅仅有感恩意识,未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动,不能在受资助的同时在生活方式和解困方式上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第一,生活不节俭。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的驱使,热衷于与其他同学攀比,不能合理安排资助金的使用,铺张浪费。第二,不自强自立。为了更有效地减轻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各高校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不能吃苦耐劳,对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第三,不诚信还款。国家有贫困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各高职院校也有绿色通道,但部分贫困生当有偿还能力的时候,不能履行合约,一味拖欠。
(三)无施恩主动
感恩不仅是要能感知恩惠,回报施恩者,更要传递和散播爱心,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感恩风尚。然而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不能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能主动奉献,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周欣、吴小林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伦理审视》一文中提出感恩文化断层、道德教育讲话、家庭观念错位、缺乏自身修养四个影响因素。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感恩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影响并弱化了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化了感恩主动。
(二)家庭教育的缺位
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父母的溺爱使得本应双向互动的情感成为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这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凡事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感恩的情怀自然无法产生,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孩子只是一味地接受关爱,没能从家庭教育中得到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感恩教育应当是青少年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取向的现在,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普遍未能实质性地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的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补偿教育”。而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只注重课堂的教育,未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的格局。
(四)资助模式的权利义务相分离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理念是现代公民最为本质的价值意识,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现实行的是“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模式,这种无条件的资助,导致部分贫困生对于权利过度索取,弱化了义务感和感恩意识,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滋生。
(五)个人素质和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道德素质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高职贫困生在资助体系中的感知能力和回报意识有欠缺。同时,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贫富差距在校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物质生活的不充裕,导致了贫困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使得一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虚荣、嫉妒等不良心态,从而冲击和消磨了内心感恩的想法。
三、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由于贫困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其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是一个亟需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性指导的群体。因此要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可通过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来引导贫困生消除经济拮据带来的自卑心理,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和树立责任观念。
(二)课堂教育与氛围营造相结合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我国高职院校背负了更多的责任来做好“补偿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学会感恩”列入大学生守则规范,并列入德育课程中,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除了课堂教育,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因学生生活其间,也浸润于其中,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教育浸润其间,借此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形成感恩习惯。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
1.不仅要引导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浓厚的感恩意识,还要在实践中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感恩方式。
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影响作用。
2.重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育人功能。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并引导学生用行动回馈社会,关爱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动,并主动施恩。譬如,高职院校学生可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践行感恩行动。
(四)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
大学是“非义务教育”,对于已具有劳动能力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应采用零付出的资助形式,而应当科学地界定享受资助的权利主体应承担的义务,建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在目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实施的“最低保障”中,享受“低保”的人员,除身体残疾外,绝大多数都规定了必须为社区做多少个工作日的义工,才有条件拿到全额的“低保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将“无条件的资助”转变成“有条件的资助”,从而培养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在资助工作开展的全过程都要贯彻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思想,让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也能成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郑月圆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
一、当前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
对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调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以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家长问卷调查显示:76.5%的家长反映幼儿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65.3%的家长反映幼儿不懂得主动关心家人;52.8%的家长表示幼儿在受到别人帮助或关心时,不懂得主动向别人表示感谢。对幼儿的访谈中,很多幼儿表示平日只有好朋友帮助过自己,有的甚至直接说没有人帮助过自己。对教师的访谈中,老师表示多数幼儿在人际冲突时不愿包容他人,很少主动为他人着想。入园观察,我们看见的是:下雨天,年老的祖辈忙着为孩子打伞、背包、换鞋,孩子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连一声“谢谢”也没有;孩子的生日到了,妈妈提着蛋糕匆忙赶往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唱起生日的歌曲,表达着他们的祝福,孩子高兴极了,却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感谢老师和同伴。总体而言,幼儿的感恩意识非常薄弱,能够主动表达感谢的话语或行为甚少,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着他人的关爱,却很少想到或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应该感谢、关爱和回报别人。
(二)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无法体验到源于家庭生活的“同胞”之情,而同胞关系又是儿童最初能够体验到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这或许是造成孩子进入幼儿园生活的一个先天情感体验的不足。加之,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他们把为孩子的付出视为自己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甘情愿倾注所有的爱和心血,却从未想过要向孩子“索要”爱,更缺乏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家长如此的单方面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导致孩子感恩之心的淡薄。
2.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对子女高期望的心理,竭力开发各种智育课程,德育课程得不到重视。有限的德育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理想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脱离;空洞无味的说教形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这种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的做法,往往使幼儿对身边的小事情缺乏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不到感恩。
3.社会方面。
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幼儿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很少甚至从未体会到艰苦的生活,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科学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快感,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肆意渗透造就了功利主义教育实践的盛行,也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这些状况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幼儿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幼儿园通过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因此,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幼儿园可以通过环境设置、一日生活、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对孩子的情感和健康人格进行培养。
(一)环境设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幼儿园的物理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幼儿园环境布置要善于利用门厅、走廊、教室等的教育元素,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置,通过张贴通俗易懂的感恩事例的图片,孩子们在家对父母、祖辈感恩活动的照片等,让幼儿园里充盈着浓厚的感恩气息。另外,还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建立分享区,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到分享区,让孩子们感受分享和被分享的喜悦。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与人文环境构成了园内的精神文化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一生中的大多数习惯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习得的。教师作为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应起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帮助他的人说“谢谢”,特别当幼儿帮助老师做小事时,要及时对他们说“谢谢”,并且不时地对孩子进行关爱。久而久之,天性使然的模仿中,孩子们形成了感恩的意识。
(二)一日活动
感恩教育蕴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课程,每天的接送幼儿是感恩教育最有效又最无痕的环节。幼儿来园、离园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和门卫叔叔打招呼,了解门卫叔叔为了幼儿园的安全每天站岗、巡视,很辛苦;进入教室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并与家长说“再见”,离园时主动和老师说“再见”。这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学会说“礼貌用语”,培养他们的礼貌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每天的积累中,引导幼儿明白大人辛苦地工作、家长每天的接送都是对孩子的关爱,学会“感谢”,知道“感恩”。进餐时间,教师告诉幼儿保育老师每天要给小朋友分配食物,还要拖地、打扫,很辛苦,请小朋友在吃东西的时候多注意,把掉下的东西放到桌子中间的托盘里,引导幼儿明白劳动的辛苦,养成对他人劳动尊重的习惯。教师运用教育智慧,把握住一日生活中生成的课程,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主题活动
幼儿园感恩教育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围绕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三大主题进行。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赋予适宜的内容和形式,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感恩行为,最终理解感恩,并将感恩外化为日常行为。3-4岁的幼儿拥有了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还很有限。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感恩主题可围绕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让他们对父母、亲人有所了解,初步体验爸爸妈妈的爱,并能借助动作、表情、语言等表达感受,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行为表达问候、感谢;4-5岁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同伴关系的地位逐渐提升,他们由之前的主要与成人交往开始转向同伴联系不断增强。这一阶段的感恩教育主题应围绕学会关爱周围的人与物,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如与人交谈的礼节、公共场所的礼仪等;5-6岁幼儿心理活动已形成系统,各方面的发展也进一步成熟。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应侧重于孩子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此外,感恩教育的主题需要进一步拓展,由感恩父母、老师、同伴到感恩为他们的幸福生活付出劳动的人们,进而开展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教育。
(四)节日活动
特定节日是进行集体“感恩”活动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介绍节日由来,并通过故事、影视资料丰富他们对节日的认识,深化对节日的了解,让幼儿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中学会感恩。“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到了,教师指导幼儿为祖辈、父母制作卡片,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帮助他们写在卡片上。同时,结合节日开展“小手多做事”、“小手做好事”的活动,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感谢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哺育长大,回家为父母、长辈锤锤背、倒杯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逐渐懂得感恩应该与自己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一致。
三、幼儿园利用家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对幼儿的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家长必须学会有选择的爱,明白亲子之间是双向交流,父母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培养孩子爱父母。因此,激活家长的感恩需要,家园合作,共同树立以“爱”为优秀的感恩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一)榜样示范
“儿童教育心理学证明,婴幼儿的意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富于模仿的特点,加上他们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使得家长的举止言行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刻上深深的烙印,在日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往往以此为基础并作为判断的参照系。“为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平素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此外,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更为直接地体会到爱的温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感恩教育的开展。
(二)劳动活动
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劳动不仅能使儿童学会自我服务,而且还能教会儿童照顾和关心他人。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父母看到孩子在园劳动的情景,发现孩子不仅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同伴和老师做事,使父母意识有所转变,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为自己服务、为父母服务、为家庭服务。为激发孩子对家庭劳动的兴趣,家长要一起参与其中,对幼儿的帮助行为有敏锐的体察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劳动任务。
(三)特殊日子
父母、长辈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祖辈家长祭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时机。家长要告知幼儿过生日不只是孩子的特权,父母、长辈也该享受这种权利,帮助孩子学会在接受父母祝福的同时,向父母表示祝福;在父母、长辈的结婚纪念日,告诉孩子正是父母、长辈的相亲相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应该向他们表示祝福和感谢;在祭祀祖辈家长的日子里,告诉孩子已故亲人对自己关爱的过往,自己的悲伤情绪及怀念之情。这样,不仅给孩子以学习模仿的榜样,也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无形中培养了感恩意识。
四、幼儿园利用社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感恩教育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一)参观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美国教育家H•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理想的教育要为儿童提供“深入社区的学习”时机,把儿童带进社区。幼儿园附近的场所,如:学校、超市、邮电局、银行、书店、车站等,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工作环境中的人们是如何与物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幼儿园还可拓展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基地,带领孩子到聋哑学校、敬老院、武警中队、消防支队等参观,请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述他们的一日工作。通过参观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学会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懂得对帮助我们的人表达谢意。
(二)邀请活动
家长、社区人士都是教师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适时把他们请进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还可以更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招募家长和社区居民做志愿者的方式,陪同幼儿走出园门,走进社区,如到附近贫困乡村小学开展“手拉手”的活动,小朋友拿出学习用品,还有自己画的画送给山区小朋友。通过活动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在生动的实践中体验施恩的意义与快乐。幼儿园要有效开展感恩教育,教师必须放弃她们的“专家”角色,真诚邀请家长、社区人士加入进来,一起建立支持网络,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作者:张莉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1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取得的成绩
1.1部分高校进行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索
国内很多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公益劳动活动以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式多样,要求不一。例如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学校已把公益劳动纳入课程设置,并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部分高校的公益劳动则侧重于在受资助学生中举行,如江南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则建立了感恩教育实践基地,以培养受助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之情,让他们懂得回报、奉献、给予的快乐。东北农业大学以“一封母亲的来信”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通过讲座、海报、微博、QQ、微信学校网站等形式宣传国家、社会、学校等一系列资助政策,让学生“知恩”,通过筹建“爱心互助基金”,让学生“行恩”;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让学生“传恩”等等。
1.2高校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高校感恩教育相关的内涵研究、基本内容研究、特点研究、目标研究,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性研究,高校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有关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等,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
感恩包含着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之恩、父母生养之恩,老师教诲之恩,社会关爱之恩和大自然滋润之恩。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心存正确的感恩意识,通过“校内勤工助学”、“班级或者社会志愿服务”、“先努力学习、工作后奉献社会”等方式回馈学校和社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现实中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存在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忘恩等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1)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回报和感恩。
(2)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资助,却变得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早退,不热爱集体,自私冷漠,对未来缺乏规划和目标,更有甚者把资助款用来攀比高消费,整天沉迷网络游戏,而在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牢骚满腹。
(3)部分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为了“面子”,有意识地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不敢参与贫困生认定,有的甚至觉得获得资助后周围人会用异样眼光看待自己,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而背上心理包袱。
(4)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虽然心存感激,觉得应当立刻回报社会和个人,但又苦于自己经济实力有限,陷入对自己能力渺小的自责和愧疚之中。
2.2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班主任,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多没有读透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文件,没有领悟其中的资助育人信息;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带学生数量大,单独与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接触的时间不多,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复杂心理需求及思想变化;部分教育工作者思考问题所站角度不高,方式陈旧,“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疲倦感,直接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
2.3部分高校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部分高等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将感恩教育等同于知识的灌输,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科学性,流于形式,并无实质内容;主体意识相对比较缺乏,教育方式陈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没有引导受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如何感恩;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引导受助学生将感恩教育的要求逐步内化为自身日常的生活习惯;没能准确把握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规律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使得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高校如何开展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3.1提升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重视感恩教育的基础上,使受助学生对给予他帮助的社会和个人心存感恩,建立“高校、社会、家庭、网络、学生”五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搭建感恩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我感恩教育,通过调适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网络,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建立感恩教育系统工程,以期实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认识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认识社会、亲朋、他人给与的帮助之恩,认识每一个阶段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之恩。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加强感恩教育,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并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之初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决心。
3.2培育受助学生的感恩情感
首先,资助评审过程中,让受助学生看到家庭经济困难不是获得资助的唯一条件,还要看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条件,只有品学兼优者才能获得资助。告知受助学生每一项资助的发放流程,让学生知道资助并非理所当然,对资助的发起者(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个人等)感恩,对资助工作人员(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及学校财务处、学生处、学院辅导员等)产生感恩之心。其次,建立受助学生学习生活随访制度,及时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引导其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帮助和督促受助学生树立对资助工作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将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感和等待救济的弱者心态转化为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动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和服务。最后,树立受过资助且在生活学习中懂得感恩、积极进取,毕业后努力帮助别人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营造感恩舆论环境,培养感恩情感。
3.3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行动
受助学生获得资助后,让学生知恩,培养感恩情感,产生奉献精神与责任感,接下来就是去践行感恩之心,诚信还贷,乐于助人,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成长成才,并将关爱回馈给自己身边和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首先,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受助学生的公益义务。在受助学生中开展助他型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回报社会的观念,并把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各项资助的必备条件,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心传递下去,实现知行意的结合。同时,利用教育载体开展具有专业特色感恩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优秀的感恩长效机制。在开设专业的实习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通过开拓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阵地,让实践育人的隐性教育方式有效补充资助育人的显性教育方式,二者的有效结合将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感受到生活激烈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通过生活的大舞台,去认识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4结语
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用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感恩心态,来增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
作者:张长辉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1.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感恩”教育
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使父亲陷入了困境,但他仍然强忍着悲痛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的强烈、父爱力量的巨大,催人泪下。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揣摩课文中的人物和人物心理,再阅读和分析课文,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不难发现课文中包含的“母爱”“父爱”“师生情谊”,体会到“恩情”的真正含义,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2.巧妙布置作业,给学生表达
“感恩”的空间无论哪种教育,都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他们只是对感恩的领悟较少,疏于表达感恩的心。当学生领悟到感恩之后,笔者精心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如在布置作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发现一件值得你感动的事情,并从感恩的角度来写,鼓励学生发现、表达生活中的感恩情节,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和幸福。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作用
1.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以身作则,会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有所认知。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他们会更加珍惜学校的学习经历,尊重教师的劳动。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感恩教育后,课堂纪律明显有所改善,不交作业、顶撞教师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拓展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
感恩教育除了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使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更懂事了”。而笔者也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友善。在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感恩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浪漫,是救人于水火而不留姓名的英勇;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是社会温暖之所在,是人性本善的表现。因此,感恩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本能,这种本能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能弥补初中生行为和德育的缺失,教师可以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入手,使学生逐步体会“感恩”,学会“感恩”,表达“感恩”,使语文教学延伸至学生的心中。
作者:张文旺 单位:江西省婺源县赋春中学
一、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对感恩教育的渗透
中职学生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等不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其缺乏感恩心理有着直接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应该从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开始。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缺乏应有的感恩情愫,更谈不上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与国家。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恩父母的文本内容。在课文《我的母亲》中,胡适记叙了母亲勤劳、宽容、严于教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敬仰之情。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教材的整合与延伸,例如笔者将季羡林先生《永久的悔》收编到教材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远离家乡,不能好好尽孝于母亲的痛心及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另外,笔者还分发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传统文化读本,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恩理念,理解感恩不仅是一种人文情感,也是一种道德情操。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对感恩理念的认识,将感恩意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结构体系。
二、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1.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理念,不应该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说教层面。而是要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感恩理念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结合课文主题,布置学生在家庭中留意父母的所作所为,了解父母的辛苦。并在课堂上开展了“母亲,我想对你说”为题的演讲比赛。此外,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能积极为家长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利用节日强化感恩教育活动
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在节日的氛围及社会公众舆论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热爱母亲、感念师恩的征文教育活动。利用“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对学生进行感恩社会、热爱祖国的朗诵比赛活动。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例如见义勇为、“全国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组织学生写好评论,在班内办好专栏,并利用校内黑板报、校报、班班通网络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感恩教育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
3.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感恩向施恩的转化
在中职语文感恩教育的渗透中,最关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起感恩理念以后,随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感恩理念融入社会实践,加深对感恩理念的认识与内化。例如,笔者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引领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农村,去感受工人以及农民火热的劳动场面,见证他们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感恩风采;引领学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体验助人的快乐;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让学生做社会调查,组建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体验到感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整个社会群体具有了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才能化感恩为动力,立足岗位,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总结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教师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要特别注重感恩教育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化感恩理念为感恩行动,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养成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化感恩为力量,形成学习内驱力,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作者:高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一、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感恩是大学生要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对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让大学生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更好的去思考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能够为自身承担责任和义务而努力。一个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讲道德、讲诚信的人,因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未来主力军,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产生正确认识,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他人富有爱心、对工作全力以赴、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父母的付出认识较为深刻,对父母的感恩意识也较强,表明大多数学生能主动与父母联系,但也有部分学生和父母联系很少,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地交流,不经常和父母谈心聊天;亲情意识比较淡漠,关心父母和表达感恩有一些欠缺。也有少数学生不关系和体谅父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二)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和感恩意识,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才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毕业后背离诚信,在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依旧拖欠偿还,给国家和学校造成负担。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
(三)对同学和朋友的感恩意识
调查显示,在处理和同学朋友的关系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同他人有良好的关系,很多学生具有互帮互助的意识,共同进步,认为同学朋友的帮助对自己有非常大的的影响,也有少数学生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这方面认识有偏差,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认为个人的成长与同学朋友的帮助关系不大,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表明一部分学生在对待和他人的关系上缺乏感恩意识。
(四)对学校的感恩意识
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毕业后会经常回到自己的母校看看,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以后可能还会回来看看,也有少数的学生表示自己毕业后不会回来。这说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母校有很深厚的感情,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感情淡漠,缺少归属感,缺乏对学校的感恩意识。
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这对帮助大学生培养感恩心、树立责任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倡导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础。从认知层面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贯穿感恩教育的思想,要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从情感层面上,通过结合生活中一些生动、典型的事例和身边的真实故事感动大学生,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实践层面上,通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载体,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感恩教育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活动载体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创新性上下功夫。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可增加感恩类电影、视频宣传片的放映,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修养,做好表率作用
高校教师要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感恩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教育技能水平,关爱学生,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实际工作当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自身怀有感恩心和仁爱心,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用自身的形象去影响感染学生。
(四)建立科学的思政课考核体系,实现教书育人
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方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态度以及其他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纳入考核体系。要把理论考核和在参加感恩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等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将其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作者:胡玉玲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一、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首位,以定期讲座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公共安全教育的平台。一般来讲,安全教育可以分为安全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技能教育等等。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危险境地?在身处危险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等等。即可以让学生知道避免伤害,保护自身的安全。如什么是地震,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措施,灾后的防疫知识;发生火灾的条件,火灾的分类,灭火的方法,火场的自救与逃生等等。如2013年6月7日8时,厦门快速公交车发生燃烧事件,47人死亡、34人受伤。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589人死亡,2401人受伤,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教育让学生具有避险意识和防灾救灾的知识,而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生命和珍惜生命。
(二)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必须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我们必须让学生正确地了解人的生与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死亡观,勇敢地面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死亡是生命中自然的过程,它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传统文化忌讳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一般不轻易涉及这个话题。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校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你的生命只有3天,你会有什么计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打算写什么?你会怎么写?其实这就是一种死亡教育,使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或者死亡来临时,能显得平静坦然。人们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一般都是自然的死亡,很少有其他的死亡教育,比如因地震、火灾、飓风、海啸等不可预测事件导致的死亡,这无疑是个缺憾。通过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三)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是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教育中必须加强挫折教育的内容。于是,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学生的一种抗挫折能力。因此,挫折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经受挫折的洗礼后,学到了一些知识,最重要的使他们更加走向成熟。
(四)感恩教育唤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知母恩”并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也非只是“知母恩”,生命的价值应在贡献社会中体现。唤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最终目的也同样不是仅仅停留在“知母恩”的层次上,而是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更高境界的认识。对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喜欢这个社会的。感恩教育要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他们懂得付出,懂得回报。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所以,感恩是对生命生活的思源,是享受权利后的一种义务和责任。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们明白:只有感恩,才能明白幸福的含义,只有感恩,才能笑对人生的风雨,也只有感恩,才能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我们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坚持举行一年一度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教育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老师的培育,感谢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面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其人格塑造、心灵培育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途径
第一是专题课程,即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生命和感恩教育课或开展生命感恩励志专题讲座,有专门的师资力量和教材等,即利用心理教育和德育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针对感恩教育讲座或对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生命和感恩的探讨展开讨论,或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展开辩论,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问,对感恩认知、情感、行为的探讨,写出对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或者写给父母一封感恩信等方式,使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也可以通过死亡话题讨论、开展死亡游戏以及临终关怀和感恩社会行为渗透等形式,让学生领悟到珍惜生命、感恩生活。也可以通过这个节日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援我们的人。最重要是转化为个体感恩行为。
第二是辅助课程,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如语文课渗透人性化教育和生命和感恩意识;体育课教育学生认识生命运动的技能、方法;身体力行去帮助和感谢身边的人。美术课教育学生欣赏生命之美,爱的伟大。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在德育中挖掘和渗透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成为辅助课程中,也是进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最为便捷、最显效果的途径之一。
第三是课外活动,即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以“5.12”地震为例,5•12可确定为一个永久性纪念日,每年的这个纪念日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被保留的重灾区进行悼念,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神圣性和生活的价值所在。还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第四是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Bound),拓展训练通常利用高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地理环境,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以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通过生存拓展训练,给大学生创造一定的困境、逆境,可以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大学生认识到痛苦磨难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学会感激,也要学会帮助他人;当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时,要学会感恩。通过生存拓展训练,让大学生学会自救互救的技能,锻炼生活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作者:李海伟费青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一、具体内容与途径
(一)营造一个温馨的值得学生感恩的教育环境。在一些学校当中存在着一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学生的心理得不到有效的积极的调解,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的情感交流,难以养成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氛围。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积极的对华关系,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有利于感恩教育的开展。
(二)通过适当的课堂教育,进行“知恩”的道德教育。要学生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知识技能,这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识,在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基础性的道德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真正切实感受到感恩教育的氛围。
(三)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道德素质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在鼓励学生规划未来理想的同时,还要时常反思现在,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与否定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
(四)让学生从生活周围的小事中体会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学会回报社会。感恩教育的开展要让学生知道知恩图报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更侧重与精神层面的回报。从点滴小事开始,通过语言和行动表达谢意,而并非一定要大恩大德的举动才算知恩图报。现实生活中对父母的孝心,对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养成途径。学校环境的人情味浓厚了,和谐校园的氛围必将进一步影响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以各种节日为契机,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来,促进感恩教育实施的生活化。如:通过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得知在求学过程中要学会关心与体贴父母,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要懂得换位思考;通过教师节让学生懂得学校与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真情付出;通过儿童节、重阳节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回报社会等等,以小爱导向大爱。
(二)开展“感谢”教育,让学生学会“感谢”。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感谢”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好的习惯,是为人处世中一剂良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并非一定要等到事业成功之时可以给与的物质回报,平时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可以是孝心的体现。感谢身边每一个充实自己生活的人和事,顺境中感受快乐,逆境中感受挫折给与每个人成长的机会。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让大家参与讨论,切实感受。
(三)在专业实践类教学和职业道德培养当中加入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体会“爱岗敬业”四个字的含义。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尤其是在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更是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但是在这之前学校往往通过理论教学来进行教育,这样就使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因此,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来引导他们,使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责任,即使未来的工作岗位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或者喜爱的,但也必须怀着感恩之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而这也是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种最直接的回报。
(四)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感恩的社会意义。社会实践对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将学校教育潜移默化的带入到实践当中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当中,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的实质内涵,从而发现自身价值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存在差距,找出差距并为之做出改变和进步。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有利场所,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市民学校来进行。例如进行一系列的社区服务(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社会调研、公益宣讲、环保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社会所需要,从而升华到对国家、对社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小结
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是和道德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感恩教育的开展有益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在生活中找到对接点,有益于高职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职业道德的良好养成,有益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它不失为构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一种思路。
作者:杨克毅赵莹莹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感恩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大学生感恩教育这个关键问题,才能进一步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端正态度,心存感激,用一种宽容与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感恩素质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要求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是要求大学生具有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通过感恩教育能树立起自己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自立意识,在自尊自爱和关爱他人中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说,感恩教育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大学生回报社会的善良品质,这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相适应的。只有在情感层面上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思想,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被动的高校感恩教育转化为学生主动的感恩行动,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为之骄傲的正能量。
2如何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首先,树立起知恩感恩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们。高校要营造一种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通过宣传栏、校广播台、校报等媒介,对感恩事迹进行一定的宣传。这种宣传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才能够触动大学生,让他们自己树立起学习感恩精神的榜样,并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或口头上,实践往往能够取得更直接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在多引导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到山区的希望小学,深入到边远的落后山村,深入到孤寡和残障人士身边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念一会儿报纸,唱一首歌,打一桶水、做一顿饭。学生在踏踏实实的实践中得到尊重,回报社会,才能够了解到感恩的真正含义所在。
再次,利用特殊时期及重要时刻进行感恩教育。高校有不少种类的助学金,用于对家庭贫困和学习刻苦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高校应该利用发放助学金的机会,开展一系列活动,树立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优秀典范,号召学生进行学习,并开展励志教育,营造感恩气氛,让大学生在接受帮助的时候学会感恩。
最后,在高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应该由点至面全面开展。前面说到我们要利用奖学金、助学金的机会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一个类型。虽然奖学金、助学金涉及到的学生仅仅是小部分,但是我们要从这少数学生身上入手,将感恩教育铺展开来,引导这些学生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会思考,学会感恩,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从而将感恩之心传播下去。
总而言之,感恩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而是需要大学生踏实地贯彻在自己生活中,才能够慢慢体会到其深刻的含义。对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有了感恩的心,我们的大学生才能逐渐成长为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才能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满的社会而贡献出自己更多的力量。
作者:林桥妹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