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09:1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国石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它所走过的路程,展望今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和成长在十年“”时期,石油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与各项技术工作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原石油工业部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广大石油职工和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者仍然坚持了对石油工业工作质量要求不放松,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等基础工作不放松,并继续前进。
1982年,**副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石油系统代表时,就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石油勘探、开发各专业领域里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在1984年举办的油田标准化工作成果展览上,国务委员康世恩又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美国有个API(美国石油学会),日本有个JPI(日本石油协会),我们能不能搞一个CPI(指中国石油工业标准组织)?”。这对推动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许多企业根据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石油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石油工业部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了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天相任主任委员的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后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石油工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石油工业标准编写和审查工作的“专标委”委员、“分标委”委员和技术专家达700余人。
这一时期,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创办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期刊;编制了《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版);1987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全面开展了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检查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和质量水平;初步建立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强化了石油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国际交流。
1990年5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工程师李虞庚担任主任委员。第二届油标委开展工作的四年,标准化继续取得快速发展。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步伐,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万战翔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工作与国际接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章立制,维护油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加快了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了标准水平。在这一期间行业标准的数量已近1280项,基本满足了当时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生产的需要。按第二版《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计算,标准覆盖率达到了49%。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勘探开发主专业标准比例达到了47%。
第二届油标委将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际接轨和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方面。组织各相关专标委和专家对美国石油学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1991年初,为了提高石油工业标准水平,积极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l)标准,正式成立了“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下设“API标准翻译出版组”,统一组织,系统翻译,配套出版。这一工作得到了美国石油学会API的认可,授权“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翻译出版API标准。
这一期间共翻译API标准110种,出版106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采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派团参加IS0/TC67,IS0/TCl93和API等国际标准化会议。有7名专家被API接受为投票委员和替补委员。还承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年会。1994年7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生了第三届领导机构及委员,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担任主任委员
1997年2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油标委”领导成员进行了部分调整。“油标委”主任委员由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黄炎担任。
第三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恰逢石油工业经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时期。石油工业的标准化工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系趋于合理,标准质量有所提石油论文出石油高,标准制修订机制的改革开始起步,标准化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开始起步,国际标准化交流进一步拓展。对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1996年石油工业标准的综合覆盖率迅速提高到60.8%。到1999年底石油工业标准综合覆盖率已达85%以上。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经过重组,分别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全取消了原有的包括行业标准化管理等的政府职能,原有的“油标委”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经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撤销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职责和相应业务工作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归口负责。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再次起步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真正成为代表全行业的标准,2000年10月,经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重新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阎三忠出任。委员会下设16个行业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负责协调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天然气两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相关事宜。
二、全行业范围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石油工业在重组改制的新形势下,走向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标志之一;是我国各大石油公司加强协调,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石油工业迎接“入世”挑战,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对我国石油工业加强技术基础,加快发展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重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完善石油工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主导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技术标准质量和水平与国际接轨程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标准水平,使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技术标准。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为在国际石油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使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油标委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吸收了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的经验、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油标委年会制”,年会每年定期召开,由参加油标委的三大石油公司轮流承办;“主任委员办公会议制”、“秘书长办公会议制”、“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工作经费分摊制”、“技术标准专家审查制”,以及“技术标准委员投票表决制”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油标委的工作正常运行。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从只制定标准向注重标准项目前期研究转变。标准的制定是总结经验、提取精华、规范行为的过程。因此,新组建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汲取了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到,石油行业标准的制订也需要开展前期研究,即使不能对每一项要制定的标准全部进行研究,也要开展对重点标准的研究。几年来经油标委组织,开展了多项综合性的标准化研究,其石油论文出石油中《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机制研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研究》、《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的前期研究》等研究项目,均为开拓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起到了先导作用。从战略角度思考石油工业标准化的未来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加强标准化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保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承担起我国石油工业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实现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能源消费和供应安全需要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石油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适用的技术标准指导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降低生产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借助技术标准优势,强化其石油论文出石油经济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地位,使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积极开展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改变我国技术标准滞后的状况,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已成为我国增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2002年,国家科技部制定的《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的实施。标准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确定了国家技术标准的发展战略。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主导发展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技术标准质量和水平与国际接轨程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标准水平,使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技术标准。
为提高石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走效益型的石油工业发展道路服务。要继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和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化战略”,积极推动“采标”工作,努力促进企业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网络平台”,满足企业生产、科研和管理的需要。要努力培养企业标准化技术队伍。应建立选拔、培养标准化人才的机制,大规模培养生产经营企业的标准化人员,组织好对标准化骨干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标准化人员素质,为提高标准化管理和标准水平提供保障。应在石油大专院校设立标准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素质,培养标准化工作未来的生力军。对目前正在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开展第二学历教育培养工程,以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标准化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标准化科研力度,科研立项中要有标准化项目,标准立项与科研立项同步,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标准技术水平。真正把标准列入科技成果范畴,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科研,疏通标准项目的评奖渠道。应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科研经费渠道管理和划拨。各级企业应更加重视标准化工作,加大对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技术管理等标准化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从无数标准化工作者亲身经历和实践中总结出的认识告诉我们: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摘要:分析与研究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揭示中国石油歌曲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等。中国石油歌曲的发展虽然短短几十年,但其在中国音乐领域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本文首先对中国石油歌曲的渊源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音乐节奏、歌词语言、歌曲主题、演唱形式等方面对中国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石油;石油歌曲;音乐艺术;音乐特点
中国石油歌曲是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从萌芽到成熟的道路一步一步发展与成长起来的。在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石油歌曲见证了中国油田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无论是歌曲名称、歌词语言、音乐节奏还是演唱者,都处处体现着中国石油人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一、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特性
(一)产业性特征
相比中国民歌、流行歌曲等,中国石油歌曲由于它本身固有的“石油”属性,赋予它鲜明的产业特性。换句话说,中国石油歌曲无论是何种体裁、何种演唱形式,它本身都是围绕“石油”产业来展开的,或歌颂石油人物事迹,或宣传石油开采地,它都以“石油”为优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国石油歌曲的名称(如《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石油工人之歌》中的“不怕流血汗,累不垮压不弯,不怕流血汗,石油工人多光荣”)中得出结论。除此之外,在歌曲内容上,也都是对石油产业相关的细节如景观,如干打垒、井架、钻塔、油田等。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石油歌曲可以说见证了中国石油产业从萌芽到发展成熟几十年的坎坷历程,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石油产业的有力佐证。
(二)时代性特征
以大庆石油歌曲为例。大庆石油歌曲的诞生与大庆油田50多年的开发创业密切相连。1959年9月26日,大庆松基三井出油。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战,此后一直到1964年,大庆开展石油大会战,进入“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的决战时期。在那个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为大众油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那时正赶上国家三年严重困难时期,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都异常艰苦,但正是有了王进喜以及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大众油田得以蓬勃发展,也为这一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提出了素材依据。该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以反映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为主,虽然歌曲中透露了大会战时期石油工人生活与工作条件的艰苦,但依然以国家利于高于一切的创业与奉献精神为主。这时期的歌曲主要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工人多豪迈》、《大庆家属闹革命》、《干打垒之歌》等。这些石油歌曲无论是名称、歌词、还是旋律上都将大庆石油大会战时期的艰辛与荣誉表现地淋漓尽致,时代感非常强烈。
(三)地域性特征
中国有众多个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等等,众多的油田因其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在工作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使得中国石油歌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大庆石油歌曲歌唱的是大庆石油工人、大众石油开采情况,如《美丽的大庆,我可爱的家乡》(高树林词曲)、《大众油田是我的家》(雪歌词,颂庆曲)、《大庆颂歌》(张书宝词,姜春阳曲)等;玉门油田的石油歌曲歌唱的玉门石油工人、玉门石油开采情况,如由著名作曲家秦咏成、田歌教授,著名词作家张藜、郑南来创作的《中国有玉门》、《玉门油田——中国石油的摇篮》、《玉门关上立标杆》等;克拉玛油田的石油歌曲歌唱的是克拉玛依石油工人、克拉玛依石油开采情况,如《克拉玛依之歌》(吕远词曲)等。
二、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
中国石油歌曲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对石油工人,还是社会大众,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国石油歌曲以“石油”为脚本,安排曲式、节奏,展开歌词内容,以石油开采地真实发生的事情为案例来歌颂该地石油开采历程、先进人物事迹等。中国石油歌曲主要以歌颂为主,兼有抒情功能,同时在音乐、文学与表演上具有很强的融汇性。具体来说,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如下。
(一)音乐节奏欢快、热情、豪迈
绝大多数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节奏非常欢快、热情、豪迈,这与石油工人坚实有力地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时期初创时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每日除了辛苦的工作外并没有任何业余文化生活。为了鼓舞士气,激发石油工人的工作热情,石油歌曲应运而生,节奏欢快、热情与豪迈的歌曲让石油工人斗志昂扬,让他们忘却了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的艰苦,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石油工作中。这才有了王进喜等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与意志力。
(二)歌词语言朴实、直白
中国石油歌曲大多叙述地是石油开采地的人或事,其本身是真实存在的,歌词通俗易懂,口语化较强,易被石油工人接受与传唱。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例,其中歌词“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都是石油工人常年累月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石油工人聆听或吟唱这些歌词时,无一例外地会将自身的角色带入歌曲当中,对自己的工作感慨万千。随后,歌词“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聆听与吟唱之后又为自己的坚强,以及能为国家做贡献感到无比荣光。
(三)内容丰富,情感细腻
歌曲是情感的艺术,中国石油歌曲也不例外。中国石油歌曲以石油工作中的人与事为对象,抒发真实的情感,触及石油工人的心灵,增强社会大众对石油工作的情感共鸣。以《妹妹是红柳》(唐元峰词,韩德全曲)为例,歌词“妹妹是红柳,美在风沙口,常借一支古老的歌谣,撵着井队走。妹妹是红柳,柳丝绕心头,绕成一片爱情的绿洲,伴我追石油。”歌词以简练的手法,歌颂了石油工人的纯真爱情,让这首石油歌曲变得非常美妙、动听。在作曲编配上,曲作者运用了北方地方曲调,加上后期拍摄也以北方实景为主,将红柳、姑娘与石油三者在强烈的对比中呈现出来,情深意切,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
(四)体裁与演唱形式多样
中国石油歌曲的内容虽然简单,无外乎歌颂石油工作中的人与事,但其体裁、演唱形式多样。在体裁上,有颂歌体裁《铁人颂》、抒情歌曲体裁《妹妹是红柳》、舞蹈歌曲体裁《荒原男子汉》、表演歌曲体裁《新老铁人对话》、劳动歌曲体裁《干打垒之歌》等。在演唱形式上,有个人独唱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齐唱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对唱歌曲《大庆不是传说》、重唱歌曲《灿烂的石油之光》、合唱歌曲《天下大庆》、说唱歌曲《新世纪摇滚》等。诸多的体裁与演唱形式,大大丰富了中国石油歌曲的主题内容,满足了不同石油工人以及社会大众对中国石油歌曲的审美需要。这也是中国石油歌曲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石油工恩与社会大众喜爱与传唱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中国石油歌曲是中国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对我们研究中国石油产业的历史发展,石油工人的工作价值观,以及构建石油企业文化,提高石油工业城市的文化层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石油的音乐艺术特点,是中国石油音乐发展以及中国石油音乐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以中国石油发展的新趋势为依据,对中国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进行全新的诠释。
作者:李鑫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定义、范围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定义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是指在本企业集团负责人的领导下,在企业集团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目标的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
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优秀企业,还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要有重点、分层次。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1、优秀企业:优秀企业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对优秀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
2、紧密层企业:紧密层企业在企业集团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但比优秀企业的监督范围可以适当窄一些。
3、半紧密层企业:根据半紧密层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润及分配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松散层企业:松散层企业与优秀企业只有互惠性的协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此,对这一类企业仅仅只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协议合同进行审计。审计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内容也比较单一。
二、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企业集团不断扩大,经济业务不断复杂,管理层次更加多样,生产经营地点日趋分散,母公司管理监督子公司的经济活动更加困难,所有这些都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对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公正的鉴定,为企业集团管理者服务。
(二)来自外部审计和政府法令的要求
随着审计活动向深入细致发展,外部审计的业务逐渐庞大杂乱,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一部分审计业务需要内部审计来分担。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将眼光向内,堵塞漏洞,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优化的要求
在企业集团中,不仅各法人企业内部存在着委托关系,而且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所属职能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委托关系。这种情况下,内部约束与制衡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是扭转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效益低下,帮助其走出困境的要求。当前,我国企业投入产出比例低、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集团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损失浪费严重。扭转这种局面的措施有很多,完善内部审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部审计通过对产、供、销和人、财、物的经营状况和利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可以帮助集团管理者节约支出,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增加盈利。
三、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体制有待理顺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审计部门在中国石油审计部和本公司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由各公司负担;中国石油审计部的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归中国石油负担。这样的审计体制虽然有其独到的可取之处,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各单位领导从局部利益着想,为被审计单位说情或阻止部分审计结果如实反映的情况;部门、单位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审计工作的情况。
(二)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拥有内部审计人员2万余人,这里不乏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MBA等高级人才,加之近年来接收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审计资源较为充足,但是就总体来看,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尚不合理(多为财会、审计、工程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金融、管理人员),学历和职称层次仍然偏低,业务骨干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复合型人才较少(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涉足的海外项目也日趋增多,境外审计、IT审计等都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本专业必备的审计业务知识,而且又要熟悉外语和计算机),由此可见,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审计法律、法规、规章有待完善
中国石油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依照《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石油企业内部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也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条文规定过时;条文规定不够明确;对一些财经行为的判断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依据等。如《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已是1987年6月16日颁布实施的,《规定》中关于财经违法行为的许多规定,如今已不适用;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处罚规定不够明确,审计实践中存在理解差异。
(四)审计工作的任务数量有待调整
目前审计项目任务是由中国石油审计部下达、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领导交办(含组织部门委托)和自定组成,中国石油总部和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下达和交办审计项目任务,难免对各公司审计部门的人员力量、工作任务量考虑不够。如某公司审计处人数12人,2007年完成审计项目20项,审计项目完成数量在全系统中相对较多,但对该公司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审计项目审查深度不够,大部分审计项目反映查出的问题较少,审计意见内容简单。
(五)缺乏全程审计
按照审计实施过程划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个阶段。事前审计为事中审计服务,即搞好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其目的是指导审计实施过程;事后审计检验事中审计的结果,即撰写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检验,三个审计阶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事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前调查不充分
主要原因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包括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方面,致使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或者评估不充分,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不高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目前影响审计实施方案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方案编制过于简单,审计重点不明确;二是审计内容不详细,操作性不强;三是分工不合理,审计责任分担不清晰。
2、事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组对审计实施工作质量控制不严格
一是审计组成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理解程度的差异,工作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遵循性控制不到位,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审计实施方案的问题;二是审计组内部沟通不够,主审和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存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或隐瞒重要审计发现形成审计风险的问题;三是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和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没有使用补充审计程序,影响审计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主要表现在个别审计人员对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掌握不够,审前准备又不充分,待到审计碰到问题时,缺少对问题的判断标准,不能熟练的运用审计技术和适当的审计方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程序,抓不住审计重点,无法深层次地披露审计发现,而其他审计人员对其审计过的内容无法再次审计,形成重要事项漏审的风险。
(2)审理机构对审计实施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
审理机构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方面履行情况进行审理,一般停留在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进行核实,对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层次上;对审计现场实施情况了解较少,难以对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缺少对审计组审计实施的质量监督和制约。
3、事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层次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目前,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因素除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外,另外还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判断能力、业务能力的高低以及对政策法规掌握的多少与否,造成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结论不准确,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降低了审计信息的价值,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层次。主要问题表现有:
(1)文书格式不规范
不少审计报告的标题写成“关于XX审计的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审计文书格式的通知》曾规定标题的正确格式应为“关于对XX的审计报告”。这里,“对”字不能少,“审计报告”四个字也不能分开。排版、字体、字号等均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
(2)文字功夫不过硬
主要表现在:①用词不当。在分析某单位经营状况时,一份审计报告这样写道:“XX年,该单位费用比年初计划增长了17%。用“增长”来形容费用显然不恰当,应改为“上升”。②说多余的话。一份审计报告的结尾这样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审计组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满怀信心地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多做贡献”。这段话纯属空喊口号,与审计事项毫无关系,说了不如不说。
(3)审计定性不准确
某审计报告在对既包括超投资决算,又包括计划外工程的事实进行审计定性时,将其定为违规。这是不准确的,应分清工程是否属计划外,如果根本没有立项,那就应定性为违纪,不能含糊其辞。
(4)事实叙述不清
对某审计事实叙述时,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面完整地说清,而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人看了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份审计报告在叙述某单位存在账外料80万元,按照XX规定,属违纪问题”。让人看后不知道这些账外料到底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
(5)前后数字不吻合
如一份审计报告在介绍某单位经营概况时这样写道:“XX年该公司实现收入7.600万元,总费用及税金5.900万元,取得利润1.500万元。但计算7.600万元减去5.900万元可知,并不等于1.500万元,正确的应为取得利润1.700万元。
(6)工作底稿不健全
在审理中还发现,一些审计项目的工作底稿没有按规定编号,也没有按审计报告的叙述顺序排列,所附证据不充分等。这样一来,就给人混乱、模糊、定性依据不充分的感觉。
四、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方法
(一)建立内部审计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保障机制
内审的成功运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司治理。为此,应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合理设计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明晰产权等方面强化公司治理。逐步实现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最高管理者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发挥其权威性。
2、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
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就是要明确划分审计部门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人员各自的质量控制责任。建立项目负责制后,应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控制时间与工作能力、对其他审计人员有指导能力、和客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所以项目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审计资料归档等业务的全过程负责,亲临现场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针对审计问题及时调整审计方案,了解重大业务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对授权履行职责的结果承担责任。审计部门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也在更高层次上承担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
3、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
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可以保证审计师严格遵循专业执业标准,尽量降低审计风险。督导由项目负责人对其他审计人员的督导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督导两部分组成。项目负责人主要对现场审计进行督导,目的是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的目标,督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方案,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定重要性和风险水平,为审计结论取得充分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审计部门负责人的督导主要解决重大会计问题和决定重大审计问题或实施重要审计程序。
4、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
审计工作底稿是反映审计成果最基本的载体,记录审计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问题,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取证是否完整、引用法规是否恰当、审计定性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后,在签发审计报告前,通过一定的程序、经过多层次的复核显得十分必要。在审计现场由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证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的底稿要求审计人员补充、修改或重新编制,并签署意见;项目负责人复核后,提交给独立于审计项目的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复核审计人员看是否执行了审计方案、审计程序,有无重大的漏项或误差,签署意见后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组是否完成审计目标、审计建议是否可行、结论和处罚是否准确等。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可以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报告的复核审定是审计项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审计组现场审计结束后起草审计报告初稿,交审理人员审核后提交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审计部门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征求意见后,审计部门修改和完善审计报告,提交主管审计部门领导审核签发。据此,审理人员发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
5、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在审计开始时审计部门就向每一位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份简单的“评价表”,让审计人员记录下他们认为对今后审计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如,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审计程序、特别敏感的问题和时间安排等,审计结束后,将表格交给项目负责人。在后续审计前、审计结束后召开审计质量评价会。这时候审计小组对整个审计过程仍记忆犹新,因而得出的评价结果就比事后评价更为深入和全面,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尽快运用到实践中。审计质量评价会通常由审计组成员、审计项目负责人或监督人以及审计部门负责人参加。审计评价包括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审计工作小组的整体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工作的效率等等,审计评价结束后写出书面的评价报告并归档。通过审计评价可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总结值得以后审计工作借鉴的经验教训,并以此考核审计人员业绩。
6、、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业务督导、复核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的审计人员,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制定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只有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二)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中国石油各级审计部门应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审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定责任,自觉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增强审计部门内部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把法制教育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审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在审计部门内部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管理、依法审计的法治氛围。
(三)坚持全程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1、事前审计
(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
审计目标是指开展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审计工作的方向。审计目标因审计项目不同而不同。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需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的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突出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3)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
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不同,决定着审计步骤和方法不同,审计步骤和方法具有多样性。由于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变化较多,《审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不一定都具有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4)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审计人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同时,主管领导或相应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2、事中审计
(1)提高对《审计工作方案》的遵循性
主要措施包括组织审计组全员参与对《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写;组织参审人员学习确定的《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等。
(2)推行审计工作记录制度和工作会议制度
内部审计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是,没有充分完整的审计工作记录。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已习惯一般的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尽管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还存在许多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的问题,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的复核、分析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在内部审计人员心目中毕竟普遍有了基本的概念。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学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些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就要有一批合格的、胜任的、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加强内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制度。对进入内审机构的人员要严格把关,要求从业人员取得和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确保内审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建立内审人员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各层次的业务培训;建立内审人员待遇和晋升制度。由于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就要制定政策保证内审人员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门。晋升制度也要明确执行,样才能保证内审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发展。加强内审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内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使用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优秀,兼容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的审计方法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业务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其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和有效,进而就更多地需要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确定重点,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审计,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减少失误和差错;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作出审计判断和结论。这样,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的审计方法的缺点,推动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使审计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达到既提高审计效率,又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当前,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5)培育企业文化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精神集中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方面,既要有客观公正、求实谨慎的精神,又要有爱岗敬业,认真投入的精神。一个人的职业操守跟职业道德风貌相关,一个团队的职业操守同企业文化的形成紧密相连。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审计队伍形成高尚品德,保持旺盛的工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保证。作为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审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审计人员处于团结和谐,创新进取的氛围中,在审计项目中才会有更多精力投入,才会焕发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事后审计
做好审计发现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
分析加工审计发现时,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的表面,应注意问题产生的根源、注意审计发现的内在联系、注意管理和控制上的重要缺陷。经过对审计发现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挖掘和加工后,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写好审计报告服务。
(2)审计报告立意层次要高
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信息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切忌泛泛而论,没有深度,没有重点。
(3)审计结论准确、客观
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一定要体现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不可携带任何感情色彩,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4)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该直接指向审计发现产生的根源,便于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堵塞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的漏洞。
五、总结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深受传统审计理论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着目标定位过低、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定位侧重于“监份导向”、审计范围过窄、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这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笔者认为,在这众多的问题中,我们首先应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制度的完善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其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内部审计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快速发展。
摘要:“走出去”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石油需求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要适时调整目标市场选择和“走出去”形式选择,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政府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共同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选择
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国内石油储量、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石油消费量的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以石油的可持续发展支撑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石油供求现状严峻
(一)我国石油储量有限,稳产、增产难度较大
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仅有212亿吨。论文百事通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重油、稠油和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石油储量占50%以上,勘探开发难度极大。近几年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高采油速度的开发中后期,稳产压力大。2000-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保持在1.6-1.9亿吨之间,未来增幅有限。
(二)我国石油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消费量从1991年的1.18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3.9亿吨,平均每年增长1600多万吨,年均递增7.4%以上。
(三)我国石油进口量飙升。对外依存度突破50%
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石油的有限供应导致的必然后果就是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2-2007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从7773.5万吨增加到1.85亿吨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7%,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31.2%上升到2007年的49.6%。2008年我国净进口石油近2亿吨,对外依存度更是首次突破50%。
面对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和国内石油资源有限的矛盾,迅速提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矛盾,持续高位运行的油价和满足国内石油需求的矛盾,仅仅依靠国内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石油企业必须从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
二、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成果显著
自从1993年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石油企业开始大力开展海外油气合作以来,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海外油气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油气项目100多个,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俄罗斯和中亚、南美以及亚太为主的五大海外油气生产区。截至2007年,我国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将近9000万吨,权益产量4000万吨左右。其中,中石油海外原油产量近3000万吨,中石化700万吨左右,中海油将近130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将达到1亿吨,权益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油气生产总量的比重将超过25%。
(二)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国门开展国际石油合作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在“走出去”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也遇到了许多障碍。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面临资源国政治风险的同时,法律和经济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国际石油合作难度加大。
由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占据了世界石油的中心地带,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时,更多时候只能进入西方石油公司不愿意进入的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蕴含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包括政治体制变动风险、战乱风险、社会风险、东道国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等,而且我国石油公司同西方公司相比,在应对这些风险方面经验欠缺。同时,资源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同时在石油合同里规定了很多限制条款,比如除了支付勘探费、矿产资源税及其他各类税赋外,还要支付资料费或签字费和其他红利等,有成本回收比例的限制,原油出口、设备进出口以及外汇出口限制等,导致我国石油企业获得海外区块的难度不断增大。
2资源国推出的合作区块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差。
勘探开发作业难度主要体现在技术难度大和成本高两方面。勘探项目如陆上深层勘探、深海勘探、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下勘探;油田开发项目如老油田改造,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稠油、高凝油开发等。如果没有相应的先进技术,是很难介入这类项目的,即使获得此类项目,其经济效益也是比较差的。另外,在东南亚、南美、北非等世界主要产油地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招标区块中都大量存在一些项目,在油田开发初期过分追求产量,致使后期开发难度极大,经济效益很差。此类油田不但对开采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工作量大,且增产潜力较小。
3潜在目标地区国际合作困难重重。
除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及一部分油气勘探开发早、技术比较成熟的发展中国家以外,其余油气资源丰富、可以进行国际石油合作的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受作业条件或目前的技术条件所限,勘探开发难度很大或无法勘探开发的地区,包括深海、极地、高山和沙漠地区;二是资源国油田基础设施欠缺或远离油气市场,如内陆发展中国家尼日尔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三是政局不太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如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
4多国石油公司参与导致国际石油合作市场竞争激烈。
世界上大部分具有油气资源潜力的国家都对外开放或部分开放其国内油气资源,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参与其中,使得国际石油合作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国家石油公司拥有资源优势,把资源潜力大、邻近市场且容易勘探开发的区块牢牢控制在手中。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以其资金、设备、技术、经验、人才及市场形象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众多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经营灵活、善于公关,在获得区块许可证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各类基金、财团或投资公司凭借资金优势在全世界寻找各种投资机会,也常常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分得一杯羹。
5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
国外石油项目多是通过竞标获得,公司之间必然要开展竞争,也包括中国各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各自分割、单打独斗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境外发展,也影响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效益。
三、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带来一定战术上的损失,但就战略层面而言,有可能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历史上的大机遇,有利于我国石油企业克服上述障碍,取得海外石油合作重大突破。金融危机会对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走出去的目标选择还是方式方法,都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深入研究,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时要力求既积极又稳妥,讲究实效,在目标市场选择上首先要选择优先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开发潜力大的国家。其次选择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人文等。第三选择与我国友好的国家。总结起来,要到有油或可能有油、得到了油能拿回去、矿业权有保障、服务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去。
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最多、作业产量最多的地区是非洲,项目数占我国海外总项目数的35%左右,作业量占海外总产量的43%。我国企业不但在非洲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炼油等业务也取得了进展,中国石油和苏丹合作的喀土穆炼油厂年炼油能力达到500万吨。俄罗斯中亚地区是目前中国企业第二大海外油气合作区,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第三则是南美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断深化,世界主要的油气合作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是非洲地区形势严峻。非洲地区资本流入主要是国际援助及贷款、外国投资、侨汇和旅游收入以及资源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援助、贷款和投资均有所下降,来自欧美的侨汇骤然减少。同时,因欧美游客人数急剧萎缩,外汇收入也大幅减少。能源、矿产品和一些农产品价格猛跌也导致非洲主要产油国收入锐减。其次是俄罗斯中亚地区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几大石油公司已经联名请求政府提供贷款。金融危机本身对哈萨克斯坦等国影响不大,但是国际油价暴跌导致政府收入锐减。第三是拉美地区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财政收入锐减,拉美国家在本币贬值、资金逃逸和股市震荡的多重冲击下,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之前针对油气行业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政府的国有化倾向暂时缓解。中东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基本保持平稳发展。亚太地区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出口型经济在欧美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大幅下滑,大量出口型企业倒闭。
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国际油气合作的目标选择上必须进行适当地调整。非洲地区资源丰富,与我国关系良好,此时对外国投资和援助的需求极为迫切,是我国石油企业进入本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大好时间。俄罗斯中亚地区资源丰富,且急需境外资金缓解债务压力,帮助企业脱困,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把握机会,通过国家石油公司股权收购、石油公司之间的区块权益转让和股权转让、购买中小私营石油公司等方式,积极参与本地区的油气资源合作。拉美地区正在加快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鉴于拉美地区长期比较突出的资源民族主义和国有化情绪,我国石油企业应与拉美国家石油公司积极合作,争取到我国建立炼厂。
(二)石油企业“走出去”形式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包括全资控股、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投资模式。全资控股即项目股权由我方全部持有。合资参股方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股权联合,另一种是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非股权安排方式的范围很广,包括租让制、经营合同、产量分成合同、技术援助合同、租赁合同以及各种工业合作。
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方式,尤其是以产量分成合同、服务合同等方式为主。试图以全资控股的方式进行国际油气合作的努力往往因为各国政府对进入本国的外国石油公司严格监管和干涉而作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首选战略就是加强海外资产收购。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油价暴跌,大量投机资金撤出,融资难度加大,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压缩投资。近几年大量购进区块的公司因为面临融资和债务压力,无法摆脱被收购的命运,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由于资金缺乏,已经购入的区块无力开发,甚至破产。而高度依赖石油的中东、非洲和拉美产油国,迫于财政的压力,也有抛售项目资产融资的愿望。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之相比有很大优势。从融资方面来看,我国主要国有石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很多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不足30%,融资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把握机会,加紧购买海外资源,去占领一些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我国石油企业相对融资机会较多,成本较低,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积极购买国外区块,或则利用资金优势,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甚至大量并购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同时,一些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可能会放松对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限制,也为我国石油企业进行国际石油合作提供了机会。
四、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术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有海外油气合作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通过优选目标,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拓展新领域和新项目,发挥优势,优化布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跨国石油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有合适的战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政府保障支持选择
1加大政策支持和能源外交力度。
由于石油的特殊地位,海外油气合作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海外石油投资已经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等经济因素所能决定的,任何国家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保证,都需要依靠本国的国力优势和政府的石油外交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应积极实施能源外交,努力推进与石油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国际性的能源组织和国际石油通道沿线国家的官方联系,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油气合作争取比较好的条件。
2完善“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国家出资设立风险基金,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项目、产品的政治风险和非商业性风险保障。政府应积极同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的安全环境,并通过法律法规和适宜的企业管理机制防范海外企业的系统风险。作为高投入项目,石油投资的风险巨大,而“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更高。我国政府应该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广泛拓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
3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家应修改完善境外油气资源开发协调机制,避免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项目上与自己的公司互相竞争。为避免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恶性竞争,应该由政府出面建立协调机制,一致对外,凡是几个公司同时感兴趣的石油项目,应组织共同投标,政府应根据各公司的实力、技术特点、在项目所在国的工作基础,在公司间进行有效协调,确定合适的作业者或者各公司的参股比例。除了区域选择,还应鼓励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组建战略联盟,共同携手利用全球资源。
(二)石油企业的战术选择
对企业来讲,要优选战略选区,要在政治、经济等多项评价对比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目标,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项目获取战略,股权购买、股份转让、收购等多管齐下,还应注意采取合适的项目发展战术和项目组织策略。
1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
勘探与开发相结合,早期以油田开发项目为主,逐步增加勘探项目。如果有新油田合作机会,应该成为首选项目。油田项目的进入费用高,操作不当损失可能就会很大。勘探项目进入费用比较低,且划分阶段,每个阶段的义务工作量不是很大,一旦成功,其收益可能很高。国际上的大石油公司都有勘探项目,上游工业的获利主要从勘探开始。
逐步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目前,陆地的勘探程度总体上比较高,而海洋的勘探开发程度比较低,深海区和极地海域的勘探程度更低。海上剩余油气储量增长速度比较快,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进步,海洋勘探从浅水区进入深水区。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
大力参与和积极进入天然气项目。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外大多数天然气项目中所生产的气难以供我国利用。鉴于天然气存在巨大的剩余可采储量和勘探潜力,近年来天然气的液化技术有很大进展,而且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选择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也可以通过天然气项目的合作,促进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获得。
重视重油和油砂矿项目。重油、沥青砂资源在地质上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在地理上主要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的中亚地区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目前,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重油和沥青砂的勘探开发力度,我国石油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进入重油和沥青砂勘探开发领域。
2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
争当海外项目作业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有作业者和非作业者之分,对于两种角色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对作业者的要求比较高。从能力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经过多年来跨国经营的实践,基本上已经有能力当作业者,而且当作业者有利于带动自己公司的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比较容易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
努力带动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劳务承包和设备物资输出,我国石油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通过海外项目作业,取得跨国作业的经验,提高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有利于在国际技术和工程服务市场上投标。同时,各技术服务公司也可以为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提供强大支持。
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国民经济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石油一方面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石油供应紧张,供不应求,势必成为遏制一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石油既是能源,又是基础原材料,下游的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和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对其有很高的依存度,因此石油资源对我国整个经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图1反映了单位石油产量所支持的GDP总量,可以发现石油对整个经济的支持度不断提升,从2001年的每万吨支持6亿元GDP,到2006年上升为支持13亿元GDP。该指标反过来也说明了我国获得单位GDP所消耗石油数量的下降,即我国正趋向于节能经济和发展多种能源,这种趋势自最近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变得更加鲜明。由以上的分析能看到石油行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石油及其下游行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石油供需平衡以及石油下游行业需求对石油行业的冲击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障石油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支持。
一、参变量的选取
石油行业是一个传统的垂向行业,我们根据《2005年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统计表》,选取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四个下游行业来对石油行业进行需求状况分析。从表1可以看到,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消费了原油总量的72.26%,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衍生能源,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也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选择石油行业及其主要的下游行业的销售收入数据作为各行业的需求变量。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变量oil、coki、chem、tran、fiber均仅有一个单位根,这说明他们都是一阶单整过程I。可以对它们进行Johanson检验,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选用的5个变量之间满足协整关系。这说明,所选的各下游行业的销售收入与石油行业的销售收入之间在短期内由于随机干扰,偏离均值,但在长期具有均衡关系。
2 模型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有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我们主要利用石油行业及其主要下游行业的销售收入建立了相应VAR模型,即Y=(0il,coki,chem,tran,fi.ber)。
用Eviews5.0对系统Y进行VAR分析,估计结果如下:
由上式大体可以看出,石油行业销售收入主要受其自身滞后期值的影响,另外,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收入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滞后期值对它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对它基本上没有影响或者说影响极为微弱。为了进一步说明各个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根据上面对Y1的VAR分析结果继续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我们分别给石油各下游行业销售收入一个单位大小的冲击,得到关于石油行业销售收入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下图2-5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度),纵轴表示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这几个图中曲线表示了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对其相应下游行业销售收入的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收入一个正冲击后,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在第2期达到最高点,之后的几期内小幅度上下波动,从第5期以后开始稳定增长。这表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石油行业,给石油行业带来同向的冲击,冲击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回落,在第5期之后趋于稳定。即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销售收入的正向冲击对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显著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可见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石油消耗的增长。
当在本期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一个正冲击后,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在第1期有个小幅度负向的波动,从第2期开始变为正向波动,在第6期达到最高点。之后的2期小幅度上下波动,从第8期以后开始稳定增长。这表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石油行业,在第1期会给石油行业带来反向的冲击,从第2期开始,经市场传递作用,又给石油行业带来同向的冲击,冲击效应在第6期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回落,在第8期之后趋于稳定。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正向冲击对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显著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具体地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增加会在8期后对石油行业的销售收入产生稳定的拉动作用,反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降低也会在8期后给石油行业带来负面的冲击。
当在本期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一个正冲击后,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在前7期内会有小幅度的负向波动。从第8期以后开始稳定回升变为正值,直至平坦,波动幅度不大。这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石油行业,在前7期会给石油行业带来小幅度的负向冲击,从第8期开始变为对石油行业同向的冲击并趋于稳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增加会在8期后对石油的销售收入产生正向的冲击,反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降低则会在8期后给石油行业带来负向的作用,但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可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石油消耗的增长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带动作用不是很大。
当在本期给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一个正冲击后,在第1期,石油行业销售收入为负向的波动。从第2期开始,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提高将带动石油行业销售收入的提高。由图5可知,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在前5期内有上下波动;从第6期以后开始稳步回升直至平坦。这表明化学纤维制造业的某一冲击从第6期开始也会给石油行业带来正向的冲击,但冲击力度不大。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加会在6个月后对石油的销售收入产生正面的冲击,反之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的降低则会在6个月后给石油行业带来负向的冲击,波动幅度虽不是很大,但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冲击幅度略高。正是由于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正向冲击对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具有较小幅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该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推动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石油行业的发展。
3 下游行业的贡献率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确定各变量具体影响力,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率,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在这里我们仅考虑各下游行业需求冲击对石油需求的前期的相对方差贡献率RVCii(s),当i=1时的经济意义为:如果RVc1(s)较大时,意味着第一个行业需求冲击对石油需求的影响大;相反地,RVc1(s)较小时,可以认为第j个行业需求冲击对石油需求的影响小。下面分别给出各下游行业销售收入的变化对石油行业销售收入的方差分解。
下面做图比较各下游行业对石油行业变化的贡献程度,我们在此将分析时段定为36期。
由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立刻有较强反应,第2期石油行业销售收入的响应最大,此后对其自身的波动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最大在43%左右,其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是逐渐递增的,在30期左右达到4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也比较大,从第5期开始达到顶峰,在37%左右,此后趋于稳定。而化学纤维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比较小,在第6期达到最大值,最大时仅为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最小,不到1%。
可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最大,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为石油行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主要是石油的需求,这使其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较大;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都比较小,但是这两个下游行业的发展对石油行业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三、结论
通过建立石油下游行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我们可以知道,由于市场化程度、政府保护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石油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的外部冲击均会经市场传递给石油行业,给石油行业带来同向的影响。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给石油行业带来的冲击较大,并且具有持续的稳定效应。而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带给石油行业的冲击力度不大。因此政府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对市场进行有区别、有重点地调整。
在石油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中,对石油行业影响最大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贡献率在43%左右;其次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贡献率在37%左右;再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业,贡献率在7%左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石油行业的贡献率最小。因此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时,应注重石油行业与其下游行业的协调发展,石油企业应该紧盯市场,了解这些下游产业,着重调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及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发展信息,以此来研究石油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需求及时调整石油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说,石油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石油行业自身的事情,它涉及到上下游的诸多产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我们不能只强调市场经济规律而忽视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对石油行业重大建设项目必须统筹规划,加大技术改造的投人,减少盲目的重复建设项目,使我国石油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能够得到缓和,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人们的心目中, 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近两年我国的石油消费呈现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面对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为此,文章从大力节油、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保障运输通道安全、燃料替代和石油储备方面评述了我国的石油安全对策。
一、对石油供应安全必须坚持“两点论”
石油供应安全是指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数量的石油。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供应既不能中断, 也不能严重短缺(按照国际能源署IEA的标准, 供应短缺量达到上一年进口量的7%, 就标志着进入了不安全期);二是不能出现难以承受的高油价。
1. 传统的石油安全观
传统的石油安全观认为,石油安全是指减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依赖性。石油供应安全度用石油进口依赖度来表示,石油进口依赖度越高,石油供应安全度越低。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4年IEA成立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应者增加,探明储量和石油储备增加;价格变得灵活和透明,由市场而不是垄断来决定;世界的紧张局势总体有所缓和;贸易更加发达,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供应国没有再使用过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应国受到联合国或其他国家的制裁,也未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或引发石油供应短缺。
2. 新的论点
今天,一部分人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观在悄悄地改变, 石油安全已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共同的问题--大部分石油进口国渴望有可持续供应的资源和稳定的市场以保证供应安全,而石油出口国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以保证需求安全和可持续的收入。高油价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害石油消费国,也伤害石油供应国。因为高油价既能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促使消费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从而加速改变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一些专家认为,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值得大惊小怪,它与石油供应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动用很多资金去搞石油储备,是得不偿失。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使我国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在国际市
场上买到任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
3. 石油安全的两点论
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正如1999年5月IEA部长理事会发表的声明所指出的那样 :虽然故意中止石油供应的危险得到了缓和,但自然灾害、技术上的障碍以及政治混乱所引起的危险仍然继续存在。
今后如果再发生石油危机,其原因不一定是产油国的企图。例如,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委内瑞拉内战一触即发,其石油行业几乎陷入全部瘫痪的状态,造成了1990年8月海湾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中断,高峰中断量达到260万桶/日。
过去发生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例,大部分都与中东地区的局势有关。中东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其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0%,其石油生产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而且中东原油占国际市场原油总贸易量的44%,今后20年世界石油需求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加。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高油价更说明,中东产油国局势的不稳定是世界石油供应安全的潜在威胁。
IEA在不久前的《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能源安全在短期内将有更大的风险。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能源价格飙升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多数OECD国家、中国、印度等油气进口大国将越来越依赖产自遥远、动荡地区的进口能源。石油供求的灵活性将下降。石油将越来越集中用于交通运输,且没有唾手可得的替代能源。对石油与日俱增的需求将由少数几个拥有庞大储量的国家来满足,如欧佩克的中东成员国和俄罗斯。贸易的蓬勃开展将强化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此相联系,海盗、恐怖袭击或者事故导致油井或者管线封闭、油轮停航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鉴于客观的现实,我们认为石油安全观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承认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石油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进;另一方面,认识到天下并不太平,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麻痹大意。
二、我国石油安全对策及评价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4.5亿~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亿吨,进口量将为2.7亿~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处于60%~70%。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值是能源研究所的中值5.3亿吨。
有专家认为,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60%时,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加大。
确保石油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1. 大力节油
2000 年我国的原油消费量为2.33亿吨,如果我们希望将2020年的原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原油消费的年增长率就必须低于3.4%。实际上,2003年我国的原油消费年增长率超过了11%,2004年上半年超过了20%。显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石油应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当前的问题,一是小轿车增速过快,如不加引导,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3亿~1.5亿辆,燃油需求将达3亿吨,将难以实现把石油需求控制在4.5亿吨的目标;二是一部分人追求豪华的高耗油的大排量小轿车,增加了石油消费,而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小轿车都在向1.3甚至1.1的排量发展(例如德国);三是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发达国家高10%~20%。值得欣慰的是,“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正式颁布,将于2005年7用1日起实施,这必将大大改进机动车燃油利用的效率。
与邻区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油品税相当低,以油品税占售价的比例计,日本为50%,新加坡为40%,韩国为6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56%,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0%左右。我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日本和欧洲,为什么我国不能提高税收和油价以抑制石油消费过快的增长?为什么议论已久的燃油税还不能出台?笔者认为,贯彻总理的指示,“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节油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2. 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
根据2000年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对部分盆地进行的油气资源重新评价,全国有石油地质资源量1041亿吨,最终可探明地质资源量619亿吨;全国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约150亿吨,目前已探明可采储量65亿吨;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85亿吨可采资源待探明。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属于中等勘探程度,未来储量增长仍有较大潜力。石油资源量还将随着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认识的深化、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为鼓励石油公司加强风险勘探,建议国家设立风险勘探基金。一是可以仿照日本政府对石油公团的做法,石油公司可以向国家申请风险勘探基金使用权。一旦获得重大发现,可从利润中收回资金用于新的风险勘探。勘探无发现时,沉淀的资金由石油公司和政府按比例分担。二是免征稠油、高凝油和三次采油的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三是制定“尾矿”政策,促进老油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利用。
3. 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保守评价,全球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4582.2亿吨(含天然气液),约3.35万亿桶。截至2003年,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693.7亿吨,其中剩余探明储量1567亿吨。从资源的探明程度上看,全球尚有41.2%的石油资源,即1888.5亿吨,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探明。截至2003年底,世界已累计采出石油1126.7亿吨,约占全球石油可采资源总量的24.6%。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根据多数估算结果,探明石油储量足以满足未来30年的全球累计需求。我们的分析显示,如果必要的投资能够到位,全球常规石油的生产到2030年之前还不会达到顶峰。天然气和煤炭的探明储量比石油还要充裕。未来发现更多油气煤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焦油砂和油页岩等)颇为丰富。据估计,全球拥有非常规石油资源4000亿~7000亿吨。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前苏联。目前,加拿大沥青砂生产的合成油和委内瑞拉超稠油生产的奥里诺科乳化油已成为商品,技术进步也将使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行性。因此,随着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非常规石油在今后的石油产量中将占据重要的份额。
未来全球能供应石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以及俄罗斯。根据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天的原油供应量约为6600万桶,中东地区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将达到4600万桶,占全球每日原油供应量的69.7%,而非洲将超过俄罗斯成为原油的第二大供应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为800万桶,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12.1%。俄罗斯则将以7.6%的占有率排在每日原油供应量的第三位。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这些地区,实行石油的国际化经营。
从目前看,中国石油集团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已签项目合同26个。中国石化集团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现在它已经进入伊朗油田进行合作开发,并已在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地打出了高产油气井。目前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还有20余个,今后两年内,将根据研究和评价情况对其中有利项目进行投标或报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收购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并且并购了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度尼西亚5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这将带来每年约500万吨份额油。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已经在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国取得了成绩,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中国石油集团在最后一刻被迫放弃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2004年7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推动对苏丹的经济制裁,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石油的开采成效很可能遭受影响;中国企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的海外油气田作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一些专家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在进行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调研不够,动作迟缓,各自为政,谋略欠缺,错失了许多机遇。为此,建议政府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以减少内耗,降低成本,集体作战,提高效率;同时,对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4. 保障运输通道安全
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2003年从这三个地区进口的原油分别占进口总量的50.9%、24.3%和15.2%。进口原油的运输量的约五分之四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从中东到东亚的这条海上经济命脉,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这就要求中国寻找更多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手段,提高运输通道的安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意义重大。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能源,距离短、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是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较优选择。经过10年的起起伏伏,俄罗斯终于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做出了远东石油管线的决策,决定由俄罗斯国营石油运输公司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即“泰纳线”。“泰纳线”比“安纳线”北移150千米,减少了污染贝加尔湖的风险,并有利于俄罗斯实现石油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虽然俄政府的决定暂没有确定分阶段修建该管道等其他具体细节问题,也没有说明输油管道建成的确切日期,但修建至中国的原油管道已写入俄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中。另外,俄罗斯将用铁路增加向中国的石油供应。
中哈石油管道的“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已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并将于2005年12月竣工。工程第一阶段完成后每年至少为中国输送1000万吨原油,随后展开的管道二期工程将使输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这将缓解中国的石油供应紧张局面。
解决马六甲海峡问题的另一大胆设想是开凿横穿泰国南部的克拉运河。这条运河将横贯泰南,全长120千米,宽400米,深25米,预算耗资达200亿美元,耗时10年。运河建成后,从中东来的油轮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就可直接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对中国石油进口必将产生有利的影响。另外,横贯马来半岛的泰国管线项目,也是缓解中国石油运输压力的备选方案。泰国计划在取得相关国家的支持后,在泰国南部克拉地峡地区修建一条长达260千米的石油管线,该工程包括位于克拉地峡两端的两个深水油港、石油储库和连接印度
洋安达曼海与太平洋泰国湾的输油管道。但输油管道或运河的建设成本非常之高,泰国的力量能否支撑,尚不敢肯定。另外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也在考虑中。但是考虑到复杂的政治关系,这条管道的修建绝非易事。
预计,今后中国石油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然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对中国来说,不论是进口石油或是企业在海外获得份额油,都需要经过安全的运输通道将油运回中国,这仍将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5. 燃料替代
(1) 煤制油
用煤制油的工艺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从世界上来看,无论哪一类液化技术,都有成熟的范例。
“直接液化”是对煤进行高压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早在1927年纳粹德国就从战略需要出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厂,年产10万吨飞机和坦克发动机燃料,到1944年产量达到423万吨。“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原料气经净化后再行改质反应,调整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后生成液体。20世纪50年代,南非为了应对进口石油的制裁,成立了南非萨索尔公司,主要用煤生产汽油、柴油、乙烯、醇等120多种产品,年总产量达到700多万吨。目前,这家公司的3个液化厂,年耗煤4590万吨,年产合成油品1000万吨。
自1997年至今,中德、中美、中日通过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对我国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厂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神府煤田、内蒙古东胜煤田和云南先锋煤田的煤都可以液化。2004年8月25日,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的商业化示范装置。2008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可年产合成油产品500万吨。
对于煤制油技术是否符合我国的发展方向,国内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它的经济性。神华案例研究中采用的煤价是80~100元/吨,这有无代表性?既然经济,国外为什么不发展?我国煤炭供应已经紧张,今后能不能支持用3~5吨煤转换为1吨油以供汽车消费?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又是富煤少油的国家,我们就需要煤制油的技术以应不测;至于发展多大的规模,可在工业化示范评估后,视当时的油价和煤制油的技术进步状况再定。重要的是应不失时机,加快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的速度。
(2) 生物质制油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美国和巴西已经大量使用。现状表明,应用燃料乙醇,发动机不需改造,动力性能基本不会改变,可使一氧化碳排放减少3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10%,油耗略有降低。
我国已批准建设燃料乙醇项目共4个,主要是利用陈化粮做原料。吉林60万吨/年第一条生产线已经运行,河南等地也在加快建设,2004年底可望建成90万吨规模装置。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已经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计划2004年底东北三省车用乙醇汽油的市场覆盖率达到80%,2005年底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江苏部分地区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推广燃料乙醇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生产成本尚高于普通汽油,目前由财政补贴解决;二是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甘蔗、甜高梁等,平均每生产一吨燃料乙醇需要3.3吨玉米。转换陈化粮显然是合理的,但是每年的陈化粮数量有限,在规划生产规模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利用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反应改性成为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全球对此一致看好,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吨/年。在美国,生物柴油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生物柴油不仅可缓解我国车用燃料油中的柴汽比矛盾,还可减少二氧化碳、多环苯类致癌物和“黑烟”等污染物排放,亦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生物柴油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建成了年产万吨生产规模的生产厂。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生物柴油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出台经济激励政策,规模化发展生物柴油。
6. 石油储备
IEA主要国家有着成熟的石油储备经验。从美、日、德三国的战略储备制度比较中可以发现:三国都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对战略石油储备立法,三国对于储备目标和规模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在政府储备方面,美、日、德的储备量或目标储备量分别是10亿桶、3.15亿桶和5350万桶。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和117天的净进口的石油消费量。
三国的储备体制各有不同。美国实行自由市场型,石油储备的主体是政府,对于民间储备,虽然有一些优惠政策和存放服务,但没有任何资金支持,也不进行管理。日本是政府导向,储备主要由政府进行,但也严格规定每一个石油企业都有一定的储备额度,没有完成的要被罚款。德国是“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政府储备、民间储备量的比率为57∶17∶26。
我国“十五”能源规划指出:为保证石油安全供应,提高政府调控国内石油市场的能力,应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形成我国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十五”期间要争取建成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同时也应鼓励企业扩大储备。根据上述精神国家已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建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负责处理国家石油储备事务。
石油储备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两种。国家储备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主要功能是防止和减少因石油供应中断、油价大幅度异常波动等事件造成的影响,保证稳定供给。企业储备是企业在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正常周转库存的基础上,按有关法规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所必须具有的储存量。其主要功能是稳定市场价格、平抑市场波动。
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大事,一般应首先立法,明确储备目标、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责、管理机购、运行规则、储备地点、资金筹措等问题。
石油储备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不宜操之过急。油价高时缓进口,油价低时多进口,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石油储备不能单靠一国的力量,要加强国际合作。IEA成员国(目前共有26个国家)通过国际能源协议(IEP)组成了应付石油紧急事态的国际合作共同体。这是石油进口国对抗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作为武器的措施,应该说是有效和成功的。据IEA估计,2000年全球石油库存量在8亿吨左右,相当于90天的世界石油消费量。其中战略储备1.7亿吨,商业库存6.3亿吨。2000年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规模约为3.7亿吨,相当于110天的净进口量。如有可能,我国应参加IEA 的活动,交换信息和观点。
目前亚洲除日本和韩国这两个IEA成员国外,持有的石油储备都不多,而今后亚洲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应当早商对策。近年来,日本、韩国一些人士建议成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虽然呼声很高,但是未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积极主动倡导和参与东北亚和东南亚石油安全共同体的建立;亦可仿照IEA的做法,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建立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心,从事信息收集、政策研究,提出问题,供各国政府协调各国的行动。当前立即可从事的工作是合作研究如何加强马六甲海峡运输通道的安全和开辟第二通道。
1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存在主要问题
重组以来,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国际大型服务公司相比,在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装备结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总体显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1营业收入规模较大,但整体盈利能力偏弱
与国际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不算少,但利润比较低。例如,斯仑贝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在220万元以上,利润率为14.59%,而中国石油人均收入还没超过80万元,利润只有1.88%。斯仑贝谢公司国际化业务比例达到68.9%,中国石油只有26.5%,远低于国际服务公司4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国际10家大型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排第三,利润率排第九(表1)。
1.2资产结构不够合理,高端技术与装备短缺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与国际大型公司基本相当,但资产净值差距较大,五大钻探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只有54亿元美元,而斯仑贝谢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为148亿美元。中国石油的装备虽然经过几轮更新,但高端技术与装备仍十分有限,难与国外公司抗衡,钻井高端装备表现更为明显。以钻机为例,50及以下钻机占钻机总量的75.4%。缺少高端装备的直接后果是市场的创效能力低下。以塔里木油田市场的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该公司在塔里木只有2台7000m钻机作业,占市场钻机总量的2.6%;到2012年该公司已有20台70及以上级别钻机在作业,占到市场钻机总量的16.3%。
1.3技术研发未能形成合力,优秀技术发展慢
近年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加大了技术创新投入,投入比例与国外公司基本相当,申请和授权专利数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研发资源分散,尚不能形成合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虽然近些年技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在缩小和国际服务公司技术差距上表现并不明显,一些技术从立项到攻关仍以跟随模仿为主,并且各大研究院所间科研同质化现象严重。优秀技术发展缓慢,在国际市场上能与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同台竞技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均极其有限。
1.4内部市场价格失衡,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主营业务,其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在集团公司内部市场,由于受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逐年递减、内部市场定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与油气田企业间经常出现价格谈不拢、工程结算难、拖欠工程费等问题。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可持续发展后继乏力。在国际市场,由于缺乏竞争力的特色技术,高端装备几乎全部靠进口,缺少国际竞争的话语权。由于缺乏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同业竞争、低价竞标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声誉,也使服务市场环境恶化。
2对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2.1改造重组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够严谨
1998年中国石油上市后,旗下各油田分公司与存续部分的各管理(勘探)局分开、分立运行,未上市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市场。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经历了分立初期的剧烈阵痛之后,思维方式、经营理念、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扭转了分开、分立初期的整体亏损局面,盈利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集团公司密集实施了专业化重组与业务整合,按照“两级行政、三级业务”的管理架构和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原则,将分散在各油气田的物探、钻完井、测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工程业务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成立了工程技术分公司、形成了“1531N”的工程技术服务格局。但这次重组改革过于突出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指导原则,缺乏总体方案设计和可行性论证,改革目的和方向不清,更多地是在机构拆分合并上做文章,缺乏在理顺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化机制改革停滞不前。刚刚走出困境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再次背起沉重包袱,有的甚至背负巨额亏损,这是造成目前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2.2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战略定位不明确
集团公司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历次改革,使其从“钻井是龙头”的主导地位被列入存续企业行列,既要提供“服务保障”,又要“闯市场”的发展定位让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发展陷入两难境地。在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中,目前尚未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在一些产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的地区,油气田企业就要求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保障”;而在一些产能建设投资相对宽松的地区,油气田企业又以“低成本”战略发展为由,让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闯市场”。此外,油公司对“低成本”战略存在一定的误读,认为采购“低价格”的服务就是实现了“低成本”的发展,而未能考虑整个集团公司的利益和“低价格”服务的后续维护成本。在这种观念指向下,集团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不断向民营资本开放。其直接结果就是让拥有23万员工、75%低端装备、背负大量社会包袱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与民营队伍竞争。据统计,目前集团公司授予外部资质的钻机队已经超过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钻井队伍总数的18%。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压制了自己队伍做专做强。此外,板块的角色究竟是什么?目前,人事、投资、科研、财务等企业发展攸关的重要权能依然集中在集团公司总部,板块更像是个管理夹心层。因为板块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仍未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独立主体,面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响应能力差。如果仍然用计划的思维去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其结果自然可知,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企业发展乱象重重。
2.3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才成长渠道不畅
国家要求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集团公司是从石油工业部演变而来,行政色彩一直浓厚、官员意识强烈,从而使内部行政级别得到变相保留、扩张,工资分配和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业绩考核也与行政级别挂钩,而且行政级别档次多、通道宽、报酬厚、地位高,而基层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一般只有初级、中级、副高级3个台阶,大体10年时间就会走到终点,正高级只能是普通员工一个难圆的梦想。工人的上升空间就更加狭窄了。因此,“当官”成了技术人员的奋斗目标。根据2012年对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分公司直管5家企业的调研,教授级高工总计128人中,其中局级领导21人占16.4%、处级领导97人占75.8%,科级领导9人占7%,一线科研人员1人,仅占0.8%;集团公司级专家33人中,局级领导1人占3%,处级领导28人占84.9%,科级领导4人占12.1%,从岗位来看,全部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因为缺少职业认同感,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一线骨干大量流失。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目前工程技术科技投入与国外公司相当,但水平差距依然巨大的原因之一。
3对工程技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
根据集团公司到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战略部署,希望集团公司尽快明确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以便使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近几年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跟踪研究,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企业已经具备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议借鉴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的改革经验,考虑简政放权。抓住十八大以来深化体制改革的机遇,适时成立独立的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择机上市。
3.2理顺市场关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内部价格体系和市场交易规则
以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顺目前油田公司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市场关系,及时准确地传导市场信息,客观揭示内部企业间的价格空间,充分反映各主体对集团整体价值的贡献,调动它们创造价值的能力和积极性,控制和降低管理成本。为此建议建立健全以定额和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价格体系。建议组织专家对不同储层、不同地质条件下,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进行成本写实,对作业成本按预探井、探井、开发井和直井、水平井、分支井、欠平衡井等不同井型进行细化,确定统一的定额标准。为了防止内部交易无序混乱、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以及各单位恶性竞争争夺企业资源,必须根据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的要求,围绕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制定内部市场交易规则,包括交易程序、交易方法、交易计价、交易限制和交易保护等制度,以及分类分层次的标准合同或订单。成立集团公司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分公司和机关主要生产经营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内部市场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关联交易、市场准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相关制度、标准,以及总承包管理规范,明确过程管理的职责界面,监督检查和协调交易关系,仲裁处理交易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确保内部市场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建立可追溯的档案制度,相关专业分公司归口管理本专业市场的资质审查及发证,并作为调节内部市场服务队伍的重要手段。实行“同等条件下内部企业优先”原则,首先满足内部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和承包商市场需要,在此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适度引进高素质的社会市场主体。规范内部市场招标管理,重点考虑技术、质量、安全、效率等,引导内部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赢得市场。禁止无底价招标。鼓励油气田企业和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合作、互利双赢。指定一个总部职能机构,统筹协调各业务板块的海外业务发展,坚决扭转各自为政、分散出击、相互拆台的弊端。建立高效、快捷、准确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国际市场信息共享[1-2]。
3.3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步伐,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成长渠道
完善岗位系列和职位等级体系,实现员工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针对受“官本位”思想影响,过于强调行政职级的岗位体系,忽略专业和技术管理岗位的价值,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发展通道和阶梯等突出问题,建议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岗位系列及职位等级体系管理经验,将现有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服务三大系列岗位划分,调整为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研发、技能操作四大系列(或加上生产技术,成为五大系列)及其子系列,重新设计职位层级,使用通用的岗位评价系统和统一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形成规范、统一、科学、有效的职位等级表,构建新的职位等级体系,实行岗位分类管理,搭建层级平台,完善岗位设置,逐步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主线,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配套待遇为激励,纵向有通道、横向能交流的专业人才发展机制,拓宽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原则上,与技术无关的管理岗位,如党群、人事等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参与高级工程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评审。
3.4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完善区域市场协调制度
严格市场准入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并以此作为调节内部市场服务队伍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内部市场首先是要满足内部符合资质要求队伍的市场需要,在此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适度引进高素质的社会队伍,规范内部市场招标管理。进一步加强中东、中亚等海外区域市场协调管理,完善区域市场协调制度。对中方为作业者的项目,严格按照已经明确的市场划分规范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业务,严禁出现任何形式无序竞争;对于集团公司投资参股比例较小、中方为非作业者的项目,原则上允许少量企业参与竞争;对其他外部市场,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自主参加竞争。特别是对海外高端市场,集团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支持鼓励企业进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对产能建设区块实行总包、钻完井总承包、EPC总承包和风险技术服务合作等模式,努力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切实调动甲乙双方积极性,促进工程与地质的有机结合、油气田企业与工程技术企业的有机融合。
3.5创新科技管理模式,注入发展新活力
建立课题立项选拔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集团公司直属研究院所对“某领域”的学术垄断。对列入科研计划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关系到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项目,由集团公司拨款,科技管理部管理;第二类是针对业务板块的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特别是需要集中力量攻关的原创性大项目,由业务板块拨款并管理;第三类是主要涉及个别企业的应用技术改造和开发项目,由企业拨款并管理。三类项目分别由管理部门或单位组织公开招标投标,优选课题承担单位。集团公司所属科研单位均可投标,并就优秀技术、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答辩。开标后分别与中标单位签署科研合同。从而实现用市场化机制选择最合适的队伍,完成最合适的科研任务,让研发更接地气。参照项目监理制度,在科研领域引入第三方机构,建立科技咨询机制。无论是科研项目立项论证评估,对投标单位的审查、答辩和评标,以及结题后的后评价工作,由独立第三方中介机构承担,增强客观、公正性。切实改变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既当运动员、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规现象。
作者:刘兴和 刘炳义 朱景萍 丛强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1工程设计技术创新与扩展领域的技术创新有了飞跃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始终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工程设计单位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变成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借助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对于炼油技术而言,更是凭借着工程技术集成创新提升了自身的设计与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同时还能达到多种石油产品的需求。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懈研究与开发之后,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扩展领域,包括分子模拟、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也在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4]。其中,前者在催化剂研发、油品添加剂设计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2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严格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此来满足国内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然将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1炼油领域
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化工必然会继续加大对炼油布局和装置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从而扩大装置规模,并提升其系统性。这样一来,中国石油化工将会朝着规模炼化企业群更加迈近一步,进而达到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化工将以过程系统工程技术为重要纽带,坚持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研制清洁汽油与柴油生产技术、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以及非常规原油加工处理技术。
2.2清洁生产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中国石油化工将会继续关注环境友好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与经营中严格遵守节能、绿色等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5]。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路线,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清洁生产,即四用节约型能源,采用最节约的工艺,并生产出耗能最低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先进的节能、节油、节水、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有害物质,如SO2,CO2的空气排放量。其中,在对新型技术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清洁生产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而争取在源头处对污染气体与物质的产生管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同样也是清洁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三废”排放的控制水平。而环保技术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废物回收与副产品的二次利用工作,以此来达到废物处理、废物再生的要求[6]。
2.3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
要想促进我国中国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只有形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全新的技术、理论及方法,才能使石油化工行业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扩大对新兴业务的研发,研制出高效的替代化工原料技术,加大对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增大化工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技术的扩展应用,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使石油化工在应用领域及技术方面做出创新。
2.4工程设计领域
在结合当前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设计能力的提升,应遵循“以工程开发为主,引领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理念,形成以技术带动发展的目标,实现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间的转化,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大型化工技术,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秀技术,完善我国在炼油化工技术、大型化化工设备方面的不足。将智能化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将智能化二维方案设计系统应用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开发力度[7]。此外,还应将系统知识库、数据库有机综合起来,使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健全的资料数据库,提高三维工厂设计能力,扩展应用范围,最终达到中国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3结语
面临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石油化工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任,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中国石油化工一方面应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为全社会和工作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同先进国家的石油化工行业的沟通和交流,共享先进的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深化对过程系统工程的研究力度,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中,逐步构建创新型石油化工企业,实现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促进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潇 单位: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摘要:近年来,国家能源形势非常严峻,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石油需求缺口将在1.2亿吨左右;到2020年至少到2亿吨以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加快发展海外油气业务,而苏丹石油项目作为中国石油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项目,也是第一个上下游一体化项目,涵盖了石油勘探开发、地面建设、长输管道、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苏丹地区的投资市场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苏丹中国石油市场投资
苏丹石油项目作为中国石油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项目之一,其地位举足轻重,重点分析苏丹投资市场,对中国石油在当地的战略决策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一、市场背景分析
(一)苏丹石油勘探开发情况
苏丹石油勘探的黄金时期出现在1996年之后,随着苏丹政府重新划分14个区块进行对外招标,中国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大石油集团进入苏丹。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苏丹石油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不到20亿桶增加到120亿桶,具备了建成日产60-65万桶产量规模的能力。
近年来,苏丹3/7区继发现并探明Palogue这个世界级大油田后,又发现了Moleeta、Gasaab和Gumry等一系列大中型油田;苏丹1/2/4区在进一步扩大Diffra油田规模的同时,又发现了Neem油田和Haraz-Shutaib油田;苏丹6区在Fula和Moga油田区进一步挖潜,既增大了稠油储量规模,又新增了一定数量的稀油储量。
2005年3月,苏丹与白尼罗河石油公司(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印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以及苏丹国家石油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公司,分别占68%、25%和7%的股份)签署4亿美元的合同,开发南部的TharJath油田,2006年下半年起,日产量达到8万桶。
(二)苏丹石油市场的不利因素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局的统计,苏丹的探明石油储量共计5.63亿桶。到目前为止,苏丹石油勘探仅限于中部和中南部地区。上游是苏丹将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从2004年以来,苏丹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石油基本自给后,苏丹民族主义情绪逐渐增长;在内乱和外国制裁的双重压力下,政府的反垄断意识不断增强;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外界的巨大压力,苏丹政府和业主中的其它伙伴更希望吸引更多的国家来苏丹投资开发,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苏丹政治局势依然严峻,达尔富尔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南北和平协议签定后的政府的不确定性、苏丹政府对合作伙伴选择的多样性,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和复杂多变。
此外,马来西亚公司的低成本运作,以及他们与苏丹国的民族亲近感等多种因素,也都对中国石油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了诸多不利。
二、苏丹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
长期的政局动荡使苏丹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苏丹是被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巴希尔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发展经济,先后实施了《十年全面发展战略计划》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1.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大力推进国营企业私有化的工作,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这些措施明显地改善了苏丹的投资环境,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2.苏丹新投资法体系由《1999年投资法和2003年修正案》和《2000年鼓励投资条例2003年修正案》构成,是苏丹政府吸引外国投资的重大举措之一,采取了贸易自由化政策,放宽外汇管制,放宽进口限制。为保证新投资法的贯彻和实施,新投资法采取了“条款至上”的原则,并对鼓励投资额优惠政策予以明确。自1999年鼓励投资法颁布实行至2004年6月,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达130亿美元。
目前,苏丹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立法,无论投资的结构还是投资的鼓励和优惠,其优惠政策和开放程度都较之前的投资法有质的飞跃,而且在许多方面已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立法,其在非洲国家所制定的投资法体系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3.加强建设老工业城、发展建设新兴工业城,设置吉利和塞瓦肯那两个免税区,利润返回自由,战略性项目全部免海关税和非战略性项目免固定资产进口税,资本经营自由。
4.2002-2003年,苏丹实施强势的经济改革计划,采用现代化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非石油收支管理,建立石油收入储备金账户(OSA)以及制定中期预算。
5.苏丹保持了相对开放的贸易体系,极少非关税壁垒项目,平均关税率为22.7%,苏丹加入世贸组织也取得进展。
三、苏丹市场主要风险分析
1.银行支付风险。苏丹经济尽管在石油开发的带动下逐步复苏和发展,并且增加了外汇储备,但由于其多年受经济制裁及内战的影响,消耗巨大,债务负担严重,加之其国际政治环境并不十分宽松,美国仍单方面保留对苏制裁;苏丹央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在美元汇出和结算方面仍有许多限制性规定及制约因素,仍属金融高风险地区。
2.达尔富尔危机。达尔富尔问题是历史、部族、宗教、难民和贫穷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的结果。达尔富尔危机以何种形式得以解决,仍然存在很多变数。达尔富尔危机在带给苏丹民众灾难的同时,却给某些大国带来了染指苏丹石油乃至控制整个非洲石油的福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趁达尔富尔危机抢摊苏丹石油市场,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利益。
3.宗教信仰和风俗习俗。苏丹尤其北方大多为穆斯林,伊斯兰宗教信仰习惯,在投资等、开发方面要符合穆斯林消费习俗,比如在颜色、图案、符号、发音,有时会有意识形态的冲突。
4.市场多元化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近几年,西方众多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进入苏丹,也加剧了外国公司在苏丹的竞争。工程建设领域,政府对选择投标人、评审技术和商务标以及最终确定承包商的招投标的各个环节的参与力度都大于以往任何时候,干预外来投资主体的经营。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石油在苏丹地区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把握机遇、降低风险,最大限度的增加中国石油在苏丹地区的投资利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及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现状,针对系统运维体系、人员服务意识、系统培训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一些改进运维质量的想法,对提升人力资源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及中国石油人事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石油;人力管理系统;运维管理;运维服务;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也不断增多。为了使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就必须加强系统的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对信息系统运行至关重要,在企业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自2009年初全面上线后,逐步搭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运维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运维管理工作。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运维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对中国石油人事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概述
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2000年,中国石油制定了《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ERP是IT总体规划中的一条主线,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在ERP系统中。借鉴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实施ERP的经验,采用相同软件、统一标准,在对人事工作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独立实施ER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块,用较短时间建成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1]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全面实现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操作技能人员管理、报表统计等功能,统一了中国石油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了中国石油整体业务数据的高度集成,从日常人事行政工作职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员工共享服务等多方面满足了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需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2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现状
2.1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发展历程
2009年2月27日,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揭牌启用,标志着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全面上线应用。按照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要求,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应按照三级运行维护体系实施。为此,根据中国石油信息化“谁建设、谁运维”原则,首先设立了由系统建设实施团队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技术支持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应用和整体运维工作,为系统应用和三级运行维护提供共享技术支持。其次,组建了由各类信息技术和业务专家、外部软件和咨询专家等人员组成的信息技术专家中心,负责解决复杂故障、突发事件和宕机恢复等问题,为系统升级、功能完善、扩展实施等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每个企事业单位专门设置了一至两名系统关键用户岗位,负责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现场运行维护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以三级运行维护体系为基础有序开展,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用户及权限管理办法》、《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用户认证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则制度,梳理规范系统业务流程及运维工作流程,制作各类审批表单,明确工作要求,按照系统应用推广期间的区域划分策略,进行系统日常应用支持工作,管理用户需求,新增功能开发;定期系统应用监控分析;数据备份及系统应急工作等等。
2.2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稳步推进各项系统运维管理工作,成功保障了系统健康、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为中国石油人事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虽然,系统运维管理每年都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满足服务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2.1人事业务复杂,关键难度较大中国石油人事业务模块较多,业务工作繁杂琐碎,各单位人事业务也不尽相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关键用户岗位,包括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一线支持人员,虽然具备IT技术能力,但是很难对问题岗位人员的人事业务完全熟知掌握,在实际的系统运维支持中,经常需要充分了解其业务情况,结合系统功能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对于问题处理的有效、及时性都会受到影响。2.2.2岗位意识有待增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维工作不仅仅是系统热线支持,还包含问题跟踪处理、配置变更、应用监控、数据备份、系统培训、安全保障等几十项工作内容,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人员少、任务重,只能采用“一人多岗、一人多技、一岗多能”的管理机制。因此,运维人员每天忙于完成工作,虽然有很多事情干,但是重复性工作居多,时间久了,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对于那些常见问题,反而不愿花时间去帮助用户深层次解决问题,感觉做了也没什么成就感。2.2.3系统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落地难系统培训工作一直是系统运维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关键用户取证培训、高级用户功能培训、企业最终用户培训等系统用户培训,还包括运维人员轮岗培训、新增功能知识转移培训等信息技术支持中心内部培训。系统培训工作一直采用传统面授的形式,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学员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教室里听讲师讲得头头是道、条分缕析,实际系统操作寸步难行、束手无策的情况,学员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3提升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中国石油人事业务不断变化,决定了运维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完善的过程,无法做到一劳永逸,如何改进运维质量,提升系统运维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弱化关键用户部分职责,调整系统运维体系架构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持续推广新功能,人事模块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级用户逐渐深入应用系统,企业关键用户岗对于系统模块应用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吃力。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应定期分析运维体系架构,不断完善系统运维体系,如将企业关键用户岗各人事模块业务支持职责逐渐划转至企业高级用户,让更多的企业高级用户参与到本单位系统运维工作中来,使企业高级用户逐步变成企事业运行维护队伍的一部分。这样不仅有利于系统各业务模块新功能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广,企业最终用户能够得到更专业的解答,企业关键用户岗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系统监控、用户考核、系统培训等非人事模块业务工作中去。
3.2激发运维工作热情,培养运维服务意识
系统运维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高素质运维人员。作为一名优秀的系统运维人员,不仅要具有优秀的技术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岗位观念及服务意识。只有这样的人员组成的团队,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运维队伍的服务水平。那么,如何能让运维人员明晰岗位定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首先,在运维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参与“岗位技能大比武”、“争当系统专业讲师”、“有奖更新运维知识库”、“参与专题QC小组”各类活动的方式,扩大运维人员知识面,丰富其岗位生活,使运维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义;其次,可以定期请外部专业讲师进行运维理念、方法培训,使运维人员不仅懂得先进的IT技术,也懂得先进的管理思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运维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最后,可以采用“走出去、看一看”的方式,去其他IT公司调研学习,看看周边优秀的团队是如何工作的,看看运维业界现在发生了什么。这些都能够带来很多的反向思考。
3.3培训形式多样化,吸引系统用户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培训工作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利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使培训工作变得丰富多彩,吸引培训对象,可以获得更好地培训效果。在目前面授培训的基础上,将培训场景化,如挑选授课内容流程性强的培训,采用扮演流程各个环节的形式,请学员分组协助完成,完全改变传统老师台上讲、学员台下听的模式;将培训在线化,如利用标准课件制作工具将培训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放置在中国石油统一在线培训平台上,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将培训社区化,如讲师将面授学员利用网路社交工具,组成一个学习团队,有问题一起交流讨论,大家共同提高。这些都是很好的培训多样化的改进方式,这样不仅提升了运维团队系统培训水平,学员也不再感到枯燥无聊,更加乐意学习。
3.4转换沟通思维,化被动为主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系统作为信息系统,提升系统运维服务能力也可以采用从“沟通管理”下手的一些通用方法。沟通是运维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于系统运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沟通手段包括运维热线服务电话接听、电子邮件接收、即时消息接收、门户在线交流等。既然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沟通手段为基础,我们就可以转换思维,将原先的“响应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如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询问了解业务部门需求,协助进行分析,满足业务部门个性化需求;组织不定期运维座谈会,相同岗位、地域相近的业务人员、运维人员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互相交流经验等。
4结束语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国石油人事业务也与系统之间的耦合越来越紧密,对系统运维工作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使我们的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智能,更大地发挥信息化对人事业务的支持作用,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和完善。
作者:刘硕鹏 单位: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受国内石油资源的制约,石油产量难以自给自足,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石油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应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关键词:石油安全;战略储备;多元化
一、世界石油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
1.世界石油储量
2005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 200千万桶。其中,美洲为24%,西欧1%,中东58%,非洲8%,亚太地区3%,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6%。图1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前12位的国家。
2.世界石油产量
2005年,全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5.90亿吨。其中,美洲为23%,西欧7%,中东32%,非洲12%,亚太地区10%,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16%。图2为2005年世界各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
3.世界石油消费量
2005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38.368亿吨,表3为2005年世界前12个国家石油消费量。
从图1―图3①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石油储量、产量在世界上的排位较低,尤其是储量。相反的,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近年来增加很快,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二、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现状
1.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当有限,对外依存越来越严重
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优质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尽管石油勘探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探明石油储量却在逐年下降。
2.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达到340万桶/天,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但还是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现有主要油田的产量都在经历着自然下滑。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成为我国一大贸易逆差和外汇支出项目,已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比例将高达84%。这种供需之间矛盾的日益显著,必将给中国的石油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的原油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目前,中国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储采比仅为14∶8,已开发油区的储采比只有10∶9。在这样的储采比配置下,中国原油稳产已处于临界状态,目前年产油在1.8亿吨,到2020年至多也就能达到2.0亿吨。据此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量大致为1.3亿吨,到2020年将达到2亿~2.5亿吨。油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9%,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国原油的生命线将越来越脆弱。一旦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石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进而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随着中国对WTO有关条款的逐步兑现和中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世界石油价格的涨跌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表3和图4分别为2000年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测度表和2000―2004年国内价格总水平和石油价格上涨率的对比图。
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面临着下降的危险,一是使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的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可能。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他的国际收支出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进口能力,进而使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潜在的下降危险
4.缺乏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尤其对像中国这样存在石油供求矛盾的发展中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在国际社会发生军事和经济动荡时,保证我国军队和生产用油;在油价高居不下时可以平抑石油价格,减小经济遭受的冲击;可以对石油的禁运和投机起到威慑作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石油能源储备进度严重滞后,2005年我国的储备量为30天,按目前计划,到2010年储备量也只不过相当于40天净进口量,仍远远低于美国(175天)和发达国家现在的标准(90天)。因此,我们的石油储备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石油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今天,其是否建立有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是否有符合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对于该国的石油安全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要想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具有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以增强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
三、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对策
1.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和积极开发原油替代品,加紧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研发海洋采油技术
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时,不能就石油抓石油,而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如煤化石油的生产就能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石油紧缺的巨大压力。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万亿多吨,年产量达10亿吨。而且煤化石油的成本也较低,在煤化石油的同时可以开发出附加值很高的上百种产品,如乙烯、丙烯、蜡、醇、酮、化肥等。因此,应重视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以煤代油,以煤造油”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增值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我国还可以大量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柴油等。另一方面,尽管我国主力油田已进入中后期,但还有大量探明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继续保持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的资源潜力。尤其是海洋上,石油资源的潜力较大,必将成为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资料显示我国海洋的石油发现率仅为18.5%,可以说海洋勘探和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可开采量就约为100亿吨。
2.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石油海外依存度将不断提高,相应的,我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石油安全的角度来看,今后我国的油气资源外部供应线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方针而绝不是像目前的这种单一的和绝对的海上运输路线,改变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地域保守做法,开发地域盲区,充分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总体来说,为了应对随时到来的石油安全危机,我国的石油贸易应实施进口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进口方式和进口品种的多样化。同时,采取来料加工和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石油资源也可以作为中国获得稳定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除了不断在境内开采石油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上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避免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当以“份额油”的方式多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开发,这样一来,我们拿到手的就是实物,石油的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因此,可以说,“走出去”买油不如“走出去”采油。而在石油贸易上,我们还应当改变对石油现货过分依赖的现状,采用国际石油的期货交易方式来减少油价上涨对我国石油安全造成的影响。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立法先行是国际石油战略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石油储备建设,务必走“要储备,先立法”的道路。在石油储备建设前,应加快石油立法,尽快制定出台我国的《石油法》、《石油储备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石油储备建设的目标、管理、资金、方式等问题,使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有法律保障。在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构建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采取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在进行国家与企业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中,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使得储备不但是一种国家行为还是一种企业行为。在石油储备建设的资金筹措方面我们也可借鉴日本与德国的做法,实施筹措资金的多渠道化,即国家、社会、企业三方面结合筹措资金。
4.积极应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回顾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危机、冲突,都与石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与外交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各国围绕石油问题的外交战将会更加激烈,能源外交、石油外交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旋律。2006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已增至3亿吨,进口石油1.2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1亿吨时,该国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国际石油格局的变动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此。中国应当采取务实的石油外交政策,和那些大的产油国之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的合作,这也是中国能源外交所推动的合作方向。同时,巩固和发展中东国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巩固和发展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对我国的石油供应,通过高层互访加强与欧洲的关系,继续发展中国与东盟的10+3和10+1对话机制,争取同周边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同时,积极的采用外交方式,利用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去开拓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石油市场。只有以积极的政治外交去为我国开拓广阔的国际石油供给市场,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供给得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的石油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摘 要 石油安全则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越来越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石油。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分析我国当前石油安全现状,提出构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石油安全 安全战略 措施
石油作为一种世界性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战略价值可以体现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的消费量骤增,进口量更是呈现出极速上涨的趋势,从而石油供需矛盾加剧,使得石油安全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确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一项重大的现实性课题。
一、石油安全的内涵
所谓石油安全就是指一国拥有主权、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的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内涵是在一定价格水平范围内内保证石油有比较可靠的、安全的、和稳定的供应以及满足需求,而优秀问题是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对外石油的依赖程度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安全态势的重要指标。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因而,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就会对我国石油的安全产生重大,甚至是深远的影响。鉴于此,重视石油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二、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石油,但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相对不足,产量增加不明显,对外依赖明显,加上国际油价的高涨不下,导致我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1.石油自给能力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且相对贫乏。我国陆上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8个盆地。海上石油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并且开发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品质较差的石油资源比例高,勘探难度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石油资源44%以上分布在地理条件复杂或恶劣的地区,例如,滩海、沼泽、沙漠、山地和高原等,同时约有1/4埋藏在3500米以下,而深埋在4500米以下的又占其一半以上。
2.石油进口规模增大,对外依存度增加
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比较低,且不稳定,加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石油,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为弥补石油供需缺口,我国每年都从海外进口大量石油。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同比增长9.5%。石油进口的增加,及对外石油依存度的增大,对石油安全形成了很大的挑战。据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会更大,进口依存度将会突破50%。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石油安全无疑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3.缺乏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当前世界各大国几乎都建立了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印度等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储备体系。然而在目当前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之中,我国是唯一尚未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石油储备,我国无法在低价时大量买进,也无法在高价时减少采购,从而增加了高达百亿美元的成本和机会损失。因此,为保障石油供应、经济稳定运行、国家能源安全,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三、构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路径
1.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保障石油基本供应
我国需要加强同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加后备储量和产量,以达到保障国内石油的基本供应。为此,一方面。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增加对国内石油资源勘探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本国石油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形成多元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新能源,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利用新科技,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加强海上与西部石油能源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强化本国石油能源在石油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2.寻找洁净的能源,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在新时期,我国要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资源,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天然气,以气代油。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展以气代油可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减轻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应当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储备的洁净煤技术,保证特殊情况下的能源供应。
3.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一则可以防止因突发事件导致的石油供应中断,二则还可缓解油价剧烈波动带来冲击。为此就要做到:首先加强石油战略储备的法制建设。石油储备是一项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的战略性工作,现阶段,我国需要在“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方面加强相关立法。其次,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体制和财政负担机制。这种财政负担机制,可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走中央、地方财政拨款与企业投资相结结合的模式。最后,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石油储备体制,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可以借鉴与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国家、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方式,建立以政府为引导、政府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体制,以共同筹集建立石油储备所需资金。
一、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现状对比研究
与世界主要大型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相比,我国的石油石化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发展定位上存在很大区别,大部分企业定位于发展国内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大量的生产和销售局限于国内,不过随着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的公司也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通过研究发现世界主要跨国石油公司广泛采取全球战略,这些公司几乎在全球任何一个具有能有开采价值的土地进行勘探开发,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规划自身的销售渠道和炼油公司分布,从而达到全球范围内最合理的资源配置。
因此,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尽管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水平还很低,表 1列出了2008年表现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一系列指标。可以看出,伴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兼并联合活动,近年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拓展力度越来越大。2008年,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和雪佛龙五大跨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油气储产量比例、海外炼油能力比例和海外油品销售比例等几项指标均在50%以上。其中BP公司的几项海外比例指标最高,如海外炼油能力高达97%,其他几项比例也都在80%以上。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海外油气储产量比例也都在80%以上,海外炼油能力和海外油品销售比例均高于60%。而且从90年代起,埃克森美孚公司国外地区的利润普遍为国内的2倍左右。相比之下,截至2008年底,中石油股份境外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仅占到公司的5.5%和1.5%,境外油气产量也仅为6%和3%,中石化的海外业务比例比中石油还要低。
下面选取海外收入及占总收入的比例、海外资产及占总资产的比例、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几项指标,对跨国石油公司和我国石油公司进行了对比,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从海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看,几大跨国石油公司中,BP的国际化程度最高。2005-2007年,BP公司三年平均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0%左右,即BP的海外收入是英国国内收入的4倍左右。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另外几家跨国石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最近三年平均比例也基本分布在60%-75%左右。而中石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仅为3%-4%。可以看出,在海外收入获取能力方面,中石油与跨国石油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海外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方面,BP、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公司近三年来都在60%以上,其中以BP最高,为80%左右。相比之下,中石油2005-2007年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8%,与跨国石油公司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图3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中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之间更为明显的差距。2005-2007年,BP、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和道达尔等公司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仍以BP公司为最高,三年平均比例为92%。相比之下,中石油2005、2006年的海外资本性支出占总资本性支出的比例均为4%。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几大跨国石油公司的经营是全球性的和国际性的,它们几乎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拥有资产和资本。当局部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时,跨国石油公司的受影响程度要比单纯在该国家或地区经营的公司要小。相比而言,我国石油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经过许多年在海外的摸索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中国石油公司仍然处于国际化的成长阶段,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为我国石油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下面将进一步研究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跨国发展战略。
二、 国际石油公司跨国发展战略研究
近年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跨国发展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游领域实行重点地区集中投资 随着近几年来勘探地区的转移趋势,加之服务和原材料价格的猛涨,勘探所需费用日益增大,而传统石油上游部门是资本集约型,因此相应存在较高风险。从目前的发展趋势,跨国石油公司开始集中向有利于其优秀利润的地区集中投资。当前,大型石油公司的勘探和开发核算价格在每桶20美元左右波动,因此开只要开发油价高于每桶20美元便有利润[2],跨国石油公司的投资也主要集中于以下这些重点地区。
集中向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利比亚等非洲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以获得更高的资金回收率,但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例如罢工、生产纠纷等,使得投资存在较高风险。美孚公司最近五年来在非洲的投资增长率达到28%(目前在非洲的油气产量换算成石油计60万桶/日,2010年将提高到100万桶/日),排在其后的是壳牌和法国道达尔公司,BP公司则在安哥拉深海领域投入研究发现了新的油田。
在非洲以外的区域,另一个跨国石油公司重点投资的方向是中东地区。壳牌公司和美孚公司启动了在卡塔尔的天然气项目,预计在近2到3年内将有急速增长。BP公司通过建立的TNK-BP公司加快了在阿塞拜疆的ACG油田开发。雪佛龙和壳牌公司将里海做为未来投资的重点。雪佛龙开始了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活动,壳牌启动了萨哈林-2项目,未来将在这些区域大幅度增加油气储产量。虽然欧洲的现有油田已相对成熟,但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仍然继续将其作为投资重点之一,例如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公司,其中以道达尔公司的投资最为显著,其20%的储量集中在欧洲,并已天然气投资为其继续增加产品。
大部分跨国石油公司开始降低在北美地区的投资,相应的油气产量和储量都在下降,可见跨国石油公司对北美地区的依赖程度降低。但是,除道达尔公司的各大跨国石油公司对北美右气的储量、投资和产量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埃克森美孚的油气储量北美占31%、壳牌为16%、BP为31%、雪佛龙为21%(道达尔l%),北美仍是这些公司上游运营的主要地区。但从中长期看,跨国石油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具备丰富储两的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
表2为2007年以后跨国石油公司新增油气储量的主要来源地区。可以看出,前面所述的西非、中东、俄罗斯和墨西哥湾等地区是各大跨国石油今后重点关注的地区。
(二)重视研究开发,确保技术优势 先进的技术水平一直是各跨国石油公司常年保持优秀竞争力的方法之一。当前各项技术竞争中,上游热点之一无疑是西非深海的运作船,这种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跨国石油公司手中。在油气资源日益短缺的显示情况下,需要更高精度的钻井技术,在这方面跨国石油公司凭借长期在该项技术上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安哥拉深海油田的52处油储,BP、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占据51处。另一方面,跨国石油公司注重开发新型石油开发技术,例如美孚石油公司在积极研究降低油砂等非普通型石油的生产成本的方法。在委内瑞拉道达尔公司着手开展超重质油开发项目,可见跨国石油公司已开始重视非普通型石油的开发。国际大石油公司不仅掌握了一整套的上游勘探技术,在炼油环节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面对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它们逐渐转向清洁产品和环境友好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资产重组,剥离非优秀资产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使企业能在全球工业发展和新开放市场的成长机遇中获利,合理化重组已有资产,并扩展到全世界新的低成本资产是十分重要的。跨国石油公司中市场地位不够坚挺的资产会被出售掉。如从1980年代末开始,BP出售了一系列非优秀业务资产,包括鸡肉生产和销售、计算机制造、煤炭和矿石生产以及一家旅行社。此外,BP除了在1998年到2000年进行了快速大规模并购交易之外,还迅速剥离了大量的资产。它的目标是建设具有“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和成长能力”的全球业务资产组合。
近年来,各跨国石油公司更加合理的利用北美和北海的成熟化油田,在资产合理化组合的同时,获取丰厚的现金流。2004年,雪佛龙转让了30亿美元的上游资产。2005年,埃克森美孚处理了国内部分成熟资产,获取14亿美元现金。同时,跨国石油公司也剥离了一些效益低下的炼厂。如2005年,BP以90亿美元现金出售了旗下主要经营石蜡生产、石化衍生品和炼油等业务的Innovene公司。并利用技术优势,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如润滑油和清洁燃料的投入。从负债/自有资本的比值来看,只有BP公司持续保持在30%左右,其他大部分跨国石油公司在这三年里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向,这表明大部分公司的财务素质得到了改善。雄厚的资金实力对跨国公司今后即将开展的一些项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上游增长向天然气转移,注重非常规能源发展 对于外国投资本国油气产业的态度,产油国在天然气和石油两个领域差别很大,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产油国对跨国石油公司投资本国天然气的生产、开发、勘探和销售持欢迎态度。这种“态度”上的区别使得跨国石油公司更加倾向于天然气的开发,从数据也可以看出在各大公司油气储量的增长中天然气所做贡献日益增长。在2001年,5大跨国公司基本保持在40%左右,然而到了2004年壳牌和美孚石油的增长超过100%,达到120%左右,相对增长份额较低的BP公司是由于其与俄罗斯石油巨头建立了TNK-BP石油公司,大幅增加了石油储量。即便如此,截至2005年底,BP公司的天然气产量占油气产量的比重从1999年的33.7%提高到41.1%,天然气销量年均增长超过20%。
这种战略转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各国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产油国对于这种投资的态度,相对而言设定的门槛较低。具体分析其原因,天然气与原油相比要达到商业化更加困难,对于原油,一旦生产出来便可用游轮输送到世界各地,立刻可以销售转化为现金。但是对于天然气而言,在开发和勘探阶段便需要大量的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只有LNG的形式才适合出口,因此还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液化装置,这些原因导致了产油国若想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由于在开发天然气前期的巨额投资,需要准确掌握消费的动向,获得消费群体的买入承诺,在这方面跨国石油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靠其建立在世界各地广泛的销售网络,可以立刻将LNG运往所需地方,这些资源与经验也是产油国所需要的。以上这些原因,必然导致在未来各跨国石油公司将大幅增加天然气领域的投入以增加储量。
(五)构建战略联盟 在资金短缺、技术储备不足、环境和政治风险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国际大石油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因此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应运而生。这些联盟包括油公司与油服公司、供应商之间的联盟、石油公司与石油公司的联盟以及油公司与非油源部门的联盟。许多联盟的成功经验表明,联盟不仅能使石油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而且是企业迈向成功的一条捷径。战略联盟的形式己突破了国家、地区和行业限制,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战略
为了追赶跨国石油公司的步伐,实现我国石油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我国石油公司已将“国际化”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中石油的愿景是在2020年左右将自身建设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石化的战略也曾提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石油化工公司”。在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前,中石油集团积极调整自己的海外发展战略,通过争取海外重量级的油气项目以增加自身的国际影响,同时力争未几年内收购具有潜力的海外资产,从而逐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为自身的海外扩展战略打下基础,通过资本的投资使其跨国经营业务的规模得到高速发展,具体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向上下游海外业务一体话的目标发展,可采取的方式有:与海外本土的石油天然气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与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制定联合发展协议、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开发油气资源,签定一揽子协议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途提高油田采收从而逐渐实现向跨国石油公司的转变。
其次,加强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上下游一体化建设,提高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中国石油集团利用先进的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优势,加强海外的油气勘探活动。在苏丹,油气勘探、生产和炼油加工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在公司拥有的区块内,油气勘探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58亿桶,可采储量1.27亿桶。在阿尔及利亚,2007年2月26日,部署在阿尔及利亚438B区块的首口勘探评价井HEB-A-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经测试日产轻质原油700立方米、天然气22万立方米。HEB-A-1井于2006年2月15日开钻,井深4200米,钻遇了主要目的层三叠系T1组地层,获得的高产油气流主要来自三叠系T1油藏下的新油藏。
再次,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共同出击海外市场,提高国际油气市场占有率。为了避免海外收购时的碰撞,2003年集团公司明确在非洲的苏丹、南美的委内瑞拉、中东的伊朗地区发展海外油气项目,股份公司则寻求政治风险相对低的中亚地区。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中国石油集团在国际市场的份额。2007年10月2日,集团公司与委内瑞拉能矿部签署了合作开发年产2000万吨重油的协议,参稀后混合油为3000万吨。11月6日,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深化奥里诺科重油带上下游一体化合作项目的备忘录;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签署了总统转移令,将集团公司在苏玛诺油田从事勘探开发活动的权利转移到集团公司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的苏玛诺石油公司,集团公司享有合资公司40%的股份,成功解决了Sinovensa重油合作项目的转产、转制等问题。
最后,建立稳定的组织机构,强化海外勘探开发业务的管理,全面强化企业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必须以深化改革的精神抓管理。中国石油集团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明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管理;股份公司为加强海外油气业务的开拓,2001年成立了海外油气勘探公司,2003年成立了国际贸易部,专门管理海外油气业务。
【摘 要】 在石油产业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已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石油企业“走出去”多渠道、多形式地获得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必然战略选择。论文探析了我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三种模式并进行分析,培养有竞争实力的跨国石油企业,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关键词】 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一、前言
石油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石油产业竞争的全球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已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石油企业“走出去”多渠道、多形式地获得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必然的战略选择。探求我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的轨迹,这对我国石油企业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培养有竞争实力的跨国石油企业,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战略顺利实施,都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 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
(一)石油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国内石油企业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在境外发行股票并在境外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2)买壳上市模式。买壳上市是指我国石油企业以现金或交换股票的手段收购一家已在境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的石油公司,即“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然后注入国内石油企业的资产和业务,以达到间接境外上市的目的。
(3)造壳上市模式。造壳上市是指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一家控股公司,对国内希望到境外上市的公司进行控股,然后由在境外的控股公司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将所筹资金投资于国内石油企业,从而达到国内石油企业到境外间接上市的目的。
(4)可转换债券上市模式。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券。它规定债券持有人在债券条款规定的未来某一时间内可以将这些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
(5)存托凭证上市模式存托凭证是一种以证书形式发行的可转让证券。一般是由美国银行发行的,代表一个或多个存放于原发行国托管银行的非美国发行人股权份额的可转让证书。
(二)中国石油企业境外上市策略
(1)“卖点”策略。上市石油企业必须具有一个有吸引力的“卖点”。所谓“卖点”,就是能够吸引投资者投资的主题。(2)资产重组策略。对于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则可考虑先将部分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样新股发售的规模相对较小,易于为市场接受,否则将会给市场资金造成较大的压力,降低新股发行的成功率。(3)资本结构的优化策略。(4)定价策略。(5)承销商的选择策略。(6)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定策略。(7)战略投资者的选择策略。(8)发行时间的选择策略。
三、中国石油企业跨国战略联盟
(一)跨国战略联盟特点
(1)联盟的跨国性不仅表现在结成联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还表现在跨国战略联盟的活动是企业间资源的跨国整合。(2)联盟各方成员地位的独立性和平等性。(3)联盟成员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尽管各成员组建战略联盟的动机可能不同,但一定具有一致的战略目标。(4)从合作中学习。联盟的过程就是各方不断学习的过程,是技术知识创新和共享的过程,是联盟“内部学习”和企业“外部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石油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的策略
(1)注重企业自身优秀能力的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即拥有足够吸引对方的互补性资源。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重视自身优秀能力的培育,使自己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精心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战略联盟是否获得成功,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关键因素。由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相对于西方大石油公司实力较弱,中国石油企业往往愿意寻求强大的合作伙伴,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中国石油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的伙伴时,并不一定非要寻求和国际一流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实力相当的联盟伙伴才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3)注重组织学习过程。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竞争规则和竞争焦点的转变,基于全球学习效应的跨国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联盟成因的主流。知识和能力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经济要素,而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在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不断学习和创新。
四、结论
(1)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具体有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跨国战略联盟三种,它们与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立项的本质区别是强调资本的运作,投资见效的速度很快。但是,每一种具体的模式都有其具体的应用背景、应用条件、应用区域,这就需要中国石油企业根据资本运营国际化战略的侧重点不同而灵活应用。
(2)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的目标,不单单要实现中国石油企业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还担负着保障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因此,在石油实施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石油企业本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有义务、有责任确保本国石油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3)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面对的市场更加庞大,面对的运营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就更加难以预料。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的风险管理,以确保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国家效益。
综上所述,资本运营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向国际化的石油大公司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向国外石油市场“开源”、获取丰富的石油资源以保证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展望未来,解决解决中国石油供需矛盾的最好办法,并不只在于努力增加油气产量的“开源”,更重要的是厉行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量避免能源浪费的“节流”。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源”势在必行,但是整个中国的“能源节流”才是可持续发展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