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生科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23 04:1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小学生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科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摘要:通过学校在如何开展中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方面的探索,提出培养中小学生科学兴趣须科技环境熏陶、活动形式多样、课堂内外渗透、家校社会协力。

关键词:中小学生;科学兴趣;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担负起这个神圣的责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充分开展中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从事中小学科学教学的经验,结合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实际开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科技环境熏陶课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儿童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儿童学习入门的先导,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先决条件。在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

科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鲜明、直观的实验既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奥秘不断的探索精神。根据学生生性好动,喜欢自己动手动脚,什么事都想弄个明白这一特点,在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特点,充分让学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了解、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布置同学们用自备的塑料(木)梳、塑料(木)尺、碎纸屑、气球、毛皮等材料,试着摩擦产生静电,并宣布看谁能用尺子、梳子等材料吸附起碎纸屑,比比谁吸得多。顿时,兴趣小组竞争的气氛来了,结果有的同学的材料能吸起纸屑,有的不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很容易就懂得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同时也明白了正负电子,及如何有效的摩擦起电。可见,加强重视课堂实验,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效果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科技环境的创设要求学校的布局要具有科学性,如校园园艺设计,花坛的设计,教室的采光通风设计等,校园垃圾的处理,节能环保,节约水电方面。再者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途径,如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长廊、标语、教室张贴画、手抄报等,宣传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张贴一些反映“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让学生树立起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意识。

二、课堂内外相互渗透。以科技育人润物无声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技创新意识,还需要在课堂、课外活动中同时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教师既要注意课堂知识的教学,又要考虑到活跃课堂气氛。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时地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如,在开展“植物的叶”主题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我们在课堂上就安排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的叶子,并在尽可能不损坏花草树木的前提下采集一些植物叶片做成标本,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做得最美,并挑选出做得好的作品贴在学校橱窗内,供大家欣赏。这样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同时,感受到动手实践取得的成功的喜悦。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

学生的探索欲望来了,科技意识就有了。在学生中开展以“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论文、小调查”的“五小”行动,在“小制作、小发明”中,有的学生做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颇具新意的作品。如方便拾球器,不仅可以捡乒乓球还可以捡羽毛球,还有地震模拟报警仪、长臂摘果器、家用清洁器等等,学生在做中运用科学知识,用科技来指导制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设计得到他人的认可,消除了“发明创造只是天才的专利”的思想,从而体验到了非比寻常的成就感,明确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能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我们就是一个小小发明家。这对于学生来说,绝对是他们继续进行创新的一股不竭的动力。

学校每学期还举办如“奇思妙想展示会”“小小新科技”等多种多样的科技评比活动,这既是一个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信心。

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相互交流,或是走出学校,踏上社会进行参观、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科普和创造发明类的书刊杂志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身边发现科技学习科技的机会。

四、家校社会齐心协力,共助科学活动齐飞

要让学生展开科学创新的翅膀,去搏击科技的长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开展的“拜拜!污染”活动,明确了各种污染的巨大危害,提醒亲人朋友要尽量少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室内多开窗通风少用空调等等环保节能的行为时,如果得到的意见是“赞―个”的,那么这个活动的开展就算是成功的,活动目的达到了;但如果得不到亲人、朋友的支持,对于青少年来说,将会是一个分力,这个分力将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实践行动产生脱节,最终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减少!

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从点滴小事,家庭琐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科技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幻想,去尝试,哪怕做错千百次也没关系,在错中孩子将会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作为从事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者,需要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仅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桥梁作用,更应从每一堂课、每一件作品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宁都县电教仪器室)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 要: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应在培养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探究;实验;动手制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优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

能力,浅谈几点做法。

一、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它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如我们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并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程序,要注意观察中的语言描述,并将文字的记录、测量工具的运用相结合,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观察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模拟实验,就是运用实验的方法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如我们在科学学习中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模拟“火山爆发”的实验等;另一种是对比试验,它是一种特别的搜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的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如,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做的“水蒸发快慢”的实验、“种子萌发”的实验等。但有时同一个实验可能既具有模拟实验又具有对比实验的性质。如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飞行”的实验等。

三、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学生的制作能力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某个专题研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如,在教学“不倒翁”时,让学生做一个不倒翁;在对小灯泡电路进行研究时做一个小台灯等。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等简单材料搞科学小制作,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四、注重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搜集和整理信息是科学探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因此,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会利用简单的表格、图标、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如,我们在教学“恐龙”的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关于恐龙的什么问题,然后指导他们自己去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再用各种表达方式汇报他们的成果。

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践,因此,在科学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科学课程的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深入工厂、田园、科技实验基地、科技场馆等进行参观、考察、听科普讲座、开展科普宣传或开展种植饲养等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学校)

小学生科学论文: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之我见

【关键词】能动性;积极;多样性;实践

小学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最为常见的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过程并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才是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准备、自主探索实验方法、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自主进行总结等多种能力在内的自主实验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科学实验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充分激发实验主体的能动性

1、科学实验应该注意起点低,采用的形式灵活。对于初次接触科学实验的学生来说,要低起点、低要求,如做小水轮实验。学生只要高高端起水杯向小水轮的叶片倾倒,小水轮就会转起来。有些实验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做磁铁实验时,可以设计一个钓鱼游戏,“鱼钩”由磁铁做成,“鱼饵”则有的是铁皮做的,有的是橡皮泥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学生只要拿起“鱼钩”去钓,就能发现磁铁与铁的关系,学生的内心必将产生“我成功了”、“我明白了”的高兴心情。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试验过程宜采用先进行感知,后进行实验的办法。教学中,我们不要先让学生掌握复杂的实验要领,而应该先用感官认识一些物体的基本属性。在教学《声音》时,引导学生初步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高低强弱等基本现象。可先让学生闭目倾听并分辨出一组已录制好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鸟鸣声、流水声,把学生带入声音世界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声音也是我们周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启发他们发出声音,于是便又产生了击掌声、咳嗽声、桌凳的挪动声……这就是实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实验的世界,于不知不觉时学到了很多实验的知识。

3、教学中,应采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提高认识。

那节课,学生在充分感受我国为四大发明文明古国而自豪后,我为学生出了一道计算题“谁能告诉我们一棵大树大约能生产多少张多大的纸?” 学生说:“一棵十米高的大树约能生产一万张科学书那么大的纸。”同学们立刻发出感叹:“这么多呀!”我把“10米、10000张”板书在黑板上。我又问:“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感受一下十米有多长?”当学生利用数教室瓷砖的方法进行感受活动后又一次发生惊叹。我接着问:“哪位同学又能告诉我们长成一棵如此高大的树木至少要多少年呢?”“大概十年吧。”我又板书10年。“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呀,你们真能干!下面看看你们计算能力是不是也很棒。”“我们全校现有700名同学,如果每人每天用一张科学书那么大的纸,那么每天要用去多少张纸?一棵十年成才的大树造成纸约可供我们全校用多少天?”我将同学算出的得数“2天多”再次写在黑板上。沉默片刻后,我问:“看了黑板上的数据,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我的话激起了孩子们无尽的联想。“我认为我们要节约用纸。”“我们要爱护树木。”“我们要多种树。”“我们要发明不用树造纸的新技术。”……这些天真、朴实的语言正是孩子们此时此刻情感的真实写照,从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们分辨事物的能力正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学生情感的表述与教师设计活动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和,这种水到渠成之感着实让我兴奋。

二、创新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科学实验课,我们可以把学生自主实验的课堂教学结构确定为:自主准备实验、自主进行问题探讨、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自主总结实验结果五个环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教学的主体。

1、自主准备实验,这是课堂教学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由自学教材和准备实验材料两部分组成。课前自学要求在上一节课下课时就向学生明确提出,让学生或阅读材料,准备材料;或观察记录;或思考提问。如《大气压力》的自学内容是:什么是大气压力?课文介绍了几个大气压力的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你能感受到大气压力吗?材料的准备,一是让学生根据实验需要和生活实际从身边收集,改造一些材料供实验所用,这一点教师要依据不同的实验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安装实验器材。

2、自主进行问题探讨,这是学生自主实验的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实验方法的过程。包括师生共同讨论和分组讨论。首先是师生讨论,这一环节放在前面,一是为了教师尽快了解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二是便于教师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引导性发言,掌握实验进程;适当激发求知欲望,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引导确立小组讨论的议题。这里教师不要“一言堂”,挫伤学生积极性;也不要“揭谜底”,不时抛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产生依赖性。然后是分组讨论,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便于突破难点,还可使参与面扩大为全体学生,弥补师生讨论不足。

3、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这是自主实验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我们先把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分成若干具体有序的步骤,使学生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环节,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的练习原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强化练习。

4、自主总结实验结果。其中包括填写实验报告,交流实验体会,总结成败得失,完成相关的练习等内容。

三、开展课外自主实验活动

实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锻炼,不可能依赖于课堂上40分钟的一两个实验。因此,我们还应该把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作为实验的大课堂,让学生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从生活中提升自主实验能力。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就应让学生成为整个实验过程的能动主体,培养小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并优化课堂结构,同时,自主内开展自我实验必须采用多样的形式、充实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论文: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生科学发现学习过程研究

【摘要】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来支持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是目前科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微世界作为支持发现学习的模拟软件,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它提供的操作方法与指令探索其中的领域知识,并观察产生的现象、检验自己的假设,从而发现并习得微世界中蕴藏的领域知识。文章从理解微世界和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的活动过程和学习者存在的困难,从技术应用和支持学习者科学发现学习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提出了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策略框架,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以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微世界;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行动研究

一 研究问题

科学发现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良好的问题解决活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小学生通过探究科学实验,从而发现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的活动过程。微世界(Mircroworld)是一个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十分有效的认知学习环境与心智工具(mental tool),尤其适合于发展科学(技)学科的探索与发现学习活动。国外已经有许多微世界应用于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案例。但在国内,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很少有关于微世界的教学应用研究。如何运用微世界促进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三个具体问题:

(1)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有什么特点,其活动过程是什么?

(2)微世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它在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有效地运用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

二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

1 科学发现学习的含义

科学发现学习(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学习者通过构造科学实验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即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针对某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发现学习是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学习者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探究科学实验,发现并建构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科学发现学习的目标、过程都十分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经历,并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方法,建构起有关的概念、原理,发展有关的认知技能。

2 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

De Jong和Nioo曾把科学发现学习称为“探索性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并对科学发现学习的过程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两类活动组成:转化性过程和监控性过程。张建伟和陈琦对科学发现学习进行了结构化分析,认为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完成问题表征与假设形成、实验探索、自我监控与反思概括三种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三种活动构成了科学发现学习中相互交织的三条线索。同时还强调,在整个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领域性知识(domain knowledge)和元知识(meta-knowledge)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刚提出了计算机模拟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结构,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在实验空间和假设空间中展开的双重搜索,包括有三个子过程:搜索假设空间、搜索实验空间和证据评估。

综合上述所有观点,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学习,它可归纳为三个基本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自我监控活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概括活动。在这三种活动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领域性知识、元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发现学习的基本探索活动。

3 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虽然科学发现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欢迎,但是,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科学发现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优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者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新的问题与挑战。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困难:

(1)学习者在使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时,容易将其等同于“游戏”,导致无法发挥微世界的学习功能;

(2)由于受到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者对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具体表现在:①不知道怎样从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②不能正确地完成实验设计:⑨不知道应该记录哪些实验数据;④较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来得出结论:⑤对自己的实验过程不能进行很好的监控和调节,经常是随意地、没有逻辑地开展实验探索。

三 研究方法

为了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促进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1 总体目标的确定

本行动研究的总目标是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的总体思路,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提出具体的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与操作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本行动研究将设计成三轮循环,每轮的目标分别为:

(1)第一轮行动目标: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细化各个并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2)第二轮行动目标:修正、完善各个环节的策略;(3)第三轮行动目标: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2 实验对象和内容的选择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3)班的学生(共30人),确定如表1所示的部分教学专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种植外星植物”、“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三个专题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种植外星植物”内容侧重于将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对比实验,学会如何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整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态瓶”帮助学生探索在封闭条件下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方法,再用于实际生活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3 微世界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微世界的设计理念是为小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世界现象的发现式与探索式的学习环境,通过操作微世界中的元件或命令进行模拟实验活动,促进小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科学发现学习,从而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种植外星植物”这一专题是根据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中“生物与环境一”单元中“设计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信息”三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拓展内容,该软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科学实验研究环境,通过探索三种养料A、B、C中,哪种是外星植物“小菱花”生长需要的养料,并找出该养料的最佳分量范围,从而帮助“小菱花”生长得最好,以打破宇宙高度,操作界面如图1。

“制作生态瓶”微世界是针对小学科学五年级内容“生物与环境(二)”中有关生态瓶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构建、观察、改变“微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理解,明确非生物、植物、动物之间的依赖关系,软件操作界面如图2。

在“维护生态平衡”微世界软件中,呈现了一条由“草”、“兔子”、“狐狸”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开展对比实验,观察这一生态系统50年里草原生物数量的变化,软件操作界面如图3。

4 总体行动方案

(1)将微世界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探索微世界的使用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一轮行动计划;(2)实施第一轮行动;(3)观察并收集数据,分析效果;(4)反思第一轮行动结果并总结;(5)改进教学,细化策略与方法并制定第二轮行动计划;(6)实施第二轮行动;(7)收集并分析数据,观察结果;(8)反思第二轮行动结果,并改进:(9)以同样的模式进行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 研究过程、结果与反思

1 第一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微世界的使用方法与策略。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软件,微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拟真实实验的虚拟环境,因此需要让教师和学生熟悉和适应利用微世界开展科学学习,克服因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困难。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首先,在开展科学实验探究前,教师利用微世界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并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微世界中的科学实验分解为两个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实验方案和其它辅助工具来完成一定任务,在整个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搭建“脚手架”、同伴辅导、提供辅助工具(如Excel)、反思等策略。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对微世界这一新的学习软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微世界;学生能够明确实验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填写实验方案,但也有不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作记录:部分学生利用了Excel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直观化的图形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图4(a)、(b)是学生利用Excel处理的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所得到的“小菱花”生长曲线图。

但是,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学生对微世界的“热情”过高,导致他们忽视了对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等重要信息的理解,少数学生甚至将操作微世界当做玩游戏,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把握学生进行科学发现学习的关键环节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二是未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间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1)在开始实验操作前,对学生的操作权限加以控制,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微世界,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探究任务、提出研究问题、形成了假设并制定了实验计划后,再给予学生操作的权限。

(2)教师加强对教学关键环节的把握,并针对关键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概念转变和思维发展。同时,采用同伴辅导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水平差异。

2 第二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细化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即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并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反思、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进一步总结三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加以改进。

在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师在教学的关键环节,设计了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提出问题和形成假设的阶段,教师提供的知识解释支持策略主要包括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概念图支架等,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除了直接讲授,还提供了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观摩学习,同时还让学生学会利用概念图工具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建构有关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探索阶段,教师分别针对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和分析实验三个关键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包括:搭建“脚手架”、操作示范、提供辅助工具等。

本轮行动研究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活动,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要利用微世界来发现”,因此更加重视实验研究方案的阅读和填写,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辅助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由于本轮行动研究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操作微世界和理解实验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访谈教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提出和假设形成阶段在整个课堂中处于很关键的地位,需要充分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明确问题基础上开展实验的探索。因此,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和反思支持策略外,还应考虑在最初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任务驱动策略,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等步骤,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学生主要在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一是不知道如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较难根据分辨猜想和假设选择相关信息: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推理和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虽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针对这两方面的困难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支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轮行动研究对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并改进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案,较第一轮行动研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也发现以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发现问题

学生在形成假设和得出结论两个环节还存在着较大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

(2)改进措施

发挥小组协作探究的优势,利用“同伴辅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促进。

3 第三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与反思

本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分析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实验中,主要针对前两个循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重点关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

通过执教教师的反思,可以发现:(1)各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发现学习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2)教师认为微世界很适合于支持小学科学中部分难以在课堂中完成的科学实验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

学生对微世界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访谈发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能够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3)极大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实施步骤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六个环节

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实施步骤分为:明确探究任务、建构问题空间、制定实验计划、开展微世界探索、形成结论和反思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是一名参与者和行动者,实验方案和操作都应尽可能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任务。在科学发现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计实验、开展微世界探索、收集数据,并猜想背后的规律,直到实验数据能够支持所猜想的规律,最终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迅速了解微世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

通过对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试验的归纳总结,得出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了任务驱动策略、知识解释支持策略、实验探索支持策略、反思支持策略和模糊评价策略。在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中,学生始终是进行探究和发现的主体和中心。在微世界操作中,但由于受到背景知识、思维水平等各面的限制,小学生在利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激活有关背景知识、提出问题和假设,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微世界探索和实验分析与总结,并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3 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促进作用。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看,发现在《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中学生的成绩平均水平均较高,且相对集中,处于最佳状态;通过对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价,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表现较好,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微世界支持的小学科学发现学习;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发现学生对使用微世界进行科学发现学习充满了积极的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尊重事实、知道要用数据说话,并逐渐意识到要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综上所述,微世界支持的科学发现学习中,为了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不仅要从技术应用的维度考虑相应的教学策略,更加应该从支持学习者开展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过程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何根据科学实验课的具体需要恰到好处地选择微世界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小学生科学论文: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任务,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是值得科学老师深思和实践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担负着小学“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小学科学,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贯穿于小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整个实践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小学科学教材称为《自然常识》,以教授科学知识为主。到了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注重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小学科学教材改称为《自然》,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我国教育界从美国引进了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并在教师们当中广泛传播。“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本质就是一整套的、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它不仅仅从教育学的角度,而且还深入到儿童思维及概念发展的心理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将课堂教学分为了两个部分,先是探究活动,而后是对探究的科学事实进行研讨交流,发展儿童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探究―研讨”教学法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积极因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善于提出问题

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低年级学习《声音》一课时,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嘈杂悦耳的区别,很自然的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时空,相信学生自己能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及时肯定,即使有的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学生将受益终身。

2.从教会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入手,培养直觉思维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教会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如学习《植物的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花的直接观察,掌握花的基本形态,在观察中让学生了解花瓣是由萼片托住的,花瓣的里面有花蕊,花蕊分雌蕊和雄蕊。按照这个观察程序,要求学生看、想,调动他们大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花的组成。除了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在课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在大量常见的现象中,捕捉信息,培养直觉思维。

3.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点,激发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教《空气》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掌握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这一知识,一开始可以提问道:老师手中有一只杯子,现在我把它倒放到水里浸没,你们说杯子里面是干的还是湿的?学生作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时我不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巧设疑点,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余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4.敢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自然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在教学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味的否定和批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

5.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

⑴在上课一开始就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问题也是自然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好办法。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导入时,先投影出示一组自然风光的投影片,然后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根据是什么?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因为那里有鸵鸟”“因为图中有热带植物”……这时再讨论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就会很自然。

⑵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

⑶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课堂教学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问题,使教学活动无至尽的进行下去,并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课堂教学时,要留有悬念,并把课堂上引发的问题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再只局限于以前的观察和实验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并把课堂搬出教室,这些都是新的教学尝试,也是新时期自然教学的需要。

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最主要的形式,而一些较为难见的自然现象、抽象的图示分析等更需要直观形象的声音、图像、立体动画等来表现。如花卉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录像资料快放,让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

⑵将自然教学走出课堂

自然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让自然课走向走向室外,是自然教学的新趋势。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能更好地利用周围有利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洪水的形成》时,我们一起到室外进行雨水冲刷各种地表的模拟实验。准备阶段和活动开展阶段,课后和室外都是最好的选择。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 要】科学的优秀是探究,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本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学生,协助学生,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其评价,提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科学探究性活动之路。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探究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前最主要的是冲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专轨,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以下从我们现有的科学教材来谈一点看法:

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我们学完了教材的一些课之后,要做好学生新的科学探究工作,每一学期要给每一个学生至少一个探究主题,这个主题要适合及选择的范围。对小学生而言,题目若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必会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如:鱼会说话吗?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蛋壳的秘密等。例如: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让同学们做了个试验。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让同学们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又让同学们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同学们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2 引导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通过几年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能感受到儿童喜欢提问题的天性:“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除此,还能感受到儿童回答问题的逻辑:“打雷是因为云彩没长眼睛!”、“太阳把地上的水吸走了!”。这些可贵的“天性”应变为更为成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这不仅是科学家需要的,也是21世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物体遇冷不会收缩―教室里的桌子就没有因为冬天而变小”。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搜索证据的基础上的,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

2.1 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

2.2 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计划方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考虑,

2.3 经常比较计划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

2.4 在教学上或活动结束时要经常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可改进探究方法。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4 注重探究方法和过程的评价,鼓励探究结论的原创。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纪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

最后,我们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坚持不懈地把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下去,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及探究科学的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差生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出我们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小学生科学论文:实验教学提升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初探

科学学科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做好实验 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客观实际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中获得新的知识。这样他们得到的才可能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科学思想和方法等。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1、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

科学课的实验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等;在观察方面,要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传授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教学苏教版六上《变色花》一课时,首先出示一朵纸花(花经酸处理,叶经碱处理),用紫甘蓝水喷洒后,出现红花绿叶,学生观察后产生许多问题,师引导归纳出有价值、驱动性问题,作出假设,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本领,就能在探求科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记录与整理、思维和逻辑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良好的科学方法。

二、做好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的优秀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

1、培养求真、务实、客观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从“实事”出发而不是从“虚事”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懂得,只有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在严格的科学检查和验证下进行的实验,并且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必须可以重复进行,才具有科学意义。

2、培养合理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向教师质疑问难,树立起肯疑、敢疑和善疑的优秀品质。“塑料直尺不摩擦也会吸纸。”你恐怕不会相信这出自一位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口中。在上《静电》一课时,这位学生的回答令大家震惊,他说:“老师,我不用摩擦也会吸纸屑。”他一边说一边做,“我只是把直尺藏在内衣里面,等几分钟拿出来,去靠近纸屑,也能把它们吸上来。”当时,我也被他的大胆和自信惊呆了。在表扬这位同学的奇特发现后,我引导其他同学开始做同样的实验,来证实一下这位同学说的是否属实。过了一会儿,有同学开始附和了:“是的,我的也行了!”“哈,我的直尺也能吸纸屑了。”于是我向学生解释:“原来,我们的衣服经常与皮肤接触、摩擦,衣服会带上静电,当塑料直尺放在衣服里面后,由于受到带电的衣服的影响,直尺也带上了静电,所以纸屑被吸上来了。有时,我们在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产生,这也是静电作用的缘故。”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今天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我们应当给予表扬。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多想想、多试试,才能得到更多的结论,发现更多的奥秘。”

3、培养团结合作、不断求知精神。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在团结合作,互帮互学下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如教学《食盐哪里去了》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接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 ,即高锰酸钾和粉笔灰进行的对比实验,借助高锰酸钾和粉笔灰的颜色,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粉笔灰沉淀在杯底的事实,学生在报告实验结果时纷纷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粉笔灰沉淀在杯底。我及时告诉学生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学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因此对溶解的概念理解得想当透彻。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昂,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他们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增强了探究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江苏】

小学生科学论文:小学生科学学习中质疑习惯的差异性及教学策略

小学生科学学习质疑习惯的差异性是指:学生对待科学学习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对待科学应用是否合理提出疑问的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通过对本班55名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质疑习惯的差异性的调查,在科学课堂学习活动中,男生中有质疑意识的占比30.7% ,女生中有质疑意识的占比 10.5% ,有质疑的习惯的女生为0人,男生为2人;从质疑的内容看,学生的质疑范围多局限于质疑问题的提出方面,而对探究问题研究的明确性、可行性、过程性等质疑的深度深不下去。

主要原因有:1、学生不敢质疑,怕说错了引起同学、老师的笑话;对质疑不重视。2、学生不会质疑,对质疑理解的较为肤浅,不知道什么问题可行,学生对质疑的方向单一,质疑的广度拓展不开;质疑的深度较浅,深不下去。 3、女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质疑的兴趣减弱。4、科学课周课时两节,在一周中中断的次数较长,不利于学生的质疑的习惯的形成。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导相统一的过程,教师抓好“四有”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质疑习惯。

一、质疑有声,让学生自信勇敢起来

质疑有声,就是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声音响亮,有理有据。

要想让学生质疑有声,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融入课堂,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让学生的声音响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各种感觉、怀疑在课堂上大胆去说。还要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规范说话。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鼓励,让学生质疑为荣,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再次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主动、积极,达到“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

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科学思路简说、重点说,让学生说的有理有据,让学生能够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

二、质疑有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应该交给学生怎样质疑。教师课堂上在内容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等进行质疑;从方法方面可以从比较质疑、类推质疑、过因果质疑、逆推质疑等方面进行引导。从步骤上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题设计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通过教师不断的训练、引导、教育学生,最后达到水到渠成。

三、质疑有异,让学生思维丰富起来

不同的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在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想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主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质疑既包含了部分智力因素的原因,又包含了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原因,也有诸多的差异。如有学生质疑的更到位,有的学生质疑的有些偏颇(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有的同学质疑的全面,有的同学质疑的单一;有的同学质疑的步骤合理,条理清晰,有的同学的质疑过程支离破碎等等,这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质疑的差异性,让他们讨论、交流、表达,引导以开放的姿态学习他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思维。创设环境让学生激辩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学生的不同阶段的质疑也有不同的差异,初期看问题质疑不全面,不深刻,方法单一思路打不开。渐次质疑的缺乏可行性,为了质疑而质疑,抑或对过程的质疑,教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质疑习惯的形成过程有长有短,因时间、个性、和环境得不同形成时间也有差异,在孩子质疑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也考验我们的耐心底线,信心和耐心是很关键的。

四、质疑有常,让学生习惯保持下来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巩固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

但做为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每周两课时的科学学习显然对学生的习惯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学生刚刚有了些质疑的意识,但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又冷了下来,21天或21节课中间的巨大的空余,成了阻碍形成习惯的一个瓶颈,科学学习的质疑的习惯的形成应该突破这个瓶颈才有可能形成。

要突破质疑习惯形成的瓶颈除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教育外,课后的活动设计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在习惯的形成的初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或流行性的观点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质疑、验证。比如节能灯真的节能吗,自来水是自来的吗?……

在学生的有了初步的质疑意识后,逐步引导学生课后做些有趣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的推理、过程、方法等进行质疑。如降落伞小就一定落的慢吗;水中肥皂越多,吹泡泡的就越大?通过质疑、研究提升学生质疑的深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兴趣。接着可以拓展学生的问题思维方向、看问题的广度。如对生活中事物的功能等提出质疑并尝试改进。以此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习惯。

美国小说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在她的著作《人类的工作》中提醒人们“轻信和盲从,无论是对旧的教条还是新的宣传,仍然是支配人类心灵的弱点”。成人尚且如此,小学生科学学习中质疑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好质疑“四有”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中的质疑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敢于质疑的优秀品质,克服自身的人性的弱点,对形成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 江苏】

小学生科学论文: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三心”“二意”

【关键词】科学素养 好奇心 细心 耐心 真意 深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必备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能力、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表明,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他早期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增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意识。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科学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三心”和“二意”。

一、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通过科学教育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原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奇心,笔者根据不同课型,采用“好奇心”引导、游戏引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等方法来激趣。例如,《我们吃什么》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笔者让学生把手指洗干净,再把无色碘酒涂在手指上进行消毒,随后让学生把饭粒放在手指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同学报告,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都觉得奇特,感到奇怪。教师随之质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愈加强烈。

二、培养小学生观察科学实验的“细心”

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细心观察又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障。科学实验是通过操作实验器材来实现的,实验器材必须合理地精心准备和选择,使其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选材料进行实验,细心观察,揭示自然现象间的关系与规律,从而归纳出科学概念。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笔者把学生分成两个实验组,每组选择的材料不同。第一实验小组选择的是磁铁、铁片、铜片、铝片、塑料片;另一组选择的是磁铁、铁片、回形针、大头针、图钉、铜片、铝片、塑料片、小木头、小石子、玻璃、橡皮、布条等。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第一组选择的材料中,铁制的同类材料只有一块铁片,无法从同类的材料中找到“磁铁能吸铁”这一规律;第二组选择的材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具有典型性,更具有科学性。学生在实验中只有细心观察、鉴别,才能获得精准的科学认识。

三、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耐心”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往往会虎头蛇尾。因此,教师既不要盲目批评学生,以防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能急于否定和纠错;而要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他们耐心、认真地分析失败原因,反复试验。

例如,学生在进行电路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分析、耐心查找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短路了等。然后,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对待“失败”,学生会有深刻的科学体验和新的发现。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耐心查找、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从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四、让小学生理解生活中科学的“真意”

科学来源于生活,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设计时,力求把课堂知识与生活想象联系起来,让生活体验与课堂教学产生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灵感。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笔者先让学生猜测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笔者拿出天平让学生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的结果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再观察和再思考。当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猜测是油的浮力最大。在“猜测”的基础上,笔者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烧杯中,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又发生了冲突:为什么看起来成黏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学生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的结论。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很专注,同时也明白了一些看似简单的现象仅凭生活经验来推测是不行的,需要科学的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的“真意”。

五、让学生发掘生活中科学的“深意”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科学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应该注重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掘科学对生活的“深意”。

例如,在教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按常规的教学思路,或许会选取几种动植物让学生认识、了解它们的外形和特点。但是,笔者认为更好的教法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周围的动植物,然后独立思考、提问、总结,最终意识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科学要义。

经历就是人生,科学教育是学生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科学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记背一个个定理,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有一段研究科学的经历。小学科学课必须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的推导过程。借助“三心”“二意”可以使小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责编 韦建成)

小学生科学论文:略谈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课堂甄别

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实践或父母、媒体的“言传”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知识,这些经验性的知识被称为科学前概念。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全面把握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就会使教学有的放矢,凸显科学概念的传递。

甄别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提问、访谈、问卷调查、制作概念图、试题分析、答题分析、教材分析等。合理使用这些方法,确实能够有效了解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状况,但是作为科学教师,我们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间的互动来甄别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营造民主氛围,展示科学前概念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展示科学前概念的最佳舞台。在这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愿意把脑海中已有的概念说出来。如在教学《水和水蒸气》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把对“水蒸气”的已有认识说出来,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都给予积极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自由有序地发言、讨论,并对同学的回答勇于质疑。在这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里,学生展示了“蒸发”“水蒸气”的科学前概念:对于“蒸发”“水蒸气”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衣服上的水干了,有些学生会用“水蒸发了”来解释。但是也有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最典型的便是绝大多学生认为“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二、精心设计问题,呈现科学前概念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双边教学形式。好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想象与思维、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能全面呈现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如在教学《水和水蒸气》这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这么一组问题。

(这是一节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一组问题,步步深入,让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初步呈现出来,为下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刚才黑板上写的字(课前,老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字已经干了。

师:水到哪里去了呢?有同学能说说吗?

生1: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真的跑到空气中了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吗?那为什么看不见了呢?

生1:因为刚才老师写的字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生活中这样水干了的现象你能举例子吗?

生1:我们洗的衣服,放在阳光下晒,过一段时间水就干了。

生2:我们吃完饭用湿抹布擦桌子,过一段时间桌子的水就变干了。

生3:拖地的时候,过一会儿水就干了。

……

三、充分猜想假设,收集科学前概念

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往往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差异性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前概念,很难想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做个有心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出尽量多的猜想与假设,并对这些猜想与假设进行梳理归类,就能推测出学生可能具有的科学前概念。因为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演绎、归纳、类比及推理为一体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发散思维,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推论。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在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的实验中,我准备了7种有结构的材料,有些是学生极易作出判断的材料,如小石块、泡沫塑料块等,有些是学生较难判断的材料,如回形针、蜡烛等。实验前,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先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这些物体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说说理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有的说小石块等会沉,泡沫塑料块等会浮,因为小石块重,泡沫塑料块轻;有的说萝卜等会沉,带盖的空瓶等会浮,因为萝卜是实心的,带盖的空瓶是空心的……最后老师归纳梳理,发现学生认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其实学生的这些猜想与假设,展示的就是他们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前概念。老师收集了学生的科学前概论,为接下去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沉浮科学概念。

四、仔细分析报告,把握科学前概念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科学记录既是小学生科学课学习的内容之一,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所以实验报告单是小学生科学探究中各种信息的综合体现。对小学生的实验报告单,我们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这样不但可以知道学生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实验后学生归纳整理的结果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情况等。

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我对同一组学生前后两份实验报告单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实验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浮的用表示,沉的用表示)

我们来看这组学生对萝卜沉浮预测的理由:重的时候是浮的,变轻了当然还是浮的。通过这一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组同学在实验一的时候虽然发现了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这一实验现象(和他的预测是矛盾的),但他还是坚持认为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是“物体的轻重”。这不由让我想起一段话:“短期教学很难实现促进学生的科学概念发生转变这一教学目标。事实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准备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因为在一节课甚至一系列课程结束的时间内,儿童不会立即接受新概念或陡然改变他们的已有概念。”

每一个小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甄别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努力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消除错误前概念,为新概念的最终形成提供保障。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如何巧妙地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教给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由于少年儿童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知识的选择性较差。他们只注意表面现象,而不能仔细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应先准备鼓、橡皮筋、塑料尺等能发声的物体,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都会振动。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对农村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日益激烈的国力竞争,人才竞争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已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科学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科学知识欠缺、科学意识淡薄,科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关键在学校和教师的引领,切实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放在首位,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科技教育资源,不断地熏陶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才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展开创新的翅膀,去搏击科学的长空!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意识;活动;兴趣

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当今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考试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普遍受到忽视。教师和家长们注重的是孩子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其子女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使得他们的科学素养不高,创造力不强。以下是笔者对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

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校园环境教育的隐性功能。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努力营造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在校园内开辟各种科普专栏,如“科普小作家专栏”“科普小报”“科普活动摄影之窗”“电脑美术作品展示台”“科幻画园地”等栏目,并且定期更新内容。如我校专栏的内容和设计,制作与布置,有学生自己动手的作品,也有教师作品的展示,更有从其他渠道中获得的作品,可谓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宣传科普知识。班班布置科学角(展示学生小制作、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在校园内开辟科学实验园(种植多种植物,建立气象观察站等),将学生的标本画、小作品悬挂在教室走廊上,通过无处不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专门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学生科技精品陈列室、科学名人灯箱、校园科学小明星介绍栏等,吸引孩子驻足观看,营造独具魅力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校园中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教育气息,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技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让学生读科学家的名言,看科普读书,听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究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小学生,使他们耳濡目染,为他们将来进行科技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可以说,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进行挖掘,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性活动很多。每位教师按照学科的规律用学科特有的方式,去研究学科中的科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教学时加以研究、落实。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自然、社会、劳动、美术等科目,更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能为学生注入科学探究的活力。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相当部分学生会因此降低学习的兴趣。农村小学可利用大自然的优势,开展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师生开辟一个科技活动新天地。学校可组建各种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如:电脑板报、工艺美术、昆虫标本、电脑美术、纸艺、腊叶标本、科普小作家、模型、科技小制作、绿化小组、天文小组、气象预报、摄影等科普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各兴趣小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各组天天有活动,有安排。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就在身边”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采集、游艺、竞赛、讲座等多种活动,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接触自然、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寻找科学、应用科学、宣传科学,为师生营造浓浓的科学教育氛围。

农村小学由于受条件限制,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总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亦可以依据已有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可以结合校情、地情,认真组织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索、实践。

总之,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特点,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要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科学兴趣。我们深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给农村孩子一片更广阔的探究天地,一定会在农村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下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心小学)

小学生科学论文: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摘要]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如何让受教育者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永不落伍;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是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在探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进程中,对于选择和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质量,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

[关键词]学生 兴趣 情境 激发

培养小学生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出来的观点: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喜好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在农村的学生初识计算机,兴趣当然不小,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兴趣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一落千丈。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从哪儿来,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学生想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

例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许多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特别是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

二、在情境中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求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着名教育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的能力处在萌芽之中。由于生活经验和学习技能的初步发展,在低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知识非常困难。但是孩子们对有动感、有情节故事和有强烈色彩的东西有好奇心。我利于这个特点涉及了与教学有关的动画片,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导课中,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动画故事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等他们沉浸在奇妙的故事和场景中时,慢慢停下来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计算机制作出来的,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再讲解计算机的神奇功能,使学生产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一组时间数据,让孩子们猜测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间出生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教师再加以正确引导后可以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并请他们展开讨论:想像今后的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开拓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设计、选择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能没有哪一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比较弱,学习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会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愿听讲,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上课,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我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先用大屏幕给同学们做演示、讲解15分钟左右,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操作,对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在上机时,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样就有效地诱发了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竞赛活动,强化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具有较强的荣誉感。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成绩优秀的可以得到小红花,他们的兴奋劲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键盘录入的比赛;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

五、肯定成就,调动学习兴趣

我认为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只有学生们自已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成就”,才会使他们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点滴的成功对于学生都是进步,都是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中可以通过回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如: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发出声音“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是献上一束鲜花、一阵掌声,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动脑。又如在“用Word制作书签”的教学中,可以收集学生制作的书签,并将书签打印出来分发给同学做为实物奖励,学生看到了自己学习成果,自然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激励,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轻松的、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注重了探究过程,加强了探究指导,开放了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能力探究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优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途径。所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在生活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巧妙引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科学课的关键就是要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起来,把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去自行探究。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想弄个明白,如果能很好地创设情境,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为新课的探究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课的引入可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我采用“魔术引入”,有的知识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必须化难为易,用引人注目的形式去吸引学生进行探究。上课开始,我俨然是一位魔术师,拿出一朵漂亮的纸花,让学生摸一摸是干的,然后把纸花放入杯底,把杯子倒过来垂直压入水底,过一会儿,把杯子从水中拿出来,让学生再摸一摸,发现纸花还是干的,这时学生感到很惊讶,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纸花放入水中而没有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总之,新课的引入,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故事、实物、悬念、录像、描述、实验等有趣味性的方式引入,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大胆猜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这时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去先猜一猜,脑海中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答案。如《不倒翁》一课,学生猜测不倒翁不会倒会与什么有关系时,说出了多种答案:“可能与放了橡皮泥有关系”“与底部的样子有关系”“与放橡皮泥的位置有关系”等。再如,《热胀冷缩》一课中,在炉子上浇一满壶水,水为什么还没开就溢出来了?学生纷纷猜想,“加热后水增多了”“水沸腾后溢出来”“加热后水体积变大了”……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在这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教师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假设,把学生的意见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

三、自行实验,体验探究的乐趣

猜想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为了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就必须设计实验去验证,让学生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尽量给学生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自由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内部动因,自己去探索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套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师除了要准备课本上提到的实验器材外,另外还可以准备底部扎了眼的塑料杯、粉笔和气球等材料,这些材料就能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实验的方法。在这一课中,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出的的实验方法有:(1)把底部塞有纸花的杯子倒立压入水里,再把杯子提出水面,看杯子会不会湿。(2把杯子压入水底,然后慢慢倾斜,看是否有气泡冒出。(3)把粉笔放入水里,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来。(4)把纸花塞入底部扎了眼的杯子底部,然后倒立压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观察纸花是否会湿。(5)把一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看水能否流入水中,再把瓶塞松一松,看水能否流进瓶子。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研究十分投入。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和自信,而且使他们获得了可以说是终生不会忘记的知识,锻炼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本领和创造才能。

四、重视汇报,促使探究层层深入

在小组共同探究之后的汇报交流活动,是自然教学的关键环节,他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有效地组织下一步的教学,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例如,《固体的热传导》一课,学生做完实验时进行汇报,一个学生说,凡士林融化了,火柴都掉下来了;另一个学生说,离酒精灯近的先掉下来,然后由近及远依次掉下来,凭借这些信息完全可以获得结论,但我继续组织学生继续汇报,还发现其它现象吗?另一个学生说,火柴掉下来的速度不一样,是越来越慢,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因此,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只要启发得当,学生一定会有新颖独特的观点,一定会有精彩的发言,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穿针引线,使探究活动层层深入。

五、联系实际深,延伸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要认识教材中所提供的那些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界,以便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自己学过的知识。例如,在《不倒翁》一课中,学生研究出“上轻下重的物体放得比较稳”后,教师还要做适当的引导,如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应用了这一知识?”或者提出某些现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生经过思考便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台灯、电风扇、拦河坝等日常生活现象。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巩固所学的知识,深化了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又延伸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注重了探究过程,加强了探究指导,开放了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生科学论文: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探究性

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一、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

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与学方式交流、思维交流的过程。创设一种师与生、生与生心理交融、民主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有利保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表达和交流,对表达和交流缺少应有的重视,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得出了结论,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节课的探究学习也告一段落。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传统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单边性、模式性活动较多,让学生积极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多边性、主动性活动较少,课堂活动总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素质教育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这样一来课堂不再单是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活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积极探究和应用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的奥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情绪。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求知识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三、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一些文竹、君子兰等植物,还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小课题研究和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在实验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橱窗去。科学课就是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也可以喂养蚕、小金鱼等,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活动纪录卡等。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如皮筋、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橡皮和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宽并延伸科学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橱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充分施展学生的才华,这些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疑才能有思考,这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灵魂。如在教学《观察蚕宝宝》时,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它为什么会蜕皮,它的一生要经历几次变化等许多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有疑才能进步。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多问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另外老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习惯。

五、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与智能的结合。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应尽量少干预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去观察,真正动手做,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带领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中去经历,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手、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时充分相信自己,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学生喜欢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他们带来学习的愉悦,发展思维,放手让自己动手实践,学生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而不是将科学探究活动只停留在课堂上。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而其在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小学生科学论文: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于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从多方面入手,使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兴趣。我们可以尝试让小学科学的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原理,也可以颠倒过来,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原理来解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科学没有什么兴趣,原因就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学生学得枯燥。要想改变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更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静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平常看到的一些例子,如冬天在黑暗中脱衣服的时候,特别是毛衣,我们有时可以看到衣服上有火花,甚至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用塑料的梳子梳头的时候,头发会往梳子上粘等等,这些都是关于静电的现象。在让学生自己列举实例的过程中,不仅带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靠着一张嘴来讲解,也许会有不少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听讲,但也说不定会有学生在打瞌睡了,所以我们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还能使学生建立起对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学校周围观察各种树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树的树干基本上都是近似圆形的——空圆锥状。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此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的树干有哪些好处?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知识:(1)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时,三棱柱形状的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而在横向的承受能力最小;而圆锥状的物体在纵向上的支持力比三菱锥的物体小,但是在横向上的支持力却比三菱锥的物体大。(2)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树干,越矮的圆柱体形树干承受的风力越大。(3)风的长期作用会影响树木的横截面形状和高矮。近乎圆柱状的树干,不但重心比较低,而且加上庞大根系和地面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使自身的中心降得更低,让自己更稳定。(4)树干的横截面呈圆形,可以使自身拥有更强的机械强度,减少损伤。此外,圆形的树干在受到风的影响时,无论往哪个方向弯倒,所受的力都是相似的,这样可以减少对树干的损伤。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探究更加积极。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成为一个旁听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东西,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例如,每次上课都安排一个学生担任一次“小老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把这节课的内容讲给其他学生听,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哪些地方说得不对的,可以帮他纠正过来。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还能让学生过把当“小老师”的瘾,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为了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我想,学生喜欢上哪门课而不喜欢上哪门课,这跟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学生喜欢教师这个人,那么他们也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那门课,至少不会讨厌教师上课。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和学生多多沟通,多多关心学生的情况。例如,询问一些学生家里的情况,或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或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当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多安慰他们,开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互动,如一起放风筝、做小游戏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厌学的情绪,使学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变得更佳。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科学课堂只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学生科学论文: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摘 要: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是科学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时代要求。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不高,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要从小学生开始。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正视科学教育的地位,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优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社会教育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存在问题 提高对策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日常生活社会事务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性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当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阶段科学教育并未得到真正重视。

在小学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仅仅是副科,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较低,课时少,加之学校、教师不太重视,以及学生已经习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应试教育,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兴趣来搞好对科学的学习和各方面科学知识的拓展。

(二)学校科普学习氛围不浓。

学校未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没有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学习氛围,没有设置相应的场所,提供相应的书籍来供学生阅读。科学老师也十分苦恼没有相应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来进行科学教育,因此缺乏动力来优化科学教学。

(三)科技实践活动缺乏保障和落实。

学校并未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动力,政府和教育部门也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发放资金来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类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调查发现,很多人包括学校、老师、家长由于不重视科学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的实施有了阻碍。

(四)缺乏专职科学教师。

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学校没有专职教师,科学课只是由其他任课老师,教师教的科目杂,课时多,没有精力来搞好科学课教育,甚至根本不具备科学素养。

(五)科学教育与家庭、社会没有很好地衔接。

科学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离不开学生生活,家庭和社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没有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一)正视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积极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

教育部门应监督学校重视科学课程,确保科学课程的实施。目前,虽然教育部开始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来指导学校、教师开展科学教育工作,但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科学课程不是主要课程等,许多小学根本不重视科学课程的开展,甚至科学课程只是徒有虚名,并未真正开展,导致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所以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督促学校积极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学习氛围。

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硬件设施,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学习氛围。只有良好的物质环境,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具有浓厚的科学氛围,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精神环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必须做到:

1.优化科学教育的物质环境。

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要设立多媒体教室、科学教育书刊专柜、劳技室、科学实验室等,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条件,为学习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农村小学可在教学楼后面找一块空地建造生态园,设置温室大棚、小动物养殖区、蔬菜种植基地等,由专门的科学老师负责管理。城市小学由于地势受限制,但可以和农村小学进行联谊和交流,为农村小学提供一定资金,一个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小学的生态园实践学习。也可以实行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一起上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2.优化科学教育精神环境。

教室内可设立一块关于科学知识的墙报,刊登有关科学知识及科学发展的内容,按期更换宣传内容。可以实行小组负责制,两周更换一次,学期末实行评比活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的图片,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洗礼和熏陶。学校的活动板报及时报道科技信息,如对“神舟七号”升空的小快讯报道等。可以实行班级轮流制。这样学生在做科技信息的宣传中自己也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科普讲座,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在科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做一系列科普讲座。这些讲座不仅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成就和目前国内外科学的最新动态,而且讲座者通过讲授自己科学实践的经历和学识,使学生受到身心的洗礼,对科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技的志向。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和富有新意的科技讲座,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科学、参与科技探索的积极性。

(三)优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优化小学科学课程,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优秀。小学科学老师要充分领会《课标》精神,努力体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论。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课堂内容要充分把握新课程目标的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程目标的三领域出发,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从而达成课程目标。

2.教学内容生活化。

赫胥黎曾言:“假如科学教育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它必须是实际的。”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仅带给学生以亲切感,符合心理学意向性定律,而且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学科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的科学变化过程,更有利于知识内化,有利于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意识形成。[1]科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教学,不断深入后再回归生活实际。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能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原理时,要注重学科内容生活化,通过列举周围与身边的常见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所讲的知识,教育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把这些知识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尝试自己去创造去发明。

3.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

针对城乡小学生好奇心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的现状,城乡小学科学课老师应该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多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现象贯穿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学生对未知事物感兴趣,充满好奇,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学习,并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采用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科普影视,科学新发现,新探索节目。观看之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想,再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各自小组的收获和感想。互相学习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也督促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再如: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领悟科学的真谛,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每天都看科普书籍,在每次上科学课的三到五分钟之内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上台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学习方式上,根据具体情况努力创设探究式学习的环境。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切身感受,深入体验学习过程,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科学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的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式学习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时,他就要想法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第二手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在探索性学习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优秀要素得以实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5.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学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问题才有直接意义和现实价值。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自己所面临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决定实施方案与评价方式。科学课程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说,它的重视度较低,课时又少,怎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有意义的科学课程,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学校和教师是关键。把科学课程开发作为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教学形式。活动是实施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科技教育的主旋律”[3]。通过调查发现,城乡小学学校并没有组织有关科学方面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几乎没有,由于没有这样的平台,学生没有机会和习惯来互相交流自己的科学知识,甚至学校里都没开设兴趣小组活动,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我提出以下建议,各小学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科学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

针对城乡小学的课外科普读物阅读量不理想的现状,老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本科普书,订阅一本科普杂志,收看少儿科普节目,每天了解一点科学技术知识,让学习科学知识成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不断提高。刚开始时,需要老师的积极配合和督促,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式。

2.成立兴趣班或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成立兴趣小组,把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分成各种科技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调查,撰写科技小论文,尝试完成各种科学小制作和小发明。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学幻想绘画、创新方案设计和科技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各种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在不断实践后,各小组实行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投身科学实践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比赛,积极参加国家、省、地、县各级科技比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竞赛活动等。具体做法,教师学习领会竞赛的有关事项,进行全校性动员,班级推荐,兴趣小组专项训练等。

(五)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加强教师科学素养的培训,使科学教师专职化。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针对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小学,我们首先应该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和优化。

1.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对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其次是要建立一支乐于研究、能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营造研究氛围,带动其他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研活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帮助其他科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之间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完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积极开展校外教研活动。

为了全面实施好科学教育,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参加校外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积极性。例如组织科学老师参加了科研骨干培训班、科研知识培训班、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等,积极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各校科学教师多交流教学方法和加强沟通联系,不断了解和借鉴其他学校的研究成果。

3.组织评比活动激励教师发展。

每年省组织一次“科学教学论文征集评比活动”,“科学教育说课比赛”,以活跃研究气氛,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各类小学可以先在所在地区组织比赛活动,选拔优秀的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这样既加强了农村老师的交流,同时又加强了农村老师与城市老师的交流,还提高了老师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加强家长科学观念的形成,是每个学校必需的任务,也是每位家长的重任。家长要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每年组织的家长座谈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思想。积极配合学校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多鼓励孩子学习科学知识。

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科学学习。

家长要自觉加入孩子学习中来,多督促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多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科普书籍,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架,督促孩子多学习科普知识。有时还可以让孩子说一说他今天阅读了哪些课外科普书籍,精彩的地方有哪些,谈一下体会等,这样在督促孩子阅读的同时也训练了其口头表达能力。

2.家长要把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实际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当遇到困难时,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主意和意见,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这就慢慢培养了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质在科学探究中也会凸显出来,从而加快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而这种能力也会在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行,而不是找老师和父母帮助,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逃避。

(七)加强社会教育。

1.加大科技教育的宣传力度。

只有社会各界都重视起科学,关注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才能营造出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里所提的只是把宣传的范围扩大,宣传的对象是每一个人,从而加大对科技信息的宣传,加大对学习科学重要性的宣传,把最新的消息以最快速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城市可以以大屏幕的形式在各条街道展播宣传,在社区张贴海报宣传,农村主要以贴海报、组织人员座谈会等形式传播,还可以用组织公益讲座,播放有关科学技术的视频来宣传。总之,宣传方式应多种多样,相关部门要把措施落到实处,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2.STS教育的整合。

STS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新兴学科。突出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其基本思想是把科学技术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不硬性灌输STS思想,而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认知特点,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与学科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深广度适当,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及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问题且经常更新,使学校学科教学具有时代气息。

小学生科学论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新型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工作者应把科学实验、技装设备的使用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以“身边——让学生消出对‘科学’顾虑”“ 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电化——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评价——让学生逐步成长”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技装设备 ;激发 ;学生 ; 科学 ; 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小学生。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面,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均衡,且很多地方因为条件限制,它就不开《科学》这门课程,有的开了,但搞什么“精英式”教学,今天语文占,明天数学占,到头来学生对科学知之甚少,更别说有兴趣。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科学的创新,因此这门课程不但要开设,而且要开好。小学科学又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新型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单纯的采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的知识,再引导学生对所见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活动,使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还能把知识的过手、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基于这些,我们就应该不管学生的性别、天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及地区方面的差异如何,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科学实验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紧密相连。以下方法,供大家探讨。

1 身边——让学生消出对“科学”顾虑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科学,孩子们对它既感到迷茫,又充满好奇,既认为它神秘,又觉得遥不可及,甚至说那是科学家的事,从而产生种种疑虑。其实,日常生活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就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如“食盐入水很容易溶化,而清油入水却漂在水面”“直接用凉水洗盛过菜的碗,感觉很油腻,但滴入几滴洗洁精后就大不一样”“丑陋的毛毛虫长大了就变成漂亮的蝴蝶”“夏天扇着电风扇就感觉凉爽”……

教师在开课之初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进行探究,引起兴趣,引发好奇,消除顾虑。例如,我在教学凤仙花的时候,事先种植好凤仙花幼苗,告诉学生凤仙花有人称他为“别碰我”,并且能从幼苗的颜色就能判断这株苗今后开什么颜色的花。学生乍一听,感觉很好奇,我就抓住时机,把幼苗分发下去,并让学生猜测自己的苗会开什么颜色的花,学生热情高涨,边看边猜。猜测对不对?学生自然就会去精心的种植这株幼苗,细致的观察、记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了解了植物的相关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2 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交流是现代人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合作与交流的人是幸运的,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人是能干的,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人是成功的。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求在现象中提炼出本质。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摆出了大量的现象、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学生学习时并不能一下子就领会、一下子就掌握。作为科学教师就应该根据课程实际采用“分一分、画一画、做一做、测一测”等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眼看够,动脑想够。例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每组一杯清水、一杯淡盐水、一杯浓盐水、一个马铃薯、一把小刀,让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把马铃薯切成块和薄片,分别放进不同的杯子,仔细观察薯块(片)在液体中的沉浮,结果不言而喻。学生就会有诸多的“为什么”产生,这时先让学生自己去想,小组与小组间展开讨论。如果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寻求答案,带领他们去图书馆查阅,上互联网搜索……最后再来开总结会,那学生所认识的沉浮一定是奇妙的。小学生往往都不甘示弱,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激起学习热情。

3 电化——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作为启蒙性学科,科学课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这本身就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更想进入科学这奇妙的殿堂。而一堂科学课往往是由现象——问题——实验活动组成,如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抽象具化,使枯燥趣味化,就如讲“种子的萌发”,以往往往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加上肢体语言,而现在只需一电脑合成技术,就能将种子如何萌动、如何萌发、怎样长成小苗这一过程用动漫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直观又符合学生心理,能不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进来,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效率。

4 “评价——让学生逐步成长”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积极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的成熟度不一样,表现也就不一样,评价只有适合其实际水平才能有效。课堂上要善于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注意力真集中,真是好样的!”“你的想法很有创新意识,若能运用于实践,那更可贵!”“能提出这样有科学性的问题真了不起!”“你做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那么规范,越来越像一位小科学家啦!”…… 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充分给与鼓励,除了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还有一个个褒扬的眼神,一个个赞扬的手势,一个个肯定的点头,一个个赞许的微笑……,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课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及时指导,都给与鼓励性评价,并及时展出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这样,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那学校科学的氛围一定会很浓,学生的精神面貌、科学素养也会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