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6 05:1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旅游经济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依据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结合安徽省实际,选取具有国际和国内可比较性的20种高等级旅游资源作为评价旅游资源优势度的主要指标(见表1)。表中,旅游资源数量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官网、中国旅游网、国土资源部官网、安徽旅游政务网、安徽林业信息网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官网等网站;各类旅游资源的赋权得分通过专家打分法获得。
(二)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选取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研究旅游经济的2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安徽16个市旅游经济的主要指标(表2)。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较性,表中指标数据主要为2012年的截面数据,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的数据直接来源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外汇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次等数据直接来源于2012年安徽16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文简称《公报》);在计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相对值时,所采用的户籍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公报》,《公报》未给出的数据则参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所采用的面积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16个市的政府网站。
(三)研究方法1.旅游资源优势度对区际旅游资源的评价,本研究借鉴王凯[9]、黄成林[1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消除人口、面积等因素带来误差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的数量、游览价值及资源间的匹配度来确定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度(表3)。2.旅游经济贡献率为保证旅游经济各项指标数据可与旅游资源优势度进行有效比较,本研究采用旅游经济贡献率来衡量安徽16个市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等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指标数值同样选择剔除了人口和面积等因素影响的相对值。3.旅游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计算公式。4.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本研究考察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系数值分级如下:0<r<0.3为微弱相关;0.3≤r<0.5为低度相关;0.5≤r<0.7为中等相关;0.7≤r<0.85为显著相关;0.85≤r<1为高度相关[11]。空间错位理论最早用来分析城市快速空间重构的背景下,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错位的情况,本文借用重心模型与聚类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来分析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情况。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借用重心模型公式计算出各次级区域(市)在总区域空间范围内的重心地理坐标。式中,xi是指某一区域的第i个次级区域(市)所在地的经度坐标;yi是指某一区域的第i个次级区域(市)所在地的纬度坐标;Mi是指某一区域的第i个次级区域(市)的属性量值(资源、收入、人次等)。然后借用聚类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判断各次级区域(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情况,具体做法是,以旅游资源为横轴、旅游经济各指标为纵轴构建坐标系;同时,分别将横轴、纵轴划分为m、n个等级,形成纵横交错的二维数表(本文均划分为5个等级),将安徽16个市归入相应的交叉网格内,从而判断其空间错位情况。
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一)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相关性测定与分析首先根据公式(1)—公式(7),分别计算出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然后根据公式(10)和公式(11)分别计算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率等旅游经济各项指标数值(表3);基于以上结果,运用SPSS19.0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工具,对2012年安徽16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分析(见表4、表5)。根据表4,就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相对值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2012年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总收入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591,相关系数值0.5≤r<0.7,为中等相关;与国内旅游收入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656,相关系数值0.5≤r<0.7为中等相关;与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02,相关系数值0.85≤r<1为高度相关。就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人次相对值的相关性分析来看,2012年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总人次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616,处为中等相关;与国内旅游人次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709,为显著相关;与入境旅游人次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27,为高度相关。根据表5,从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相关系数值均为负数;且除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与旅游资源优势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r<0.5的低度相关的范围内,其他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3,处于0<r<0.3的区间范围内,为微弱负相关。究其原因,现阶段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吸引力仍然对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总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收入、旅游人次与旅游资源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然而,旅游经济的增长不再单纯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环境演变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均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旅游资源之间微弱负相关的关系亟待改善。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性分析首先,根据表3数据,通过公式(12)和公式(13),计算得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各项指标间的重心分布情况(图1);然后,通过聚类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描绘出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空间错位分布情况(图2)。从图1中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与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次的重心较为接近,而与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以旅游收入为例,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重心相差0.216个经度、0.576个纬度,与国内旅游收入相差0.209个经度、0.555个纬度,与旅游外汇收入相差0.148个经度、0.028个纬度;根据各指标重心的经纬度数值,查询得出,旅游资源、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的重心分别处于池州市青阳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巢湖市、芜湖市南陵县,结合地图可知,青阳县与南陵县地理距离最小,而与巢湖市距离较大。与此同时,通过图2可以进一步地看出,旅游资源和旅游总收入等级均高的市为黄山,旅游资源和旅游总收入等级均较低的市为马鞍山、铜陵、蚌埠、阜阳、淮北和宿州;安庆、宣城、六安、淮南、滁州和亳州等市的旅游资源等级较高而旅游总收入等级却较低,呈现出与旅游经济反向偏离的特征;合肥、池州等市的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而旅游总收入等级却较高,呈现出与旅游经济正向偏离的特征。同理,可得出旅游资源与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之间的二维组合矩阵图,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做赘述。究其原因,旅游资源仍然是入境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等级越高,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越多;受到闲暇时间及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国内旅游者选择就近旅游,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重心出现偏离。合肥、宣城和安庆等市的空间错位表现最为明显,就合肥而言,其旅游资源优势度较低,但作为省会城市,可以依托全省便捷的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的区位和经济优势为新业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条件,使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指标均较高,旅游业发展已突破原有的依赖旅游资源发展的单一模式;安庆和宣城等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度较高,但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指标则较低,说明上述两市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借助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首先,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间存在相关性关系。一方面,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且与入境旅游高度相关,与国内旅游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旅游资源与旅游人次之间的相关系数值更大,说明旅游资源对旅游人次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另一方面,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经济增长速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其次,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间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就全省而言,入境旅游经济的各项指标重心与旅游资源重心较为接近,而国内旅游经济指标则偏离旅游资源重心;就各市而言,旅游资源等级与旅游经济等级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这种错位在合肥、宣城、安庆等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较大程度依赖旅游资源,因此,必须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强景区管理,考虑到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有效控制游客数量,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第二,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应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价值,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达到"以资源促经济"的目的,如安庆、宣城、六安、淮南、铜陵、亳州和滁州等7个市;对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较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在凭借旅游资源之外的竞争优势获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培育工作,达到"以经济促资源"的目的,如合肥;对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的市,应注重保持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如黄山、池州;对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较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的市,应注重提升现有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或者创新旅游新业态,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总之,旅游经济的增长不再是单纯依靠旅游资源的资源驱动型发展,而是更多地开始转向资本驱动型发展,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自然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有可能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因此,安徽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除关注自然资本外,还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促进经济有效平稳发展。
作者:张洪潘辉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徽商职业学院
一、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旅游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脆弱性作为全球变化和可持续性研究的焦点问题,已广泛地应用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生态环境领域,熊文、吴玉鸣﹙200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境脆弱性进行测度,运用格兰杰因果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环境脆弱性之间的关系[15]。卢亚灵、颜磊、许学工﹙2010﹚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概念框架,对环渤海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16]。旅游业是敏感性行业,易受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冲击[17]。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依赖性相对于内陆比较大,由于海洋资源环境与空间承载状况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因此,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脆弱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与时段内,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在外力扰动﹙海洋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沿海城市旅游市场结构变化等﹚的驱动下,影响和制约着沿海城市旅游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表现出一种敏感性、易变性特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是系统缺乏应对不利扰动的能力而使该系统容易受到损害的一种本质属性,主要包括敏感性和应对性两层含义,其中敏感性是指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应对性是指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越小,敏感性越差,应对能力越强则其脆弱性越低,反之,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越大,敏感性越大,应对能力越弱则其脆弱性越高,总之,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系统的脆弱性。其中影响并决定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如下:旅游依存于区域经济而存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18],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大时,表明区域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性越强,则其敏感性越强;此外,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重越高说明旅游业对入境旅游依存性越高,根据旅游距离知觉和游客行为空间规律,即旅游者与自己居住地距离越远,其在旅游活动中感受的压力就越大;同时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市场更容易受到目的地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影响,故其敏感性越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反映沿海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和经济结构合理程度。影响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的主要因素如下:人均GDP、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其值越高说明区域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越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表明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合理程度,产业趋向多元化,分散地区经济风险,表明单一产业对其影响较小,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越强;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与旅游人数增长率分别反映了旅游经济增长能力和旅游吸引力,都与应对能力呈正相关;旅游资源规模反映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采用国家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进行表征;旅游资源品味度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等,可采用国家4A级以上的景区数量加以表征,旅游资源规模越大,品味度越高,旅游价值越高,应对能力越强。基于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特征分析,结合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原则,并借鉴众多学者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滨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S﹚和应对能力﹙R﹚两个方面,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采用正负来表示指标对上一层的作用,对于敏感性而言,“+”表示指标值越大,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越脆弱;对于应对性而言,“—”表示指标越小,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越大。
﹙二﹚旅游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应用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信息的有序程度和信息的效用值是比较客观的,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故采用熵值法确定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各个数据的单位及指标正负取向存在差异,因此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个指标值的范围都在﹙0,1﹚之间。指标值越大对上一级指标越支持时,采用正向指标,其公式如下。
﹙三﹚旅游经济脆弱性评价模型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除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娱乐等优秀产业以外还涉及邮政通讯、传媒广告等诸多旅游相关产业,因此旅游经济系统与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其构成也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鉴于此,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分别进行测度和评价。﹙1﹚集对分析方法﹙SPA﹚是在一定背景下对所论的两个集合所具有的特性作同异反分析并加以度量刻画,得出这两个集合在所论问题背景下的同异反联系度的表达式[19]。其优秀思想是把具有某种联系的集合E和集合U看成一个集对H,在某个具体问题Q背景下按照集对的某一特性,将其分为同一、对立、差异三个方面,并建立联系度表达式以分析事物,因此对集对H的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到N个特性,其中有S个集合E和集合U所共有,有P个特性相对立,其余F=N−S−P个关系不确定,则两个集合的联系度。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中,rk越大表示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越大,反之则表示其脆弱性越小。
二、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脆弱性测度与评价
﹙一﹚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时序特征及演变趋势根据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对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指数进行测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敏感性、应对性、脆弱性曲线图﹙见图1﹚,相关指标数据源于2001−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山东旅游统计便览》。如图1所示,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转状况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从敏感性指数来看,2002年−2011年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波动较小且呈下降趋势,敏感性指数由0.563下降到0.427,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沿海地区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均有较大的提高,如GDP增长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区绿化覆盖率都逐年增加,这为山东沿海地区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二是由于沿海地区旅游在山东省旅游业中的地位逐年升高,政府加大了沿海地区旅游投入,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且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人们的出游意识不断增强,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大,使得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对入境旅游的依赖性减小,使得沿海地区旅游应对系统内外各种扰动的敏感性下降。从应对性指数来看,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整体上呈现增强的态势,应对性指数至由2002年的0.458上升到2011年的0.823,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山东省沿海地区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呈上升的趋势,这为沿海地区旅游发展提高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沿海地区交通、通讯、服务等日益完善,为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其次,以海上观光、游艇旅游、休闲垂钓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旅游开发逐渐深入,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品味度不断提高,沿海地区旅游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和旅游人数增长率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同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调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另外,山东省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沿海地区旅游发展,积极贯彻并实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政策,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沿海地区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更为全省沿海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蓝色经济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强大引擎,而沿海地区旅游最有条件和优势培育成为海洋优势产业,应对不利扰动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是相对脆弱和敏感的复合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等不利扰动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总体来说,2002−2011年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整体上逐年下降且幅度较大,脆弱性指数由0.554下降到0.298,下降幅度为46%。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脆弱性大小,虽然10年来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虽然略微上升,但波动不大,敏感性弹性系数较小,而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旅游危机发生之后,其应对性迅速提高且提高幅度较大,由于应对性对脆弱性的拉动幅度大于敏感性的拉动幅度,所以应对性与敏感性的共同作用使得全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呈现下降态势。
﹙二﹚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差异与演化特征以山东省七个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对2002−2011年各城市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指数进行量化测度,并采用组距分组法将各城市脆弱性指数的平均值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脆弱性指数在0−0.416之间属于低脆弱性,0.416−0.504之间属于中脆弱性,0.504−1之间属于高脆弱性。如表2所示,从时序变化上看,总体来说,10年来各城市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均呈现下降状态,应对性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状态。青岛敏感性指数由0.544下降到0.434,但2006、2007年青岛的敏感性有所波动,应对性指数由0.313上升到0.923,敏感性与应对性的相互作用导致青岛的脆弱性由0.618下降到0.248,青岛由高脆弱性进入低脆弱性,这与青岛经济发展速度以及青岛市政府对旅游的重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烟台脆弱性指数除2003年“非典”的影响略有上升外,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06年进入低脆弱性状态,旅游业已经成为烟台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威海虽然具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条件但其敏感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且有上升的趋势,脆弱性指数由0.619下降到0.605,仍处于高脆弱性状态,主要是因为威海对旅游业的依赖性较强,旅游业本身的敏感性使得威海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较高。日照脆弱性指数一直维持较低的状态,日照市政府利用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渔家乐等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加大旅游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设备,从而使得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由0.382下降到0.249。矿产资源型城市东营的敏感性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处于较高状态,而东营雄厚的经济基础拉动其应对性指数由0.406上升到0.949,应对性的强拉动效应,使得东营的脆弱性指数由0.585下降到0.308。滨州、潍坊由于旅游业起步晚,旅游业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滨州进入低脆弱性较晚,而潍坊虽然进入低脆弱性但脆弱性指数仍较高,如2011年潍坊脆弱性指数为0.409。如图2所示,2002年,日照属于低脆弱性,潍坊、滨州属于中脆弱性,青岛、烟台、威海、东营属于高脆弱性,主要原因是青岛、烟台、威海是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发展的优秀城市,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旅游经济规模及游客数量、对外开放程度等相对高于其他四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青岛、烟台、威海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较高,但应对能力不强,总体上导致其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较高。日照旅游相对于青岛虽然起步较晚,但日照市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并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对旅游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位,因此日照市旅游业远行状态较好,敏感性较小,应对能力提升,使得其旅游经济系统具有低脆弱性。潍坊、滨州旅游经济地位相对较低,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较低,应对能力相对不强,从而导致两城市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较差。2005年各城市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日照、潍坊、东营为低脆弱性,青岛、烟台为中脆弱性,威海、滨州为高脆弱性。青岛、烟台旅游经济系统由高脆弱性演化为中脆弱性。东营较另外六个滨海城市而言,敏感性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东营旅游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产业发展较晚,随着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东营市逐步将旅游业列为重要发展产业,通过打造黄河口湿地自然景观和石油工业景观,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快速增加,同时由于东营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不断增强,东营由高脆弱性演化到低脆弱性。滨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开发基础较薄弱,2002年滨州市开始认识到旅游业的后发优势,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2003年以后滨州结合打造现代滨州的目标编制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数有所增长,旅游经济的贡献率增大,敏感性有所增强,但由于旅游经济系统应对能力提升不足,导致滨州旅游经济系统呈现高脆弱性。随着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优秀城市发挥的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不断增长,应对外界扰动的能力增强,2008年青岛、烟台为低脆弱性城市,滨州的脆弱性变为中等,威海仍为高脆弱性。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奥帆赛,加快了作为沿海地区旅游发达城市的步伐,随着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等,青岛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于2008年开始逐年下降,呈现出良好的旅游发展态势。烟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十一五”期间,烟台市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形象明显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创新,使得烟台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降低,应对外界扰动能力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系统呈现低脆弱性状态。滨州市旅游业由于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使得滨州市旅游经济系统进入中脆弱性阶段。潍坊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比重偏低,即使潍坊拥有最早的国际展会———潍坊国际展会,但到2006年潍坊的旅游收入只有62亿元,远远低于支柱产业的要求,所以潍坊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较低,故2007年之前潍坊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和应对性都较低。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为潍坊量身订制,打造“逍遥游”产品,是潍坊旅游产业实现突破、崛起山东中部的最佳切入点,并且潍坊与青岛进行合作推出潍坊﹙青岛﹚周活动,潍坊的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增加,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升高,由于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和应对性的拉动作用相当,所以潍坊市旅游经济系统仍然保持低脆弱性。到2011年,除威海旅游经济系统仍具有高脆弱性外,其他几个城市旅游经济系统都演化为低脆弱性。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方特主题公园、港中旅海泉湾旅游度假区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得以开发建设,实现了以滨海度假、滨海观光、港口旅游、休闲渔业、运动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体系,青岛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不断增强,旅游经济系统应对性和敏感性的共同拉动作用使得青岛市处于低脆弱性状态。近年来烟台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项目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截至2011年底烟台旅游在建项目113个,总体上烟台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下降,应对性有较大的提高,使得烟台旅游经济系统保持低脆弱性。威海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旅游总收入在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表明威海经济发展对旅游业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其敏感性略有升高,但波动弹性较小,而应对性都有所提高,但威海旅游经济系统的应对性增长幅度较小,2002−2011年仍具有高脆弱性,虽然威海旅游正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但仍缺乏旅游知名品牌,旅游企业规模不大,所以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波动不大,威海旅游经济系统仍具有高脆弱性。综上所述,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呈现较为显著空间差异,并在时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演化态势,因此,各城市应该在保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合作,降低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整体脆弱性,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以保证全省沿海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测度是揭示旅游经济发展制约条件的重要方法,对明确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实现旅游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运用集对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山东省沿海地区为例,对其系统脆弱性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差异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2002−2011年,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逐年下降,应对能力不断上升,脆弱性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水平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并表现为空间上的演化态势,直接影响全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应对能力,而且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旅游资源质量和规模、地区本身经济和环境基础、政府的扶持和宣传营销力度有很大的联系。有效降低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整体脆弱性,平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地域差异,提升整体应对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重视将本地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突出各个地区旅游产品特色,避免烟台、威海、日照、青岛的雷同开发。积极打造青岛市重点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将滨海名胜、历史建筑与现代商务气息结合推出具有青岛特色的旅游产品。重点整合日照市龙山文化、莒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打造日照文化旅游品牌。挖掘烟台市道教文化、开埠文化、丝路文化、海防文化等文化底蕴,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加快威海市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闲城市转移和发展,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总之,通过多元旅游产品开发,推动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增加滨海经济系统地稳定性。第二,开创新型营销方式,扩大旅游市场规模。运用科学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推进旅游景区与饭店业之间、旅游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同时加快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营销,整合各城市独有的特色整体推出旅游开发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优势和宣传效果。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根据当地旅游特色和本地区的优秀竞争力结合网络技术进行宣传促销,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水平,形成其独特的旅游营销网络文化。第三,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要根据游客需求、市场、本地区特色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沿海各城市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加强旅游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加快沿海地区旅游新业态发展,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游艇旅游、海洋旅游、汽车俱乐部等。第四,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提高旅游环境质量,不断降低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有效提升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应对能力。重点加强本地区的社会治安,保障游客在目的地的安全性,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为旅游目的地塑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同时坚持生态优先,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注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接待酒店、旅游餐饮购物设施以及旅游娱乐环境设施等,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应对能力,降低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水平。综上,山东沿海地区旅游业应把握机遇,科学应对旅游业发展的挑战,提高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充分判别旅游经济脆弱性问题,促进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并实现其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佳周长晓韩欢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一、实证分析
(一)研究数据的来源由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市区之间在经济上彼此相对独立,所以我国有关区域经济的调查,都是基于省级行政以上的单位采取的数据。这样做也有弊端,因为省市区利益冲突不明显,弱于省级层次。由此,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差异的成果,用空间分析尺度的方法,为我国的各地省域的数据对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因为时间的关系,原始的数据很可能会存在误差,所以为了确保原始数据的属性依旧,则要对原始数据做对数处理。
(二)分析结果1、总体空间存在的差异性。利用软件得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Moean’sI的估值是0.31,并且在6%的水平下显著。这表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相似的空间上聚集。2、局域空间差异性分析。计算所得歌省域旅游经济的数值和显著性,用软件制图后,将我国31个省域划分成四种类型区域,具体如下:一是扩散效应区。这种区域差异较小,和周边的旅游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以北京、山东、江苏、天津、上海等十一个省域为代表)。二是极化效应区。这种区域差异较大,其周边的旅游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以四川、重庆、云南和辽宁四个省域为代表)。三是过渡区。此者和极化效应区类似,都是和周边差异性大,但周边发展水平较高;(以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八个省域为代表)。四是低速增长区。这种区域差异较小,但自身和周围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以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甘肃等八个省域为代表)3、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资源空间的匹配。旅游资源禀赋空间的差异性对旅游的经济发展能造成重要影响,地区旅游资源集聚类型和旅游资源空间不匹配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证明旅游资源禀赋仅仅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更多情况下,一个地方具体的旅游发展能力时靠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以及空间效应。
二、结论
在一个健康的旅游市场中,某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会仅依靠本地资源、产业结构等因素,目前更多的是靠周边地区的影响。区域间的相互影响能导致彼此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传统的度量方法忽视了相关地理位置的因素,反映不了真正的旅游经济省域差异性的空间特征。利用ESDA技术做了相关分析后,得出一些结论:
(一)总体上显示的省域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和空间集聚,比较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性表明我国省域旅游经济之间存在有差异性。
(二)通过LISA集聚图将中国划分成四个区域类型,反应了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存在关联模式。
(三)将省域的旅游经济数据以及本地域资源禀赋在空间上聚集的特点相互匹配后,从匹配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某一地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和旅游资源禀赋是正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旅游资源禀赋虽然重要,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作者:邱述彬单位:黄龙部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一、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建设问题
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中,我们因为属于刚接到通知,所以在建设中就暴漏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上缺乏经验,开发生态旅游的建设中,因为我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常年较热,但是黄龙名胜风景区却属于高原温带亚寒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为:
湿润寒冷,冬季长,夏天短。在建设管理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中因为缺少参照,所以在建设管理中就出现了问题。
第二,景区基础设施在初建设中有些差,景区的影响效果,也要从基础建设上进行区分。这里我们拿青城山作为对比,因为历史氛围不同,在基础建设上就有了根本上的差异性。青城山属于典型的道教建筑,而对于生态旅游上来,只要在坚持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就可以了,但是黄龙风景名胜区因为病程原始生态系统的理念,在进行基础建设中,就有了很多的潜在问题。所以在建设中,也就走了更多的弯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多年的管理经验,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善。
第三,过分追求低投入高产值,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在旅游产业中,通常都是为了追求一本万利,但是过分的追求低投入高回报来说,就有些不切合实际,任何的发展都是有规矩所要遵循的,那就是针对服务。所以在进行投资中,也应该考虑到资源的消耗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原则
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中,我们还应该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进行开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其自身存在意义。黄龙风景名胜区阔叶林和针叶林都比较突出,而在进行资源改造中,我们只要进行一定的道路开设就可以,并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建设基地,进行环境改造,这就在资金的启用上以及在环境保护上有了一定的节约。有效的利用生态本身的资源,这是坚持生态旅游的一项基本开发原则,而这一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利用天然的水文地理进行宣传,从而保证在坚持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上,完成旅游生态建设,这样在进行长远的规划和管理上都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旅游项目建设任务。
三、结语
生态旅游在本着不影响环境的基础上,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针对常驻城市之中的行业精英管理人士来说,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身心的享受,是对城市喧嚣的一种假期修养。也是对人在生活中的一种精神改善,所以在进行旅游发展中,坚持生态旅游,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完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从而也保障了其经济的发展。
作者:邱述彬单位:黄龙部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1实证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区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改观,为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区域经济的提升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二者存在何种关系,本研究利用SPSS19.0软件做相应的数据分析。考虑常用经济评价指标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评价指标,本研究选取2006年至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年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天津市年旅游人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性很高,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6,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1。所以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关系为正向,且相关性很强。运用SPSS19.0对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做回归分析,选择3种模型,得到3个回归方程:线性、对数、三次。图1和图2是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旅游人数的拟合曲线,可以发现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是最好的。观察结果分析,发现三次曲线模型的R方最高,也就是模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最强,并且模型也是很显著的。发现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最终选择三次曲线模型。根据结果分析中的各个变量的系数值,写出模型的如下表达式,模型的显著性小于0.05,为显著,拟合优度很好。
2滨海新区滨海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来自天津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960.5亿元,2014年,滨海新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57.24%,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65%,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滨海新区滨海旅游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滨海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全年接待量2200万人次,举办大型展会85场,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78%,滨海旅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已经开发形成滨海休闲、现代工业、历史文化、渔乡体验、新区观光五大产品体系,推出了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景区、北塘古镇、龙达温泉生态城、空客A320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景区,借助梅江会展中心承办了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等众多会展活动。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滨海旅游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滨海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以强化其主导地位。
3滨海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对策
3.1以政府为主导,宏观布局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新区滨海休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视角科学规划产业模式,合理限定产业类型,布局产业分布,强化产业联系,从而为产业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优势,挖掘、吸纳、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寻求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加快滨海休闲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以旅游带动产业集聚,盘活港口经济。
3.2以旅游业为中基,实现相关产业链延伸
3.2.1打造游艇旅游完整产业链游艇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提供“游、购、娱、食、住、行”等要素服务的移动的水上旅游综合体,其目标顾客不但包括崇尚高端生活方式的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也是适合广大中产家庭的海上休闲娱乐方式,而且这种集运动、航海、娱乐、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价格越来越亲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时尚人士的追捧。新区应积极通过旅游规划,以游艇休闲为中心,积极引导游艇制造维修、游艇驾驶培训的延伸发展,逐步构建从旅游装备制造,到相关技术培训,再到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3.2.2打造邮轮旅游完整产业链邮轮旅游(cruiseshiptourism)是一种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以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活动。从旅游产业链角度来看,邮轮抵达之前、抵达、停靠、离开邮轮码头所引发的一系列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即通常所指的邮轮旅游业,是一种介于运输业、观光与休闲业、旅行业之间的边缘产业。新区应以邮轮母港为优秀,建设游轮配套设施,带动新区生态城区建设;以邮轮延伸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休闲和港航服务两大产业为支柱,进而建设船主题艺术品业、船主题节庆业等业态,借助于邮轮经济带动新区发展。
3.3以节庆活动为纽带,做大做强会展旅游品牌以泰达会议中心为优秀,全力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使其成为国际知名、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世界性高端会议品牌。借助论坛带来的人流、信息流、情感流,完善酒店住宿会议会展设施、提高景区接待服务水平、提升基础设建设、塑造新区国际文化品牌,带动辐射当地交通、餐饮、批发零售、邮电通讯、金融、农业、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构建一个产业链条长、业态齐全、功能齐全的大型旅游综合体。
作者:孙怡单位: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1.完善法律法规。
尽快研究、出台规范民营旅游企业投资行为的具体地方性法规及实施细则,对实际执行中一些不按照规定擅自开发、突破限制性政策盲目建设、投资开发强度过大造成资源不可恢复性破坏、侵蚀公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等行为做出明确界定,并确定严厉的处罚标准,使相关部门在对民营旅游企业进行资源开发行为监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文物、环境的破坏。
2.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实施项目开发评估制度。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所开发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审批制度,科学地确定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运用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控制旅客超量涌入景区,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要确保项目开发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指导下进行,坚决禁止违反规划、仅凭个人兴趣好恶乱开发等破坏资源的短期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科学推进资源保护与利用。严格民营旅游企业“进入退出”。采用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性手段吸纳民营旅游企业进行景区开发,对中标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实力底数,确保企业制度完善、有投资实力、社会责任感强的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产业。同时,要签订经营合同,约定投资数额、开发时限、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等内容,作为有效规范和制约民营旅游企业的依据,保证旅游景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企业开发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管,要精心谋划,选择优秀施工队伍,严格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注重细节,把每个项目做精,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旅游精品。经营期间,要对生态环境实行定期监测,确保生态资源的可持续保护。
3.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建设。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在对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对交通、环境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采取政府主导、支持,企业参与、配合的方式来降低民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压力。做好社会安全、紧急救援及旅游接待辅助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
4.规范民营旅游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企业走向规范化的过程。要引导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不断促进企业走向规范化,通过企业规范化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一是要提高民营企业对融资的认识,要看到融资不仅仅是到银行贷款或是股权融资,还可以通过租赁、担保、合作、购并等方式来达到融资目的。二是要重视融资过程,聘请经验丰富、渠道广泛的专业融资顾问对企业融资及资本的运用进行整体的策划,充分考虑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三要通过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完善来避免企业扩张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提高还本付息能力。
5.引导民营旅游企业提高组织与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民营企业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来促使民营企业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出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企业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增强企业实力,打破多家企业分散建设、分散经营同一景区的状况。通过对整个景区的统一规划来提升企业组织与管理水平,以促进景区文化的统一、品牌效应的形成和文化旅游收入的增加,最终达到民营旅游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作者:崔冲李珊珊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雄县科协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宏观处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优秀,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二、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优秀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作者:姜赛飞单位: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1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地域差异分析
1.1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算
将我国沿海11省市的13项指标数据利用标准差标准化进行处理,其公式为:式中,为标准化后数据,为指标原始数据,为期望值,为标准差。利用SPSS计算我国沿海11省市的13项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特征值以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一般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λ1、λ2、…λm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个主成分。由表2计算数据可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299%接近85%,因此,只需要求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F1、F2、F3即可,它们已经能够充分地反映我国沿海11个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据表3中所得到的各指标系数,可得各主成分关于13个指标的线性表达式。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综合主成分得分,即以对应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占所提取3个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到,∑F=0.61104F1+0.28562F2+0.10333F3,将数据进行正向标准化并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各省市在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上的得分,即得到各省市最终评价值,结果见表4,它反映了各省市滨海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1.2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地域差异分析
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得分居于第一位的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其分值依次为76.36、38.72、32.38,这三个省市在第一主成分及第二主成分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得分。可见,此三个省市是滨海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发达的区域。其后得分的顺序依次为天津市、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辽宁省、海南省、广西省、河北省。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在前四位的是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2、X3、X4、X5、X6、X7、X9、X10有较大的载荷,表明这四个省市在旅游规模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第二主成分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第二主成分在X8、X11、X12、X13有较大的载荷,表明这五个省市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育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浙江省、福建省、天津市。
将11省市综合得分按区域加总可以发现,我国滨海地区中,由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构成的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为147.5;其次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个省份组成的泛珠三角滨海区域,综合得分为71.98;由辽宁、河北、山东、天津构成的环渤海区域紧随其后居于第三,综合得分为70.7。在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居于前列的长三角、环渤海、两广地区在我国滨海地区都占了很大的比例,奠定了它们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位。首先,旅游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201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9.45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5.77%,星级酒店总数1796家,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3.83%,旅行社总数4980家,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8.99%,其营业收入占沿海总量的49.63%,近一半的份额;旅游业从业人数392977人,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5.34%。居于第三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自身即可产生巨大的旅游客流,在密集的交通网络的运载下注入了来自旅游圈以外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客流,并覆盖整个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2012年环渤海地区旅游景区总数1153个,占整个沿海地区的44.99%;该地区在旅游经济实力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201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9.587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18.91%,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每天花费781.94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5.70%,星级酒店总数1702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2.06%,客房出租率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4.65%,旅行社总数4700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6.80%。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旅游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中心节点,己具备了重要旅游目的地所应有的相关产业规模及服务功能,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的建设与国内同类城市群相比有较大的优势,有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
泛珠三角区域中的两广地区在政府主导,经济带动下,旅游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其综合得分为35.66。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客源基础。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和大洋洲相距不远,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海外客源市场。另一方面该区域经济发达,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高,对区域旅游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012年两广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8.89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5.66%,共有星级酒店1266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23.85%,旅行社2022家,占沿海地区的15.83%,营业收入占26.95%;区域内旅游教育资源丰富,共有旅游院校306所,占沿海地区总量的32.21%,培养旅游人才174057人,占36.42%。两广地区拥有良好旅游接待能力及设施,已成为我国重要旅游中心,客源多而稳定。根据测算的综合得分结果,我国滨海各区域间存在着较大的区际差异,排名最高的上海市(得分76.355)与最低的河北省(得分4.962)综合得分相差71.393,差距较大。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存在适度的经济差异可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当这种差异逐渐扩大,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也同样如此,适度的差异是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促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积极进取、加快发展;然而,过度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可能导致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资金、人力等要素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3],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尽量缓解差异。
2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过度的区域差异可能导致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应重视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过大的现象,依靠各层次力量,将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度控制在一定限度内[4],保障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2.1政府协调,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功能,通过政策引导,缩小区域间差距。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旅游资源优势及服务设施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海南、福建等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经济活力,以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在面临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时,通过“市场追求效率,政府追求公平”,增加政府在福建、海南等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投资力度,以缓解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提高该地区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可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2区际联合,互助协作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中很大的障碍是浓厚的地方保护形成的区域壁垒,因此,我国滨海11省市应整合思路,淡化区域间的行政区划色彩,打破地域界限,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区域政府间一体化的治理机制。根据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两广地区、海南、福建等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及优劣势互补的特征,将各区进行利益捆绑,形成区际联合、互助协作的良好关系。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思路倡导合作,加强区域内部之间的沟通,建立必要的协商机制,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共享,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2.3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增强海南省、福建省自我发展能力,借鉴长江三角洲、两广地区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民间独特的人文资源等地区特色,尽快形成旅游产业布局合理、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圈。另外,长江三角洲、两广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几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区域可利用其地缘优势,加强与东北亚、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区域等国际旅游区域的合作,以各自旅游资源较强的互补性,彼此互为客源市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带动海南、福建地区,以提升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整体水平。
作者:周菲菲田敏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1教师走出教学困境的必要性
1.1走出困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专业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运用于真实旅游企业经营,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理论与市场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专业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走出教学困境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就不可能充分起到教师的作用。如果教师不改善教学材料的局限性,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就是在机械化地复制毫无现代营销意识的平庸营销服务员;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纯粹学院派”。
2教师在摆脱教学困境中的责任
2.1改进教学方面的责任
2.1.1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掌握国内外相关的大量信息,精读国外经典教材,如被誉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最经典的由美国学者PhilipKotler所著的《marketingforhospitalityandtourism》等教材;须批判吸收百篇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的思想和观点,精读至少十本相关的专业经典著作。在以上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增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应用性。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和营销技能组合的能力是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主体能力。教师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安排时,要以这三大主体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旅游市场营销的特色。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使旅游市场营销摆脱传统营销的桎梏。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工具来对这门课程进行有效的解读和创新。所以教学内容应在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广泛吸收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再次,秉承时代性原则是筛选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重要考量标准。只有充分吸收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新理论,才能彰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性,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1.2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研究素质、业界实践经验及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教学内容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未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树立发展与战略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如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之媒介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教学的单一性和不足之处。在理论讲授之余,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到实践中对业界案例进行调研,激发其将问题深究下去的积极性和动力。
2.2自我提升层面的责任
2.2.1深化多层面理论知识旅游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是在广泛吸收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内容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需要教师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进行宏观的思索。教师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所必备的人文精神和情怀。
2.2.2扩展视野与充实实践知识第一,赴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从事企业兼职工作,了解旅游行业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新的营销方式与管理模式。第二,参与校内锻炼与培训。可以向学校申请组建学校旅行社、开办学校酒店。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增加师生的实际企业运作能力。第三,勤于出游。教师应深入到景区、旅游地,多欣赏、多研究、多体会、多反思,开拓视野,积累相关的教学素材。
2.2.3践行“言传身教”的理念教师在对旅游市场营销的理论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应积极深入旅游企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把自己打造成优秀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以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学生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课前演说、分析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与学生通过E-mail、QQ、微信等网络手段进行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旅游市场营销学的兴趣。
作者:魏凤云刘海洋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研究方法与指标设定
1.1指标设定式中,f(t)、g(e)分别表示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参照钟霞等[25]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t''''i、e''''j为描述经济旅游和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值,因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正有逆。为消除各指标量纲、数量级及正逆取向不同对结果的影响,t''''i的值通过对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为。式中,maxti和mint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即对应某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应的e''''j的值也按此方法计算。
1.2耦合度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6]。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可耦合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是用来度量子系统的相对离差系数,式中,C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度,C∈[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越低,协调性越差;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关联度越强,协调性越好。k为调节系数(k≥2),本研究对象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取k=2。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一般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了客观评判复合系统整体协调水平程度,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参照廖重斌等[27]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式中,T表示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区域而言同等重要,故这里α、β均取值0.5。D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越好。
2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典型性、可获取性和一致性等原则,遴选相关指标构建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10项评价指标;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状况选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10项评价指标。表1、2中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8],个别缺失数据通过2000—2012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
2.2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我们将表1、2的原始评价数据采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一般要素成份特征值>1及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取值原则,分别提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旅游经济系统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那么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这两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三个主成分,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因此只需求出旅游经济系统的主成分A1、A2,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B1、B2、B3。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式(1)、(2)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f(t)、生态环境效益指数g(e),根据式(4)—(6)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表6),根据表6作出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动态演化曲线。
2.3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析从表6和图1可见,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一直呈增长态势(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由2000年的0.1182提高到了2012年的0.8921,并在2011年首次出现旅游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2012年达到0.8921,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更加重视旅游发展,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使得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效益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方面,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相对平缓。由2000年的0.2505上升到2012年的0.6847,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如2001年、2005年、2010、2012年出现明显波谷,且2011年开始生态环境效益小于旅游经济效益,说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加速,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且一直处在较高位运行,特别是2002年、2005年、2009—2012年耦合度接近于1,表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强、协调发展好。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表明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参照石惠春等[29]研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属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1—2006年属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7—2010年属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目前基本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在同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且旅游经济效益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已进入旅游经济适度超前期(即f(t)>g(e)),安徽作为旅游大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②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面临的压力增大,甚至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充分表明安徽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轨迹,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但仍有可能退化到以前的耦合阶段,如何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基于上述结论,对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旅游发展机制,优化总体政策环境。科学合理的旅游及环境政策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要想旅游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突显政府在营造旅游发展软环境中的作用。②加强景区环境监督,实行绿色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引进生态绿色管理的技术方法,科学估算景区的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可再生性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旅游开发、旅游经营行为实行绿色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塑造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环境。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休闲旅游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目标,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省要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特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设计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建设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形成景区依托型、产业依托型、环境依托型等多种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作者:程晓丽田晓四单位: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一、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宁镇扬三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和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但要地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仍然面临较多问题。第一,宁镇扬三地由于长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存在各自开发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旅游资源、人力、物力过度浪费。第二,该地区内旅游景区和酒店业的资源消耗高,景区垃圾处理未实现循环经济,绿色酒店所占比例不大。第三,宁镇扬三地缺少旅游业龙头企业,集团化企业数量较少,对外竞争力较差。
二、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的价值分析
(一)旅游产业战略价值2014年8月国务院颁发的31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和同时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是以资源依托型为主的旅游业保护其优秀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旅游产业实践价值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将使旅游企业、景区、企业与景区等各环节实现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物、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旅游企业层面上,通过实行微观循环经济,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同时也可加强三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品的创新。景区实行微观循环经济,则可改善景区环境,创新生态景区的服务。宁镇扬三地从社会层面上构建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实现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
(三)旅游产业环境价值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防治旅游环境污染、改善旅游企业生存环境、保持旅游生态和谐的重要途径。将宁镇扬三地旅游业看成一个可循环的系统,由政府出面共同制定旅游规划和营销方案,防止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改善当前旅游企业的生存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建立科技研发体系、教育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等,真正从公众、企业、政府三方面认识到循环经济的的价值,改善消费观念、防止旅游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宁镇扬旅游一体化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
(一)政府统领构建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循环经济体系由宁镇扬三地政府统领,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以循环经济系统为主导思想,制定旅游产业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的各方面规划,完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规定三地旅游业合作内容和重点合作项目,如酒店与生态农业园区的合作,景区和酒店等企业与科技部门和环卫部门的合作等,防止各自为政、内耗严重以及过多的重复建设,规划一经审定,应具有法律效力。
(二)健全实施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区域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企业评估体系、经济奖罚机制等,消除三地旅游市场的制度壁垒,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加大主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旅游法规的完善,确保循环经济落实到旅游行业中来,提高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操作性。
(三)丰富宁镇扬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宁镇扬旅游业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辅之以度假、商务等旅游产品。要加强对生态农业、休闲养生、修学度假等旅游产品的创造,积极创新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文化内涵高、绿色养生性的休闲、度假绿色旅游产品,增加采用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景区,向游客灌输循环经济的理念,共同促进宁镇扬地区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塑造宁镇扬高品质整体旅游形象,实施宁镇扬旅游整合营销通过对区域内文化脉络的梳理与旅游资源特色的提炼,宣传宁镇扬的循环经济体系,塑造高品质的整体旅游形象。制定统一的整合营销计划,多种形式并举,开展长期的整体性联合促销。建立优质高效的宁镇扬旅游网站,提供具有信息和服务双重功能的内容,普及循环经济的知识,宣传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和部分潜在旅游者的需求。
(五)宁镇扬旅游企业贯彻落实旅游循环系统在企业层面,宁镇扬地区的景区开发者、旅游饭店的经营者及其它旅游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范自己,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旅游景区方面,引进循环经济系统,降低景区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如污水的净化及重复利用,垃圾的分类和利用等;有针对性地编制旅游解说系统,加强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生态教育使旅游可持续观念深入人心。从饭店方面,根据国家绿色酒店的要求,引进循环经济系统,减少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另外,将强宁镇扬区域内酒店之间的合作,加大饭店产品创新,如互换厨师举办特色美食节,与生态农业结合,推出绿色养生系列餐饮产品。从旅行社方面,在产品的设计方面贯彻循环经济原则,重点开发推介生态旅游产品和低能耗的旅游产品,在旅游要素的组合中偏向注重循环经济的企业,如绿色饭店餐馆等;在接待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导游员的作用对游客施加影响,方便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4]。
(六)健全旅游服务网络体系,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网络体系包括健全的交通体系、详细的信息服务平台、优惠的区域旅游网络。加强宁镇扬区域内旅游交通协调力度,开辟旅游车辆“绿色通道”,形成区域旅游集散网络;建设宁镇扬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统一的、开放的、交互的信息传递网络。推行三市公园卡、旅游年卡、组合式联票和交通卡的通用,制定区域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区域旅游质量。
作者:许辉周海琴单位:扬州市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1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1.1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鉴于浙江旅游数据以市为单位进行统计,文中以浙江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分析2000~2012年间的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和市际差异及其演进.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文中主要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同时考虑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的数据可获性.据中国人民银行汇率计算: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当年平均汇率+国内旅游收入.文中数据源自《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公报》、《浙江旅游统计便览》、《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报告》和各市2000~2012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1.2研究方法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测度方法,主要借鉴发展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方法测度.绝对差异是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差异,相对差异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平均水平的分异程度.本研究采用标准差反映区域绝对差异,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反映区域相对差异.
2浙江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进
2.1浙江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
计算2000~2012年浙江省各市旅游总收入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表1)发现:(1)浙江各市旅游总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只在某些年份偶有波动;而标准差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12年变异系数从1.11下降到0.72,下降了54.17%,仅在2002~2003年期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但对总体下降趋势影响不大.而标准差从2000年的61.08上升到2012年的353.06,上升了478.03%,上升趋势明显.(2)按照国际标准,以0.4作为基尼系数表征收入差距悬殊与否的警戒线,将其应用到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测度,浙江各市旅游总收入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54下降到2012年的0.39,下降了38.46%,从0.4以上逐渐下降到0.4以下.这表明浙江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渐趋合理.整体而言,浙江旅游经济近13年呈现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该趋势仍将继续.
2.2浙江省旅游经济市际差异
2.2.1市际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构建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衡量一个地区国际、国内旅游在全省所处的地位,以此来探讨各市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其中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各市国内旅游收入/全省国内旅游收入平均水平;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各市国际旅游收入/全省国际旅游收入平均水平,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对比2006年和2012年浙江省各市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可知:(1)2006年在国际旅游方面,仅有杭州和宁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杭州发展水平指数高达4.6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嘉兴、金华分别为0.83、0.99,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湖州、绍兴、台州等水平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2)2006年在国内旅游方面,杭州、宁波、温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杭州依然遥遥领先,发展水平指数高达3.13;宁波、温州分别为1.92、1.06;绍兴、台州在0.9以上,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嘉兴、金华两市都在0.8以上;丽水、衢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3.综合国内、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发现嘉兴、丽水、金华、舟山4市在全省范围内的国际旅游地位高于其国内旅游地位.(3)2012年在国际旅游方面,除杭州、宁波外,丽水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指数为1.0021;杭州依然位于领先地位,发展水平指数高达4.70;金华仍保持在0.9以上.(4)2012年在国内旅游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除杭州、宁波、温州外,又增加了绍兴;嘉兴、台州、金华在0.8以上.同时,2012年全省范围内国际旅游地位高于其国内旅游地位的市由2006年的4个减少到3个,分别是杭州、丽水、金华.2000~2012年浙江国际旅游方面,湖州、绍兴、丽水、衢州等4个市的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在全省地位不断上升;杭州在2000~2007年国际旅游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2007~2012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宁波与杭州正相反.而2000~2012年浙江国内旅游方面,湖州、嘉兴、丽水、衢州、舟山等5市的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总体呈不断提高趋势,而杭州、宁波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上,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市际空间分异(图1):杭州、宁波的国内、国际旅游发展在全省都处于优势地位,是带动浙江省旅游发展的龙头;但其旅游发展水平指数相比其他市上升缓慢,甚至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国内旅游方面,两市都呈下降趋势,表明杭州、宁波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在放缓。
2.2.2市际旅游发展水平与产业地位空间分异各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各市旅游总收入占本市GDP的比重表征旅游经济在本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表4).以2012年数据分析发现浙江省多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在本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一致:(1)杭州、宁波两市的旅游经济在全省旅游经济中的地位高于其在本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2)舟山、丽水、湖州、衢州、绍兴等市的旅游经济在本市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高于其在全省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尤以舟山、丽水两市表现明显,舟山旅游经济占本市国民经济高达31.31%,丽水也达23.25%.
2.2.3市际旅游发展相对水平空间分异测算各市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可知:(1)杭州、宁波两市2000~2012年旅游总收入历年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杭州最高可达3.88,最低也有2.82;绍兴在2000年、2011年和2012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台州在200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温州2006~2008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000~2012年的年际变化趋势,杭州、宁波两市比率不断下降;湖州、嘉兴、丽水、金华、衢州、舟山等市比率不断上升;台州在2000~2005年间比率不断上升,之后不断下降;温州年际波动频繁,总体接近全省平均水平.(3)浙江省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空间差异较大.2012年杭州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高达2.82,而衢州、丽水均低于0.5;同年,杭州旅游总收入达1392.25亿元,宁波为862.8亿元,两市旅游总收入之和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1.58%.这表明浙江省旅游经济主要集聚在少数旅游发达城市,如杭州、宁波等,旅游经济发展市际差异显著.
3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影响因子分析
3.1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凭借,一切旅游活动都围绕旅游资源展开.一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度,影响着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截止2011年底,全省共有部级风景名胜区18处、部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5A级景区10处、国家4A级景区124处、部级森林公园38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表5).从图2可知:(1)浙江省各市旅游资源丰度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旅游资源丰富且等级较高的城市常常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中,杭州、宁波等城市拥有数量较多且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舟山、嘉兴等市旅游资源丰度较差,因此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绍兴、温州、丽水、台州的旅游资源丰度高度接近,数值都在1.0左右,但旅游总收入却相差很大,尤其丽水市与其他3个市的旅游总收入差距较大:绍兴旅游总收入为1.03(相对值),而丽水仅有0.42(相对值),说明丽水旅游经济落后的原因不在于旅游资源匮乏,而在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条件较为落后,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3)湖州、金华、衢州旅游资源丰度相近,分别为0.63、0.81、0.74,但衢州旅游总收入明显低于湖州、金华,也可归因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条件存在的差异.
3.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产业关联性强,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高度的依赖性.只有多个行业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繁荣的背后,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同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参与旅游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将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相关性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征,旅游业发展水平用旅游总收入表征,2012年两者相关系数为0.76.可见,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如杭州湾沿岸地区的杭州、宁波、绍兴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更多的资金、技术等投入到旅游业及其他第三产业中.相反,浙西南的衢州、丽水等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对其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相反,较差的交通条件会阻碍旅游业的发展.鉴于目前国内旅游交通方式仍以汽车为主,选取2012年浙江省各市公路网密度反映地区交通优势度(表6).由表6可见浙江作为沿海旅游发达省份,总体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公路网密度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因各地自然、社会条件不同,交通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对旅游经济产生不同影响,如嘉兴、湖州公路网密度较高,嘉兴高达2.0以上,湖州为1.39.而丽水、衢州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分别只有0.82和0.88.嘉兴地理区位独特,交通条件优越.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等贯通全境.201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179.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9.06亿元,分别增长15.8%和18.3%,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居于浙江省前列.杭州、宁波作为浙东北地区的两大旅游集散地,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极为发达,尤其是以杭州和宁波为关键节点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浙西南的丽水、衢州等地以山地居多,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游客可进入性,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3.4产业结构与规模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状况对各产业的发展及总体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其发展需要第二产业及交通运输、商业、金融、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部门的支持.分析浙江11个市产业结构与规模可知:(1)杭州为“三二一”型,第三产业比重为50.94%;宁波、嘉兴、绍兴、温州等为“二三一”型,各市第二产业实力雄厚,较高的工业财政税收增加了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投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2)丽水、衢州等地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有限,旅游业的发展仅依靠独特的旅游资源,未能形成规模.因此,旅游经济总量虽在增加,但与发达城市相比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
4结论及建议
针对浙江的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和市际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发现:(1)浙江整体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市际差异显著.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且此种趋势仍将继续.(2)杭州、宁波、嘉兴、舟山等市以及台州、温州等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金华、衢州、丽水等市的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此格局在2000~2012年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且浙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温台沿海地区次之,浙西南的金、衢、丽地区较差.浙中的义乌、东阳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受长久以来几近固化的空间格局影响,阻碍了浙中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全省整体水平的提升.(3)就国际旅游而言,杭州以2007年为分界点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宁波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湖州、绍兴、丽水、衢州4市的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其他地市发展相对平缓;国内旅游方面,湖州、嘉兴、丽水、衢州、舟山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杭州、宁波总体呈下降趋势.(4)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存在空间不匹配现象,杭州、宁波旅游业在全省旅游经济中的地位高于其在本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绍兴、舟山、丽水、衢州的旅游产业在本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高于其在全省旅游经济中的地位,绍兴、舟山、丽水3个市极为明显.为全面提高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异,结合海陆统筹,考虑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发展滨海及海岛旅游业、推动海陆旅游统筹发展.即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契机,高度重视海洋旅游业,突出滨海旅游与海岛旅游特色,加快海洋旅游业发展;在发展海洋旅游的同时带动陆域旅游的发展,实现海陆旅游一体化发展.(2)建设专项旅游产品,提升海洋文化内涵,塑造多样性市场.兼顾旅游资源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海洋旅游产品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浙江旅游的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富于体验化、个性化、主题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杭州、宁波应加快旅游产品的升级,努力寻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舟山、温州、台州应借助优势区位加快海洋旅游开发,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浙西南地区素有“浙江绿谷、天然氧吧”的美誉,可发展森林与乡村旅游,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景宁畲乡文化、廊桥文化、香菇文化养生与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修学游等。
作者: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宓科娜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一、旅游经济的空间特征
1.方法笔者首先运用ArcGIS软件分析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特征,然后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揭示各省域间旅游经济的空间关系。空间探索性分析(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ES-DA)是一种分析空间相连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分析,在没有先验的理论假设下,通过作图、制表、方程拟合、计算特征量等手段来了解被观察单元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相互影响方面的特征;它的优点在于可将具有相同或相异属性值的地区以图像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并把空间关系分为空间全局自相关和空间局部相关两个部分,来揭示空间效应中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常用测度空间关系的指数有Geary’指数和Morans’I指数,笔者采用Morans’I指数,取值在[-1,1]之间,若Morans’I指数为负,说明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离散状,若为正则呈集聚状,若为0,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关系。
2.数据笔者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度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文中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四川省旅游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各省市统计年鉴(2000~2012年)、《四川省旅游统计便览》、《浙江旅游统计便览》、《湖北省统计便览》。入境旅游收入根据当期年末美元与人民币兑换汇率进行了换算。
3.旅游业空间特征分析(1)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发展水平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聚集与分散、多中心,局部“中心-外围”特点突出笔者运用ArcGIS软件绘制出2000~2012年间各省旅游总收入均值的5级分布图(如图1所示),显见,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符合“腾冲-黑河”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为高发展区,以西为低发展区,大致呈由东及西阶梯状分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市由南到北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第二级由东到西为辽宁、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第三级由东到西为河北、山西、安徽、陕西、云南;第四级由东到西为黑龙江、吉林、江西、重庆、贵州、广西;发展水平最低的由南到北为海南、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就全国而言,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既有集聚、规则的分布,也有随机分布。集聚分布表现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聚集在东部沿海,最低的省份则集聚在西北部;发展水平相近的省份在空间上相邻,如第四级发展水平的黑龙江与吉林相邻、重庆与贵州、广西相邻;规则分布表现为东、中、西部虽呈梯度递减、但东部、西部区内仍然存在旅游经济发展高低相间分布;随机分布则表现在“腾冲-黑河”以东地区,多种分布方式共同存在。由此可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多分布在东部,但西部的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多分布在西部,东部的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描述性分析可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多样性,空间特征显著,聚集与分散同时存在。无论是高发展水平区,还是中、低发展水平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区皆存在空间相邻的现状;局部既有发展的“中心”也有发展的“凹点”。(2)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呈增强-降低趋势空间全局自相关揭示的是旅游经济的空间依赖性。根据2000~2012年旅游总收入、以边和点相邻作为空间链接关系(将广西、广东作为海南邻居),运用GeoDa软件计算出其全局Morans’I指数(见表1)。2000~2012年间,指数值皆为正值,即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在此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状态;其空间相关水平呈现先急剧增强后又有所下降但呈现出较为平缓的趋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聚集程度在2005年达到最高(0.3123),最低的是2000年(0.2091)。可见,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空间全局自相关,即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3)相邻省份的空间关系显著与不显著的数量各占1/2笔者根据旅游总收入绘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分析(如图2所示)。局部空间分析旨在了解某一省份与其相邻省份之间的关系,揭示的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分布模式分为4类: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高-高、低-低相关模式指的是某一省份的邻省具有同样的特征,为正相关,表示空间集聚;高-低、低-高相关模式指的是某一省份的邻省与其特征相反,为负相关,表示空间离群。图2显示,旅游经济空间关系的空间聚集与“中心-外围”特征同存;同时,我国部分省区市与其相邻省份空间关联性不显著,部分省份的局部空间关系明显。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高相关的省份有上海、江苏,低-低相关的省区从东到西有甘肃、新疆;这说明高发展水平省集聚在东部,低水平发展省集聚在西北;高-低相关的省区仅有四川;低-高相关的省区有安徽、福建,“中心-外围”特点突出,四川省是西部旅游经济的发达地区,安徽、福建是东部地区的欠发达地区;也就是说,四川是西部旅游经济发展的极点,安徽、福建是东部的塌陷点。
二、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计量分析
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表明,相邻省份的旅游经济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这从描述性角度说明,2000~2011年旅游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的大小则要通过定量分析而得。
1.计量模型构建本文旨在分析政府主导模式下旅游经济发展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且从旅游经济系统本身入手。旅游经济系统包含了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两个方面,具体而言,需求主要指的是可支配收入以及闲暇时间,而2000年以来,闲暇时间并未大量增加。因此,此处的旅游需求主要是指可支配收入;供给主要指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设施。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区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可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产业发展环境反映了政府主导模式的具体内涵,其间主要是制度环境。因此,笔者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与产业发展环境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Y是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D是各省的旅游消费需求,S是各省的旅游供给,P是各省的旅游发展环境,ρ表示空间溢出效应,ω表示空间相关关系,Xi,t为一组控制变量,μi为空间随机项。
2.变量说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用各省区的国内旅游收入表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入境旅游收入受区位和开放程度的影响(广东、上海、北京作为我国重要入境口岸,入境旅游收入远高于内陆地区),为了剔除由于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结构差异所导致的不一致,笔者未将各省的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由两个方面构成,(1)旅游交通:交通被誉为旅游业三大支柱,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旅游消费者(即旅游者)的空间转移,便捷的交通为旅游者空间转移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本地交通密度即铁路、公路的营业里程除以国土面积表示。(2)税收:用税收占旅游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代表政府对旅游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变量。税收比例越低说明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反之则反。旅游需求:旅游者出游主要受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约束,因休假制度的限制,大部分旅游者的闲暇时间是确定的,受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约束更强。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数据获取存在困难,本文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旅游消费的指标。旅游供给:由旅游景区点表示,旅游景区点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是吸引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因素。我国存在多种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分别由国务院不同部门进行评价。为了保持评价体系的一致性和避免重复,笔者选择4A级景区和5A级景区作为旅游资源的变量,未将遗产类景区纳入分析,原因在于遗产类景区包含在5A级景区内。由于A级景区体系始于2001年,2000年旅游资源的数据则由部级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优秀旅游城市加总而得。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它依托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而存在,因此,未采用旅游接待设施作为旅游供给的变量。控制变量:对外开放水平,由外资酒店固定资产投入与酒店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表示,表示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的管制状态;由于对外开放水平部分省份部分年度的值为0,参照刘卫东等的做法,将其赋予一个很小的值10-8;各省区人口总数,用于人口规模对旅游出游率的影响。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笔者利用各个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进行了折算。
3.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面板模型的回归估计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方面。由于本文是对我国大陆所有省份旅游经济中的本地消费倾向进行分析,所考察的截面单位是总体的所有单位;同时,旅游经济的两大特点即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和旅游消费者的空间移动,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定效应对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用地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更加合适。对模型进行空间效应检验可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是通过空间误差冲击所致(见表2),应选择模型(2),并对模型(2)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表3中列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无空间效应项时的估计结果,笔者主要以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将后两者的估计结果作为模型和变量参数是否稳健的参考。从3个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模型与变量参数在统计上具有稳健意义,但变量参数的大小存在差异。(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为1.36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国内旅游需求在2000年以来的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而言,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旅游需求的大小相关;按照国际经验,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开始增长,尤其是国内旅游;为2000美元时,国内旅游进一步发展,出境旅游增长;5000美元时则出现城市的度假旅游。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佐证了这一发展途径。如2006年人均GDP2070美元,同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13.94亿人次,达到国民平均每人出游一次的规模,标志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期;2011年人均GDP5450美元,这意味着旅游需求进一步增加。(2)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旅游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弹性系数为0.45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旅游经济的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和旅游消费者的空间移动两大特点决定了交通在产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承载了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还的运输任务,是客流流向的主导力量之一,这样的矛盾现象集中体现在黄金周出游现象中。虽然有研究表明,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所采用的计量模型有差别所致。产业发展环境的另一变量税负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现阶段旅游经济发展并未受到政府的制度环境的影响。(3)旅游供给表示旅游供给的变量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估计系数不显著。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基础之一,主要指的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的基本内涵是“愉悦”和“异地”(与居住地相异),只要能够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客观事物皆可称之为“旅游资源”,从旅游的基本意义来讲,旅游资源具有广义性,这也许是以星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评定的旅游资源级别、数量来分析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的原因。(4)旅游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旅游经济从描述性分析中可知旅游经济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计量结果说明,空间依赖性达到0.44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而有益的,即相邻空间的省份(本文指的是边界相邻的省份)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理解为空间示范作用,即一省的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相邻省份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促进程度为47.4%,这也就解释了旅游经济相似水平发展的省份为什么在空间上出现集聚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尽管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日本的经验表明,旅游业可以反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扮演调结构、促增长的杠杆角色,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它又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可以调节人的身心,降低现代社会带给个人的负面影响,因此,发展旅游业对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黄金周”以来,旅游经济呈现出“东高西低”、相似发展水平空间聚集、局部“中心-外围”特点突出的空间特征,且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即空间集群),在时间上体现出“增强-降低”的趋势;旅游需求、产业的发展环境以及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形成这一空间特点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来,旅游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政府主导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而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是保证政府主导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点;另外,政府为产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基础环境也是旅游经济能够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政府主导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较好成绩,若要继续以此模式发展旅游经济,必须处理好3种关系,即:旅游需求、旅游需求的地区差异与旅游业发展、相邻省份旅游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的关系。具体而言,根据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央政府则要掌握旅游需求的规律,合理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空间布局;地方政府则要因地制宜,考虑本省旅游需求以及相邻省份的旅游经济发展程度,考虑相邻区域的合作,开发本地和相邻省域的旅游消费,低水平省份可以借助相邻高水平省份相关经验,如可采取“邻里模仿”等策略拓展现有的发展方式和路径。而高发展水平的省份则要考虑邻近低发展省份的影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保持既有的发展政策之外,还需加强与邻近省份边界区的合作和竞争并继续保持领先发展。不论哪级政府,均要保障旅游经济的发展环境。
作者:向艺郑林王成璋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云协作模式
为解决好传统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提出利用建立旅游产业资源集中整合的云平台,通过云协作机制来促进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以此提高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根据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云协作的应用需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即初级应用阶段和高级应用阶段。
(一)云协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初级应用阶段模式云协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初级应用阶段,最需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建立开放式的云协作机制。在云协作机制中,各种参与实体之间可以顺畅地沟通信息,使用对方可共享的社会、经济、信息等资源,以此达到降低自我经营投入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多赢和谐局面,促进整个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最终提高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这样可以使得旅游产业中各方之间存在的固有的和非固有的关系巩固化和规范化。其次,引入社会中第N方参与到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中来。第N方可以是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通讯、快递等信息物流机构,可以是除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行政职能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对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社会任何实体、任何产业。这样能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封闭半封闭状态,一跃成为开放式产业。这种第N方加入越多,整合的社会资源越丰富,旅游经济的产业发展实力也就越强大。因此,开放式对云协作机制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二)云协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高级应用阶段模式在云协作初级应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类似IT行业中云计算的云平台。这一云平台是参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类社会实体的信息加工处理和资源整合的中心。所有的社会、经济、信息等资源都将在这一平台进行处理和交换。以旅游专业学校为例: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法律法规设置到云平台;旅行社将切实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要求设置到云平台;旅游从业人员将工作中遇到的市场情况和问题设置到云平台;旅游者将对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设置到云平台;第N方将自身参与旅游产业的目的和存在的各种需求设置到云平台。旅游专业学校就可以通过这个云协作平台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宏观旅游产业政策、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旅游从业人员所面临的新的市场问题和素质要求、旅游者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直接要求以及第N方所带来的旅游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依此来进行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适合旅游市场发展的理论研究等工作。旅游专业学校则不必扮演这些实体在经济中的角色,不必增加相应的参与成本,就可以得到这些有益的资源,这也是云协作的最大效用。
二、云协作机制在旅游经济中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云协作机制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既不是经济风险,也不是产业市场风险,而是如何建立健全这种云协作机制,并把这个机制落到实处。另外,要调动社会经济中其他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益的实体资源,除要有开放式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更重要的是要使参与的实体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为了应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基本手段解决:首先,通过行政机制建立云协作平台。云协作平台的建立,需要通过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主导才能实现。目前旅游经济产业中的各个参与实体,均第一注重切身利益和直接利益,各方之间的往来关系既不透明也不直接。这就导致各方即便面临难以处理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更不会在市场经济中自觉地联合产生一个可以相互沟通和利用的平台。而单靠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一方,很难协调各个参与实体以及建立协作机制,更难利用旅游产业以外的各种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政府各级相关部门主导,共同促成旅游经济云协作机制的建立。其次,商业化运作云协作平台。在政府主导建立云协作机制平台的基础上,将该协作平台推向市场,商业化运作,使云协作平台本身也纳入到市场经济运行当中。这也是保证云协作机制开放式特点的基础。云协作平台所具有的强大资源集中整合、信息处理功能,本身就蕴含着资源配置、信息经济等实现市场化的基础,因此,该平台的运营管理完全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最后,调动市场各类实体的积极性,吸引第N方参与支撑云协作平台。在市场经济运营中,各类参与方均把经济效益列为首位,因此经济效益也就是第一驱动力。而这一驱动力的来源,一是要有健全的参与机制与退出机制,二是要有盈利效益,二者缺一不可。在云协作机制的平台建立初期,政府可以出资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形成云协作机制平台引导基金,有了这个资金保障,各类参与到旅游经济产业的实体就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加之参与后会以较小的使用成本获得同质同量的社会资源,会直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体企业就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云协作机制运作的良性循环。
三、云协作机制在旅游经济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对云协作机制在旅游经济产业中的应用分析,笔者认为该机制比较突出重要的意义有三点:第一,实现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加快旅游现代化进程。云协作能够优化畅通信息流通渠道,有效整合旅游经济产业各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资源共享,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改变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结构,增强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多层面信息渠道,以旅游信息化带动旅游现代化,实现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型,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二,提升小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旅游产业建设参与实体队伍。在各类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旅游经济产业中处在求生存、非优势地位的小实体经济可以通过云协作平台,充分利用旅游产业中的各种有效共享资源,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不必进行较长时间的积累发展和巨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取得和大的实体同等的竞争位置,进而较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大大降低旅游产业中这一部分被市场淘汰缺失的机率,使得旅游产业建设更加完整并能保持蓬勃的发展生机。第三,延展旅游产业链条,实现多产业合作共赢。云协作的应用既可以整合旅游产业内部各实体的资源,又可以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益的社会其他产业实体资源吸纳进来并进行有效整合,极大地充实旅游经济的发展实力。在开放式的云协作机制平台中,其他产业实体的积极参与,可以使旅游经济的发展实力无限放大,参与的第N方越多,旅游经济的发展力量就越强大。同时,它能带动其他产业更快更好地纵深发展,不但能实现参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实体多方共赢,甚至可以实现多产业共赢。云协作机制平台的建立和运用,将是我国旅游经济建设切实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作用的大趋势和必然结果。通过该机制的运行,旅游产业必将巩固其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作者:刘俊丽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一、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浅表开发,缺乏特色在湘西目前的旅游中,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首先,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的开发能力,形式上比较老化僵硬。直到现阶段,凤凰依然以其既有的传统魅力吸引着游客们,在产品上并没有做到及时的创新,导致难以吸引回头客。其次,湘西州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大,并没有探寻出富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当前的文化资源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造成产品民族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个性不够突出。凤凰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是非常有名的手工作品,富有名气,然而近年来手工制作者越来越少,创新的势头并不明显。第三,旅游的形式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题,缺乏游客对民族文化的体验和参与旅游项目,更缺乏针对不同游客为目标的专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层次不高,产品构成十分单一。
(二)民族文化旅游协作:整体不力,各自为政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局部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湘西州的村寨相对独立,旅游区中民族村寨群的整合力度不强,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景区和景区之间重复项目太多,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回头顾客、带来流连忘返的美好感觉。第二,整体而言,张家界可以说是湖南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域,其独有的地域优势使其成为湖南旅游业的优秀。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其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在日趋完善。除此之外,世界闻名的湖南凤凰古城更是有着独特的客源市场,相关的地理位置也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无法比拟的。由于其经营模式、旅游项目、市场开发以及营销都与张家界的有所不同,使得张家界和凤凰古城的旅游业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各自为主。正因为如此,从外界看来,湘西内部的旅游行业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体,人力资源、交通、旅游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力不强,整合力度不集中,县与县之间合作开发意识缺乏。
(三)民族文化旅游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参与旅游内容上,形式单一,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听导游讲解,毫无新意,而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多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多是以模仿为主,无法激发游客参与到其中,比如土家族的结婚习俗哭嫁,哭嫁这一习俗本身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当新娘或者新郎,与当地知晓哭嫁流程的人们一起表演,让他们全身心地感受哭嫁的趣味和特色,哭嫁歌也可以现学现唱或是即兴改编。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也能让旅游者充分感受到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民族文化旅游促销:魄力不足,运作乏力为什么同是小镇,湘西凤凰相较于云南丽江的名气却小很多,难于具备国际知名度,也不能吸引大多数的回头客源,最大的原因还是旅游推销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湘西州内的民族旅游区还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标识系统,在部分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缺乏基本的信息资料,这让游客来到此地感觉是一头雾水,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其次,湘西旅游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进行高水平的策划和包装难度高,保守的营销方式和有限的营销资源使得湘西州部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至今还无人知晓,有“久在深闺人未知”的韵味。第三,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尚未形成统一品牌,品牌的定位、塑造、提升以及推广等方面还应加大工作量,如何使湘西能够被世人皆知,将“神秘湘西”的品牌做大,保证游客来源,也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促进湘西旅游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旅游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湘西州最具特色的资源,但是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建立好民族旅游的生态环境,不仅实现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更要实现湘西州的社会发展,两者达到统一。
(一)实施整体规划,健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体制要想发展湘西的旅游行业,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民族发展的旅游文化经济产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一方面,建议政府成立民族特色服务站和委员会,经过对工作人员的特殊培训,实现对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并且在各县、市下设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管理分会,广泛调研、征集,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决策建议,为州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指导小组的研究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和意见。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旅游行业组织和旅游中介机构,成立湘西州旅游协会,并且设立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等分会,协会和分会的相关章程、职能、活动方式和经费来源要真正体现民间、协调、自律的特征。同时尽快从旅游局的主管业务中分离出来,实现事业化和企业化,逐步建立和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的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湘西州旅游经济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次,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科学决策机制。一方面,应该以位于湘西州政府所在地的吉首大学为依托,整理联合湘西州内各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湘西州民族文化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库,为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队伍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的现象,应该加强与相关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着力吸引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适应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优化产业条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机制首先,建立健全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第一,做大做强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产品,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重点,充分展示和传承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习俗、民族节庆、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风情文化;第二,做好做精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古丈茶文化、楚巫文化、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等资源优势,努力开发如“里耶古城”、“南方长城”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第三,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面向省内外的中高档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同时积极鼓励和规范发展大众化乡村旅游产品。其次,改进优化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环境。第一,应该深入学习并且贯彻落实相关旅游业法律法规,为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并健全地方配套性法规政策,特别是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依法制定有利的支持政策;第二,消除一切不合理收费、重复收费和乱收费行为,减轻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的负担,努力将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和优化社会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第三,应该完善旅游交通环境。加快发展旅游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湘西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善湘西州的旅游交通环境,是提高湘西旅游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正确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观念。科学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湘西州在大力发展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一是要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帮助广大民众树立起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观念;二是教育广大市民、民众不要让经济效益冲昏头脑,鼓励他们自觉自发地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湘西州各相关企事业组织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切实利益,尊重他们的民俗文化习惯和生活模式,做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尽量避免引起当地居民和外来开发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在短时间内构建起全民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体系。第二,有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障力度,做好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评估。需要本地创建相关立法程序,对若干重要民族文化遗产实施法律保护,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资源普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同时,以创建旅游业品牌为最终目的,通过一系列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实行责任制,对湘西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到分层、逐级保护,创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大文化遗产申报的经费,并且做好相关的文化交接工作,更应该加大相关的广告宣传投资,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争取在2015年之前完成湖南凤凰古城文化遗址的申报工作。
(四)实施素质工程,加快民族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工作首先,实施民族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一方面,需要尽快制订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和计划,各企业应当与大学联手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经济产业机构的交流,引进其他地区的优秀人才;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本土民族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比如在吉首大学等相关院校中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湘西文化旅游组织对湘西本地的旅游行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培养新生代的旅游职业人才,并且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相关的导游、初级外语等培训专业。另一方面,需要深化落实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通过内部人才调配机制,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专业型导游,同时合理调配内部人才,强化各部门的职能,经由对区域外部的人力资源输入机构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配备制度。其次,共建良好的用人环境。具体说来:一是深化制度改革,实行更加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制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艺术、文化以及管理人才也应该逐渐代替现阶段的自由职业者,这也是发展的趋势;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竞争制度的引进,对民族旅游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职称进行全面整改,相关的福利制度、工资制度也应该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出台一些文化旅游事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来湘西兴办旅游企业。总的说来,就是要想方设法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打造成能够真正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开放区域,吸引更多更好的旅游业人才来湘西发展。
作者:李林蔓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