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教育问题论文

教育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27 09:5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问题论文

教育问题论文: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课程结构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应以怎样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代学科与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为培养这些人才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适应它?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如:黄豆豆的跳、转、翻、腾所展现的令人眩目的难度;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惊叹的轻盈,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舞蹈动作成为了新世纪舞蹈表演技术的典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对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三是舞蹈教育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优美的舞蹈,矫健的肢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舞蹈训练周期长,舞台寿命短,还要面临肢体易老化的问题。培养一名舞蹈表演人才,从十多岁就要开始学习和训练基本功,有的年龄甚至更小,年复一年不能间断。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艺术,如何能保持专业的持久性,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应仅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创作实习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在他看来,表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作实习又必须先“耐心地学习人体动作的基数和简单的比拟性的组合。”要突破传统的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广泛开拓专业领域

综合类大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块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这使得舞蹈专业学生能够在这个大环境中吸收广阔的、丰富的知识。如何利用好这种氛围和知识环境,则是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各门专业都离不开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的支持,舞蹈专业也如此。在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提倡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等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的途径更加广阔和多样化。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创作欲望中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学习音乐创作知识,学生在舞蹈音乐方面可以拥有更加独立自主的创作空间。

(二)加强理论课程比重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怎样使学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之中,就是如何引导他们走出传统舞蹈学习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建设。如何了解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舞蹈教学的改革则是成败的关键。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着舞蹈课堂的主体地位,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效果不理想。具体到课程设置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观念陈旧。舞蹈教育注重技术训练、风格训练,缺乏理论和语言技能培训。第二,授课方式单一。在教学的方式上,以灌输式为主,启发式少,学生舞台实践机会、参与基层排练等有限,不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对策: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改变不应仅仅是某些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应避免简单重复的传统教学,更多地融入学生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和对问题主动探索精神。二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其综合能力。l_4具体到理论课程,除专业课之外还应加强舞蹈理论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例如:开设《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基础理论》、《舞蹈编导常识》等课程,向学生讲授舞蹈艺术概念、定义、种类、题材、美学特征等有关舞蹈艺术认识论方面的内容,讲解舞蹈作品如何根据音乐进行的构思、创作;舞蹈动作的提炼、发展、变化;舞剧、舞段的形成等。舞蹈编导课程在学生走向社会后将发挥巨大作用,在活跃基层文化,普及舞蹈教育方面等都需要学生具备编导方面的能力。以上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塑造艺术人格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课重要的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于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探索。高校舞蹈教育任重而道远。

教育问题论文: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论文

1统计教育的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院校统计教育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使院校统计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有统计专业的高等院校130所,设有统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所。但统计教育规模近几年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就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1991年统计教育规模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当下统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0.23%,与发达国家的2.5%相差甚远。由于统计招生人数下降,统计教育规模缩小,出现了一些院校统计系部合并,统计教师转行的现象。统计教育目前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

3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问题

一是德育工作目标过高。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了尽快与发达地区教育接轨,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活条件相脱离,提出了理想化的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向学生提出“成人式”的要求,造成了基础性的应该做到的道德要求被忽视,使德育工作只热衷于树标兵、抓典型,却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锻炼重视不够,形成了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二是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学校根据自己的德育目标,为保持德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德育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致使德育工作观念落后,内容陈旧,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还有部分教师用二三十年前自己学生时代“吃冷摸、睡凉床、步行上学”的经历去教育和要求现代的学生,学生就会感觉到这些要求已经过时,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是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的对象,是被管束的对象,教师总是习惯于将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穿上道德规范的“盔甲”,或是照搬别人的做法,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采而有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还有对学生提出的“不准乱扔垃圾,不准损坏校园一草一木”等等诸如此类的缺乏正面引导的具体要求。

四是德育工作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在德育工作中“说教德育”、“口头德育”占有优势,而“生活德育”、“实践德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对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德育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德育考核简单采用“做好事加分,做错坏事减分”的办法。然而,在这“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学校和教师却考虑的不够。

五是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差。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学做人的关健时刻,思想和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游离于社会监管之外的“黑网吧”,为牟取暴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性品。实戏证明:一首不健康的歌曲,一部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可以把中小学生搞的善恶颠倒,丑恶不分,意志消沉。

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我们要把握好德育工作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和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家长要有科学的成才观,让孩于先成人后成才,不能把“考试是否夺冠”和“升学是否考上重点”作为衡量子女成才的标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思想、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是现代人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真正标志。积极倡导学生从自身实践做起,注重自我,发展个性,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2、根据实际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要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精神与要求。在追求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必需的基础性的目标的实现。教育学生要攀登知识高峰先要学好基础文化知识,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先要学会为自己的家庭、团队和班级做贡献,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先要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母亲、怎么样爱护自己的集体、怎么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等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学生喜欢的、乐于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忌强迫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3、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德育工作的生命在于“真”和“实”,要积极倡导学生通过自身真正的生活实践,产生体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通过参加一次集体活动、观看一张宣传画、收听一则新闻报道、欣赏一首歌曲、召开一次本题班会等生活体验悟出其中的道理,启迪思想,从而达到认识的提高。同时,让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在心灵深处产生撞击,升华思想。教师也要有意识的用英模去影响学生,用家庭、学校和班级内亲切感人的榜样去引导学生,用先进的事迹、高尚的品德去感化学生。

4、建立“学校一社会一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课堂,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规范、约束和矫正,并不断地将教育活动向家庭辐封,向社会延伸,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开放型德育教育网络;家庭是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修养形成的“第一环境”,家长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卑的成长环境;社会在德育工作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一头连着家庭,一头连着学校,要号召全社会成员精心裕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只有形成学校一社会一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生的思想行为随俞随地都会受到约束,才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问题论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究论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其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虽然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子女进城读书,不过相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其数量实在有限。大多数孩子都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

调查发现,部分孩子在父母离开以后,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务活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没有营养充足、美味可口的饭菜,没有家长的辅导和管教,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和自卑感,出现成绩下滑的迹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以下从家庭、学校、政府这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家庭

1.父母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的关心有限

父母平日都会打电话回家关心孩子的健康、生活、学习等基本情况,会定时向监护人寄钱,以满足子女生活学习所需。然而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而言,每周通话一次、每年同住两三个月,是不够的。

2.父母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农村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都是文盲,他们不太可能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帮助,加上他们年迈,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离开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缺乏家长的辅导和监督,不少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经常成群结队的到处游荡,留恋于网吧、游戏机厅,荒废自己的学业。

(二)学校

学校是孩子主要接受教育的地方,不过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教育的缺失不能得到有效弥补。

1.教学办学条件差,经费不足

农村学校的条件很差,很多基本设施都无法满足。教室和宿舍都十分残旧,冬天冷,夏天热。很多学校都没有足球场、排球场,没有完备的体育设施和场所。图书馆形同虚设,书籍存量很少,仅供教师们阅览。办学条件的不足使得孩子们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其主要缘由还是经费不足,财政拨款有限,几乎每所学校都负债累累。

2.教师流动意愿强烈,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老龄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骨干教师流向县级学校,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由于代课教师的工资很低(调查数据为300元到400元),很多年轻教师选择外出打工,寻找更好的机会。唯有年纪大的教师流动性最差,占到教师总数的很大比例。教师的老龄化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3.学校以升学率为目标,政策制定不合理

农村的学校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制定了非常不合理的政策,取消音乐、体育、美术课,只剩下文化课,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为了提高升学率,有一所中学在中考报名之前,初三学生进行一次毕业考试,制定一个分数线,过线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没有过线的学生则勒令退学,到学期末再颁发毕业证书。许多学生就此彻底离开了学校。

(三)政府

教学条件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监管的不力,对此,政府有很大责任。

1.县乡财力有限,致使学校教育经费不足

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之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有限,却承担着很多职责。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大、见效慢,无法得到以追求政绩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的青睐。

2.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够

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机厅。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教,加上生活费由自己支配,频繁光顾甚至痴迷于这些场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地方政府并未对此从严治理,因为他们更偏好其中的经济利益(开网吧需要向有关部门疏通关系)。地方政府为自己争取了短期利益,毁害的却是年轻一代美好的未来。

二、政策建议

1.各级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支出

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教育经济学的有关研究已经显示,教育阶段越低,教育的社会效益越高。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称,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是“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占全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比例偏低,同时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向城市倾斜严重。

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十分严重,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则更加严峻。农村教育经费不应该由县乡财政负责,中央、省级财政应该向农村教育进行专项拨款补贴,完善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压力。

2.学校应该努力改善教育条件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而不应该发展成为竞争升学率的赛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促进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学校应该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保证教师及时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应该特殊关照,提供良好的宿舍和食堂,分配生活辅导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另外,开通教师——监护人、教师——家长热线,增加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教育。

3.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教育机会、就业机会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专门以考不上高中的广大中学生为培训对象,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一技之长。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以后进城务工会有更多机会。另外,他们也可以留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建设。

4.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方便农民工子弟进城上学

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待遇。目前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由于户籍的问题,对于大量师资完备、条件优异的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要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应逐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城上学。

教育问题论文:公共财政框架下基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一、基本理论

财政政策是具有公共性的,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财政的公共性源于国家的公共性。公共性是财政客观的、固有的属性。

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主要特征是弥补市场失效和市场缺陷。而市场失效的原因就在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存在,基础教育正是一种正的外溢性很强的准公共物品。所以几乎各国政府都对基础教育进行直接投资,通过财政直接拨款方式,确保包括贫困家庭人员在内的每一适龄青少年能够有条件接受义务教育。

关于基础教育。教育是一种兼具公共品和私人品特性的准公共品。教育的公共品性质表现在一定范围内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而且具有受益的外部性,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教育的私人品性质表现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其消费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些人消费意味着另一些人将无法消费,而且其受益具有内部性,受教育者可增长知识,提高生产技能和个人收益。但各类教育的性质又有较大的差异,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它们在受益外部性方面逐渐减小,在消费的排他性方面逐渐加大,人们受教育的目的性逐渐加强。也就是说,教育的公共品属性逐渐减弱,私人品属性逐渐增强。教育的公共品和私人品性质分别为政府供给教育和个人负担教育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一)财政对教育整体投入严重不足

1.中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较缓慢,没有实现《纲要》规定“本世纪末达到4%”的要求。鉴于教育经费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20世纪末,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一要求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差距较大。

2.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从整体的教育支出比例来看,我国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也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一般而言,基础教育当依靠财政性拨款来支撑的,然而,财政性拨款在总量不足的条件下分配亦不合理,政府目前对基础教育的拨款只占整个基础教育总投入的58%左右,而在高等教育的总投入中却也占到了50%左右。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足,又导致了部分地区的教育机构乱立名目向学生收费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尤其是乡村居民子女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本。

3.现行义务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主体不合理。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地方各级政府成为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承担者,中央和省级财政只给少量补助。

(二)基础教育领域中城乡差别明显

1.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其在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均有表现:就小学阶段而言,从统计数据上看,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似乎已不明显,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小学适龄儿童数一直维持在1亿以上,即使未入学率以1%计算,小学适龄儿童未入学数也有百万之巨。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小学阶段依然存在辍学现象。较之小学阶段而言,初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更明显可见。农村地区离实现“普九”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另一方面,农村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较之小学则严重得多。

2.从人群结构来看,城市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到流动人群的利益。随着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提出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三)基础教育供给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基础教育,是一种公共服务,应由政府提供,财政买单,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公共财政基本职能之一,教育服务不应市场化。在基础教育的供给中,无论什么情况,政府都应当成为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供给者。

三、公共财政下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针对教育投入不足

1.确立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下,国家有必要将国民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来推进。切实确立“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分配中,义务教育应当成为重中之重,政府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的最主要责任主体,确保义务教育真正成为普适性的完全公平的福利教育。

2.各项相关制度的变迁。制度层面,增加教育投入的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分税制,改革教育投入的预算管理体制。

(二)对于城乡教育差别问题

第一,统筹中国城乡居民公共品收益分享制度。第二,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实行对贫困地区规范的转移支付。其目的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纵向与横向均衡。第三,将流入地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

(三)改变教育产品的供给方式

教育服务不应当市场化指的是不应当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服务中来,这并不等于教育服务不应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相应改革。在教育中有限度有条件的引入市场机制;有限度的引入教育券制,实现基础教育的供给者和生产者分离,极端一点说,即使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也不一定由政府来生产。如国防产品,在美国生产武器的公司完全是私人拥有的,但政府掌握着武器采购开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赢首先,确立差别原则,其次,保持政府对教育领域市场运作的强有力的规制。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的混乱状况,应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收费方式,实行收钱与花钱、管钱分离的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预算单列和建立定期公布各地教育经费支出状况制度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中小学和主管教育部门的财务审计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约束和监督作用,有效避免教育经费的挪用和滥用。

教育问题论文:我国统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当前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统计教育的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统计教育;问题;创新

1统计教育的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院校统计教育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使院校统计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有统计专业的高等院校130所,设有统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所。但统计教育规模近几年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就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1991年统计教育规模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当下统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0.23%,与发达国家的2.5%相差甚远。由于统计招生人数下降,统计教育规模缩小,出现了一些院校统计系部合并,统计教师转行的现象。统计教育目前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教育问题论文: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认为,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冲击,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等,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解放军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优秀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教育问题论文:我国统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当前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统计教育的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统计教育;问题;创新

1统计教育的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院校统计教育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使院校统计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有统计专业的高等院校130所,设有统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所。但统计教育规模近几年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就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1991年统计教育规模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当下统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0.23%,与发达国家的2.5%相差甚远。由于统计招生人数下降,统计教育规模缩小,出现了一些院校统计系部合并,统计教师转行的现象。统计教育目前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

3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礼仪教育问题论文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反之,大学礼仪教育,重在理论层面,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包容操作层面的一些内容。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当然就应该是大学礼仪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除了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外,学校礼仪教育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但比较而言,这里的三个问题事关学校礼仪教育的全局,似乎更为急迫一些。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礼仪教育问题论文

【内容提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反之,大学礼仪教育,重在理论层面,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包容操作层面的一些内容。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当然就应该是大学礼仪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除了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外,学校礼仪教育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但比较而言,这里的三个问题事关学校礼仪教育的全局,似乎更为急迫一些。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教育问题论文: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论文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

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农村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

(四)加大资金投入

客观地说,进行改革和尝试采取各种措施,都是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基础的,如果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任何有意义的改革尝试都有可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礼仪教育问题论文

【内容提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反之,大学礼仪教育,重在理论层面,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包容操作层面的一些内容。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当然就应该是大学礼仪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除了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外,学校礼仪教育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但比较而言,这里的三个问题事关学校礼仪教育的全局,似乎更为急迫一些。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教育问题论文: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问题论文

摘要:正确地为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定位,把握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特点,充分认识理工科学生的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教育,对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定位;特点

一、引言

加人WTO后,我国经济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之中,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合作口益频繁。对于我国众多的理丁科学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例如在学术领域,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都有受邀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各大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不例外,甚至有很多学生获得了当众宣读、答辩论文的宝贵机会,尤其是高学历的硕卜生和博士生。由于这些学术研讨会几乎都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就对我国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跟上科技的飞速发展,理工科学生应该了解不断发展的科技最新信息,小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以掌握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而要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巨联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精确的信息,就必须通过原始资料准确掌握其他国家的技术和文明成果,尤其是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以全方位、深层次地把握国外动态。在这样的背景卜,我们就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专业英语阅读课要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敦学,指导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和文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

二、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定位

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与文科学生在学习内容、自身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自然有着较大的区别。理工科学生在校所学的绝大部分课程郜是与其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必修的人文课程却不多。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于偏重理工方面,而人义知识及文化修养却明显不足在学习方法上,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善于计划、组织和安排学习,善于在遇到困难时寻找原因。他们的调控能力较强,在不同的阶段和环境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如何学,如何记忆,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反省,以提高学习的功效。由于这些自然的差异,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也与文科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理工科英语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和文科英语有一些不同之处。这种差异有时会给人一种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如描述同样一个事实,理工科的学生可能会原原小本地把事实用规范的词语精确客观、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而搞文学艺术的人则会觉得理工科学生的说法太呆板乏味,太没有水平,缺乏生动性,他们就会把事实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还决定了理工科学生在语言学习策略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理工科学生一般偏好思维和分析,学习方法多以模仿、记忆、训练和实践为主,其学习策略具有明显的特征。

但是,理工科学生的英语教育也面临着相当多的困难。如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分文理科培养学生,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性格内向,课堂上不懂的东西不愿意请教老师。凶为他们害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宁愿自己解决也不愿求助于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并且,由于缺乏外语学习环境,很多理工科学生很少阅读英文报刊、听英语广播或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等。

相关学者对理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听懂日常交际英语,并且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北京成功地申办奥运,和外界交流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学生希望大学毕业后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排在第二位的是阅读能力,仅次于听说的能力,这也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一个特点。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交流的增多,理工科学生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将不可避免地要阅读英文文献资料,尤其是那些选择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们。还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将学好英语视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桥梁,认为学好英语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理工科专业的英语教育必然有其独特的定位。那就是将英语作为一种了解本专业国外情况的工具,强化理工科的专业英语教育,使理工科学生具备足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满足他们在其专业领域的学习要求。

三、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特点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的,而不是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整个大学英语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今后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下面我们将分几个方面具体阐述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的特点。

1.词汇、语法和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能否牢记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将直接关系到理工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而长期的认知过程。尽管学生不赞成死记硬背的方法,但他们认为单词还是应该要记和背的。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中国语言教学中仍然很普遍。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反映,词汇量的缺乏是他们在入学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听力、阅读、写作、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之一,应该受到理工科学生的重点关注。事实上,能否娴熟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将直接关系到理工科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长句子多,句子结构复杂,是理工科专业英语的一个典型特征。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对句子组成各部分的解剖能力,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而这就涉及到了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问题。专业英语阅读是一门以英语为基础又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它注重对本专业涉及知识的理解,以普通英语阅读为基础又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获取更广泛的、更前沿的专业信息。

2.听说

受我国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聋哑英语”现象,即多数理工科学生的英语读写译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却很弱。大多数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后,仍难以昕懂英语,难以进行口头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听力基础往往较差,这直接影响了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听说的兴趣;另一方面,理工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习惯于安静地进行思索,在头脑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善于将这些问题表达出来与其他人共同探讨,这一点决定了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是英语的表达了。但是,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基本的英语听力和会话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前文已谈到,此处不做赘述。但是笔者认为,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毕竟不像阅读能力那样重要,因此,可以考虑在学生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加强其在专业方面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巩固他们在基础阶段所形成的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翻译与写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强我国学术成果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理工科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要写英文文章、向国外期刊投稿的理工科研究生群体更是如此。但在目前的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中,学生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试想,一个看不懂英文文献、不会英文写作的学生如何能写出质量好、水平高的学术论文来?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翻译和写作能力也是理工科英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四、推进理工科学生英语教育工作的几个着手点

1.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必然与他学习英语的态度(坚持性、勤奋程度、主动精神等)有关,与他追求的学习目标与水平有关。很多理工科学生只是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自己在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唯一目标,这是非常不够的。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理工科院校里,只有3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或较感兴趣。这是我们进行理工科英语教育面对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需要每个理工科大学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之一。

2.改善英语教育环境

理工科院校要注重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外语。比如可以结合理工科学生的特点,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有线电视定期播放英语节目,或者在已有的广播电台和校园电视台中固定一些时段专门播放英语节目。还有其他手段,诸如设立校园英语角、举办各种英语协会、与外国留学生举行联谊会等,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自愿参与。总而言之,要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内师生之间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环境,不仅可以弥补理工科学生英语课时的不足,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学生英语实践提供宽广的舞台。

3.加强专业英语教育

要想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强化专业英语的教育。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改变专业英语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事先选择比较熟悉的专业领域,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好讲稿。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文章内容,教师根据其叙述提出相关问题,学生稍做准备后作口头解答。用此方式既可以考核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可以考核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还有其他一些做法,比如要注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自学能力和基本技能等,指导有能力的学生阅读英文版专业文献,通过交流和讨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从而在理工科学生中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机制。

4.强化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交流的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和应用英文。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使用双语进行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是大势所趋。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有适宜的教材和授课方法。双语教学虽然主张用英语授课,但并不排斥汉语,应合理分配两者使用的比例。因为在双语教学中恰当利用学生母语原则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原理之上的。如果理工科学生只知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述而不知其中文表达,同样无法在国内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双语教学,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国际前沿接轨、适应世界高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法制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目前,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因为未成年人自身辩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易于教化等特点,在刑法上普遍采取了从宽处理的政策。但现在的情况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下面笔者从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两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

一、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级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半年将一次法制课。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起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其次,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不高。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多为带班上来的政治教师,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

第三,法制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现在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把教育局限在了45分钟的课堂内,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解决办法

首先便是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应该编写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律教材,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已宪法为母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编写成法制连环画的形式,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其次学校应该录用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任课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能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赋教于乐。并且学校的法制课不必向语文、数学那样每周安排很多课程,所以一般一个学校有一至两名法律教师就可以了,不会过多的增加学校的负担。

最后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更不应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上,因为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外还需要政法、综治等部门和家长的配合,加强未成年人校外的法制教育,同时应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让法制课仅仅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等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教育问题论文:学校礼仪教育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意统筹安排教育内容,避免内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复交叉;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多元选择,将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相结合;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学校/礼仪教育

正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反之,大学礼仪教育,重在理论层面,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包容操作层面的一些内容。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当然就应该是大学礼仪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除了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外,学校礼仪教育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但比较而言,这里的三个问题事关学校礼仪教育的全局,似乎更为急迫一些。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必将引起重视和关注并会尽快得到解决,因为学校礼仪教育是大势所趋,而顺应并推进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