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9 11:0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学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包括政府、科学、教育和企业等,此外,全球一些顶级的学术机构和刊物比如Nature和Science等多对大数据进行了研究,并先后设立专刊,出版了一些增长,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同时还提出了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医疗、物流、金融、制造、零售、科研和电信等多个领域得到大量的使用,并随之产生了巨大的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产业空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3月22日宣布,美国将投入2亿元美金来为“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建立资金基础。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宣布“信息高速路”的建设计划以后,这对美国来说是又一次国家战略,为美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紧随着美国的脚步,2013年,我国国家科学院将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发展。总体而言,大数据技术及相应的基础研究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大数据的研究涉及了信息,心理、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不仅成为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契机,更铸就了很多新兴学科的崛起,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大数据科学的总体方向已经逐步形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科研内容与现代生物科技前沿信息之间必将产生新的复杂关系,对于博士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数据 博士生 科研 信息 关系
1博士生面临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1.1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就是一种不能依靠传统IT技术和工具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管理和服务等集合。通过对其的研究,发现其具有4大特点,第一是具有大量的Volume ,并且由原来的TB级迅速飞升为PB以及EB级。通过IDC 的“数字宇宙”可知,它预测全球的数据使用量将会在2020年前迅速飞升,达35.2ZB。第二是特点是Variety,是指数据的种类多种多样。这是因为数据的来源众多,渠道不具有单一性,此外,随着软件的发展升级,数据处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格式也随之丰富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数据模式。第三,Velocity,是指稻莸牟生和更新。在大数据中这是其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全球而言,数据的翻一番的时间大致为一年半,遵循着摩尔定律。第四是Value,即指数据的价值含量,在大量的数据中,具有价值的数据只是少数部分,因此,高效运用数据的前提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1.2大数据技术
从定义上讲,大数据技术是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迅速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简单地说,大数据技术帮助解决了数据丰富但知识不足这一尴尬,究其实质是通过眼睛看到的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获得其隐藏的信息,提取潜在的价值。因而大数据是公认的最具“市场”前景的技术之一,这一新兴领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政府的角度来说,有利于达到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对于学校而言,有益于绩效管理更加高效正确,有益于绩效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应用等都是在数据的基础之上来做出决定。对于博士来说,为其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整体环境。
1.3博士生面临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在此之前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数据的精确度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数据采集、记录和存储等都受到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海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使得研究成果不够准确。因此,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从采集到分析都只选择一小部分数据,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这一小部分数据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具有主观色彩。随着各行各业数据的使用增多,数据的量越来越大,但是人们的能力有限,因此,统计学发明了抽样法,即用一部分数据作为代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出整体的特点,同时统计学的目标也成为用最少的数据得出最重要的信息。长此一来,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的采集量。然而往往具有较大价值的信息都藏于大量的数据中,而这种精简则会使得那些细节被排除在外。
2海量大数据信息对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影响
2.1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方法变革及其必然性
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理论方法,并将其作为指导实际的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处理也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的技术作为支撑条件,不断的完善传统的方式,推陈出新。为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提供一个新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大数据”是相对以往小型、局部性数据而言的,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工作时,研究方法体现为三大方面的转变。(1)改变了以往抽样研究的方法,不论是四研究整体还是某一个特殊的点,都需使用其所有的数据。(2)由于有更多的数据,我们可以接受更多混杂、更多数据上的不精确。(3)在分析数据时不再一味追求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而是将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放在了重要位置。在这个时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该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大数据具有规模大、分布式、异构、不准确、不一致等特性,因而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当前些技术和系统无法有效管理支持大数据运行,于是海量数据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科研模式,在爆炸的数据中,博士生等科学研发人员的工作成为了与数据打交道,在其中挖掘信息,发现新智慧,甚至无需直接接触需研究的对象。Jim Gray博士是著名的专家,曾获得图灵奖。他对古今科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人类科研的3种范式,即实验、理论和计算。今天,数据量不断攀升,这3种范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一些领域已经被淘汰,因此,迫切需求第四种的出现,以便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此,Jim Gray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研究方法,被称为“第四范式”,科研活动将受到数据的影响,数据密集将成为科研的一种新特点,新方向,是在实验、理论结合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研范式。从实际上来说,计算机科学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补充和优化,而数据密集型范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处理大数据的方法,不仅仅是前三张范式的优化,表1是对四种范式进行的比较。
2.2第四范式的特征
涉及到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关于其知识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点,为用户提供知识理论和数据信息方面的服务,换句话说,不但要涉及到知识理论方面的服务,而且要提供数据服务,使用户能够更容易更清晰地理解最终的知识结果,能够重复该结果产生的实验过程,并重复利用该数据,提高科学研究效率。二是对溯源信息进行管理,提供从数据到知识的整个过程服务。数据溯源信息指在整个工作流程执行中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历史。科学研究信息的提供者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是单个的静态的,而科学研究第四范式需要新的服务模式,即能够提供从数据到知识转变的整个过程信息,这是一个动态的服务过程。许多的科研人才其中不乏博士学位研究生,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过程和结论都需要体现第四范式的特点。
3大数据时代对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科研过程的信息新式供给
3.1大数据环境下农学生物类博士生的科研信息需求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具有密集型特点的科学性数据在大数据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密集型数据较一般大数据相比,除具有基本特征外,在管理和分析数据上有更极致的追求,一定会使科学研究人员增加对进程中的专业化、深层化、定制化、协同化以及集成化的信息的需求量。第一,科研对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虚构化,会使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包含农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具有对提高数字性交互性的管理信息能力的需要;第二,科研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下有很强的知识性,会使许多科学研究人员具有大规模数据同步寻觅分析的需要;第三,科研沟通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下,会使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同样包含农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具有共同分享多种学科配合和科研数据集汇的资源信息的需要。
3.2信息供给模式演进与科研过程演进
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研究理事会(STFC)提出了数字科研环境下的科研模型 ,把科研工作分析成一N不断连的工作流,整个过程以分析趋势、产生思路、组织并设计项目、进行项目申请、实际性研究实验、收集并组织数据、宏观分析数据、并交流成果、保护研究成果为主线,细致地描绘了适用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工作流的初步形态。科研工作以信息为着眼点,不断研究分析信息的过程。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事物都在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知识形态、科学技术创新方式以及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中的知识处理及交流机制都是如此,无一例外。这些变化同时又推动着知识创造模式的改变,以及科研工作流中关键性知识瓶颈出现深刻的变化,进而促进着新兴知识服务机制的产生。
服务的主体、客体、方法及内容是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主体是信息服务行动的执行者,也就是信息的服务人员,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行之有效的办法,供应信息服务产品来实现客户要求。服务客体是对信息服务有需要的人,与常见的图书馆读者不一样,分为群体和个体两种需求类型,会发出需要信息的信号并接受使用信息。服务方法指的是信息服务中使用的策略,它是为帮助信息服务人员做成进行信息服务的行动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像旧时的信息服务里的查询文献、拟定专题、确定主题和新时代信息服务里的信息的搜集、汇集、个性化定制、咨询参考等皆是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是最终的信息服务产品,是信息服务人员最后交给信息服务需求者的确定下来的成果,或者是某种能够感受到的信息服务,由此它既可能是真实的物品,也可能是虚拟的产品,像报告、刊物、数据库一类的或是像学科导航与文献检索一类的信息服务。
4大数据的信息供给的未来趋势
数据密集型环境下,图书馆的知识咨询服务必须进行创新,利用新技术进行服务模式的演进,新的服务模式包括云服务模式、智慧感知模式和导航模式;在思维方式方面,大数据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向着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性、整体性、平等性和相关性发展,根本上属于多元性思维;在认知角度方面,大数据环境改变了人类的一些常规认知,主要体现在人类眼界的改变,从局限的世界向无限的大数据方向进击,进而满足认知的平等;在信息技术方面,传统的数据寻求方式已经落后于大数据时代,在数据收集、储存、分析和可视化等地方都存在弊端。这时任何领域都急切需要着大数据的帮助,更多的人选择了以数据为依据的分析代替以专家为信条的分析方式。而从服务创新的角度来讲,应注意数据创新、用户行为分析及知识网络的关联等方面的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农业科技更多地与世界接轨。文章根据科技论文撰写及其英译的文本特征,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英译分析,并通过对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的20篇近5年期刊进行相应的错误分析,分析、探讨了农学类论文的英译特点及英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类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农学类论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用词上要求作者区分出普通词和专业词,尤其是英译成英文标题的对应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还有缩写的规范性错误,对于专有名词的惯用拼写,还要考虑“同拼异指”的现象,即同一缩写对应指代两个不同的专业用语。
例1:原文: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译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该论文标题英译的结构是合理的,其中对于专有名词的英译采用的是专业术语直接表述的形式,对于相关专业读者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这也突出了农学类论文专业性、科学性的特征。
2. 句式结构错误。
标题通常以短语或短语词组的形式拟定,多采用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形式。并列结构即阐述并列关系,偏正结构通常采用中心词前置、中心词后置等。由于中英表达的思维惯式的差异,在标题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整对应语序,达到表达意义上的对应。作者应根据原论文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对应的标题组成结构。
例2:原文: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译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该论文的中文标题结构是偏正结构,即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但英译标题采用的是并列关系,即非洲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产量,缺失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英译这类标题时,应将研究的类型前置,以偏正结构或包含结构采用后置说明的表达形式。
3. 曲解原义。
标题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原义、词不达意的问题。逐词逐句英译,刻板英译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根据中文标题的字面意义,并未对论文的深意进行深层理解、分析,虽字、词、句英译都一一对应,但表达意义相差甚远。
例3:原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译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难看出,该标题的英译和原标题所表述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准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译文中并未体现出“保障”之义,使得读者在读题时容易产生误解,有曲解原义之嫌。
(二)关键词的翻译
关键词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检索。根据关键词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检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在选取关键词时,应少而精,精而准。本研究发现论文的关键词翻译存在用词不当、书写格式不规范两个典型问题。
1. 用词不当。
关键词的个数直接限制了用词的精准度和规范性。这里所指的精准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实效性,简而言之,少而精,精而准。关键词应多用实词,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少用动词或动宾结构。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状。
译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该原文关键词由三个名词构成,分别是“土壤”“功能”“性状”,作者缺失了“性状”的翻译。在农学类论文关键词中,绝大多数是专有名词,而“功能性状”这一词,在农学类英文词汇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专业名词。因此,对于专业名词,要选取相对应的惯用词汇,以免造成读者的陌生化。
2. 书写格式。
关键词的英译书写格式,应按顺序与原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且各英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除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需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须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名词词组各实词均大写首字母,关键词中出现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不大写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产;株型;栽培;技术。
英译: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该篇论文的关键词英译,首字母均没有大写,不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
(三)摘要的翻译
论文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该简洁明了,含义明确,表达清楚,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为科技情报人员编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了以下摘要音译错误。
1. 时态错误。
摘要部分的英译,通常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主,少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农学类论文音译时,应该注重各时态的表现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带受控项的自回归模型(CAR),……【结果】3个农业科学实例验证表明,……【结论】SVR―CAR是一种……序列分析方法,……有广泛应用前景。
译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该论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点阐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并且在阐述目的和结论部分时用一般时,阐述方法和研究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条理清晰,表达时态与方式正确无误,为正确的论文摘要撰写范例。
2. 语法结构错误。
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就具有其语法、句法结构,因此在摘要英译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谓宾位置大w相同,除开起强调作用的偏正、倒装结构,而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则大相径庭。为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实意,需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
例7:原文: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译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该句摘要的英译在翻译表述上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差异。汉语表达上,习惯把关键词、关键点后置,而英文中则习惯中心词前置。因此,在英译摘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以适应英文表述习惯。
四、结束语
本文对相对典型的20篇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相对应的错误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农学类论文英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论文的英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学类论文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科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进而为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群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基础的实验学科,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1-2]。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涉及农业环境、作物等多种科学,均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其理论和技术对实现农学专业目的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逐渐成为各专业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手段。因此,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及其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事实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优秀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当前严峻形势下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能够提高农学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优秀,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农学专业人才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农业实用型人才是农学类学生教育的宗旨及目标,以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资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必然要结合在农业领域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范畴,讲授最基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内容,介绍新的大农学相关的科研进展,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最新科研进展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的切入点[5]。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离不开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结合,基础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熟练分析检测技术,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2]。
3 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
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向宏观和微观领域迅速发展,农学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其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中相关知识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着重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生产实践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农作物的抗旱、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等响应环境的机制研究,作物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作物栽培模式与品种特性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后期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开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以及建立适应时展需求的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完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对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林类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要大力培养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氛围。要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等课程的课程体系中,通^专业实验的开设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要充分发挥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力倡导农学类专业学生走涉农创业之路。农学类专业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走涉农创业之路,并努力获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7]。
摘要: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进行理论探讨,从学校农学院办学优势和特色入手,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在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时,本文将构建系统的农学教育体系作为先决条件,力求对农学学科建设做出理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学类本科教学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亦可为农学类教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
农学类本科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或转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教育发展的重要矛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学类人才,但我校农学类的毕业生与市场的经济体系及整个社会需求不太适合,这影响着学校的全方面发展。农学院是我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校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有必要采取创新培养模式如复合型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展现自身特色,推动我校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应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然而,我校在农学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建设中还存在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专业与课程设置有待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不足、创新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等诸多问题。
一、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教育办学目标定位模糊。目前,学院更多的是从学校办学需要、教学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并未将这一改革举措放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造成学校农学类人才培养偏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授者在高等农业教育实践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只是机械地传授农业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创新思维。同时,课程设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此以往,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致使他们呆板木讷,缺乏创新精神与勇于实践的能力。新学科梯队建设和硬件更新步伐较慢,学科个体之间有“偏科”,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农业传统学科中,特色学科较少,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农学类人才应具更为广泛的知识,多汲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减轻他们课业负担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否则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内容陈旧,与现代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际脱节。我校农学院将通识课、专业课和课程学习与野外实习分离开来,教材内容落后,缺乏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系统引入。
2.教学管理体制监管乏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将为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农作物是农业学习的主要对象,包括生理、生殖等方面。由于其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性,使课程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并且,农业作物有着特殊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合理安排学习周期,用较长的教学周期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与时展结合起来。但我校农学学科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基础理论课完成之后,将理论讲授与实践分开,同时教学实习的课时也^短。学生教学实习的农场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体系保障和规范的实习机构,为教学实习的顺利进行带来不便。另外,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旧、单一。教学实施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法尚未得到广泛运用。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法,不仅忽视了对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网络等教育手段虽广为使用,但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学创新人才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但在课堂讲授和实验等环节,学生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同时,艰苦的实习条件对塑造学生坚强的毅力与顽强的人格很有必要。我校农学院与其他院校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这为学生形成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设立新的课程,以适应农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促进农学长远发展。
3.学生专业兴趣不浓,课堂师生关系疏离。当前,农学人才培养出现学生缺少专业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每年都有找不到工作的农业院校毕业生,但农业、农村的基层岗位却有不少空缺。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岗位待遇差、地处偏远等原因,还与农业院校对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注不足有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并未对学生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反而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少越好。并且,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内向胆小,课上不善主动发言,对教师讲授内容也不敢提出疑问,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二、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集综合化与现代化于一体的课程体系。良好的课程体系是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的基础保证。新体系的建立,要按照课程具体问题修订教学大纲,配套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同时结合农业特点安排教学,在体系中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全方面地掌握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与科学性,提高学科技术含量。另外,还可以涉及生物技术内容,促使理论、实践、实验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共同促进农学体系与教学平台的协同发展。
2.注重提高实践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农学专业教学的突出特色,应根据专业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科学制定专业培养规格和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满足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热情。
3.构建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知识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三个阶段的教学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促使形成综合性、科学性且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体系的层次性。在强化理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设计性锻炼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科特点,将交叉学科知识点融入学科中,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掌握高新技术,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摘 要: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持续扩招,导致学校教学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广东海洋大学要进行农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就要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加强教学上的师生互动,教研结合,社会实践,技能培训,而非简单的照搬模式。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课设置太细、太深,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本科需求人才类型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基层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纯专业型人才,而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校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内容为蓝本,缺乏对农业新知识的系统引入,与现代农科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脱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体评价指标,亦难客观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3)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即使对课程体系某些方面存在异议,也会将想法搁置,很少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学生也将所学所想反馈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
二、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农学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应大力实施综合化教学,开设大量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要求理、工、文等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比例。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强调少而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主讲教师还应不定时邀请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活动,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针对性的地挖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应重视实用的学问和知识,强调实践和技能教育,培B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践性应成为我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的重要特点。学校应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和生产基地,学生是实习农场的主体,农场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实习完成的。多举办实践活动,实习的地点可以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甚至国外的有关单位。农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农业应用相结合,才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改革时期,我校农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个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和师生不断的共同努力。
摘要:作物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探讨了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如何适应不同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提高课程授课效果。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人才分类培养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1]。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很强、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的应用性科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高等农业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作物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农业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农学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合格的农学专业人才,各高校从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质量标准、教学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不同行业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的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立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多元化”两大现实需求,以“全面发展、人人成才、个性化教育、系统培养”为指导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创新并建立了农学专业多元教学以及学生分类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农爱农意识的形成,激发了学生投身现代农业事业热情和信心[3]。该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在三年级时将学生分流为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两种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作为农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作物栽培学教学如何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动,对于作物栽培学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教研组在教学上的一些探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根据不同培养类型,确定理论授课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在三年级时将学生分流为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两种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两种类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同,拔尖创新型人才立足于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而复合应用型人才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农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农业生产实践、直接服务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两种培养类型的不同,对作物栽培学教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按照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物栽培学教学学时为48学时,复合应用型人才作物栽培学教学学时为32学时。作物栽培学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作物形态发育、作物产量及品质形成、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响应、作物生产管理等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作物栽培学教研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优化。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主要着重于作物形态及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及品质形成等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更加强调作物栽培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共性知识的教学,与作物生态学等课程配合,使学生深入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而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在教学中偏向于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杂粮等西北旱区广泛种植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措施,为将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物栽培学实验改革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我们也针对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坚持理论和实验教学相配合、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前提下,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分配。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主要强调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形态观察、解剖学特征、器官建成等的观测,使学生更加能够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同时增加淀粉含量测定、蛋白含量测定等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大田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观测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杂粮等西北旱区广泛种植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长势,从田间苗情鉴定和分析、田间病虫害观测及防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品质快速监测等方面使学生对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进行深入了解,加深对主要农作物生产管理的认识,更好的认知农作物生产管理措施,为将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的改革,使得作物栽培学的教学符合不同类型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等院校,应依据都市型农业的需要,对目前的专业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探讨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特色定位、教学改革调整的方向和内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为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已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兴起。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各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学类专业的发展,对都市型农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农学类专业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因此,探索和研究与都市型农业相适应的农学类专业改革策略,是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特色定位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多以“服务三农”定位,内容空泛,缺乏特色。“定位”就是指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不同农业院校的服务对象应有所不同,倘若都相同,就无所谓特色,亦无所谓“定位”。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60多所,其中一部分高校可选择以都市农业为其服务目标,另一部分高校则可选择其优势学科为都市农业服务,发挥学科的优势作用,并有所侧重,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定位[1,2]。高等农业院校在都市型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大量的、长期的,因此,不同层次的高校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设立于大都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都市直属农业院校,其首要任务就是为该地区农业服务,促进其农业的发展。再次,高等农业高校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相应调整和改革,将促进其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办学特色以及专业特色的形成[3]。天津市地理位置优越,为华北地区的经济优秀,其都市农业的基础很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农学院就开始探讨如何为天津都市农业服务的问题,并得到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认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为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我校确定了发展目标,即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校还根据本地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适应都市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根据我校做出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农学类专业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其中,“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此外,国内其他都市型农业院校也进行了改革。例如,上海农学院在并入上海交大后做出了全面服务定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都市园艺特色定位等。由此可见,各农业高等院校只有实现专业特色定位,才能对都市型农业,甚至对整个现代化农业以及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
都市型高等农业高校农学类专业,应根据都市型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调整农学类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与都市型农业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调整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首先,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产学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和身心的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次,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内在要求。
2.加强学科建设。众所周知,“农科”是农业高校的立校之本。目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都市型农业院校应正确定位,发挥其农科优势。一方面,加强传统学科建设,比如农学、园艺、动科及水产等学科,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应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学科建设应打破过去“大一统”的做法,使其更适合于都市农业型农业发展的需要,突出都市型农业的特色、发挥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其他农学学科应集中整合优质高端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基地,提高知识创新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并与传统学科形成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调整教学内容。适应都市型农业人才需求特点,全面调整教学内容。我院的农学类专业课程应根据天津市的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在“特用作物栽培和育种”、“耐盐碱植物品种选育”、“绿化观赏植物选育”、“设施农业”、“蔬菜无公害生产”、“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技术应用”、“园林规划”、“环境监测和改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特色[4]。应按照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创新,专业课程做到精、新、实、特。此外,还应注重基础课和实践课的建设。
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都市型高校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大都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堂结构。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建立井然有序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应健全教学文件,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质量检查做到有据可依。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讨活动,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不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完善,对实验教学的教材、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进。由于农学类专业课程大多数都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易激发,且实践性较强,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索式”、“观摩式”等。摈弃“注入式”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学类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部分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其科研工作情况及该领域的科研动态,锻炼其科研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部分课程采取“观摩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对方法和原理掌握得更透彻。
2.规范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首先,搞好实验教材建设,应撰写出适合天津地区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用的实验教材。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优秀教材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各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及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参加到实验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技术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圆满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形成专兼结合、优秀稳定、技术能力和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建议本科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工作,接受科研训练,开展创新实验,尽早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再次,建立规范的实验评分标准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仪器使用情况、数据记录及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期末按照实验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相应理论考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实验的操作技术要点,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后,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场所,学生可进行各种农业实践,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考试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改革以往考试采用期末一锤定音的制度,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采用撰写论文、期中考试、期末题库抽题考试及操作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不局限传统的考试模式。这样可以打破学生以往考试死记硬背的习惯,更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而且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可对历年考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构建覆盖范围广、不断更新的试题库。
四、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天津而言,近年来随着天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一半以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要求。农学类专业中,以粮、棉、油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知识滞后的状况,而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园林园艺、动植物防疫检疫、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却明显不足[5]。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建造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对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6]。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增强学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信心。其次,改革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各种条件,实现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开设各类选修课及第二学位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潜能,使其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再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适应”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理想远大、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人才。
摘 要:针对当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结合农学类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三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有必要对农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而实践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1.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手段,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和创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为宗旨[1-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1.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农业生物科学、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作物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农产品采后处理、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生产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一般是青年专业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年老的教授由于科研任务重,参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少,以至于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2.2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
目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还相对不足,一是真正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容纳大批学生实习实训的对口企业不多;二是企业目前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上,认为学生的实训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加大企业的负担,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三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背景下,目前该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教务处基地科负责,院系具体执行,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具体的管理,例如实践教学基地的筛选、考核、维护等,可能有些实习基地签了协议,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没有续签;有些实习基地与学校一直在合作,但是却没有签协议;或者是有些基地的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已经不符合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但是学校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
2.3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上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金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少,表现为实验仪器设备老化,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还徘徊在过去的旧模式,因此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农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方式转变,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改革,但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更新,一些实习环节的实习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有些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训练,有些仅仅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并不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三平台八模块”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第一平台为实验教学平台,下分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不同层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二平台为实习教学平台,下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第三平台为个性拓展平台,通过军训、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科技下乡、“六求”活动教育体系及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见图1)
4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特色
4.1 “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提升过程,将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主要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为大学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基础实验模块和认知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二阶段为大学第二学年,主要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或校内实习基地完成专业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三阶段为大学第三学年,主要完成创新实验模块和科研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四阶段为大学第四学年,主要完成综合实验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确保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农学类相关专业主要面临招生难、毕业生就业范围窄等问题。究其本质主要与该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建设滞后、尤其是对突飞猛进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反应迟钝,甚至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实践等原因有关。因此对农学类专业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一席之地,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处于尴尬境地,即低于学历高的本科生又低于学历低的中职生。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没有真正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和课程建设中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尤其是在单元课程的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反思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探讨新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农业生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的重点在对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1.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适合21世纪农业生产要求的教学内容;运用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农学专业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农学类专业课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2.改进教学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改变过去“三中心”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黑板(多媒体课件)为中心)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台上台下互动,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积极推进“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3种不同形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理论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
2.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动手机会减少,缺乏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愿。为了克服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在实验时尽量提供新鲜的实验标本,从而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课堂上我们提供实验材料或者安排学生到田间采集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自己观察、查阅资料,得出初步结果;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比,共同讨论得出实验的最终结论。通过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学生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综合能力。
3.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高个人的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农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进行了多项改革。基本思路就是从基础理论入手,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突破点,使考核的内容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期末试题内容通过召集课程组老师讨论,组建习题库。题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保证每种题型所占比例科学适中。实验课成绩根据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报告内容的正确性来评定。
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农业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将来参加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专业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强化创新素质教育”是本课题的改革思路。建立科学的专业结构是强化专业教育地位的基础性工作,对学校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影响。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必须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的需要,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求的人才,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减少或避免失误,把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建立在科学根基之上。因此,针对目前农业院校课程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搞好课程教学改革,发挥农学各专业在培养现代农业专门人才中的作用,是当前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农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431)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现行高职院校农学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提出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特色教材;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五大对策,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农业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农科毕业生是服务“三农”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担负着为国家“三农”建设服务的任务。农学类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主体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和标志所在。
一、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
专业设置与建设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优秀竞争力。农类高职院校应加强各专业(群)建设,相应设立专业(群)教学团队,专业(群)教学团队负责人与专业带头人最好为同一人。专业(群)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可以是单一的大专业,也可以是几个相近的小专业抱团组成。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紧扣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围绕黑龙江千亿斤商品粮产能以及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方向,以农科优势特色重点专业为优秀,辐射带动主干专业群的建设;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方法改革等开展研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专业群,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做优、做特、做精的思路进行专业(群)建设,使在校生达到规模。同时成立由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教学研究与学术委员会,审议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创业项目、专业方向强化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用性科技开发课题和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结题材料,推荐专业(学术)带头人、教师职称晋升和教育教学名师等。
二、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设立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与学术带头人最好为同一人。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可为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的单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学生人数较少的几门关系密切的课程抱团组成。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修订完善课程标准。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基础课的设置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其比重相对较小;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突出职业性、模块化,其比重相对较大;职业技能岗位训练课的比重要大。同时,着重将专业的优秀课程和重点主干基础课程建设成精品(网络)课程,丰富网络课程知识点和测试内容,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考核项目,向学生公开考试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三、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课的依据”,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教材。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强调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课教学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和编写教材的老师几乎是接受学科教育,使得目前使用的不少教材适应不了职业教育的需要。比如,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缺乏地方特色,实用性较差;有的内容脱离实际,适用性不强;不按职业岗位和任务编写,不利于职业教育,等等。因此,应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更新教学内容,编著校本特色教材。着重对专业优秀课程、重点主干基础课程、技术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习实训课程,组织编印出版实用、适用、技术先进、考核评价可操作性强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书。
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升学深造的潜力,体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出口不畅则进口不旺。因此,农类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以创业项目教学为基础,加强专业综合实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加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毕业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五、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不一,对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递进、协调研究不足,未能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缺乏保障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教学实践活动落实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构建农学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确了各环节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学分配置、考核体系,并将各环节有机地、循渐进地贯穿组织起来,实现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和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五大实践教学模块包括:(1)基本技能模块。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2)教学实践模块。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论文)等环节。(3)专业实践模块。包括技能训练、学生科研等环节;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完成专业实践报告和科研报告;建设重点是建立技能训练基地,培养专业综合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4)生产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劳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建设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生产实践应用能力。(5)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参观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环节;建设重点是深入社会生活、社会生产,提高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实践报告的写作训练,促进思考,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运行的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体系,促进实践教学顺利实施,从机制和体制的层面使实践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摘 要:建设好实训基地是专业教学的必要手段,但传统的实训基地已成为学校的负担,基地建设跟不上教学实训要求,更谈不上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因此,传统的实训基地改制势在必行。本文试从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措施等方面做一些探索,以期推动中职农业学校对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实训基地 产业化 意义 举措
中职农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本地区农业产业培养综合技能较强的职业农民。建设好实训基地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但传统的实训基地已成了学校的负担,基地建设跟不上教学实训要求,更谈不上发挥教育教学功能,改变现行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些做法,建立产业化的实训基地势在必行。
一、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所谓的产业化实训基地,就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设备等优势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手段,创办的企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它对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训场所,对外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具有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双重功能。产业化实训基地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专业教学,其次就是按企业化管理模式运作赢利,为学校发展积累资金。
产业化实训基地必须是政府国资委批准,经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企业。企业的法人是校长,由校委会、融资人和基地负责人等成员组成董事会,校长兼任董事长,专业学科带头人任总经理或招聘总经理。基地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技术人员由专业教师担任,生产工人由学生和社会聘用人员组成。实训基地财务独立核算,但不实行承包,不下达经济指标,基地产生的利润上缴学校统一使用。确保学校对基地的领导权,保证产业化实训基地不偏离为教育服务的主方向。
二、建设产业化实训基地的意义
传统农学类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地生产与市场脱节,示范作用不强。很多实训基地只注重学生的生产实训,忽略了基地的创收功能,加之中职教育的投入不足,限制了实训基地的发展,甚至出现关门倒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基地管理不善,盲目投资,发展后劲不足。一些实训基地没有合理规划,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实训基地建设出现资金重复投入过多、经营成本过高、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三是基地缺少既懂生产又会经营的专业队伍。大多数实训基地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经营能力差;四是基地管理机制相对落后。传统的实训基地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融资手段和政策扶持。因存在上述问题,严重限制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发挥。因此,将传统的实训基地改制成产业化实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建成产业化实训基地具有以下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产业化实训基地是师生认识市场经济的窗口
现行的中职农业教育与企业还没有完全接轨。师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和企业管理模式了解得不够深入,培养的人才缺乏工作经验和创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要适应这一发展变化,师生只有进入按准企业管理的产业化实训基地,参与市场信息处理,资源优化配置,生产、销售、服务等完备的市场运作过程,才能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市场运作能力。
(二)产业化实训基地是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场所
要保证产业化实训基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专业教师从实践中拓宽知识面,从实践中消化吸收科技新成果,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通过实训基地的生产示范向社会推广,有效扩大中职农业教育的影响力,树立学校信誉,形成“专业―产业―专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三)产业化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桥梁
县级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短缺,独立创办各类专业实习基地的能力有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只有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筹建产业化实训基地。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生产可以了解其工作能力,增强校企合作的信心;学校从中获取企业急需何种人才的办学信息;专业教师利用实习机会向企业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校企合作的动力。产业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校企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
(四)产业化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经济后盾
教育事业依赖于经济基础。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只有增强造血功能,才能有效弥补经费的短缺。产业化实训基地重点要克服传统实训基地只注重发挥教育功能,轻赢利的做法。必须发挥双重作用,既要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又要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持。
三、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
(一)更新观念,是办好实训基地的思想基础
譬如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拥有1300多亩的农学实训基地,如何开发利用这块土地,校内外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担心学校重视基地建设,会不会又回到“学工、学农”那一套;有的认为当今教育拥有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开展虚拟实习教育;有的认为学校缺乏开发能力等等。学校领导认真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后,得出了师生员工缺乏对职业教育特点的深入把握, 认识上存在片面性的结论。只有通过讨论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才能群策群力把基地建设好。建好实训基地不仅保障了教学需要,还能示范推广新技术,增强社会对农业职教的认可,提高学校的声誉。
(二)互利共赢,是办好实训基地的基本原则
县级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但因学校缺乏创办企业的经验和资金投入,实训基地多处于瘫痪状态,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社会有很多投资者找不到相应的农田而无法创业。学校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作股份投入,遵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就能盘活学校的现有资产。经调查获悉,绝大多数县级中小型农业企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工人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成果转化能力差等问题。拥有一批懂理论、能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优势。学校也可以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开展校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化的实训基地。形成“互利共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
(三)优化管理,是办好实训基地的重要保证
管理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管理才会出好效益。所以,校办实习基地也要向企业一样优化管理,这是董事会必须达成的共识。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是实行项目生产责任制。每一个生产项目必须在校内的专业教师中公开竟包,做到专业教师“人人有项目”,基地实现“项项都有人”,增强所有专业教师的紧迫感,盘活实习基地的全部资产。二是实行目标管理量化制。每个项目在年初均下达具体的年度工作目标,确定奖惩额度,与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年终按承包合同结算,奖勤罚懒,做到分工明确。实施定岗、定责、定任务制度。三是实行项目独立核算的财务制度。实习基地设财务室,由相关的专业教师承担,经费收支按项目单独核算,做到专款专用,精打细算,不乱花一分钱,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四是实行融资股份制。经论证,筛选新上的项目,在校内外推行投资股份制。这样既解决学校投入有限的困难,又能增强开发立项的责任感。通过上述系列管理制度的实施,才能保证实训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四)服务教学,是办好实训基地的最终目的
实训基地应当获利,不能成为办学的包袱,但创收不是办好实训基地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教学。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服务教学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优秀任务,切实克服只重经济创收,忽视服务教学的倾向。在基地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立项坚持新成果优先。推广新技术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实训基地对新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通过实训基地的示范,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把实训基地办成师生获取新技术的平台。
二是坚持生产与培训相结合。实训基地的每个生产项目都有其对应的专业课程,主要的生产技术环节均由学生参与完成,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学习是项目承包合同中的首要任务。
三是坚持生产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师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成立师生共同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研究中培养师生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协作精神。如我校成立了猕猴桃开发利用、特种茶试制、野生花卉驯化等课程小组,课题组大多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年我校实习基地承担了科技部下达的“三峡库区猕猴桃无公害生态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综上所述,建设产业化实训基地既能为师生提供专业学习场所,又能为学校办学积累资金。建设产业化实训基地是专业教学的必要手段,是职业学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中职学校师生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
摘要:学科竞赛是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具有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首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调查,分析了现今学科竞赛存在的现状和影响学生参赛行为的因素。同时,通过学生竞赛中反映出的教学培养问题,为农学类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出问题并提供思路。
关键词:生物化学;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专业素质类的竞技活动,是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思维构建和实践操作的综合考评过程[1,2]。而学科竞赛的结果更加集中体现了学生对专业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能力、身心素质及协作精神,并进而通过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挖掘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研究思路。目前,不少高校在教学安排中都存在实践教学弱化的现象,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锻炼,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不均匀的现象,这样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农业、理工类高校[3]。因此,为了培养专业基础过硬及以学生科技创新为导向,培养农业类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领域的综合技能,新疆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而本文就结合本次竞赛实施效果,针对如何开展和建立系统、规范化的生物化学领域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方面进行探讨,为农业类高校相关专业开展学科竞赛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一、大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态度
为了更加科学地了解学生对参与我校首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态度,本竞赛组委会成员在农学院、林学与园艺学院及草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大二及大三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重点调查学生对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看法及态度。最后统计,本次发放网络电子问卷共计1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问卷回收率为80%,其中大二学生反馈回复78份,大三学生反馈回复42份,在回收的12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89%地点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学校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技能竞赛,认为这对于学生自己对专业技能的巩固理解及提升应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可以更加深入、有效、系统地完善学生具备的专业实践技能,增加对生化实验技能的整体理解。同时,通过竞赛,学生在实验技能实操方面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竞赛可以充分意识到在生化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辨析能力及对整体实验的归纳整理能力。由此可以充分说明,我校大学生群体对于参加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意义的认同度是非常高。
二、影响大学生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行为的因素
然而通过初赛的第一个阶段,竞赛组委会成员发现真正能付诸实践参与此次比赛的人仅64人。随即,我们对未参与本届技能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中发现造成未参加本届学科竞赛初赛的同学,其原因分为三类:第一,学生自身的因素。通过调查学生反馈出,如今一提到学科竞赛,学生自身就会认为是学霸级别学生参与的活动,与专业综合能力相对薄弱的自己没有关系,如果前去参加,也只能充当“炮灰”,得不到锻炼,没有参加的任何意义。第二,对学科竞赛的传统观念。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举办的学科竞赛通常形式较为传统和呆板,没有兴趣;学科竞赛的宣传效果还应该加大力度,这样就能避免一些想参加比赛的学生错失参赛机会。第三,学科竞赛安排的时间。学生认为学科竞赛的时间安排一定不能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业余时间,而且尽量安排在每一学年课程相对较少的学期,这样学生可以以更充分饱满的状态参与比赛。
通过调查可见,影响大学生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行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这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体制虽然一直在摸索和改革,但对于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仅安排在24学时的实验课中进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造成了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不多,从而促成了学生的生化专业理论知识性相对较强,而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比较薄弱。而学生的普遍观点认为,现今的学科竞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当高,仅知道一些传统课本的知识很难在竞赛中获胜。所以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弱是学生不太愿意参加学科竞赛的一个软肋,也是决定性因素。
第二,较为传统的学科竞赛模式造成学生望而却步。通过本届竞赛的初赛、复赛和决赛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科竞赛因结合生活中的生化问题,以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进行开展,这样会吸引更多学生的参加。过于传统和呆板的传统学科竞赛模式让学生感觉到乏味和胆怯,严重阻碍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意义,能通过竞赛实现提升自我生化综合能力的乐趣,让大家更加喜爱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这才是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所在。其中,不少学在反馈信息中表示,若学校举办一些略带娱乐性而又不失专业性内容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活动,他们会更愿意参加。因此,此点可充分用来借鉴,为今后学科竞赛的形式多样化探索提供方向。
第三,学生参赛时心理素质及经验不足引起学生参赛水平发挥。学生参赛时的心理素质较低,容易紧张引起参赛水平失控的现象在本届学科竞赛中也屡次出现。在学生参加完学科竞赛复赛(生化技能实操)环节的反思自评中。竞赛组委会成员发现,诸多学生都谈到自己由于参赛时过于紧张,将原本自己很熟悉的操作技能都忘记或操作错误的人数居多,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例如对竞赛操作环境的不熟悉等因素。而我们都知道,大学的学科竞赛是而向所有专业相关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覆盖而更广,参赛心理胆识的锻炼对于初次参加竞赛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如何降低学生的参赛心理紧张情绪及提升学生真实参赛水平的发挥也有待于研究。
三、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实施及参赛学生的表现,结合现今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笔者深入思考建议,我校应改革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操部分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学生对生化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术强化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们的生化综合实验技能能力。
首先,要改革农学类专业专业必修―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实验环节的体系结构,需要改革该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践实操考试为主,笔试为辅助的考核方法,增加对生化实验的设计环节。除了学生上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时间外,规定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实验设计任务。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在达到正常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生化实验思维设计方面的锻炼。
其次,将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实验环节改革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课程实验环节掌握最基础的实践内容后,使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将更多的生活中出现的生物化学实际应用引入学科竞赛中,不仅突出了学科竞赛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科竞赛的达到更高一层的深度。以竞赛推动教学体系的改革,以教学改革为学科竞赛提供基础支持。
第三,建议建立分级竞赛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学科竞赛中。其中,第一级是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让老师在进行实验授课的过程中就举行学生班级内部的学习比赛,激发学生对学好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兴趣,让80%的学生强化和清晰对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意识。第二级是生化实验课程开设的学期进行全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选出40%的学生组成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协作小组。再进行系统更深入的培训,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使用说明、生物化学实验的优秀四大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原理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锻炼,提升学习难度,扩充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原理和设计能力,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第三级是利用放假间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队员组成创新实践小组,强化锻炼,结合我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达到为参加省级及部级相关的学科竞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摘要: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农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传统优秀课程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农学院对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独立科研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实践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优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
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摘 要】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 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 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 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 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所谓“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意味着学识、聪明、机灵;德,意味着正直、公道、平和、讲原则。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而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他们中一部分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读中职,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读中职。而愿意选择农学专业就读的又多以农村学生居多。很多学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选择读中职,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就很重要。如何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能立足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知识背后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从事任何工作,个性人格将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足后劲的重要标志。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书育人”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动植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农学教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为学生竞争意识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例如,在介绍猪的群居性时,猪个体在群体中有一个相应的位次关系,而这个位次关系的形成和保持是靠猪的争斗力强弱而决定的。猪的争斗行为常常发生在两头或两群猪之间,一般是为了争夺优先采食权和争夺地盘而引起。群体和个体间必须彼此竞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发展得更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中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渗透
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互相团结。如果只仅仅是一个口号,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理解就不够透彻。在《畜禽营养与饲料》一书中讲解“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时,我就启发学生: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那么在一个班级的成长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大家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学习、成长中的困难。
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学习动力
许多中职农学专业的学生家在农村,到学校就读是希望学一技之长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川又是农业大省,通过在教学中穿插讲解一些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典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授《畜禽营养与饲料》时,第一课就以希望集团四兄弟创业的故事为开始。改革开放初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将来自己创业怀揣了一个梦想。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以此让学生坚定了自己在校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从长远来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回乡创业。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不是被动等待就业,而是主动创业,为社会增加他人就业的机会,极大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周围农民致富,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五、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又不仅仅是盈利。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使农业生产环节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滥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非常普遍。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良知,对所用农药和添加剂的成分、危害认知不清,或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很容易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比如近些年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从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注食品安全。为生产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而努力,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
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业生产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雨水冲刷作用下化肥农药的流失、畜禽养殖污染、开垦产生的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污染等,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据联合国资料,近几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00万公顷土地由于侵蚀,盐渍化,污染等人为原因,不能再生产粮食;全世界每年以5~7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使土地沙漠化。其中过度放牧与过度开耕具有不少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是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还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领悟。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和农学专业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学科专业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中职农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调控教学系统结构诸要素,从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开展科研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这种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现代农科大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提高了农学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创新能力 协同模式 平台建设 科研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的标准由过去只看重学生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将学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农科大学生就业方向多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等特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一直是热点话题,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动手能力和分层次培养方面,但在“协同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资助下,开展了农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
1 农科大学生“协同模式”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协同模式理论最早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哈肯教授于1971年提出,是指在大学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协同理论,使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之间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由此提高教学系统的组织能力,协调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农学类本专业教学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目前高校扩招带来资源相对不足的形势下,协同模式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方法,无论从学生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师的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的一切活动离不开对人、财、物的管理,使之发挥最大效能,过去我们多注重单个资源的管理,忽略各种资源之间的协调与管理。协同模式可将各种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有序整体,由此发挥其最佳的整体功能,这为促进农科大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培养模式。
2 农科大学生“协同模式”培养模式的内容
2.1 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基本素质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个性能够获得充分发展
农科专业是我校设置最早的优势骨干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和部级特色专业,依托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耕作与栽培学国家重点学科,在教学方面曾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有影响的教学成果奖。协同模式教学典型的实践模式就是:农学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对农学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及反馈和成绩评定负责。团队成员共同确定本科教学内容,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本科教学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展开互动;作为农学团队成员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教导负有平等的责任,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的主要做法:(1)农学本科教学团队的组建,经过多年努力,该团队2008年被评为部级本科教学团队,负责农学院4个本科专业(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协同式教学。教学团队的建立考虑专业要求,在学科、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经验、科研与教学方面上的差异,有助于强化团队的集体优势,也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可能性的实现。(2)教学团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并协作实施。协同式教学需要细致的计划,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与学分分布、具体的教学计划等,这不仅要求教师共同实施本科学生的需求评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进程安排等日常工作,还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利用相同的教学资源,来设计本科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决定协同式教学的具体形式等。
2.2 协同模式的主要策略
协同模式的主要策略是从调控教学系统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入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学条件、氛围,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从实验教材上实现协同,于2006年9月组织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实验教师统一编写《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类普通高校“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避免了过去几个学科实验教学、教学内容的重复。2009年编写了《现代仪器分析教程》。2011年3月编写了《植物细胞与组织研究方法》,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在教学资源上,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农业生物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农学院的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园艺学院的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科院的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联系起来,实现了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与院级实验教学中心两级管理体制下,不同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仪器设备统管共用,构建了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配置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学、园艺、生科3个学院11个专业每年1 200名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务处管理层面上,建设了基于协同模式的信息平台。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包括课程中心、评估系统、选课系统、成绩提交系统、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系统、实践教学选课系统等,使各教学机构中诸要素的调控在管理层面上有了很好的保障,各学院相应的教务秘书、实验教学中心、专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承担了相应的协同职能。
2.3 协同模式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高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我校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狠抓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协同式教学的策略方面主要做法是,提倡个性化的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培养,从大一开始种植“认知田”,到大二种植“高产攻关田”,大三种植“科研田”和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第二课堂,让农学类学生有自由支配的“自留地”,在2~3名专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积累感性认识,增强其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与土地、化肥、种子、作物、干旱、病虫害、农机具等接触中夯实农学基本知识和功底,同时在亲身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灵感,打开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也便于教师注重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农学院学生的“三田两地一课堂”也为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学生开拓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地和机会,也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条件。
2.4 开展科研活动是协同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与科研是分不开的,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提高,教学为科研提供人才支持,科研为教学提供创新动力和丰富资源。我们以校内大学生SRT项目、校外泰安市大学生科研训导项目和部级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等为纽带,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科研课题。通过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从查找资料、选题、分析、撰写申报书和项目的实施及结题总结等,把教师资源、科研资源和学生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同时把实验室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今后专业实验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协同模式的农科大学生创新培养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同时提高了农科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切实可行,为经济社会和服务于山东经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途径。
通过详细调研,并结合多年从事毕业论文指导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农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与写作是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的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应用、总结和检阅,学分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毕业实习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
一、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1.毕业论文研究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训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锤炼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具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缺乏解决问题的胆略和经验,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
大学生毕业实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平台和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指点、自己调研与思索,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毕业实习包括多个环节,有开题报告、任务计划书、试验的设计与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这些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验和训练,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作用。
2.毕业论文试验与论文写作可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与作风
科研试验需要系统严谨的设计,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偏差,这都需要学生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不得有半点马虎,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做事风格有重要作用。
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千锤百炼,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修改培养学生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修改论文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一些个过渡时期,是学生的角色转变、心理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
毕业论文(设计)是老师指导下的系统工作与锻炼,是大学生上岗前一次综合训练,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及综合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刻影响。有时候学生刚走上工作,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实践太少,对生产和科研都感到很神秘,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毕业实习正是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心理逐步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慢慢消除,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胆略和经验。
4.毕业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实习的试验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独立进行,一般是几个同学共同协作,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试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和论文撰写,在此过程需要很多的沟通与协作,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作用。
二、近年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
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
(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
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文做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三、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
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要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重要的做好毕业论文试验研究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切实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好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外,增加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心得体会(经验与问题分析),并成立毕业实习督导小组,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过去的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所做所学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通过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农学类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建立了“小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种子生产经营行业的高级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学;实训基地
1 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垦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贸易为龙头,以加工为中轴,以种养业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涵盖整个农业经济链条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随着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高职学院应承担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构建以低碳化、智能化、功能多元化、劳动者知识化为特征的北大荒“绿色农业体系”,实现粮食增产、农业提质、产业延伸的重担。
作为农学专业本着“服务种子行业、背靠企业群、实施‘互惠互赢’”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学院多次与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北大荒种业下属的红兴隆科研所、双鸭山农场、友谊农场、松花江农场、青年农场等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还与多多集团、哈尔滨硕谷种业等达成校企合作协议。
现有植物及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及土壤肥料、种子贮藏加工作物种子检验检测及栽培育种技术、植物保护农业微生物、标本室等九个专业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30000平方米。拥有黑龙江省农科院及其下属绥化农科所、五常农科所,北大荒种业及其下属的红兴隆种业、垦丰种业、北大荒粮流等,省农垦总局下属的友谊农场、八五三农场等14个校外实训基地,每年都接待500多人次学生实习实训。
2 建设思路
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建立和发展,垦区将建成和发展现代粮食优秀产业,主要发展基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从农业种植结构、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绿色生态环保、观光设施农业、旅游生态农业入手,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根据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由于种子生产与经营销售的季节性很强,生产周期也比较长。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教育关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是专业“小学期分学段”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保障。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和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关键因素,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每个毕业生都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根据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专门型人才的要求,按照贴近生产、自我发展的建设思路,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使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达到80%以上,使该专业学生取得“双证书”的比例达到97%以上;同时又能够发挥区域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产业示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承担相关技术培训和园艺植物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任务,对周边地区及相关职业院校起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机制,遵照校企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建成校企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争取将基地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园。
3 主要举措
根据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背景,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依托,根据现有的基础,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了发展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发展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建成集教学、实训、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实训基地;从现有的农业基础出发,突出“技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四大特色,重点发展高科技、绿色、无污染等种植类园区以及养殖类和旅游观光类农业园区。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设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强化实训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引入校企业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学院、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在近几年内:
(1)三年内扩建种子检验检测实训室,增加谷物分析仪、高精度种子水分测定仪、纤维测定仪等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设备,使之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种子检验检测中心。种子质量检测实训室建设,就建议按照我国种子行业要求,通过校企合建共享的途径进行建设,既可以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种子企业种子质量检测,而且还可以将学生教学实习与企业种子质量检测工作结合起来,按照行业标准,在校企专家共同指导下学习掌握种子质量检测岗位能力。
(2)扩建种子贮藏加工实验室,增加风筛清选机、比重清选机、成品仓分料系统、包衣工段平台系统、斗式提升系统等种子加工设备,使之成为种子加工中心。
(3)扩建种子营销实训室,成为种子营销实训中心。
(4)扩建校内良种繁育实训基地,使良种繁育面积达到10公顷。同时将原来实训基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
(5)与北大荒种业合作,建立一个种子经营公司。
使以上三个中心、一个园区、一个公司成为学院学生实训、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农业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的平台。
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立足垦区,本专业有多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的需要,深化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及其下属绥化所、五常所,北大荒种业及其下属的红兴隆种子业、垦丰种业、北垦种业,省农垦总局下属的友谊农场、八五三农场、八五二农场、双鸭山农场等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并在原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建三江种业、九三种业、八五一一农场、香坊农场、七星农场等5个以上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2010年学院与松花江农场达成合作协议,在农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利用现有设备在园区建立实习实训车间,同时也可以为园区生产农业产品,并为农业种植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也可在蔬菜和水果生产上建立示范基地,引导农户发展,并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农场可为老年人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由学院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学院的平台为园区定向培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级技能专门型人才,也可采用联合办学形式,利用农场学院现有的校舍和设施在农场办学,一方面为园区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为现有的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学院每年为实习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经费,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学生生产实践,企业优先接纳优秀毕业生就业。
4 总结
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加强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农业科技化方面,围绕推广农业科学技术,重点突出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管护措施等知识培训,培养一批懂政策、技术强、善服务的农村科技带头人,培养具备从事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农业其它生产部门或单位从事种子生产与加工、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摘要】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和农学专业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渗透;农学专业
所谓“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意味着学识、聪明、机灵;德,意味着正直、公道、平和、讲原则。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而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他们中一部分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读中职,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读中职。而愿意选择农学专业就读的又多以农村学生居多。很多学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选择读中职,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就很重要。如何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能立足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知识背后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从事任何工作,个性人格将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足后劲的重要标志。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书育人”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动植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农学教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为学生竞争意识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例如,在介绍猪的群居性时,猪个体在群体中有一个相应的位次关系,而这个位次关系的形成和保持是靠猪的争斗力强弱而决定的。猪的争斗行为常常发生在两头或两群猪之间,一般是为了争夺优先采食权和争夺地盘而引起。群体和个体间必须彼此竞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发展得更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中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渗透
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互相团结。如果只仅仅是一个口号,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理解就不够透彻。在《畜禽营养与饲料》一书中讲解“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时,我就启发学生: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那么在一个班级的成长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大家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学习、成长中的困难。
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学习动力
许多中职农学专业的学生家在农村,到学校就读是希望学一技之长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川又是农业大省,通过在教学中穿插讲解一些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典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授《畜禽营养与饲料》时,第一课就以希望集团四兄弟创业的故事为开始。改革开放初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将来自己创业怀揣了一个梦想。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以此让学生坚定了自己在校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从长远来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回乡创业。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不是被动等待就业,而是主动创业,为社会增加他人就业的机会,极大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周围农民致富,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五、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又不仅仅是盈利。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使农业生产环节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滥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非常普遍。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良知,对所用农药和添加剂的成分、危害认知不清,或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很容易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比如近些年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从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注食品安全。为生产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而努力,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
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业生产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雨水冲刷作用下化肥农药的流失、畜禽养殖污染、开垦产生的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污染等,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据联合国资料,近几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00万公顷土地由于侵蚀,盐渍化,污染等人为原因,不能再生产粮食;全世界每年以5~7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使土地沙漠化。其中过度放牧与过度开耕具有不少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是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还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领悟。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和农学专业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学科专业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中职农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双语教学是采用非母语作为全部或部分教学语言,对部分或全部非语言课程开展教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和造就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展研究生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1 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泛深入,各学科门类不断与世界接轨,外语成为国际交流的必备手段。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只有专业背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外交流。因此,农学类研究生加强双语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1.2 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研究生能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据统计,目前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 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只有具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读懂并领会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和期刊,才能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才能找出研究的空白点。另外,国外设备的使用说明与技术软件的更新大多通过英语或其他外语进行。因此,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外语,加强双语教学对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农学类研究生主要以科研为主,主要学习和工作地点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大量的科研任务挤占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时间和查阅国外文献的时间。对农学类研究生来说,老师们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科研进展,考核注重的是科研成果,对学生外语的学习关心不够。由于农学类学科的特殊性,一些导师最看重的是实验与技术,客观上导致对双语教学反应迟缓,在研究生教学中未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未把双语教学提上议事日程。有些院校虽然设立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只是注重形式,走过场,以应付检查为目的。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一些农科院校的双语教学师资匮乏,一些院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双语教学师资。一些院校尽管配备师资,但教师英语水平低,自己未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口语不标准,语法混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还有一些院校认为,双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课,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老师就能上,忽略了教师的专业背景。
2.3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目前,农学类双语教学的课堂虽然有些突破,初步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引入了多媒体、动画等教学道具,但本质上并未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仅仅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完善教学,通过普通的动画形式来引导学生的兴趣,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教学而言,这种方式远远落伍,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4 管理不够规范
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受到重视,双语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但大部分农科院校急于求成,在现有的资源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纷纷设立双语教学课程,推广双语教学,导致管理不规范。在师资配备、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等方面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考核体制。师资配备急功近利,部分双语教学教师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背景欠缺,无法按照英语思维习惯去理解和传授专业知识。
3 对策建议
3.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对农学类研究生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开设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课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整体认知,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导师过分重视实验室实验和田间操作,忽略学生通过外语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现状。尤其是老一辈的农业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只有更好地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才能找出自身不足,找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双语教学的保障。由于我国缺乏英语教学环境,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又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英语之间进行切换。优秀的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农学专业知识,能够用英语表达农学专业相关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通过教与学的结合,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以及农学专业学科知识。同时,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实施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3.3 改革双语教学方式
目前在双语教学方式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交互式教学、对话型教学和阅读型教学等教学方式。无论哪种模式,最关键的都是要提高教和学的自由度,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双语连接,逐步减少两种语言间的隔阂,实现两种语言在专业领域间的自由转换。
3.4 加强规范化管理
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既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又要兼顾农学类专业的特点。要在保证师资力量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在课程建设、授课方式改进、课程模式等方面开展管理创新,同时改进研究生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提高研究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