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0 08:5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德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
1.社会学习德育理论提出及内涵。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体系以观察学习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三元交互论为框架,积极吸收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发展论等学派合理内核与有利观点。观察学习即替代性学习,受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的制约,重视榜样示范对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主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示范行为,习得新的认知技能和行为模式。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状态等是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来源。个体自我效能感决定着相同技能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消除自我无效意识有助于养成新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三元交互论强调德育应当引导个体在探求道德真谛的过程中,正确利用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把获得的认知付诸道德行为,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2.社会学习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志愿精神即大学生以实现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目的,不计报酬的自愿自觉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社会学习,大力发挥志愿榜样的示范作用,全面促成环境、行动与认知的三方合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提高志愿能力、健全志愿人格,扭转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现状。第一,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可贵的志愿意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自我效能感的起伏影响着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愿,自我效能感强烈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志愿能力。卓越的志愿能力是志愿精神的基础,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志愿能力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先进志愿者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下,丰富社会认知,完善志愿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健全大学生的志愿人格。完善的志愿人格是志愿精神的优秀。社会环境、行为和认知的三元交互作用,影响着健全大学生志愿人格和培育其志愿精神的实效性。创设良好的社会慈善环境、深化大学生的慈善认知和激励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实施,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拥有优秀的志愿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完善的志愿人格。
二、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实践途径
1.倡导观察学习,创新志愿精神培育途径。
观察学习论强调榜样示范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要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引导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关注、保持、再现、外化志愿精神。第一,注意过程:树立榜样。志愿榜样能感染、带动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模仿先进志愿者的精神和行为。志愿榜样的选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榜样评判标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有社会学习价值和可模仿的志愿榜样;志愿榜样的产生,要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志愿精神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二,保持过程:宣传榜样。积极拓宽榜样宣传路径,在多渠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的基础上,鼓励志愿榜样亲自示范,引导大学生主动内化志愿精神;破除应景性榜样宣传,建立宣传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榜样学习效应,激励大学生努力践行志愿精神。第三,生成过程:模仿榜样。强化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引导大学生深入体会志愿榜样的人格魅力,提高志愿认知水平,掌握新的志愿服务技能;注重实践行为的锻炼,引导大学生完善习得的志愿技能,在模仿过程中加强志愿精神的渗透,实现志愿行为的自愿自觉转化。第四,动机过程:自我榜样建构。积极实施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利用大学生乐于展示能带来奖励或有价值的行为的倾向性,直接强化志愿精神;引导在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中获得志愿技能,替代强化志愿精神;鼓励在志愿行为的加工、评价、取舍中,达到志愿精神的自我强化。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
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3.重视自我效能感,激发志愿精神践行动力。
首先,强化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富有成就感的志愿活动是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增加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降低由主观认知偏差带来的自我无效感,确立合适的、可操作的志愿目标,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成就感,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影响归因的四因素,将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最后,给予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和志愿人格,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奖励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努力践行志愿精神。
作者:陈荣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提出与德育内涵的深化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首次得到了全面而清晰的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明确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进行表述。首先,优秀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注重的是理念构建,它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层面为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发展提出了整体目标。其次,优秀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讲求的是制度建设,它为公共领域的规范与公民德性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这既是对个体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政治生活进行制度上的规范,也是为政府关注公民权利、推进个人福祉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最后,优秀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强调的是道德提升,它围绕社会、工作、家庭等领域明确了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体发展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优秀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需求和国家的价值目标进行了阐明。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分层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为德育的整体设计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强调,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的。这一论断凸显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优秀位置。但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那就是,将“立德树人”的“德”直接等同于某种“独善其身”式的“私德”,将德育的目标片面理解为促进孤立个体的内在发展。事实上,德育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个体,同样在于塑造拥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和超越一己之身、关注普遍价值的理性存在。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显然,不仅是优秀价值观个人层面所关注的道德提升,国家层面所关注的理念构建和社会层面所关注的制度建设同样需要依托德育工作展开,它们同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不再仅仅指向个人的内在完善,它也对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上下贯通与有机整合提出了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提出既在理论上阐释了“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也在实践上为我们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首先,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的划分深化了德育的内涵:德育应使人达成小我与大我的贯通为一,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在道德提升、制度建设和理念构建的方方面面中,贯彻在个体、社会与国家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完善中。其次,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上海考察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内化与外化的平衡,二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贯通。为了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我们需要深化德育内涵,构建德育系统,通过德育的整体规划来保证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有机关联与有效统一。
二、德育系统的纵向延伸:内化与外化的平衡
尽管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两者的关系依然需要进一步解释。“立德树人”揭示了一切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作为基本前提。我们需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为德育寻求某种稳固的理论内核。“全面发展”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与个体实现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这两点可以分别用“共性塑造”和“个性培养”来概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分层揭示了“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内在关系。首先,当我们强调优秀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时,我们确实是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理念的构建,以此来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然而仔细考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我们会发现,这些宏观理念并非是压在个体之上的沉重负担,相反,它们作为对人类文明精华的理智表述,是一切个体追求自我完善行为背后的真正精神依归。在此,“大我”的完善为“小我”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引,而共性塑造也就充当着个性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当我们强调优秀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时,我们确实是在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诸多活动中成就的各种道德品质。然而,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具有强烈精神内涵的价值观念被确定为个体道德提升的着力点时,道德提升就不再仅仅关乎个体的内在完善,它必须通过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公共领域中得到真正的树立。这样一来,在道德提升的过程中,不同个体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追求就最终汇集为文明建设的整体提升,并指向宏观理念的现实。在此,“小我”的完善为“大我”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个性发展也就成为了共性塑造的实践保证。最后,处于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之间的,即优秀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与公民德性的建立。这一层面的倡导既对个体进行了最为直接的张扬,也对个体进行了最为严格的约束。一方面,它们将每一个体看作独立的自由主体——对自我实现拥有绝对权利,另一方面,它们又将每一个体看作是社会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对理念落实负有绝对义务。归根到底,只有当我们成功地从自我发展转向公共福祉,从个体之人转向人类整体,我们才能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同时,保证宏观理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中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分层并不是一种静态划分,而描述的是抽象理念的内化与个体本质的外化所达成的某种动态平衡。一切个体的自我完善必定会伴随着“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为宏观理念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同样,一切宏观理念的现实运行必定会伴随着“内化于心”的精神影响,为具体个人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引。将这一结论运用于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就能够从纵向延伸的角度进行德育系统的构建,即达成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均衡。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共性塑造,就是在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个体发展必须依据宏观理念而展开。在共性塑造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自我限定,服从社会需求与国家意志,在具体社会关系与文明形态中中寻求自我的定位,将小我看作是大我的自然产物。另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个性发展,就是在坚持人的全面解放与全面发展,强调一切宏观理念的实现过程都不能压制个体自我实现的基本诉求。在个性发展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无限自由,主动为自身的一切行为负责,担负起特定的社会职责与文化使命,将大我看作小我的自然延伸。
三、德育系统的横向铺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贯通
为了继续完善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需要结合优秀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对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有如下三个问题:其一,内在于个体的德性品质究竟如何通过“外化于行”,最终服务于宏观理念的实现?其二,外在于个体的意识形态究竟如何通过“内化于心”,最终服务于具体个体的实现?其三,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究竟如何在公民德性的建设中得到贯通?事实上,这三个问题恰恰可以与优秀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内涵,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互对应。在此我们需要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意涵进行说明,解释优秀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一种“德”。
1.“严私德”与德性品质的养成。
我们可以将优秀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严私德”,它主要关注德性品质的养成。如最早将“德育”一词引入现代汉语的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德性的建立,正是成为“完全之人”的关键。王国维对德育的强调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强调德性的建立是内发而非外铄的,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与内在完善是德育的关键;其次,他强调“教化”与“风尚”之紧密关联,唯有当个体建立起作为立身之本之德性,我们才能进一步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之角度谈论各种道德风尚的形成。但是“严私德”的提出并非倡导某种“独善其身”的避世哲学。相反,自我完善的最终依归是理想人格的建立和人性的完善。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孤立的原子个人,而是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人与理性人。个体对于内在价值的追求必定在外化为行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凝结为某种影响与指导一切个体发展的文明精神与普遍价值。而不同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行为也将形成合力,与宏观理念的实现关联起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我们也需要将“个性发展”看作是“共性塑造”的必要前提,将个体的全面发展看作一个将个体的“内在德性”不断“外化于行”,为宏观理念提供现实根据的实现过程。
2.“守公德”与社会风尚的树立。
我们可以将优秀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守公德”,它主要关注社会风尚的树立。在此,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公民德性的树立成了德育的优秀问题。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强调教育要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新国民的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公民的塑造”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而展开。在此,公共领域的引入引发了对于“自我完善”的全新理解,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个体的自我觉醒,而是各种社会、文化共同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共同福祉。个体与共同体有着双向关联:一方面,个体不再将“内在修为”看作是道德优秀,而是意图从“修身齐家”进一步扩展为“治国平天下”,将共同体的完善看作是自我完善的自然扩展;另一方面,个体也更为清醒地认识到特定社会文化情状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将自我完善看作是共同体完善的逻辑后承。结合两个方面,谈论自我完善,既是在探讨公民个体如何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共同体提供力量,又是在探讨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如何造就出具有公德的公民个体。“守公德”的提出最为明确地体现了德育的“实践转向”:一方面,每一个体意图在包罗万象的公共生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明确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每一个体也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共同体的需要进行自我规定与自我限制,为其他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服务与帮助。落实到德育系统的构建中“,守公德”关注的是社会风尚的树立,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自我的内在发展与宏观理念的贯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展现出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需要取得“个性发展”与“共性塑造”的均衡,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拥有公共精神的出色公民。
3.“明大德”与意识形态的建设。
我们可以将优秀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德育要求概括为“明大德”,它关注的是意识形态的建设。德育不能直接等同于意识形态的灌输,但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的整体设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具体内容来看,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德性品质的养成似乎是完全分离的。后者从具体个人出发,关注每一个体最为直接的生命经验,而前者就宏观理念出发,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形态与发展方向。作为特定社会关系、历史条件与文明形态的产物,每一个体具备的一切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都为特定意识形态决定与影响——无论个体对于这一情况是否抱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而“明大德”的优秀,就在于从理智上认识到意识形态对每一个体生命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宏观理念的逻辑进程如何规定着每一个体的自我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明大德”的要求是在宣传某种过于严苛的历史决定论,用宏观理念的实现来压抑个体生命的涌动。相反,它恰恰是要鼓励个体超越一己之身,在“大我”的实现中寻求“小我”的完善,将超越维度引入到个体的生命经验中。必须承认的是,由于意识形态教育无法直接触及个体的生命体验,它容易流于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表现为一种生硬粗暴的思想灌输,压制个体生命自我发展的自然需求。解决这一困难的方式并非是取消意识形态教育本身,而是将意识形态的建设纳入到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唯有当个体能够对各种决定社会变迁与文明发展的宏观理念进行充分的理智思考,获得对普遍价值的理智认同,他才能真正建立个体生命与宏观理念的关联,将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去理解其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落实在德育系统的构建中,“明大德”关注的是意识形态的建设,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实现大我”落实在“完善小我”中,将宏观理念的逻辑关联看作是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的必然。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我们需要将“共性塑造”看作是“个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看作是一个不断将宏观理念与意识形态“内化于心”,不断将超越维度引入个体生命的实现过程。
作者:彭宗祥 汪力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上海理工大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先秦儒家关于修养方法的主要内容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作者:丁恒星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
1.德育内容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大多以学校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大纲、计划进行德育工作,德育课程所运用的教材也是来自上级部门统一发送。而这些存有普遍特性的德育内容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全国各地的不同高中学生展开有效教学。再加上各地高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用一致的德育内容对拥有不同教学目的的高中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
2.德育方法影响因素。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德育工作方式缺乏妥善完整的规划,没有满足时展的需求,也没有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为基础,仅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德育教育,采用高压政策,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将学生作为管教对象进行统一说教,学生的排斥心理十分严重。德育教育方式的局限性是导致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往往只会采用一味的说教,进行德育的方式主要依靠批评、训斥、榜样、惩罚等,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传统死板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以上德育工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无法有效的贯彻,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3.德育师资影响因素。
高中德育工作效率受德育师资综合素质重要影响。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大多由班主任开展,然而班主任本身就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一因素就使得班主任无法有效分配教学时间,使得德育工作存在时间局限;再加上高中班主任多为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相关专业出身,而不是德育教学的专业人才,这一因素就使得班主任无法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其无法科学合理的展开德育工作,从而使得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低下。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控制策略
1.制定从实际出发的德育内容。
国内各个高中务必要以自身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为出发点,制定出为高中学校自身所适宜的德育内容。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支持下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的普遍化,结合学校学生的个性特征,选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确保德育内容的科学有效性,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2.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德育工作。
以道德理论传授、道德行为培训、社会舆论评价以及组织影响等为德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仅为工作的一部分,高中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触发德育工作实践行为,实现德育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左右开弓。同时在学生生活、学习中引入德育工作,鼓励推行家庭德育教育行为,促进学生从本质上对德育工作获取认知,于德育工作中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3.强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
国内大部分高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实施计划、方法认识模糊,不具备专业的德育工作知识,因此学校要对高中班主任展开德育工作培训,强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强化高中班主任自身德育内涵,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相关专业知识,促进高中班主任能够科学合理的展开德育工作。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得以强化,德育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学生德育教育质量才能有效改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是为学生日后继续成长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塑造健全品格,构建正确人生、价值及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任务是提升学生不同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务必要制定从实际出发的德育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德育工作,强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积极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作者:李鹰 单位:广西桂林中学
一、尊重学生个性的意义
1.形成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们当班主任要抛开所有偏见,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充分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在成绩和行为等各方面差异的原因,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这样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他们,尽量发挥出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找到自信心。号召班级学生要团结互助,利用课余时间,建立学习小组,整组讨论,成绩好的帮成绩差的,形成团结向上的学习气氛。
2.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开始走向成熟,个性开始分明,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如果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如果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作出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往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到学校,并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最主要是学如何做人,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等等。要知道,品德比学识重要得多了,而初中正是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做好尊重学生个性
1.以平等礼貌的姿态与学生交流。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忘记自己班主任的身份,不能以高高在上的班主任形象用命令的口吻和同学讲话,这样学生只会敬而远之。而且,教师要注意礼貌用语,礼貌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感到舒适,这样学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交谈。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大方,如果穿的衣服过于夸张的话,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和同学见面交谈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语是否文明礼貌。而在行为方面,教师不能有不文明的行为,要像要求学生那样来要求自己。
2.肯定学生的劳动果实。
虽然很多班主任能做到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例如不要浪费农民伯伯辛苦耕田的米饭、尊重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勿乱扔垃圾等教育,但是班主任却忘记了提醒自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果实。部分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并不用心,而且只是以作业完成质量作为评价标准,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对作业和任务的用心,甚至在作业评语中批评学生,这是极其不尊重学生劳动过程的行为。对于擦黑板的同学、交作业的同学、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等为班级作为贡献的同学,教师应该对其说一声谢谢,虽然这一些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尊重学生的人格。
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所以难免会犯错误,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不能够以过激的言语批评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学生只是应付性的承认错误,没有打心底地认识到自己的不对。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来看待,以这种方式才能知道学生的内心感受,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
4.欣赏、理解和平等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闪光点和不足,所以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也要理解学生个性中的不足,学生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无意识地养成了坏习惯,所以班主任要用加倍的耐心帮助学生进行纠正。而且初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家长的特殊地位而对学生有特殊的对待,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作为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平等的看待班级每一位学生,而为人师表要求班主任要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德育素质,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黄秀梅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星中学
一、提高职高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扩大高素质德育的队伍
作为一名职高教师,除了教书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但是在现在的教学情况下,许多老师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育人的任务通常被丢在一边。所以,通过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德育意识,也可以改变教师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对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职高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要再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要树立标杆,要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正如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行。总之,要想方设法,彻底改变职高教育中智育和德育教育失衡的状况。
二、从学习目的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德育教育
其实在职高英语的教学中,不要只为教英语而教英语,我们一定要担负教育和培养的双重责任。平时教职人员要多收集信息、材料等,通过课堂教学把新的知识,经验等传授给学生,让同学们在英语课堂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的目的,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从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学好英语,消除害怕学习英语的心理,进而引导不论在学习和生活,只要采取这种方法,最后会达到目的。
三、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进行德育养成教育
据调查,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最为严重的还是我们的中职学校,生源来源于在中考中被刷下来的那批,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如果一味强调提高他们的书面知识,是看不到效果的,我们只有把个人素质,日常行为,交际往来贯穿到课堂中去,并把爱国情操,社会责任等德育教学内容渗透进去,这样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作为一个中职教师,我们肩挑着社会的使命,怎么才能不辱使命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其次,自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加强自我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同时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最后,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每一个同学都互动起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行程一个良好的习惯,拥有人生的正能量。
四、结合职高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任何语言都是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英语也不例外,就跟汉语一样,很多经典的对话,段落,文章中都有丰富的道德修养知识。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起来因材施教,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要渗透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所以,我们要多组织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能充分的发现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另外,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的找到符合实际意义的训练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这样可以防止教育内容的空乏,学生的精力集中不到课堂中来。我们也要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教育他们自己要热爱劳动,不能什么事都是由父母帮着做。自己应该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如果我们只会生硬的讲语法,背单词,读课文,安排课后作业等,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同学们失去上课英语课的积极性,他们要不就听不进去,要不就打瞌睡,更谈不上要把德育教育贯通到课堂中去了。所以我们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利用现在的科技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搞笑英语视频,经典的英语歌曲,缓解学生的情绪,让整个课堂表现出一种轻松何跃的气氛。做到课堂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个人思想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学丰富化,知识化,可行化,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进来。
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在职高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可行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直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直接进行德育教学,也可以旁击侧敲,从文章中引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进行教学,还可以在对话中谈论思想,谈论生活等等。我们要再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和总结不断的发现新方法。要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新课程理念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七、结语
总之,职高的学生是教育体系中特定的教育群体,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的引导学生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是每一个职教老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充分发挥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理念的作用,使每一名职高毕业生成为社会合格的建设者。
作者:黄彩霞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职业中学
一、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学校在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为切实达到使学生遵从学校的相关管理要求,或知悉国家有关规定的目的,多是依靠学校或教师自身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通过“教条式”命令来告诫学生,哪些是自己不能够做的行为,哪些行为又是违反学校相关规定的。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上看,似乎已达到所预期的目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表现出对学校相关规定的彻底服从,学校明确要求不允许的行为,坚决不做,而且对学校公布的学生管理等相关条例也背的滚瓜烂熟。殊不知,学生做出如此完全“遵从”的表现,很大程度是出于学校现行管理规定的压力下,从内心上真正将这些规定内化成自身自觉行为的比例很少。以学校外“我行我素”的行为表现最为突出。
(二)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系统性。
当前,各学校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方面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无论是以政治教育课的形式还是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更多的是出于贯彻落实某些政治要求,而非切身源自于学生本身的需求。而且,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乃至高中、大学阶段施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存在着严重的交叉或是重复现象,导致学生经常会产生一种非常困惑的感受,即自己在小学时期就已经接受过的德育知识,到了初中阶段,仿佛又要重新学习一次,两次之间如果说有不同,也仅是教育形式的差异。德育教育内容的这种无系统性,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佳。与之同时,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德育工作方式的系统性也比较差。采用“教条式”说教的德育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的比较多,且这种课程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偶尔会穿插一些展现实际案例的宣传片或活动,但这种活动开展的连续性、系统性较差,还未被完全提上教育议程。所以,在举办这种活动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感到异常兴奋,完全没有将其视为是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德育知识框架的完整性。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是关键。
如今,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正逐渐向着家庭和社会倾斜。因此,要着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就不能停留在学校,而是要团结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着力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不间断和全方位性。对于学校,要切实转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式”德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校园广播等德育宣传阵地,在楼道、图书馆、操场等场所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拓宽德育教育的场所和方式。对于家庭,主要是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以身作则的向学生展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具有道德的形象。对于社会,即多向学生免费提高参观道德模范纪念馆、科技馆等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标准。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全过程是实质。
德育教育虽然是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课程来教授,但它实质针对的是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而非纯知识性教育。因此,无关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德育教育应该被融入到其他各个教学科目中。通过开展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性的夹杂着德育教育,或在其他科目教学中,遇到有关德育方面知识时,顺势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领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针对学校各个科目的教师,而不单单针对于专门的德育教育教师,树立德育教育的责任理念,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只与德育教育教师有关,与自己也密不可分。
(三)构建科学的德育水平评价机制是根本。
德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德育水平的评价机制也要随着新问题的发生和新现象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因为只有随着社会变化不断更新的德育水平评价机制,才能更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德育情况。因此,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德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力度和深度,全面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补充到现行的德育评价标准中,不断完善德育评价的标准。
三、结语
德育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主要手段,其实效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水平的高低。要着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三位教育模式是关键,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全过程是实质,构建科学的德育水平评价机制是根本。
作者:吕继东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实验小学
1“90后”中职生现状分析
1.1主观、保守的认知
一般来说,中职生是由那些中考无法考上理想高中的或者成绩低根本无法就读普高的初中毕业生组成,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厌学等特点。而“90后”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更是不利,到处都是电子产品、虚拟网络。网络的虚拟性、理想化使本就认知薄弱的“90后”中职生更加沉迷于幻想世界,变得主观、保守、自我。
1.2冷漠、忧郁的情感
“90后”中职生由于年轻缺少生活经验,又对长辈的意见有所抵触,所以对待一些突发的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冷静、悲观绝望、忧郁不知所措的一面。当生活中出现一些激进事件时,因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而情绪波动过大,产生紧张焦虑、悲观忧郁的情绪。所以说“,90后”中职生通常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不能妥善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引发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他们情感淡漠冷酷,忽视感情与文化修养。他们通常是三分钟热血,做事缺乏耐心,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总是情绪不宁、紧张忧郁、情感冷漠。
1.3肓从、失调的人际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的“需求型”人材。然而“,90后”中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自我的认知特点,冷漠、悲观的处事风格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各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并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人“。90后”中职生虽然生性好动,喜欢群体活动,但遇事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总会想“为什么我和他不一样?”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决策时,又不愿承担责任,喜欢附合众议,盲目跟从。
1.4好强、敢为的意志
绝大多数的“90后”中职生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父母过度溺爱纵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形中促成了“90后”中职生性格固执己见,争强好胜。他们喜欢控制他人意愿,不愿被支配,遇事胆大敢为,藐视权威。
2对“90后”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2.1抵制校园低俗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德观念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因素将给本就思想不成熟的“90后”中职生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正确校园文化气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爱国主义教育做起。我校经常利用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对学生们进行实时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例如:每周一举行全校升国旗仪式,并且每周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或优秀教师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周大扫除,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珍惜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已成为“90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2.2战胜消极因素影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90”后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公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思维影响已经势在必行。消积思想不仅对“90后”中职生的思维方式有所腐蚀,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我校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校团委设置心灵驿站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输导。
2.3融入集体生活模式,接受团队协作教育
针对“90后”中职生喜欢群体生活,但又不愿为集体付出、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特点,我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诸如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集体性质的活动,并由班主任安排一些学生成为团体的负责人。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亲身体会得失,得到成长,更深刻的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2.4撕掉低素质标签,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职生被贴上了“文化低”、“素质低”“、道德水平低”等标签“。90后”的个性张扬、冲动好胜更像一剂胶水使这些标签贴的越来越牢固。良好的个人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是社会人材需求的向往,加强文化素养教育要从做好学生个人行为导向、树立正确、正常的道德观做起。在这方面,我校从课堂教育入手,不仅要求教师在所有课程中都要进行德育渗透,还在每学期都专门开设德育课程,从思想道德、行为道德、文化素养和法律常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素质教育。
作者:李琳琳 单位:沈阳市电子工业技工学校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区别,又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关注的分别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要想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二者融合的共同作用力,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究其原因,教师是教学的施行者和参与者,教师自身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影响深远。试想,一个素质低下的老师,如何能高效教学,如何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呢?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有效开展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教师思想政治学会、教师民主生活会、思想主题活动等途径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师育人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也必须围绕课堂教学而进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发展。如在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从交通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等方面来阐述规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规则内容,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师长,爱护公共设施,遵纪守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小学生守则》、课堂规则、学习规则内容为切入点,探讨规则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如课堂上大声喧哗会影响教学秩序,没有课堂规则的约束,则教学难以进行;见到老师不问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而影响师生关系。总之,小学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积极向上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活动和德育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效果的试金石。素质教育提高了人们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促使许多学校在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学实践力度。一般来说,小学德育实践形式有德育主题会议、共青团团队活动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常用手法。如某教师借学校“做文明、自信校园小主人”德育创建活动之际,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了“微笑进校园”“礼仪伴我行”“榜样在身边”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该教师先通过活动动员会吸引学生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然后通过文明礼仪歌谣创编、活动宣传页编印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进而立足活动文明公约,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和指导,对小学生进行意识力、人格、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注意礼仪,弘扬正气。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弘扬校园主旋律,优化思想道德教学效果。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强调的就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目前来说,通过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德育教学的途径有:在校门口、餐厅、厕所、花坛、草地、道路、课堂等学生视线所及之处,设置宣传画、警示语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物质设施,激发学生求知、求美、求乐的热情;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优化物质设置的布局,优化校园环境,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样,在小学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借助校训、校歌、升旗仪式、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办学理念、教学目标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综上所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对小学生成长以及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小学品德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以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者:高霞 单位:石家庄鹿泉区上庄镇上庄小学
一、转变意识,关注学生的需要
在以往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作为学校管理层更多的是从学校管理目标出发来要求学生怎样做,而不是从学生“我该怎样做”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管理更多是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忽视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于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制度和学生的行为的矛盾化。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例,学校制度中明确要求男同学不能留长发、穿奇装异服,而很多学生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觉得学校的管理和我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学校必须满足学生的全部需要呢?答案是否定的。转变意识,关注学生的需要,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管理,而不是从学校要求角度来思考管理。传统德育管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提倡从学生“需要”角度来实施管理。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例,传统管理中要求学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但很多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较为模糊。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提倡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去要求自己。这就实现了从“要求”向“需要”的转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层要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方式而实现这一转变,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了解我国历史、展开讨论、交流、演讲活动等而内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通过班级间的对比、小组间的对比等来激活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激发起参与兴趣,从而促进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降低身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德育管理活动实质上并不是强制行为,而是一个引导与感染的过程。在以往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管理层更多是通过要求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结果常常出现“说”和“做”不统一的现象,甚至学校管理者认为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在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而只要求学生而不要求自己,德育内化更多成为一种形式。同时,因传统教育中教师更多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来进行管理,服务意识不强,德育管理只是作为学校管理日常活动展开,没有立足学生发展角度展开。从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质来看,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统治者,在德育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去引导学生怎么做,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怎么做。以“卫生管理”为例,无论是学校的公共卫生还是班级卫生,学校管理层更多的是向学生提出要求,如公共卫生要做到清扫干净、没有死角、注意保持等,要求提出后就让学生实施,然后看结果。忽视了过程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身份,就是要让学校管理者从统治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引导者,在德育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学校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关注过程去内涵德育管理。以“卫生管理”为例,学校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首先就要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在实施过程中,可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采用举报方式来监督教师,通过教师的行为规范来给予学生榜样示范。又如学校要求学生保持环境卫生,在实践中以“弯腰行动”(凡教师或学生,只要见到地上有垃圾就应弯腰捡起并扔垃圾桶)方式来进行,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被带动起来,然后辅以卫生评比、卫生标兵等奖励,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德育教育目的得到实现。
三、关注差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德育管理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在以往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所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大”而“统一”,如学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展开了“晨读午写”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早八点开始晨读,对超过该时间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常常因为诸多原因而受到惩罚,不仅其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反而对活动失去了兴趣。从这一实践来看,目的是较好的,但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而未受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在德育管理中能以奖励优秀、鼓励后进、减少批评的方式进行,其效果会更好。关注差异,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构建德育管理机制,从而让学生在德育管理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以“热爱劳动”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为例,在实践中展开了“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班会活动,以“我劳动我光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然后以“劳动小标兵”的评选活动来对学生实施鼓励。从活动效果来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更多得到了是奖励,其兴趣更加浓厚,参与度更高。又如在个人卫生管理活动中,学校制定要求后,班级根据学校要求再制定班级要求,学生在班级中根据班级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卫生计划,然后再展开实践活动,这种从上到下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让学生从自己需要出发去实践,让德育教育具有了丰富内涵,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四、结语
总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让被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在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通过转变意识而关注学生的需要,树立学生的管理者意识,发挥学校管理层的榜样示范作用而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这样才能让德育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德育管理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谢桂荣 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
一、多媒体技术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1.运用多媒体为德育课程实施增添活性元素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同样适用于德育课程的实施,为德育课程实施增添活性元素。我们知道,对小学生讲党、社会主义的知识是抽象的,抽象的知识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也给小学德育工作者带来较多的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可使这些困难顺利解决。例如,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了向学生宣传和讲解党的十八大的内涵和意义,我们用视频出示“十八大的动漫教育片”。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时光穿梭一号”飞船的带领下,领略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秀美风景,更深刻地感受国家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目光炯炯、聚精会神,这说明以图像、声音、动画等组成的多媒体手段充分感染了现场的所有学生,彻底改变了以往单纯说教、理论灌输效果欠缺的无奈状态。
2.结合多媒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主题教育的学习兴趣和行动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特点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品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营养,它的最佳落脚点就是德形于行,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就得抓住过程性的时效,寻求良好途径,唤起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行动欲望。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渗入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教材变为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从而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愉悦的、可以多向交流的虚拟学习情境。例如,每年三月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许多班级传统的导入方式多以教师谈话为主。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兴致平淡,效果甚微。当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后,学生们精神饱满、兴致勃勃,变换的画面、多彩的视频和富有感染力的声响等整体化结合,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诚信模范人物,不仅让学生们方便快捷地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作用,更在真实具体的视频中看到社会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诚信典范,感受到诚信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向榜样人物看齐,将诚信的品质扎根于心底,并产生将诚信落实于行动的欲望。
3.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对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有着助推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重要阶段形成,因此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教育和引导。多媒体的运用能让“长而慢”的德性培养提速,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起着助推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用多媒体引入的励志故事、生动漫画、灵动配音等,都能引发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行为习惯。在人文精神方面,多媒体的介入往往让单一的人格教育变得有形象感、有意境感。如进行“小季布”班级故事会时,在津津有味地聆听完教师对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介绍后,学生们其实很想知道季布的真实模样和生活背景状况。教师相机而动,用多媒体出示了具有诚信品质的季布的线描画与油画的高大形象,画面完整地勾勒了他的生活模样及威武风范,学生们的崇敬之情越发明显。在环境教育方面,校门口的LED屏,滚动播放当天或当周的德育宣传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时,见屏便能警醒自身言行。可见,多媒体运用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前,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多媒体手段尽管是那么先进、那么独特,也只是快速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永远都是活动的控制者和操作者,学生永远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1.把握最佳时机,避免顾此失彼
在“告别陋习,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了两场活动的比较。一场是让学生观看一段时长40分钟的视频,再回头来让学生评判视频中行为习惯的对错。另一场则是看一段视频暂停一下,教师就刚才的视频让学生谈谈感受,引出其中蕴涵的道理。一番探讨过后,再继续播放下一段视频。结果发现,第一场起初的十分钟,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融入其中。但当一个片段放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松散无效形容了,大多数学生出现了观看疲惫、思维不积极的状态。而第二场采用片段式播放,每个片段的间隙,教师及时抓住教育目标的最佳点拨时机,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每个片段所折射出的育人道理。学生参与积极,现场气氛热烈,还不时掀起进一步观看的热潮。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一个正确的运用目标,避免视频播放的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失去兴致,更失去教育的最佳良机。
2.把握一个最佳的切入点,避免泛泛而谈
多媒体技术在实际运用时,要使学生过目不忘,就要有预先的一些特殊策划,那就是把握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使这个亮点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在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活动时,大屏幕上出现了六年前这批学生入队时的一个个场景。学生们很惊讶地看到儿时稚嫩的同伴与自己,一会儿嘴角抿笑,一会儿又闪着泪光,更有许多学生与身旁同学拥抱抹泪。这一环节的视频再现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童年的真切回忆;过往青涩的美好时光,更激起大家对母校的深情留恋。全体六年级师生及家长们无不热泪盈眶,心潮澎湃。这里,童年入队时珍藏的视频再现,就是学生精神成长、道德提升的最佳切入点,是多媒体合理运用的关键所在。
3.把握一个恰当的度,避免滥用失色
当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晨会、班队会等德育阵地时,教师就要正确处理好新旧教学媒体的关系。首先要知道,在积极倡导新媒体运用的当下,并不是否定与排斥传统教学媒体的功能和运用,而是应怀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和方法,使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合理补充与有效辅助,力求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切不可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演变成现代多媒体的“另类灌输”,要注重有效性和科学性,把握好一个恰当的“度”。比如,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重难点的内容,更要兼顾学生实际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德育效果达到最优化。
三、结语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发展性课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渗透更是一个深远而富有意义的课题。教育者要认真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善于总结,用至善的情怀去润泽学生的心田。
作者:陈海娟 单位:江苏南通市竹行小学
1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家庭德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德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从而给未成年人的家庭德育带来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1.1家长自身素质的缺乏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的影响,一些家长社会责任感淡化,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认识上也功利化。很多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有偏差,教育观念有误,重智育轻德育。由于受我国现在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才是关键,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才是家庭德育的主要弊端。
1.2家庭结构的因素
家庭规模日益缩小,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增高,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而处处加以保护,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坏习惯。家庭结构逐步趋于多元化。单亲和重组家庭增多,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家庭也日益增多,加之近些年离婚的家庭不断增多,有的极不负责任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使得孩子缺少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无从谈及。在关系破裂且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大多情感不健全,情感荒漠化现象严重。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原因,父母由于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以至于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从而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甚至误入歧途。在这种家庭生活的未成年人很可能因为家庭成员间缺少情感交流,家庭氛围冷漠疏离,而逐渐形成自卑、冷漠、孤僻的性格,甚至有严重的叛逆心理和过激的行为方式。
1.3家庭德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优秀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子女谈心,也疏于管理,他们与孩子之间除了督促学习,再无任何交流。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未成年人,他们经常面对的是父母的呵斥、指责或者命令等很少有沟通。众所周知,阅读可以塑造人格,好的阅读内容甚至能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轨迹。在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更应该多读书,但调查显示并不是这样,有近20%的未成年人在平时和双休日几乎从不读书。而家长们对此并不十分关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各类试卷,并不重视阅读,有的是不清楚阅读方法,无法指导孩子阅读。过度保护型父母担心孩子受伤害,总是替孩子做事情,并且在许多方面对孩子过度纵容,使得孩子极少受挫折,心理素质不健全,缺乏自主探索精神。过度干涉型父母由于过多地关注孩子的消极方面和缺点,因此,总是站在高处对孩子进行说教。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行为,而忘记了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存在差距。他们看重结果,但是认识不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孩子的挫折完全抱一种排斥和恐惧心理:如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行为,出现问题常常习惯归责于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或者以为自己“说”得不够多,久而久之陷入更深的误区。孩子在过度宠溺的环境中成长,极易养成撒谎、吸烟、打架、离家出走、物质依赖和游戏、网络迷恋等不良行为习惯。
1.4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
首先,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在传统社会里,孩子的未来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的过去就是孩子的未来。随着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交流更加顺畅,许多现代因素逐渐取代了传统因素,使得亲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在悄然改变。在现代社会,孩子可以通过网络、书本等各种媒介了解很多社会现象,对自身权益也形成了大概的认识,他们希望与父母平等交流。其次,孩子在社会化进程中,对成年人的影响增大。父母与孩子两代人的成长环境存在差别。父母作为渐渐老去的一代人,他们对新理念、新知识以及许多新奇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步退化,而相反的,孩子作为逐步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乐于接受各种新奇的变化。孩子用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和知识经验等“反哺”成年人,正成为历史的必然。最后,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亲子关系日渐疏离。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念都在悄然改变,人际交往更加频繁,人们逐渐进入快节奏的生活氛围。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父母为事业常年奔波,子女则常年学习,应付考试,表面上看家庭成员各司其职,但实际上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的缺失。家庭成员虽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他们无暇顾及他人感受,家庭关系越来越淡漠。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出现的问题也会越多,包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加强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一个家庭的道德修养和生活环境往往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的成型。家长应根据未成年人身体、心理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家庭德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优化教育方法,使家庭德育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
2.1要全面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家长是家庭德育的直接实施者,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履行职责的程度,直接影响、决定着孩子的素质。为了孩子能正常、健康的成长,每一位家长都要在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认真履行做家长的职责,而且要时不时地提问自己:我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多少?收效如何?我有没有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只有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搞明白了,我们的家庭教育才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2积极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物质的需求,更多需求是精神的抚慰,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在精神层面给未成年人心灵的安慰。父母应该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文化,比如购置一些适合未成年心理特点的书刊杂志,闲暇的时候可以陪伴孩子阅读书刊,或者谈心、做家庭游戏等等,这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大有裨益。
2.3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方式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有切身体会,所以都比较紧张孩子的未来,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造成这一现象有来自考试这根“指挥棒”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颇。家长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乃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不知不觉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意识中去。而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往往会种下意想不到的结果,过分溺爱,迁就、纵容、包庇,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带来的往往是自私自利、唯人独尊、骄横任性的性格。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家长应该客观理性的对待孩子的各种行为,针对其不当行为方式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调教,而非一味的纵容或一味的指责。
2.4尊重并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诠释就是“家庭学习”,认为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而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呵护和做人的教育这些做父母最基本的职责,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是父母角色的“错位”。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自然人,而非代替他们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工具。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孩子更多自主权,让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家长要做的是从旁辅助,在关键节点给予指导,这样往往能提高家庭德育的效果。
作者:杨效东 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1校企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岗位性以及社会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中职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
1.1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
当前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失业的局面,纵观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因素有关之外,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根据笔者对中职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分析,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思想觉悟低、道德行为偏差,很多学生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急功近利行为,尤其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表现都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缺失的表现,因此为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中职学校就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保证学生的德育思想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2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就我国人才结构现状而言,中职学生要占到整个人才结构中的很大一部分,2014年我国中职学生的人数达到1960.2万人,如此众多的人数一旦进入就业市场中将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决定了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学生就业环境的日益严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中职学生正面对来自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共同竞争,因此如何保证中职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是中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强德育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必然选择。
1.3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立足根本,加强德育教育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问题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意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全身心地学习;其次,加强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情感、道德上交流可以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熟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不断推动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最后,加强德育教育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德育教育需要借助相应的实践平台,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也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的体现。
2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机构不完善。
综合考虑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机构分布发现当前的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机构设置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中职院校的德育管理机构运行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中职学校管理者为优秀的管理机制,而没有将政府纳入到中职德育教育的管理体制中,导致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缺乏一定的宏观调控性;二是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各个专业、系的教育部门中,中职院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德育教育缺乏合作与沟通;三是企业没有参与到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建设中。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的合作层面上,而忽视了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合作。
2.2德育教育的模式比较落后。
德育教育的模式比较落后,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德育教育的内容缺乏时效性。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而制定的,缺乏对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的考虑,导致中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脱离了社会、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二是德育教育的标准过高。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要求所制定的要求标准存在过高的现象,比如要求学生要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虽然这是每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则会影响德育教育的本质发挥;三是德育教育的方法比较落后。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仍然是采取课堂+书本的方式进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2.3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德育的主体性。
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中职教育出现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认为中职学生属于廉价劳动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将专业建设放在了教学工作的第一位,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出现了“边缘化”,甚至一些学校已经不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中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其教学模式完全采取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时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
3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对策
3.1建设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组织机制。
一是形成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政府部门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形成以政、校、企三方共同成立的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将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实现统一,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中职学生;二是党政、校、企的主管领导要共同参与到校企合作德育教育中,形成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党政领导要发挥决策与统筹作用,校企要具体实施与监督德育教育工作;三是校企要成立顶岗实习监督小组。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期间,要组成由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为组长的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及时地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3.2完善校企合作中职德育的内容。
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开设是完成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与保障,完善的德育教学内容是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中职学校在选择德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时展变化、中职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企业岗位要求等制定科学的德育内容:一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德育教育的优秀,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关键;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学校教育的根本,只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才能保证学生具有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能力;三是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当前社会压力的不断上升,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期间还是在就业期间都会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因此需要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四是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要求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3创新校企合作中职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中职学校要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一是要将德育教学纳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比如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可以通过对实习岗位的介绍,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贯穿给学生;二是学校要不断加强德育理论教学。学校要增加德育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不能因为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而随意地削减德育理论课;三是实现德育教学技术的创新。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开展德育教育。
3.4整合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德育文化资源。
一是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开展德育工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定要将企业文化纳入到德育工作中,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对接。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有效文化,从而使学生尽早地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二是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促进德育工作。中职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首先,学校要通过构建完善的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学校通过营造卫生干净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潜意识中树立学生爱干净、讲卫生的行为习惯;其次,学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进入就业岗位之后,必须要具有遵守相关制度的意识,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作用,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
作者:侯艳 单位: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
1学校图书馆开展德育功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1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学校图书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所不同。图书馆是书籍的海洋,它作为科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在知识传播和培养审美等诸多方面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学生在对各种期刊、书报等馆藏资源进行查阅时,庞大的信息量对学生的感官和思想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读者辨别美与丑,塑造完美人格,甚至会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臧克家曾经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可见一部好的作品会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1.2利用学校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图书馆具有优美的物质环境。学生通过对馆内环境的解读,能够激发起情感的活动。学校图书馆育人环境的组成,是由软硬两个不同环境组成的。一是硬环境,即物质环境,它是由图书馆馆容馆貌、环境布局、建筑设施等组成;另外是软环境即人文方面,指图书馆学习氛围、舆论导向等精神层面。理想的物质环境是学校图书馆自身体现的有力载体,它直接反映图书馆精神风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图书馆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学习气氛。优美的建筑、浓厚的人文气氛,使读者感受到知识宝库、文明殿堂的高雅优美,从而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文明的熏陶而养成文明的举止。
1.3利用图书馆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馆员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起着无形的教化功能。馆员是学校图书馆能够运行的主体力量,是学生与信息资源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工作中,图书馆员要热情主动地为学生服务,耐心答复读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在话语解读中体现出较好的文明素养,身体力行的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图书馆员高超的服务育人精神的影响。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完美的服务态度,以及踏实的工作作风时时刻刻地感染着学生,在仪表、形象、作风、行为等诸多方面对读者无形的产生教化作用。
2学校图书馆开展德育工作的不足
2.1对图书馆的德育功能重视程度不足。
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都能够认识到学校图书馆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但普遍忽视学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认为图书馆在学生思想品德教化中不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并没有把图书馆纳入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来。再有就是图书馆工作对进馆学生的德育教育意识并不是很强,没有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同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联系,过于注重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强调为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服务,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各级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与自身工作性质关联不大。
2.2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形式与方法比较简单。
在现阶段,学校图书馆仅仅注重德育文献资料的收集,忽视了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德育实施的形式和方法也相对单一。学校图书馆普遍馆藏有数量庞大的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心灵、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但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图书馆却弱化了对馆藏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没有在德育教育的深层次的服务上做足文章,忽略了学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职能的正常发挥。
2.3学校图书馆资源的不足降低了德育的效果。
作为教学辅助部门,各级学校图书馆与本单位的其它部门相比较受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在资源投入上略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书刊及电子读物的数量和质量均显不足。学校把单位资金的大部分一般都投入到一线教学设备软硬件的补充及更新上,往往在辅助部门的资金投入上不够,导致图书资源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另外,图书馆的人员配置和时间安排上也显不足。学生来馆阅读时间相对不固定,根据不同的情况,应该合理延长开馆时间。由于学生来馆阅读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有时会出现图书馆员忙不过来的情况,这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间接影响了图书馆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3进一步完善学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3.1增强对学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转变各级学校领导对学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校班子成员要树立起齐抓共管的局面。应建立起主管领导为组长,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及图书馆领导为副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协调开展各项图书馆德育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各级学校领导应对校内不同部门的德育职能重新进行界定,对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加以肯定,并以会议或形成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激发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增强图书馆的育人效果。
3.2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过硬的图书馆德育工作队伍。
图书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重视固然重要,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是德育功能有效发挥的有力保障,因而要大力加强图书馆员各项素质的提高工作。图书馆员要注意自身道德形象的塑造,在工作中要主动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言谈举止中要能够把自身的文明素养很好的体现出来,使自己的言行能够给学生产生良好的印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图书馆员服务育人精神的影响。为此,图书馆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学习和掌握关于德育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以及本职所必须的图书情报知识,加强各种信息处理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通过自身更好的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并由此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3.3优化图书馆环境建设,大力开发德育资源。
图书馆建筑之美和高雅文明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环境育人的实现,一定要注重馆内馆外各方面的环境建设,美化图书馆内外环境,使图书馆成为美的殿堂,成为学校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优美的环境结合图书馆员热情的服务态度,能够通过图书馆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进一步加强馆藏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设置专门的德育阅览室,对德育有关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注重对德育书刊及相关视听资料定期进行更新,以期掌握德育领域时展的最新动向。通过以上,使图书馆成为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和新的生长点。
作者:谢笑添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层次分明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
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真实的感受中提升道德品质。并且这些活动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六)教师自身的榜样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身边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好的榜样和各种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做好。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特点,很好地把语文基本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并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之中,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德育渗透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少卿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