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2 03:0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装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1.1复杂演示简单化
大多数装备结构复杂,许多实验受器材、设备的限制,实验现象无法展现。多媒体技术可提供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等多种信息,使复杂演示大大简化,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某些设备原理、构造课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发动机燃油系统原理、构造时,部件结构与连接传动的关系相当复杂,教学难点很多,利用教学软件演示各部件内外部结构、各部件零件之间的连接和燃油供给情况,可使复杂结构便于观察,复杂演示简单明了,缩短了授课时间,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结构在课堂上讲解难、表述难和演示难等问题。
1.2昂贵实验模拟化
新设备价格昂贵,实装短缺,使新装备在实验教学中面临着很多困难。进行多媒体训练模拟化教学是一条低耗、高效的道路,学员在计算机上可进行各种设备使用维护技能的模拟训练、排故训练和应急情况处置训练。近年来,研制了一系列与装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些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可进行空中操作模拟教学。应用这些教学软件缓解了新装备短缺的压力。在实验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员掌握各种设备的维修能力、排除故障能力和各种应急状态下的紧急处置能力。
1.3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装备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原理是在理想状态下推导出来的,用一般的实验设备无法验证或显示。对于这类知识,学员很难理解和掌握,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模拟装备教学中要求的理想状态,将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学员理解概念、原理,方便记忆,从而减轻学员的学习负担,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旋翼桨叶轨迹检查和调整的实验课上,分析直升机在垂直飞行状态下旋翼旋转过程中桨叶在挥舞平面上的受力情况和锥角变化时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各片桨叶旋转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锥角大小,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便于掌握。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
2.1加速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装备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知识面窄、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应积极研制实验教学软件。我们多次安排教员赴工厂、研究所,收集装备技术资料,拍摄装备结构、工作原理视频,并对不同型号的装备开发了大量的教学软件。这些与装备基础课、专业课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可形象地展示装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大地丰富了装备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促进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员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环境,使学员形成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积极参与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正确运用了实验教学设计原理,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进程。在考查教员实验课的授课质量时,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促进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
2.3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装备实验教学,可提供给学员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等多种信息,对学员的学习形成多感官刺激,并使教学活动打破了时空范围,实验教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个别化教学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发动机构造实验教学中,学员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3处理好“三个关系”
3.1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是相辅相成、拾遗补缺和协调发展的。在装备实验教学中,认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可完全取代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思维是片面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装备实验教学可分为3步:①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实验教学手段起到了补充和辅助作用,即一些传统实验教学手段难以实现或表现效果不好的内容,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表现;②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为主、传统实验教学手段为辅的方式;③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建立和完善,可逐步实现装备实验教学的开放化和远程化。
3.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要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装备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使理论对教学实践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网络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网络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功能、实施方法和与此相关的实验教学思想和观念等。实践证明,同样的实验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装备实验教学中,如果只重视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不重视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进步,则一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3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电教手段相比,对教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存在如何普及和提高的问题。目前,在开展网络多媒体装备实验教学中,有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盲目追求高层次、短期效益,影响了网络多媒体装备实验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开展网络多媒体装备实验教学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员中普及网络、多媒体知识,使教员掌握必要的多媒体软件和网络的使用、制作技术;搞好多媒体课堂应用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装备实验教学中,解决了常规实验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学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增强了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了装备实验教学改革。在装备实验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作者:李青峰 吕伯平 胡进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
一、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教育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但省级教育装备的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等情况的动态监管。各地经过多年实践,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成统一的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和优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可靠的保障机制,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保障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急需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逐步形成应用集成、管理集中、服务可定制的新型开发模式,以此支撑数据的深度分析及决策服务。
二、云计算研究背景
云计算是由网络存储、分布式计算、虚拟化、负载均衡
等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合,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大型服务器集群、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为支撑,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可伸缩的应用服务,为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发展模式。云计算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三大服务模式,这三个层面的服务凸显了云计算的特点。
(一)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用户不必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就能控制操作系统选择、储存空间、设备部署等应用。云计算中心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网路、数据环境和存储空间,用户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购买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基础设施,大大节约了时间、经济、人力成本。同时分布式数据中心提供了数据存储在地理意义上的隔离,提高了容灾能力,提高了云服务的稳定性。
(二)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将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控制部署操作系统、存储及应用程序,也能配置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用户还可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开发平台,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管理流程、业务操作的特点开发组件,建设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系统和应用服务,并快速部署到云服务器,这种定制应用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开发环境。
(三)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运行在云端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在PC、移动设备或电视机等各种智能终端上通过浏览器等客户端界面应用存储在云端的服务,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为深度数据挖掘提供了基础条件。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适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管理应用,以及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应依托云计算架构,开发建设装备基础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在省域范围内的覆盖。
(一)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IaaS服务模式,加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基础实施建设,建设省域统一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存储资源及安全保障体系,云端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保障等服务,各地依托云端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进行应用、开发,重要的数据及业务执行都在云端进行,用户端工作在浏览器上实施,云端采用可靠性高的磁盘阵列和数据备份技术,保障数据应用及存储服务的安全可靠。
(二)系统开发
应用PaaS服务模式,在云端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部门、学生、教师、设备等编码体系,建立装备资产分类数据库、配备标准数据库、仪器代码数据库及实验目录数据库。基础数据库采用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组织与管理,理顺各部门业务间的数据关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关联性,建立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各层级数据的共享、同步。
(三)应用服务
运用SaaS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省域,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对全省教育装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涵盖理、化、生、小学科学等各学科装备标准、配置情况、教学计划、实验开展、装备需求等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可利用平台通过对图书流通分析、仪器设备缺口及处置报废情况的实时统计分析,提前为各学校做好预算,安排资金,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云计算数据存储,借助数据存储及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实时获取区域内生均逐年实验室、信息化、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均衡性对比,为教育规划、教育监管与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结语
总之,基于云计算的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全面、实时、动态的教育装备配置、使用信息,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决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翟冰 单位:内蒙古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强调专业实践性和实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们感觉课程学习难度大,影响课程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现有教学内容沿袭了传统的体系与架构
知识点面面俱到,没有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分。缺乏生产实际内容,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介绍不足,不能全面反映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2)教学手段与方法相对单一
仍以教师单方面授课为主,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课程教学为32学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尤其目前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更进一步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追赶进度,学生无暇思考,只能填鸭式被动接受。而一旦某一环节跟不上,则会一步落、步步落,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现有授课计划
对于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机会不多,对于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应对,违背了课程内容组织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的初衷。
4)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一般仍取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学生为考勤而到课堂,身在课堂心在外,临近考试就突击死记硬背,不会花时间去主动思考,更不会去深入研究如何应用所学到的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极大损害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
5)伴随高校扩招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源规模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他们虽然储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却在自身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的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和夹具设计等都需要丰富的生产实际经验作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把握工程教育要面向工程实际的基本原则
对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过程,不仅仅关注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实现,也要从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技术项目来加以考虑,全方位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钻研精神以及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这就对教师本身在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技能、教学与管理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2.2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课程教学内容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目标,以培养行业认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为导向,突出学校与学科专业特色,紧随生产与社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与领域的需求相结合。以此为原则,保留原有教学内容中的经典优秀部分,删减或剔除与专业认证目标不相符合的内容。针对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面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及数控机床产品设计制造的专业培养特色,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矿山机械装备与工程机械装备的设计方法与过程,对于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着重讲解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设计、进给传动系设计与典型部件设计,减少普通机床设计相关内容。机床控制系统设计重点介绍数字控制技术原理与设计过程,其它控制方式酌情删减或剔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增补介绍反映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做到融经典、基础、实用、前沿于一体。适当淡化教学内容中的深奥理论知识,增强应用与实践,增加实验与实践教育环节时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多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企业沟通联系,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直观接触与动手实践,深入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强调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精心组织,讲深讲透,如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几何表面成形原理和机床主传动系设计过程、夹具定位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等。对于物流系统设计和机械加工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则可以采取学术讲座的形式加以介绍。
2.3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要针对工程实际,可以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设计、小组学习、项目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将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成果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主观学习积极性。如为使学生对于装备制造业有清晰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学习的热情,在绪论中详细介绍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多方搜集资料,以详实的图片、文字、视频和数据资料深入透析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迄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学生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训练学生的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教师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布置课后作业,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分组讨论,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讨论与专题作业。讨论与作业的形式也需多样化,以便于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2.4考核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必不可少。在常用的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拓展,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态度和意识。针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特点,采取“日常课堂教学考核+创新实践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模式。日常课堂教学考核从考勤、课堂讨论、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等;创新实践考核结合实验教学进行,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期末闭卷考试适当增加主观题和应用型试题比重。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拓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3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大势所趋,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了工程教育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以有力的引导,加强目标导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应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目标,以培养行业认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为导向,突出学校与学科专业特色,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多元化拓展考核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目标来组织和持续改进。
作者:万林林伍俏平邓朝晖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1建设与应用总体思路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以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为指导,遵循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采用基于J2EE平台且支持广域网运行模式的B/S三层网络架构体系,本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以满足集中化部署过程中所面临的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储、复杂数据分析应用以及多业务应用集成等一系列应用要求,从而确保稳定、可靠、高效、安全地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蓝图。提出以省级集中部署为主,有条件的地市、区县可以单独部署的业务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在部署和应用方面,采用以省级集中部署为主,有条件的地市、区县可以单独部署,省、市、县、校四级应用的模式,应用云技术架构,以“平台+多业务应用集成+统一数据仓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开发,其中省级采取省、市、县、校四级一体化部署和应用,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基础数据采集和日常管理,确保数据动态变化的实时性、鲜活性。实现了全省各级装备管理部门对学校装备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差距分析等,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优秀功能及流程的设计1)基础数据采集。设计统一标准、庞大的教育资产分类数据目录,快速实现学校基本信息、装备人员信息、信息化基础设施、实验室和功能教室信息、图书馆图书等装备资产数据的电子台账,数据采集和审核流程如图3所示。2)日常使用管理。设计装备资产的“验收入库、调剂、报损报废、回收、变动、借用、维修、盘点”等日常业务管理信息功能,实现“规范、动态、监管、高效”的装备资产管理目标。动态的资产库存、使用时间效期、保修期、质量预警,即时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判断。3)装备标准化测算。装备配备标准制定、,包括“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标准”“学科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图书配备标准”三大类,支持省标、市标、县标3级标准体系。对各中小学校上述三大类办学条件的标配数、现有数、缺口数按区域、学科、城乡类别等多视角进行统计,各区域的学校达标比例、科目达标比例、均衡程度的宏观分析,以及具体学校、具体仪器设备的品目配齐率、学科配齐率、缺口金额的微观分析。4)查询统计分析。提供按行政管理机构、年度、资产分类等多条件组合方式的数据查询统计,可量身定制各种装备统计报表,设计从学校到县、从县到市、从市到教育部的教育技术装备所要求的各种统计报表的统计与上报,自动生成教育部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报表,减少工作量、保证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分步应用思路1)先集中采集,后分布应用。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是关乎整个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仪器设备品目繁多,账册堆摞,且完善程度参差不齐,清理起来有较大难度。因此必须把基础数据采集作为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并且预留足够时间。省级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一要求、统一部署、搭建统一报送平台,保证采集范围覆盖到全省的每所学校。在此基础上,首先形成全省统一的基础数据库,摸清家底,为今后深化应用打下基础。2)应用先简单,后复杂。先推动简单、日常的功能应用,再逐步向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纵深发展。根据学校规模不同、装备条件不同、人员素质不同,实现差异化的管理要求。3)先有条件地区,后其他地区。由于地区性和经济性差异,各地装备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信息化程度也不一样,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区)在全省完成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将应用拓展到日常管理、标准化测算等业务,率先实现装备管理信息化。在实现后,再逐步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扩展。4)联动建设,相互促进。在省、市、县、校管理联动、数据共享互通的基础上,省级重标准制定、宏观管理与监控,地方重具体应用和微观管理,同时加大操作培训力度,保障基层学校操作人员“会用”“想用”“爱用”。一方面,各地市在日常管理应用的基础上,可以产生真实、可信、鲜活的统计数据,提供给省级查询决策;另一方面,省级可以更好地贯彻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并实现及时、动态监控管理,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宏观决策。
2主要特点
系统的建成,深度融合教育装备“建、配、管、用”业务,促进装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主要特点如下。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建立起全省统一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资产、人员、标准等装备基础数据库,确保全省基础数据的集中和统一,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建立起全省统一的装备标准化评估分析管理,提升装备管理的决策能力水平。利用信息化的数据查询、统计与分析手段,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丰富准确数据统计报表,使决策更加快捷、更加准确和科学。创建现代装备管理规范体系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管理手段,形成资源节约型、办事高效型、业务联动协同型的管理模式。解决了教育装备家底不清的难题,摸清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配备现状情况;解决了教育装备实时、动态、预警、监管的难题,能够实时、方便、快捷地呈现教育装备动态变化情况与预警提示,同时实现学校教育装备电子台账的规范管理;解决了标准化建设管理的难题,通过装备现状与标准匹配自动得出达标情况、缺口差距以及达标率,为市、县区、学校按照标科学测算、准科学规划提供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支撑;解决了年年装备统计难的问题,学校通过装备基础数据库自动生成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报表,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建设与应用,实现教育装备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降低了基层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烦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力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和人员的能力提升。
3下一步研究方向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投入运行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各地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不一致,个性化需求比较普遍,应用深度推进艰难,数据基础不准、不全的现象,对推动后续装备日常管理、实验教学活动管理、数据统计等带来严重制约,部分学校不愿花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各地新业务管理规范,因此需要在后期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各地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的兼容性、个性化与共享化的融合性、基础数据校准和完整性、业务管理模块可视性和可读性,以及实验教学管理功能的完备性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4结束语
本文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做了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探索了全省四层分布式应用和集中管理模式,实践了全省一体化的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这项研究成果能有效地为各级教育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装备业务管理、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信息化服务,能加快实现我省教育装备管理现代化。
作者:陈鑫源
一、产品问题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教育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一些只关注商业运作的企业借用新技术作为卖点不断刺激学校源源不断地把新产品倾入到教育市场。一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让教育向着误区大步前进。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就仅仅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因此研发的产品均基于知识化教育。但懂教育的人都知道,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根本,不是教育的唯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会越来越少。而教育真正的作用是启发智慧,智慧与知识是不同的概念。学校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修养。显然,企业在进行教育装备产品研发与生产时,并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总是片面地以提高考试成绩、激发学习兴趣为口号,销售没有实际教学效果的产品。这些企业虽然将最先进的技术传入学校,却忽视了教育教学本质,因为他们不懂教育,所以开发的产品很难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以及电子抢答器,使用不当就会挤压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在LED大屏的使用中也存在误区。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蓝光会使人眼底产生白斑,因此LED大屏不适宜在室内使用,更不能用于教学。“云”也是现在非常火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虽然很多地区的学校都一股脑地向着“云”行进,但真正利用“云”成功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却少之又少。学校为此花了很多的钱,却不能让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感到满意,这也使得教育装备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所以,教育装备需要资金,但绝不是有了资金就能发展好的,它还需要教育装备人的正确指导。教育装备人大都来源于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一部分,既懂教育又懂技术,能将学校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先进技术有机融合,让教育收获真正的发展。
二、教育装备部门的努力方向
1.制定各级“教育装备准入制度”通过规范产品生产标准,严格筛查企业资质,剔除不符合装备条件的企业,净化教育装备市场。以学生桌椅为例,准入制度应对桌椅的价格、材质、形状、功用等做出限定,保证学校不管采购哪家企业的产品都能让学生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具体来说,桌椅标准应因地制宜,以当地经济条件和学生体质条件为参考,规范合理的价格区间和高度标准,保证桌椅既便宜又适用。桌椅还应兼具抑菌和矫正坐姿的作用,更要将搬动时的安全性因素考虑进去,方便学生安全使用。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未来教室建设,未来教室就要做到无尘、无菌、无影,让师生都能告别“职业病”,减少粉尘可以有效保护教师的嗓子,改善光源则可以保护学生的眼睛。
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育装备科研队伍教育装备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人的作用,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装备部门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建立起教育装备科研队伍,寻找和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归类研究,并找到解决方法,最后交由公司研制生产出相应的教育装备产品。我校教师张士峰制作的教具曾荣获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一等奖,他制作的教具比很多专业教具生产厂商的产品都实用,但因为制作工艺的局限,在精细度和美观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如果将张士峰老师的教具制作理念介绍给教具生产商,让两者合作,并申请专利,投入生产,最后大规模应用,则可以在促进教育教学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
3.适时更新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教育装备的概念不断扩大,从仪器到装备,再到办学条件,甚至扩展到办学环境。教育装备部门应以EducationFacility(教育设施)为工作范畴,关注更多的内容。例如,学校食堂的墙壁也是教育设施的一部分。我校将在食堂“穹顶”作画并照相留念的机会奖励给成绩进步200名的艺术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我们还倡导成立教育建筑学学科,因为往往搞建筑人的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人不研究建筑,所以有些楼房外观虽然漂亮,但很不实用。我校就自己设计了一幢楼,将阅览室“搬到”教学楼中,开辟出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供师生阅读使用。
4.把钱用在刀刃上,真正促进学校发展很多学校都建有录播教室,且不止一间,但往往都闲置在那里,或者单纯地利用录播教室控制教学过程,这恰恰是录播最不重要的功能。我校在改造时,将教室的一面墙都设计成单面玻璃,让教师、家长可以随时看到教室内的教学情况。
三、结束语
教育装备人是教育战线的宝贵财富,是校长的坚实后盾,他们用工作践行着学校和校长的办学理念。“中国梦”需要靠教育实现,而教育装备人肩上扛的就是“中国梦”。中国教育改革的助推器就是默默奉献的教育装备人。只有教育装备战线的每个人都团结一致,属于教育装备人的春天才会很快到来!
作者:尚小鹏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
一、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现状
教育装备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配置的器材、设备、设施、场所、应用资源及其配置行为的总称。教育装备与教师、教材构成教育教学的三要素,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教育资源。近年来,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教育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但省级教育装备的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等情况的动态监管。各地经过多年实践,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成统一的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和优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可靠的保障机制,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保障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急需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逐步形成应用集成、管理集中、服务可定制的新型开发模式,以此支撑数据的深度分析及决策服务。
二、云计算研究背景
云计算是由网络存储、分布式计算、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合,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大型服务器集群、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为支撑,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可伸缩的应用服务,为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发展模式。云计算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三大服务模式,这三个层面的服务凸显了云计算的特点。
(一)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用户不必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就能控制操作系统选择、储存空间、设备部署等应用。云计算中心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网路、数据环境和存储空间,用户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购买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基础设施,大大节约了时间、经济、人力成本。同时分布式数据中心提供了数据存储在地理意义上的隔离,提高了容灾能力,提高了云服务的稳定性。
(二)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将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控制部署操作系统、存储及应用程序,也能配置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用户还可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开发平台,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管理流程、业务操作的特点开发组件,建设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系统和应用服务,并快速部署到云服务器,这种定制应用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开发环境。
(三)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运行在云端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在PC、移动设备或电视机等各种智能终端上通过浏览器等客户端界面应用存储在云端的服务,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为深度数据挖掘提供了基础条件。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适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管理应用,以及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应依托云计算架构,开发建设装备基础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在省域范围内的覆盖。
(一)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IaaS服务模式,加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基础实施建设,建设省域统一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存储资源及安全保障体系,云端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保障等服务,各地依托云端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进行应用、开发,重要的数据及业务执行都在云端进行,用户端工作在浏览器上实施,云端采用可靠性高的磁盘阵列和数据备份技术,保障数据应用及存储服务的安全可靠。
(二)系统开发
应用PaaS服务模式,在云端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部门、学生、教师、设备等编码体系,建立装备资产分类数据库、配备标准数据库、仪器代码数据库及实验目录数据库。基础数据库采用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组织与管理,理顺各部门业务间的数据关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关联性,建立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各层级数据的共享、同步。
(三)应用服务
运用SaaS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省域,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对全省教育装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涵盖理、化、生、小学科学等各学科装备标准、配置情况、教学计划、实验开展、装备需求等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可利用平台通过对图书流通分析、仪器设备缺口及处置报废情况的实时统计分析,提前为各学校做好预算,安排资金,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云计算数据存储,借助数据存储及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实时获取区域内生均逐年实验室、信息化、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均衡性对比,为教育规划、教育监管与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总之,基于云计算的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全面、实时、动态的教育装备配置、使用信息,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决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翟冰单位:内蒙古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技术
现阶段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小学的实验课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学校不建图书室,不配备相关图书资料,语文教学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个成员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学校不配备相应的设备,不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同样达不到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农村中小学装备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和保障。其次,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特别是落后农村中小学和城区或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形成认识一致、齐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镇6所中小学通过借、贷等办法自筹资金70万元建起了微机室,2003年,5所小学自筹资金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到目前为止,全镇11所中小学均实行了电脑办公。
二、整合资源是基础
由于农村中小学实行布局调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学点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实行联村办学或高年级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实验仪器闲置或发挥效益不够。对此,我们确定被撤销的学校的装备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已经没有高年级的村小的装备除保留简易教具箱外,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通过调配、重组,中心完小的实验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充实和完善,这样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格式需要,我们对相关装备进行再调配。2002年又筹资3万多元为三所初中添置了仪器、药品,同时对全镇17个校点的地面卫星接收站进行全面维护,并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教育频道,充分发挥其电化教学的作用。
三、保证师资是关键
要提高师资水平,必须狠抓培训学习。培训教育技术装备师资应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管理人员,一类是操作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相应培训班;组织优质实验课、优质电教室评选活动;组织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征订相关学习资料,如订阅《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期刊;开展相关教学研究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培养教育技术装备人员,从师资上保障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开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如加强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建立了微机室,培养了一大批懂电脑、会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
四、管理常规是保障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装备工作纳入综合考评或专题督导内容,并形成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以检查督导工作,以检查促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中考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制度。这对于加强农村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微机教学人员职责制度;各种安全制度等。在实践中完善这些制度,并坚持执行,形成各类装备管理与使用常规,促使各项装备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在建立健全各类装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奖勤罚懒,对工作认真,有突出贡献者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对那些工作失职,造成不利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这是促进装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必要手段。
五、着眼发展是方向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最大的困难是投入不足。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又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依靠学校自身努力节约资金,突出装备工作重点,逐步解决,同时要了解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方向,突出重点,做到与时俱进。这应该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抓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摘要]
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我们已跨迸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
简单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行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优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中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中做”、“应用”)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优秀的现代教育技术。
1.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4.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应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与开发。
例谈教育装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语音教具系统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走进了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方便英语课堂教学,蔡园初级中学为每位英语教师配备了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经过系统的使用培训,教师掌握了这套教具系统的使用技巧,并运用这套教具服务课堂教学,很快它的优点便显现出来。通过这套教具的使用,课堂教学更加方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习的途径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大大增强英语学习效果。
作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笔者实实在在感受到畅言语音教具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笔者谈几点体会。
1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语音标准,操作灵活方便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笔者常年担任毕业班英语教学。每天的作业批改、备课、制作课件等工作,真是忙不过来。利用这套教具系统有效优化教学结构,节省了教学时间,不用像以前使用录音机那样,由于来回倒带浪费时间。教师还要守在录音机旁,不能巡视教室的每个角落。使用了畅言语音教具,完全解决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了这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语音环境。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轻松地使用教具,实现反复播放的功能,优化了教学环节,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自从应用这套教具以来,每次质量检测中,学生的成绩都很理想。原因是笔者每节课都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听泛读、跟读,及时进行发音校正和语音测评。
2 利用畅言语音教具系统减轻教学负担,为师生提供更好的英语环境
笔者认为,畅言语音教具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一套标准、规范的课堂语音教学工具,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标准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标准的英语发音和朗读。
例如,笔者在讲“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课时,要教学生一些新单词,如subway、train、bicycle、transportation、boat、walk等。笔者利用语音教具辅助教学,通过语音合成、设置隐形码、保存至sd卡、贴识别码、点读进行教学,把这些实物制成生动有趣的有声教具。有些能使用实物的笔者就使用实物,不能的就利用图片的方法,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打印在a4纸上,在实物上或图片上贴上识别码。上课的时候,笔者利用识别笔轻轻一点,教具就能发出标准的英文朗读。笔者通过有声教具,把实物和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枯燥无味的单词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使他们学到了标准的英语发音,提高了英语素养。
朗读材料中的读音要比教师读得更标准、更准确、效果更好。在讲比较长的课文时,笔者利用这套教具系统,只需用点读笔轻轻一点课本就行了,主机就会播放课文英语朗读材料。笔者还可以通过暂停键来实现一句一句的跟读,不用像以前一样一遍一遍地重复读了,只需用笔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带读,而且学生跟读的是标准的读音,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英语环境。
3 发挥畅言语音教具系统的中英文测评功能,解决教学难点
现代教学的理念中有一条就是要注重过程评价,利用这一教具系统可以很好地实践这一个目标。这套系统里可以对词语、句子和篇章进行测评,教师根据想测评的内容进行选择,它不仅可以测评单词的读音,还可以测评句子的语音语调,然后给出相应的分数。并且它还具
有对比的功能,学生可以听自己的读音,还可以听标准的读音,然后根据标准的读音更正自己的错误读音,直到满意为止。
另外,它不光可以用来测评学生的读音状况,还是教师学习的一个好帮手。教师的读音也不是很标准的,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读音进行测评,然后优化自己的读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效果。
发音评测功能对英语教师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多次练习评价,学生的发音越来越准确了。发音评测功能充分激起了学生不服输的个性,每次评测后,课上课下学生都会随时随地进行口语练习,教师不用再布置朗读课文的作业,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4 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为英语教学开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活力
这套教具系统包括英语教师平时所用到的所有工具,大到主机、识别笔,小到充电电池、读卡器等,设计者考虑的周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人感动,便于教师更灵活地使用教材、整合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开创更加广阔的空间,带来新的活力,增强学习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定的调整,既有教材顺序的调整,也包括教材内容的整合。使用这套教具系统,教师再也不用为调整教学顺序而准备多盘磁带备用,想听哪里就点哪里,根本不用受教材编排顺序的限制,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歌曲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信息。课堂上,利用教具播放英文歌曲,让学生跟着一起唱,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前也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的歌曲结合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复习再现,效果很好。复习时可以更方便地把学过的内容分类整理,让学生的概念更清晰,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记忆语言知识的能力,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5 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提升了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畅言智能教具系统的使用,拓展了教师的想象空间,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创新能力。如通过这套教具,可以让静止的物体发出趣味的声音,赋予它们更加生动的形象。当一只顽皮的猴子用滑稽的声音对学生说“hello! i’m a monkey”时,学生有多好奇就可想而知了。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手中的卡片会用声音告诉他们:“good job! great!”这时候学生该多开心啊。这套教具系统配套的软件中提供了课外阅读材料模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训练学生听力的准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6 识别笔的智能化起着播放器和教鞭的作用,使用起来轻松、便捷
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在教室里的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控制主机,手里拿着书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点读、复读,同时在下面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必像以前一样被捆绑在录音机的周围进行教学,更不必为了倒带、绞带而烦恼了。识别笔上的指笔功能也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引导,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
总之,通过对这套畅言语音教具系统的使用,笔者感觉到受益匪浅。不但在课堂上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大课堂练习的密度,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上课感到轻松愉快,最主要的是它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学到标准的读音,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和使用它,使它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为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多媒体;资源利用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在,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除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外,主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的运用,极大地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给平寂的电化教育平添了许多魅力。但事物都具正反两个方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硬件投人,无软件资源或软件资源开发的量与质不足。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资源库软件与硬件技术不匹配。
(2)现代技术设备配置不够合理,功能闲置多。要么一味求廉,要么一味求新。结果配置高的却功能闲置太多,造成大量投资浪费;或者是为了“节约”,配置低的功能不够用,须几个月就升级,造成重复建设,这也是一种投资浪费。
(3)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学校网络教室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应付外来参观和观摩教学,平时闲置在那里。
(4)计算机教学代替了现代技术教育。在工作实际中似乎出现了电化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搞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从原来电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变成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
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看作是发展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
(1)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落实好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充分论证,使设备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尽可能升级、改造大多数学校原有的电教室、语音室等,使其为现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服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量配备,教育装备技术水平愈来愈高。学校应充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和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观念上,要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确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学校观和质量观。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重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由浅人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公的各个层面。
(3)培训、指导广大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a、辅助性原则。不能为使用电教而用电教,也不能变“传统满堂灌”为“电教满堂灌”。“辅助”两字很重要。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将抽象知识和微观现象具体化、显现化。
b、科学性原则。课件的制作不可违背知识和认知的科学性,不能杜撰一些不合事实的媒体软件。
c、实验优先原则。应该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理科实验教学仪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那些科学实用、现象直观、性能稳定可靠、能正确反映科学规律和自然现象、体现教学思想的实验仪器,决不可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替代实验仪器。在理科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验,尤其是微观实验和理想化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或较难实现的;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过于剧烈或历时太长的;场面太大,不能去参观的(如卫星发射过程等),不做实验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机械抽象为生动具体,使本来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为具体、形象。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深刻理解抽象和复杂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实验都要由计算机来完成。
d、注意性原则。课件的设计,除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外,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有意注意。对此,制作课件时,不要过分的装饰背景、声音及对教学帮助不大的动画应尽量少出现。同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尽量避免四五十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e、实效性原则。无论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去追求“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电教而电教,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为此应该做到: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什么媒体效果最好,就用什么媒体。
f、高效率原则。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课内大运动量,课外减轻负担”。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媒体和软件的穿插安排要紧凑、合理、信息量大,比传统教学能节省时间,使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4)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育技术装备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计算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体,它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使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教学中,计算机已经表现出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但在使用中不要过分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不等于传统的教学媒体的在教学中就不再有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的必要。计算机应用于教学领域也应该是目前教学媒体的一个补充和发展。对这些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既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还要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下,积极使用常规的音像技术,如录音、幻灯、电视、投影、录像等。教育媒体理论强调指出各种教育媒体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没有不好的媒体,只有用不好的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但仍须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岁月中,它将继续为推进教育改革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魏晨宇 祝卫国 王校丰
论文摘要:技术装备是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检查仪器设备的到位率、专用教室的建设、内部设施的完善和仪器设备器材的补充更新等。文中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水平、积极参与招标采购等方面,就装备工作如何迎接督导检查,全面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 教育技术装备
从九十年代中期,河北省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达标验收开始,到2000年“普九”巩固提高和复查工作,再到2006年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十几年来,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系统一直积极配合并参与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不断加强各地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全面理解督导评估内容。准确把握评估重点
(1)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
《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共五个部分,包括领导与管理职责、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发展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
在督导评估中,装备评估的内容和重点不仅仅是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除了领导管理、经费投入、还有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控辍保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注重的是学校整体装备水平,而不仅仅是少几件仪器就通不过这么简单。
(2)装备部门的评估范围和依据
从2006年起,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相对于“普九”来说,督导评估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对于装备部门,“建配管训用”的范围不再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而是增加了高中、职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进修学校、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仪器配备标准,2009年又出台了高中通用技术装备规范和高中仪器配备目录,近期下发了三类特教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学前教育配备标准,依据《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职教仪器设备配备依据专业设置而定,主要以仪器设备的价值来定;进修学校主要有初中理化生和小学科学数学等仪器设备,一般数量都不太大;成人教育也是依据当地经济结构来设置专业,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按实际价值计算。
(3)装备部门的评估重点
①结合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推进学校专用教室的全面达标。近年来,各县都在建设一批标准较高、规模适宜、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学校。同时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因此,学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配备数量也要按照学校的轨制和班额进行配备,使装备工作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督导评估的县情况看,改善办学条件的大部分资金是用于建设校舍、盖房子了。据对90个县(市、区)近四年经费投入统计,用于学校常规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四项经费投入的比例,约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总投入的12.5%,80%多的资金用于基建项目,有些示范性高中基建项目更是巨额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严格审查图纸,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包括实验用房的数量、面积要按照标准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应配备什么样的实验用房,它的建筑要求、环境要求,固定设施,实验室设备等。规划要一步到位,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分步实施,避免出现新建实验室就不达标的问题。专用教室要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比如仪器室和实验室不能离得太远,体育器材室不要安排在楼上,图书室也当尽量在楼下等等。
义务教育阶段专用教室的配备,基本沿用“普九”复查标准(一般初中19室、小学12室),规模较大的新建中小学专用教室应达到15种,并根据轨制配备个数。
唐山迁安市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学校规模也比较大,初中全部建立了组培室并配备了组织培养仪,还建立了数字星球室,配备了天体运行仪等,许多学校专用教室数量超过了配备标准。
示范性高中专用教室建设,按照2009年高中实验室建设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增加了生物实验室数量,过去16轨制4、4、2,变为现在的4、4、4,增加了通用技术设计室和实验室。目前我省已建成20多个通用技术实验室。我们要求各高中即使暂时建不成,也要预留出建设通用技术设计室和实验室的实验用房。
②内部设施的充实完善和仪器设备器材的补充更新。从全省总的情况看,与建设校舍相比,内部设施建设相对薄弱。2010年4月份,我们到承德滦平县,温总理去过三次的偏桥乡村。这个学区布局调整已基本到位,好多学校都新建了综合实验楼,但是楼内专用教室里却是空荡荡的,没什么内部设施和仪器设备。这种情况在全省较为普遍。近几年的督导评估要求各地在迎检工作中,按照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将教学仪器的补充和更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义务教育阶段新仪器配备标准,与旧目录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在配备要求上,取消了原来的i类、ⅱ类,改为基本配备和选配两种;在配备内容上,取消了一些旧的实验项目和仪器,增加了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和仪器。对仪器设备的检查也是主要看四年来的发展变化。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新标准至今正好四年,主要看新标准的新增情况。在检查前,我们将新旧标准进行了比对,筛选出新增仪器进行抽查,比如变化较大,最能体现课改理念的仪器。即小学数学中一些与玩教具相结合的、低年级学生用的彩色塑料仪器,新颖、醒目,让孩子在玩中学,更具趣味性和人性化;小学科学中各种组装材料,由玻璃变为塑料的量桶量杯(更安全);初中理化生由演示变分组的仪器等。新课标淡化了演示和分组实验的界限,演示变为分组,很多实验过去学生只能看,现在自己也可以亲手做了。比如初中生物的眼球解剖模型(6倍自然大)分为25组,心脏解剖模型过去只有一个演示的,3倍自然大,现在分为25组。仪器室的仪器,摆一排,一目了然,配没配新目录仪器,大致配了多少,一进仪器室就能看出个大致情况。检查仪器的到位率,主要看课改后新增实验项目能否开出,能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实际检查和统计数据看,各地在加强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课改新增实验项目所需常规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都得到了补充和更新。全省中小学常规仪器增长率在20%~30%之间,其中小学数学、科学都在30%以上,增长最快,约1/3的常规仪器是课改后的新增仪器。
各地还新增了一部分仪器橱和实验台。仪器橱的数量以仪器全部入橱为标准;小学实验台也有标准,高度是610mm。
③图书及图书馆建设。近两年全省进行了每年1个多亿元的农村中小学循环图书招标采购工作,2008年、2009年每年装备农村中小学图书馆5000所。据学校反映,这部分图书质量较好,可读性较强。由于是省里统一配备的,我们做过招标的一些具体工作,也比较熟悉这些图书,因此我们在督导中主要检查县里自己配备的部分。每生2~4元钱的图书购置费所购置的图书,是否将“普九”时凑数的旧书剔换下来?图书馆建设情况,一级图书馆有多少?有条件的地方是否配备了电子图书、电子阅览室?评估人员在检查图书馆时,经常问图书馆的老师:您读过几本书?有时随手拿起一本名著问:您读过吗?谁著的?讲些什么内容?时代背景是什么?多数老师答不上来。据统计,2009年督导评估的43个县(市、区),小学生均26册,初中生均40册,高中生均37册(要求小学20—25册,初中30~40册,高中45~50册),可见高中生均册数普遍不足。省一级图书馆的范围已由过去的唐山、石家庄、秦皇岛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区向全省各市扩展,覆盖邢台、保定等市。图书馆发展较快,建成一批“人文加特色”的标准较高的图书馆,并开展“读书月”、“图书银行”等大型活动。
(4)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步伐明显加快
重点检查“三室一网”建设,即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网络建设。一方面检查是否建立了县域信息中心并配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全省80%以上县市区都建立了县域信息中心),另一方面是否接入英特网,中小学能否实现“校校通”,有条件的地方能否实现“班班通”。近几年,全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普及步伐明显加快,装备增长率达36%~72%。石家庄市的藁城市信息中心向所属中小学铺设光纤,所有中小学(包括教学点)均接入英特网和县域网,中心小学、初中、高中全部实现“班班通”,并且资源丰富。唐山市的县区多年前就“校校通”了,我们刚到县里听汇报,学校就可以同步接收。现在很多县都换液晶屏的计算机了,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还是以2006年远教工程的计算机为主,快接近淘汰期了。
(5)高中、学前三年教育装备及检点
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课改后高中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由于下发时间不长,各校很难一下配齐,我们也对高中新旧标准目录进行了比对,挑选出旧目录上原有的,新标准上保留的仪器设备作为检点。2009年,我省有30个县(市、区)通过了普及高中评估验收。从实际检查情况看,全省高中无论从仪器配备,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图书配备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一些全省顶尖级的高中。超大轨制超大规模(30轨以上、上万名学生的)学校,实验楼、图书馆楼建得很漂亮,但内部设施、仪器装备、图书配备很少有达标的。很多学校缺口较大。在一所全省挺有名的示范性高中,抽检了牛顿管,实验员翻了半天,最后在一个橱子顶上找到了满是灰尘的牛顿管。图书馆楼挺大,里面空荡荡的,生均不足10册图书(高中生均要求45—50册)。这可能和近年高中规模急剧扩大,生均占有资源不足,检查又比较少有关系。
学前三年教育,从目前情况看,小学撤并后,利用小学原有校舍改办幼儿园的较多,有些地方整体办园水平还不够高。检查一般要从办园条件及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合理配备师资、按标准班额调整班级配置,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学前三年教育是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虽然它的配备管理不在装备部门,但是希望装备部门了解并给予关注。
(6)提高学校装备管理水平
检查学校的硬件,除了占地面积、校舍建设,重点就是专用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它可以说代表了学校硬件管理水平。多年来,在专用教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甚至是在精细化、人文化等方面,装备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此,教育部领导及外省同行前来参观。我们河北省也多次在全国介绍经验,许多做法在外省推广。
一是盘架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我省推广多年了,始发于承德。早期盘架比较简单,像医院护士输液用的托盘,将一些零碎的玻璃仪器放进去,一端就走,方座支架,用木质双层架子支起来,摆放整齐,节省空问,避免潮湿生锈。后来,盘架化管理模式在秦皇岛、唐山、廊坊等地得到进一步推广,发扬光大。廊坊安茨区和广阳区装备部门的同志爱钻研、敬业精神强,他们研制了各种盘架50多种,把能人盘上架的仪器全部盘架化。托盘天平架,一个盘里上面放3个,下面放3个。所以24组只用4个盘,一提就走了,用完还放在盘里放回仪器橱。“教学挂图画轴式”,把挂图装裱成画一样,卷好后上面用环形螺钉拧好按教材顺序挂在墙上,不用时用帘子遮盖上,减少尘土。“体育器材定位架”和“拔河绳小车”,一所四轨制的中、小学,只用一个体育器材架就可容纳目录所要求配备的全部体育器材。架子下面是铅球、铁饼等,上面是篮球、排球等,再上面是垫子,背后插的是刀、棍、剑等,挂的是跳绳等。球下面有小圈,缺一个球就会有一个空位,就说明数量不足,即所谓的“定位式”。把拔河绳缠在小车上,一推就走,用完推回来就支在地上,避免堆放在地下,潮湿易损。广阳区和安茨区的学校,体育器材使用率较高。这些城市中小学占地不大,体育器材室也挺小,但是每一个角落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小养成爱整洁的习惯。让实验室、仪器室发挥育才功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盘架,而是将盘架管理与配备标准、与教材、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与育人结合起来,上升为一种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
秦皇岛的县区有个特点,各校建立了标本室。尤其是青龙县,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装备部门人员和师生共同动手,到山上采集,自制标本。每所中学和完小都建成精美的标本室,有种子的、植物的、动物的、化石的,有拼成图形的,有浸制的,有从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阶段,从小蛇长成大蛇的几个过程。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快乐体验。
相比之下,我们省现在有些地方管理比较粗放。仪器、器材、挂图乱堆放,橱签与橱内仪器不相符;仪器进学校很长时间还没打拆包,微小压强计初中用的,放在小学科学仪器室里好长时间;人体半身模型,骨骼模型,倒着的,坐着的,断了胳膊腿的;拔河绳多数堆在地上,有的潮湿发霉了。
(7)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师
从目前全省总的情况看,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实验教学有被弱化的趋势。原因较复杂,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有应试教育、考试方法单一与极端化的问题,还有课改后课时压缩、知识容量增大,新课标又没规定哪些是学生必做的,导致“分组变演示,演示变课件”的问题。还有国家教育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政策支持、没有措施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目前,科学教师已列入薄弱学科教师培训计划中。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考分上,实验教学技能低下。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中,民师转公、进修学校毕业和职教中心毕业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小学科学教师也以这些老师为主,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专业水平偏低,知识面相对狭窄。农村单轨制小学较多,教师包班制,多科教学,要求教师每科都精通,也是勉为其难。
我们也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过建议,在师范院校内开设小学科学专业,中学实验教学课程,把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解决教师不会做的问题。这个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但这要有个过程。可喜的是,邢台、唐山、承德等市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恢复了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在中考中的地位。截止2010年,全省11个市中有8个市记人中考总分,廊坊市坚持了14年,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试评价体系的变革及教育理论的提升,直接推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2积极参加招标采购。把好教学仪器质量关
目前,我省教学仪器的采购方式主要是县级政府的招标采购。有些地方和人员不懂教学和教学仪器,不懂教学仪器是实物性教材,只重价格,不管性能,忽视其科学性、安全性和耐用性。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新购进的仪器就因为质量原因做不了实验,有的第一次做实验就坏了1/3。同一种仪器,不同的县(市、区)差别很大。小学数学中集合圈、塑料小球,中学物理光的三原色等,有的质量较好,有的是“三无产品”;新购进的实验台明显低矮(低于610mm);小学体育器材中有木哑铃,有铁制的、木质的,有塑料里面灌沙子的,新购进的跨栏踢不倒,容易把人摔伤等等。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已的教学仪器通用标准和产品标准近400个,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仪器品种有2153种。多数仪器标准的缺失,导致检查中无章可循。因此,建立规范的、有教育装备部门参与监督的教育装备招标采购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进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装备部门要积极参与审定招标文件,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优异的成绩提高认同感和支持度
课程改革,对装备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装备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思维、转变角色,跳出就装备论装备的制约,开阔思路,从大局着眼,多一点宏观意识、大局意识。我们应深入课堂教学,学习新课标,研究新实验,掌握新仪器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努力使装备工作者成为教育领域不可缺少的专家、行家。
论文摘要:目前,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基本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但是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要好一些。关于这一点,从装备管理部门的会议内容和形式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会议大部分都是管理经验交流会,而很少管理科学研讨会。对教育装备采取经验管理还是科学管理,以及什么是经验管理,什么是科学管理和怎样进行科学管理,这是摆在教育装备人面前实际而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教育装备 科学管理 管理部门 管理经验 管理工作 装备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科学研讨会
1经验与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的袁正光教授在“百家讲坛”的一次讲演中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凭经验发明的,这些发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经验。而人类近一二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使这些发明产生了根本性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教授的这段话使人想到中国的火药发明。西方国家向中国学习火药的制作,但是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各种火药和洋枪洋炮。清朝的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就是用这些洋枪洋炮,只调动数干人,就2次从天津登陆并一路打到北京,如入无人之境,还火烧了圆明园、颐和园、香山。这是经验败于科学的典型案例。
教育装备管理也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管理上而不是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面,则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教育装备管理功能将逐渐被削弱,装备管理部门将逐渐被取缔,教育装备人将逐渐被分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2从经验到科学
从经验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知识量化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从经验实践到科学研究的过程。经验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劣构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往往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而科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具有显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良构的、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则是通过书籍阅读和教师讲授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如果具有大量的经验,则表现为高超的技能,是个“大工匠”;而如果他掌握了科学,就表现为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成为一个研究者、智者、学者。
教育装备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必须经历一个管理知识量化的过程,使得管理工作成为可测量、可预测、可重复、可控制的科学管理过程。为此,就必须将管理学、运筹学、人机学、认知科学以及信息、系统、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引入教育装备管理,使其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3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
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教育效益。而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过程包括装备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装备论证、招标采购、日常维护、科学使用、绩效评价以及退役处理等。这些工作都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例如: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则应全面考虑人、机、环境的和谐搭配;装备论证需要对装备教学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进行全面讨论;招标采购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日常维护包括设备验收、登记入册、校验维修、折旧更新等一系列工作;科学使用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绩效评价工作反映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一思想。笔者近期在本刊连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总137期《用层次分析(ahp)法研究中小学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总l41期《用网络技术求解教育装备用户周期费用的最小值问题》、总143期《马尔可夫分析在达标评价预测上的应用》、总l45期《教育装备管理中主成分分析前的数据预处理》、总l47期《主成分分析在教育装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总149期《也谈教育装备的成本一效益研究》、总l68期《数据包络分析在教育装备成本一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总171期《教室用电子白板尺寸的人机因素分析》等),都是通过实例,引用数据,运用数学来具体说明这些科学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4科学管理与人文精神
在强调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装备管理中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表现在教育装备管理理念中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绿色装备、装备环保)以及教育装备的艺术美感。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是当代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各大高校加快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机会。分析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介绍了专业认证的过程与方式,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介绍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实践,并总结了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国际工程教育方面,工程教育认证既是一种通行的的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完成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师资格国际化认可的必要基石。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是由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召集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职业学会、协会,一起对工程类方面的专业进行的一种合格性评估。认真贯彻围绕学生、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认证理念,针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应该从多角度、多方式出发。在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两者的考察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重视在毕业时能否达到标准。在工程专业发展进程中,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身为始建立于1958年的“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历经将近60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科研和教育成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1年,专业支撑学科“化工过程机械”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在当时众高校中,是最早拥有本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2003年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设立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从1961年首届毕业生走上社会,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4600多名本科毕业生和1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活跃在机械、石油化工、能源、环境、冶金、建材和军工等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本科毕业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杰青2名、长江学者3名。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控”)以机械工程为基础,融入过程装备、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塑造拥有过控专业知识以及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化工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相关技术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融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于一体的复合、交叉型本科专业,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日益综合的特点。“过控”专业作为“化—机—电—材”一体化的多科型、交叉型专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在石化,冶金,机械,建材,环境,食品安全等,本专业在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能源,石油,动力,化工等这些支柱产业支撑国家命脉,而这些产业发展需要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的支撑。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为支柱产业提供具有先导性的工艺过程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装备,保障其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其次,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第三,纵观我过石化行业装备的发展历程,从起初引进国外整套设备,到引进主要设备,再到关键优秀设备,到相关辅助设备的国产化。其中经历的每一次发展变革,都倾注着过控专业人员辛勤的付出和不断的创新。在今后的引进、吸收、创新和发展中,本专业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认证过程与方式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颁布),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组进校考查和形成认证报告这三个阶段。首先认证学校应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递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申请认证学校与专业概况,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表,三、本专业培养方案(请见附件),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认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撰写和提交自评报告。在接到学校的自评报告后,秘书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应与学校协商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目的是核实学校所提供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去考察学校中的其他未在自评报告中体现的情况。会晤学院(系)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教师、学生、用人代表及毕业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审阅,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条件的审查等,都是专家组在进入学校所要考察的重点内容。在整个认证过程中,不对学校进行任何横向比较和评价,只是针对所要认证的标准能否达到要求进行判定。其达成度包括P、P/c、P/w、F。P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成;P/c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在下一次进行认证时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变化;P/w表示本项指标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会在某一环节存在弱点,可能会对学生达到预期有负面影响;F表示认证方无法提供可信的材料证明该项标准的要求能够达成。专家组在进行现场考察后,在规定的15天之内,要撰写并提交现场考察报告。接下来专业认证委员会会对“现场考查报告”、“自评报告”及“学校的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且给出认证是否通过以及相关建议。“不通过认证”、“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这三部分是认证委员会对校方做出的认证结论及建议。认证方提交认证结果,再由审议委员会审议,最后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审议结果。
三专业认证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说、做、证这三个环节,对学校的投入、资源、过程进行考察,对学生的培养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判断,最终做出认证结果。“说”就是说明,具体指所要求认证的专业要对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毕业要求等清晰明确;“做”就是执行,具体指所有的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来实施,而且要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跟踪式评估;“证”就是证明,具体指专业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达到标准。因此专业的“说”“做”“证”必须一致。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立足江苏,面向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过程工业发展”的专业定位。结合工程认证标准,制定本专业毕业生几年之内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具有从事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测与管理的能力。(2)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设计标准。(3)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5)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及国际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制定本专业12个毕业能力要求,如能力(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创新设计方法,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初步开发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安全、环保、伦理等制约因素。
四总结及思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学校在谋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同时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自身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对控制专业市场和确立专业地位需要工程专业准入制度与认证制度相关联为其提供基本“门槛”。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推进了高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了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使毕业生可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为我国的工程师走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认可奠定基础。当然和已经发展几十年的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比,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但是随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未来的专业认证会更加成熟。因此,对于逐渐趋向国际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积极面对,对工作经验要不断总结,对认证结果的使用和持续性改进更加重视,将会使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技能、知识、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在工程专业领域为其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作者:董金善 周剑锋 赵建平 凌祥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摘要:
在新时期下,政府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技术装备新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为有效地用好政府投入,使教育技术装备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引入单位使用费用理论来指导我们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已是相当的必要和迫切。本文从分析单位使用费用理论入手,对如何应用单位使用费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探讨,以期与同行借鉴、共享。
关键词:
单位使用费用;全费用;有效工作单位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全费用指的是在教育技术装备从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到淘汰过程中所涉及到全系统、全寿命费用之和。全系统费用是指为保证某装备正常使用而必须进行的配套设施采购、人员培训、基础平台运行等费用。全寿命费用是指装备在寿命周期内支出的各种经费的总和,即装备从采购到淘汰处理整个寿命周期内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采购阶段、使用维修阶段、报废处理阶段等阶段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有效工作单位数是指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工作的累计单位数,如装备寿命周期内所使用课时数、使用次数、使用小时数等。单位使用费用=(全系统费用+全寿命费用)/有效工作单位数,其值最小才是最经济的。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过程中,采用这种单位使用费用理论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个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质量,而这种源于费用-效益分析的管理原理,又使得整个教育技术装备得到最大化的效益。要使教育技术装备效益最大化,就要使单位使用费用值最小化。下面就从通过全费用最小化、有效工作单位数合理最大化途径,从而使单位使用费用值最小展开分析,如何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效益。
一树立效益意识,坚持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原则
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旨在明确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它对实验室的功能、数量、面积、环境、设备、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标准解决了学校配什么、怎么配、如何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其目的是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提供系统的科学的依据,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标准一方面指导学校装备建设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指导装备管理的科学化。单位使用费用分析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各级主管部门和具体人员对其需要有一个认知和认同过程。我们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效益意识,避免追求“高、大、上、新”、“追求一流”的心态,要以追求实用为原则,把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将单位使用费用作为教育技术装备的优秀评估指标。盲目“追求一流”就犹如国人追捧苹果系列手机,苹果公司针对国人心态采取了异地分阶段上市、限购销售等营销策略,引得部分民众掀起抢购热潮,但从单位使用费用角度分析,采购费用高、有效使用年限低、大部分功能用不上,单位使用费用极高,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二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坚持采购方案设计最优化原则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以最低的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着重于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的高低可用价值指数(V)来反映,而价值指数(V)可用公式V=F/C来表达,F表示功能,C表示成本。在教育技术装备采购方案设计中,可以邀请采购方案设计人员、咨询机构、生产厂家、供货人员、学校使用方一起组织开展价值工程的研究。通过价值工程的研究,可以避免采购方案设计人员习惯性思维、过时的标准和规范、对新产品新技术缺乏了解、错误的理念、沟通不畅、追求稳妥、担心出错、厂家和用户缺乏协调而造成的功能浪费或全费用增加。有的采购项目,通过价值工程的研究,可以节约投资35%甚至更多。最优化原则是价值工程原理应用于教育技术装备采购方案设计的具体运用。人们对某项教育技术装备采购方案设计时,要既考虑到该装备的前期配置费用,又要考虑到其后期使用维护等继生费用。有时会在满足既定性能这一标准下,进行装备可靠性的降低,这样虽然能够降低该教育装备的初期配置费用,但是会大大提升设备的后期使用以及维护费用。有时会在前期适当的增加一些投资,来有效地改善该教育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但是会大大的降低整个设备的后期使用以及维护费用,这样就能够使得该装备的全费用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在进行最优化原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该装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将该装备的全费用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三坚持全系统费用管理整体性原则
全系统费用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考虑主设备的状况之外,还应当对主设备之外的其它因素进行考虑,比如说使用人员的招聘、培训、管理的费用,设备的后期使用维护费用等。进行教育技术设备的采购时,往往只考虑到主设备的购置费用,但忽视了相关伴生费用的计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所需的高新设备变得越来越多,而要想充分的发挥出这些高新设备的作用,仅仅依靠主设备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对主设备配置大量的辅助设备,来保证主设备功能的开发。而一些伴生设备的配置费用甚至还要超过主设备。这也就要求教育技术设备的采购人员在进行设备的管理工作中,也必须充分重视伴生费用这一因素。
四坚持全寿命费用管理动态性原则
在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工作时,应当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整个全寿命周期进行仔细的研究。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育装备的性能也变得更加精密复杂,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教育技术装备的研制成本与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并且与其相关的使用费用和维护费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的采购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该装备的购置费用,却忽视了其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其他费用,导致“买得起,用不起”现象的发生。比如对化学实验室的创建,实验室装修以及实验设备的采购都能够一步到位,这些费用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在化学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其实验开展所需要的各种化学药品开支,是一种长期性的,难以控制的费用支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些化学药品以及实验器材的消耗费用,会超过该化学实验室的创建费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备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全寿命中的各种继生费用。
五坚持有效工作单位数合理最大化原则
合理确定最大化的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工作单位数,其意义显而易见。全寿命费用理论的数学模型显示寿命周期费用呈U型曲线,在其最低点将获取最大的费用—效益比。具体到教育技术装备,决定其寿命周期费用最关键的指标是装备采购费和装备使用过程的维护与材料消耗费用。举个例子,我们购买汽车时,刚开始新车,汽车购置费用是其最大的费用,油费、维修保养费占比不大,随着汽车的使用,其耗油量、维修、保养费用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年限时,耗油、维修费用会占汽车每年使用费的绝大部分,这时汽车虽然还能使用,但其费用—效益比已很低,不如买新车划算。所以有效工作单位数合理最大化绝不是使用时间的最大化,而是需在合理的费用—效益比下最大化。
六结束语
我国目前针对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单位使用费用模型还不完善,在实际的装备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管理难题以及不确定性,并使得教育技术装备难以有效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而为了将该管理理论充分的应用到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中,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来构建出一个适合该领域的单位使用费用模型,并使得整个教育技术装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效益。
作者:汪桥林 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教育保障中心
摘要: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教育的培养是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课外工程教育为范例,探讨了课外工程教育的实施方法,着重讨论了工程师认知教育、科技创新活动、产学合作工程实践等三个方面,并指出了课外工程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践表明,该措施可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课外工程教育;创新;自主学习
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教育对于增强国力和未来竞争力日显重要。本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特别将加强和改革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1]。欧盟委员会资助下构建并实施了“欧洲高等工程教育”(H3E)、“加强欧洲工程教育”(E4)、“欧洲工程的教学与研究”(TREE)等系列主题研究[2-4]。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5],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我国教育部也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以汕头大学为代表,国内50多所高校正在开展CDIO教学实践[7]。此外,华东理工大学还提出了“全面工程教育”理念[8]。综观各种教育模式,实践是关键词之一[9-10],而课外是学生学习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的时间,合理利用课外组织开展工程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课外工程教育指课内教学计划规定之外的学生工程教育活动,其特征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天津科技大学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天津市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的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工程硕士培养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课外工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落实“轻工过程装备”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对本科生开展课外工程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与培养计划内的教学相辅相成。目前,工科类为主的普通院校针对本科生教育尝试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3年专业基础学习+1年实训实践学习”。但是,作为工科学生,工程教育应该努力使之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始末,模块化的分段式培养方式某种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能够让学生将专业知识的“片段”连接组织在一起,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从工程师认知教育、科技创新活动、产学合作工程实践等三个方面探讨对本科生课外工程教育的实践。
一、工程师认知教育
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开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培养体系、发展方向以及就业情况等,我们编制了《机械导航》作为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入学手册。每年定期举办“卓越工程师成长之路”、“教授讲坛”等活动,邀请学术领域的教授和企业界工程领域的专家,为学生带来不同主题的讲座。包括针对某一专题内容,请工程领域专家进行详细讲授;在本科生进入毕业设计之前,请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的企业或设计院的专家为毕业生开辟设计类专题指导讲座等;以工程技术讲座的形式,对学生加强工程修养以及工程师伦理教育。同时,借助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为学生提供与工程师们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工程和科研能力。这些认知教育使得学生明确认识到工程师不但能“造物”,而且能“做事”。
二、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营造大学学术氛围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风[11]。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使之兼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和能力,因此大学既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注重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现代工程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多学科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交叉与应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参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非常有效的实践训练方法,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锻炼了学生的项目组织实施能力。我们以研究室为科技创新平台,教师指导,研究生协助,本科学生以项目成员的身份参与或者基于某个项目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比如在试办“卓越人才实验班”过程中,除了课程体系的区别设置之外,还重点强化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内容,从大二开始实行导师培养制,类似于研究生导师制,以科研实绩好、责任心强的教师为导师,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为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一般每名导师指导两名学生。再如,“过控”专业的特色研究室吸收了部分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通过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和与研究生的合作,可以使学生较早地进入科研状态,明确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得到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课程体系中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导师们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及需求,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多年来实施的推荐免试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研究)室从事科学研究的计划,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专业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专业软件是将来工程实践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利用软件可开展虚拟现实设计、制造、过程优化等虚拟教育。目前,AutoCAD、Matlab、Pro/E等绘图、科学计算和工程类软件已进入本科教学内容,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深入,通过选修课或指导性推荐,可以让学生接触诸如ANSYS、FLUENT、COMSOLMultiphysics、EDEM等分析计算设计相关的软件。软件的使用对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比如,要求学生熟悉ANSYS的分析问题的步骤,掌握ANSYS建模、网格划分、求解和后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利用有限元软件求解工程问题的能力。对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单元操作及过程优化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建议学生使用试验版Symprosys软件,针对干燥、蒸发等特色课题进行过程分析和优化,对于锻炼学生的分析抽象能力、知识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3.科技竞赛机械工程学院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比如,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提供条件,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利用天津科技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加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12]。经历这些过程后,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实施实验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和资料。
4.学术交流高校是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地方,可是真正面向本科生的却比较少见,而本科生也还没有意识到要主动去参与这些活动。因此,设计面向本科生的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很有必要。这些年,我们开设了“博士讲坛”,由中青年博士为本科生讲授其所属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自己的研究实践,能够很好地贴近学生,使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未来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借助国外来访学者,专门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外工程教育情况和科研方法,尝试进行国际型工程人才培养。近年来,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为我们做了讲座,交流语言为英语,本科生能够与国外专家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的潜力,因而更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适应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三、产学合作工程实践
一般来说,大学课堂课程内的学生仍处在一个假定的实验环境中,要拓展到工程实践的实际体验还有一定难度。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我们与企业合作,引进了中试规模的提取、干燥、蒸发等多套设备,这样学生的实验活动就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类似,可以培养学生工业生产及企业运营管理的大局观。其实,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在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研发产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最好途径,但是该途径的实施因客观原因仍有一定难度。产学合作需要本科生综合各基础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3]。一方面,可以以企业合作或单独委托项目为抓手,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程实践,尽可能涉及到项目的全过程,如工程设计、加工、组装、测试等。另一方面,依托本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如,过控专业在天津市津南区多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天津市荣光特种风机有限公司、永恒电机厂、天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尼特风机有限公司、宝成集团等均已成为本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重要场所。
四、结束语
本科生的课外工程教育需要有比较大的平台,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才能在大学期间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程教育中进行改进。一是教学模式需要及时革新。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只关注“做中学”是不够的,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教育意识仍需要重视和提升,只关心“规定内的动作”是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二是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缺乏更为深入的开展,需要研讨“共赢”机制和相关措施。高校内具有工程素养的教师队伍不足,走出校园的机会不多,缺乏更多的与企业合作的切合点。综上所述,在今后本科生的课外工程教育中,应在动手实践、分工合作、交流研讨等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方面进行提高,并形成对课内教学的有力支撑。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毕业生,学校仍需要面向实际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开拓并建立更多的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机会和平台。
作者:徐庆 宋继田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本文作者:王立荣 殷晓斌 单位: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装备管理中心
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
显示城市小学13.67人一台计算机,农村小学15.04人一台计算机;城市初中9.575人一台计算机,农村初中11.13人一台计算机。2010年本市教育督导的数据表明,市内6区共升级更新1641台计算机,而18个县(市)区共更新了5934台。随着现代化教育装备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城市和农村在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的数量已相近。这说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但是经过多次检查发现很关键也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城市学校的计算机,配置较高,设备较新,更新很快,计算速度较快,应用软件很丰富,相应的课程都能开足。而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则十分陈旧,大部分机器还都是“大块头”的显示器,开机速度很慢,甚至还有很多近10年的老机器仍在应用,更新较慢。
在城市1.19名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而在农村2.637名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城市教师计算机配备数几乎是农村的两倍还多。加上农村学校的计算机设备陈旧运行速度等因素,这势必会影响授课质量和效果。(3)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经考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市内5区已经有不少学校在用了,可是由于价格等因素,农村无法广泛使用这类设备。
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
我们发现在仪器的总数上,城市和农村因为样本量的不同我们不方便比较。我们考察了每位学生能使用仪器的种类,城市每人0.482种,而农村是0.195种,城市是农村的两倍多。音体美器材的使用上城市每位学生为0.4种,而农村为0.04种,整整差了10倍。在仪器的配备上农村因为后续投入不够,缺乏专业人才管理,虽然建立了实验室,可是由于不按照配备标准去装备实验室,导致仪器种类不全,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甚至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音体美等器材在农村被视为“奢侈品”,不论从量上还是种类上,农村的孩子都无法和城市的孩子去比较。
在生均图书这个问题上较为广泛的共识是农村的生均拥有的图书册数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生均图书册数,但在实际考察中结果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农村的生均图书册数不仅不比城市的数量少,甚至有的县还超出了城市的50%。可是通过更深层次了解,我们发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图书馆,可是通过检查、验收和仔细考察,我们发现一些普遍的现象:图书的副本量非常大,一册书有将近20册的副本,图书不按《中图法》分类,图书的适用性、可读性差。图书的单价较低,有盗版现象,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按重量去采购大量图书。
图书馆没有配备借阅系统。不考虑流通量,虽然有了图书馆,可是不考虑质量,学生使用率低。根据考量标准的不同,如果考虑流通量,农村的管理将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图书配备及管理水平在我市各区、县之间是不太均衡的,这方面有的市区学校并不一定就比农村学校好。例如我市井陉县就将图书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经过不断调查和探讨发现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适合小学1~3年级的课外读物比较缺乏。其实这方面的资料在市场中早已很多,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单价较为昂贵,各学校普遍比较缺乏。另外低年级的自然科学读物也普遍缺乏。如果将先进和适用性强的现代化教育资源有关产品,例如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等,能优先考虑农村市场,势必会大大改变现在这种状况。
总之,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研,看到了农村和城市之间在教育装备方面存在的差距。在资源配备的质量和数量上都不均衡。我们装备工作不仅仅应该注重配备的数量,还应该考量配备产品,包括图书的质量及使用率。还需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来缩小和城市的差距。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从长远考虑如何把现有设备用好、管好,如何减少城乡之间的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把精力放在如何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来。
1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成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装备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管理复杂,若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无法准确了解学校、区域乃至全国基本情况和发展水平,形成家底不清、监管乏力、宏观决策缺少有效支撑、难以及时满足学校教学实际要求和评估评价没有科学依据等问题。通过建成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制订统一的基础教育装备分类编码标准、数据采集标准、优秀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管理办法,能够服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摸清存量、指导增量和规划总量,有效提高教育装备“建、配、管、用”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加强教育装备质量监管和应用评价,有力促进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建成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实施重大基础教育工程项目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统筹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基础教育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决策、规划、实施、验收、评估等各个环节,迫切需要准确、全面、及时的基础教育装备数据做支撑。建成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目前,教育部已经启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与学校系统、教师系统、学籍系统、校安系统、经费监管等业务信息相互关联,必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有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2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条件已经具备
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条件已具备。目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应用十分广泛,为建设实现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教育装备数据采集、业务管理、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条件已具备。教育部已经启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形成规模,已经完成了全国中小学校基础信息、教师信息、学生学籍信息、校舍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了较好的数据支持服务能力。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已初步建成并不断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设施。目前,共有17个省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设了省级基础教育装备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为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金教工程统一建设,其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得到保障。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力量已具备。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师和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好信息化素养,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操作信息化设备的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确保了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3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规划
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以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为主线,以教育装备的配备使用为中心,为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提供支撑平台,为各级教育部门提供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应用管理功能。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线业务包括:基础教育装备数据采集,教育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验实践活动管理,办学条件标准管理,教育装备统计管理,二维码标识管理,业务设置管理。
4总结
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教育装备日常管理的信息化、监测评价的精准化、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到2017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基础教育机构(学校)的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提高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决策、监测评价、公共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作者:邱望洁 单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摘 要: 目标管理在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顾名思义,它强调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其广泛应用于组织的管理之中。那么,作为全省唯一的教育装备部门,如何实施目标管理及评价,笔者从四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 教育装备; 目标管理; 评价
一、目标管理的前提是制定完整的目标体系
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立足单位实际确立发展目标,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目标有三年的总体目标,也有每一年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必须全面,包含发展改革目标,履行职能职责目标,安全目标,职工队伍建设目标,单位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目标等。要将总体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合理分工,分解到各科室,由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这样无论从单位领导,还是到中层干部,一直到职工都有了努力方向。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时,要注意四点: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第二、目标必须具体明确,既有量的奋斗目标,又有质的奋斗方向,目标不等同于计划;第三、目标的制定要尊重差异,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应尽量由管理对象自身来确定,单位仅作综合平衡和宏观调控。这样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管理对象自身的意见,有利于推行和实现,能充分调动管理对象自身的积极性;第四、制定目标时要留有调整的余地。
其次,要动态跟踪,分类推进,着重在落实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坚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终结管理相统一。按照“戴明循环程序规律”,有怎样的过程,就有怎样的结果。过程管理到位了,结果肯定会好;反过来说,结果不好,过程肯定有问题。要注重过程管理,就要突出一个“细”字,侧重一个“实”字,狠抓一个“严”字。要针对单位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坚持制度管理,跟踪检查。要建立健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几年我们制定下发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行政会制度》、《公文处理制度》、《职工进修学习管理办法》、《考勤请假制度》、《职工健康体检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等八项管理制度。不仅立了规矩,更要守规矩,特别要加强管理者的自我约束,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纪律办事,要坚持制度管理的底线,这样才能收到实效。抓过程管理,就要对单位、科室和所有职工在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动态跟踪,适时调整,进行动态监控管理。
二、树立“人本管理”、“以德治理”的管理思想
我们知道,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故调动所有管理对象的积极性是实施目标管理的另一重要保证。实施目标管理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潜能和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人为本”,就是以职工为本,以职工的成长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尊重职工,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作为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实施“人本管理”就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第一线搞调查研究,利用工会等群众性组织,采取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充分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做出符合广大职工利益的科学决策;要实施“人本管理”和“以德治理”,就要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亲近职工,和职工推心置腹、以坦诚宽容之心待人,以和蔼冷静的态度处世,同情职工事业上的失意,对职工工作上的挫折和生活上的困难给以予真诚的帮助,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为职工解决好生活上的困难,使其心甘情愿地投入到教育装备事业中来。同时要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搭建平台,努力为职工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岗位都有最合适的人,让每个人都在他最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营造以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的工作氛围;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慧,信者效其忠。坚持“人本管理”,要求广大职工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道德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关爱每一位职工。作为单位的高层管理者,要想法设法引导中层管理者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掌握“人本管理”的本领。
三、目标评价大胆引入“百分位
制,分类评定,均衡发展
目标制定之后,就要有一套对目标实施评价的体系。无论对干部还是普通职工,评价时都应坚持方向性、科学性、激励性、可行性、实效性、公平性、公正性、发展性、全面性原则,做到过程评估与终结评估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级标准的层序化、评价方式操作的灵活化。
对职工的评价体系:应以“德”考核为前提,以“能”考核(常规工作)为基础,以“绩”考核为重点,以工作检查、市县教育局和基层学校评议为依据,全方位进行考核。考核办法:(1)以职工自评为参照,以同事评议、科室评议、基层问卷、工作检查和平时记录为依据。(2)采取预估满分,分项量化,逐项赋分,失范扣分,整体汇总,以分划等的办法。(3)以季评与全年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由考核委员会审定,本人签字确认。(4)考核项目分为:德、能、勤、绩、廉。(5)年度考核结果予以公示。由于优秀指标名额有限,容易引起职工反弹,其评选办法为:自下而上,层层选拔,先由科室依据评选条件充分酝酿推荐候选人,召开职工大会民主评选,评选的结果经考核委员会审定后进行公示。总之,考核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发现每一位职工的自身优势,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扬优点,达到充分挖掘潜质的目,使广大职工从“要我工作”转到“我要工作”上来。
四、实施目标管理坚持“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相结合
和谐与稳定,本身就是目标,和谐稳定是前提,也是实施目标管理的最低目标和要求。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协调和解决各类矛盾,经常性的开展职工宣传教育活动,搞好单位文化建设,着重在“价值引领”上下功夫,以“德”为首,“能、勤、绩、廉”并重。一个积极、和谐、文明的环境是单位取得长足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另一方面,要树立圆满履行单位职能职责、不断壮大装备事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始终是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管理的优秀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教育装备部门实施目标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目标体系,分解目标,实施目标,目标评价。要牢牢把握以工作为中心,以全体职工为中心,综合管理。目标的评价与平时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实施360°评价。要紧紧抓住单位的和谐稳定、履职发展等总体目标,以职工队伍建设为重点,实现单位稳定、均衡、快速发展,不断壮大教育装备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