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2 03:5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职工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公路职工教育未来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国民对公路交通也在不断地提出新要求,这意味着公路部门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而就当前来看,公路部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缓解公路交通压力,让广大的民众对公路交通建设满意。作为公路建设的主体的公路施工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个人业务素质和各项能力。就笔者来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认清职工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正确的思想是可以用来指导行动的。所以,在公路职工教育问题上,首先就要领导对此事引起足够的重视,然后职工就会行动起来。作为公路部门的党政“一把手”,要把公路发展作为工作重心,亲自来做好职工教育工作,努力使职工不断得到提升。同时还要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好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便使职工不断提升自我。这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职工要摒弃落后和得过且过的思想,主动地参加教育培训,并且保持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化压力为动力来参加培训工作。
2、各部门协调发展,相互配合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以便及时掌握职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具体地,可以采用设立专门的职工教育工作部门,并让专人负责做好职工教育的各项工作,把职工教育作为日常的工作来抓,并且还要采取一定的考核手段来检测职工教育的效果。当然,职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要求的效果,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和相关的奖励机制,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继续教育考虑到公路部门中还有许多是上世纪90年代进入职工队伍的老职工,他们的水平相对来说不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可以采取继续教育来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在教育过程中,公路部门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实现学历教育与岗位教育的结合,干部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相结合,也就是说开设的课程既要考虑到与实际工作相关,又能提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总的来说,对于一线职工主要是加强技能教育,而对于管理人员则是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
二、结语
十二五时期已经到来,而这一时期对公路职工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把职工的个人理想和党的目标结合起来,从而让更多的公路职工牢固树立好科学发展观,把个人价值与企业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公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一名无论是在思路上,还是在业务上都合格的职工,这不仅仅是新时期赋予公路职工的光荣使命所在,也是我国繁荣昌盛,公路事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所在。所以,每一位公路建设者,都要立足本职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路职工。
作者:黄爱民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江南公路管理局
一、职工教育工作可以丰富员工的精神文明
推动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可以让职工认真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是传统的职工教育方式,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不深刻,对职工教育工作比较抵触,职工的日常学习比较少,生活单调枯燥。通过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可以丰富职工教育工作形式,活跃职工教育工作气氛,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提高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水平的措施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地质单位的职工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推动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对于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职工教育工作体系创新职工教育工作体制,推动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并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工作效果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教育工作水平。重组后的职工教育工作体系组要包括工作岗位分析、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计划,并设立完善的职工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岗位分析体系,可以了解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有助于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岗位招聘与管理。通过建立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了解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职位评价体系;针对职工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提高职工培训效果,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体制。总之,通过重组职工教育工作,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水平。
(二)细化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提高培训工作效果在地质单位开展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是职工培训,为了提高职工培训效果,应当完善职工效果评价体系。重组职工教育工作需要我们细化职工教育培训评价标准,将培训内容、参与培训人数、职工对培训内容的认可度等内容进行细化,完善职工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及时了解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了解职工教育工作的各项功能是否得到发挥,并针对培训效果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或改进方案。在职工教育工作中,细化后的效果评价标准,可以指导员工的行为。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由于职工教育工作的效果是隐性的,不能用数据作为支持,导致许多职工教育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散漫,不尽心尽力。细化后的效果评价系统可以指引职工的培训工作,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
(三)重视政策教育,丰富职工教育工作形式重组后的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才能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企业要将职工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工作议程,与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考核,通过职工教育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全面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丰富职工教育工作形式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助力,帮助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在开展职工教育工作时,应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推动培训方式的创新,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职工教育,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教育内容。同时,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当根据岗位的差异,分批次、分阶段的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并把政策教育贯穿于始终,从而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单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国地质单位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文分析了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职工教育工作重组的建议,希望可以推动职工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殷永兴单位: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人事教育科
一、公路职教工作重要性及其主要功能
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是提高公路管理水平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公路行业改革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引导公路职工正确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提高公路部门整体素质的重要方法;是树立公路行业良好社会形象,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手段。只有强化对新时期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新时期职工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才能培养一支有思想作风好、工作纪律严、业务水平好的高素质的公路人才队伍,最终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公路职教工作愈来愈显视其重要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在:目标导向功能。职教工作象一根纽带,能把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职工有机的引导到公路“更好的为公众出行”的优秀价值理念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情感激励功能。职工教育能使职工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趋于一致,增强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干群上下更加团结,使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更加协调。形象塑造功能。有效的职工教育可以对职工的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力,职工与单位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以此达到树立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公路行业形象,向社会展示江苏公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行业追求和优秀的公路文化。技能培训功能。良好的职教工作能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作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并在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使职工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忠诚地履行公路“路畅天下,车行无疆”的行业使命。
二、新时期做好公路职教工作的相关对策
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基础重在教育。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步伐远不能满足打造高素质公路职工队伍的需要。职工是单位的兴旺之本,我们应冷静认分析、总结职工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做好新时期的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着力分析并解决公路职工教育中的重点难题。一是要引导职工对改革的积极认识。以现存的一级公路收费站为例。二级公路收费站撤站后,收缴矛盾不断加大,车主和驾驶员低触情绪严重,为了少交或逃交公路规费,部分驾驶员对工作责任心强的收费员采取恶意投诉或人身威胁,造成收费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加上对公路改革特别是费改税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公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优秀价值理念上来,工作中产生了得过且过、消极拖沓的现象。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职,因此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职教工作的目标导向和情感激励的功能和作用,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要结合行业特点丰富职教工作内容。根据公路行业特点,新时期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公路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使公路系统干部职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公路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干部职工不间断地加强《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和征管能力。等法律法规,教育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明理守法,坚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职业道德教育。深化以“岗位奉献、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岗敬业教育,倡导“路畅天下,车行无疆”的行业使命,倡导“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行业追求以及“和合力行,积健为雄”的管理风格,倡导“修己安人,厚德载物;修路修心,养路养性”行为规范。
(四)行风廉政教育。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创新行风廉政教育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使干部职工在拒腐防变的思想上、能力上切实受到廉政教育并得到提升。按照抓教育、建防线、治理源头的倡廉教育工作思路,通过警示教育和廉政制度体系,不间断地加强廉政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勤政为民和廉洁自律的观念,通过公路文化廉政教育,提高职工在腐败面前的免疫力。三是结合当前形势完善职教工作机制。在多数单位,一般性教育培训较多,专业性培训、尤其是高起点培训较少,职工教育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满足干部职工不断成长的需要。首先,了解职工需求。职教工作也要强化调查研究,不能想当然,要强化调查研究,通过干部职工思想谈心、信息反馈、民主测评等方式掌握一线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知道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干什么,从而明确职教工作方向。职工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公路发展。职工教育也不能光靠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做几个报告,举办几个培训班。方法、载体应该多样化,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不要空对空,要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和凝聚干部职工共同投身公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情感基础,焕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造力。其次,落实领导责任。要把干部职工教育列入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抓业务首先抓教育,坚持职工教育与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发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再次,丰富教育平台。要通过举办学习班、专家专题讲座、干群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坚持集体学习与业余自学相结合、坚持集体上课与班组学习讨论相结合、聘请专家讲座与收看电教片相结行合、座谈走访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职工自学,利用轮班脱产学习等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水和综合素质,将职工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培养先进典型。在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中培养、发现、树立学习型先进典型,教育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竞争、服务意识。结合七一等重点庆祝活动,对那些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或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推进公路事业发展的先进单位给予表彰,使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公路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具体的职教工作中,我们既要注意全员培训的共性,又要关注职工不同岗位的个性。要通过有效的职教工作把职工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懂管理、会经营、有技术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公路职教工作的着力点在于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职教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职工主动适应改革新形势,自觉坚持用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掌握各知识和新技能,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队伍,可以说公路职教工作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公路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公路事业的成败,要想实现新时期公路新跨越,发挥公路职教工作的教育、导向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做到唯才是举、因人施用,用良好的教育不断提高和增强公路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公路职工的创新力,从而形成稳定和谐的工作局面,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为不断深化的改革和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职工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总之,公路职教工作是公路事业发展壮大的内动力,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大有作为,只有持续不断地抓好公路职教工作,发挥职工教育在公路事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才能实现公路的科学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
作者:沈晓莉单位:苏323省道新牛公路白塔收费站
一、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的几项措施
在新时期,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对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企业职工教育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企要想不断地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企业在发展中要对这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加大对企业职工教育的投入力度。虽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在职工教育中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投入过多的资金,但是从思想上要对职工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应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在企业中设置专门的职工培训机构。对于大型企业来讲,要在企业中设置独立的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运行的过程中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如果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应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专门培训机构,定期对企业的职工进行培训。社会专门的培训机构要在研究各企业不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培训方案,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职工的教育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选择正确的职工教育方式和内容很多企业在进行职工教育时,往往采用比较死板的教育方式,灌输式的教育使职工感觉没有新意,降低了企业职工教育的效果,所以在企业职工教育过程中要转变观念,采用适应企业特点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中要对教育对象有足够的认识,尽量创造出轻松、活跃的教育环境,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式,提高企业职工教育的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进行,对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教育培训中重点解决。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生产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四)重视对职工教育结果的评价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评估是对企业职工在教育过程中收获的知识进行评价,公正的教育评估有助于企业对当前教育培训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更加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教育效果评估中需要注意对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首先要评价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否满足企业的发展;其次要评价教育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最后要评价教育培训的长期效果,看在长期的发展中教育培训的内容能否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的方法步骤
(一)岗前培训对新招聘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包括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前景、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度等。二是员工守则。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三是岗位职责。了解所从事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和有关规定。四是业务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岗位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规范。五是安全法规。所从事的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各种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步骤、仔细介绍安全常识,通过安全知道培训使其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六是员工福利。主要有加薪的方法和升迁政策,各种补贴与奖励制度等。七是职业道德。
(二)在职培训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已在岗的技术工人,主要进行本岗位职业技术理论、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和技能操作等应知应会的加强培训。二是对需要晋级的技术工人,主要进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程的培训等。三是对具有一定专业学历和技术职称的各级技术、经济干部和业务管理人员,主要进行知识更新的教育。四是对于高、中级科技人员,要定期、脱产进行各类形式的继续教育,并按规定形成制度,使这部分骨干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形势。
(三)培训方式一是在企业内实行内训。即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由各部门主管进行内部员工素质及技能提升培训。一般指岗位业务及企业文化、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有关的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培训地点以在企业内部开展为主,上课时间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上课老师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主管或外面聘请回来的相关行业专家。二是以外训形式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即由人力资源部或工会组织、宣传及发动职工报名参加,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户外训练或到外面的培训机构参加的培训。比如各种技能晋升或技能考证的培训,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短期或继续教育培训等。
通过企业职工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职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在企业职工教育中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的教育内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使企业职工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作者:张枝平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铁路运输处
一、职工教育经费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职工对于教育经费认识不到位很多职工缺乏对于职工教育培训的正确认识,对待培训态度不积极,学习热情不高,亦不关系教育经费去向,是否真正落实到职工自身。对此,首先,各企业职工要对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来源与职工工资,应该主要用以开展职工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职工教育培训是每一位企业职工所应享受福利,每位职工都有接受教育和培训、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权力。尤其对于供电部门的职工而言,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力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就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难以完成工作需要。且对于供电部门职工而言,安全生产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这个人奖金与荣誉,更是影响这社会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运行,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供电事故,因此,职工应积极要求并参加职工教育培训,以更好适应工作需要。各企业也要做到对于职工负责,对于经费负责,将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落实到实处。
2、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很多企业缺乏对于职工教育经费系统而详尽的使用计划,因此导致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而言,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侧重于企业一线职工与技术人员的培训,但由于很多单位过度侧重于生产,一线员工与技术人员工作排的很紧,很少有时间参加培训,因此,接受教育培训的以领导干部与管理人员居多,无法达到企业教育经费预期的使用目的。
二、有效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措施
1、明确对于职工教育经费的认识企业职工的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事业单位员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都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职工应首先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担,才能对于职工教育事业予以正确的认识与肯定,大力推进职工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步伐,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依法建立与完善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以及投入制度,并且保证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一线员工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意义上维护企业职工接受教育与培训、提高自身技能的权利,企业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文化水平的员工对于教育的不同需求,以提高员工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使之与现代科技相匹敌。因此,若想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企业中教育经费的使用价值,必须首先明确其来源与目的,各企业上至领导部门,下至员工,都要对于这一经费的由来、目的予以充分了解和认识,只有建立在充分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一经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价值也才能够得以实现。
2、建立经济有效的企业职工教育体制企业对于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即不可以过度压缩甚至是挪移他用,也不可以铺张浪费所用无度,因此,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经济性强的职工教育体制。结合我单位工作特点来看,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且电力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运行的实际状况制定适用性强的培训方案,亦可以对同一个培训内容拟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对方案进行优选,进而得到经济实用又适用自身的培训计划。企业可以在培训伊始,通过对管理预算的精确控制减少培训成本。为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积极性,所节约的培训成本可以作为奖金的形式奖励给在教育培训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做到赏罚分明,一方面做到了对于教育经费使用的经济性,一方面激励了职工积极进取,良好的取得了教育培训所预期的结果。
3、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一般来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模式大致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统一交由企业进行集中管理;一种则是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由企业与下属的二级单位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进行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企业,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建立一套科学性强的管理体制。对于一些缺乏相关经验的企业,可以学习其他先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对于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一管理,而不经由个人手,防止造成经费使用混乱的状况。由我单位实际情况考虑,职工教育培训等活动的开展多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因此企业可将职工教育经费交给人力资源部门统一掌握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委托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部门根据计划实施各种教育培训。这样一来,教育经费的收入与支出都相当明了,既便于监管部门监督,亦防止了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经费流失。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职工教育是提升职工职业技能与素质的良好的途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切实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收入。对于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应做到良好的掌控,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费管理机制,不花丢一分钱,亦不乱花一分钱,将教育经费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育培训与培训考核奖励中,提高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职业技术水平,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推动职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邹建单位:钟山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摘要:同各行各业一样,人才是中小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不断加强中小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才素质,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是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当前中小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作效率或质量效果。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中小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小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不断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和发展壮大自身能力的水平。
关键词:中小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
一、中小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导致重视不够职工教育是为职工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内在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技能的一种主要途径,开展职工教育既是企业发展需求,又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基本要求。目前,无论是领导层还是职工,都存在对学习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2.教育培训内容功利化和不切实际只注重对生产任务完成有效的、应急性质的培训,对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系统的学习不重视,对立即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培训有兴趣,对产生隐形的、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学习不重视。由于存在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有的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不相符,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根本不切单位发展的实际或需要。3.中小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教育方法不灵活存在重形式不重结果现象,只求完成培训任务就行,指令性的做法较多,全面开展各类岗位的针对性培训不到位。培训方式多为“填鸭式”、“灌输式”,利用新技术手段不足。4.教育培训制度不全面职工培训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筹划;未能建立培训评价考核制度规范,不能对职工教育培训效果进行合理评价,不能根据信息反馈来纠正偏差,进行控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职工虽然通过学习提升了自身能力素质,但没有通过学习培训使报酬得到一定的提高或得到其他奖励,知识的增加与实际利益挂钩结合不紧密。
二、职工教育培训应突出的重点内容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侧重政治理论教育,是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的政治倾向、思想意识的重要手段,以此确立职工的政治信念,使他们树立崇高政治觉悟和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调控自己的职业行为。定期深入细致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基本政策理论,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也是促进做好本职工作、打牢政治觉悟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如何提高职工的职业水平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遵循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的总和。切实抓好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就可以及时调整职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使职工干一行,爱一行,做一项,专一项。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引导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引导职工遵守一定职业范围内普遍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特殊的道德要求,在用各项规定制度规范自身言行的同时,用正确的道德信念自我约束。3.加强干部管理能力培训一个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有时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发展,因此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非常重要且必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以政治理论、管理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设方面,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管理方法直接决定单位整体建设和发展,领导干部不是只会干,主要的是会管,会带领大家发展,会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会给广大职工以工作的动力和激情。4.加强技术性岗位技能培训当前,中小企事业单位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中小企事业单位各自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突飞猛进,这些新知识,新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技术岗位不同于一般性工作岗位,攻克关键性技术,突破技术难题,普及应用新技术,通过科技引领自身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掌握关键性技术的人才,因此,加强技术性人才的培训,非常重要,没有这部分人员的专业知识,一个单位将失去前进的动力或能力。5.加强和谐人际关系的培训,构建和谐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是保证单位内部人人心情舒畅安心工作的前提。一个单位中,假如有部分人经常不讲诚信和友善,不讲团结互助,见了利益就抢,看见工作就推,自私自利,见有好处就争,有困难推给别人,久而久之,就会使这个单位的机体受到不良的侵蚀,造成没有友善、没有互助、没有团结,一盘散沙的局面,单位建设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创造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是单位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中小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的对策
1.方法灵活多样中小企事业单位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方法的选择,当前,企业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要选择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到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对象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的讲授法:指老师通过语言系统讲授知识。二是交换工作岗位法:指员工不定期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技能,达到一专多能。三是拜师学艺法:由技术能手一对一、一对几的师带徒培训。四是现代科技培训法,利用新的视听技术,如投影仪、录像、电脑或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更应是当前和今后推广应用的学习方法,更适合参加工作后的在岗培训。五是这些年流行的体验式培训,如公开课、拓展训练、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等。2.内容切实新颖培训按内容可以分为四种:技能培训、素质培训、新科技知识培训和工作态度培训。一是技能培训:是企业针对岗位的需求,对员工进行的岗位能力培训。技能是指为满足工作需要必备的能力,就像驾驶车辆,基本的起步、停车、加减档、交通规则要会做。而技巧则是在技能的基础上,要通过不断的重复、提高,才熟能生巧,达到别人做不到的高度或水平。高层领导的培训在于企业长远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重点是会用人。中层干部的培训在于执行力的学习提高,是领导能力、方法的训练。一般员工技能的培训是按计划、按流程、按标准进行实际操作,要具备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员工素质培训:主要有文化素质、作风养成、心理素质、工作生活习惯等,重点在于员工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有好的作风和素质。三是新科技知识培训:要适应行业发展转型的需要,对与本行业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解跟踪,掌握行业动态,不断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技术,适时更新产品、新工艺,使本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对企业的转型及产品更新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四是工作态度培训:态度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态度,即使能力再好也没有用。员工的态度决定其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这方面的培训,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3.模式、目的明确职工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例如,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人的技术等级考核结合起来;本着按需施教,缺什么学什么原则,创新模式方法;培训工作还有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力型和实用型的结合,以便做到学以致用。要加大培养优秀人才、高科技人才、年轻创新人才力度;把培训重心从一般的基础知识、技能培训不断转移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参与市场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上来。
小结
教育培训是人才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企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广大中小企事业单位要充分重视职工培训工作,单位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待职工培训,要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拓展培训内容、方法,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促进单位全面发展。
作者:魏法力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市政建设维护管理处人事科
【摘要】铁路机务系统是我国铁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运输行业的重要任务。员工培训是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提高了机务系统职工的整体水平,才能确保服务质量。为此,论文分析了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重点地分析了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铁路机务系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务系统要想赢得生机和发展必须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做好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保证铁路机务系统的安全运输、生产稳定,对于促进铁路机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铁路行业的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广泛应用,社会对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进入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必须要加强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铁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2]。
2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职工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铁路机务系统进行职工培训的前提条件。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铁路机务系统都没有制定完善的职工培训管理体系,导致职工培训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培训质量难以提升,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组织培训之前,铁路机务系统的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前期调查工作,也没有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内容简单化、碎片化,缺乏针对性,也难以提起职工参与培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职工培训形式单一,现阶段大部分铁路机务系统在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授课、讲座的形式,没有注重职工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培训后的反馈工作也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职工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严重降低,导致培训效果差。
2.2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
由于需求分析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内容简单化、碎片化,缺乏针对性。铁路机务系统工作人员很多来自于复转军人,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事物的能力有待提升,因此要针对职工的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如此才能提升培训的效果。另外,机务系统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导致职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难以被提起。此外,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也没有结合职工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当前大部分铁路机务系统在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还是采用集体培训、讲座的形式,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环节,职工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严重降低了职工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培训效果。
2.3培训方法单一,缺少培训考核
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单一、陈旧影响了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的效果。目前,铁路机务系统的职工培训内容没有根据铁路机务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导致职工培训活动形式化现象严重。另外,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活动缺少考核机制。对于参加培训的职工没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也就不能正确评价评估培训效果,不能发现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培训的效果[1]。
3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教育体系
高效的职工培训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作为支撑。铁路机务系统在开展职工培训活动之前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做好职工的培训需求分析,进而根据职工自身和铁路机务系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时,铁路机务系统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参加培训的人员的实际需求,对知识、技能、理论、思想等不同类型的培训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从而提高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另外,铁路机务系统还要完善职工培训工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在培训结束之后相关人员要对培训工作的过程、内容和效果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评估,及时搜集参与培训职工的反馈信息,帮助职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进;还可以根据培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式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的有效性。
3.2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职工培训质量,铁路机务系统相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工作之前必须做好职工的需求分析工作。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机务系统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以及职工个人需求、职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岗位职责等,需要将职工个人与相应的岗位相联系,做出科学、客观的需求分析,要求培训需求在满足职工个性化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再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这样将铁路机务系统整体发展战略与职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培训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3.3改进职工教育培训方式
为了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必须要针对当前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方式单一的现象,丰富职工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首先,可以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例如铁路机务系统可以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开展研讨会和座谈会,还可以通过一些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加强培训过程中职工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有效拓展职工培训方式。建立QQ群,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使得铁路机务系统可以统一进行教育培训,不用按照传统的方法,坐在会议室里“听讲”,职工只需要拿起自己的手机就可以接收培训内容,既节省了职工的时间,也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效率。铁路机务系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企业职工的远程教育培训,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培训人员可以提前将要培训的内容制作成动漫视频,然后进行播放,不仅激发了职工学习的兴趣,还活跃了培训氛围。另外,铁路机务系统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可以将培训人员划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之间进行PK,胜出的一组可以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精神奖励。这种培训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3.4完善培训激励制度
培训激励制度是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的动力。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才能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培训的效果和持续性。完善培训激励制度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目标激励,铁路机务系统可以为职工提供一定的人员晋升空间,包括去一些专业的院校进修,也包括出国培训等。采用目标激励方法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铁路机务系统建设中来。二是经济激励,经济激励包括奖金激励、福利激励等,通过这些福利措施即可以避免职工与铁路机务系统的这种纯粹契约关系的概念。三是职业发展激励,铁路机务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职业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来激发职工的培训学习愿望和需求,使铁路机务系统永葆青春,永葆活力。
3.5完善培训设施
铁路机务系统要为职工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包括硬件条件,也包括软件条件。为此,铁路机务系统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环境,比如,建立模拟驾驶训练场、实训基地、电教室、仿真教学装置、模型室、机泵室及阅览室等学习场地,提升企业职工对现场工艺流程的直观认识和实际操作感知。
4结语
总之,铁路机务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运输行业,其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当前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铁路机务系统首先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然后要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做好职工需求培训工作;改善职工教育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培训激励制度和培训设施,提升铁路机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实现员工综合素质提升,进而才能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高建宏 单位:北京铁路局唐山机务段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做好基础员工培训工作,已经成为打造企业优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基层员工培训质效,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今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基层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基层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基层员工;培训;评估;考核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各种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最优秀的资源,员工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员工素质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员工素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员工素质重要方式之一的企业培训,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某大型企业基层实际情况,分析基层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探索基层员工培训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基层员工培训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加强基层员工教育培训的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前沿、是根基,是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动公司改革发展,来不得半点虚,必须要打牢基础、抓实基层、强化培训。石油和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加油站作为企业基本的运营单位,管理流程繁多、制度要求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大量的基础工作都需要广大基层员工完成,基层员工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全面提升基层员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和重要支撑。
二、基层员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培训理念不科学。目前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不经济的投资行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因此在对待基层员工培训的问题上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基层员工培训的问题,而是过分强调短期效益,使得基层员工培训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考虑与安排,特别是在基层单位培训组织机构不完备和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基层员工的各项培训容易流于形式。2.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在大型企业的基础单位,多数企业没有独立的培训部门,大半都是与人事部门合署办公,原本人事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属于优秀部门,职责较多,管理员工培训的多数仅仅设置一个岗位,对于员工培训也认为是一项简单的行政步骤,培训的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在培训的组织上,仅仅来一场讲座、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可以说是为了培训而培训,造成培训效果不佳。3.培训方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基层员工的培训都是采取课堂灌输为主,注重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条理性,满汉全席式的培训较为空洞,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形式单一,过程枯燥,员工虽然在培训中学到了所需的业务知识,但很难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不能收到综合的培训效果,久而久之,此类培训将逐渐形成员工将培训当成负担的局面,使培训失去了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4.工学矛盾突出。基层是一个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最小单元,如同上文所述,基层大量的基础工作都需要广大基层员工完成,不仅是企业管理制度和要求的执行者与落实者,还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更是为千千万万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者。基层单位如何能在完成各项经营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严格、认真的培训?其实,工学矛盾,一直都摆在基层管理者的面前。只抓经营与管理,不问培训?既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又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倘若高度重视基础员工的培训,造成大量的现场工作无人做,形形色色的消费者难以服务好;如两者双管齐下,使得任务显得繁重不堪。
三、基层员工培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转变培训理念。企业培训成为企业培育综合素质高的基础员工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企业优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明确培训的方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发展需要,结合员工实际素质情况,根据员工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能因为培训难以或者短期难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压缩对基层员工培训的投入。作为企业管理者,其要提升对基层员工培训的认识,站在企业人才战略的角度,将培训作为对人力资源这一优秀力量进行开发的投入,属于企业的间接投资,要坚信基层员工的培训,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针对没有独立配备培训部门的基层单位,应从组织机构上重视,在人力资源部门设置培训专岗外,大力拓展培训讲师队伍,特别是要在基层员工队伍中发展讲师,最终实现人人都是学生、人人都是讲师;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要重视培训,并能在培训中收益,学到真材实料的东西,培训不仅仅是企业要求员工做些什么、学到什么知识,更是提升到个人职业规划的角度,将培训作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给予员工的另外一种“福利”,实现基层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充电”转变。2.拓展培训内容。虽然贴近企业生产经营是基层员工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其目的是提升基层员工的各项技能水平,但在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培训形式开展员工的企业文化、团队协作、心理培训、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法律培训等方面的培训,使得培训更具综合性、体系化,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业务知识,更要结合企业性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比如针销售性企业,可以适当增强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培训等,提升员工为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服务技能和技巧;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业务的需要,可以适当开展针对与员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为了提升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及时帮助员工将日常经营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总结等提炼成培训教材,鼓励员工自主开发培训课题,在激发员工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丰富培训形式。培训组织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需求,在培训组织上,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广泛征求员工对培训形式的需求,避免使用单一的课堂式灌输方式,可以采取灌输式与答疑式、案例式、讨论式、现场模拟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加强实操训练,即重点开发针对基层员工的实操课程,在培训中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严格技能操作考核,杜绝以讲代练、以说带做,切实提高员工动手操作能力;开展“师带徒”培训,坚持“以老带新、以熟带生”和“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开展一带一、一帮一的“带、管、教”负责制,形成高技能带低技能、一级带一级、把现场变成课堂的教练式培训体系;开展仿真练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实景培训基地,模拟经营现场实际,开展仿真训练,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训练同步进行,实现上岗培训、员工轮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仿真实操训练一致;推进在线学习力度,依托微信平台和APP学习平台,为员工自主学习培训提供便利条件。4.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培训效果评估管理是指人力资源组织管理部门在培训结束后,组织收集企业和受训者从培训当中获得的收益情况,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为了对新员工培训计划实施的全过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了解培训是否达到培训目的,是否起到引导新员工的作用,就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因此,在基层员工培训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效果,把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培训工作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培训评估体系,采用反映评估、学习评估等方法,总结在基层员工培训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与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使得基层员工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培训质效,并在培训评估中不断完善培训工作,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基层员工培训体系,为企业基础员工培训工作奠定基础。5.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考核工作与企业提高执行力、提升优秀竞争力和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结合,各级单位、各管理部门工作结合企业,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员工的培训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学习积分制,加强对基层员工参加培训考核力度,设置各项考核指标,如学习时长、学习课程、自主开发培训教材、拍摄基层员工培训微视频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员工评先评优体系,以激发基层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的考核体系,将基层员工培训组织情况、基层员工参与情况、基层员工自主开发教材情况及基层员工占讲师队伍比重等纳入对下级单位的管理考核,不仅仅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核挂钩,更要与分管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薪酬挂钩,以增强各级管理者对基层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逐步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结语
我们生活和工作在时刻变换的社会中,人的思想意识在不断变化,企业要适应这种新常态,实现企业高质高效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性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其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重视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真正实现培训目标,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为企业的持续稳健、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智洪 卢刚 单位:安徽黄山石油分公司
摘要: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通过对项目管理中培训质量“十个环节”的应用,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和故障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词:项目管理;环节;应用
当前,在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铁路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对维修养护单位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解决新问题,提高全员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职工教育工作,已成为企业提升优秀竞争力的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工作。然而,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理念在培训中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其理论及方法已在各个行业广泛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探讨项目管理与职工教育相结合,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职工教育的具体做法。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其整体性和系统性管理流程是获得高效培训的保障。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包括:培训需求调查,确定培训内容,选聘培训师资,制定、审批培训方案,审核培训教材,规范培训管理,执行考务规则,培训成绩录入、反馈,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信息归档等“十个环节”。以兰州铁路局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前的培训为例,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需求调查是制定培训方案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方案之前,由培训部门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了解培训的必要性,确定哪些职工需要培训、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例如:为迎接兰州铁路局2015年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兰州电务段领导高度重视,对竞赛的培训需求进行专题调查,从参加竞赛人员的确定、竞赛的组织以及培训手段等方面广泛征求建议意见,最终确定由职教科组织,从车间、段技术大比武中层层选拔出15名技术能手,通过全封闭集中脱产培训,全力备战此项赛事。
2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目标,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如:“新职”及“三新”人员的岗前安全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能力达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班长现代化管理能力培训;新技术、新设备专项培训等。在技能竞赛前的培训中,紧扣竞赛内容要求,以提高学员实作能力为重点,以解决学员自身业务短板为突破口,反复打磨确定培训内容。在理论培训方面,以本工种《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四新”知识、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知识为重点进行集中培训;在实作培训方面,主要涉及车站与区间信号、LKJ车载设备及电子电器设备3个项目的故障处理、模拟试验及数据分析。
3确定项目负责人,选聘培训师资
项目负责人是培训全过程的优秀人物,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方案、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及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等。项目完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一般要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职教部门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师资从各专业中精心挑选技术业务强、带徒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担任。此次技能竞赛前的培训得到了段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全段生产和施工任务繁忙的情况下,从各专业中精心挑选6名技术业务强、带徒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培训教师。由职教科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职教科主管工程师担任项目执行人,即班主任。
4制定、审批培训方案
培训班实行项目负责制。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授课师资和培训要求等;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八清”,即:目的清、范围清、内容清、标准清、方法清、进度清、责任清、保障清;制定培训项目计划书,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周密安排,合理制定课程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5审核培训教材
好的培训必须有好的教材。针对每期培训,企业职工教育教材编审委员需组织各专业组教师召开专题会议,严格审核把关,确定培训班教材内容。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核同意,委员会主任批准后实施。针对此次竞赛培训,段教材评审委员会组织各项目组人员召开专题会议,最终确定培训班教材由《维规》、《事规》、《技规》等基本规章、各工种《信号工———岗位培训教材》和“李延红工作室”编制的8种理论、实作教材为主要内容。
6规范培训管理
经过多年的培训,总结出了“四个反复”的特色教学法。1.反复考,考到烂熟于心。采取“每日练习一套题、每晚强记2h、每3天一次大考”的方式,集中学习《技规》、《维规》等专业技术标准,不断强化理论知识记忆,夯实学员理论基础。2.反复练,练到熟能生巧。通过对设备故障点进行总结分析,以及教师设故障、学员相互设故障等趣味教学方式,调动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每个学员都能够成为现场故障排除的多面手。3.反复讲,讲到融会贯通。教练根据学员故障处理过程,既当监考官,又当点评官,对学员个人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随时掌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技术培训。4.反复比,比到眼疾手快。坚持“有比赛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的理念,每日针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ZYJ7液压转辙机、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3种设备,每次2个故障点,要求学员在10min内处理完毕,进一步加快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1个月的培训期间,所有学员遵守培训制度,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反复练习,没有一人请假,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严格执行考勤、听课制度,各专业教练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深入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确保了教学质量。
7执行考务规则
培训班要本着“培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设定考试内容,由授课教师拟题,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制卷。考试采用标准试卷,阅卷人对照标准答案逐题批阅,做到评分标准统一、扣分点清晰。阅卷完毕后交项目负责人统一复核成绩,签字确认,确保试卷批阅的准确性。
8培训成绩录入、反馈
培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将培训成绩汇总,并将成绩作为培训班奖励考核依据。此外,为真实反映培训情况,为今后的培训积累经验,还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学员填写《培训班教学质量测评表》、《学员评课打分表》,对培训质量、班主任工作进行测评,对改进培训工作提出具体建议、意见,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9培训效果评估
测评结束后,由班主任根据测评数据填写《培训班概况报告表》,根据该表内容及培训情况撰写培训班小结,从培训计划兑现情况、培训质量分析、培训特点及经验、存在的不足4个方面认真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目的在于确保培训项目实施质量,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10培训信息归档
项目负责人要做好培训资料的归档工作,作为职工参加培训的凭证,也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培训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培训质量十个环节”,培训完毕后制作培训资料目录,依照目录将培训通知、项目计划书、教材审批表、教学履历书等依次装订成册,完成培训信息归档工作,从而形成PDCA循环,实现培训“十个环节”的闭环管理。本期技能竞赛培训班严格落实“培训质量十个环节”,15名学员在短短1个月的强化培训后,达到了“维修标准如数家珍、故障处理眼捷手快”的效果。2015年9月15~19日,在兰州铁路局2015年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段选派的15名选手参加了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LKJ车载设备、电子电气设备3个项目的竞赛,以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技能,力挫群雄,一共获得了9项冠军,取得了近10年全局电务系统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有力地展示了全段干部职工学技术、练硬功、保安全的精神风貌。
11结束语
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运用于企业培训,将培训质量“十个环节”纳入企业培训,理论结合实际,补充完善培训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科学、有效地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威华
摘要:本文对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有关的创新以及管理措施展开深度的剖析,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工;教育培训;创新;管理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职工业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切实的提高职工素质和个人修养,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因素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贯彻落实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极大的阻碍了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目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中,部分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甚至在培训理念方面存在很大的误解,导致职工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同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积极性造成了干扰。另外,一些企业在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方面缺乏有效的力度,很难充分全面地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导致职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缺乏,同时,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对教育培训结果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造成了影响,很难有效的判断以及控制培训信息。除此以外,在有限资源的限制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扎实的职工教育培训理论,很难全面综合的考虑职工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导致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不利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措施
1.培训理念创新。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与企业生产经营一样,在企业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为此,企业人应该不断的更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理念,强化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在参与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正确态度面对培训学习,以促进自身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不断地更新知识和理念,以提升和改变自身,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企业的更新以及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身职位的晋升创造更多的机会。培训理念的创新与培训教育机构施教认识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职工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知也与教育机构的教学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变职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提高职工在培训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断地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应该更新管理意识,密切的监管教育培训,为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良好效果的取得提供长久的动力。2.培训机制创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成而言,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不可或缺。所以,要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企业应该积极的创新机制,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推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贯彻落实。企业应该重视培训的积极性作用,通过对教育培训结果的合理考察对职工展开科学的评价,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给予表现良好的职工适当的精神奖励以及物质奖励,严格的惩罚学习态度消极的员工,以切实全面的提高企业职工学习的主动性。
三、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措施
1.计划管理。作为教育培训学习贯彻落实的重要行动纲领,培训计划在职业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展开培训教育工作之前,企业应该科学地评估有关的指数,从而为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企业应该科学合理的分析培训需求。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生产而言,瓶颈问题的出现往往难以避免,然而对问题根源的查找、有效措施的制定以及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训学习的积极意义往往同分析密不可分,同时,工作任务的方法和技能、培训学习在职工短板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与分析有着紧密的关联。2.实际管理。在教育培训中,计划只是初期阶段,企业应通过实际管理切实的推进培训工作的落实。在实际管理中,企业应在空间以及时间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培训过程展开及时、密切的跟踪,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管理,对培训结果展开合理考察,以体现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高度重视,切实地促进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对教育培训在提升职工素质方面的积极意义展开科学的验证。总而言之,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因素,人才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实现长足稳定发展,促进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就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管理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为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其创新以及管理逐渐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
作者:刘延萍 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培训中心
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中,伴随着石油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石油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石油企业的职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提升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其综合素质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也是每个石油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的思想前提
1.1石油企业加强对于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于石油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然而对于长远地来说,其对于企业应该是一项双赢的举措,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不仅可以美化石油企业的外在形象,提升石油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同时,还可以直接提升石油企业的商业利润。经过有效培训的优秀员工的工作效率要远大于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加强其对于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使得石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成为企业内部运转的一项必要的工作,让其成为推动石油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1.2企业职工应该提高对培训的积极性
在企业提高对于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之外,企业职工自身也需要提高对于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与热情,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职工应该努力主动地去思考,态度积极地对待培训,认真听导师的讲解。强硬性的灌输式学习往往不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对浪费大量的时间、物力与财力。对于在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石油企业应该针对该次的培训对其职工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于其重要性的详细讲解,让职工意识到该次培训对于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第二步,企业可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等手段进一步了解企业职工对于该次培训的要求与反应,并根据企业职工的反应对培训时间或者强度、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调整。最后,企业职工自身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与竞争对手等手段提高学习的热情与效率。只有提高企业职工对于培训的积极性,才可以使得被动的职工培训变成职工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其培训效率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并能够让企业与职工双方都在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培训工作。
二、石油企业职工教育体系的构建
职工教育体系决定着石油企业职工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重视对职工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能够对职工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
2.1将职工的培训工作作为企业战略
对于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对企业员工的进行培训会影响到企业工作的进展以及利润的获取,并且其培训效果有时候并不会一定都让人满意,在培训节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职工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解与吸收,因此,其培训的效果往往没有办法立马就显而易见。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许多企业对于职工的培训工作往往选择了中途停止,甚至有极大一部分企业从未考虑过对职工进行专业的培训。石油企业应该将职工的培训工作作为企业的运转战略,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重视与更加专业的分析,看到职工培训工作能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定时定期地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
2.2职工教育应该联系企业实际情况
由于石油企业的部门人员复杂并且众多,因此,在进行石油企业职工人员的培训时,培训导师应该根据企业运转的实际情况、企业职工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以及不同职位职工的工作内容不同来对其进行培训,这样能够使得职工培训的效率更高,成果更加显著,同时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会直接带动企业利润的提升。当面对不同类型的职工进行培训时,培训导师应该密切联系企业实际的运转情况来决定职工培训的内容,而不应该仅仅凭借单纯的知识硬性灌输,例如,当对于石油企业内部的技术类人员进行培训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让培训内容密切结合企业运转的实际情况,职工也更容易接收与应用。
三、石油企业职工教育的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而人才又是影响企业之间竞争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石油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以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这对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下面我们就石油企业怎样创新职工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1培训内容的创新
对于职工培训内容方面的创新应该主要变现为工作技术、管理方式、以及营销理念的创新,而对于石油企业的中段阶层的管理类职工来说,培训的重点内容应该变现在管理方式的创新,而对于营销方向的职工来说,培训内容的创新应该表现为营销理念的创新。企业只有密切根据国家石油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其市场情况及时地对石油企业的培训内容进行创新与改进。
3.2管理人员思想的创新
对于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在石油企业的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技术的实时更新之外,还需要对于其管理思想的更新。经过企业的职工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得到创新,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企业内部合作的配合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与最合理的利用。
3.3职工培训方式的创新
在新时期的经济形式下,石油企业对于其职工的培训方式也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在企业的教学过程中,企业需要时刻清楚职工对于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由于大部分企业职工都为成年人,针对企业职工年龄的特殊性,可以进行较浅的理论讲解与深入的实际操作程序的讲解,培训教材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与职工的基础水平,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同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讲解,可以带职工进入企业内部进行现场的观看教学,并让员工亲自动手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对于职工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让员工清楚地明白企业对于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可以通过培训工作的效率,加强其培训效果。
3.4工作技术的创新
石油企业职工的工作技术除了包括最基本的专业操作技术之外,还应该包括对于外国语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石油企业的技术人员还应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操作理念以及管理思想,企业应该大力鼓励工作人员使用最新的工作技术与管理思想,以促进整个石油产业系统的更新速度,企业在加强职工自身基本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其他最新的技术,为石油产业系统的更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除了加强对于技术人员工作技术的创新之外,对于技术性不强的工作人员的技术创新也应该得到重视,企业可以加强对于该类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创新性培养,以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氛围,这样,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暂时短缺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其他工作能力较强的替补人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型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对于石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职工工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培训工作的思想前提以及石油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提出了对于培训内容、管理人员思想、培训方式以及工作技术四大方面的创新来达到对于职工培训的整体创新。希望能够提升职工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视,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精英与人才。
作者:李明华 单位: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教育中心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水电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而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在职员工知识、技能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主要途径一直是水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受限于我国传统职工培训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产学脱离等诸多弊端的影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始终差强人意,始终无法实现对员工学习主动性的有效调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利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从根本上实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的全面升级,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成为了众多水利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有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借助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员工能够有效实现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推动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不仅有助于新员工更快、更好的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与岗位需求。更能够确保老职工始终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全新工艺技能,从而充分满足新时代的工作新需求,以便为企业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必要的保障。
2.有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优秀价值理念的直接反映,长久以来一直是企业优秀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借由高质、高效的职工培训,可以让新老员工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其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从而让员工以企业为豪,产生强烈的企业归属感,推动企业凝聚力的提升。此外,借由良好的职业教育,还有助于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与品牌价值,构建企业与员工间的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彼此的双赢。
三、促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对策
1.组建合格培训部门,转变培训理念。目前我国水利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多是借助第三方教育机构开展实施,这些教育机构多不具备实践经验,培训时只能照本宣科进行纯理论教授,严重影响应有的培训质量,导致出现了“职称高、技术低;职位高、能力低”的现象。有鉴于此,企业应当创建合格的内部培训部门,由公司总经理、人事主管、教育培训专员进行层层管理,并挑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兼职培训员。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大胆创新,打破旧有的职工培训模式,以市场经济发展为指引,构建同其相适应的开放型、多元化教学机制,将职工培训与生产实际充分结合,实现生产、教育、教研的三位一体,实行产教结合的开放性教育模式,在主动培训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2.开展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对于现代企业职工培训教育而言,科学、详实的培训需求分析必不可少。其是指借由对参训工作人员现有知识、技能和培训态度、目标等的科学分析,总结确定个体现有状态与应有理想状态间的差距,从而为后续正式培训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对水利电力企业来说,企业培训部门必须增强同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培训员工之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让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决定培训的内容、目标、方式。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培训部门应当委派专人对所有参训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对员工参加过的培训内容等进行详实记录,从而为企业今后的培训安排提供指导。除此之外,水利电力企业还应鼓励和指导员工进行日常工作总结,分析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将其同培训部门进行协调开展针对性的个人提升。
3.完善培训教育内容。通常而言,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必须同其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而在水利电力行业中,职工所处层次与部门的不同使其所需接受的培训内容存在很大差入。有鉴于此,针对不同职位员工的实际需求对培训的内容进行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培训部门应当充分依照“能力为主,岗位为准”的原则,突出学员能力培育,依据其岗位所必需的各类专业知识与技能,针对性的设立不同的知识模块,以便能够根据培训者的不同需求灵活选取。同时,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还应在服务整体培训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无需追求知识的完整性,以够用和必须为准。此外,还可尝试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限制,进行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教学,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中的突发复杂情况。
4.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手段。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培训部门应当突破传统的单方面灌输式教学,充分考虑成教学员所具有的“工学矛盾显著、产学结合紧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灵活教学,如将课堂教学、电化教学、现场教学与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等。此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考虑水利电力行业涵盖管理、技术等不同岗位的特点,坚持教学方法的开放、互动和自主参与,并以此为基准对培训的实施进行多种方案设计,从而为培训的高效、高质开展奠定基础。
5.完善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作为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对于培训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目前水利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则存在普遍的教材短缺、质量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情况,相关教育培训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培训教材的编纂。除此之外,除了主管部门的统筹编纂外,各企业还应充分依据自身企业特点或所在地工程特点编纂具有独有特色的补充培训教材或讲义,从而确保教材内容能够真正贴合实际。
6.增强专业培训教师队伍创建。培训教师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直接领导者,其对于培训质量的影响不可替代。但目前,我国水利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则存在教师数量缺乏、年龄偏大、专业知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组建专业教师队伍。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充分参照企业发展规划和不同岗位培训需求,对培训教师队伍构成进行合理安排,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师资培养、聘请机制,大力拓宽师资来源,并组织专人分步实施。二是聘用一线人员,构建稳定兼职师资队伍。鉴于水利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产学结合紧密的特征,培训部门应当筛选聘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员工培训教学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加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构成,更能够大幅提升职工实践经验,从而为培训质量提供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才作为所有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理应是所有企业都应持之以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越发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借助切实有效的基础教育培训工作,不断促进企业员工整体转移素养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优秀竞争力增长,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宋毅 单位: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天等供电分公司
一、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
目前,多数的企业已经特别关注职工教育培训,尤其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及如何通过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培养,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加大,但是还是有一些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人才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例如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其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国务院在八十年代就提出要建立铁路职工教育体系,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铁路职工教育体系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教育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职工虽具备熟练的旧技术,却不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近几年在补充新员工时,他们不仅铁路方面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不足,也严重缺乏现场经验。部分职工的风险意识与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烈,从而导致铁路职工在自我技能培养与教育培训等方面有所松懈,出现口头上、思想上重视执行却不到位或者是不重视等问题。除此之外,侥幸心理与主观认识不足等问题也是在铁路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虽然这些是我国铁路企业中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但是有很多其他行业也存在相同的现状。
二、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
1.职工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
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观念的创新,拿出真实行动,对教育培训计划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教育培训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并不是只空喊教育培训的口号。首先,要将培训的目标确定,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企业就应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来,从而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有效的针对性;其次,将培训的范围扩大,保证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进行再学习,并保证培训模式多元化的实现;最后就是要特别注重教育培训的成果,要结合企业实际来确定教育培训的计划与内容,对职工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
2.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
企业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时,必须将一线职工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在培训形式上要注意实现开放性、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等,从而促使职工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并使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因为企业的职工都是成年人,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且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听那些比较枯燥的理论课程,因而,要注意利用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以及案例法等进行教育与培训,并注意将企业一些新的工艺与新方法作为教育培训的内容,从而使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及整体素质等得到提高。
3.职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培训内容与培训手段的信息化两方面的内容。企业只有加强了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大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对先进的通信与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多媒体资源和电子图书进行开发,同时要制作更多形式的如视频、图片等资料,使职工在教育培训中,能更有效的理解与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除此之外,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创新,可以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邀请一些专业人员就一些专业技能给职工进行讲解,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并有利于职工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三、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措施
1.职工教育培训的计划管理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是培训学习具体实施的行动纲领,因而一定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培训计划。在职工教育培训进行之前,要做到有备无患,就要科学评估相关的指数。首先,分析培训需求,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就一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将这些问题的根源找到,就能将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出来,就能分析出教育培训在问题的解决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等。一些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特殊的方法与技术,因而需要分析职工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培训学习能够有效弥补等。其次是制定培训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先要将详细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来,并对培训的方向与培训的目标进行明确,然后,计划并设计好培训实施的过程,有效设定职工学习的期望值,适当调整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等。
2.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管理
确保培训顺利完成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因为培训管理是相当烦琐而又复杂的工作,要管理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但要约束教师的施教行为,同时要规范职工的学习行为。必须跟踪监督整个培训过程,跟踪教育职工的实训情况、出勤情况以及考核情况等,并对其进行专业的管理。
3.职工教育培训的评估管理
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评估教育培训的成果,是最基本的培训效果衡量方式。管理职工教育培训的评估,主要是从教师施教态度方式与职工掌握培训内容技能情况两个方面开展的。尤其是在评价职工培训学习情况时,结论不能只用一次考核就得出,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也要纳入其中;并要从执教方式、执教能力以及执教效果等多方面对教育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如今的新形势下是企业长远发展与职工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需要,职工教育又是一项复杂且烦琐的系统工程,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自身的优秀竞争力。因而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要不断对职工教育培训进行创新与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李蓉 单位:中铁特货汽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一、前言
电力企业应该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加大力度对职工进行培训,把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发展的首要条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以促进行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当前时代,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所谓的市场竞争无非就是各个电力企业中高素质人才之间的竞争,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中,人才是企业发展运营的主要动力,如果企业当中缺乏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开展企业经营活动,那么,这样的企业也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对于电企业而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对企业的人才机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才有可能让企业发展成为市场竞争场中强者。另外,电力企业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还能大幅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只有不断的提升企业职工综合素质,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给员工创造出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的积微极性,让职工尽职尽责的开展自己工作,并将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从而有效地促进行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当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普遍的存在着教育培训是一种“消费高、效率低”的观念,这个观念误区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职工教育培训电力企业中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消费高、效率低”的教育培训观念,没有将教育培训是一种间接式成本投资的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电力企业管理者也没有意识到职工教育培训的综合性与长远性,不明白教育培训的投入可以让电力企业得到长远、稳定、持续的发展。由于电力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认识不足,使得对于教育培训经费的投资不到位,甚至没有响应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最终致使电力企业在实际的教育培训工作中,难以依照预期目标进行,并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效果和目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师资力量与水平相对薄弱
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师资团队,基本上都是通过由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一些有经验的老员工以及社会上的部分专业培训机构来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导致教育培训内容与职工实际工作的内容出现很大的差异。如果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交给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定的老员工进行,虽然这部分技术骨干和员工具备很强的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可以将一些电力工作中的实用技巧教授给员工,但是其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都相对缺乏,也难以让电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3.电力企业没有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对电力企业员工实际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是企业实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育培训的效果和目的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电力企业实际的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培训方案都是由上级领导直接制定的,并没有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教育培训方案,无法将电力企业员工的真正情况和实际情况充分的反映出来,因而导致根据制定出的教育培训方案进行的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意义,难以对电力企业员工的现状进行改善,也达不到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的目的。
4.员工对于职工教育培训的思想认识不足
通过对电力企业基层员工的思想观念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大部分员工的思想都比较保守、因循守旧的观念过重、知识相对老化。加之,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员工的知识水平没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其难与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特别处于现在这个知识信息化的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如果电力企业的员工不能及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改善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策略
1.加大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转变传统教育培训的观念,对教育培训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把教育培训当成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加企业在教育培训工作上方面的投入精力与经费,以保障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依照预期的标准和目标进行,以便更快速、更有效地开展电力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
2.完善职工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
教育培训的师资团队是电力企业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条件,其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师而言,其本身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经验,所以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尽量减少或是去除,最主要的是对其进行技能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提高培训师的电力理论知识,让培训师可在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地相结合,以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3.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是电力企业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对于教育培训的内容、效果以及目的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前,培训的负责人应该对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以及研究,找到电力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较常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导向型的教育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4.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进合理的优化
在对电力企业的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培训的关键进行把握,优化教育培训的内容,确保培训出来的员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的负责人首先需要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企业发展的动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培训的重点,以确保培训的效果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真实需求。其次,了解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围绕职工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开展培训工作,对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最后,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改善培训的制度,以达到培训、使用、教育三者一体化的发展,有效地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5.对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完善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想要长远、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有效地激励方式,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给企业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健全的激励机制是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的关键,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激励机制都是实现企业目标、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电力企业进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使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有效地提升培训工作的效率,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职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并建立起考核评价机制;对于部分培训效果较差的职工给予一定的批评与处罚,而对于成绩较好的职工则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培训教育工作中,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竞争机制进行完善,让企业员工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如企业在选择职工时,应该依据员工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给员工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以有效地增加职工的上进行心和进取心,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优秀竞争能力,是推动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此外,在实际的教育培训工作中,电力企业还应该对员工实际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的经费、加强建设培训的师资力量和水平,提升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质量,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作者:郎少先 单位:国网浙江兰溪市供电公司
在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企业的现代社会,高效产出可以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在同行业领域的竞争力,而高效的实现离不开对企业职工的高效工作能力及主动创新能力的投入和激励。为了快速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需要掌握市场动向,用新技术提高员工业务水平,用先进的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创新,用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考量培训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效率进度,用更高效的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效进行。
一、我国的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1.我国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起步比较迟,教育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力企业基层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方面的技术传授和电力企业管理层职工的企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部分知名企业还会引进国外的先进员工培训机制,建立更适合本公司工作需要的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精神和完善的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绩效评估体系完美地融入到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中去,从而实现企业培训的高效化和员工培训工作的系统化[1]。
2.我国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
我国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教育培训的目的上十分明确,对职工的技能方面培训要求较高,然而对员工整体的培训后续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对职工创新能力的培训和激励还不够重视。在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和管理体系方面展现下几个特点:(1)职工教育培训的目的性强,培训目标明确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就是使企业的管理职工掌握更为有效的管理技能,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的技术工人能够对各自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绩效审核体系更为明晰。通过专业的电力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职工不但可以提高整体素养和工作技能,还可以提高整体的凝聚力,有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2)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模式陈旧,培训方式单一大多数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仍然套用多数企业的培训模式,注重技能知识的培训,而轻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训内容的提高,而轻视培训工作的管理机制的革新和多样化培训形式的增添。由于电力企业的内部工作细分种类较多,企业职工需要更为细致和多样化的的培训[2]。同时为了企业员工在个人能力方面的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还应当积极引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从技能授课到技术交流,从专业培训到趣味竞猜等多种形式都可以灵活地融入到职工的教育培训当中。(3)职工教育培训与上岗工作后的绩效审核体系分离,意见采集被忽视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的管理评估机制,不能与电力企业实际上上岗后的工作绩效审核机制紧密地结合起来,职工的实际培训成果没有在后续工作中得到具体地统计分析,这使企业绩效评估体系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难以在日后的改进工作中得到客观的数据支持,以期更加准确和专业的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于接受教育培训的职工意见的采集工作不够及时,没有系统化的科学归纳总结,这是企业评估体系不够完善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电力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意义
任何企业的员工都需要面临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和行业知识的不断刷新,在这样的日新月异的市场化环境当中,只有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在这个行业中拥有一席之地,甚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于员工,企业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极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帮助电力企业的员工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熟悉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优秀凝聚力和整体素养,使职工在日后可以快速上岗。同时教育培训还可以帮助职工培养企业精神,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3]。其次,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为企业培养更为负责高效的员工,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最后,市场秩序的良性运转所依靠的有序竞争的创新型企业,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多。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企业,从而使二者可以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二、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机制
为了使电力企业的培训教育工作更为高效的进行,提高培训内容和岗位要求能力的匹配度,电力企业应当尽快完善其管理模式,以便培养出能力更为突出的员工。其管理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建立专业的职工培训机构,以便培养与公司要求能力相当的职工。电力公司应当加大对职工专业培训机构的投入,使培训机构在开展前可以深入了解公司情况,选择更为专业的指导人士进行教授,使参与电力企业培训的职工可以拥有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以便日后的培训工作能后更具针对性的进行。第二,建立更为完备的管理机制,从上层领导的大政方针的全职指导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规划,管理阶层进行精细化的分权问责,使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的管理都能落到实处,也使职工在进行教育培训期间的答疑解惑,学习疏导工作变得井井有条。第三,建立企业职工培训期间的评估体系,并与企业的上岗成效建立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并且针对这一体系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使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达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标。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是对企业员工能力的拓展和潜力的激发,为了提高企业职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对职工培训机构的管理,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与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直接挂钩,实现职工培训成果的使用最大化,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高效运营。
作者:王建康 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1.引言
随着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行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对促进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提升生产力、连接城乡发展、以及保障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中公路事业的进步与职工的工作和奉献密不可分。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是提升公路职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要严格按照岗位规范、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大力开展岗位资格证及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工作。并结合公路养护行业的特点和实际,重点抓好机械操作、公路养护设备、电工等技术工种的岗位培训工作,从而保证公路行业养护一线的生产和服务质量及效益。
2.新时期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2.1职教观念因循守旧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具体职教工作中,有些领导思想观念仍然因循守旧,没有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对于公路行业的修补,不需要先进的技术,只需做到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即可。没必要定期展开培训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偏差。职工培训的有效开展,不单是对科教兴路、人才强路的响应,并且也是职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力推动,使职工与行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是单位必需的,对职工本身也非常重要。
2.2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形式陈旧单一,流于形式
当前,公路的教育培训工作普遍开展,却大多流于形式。培训内容通常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只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关讲解,十分枯燥乏味。并没有运用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从而调动培训者的积极性。所以,培训者多数只掌握了有限的书本知识,培训工作的意义也没有得到发挥。而对于新职工的上岗培训,只是简单告知职工操作步骤,而未从根本上让职工认识公路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新职工对公路工作的了解不足,无法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培训内容略显单一,最后仅一张试卷作为培训最终测试,对于新职工的上岗培训并未起到实质检测效果。
2.3公路职工教育培训针对性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其目的都是为实现行业的总体目标,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本行业总体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存在。一是培训内容脱离实际,一些教育培训与发展需要贴得不紧,培训内容不新、针对性不强;二是教学形式单一,集中突击培训现象犹存,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效果不明显;三是培训组织部门创新意识不强,培训工作按部就班,难以有所突破;四是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没有合理安排,培训中存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为了检查而培训,做表面文章和面子工程,培训是做了,考试也考了,但考试也是只流于形式,致使部分员工的学习求知动力缺失,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这也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常年收效甚微的原因。对于公路单位及公路职工本身,教育培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而教育培训的效果不佳,实际对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前进有着阻碍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应更关注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且通过投入适当的财力、人力以提供支持。
2.4新技术深入应用,技能型人才缺乏
目前,公路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公路行业运行中也引入了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有效提高公路的养护效果。但是,由于当前公路行业技能型人才紧缺,操作人员大多资历较老,知识有限,对于新的设备无法做到正常高效实用,加快了机械设备老化,使设备维护的成本增加,这就要求单位管理人员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鼓励本单位职工通过培训提高技术、知识水平,从而保障了公路养护质量。
3.加强公路职教工作措施及思路
3.1创新形式,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培训教育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职工的培训兴趣。如利用网络媒体、举办知识竞赛、实地考察学习等活动,加深职工印象、提高实践认识,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依据公路发展、各部门、以及职工本身能力提升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方案,满足不同的需求。
3.2创新公路职工教育培训观念
观念的创新是新形式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主要创新形式,具体包括转变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各自的观念。培训者应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培训工作,精心筛选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新性、代表性。不仅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讲解,还应开阔其眼界,认识到培训有学习的真正目的所在、从根本上意识到公路行业的重要性,正确找出自身在工作上的不足,针对性的吸收相关薄弱及不了解的知识,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收获最有效的培训结果。并且,公路单位方面应为培训创造培训环境,鼓励和调动二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3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职工自学成才
(1)鼓励职工多参与职业资格提升,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支持职工通过函授、自考、电大等方式接受再教育,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水平高的通用型实用人才。(2)支持职工接受再教育,鼓励参加自学考试形式的学历学位教育。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学习时间,为其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3)根据工作需要,只能对新取得专业资格和学历的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岗位,才能达到合理高效的运用人才。
3.4结合行业特点丰富职教工作内容
每个工作领域都包涵着丰富的知识,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累积的过程。这并不仅仅只是时间上的坚持。公路单位应通过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创新和整合培训的内容,已达到最好的教育培训效果。培训计划应结合公路单位的实际情况,找准单位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对于单位在发展中需要转变及发展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培训计划对于所有的参与者,应结合其知识水平、年龄、工作岗位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创新培训内容主要是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如运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授课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职工而言,有了更多方式的选择,大大提升了职工的学习参与积极性。
3.5健全考核机制
考核既是检验培训效果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所以,培训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否有效的保障。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职工自身的技术水平、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关键依据,严格的进行考核,并对结果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详细记录其在培训中的表现以及考核的最终成绩,将教育培训任务的考核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工资奖金、岗位调动、职务升迁等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良好的培训奖励、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培训开展更多创新性的工作。并提出适当的奖励。通过奖励机制的实施,营造出高效的学习氛围,落实教育培训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式带来的挑战,应将公路职工素质摆在重要地位。教育培训工程作为公路部门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与公路的方面方面工作都息息相关。教育是公路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不断从观念、方式、机制等方面对公路培训进行创新,才能使广大公路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我认为,公路单位及职工只有意识到保证持续发展公路事业的责任,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充沛的学习及工作热情,做好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最终促进职工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周幸 单位: 广西河池公路管理局
一、促进地勘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地勘行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地勘行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然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不能有效满足需求、职工素质偏低等问题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勘行业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
二、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并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机制是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摒弃传统落后的培训理念,狠抓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第二,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媒介,进行大力宣传,确保地勘行业职工时刻铭记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第三,不断更新、完善培训内容,立足于促进地勘经济发展这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比如,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为地勘行业培养业务能力好、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位职工的潜力。第五,全面落实目标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针对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二)重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地勘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包括技术职工技能培训、管理者业务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职工适应性培训等。(1)技术职工技能培训技术职工技能培训是指对技术工人从事工作所需技能的相关培训。培训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等。(2)管理者业务培训管理者业务培训是指对管理人员管理和领导能力进行的培训。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有效性。(3)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即持证上岗培训。具体而言,是指按照新进人员岗位的具体要求而开展的专项培训。培训目的是为了取得从业资格证,满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4)职工适应性培训职工适应性培训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以及职业道德等。培训目的是为了职工更加了解地勘单位,增进组织凝聚力。
(三)采取岗位轮换制,全面落实轮岗培训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勘单位采用的是单一岗位制度,即员工在同一岗位上重复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腐朽思想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朝气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著名学者库克通过库克曲线证明了保持员工流动性更加有利于发挥人才的创造力,更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岗位轮换制的实施迫在眉睫。岗位轮换制能既够让地勘单位职工时刻处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也能够最大化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促使职工在工作中永葆活力。再者,岗位轮换制还有利于加强人才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形成。
三、结束语
人是企业发展的优秀,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培训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国地勘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定期为职工举办系统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让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够与时展同步,从而增强企业优秀竞争力,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促进地勘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赵鑫 张宁 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一、构建科学的职工培训体系
1.以战略眼光对待员工培训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一般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员的调配等,会对企业的工作进程以及利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员工培训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往往要经过几轮的系统培训还有员工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对培训内容慢慢消化,转化成企业的利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企业会由于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而放弃对职工的培训,使培训中断。石油系统应该以战略的眼光看待对职工的培训,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投入人力物力配合教育培训。
2.遵循“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原则
在石油系统中,拥有不同工种的职工,有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基础工人等,在进行培训时,企业应该了解不公工种职工的基础素养,对不同人员进行不同的教育培训,这样既能保证职工都享受到了教育培训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能直接推动企业发展。而对不同工种职工培训时,企业还应该将培训突出实用性,而不是一味的进行思想概念的灌输。例如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石油企业可以聘请大学教授或技术精英等进行授课培训,让技术人员对自己的技术空缺及时补充,以便在工作中因为缺少技术支持而影响工作效果。
二、教育培训内容的创新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体现在对新时期下新理念、新技术、新形势的培训。对于石油系统的职工来说,其中对局、矿者两级的经营者的培训内容应该重点体现在经营管理理念上、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经营管理领域。使经营者了解当前市场情况,积极根据市场转变经营理念,为其提供先进的管理理论以及经营艺术,让石油系统的发展进步从管理人员战略思想的提升开始。对石油系统中的中层管理者来说,石油在开采、生产等环节中的技术难点、经济效益是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也应该从税务、金融等经济领域以及石油勘探、开采等技术领域上。经过系统的培训让中层管理者掌握对技术工作的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对石油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要体现在多方面,其中要关注技术人员对英语、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由于技术工作中常常涉及到外语以及对电脑的运用,所以要对加强技术人员这两项素质的掌握,培养其基本的工作技能。另外,还要加强技术人员对国外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鼓励技术人员积极使用新技术,加快石油系统技术创新的步伐。另外,石油系统还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石油系统中,技术性、行业性较强的操作人员,企业应该在培训中加强人员对技术的应用,对职工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更新,让操作人员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技术,为石油系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在石油系统的操作人员中,还有一部分是技术性较弱的工种,企业也应该对此工种职工进行素质培训,对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技术岗位的转换,以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
三、教育培训方式的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教学方法上。企业所培训的员工都是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在选取教学方法时也应该遵循职工特有的理解能力,可以进行浅层理论的直接讲授,深层理论的举例探讨等方式。其中对实践性较强的技术、理论,可以将培训人员带到现场进行操作讲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所要讲述的操作用视频播放,让员工对操作有更真实的理解。而在进行管理上、服务上的培训时,可以利用教学场地进行情景的模拟,让职工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了职工在培训中的参与性,也让其真实体验到了所培训的内容,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的运用。进行培训方式的创新不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更是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程度的增加,更使员工培训的效果有所提高。五、总结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对石油企业职工进行的教育培训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企业职工自我素质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石油系统对职工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进而增强员工素质的提高,让有效的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作者:王艳 单位:青海油田诚信公司
作者:朱辉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有企业在拥有生产经营白主权之时,企业白身应充分认识到这种白主权中理应包涵企业职教自主权,也就是说企业生产经营时还必须将企业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列入企业经营计划之中,直接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服务。因为企业职教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企业人才素质、企业发展后劲。然而现实情况则不尽其然,目前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不断萎缩,陷入招生不足数、人才市场储备乏力.办学缺乏后劲的困境。就其原因,本人认为七要有如下几方而的思考:
1企业职业教育的现状
a.企业职业教育改革落后于企业经营机制攻革。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制度、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己达到了一定程度,而企业职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企业领导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将其视为企业后继发展的动力源、没有将技工教育视为企业生存的补给线,还停留在一种计划经济状况卜的办学模式,视技校为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的跳板或为职工子女解决读书的一个场地,视职教培训为富余人员待岗的“收容所”的水平上。b.企业职教中心不完善.企业师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目前,企业职教条块较多,各占一角,没有形成一种职教培训的合力,这己不是个别企业存在的现实。生产单位搞培训,管洲部门办培训.而真正投资巨大己初具规模的企业培训基地一一技工学校,其潜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则仅招一些初中毕业生办几个教学班,大量师资力量、实习设备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结果造成企业职教与培训各自为阵,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质量与投入比例自然也就大打折扣。c.企业技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职教与企业效益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有机结合。企业以生产经营、出产品争汝益为中心是十分正确的,但把技工教育与生产经营效益脱钩是十分错误的。企业效益靠人来实现,而人的素质靠教育来提高,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不可能有高效益的企业。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到了具体问题时往往就不能保证教育的投入。如企业技校招生自主、人才市场的建立还在理论研究阶段,师资流动的政策几乎是一张空白纸。d.企业技校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备等矛盾口见突出,已而临办学危机。a).国家对企业办学的鼓励政策不完善,也不配套;一些地方主管部门不按政策办事也挫伤了企业办学积极性,加上企业效益不佳及产亚结构调整,富余人员大量出现,企业技佼毕业生靠企业自身消化已不可能。匕).传统就业观的束缚,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家长把子女就业视为企业应尽义务。c).技佼生游索质偏低,专业素养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加上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以至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距离尚远,难以推向市场。d).各种办学形式无序的出现,引发“生源大战”。这种竞争不是素质的竞争,仅限于数量的竞争,自然其质量就无法保证而劳动力市场预测与信息滞后,片而追求文凭之风仍具相当市场,使得技校生源流失严重。).社会人才市场欠完备;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企业短视行为,对品学兼优学生缺乏政策上的保障,导致学生对学校抓质量采取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参予,致使技工教育质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2完善企业职业教育
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a.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教地位。企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人的素质必须靠教育来提高。因此,企业领导要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职业教育与培训,克服短期效益。在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应优于其它各类教育。高教与普教原本是政府职能•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负担了相当部分,但职业教育与培训则是企业白身的需要。企业政企分工也不能分掉职教•这个观点应鲜明.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企业效益也就无从可言。b.精减重叠管理,减少交叉培训.确保培训墓地。企业办教育土要在行业特色上发挥作用,要有行业优势。企业职教不可能象社会办学.无沦从人力、财力、物力方而都“五脏俱全”,而而俱到。因此,要将有限力量充分发辉.结合行业特点,办出行业优势。首先要认清企业办教育的主攻方向。教育投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保证企业教育投入的效益,切忌“全而开花、不结果实”的局而。其次要克服重叠管理,交叉培训,分散办学力量。企业职教不能搞职前与职后两套人马,应几者结合.形成拳头,才能出击有力。管理分散.办学不集中.无法形成合力,企业职教效果也就发挥不出。要从企业教育也是产业.也有产品.也有经营效益的高度来认识企业职教。目前许多企业对下岗、富余人员采取了培训这一出路,这本是一条有眼光的发展战略思想,但应怎样搞培训并非所有企业都清楚。结果一些企业,公司办培训.二级分厂办培训、车间也在搞培训。这种一哄而上的培训方式、表面上给人以轰轰烈烈,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培训不论从师资、场地、时间上都难以达到培训之要求,唯有费时费资,只有名声,并无实效。职教是一门学科.不是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部门,是难以胜任的,并非有凡年现场工作阅历的人就能当教师的。再次,企业主要职教基地—技校.近几年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在企业的地位逐年下降。收一些待业或应届初中分流生、其培训的主体力量被闲置•师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加上技校投入的减少,企业职教力量的分散.无法形成规模.从而造成技校这块企业职教荃地不能产生规模效益。c.加强宏观决策指导,检查监督.协调服务。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在具体运作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办教育不能按指挥生产经营的方式进行。企业领导者决不能放弃企业职教这一阵地,一旦放弃交由社会,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就难议实现。因为社会办学不可能满足每个企业“个性”特征来进行。企业对职业培训重点应立足加强宏观决策指导、检查监督、协调服务。企业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培训的内容就是什么。既给办学单位自主权.又要求其投入产出有效益,要从责、权、制方而规范职教工作。切忌视办学单位为“养老院”、“休养所”,把一些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调至办学单位.同时也要区别职教与普教的不同特性。企业的人才储备来源应该在职教,对职教经费不能一统到底.要鼓励他们而向企业.走入市场,走以培训养校.以厂(实习工厂)养校的发展之路,办学单位的创收费用留给他们,实行专项资金管理,以充实办学实体的自身发展。对企业技校招生要予以政策引导,按模拟市场要求规范办学内涵。招生可采取供需见万,订合同签协议方式进行,如同企业以销定卒政策一样,既要求办学单位必须满足企业劳动力更新需求,也鼓励办学单位走进市场.为社会服务。d.职业教育必须有完善的、形成体系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并保证企业技术工人储备要求。“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择优竞争上岗”,变招工为招生,这些制度现己成为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的共识。这一共识为企业造就了大批技术人才,但仅有这一共识是不够的,技术人才的培训与保护仍需企业在制度上加以重视。首先要完善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都应明确一个道理:职业有时间性,而要干的事业是无限的,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发展决不能单打一,要从单一生产经营向多元化生产经营发展,才能溶于社会大市场,立足于不败之地。而企业职工也同样如此,技术学习不能单一化,要立足于不败之地。而企业职工也同样女f此,技术学习不能单一化,要立足于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现代人就应有现代的工作生产力式,因为当今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的知识生_新也已明显加快,还默守着传统工艺与技沐,其工作效益是满足不了现代化要求的。正国为如此,对现代的职业培训就尤为重要.但仁.有培训没有流动,培训之原动力就会丧失。其一二,应实行关键岗位上岗制度。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目前我公司一些关键生产岗位如炼钢工、调整工,都没有上岗等级证.尤其是大批生产第一线的班组骨二F更是如此。这种状况不改变,对生产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保证产品质量不利。其三,要将技术水平、工作业绩与劳动报酬挂勾,真正反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劳绩与劳酬的统一。只有让技术与业绩在生产中的地位反映出来,才能真正鼓励青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变被动培训为主动求知。其四,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职教阵地。这种投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企业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时对人才培训的必然要求。因此将企业技校推向市场,面向社会,这是企业技校生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一些企业领导在认识企业职教这一问题时存在一个误区,把企业技校推向社会办学,理解为技校教育是社会的职能而分离出来,交给社会,这种思路不利于企业人才的储备与培训。应该从企业技校是企业后备的加工厂,也是企业富余人员从新择业、择岗、求知的基地。只有从这一高度加以认识,企业职教才能发展壮大。其五,要克服企业内部“生源战”的负面影响,从政策上引导职工及职工子女的择业观。生源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企业应给办学实体拓展生源渠道的权力,不要只限于在城镇青年中选择后备人才,也可打破地区、行业界限,只有这样,生源素质才会高,培训质量才会高。总之,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要抓好企业人才培训与管理,需解决的问题与需化解矛盾很多,本人仅仅在宏观方而做了一些思考,谈点个人的观点,以求企业职教面对市场、服务企业,敢于竞争、走向胜利,同时也期待企业职业教育在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扶植下,打开校门,溶入市场,开拓进取,办好学校。
作者:居新会 单位:地矿部教育司
在人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纪跨越交替之际,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地矿部门正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开展“二次创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地矿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全越来越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正在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所取代。地矿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地矿部党组为建立并完善地勘工作管理新体制,提出除保留一支精干的队伍从事国家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外,绝大部分队伍要进入市场。提出地矿经济发展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即“巩固改造地质勘查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及矿产品加工业、工程勘察施工业和以地质机械仪器制造为主的成套装备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和以流通、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地矿部门生产领域不断扩展,涉及了工程勘察、宝石加工、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机电设备、商贸、旅游等一批新产业。目前,多数地矿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低,转产难度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矿部现有职工队伍中,工人在工种结构,技术人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技能水平及数量上与新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职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在32万职工中,初中以下层次职工占42.9%;在9.7万中专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地质类专业人员占60%以上,不能胜任新的生产岗位;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不适应产业经济发展,缺乏一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地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必然带来队伍结构的调整和重组。1995年,地矿部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地勘产业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轨道上。同时,对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规划,并己实施。对改善职工队伍不合理结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当前地矿职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了人事、用工制度的制约,解决好人才供与求之间、合理配置与合理使用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应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机制,实质是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
一、市场对人才资滚配里起基础作用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推动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是价值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探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质是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应由市场调节配置.建立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就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涉及到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杠杆优秀是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人才资源的供求变化,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的波动变化,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求过于供,价格上涨。在人才市场中,劳动力的价格就是工资。工资能反映人才的培养成本和人才的供求变化。如果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造成某一类人才缺乏,市场工资就会上升,劳动力就会从低收入职业或岗位向高收入职业或岗位流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某一类人才过剩,工资必然下降,其需求相对就会减少。办学单位通过工资信号灵敏地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使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调节来平衡人才的供需关系,追求有效“投入”和最大限度的“产出”,达到办学效益的提高.逐步实现由“统包统配”的计划配置人才资源方式向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方式转变,从而建立起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
二、关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包括人才市场的各类市场还发育不全,我们缺乏能够灵敏反应人才供求变化的工资信号.原因一: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形式没有按照马克思论述的按劳分配的实质来实现,即没有按照劳动者价值创造实现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进行分配。而是采取国家直接控制工资总额,直接确定工资标准,统一分配,平均主义,且工资偏低。原因二;在过去由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下,劳动力就业由政府包下来。单位无用工自主权,个人无自主择业权。虽然改革后有所发展,但个人择业权的落实仍有许多问题。一些单位、部门视人才为己有,以档案、组织关系、户口、住房等限制人才向效益高的职业、岗位流动。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一方面工资的高低不能表现某类人才的余缺,市场尚不能有效调节人才供求,实现劳动力资像的合理配里,出现人才积压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不利于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滋长了平均主义思想,导致劳动者工作、学习的动力不足。这是造成地矿部职工教育“生稼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关于几点措施的思考
1.建立与市场径济体例栩配套的工资分配创度。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企业应享有工资分配自主权。当前,地矿部部属工业企业和地勘单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目标,工资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根据劳动者供求变化和国家政策法规,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企业通过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够体现劳动力供求与劳动力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工资变化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投入及产业相联,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真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格局。效率与公平发生矛盾时,效率第一,兼顾公平.工资作为第一次分配形式,以效率为原则;第二次分配体现为税收、财政,以公平为条件。工资制度改革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强化了工资作为能够灵敏反应人才供求变化信号的功能,促进了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探机制的建立..2.建立与市场经济体例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是当前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在明确人才和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的两个主体前提下,落实“个人择业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打破人才单位所有,以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合同制。并相应对人事档案、户籍、住房制度的管理进行改革,淡化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建立健全以“三池蓄水”为形式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就业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分离,完善企业养老、失业保险,促进人才合理使用、合理流动。改革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除少数国家任务生外,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3.发展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人才信息、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是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一要加强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和传播,迅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对于人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把人才供求信息的搜集和传递作为人才市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尽快建立地矿部人才供求信息库.通过用工预测、就业指导等,为办学实体设置专业、单位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眼务。二要加强人才侧评,在继续贯彻.先培训再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基础上,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2月,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标志着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劳动法》,确定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这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步获,地矿部应重视在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的且社会通用性强的若干职业(工程)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实行“持证上岗”,在招聘、录用、晋级、确定劳动报酬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并使之逐步与学历文凭并行或相衔接,实行“双证制”,使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4.加强宏观调撞的有效性.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运行机制实行宏观调控,是由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决定的。’第一,市场调节具有暂时性.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各种因素(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实现的。供给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供求是动态的,价格也是动态的.如劳动力的工资随粉企业经昔效率和生产项目的调整而变化,市场在动态的劳动力价格下,通过调节使劳动力供求趋于暂时平衡.只有通过宏观调控,才能使供求矛盾得到较好的解决。第二,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调节是在矛盾或间题发生之后进行的一种调节。从劳动力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办学单位,有一个时间差.如果不进行宏观调控,就会出现人才结构的颇繁变化和人才资探的浪费。第三,市场调节的盈利性和教育的公益属性。市场调节是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而地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一部分地勘项目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所必需的矿产资镶和荃础地质资料,具有公益属性。地勘队伍中要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工作。并且,教育也兼有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双重特征。如果一味追求最大盈利,那些盈利少或不盈利的地勘部门、教育部门的资源配置就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宏观调控是间接调控,是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而实现的宏观调控。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是间接调控的主要标志.我们通过宏观调控,保证劳动力供应总量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基本均衡,尤其要保证公益性地勘队伍人员的培养、补充.此外,必须认识到,通过劳动力价格信号调节队8伍结构和教育结构,是一个漫长、曲折、要付出代价的过程.若不依靠宏观调控来解决,是无法实现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换言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体系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