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2 04:2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经济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的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和战略制高点。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政府有“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在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陷,促使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在8•19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深化改革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优秀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过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其作用还要受政府等其他方面的影响。现在改为“决定性的作用”,则排除了其他方面的作用,更多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一新提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不断发展,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政府逐渐放权,市场机制逐渐培育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定位政府角色,规范政府行为,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活力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恰当运用“两只手”,关键就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进行,充分发挥市场活力,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推动资源配置,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政府“有形之手”应该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立足社会及市场需要,以“放权”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以平等竞争为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定地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着手解决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的问题,完善市场体系,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与政府效能的提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李莎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市场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的超越
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正。但至此,一个贯穿改革始终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政府活动有时会缺位、越位和错位,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后来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相继衰退,而中国经济却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其使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可以使政府适时适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如果这些政策一一得到认真贯穿落实,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愈走愈远,愈来愈自信。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满活力,动态发展,不断演进。实践发展需要形成体制以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体制在回应实践需要的过程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又去指导实践,如此不断反复。体制不是僵化的,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巧妙地处理好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全球公认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方式,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印度市场经济体制的超越
为什么拿中国跟印度比较呢?一是印度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相似,两个国家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很相近。二是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印度实行的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总量和民生两方面可以看出中印之间的差距。一是经济总量的超越。改革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201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用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而印度的GDP总量远远比不上中国。二是民生方面的超越。在医疗卫生方面,印度穷人的医疗费往往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最富裕的人,医疗费仅占其收入的3.5%,大众所需基本药物的生产产量也很少。虽然保障的标准还不高,但中国实现了全民医保,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在脱贫方面,据世界银行(WorldBank)估计,截至2005年,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定义为每日生活标准1.25美元)比例已降至16%,而在印度,这一比例仍超过40%。以更高一些的每日2美元的贫困线衡量,世行报告称,印度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穷人,而中国的相应比例为36%。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超越。中国的这种政党体制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确保政府能够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而印度执政党更迭频繁,无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
3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在经济总量、民生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这三方面已超越印度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制,足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以上就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自信来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体制内部的自信,而体制内部的自信最主要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又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调作用,保持经济秩序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成长群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山东省社会管理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
一、客观条件的制约
1、自然观的缺失以及缺乏相应的土壤;
2、中国崇尚实用主义,擅长总结经验而非创新;
3、“学而优则仕”的第一追求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读书人的思想被束缚在名利上,过度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缺乏数字进行管理。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1.闭关锁国政策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我们国家没有积极走出去了解其他国家而是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在其他国家开展科技革命的时候,自认为我们国家物产富饶,固步自封,仍旧过着三跪九叩的生活。这种夜郎自大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们国家各个方面日趋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前进的步伐,甚至成为挨打的罪魁祸首。
2.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上,忽视了资本主义萌芽。我国古代一直是“重农”,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抑商”政策的实行却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与之紧密相连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的物质生活,但是对商人采取严格的限制管理措施,压制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些苛刻的条件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正是因为工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压制的这种现象到了近代中国依然没有缓解,从而使我国没有充分产生和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三、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深刻的分析问题,我们需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近年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对当今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我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大量分析。要继续前进就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继续加大开放的力度,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实行“走出去”战略,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一是需要全面的“走出去”,在学习吸收新鲜的空气的同时补充新鲜的血液,坚持开拓创新,及时地调整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对外开放,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学习方方面面的先进技术,掌握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先进方法和管理经验。二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进。“李约瑟难题”对当今中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就在于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进,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过度生硬死板,仅以成绩来评价个人导致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步改革,近现代以来,“素质教育”的出现不再仅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关注也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教育制度的表现。三是,奖励制度的创建和完善。将哲学思想引入激励机制,加大对重要贡献的人物特别是科技创造与发明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激励和支持,影响更多的人开拓创新,更多投入到科技的发明创造中来。正是因为我们痛心于近代的闭关锁国才会有日后的与西方再次并驾齐驱之日,正是封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科学发展史上的黑暗,才会让我们走过黑暗并吸取教训,西方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是建立在西方近代科技的基础上,也只有采用“多元化、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才能重建中国科技及技术的辉煌明天。
作者:孙永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进行干预,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垄断,挤压民有经济发展;政府控制社会,阻碍公民社会发展,形成强政府——弱社会或大政府——小社会的势态,离开放、自由、透明、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境界相去甚远。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慢慢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就是政府投资比重过高,相应的,中小企业遇到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发展条件的限制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往往拥有行业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却因为行政保护而盈利,政府出于对产值、税收、就业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不愿意做出让低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退出经营的决策,这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难以具有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和结论
中国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干预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继续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撤销一些以前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放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也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3.建立适合的市场监管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切实转变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直接监管思路转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的思路上来,转移到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上来,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市场监管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不过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需要进一系列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胡海洋姚晨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一、江苏改革创新亟待突破的环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近30年来,江苏每年引进的外资总额占全国的25%左右,成为全国引进外资最多的区域之一,外资与江苏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环境红利的有机结合,对江苏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江苏经济总量已位列全国第二,但经济发展的质量仍有待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产业层次仍然偏低;“引进来”与“走出去”仍未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调并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还不多,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有待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体现的是公平与效率,需要行政手段与价值规律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江苏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苏北五市2012年GDP(12177.68亿元)已经超过吉林全省的GDP(11937.82亿元),2013年(13558.88亿元)已经超过山西全省的GDP(12602.2亿元),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从加快苏南的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到推动苏中的融合发展,再到对苏北的诸多扶持,主要反映的是政府行政化力量的推动,市场和企业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今后,政府要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等问题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导致了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粗放低效、城乡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江苏亟须破解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主要体制性障碍,系统性地考虑土地、户籍、财政等制度改革,并制订配套性的改革方案,实现土地—财政—户籍改革的全面突破,加快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江苏若干领域改革实现率先突破
提出了“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改革必须有的放矢,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找准改革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江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关系,力争在改革创新的若干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按流域经济组织市场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流域经济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促进生产要素在流域区间内自由流动,由此带来的是流域间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帮扶机制等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按流域经济组织市场资源,需要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协作配合,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行为主体作用。现以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为例加以说明。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原腹地,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走廊。然而,有史以来,淮河流域水患不断。近年来,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和水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更为突出,流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尽管国家对淮河治理投资巨大,但是理念仍以治理水患为主,缺乏全流域发展的综合规划,在按照流域经济理论构建产业体系、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让市场配置资源等方面关注较少,导致相应投资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淮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应该由政府治理为主转变为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的角色应该由原来单一的淮河防洪治理,转变成为流域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并合理引导流域治理及经济发展的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规划淮河经济带空间布局。以千里淮河黄金航道和陆路交通为纽带,促进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聚,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流域内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要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如用特许经营权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淮河工程建设,允许企业承揽湖泊和航道清淤工程,允许新造岛屿和耕地在一定年限内由企业经营,以补偿其投资。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与利用,在保证耕地面积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允许塌陷区耕地转换为农地使用。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等。充分激发企业积极性,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新突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江苏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水环境治理尤为突出,国家以及江苏省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以太湖治理为例,从2008年起,江苏省财政每年拨款20亿元,太湖流域各市县每年投入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太湖治理。到现在为止,苏州、无锡等地方政府在太湖治理上投入仍然比较大,太湖治理的经费已由2008年预计的300亿元变为如今的近1000亿元。由于国家的财政专项资金需要地方政府配套,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太湖治理的地方资金配套面临困境。以往的太湖水治理中,政府发挥了主要作用,易产生时间长、费用大、效率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积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新突破。以洪泽湖水质治理为例,经有关方面测算,洪泽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经费预计为3000亿元左右。面对如此大的经费投入,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比较有限。目前,三一重工集团正自筹资金对洪泽湖水质治理进行探索,总体思路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工程技术方法,重点探索洪泽湖综合保护与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通过清淤,使湖底高程平均下降4~5米,降低洪泽湖水对大堤和下游的压力;平均水深提高到3~4米,库容增加2倍左右,净库容扩大到100亿立方;新建岛屿数百至千个,预计可新增土地面积15万亩(不超过现有湖泊面积的5%);实施航道改造工程,新建综合性内河航运枢纽,提升洪泽湖及相通河道的综合运输能力,缩短航道,提高洪泽湖航运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构筑以食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IT、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的滨江临湖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开发具有洪泽文化特色的美食文化游、洪泽湖渔文化游、水文化游、生态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以洪泽湖为中心的大旅游圈,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和休闲养生基地;创新洪泽湖生态修复以及保护性开发的制度体系。
在洪泽湖治理的案例中,政府需要由以往的“教练员+裁判员”向“裁判员”转变,发挥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快完善相关的市场体制机制。建立各层次市场体系,形成统一的市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建立完善各层次市场体系,形成统一的市场体制机制。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消费者信心的重塑,有利于真正建立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统一市场的形成,首先要消除阻碍商品流通的各类“关卡”,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其次要消除阻碍商品流通的各类软“关卡”,即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最后要建立完善对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如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成本等的价格机制,建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建设用地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抓住了每一次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江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释放更大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潜力,在全国继续实现率先发展。
作者:周莉雅顾为东单位: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主任科员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1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1.1重视效益
企业真正目标就是盈利,实现发展,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研究及计算生产制造及经营销售各个环节,降低一些不必要开支,进而降低成本,降低资源浪费,企业就能够得到特有价格优势,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1.2系统规划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合理统筹规划,必然迷失前进的能力与方向。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预算的制定到实施连接为一个整体,让各环节间能够互相依靠、互相配合。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应该从各部门实况出发,且计算各个部门间的预算应用情况,能够检查各个部门间的预算关系。
1.3全面管理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即对企业之中各个部门及不同层级,主要包含了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而且该管理涵盖所有环节,全面管理生产体系。
1.4注重监控
根据传统的预算管理,重点在于制定预算的过程,却忽略了执行使用情况。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将预算指标分配给各部门及各员工,还会关注预算的使用情况,采用合理措施,监督各部门及员工使用预算是不是到位,有没有违反规定,是不是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优化预算的流程,增强预算管理的水平。
2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2.1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
许多煤炭企业只重视安全生产,而忽视其他的事情。许多管理人员根本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极难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甚至一些员工把全面预算和财务预算视为一体,认为预算属于财务部门的事情,和其他的部门无关。有一些还将预算当成预算编制,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仅仅用来控制各个部门费用支出,对全面预算实施认识不全,极难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2.2对预算编制调研不足
从现实来看,许多煤炭企业的预算管理的目标并不完整,只包含生产规模及各项费用等,而编制预算仅仅针对公司的分配任务,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编制预算上,并没有充分调研自身实况确定出准确预算的标准,导致预算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执行与控制预算造成影响。而且编制预算时,不重视长期发展战略,过于重视眼前经营活动,造成各时期的编制预算极难衔接。编制之时,根本不考虑到经济活动中各种不合理因素,也没有考虑未来的变动因素,有一些甚至照搬之前的预算数当成预算数,和市场经济体制脱节,根本不能够实现预算管理之目标。
2.3预算调整不规范
预算管理要求编制预算时具有刚性,一旦完成编制之后就需要执行,不能够随意变动。因市场时刻在发生变化,必须要依据实况及时调整与修改预算,才能够让预算满足企业生产实况,发挥其作用,如果必须要调整预算就要及时进行修订。在实况中,一些部门就以各种特殊情况增加投入理由,各种要求改变预算计划,而且煤炭企业中大多是领导批复之后就能够改变预算外的投资,不仅违反了预算管理制度以及预算的批准程序,同时也影响到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导致预算在计划和实况出现两种模式,必然会影响到预算效果及企业整体利益。
2.4预算执行与考核不到位
因煤炭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因此预算的执行力才最为重要。虽然企业领导者是推行预算之人,但是在执行预算时许多领导喜欢依据自身意愿调整预算,执行预算成了管理者说了算,而失去了真正编制的意义。煤炭企业中安全属重中之重,如果预算与安全存在冲突,必然把安全作为第一位,导致一些领导采用安全生产掩盖预算考核,从而影响准确性。
3加强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广、层次多、关系复杂等各种特征,包含了每个部门。而且全面预算管理就要以人为本之思想,必须要通过宣传让人们改变传统看法,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并非财务部门以及业务管理部门的事情,而每一个员工不但是预算管理之主体,还是预算管理之客体,直接决定着预算工作好坏。而且全面预算管理涉及许多人切身的利益,因此要更加尊重涉及的人,让员工尽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预算管理之中。
3.2加强预算编制准确性
首先要在各个部门设置预算核算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预算员,让全面预算管理深入基层,将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转变企业中财务部门代为编制预算方法,要指导各个部门编制出本单位预算。在基层设置预算员,充分调研企业中历史数据。也只有真正掌握了企业的历史数据,剔除历史数据中偶然因素,同时要考虑到长期发展目标。并且和市场动态相结合,制定预算标准,让预算数据具有价值。最后要依据业务性质差异制定不同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编制准确性、科学性。同时还要控制预算业务,尽量简化,降低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重点控制预算业务,使用详细预算编制法,例如构建数量金额预算表格,尽可能细化预算项目,才能够真正结合实况,发挥预算的作用。
3.3完善预算调整的审批制度
其一,要确保预算调整能够有序、正常的开展,充分发挥企业的三级预算管理作用,进一步细化预算调整方法,确保预算调整及下达和执行预算的过程。其二,增强预算编制准确性,尽可能降低发生预算调整,按照全面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的方法及程序等。其三调整预算要和业务急切相连,依据发生预算业务投入相应资源,让业务和预算同时发生,即使业务不在也没有预算。对各个部门的预算调整进行审核后,还必须要提交出支出理由。假如支出理由不合理,即便预算尚余许多也不应批准;其四把增加预算归并到预算的总额之中,统一管理,核算与比较,绝对不能以安全作为幌子,绝对不能够出现越权审批与预算之外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预算调控,才能够从源头上去控制预算资源的浪费。
3.4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在监督预算执行的情况上,应该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动态跟踪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在企业中形成信息平台,只要达到了临界预算值就自动预警,确保预算的执行真正到位。还必须要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包含了信息部门和各个预算的执行主体,以及业务关系部门间。还要严格执行考核中的奖惩制度,也只有严格的奖惩考核,才能够顺利进行预算管理。预算考核的考评对象即为各级的预算执行主体,考核标准即为预算目标,也只有比较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据此评价出单位与个人的业绩,给予相应奖惩,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各个单位及个人积极性,才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作者:邵振平 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1当前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的现状
1.1交通、公安部门职责交叉,造成道路运输多头执法,经营者要办的证件越来越多,手续越来越繁琐,罚款也越来越多,加重了企业和经营者的负担,影响了道路运输健康有序发展。
1.2公路超载、超限的现象仍很严重,大大影响了公路运输的发展。当前,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各种超载、超限的超大吨位运输车出现在各条公路上,这些严重违规的车辆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如公路损坏、交通事故隐患、道路交通堵塞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市场经济与公路运输之间的内在联系
2.1可以说,公路运输是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只有保证公路运输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发达都是与当地的交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是结合当前城市经济状况与交通配套设施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都具备了十分便捷、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结构体系,而相反的,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是处于滞后的阶段。因此,加强做好公路运输的经营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公路运输管理模式,才会在本区域内建立其更加发达的公路运输配套设施,从而促进公路运输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和谐统一的发展。
2.2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想要确保本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公路运输问题,若是本地区的公路运输质量较差,也会从很大程度上,极大的制约了该地区原有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本地区的公路运输质量优质,就能够有效促进个行业之间的的交流合作,还可以吸引外来投资商的注意力,从而真正实现了本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建设目标,并将公路运输作为重要的产业带之一。通过相关部门测算分析后得出,如果在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乘数效应在3个点时,每一年将会增加一百亿的投资金额,我国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也增加三百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公路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2.3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对于本区域内的生活质量以及公路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公路运输的建设力度,不仅使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使用功能,还大大解决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3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3.1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迅猛推动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公路运输是作为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具体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特点及趋势,对公路运输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使其真正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2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于公路运输质量提出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公路运输经营管理制度,对公路运输业实施经济化的管理,并加强对交通运输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3.3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公路运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好更快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累积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有效增强自身公路运输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4.1法制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中各行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为了实现公路运输中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健全法律法规来做保障。要在符合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使其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2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明确要求了对公路运输进行经济管理,使其真正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并建立相应统一系统化的公路运输管理体系,并通过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促进公路运输业更加稳定的发展,从而也为公路运输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科学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公路运输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就要尽早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公路运输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地区经济与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
4.3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无论是进行经济活动还是进行正常的生活都离不开公路运输,所以说公路运输几乎涉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经济活动。由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共事业,因此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管理和扶持。一方面政府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还在尊重公路运营规律的基础上,将垄断经营权赋予给某些特定的企业,使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与政府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实现有效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促进公路运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4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在不影响公路运输质量的情况下,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和降低。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对各个环节的责任进行全面的考量,通过监控和引导来实现行业内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成本预算管理是对公路施工企业所具有的管理水平的一个反应,为了能够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方案并进行成本资金计划的编制,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4.5坚持对市场的总体规范与经营客体的行为监督相结合,以对市场总体规范为主。要多管市场的经济格局,少管经营客体的经营活动,通过对运输市场的总体规范、科学指导、广泛协调、真诚服务,在总体上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充分调动各类经营者的积极因素,加快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使运输市场得到不断的培育、完善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总的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一些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很落后,因此我们的公路运输管理应该对落后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更加重视,以此提高偏远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其地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我们要对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路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楷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公路管理局安全监督科
一、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使投入机制有了很大的变化,实行了新的分配办法,彻底打破了大锅饭。
政策的改革也使机制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结合的体系,保护了农民的既有利益,激发了农民的耕种热情,在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政策的改革实行了新的分配办法,取消过去的统派购制度,建立了最新的合同定购制度,大力的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使农业不断的增收,同时也保证了农民对土地承包所享受的各种权利,使过去大锅饭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从真正意义上保护了农民的权益,为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
(二)加入创新的机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实现了公平税负,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加入了创新性的机制,使农民因素和政府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使农民和政府的关系更加融洽,并通过宏观调配的方式,使农民认识到现有机制的优越性,使农民能够主动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动配合政府的管理,不断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的热情,使生产得到了保障,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政府通过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不再为日后的生活担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生产,逐步带动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体现了国家的公平税负原则,使每一个纳税人所承受的负担和自身的经济状况相吻合,使各纳税人的负担能够保持平衡,从而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农民更好的发挥了服务功能,在不断生产中能够发挥自身的最大服务价值。同时也发挥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使政府通过农村机制的改革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并把政府、农民、其它社会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农村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社分社,政企分开,组织和开放城乡的集市贸易,废除不利于市场良性运行的各种限制和禁令。
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中要改革管理体系,使公社管理的弊端从根本上得到改革,使传统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得到处理,要实行政社分社方针,分清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主动调配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更好的体现政府的职能,也能带动社会组织的高效发展,逐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并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坚持政企分开制度,要协调好政府和各企业的管理,要把政府和企业管理权限划分开,使政府和企业可以发挥最正确的作用,也使政府和企业能够实现既有的发展目标。要组织和开放城乡的集市贸易,通过加入集市贸易政策使生产的粮食能够及时的投放到市场中,不断提高粮食的流通效率,把粮食流通到各大城市内,使城市的群众也能够享受到粮食丰收的成果。政府要组织农民自发的组建成销售组织,定期到城乡集市进行粮食销售,把粮食销售到城市的市场,从而带动粮食的生产。政府要废除不利于市场良性运行的各种限制和禁令,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要限制政府禁止的市场行为,使粮食能够合理流通到各市场,为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改革提供市场和流通环节上的保障。
(二)允许和鼓励多种农业经济形式,要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要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政府要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形式,要把经济的发展方式向多渠道方向扩展,使各种形式的经济内容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利用,政府要协调好各经济形式之间的管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使各非公有经济组织能够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发挥自身对经济和市场的促进作用,要加大对生产渠道和销售渠道的管理,使公有经济形式和非公有制形式都取得最大的发展。政府要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制度,通过对科技制度的推广,使农业发展有了科技上的保障,并得到制度上的支持,能够发挥科技对制度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把管理体系向科技化和服务化的方向扩展,主动发挥科技和服务的作用,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分层次进行管理,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采用最正确的服务政策,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
三、总结
要提高粮食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增加粮食产量和市场份额使整体的管理体系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稳定发展,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作者:石绍苹单位: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社会公正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亚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鉴于问题所在,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新形势、新课题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改造力,文章详细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指出劳动价值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理论指导意义。
前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劳动收人占国民收人比重的持续下降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资本至上观念带来投资产品的价格化、符号化导致的经济泡沫以及教育、医疗等事业领域在收益导向下产生的种种异化现象,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政策操作失误,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策价值取向和理论导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领域巫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并指出了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所在,而劳动至上、劳动光荣更是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轻视、误解甚至歪曲,使得我们的经济行为出现了很多的偏差,轻视劳动、蔑视劳动、劳动异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如何审视与对待我们当前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以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但也有个别重要观点散见于其他章节中。同时,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了全面而深人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理论科学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根本上来说,是论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谁创造了社会剩余劳动和谁占有了社会剩余劳动的理论。马克思从商品人手分析了它所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并且把这二因素与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结合。提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只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物质条件,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出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二)理论发展性
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当时的实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揭示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基本矛盾。从恩格斯到列宁的对垄断价格和价值规律的新作用作了创新性的研究,再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论述,都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生产力水平上都与资本主义初期天差地别,经济日趋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无人工厂、机器人和工作时间的大为缩短等现象的出现,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扩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历史、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上。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分解出来,在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劳动者的背景下,扩大“总体工人”内涵和外延,将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劳动囊括进“总体工人”的劳动。又如在马克思时代那些看来“微不足道”的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教育劳动、科技开发)而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背景下,有必要放弃劳动只对象化于一定的物质产品的观念,树立教育劳动与科技研发的劳动也是劳动的观念。
(三)现实批判性
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为了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如何利用资本来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秘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以此来唤醒、鼓动、武装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拿起批判的武器,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埋葬资本主义。这是在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产生的理论,一经产生就赋予了革命的内涵。
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今运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植人了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因素,但却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意义上来讲,贫富差距的幅度是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人类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趋势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没有发生改变,虽然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税收措施矫正这一自然趋势,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则通过提高底层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从根本上缓和固有的阶级冲突,资本主义固有的弱肉强食模式在宏观调节和社会福利制度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存在一个类似民族国家功能并且超越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性国家体制,使得民族国家内的资本主义矛盾在国际范围内重现,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固有发展模式在强国与弱国、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关系中重演。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中仍然发挥着其批判的功能。
当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待资本文明仍然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努力减少其负面作用,防止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人,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二、劳动价值论对现阶段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也是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在经济领域所必须的重大调整的阶段。针对当下经济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思考。
第一、有利于巩固以经济公正为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也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事实,认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而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提出了在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来尊重劳动、鼓励劳动。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写道:“马克思所持的观点:首先,在近代社会,劳动本身遭遇决定性的变化;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从而,劳动不仅是所有的社会价值的源泉,而且人类不管其阶级出身都要面临迟早必然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命运,不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化过程的人,就被社会视为寄生虫。”因此,任何社会形态的主流价值根基都应该确立“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让劳动者在整个社会中享有其创造的财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物质远远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全体人民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应当也必须发挥资本在提升生产力发展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防范过度资本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体系,当然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或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构建,难免失之偏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肯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凝聚力,更能够增强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感染力。
第二、有利于促使经济行为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升华。
人们的经济行为本身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而经济行为动机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其提升是有过程的。贫穷落后期望富裕强大,这是常理。在人们经济行为更侧重于工具理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公权力寻租、私权力嚣张;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冷漠、隔膜;轻视劳动、抵触劳动;拜金主义浓重,追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潇洒生活”等等现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来解释就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享受劳动,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人,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转型时期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现象在当下中国当然存在,这也是市场经济本身规律的必然产物。一些学者就此指出,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公正、和谐的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本国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作用)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是我们改革的全部目标和终极目标,也不是每一个在这一模式下进行经济行为的人们应有目的。我们需要提升经济行为的动机: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冲动、单纯谋利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流通致富意识升华为一种工业精神、实业精神与科技精神;把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转化为一种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把以邻为壑、损人才能利己的意识升华为一种互惠互利意识,在经济交往中升华一种经济正义精神;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升华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现代环境意识,升华为生态伦理精神。翻开世界级大企业家传记,回顾其企业发展历史,都会看到金钱的动力是有限的,真正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没有在金钱面前止步,而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推动他们不懈地前行。
经济行为的价值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以及物质基础。30年改革开放已经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60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已经使得平等、公正、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社会的观念深人人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与哲学对话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点。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资本面前不亢不卑,约束其负面作用。鼓励创造性地劳动,鼓励经济行为的奉献精神。
第三、有利于调整分配收人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公正。
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与转型前相比较,中国经济增长的确空前提速,但与此同时,社会公平状况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制度转型造成的贫富鸿沟在世界上是十分惊人的,中国的整体不平等是所有有资料国家中恶化最快的;财政部最新调查就指出,中国的收人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学界也普遍认为基尼系数已经达到5%左右。中国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劳动收人过低、资本(产)收益过高、政府税收增长过快是其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劳动报酬率(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较低,1990-2005年,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53.4%降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其中作为劳动收人组成部分的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15.3%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1200,2005年更下降到1100。而据西蒙·库兹涅茨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人中由物质资本所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人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违背劳动价值论,出现对公共资源垄断,对社会财富掠夺,对劳动者剥削,获得大量的非法收人。另一方面是弱化劳动价值论理论指导意义,使劳动要素萎缩,非劳动收人膨胀,“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边缘化,出现初次分配不公平。
这样的贫富差距是与社会主义宗旨相违背的,《邓小平选集》中对改革成败有个判定,就是“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现在很多人谈贫富差距时能找出很多理由,但就是想不起来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现实层面,如此的贫富差距,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滋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转型之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将贫富差距视为改革的“洪水猛兽”,并将“实现共同富裕”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但30年后,“洪水猛兽”已经出现。正如王绍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遏制分配不公的势头现在已不仅仅是个社会伦理问题,而且是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孝正教授认为:“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有走向“拉美化,的危险,突破极限后就是阶级斗争和革命。”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位劳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当然不仅仅是从事直接体力劳动的劳动,当然还要包括教育劳动、科技创新劳动以及管理劳动等等。使得劳动成为一种光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
三、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劳动的历史作用并不是否定资本的积极意义;强调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决不是否定其他非劳动要素在财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给了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根本上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动力。本文的探讨也仅仅是从理论出发,来探求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而我们当前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需要总结与反思前一阶段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究其产生问题的本源,以求在经济发展价值上重新定位,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摘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循环经济体系;模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等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总面积为398平方公里,优秀面积为264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境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集“峰奇、水秀、谷幽、林深、洞奥”于一身。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旅游资源享誉全球,使其成为奇绝超群的胜景。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2007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中国首批AAAAA级旅游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景区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旅游产业拓展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后劲、塑造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旅游景区的最佳手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概念。20世纪90年代确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大力关注,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自1998年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迄今,已有许多学者对发展工业、农业、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把循环经济引入到旅游业并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建立循环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指导。
王蓉(2004)、李伟(2004)、邹统钎(2005)、邓念梅,魏卫(2005)、舒代宁(2005)、杨美霞(2006)、李庆蕾(2006)、舒小林,明庆忠,李庆蕾(2006)、颜庭干(2006)、唐世英(2006)等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每个旅游区由于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试图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调查基础上,探讨构建、实施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以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达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污染。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能够以循环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资源,减少废物品最终处理量,缓解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武陵源旅游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武陵源景区在在旅游开发初期,由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旅游规划滞后,导致开发中布局不够合理、资源破坏现象突出、过多招揽游客等问题,造成了景区废物、废水、废气的大肆排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污染。
武陵源优秀景区建造宾馆、饭店、索道、升降机、公路、停车场、珠宝店、泡脚店等设施,占用了大量土地,损毁了自然景观面积至少10hm2以上。黄石寨索道的修建就毁坏了近1万平方米森林,打破了公园内原有的宁静和清新,使得许多原生动物逃而远之;天子山索道与百龙电梯的修建都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的破坏;优秀景区内不合理建筑泛滥,严重影响景观质量,1999年底至2004年底,对优秀景区的427户进行了房屋大拆迁,拆除房屋13.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2万立方米[7]。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意味着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旅游源头控制资源的使用,降低生态成本,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延长了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共赢
武陵源旅游业发展初期,采用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对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问题考虑不足。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对电能、水能、物力、人力、土地等资源消耗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武陵源有230余家饭店,床位1.8万张,平均入住率43%,武陵源景区内仅游客耗费的水约113.04万吨/年;区内宾馆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就有7740套,一年就需要282.51万套。景区游客使用一次性雨衣、雨鞋、塑料袋也是资源耗费的一个方面,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数约75天,年平均耗费135万套雨衣,加大了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排放垃圾500克计算,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达1412.55吨,尽管区内设立了1206个固体垃圾箱,并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但事实上没有进行分类回收,最终仍旧是集中填埋方式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如此大的耗费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成本,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武陵源环保部门资料表明,2005年武陵源景区年废水排放量约203万吨,年处理污水量为109.5万吨,而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水体,造成金鞭溪、索溪溪水被严重污染,溪中岩石变黑,枯水期水带腥臭。
旅游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武陵源景区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采用节能、降耗等科学方法与手段从源头减少资源的进入量,使物质在系统内被多次利用、循环,从而减少废物的排放,既节约了经济成本,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拉长了生成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循环旅游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选择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但是武陵源区同很多旅游区一样,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二者出现矛盾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超容量接待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时日客流量达3.76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标准的日接待量1.8万人次,过多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内带来了植被的破坏、生物的消失,也使当地独特的文化受到冲击,纯朴的民风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替代。在景区内除了猕猴、野猪仍有一定的数量外,原有的豹、麝、獐等动物几乎消失。长此下去其结果是逐渐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以往人们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环境的错误,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旅游业与传统的工业相比,使用原料品种少,产生的废弃物相对单一,主要是电源、水源、食物、土地的消耗,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水、废气。所以武陵源景区内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为简单,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在开发阶段,设法构建循环体系,减少生态成本的投入
在旅游开发规划阶段,就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水源、电能、土地、木材等物资、能源的使用,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可再生资源代替污染严重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景区游道、观景台、休息亭建设初期应全面使用节能设施和环保材料;景区开发时应合理规划用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生态植被的破坏;在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电能的使用在景区能源耗费上占有很大一部分,在景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产生污染或耗能大的电源,在景区内采用节能设施、材料代替耗能设备,如公共路灯、厕所灯可以用感应灯、无极灯和节能灯管。武陵源景区内酒店宾馆空调耗能巨大,可以安装节能器,减少电能的耗费。如深圳联创公司生产的节能器,把它安在一个大楼的中央空调动力系统上,能减少约20%-40%的电耗。如果在武陵源景区各酒店和大型场所安装节能器,一年可以节约42.38万度电,减少50.85万元的财政支出。
景区内可以设立雨水、降雪收集系统,对雨水、雪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天然雨水和降雪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用天然水洗车、洗路、灌溉园林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景区运营阶段,尽量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在游览经营阶段,主要是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环节,即接待旅游者耗费的能源和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此阶段应当遵循“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促进资源反复利用,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武陵源景区的各大宾馆可以提倡旅游者自带洗漱用品或“一客一套”洗漱用品,被单毛巾等可采用“一客一洗”的方法,以节约能源和用水,并减少洗涤剂对水资源的污染;在酒店、餐馆使用多次耐用的消毒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可以节约成本84.75万元,节约生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景区可以采用出租雨具替代一次性防雨工具。这样就可以节约对135万套雨衣形成的垃圾处理量,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景区内酒店的办公用纸和景区政府的办公用纸可采用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减少对纸张的耗费。对于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胶卷盒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在景区内直接使用;对于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可以运输到周边工业地进行处理,在其他产业链中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景区内宾馆和居民产生的废水是景区的主要水污染源,对酒店游客和当地居民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灌景区的花草园林、冲洗厕所或用于洗车等,以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如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及厕所冲洗,回收率达16%,利用达标的废水代替自来水洗车、冲地,每天可节约自来水300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0.95万吨左右。武陵源景区每年废水排放量达200万吨,若按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的回收量16%推算,武陵源景区一年可节约自来水32万吨,可节约成本64万元。这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更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景区废水的排放量,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塑料袋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或推广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并退还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的顾客部分金额等手段来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按80%的购物人数计算,将会减少226万个塑料袋,减少22.6万元的支出。
武陵源景区餐馆剩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也是可以建立循环圈进行有效处理,如可以送到当地农民养猪场做有机饲料进行处理或者建立沼气池后重新产生沼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产生的有机饲料和沼气又可以作为新资源进行使用,把景区内部的废物变废为宝。
(三)对系统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要借助社会层面实现再利用
张家界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工业、农业处于次要地位。除了武陵源景区内部、景区与周边产业建立旅游循环经济圈外,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大型旅游循环经济圈。对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和自身无法消化的废弃物可以与城市内相关产业相联系或者与周边城市进行外部大范围旅游循环经济圈。例如导游带团使用后的废电池、景区内部报废的房屋建设设备要集中起来,运到城市工业处或者运输到周边城市产业处进行处理,使废弃物变成资源进行再利。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体系
[摘要]:随着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注,生态经济走进了人们视野。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这一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
近些年来,环境与资源问题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经济与地球自然系统冲突的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身边,充斥了森林缩小,土壤侵蚀,沙漠扩大,气温升高,破坏性风暴增多,冰川融化,物种消失的新闻报道,这些趋势,标志着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从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生产的要素和条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经济也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生态经济从最广泛的视角看待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它重视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理解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生态经济的视角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通常,生态学研究只处理自然系统本身的问题,很少涉及人文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经济学则关注如何有效的配置资源,如何把目标变成政策,对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及增长的极限则较少关注。生态经济则透过经济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视角,从新的视点看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等,以此来探索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式。具体来说,生态经济包含以下内容,(一)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应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二)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三)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四)实现高效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使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目标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维度相互联系成的系统整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出发,维持不变或增加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存量是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人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态经济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经济需求与生态供给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制约。生态经济强调要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既包括目前人们对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人们对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生态需要;既包括当代人的需求满足,又要顾及后代人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既包括一个区域、一群人的需求满足,又要包括其他区域、其他群体的需要和发展。
生态经济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涉及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和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包括资源的生态创新、产品的生态创新和工艺的生态创新,其优秀思想就是如何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如何最有效的节约资源。实现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目标,有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主要由资源稀缺性、资源比较优势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诱发出来。通过市场为企业及时的提供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将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生态经济的创新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所以发挥市场信号的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诱导生态经济创新的重要基础。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就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政策体系,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全面整体意义上的渗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层面的组织过程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经济政策。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
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和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生态经济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一个有效的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涉及到产业组织、区域发展、投资体制等重要方面。与此对应,政府的生态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等。
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发展或限制产业的目标以及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产生基于人们对价格机制缺陷的认识,即价格在一些经济领域是“失灵”的。单纯的价格机制并不能保证对一些意义重大的非市场资源(如环境、公用设施)的配置。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加以干预。具体来说,实现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政策包括确定和有意识地调节不同产业的消长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优秀是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等。产业组织政策则是要鼓励企业通过有效组织和规模的限制实现规模经营,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限制一些达不到规模要求,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的发展。
区域政策。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连,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因此,将生产力布局与区域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生态经济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政策,在对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正确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该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如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鼓励有关林草产业的发展;在缺水的西北部地区,则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而鼓励耗水少的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较好的地区,则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协作发展政策,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落后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及工业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投资与金融政策。生态经济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投资与金融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保证生态环境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大领域或项目,应首先得到资金的支持。对于有着大量的公共效益,市场机制调节失灵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工程,政府应成为投资的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中政府投资范围的日趋缩小,利率政策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序列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变得更为突出。商业化银行对效益的重视降低了其对环境效益的关注。适当的金融政策就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使资金倾斜到有益于资源持续、环境保护的项目上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建立国家环保基金等来集聚更多的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设。
摘要:自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发现要实现政府治理的完善,必须与当前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相适合,建立协作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关键词:社会经济结构;协作型治理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变化:在所有制结构上,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私有制的比重还在进一步提高。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已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格局。在阶级阶层结构上,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新资产阶级兴起,工农大众弱势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高速度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在内外经济关系上,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
经济的变化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组织到地区,到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方式进行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各方面的利益被充分的显现出来,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形成“五大等级”“十大阶层”的“金字塔”(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调查报告),人们被分化成了不同的阶层,即使同一阶层的人们之间,利益需求也不完全统一,个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强,正在由统一向分化转变。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乃至性质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隶属于国家的管理型单位变为利益型单位,中心任务则更多是满足成员需要及谋求组织自我发展。整个社会整合正在由行政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变革,市场中的契约性关系,以及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会、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都在整合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和结构的分化,要求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社会力量的发挥,以契约为基础,运用与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合作的协作型方式整合社会资源。
2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协作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通过政治手段的倾向对于其他领域的强势统治开始相对弱化,中国政府职能从改革前的以政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经过改革推动的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现在正在展开的以社会管理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政治职能。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治理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将由政府治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的协作型方向发展。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领域弱化出来,就必须加强市场自身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完善了,政府自然就没有干涉的空间,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会彻底。其次,政府要改变垄断的行政模式,强化社会自治的能力,采取和社会共同管理的方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他们正在承担着具体的、专业性的社会管理职能。而政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社会力量,向协作型治理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在具体努力上要培育或完善实现协作型行政的基本要素:
2.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制度的安排转向以结构性改革为优秀的制度创新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政企、政资分开,减少行政的直接干预,使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不断要求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既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规则,又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政策。区域协调发展和居民共同富裕成为我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改革实际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逐渐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由于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积极寻求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合理的财产分配关系,科学整合利益群体,为人们进一步创造获得利益的空间。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质性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2.2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
“协作”顾名思义是至少两个主体的共同行动,所以,加大政府以外力量的发展是必要的。公民社会的出现,决定了其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和角色。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可以通过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而有利于改善民主政体的运作。培育公民社会,首先,在全社会培育一种开放的的公众参与环境,积极动员与吸纳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行政过程中。其次,是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并加以落实。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对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但基于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的原因,中国公民社会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制度环境的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促使正在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应当在深刻认识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对公民社会给以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类,加紧修订和完善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使公民社会更好地与政府合作,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
2.3建立民主法治政府
民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其理念是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政治要求遵循公正、合理、普遍、透明的程序,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以及对少数的尊重与保护,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机制;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主张均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和平衡,各种不满、怀疑和对抗都应该消化在民主过程之中并保持在一种秩序的范围之内,各种利益冲突与争执都应该通过民主机制得以和平解决。强化公民的参与决策的机会和体制。法治政府,一方面政府本身机构的设立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行政人员的自由才量权也是受到法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自由不受非法剥夺;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都处在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下;各政治主体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政治权力,法律是一切社会主体的最根本行为准则。同时,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通过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地调整,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都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公正、合理分配,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加以矫正,受侵害的权利也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尽快解决“三农”问题,仍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多方面促进社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改革
党中央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这充分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把农村的经济搞上去。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的改革实践证明:没有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就不会有中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同样,在新的发展阶段,仍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应从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两个方面:在深化改革方面,通过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和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依法治“市”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调整财政信贷分配格局,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程传兴强调,农业是弱质产业,客观上需要支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二、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1.引导农户适应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也在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习惯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缺乏自主决策的经验和能力。而且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掌握市场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运用农业科技也受到限制对外招商引主体。农业投入问题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启动境外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是招商引资的主要任务。
2.组建公司兴主体
主要是发展公司制农业,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培植一批加工型、流通型、生产型和复合型的农业企业。
3.鼓励干部转化为主体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鼓励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兴办和领办农业经济实体。
三、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1.发展成熟的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们应改革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鼓励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资金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在于资金不足。因此,我们应着力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2.政府应加强对各种政策法规的调控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立法空白区制定相应的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法规,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去贯彻执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优秀的人口流动制度,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由于“二元结构”的限制,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亿,流动人口已经从城市体系中占较少比例的群体成为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经济联系、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化。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成为城市体系的边缘人,他们在城市中遭到的一系列社会排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随着城乡迁移和人口流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户籍制度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迫切需要推进城乡户籍体制和相应的公共福利体制改革。
3.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
我国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保障待遇基本上只施惠于市民。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城市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因此,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健康与营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四、兴办村办企业是实现农村发展的有效方式
农村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而如何搞好农村经济?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是兴办村办企业,通过集资或引资等渠道在每个村庄内搞一个或两个这样的集体企业。这样的企业有很多好处,如,吸纳本村的劳动力。本来,在农村地区有许多农民到城市里打工,而现在不用出本村就可解决就业问题。由于企业有一部分赚的是城市的钱,这样资金因素便可以流通到农村来,进而加快实现村办企业的原始积累,加快了资本的流通速率。资本的生命在于流通,农民挣了钱而后又以各种方式用于消费,这实际上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支配能力。
因此,加强和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加强农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在上述方面进行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
当前,质量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因此,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特点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相适应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1、经济关系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就要积极做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监督体系和服务体系。
2、企业行为自主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拥有的全部权力,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而能够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行为自主化的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机构改革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能交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事项有两项:一是工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二是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据此,永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指导永安市7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查质量意识、查质量保证体系、查质量水平、查现场管理、查售后服务为重点的企业质量自查活动;引导企业采用GB/T19000—ISO9000标准,鼓励列入扶优扶强的大中型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帮助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一些管理不善的企业加强计量、质量工作,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3、宏观调控间接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通过指导性计划和制定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经济杠杆,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间接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按照宏观调控间接化要求,质量技术监督要培育和发展相关的服务市场。要加快发展质量验货市场、计量校准市场、认证市场和咨询服务市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相关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可,而不是直接管理和兴办中介组织。《产品质量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要走向市场,主动为企业服务,加强委托检验工作。对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在双方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签定委托检验合同,为企业解决出厂检验问题,并进行咨询服务,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4、经营管理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科学而严谨的法规体系来进行,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面对假冒伪劣商品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来势猛、危害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了“铁腕打假”,采取了堵源截流、跟踪监控、扶优防伪、打防结合等对策。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及对策
笔者认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县级质量监督工作的侧重点应当放在规范市场、打假治劣上,应当通过对产品的监督检查,发现并惩处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满意放心的购物环境;同时,还要通过质量监督,对那些质量意识差、忽视质量管理、产品不具备符合性的企业提出警告批评,督促其提高产品质量。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则应放在扶优扶强、引导消费、服务企业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督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上,通过帮助企业增强产品的适应性,即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落实和创新从源头抓产品质量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做出关于“质监系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职能调整的决策上来,集中精力从源头抓产品质量,把好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关”的批示精神,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进一步提高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的认识和工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当前要根据《通知》进一步完善从源头抓产品质量、从源头抓打假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发展。
第一,要突出重点,取信于民。要集中力量严厉打击本地生产、加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尤其要突出食品、农资、建材等性质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组织专项整治;对区域性制假售假问题,要及时组织联合行动,坚决解决一批假冒伪劣“没完没了”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扎扎实实的成绩取信于民。
第二,要改变方式,创新机制。首先要落实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在地方政府落实“打假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将行政辖区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把打假的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层层落实,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发生的生产、加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将假冒伪劣消灭在生产加工行为发生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在执法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暗访检查取证和现场快速取证的新方法。其次要创新垂直管理体制下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层级监督和督办,适当上收大案要案查处权限,加大查处力度。三是加强联合执法、协调办案。要充分发挥本地政府打假办的协调职能,建立向本地政府报告的工作机制,完善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间案件移送、接收的程序规定。四是加强质检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黑名单制度,发挥信用在遏制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中的惩戒作用。
第三,要综合管理,全面履职。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职能,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对生产领域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量检定、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认真组织实施综合管理和执法监督;要按照专项监督打假、执法检查、综合治理等任务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并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行政执法工作。
(二)以优化市场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假治劣
1、突出抓好六个专项整治。一是非食品原料生产企业实行全面监管;二是假冒伪劣农资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民反映强烈的农药、化肥产品质量问题,继续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法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违法行为;三是“地条钢”专项整治,加强“黑名单”的有效监管,严防反弹势头,探索从源头控制“地条钢”生产原料的措施;四是“黑心棉”专项整治,继续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执法检查,控制反弹苗头;五是加油站专项整治,提高加油机安检合格率和计量检定率;六是燃气充装站专项整治,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建立和完善打假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以及重要案件、区域性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二是建立预警监控机制。通过对群众举报、质量申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价格变化等综合信息的分析,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区域性、趋势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三是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坚持值班报告制度,保证信息指挥畅通,合理配制执法力量,保障技术和后勤支持,建立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合行动、案件移送制度。四是落实打假举报奖励制度。按照打假举报奖励办法,做好兑现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取信于民。五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对质量失信行为形成惩戒机制。
(三)以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抓发展,加大扶优扶强力度
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质监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名牌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帮助指导企业争创名牌;在做好工业品、农产品的名牌评价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对软件产品的省名牌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指导企业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技术,提高产品的优秀竞争力,做好免检制度的宣传工作,指导帮助企业积极申报产品免检,扶持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
(四)以强化质监基础性工作为突破口,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强化对标准化工作的宏观管理,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工作,制定一批服务标准规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服务质量水平。
二是进一步强化法制计量监督,突出重点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管理工作;加强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量的监督,集中力量抽检量大面广的定量包装商品,以逐步提高合格率;建立健全城市计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企业计量检测体系与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关系的调研工作,积极引导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开展“C”标志计量确认工作。
三是稳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认证认可市场,按照“必检项目”和“三统一”(统一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判定依据)的要求规范实验室管理,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好、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要求的名牌实验室。
四是建立长效和动态的管理机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营。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好“设备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安全监察工作;做好在用气瓶和压力管道的普查整治工作,实现安全状况等级管理;坚持不懈抓好土锅炉、土压力容器、土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堵住源头,消除隐患。
(五)以质量为切入点,促进诚信建设为灵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诚信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对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局,我们要认识到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质量既有技术的、品质的内涵,更有道德的、责任的意识,质量本身就代表着诚信。因此,提高质量水平,就是促进诚信建设的重要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诚信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构建质量诚信体系。推进质量诚信建设,首先要在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质量状况的动态监管。建立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五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包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企业、强制性认证产品企业、特种设备许可证管理企业、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质量档案,进一步核实、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内容。探索实施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情况分为A、B、C三类,对A类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产品免于定期抽检,帮助争创名牌产品;对B类企业以帮促为主,辅以必要的处罚手段;对C类企业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发现造假、无证照经营、无标生产或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依法予以查处。
二是引导企业自律。企业是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主体。做为政府质量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和引导企业加强质量诚信建设作为提高企业质量信誉水平、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化、计量等方面的职能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完善质量、标准化、计量体系,实现规范经营,提高自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推动诚信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和发展环境。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在诚实守信中建立自己的具有公共认可的品牌,一个地方要发展,就要大力扶持一批影响力大、社会知名度、认可度高的企业,构建具有较高诚信度的地方名牌群体。
四是加大违法失信惩戒力度。加大执法监督,做好质量投诉的调处,打击、惩戒违法、失信行为。做好质量调处,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中的质量投诉,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进行公开曝光,建立引导消费的机制。通过监督、查处、完善制度建设,在质量监督中推动整个社会诚信程度的提升,营造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环境。
(六)以人为本,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一个称职的质量技术监督人员,不仅要善于依法调查取证,办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而且要在办案过程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办案效果。一个高明的质量技术监督人员,更要善于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具有服从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质量振兴纲要》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摘要]本文从水利行业的特点分析和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并提出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三个方面,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要分别考虑,制定水价。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价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工业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计算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况且它是不可替代的。我国水资源很紧缺,在用水分配顺序上是优先考虑居民生活用水,而后才是工业和农业用水。每种用水都要按定额配给,超定额用水。加价,以促使节约用水。目前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农业灌溉要按定额配水,超额加价的办法,促使输水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改建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节约的水用于工业。对工业用水也要按定额供水,超额加价并实行累进制,这是促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制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水利行业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出对不同类型的用水水价是很重要的。今后在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方面,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