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3 10:22: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工业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问题呈现;解决对策;结束语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汽车诊断及维修技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维修手段有待更新: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维修行业业务过程愈显复杂、数据信息量大、维修技术有待提高:汽车维修诊断和维修自身整体发展落后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制约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维修中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落实、现代手段的有效运用:汽车维修业推向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汽车维修行业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建档、管理、维修人才的积极培养、加入对维修人员的考试行列应该是趋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逐渐更新,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然而,当我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汽车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也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水平的提高来恢复其技术状况。
关键词: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行业特征检测手段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各领域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汽车诊断及维修技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客观上对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对如何保证通过汽车维修确保车辆运行不造成或少造成社会公害问题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拟对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问题呈现
1.维修手段有待更新
纵观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多少年来,一直无法摆脱手工作坊式工作模式,实现质的飞跃。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维修行业业务过程愈显复杂、数据信息量大,人力往往难以对维修各部门工作进程进行有效监督和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以一个三十人的维修行业的月度工时统计,如采用人工计算,需要一个工作人员一到两天的时间,加之维修周期长的统计报表,更是大大增加了管理者主观判断上的失误性,因此极大挫伤了维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弱化了汽修行业的凝聚力;较为零散的管理也弱化了本行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行业维修手段的普遍落后无疑使修车时间延长,劳动效率降低,工时费增多,引起消费者不悦,这可以说是现在汽车维修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汽车维修资料信息查询也一直以来处于原始、落后的现状,这一点是公认的,传统的汽车维修资料查询形式,如主要借助图书、杂志、报刊等落后传统媒体没有改变,其结果只能是信息量小、查询速度慢、资料更新迟缓,特别对于近几年来大量涌入的进口汽车,更因缺乏维修资料,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就相当一部分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而言,他们根本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等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现有落后的维修手段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
2.维修技术有待提高
汽车维修诊断和维修自身整体发展落后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汽车已经是高度的机电一体化,尤其微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广泛应用,可就现在大部分汽车维修人员现有的维修技术,和他们所接受的一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要求;汽车维修中,维修人员确定维修思路由于受到自身先天条件(维修技术)的制约,显得较慢,且又不准确,所以遇到棘手的、错综复杂的故障就会感到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往往采用碰的方式,毫无头绪地对一些部件进行更换,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现在的一些顶级车而言,敲打维修只能是捉襟见肘,毫无意义。同时,制约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维修中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落实。我们知道,汽车废气排放的标准对现代汽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维修业来说,不仅要求一些部件的重装质量非常好,而且要体现维修人员的高超的维修技巧,否则一般的维修水平就不能通过排放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综上所述,由于汽车职业教育跟不上维修行业一线上不断发展的形势,客观上已经导致了很多问题和争议,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素质问题,特别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培养优秀的汽车维修工人,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已经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1.现代手段的有效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尝试将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汽车维修业中去,以实现把汽车维修业推向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高潮。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预示着汽车维修革命的到来,这种革命的到来会让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维修服务意识不断根深蒂固,他们也将会切身体会到先进维修手段的运用所造就的是“高端服务”,这种服务将势必成为汽车维修行业将来竞争最重要的手段。当然,基于强势维修手段下的维修体系应该包含良好的维修服务、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缺一不可。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加强维修人员的服务意识,也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维修行业的运行效率,特别是有助于建立快捷,方便的客户维修信息和维修档案;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和科学准确的维修经营数据。可以说,汽车维修行业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建档、管理,不仅速度快,时间短,资料全,效率高,而且准确及时的汽车维修报表在客观上也能减少管理者主观判断上可能造成的失误,这有利于加强维修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行业的凝聚力。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的开通将可以更迅速、快捷地提供维修配件、维修设备、维修资料、维修技术与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供需信息,使维修行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而互联网上的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互访,也将加速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
2.维修人才的积极培养
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修人才是关键,任何离开或忽视了人自身发展的因素去寻求企业内部的所谓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除了要求维修人员参加日常的维修培训外,使他们通过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体系来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诚然,我国曾经有类似于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从业人员的认证考核,且早在本世纪初期就大约有十几万人通过鉴定并取得资格证书,但是原有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陈旧,没有充分体现现代汽车技术的闪光点和发展趋势,因此考虑新的适合汽车维修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以及考试模式显得特别重要。同时,现在的职业技能鉴定是全科式的,几乎和汽车设计,制造,维修有关联的所有科目都得掌握,根据现代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做汽车维修的专才显然不够,特别是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以往对维修人员考核中比较弱化的项目,如汽车配件和估损以及维修企业管理,在现代维修业发展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将它们加入对维修人员的考试行列应该是趋势。
事实上通过有关机构的调查表明,大部分行业内人士对这这考核项目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我们认为,汽修考核应该涵盖目前汽车技术最新的发展要求,体现规范的诊断思路和操作流程,对于考试合格人员应统一颁发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订的证书,以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教育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要求非常高,汽车维修过程中,要树立汽车维修行业在整个社会中应有的地位,需要的是维修行业硬件和软件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东北文化的历史审视及特征、阻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要解放思想,转变计划经济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文化的多元性、文化上的重感性、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的影响、东北的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要解放思想,转变计划经济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的文化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千年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又一次新的伟大创业。这次创业的实质,是东北老工业地区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东北的落后表面是经济上的落后,探究其深层原因,则是思想观念上尤其是文化上的落后。作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第二次创业,需要一种新的创业精神。而打造这种新的创业精神,就必须对东北文化进行历史审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精神。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文化问题。
一、东北文化的历史审视及特征
所谓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构成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复合体系[1]。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文化是对外部世界的思维肯定形式,它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创造、积累、发展,逐渐稳定,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模式”[2]。地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一些文化特质被排除和摒弃。文化的这种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它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人的意识显现并稳定下来。通常特定的文化模式必定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人的价值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压抑。
具体到东北文化,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影响并统治中国长达1400余年,东北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工业基地采取了重点建设的发展方针,将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东北成为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动力、机械、精密仪器、运输工具、林业、粮食和铁路运输中心,工业产值、比重均占全国的50%以上。东北地区在矿产资源、工业、农业、林业、交通、文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水平诸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一度成为除上海、北京外,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为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东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东北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多元性。东北是一个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地域。从民族构成上看,东北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多民族文化构成了东北文化的主体。同时,近代中原移民对东北区域文化有很大影响。历史上东北移民主要指关内移民,在诸多的关内移民中,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最多,清代时三省移民就达1000万人,其中仅山东一省占70%~80%[3]。大规模移民的到来,不仅能保证东北人口达到一定数量,而且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文化、生产技术以及比较活跃的思想。除此之外,殖民统治的日本文化和沙俄文化,也在东北文化圈中得到融合。从生产方式上看,东北地区渔猎、游牧、农业经济长期并存,三种文化类型相互交织,彼此交融,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东北地域文化所呈现出的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东北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开发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文化上的重感性。性格上,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猛剽悍、心胸广阔的秉性。东北人热情、坦率、实在,朴实、善良、大方,直言、豪爽、仗义,富有人情味儿。劳动方式上,由于东北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平原,丰富的矿产,大自然给予东北人以慷慨的赏赐,加之东北地广人稀,使东北人不必像中原、江南等地的农民由于地少人稠而精耕细作,加之东北特有的生产方式,如采矿、淘金、放牧、挖参等,这些也构成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除此,闯关东人群的家族性和同乡性也共同构成了东北的感性文化。东北的这种感性文化特质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阻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东北特色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东北非但没有完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反而使自己陷入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尴尬境地,出现了东北地区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东北三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东北重工业、国有企业被市场淘汰的“东北现象”,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后来的难出山海关,农民增产不增收,“三农”问题极为突出的“新东北现象”[4]。
若抛开客观因素而究其主观原因,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应该是东北的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人类文化活动的影响也就具有独特性,从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期处于资源型的农业社会,以满足自我需要为最终目的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加之寒冷、漫长的冬季,不利于农耕经济的生产,使东北人形成了长达四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这些因素使得东北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和浓厚的小农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导致人们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迟钝,接受缓慢,进而养成了不愿冒风险、不愿吃苦的懒惰习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因而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2.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解放后,初步建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基本消灭了私营工商业,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在单一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硬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下,东北国有企业不仅作为经济主体而存在,更作为负载着各种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东北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与此同时,它所塑造的文化模式与社会行动图式也必然是单一性和依附性的。受其影响,东北人的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单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这种习惯于被支配的文化模式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制约了人们内在的主动求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之东北人重人情、重关系而忽视法律规则,因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人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3.东北的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重感性,这种特点往往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一方面东北人重感情、讲义气,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一方面东北人具有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却往往缺少反思意识。这种重感性而轻理性的特征,造成东北文化往往缺少来自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缺少成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依赖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创新思考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对经济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没有文化的推动和维护,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地域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就难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5]。因此,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就需要进行文化模式的创新,而东北地区文化模式的创新即是建立一种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适应的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新文化模式的构建,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
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计划经济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思想解放是推动文化创新、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解放思想的优秀和关键是更新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了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同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仍要以市场意识为导向,冲破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商品意识。同时还要在市场意识的指导下,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速产业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应当将东北文化的发展置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转变政府的管理观念入手,根据当代社会活动节奏的加速化、活动方式的信息化、活动群体的全球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发掘东北文化素质的优势,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经济文化新思路。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优秀是以人为本。总理也曾指出:“东北能不能振兴,关键在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关键又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关键在人。”人才问题是东北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人的创造力潜能发挥得是否充分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文化环境对于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创造力,促进创新成果的生成与转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发大东北的今天,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加大教育投入,开放人才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东北的人才潜力十分巨大,因此营造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对于东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民族精神是区域文化先进因素的凝结和升华,民族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优秀、精华和灵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东北人的热情奔放、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同时,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二次创业,应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进行振兴和改造。东北文化应在原有的多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并共享别的民族、地区、国家的优秀文化成分,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提炼,使之与东北文化发生创造性的交融、渗透,为东北振兴创建一种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模式。
第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长期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原来资源丰富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多种资源消耗殆尽或濒临枯竭,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原有的资源型城市已面临很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时,要特别防止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严重的污染问题,不能走回“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去。在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生机制,树立“生态系统的整体合理性,生态因子的有机、平等性”的生态文化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工业园,实行工业生态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这是保障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来看,文化都是经济腾飞的基础。只有反思历史,开拓未来,推进东北地域文化创新,创建一种科学、开放、交往性的文化模式,才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因此东北振兴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地域文化观念层面里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陈旧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协调的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谋划东北的未来,为东北的整体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一、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随着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等经营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如果这些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数据损坏,信息泄漏,不能提供服务等问题,则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技术在带来便利与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问题。
1、电力公司信息安全的主要风险分析
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密切相关,和采用的信息技术也密切相关,电力公司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最为广泛:计算机病毒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是计算机系统的头号敌人,在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中,计算机病毒发生的频度大,影响的面宽,并且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列在所有安全威胁之首。病毒感染造成网络通信阻塞,系统数据和文件系统破坏,系统无法提供服务甚至破坏后无法恢复,特别是系统中多年积累的重要数据的丢失,损失是灾难性的。
在目前的局域网建成,广域网联通的条件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更加迅速,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在两三天内可以感染到区域内所有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病毒传播速度,感染和破坏规模与网络尚未联通之时相比,高出几个数量级。
(2)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网络的联通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企业有许多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等,通过广域网传递数据。企业开通了互联网专线宽带上网,企业内部职工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收集获取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网络联通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企业内部广域网上的用户数量多且难于进行管理,互联网更是连接到国际上的各个地方,什么样的用户都有。内部网,互联网上的一些用户出于好奇的心理,或者蓄意破坏的动机,对电力公司网络上的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入侵,攻击等,影响网络上信息的传输,破坏软件系统和数据,盗取企业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有极少数人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的,影响国家安定团结的活动,造成很坏的影响。
如何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保护企业内部网上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对信息网络的合法使用,是目前一个热门的安全课题,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安全问题。
(3)信息传递的安全不容忽视:随着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等生产,经营方面的重要系统投入在线运行,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和机密信息都通过企业的内部广域网来传输。同时电力公司和外部的政府,研究院所,以及国外有关公司都有着许多的工作联系,日常许多信息,数据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传输。
网络中传输的这些信息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被非法用户截取从而泄露企业机密;被非法篡改,造成数据混乱,信息错误从而造成工作失误。非法用户还有可能假冒合法身份,发送虚假信息,给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带来混乱,造成破坏和损失。因此,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日益成为企业信息安全中重要的一环。
(4)用户身份认证和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急需加强: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一般为特定范围的用户使用,信息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和数据,也只对一定范围的用户开放,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不能访问。为此各个信息系统中都设计了用户管理功能,在系统中建立用户,设置权限,管理和控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访问。这些措施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过于简单,不能灵活实现更细的权限控制,甚至简单到要么都能看,要么都不能看。二是各应用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用户管理,企业的一个员工要使用到好几个系统时,在每个应用系统中都要建立用户账号,口令和设置权限,用户自己都记不住众多的账号和口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更不用说账号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了。
如何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服务,是我们开发建设应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共性的安全问题。
(5)实时控制系统和数据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电网的调度指挥,自动控制,微机保护等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在电力企业中起步早,应用水平高,不但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还实现了对电网一次设备的遥控,遥调以及保护设备的远方管理。随着数据网的建设和应用,这些电网监视和控制方面的系统逐步从采用专线通道传输数据转移到通过数据网络来传送数据和下发控制指控令。由于这些计算机系统可以直接管理和操作控制电网一次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数据网的安全可靠,信息指令传输的实时性等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其安全等级要求高于一般的广域网系统。
同时,这些电网控制和监视系统中的许多信息又是生产指挥,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需要通过和生产管理局域网互联,将数据传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各级领导和各专业管理人员察看,使用。数据网和生产管理局域网的互联带来了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互连的安全问题。
(6)电子商务的安全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市场,用电营销,财务管理等业务中的深入应用,电子商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开始起步。例如:电力市场系统中发电厂和电网公司之间的报价,电力交易,电费结算等都将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和完成,这可以视为电子商务中常提到的B2B模式。用电营销系统中的电费计费结算,用户买电交费,银电联网代收电费等,是典型的电力公司和用户之间的电子交易,可以视为电子商务中的B2C模式;以后还有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电子商务系统。
随着电子商务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逐步推广和深入,如何保障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绝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分清需求的轻重缓急,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步伐,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逐步投资。
1、做好安全风险的评估。进行安全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做好安全状况评估分析,评估应聘请专业信息安全咨询公司,并组织企业内部信息人员和专业人员深度参与,全面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找出问题,确定需求,制定策略,再来实施,实施完成后还要定期评估和改进。
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着重点在安全和稳定,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不能过分求全求新。
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与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的作用。
2、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解决相关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度综合考虑,分步实施。技术成熟的,能快速见效的安全系统先实施
3、计算机防病毒系统
计算机防病毒系统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信息安全技术,从硬件防病毒卡,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到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到企业版防病毒软件,技术成熟且应用效果非常明显。防病毒软件系统的应用基本上可以防治绝大多数计算机病毒,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能够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器自动升级,客户端病毒定义码自动更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多种应用平台杀毒的企业版杀毒软件,是电网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的首选。个人版本的杀毒软件适合家庭,小规模用户。
4、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信息资源访问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阶段,就必须仔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灵活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机制,明确信息资源的访问范围,制定信息资源访问策略。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采用增加安全访问网关的方法,来增强原有系统的用户管理和对信息资源访问的控制,以及实现单点登陆访问任意系统等功能。这种方式基本上不需要改动原来的系统,实施的技术难度相对小一些。对于新建系统,则最好采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技术,来实现不同系统通过同一个用户管理平台实现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
5、开展信息安全专题研究,为将来的应用做好准备
电网实时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应开展专题研究。
国家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对电网实时监视与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专门发文要求确保电网二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安全,要实现调度控制系统,数据网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和网络的有效隔离,甚至是物理隔离。
6、电子商务安全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应用
电子商务的安全牵涉很多方面,包括严格,安全的身份的认证技术,对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实现加密传输,采取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合同和交易的完整性及不可否认性等。这些方面又与信息安全基础技术平台密切相关,因此安全基础平台的建设对于电子商务的安全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已经有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投入在线使用,我们必须加快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将来会出现因电子在线交易不安全,不可靠的而导致电子商务系统无人敢用的局面。
7、依据法规,遵循标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了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任的分化,策略的规划,政策的制订,流程的制作,操作的审议等等。虽然信息安全"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说法不是很精确,但管理的作用可见一斑。
三、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国内其他电力企业也在积极研究和探讨,以下是一些粗浅的看法。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网络安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执法。企业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的这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企业也必须依据这些法律法规,来建立自己的管理标准,技术体系,指导信息安全工作。学习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国际上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比我们先进,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起步比我们更早,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标准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提高水平,少走弯路。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工作中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工作,为此必须各单位建立一个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常设机构,明确领导,设立专责人长期负责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长能保证信息安全工作长期的,有效的开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2、开展全员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信息安全不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事,它牵涉到企业所有的员工,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减少人为差错,失误造成的安全风险。
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还应该注意安全知识的层次性,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
3、充分利用企业网络条件,提供全面,及时和快捷的信息安全服务
山东省电力公司广域网联通了系统内的各个二级单位,各单位的局域网全部建成,在这种良好的网络条件下,作为省公司一级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应建立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平台,安全公告,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提供安全软件下载,搜集安全问题,解答用户疑问,提供在线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场所。网络方式的信息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是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方式。
4、在发展中求安全
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和防护系统黑客技术,计算机病毒等信息安全攻击技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掌握也不是完全的,安全防护软件系统由于技术复杂,在研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势必决定了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不可能百分百的防御各种已知的,未知的信息安全威胁。
不是所有的信息安全问题可以一次解决
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不可能一次就发现所有的安全问题。信息安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系统和设备,也仅仅是满足某一些方面的安全需求,不是企业有某一方面的信息安全需求,市场上就有对应的成熟产品,因此不是所有的安全问题都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5、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安全的需求也是逐步变化的,新的安全问题也不断产生,原来建设的防护系统可能不满足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这些都决定了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对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改进安全方案,调整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是一个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而发展的永恒课题。
摘要:根据电力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和问题,本文提出了信息安全工作开展的一般原则,从信息安全技术上和安全管理上提出了解决安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阐述了信息安全问题随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发展,应在发展中求安全的观点。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说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发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可逾跃。道理很简单,只有工业化,才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知识经济才能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比如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基因工程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如芯片等都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工业化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优秀和前提,是经济现代化的体现。道理同样并不深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工业化去装备和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装备和支撑强大的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才能推进技术的更大进步去实现工业化的升级,经济的现代化才能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和这一基础上,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才能最终建立起来,离开了经济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早在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中就将工业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并将此写进了新的党章之中。环顾宇内,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农业国家可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强大国家、富裕国家。正如台湾经济界强人赵耀东在其《平凡的勇者》一书所指出的,“世界各国,除了资源特别丰富的沙特等国外,没有任何高收入国家不是靠工业化的,——没有工业就没有前途”。此类国家清一色地都是工业国家,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
工业化水平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其中的优秀指标有以下几个: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1200美元—2400美元,(按1998年美元价值计算),中期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3、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界钱纳理等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中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人均GDP1000美元(1964)以上,一二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2.7%、37.8%和49.5%;就业结构为15.9%、36.8%和47.3%;
4、城市化水平,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根据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测算出,人均GDP800美元—1000美元(1964),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60.1—65.8%;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参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表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底才接近1000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2001年我国的这一指标才为51.5%;从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看,而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为15.2%、51.1%和33.6%,就业结构为50%、22.3%和27.7%;从城市化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8%;总的评价,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水平,正因为此同志才在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新的世纪、新的阶段,继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问题至为关键,它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出路和结果。
工业化道路是一国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一个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要受到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制约。这些一般规律人们普遍认同的有这么几个:一是从价值观念上讲,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这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还是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二是从社会生产方式上讲,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手工生产方式广为普及,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生产;三是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上讲,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入,不少企业专注于产品某一部分的生产或流通的某一环节,每一个工人也都成了分工链条的一个结点;规模经济阶段不可逾跃,随着分工日益深化,同类生产的集中不可避免,通过集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工业化过程还往往伴随着结构变动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往往都要发生重大变动,如产业结构一般要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等演进,从要素层次看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变迁的过程,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是工业化的先导和助推器,反过来工业化又推动着制度和体制的变迁;四是从面临的约束看,推进工业化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约束,这些约束都是硬约束,任何国家都饶不开、躲不过,总要想办法应对,应对不好,工业化的进程就会因此受制。受这些一般规律的制约,各国的工业化的道路,有共同性的一面,如都必须推进生产方式的转换、分工的深化、结构的升级,最终都要想办法处理饶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等。但由于一国家在推进工业化时面临的条件不同,从国际上说包括政治上的态势、经济上的联系和竞争,从国内上说包括、本国的经济水平、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等等,因此各国及一国在不同阶段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很大的个性和差异性,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讲,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应该由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的具体国情共同决定,不存在一条普适性的工业化道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命题。
何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我的理解这一概念涵盖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点与三大任务
五大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是指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二是经济效益好,是指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三是资源消耗低,是指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四是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从这5个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担负的三大任务是:一是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在实现了20年高速增长之后,还能以7%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有力地吸纳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生的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确保社会的稳定。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呢?新在那里呢?根据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比照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及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表现在:
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比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得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符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亦步亦趋显然不合适宜。那样我们就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帽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以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结合,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有效地改进了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为我们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上,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同时落后国家抓住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机遇,迅速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事例并不鲜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就是抓住从机械化工业化到电气化工业化转变的机遇,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是没有资格挑起世界大战的,再如印度,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如我们,工业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1998年农业人口还占整个国家人口的60%,而我国再这一指标上超过其近10个百分点,但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了历史机遇,近10年来信息业在计算机软件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大国,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850亿美元,出口创汇500亿美元,将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前景十分诱人,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一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新的技术起点上实现高层次的工业化,这是我们可资利用的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只能抓住而不可丧失的机遇;
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数字革命”和基因革命为代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能独善其身;三是全球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国家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前苏联—东欧的旧体制解体,到所有发达国家的放松管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既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大大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又使得国际需求速度相对放缓慢。这些变化都是英、美、德、日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他们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资源、原材料,倾销其产品,动辄就以坚船利炮打开落后国家市场大门的历史条件,我们也不可能具备。因此在我国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我们的工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了,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养吸引优秀人才,工业化就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最终我们也进入所谓的后工业化。否则,我们的产品就买不出去,我们的市场就会被别人占领,我们的钱就会被别人赚走,我们的人才就会被别人拐走,我们的工业化就无法实现。
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件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繁荣,但也较早品尝到了增长第一战略下工业化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发达国家不得不强化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新的世纪实现工业化,这条老路不能再走,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生活垃圾到处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水的污染,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爆炸的恶果。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与此同时,水污染日益剧增,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过度开采是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预计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将遭受悲惨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2000多种动物物种灭绝、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不能给本以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火上浇油,那样会犯众怒。二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再比如石油,石油是现代大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至为关键,就连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对此都不感掉以轻心,为什么要打海湾战争,为什么如此关注中东,是为了什么人权吗?是为了什么自由吗?不是,老尼克松一语道破天机,不是为自由,而是为石油。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短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处于总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80年发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等等,总之是天不蓝了,水不清了,土地荒漠化了,草原沙漠化了,酸雨来了,洪水来了,沙尘暴来了,大自然变得可怕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约3000亿元人民币。由上述因素决定,我们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以此为代价推进工业化进程。尽管从理论上讲工业化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发达国家走过的这一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道路的我们也不能走,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将工业化、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理由至少有这么几条,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体现;其次我国的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发达国家在高速工业化的时期,人口大都只有几千万,美国直到1914年人口才有1亿。英、法、意等直到1999年人口也还不足6000万,还不赶上江苏省的人口,对这些国家来说,10%左右的失业已经很严重了,也就几百万人,但中国就不同了。虽然未来30—40年间,我国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仍将高达3亿左右,其中适龄劳动人口相当客观。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加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人,目前城镇结存的失业和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最保守估计也要在1000万以上。此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的隐性失业会日益突出,光农业就有1.5—2亿需要转移出去,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很多劳动力素质不高,既不能与先进技术结合,也不能“对外出口”;最后,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又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但总体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杂志刊载的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率作过测算,按汇率换算后,中国大陆制造业平均周工资30美元,泰国58.3美元,韩国243美元,台湾328.9美元,香港436.6美元。这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工业制成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锫博士曾这样评论:“全世界都会发现,中国制造的制成品,具有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在中低档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中,中国产品所向无敌,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而且,统一的国家保证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中国工业制成品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低成本”。根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在日本的进口工业制成品中,中国1986年仅占4%,2000年上升到19%,增加了3倍多。中国产的摩托车、家用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产品,行销世界。总的看来,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范围,既注重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又注重劳动对技术的替代,从而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对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内需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相比表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过去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配置。新型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推进,工业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国有企业,又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社会资源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二是新的内外环境条件下的工业化,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是在大国称霸、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条件下展开的,虽然奠定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但精力分散,左的干扰很严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的基础上推进的,起点低,底子薄,党和政府不得不化大力气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及我们党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三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工业化,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背离的;改革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逐步结合起来,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城市化程度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现在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综上所叙,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的一条新世纪、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党的十六大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20年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怎样的奋斗目标呢?弄清这一点是我们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主要参照。
结合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及我们现有的工业化水平,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20年我国要起码在下列指标上有明显提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这一指标要达到3000美元(2000年汇率计算);二是在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提高到64%左右;三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幅度降低,到2020年降低到30%左右;四是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达到55%左右。此外环境保护工作也要有重大进展,生态恶化的态势基本得到遏止,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参照这一目标,反观我国经济现实,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我们具备了20多年改革和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200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533亿元人民币,比1989年增长近2倍,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34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6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等等,另一方面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深刻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不断产生,社会经济中潜伏的弱点、矛盾和比较劣势逐步暴露出来。这些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叠加,构成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障碍,这些问题突出的有这么几个:
1、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提高工业制造业提高其附加值的比重,要有现在的51%提高到2020年的64%左右。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中国没有一家),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产品8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或严重过剩,冶金行业生产能力只达到1/3,而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却不得不依靠进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设备65%以上靠进口),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是个虚胖子,尤其是配套能力差,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依赖国外技术装备,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家电大国,但绝大多数产品的优秀技术和关键部件依然依靠进口,以至于有人称我们家电大国没心没肺部;更令人关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占制造业附加值的比重为104%,比美国和日本1997年水平还低4-5个百分点,并且高技术的扩散不够,未能有效地改造传统产业),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被从空间上划分为界限明显的二大部分,一个是相对发达的城市经济,另一个是相对落后甚至是绝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我国这一矛盾比较突出,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成人文盲有8500万人、清壮年文盲2300万人,农民的不公平感增强,一位国际经济组织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我国的战略与管理杂志转文认为“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人还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受约束、极不稳定的贫困大军,在今天信息、交通、通信日益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眼中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政治不平等、利益不均衡、发展机遇不公平、生存环境反差很大的失衡的社会。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大之后新一届执政集团,首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尽管此公的言论有危言耸听之嫌疑,但已说明这一问题相当棘手。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使大多数的农民不再是农民)
其二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与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9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近1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根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每转移一个劳动力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去第三产业,而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程的限制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农业人口不能很快转移和城市化水平较快提高。
3、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一是本身就有那么的下岗、失业职工以及新增的待就业人口,二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求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在客观上又将在一定程度遏止就业的扩大,将这两者有机协调起来,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难题,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稳定就无法保障,市场需求也难以拉动。
4、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
跟上一个问题一样,这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又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会加剧资源短缺的程度,从而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开拓。前面我们说过,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其次,生态恶化的态势不可能一下子遏止住,也需要一个过程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环境污染少,污染少也是污染,遏止生态恶化的态势并最终实现生态的基本改善,任务的艰巨可向而知。
5、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
我们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基本实现工业化,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争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及与我们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严峻现实。我国经济实现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易。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如何呢?总得看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国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反是。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2001年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在2万美元以上;从技术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优秀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人才看,前面谈过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有关单位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出国热热度不减,1997年半数以上的我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计划留在美国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7万,只有9万余人学成回国。1996年派出国的留学人数为20905人,而毕业回国的仅6570人;从体制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IN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我国制造业规模只有美国的1/5,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5,1999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072万辆,美国1303万辆,日本990万辆,中国只有183万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0年经营收入只有560亿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通用公司的2.1%,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相比表现是一高一低一少,高价格,一般是国外同档次汽车的两倍,质量低,在首次故障里程、蚝油量、车重、智能化等指标都劣于国外同档次车,花色品种少,大部分是引进车型,自主开发的品种少)。我们就是在先进国家在很多方面占先、压着你、挤着你、打着你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还不止,现在的情形不仅是不进则退,而是进慢了,也等于退,
三、中央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是: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重点谈谈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个方面:产业服务业、企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个人服务业。这四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潜在需要。例如产业服务业需求就很大,那些从石化产业中剥离出来而上市的生产型石化企业,需要有专门为其服务的企业,而那些在重组中分离出来的石化续存公司,恰恰是具有专门为生产型石化企业服务的功能,因而石化产业的产业服务要求,为石化服务业创造了极大的就业机会。又例如,企业有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巨大服务需求,会创造很大的就业机会。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务、日常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教育服务等需求,个人需要有工作性服务及生活服务需求等,这些都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从我国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我国有庞大的传统工业,相当一部分具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们应当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使传统产业尽快提高水平,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又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要为促进实体经济服务,并防止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优秀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一套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粗放经营,我们必须在收入水平较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高收入阶段才面临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过去粗放经营,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顾生态和环境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国家和全社会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健全环境、气象和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3、协调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由两大动力推动,一是内部动力—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产权“大锅饭”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贫穷和愚昧同样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推进产权的人格化和经济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必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确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动力建立在保护合法财产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绝对贫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二是外部动力—开放,开放要有新局面。目前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销售额占这50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达83%以上,大大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就是即将加入WTO所带来的外来竞争加剧。从目前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心已经从引进外资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其中,一是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要素优化重组提高重要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发育产权市场化和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四是加快与国际大资本的产权融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少做些让人笑话的无用功,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期基本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就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21世纪初,工业设计在德国兴起,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大发展;工业设计也创造了美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神话,使美国能够在半个多世纪内雄居世界经济“大哥大”的宝座……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竞争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工业设计的竞争。
什么是工业设计?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赁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
由于工业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价值分析师、模型工程师等专家集团组成的共同劳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竞争力。专家们基于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水平、生活习惯等的科学把握,开发、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瑞士的机械手表,微软的软件……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他们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在策划、在设计“太阳经济”、智能建筑、地下城市、空间城市、模糊汽车等等。
工业设计是优秀竞争力,是因为它可以科学地配置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显而易见,工业设计的主旨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通的。在21世纪,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健和优秀。商家将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卓越的产品设计,任何先进技术精良装备与严格的管理都无法创造出精美的商品。
工业设计前景之“组织设计”是全新的革命
现代工业设计应该包括组织设计。
现代企业制度是20世纪组织设计最重要的成果。但是,企业制度的革命是永恒的。企业组织设计也没有终点。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的出现,人们设计了“全球工厂”、“元纸贸易”、“战略联盟”、“电视直销”、“网络营销”等各种生产和营销组织形式d
我们需要设计“全球工厂”。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竟争的优势,商战的严峻现实需要众多的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全球工厂”。
耐克(NIK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鞋供应商和制造商,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在新兴国家和地区进行。耐克甚至连样鞋也不生产。这就是“全球工厂”的初级阶段。
我们需要设计“战略联盟”。康柏电脑公司为迅速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个人电脑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开始就与十几家著名的软硬件公司,如微软、迪吉多等结成技术战略联盟,“借他人力量发展自己”。康柏电脑的大部分零件也采用外包的形式来组织供应,公司本身仅仅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行销网络。由于实行轻巧的高弹性组织,配合低价策略,康柏很快占领了个人电脑市场,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著名品牌。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创意是企业人的基本素质
科学的工业设计,其灵魂是设计创意。
设计创意是21世纪企业入的基本素质。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设计创意的经典事例太多了。索尼的盛田昭夫苦于女儿的收录机的声音太大的烦躁,促发了“随身听”的构想:美国硅谷两个青年电脑“发烧友”基于“让每个消费者桌上都有一台电脑”
的理想,领导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的PC电脑潮流;海湾战争后赋闲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为了“让普通人在移动中通讯”,轻松地将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引发了“大哥大”的流行;“令妇孺都能操作摄象机”的目标,使索尼创造了“掌中宝”;“在拍摄中即时观看影象”的设想,激发了夏普“彩色液晶显示屏手提摄象机”的独创......
21世纪的设计创意是在“世界产品大交流”的冲撞中产生的。目前世界市场各类商品的总量是150万种,中国市场才40多万种。由此可见,我国产品种类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企业应当大力激发设计师,多多创意,多多开发,积极投身于风起云涌的全球工业设计浪潮当中。
21世纪也是设计教育大发展时期。创意是需要教育的。创意也需要教育来普及。目前,各国都在加大设计学院的建设力度,如美国有35所工业设计的专门学院,日本与德国各有20所,韩国有15所,这些设计院校把目光都放在21世纪。未来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汽车设计师、建筑设计大师......将从这里诞生。
工业设计前景之“虚拟设计”是高科技设计的旗帜
21世纪的设计,应该是“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拉厄尔于8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等等。而虚拟设计则是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追求产品的设计完美和合理化。
虚拟设计通过“三维空间电脑图象”达到:1)真实。借助电脑和其它技术,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活动,把握人对产品的真实需要;2)交互。实现人与所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3)构想。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具现实感和客观性。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隆研究中心设计部经理罗勃认为,采用虚拟设计技术,可使整个设计流程时间减少2/3。
21世纪,虚拟设计将在建筑设计、装备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中发挥神奇的效用。
工业设计前景之“绿色设计”是新世纪的设计主题
绿色设计,是维护人类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绿色设计的目的是系统有序地探索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工业化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冲突。
绿色设计要求必须从生态伦理学出发,掌握如下原则:
——在新产品中尽可能节约物质资源。
——实行语义学革命。随着产品日趋多样化,能赋予产品“生命与意义”的产品语义学,正在取代传统的产品“机能与外型”的关系。要突出自然、环境的命题。
——设计创新。在造型、功能、色彩、选材等方面,努力向高、精、尖攀登。同时,要兼顾民族性和层次性
谈到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先看看在上海"中国工业设计周"了解的两组数据,其一是我国近20年来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其二是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改行。每年约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装和商标设计等行当,有40%至50%的人改行去搞装潢、广告,也有部分毕业生到网站进行网页设计,真正去做工业设计的人很少。为什么如此少量的毕业生就业要改行呢?难道真是市场饱和,还是市场不需要工业设计人才吗?
一些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国内许多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不甚了解,更谈不上重视。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外观设计和包装。许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成不变,如热水瓶、自行车、床单等,"老面孔"传了几代人。
令人可喜的是进入21世纪,更多企业已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据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朱焘介绍,现代工业产品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设计的成功。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质量不再是主要矛盾,抢占市场,获胜的关键在于工业设计的创新,在于其能否引导世界潮流。今天的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其设计问题,谁的工业设计有创新能取胜,谁就能赢得市场。目前国外许多大企业都拥有庞大的设计机构,象日本东芝,拥有的工业设计师数以百计。还有国内大企业海尔集团,就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国工业设计专家,每年投入的开发设计费达8000多万元。这些高投入获得了高回报,海尔产品广泛行销海外世界市场就是一个证明。这说明,市场需求更多的专业设计人才,工业设计越来越在市场受到重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加入WTO之后,只有工业设计人才得到重视、使用,我国的工业产品才能跻身广阔的世界市场,市场需要多层次、多门类的工业设计人才,工业设计人才在未来有极大的升值潜力。"工业设计"将是一个为我们国家、我们的企业大量创造知识产权的黄金水道,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21世纪的文化将是设计的文化!
非物资主义设计观的产生
纵观近代工业社会的设计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时期各具特点的设计方式,其中无不蕴涵着设计的本质表现,体现着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既都是以“物质”的设计和生产来解决人们生产中的问题和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要,正是这种“物”的积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无疑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的面貌。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改变在过去短短的二百年里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非物质主义设计观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并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提出来的:
2.1环境问题。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自然,伴随着物质财富大量设计和生产的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严重威胁到人类与地球共同进化与持续生存发展的可能,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森林面积的缩小、土地沙漠化、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灾害的频繁等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意识到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共存共生的发展观念;
2.2人口问题。人类已有60亿之众,在21世纪,人口还会大幅度地增长,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医学的进步,我们又将面临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地球。到2015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75亿,过多的人口及其对物质的需求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更严重的损害;
2.3文化的因素。随着人类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消费观念从物(产品)的层面转为服务层面,从“物为我用”转为“物尽其用”,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2.4科技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的设计理论——“非物质主义”设计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非物质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与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设计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以服务为优秀的消费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非物质主义”设计理念
“非物质主义”设计理念倡导的是资源共享,其消费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以产品消费为主流,其做法是:生产者生产和销售产品,用户购买后占有产品并使用产品得到服务,产品寿命终结将其废弃。“非物质主义”的做法是: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按服务量付费。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服务为中心的消费模式,它与传统的产品消费模式的区别在于:3.1先占有后使用的消费必然存在着排他性,伴随着产品功能的闲置浪费;而“非物质主义”使单个产品的服务量共享,以服务量为纽带联系生产者与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3.2“非物质主义”的生产者是以提供“服务”达到盈利的目标,这将弱化有计划的产品废止制,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者的着重点将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综合起来,使生产者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如有用部件的回收再用等。
1工业设计外延的延伸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工业设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成功实现了几次蜕变,从早期的装饰设计、样式设计、再到今天的人为事物的科学,工业设计一步一步的、在摸索与多次碰壁中渐渐成长,现在已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国力的根本保证,其作用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的把握其本质。
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也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提升。在当今的创意产业社会中,对“工业设计”概念的重新界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2001年汉城工业设计家宣言》指出:“工业设计将不再只创造物质的幸福。工业设计应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灵活地适应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按照这样的定义,工业设计将逐渐脱离工业产品这个载体向着创意产业中其他的行业蔓延,工业设计的外延不断扩大、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将会出现跳出创意产业的圈子、与创意产业并驾齐驱的局面。它在创意产业的范围内不断扩张,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态使它不满于创意产业的局限,力图摆脱创意产业的束缚,但其本身的特性注定了与创意产业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二者既有因其行业特性的不同而形成的矛盾,特别是工业设计的急剧膨胀对创意产业的地位造成了威胁,又有互相亲近、增加了解的欲望,对方的每次进步都能引起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发展,这是对二者关系的描述。
2工业设计的发展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工业设计是创意产业重要的支撑部分,缺乏了工业设计的创意产业恐怕难有今天的影响力。工业设计作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利器,所产生的高附加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关注。索尼公司董事长兼CEO大贺典雄曾说:“设计是在市场上将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区分开来的唯一的东西。”工业设计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可在很多国家和企业的案例中得到证明,例如韩国曾经是一个保守、落后、贫穷的东亚岛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撅不振。
3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
在创意产业没有被明确提出之前,工业设计发展缓慢,人们并没清楚的意识到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为工业设计师对产品只是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不可能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更不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当创意产业以其出色的经济效益从其他产业中跳出来、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以后,人们在关注创意产业的时候更进一步的注意到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工业设计的存在,可以说这是工业设计从小丑到主角的转变。
创意产业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背景,发展创意产业能为工业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其产生更多、更好的设计,比如,创意产业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宽松的设计氛围、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合理的设计评价体系、互动交流的平台等等。另外,各地的创意产业组织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如创意产业博览会,各种作品齐聚一堂,这就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从电影、服装、绘画、民间手工艺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同时会也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其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认可,更进一步讲,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总之,发展工业设计势必创意产业促进的发展,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也会促进工业设计的长足发展,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结束语
作者通过对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在实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得出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工业设计的发展能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两者唇齿相依,共同发展。创意化和产业化是创意产业的两种运行模式,创意产业本身就是这两种运行模式的结合,并不断重复着“创意的产业化”和“产业的创意化”,这两种运行模式互相结合、交替运行,共同确保创意产业平稳、迅速、持久的发展。创意产业的这种特点启示我们,在创意产业背景下工业设计的发展策略也要将二者相结合,但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可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在结合的过程中有所侧重。
论文摘要:本章主要论述了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的关系,在正确认识创意产业的基础上,作者回顾了工业设计的概念变迁,说明其内涵与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社会进入创意产业发展阶段后,工业设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此背景,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前提是先研究出创意产业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只有弄清楚二者的亲密关系,工业设计才能根据创意产业的特点调整自己,从而探寻出发展的方向。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说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发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可逾跃。道理很简单,只有工业化,才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知识经济才能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比如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基因工程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如芯片等都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工业化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优秀和前提,是经济现代化的体现。道理同样并不深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工业化去装备和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装备和支撑强大的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才能推进技术的更大进步去实现工业化的升级,经济的现代化才能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和这一基础上,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才能最终建立起来,离开了经济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早在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中就将工业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并将此写进了新的党章之中。环顾宇内,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农业国家可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强大国家、富裕国家。正如台湾经济界强人赵耀东在其《平凡的勇者》一书所指出的,“世界各国,除了资源特别丰富的沙特等国外,没有任何高收入国家不是靠工业化的,——没有工业就没有前途”。此类国家清一色地都是工业国家,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
工业化水平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其中的优秀指标有以下几个: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1200美元—2400美元,(按1998年美元价值计算),中期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3、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界钱纳理等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中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人均GDP1000美元(1964)以上,一二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2.7%、37.8%和49.5%;就业结构为15.9%、36.8%和47.3%;
4、城市化水平,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根据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测算出,人均GDP800美元—1000美元(1964),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60.1—65.8%;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参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表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底才接近1000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2001年我国的这一指标才为51.5%;从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看,而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为15.2%、51.1%和33.6%,就业结构为50%、22.3%和27.7%;从城市化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8%;总的评价,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水平,正因为此同志才在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新的世纪、新的阶段,继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问题至为关键,它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出路和结果。
工业化道路是一国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一个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要受到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制约。这些一般规律人们普遍认同的有这么几个:一是从价值观念上讲,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这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还是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二是从社会生产方式上讲,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手工生产方式广为普及,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生产;三是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上讲,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入,不少企业专注于产品某一部分的生产或流通的某一环节,每一个工人也都成了分工链条的一个结点;规模经济阶段不可逾跃,随着分工日益深化,同类生产的集中不可避免,通过集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工业化过程还往往伴随着结构变动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往往都要发生重大变动,如产业结构一般要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等演进,从要素层次看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变迁的过程,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是工业化的先导和助推器,反过来工业化又推动着制度和体制的变迁;四是从面临的约束看,推进工业化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约束,这些约束都是硬约束,任何国家都饶不开、躲不过,总要想办法应对,应对不好,工业化的进程就会因此受制。受这些一般规律的制约,各国的工业化的道路,有共同性的一面,如都必须推进生产方式的转换、分工的深化、结构的升级,最终都要想办法处理饶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等。但由于一国家在推进工业化时面临的条件不同,从国际上说包括政治上的态势、经济上的联系和竞争,从国内上说包括、本国的经济水平、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等等,因此各国及一国在不同阶段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很大的个性和差异性,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讲,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应该由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的具体国情共同决定,不存在一条普适性的工业化道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命题。
何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我的理解这一概念涵盖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点与三大任务
五大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是指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二是经济效益好,是指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三是资源消耗低,是指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四是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从这5个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担负的三大任务是:一是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在实现了20年高速增长之后,还能以7%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有力地吸纳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生的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确保社会的稳定。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呢?新在那里呢?根据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比照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及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表现在:
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比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得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符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亦步亦趋显然不合适宜。那样我们就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帽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以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结合,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有效地改进了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为我们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上,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同时落后国家抓住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机遇,迅速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事例并不鲜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就是抓住从机械化工业化到电气化工业化转变的机遇,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是没有资格挑起世界大战的,再如印度,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如我们,工业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1998年农业人口还占整个国家人口的60%,而我国再这一指标上超过其近10个百分点,但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了历史机遇,近10年来信息业在计算机软件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大国,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850亿美元,出口创汇500亿美元,将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前景十分诱人,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一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新的技术起点上实现高层次的工业化,这是我们可资利用的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只能抓住而不可丧失的机遇;
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数字革命”和基因革命为代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能独善其身;三是全球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国家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前苏联—东欧的旧体制解体,到所有发达国家的放松管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既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大大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又使得国际需求速度相对放缓慢。这些变化都是英、美、德、日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他们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资源、原材料,倾销其产品,动辄就以坚船利炮打开落后国家市场大门的历史条件,我们也不可能具备。因此在我国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我们的工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了,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养吸引优秀人才,工业化就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最终我们也进入所谓的后工业化。否则,我们的产品就买不出去,我们的市场就会被别人占领,我们的钱就会被别人赚走,我们的人才就会被别人拐走,我们的工业化就无法实现。
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件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繁荣,但也较早品尝到了增长第一战略下工业化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发达国家不得不强化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新的世纪实现工业化,这条老路不能再走,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生活垃圾到处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水的污染,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爆炸的恶果。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与此同时,水污染日益剧增,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过度开采是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预计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将遭受悲惨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2000多种动物物种灭绝、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不能给本以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火上浇油,那样会犯众怒。二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再比如石油,石油是现代大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至为关键,就连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对此都不感掉以轻心,为什么要打海湾战争,为什么如此关注中东,是为了什么人权吗?是为了什么自由吗?不是,老尼克松一语道破天机,不是为自由,而是为石油。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短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处于总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80年发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等等,总之是天不蓝了,水不清了,土地荒漠化了,草原沙漠化了,酸雨来了,洪水来了,沙尘暴来了,大自然变得可怕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约3000亿元人民币。由上述因素决定,我们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以此为代价推进工业化进程。尽管从理论上讲工业化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发达国家走过的这一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道路的我们也不能走,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将工业化、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理由至少有这么几条,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体现;其次我国的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发达国家在高速工业化的时期,人口大都只有几千万,美国直到1914年人口才有1亿。英、法、意等直到1999年人口也还不足6000万,还不赶上江苏省的人口,对这些国家来说,10%左右的失业已经很严重了,也就几百万人,但中国就不同了。虽然未来30—40年间,我国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仍将高达3亿左右,其中适龄劳动人口相当客观。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加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人,目前城镇结存的失业和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最保守估计也要在1000万以上。此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的隐性失业会日益突出,光农业就有1.5—2亿需要转移出去,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很多劳动力素质不高,既不能与先进技术结合,也不能“对外出口”;最后,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又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但总体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杂志刊载的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率作过测算,按汇率换算后,中国大陆制造业平均周工资30美元,泰国58.3美元,韩国243美元,台湾328.9美元,香港436.6美元。这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工业制成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锫博士曾这样评论:“全世界都会发现,中国制造的制成品,具有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在中低档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中,中国产品所向无敌,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而且,统一的国家保证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中国工业制成品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低成本”。根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在日本的进口工业制成品中,中国1986年仅占4%,2000年上升到19%,增加了3倍多。中国产的摩托车、家用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产品,行销世界。总的看来,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范围,既注重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又注重劳动对技术的替代,从而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对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内需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相比表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过去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配置。新型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推进,工业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国有企业,又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社会资源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二是新的内外环境条件下的工业化,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是在大国称霸、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条件下展开的,虽然奠定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但精力分散,左的干扰很严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的基础上推进的,起点低,底子薄,党和政府不得不化大力气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及我们党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三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工业化,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背离的;改革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逐步结合起来,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城市化程度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现在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综上所叙,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的一条新世纪、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党的十六大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20年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怎样的奋斗目标呢?弄清这一点是我们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主要参照。
结合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及我们现有的工业化水平,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20年我国要起码在下列指标上有明显提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这一指标要达到3000美元(2000年汇率计算);二是在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提高到64%左右;三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幅度降低,到2020年降低到30%左右;四是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达到55%左右。此外环境保护工作也要有重大进展,生态恶化的态势基本得到遏止,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参照这一目标,反观我国经济现实,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我们具备了20多年改革和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200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533亿元人民币,比1989年增长近2倍,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34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6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等等,另一方面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深刻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不断产生,社会经济中潜伏的弱点、矛盾和比较劣势逐步暴露出来。这些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叠加,构成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障碍,这些问题突出的有这么几个:
1、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提高工业制造业提高其附加值的比重,要有现在的51%提高到2020年的64%左右。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中国没有一家),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产品8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或严重过剩,冶金行业生产能力只达到1/3,而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却不得不依靠进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设备65%以上靠进口),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是个虚胖子,尤其是配套能力差,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依赖国外技术装备,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家电大国,但绝大多数产品的优秀技术和关键部件依然依靠进口,以至于有人称我们家电大国没心没肺部;更令人关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占制造业附加值的比重为104%,比美国和日本1997年水平还低4-5个百分点,并且高技术的扩散不够,未能有效地改造传统产业),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被从空间上划分为界限明显的二大部分,一个是相对发达的城市经济,另一个是相对落后甚至是绝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我国这一矛盾比较突出,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成人文盲有8500万人、清壮年文盲2300万人,农民的不公平感增强,一位国际经济组织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我国的战略与管理杂志转文认为“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人还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受约束、极不稳定的贫困大军,在今天信息、交通、通信日益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眼中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政治不平等、利益不均衡、发展机遇不公平、生存环境反差很大的失衡的社会。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大之后新一届执政集团,首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尽管此公的言论有危言耸听之嫌疑,但已说明这一问题相当棘手。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使大多数的农民不再是农民)
其二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与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9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近1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根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每转移一个劳动力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去第三产业,而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程的限制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农业人口不能很快转移和城市化水平较快提高。
3、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一是本身就有那么的下岗、失业职工以及新增的待就业人口,二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求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在客观上又将在一定程度遏止就业的扩大,将这两者有机协调起来,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难题,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稳定就无法保障,市场需求也难以拉动。
4、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
跟上一个问题一样,这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又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会加剧资源短缺的程度,从而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开拓。前面我们说过,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其次,生态恶化的态势不可能一下子遏止住,也需要一个过程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环境污染少,污染少也是污染,遏止生态恶化的态势并最终实现生态的基本改善,任务的艰巨可向而知。
5、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
我们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基本实现工业化,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争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及与我们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严峻现实。我国经济实现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易。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如何呢?总得看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国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反是。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2001年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在2万美元以上;从技术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优秀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人才看,前面谈过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有关单位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出国热热度不减,1997年半数以上的我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计划留在美国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7万,只有9万余人学成回国。1996年派出国的留学人数为20905人,而毕业回国的仅6570人;从体制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IN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我国制造业规模只有美国的1/5,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5,1999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072万辆,美国1303万辆,日本990万辆,中国只有183万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0年经营收入只有560亿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通用公司的2.1%,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相比表现是一高一低一少,高价格,一般是国外同档次汽车的两倍,质量低,在首次故障里程、蚝油量、车重、智能化等指标都劣于国外同档次车,花色品种少,大部分是引进车型,自主开发的品种少)。我们就是在先进国家在很多方面占先、压着你、挤着你、打着你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还不止,现在的情形不仅是不进则退,而是进慢了,也等于退,
三、中央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是: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重点谈谈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个方面:产业服务业、企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个人服务业。这四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潜在需要。例如产业服务业需求就很大,那些从石化产业中剥离出来而上市的生产型石化企业,需要有专门为其服务的企业,而那些在重组中分离出来的石化续存公司,恰恰是具有专门为生产型石化企业服务的功能,因而石化产业的产业服务要求,为石化服务业创造了极大的就业机会。又例如,企业有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巨大服务需求,会创造很大的就业机会。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务、日常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教育服务等需求,个人需要有工作性服务及生活服务需求等,这些都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从我国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我国有庞大的传统工业,相当一部分具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们应当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使传统产业尽快提高水平,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又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要为促进实体经济服务,并防止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优秀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一套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粗放经营,我们必须在收入水平较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高收入阶段才面临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过去粗放经营,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顾生态和环境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国家和全社会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健全环境、气象和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3、协调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由两大动力推动,一是内部动力—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产权“大锅饭”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贫穷和愚昧同样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推进产权的人格化和经济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必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确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动力建立在保护合法财产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绝对贫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二是外部动力—开放,开放要有新局面。目前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销售额占这50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达83%以上,大大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就是即将加入WTO所带来的外来竞争加剧。从目前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心已经从引进外资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其中,一是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要素优化重组提高重要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发育产权市场化和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四是加快与国际大资本的产权融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少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少做些让人笑话的无用功,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期基本实现高质量的工业化,就能摆脱农业国的帽子,跨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1.推进青海工业化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结合。青海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既为工业提供原料,又为工业品拓展市场。工业化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而且体现在农业领域,即不断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武装农业,推进农业的工业化、社会化。因此,要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城镇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经济能量集聚地和商品集散地,加速城镇化可以促进工业化。信息产业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新兴重要产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青海推进工业化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结合。要注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村工业化水平。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工业的硬环境,通过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同时,注意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2.工业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业化,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实现后来居上是不可能的,但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符合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生态利益,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是经济质量不断提高的速度。否则,就将欲速而不达。当前,在把握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中,绝不能只追求量的扩张而“饥不择食”、盲目引进,对那些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应拒绝引进和发展,绝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社会生态利益为代价来谋取暂时的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最终将是慢速发展或完全失去发展的基础,国内外这样的教训是非常之多且非常深刻的。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加快速度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坚持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工业的发展固然很重要,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种生产要素大跨度组合、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仅仅“靠山吃山”、依靠当地资源和市场的内向循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显然是行不通的。我国已加入WTO,事实上已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分工合作,任何地方在封闭的状态下关起门来搞建设已不可能。因此,在推进青海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冲破“食桑作茧”、“画地为牢”的思维定势,把工业发展置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格局中加以定位,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和外向度,拓宽工业发展的空间。
推进青海工业化明确的目标
工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
近期目标。“十五”期间,工业总量明显增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明显效果,工业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化水平在全国排位前移。到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达到34%,强省富民取得实质性效果。
中期目标。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40%;工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比2000年翻一番,工业对经济的带动力明显增强,工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远景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的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2;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左右;工业化水平达到全国的中等水平。
围绕实现以上工业发展目标,青海推进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1.着力扩大工业总量。工业总量小,是当前青海工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推进青海工业化,首要任务是扩大总量。其一,要增加工业投和入。只有增加投入,才能实现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从而扩大工业总量。增加工业投入,一靠招商引资。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增加工业投入的最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当前,要抓住世界经济下滑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的市场资本投向青海工业,实现工业总量的扩张。二是放手发展民营工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工业投入的主要渠道是吸引和聚集民间资本投向工业。政府对工业的投入应更多地用于基础和公共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更利于投资者办工业的硬环境。政府的资金即使投入工业项目,也只能是通过“四两”来“拨千斤”,引导更多的市场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向工业项目。因此,要放手发展民营工业,支持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革体制,通过股份制、租赁、承包、出让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盘活公有制工业企业存量资产,实现内涵式扩大工业总量。需要明确的是,扩大总量并非纯粹量的增加,而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断升级的量的扩大,是企业整体素质、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的量的扩大。因此,必须把扩大总量与调整工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使量的扩张建立在提高工业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
2.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推进青海工业化,必须把调整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作为“重头戏”来唱,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1)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培育支柱产业。重点做大做强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并适时启动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用高新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冶金、制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开发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必须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对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如贷款给予贴息,设立技术创新奖、质量提高奖、销售收入奖、招商引资奖、规模经营奖等。财政每年应从工业增加税收中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2)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要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组织集中度,逐步形成一批以骨干企业为优秀、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联合为纽带的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的企业集团。要有重点地组建发展水电集团、盐化工集团、石汽天然气集团、有色金属集团、制药集团公司等,以增强竞争优势,在抓大的同时要扶小,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基于青海小企业多的现状,应引导基础较好的企业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路子,生产适销对路、竞争力强的产品;支持基础较差的企业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围绕有实力的产品和大企业开展生产服务。对少数落后企业,应关、停、并、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总之,哪种企业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增强竞争力,更有利于加快发展,就采取那种企业组织形式。
(3)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通过股份制、产权出售、租赁、承包等形式,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要从青海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少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加民营经济在工业中的比重。200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只占全部总产值的25%,比例过低。为此在做法上,一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对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种种歧视和偏见,大力表彰非公有制工业经济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形成发展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放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规定明确禁止和限制的领域外,非公有制工业经济都可以进入。同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包括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成份实现一视同仁政策,为其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加强对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服务和支持。政府职能部门要实现从只管“公家”到服务“全社会”的转变,按照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在创业指导、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拓展、人才培训以及融资、社保等方面,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提供良好服务。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占全部工业的比重。
3.着力优化工业布局。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任务。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效益、效率的原则,优化工业布局。从我省实际出发,应重点发展一个区域、二大走廊、三个园区。一个区域即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为主的柴达木资源开发区。二大走廊即黄河下游以水电工业为龙头的无污染工业走廊、湟水谷地耗电工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走廊。三个园区即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材料,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中藏药、生化药、保健品、绿色食品等产业;甘河滩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高耗电和建材工业;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盐湖化工产品、建材产品和高标号成品油。
推进青海工业化圈定的措施
要完成青海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把青海工业化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切实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营造浓郁氛围。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条件下的工业化,而不是仍带着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工业化;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我国加入WTO大背景下的工业化,而不是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下的工业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形式下的工业化,而不是一个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业化;是在“短缺经济”结束,产品结构性过剩时期的工业化,而不是卖方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而不是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工业化。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如果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老套套、旧框框里,推进工业化就必然写不出“大手笔”,打不开新局面。应当肯定,经过22年的改革开放,青海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更新观念未有穷期,只要实践在发展,认识的深化就不应当止步。当前,青海工业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首要的还是思想观念滞后于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作为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的“开场戏”来唱,在全省深入开展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破除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如找省长、找市长不如找市场的观念;小开放小发展,大开放大发展,“客主双赢的观念”;“不怕客观条件差,就怕主观不努力”、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观念及科技、知识、信息、政策、管理、资本、人才等要素是更重要的资源的观念;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等等。总之,要以思想观念的再转变,促进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配合学习讨论活动,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纸、墙报、板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青海推进工业化的意义、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纸有文章,以形成推进工业化的浓郁氛围。
2.精规划设计。规划是推进工业化的基础工作,是工业化的发展蓝图。搞好科学规划,对防止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抓紧组织力量,认真做好规划工作。在制定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推进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在有关具体内容上要与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划相衔接。二是既要遵循工业化的规律,又要紧密结合青海实际,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发挥优势;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又要有具体的对策措施,使之具有战略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不仅要有全省工业化的总体规划,而且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区域规划、部门规划、行业规划以及具体项目规划,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四是要及时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方案,以保障规划顺利地付诸实施,使蓝图真正能够逐步变为现实。
3.做好项目工作。项目是资金、技术、劳力、土地、能源等一系列生产要素的组合和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零部件,是推进工业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青海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走在西部大开发前列,就必须瞄准市场,依托资源优势,培植一批大工业项目,孵化一批骨干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优势,带动工业总量的扩张。去年以来,省政府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工业发展的45个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电力、盐化工、有色金属、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机械以及资源勘探与开发等十个领域,总投资约50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年新增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相当于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到“十五”末,基本形成15—20户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超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构建起青海特色经济的工业框架,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落实项目业主和建设资金,使其尽快开工建设,及早发挥效益。要建立有利于项目实施和企业成长的新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则,合理布局,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好项目库。积极探索建立业主出资、社会募资、政府资助的资金筹措机制,强化金融的支持配合作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重点放到资本市场。在项目建设上要形成“瞄准一个市场,启动一个课题;开发一个产品,创建一个企业;培育一批品牌,形成一个基地;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有效机制。集中力量发展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的同时,辐射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特别是民营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抓好企业创新。要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着力抓好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1)要抓好体制创新。一是改革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市场资本和民间资金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对市场主体和自然人出资建设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类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而取消审批制。逐步形成国内与国外、政府与民间、计划与市场、自筹与负债、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投资风险企业化的投融资体制。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建立起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加快国有产权结构的调整;建立和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大中小企业并举,抓大要强,进而有为;放小要活,退而有序。三是要完善用地制度,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工业项目用地,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滩支持工业项目建设。支持工业项目性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手续。简化工业用地审批程序,优先解决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金管理社会化,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并轨,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五是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该由市场运作的事项坚决取消行政审批。各级政府要做企业不愿做,不想做、做不了的事,集中力量改善投资环境,培育要素市场,维护市场秩序,让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2)抓好技术创新。在政策、资金上支持企业成为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企业引进和开发科技成果,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既要适时启动高新技术产业,更要注意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要在高新技术局部领域实现突破,更要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具体说来,要抓好“两化”:一是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聚集,形成局部优势,有选择地上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加强引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二是传统产业技术化。着力加强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带动传统产业的提升、优化。要以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轻金属新材料和生物工程制品为突破口,加大适用高新技术的引进、委托开发和自主开发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盐湖化工,重点开发镁、锂、锶等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力求形成高技术产业群,在钾光卤石脱水技术上的基础上,开发水氯镁石脱水技术,大幅度降低金属镁的生产成本。加快锶资源开发,以碳酸锶为龙头,积极发展硝酸锶、氯化锶、氢氧化锶和金属锶的生产试验研究,发展锶系列产品。逐步放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镁锂比条件下的提锂工艺,尽快做大做强青海锂产业。轻金属新材料,重点研制和引进硼、锂、镁、铝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推进硼酸铝晶须等的产业化进程,发展高强度镁基合金、高强度铝基合金、超强度改性工程塑料、锶铝合金及其下游产品以及纳米技术产品等,延长产业链。生物工程制品,大力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风湿病、糖尿病、肿瘤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和藏药新品种,推进中藏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同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某些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3)抓好管理创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期权制等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将经营管理技能视为生产要素,进入企业分配,把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激励经营管理者开拓奋进,力促企业快速发展。
5.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谁拥有名牌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温州市是浙江省最边远的地区,现在是民营工业发达地区,是后发展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典范。其靠的就是名牌战略。目前,青海的工业不论生产规模,还是竞争能力都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扶持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和知名度,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一,树立强烈的名牌战略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创名牌事关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命运,是推进工业化的永恒主题;实施名牌战略,企业是直接受益者,但更大的受益者则是名牌企业所在的地区,青海若能有一、二个叫得响甚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对于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加快青海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非同小可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其二,选择优势产业和项目创名牌。从比较优势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势产业中筛选优势项目,在优势项目的开发中创名牌、树名牌。这些产业都可以作为创名牌的选择对象。同时,也可从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中创名牌。就企业而言,应千方百计争创名牌、名牌企业。就政府而言,应努力创区域名牌的生命、科技是名牌的支撑、广告是名牌的翅膀、设计是名牌的源泉、服务是名牌的护卫的经营理念,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苦功,在推动科技进步上花力气,在宣传广告上做文章,在精心设计上出创意,在优质服务上使实劲。其四,营造创名牌的良好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对著名品牌和名牌产品,要争取在税收上下给予适当的优惠,在技改或新产品开发贷款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对创名牌产品的企业,政府按品牌的档次给予奖励。二是优化社会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侵权行为,保护名牌企业的利益,为名牌产品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6.做活招商引资文章。近些年,青海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绝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层次和水平上,要抓住世界经济下滑和衰退、国际剩余资本可能更多地向我国转移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把青海工业的“蛋糕”做大。一是筛选、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做到既有传统项目,又有新建特色项目;既有劳动密集型项目,又有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项目的包装要有诱惑力、吸引力,足以激活投资者的兴奋点。二是拓宽招商引资思路。通过组团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多种形式,国外招商,省外招商等多种渠道,把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老板引到青海来创实业。三是完善招商引资策略。做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资与引人才、技术、管理、品牌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整体水平。四是改进招商引资方法。采取以资源换技术、产权换资金、存量换增量、市场换项目等灵活多样的办法,务必在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浓度上有新突破。五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既要改善硬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开发管理好城镇,“筑巢引凤”;更要优化软环境,重点是营造好法制、政策、服务、市场、社会和人文六大环境,法制环境方面,主要是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使投资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待遇。服务环境方面,应坚持和完善联合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公示制和限时服务等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清理收费项目,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集资。市场环境方面,应进一步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监督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方面,应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人文环境方面,应在文明言行、公共卫生以及居民行为规范等方面着力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7.强化人才开发利用。人才是“国之大宝”。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谁就能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青海拥有一定的人才资源,但总体上比较匮乏,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念,加大开发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人才培养要从公民素质抓起,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搞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本地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可从机关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企业去锻炼,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相对丰厚的物质回报、真挚的感情、体现知识和人才价值的事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建立完善报酬与业绩挂钩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允许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积极推行技术入股和管理入股。同时,还要做好引智工作。引智是见效快、成本低的引进人才的一种方式。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长住,但求常来”,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智力为我所用。此外,要盘活人才存量,摸清青海到底拥有多少人才,并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才智和潜能,为工业化提供智力支持。
8.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重要支柱产业,正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化是工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加快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是工业企业参与两个市场竞争、利用两种资源的现代手段。因此,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起点推进工业化,从而实现工业化跳跃式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府和企业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一是政府推动和推广信息化。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推广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网络,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建设。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抓好信息化建设。要组织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到企业信息化搞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参观,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对水电、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中藏药、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信息化建设,省政府应在人才、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并在上述产业中分别选择一至两家企业进行信息化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二是企业发展和利用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技术创机关报、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解决企业各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决策效率和经营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工业产供销、科研各方面的广泛运用,促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库存、缩短反应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市场风险。采取举办企业上网宣传活动、组织青海产品网上博览会等有效办法,推进企业上网,并从一般的上网到设网页、建网站,借助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和引进电子商务等现代贸易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
注重绿色设计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产品开发,是从对绿色产品的设计开始的,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使绿色设计不应仅是一个倡议和提议,它应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面对当前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温室效应,资源殆尽,每个地球人都感到生存的危机。
因此,工业设计师作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设计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而绿色设计的实质就是使产品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并在本质上更接近自然。绿色产品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产品原料和能源的无公害和低消耗。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如制造一台个人电脑需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大约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例如,用于制造电脑机壳的塑料都含有一层防火的有害制剂。一台电脑显示器中含有约2.5磅的有毒元素铅,如果将淘汰的电脑垃圾掩埋在土壤中,这些玻璃中的铅就会渗透出来,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现在采用的方法是将它们进行焚化处理,但在焚化过程中,这些原料将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空气造成污染,最终形成酸雨。鉴于这种现象,目前许多电脑公司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从使用---废弃---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或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能耗降至最低。最近,IBM公司宣布,该公司新的流水线中,制造中央处理器的塑料将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瑞典的富豪汽车公司,最近也推出一项有关环境政策:该公司生产的所有汽车,从设计到变成废铁回收,都要考虑它对环境的影响,不仅最大限度地关注环境安全,而且关注产品从结构到设计、从生产,使用到最后处理的生命周期,以及购买零部件时,都要选择利于环保和可回收的材料。
提起消灭害虫,人们马上就想到施放农药,喷杀虫剂,可是当喷出大量的化学药剂时,不光杀死了害虫,还污染了环境,并使蔬菜瓜果中残留大量农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而荷兰的一家蔬菜公司采用益虫吃害虫的构想:在蔬菜温室大棚内放置一台探测仪,测出该温室内的害虫数量,然后到专门生产益虫的工厂购买数倍于害虫的益虫投入大棚内,害虫寡不敌众,终被益虫一扫而光。这种绝妙的构想真可谓一举数得,既减少了污染(不用化学药剂),又保证了蔬菜瓜果的天然、洁净,而且还发展了一个相关产业-----益虫生产。
树立绿色设计观念重新审视现代设计
以往工业设计最终目标,是针对产品的基本属性:即在完成了该产品应达到的技术、功能、工艺以及市场的目标后,传统的设计目标就算大功告成了。而绿色设计则包含产品从创意构思到制造、使用以及废弃后回收、再生处理的各个过程,也就是包括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考虑产品环境属性的同时,预先考虑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以此作为绿色设计的目标。
树立绿色设计的观念就是要让工业设计师认识到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因为个体的消费动机虽然来自于他们的心理需求,但那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却不能不受到社会消费时尚的强烈影响。
在德国,政府立法规定电视制造企业必须回收自己的电视机方能生产,为此,施奈特电子公司不久前研制出了一种“绿色电视机”,其零部件回收率高达90%以上。目前德国30%的商品已成为绿色产品。这得利于该国1977年实施的“蓝天使”计划: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符合环保要求,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授予“绿色产品”标志。无此标志的商品,在进口时要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虽带有明显的贸易歧视,却受到本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同。而后,西方其他国家甚至包括日本也相继建立了绿色标志认证制度,以保证消费者能识别产品的环保属性,从而也激励企业去生产无公害、低污染的绿色产品。
在日本,许多储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旧木酒桶,以往都被人丢弃或当柴烧,一家具公司偶然发现并加以利用,使这废弃的木酒桶成了家具的上好木材。具体作法是:先将木酒桶拆开,将弯曲的木板条进行热压处理,然后再将压直了的木板条拼成板材,进行抛光,上漆等工艺处理,成了桌、茶几、长椅等家具的面板。利用旧木酒桶做的家具,不仅低降成本35%以上,而且因木酒桶长时间被酒精渗透、浸泡,制造出来的家具竟然从未发生蛀虫现象,这真是歪打正着!
进入新世纪,工业设计师今天所担负的使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艰辛,他们必须面对许多新问题: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要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还应从材料的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应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能够循环使用,把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与环境指数列入同等的设计指标,使更多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进入市场。
工业设计从以往单调的机械化造型转向具有语意化、人性化的造型设计,并力求使造型简洁,设法减少空间、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消耗,使产品能耐久和持续使用,绿色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的理性,更需要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绿色设计的推广不应仅限于设计师本身,更应广泛深入公众和消费者。绿色设计是现代设计师应有的良知和责任。在设计中表达现代与传统的统一,设计与生产的调和,生产与消费的默契,生活与生态的和谐。工业设计师应经常提醒自己:你的设计会不会减少人类带给环境的压力?能否保护自然资源?能否抛弃不切实际的设计?是否是民众真正需要的产品设计?是否能用少量能源而发挥更大的功能,以保护不再生之能源?……
顺应绿色潮流迈向绿色世界
近一个时期以来,回归自然的热浪从西方席卷到东方,且波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生活领域:在饮食方面,现代人热衷于不含农药、化肥的天然绿色食品,连野菜都成了都市人的美味佳肴;使用的食具,也追求粗犷,简朴的木器、陶器,这些大方、又有浓厚人情味的制品成了都市人的新宠;在服饰上,回归自然的风尚更是经久不衰退,轻松、自由、舒适替代了往日的华贵、繁锁;在室内装饰方面,都市人追求简洁、安宁的装饰风格,并用绿色的植物点缀,使家庭生机盎然,豪华、阔气不再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家庭气氛,人们期望回到能与自然交融的理想家居中。在建筑方面,对回归自然的呼声更为强烈,现代建筑艺术大多体现人对自然的崇敬。但是,一些所谓的“现代建筑”,漠视自然,滥用材料,不仅给城市带来视觉污染,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座大型建筑物上,外墙用玻璃幕墙装饰,大片玻璃幕墙将蓝天溶入其中,一群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误将玻璃幕墙作天空,纷纷撞墙折颈而死,大厦底下堆积片死去的鸟儿。
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出现许多新的绿色消费群,而且每年以20%的数量递增。他们在购商品时,拒绝购买受到保护动植物制成的产品。他们不光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商品的环保、回收等一系列的问题,如:纯棉的服装穿着虽然十分舒适,但由于种植棉花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化肥,所以纯棉的制品也许是破坏环境的非绿色产品。
我国虽然于1993年开始实行绿色标准制度,并制订了严格的绿色标志产品标准,但在某些方面还不尽人意: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消费城市上海,每天都有50万不能回收的快餐盒流放市场,这些白色垃圾掩埋地下200年都不会腐烂,但常年累月与废水、废气等一起充斥我们的空间,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生态环境。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快餐盒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尽量不使用不易分解的塑料袋,而改用布袋或纸袋。合格的绿色产品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全民生态意识、绿色消费群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蕴含在产品里生态方面的价值因素,并且从心里乐意接受它们,这就对绿色产品的工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只有无公害、耙能少的产品方能问世,方能走向市场,否则,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没有发展的潜力。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实施的绿色标志认证,不仅可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可以促进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如著名管理学家乔治.温特在其所著《企业与环境》一书所述:“总经理可以不去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将来的公司必须善于处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这说明,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绿色产品,谁就拥有发展前景。我们工业设计师如果对这些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或不认真去研究对策,进行预备工作,我们的工业设计将陷于被动的境地。
设计师要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这个利益是指长远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短暂的。或者是顾及到这一面却又忽视另一面,或是当代人受益将来人遭难。目前市场上大量销售的一次性商品,从设计角度来看是可取的,因为它为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利益。但是从“绿色设计”来看,从人类长远的利益考虑,从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考虑,一次性的消费品又是有害的。
多年来人们对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无污染的环境都习已为常。但是,人们眼前的这些生态环境都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虽然造成被污染的河流、有害的空气的因素很多,但我们工业设计师对这环境加速恶化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我们人类经历了从惧怕自然、征服自然、贴近自然与等三个阶段,近年来的工业与设计的变革,人类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的生存条件与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善,但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人类除了要面临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外,甚至还得面临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最近频繁出现在国际间的一个新名词——“可持续发展”,说明人类能否长久在地球上生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的原则,试图给设计行为重新定位,以防工业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止社会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葬送和人性人情的失落,防止人类异化,让人类过健康的生活。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所言:“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提要:绿色产品开发,是从绿色产品的设计开始的,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派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绿色设计不应是一个倡议和提议,它应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绿色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的理性,更需要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持久性,绿色设计的推广不应仅限于设计师本身,更应广泛深入公众和消费者,从设计、实施、完善为结构的良性循环将对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树立绿色设计的观念就是要让工业设计师认识到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因为个体的消费动机虽然来于他们的心理需求,但那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却不能不受到社会消费时尚的强烈影响。
设计的优秀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优秀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产品本土化设计符合不同民族需要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情感要求,是民族表现于不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识别的要求表现为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表现为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即不同的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喜庆节日、信仰祭把、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特点等等。民族认同表现为同个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即在物质和精神的文化生活中,感觉到大家都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强烈而集中地体现在共同的的风俗习惯,情感需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本土化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优秀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是设计师的责任。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决定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我国的孔府家酒也是卖的产品文化,因为“家”在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费者购买孔府家酒不仅仅是为了喝酒,更多的是表达对“家”的一种精神寄托。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联想我市不少工商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摘要:笔者旨在分析中国乡村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以增强对制度变迁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文章回顾了中国乡村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分析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农业剩余积累和市场环境等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制度变迁对中国乡村工业增长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为中国乡村工业化乃至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可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乡村工业,农业剩余
一、乡村工业发展的奇迹
当今中国的乡村工业是由无数的乡镇、村组、农民联户或农户个体所兴办的乡村企业组成的。它的前身是1984年以前体制下的社队企业,随着体制的解体和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社队企业相应更名为乡镇企业。尽管经过20几年的演变,乡镇企业中已经很少有真正属于乡镇一级政府所有的企业,其中90%以上实为农村分布在村组以下的个体工商业户或私营企业,但人们还是将其约定俗成称之为“乡镇企业”,其实称之为“乡村企业”更为贴切。中国的乡村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猛发展是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特殊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农业在经济中的份额逐渐被工业替代,社会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工业化这一历史过程需要有大多数国民的参与。然而回溯历史,从20世纪50-80年代,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内生的城乡二元体制,衍生出城乡户籍壁垒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却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一方面,政府将手中掌握的大部分资源有计划地集中配置在大中城市以建立城市工业体系,并由此促进了大中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农业发展不仅得不到外部支持,反而成为被动为城市工业提供农业剩余的部门,由此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和农业的衰退,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促进了中国工业体系和城市现代经济部门的形成,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在总体上的提升,但却造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和刚性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构成了中国持续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令世人包括农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乡村工业在近二十几年的迅猛崛起,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使中国农民找到了一条参与工业化的现实途径,这一以成千上万农民为主体所做出的自发的制度改变,被人们誉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壮举。
第一,从数量增长方面看,乡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国家税收增长的主要力量。统计资料表明,从1978—1997年这段时间里,乡村企业的数量从150万户增加到2020万户。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在整个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上升的更为迅速,1978年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仅占农村总产值的24%,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了79%。1978年乡村企业产值只占国内工业部门总产值的9%,大约20年后,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58%。乡村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却经历了31年时间。1985-1990年,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量为7090.9亿元,其中乡村企业提供的增量为2134.4亿元,其贡献率为30.1%,而1990—1994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2051.1亿元和11864.4亿元,乡村企业的贡献率则提高到53.8%。从增长的贡献率及变动的态势中可以看出,乡村工业以惊人的增长速度不仅成为农业社会总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份额继续提高的态势,而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乡村工业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它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增量的主要来源。1985—1990年,国家税收净增773.2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166.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21.6%;1990—1994年,国家税收净增2042.1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803.5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39.4%。事实上,乡村企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上缴给国家的直接税收上,它还是中国制度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具典型调查表明,各种筹资、摊派、收费、捐款等名目繁多的制度外财政收入,约1/3--2/3来自于乡村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企业的税收增长和国有企业不同,它是在必须按市价购买生产要素,并且得不到国家亏损补贴和低息贷款前提下的净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乡村工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底,全国乡村企业的增加值突破460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半,年平均增长11.5%。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村工业。
第二,从结构改善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转换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令世界瞩目的工业化成就诱导下,中国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工业化模式力图在经济高度封闭条件下,以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的方式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尽快建立一个以重工业为依托、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因此,中国工业化一经起步就有向重工业倾斜的趋势。从1978年前“一五”至“五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的部门构成看,基本建设总投资近一半都被用于重工业建设,而用于轻工业的不足6%,由此导致了轻工业产品的严重不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显然是与其资源禀赋条件不相符的,从而违背了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为此,在改革之初,中国面临的历史性任务就是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形产业结构,尽快弥补轻工业的断层,尽快将滞留在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出来并予以吸收。然而,许多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产业成长存在着不可逆规律,当重工业一旦超过了轻工业就很难有回归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在原有产业格局系统之外,形成新的发展主体,以承担消除结构缺陷的任务。令人惊奇的是,以轻工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天然地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据统计,在1980—1988年期间,全国轻工业产品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的份额中,乡村工业的贡献率占32%。1988年主要消费品产量中,乡村工业提供的电风扇供给量占全国的45.5%,丝织品占68.7%,呢绒占52.1%。同时,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就业,全国农村在乡村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左右。2000年以来,乡村企业就业人数年平均增加272.8万人,到2005年底,乡村企业职工总数达1.42亿人。乡村工业的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更符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为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和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使轻工业产品市场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乡村企业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货币收入以及股金分红、承包和租赁所得,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径。具统计,农民人均从乡村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2000年为760元,到2005年底达1100元。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为反哺农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农业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业技术设备,仅1978—1998年20年间,乡村工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贡献更加突出,仅2000--2005年期间,乡村企业支农补农及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累计达780亿元。另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将工业文明注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打破了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市场观念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二、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
是什么因素促使乡村工业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呢?在解释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时,许多学者遵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劳动力资源、资本积累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来展开分析,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工业之所以得以迅速增长,关键的就是它能够利用中国农村所具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并且由于长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制度安排的抑制,农村积聚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而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恰是乡村企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关资料显示,与城市中的国有企业相比,乡村企业消耗的劳动力更多,从1978—1996年间中国国有企业和乡村企业资本密集度的比较来看,在多数年份中,乡村企业中的工人人均净资本存量一直不到国有企业的20%,但就每1000元产出所雇佣的工人数目来说,乡村企业却是国有企业的好几倍。显然,乡村企业是以劳动密集为基本特征的,所以,乡村企业大多是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同时,由于乡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以大量的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机械操作为主,因此并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这使大量农村低文化素质的过剩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大多数乡村企业中,既没有实行高水平技术的可能和条件,也缺乏接受高水平技术的入手,即使有些乡村企业需要一部分技术人才,在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并带动了相应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后,多数乡村企业可以通过高薪、重奖、高福利等措施招聘引进。无疑,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决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现象,为什么在此之前,乡村工业没有能够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呢?尽管乡村工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企业的启动以及企业扩大所需的资金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乡村工业化是中国特有的,它不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工业化,因此,来自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极少。在融资渠道方面,乡村企业向国家银行的借贷十分有限。有关资料显示,在1993—1996年间,在乡村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得的正规银行贷款总额中,乡村企业的贷款额仅占10%。可以说,乡村工业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农业产量和农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为乡村工业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条件。具统计,从1978—1984年,全国粮食增产33.6%,棉花增产18&9%,油料增产128.2%,经济作物及其它农副产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也大幅度地增加,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118.3%,超过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增产的农产品和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都掌握在农户手中,这些农业剩余一般通过四种渠道转化为乡村企业的投资:一是有条件的农户在增加消费之外将一部分农业剩余直接用于投资,兴办以个体农户为主体的户办企业;二是以乡村企业为主体通过集资的方式,将分散在农户的农业剩余用招工集资、本厂职工集资、社会招股集资等形式集中起来,作为乡村企业的铺底资金或扩大资金;三是通过农户储蓄存款的方式,将一部分农业剩余集中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再由金融组织贷款支助乡村企业;四是以家族亲朋信任或农户之间合约为前提的民间借贷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村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在融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乡村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以及外商投资。问题在于,20世纪的80年代乃至于90年代以来,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大量农业剩余的产生呢?
乡村工业一经起步,就遇到了相对丰富的市场机会。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赶超型发展战略,造成了基本消费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从基本食品到各类衣物等日用消费品实行低水平的定量票证供应。这种市场的极不饱和状态为乡村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了非常充裕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1978—1982年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以年均5.8%和6.5%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1952—1977年3.0%和1.8%的增长速度。消费品市场短缺和居民购买力的迅速增长,为乡村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它们以低质廉价的产品迎合市场需求,进入到长期受到压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填补了由重工业导向型的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空缺。尤其重要的是,乡村工业从起步之日起就面对着市场竞争的环境。与国有企业不同,乡村企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只能从计划分配范围以外取得,它生产的产品也只能在计划渠道以外通过价格竞争去销售,职工没有铁饭碗,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会被淘汰,乡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国有企业大得多,企业的预算约束相对硬化,对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可见,乡村企业不仅以自身的迅速发展冲击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而且运用市场环境带来的机遇不断地发展壮大了自己。值得深思的是,消费晶短缺的年代长达30多年,乡村工业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不能利用市场机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丰富的市场机会又是怎样获得的呢?
三、制度变迁是根本性的因素
第一,从廉价劳动力优势方面看,传统制度的压抑和制度创新的解放是这一优势能否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如上所述,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在此之前乡村工业并未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孙的生育偏好,加之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控制决策的重大失误,中国的人口以及相应的劳动力人口在巨大的基数上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尤其在农村,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有限性和农村现有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水平,养儿防老和对重体力劳动力的需求,使农民理性地选择尽可能多的生育子女。在人口超高速自然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积聚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制度下,在“以粮为纲”的农产品结构条件下,被僵化的生产队管理体制牢牢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没能成为乡村工业发展的劳动力优势资源,相反造成了农业自然资源的超重负荷,大量活劳动强制性追加投入,导致种植业边际效益递减。显然,在改革之前,农业内部已经蕴涵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即将大量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从1978年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优秀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从事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大大解放了农民从事各种非农经济活动的人身自由,激发了农民被长期压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然而1984年以前制度尚未解体,各种阻碍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尚未拆除,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与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迫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在农村中寻找农业以外的新出路。国家在坚持既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前提下,放宽了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限制,鼓励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乡村工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迅速崛起的。可见,改革之前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量存在,但原有的制度框架既剥夺了他们退出农业的权利,也限制了他们流入非农产业的自由。改革之后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使各种制度障碍逐渐被拆除,才使农村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在乡村工业发展中得以发挥。
第二,从农业剩余转化为资本积累方面看,无论在乡村工业起步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还是后来的持续发展阶段,制度创新都是根本性的因素。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农业产量和农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为乡村工业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条件。然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大量农业剩余的产生呢?回溯历史,大量的经验数据表明,在乡村工业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制度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以农民为行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种学者们称之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奇迹般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农村剩余的增长,据有关专家根据生产函数估计,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2.23%,其中46.89%来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更为关键的是,家庭经营体制这种制度创新使农民成了可以直接支配农业剩余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将自己所掌握的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效益更好的非农产业中去。而且政府的富民政策减少了城市工业对农业剩余的提取量,使相当一部分农业剩余留在了农民手中,加大了农民对非农产业投资选择的现实性。另一个因素是以政府为行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调整,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以较大的幅度提高了国家对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79年开始,提高了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高达24.8%;并对粮油棉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政策,扩大了议价收购的范围。提高了猪、牛、羊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牛奶等8类副食品及有关制品的销售价格,平均提价幅度约30%。据专家测算,农产品提价对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为15.96%。显然,仅上述两项制度改革就为农业生产带来了60%以上的增长。在乡村工业后来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对非正式金融市场借贷的默认,对乡村企业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越来越开放的吸引外资政策,使外商直接投资在农村企业的融资方面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三,从短缺经济提供市场机会的因素看,各项改革引起的制度变迁是市场机制逐步得以实现的根本性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工业部门的原材料供应、资金贷款和产品销售渠道都是由国家计划控制的,农村企业从中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或产品市场是不可能的。同时体制剥夺了农民退出农业经营从事非农产业的自由。尽管物资极其匮乏,供给严重短缺,但原有的制度框架不可能将这种需求与乡村企业的供给衔接起来。1979—1984年间的改革初期,国家首先放宽了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限制,1979年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可以逐步由社队企业来加工,城市工厂则应有计划地把一部分宜于农村加工的产品和零部件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援。在农村政策松动的同时,城市中的企业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下逐渐有了一些对其超过生产计划部分产品的支配权,从而使得一部分生产要素从计划的缝隙流入市场并最终进入农村的社队企业。城市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以后,也使农村社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流入城市企业成为可能,从而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此期间价格双轨制度的实行,使乡村企业可以在市场买到生产资料,并打入原来由国有企业垄断的市场。尽管双轨制价格导致了寻租行为的盛行,但这一体制扩大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且成为乡村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桥梁。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废除了而建立乡镇一级政府后,财政性的地方分权改革使地方政府面临维持自身运转的压力,从而使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热衷于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取得更多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通过帮助乡村企业取得贷款、开拓销售渠道、提供廉价土地、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实际上直接介入了推动乡村工业发展的活动。回顾乡村工业发展近20多年的历史,1984年和1992年是两次高峰期的起点,而这两个年份都对应着重要的制度变迁和改革措施,1984年是制度被废止同时城市改革启动,而1992年是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结束了连续三年对乡村企业的压制,显然,乡村企业发展的浪潮与改革和政策变化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制度变迁是乡村企业发展获得市场机会的根本原因。
内容摘要:工业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新生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工业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总结了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
关键词:工业旅游旅游资源推进对策滨海新区
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与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正日益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集休闲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成为热点。由此,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方式,以其内容的新颖性、项目的易行性日益赢得了众多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青睐。例如,北京首钢、上海宝钢、浙江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尔、吉林中国一汽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旅游行业,浙江温岭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旅游促进会。
从全国来看,虽然工业旅游项目经营成功的企业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项目只能勉强维持下去。由此看来,要使工业旅游从一开始就得到规范健康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首先就要对工业旅游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工业旅游的内涵
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这是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
目前工业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增长知识,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由此可见,工业旅游作为伴随工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城市品牌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多效益型和重游率低等特点。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完整的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企业要发展好工业旅游,就不能将眼光仅仅放在参观游览上,要注意对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目前工业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多表现为自然的、现实的,而少有特色和创意,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企业所在的工业区大都建筑风格单一、环境的绿化水平较低,没有像样的宾馆饭店、商业设施和休闲活动场所。这与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传统观光旅游景点相比,是一个明显的缺憾。
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由于工业旅游在目标顾客的定位上仍比较侧重于企业间的参观与交流,多属于商务旅游的性质。面对大众旅游尚开发不足的现象,因而在营销上缺乏策划和宣传推销,只是等客上门。
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总体来说,由于多数开展工业旅游的单位都集中在第二产业,在旅游专业化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管理上不规范,需要尽快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改善,其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行业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工业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缺乏富有竞争力的工业旅游品牌一般而言,工业旅游拥有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本身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与之相对应的旅游项目却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一般仅限于对既有资源的陈列与宣传,缺乏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青岛市是名牌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工业旅游开展最早也是最为成功的城市之一。但发展至今,各企业各自为政、独立作战,缺乏系统运作和整体品牌打造。因此并没有形成真正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使得工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推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选择合适的工业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参观游览的对象,所以企业的选择对于工业旅游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选择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时,可考虑以下因素:资源的独特性,如果工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那么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能够记忆的工业产品品牌数量有限,所以名牌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吸引力程度,一般来说,消费者对于和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产品关注程度高,对于平时接触不到的产品或领域也有强烈的好奇感,例如前者如家电生产企业,后者如卫星发射基地,而对于中间产品则兴趣不大;资源向旅游产品转换成本,在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强调利用原有资源创造增量效益,如果将工业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就违背了工业旅游发展的本意;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对于所有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工业旅游应选择位于市区或近郊区的日用品生产企业(如家电企业)、高科技企业(如汽车企业)、军工企业(如卫星发射基地)和传统手工业企业(如首饰制作)。
开拓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市场以学生、教师为主,一般为开展活动集体组团而来。开展工业旅游应首先抓住这一市场,并采取措施稳定和巩固。当然对于工业旅游来说,仅有学生市场是不够的。当条件较成熟时,可考虑开发以下几个市场:首先是中老年市场。中年人对工业旅游有较强的需求,并且是影响青少年参与工业旅游的重要因素;而且老年人闲暇时间多,旅游愿望强烈,对陌生的现代工业有浓厚的兴趣,市场潜力大。其次是家庭市场。在国外,工业旅游对家庭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在法国,很多家庭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参观核电站、啤酒厂、制糖厂或矿山。然而在国内这一市场仍没有被开发。再次是农村市场。在我国,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旅游的农村市场开发一直未受重视。现在,富裕起来的农民旅游需求强烈,游览与他们所处的农村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城市是很多人的愿望,而工业旅游对他们来说更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最后是外地市场。目前工业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本地居民,对外地市场开发不足。工业旅游市场开发面向外地游客,不仅可以扩大客源,更可增强当地的旅游吸引力。
丰富旅游产品结构首先,活动安排注意参与性。不少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一般把旅游活动限定在旅游通道内。游客只是走走看看,参与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利于其发展。如何引入参与性的内容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重点突破之处。国内外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比如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公司,游客可以参观公司的总装线、穿上工作服拧几颗螺丝钉,到工人食堂吃午饭,体验“奔驰人”的生活。在香港的香水厂,游客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自己配制香水。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根据不同的工业企业特点,采取措施加大游客的参与程度。其次,增设文化、娱乐设施,使整个环境更具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
重视工业旅游购物可以把本单位的一些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并准备一些纪念品和宣传材料。例如,青啤公司就有销售专柜,牙签筒、手电筒、指甲钳、打火机、照相机、书签、腰表、玻璃杯等20多种宣传品,每件都打上“青岛啤酒”印记,购物与广告一举两得。但同时要把握产品的商业性宣传分寸,避免引起游客的反感。
把工业旅游纳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要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品牌战略的一种创新和延伸。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在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反过来,工业旅游搞得好又可以强化、优化企业品牌,使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不断提高。因为工业旅游是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游客的安全、生产技术的保密、参观部门的选择、导游人员的培训等等。
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工业旅游项目的思路
天津滨海新区是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发展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区域。其总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5万人,已形成七大产业基地,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天津全市的40%。天津滨海新区经过近17年的开发建设,投资环境逐步完善,经济实力迅猛发展,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成为天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2003年滨海新区又投资120亿元,实施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港口、市政公用设施及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工程共75项,使新区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滨海新区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
滨海新区不仅是我国近代北方工业的发祥地和重要的化工、制盐、海洋石油开采和造船基地,还集中了一大批现代国际一流的外资企业,为工业旅游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载体。截至2000年底,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3000多家。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企业中,共有来自境外7个国家的30家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51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朗讯科技、艾默生电气、霍尼韦尔、日本雅马哈、瑞士雀巢、韩国三星等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的投资主体。
跨国企业在滨海新区形成的聚集效应,构成了其优越的工业旅游资源。此外,为满足和适应旅游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滨海新区旅游环境及服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塘沽有涉外宾馆约20家,星级宾馆约10家;旅行社约15家;海上旅游船50多艘。另外,大港区还被确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
滨海新区未来工业旅游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对于已有的工业参观基础景点应增加配套项目,丰富旅游内容,由此延长游客在景区、景点滞留的时间。
要突出开发区工业旅游品牌,形成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拳头”产品。一是在开发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项目的建设中体现高科技特色;二是变分散为集中,建设开发区工业旅游展示中心,模拟设计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企业产品的流水生产线,或以先进的生产工艺模式为基础开发旅游项目,或将企业淘汰的生产模式开发为“古董式”旅游项目,鼓励游客亲身参与,促使工业旅游从传统的观赏型向参与型改变,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又避免了周末、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与企业安排休息相冲突的矛盾,从而将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转化为稳定的旅游资源。
工业和旅游相结合,开发工业旅游新品。按照工业企业不同的类型、性质和游客多样的旅游需求,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系列,形成一批旅游名牌产品和精品线路,改变旅游项目单一的现状,增强发展后劲。
形成多空间、开放式旅游产品组合。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其互补性,使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可满足其一定的求知欲。旅游部门在开发工业旅游新产品时,可将性质、类型不同的企业进行组合,使旅游产品满足多种消费需求。
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从起步以来,城区旅游载体功能日益改善。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天津滨海新区的旅游业必将呈现无限生机与活力,工业旅游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论文关键词:工业以太网;特点;趋势;全开放网络
论文摘要: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是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特点,并详细论述了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以太网能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的观点。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网络所担负的工作越来越重。与数据信息网络不同,工业控制领域需要一种高速廉价、实时性和开放性好、稳定性和准确性高的网络。以太网(Ethernet)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网络协议,所以在数据信息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传输速度高、低能耗、便于安装、兼容性好、开放性高和支持设备等多方面的优势。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使得工业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特点
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进入了控制领域,形成了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向分布化、智能化控制方面发展,开放的、透明的通讯协议是必然的要求。以太网技术引入工业控制领域,其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一)Ethernet是全开放、全数字化的网络,遵照网络协议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很容易实现互联。
(二)以太网能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
(三)软硬件成本低廉,由于以太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支持以太网的软硬件受到厂商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有多种软件开发环境和硬件设备供用户选择。
(四)通信速率高,随着企业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信息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需要音频、视频数据的传输,目前以太网的通信速率为10M、100M的快速以太网开始广泛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10G以太网也正在研究,其速率比目前的现场总线快很多。
(五)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快速而有效的通信管理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也更加成熟,由此保证了以太网技术不断地持续向前发展。
二、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应用现状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比,它能提供一个开放的标准,是企业从现场控制到管理层实现全面的无缝的信息集成,解决了由于协议上的不同导致的“自动化孤岛”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看,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一)混合Ethernet/Fieldbus的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实际上就是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的一种典型的集成形式。以太网正在逐步向现场设备级深入发展,并尽可能的和其他网络形式走向融合,但以太网和TCP/IP原本不是面向控制领域的,在体系结构、协议规则、物理介质、数据、软件、实验环境等诸多方面并不成熟,而现场总线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对底层控制网络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的全分布式系统。因此,在企业信息层采用以太网,而在底层设备级采用现场总线,通过通信控制器实现两者的信息交换。
(二)专用工业以太控制网络
如何利用工业以太网单独作为控制网络是工业以太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德国JetterAG公司的新一代控制系统JetWeb,是融现场总线技术、100Mb/s以太网技术、CNC技术、PLC技术、可视化人机接口技术和全球化生产管理技术为一体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兼容第三方自动化控制产品,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是取代所有底层现场总线的工业网络结构。这种工业控制网络是将以太网贯穿于整个网络各层次,使它成为透明的覆盖整个企业范围的应用实体。它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实质上是一个单层的扁平结构,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连性,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网络体系结构的大统一。
(三)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
嵌入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
三、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太网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工业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引起国内外工控专家的关注。而现场总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日渐成熟,在市场上也开始了全面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就目前而言,全面代替现场总线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新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系列产品。
(二)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以太网的通信确定性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消除了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主要障碍,为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提供了技术可能。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着手起草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标准,旨在推动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全面应用。
(三)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
嵌入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
三、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太网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工业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引起国内外工控专家的关注。而现场总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日渐成熟,在市场上也开始了全面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就目前而言,全面代替现场总线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新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系列产品。
(二)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以太网的通信确定性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消除了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主要障碍,为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提供了技术可能。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着手起草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标准,旨在推动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全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