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3 05:2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经济形势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些措施,对我国迅速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至关重要。
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许多国际国内不利因素的冲击,但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宏观调控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回顾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因此,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防止经济下滑,但不能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抑制物价上涨的政策措施成果显著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对三农的政策力度加强,粮食增产增收,肉禽蛋等生产稳定发展,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的扭转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
(三)改变宏观调控方向,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持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施,促进去年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更加强劲,6~12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增幅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在出口退税率提高和汇率上升放缓等多项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当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8%和14.9%,总需求的积极变化有利于稳定经济走势。
二、2009年经济增长展望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经济前景值得乐观,特别是从长期来看,保持8%以上的增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所以要继续扩大内需,“有效扩大内需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优秀,满足人本身的多方面需要,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今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宏观调控必须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之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因素。2009年,发达经济实体基本不能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任何贡献,全球经济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所以,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首要政策目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2000亿元、四万亿投资计划等,这些政策实施好了,预计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以上。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小幅回落到3%左右。第二产业受出口和投资减速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15%减速为13.5%,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8年的11.1%减速为10.2%。受金融、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等服务业减速影响,预计第三产业增速比2008年低0.5个百分点。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08年的27%骤然下降到10%左右,多数制造业投资降温。虽然有积极财政政策和灾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仍然回落7.5个百分点,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1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6%左右,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使我国进出口同时减速,预计全年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14.5%和19.5%,增幅同比下降6.5个和7.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2369亿美元,同比减少9%左右。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左右。
因此,考虑了国内外许多的因素,使国内宏观调控明确“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作出重大调整,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防止了经济连续下滑,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所以说,2009年我国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率先突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面估计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2年初,人们一度认为美国经济在年中将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情况发展并不是这样。除增长速度不如人意外,失业率、企业投资等情况也远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好。7月12日白宫宣称,2002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大大超过不久前估计的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美国贸易逆差达4114亿美元,占GDP4%左右。2002年的贸易逆差可达4980亿美元。
问题是,迄今为止,我们常常是,或者说,更多地是从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美国无疑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状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但美国经济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大(注:美国商务部不久前调整了1999年以来的GDP数据。按环比折年率计算,2001年GDP季度数据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商务部将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由先前的1.2%调整为0.3%,同2000年第二季度5%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鲜明对照。)。这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常常带有突发性质,因而使其影响更为巨大,也更难以防范。“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大致已经过去了,但它对人们心理等的深层次影响是不可能很快消失的。美国许多公众认为,“9·11”事件是在美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美国对恐怖袭击作了这么多的防备,如果再发生比较大的袭击事件,它对美国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令人深思的是,“9·11”事件刚刚过去,安然等大公司假账案又接踵而至,并且其揭露也像任何一件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那样地出人意料。到2002年10月,公司丑闻刚刚略为平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可能性又因为美国国会同意对伊动武而日益增长,世界油价随之进一步上升。提前出版的2002年10月21日的《商业周刊》的文章说,据Goldman,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现在看来,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世界经济带来增长,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美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付它带来的各种问题。至少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对于这二者,我们应当同样地予以重视。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不但需要增长与发展,还需要健康与稳定;不但需要带动增长的火车头,也需要能够促进稳定发展的因素。21世纪的世界经济应当是繁荣和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这些,都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二、欧盟和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432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2.7%。目前,世界并无一个经济体能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地位而代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抵消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决定了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不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能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发展完全归因于美国,但在21世纪世界经济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经济体,他们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较平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经济体中,欧盟和中国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目前美、欧的经济规模实际上是大体相当的。起码相差并不大。2001年,美国GDP为101432亿美元,欧盟为78828亿美元。同1996年比较,2001年欧盟的GDP反而少了8672亿美元,但在此期间,欧盟经济是以1.3%~3.4%的速度增长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汇率的变化。如果按1995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001年的美国GDP不应当是101432亿美元,而是90835亿美元;欧盟GDP不是78828亿美元,而是99417亿美元,反而比美国多8579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衡。最近十来年大致保持2%左右的增速,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2002年头9个月,欧元区的贸易顺差达233亿欧元,和上年同期的62亿欧元比较,有较大幅度增加。失业率虽然较高,但近年内也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11%降到7%~8%。欧盟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健康的。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21世纪,欧洲是促使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并无充分根据。
其次是中国。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贡献,其程度超过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的份额。这种情况引人思考一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影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密切,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但“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和“它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的程度”只是决定这个国家国际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个国家如果能在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以一定的经济力量为依托,采取正确的政策,常常能够发挥比其经济所占份额更大的作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超过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一个例子。
三、欧洲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它将对2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欧洲经济的规模虽然和美国不相上下(注:2001年,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6250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美国的进出口总额19114亿美元,但欧盟进出口总额中60%以上(约28380亿美元)为欧盟区内贸易。见WTO:2002AnnualReport,page22.),但它不是一个整体。为解决一体化问题,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欧洲一直在为建设一个单一的内部市场而努力奋斗,但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比人们原先设想的要复杂得多。1993年1月1日欧洲宣布单一的内部市场建成时,只是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实际上全面的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建立。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统计,在欧盟1339条所谓“单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尚未成为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根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作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05年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除此之外,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也远未统一。
近年来,欧盟为完善单一的内部市场采取了许多措施。2002年上半年,一个最突出的举措就是欧元如期进入流通领域。欧元和本国货币“双币”流通的时间还从原来规定的半年缩短到了两个月,有的国家甚至提前完成了货币的兑换工作。如法国法郎2002年2月17日便已停止使用。6月下旬,笔者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考察时,欧元已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流通中唯一的合法货币。市场非常平静,没有因为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发生任何风波。欧元进入流通领域确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欧元问世反过来又必将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有的公众说:欧元问世首先是促进了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
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外,2002年欧盟还为金融一体化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比如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方便公司在全欧洲范围内融资的议案。该议案建议,只要公司制作一份文件或发行证券说明书,便能够在整个欧盟区进行融资。该文件将为公司的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公司的管理及筹资方式。人们认为,上述议案是欧盟在2003年协调其15个成员国的法律差异,建立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的关键。它应于2002年9月份提交。
如果说,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取得的最大成绩,那么一体化作用范围的扩大将是21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中东欧国家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第五轮扩盟可望于2004年完成。目前欧盟正就东扩问题同波兰等国家进行谈判。一般估计,在今后10~15年内,欧盟将会拥有27~28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已经提出加盟申请的中东欧和南欧12国在内,土地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人口,GDP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欧洲的政治版图,但它也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问题。
四、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加强趋势
2002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加强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最为明显。
2002年东亚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过去一直停留在争论阶段,现正在实践中向前推进。2001年11月5~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将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有关各方正为此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2003年初将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全面启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现在,有关国家都已同意,开发湄公河不应以牺牲下游国家利益为代价。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准备,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经济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7月23日在墨西哥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该组织成员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而加强合作。最后,令人注意的是,东亚地区的安全合作目前有新的起色。2002年底召开的"10+1"领导人会议除了讨论地区经济合作外,还将讨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合作问题。现在看来,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地区内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都是重要的因素。
受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影响,目前南美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许多国家都遭受经济衰退的干扰,有些国家经济危机还在深化,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则分别陷于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内战之中。为了摆脱目前遇到的困难,拉美国家正在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2002年7月26~27日在厄瓜多尔港口城市瓜亚基尔举行了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瓜亚基尔关于一体化、安全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共识》的声明。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和能源合作在振兴地区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会议为南美地区的一体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世界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目前的特点是,贫困和失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失业问题中,半失业和隐形失业更加凸显。秘鲁国家信息和统计所提供的材料显示,秘鲁目前的失业率为11%,半失业率则高达57.7%,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54%,其中27%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东亚金融危机后,有的亚洲国家的失业人口一直在增加。印尼目前的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此外,还有“至少5000万人是依靠临时做工养家糊口。”(注:翟景升.失业——印尼的沉重话题.经济参考报.2002.08.07.)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方法,印尼日均生活费用不到2美元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以上。
2002年,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劳工部10月4日宣布,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5.6%,比8月份的失业率(5.7%)略有下降。但美国几家大企业近日的最新裁员计划,却为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受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动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美国多数公司目前不愿意大规模增加员工。美劳工部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雇主不愿增加新人,失业者的平均失业周期在延长,目前达17.8周,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美国目前约160万名失业者的失业时间超过了半年。美国失业人群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受教育少的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雇员受经济衰退的打击最严重。最近的统计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白领阶层和白种人的失业问题,这次更为严重。(注:白卫涛.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参考报.2002.10.15)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公布的报告说,德国东部地区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2002年将成为德国统一12年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5月份为9.7%,6月份为9.8%。日本的情况也令人瞩目。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业率翻一番的十年,完全失业率从1991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4.7%。到2002年3月31日为止的最新财政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人口已经连续12个月上升,2002年3月份达到397万人,失业率(5.2%)创历史最高纪录。如果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日本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欧盟。贫困和失业人群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为解决贫困问题增添了新的困难。
六、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做出决定,对被指控为倾销和进行补贴的外国钢铁企业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钢材征收额外关税,受到欧盟、日本和俄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
2.美国在欧洲重要港口派驻海关人员以检查输美货物的集装箱。欧盟担心,此举有可能“使欧洲其他港口的对美运输业务受到排挤。”
3.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一项新农业法,大幅度提高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决定在今后十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规定的开支增加了80%。
美国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国产品保护的力度,同时又千方百计地利用美国目前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优势,迫使其他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7月27日,美国众院通过一项提案,给予布什总统同别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更大授权。几乎同时,7月26日,美国农业部长维尼曼在五方农业会议上提出,要求将全球家农品关税从目前的62%降低到25%以下,并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在五年内将农业补贴减少到该国农业总产值的5%以内。该提案还建议世贸组织成员增加所有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幅度为20%。提案一出,欧、日坚决反对,认为美国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的幅度远远大于美国自己的降税幅度,因而严重脱离了平衡性原则。加拿大则表示,加“对提案的内容非常赞同,但我们现在更关心美国如何使其新农业法和提案相一致。因为美国在新农业法中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做法说明,他们所宣扬的政策和实际行动并不相符。”
1月5日,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的“2005年世界经济与全球政治形势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了“2004~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课题报告。
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记录。报告同时指出,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4.3%左右。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达到4.3%、4.5%和2.0%。其中,日本经济承接上年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多年来增长速度第一次有可能接近美国。
就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美日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和投资,但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第二季度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增长的贡献度大幅下降。由于贸易收支状况的持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为负。日本经济在继续依赖外需拉动的同时,消费开始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政府支出的作用逐渐淡出。
报告预测,2005年三大经济体的基本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要比2004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根据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美国的增长率为3.4%~3.5%,日本的增长率为2.2%~2.3%,欧元区的增长率为1.9%~2.2%。其中,下调幅度最明显的是日本,,相反,欧元区经济基本上能够继续维持2004年的增长水平。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指出,2004年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亚地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印度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放慢,但在发展中国家大国中仍然位居前列,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其连续稳定的高增长正在令世界所瞩目。根据不久前修正过的数字,按照财政年度计算,2003年财政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0.4%,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实现第六年的增长,并且内需增加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03年的3.9个百分点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4.7个百分点。南美洲的巴西已经摆脱阿根廷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上年度的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南非作为非洲经济的领头羊创造了过去50年来连续5年增长的新记录。
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种因素:第一,发达国家复苏进程的加快,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许多国家2004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超过了20%。第二,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了外汇收入。此外,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对墨西哥、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第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货币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2002~2003年低位徘徊之后开始明显回升,其主要推动力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从2003年的147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9亿美元,其中对非洲地区的投资从136亿美元增加到144亿美元,对中东欧地区的投资从515亿美元增加到532亿美元,对独联体国家的投资从38亿美元增加到57亿美元,对东亚地区的投资从528亿美元增加到798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5年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将会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有所放慢,但印度、俄罗斯、中国、东盟等经济体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2004~2005年全球经济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如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的“双赤字”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风险等。
(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风险
截止到2004年10月18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冲破55美元/桶,比年初的32美元/桶上涨了70%左右。过去5个月期间OPEC的日产量已经增加了350万桶,美国也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石油价格仍然在不断攀升。对此,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目前的油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但这种投机的背后是世界石油供求的不稳定性。虽然石油供给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受非经济因素的冲击,全球石油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合作关系被破坏,降低了市场对稳定石油供给的信心。因此,短期内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将取决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和国际石油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增加库存直接拉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上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趋势。
从供给方面看,短期内,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性、俄罗斯政府对尤克斯公司的处理方式以及其他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发生的政局动荡和工会运动都制约着供给的正常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各大石油公司和产油国出于安全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审慎投资态度,不利于供给增加。全球剩余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4%左右降到目前的1%左右,达到历史最低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每年对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需要2100亿美元,由于大公司和产油国担心价格回落造成的巨大损失,实际投资缺口每年为15%左右。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石油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2004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分别为8197万桶/天和8006万桶/天,同比增长191万桶/天和314万桶/天;全球原油供给量前两个季度分别为8234万桶/天和8151万桶/天,同比增长362万桶/天和319万桶/天。预计2004年全年需求和供给的增长率分别为2.8%和3.4%。世界原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
在全球石油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格局下,石油价格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针对1997~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达到12美元/桶,最低曾经出现9美元/桶),美国运用其在国际石油体系中的霸权成功地进行了干预:“收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前三大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委内瑞拉,使它们倾向于扩大各自的产量和市场份额;促使各国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希望的22~28美元的价格。这一进展几乎受到普遍欢迎。代表供需双方的两大国际石油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国际能源署携手监督供需关系,迅速且有效地重建了市场的稳定局面,将价格稳定在希望的价格区间内。但随后发生的政治事件(特别是“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却摧毁了上述协议的基础。虽然伊拉克每日200万桶石油出口几近消失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自从沙特公民卷入“9•11”恐怖袭击,及后来美国公司被排除在沙特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开发合同之外,沙特和美国之间强有力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在石油供求问题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能源署之间出现意见不合,并出现公开的相互侮辱,取代了以往的井然有序状态。无组织的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导致最近价格的投机性飞涨。
报告认为,如果我们认定对石油供求不稳定性所做的投机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的油价上涨趋势将不可能持久。虽然短期内油价也可能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创出新高,但中期内油价回落是不可避免的。
(二)美国“双赤字”的风险
“双赤字”本身并不是新问题,历史上里根执政时期就出现过,但最终以1985年“广场协议”美元大幅贬值得到了解决。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财政状况从盈余转化为赤字,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4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为4220亿美元,财政赤字/GDP为3.6%;贸易赤字/GDP的水平连续创造新记录,2004年预计为5.5%。
“双赤字”的根源是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不足和由此所引发的投资缺口(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扩大。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已经降到危险的水平,只有1.5%,不仅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7.2%的长期平均水平。2000年美国的投资缺口大约为-2.5%,到2004年第二季度已经上升到-6%。
(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价格连续攀升,甚至在2001~2002年的经济衰退期间也没有停止。以美国为例,1995~2003年房屋实际价格已经上升了36%,远高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高涨阶段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7%)。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居民持有的房屋不动产总价值达14.6万亿美元,占居民总资产的28%,相当于当年GDP的130%。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低利率促成的结果。以往房地产市场周期发展的历史表明,房屋价格的下跌都是和利率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位很久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面临两难困境: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加息行为有可能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暴跌。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是对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的一项严峻的考验。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领域2004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不大;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世界股票市场处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稳定状态;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将脱离过去三年的低利率时期。
到2004年10月中旬,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effectiveexchangerate)(相对7种货币)基本维持在年初的水平,只是在上半年有过小幅上升;欧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2种货币)比年初略有下降;日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5种货币)比年初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90点下降到10月14日的87.8。
在经历了2003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和年初相比,除了日本Topix指数略有上涨外,美国的SP500和欧盟的Euro-Stoxx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的推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进而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关注通货膨胀的风险。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外(它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多数国家在2004年都提高了利率。这标志着连续三年的低利率时期已经宣告结束。美联储迄今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利率,从1%上调到了目前的1.75%。考虑到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的接受能力,美联储一直在试探性地加息。在正常状态下,4%的利率被认为才是可持续的。市场预期到2005年底美联储才有可能提高到这一水平,但这要取决于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在美国连续提高利率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没有做出同步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复苏乏力的结果。日本仍然在维持多年来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在消费物价指数变为正数之前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五、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保持高速发展。2004年有两个突破性的进展。一是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完成;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有可能在年内结束。如果后者顺利完成的话,将标志着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告分析,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在2004年6月30日正式完成,从此欧盟由15国扩大到了25国。虽然就区域内贸易规模而言,这次东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就增加的国家而言,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据估算,欧盟东扩使欧洲地区原有的区域贸易协定有60项要停止运行。鉴于欧洲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后欧盟的每一次东扩都将意味着已有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减少。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年。按规划2004年年底前将完成整个谈判程序。由于参加者涵盖除古巴以外的所有34个美洲国家,各方对待协议的内容存在很大分歧,在2003年底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达成了一种被称作“自助餐”式的框架协议,即成员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有选择地执行相关条款。这就为整个谈判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004年大西洋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非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着惊人的时间对应。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反应了一个基本的趋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化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这为东亚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六、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关系
报告指出,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步伐加快,在我国受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外部世界也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互动阶段。
在经济增长层面,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扩大。据估算,1999~2003年间全球经济增长部分的1/3是由中国经济完成的。在众多国际机构对2004~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进行预测时都把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作为一项主要因素。
在市场价格层面,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样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这将不可避免地在很多领域会影响到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价格。报告指出,国际社会中某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人以此为借口宣传“中国威胁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只要求中国经济增长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而不允许中国从世界市场获得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这是缺乏常识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正如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一样,我们对外部能源、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增加也会改变原有的供求关系。这是毋庸讳言的。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应对这些挑战。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土资源经济成为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为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充分挖掘国土资源经济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展开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对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究。旨在借助科学、先进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提高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资源 经济活动 分析指标体系
懂得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效益,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不会对长期利益造成损害,才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权宜之计。为实时了解国土资源相关动态,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发展趋势,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指标体系。
一、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研究国土资源各项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了解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通过探讨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国土资源稀缺性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秘国土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对常见的国土资源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结合国土资源稀缺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以及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二)国土资源与各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国土资源的各类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劳动、资本、技术等多个领域。掌握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输出情况,围绕资源型产品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对国土资源的稀缺,对生产发展的劳动、技术以及资本等方面造成的系列影响,研究国土资源与开发利用等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国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提高资源产量,提升资源质量,从而增强各项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生产效益。
二、分析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
资源的稀缺性是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经济学起源,长久以来,资源稀缺是资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对象,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不计其数。目前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分析方法,均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重要前提,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对国土资源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了解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系统综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
(一)系统分析法
在国土资源经济系统中,土地、能源以及矿产等均为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法律政策、技术水平、资金条件,均会对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均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分析国土资源形势时,应采取系统分析法,综合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经济系统的情况,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展开全面的分析。
(二)系统综合法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得结论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的方法即为系统综合法。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应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更加全面,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个层面。应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统揽全局,综合所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对整体形势做出有效判断。
(三)比较法
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可通过同比与环比的方式,对处于各时期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对不同时期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不同表现与异常表现加以分析,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以此来掌握国土资源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全面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定量分析法
由于定性分析法不够客观公正,因此,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定量分析法的使用较为常见。定量分析法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且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分析指标体系与计算数学模型不可或缺,为确保所得结果更加客观,还可借助结构功能、决策分析等模型加以补充。
三、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
经过本文研究可明显发现,国土资源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国土资源经济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一定的显著特征与规律。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能直观地反映出当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参评指标,均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能够全面、客观地向人们展示国土资源信息,方便研究者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动态。在笔者看来,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需结合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情况、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切实际的评价。
基础类指标与合成类指标为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大指标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情况。基础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水平,该类指标是合成类指标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合成类指标,则是以挤出来指标为重要前提,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满足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特性需求为目的,通过计算法的运用,结合数据模型分析,展示出足以说明国土资源现阶段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四、结束语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切合实际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不但能够直观、全面地反应出现国土资源相关信息,还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调整与改进,实现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需结合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方法得以实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对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水平有着深远影响,只有在科学、先进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才能提高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国民经济朝着有利趋势,健康发展。
摘要: 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必须在全面掌握环境及经济形势数据的基础上,摸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更多地运用科学工具实现定量预测与定性研判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思路方法
一、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后,面是协调发展,互为促进。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指标间也互相联系,并存在一定客观规律。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自接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环保工作也只有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才能体现环保参与宏观决策、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就揭示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的倒U字型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科学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随着环保部门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参与政府宏观决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在一定时期和区域范围内,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结合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以规划目标、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统计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展趋势预测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环保部门及时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适应政府宏观调控新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现阶段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已成为环保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
二、 基本思路
1、总体框架
形势分析应结合环境与经济两个方面,按照“透过经济看环保,透过环保看经济”的要求,全面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和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客观研究经济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准确把握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总体框架见图1。
2、重点分析的几个问题
1)注重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
主要是分析体现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绩效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进行趋势预测,就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内容见表1
表1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处理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2)重点关注污染减排进展情况。
污染减排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环保焦点。准确把握污染减排形势,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形势分析要在分析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基础上,深入剖析原因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对减排进度滞后地区实施预警机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从经济发展全局判断污染减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等方面;
重点减排工程落实情况,重点梳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火电企业脱硫脱硝、重污染行业整治等工作,按照年度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工程完成情况和减排效益进行分析,对没有按进度完成的工程和地区,可建议行督办、通报和约谈;
环保监管情况,包括减排核查和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情况、管理减排各项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等。
3)客观判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环境质量是检验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准。形势分析应对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进行判断。重点关注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城市空气质量、县级以上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M2.5以及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指标等,可按十年或五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客观判断本地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对部分恶化趋势较为明显的指标,要从减排进展、环保工作力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气候因素、主要污染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对改善较为明显的指标,也可从上述几方面阐述是属于阶段性改善还是趋势性改善。同时加强对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分析,主要从总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断面比例变化情况、水质下降断面分布主要区域、主要变差指标等方面查找原因。
4)着力体现阶段性环保工作重点领域。
环境保护阶段性重点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面有所变化。从宏观层面,环境保护已逐步进入环保优化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要作为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环保工作本身,环境保护已经从重点开展单领域的污染防治到全面防治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新的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不断出现,由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阶段性环保专项重点工作日益增加。形势分析应准确把握客观形势和宏观政策要求,科学把握工作节奏,理清轻重缓急,切实体现阶段性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
5)及时呼应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新诉求。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网络资讯、微博等信息快速传播手段的普及,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及新闻媒体频繁聚集的焦点。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辐射影响,到PM2.5的问题,都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迅速关注的热点,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形势分析要紧紧抓住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新诉求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分析环境投诉举报和信访形势,广泛收集舆情,对群众关注较多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3、主要分析方法
1)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是建立在专题分析基础上的,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流域等环境质量指标和GDP、工业投资、用电量等经济指标的专题分析。对某些变化较大的指标和敏感性指标,如减排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集成,并与目标进行比较,对数值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与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总体形势判断和预测,提出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对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的专题研究是提高形势分析深度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和发展趋势。定量分析是一种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表征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探索复杂性系统问题的途径。简单的说,“保持稳定、趋势向好”就是定性,结合环境统计、监测等数据信息实现目标内容的可视化就是定量分析。
3)定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
定期对环境与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如季度分析),可准确把握一定时期内重大宏观政策(包括环境和经济领域)的走向与调整,迅速做出分析与研判,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增强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时效性。远期分析可根据多年环境与经济数据的比对,探索两者之间的规律,有利于统筹谋划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节奏和重点。
4)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
纵向分析是对各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者环境基本情况各指标进行研究,获取其数据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研判发展趋势提供支撑。横向分析是借鉴相似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或者借鉴现有环境经济分析模型,预判本地区环境指标走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的有机结合,可以正视差距,正确把握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束语:
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但总体面言,该项工作尚未全面铺开,各地形势分析的深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形势分析工作也由于缺少技术方法的有效支撑,容易使分析成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必须在全面掌握环境及经济形势数据的基础上,摸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更
多地运用科学工具实现定量预测与定性研判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国际环境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各个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而且稳中有亮点,稳中有上升,稳中有风险。中国处在格局变化的新常态中,即在换挡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状态换为7%~8%的区间状态。并提出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者缺一不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创新对外开放的方式;坚持依法治国,抓紧建章立制等建议。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创新
一、中国经济所处的国际环境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经济环境给中国带来的机遇要比挑战大得多。世界经济确实复杂多变,但还是可以预测和期待的。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作出了重要判断,认为世界经济已经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深度转型调整期,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在这样一个时期,世界经济运行的表现往往时好时坏,但总体处于低迷态势。好消息多一些并不意味着全面复苏的时刻到了,困难多一点也不表明天就要塌下来,将会发生重大危机,而是处于时好时坏的总体低迷态势。
2014年美国因为受极端天气的影响,一季度经济萎缩2.9%,世行和IMF在6月份都调低了对2014年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包括对美国等主要国家。但是总体上看,2014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温和回暖的趋势。二季度美国经济有明显反弹,6月份美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57.5%,4月份新房开工量同比增长26.4%,5月份新房、汽车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6.9%和8.3%,6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到6.1%,失业人数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欧元区一季度环比增长0.2%,基本走出了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俄罗斯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0.9%,二季度同比增长1.2%。英国经济强劲复苏,一季度同比增长3%。日本一季度同比增长1.6%,受到消费税率调高的影响,二季度经济可能出现回落。
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将2014年国际贸易增长的预测数上调为4.7%,而2013年实际增长是1.7%,世贸组织认为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趋于活跃,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12月份访华的时候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迅速成长,人数超过了欧盟总人口,中国的消费需求潜力无穷,他对中国发展的前景有充分信心。德国总理默克尔7月8日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说,中国的任何决定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5月份我国与俄罗斯签订了经济合作的协议,7月10日举行了中美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共达成90多项合作成果。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各个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都在积极的和中国谈贸易合作,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力量,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7月19日在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说,当今世界最好的机会都集中在新型国家,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广泛合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签署了大量经济合作协议,落实好这些协议本身就是巨大的生机。所以,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来说,挑战与机遇同在,而机遇大于挑战的概率要比过去增大了。也可以说,在同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的机遇会比一般国家多一些。
二、2014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而且稳中有亮点,稳中有上升,稳中有风险。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平稳,就业平稳,物价平稳等几个方面。一、二季度的经济运行没有出现大的起落,增长水平在预期的范围之内,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长7.5%,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现了增速略有回升,总体运行平稳,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际上中高速增长的常态化是件好事,经济运行平稳的另外两个重要表现是就业形势稳定和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6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3.7%,上半年居民收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
稳中有亮点是指农业生产稳定,夏粮又获丰收,特别是在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年夏粮同比增长3.6%,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同比8.0%,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增长7.4%的速度,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略有回落,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增长和投资增幅回落拉下来的。上半年高耗能行业增幅回落的幅度大于其他行业,比重也下降了。高技术产业生产增长加快了,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5%,其中水利投资增长34.2%,信息传输增长24.7%,公共设施管理增长25.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增长20.2%,而高耗能产业的投资只增长11%,其中钢铁工业投资则下降8.4%,这正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稳中有上升,主要是指中央创新了宏观调控的方式,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措施,2014年以来这些措施达到20多项,力度不小,含金量也很大。既有利于稳增长,又有利于调结构和惠民生,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表现在6月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例如,市场信心得到了提振,市场预期持续改善,6月份PMI回升到了51.0,连续4个月回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5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6月份新开工10亿元以上的项目高达483个,计划总投资13600多亿元,比5月份和去年同期都有较多的增长,6月当月的进出口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这些措施在下半年的效果还将继续显示和发挥出来,甚至对中长期发展都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014年推出的各项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2014年3月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5.8%,1至5月新增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880万人,同比增长3倍多。
稳中有风险,是指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着地方增长投融资平台、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等问题,这几个方面出现问题,一般都会以债务违约的形式暴露出来,加上金融系统自身也存在一些风险。所以当前需要防范的主要风险是金融风险,但这些风险还在完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我们有足够的手段和能力去防范。
三、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与中长期展望
中国目前正在处于格局变化的新常态中。即在换挡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高速增长的状态换为7%~8%的区间,这样保持相对稳定的时期就叫做新的常态,我们要适应这种状态。以前总是处于那么高的两位数增长状态中,突然降到7%―8%的范围,能否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从心理上,其他各方面的安排上都要适应。我们不要勉强一定要争10%,要实事求是,从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哪些事情该怎么做,从工业、投资、生产各个方面供需关系,市场的基本规律去安排,基本上这样一个中高速的水平发展,是一个新的常态。不是说今年是这个水平就叫常态,而是要比较长时期的坚持下去,保持下去,不能再掉下去。因此,还是要下还大功夫,努力做工作,使它真正实现新的常态,过去的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我们不仅可以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常态化,而且还可以稳步实现中国经济的中高端化,现在经济发展的水平实际上很多是在低端、中低端化的水平,要向中高端化的水平发展,不论产品质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包括诚信,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规则等,都是不健全的,中高端化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
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稳步推进,服务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力等基本面看,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完全有条件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且能够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迈向中高端水平。但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数量都出现下降,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实体经济部门融资困难,且融资成本高起,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等因素。2014下半年,乃至近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中还是有不少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一些传统产业至少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高峰期,而新的、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有一个培养和增长的过程,这就是经济转轨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镇痛期,这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更要看到国际和国内有许多积极因素和巨大的新机遇,只要全国坚定不移的按照中央的各项部署去做,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全年实现年初设定的各项预期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四、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全面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者缺一不可。2014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专题学习会上,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驾驭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行家里手。由此可见,两只手都要去驾驭,而且要驾驭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责任十分重大,要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做好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建议央行尽快出台基准利率或者政策利率,用短期和中期的政策工具来引导市场利率的水平,使我国货币调控手段既有数量调控,又有价格调控。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在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建立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优秀。金融改革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对金融风险要全面把握动态监控,做好预案,妥善处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地区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是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我国现代化大厦的框架经过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可以说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在世界居第一位。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于2012年就超过了美国,且全部是新的。发电装机总容量4万亿多千瓦,也超过了美国,而且基本上是先进水平、新装备。钢的生产能力达到10亿吨左右,可以说比美国、日本、欧洲总和还要多,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超重级的状态。因此,不应该继续简单的扩大产能,盲目的增加供给能力,而是要着力扩大需求。当然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软件建设,例如,加强市场秩序、商业诚信、精神文明等等建设,做好这些建设,也能解放和发展出无穷无尽的生产了,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特别是实现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常态化,归根到底要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去驱动GDP的长期增长。在这方面要从教育、管理、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四是创新对外开放的方式,在巩固和提高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继续努力,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直接引进外商投资的同时,要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发挥我国在高铁、高速公路、电站、特高压输电工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方面有较先进的技术、建设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势,积极参与国外项目的投标建设,既可以消化部分过剩产能,又能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在这方面,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着普遍的需求,市场潜力是很大的,而且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五是坚持依法治国,抓紧建章立制,迎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也面临着发生重大历史转折的宝贵时机,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变为一种倒逼机制和新的强大动力,并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促进加快改革,加快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过努力奋斗,使我国真正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区总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牧业经济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和决策部署,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2012年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亮点。今年农牧业经济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是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较上年增长5.9%,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实现“三个首次突破”。畜牧养殖业实现“八连稳”。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预计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50万吨、13万吨和5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5%、2.1%、1.7%和2.3%。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7.4%。主要畜产品实现了稳定增长的目标。
二是主要农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1月份,东、西部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29元和2.41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2.6%;小麦价格是每公斤2.1元和2.84元,同比分别上涨13.5%和9.2%。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是4.42元,同比上涨10.5%。牛、羊肉价格上半年同比涨幅一直在15%左右,到12月中,分别达到每公斤49.4元和53.8元,同比分别上涨了36%和21%。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平稳。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预计达到178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增加值9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左右,规模企业总量效益同步提高。目前,我区有部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3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已达39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带动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同时,农牧民还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益分配。据估算,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的纯收入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5 %左右。到今年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679个,有38家部级示范社,有33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农牧民合作社的数量在增加,组织化程度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种养大户、合作社、农牧业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今年由于全区总体水温条件较好,牧草长势普遍好于去年。据监测,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93.79亿公斤,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434.42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23.39%;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过了3000元、4000元、5000元大关,2010年达到5530元,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区保持第一。今年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增长14.27%。
六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出“总体平衡,逐步向好”的良好势头。蔬菜等主要农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都在90%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布病阳性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2012年农牧业经济的好形势,不仅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为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是为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第一产业逆势上扬。粮食、肉类、牛奶、禽蛋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稳定增长,不仅提供了与人民生活水准相适应的农副产品,保证了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306.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去年。
二是第一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农牧民加大了第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86亿元,同比增长32.4%,比同期第二、三产业的增幅高3.2和22.4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投资98.78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些投资一方面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同时拉动了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今年在工业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长16%左右,成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产业之一。2011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预计今年所占比例会提高,将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支柱工业之一。
四是农牧民收入增加对扩大内需作用明显。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2元,增长20.1%。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占全部居民的48.21%,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2011年农村牧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7.7元,比2010年增长了1046.9元,2011年农村牧区总人口1309万人,共增长消费支出137亿元。今年预计农牧民收入比上年增收1000多元左右,为历年来最多。收入的增加必然推动农牧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并直接推动了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成功,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区农牧业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进入了农牧业生产高成本、高投入,农畜产品供应紧平衡、难均衡的阶段。总量平衡的脆弱性凸显,品种和区域间的传导性增强,农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彰显,农牧业发展的形势将更为复杂。我区农牧业面临的经济制约因素有:一是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增加。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水位下降严重。不仅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会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及城市生活。而保护生态的要求又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二是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强。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不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农牧业生产要素严重缺失,社会资本投入困难,现代金融业没有惠及农牧业,尤其是信息缺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受教育程度低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农牧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中老年超50%,妇女超50%以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50%。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区粮食总播面积位居全国第八位,粮食总产量居第十位,而单产却排在全国第二十五位。特别是由于农牧业科技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的总量和投入方式存在问题,致使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衔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牧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四是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上看,2011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4%,工资性收入占近20%,这两项就占到农牧民收入的84%以上,增收点单一。从农牧民经营的项目看,以玉米、小麦等大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对增加农牧民收入非常不利,保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加剧。此外,由于投入成本趋高,部分农牧业经营领域被企业及其它主体占据,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一产产值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4%下降到2005年的54.5%,再到2011年的47.4%,这意味着农牧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收入的难度也在增加。
保持我区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还拥有许多有利条件: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种政策都在增量扩面,2013年我区仅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资金中央就下达了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亿元。农牧业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多年的基础建设,使农牧业自身有了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目前我区年均打贮草总量350亿公斤,牧区每羊单位畜均越冬棚圈达到1.1平方米;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8万亩。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基本可以保证牲畜安全过冬度春,粮食主产区正常生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一方面由于政策因素,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单产提高,加之农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牧民种地养畜的收益逐年提高,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四是今年入冬以来多次降雪,可能对缓减明年的春旱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为此,明年农牧业再获丰收是有可能的。
2013年,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
――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以上。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草原植被盖度增长1-2个百分点。
根据现代农牧业“接二连三”,与二、三产业发生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基本特征,按照十八大“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明年农牧业工作在以下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一是必须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只有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效,才能实现翻番的目标。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总体角度讲,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从农牧业自身经济地位讲,2011年第一产业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7.9%,占据着不可忽视地位;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讲,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从农牧民收入讲,目前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64%以上,是农牧民收入的基本面。只有保证这项收入不减少,才能保证农牧民收入增长。
二是必须加快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形成自治区经济发展新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全区101个旗县中有60多个旗县还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对于转变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现在建设现代农牧业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把提高农牧业科技水平作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较效益,才能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十八大报告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目标,但对于我们农牧业工作者来说,却是沉甸甸的担子。我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我区的草原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区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牧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一是强化耕地管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推广五大作物五项优秀技术50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四是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五是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劳力工价5年内涨了2倍。农机需求旺盛,大拖拉机增速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生力军。
第二,大力发展建设养畜,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思路,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肉食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是实施家庭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标准,继续安排下达500个生态家庭牧场和5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任务。配套建设暖棚、畜圈、节水饲草料基地、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稳定解决留下了的牲畜“吃”和“住”问题。二是扎实推动畜牧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等重点扶持项目的落实。
第三,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基本保护制度。结合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牧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和承包确权工作;在全面总结半农半牧业区试点旗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础上,推进半农半牧区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好禁牧、草畜平衡、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总结好前三年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落实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基础。三是做好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在做好2012年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3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充实完善工作,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征占用草原行为。
第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一是推进土地草牧场规范流转。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牧业效益的土地草牧场流转办法,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牧业。加快培育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流转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依法设立旗县级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仲裁委员会,培训和选聘仲裁员,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积极组织开展部级示范社建设行动的同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示范社建设工作,扩大范围,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开展合作社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队伍。支持金融机构加入合作社,鼓励组建合作联社。三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出台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品牌、打市场,完善产业链,培育肉羊、马铃薯、羊绒等优势产业。四是深化农牧业投融资体系改革。利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是农牧民还是企业?规模经营的途径是“大园区、大业主”,还是“大基地、小业主”?财政投入是补业主还是补农牧或合作社?这些问题是经营体制创新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
第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依托专业科技团队和科研基础,做好内蒙古优势品种的保种和改良工作,探索、研发适合草原生态的改良物种。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各种专业人员比例,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落实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没有列入国家支持规划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畜牧业苏木乡镇机构给以覆盖,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三是创新农牧民培训方式。以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加强科技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业农牧民。四是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跟进后期综合配套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坐席室坐席,完善扩充12316语音数据库信息内容,提高热线的服务能力。
第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将专项整治活动变成常态化的监管工作;继续加大例行抽检、专项抽检和监督抽检工作。二是抓好各类检测机构和乡镇监管机构的的建设,深化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在2012年5个盟市开展创建监管示范旗县的基础上,将监管示范旗县工作拓展到12个盟市,并逐步建立起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的监管机制。三是认真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在切实落实畜间布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重点开展牛羊布病免疫工作。继续完成动物疫情监测、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工作。
摘 要:后危机时代是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去后,虽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危机依然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对标志和经济环境、分析后危机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后危机时代我国未来政策的取向。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
一、后危机时代的标志和经济环境
后危机时代是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去后,虽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危机依然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世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为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世界,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倒退,人们的购买能力收缩。虽然这场经济危机在持续一年以后已经结束,然而它依然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即形成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稳定且持续增长;另一个标志为金融市场的各项指数是否已经稳定到如经济危机以前一般。从这两个标致来看,目前全球并没有从后危机时代中走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1.国际形势
后危机时代让国外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危机。美国、英国、东欧国家及日本都曾以透支国家的信用,大量印钞的方式缓解危机。大量印钞的结果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然而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大量印钞的结果是将经济危机的结果转嫁给它国,由它国与美国共同承担经济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与美国的大量印钞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中国的经济以稳健的方式发展,所以在2007年至2008年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因此减退。中国在经济危机时一枝独秀的状况让发达国家产生焦虑感,为了转嫁矛盾,发达国家将焦点转向中国,对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以中国的轮胎案、特保案为理由强行要增加关税,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发达国家的经济策略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面的一个难题。
2.国内形势
拉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平衡,它体现在投资过多而消费不高的状况上。中国的内需难以拉动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目前中国的福利保障欠缺,民众不敢随意消费;同时也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有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拉大贫富差距,使大量的民众不敢随便消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问题显得更突出,它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也在后危机时代显得突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依靠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第二产业为主,相对投资较少,能产出大量经济利益的第三产业还未完全展开,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萎缩,其它各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以依靠第二产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两大隐患。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如果自然能源长期大量的消耗,未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将不能再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现在体现得更突出,以山西为例,山西原属于我国产煤的大省,然而现在山西部分县市已出现缺煤的现象,更有部分县市因为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出现沙尘现象。北京及一些其它的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现象,它使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未来政策的取向
1.构建拉动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消费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使经济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从2008年起,我国利用经济危机时期加强对外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他们利用种种借口给中国对外投资设下屏障,且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紧缩限制了我国出口的范围。我国必须意识到一味增加对外投资,依靠对外出口并不是使经济发展的长远办法,我国需要从政治上调整贫富差距、政策上保障民众福利,用拉动内需的方法才能让我国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改变政治环境构建新的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发展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国民的素质,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大部分劳动力的素质非常低下,他们仅仅只具备初中生的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素质问题让他们的劳动方式粗放化。一些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自然农业生产,他们甚至不能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农村和城镇的劳动力只能做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最简单的工业加工劳动,他们无法从事高、精、尖端的工业生产。部分劳动力只能用家族性的方式管理企业,他们无法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劳动人口的素质使我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更使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受到限制。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以前,需要通过改变政治环境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让高素质的劳动力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高经济产业的发展。
3.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完成城市转换
从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可以看到我国农村的生产力低下,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劳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让乡村与城市融合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将农村的土地集中起来,让土地能发挥更多的经济价值,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同时让农村的劳动力来到城镇,用城镇与国际发展接轨的优势让农村劳动力迅速适应城镇的发展,让城镇以更科学的方法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它是城镇经济发展的思路。如果我国能加强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素质,那么这种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摘要】广西农垦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主要以培育大型企业、构建大基地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导向,并且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果。目前,广西农垦正走向规模化、现代化道路,广西农垦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广西经济往又好又快趋势发展,做好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主要以广西农垦经济为研究对象,探究目前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广西农垦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提出加快广西农垦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农垦 经济形势 分析 预测
一、前言
广西农垦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经有61年历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广西农垦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经济体系,建立了以蔗糖、剑麻、木薯生化、畜牧、水产、茶叶、亚热带果蔬、矿泉饮料为主导产业的八大特色农业产业,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工业规模化、企业集团化、园区特色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广西农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析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并给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分析
(一)工业替代传统农业,三次产业结构日臻合理
目前,广西农垦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将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主线,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垦经济结构单一的格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直接造福于农业现代技术的运用及农业的稳产高产,创造了职工收入净增部分的三分之二,吸收了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广西农垦结构的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三次产业结构日臻合理。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日益显现
自金融危机以来,广西农垦在银根紧缩、企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仍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技改、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大力发展园区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园区建设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投资领域日益扩大,投资结构日趋优化,发展后劲日益明显。
(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日趋提高
随着社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大,广西农垦建立了14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农垦产业园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国有农场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而且带动了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农垦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快速发展壮大,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职工收入日趋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也在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广西农垦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农林场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问题
土地作为最大资源,合理管理与使用应得到极大的重视,当然也是广西农垦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管理与利用国有农林场时,要将城镇周边符合规划建设条件的农、林、养殖场等国有土地优先规划作为城镇近、远期建设用地。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与修编后的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国有农林场土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将其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并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要求统一供应土地。凡涉及到农用地和林地调整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和林地转用审批手续。
(二)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的问题
充分展现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头作用,促进特色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不仅是国务院根据广西农垦所处地位作用给出的肯定,更为广西农垦走向现代化建设道路、带动示范农业发展、全区农村希望所在。发展广西农垦经济要考虑龙头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现代化发展需求,突出产业优势,广西农垦因此构建了八大集团专业公司,并成为了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不仅发挥出了广西农垦规模、人才、组织、技术和资源优势,还打破了界限,促进了农垦发展。
(三)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的问题
大力发展广西农垦经济势必要考虑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脱贫致富作为改善垦区民生、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农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继续坚持脱贫致富的方针,以国家扶持为引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推动贫困农场尽快走上增强积累、稳定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贫困农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四)资源工业换代升级问题
在另一角度看广西农垦经济发展,广西农垦的发展还需要思考资源工业换代升级问题。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时,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塑造在国内外具备很强竞争能力龙头企业;塑造和培育农垦名牌产品,使得广西农垦工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换代,走向现代、国际化发展到道路,推动广西农垦经济的长效发展。
四、加快广西农垦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设特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
广西农垦作为广西经济龙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能有效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形成带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是培养特色农业重要基地。广西农垦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基地。一批高标准、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农垦和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了职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广西农垦发展在建设特色农业基础上,还需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工业要着力于蔗糖业、淀粉加工业、剑麻加工业、畜牧水产加工业、茶叶加工业、果蔬产品加工业等管区优势产业,力求提升它们科技含量与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做好现代物流业、农业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房地产业等方面服务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壮大农垦经济总量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要求充分整合管区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土地使用权,充分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设和管区周边城市二三产业向农垦管区布局的战略性机遇,使农垦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园区经济建设要重点放在广西农垦明阳工业区、广西农垦柳州新兴机动车零配件产业园区、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广西农垦西江产业园区等上面,力求壮大农垦经济总量。
(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海外广西农垦
为推动广西农垦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首先,实施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对外招商,实施走出去战略,使管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走出去,扩大对外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其次,实施以珠三角区域经济圈为重点的区域合作战略,提升农垦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为促进广西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要综合考虑国有农林场土地管理与利用、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资源工业换代升级等问题,并建设特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壮大农垦经济总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海外广西农垦。
摘要:与其他能源相比,全球的煤炭资源更加充足,在开发利用方面,技术也趋于成熟,而在石油生产峰期的作用下,煤炭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能源需求稳中求进,在我国,由于经济政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的消费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状态,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释放了一个关键的信号。基于此,在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最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给出了优化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前景展望;优化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来自于市场层面,有的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相关,有的受到不可控的罂粟的作用。比如,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对重点电煤价格与合同兑现率的检查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在市场层面上,小煤矿与贸易商的价格波动较大,贸易企业的供求心态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主要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显著加大;在自然因素方面,在2012年的中期,我国中北部地区的供暖结束,使得煤炭的需求量骤降,而在年末,中、北、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降雪,又使煤炭行业出现了一定的转机。可见,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煤炭的价格和交易数量。而与其他能源相比,全球的煤炭资源更加充足,在开发利用方面,技术也趋于成熟,而在石油生产峰期的作用下,煤炭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能源需求稳中求进,在我国,由于经济政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的消费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状态,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释放了一个关键的信号。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然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最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给出了优化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时下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1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行业出现了长期的产能过剩
在2011年,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被动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消除,长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的市场要求直接相关,同时也是煤炭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消除煤炭行业有效产能不足的行为将不再存在,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有效产能过剩以及煤炭产量过剩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
1.2 煤炭消费稳中求进,煤炭需求逐渐下行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煤炭的需求增幅在持续的回落。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不足20亿吨,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0%左右。而从去年的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也在持续的下滑,2012年6月29日我国煤炭价格指数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降低,这一指数相对与去年同期也有所回落。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与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有的直接受制于煤炭的需求。
1.3 对煤炭行业的需求正在下降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全社会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位,形成的产能巨大,其中,一些主要的产煤大省在积极的推进资源整合和煤矿技术改造,并将改造后的煤矿投入到了生产领域,产能释放同时出现,这使得全国煤炭的产量出现了快速增加的趋势。而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行的装填,市场对煤炭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就成为必然,煤炭产能的过剩压力也随之显现。保守的估计是,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煤炭新增产能会在20亿吨左右,仅在“十二五”期间就可能释出15亿吨的产能。
2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2.1 煤炭产业的暴利时代趋于结束
随着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日趋加剧,市场竞争日趋完善,在市场面前,那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会逐渐的成熟,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将逐渐的趋于市场化、正常化、利润平均化,以往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促使煤炭行业获取暴利的时代,将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成为历史。
2.2 2013年第一季度煤炭行业的发展会出现―个小幅的上扬
在对2012年第四季度的承接中,2013年的第一季度,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为了冬季取暖的需要,我国北方地在冬季储煤方面会有更多的需求,供热用煤的使用将进入关键期,而随着生活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市场将走向相对平稳的运行层面,煤炭价格也会以相对平稳的状态为主,小幅上扬的概率较高。可是,煤炭市场的波动并不会出现较大的幅度,上扬的空间有限幅度不会高,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使煤炭价格区域趋于稳定,保护煤炭行业的利益,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将会被使用,而这将减少煤炭的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存压力,使煤价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释放。
3 优化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3.1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煤炭资源的流通
为简化煤炭发运、结算中间环节,规范煤炭销售操作流程,应进一步巩固我公司与省外重点用户直接结算营销策略,实现与用户点对点销售,建立供需双方友好协作关系,与用户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惠互利,促成供需互保良性态势。作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面对煤炭市场跌宕起伏的变化和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拥有自己稳定的销售市场。当市场疲软时,战略合作用户可在用量和接卸上给予我们支持;当煤炭市场紧俏时,我们也要优先保证战略合作用户的煤炭供应,形成双方互惠互利、供需互保的良性态势。
3.2 积极正确的进行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分析
要及时了解国家有关基础性能源政策调整;要关注主要煤炭消费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要掌握用户的需求以及销售市场变化情况。通过对市场信息收集分析,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为此,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解决的办法多想一些,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加大市场的开拓力度,增加煤炭销量。
3.3 加强煤炭的质量管理,通过营销手段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针对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劣质煤销售困难的实开出更多的新店;扩张“电”,即增加网络销售渠道;扩张“商”,即增加自营比例的尝试。但是在现金流有限的情况下,资金究竟应该倾斜到占用资金大,高风险高回报的买手或自营式经营,还是应该将这部分资金应用到在广阔纵深的国内市场去布点卡位以规模换取利润?百货在国外是时尚先锋,在国内是解决百姓生活需求的经营卖场。这些矛盾与纠结还是一直困扰百货公司发展的难题。看似国内百货已经欣欣向荣地发展了数十年,实质上与国际接轨的经营模式还未真正开始,同时试图在互联网中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努力刚起步,因此可以相信百货业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发掘、去研究。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南通市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利用南通市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对2014年南通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展望了南通市经济走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形势;环境分析;经济指标;展望建议
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南通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促转型,强开发、促开放,抓统筹、促协调,惠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2013年南通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2013年度,南通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8.89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5.41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23.50亿元,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69.98亿元,同比增长12.9%。
(一)农业生产态势良好
2013年南通市粮食产量持平略增,总产333.46万吨,比上年增长0.1% 。其中夏粮总产118.22万吨,比上年增长2.4 %;秋粮总产215.24万吨,比上年下降1.1%。畜牧业生产趋于稳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3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83.9亿元,增速为12.6%,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继续列全省第四位。2013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1351.5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产销率为98.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运行质态保持稳定,“两新”占比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及企业发展总体良好,从六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增幅来看,呈现“三快三稳”的态势。
(三)服务业发展加速
2013年,南通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9.98亿元,不变价增速为12.9%,高于全市GDP增速1.1个百分点,快于二产增速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5%,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平稳增长,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行平稳。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3年,南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8.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幅居江苏沿江八市第3位;总量居江苏沿江八市第4位。2013年,南通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3%,比上半年(26.7%)、前三季度(26.5%)分别提高了2.6和2.8个百分点。
(五)国内消费品市场增幅回落
2013年,南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7.09亿元,同比增长12.8%。2013年南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与2012年相比,呈现“六涨二降”格局。
(六)进出口增速有所回升
2013年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全市外贸出口21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下半年南通市进出口数据一路走高,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280亿美元的目标任务。与全省相比,南通市累计进出口增幅高出12.9%,出口增幅高13.2%,增幅在13个地级市中居第三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3年南通市经济运行总体看尚平稳,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经济发展动力看,2013年南通经济仍未摆脱投资拉动为主格局,服务业投资仍偏重于房地产。受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低。从外需看,南通出口市场回升缓慢,国际船运市场依然不景气,给南通市船舶制造业的复苏带来一定困难。欧盟6月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反调查,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通光伏产业复苏。
(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2013年以来,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象有所加剧。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给南通市加工型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企业用工难,不少纺织、服装等行业缺少一线熟练操作工,本地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传统行业工作。2013年7月1日南通市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上调,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加重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三)消费结构面临转型压力
当前南通市消费结构面临转型压力,市场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一是消费刺激政策进入空档期,导致前期部分消费热点商品增长出现明显回落。二是集体消费紧缩,消费结构出现调整。三是网络购物日趋走热,分流了本地部分零售额,实体商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三、2014年经济增长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方面看:一方面,全球经济低迷和市场需求收缩等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生型经济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美元指数走强、美元回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预期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可避免。
从国内环境方面看:一方面,国内经济仍存在较大增长动力。2013年出台的众多战略决策为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保证。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两难”问题增多,财政金融潜在风险交织增加了风险防范的复杂性。
从南通区域环境方面看: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南通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南通突破束缚发展的瓶颈,加速融入长三角第一方阵,提供了重大契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2013年南通市全年经济发展预测
综合南通市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分析,通过对南通市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拟合和实证研究,结合南通市季度工业经济景气调查,现对2014年南通市全年经济发展作如下预测:南通市经济2014年有望继续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经济增速一定程度放缓,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增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不低于20%;开放型经济方面,低迷状况难有实质改观;消费方面,南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明显回落。利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预测的2014年南通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值见下表:
南通市2014年全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值预测
五、2013年南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1)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工程;加快传统产业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加快集聚总部经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链;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经营。(2)构建区域特色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完善以高新区为龙头、“三创”优秀区为重点、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创新载体体系。
(二)强化重大项目支撑,着力推进江海联动融合发展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沪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2)强化重大项目推进。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落实化解融资难题“十二招”等措施,加快项目推进速度。(3)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区中园”和平台经济,促进产城融合、功能提升。(4)努力强化招商选资。实施做大做强企业规模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本土企业新上大项目、增加有效投资。
(三)突出中心城市带动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争取国家城镇化建设试点,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设计,破解城镇化瓶颈。建设上海都市圈宜居宜业的副中心城市,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2)优化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推动新城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提速、功能完善。加快轨道交通等城市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通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实现滨江城市见江、临海城市近海。(3)加快县域城镇发展。做特做强主导产业链,推进形态、功能开发,打造新一轮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加快融合发展,着力推进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以创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沿海“筑巢引凤”和沿江“腾笼换凤”,构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网络体系。加快优江拓海,推进沿江沿海港口资源整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修编完善沿江沿海规划体系,以重大项目、特色产业支撑江海联动发展。深化跨江联动,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苏通经济圈。发掘江海联运优势,加强与重庆、武汉等沿江重点城市的经济合作,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推进土地、海域管理改革,深入实施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不断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摘要: 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煤炭的使用量,有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更多的进行煤炭采挖。煤炭是不可再生的,需要企业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煤矿;经济;成本
0 引言
在矿井寿命的延长方面,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炭的效益。在对煤炭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方面,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对其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对企业的未来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对于煤矿资源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煤矿资源的回收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煤矿资源的成本。管理煤矿资源是当前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1 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形势
在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当中,煤炭在现在乃至以后的50年当中都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其他类似资源一样,它有被耗竭的时候,同时对于矿区的环境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破坏。一方面,煤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当前被人们的随意采挖,煤炭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将对我国的煤炭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于煤炭资源,其所有权是归属于国家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一些小煤矿在当前还是普遍存在。这些小煤矿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水平都比较低,设备简陋,缺乏安全保障,随意采挖现象很严重,对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由于这些小煤矿的存在,它们也将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煤矿企业的经济和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过剩煤炭资源的存在也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对于在煤炭业存在的这一问题,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开始对其进行着手解决,对于小煤矿更加关注它们的环境和安全性,在生产成本方面提高,从而被迫退出行业。当前,对于小煤矿,山西的整治力度非常大,对于每年在30万吨以下的煤矿都强行关闭,对煤矿企业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大型的煤矿企业。对于当前小煤矿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我国的经贸和计划管理部门都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对这些产业进行强行关闭,从而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整顿。同时,国家应抓紧修改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明确规定:“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确保煤炭安全生产,维护煤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禁止个体开采挖掘煤炭资源。”
在煤炭产业政策方面,我国国家发改委也根据当前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从而将这种粗放式、低水平的煤炭产业进行有效管理,预计将在3到5年的时间将煤炭资源进行全面规范,对13个大型的煤炭基地进行快速建设,对煤炭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大规模的煤炭企业集团。如我国的龙煤集团,应该紧随国家的这种政策形势,积极参股、并购等,对于省内的一些煤矿进行整合,或者是对于一些发电厂进行资源重组,从而形成煤电集团,降低成本。
2 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策略
2.1 进行合理有效的煤炭成本管理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它的产量是不会逐渐增长的,因此对煤炭企业成本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企业在对自身规模进行不断增长扩大的时候,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具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是否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这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对于我国的诸多煤炭企业,大多数在对成本的管理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不足之处。在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成分,因此提高对成本管理是当前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而就需要煤矿企业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将成本预算和管理落实到每个部门上。从根本上来控制成本,实现煤矿与基层单位的有偿服务,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开展考核,奖惩分明,促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员工的薪酬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员工也有非常强烈的成本意识,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我国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2.2 选用优秀的生产经营人才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竞争越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就越激烈。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方面,人才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在如此激烈的煤炭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长久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选用非常优秀的生产经营人才来为企业增添光彩。具体操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首先,企业在思想观念上应该更新,将人才作为企业赢得效益的有效标准。对于煤炭企业,唯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计划,从而推动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赢得更多的效益。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一些优秀的人才对企业的设计进行修改,对放工的措施进行改进,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效益。其次,在选择人才方面,要任人唯贤。作为煤炭企业的一项资产,人才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企业应该重点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大量引进先进人才。再次,在人才结构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煤炭企业在选用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高素质是必备的因素,同时也要重视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在煤炭企业的长期发展中,人才结构的合理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在进行人才选用的时候,要严格避免不正之风的存在。公平、公正是用人的基本原则,不可违背。
2.3 提高煤炭企业相关硬件设备的管理效率 在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中,硬件设备对于资源成本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因此也对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煤炭企业应该对硬件设备的管理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企业的硬件设备,企业应该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将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与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水平。从而就要求煤矿企业生产设备的性能应该充分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要保证操作的便捷性,保证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对于设备投资方面,较低的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的长寿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益。长寿命的设备使用和企业日常的有效维护是分不开的,如此才能让企业更好的持续经营。在设备维护方面,相关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3 结论
在当前激烈的煤炭市场,煤矿企业唯有对自身进行不断改善才能更好的生存,才能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煤炭企业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改善,同时也需要对管理理念、硬件设备等方面进行更新,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才能让企业在市场中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本世纪初以来南非经济进入较快增长周期,但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减弱
(一)21世纪以来南非经济快速增长
自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以来,南非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1994―2000年经济平稳增长,2002―2007年则进入较快增长周期,GDP年均增速为4.78%。其中,制造业和采矿业是南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2―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1%和8.31%;金融、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南非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在非洲地区范围内制造业水平较为发达,因此,南非的主要出口以煤炭、金矿、铁矿、钻石珠宝以及机械和车辆类产品(主要是出口到非洲地区)为主,此外,南非大量进口石油和石化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机械和电子类产品,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印度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高失业率、不平等和贫困是南非长期面临的问题。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失业率有所下降,但2007年仍高达23%;黑人的失业率高达28%;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另外,随着2002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非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扩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高于7%。
(二)南非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实现复苏,但2012年以来增长势头明显减弱
南非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短暂衰退后实现复苏。2008年第四季度南非经济增速下降,2009年南非经济下滑1.5%,2010和2011年经济开始复苏,增速分别为3.1%和3.6%。2012年以来,南非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受欧债危机和国内工人罢工事件的影响,2012年经济增速降为2.5%。
2013年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一是经济增速大幅放缓。2013年第三季度经济仅增长0.7%,为危机后经济复苏以来最低值,全年经济增长仅1.9%。二是通胀压力较大。全年CPI变动率为5.7%,仅略低于央行6%的警戒线。三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劳资矛盾激化,罢工事件频发,2013年南非失业率为24%。其中,15―24岁和25―35岁上的青年人失业率分别高达48.9%和28.3%。四是兰特急剧贬值。与年初相比,贬值幅度高达18%。五是经常账户逆差和财政赤字扩大。2013年贸易逆差较2012年增长98%。南非由于危机后实行反周期的财政扩张政策,2009年年开始由盈余转为赤字,2013年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5.4%。六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2011和2012年外国对南非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净购买额分别为248和852亿兰特,2013年降为13.29亿兰特。由于经济结构性矛盾和脆弱性凸显,南非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土耳其成为公认的“脆弱五国”(“Fragile Five”)。
二、对当前南非经济面临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南非经济形势的恶化,与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资本大量流入、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美国宣布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后国际资本流向逆转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负增长,为促进经济复苏,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在受到短暂冲击后,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金融市场也相比较发达国家较为稳定。国际资本在此情况下大量流入包括南非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前文已讲到,2009年以来国际资本对南非股票和债券的净购入额持续增加,导致南非对外债务急剧上升。
(二)信贷繁荣和经济较快增长背后的结构性矛盾持续
在外需减少造成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南非采取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银行机构对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贷款大幅增加。
一是经济增长的同时风险资本价值上升过快。国内外充裕的资本进入市场,不同程度带来投资、消费和进口需求的增长,但由于出口减缓,矿业、制造业等部门的投资受到影响,容易造成风险资本价值的上升过快。2010年和2011年南非经济增长3%以上,同时股票市场价格涨幅较大,明显高于美国和除土耳其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二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导致局部领域矛盾激化。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不足、初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不足造成的劳动力技能不能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50%,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导致收入在不同群体间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局部领域矛盾的激化。
三是出口结构单一和进口需求刚性带来经常账户赤字急剧扩大。南非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出口结构以铂族类金属和钻石为主,而进口以石油、石化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机械类为主,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带来经常账户赤字的不断扩大,导致本币的贬值压力,本币的贬值在出口需求增加有限而石油和机械电子产品进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又加剧了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
(三)国际资本流动环境的变化和资本流出迹象的出现
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美联储2013年12月宣布保持低利率政策不变、减少证券的购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收紧的启动,以及美元升值的预期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情绪,造成了投资者对包括南非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的投资兴趣降低,从而引发了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新兴市场国家。2013年第四季度南非已出现了资本流动逆转的迹象,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账户下证券资本的净流入显著减缓,2014年以来出现净资本流出。
(四)国内经济结构问题凸显背景下,经济面临负反馈的风险
资本市场的变化,影响产业的投资信心、产能利用率,还包括国内结构性问题,如家庭负债、政府负债、经常账户赤字。
第一,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南非的国内私人消费需求是GDP的主要构成,由于经济增长信心的变化,国内对家庭的信贷增速下降,加之,南非储蓄率较低,国内储蓄总值/GDP不足15%,家庭债务/可支配收入高达70%以上,另外,劳资矛盾激化情况下,生产性投资受到影响。这些都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制约因素。
第二,通胀压力上升。资本流出使得经常账户赤字较大南非兰特本币急剧贬值,通胀压力加大。为控制通胀,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但这无疑加大了资金成本。
第三,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债收益率趋于上升。2013年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5.4%,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013年11月份以来呈现出上升态势。
第四,经济低速增长背景下收入差距扩大和高失业率导致矛盾激化。2014年金属制造协会工人号召罢工抗议《就业促进税收法案》,其原因是他们认为资本家实际上从法案中受益更多,而就业市场没有好转。基于罢工形势的恶化及其造成的生产损失,部分外国资本计划撤出其在南非的矿产业投资,将会导致就业人数的减少,失业问题趋于严重。
总体上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和国内信贷的繁荣是不可持续,国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没有显现出矛盾,而是在发达国家资本流行性大幅扩张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信贷繁荣的同时,延迟了结构性问题的改革,使得发达国家资金收紧时,由于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凸显和局部领域矛盾的激化,使得国内经济面临较大风险。
三、南非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进入2014年以来,南非经济增长势头较好,1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上涨2.5%,其中,石油和化工业、钢铁、非有色金属产品和机械业增长较快,由于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1―2月份贸易逆差同比略有下降,尤其是2月份由于对非洲地区的顺差增加,而对其他地区的逆差减少,出现小额的顺差。但是,南非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首先,本币贬值,通胀压力再度加大。2月份1美元兑换的兰特达到2003年以来最高值,1月和2月CPI变动率分别为5.8%和5.9%,2月份环比上涨1.1%,从物价上涨的因素看,主要是食品、原油和健康保险价格的大幅上涨。南非中央储蓄银行(简称南非央行)已于1月份改变从2012年以来基准利率5%的水平,提高0.5个百分点至5.5%。
其次,工人罢工事件不断,南非矿业与建筑工人协会于1月23日发起对全球三大铂族金属生产商的罢工,持续至4月份,而3月份金属制造工会又发起全国联合罢工,抗议《就业促进税收法案》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第三,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由于南非的汇率灵活,资本账户的开放,因此,资本市场的变动,会造成汇率的大幅波动。在2013年出现非居民的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入和流出大幅下降的背景下,2014年1月份出现306亿兰特的资本净流出。
目前看,南非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不排除局部领域矛盾激化导致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可能,但总体上将保持低速增长。具体来看:一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带来资本的流出,保持原先的资本融资规模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南非金融行业采纳了《巴塞尔协议3》,基于全球流动性在短期内迅速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南非金融市场短期内出现崩溃的可能性较小。二是面临通胀压力加大和经济增长减速的压力将持续。南非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经常账户逆差的持续,货币贬值、进口成本增加必然带来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带来通胀压力。在出口需求疲软、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动力较弱的情况下,经济预计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低速增长。但需求端形成的物价上涨压力较小,CPI预计将基本保持在南非央行警戒线以下。三是不排除局部领域的矛盾激化导致经济恶性循环的出现。由劳资矛盾激化或其他局部领域矛盾的激化导致经济增速的下降,又加速资本的外流和货币贬值,并通过投资信心不足、信贷收紧和政府融资成本提高等,使得上述问题趋于恶化,形成“资金流出―汇率贬值―经济下滑―局部矛盾激化”的负反馈,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形势严重恶化。四是南非长期存在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不足、初等教育普及率低、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大等问题,成为南非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的政策重点,另外,加强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家的经济联系,从而增强南非制造业和金融中心地位,将构成未来支撑南非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据南非央行估计,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速为2.3%和2.7%,略高于2013年0.9%的增速。
(杜琼,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傅晓冬,山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近年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迅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受能源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金砖四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明显上升。在经济联动性加强的情况下,我国应密切关注国际能源和资源类原材料价格走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对外向型部门的依赖,通过扩大内需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以稳定预期为主,谨慎把握紧缩性政策的力度、节奏和尺度;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多元化战略,加强“金砖四国”间的合作。
关键词:世界经济;金砖四国;通货膨胀;发展动向
近年来,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7年以来,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元区、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受2007年以来石油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金砖四国”通货膨胀水平明显上升。在全球经济联动性加强的情况下,我国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全球通胀形成的外来压力以及“金砖四国”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保持足够重视。
一、“金砖四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与日俱增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四国”的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 中国实现了3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历史奇迹;印度经济近几年也保持了高速的发展;俄罗斯被称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巴西近年也摆脱经济停滞逐步走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四国”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降低, 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GDP所占世界份额则同步下降。
“金砖四国”中除中国速度的迅速发展举世瞩目外, 印度经济发展十几年来平均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7%左右,2007年高达9.2%。中、印已成为全世界投资最具吸引力的3个国家中的两个(另一个是美国)。俄罗斯经济近7年来也保持了高速发展,GDP平均年增长率达到7.8%,重新跨入了世界十大经济体行列。巴西发展相对稍慢一些,2007年经济增长也达5.4%。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金砖四国”外汇储备无一例外都有增长,截至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15282亿美元,俄罗斯4764亿美元,印度2932亿美元,巴西1875亿美元。相比之下,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的外汇储备仅为735亿美元。
二、中国与印度、俄罗斯、巴西三国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作为最大的和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经济贸易依然占很大比例。2007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贸易伙伴与中国贸易总量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6.4%、13.9%和10.9%, 合计高达41.2%。 但是,随着贸易多元化格局初具雏形,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辐射范围和力度逐年扩大, 除中国在美、 欧等传统贸易伙伴贸易总额中的占比逐年递增外,中国对印度、俄罗斯、巴西三国的影响也在悄然上升, 这一点在各国对中国进出口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见表2)。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八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生产量约占世界4.3%,而消费量却占世界8.8%。同时,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自2003年国外进口矿比例就超过了50%,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3.26亿吨, 中国铁矿石消耗量已占世界的47%,从进口来源来看,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以及“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石。俄罗斯石油在中国能源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能源部门有关专家表示,2015年前,俄罗斯石油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将占到15%的比重, 出口总量有望达到5000万吨。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进口的铁矿石越来越多。 目前铁矿石的进口占中印贸易合作的65%, 而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已占进口总量的25%, 俄罗斯铁矿石也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的新选择,2007年俄罗斯共出口铁矿石2550.17万吨,其中对华出口量居首,为572.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17倍。
2008年5月16日,“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举行会谈, 这是四国外长在联合国框架之外的首次会晤。四国外长还商定,他们除继续在今年联合国大会期间再次会晤外, 还将在印度举行下次会议。会后,四国外长发表了“联合公报”,强调“四国开展对话系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对解决全球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对话的前景广阔”。随着“金砖四国”在全球影响的增强, 四国已经注意到相互间加强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给“金砖四国”经济带来挑战
2007年以来,受能源、粮食和金融三重危机的困扰和冲击, 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衰弱态势,“金砖四国”经济也饱受困扰。2007年下半年以来四国通货膨胀水平明显上升,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给“金砖四国”经济金融形势带来冲击,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加大。
2008年年初以来, 中国经济在紧缩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开始呈现放缓态势,第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了10.6%, 较上个季度低0.6个百分点。IMF最新预测显示,2008~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分别放缓至9.3%和9.5%。从印度的情况来看, 经济增长势头依然旺盛。 第一季度印度的实际GDP同比增长了8.7%, 较上个季度高0.3个百分点, 但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IMF则预测印度2008~2009年经济增长可能分别放缓至7.9%和8.0%。但是,“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两个国家却呈现出不同的光景。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发展依然快速。第一季度,俄罗斯经济增长率达8%,较上个季度高0.2个百分点。巴西1~2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8.7%和9.7%,其中资本品同比分别增长了15.04%和24.96%,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1.8%和12.19%。
受全球通货膨胀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影响,“金砖四国”通胀形势较之发达国家则更为严峻。从2007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情况来看,“金砖四国”CPI均大幅上涨,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CPI由2007年1月的2.2%一直上涨到2008年3月的8.3%,4月继续上扬, 达到8.5%,虽然5月下降到7.7%,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俄罗斯2008年CPI从1月的12.6%上扬到3月的13.3%,IMF在4月9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08年俄罗斯的CPI将达到11.4%。 印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8年3月CPI达到7.9%, 远高于2007年全年的6.4%。 同样的,巴西面临通胀的压力迅速加大,2008年5月CPI达到5.6%,高于4月的5.04%,是2006年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IMF也预计2008年巴西的CPI会达到4.8%, 高于2007年3.6%的水平。
四、“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与货币政策
2008年,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金砖四国” 经济增势将减缓。2008年4月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计从1月的4.1%下调至3.7%, 比去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预测美国经济增长为0.5%,大大低于2007年2.2%的水平。该报告预测中国增长9.3%,回落2.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07年中国实际增长11.9%来计算, 则回落2.6个百分点);印度增长7.9%,回落1个百分点;俄罗斯增长6.8%,回落1.3个百分点;巴西增长4.8%, 回落0.6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在CPI及通胀预期不同程度上升的压力下,“金砖四国”纷纷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屡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已达17.5%的历史高位;印度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继6月11日加息后,24日印度央行再次大幅升息, 将基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8.5%;俄罗斯也在近期陆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7月11日,俄罗斯再度加息,将再贷款利率从10.75%提高到11%, 这是俄罗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巴西为了抑制经济过热, 三年以来首次采取金融紧缩政策, 分别在4月和6月两次加息, 其基准利率已达12.25%。四国央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了对最近几个月CPI持续上升有所担忧。从总体上看,“金砖四国”经济均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五、印度、俄罗斯、巴西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传导及影响
“金砖四国”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他国产生影响。 我国每年都要从俄罗斯、巴西等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从巴西、印度等国进口铁矿石,高涨的石油和铁矿石价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印度、俄罗斯、巴西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影响我国:
1. 通过贸易途径影响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由前面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到, 中国与印度、 俄罗斯、巴西三国的贸易近年来悄然上升。印度从中国进口占该国进口总额比从200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9.2%, 俄罗斯从1.9%上升到7.1%, 巴西则从2.2%上升到8.7%。 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印度、 俄罗斯与巴西三国的经济稳定快速增长都面临不小的压力,加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影响,这三国内需的下降势必影响对我国的进口进而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了4.1%,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已累计升值15.1%,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的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也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2. 通过能源和资源类产品价格途径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2007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453万吨, 占进口总量的8.9%, 从巴西进口石油23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4%,预计2008年进口量还将继续上升, 而一直上涨的石油价格给我国通货膨胀带来不小的压力。另外,2003~2007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分别为8.9%、18.62%、71.5%、19%和9.5%。今年2月以来,随着与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等矿业巨头的价格谈判落下帷幕, 国际铁矿石价格高涨65%, 印度等国近期加征出口关税更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压力。 油价持续在高位上震荡以及猛涨的铁矿石价格, 不仅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而且提高了进口成本,价格上涨对国内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可低估。
3.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情绪已开始抬头,我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遭遇的摩擦和阻力不断增大。在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 鉴于贸易保护对舒解经济不振所导致的国内政治压力或有一定帮助,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对我国企业在石油、 铁矿石等行业的投资一直保持谨慎态度, 中石油对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石油公司的收购遇到卢克公司的极力抵制, 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合资建钢铁厂以及参股巴西国家黑色冶金公司(CSN)也屡屡受阻。
六、几点启示
针对当前全球通胀和能源及资源类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不确定性, 我国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全球通胀带来的外来压力和“金砖四国” 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保持足够重视,密切防范,谨慎应对。
1. 密切关注国际能源和资源类原材料价格走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对能源和资源类原材料进口, 要实行多元化战略以分散风险,必须稳定海外资源的供给,建立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制度,改善进口管理的决策机制,克服世界市场高价时进口、低价时出口的怪圈。同时,要提高中国在关键产品上的定价权,加强和俄罗斯、巴西等能源出口国、资源类原材料出口国的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国外资源产业的投资,同时还应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 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对外向型部门的依赖,通过扩大内需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或衰退的背景下, 应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依靠经济的自生增长能力抵御外部冲击。适时培育国内微观主体竞争力,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逐步降低整体经济对出口和外向型部门的依赖程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抓住外需增长放缓的契机,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因势利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步伐,稳步推进税收、资源价格改革等结构调整举措,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和服务产业发展。
3. 以稳定预期为主, 谨慎把握紧缩性政策的力度、 节奏和尺度。 由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是粮食、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 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 中央银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稳定市场信心来稳定通胀预期。在国内通胀压力依旧严峻、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偏高的情况下, 考虑到全球通胀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复杂影响,在提防“滞胀”风险的同时, 还应密切关注前期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动向, 谨慎把握紧缩性政策的力度、节奏和尺度,保证货币政策适时、适度。
4. 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多元化战略,加强“金砖四国”间的合作。扩大对外经贸往来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推进实施贸易和投资多元化战略。 在努力提高与发达经济体贸易附加值和层次的同时,着力加大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比重, 开拓具有替代性的进出口市场, 拓展国内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渠道。
摘要: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本次经济衰退是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但因强劲的外部需求和畸形的投资扩张延缓了约两年时间,由此加深了潜伏已久的衰退力量,而持续的紧缩政策更是火上浇油。从整个企业成本收益的关系看,近两年内,成本的下降要慢于收入的减少,因而经济会在利润下降中继续衰退,但力度会逐渐减轻;两年后,成本的下降会快于收入的减少,甚至出现成本下降与收入增加的情况,故经济又会在利润回升中增长。此外,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要滞后于欧美国家。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机制;利润;成本;收入
对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来说,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特别是我国政府在衰退发生之前,甚至在衰退已经发生之时,还在不断加强紧缩政策的力度;但相对于其他各国对本国经济前景日益悲观的认识来说,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却又是最乐观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所谓的良好的基本经济面,但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向并不是由这些所谓的基本经济面决定的,而是由承担生产组织任务的企业行为决定。然而,企业行为是由效益决定的,即由相对价格关系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关系决定,或者说是由微观机制决定。这说明,要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必须从微观机制着手。
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实际上,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看,这次出乎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预料之外的经济衰退在两年前就有可能发生。
根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经济周期计算,我国的这次衰退应在2006年底前后发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时间约为9年,如以衰退谷底为起点(见图1),我国前两次经济周期的时间分别是1981-1990年和1990-1998年。从这种现象看,从1998(或1999年)开始的本次经济周期,约在2006年前后发生衰退,而在2007年达到谷底。所以,从正常的周期关系看,当前我国的衰退实际上比正常期间延迟了两年左右。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周期的平均长度并不能说明每次周期就一定会遵循同样的运行过程。实际上,经济运行对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之所以说本次衰退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在两年前,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显示了这种迹象。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微观机制中最优秀的内容,就是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因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支配的,所以,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
对利润的考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考察所有企业或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变化。在劳动生产率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如产出品价格与投人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在同方向的变化中,产出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等。如果产出品的价格上升速度慢于投人品和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那么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在产出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投人品与要素价格的上升时,利润和利润率才会上升。
从这种关系看,我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就出现了日益明显的紧缩现象。如从2003年到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0.1%、2.8%、0.8%、1.0%、3.8%、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的价格分别上升2.2%、5.6%、1.6%、1.5%、3.9%、4.4%(本年以2008年零售商品中的建筑材料及五金电器的价格指数代替);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3%、6.1%、4.9%、3.0%、3.1%、6.9%;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8%、11.4%、8.3%、6.0%、4.4%、10.5%;劳动力价格则分别比上年上升12.4%、14.9%、17.1%、17.6%、21.5%、21.4%,1这是各种价格上升中最快的;对于地租与利息价格的上升,这些年同样是非常快的。可见,在各种价格变化中,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是最慢的,6年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8%;而中间品价格增长较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4%;上游和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增长更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则是最快的,如劳动力价格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7.5%。在这种相对价格关系中,必然得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效益(利润率)是很差的,且是不断下降的。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的状况。正如郎咸平所说,2006-2007年我国的股市泡沫主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业,从而将资本转移到资本市场的结果。
对于统计资料显示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2006-2007年效益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非均衡变化,也就是上游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变得短缺或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发生转折。由于这些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产业的调整时间又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供给状况,因此会像瓶颈那样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看,虽然这些产业的产出也构成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但却又是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品。它们的短缺和高价格,不仅会从数量上强性约束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会导致后者成本的不断上升,从动力机制上抑制它们。上游和垄断性行业在高利润作用下,虽然也会进行扩张性的投资,但受资源约束和投资所需时间长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扩张力量是远远抵消不了中下游行业的衰退力量,导致宏观经济在它们之间的非均衡的此消彼长中衰退。所以,当上游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部门出现高利润时,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即将发生转折或衰退的时候。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垄断性产业、中上游产业,股票流通市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也是国有企业。当它们的效益大幅度上升之时,也就是广大的中下游产业陷入困境,进而宏观经济行将衰退之时。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向都是由其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生产组织者时,经济扩张;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背离生产组织者时,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由企业支配的经济,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利润,当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经济扩张;当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经济衰退。同时,在利润分配中,当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中下游产业资本时,经济扩张;当利益分配重心向上游、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产业资本倾斜时,经济衰退。正是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经济高涨的后果一定是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基本要素、上游和基础性产品变得短缺,价格快速上升,由此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最终产品需求方面,则因消费倾向下降(收
入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相对减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相对竞争力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收敛作用等而相对不足,使企业收入相对下降。在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非均衡性变化中,利润率必然会不断下降。当企业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宏观经济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在两年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衰退。
这种强烈的外部因素是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海外的强劲需求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畸形扩张。这种需求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例如,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以美元计算)保持了27%、252%、17.2%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774.8亿美元、2622亿美元、295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保持了23.9%、24.8%、(2008年1-6月)263%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更是分别达到25%、32.3%、(2008年1-6月)33.5%的增长速度。同时,因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2006-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4%、16.8%、(2008年1-6月)21.4%,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强力作用下,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
然而,正如“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一样,强大的外部冲击,虽然延缓了衰退的到来,但也加大了经济系统内部的抑制力量。如近两年来,基本要素的价格、上游产品、基础性产品和进口性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而扣除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及食品外,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则非常缓慢,只是因最终需求的存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效益日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一旦需求减少,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萎缩。
最要命的是,企业除了遭受经济系统内在抑制机制的作用外,还遭受到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抑制。例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强大抑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高涨时期,不合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严重抑制经济活力的紧缩政策,如新的《劳动合同法》、持续性的货币紧缩政策等,更是加强了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外部力量一旦发生转折,宏观经济就会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几乎为零(同比增长6.8%),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各种基础性产品如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严重过剩。这都显示我国本次经济衰退的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笔者曾多次分析过,在经济高涨阶段,是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因为,这时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
“繁荣”的过后是“危机”或“衰退”,即使不实行紧缩政策,经济也很快要走向衰退。实行紧缩政策,无异于落井下石。所以,繁荣阶段是绝对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的任何调节都是无效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调节,那么扩张政策比紧缩政策要稍好一点。
二、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相对于政府和理论界大部分人的乐观来说,笔者对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势持谨慎态度。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运动体,在它的惯性力量衰竭之前,要改变其运行轨迹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周期关系看,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只是刚刚迈上衰退之路,衰退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在继续加强,如消费在明显萎缩,出口则急剧下降,自发性投资也在减少等。同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衰退还在快速地相互传导,这说明经济系统内的各种反制力量还抵消不了衰退力量。最近公布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必然要持续一段时间。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企业效益或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从现有情况看,整体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都在向着不利于平均利润率的方向运动。
(一)收入趋势分析
企业效益是通过利润的大小或利润率的高低来体现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只有收入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或者收入的减少慢于成本的减少时,利润才会增加;如果相反,则一切反之。这里,首先分析企业收入情况。
对整体企业来说,收入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等四个组成部分。
1 消费支出预期
那些对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认识的人,大多数是建立在对我国消费支出有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上。因为我国现有的消费率很低,或者说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外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又大,所以,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乐观是缺乏依据的。
从形式上看,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象征,但实质体现的则是我国的制度结构和分配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制度结构看,我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恐惧感,以至有钱不能也不敢消费。虽然政府目前正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远水难解近渴。从分配关系看,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接近0.5,属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占人口绝对比重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拥有的储蓄却很少,以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如广大的农民群体等,虽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却缺乏消费的能力。当前启动的各种工业消费品下乡,希望通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为城市经济解困的措施,注定会以失望收场。如果成功,则必然会以农村经济的持续凋敝为代价。因为对这些(相对高级)消费品的购买,将会挤占农民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减少他们对生产的投入。所以,这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持续的伤害。要扩大农村消费,必须首先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当前困境下,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最贫困的农村来援助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导致消费需求不振。这是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痼疾。如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9.5%,居民消费率则由48.2%下降到36.2%。这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2008年可能接近33%)。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必将更加突出。为应对严重过剩的局面,许多企业进行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降价促销,由此提前释放了相当部分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又出台许多鼓励消费支出的政策,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2009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15.2%,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0.2%。这种情况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指望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在衰退阶段往往会下降。如危机以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倾向,政府刺激经济的相当部分支出变成了居民的新增储蓄。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除菲律宾的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倾向都明显下降。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衰退阶段的消费支出也必然会更加疲软。
2 投资需求
这里将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支出对待,因而仅分析市场自主性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投资支出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困难之时,投资是否能够充当引领经济、避免衰退的主要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需求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必然会严重阻碍投资的增长。从统计资料看,2008年中期以来,虽然投资保持了稳定状态,且在各方面有明显萎缩之时,2009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6.3%,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靠政府投资的增长。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了35.6%,中央项目投资更是增长了40.3%,扣除这部分投资后,由市场调节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也就是说,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投资速度的稳定应该看作是前期经济过热时大量新增项目投资的延续。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暗淡,企业继续投资的愿望与能力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内源性的投资必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如前几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热点――房地产泡沫和中上游资源价格的畸高现象都已消失,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从上年同期的32.9%下降到1%,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其理由是,前些年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我国空置的商品房数量是年需求量的数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l亿吨等,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普遍存在。在这些过剩产能被消化之前,新增投资是不会明显增加的。2可见,投资的回升将会明显落后于其他的有效需求。
3 净出口
出口曾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持续的出口增长来吸纳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后果是造成我国极其严重的对外依赖。如2007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64%(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而降到5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与此对应的则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正常的,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出口需求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如2008年11月我国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出口增速由10月的增长17.6%逆转为下降2.2%后,在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出口增速竟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如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出口分别下降17.5%、25.7%、20.9%、22.6%;外贸顺差也大幅萎缩,2月份贸易顺差只有48.41亿美元,只及1月份391亿美元的8.7%。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灭。
不过,比之依赖出口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来说,我国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要轻得多。这些国家2009年1-2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40%,远高过我国的27.2%。主要原因是,两者间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品层次存在差异,即前者出口的是价格与收入弹性较大的、相对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而我国出口的是弹性较小的、低档的必需品,由此前者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要更明显。这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零售额明显下降之时,出售大众普遍消费品的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却仍在上升一样。可以乐见的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同时不出现严重的贸易保护,那么不排除中国出口有发生逆转的可能――会替达国家的高价商品。这种情况也给人们一种警示,盲目地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政府支出
在各项有效需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支出。如自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以来,政府就采取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180度弯地改变了货币政策,而且启动了两年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计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许多产品的消费需求实行财政补贴等,由此使2009年的财政赤字达到创记录的9500亿元,实际结果甚至还会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的下降可能会超过预期)。所以,在各项支出中,政府支出应该是增长最大的部分。
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当前各界对政府4万亿投资的作用可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的投资规模(17.2万亿)和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来说,该投资额是不大的,并且还是分两年进行。其中,政府的财政投资仅仅只有1.18万亿,其余的还得依赖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需求呈快速萎缩之势,指望这点投资来扭转经济运行的态势,真有“山羊拉大车”之感。从受益者的结构看,结论会更加悲观。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将落人大型国有企业等垄断利益集团,所以会极大地降低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较强的调控能力是我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优势,但却不能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微观)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政府既缺乏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能力,也缺乏正确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能力,甚至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数次所谓经济过热的降温调节(1986-1989年的控制经济过热调节、1996-1998年的“软着陆”调节、2007-2008年的紧缩调节等),都导致我国经济持续数年而政府束手无策的衰退。本次调节政策的转换之快,即使思维最活跃的人也会目瞪口呆。近两年政府对股市调节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如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无穷后患。因为,其内容主要是“官进民退”、垄断取代竞争、破坏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规则等,实际上是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在特殊时期瓜分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扩大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中外历史证明,所有的产业政策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各项需求的综合内容看,今后数年内,我国有效需求,或者说企业总收入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二)成本趋势分析
在收入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如果要宏观经济的运
行态势发生转折,就只能希望成本的快速下降了。
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企业的总成本由基本三要素的支出――资本折旧、税收和进口要素支出等部分组成。在这些成本中,对企业整体来说,有些是外生性的,如税收;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具有外生与内生的两重性,如资本折旧和进口要素的支出等。
劳动工资支出是整个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经济周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中,劳动工资的上升是最快的(2000-2008年算术平均增长率是15.3%)。尤其是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以来,更是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这是侵蚀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就业形势的恶化,企业的劳动支出压力会有所减轻。如失业会使企业节省部分劳动支出,同时也会减轻工资上升的压力等。3但要看到的是,工资水平本身有易上难下的刚性特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限制了工资水平下降的空间。所以,工资成本的减少虽会减轻,但像产品价格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则是很难的。
利息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总量和利率水平。对企业来说,借贷资本量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大部分资本属于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本,变化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流动资本,它们占总资本的比例较小。所以,衰退阶段因此减少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变化是不大的。总体而言,衰退以来,中央银行已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企业的这方面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益的分配却是极不均衡的,也就是大部分降息的好处被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广大中小企业获得的利益则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后者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间借贷资本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期间则往往是最高的(风险最大)。所以,对那些仍在营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利息支出的下降是有限的。
在衰退阶段,虽然企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需求的减少,地租有所下降,但对那些持续经营的厂商来说,租约的期限往往较长,由此决定了地租下降的空间有限。
资本折旧,对企业来说属于长期固定费用,且折旧率由“税法”决定,因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只有对那些破产重组的企业来说,因资产大幅贬值,这方面的支出才可能明显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如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每年可减少税收负担数千亿。
进口要素,其中包括技术、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各种投入品。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它们的价格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如石油价格已下降2/3以上。最可喜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出口商品价格。2009年1月份更是出现了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如2009年1月份进口价格下跌10.6%,出口价格则上涨23%。从世界经济形势看,进口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低迷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世界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将由近几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转向制成品生产国。
从以上各项成本的形势看,在经济萎缩的作用下,各项成本都会下降,但进口成本、税收与利息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在整个生产成本下降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加工工业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最慢,中间品次之,上游产品最快。如在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而最终端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4%(同比。下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下降则达到5.7%,其中,加工工业下降3%,原材料工业下降8.4%,采掘工业的下降则达到17.4%。而前几年,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价格的变化速度是完全相反的,即采掘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快,中间品次之,最终产品最慢。这种变化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中下流产业倾斜。这是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开始衰竭,扩张力量逐渐加强的标志。
(三)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从上面收入与成本的分析中知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整体将面临收入减少与成本下降的局面。由于前者是降低利润的,后者则是增加利润的,因此,企业利润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也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当前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看,在今后两年时间内,企业收入的下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收入减少产生的乘数效应会更直接,而成本方面则受到存量资本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同样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间会出现非均衡性的变化。受收入与成本之间这种非均衡变化的作用,平均利润率会继续下降,由此会促使宏观经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衰退。这种机制是造成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将要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衰退的持续,经济系统中的扩张力量会逐渐加强。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消费倾向会重新上升,政府的净支出也会大幅度上升,由此会扭转收入减少的力度;而成本的下降力度则会随着衰退的持续而加强。所以,在衰退中,抑制与扩张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到一定程度时,扩张的力量就会超过衰退的力量,由此推动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反转。对我国来说,这个时间将出现在2011年左右。因为,只有利润回升,同时利润的重心向中下游产业倾斜,企业才有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扩张,而利润的明显回升,只有在两年后才会见到。所以,宏观经济起码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反转。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企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只有利润回升并达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才能真正反转。这说明,要促使宏观经济早日回升,就必须在增加企业利润方面着力。
虽然对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存有疑问,但在帮助企业脱困,提高利润方面,政府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就短期来说,在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担保力度,适当放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约束,限制基础性产品的价格(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损失为代价),以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在长期方面,应该完善经济环境、破除垄断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在收入方面,短期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发放非替代性的消费券等;在长期方面,应努力消除各方面的二元化现象,缩小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上的后顾之忧,并将收入分配重心由政府和垄断集团等向民众转移。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界都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面比较健康,因而会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复苏。笔者认为,这种乐观的依据是不牢靠的。一个内需乏力而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先于外部环境的好转而全面复苏的。虽然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但面对急剧下降的出口和明显萎缩的消费与民间投资等,其作用是有限的,难以扭转经济运行的趋势。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规则的接受者,不仅不能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对外转嫁危机,而且要分担它们危机的部分损失(目前情况是美国“吃药”,全球“买单”)。所以,从各方面看,那些认为我国基本面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并率先复苏的乐观认识,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为此,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①本文的各种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包括“统计年鉴”、月度资料和季度数据等)和海关网站的“统计数据”。
②这种情况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不救市,而直接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投资的思路是对的。这种投资可以直接带来产出和就业的增加,而前者则只是救了开发商,但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③假设经济体系封闭,工资是劳动者的唯一收入,且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就整体而言,企业不仅不可能从就业者身上获得利润,而且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企业的付出大于收入。只有从失业者身上,企业才可能获得利润(失业者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收入,而成本为零)。
今年,全国农垦系统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紧密围绕农业部重点工作,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大力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垦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今年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3192.81亿元,比去年增加454.25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2.24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1307.10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823.48亿元,增长11.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3.3%、40.9%、25.8%。预计人均生产总值23900元,人均收入7850元,分别增长12.8%、8.9%。
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今年以来,农垦系统克服了极端天气的影响,全年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连续七年创下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三超历史”的佳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农垦系统粮食总产预计突破2900万吨(580亿斤),达到2943万吨(589亿斤),增加170万吨(37亿斤),增长6.1%。粮食播种面积6815万亩,比去年增加238万亩,增长3.6%。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为全年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水稻面积达273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308万亩,占全系统谷物播种面积的49.8%,比去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单产持续平稳增长。粮食平均亩产可达432公斤,比去年增加10公斤,增幅为2.4%。粮食主产的黑龙江垦区粮豆总产预计达363.6亿斤,占全系统粮食产量的62%。
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态势各异
受市场、天气情况等因素影响,农垦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预计今年棉花总产量为138万吨,减产3.4万吨,减幅为2.4%。其中新疆兵团棉花产量预计109万吨,减产4万多吨,下降近4%。油料产量预计76万吨,减产近5万吨,下降6.1%。今年糖价上涨,推动了糖料生产,糖料产量预计可达816万吨,增产58万吨,增长7.6%。
养殖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继续推进养殖业生产基地建设,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农垦畜牧业总体上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大牲畜存栏322.54万头,增长1.7%,其中奶牛131.82万头,增长3.8%;猪存栏1128.83万头,增长7.2%;羊存栏1319.90万只,增长4.0%。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肉类总产232.41万吨,增长4.0%;牛奶361.74万吨,增长5.0%;禽蛋产量33.46万吨,增长6.8%。
全年水产品产量114.23万吨,比去年增长6.0%。
工业快速增长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增长速度较快。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44.52亿元,增长18.2%;实现工业总产值4160.36亿元,增长23.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059.19亿元,产销率为97.6%。主要工业产品增多降少,其中:原煤产量2489.63万吨,增长52.0%;饮料酒产量200.95万吨,增长8.7%;发电量为160.45亿千瓦小时,增长13.6%;砖产量100亿块,增长14.7%;机制纸及纸板产量80.97万吨,减少24.9%;乳制品产量197.13万吨,减少4.8%。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大
今年,全系统投资围绕农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教育卫生等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加大投入,增强了垦区经济发展后劲。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完成1640.83亿元,比去年增加282.93亿元,增长20.8%。
商品出口情况好于去年
今年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向好,农垦出口商品供货总额摆脱了去年下滑局面,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出口供货商品总金额530.68亿元,比去年增加64.43亿元,增长13.8%。出口商品供货总额排名前10位的垦区是:新疆兵团341.48亿元、广东38.35亿元、黑龙江36.69亿元、浙江26.00亿元、湖北15.50亿元、江西12.00亿元、广西12.00亿元、辽宁11.80亿元、上海11.50亿元、河北7.39亿元,以上10个垦区出口商品总金额为512.71亿元,占全国农垦的96.6%。
注:农垦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