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4 08: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冶金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管理目标
实际执行QHSE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会将以上四个基本目标针对班组、职工、项目、设备系统等管理节点进行分解。QHSE虽然是一个体系化管理模式,但是,针对每一个目标,QHSE都有着完全独立的监控管理模式。其PDCA循环可以概括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方面。计划是对单一目标的QHSE目标给出总体的评价指标和实现方式。其中,QHSE并不是简单的下达目标和考核目标的管理模式,而是就整个目标实现过程作出分解和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对分解目标进行合理的论证,防止项目中不可完成节点的存在。实施过程也是根据既定的计划目标和分解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因为QHSE提供了逐步考核的管理模式,特别是QHSE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执行团队的执行考核更加客观。检查过程是指对于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的每一个分解目标进行逐一的监控,对于已经出现的管理事故和实施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及其他问题进行汇总和研究,以便及时发现整个项目目标的问题,以便在出现更加严重问题前给出适当调整,防止企业因为管理问题蒙受损失。改进是紧随检查过程之后的重要过程,也是QHSE管理模式的管理原动力所在,通过对检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使整个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
2管理实例分析
某冶金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85亩,为一年消耗赤铁矿石180万吨的大型高炉式炼铁厂,该炼铁厂拥有550立方米高炉4座,设计年产量150万吨,建设阶段,需要安装高炉4座,粉磨机8台,常温空压机12台,高温空压机8台,风选机4台,布袋除尘机8台,给煤分离器4台,排烟风机4台。各类皮带机、链板机及风槽设备若干。此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转载点较多,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设备联合运转难度较大,牵扯的施工单位也较多,所以,文章项目管理过程中的QHSE分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梳理如下。
2.1业务量化和细化程度不够
QHSE的最大难点在于常见业务的分解上,如果能够将常见业务制定完全量化的评价目标和完全细化的目标分解,就可以保证QHSE管理落到实处。但是,冶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业项目。目前大多数冶金建设单位的董秘办公室或者行政办公室的文书中,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整个作业流程的足够的细节。而工程技术人员多数对于管理业务和管理实务并不熟悉。这就造成了整个项目中缺少可以编制企业整体QHSE目标和计划的责任人。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的QHSE管理分解工作是直接下发给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技术负责人分别制定的。这个过程相当于整个项目的QHSE都是由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员编制,使得其管理效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甚至很多基层单位的QHSE目标分解不具备可执行性。使用这种业余人员制定的QHSE目标管理整个项目,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所以,建议在项目管理中QHSE管理采用合同责任制。因为承包单位对于项目管理的细节较为熟悉,在施工开始前,由承包单位在竞标书中提出QHSE分解方案,直接将该目标写入分包合同中,会更加有效的实现QHSE的目标贯彻。
2.2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水平不足
因为QHSE管理系统的业务操作十分复杂,目前的项目管理技术公司已经将整个流程封装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即便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也有很多企业难以找到足够的管理技术人员对该系统进行完整的部署。不少承包单位更是不能充分意识到该系统的重要性,对于“额外增加”的管理内容抱有负面情绪。这些现象较为严重的影响到了QHSE管理模式在冶金企业的推广。
2.3项目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不少项目目前已经开始通过较为严厉的行政介入手段推行本QHSE的管理模式,但是,因为冶金建设项目内部绝大多数管理部门的人员都存在类似的执行困难,所以,基于法不责众的原理,项目几乎不可能因为QHSE管理模式推进的不作为撤换所有的承包单位。所以这种矛盾状态使得单纯的行政施压的方式无法有效的促进生产单位完成QHSE的执行。因为项目承包单位对于QHSE的推进难度主要来自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所以建议项目在推行QHSE的过程中,执行QHSE准入制,使得进入项目的所有执行和承包企业在参与项目之前就紧密围绕QHSE的四个要素的要求进行。
2.4顽固问题被搁置
以往的QHSE推进工作中,存在了很多因为QHSE的超前性,特别是QHSE对于环境和健康等难量化问题的量化难度带来的实际工作问题被大量搁置,因为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使得QHSE的推进工作没有办法得到切实落实。建议企业在QHSE的推进工作中,首先将此推进工作作为一个重点管理项目来进行研究,积极的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QHSE推进的阻力被最大程度的解除。
3结束语
QHSE如果得到有效推进,可以提升整个冶金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水平,但QHSE的推进过程有着很多实际困难。冶金工程建设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重生产轻思想的痼疾,藉本次QHSE管理模式的推进工作,冶金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对以往的行政管理中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梳理,使得整体行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解决QHSE推进工作中的管理问题。通过合理的管理推进,QHSE是可以在冶金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深入贯彻应用的。
作者:刘著 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强化学生对冶金工艺过程的全局观
网络是现代社会良好的资源平台。在冶金行业,由国际钢铁协会发起成立的钢铁大学网站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专业网站。该网站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主要使用对象为在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在网站上,可以使用钢铁生产的所有原理,包括基本知识、冶金工艺、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等。然而网站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而是一系列灵活的、涉及炼钢生产的像游戏般的模拟。这对于年轻大学生们来说,很具有吸引力。我校冶金工程专业自2010年开始对国际钢协举办的网络炼钢大赛给予了高度关注。经过两年时间对该赛事进行深入调研和初步探索之后,于2012年参加了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协办的“2012全国网络虚拟炼钢大赛培训班”,事后就培训的相关内容结合钢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巧,发展成专门的一门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到我校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环节,同时每年筛选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全国炼钢大赛。2013年3~4月,还曾协助河北省冶金学会承办了河北省首届网络模拟炼钢大赛,获集体三等奖。
通过这两届“网络炼钢大赛”的开展,教师们发现学生参加大赛,有助于其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网上模拟转炉炼钢工艺时,学生必须首先对炼钢的工艺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知钢铁料和造渣材料的加入时间与方式、氧枪的操控制度(何时开始吹氧、纯吹氧时间、氧流的大小)等各个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结合到一起,运用到冶炼过程中,最终炼得符合规格要求的钢种。事实上,网络模拟炼钢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当“炉长”的感觉,并有助于其建立炼钢工艺的全局观。通过成功地冶炼一炉钢水,不仅使学生将整个钢铁生产串联起来,了解各生产工艺的原理、特点和操作,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加深了学生与本行业的情感。最后,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了解到,他们在进入企业参加工作轮岗时,在很多岗位上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网络炼钢培训使其对工艺的各个环节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熟知了相应岗位上的操作。由此可见,网络炼钢训练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实验室开放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实验室开放项目与普通的实验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作为成立不久的新专业,面对科研基础薄弱、设备和经费不足的局面,如何促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且保证实施的效果,是全体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此,系里分别从硬件环境、软件师资和参研学生的筛选三个方面进行了充足准备。首先,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中心经过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不仅新增了感应炉、高温烧结炉等一系列教学科研设备,实验中心的布局及环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为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证。其次,在师资方面,经过自愿报名和专家组评选,最终挑选有经费、有能力的优秀教师指导开放项目,从而为项目的选题、经费和实施提供了保证。最后,在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学生人选方面分三个阶段进行选定。第一阶段,对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多少,选择成绩较好且学习时间投入较少的学生,这样能保证被选中的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的执行;第二阶段,对选择出来的学生进行简单的项目背景介绍,引导其进入课题,之后分配给学生一到两个月的自学时间,深入全面地了解课题,这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第三阶段为课题答辩环节,学生需要将查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消化吸收,完全理解之后再在答辩环节表达出来。通过答辩的学生才是最终参加开放项目的人选。选定学生之后就可以深入开展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即从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等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则主要起到“三导”作用,即“引导、指导和督导”。因此,学生执行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认识
我校的实践环节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个性化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在生产实习中,学生与企业的直接接触时间最长,且有充足的机会与现场工人师傅讨论交流,这是强化其职业认识的最佳途径。目前国内高校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有跟班式、参观式、现场讲座式以及座谈交流式。考虑到我校的生产实习周期短(一般2到3周)、任务重(炼焦车间、烧结车间、炼铁车间、炼钢车间、炼铸车间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历年来的生产实习多采用“参观式”。整个实习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走走看看”,学生缺乏对岗位的深入了解,印象不深刻,实习效果较差。为此,自2012年开始专业对“参观式”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现场讲座式和座谈交流式。在“现场参观”的过程中,要避免“走马观花”,首先要对学生们明确实习的目的,及时下放任务书及实习计划安排,然后有选择、有重点地参观:对有高炉、转炉、轧机等设备的车间,多分配时间,多做讲解;对炼焦炉、烧结机、制氧机、缓冷机等附属设备则“提纲挈领”式讲解。带队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向一线工人师傅取经,内容包括现场操作经验、岗位特点、工作制度等,使学生对各岗位有充分的认识。“现场讲座式”实习方式是邀请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讲解其负责的设备(如烧结机、高炉等)特点及该设备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基本原理等内容。有的工程师在讲座的过程中还进行现身说法,就大家敏感的考研、工作、自身职业发展和钢铁行业的历史规律、最新动态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效果颇佳。“座谈交流式”实习主要是请有经验的现场人员为学生解答一些参观过程中遗留的与实际生产相关的问题,并就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本行业的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本行业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四、区别安排毕业论文(设计),促进毕业生与未来对接
毕业论文(设计)是我校冶金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最后一环,学生做完论文就面临着就业或者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由于我校的冶金工程专业暂时还没有硕士点,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按照“985工程”或“211工程”等高校通常采用的“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生”的方式难以实施,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由指导教师亲自指导,“手把手”式地教学生如何一步步进行实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由于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太多,而且学校要求“一人一题”,且四年内的论文题目不能相同和类似,因此每年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教师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缺乏必要的研究基础和课题的深度。第二,做实验需要有经费支撑,而指导教师大多参加工作时间尚短,处于课题研究的摸索探究期,未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而且很少有经费入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大部分毕业论文的费用只能自己筹集。第三,从学生角度考虑,这一环节的安排还涉及到与毕业去向的对接问题:对于毕业之后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跟着指导教师做科研是合适的和必需的,因为可以很好地锻炼其深入钻研课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了解和熟悉工厂的布局、设备等情况,以缩短其就业后的适应期。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并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自2012年起对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进行了合理改革,在原来单一的“做实验”型毕业设计基础上,增加了设计型和在企业做课题的选题模式。安排的原则是: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安排设计类课题和在签订工作的企业做课题,前者如设计工厂布局、高炉车间或转炉车间、高炉、转炉或轧机等,通过做设计让学生深入掌握现场的车间格局、设备构造,并通过对设备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工艺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在企业做的课题往往是由企业提出,他们希望毕业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指导教师则全程监督指导,保证论文质量。考研的学生则偏重于做毕业论文,通过文献的查阅和综述、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具体执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研学生日后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目前我校的冶金工程专业根据自身的历史和专业特点,通过“两条腿走路”来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即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通过下企业培训、顶岗实习和不定期走访等措施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背景,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师资保证;通过改革实践教育模块——生产实习、实验室开放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孙会兰 王波 国栋 代永娟 姚云峰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马钢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公司,2001年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建设,本文是几年来的这方面工作概略描述和一些感想。关键词:设计管理信息化一、概况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2050万,是由马钢股份公司、马钢国际贸易公司和本院的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国家冶金、建筑、和环境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甲级资质,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服务,设置冶金、轧钢、机械、电气与自动化、能源与环境保护和规划6个专业设计研究所,职能管理部门8个,全院职工26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2005年营业收入1.96亿。马钢设计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为优秀,由市场经营、(设计)项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综合办公管理等模块组成。二、MIS系统建设过程1、调研(1)建设的时机的考虑尽管行业协会在“十五”就提出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纲要,但是具体何时进行设计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要认真地考量,其中CAD应用普及程度,硬件设施特别是网络硬件的建设程度对建设时机还是有影响的。(2)建设方式的考虑当前,设计院MIS系统的建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完全自主开发。很多大院,信息人才众多,技术实力雄厚,往往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该方式有利于对系统的全面掌握,用户的需求比较容易采集,对外界的技术依赖程度低,维护方便。b)咨询合作开发。寻找一个对信息技术和企业的管理技术均比较了解的专业咨询公司,由他来代表企业进行系统的建设管理,并负责对企业的培训和系统开发企业的过程管理。3)完全委托,自我管理。这是我院采用的建设方式,这是我们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全面衡量后采取的策略。4)平台引进,二次开发。就是从外部引入一个相对成功的基本成熟的平台,自已略加二次开发后加以应用,一般这样的基础平台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对这个平台的完全消化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此外对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讲,平台软件的功能可能有多余。(3)体系平台的考虑在已经建成使用的和在建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多采用C/S体系结构,但是考虑到技术的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系统维护的方便性,我们认为最好采用B/S结构,随着·NET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坚定了我们的信心。(4)行业现状的调研在建设部和协会的“十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国内勘察设计行业MIS系统建设纷纷开始起步,与国外公司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是一批院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我们了解到的设计院中不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有特色、各有建树。此外,我们还对与我们有业务接触的国外工程公司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解,其中主要有德国的SMS、比利时的CMI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今天信息化的现状应该就是我们努力追赶的方向,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应该能做到。对中国的设计企业来讲,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程公司相比,我们的主要差距在管理以及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上的差距不是主要的,这是我们研究分析国内、外的设计类企业后所得到的一个感受。2、理清思路,统一认识,确立目标理清思路,统一认识,确立目标是我们进行MIS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对MIS系统建设出于被动,思路不清楚,目标不明确,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实施过程中就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在决定实施信息化建设首先明确的是:1)建设的目的:实施流程再造,提高主业工作效率;细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2)建设的目标(可测量):实现CAD电子文件有效存档,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突破;在设计类企业中搞信息化建设,首先从设计“项目管理”抓起,而不是先从通常的OA及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即我们的做法是“先难后易”,而传统的做法多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而这种做法最大风险是:容易做的、可有可无的模块先做出来了,而最难做的部分也是企业最优秀、最需要的的部分,最后却做不出来,信息化工作只得几上几下。最优秀的业务管理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这也是许多MIS建设失败的模式,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就是要避开这样的怪圈。3、认真做好需求分析在院领导思想统一的前提下,院最高领导层对管理信息系统亲自过问、亲自管,同时适时结合BPR,这对软件企业更快、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是非常有利的,金慧公司在与我们的交流过程中,几易其稿、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逐步达成了共识,把目标和思路都理清楚了。经过重新改进后的流程与ISO9001贯标文件进行有机的协调,使业务流程文件化。必须要说明的是:1)用户的需求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说明清楚的,即使说明清楚的流程也有变更的可能;2)只有用户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望软件开发单位拿出来一个企业的流程方案是不可想象的,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系统的失败。我院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在用户需求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软件开发公司共同研究用户需求和流程方案为我院MIS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全院参与明确管理责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这就好比一个集体性质的体育项目,任何一个人的不投入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当然MIS建设首先是一个“一把手”工作,企业的最高领导必须亲自认真过问;我们还专门指定分管领导配合协调MIS建设工作;强调全员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对全体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多种会议沟通和网络宣传的方式营造氛围,说明MIS建设的意义和过程,以求得全院上下的共识;5、分步推进最终走向集成应用在系统正式使用之前,进行1个多月的过渡期(05年8月10—05年9月15日),在这期间,鼓励大家使用系统,但是过渡期满后,全院的项目管理只在一条路上进行,不搞旁路,就是必须从系统内组织项目管理和发图,从项目任务的下达、项目的策划、图纸的设校审到图文出版,没有其它的路可走。这样一方面促进大家对系统的快速掌握,二来促进软件公司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完善,三确保了CAD的图纸的完全存档。加上系统提供的电子自动签名技术,使困困扰设计单位多年的CAD电子文件有效归档问题在我院得到初步的解决。三、MIS系统建设现状1、经营计划管理经营计划管理主要是为经营计划管理部门提供一个项目信息、生产计划、台帐、合同信息、收费、客户信息管理的工作平台;具体业务功能包括:项目台帐管理、生产任务下达(合同评审、领导审批、项目下达)、月度计划管理、项目计划检查(可依项目、时间、部门、专业、个人等进行完成情况和在手项目情况的检查)、项目收费管理、客户信息管理、查询统计等。项目任务的下达,将启动项目管理众多的流程,而项目信息又为财务收费和内部分配提供原始信息。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优秀部分,也是开发与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部分。它为经营、项目管理及专业设计生产部门提供了一个协同作业的机制,包括设计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生产过程人力资源管理、ISO质量管理、产品过程管理等,完全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主要内容有:项目策划管理(WBS与OBS分解)、项目设计输入与要求的下达、协作计划的管理(制订、执行结果的检查等)、专业协作资料互提管理(版本化管理)、设计成果上传,三级校审核与专业会签、电子签名、ISO表单自动管理、图文出版、电子文件归档、生产过程中间环节的实时检查等。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业务系统的基础模块,为其他系统的应用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其它业务系统有关人员的信息都构建在这个系统之上,所以该模块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其他业务系统的需要,所有业务系统的人、岗位和组织信息都来自该模块,项目管理等其他业务模块也需要将有关结果性的数据传回给人力资源系统,比如员工业绩等。4、图档管理从项目管理系统中输出的产品(CAD文件等),自动进入图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在线查阅(按权限与密级)、档案下载(按权限与密级)、复用与再利用等功能,与传统的档案系统相比,其具有查阅快捷,再用方便的特点,直达个人桌面的应用,为管理部门及内部用户提供非常便捷的平台。5、综合办公管理及其他目前我院的MIS还设有以下一些功能模块,如通常的办公信息、网站管理、权限管理、个人工作平台(任务管理,邮件管理,工作报警,个人设置,个人查询)管理、企业论坛等;由于这些系统多不影响优秀业务流程(项目管理)的运行,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毕竞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是没有止境的。四、存在的问题1、现有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一方面是工作协同平台,也应该是一个信息和知识快速获取的平台,以便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调度,更进一步应为实施有效的决策提供支持(DSS),为快速提高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提供方便(KB),目前系统在快速提供信息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空间;企业管理最难的是人的管理,而人员管理中最难的是对人的评价。我院MIS运行的结果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同时业绩考评模型也处在探索阶段。如何依托信息系统提取的数据实施有效、科学的考评,是我们系统完善的一个方向。目前系统的三级校审采用两条腿走路——硬拷贝与电子文件同时进行,由于计算机屏幕较小,审阅图纸要完全基于网络进行较为困难,硬拷贝提供查阅的方便,而MIS系统则保证工作过程的真实和评审意见、技术版本的管理有序。这个问题要完全指望MIS本身来解决,困难较大,但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工程设计审批作业如何有效的实施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此外,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操作的方便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2、人员对MIS系统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工程设计企业来讲,人员的工作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向大多基于网络的交流,是一个较大的变革,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此外还要碰到传统模式下不曾有的问题,如人员外出如何办?异地办公的身份确认等。3、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加强。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系统的安全包括网络平台本身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这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防范窃密和泄密,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此外还要在软、硬件系统的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安全机制。4、更多的产品要管理到目前为止,我们仅对工程设计管理进行了讨论,有关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的管理尚没有开始,而工程总承包工作将是设计型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五、结语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具体一个企业来讲,可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遇到的困难自然也是前所未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信息化工作失败案例多于成功案例的原因。在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最近才刚刚兴起,勘察设计协会“十一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思想为我们的工作指明努力的方向,就企业自身而言,信息化工作绝对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如果没有领导层思想的高度一致,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以目标驱动的方式进行强力推进,要取得实效的确比较困难的。此外,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要求企业与软件技术的提供者(软件公司)密切合作,充分沟通,用双赢的心态进行合作,单纯地指望单方完成这项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个合格的软件来自双方的努力,同样一个合格软件的成功的应用也依赖双方的合作,这一点是管理类软件不同于其他软件的特点,毕竟是“管理”信息系统,而实施“管理”的主要方面在企业而不在软件公司。应用无止境,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们将继续努力搞好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与设计同行业一道,为我们共同事业的而努力。
本文作者:刘晓荣 袁 悦 孙亚琴 陈建斌 胡继业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冶金工程是一门研究从资源中有效提取钢铁或有色金属材料并进行加工的学科,培养掌握现代科学和冶金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冶金环保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进行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冶金工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新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产业对高品质冶金材料的要求,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冶金生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原冶金工程一级学科下设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3个二级学科。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方向的学习内容包括冶金新理论与新方法、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冶金和能源电化学等。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方向的学习内容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现代冶金基础理论和冶金工程软科学、冶金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高附加值冶金产品的制造和特殊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近年来,由于能源与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冶金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备受关注,该方向的学习内容包括冶金工程环境控制、燃料的清洁燃烧与能源极限利用、工艺节能与余能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与试验工作,等。这些分支领域构成了冶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一、上海高校冶金工程专业建设及产业发展
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工业化量大面广,基础建设任务繁重,冶金产业发展强劲,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旺盛状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市场需求是该专业实际毕业生人数的10倍,如此大的需求为该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3]。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有冶金工程专业。上海地区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上海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大学以培养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型人才为主,学科优势体现在钢铁冶金材料。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冶金工程专业以培养钢铁冶金方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主要课程包括黑色和有色冶金基本理论、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多年来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冶金工业一线工程师”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上海“十一五”规划把重点发展产业分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三大块,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信息化为基础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钢铁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从12.38%下降到7.51%。近几年来,上海金融业、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及文化产业等的飞速发展,从客观上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上海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现代服务业”再次被推向首位[4-5]。钢铁产业链主要指从生产制造为主的上游行业,到贸易流通为主的中游行业,再到消费使用为主的下游行业,形成钢铁产业主链。围绕着产业主链,又衍生出物流配送、融资担保、交易市场(包括现货交易、中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工程设计、结构安装、科研教育、节能环保、信息资讯、咨询管理、会展旅游以及企业信息化等产业支链,也就是围绕钢铁产业衍生出来的钢铁服务业。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钢铁制造业,也包括与钢铁相关的制造业,如钢铁制造业的下游产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产业、家电制造业等,还包括钢铁制造业的上游企业,如铁矿石企业、生铁企业、废钢铁企业,等[6]。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的必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控制总量、提高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已大势所趋。产业集中度提高后,上海地区钢铁冶炼企业仅存宝钢集团一家,上海钢铁产业特征转型为以钢铁服务业为主。对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上海来说,钢铁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钢铁产业发展的延伸和支撑,成为上海钢铁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突破的重要载体。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又决定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在上海地方经济发展和冶金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之际,本文于2011年初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6届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为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信息支持。
二、冶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由原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原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原上海轻工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办学历史已有50多年。合并建校之初,冶金工程专业是学院首批建设的一级学科本科专业,2007年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冶金技术专业方向(以下仍称为冶金工程专业)。从合并建校至2010年,已培养了6届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172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及座谈的方式,对6届毕业生的就业和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所回收的96份有效调研问卷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属性调研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冶金工程专业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性质分布情况可知,有35%的毕业生在钢铁冶炼、铸造等生产企业工作,有8%的毕业生在政府机构、党群组织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有47%的毕业生就业于钢铁服务性行业。其中,有21%的毕业生在商贸企业工作,有15%在学校、科研单位工作,从事IT与计算机、物流业、自主创业等的毕业生占11%。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学以致用,主要从事的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在钢铁服务业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这也符合上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上海钢铁产业的变化特征。对毕业生就业企业的单位性质调研情况表明,本专业毕业生进入国企的占38%,工作与专业对口。进入民营企业的占39%,进入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的占16%,其他占7%,包括自主创业、考研及进入行业协会工作的学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较灵活,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客观上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灵活就业岗位,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民企逐渐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单位。
(二)毕业生工作现状调研结果表明,本专业的毕业生有43%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一线工程师的工作。有17%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已走上管理岗位。另有25%在行政岗位工作,有14%在供销岗位工作。从对毕业生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的调研结果可见,53%的毕业生实际工作与专业基本对口,47%的毕业生觉得自己的实际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待完善,以使知识结构更加符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是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毕业生就业畅通和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冶金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多数高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冶金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冶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冶金行业的成熟和稳定发展,企业需要有一定实践能力、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角色的毕业生。因此,本校冶金工程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培养卓越的一线工程师。针对服务于上海地区的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定位必须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成分的变化,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等的发展势态,培养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应用型、现场管理型以及产品服务型人才。在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体系性的同时,根据上海经济发展和冶金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冶金工程专业应以培养掌握钢铁冶金基础知识为主,融合钢铁产品服务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金属材料商品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内外贸易等产品服务类课程,形成涵盖冶金原料准备冶炼过程加工成型产品服务的系统专业知识链,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与产业的良好对接。同时,适当减少传输原理、计算机在冶金中的应用、材料基础等课程的学时,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可持续发展。
1正确决策项目方案
由于钢铁企业新上马的项目一般都具有技术装备先进,超大规模、自动化程度高、专业性强、投资数额巨大的特点[1]。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项目规模、工艺水平、设备选型等相关的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在这个阶段应做好方案比选、投资估算的编制及管理、投资估算的评估审查等工作,才能确定相应的估算指标,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有效控制冶金工程造价。
2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冶金工业设计是冶金工程造价具体化,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冶金工程质量和未来产品的市场份额,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经济性。抓好设计阶段,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据不完全统计,在初设阶段,影响程度可占到项目投资约50%~70%;在技设阶段,影响程度就下降到25%~50%;在施设阶段,能降至最低点10%~20%。由此可见要十分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必须运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方法,做好方案比选、设计概算的的审核[2]。
3认真做好工程招投标
按照国家发改委及冶金行业的政策规定,在冶金工程建设中广泛推广了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这对于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降低建安投资、提高冶金企业的投资效益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较好地保证和推动了冶金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招投标阶段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推进工程量清单招标,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体现“控制量、指导价、由企业自主报价”工程造价计价改革思路的一项重要措施[3]。实行工程量清单,由招标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工程量清单,施工单位不必计算工程量,只根据自身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投标报价,这样可以体现企业生产水平的先进性,同时节省了施工方大量的施工图计算时间及人力付出,为减少招标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施工单位完全可以依据自己企业掌握的独特技术、优秀的管理方法,对不同项目进行测算,更充分反映投标人的实力和价格水平,而作为招标人则可更好地确定、控制工程造价。
2)积极推广和实行最高控制价。评标最高控制价是指由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根据自身企业运行管理情况,同时对国家、省市定额进行充分的研究,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对拟建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了大量以往工程的建设数据、经济指标、规程文件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工程量项确定一种单价形式。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建设企业在大量招标情况下的一种对策。同样在考虑了各种因素后,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工程总价情况,对于投资控制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不平衡报价及高价围标情况的出现,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对造价的影响,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性,使评标依据更加客观和公正,对项目投资费用做到提前控制和掌握[4]。
4强化施工过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冶金建筑产品形成阶段,也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由于施工周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也十分重要。
1)认真做好签证,降低工程造价。在冶金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不断变化的现场各种实际因素,往往出现需要调整项目工期、工程造价金额的情况。签证是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也是现场施工情况的客观反映。签证的准确性对整个工程建设造价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特别注意涉及到工程量增减方面的签证,应区分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对签证的签署内容也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如项量的确认需经监理公司和甲方的专职人员签署明确的意见,石粉、混料等回填应注明该回填量的状态(实方、虚方或自然方),土方和障碍物外运距离应为施工现场至弃土场地的实测最近距离。原则上现场签证单不得以“工日”和“机械台班”替代工程项量,对不同情况结算时应有不同的分析处理意见,并要有相应的文字记录。
2)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变更要用图表或文字将需要变更的部位、产生的原因及技术要求表达清晰,变更应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主管人员会签才能生效。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内容不能混淆以避免重复计算。设计变更部分不能以现场签证替代作为结算依据,当变更涉及改变原设计路线或工艺时,应说明原图部分是否已经完工。同时不能形成工程实体的工作内容不得以设计变更替代现场签证,如,地下障碍物处理、石粉回填量、土方开口图、返工工程量等。
5认真审核竣工结算
竣工阶段工程结算真正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这是控制工程造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工程量计算方面要十分重视对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等对结算内容进行要求。这些是审核结算的依据,对不合适的量项审核时注意,对现场要及时进行勘察;对技术规范、清单规范、设计规范都要有了解;同时对包括在定额中内容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工程量重复计算。此外,还要提高计算精度,对计量单位也要认真对待,避免由于计算误差导致的不必要的失误。其次,要对所套定额的内容充分理解,到底含什么内容,不含什么内容,相应的换算如何进行,都要明白。对缺项子目更应该进行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当地定额站进行询问、确认,以便在审查时能有全面的理解、准确的判定,防止不看懂定额解释,不懂得换算,乱套定额现象的出现。目前综合单价因为是全费用单价,必须对相关计算规则和工作内容做全面了解,特别是安装专业中包含土建项目时更要注意,如管道中包含土方挖运等。材料价格方面主要是对相应材料规格、型号、材质的价格要认知,除项目单位特殊规定的材料价格外,大部分是采用市场信息价,这些全要注意。费用计算方面要注意是否按照工程类别划分、对相应的费率进行调整,防止高套费用的情况出现。
6严格履行合同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优秀,对冶金工程造价控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冶金建设工程往往具有周期长,工程价值量大,干扰事件、工程变更多的特点。合同管理不仅包含对每一项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的过程控制和管理,还包括筹划所有合同的内容。建设单位各方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将不必要的费用降低到最低,以减少开支,降低造价成本。投资项目所有合同履行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对合同管理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合同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配合项目的审计。
7结语
大型冶金工程造价管控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直接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所以在冶金工程建设中,必须把造价管理工作当作优秀工作来抓,认真对待造价工作,逐步掌握符合冶金工程特点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方法,提高冶金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条件下,冶金工程也赢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冶金工程设计对于冶金工程发展有重大意义。在近些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下,我国已经具备了现代大型钢铁厂的流程设计、设备设计、工艺设计等专业能力。冶金工程设计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形成较为先进的冶金厂工程设计理念,以及先进的设计方法。我国产出的可循环钢铁厂,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借鉴和认可。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冶金;工程;设计;发展
1我国冶金工程设计体系历史发展过程
1.1传统的冶金工程设计体系
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在之后,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后来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艰难发展。到了建国之后,我国冶金工程设计开始向着前苏联的先进手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设计方式、设计步骤,以及设计工具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也正是理论严重匮乏的时期。到了20世纪末期,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开始走向产能扩张、基建投资的方向。冶金工程设计理论也开始逐渐增多,但是仍然局限于细节技术、单体工艺上。很少有研究者从钢铁制造全流程优化的角度去深入探究。因此,虽然冶金工程设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装备升级、工艺进步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 因此,很难实现对钢铁企业整体优化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从而导致我国的许多钢铁厂追求片面发展道路,企业内部生产流程较为混乱,存在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理论研究发展来看,我国的冶金工程理论大多是建立在反应解析、过程解析的“三传一反”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引起我国的研究集中于微观课题当中,十分关注单元工序或单一装置的强化上。
1.2传统冶金工程设计体系的缺陷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冶金工程生产大多停留在粗放型、简单式的生产上。我国冶金工程借鉴了前苏联生产模式、生产工具,关注对不同工序装备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静态估算。将这些估算方式与之前生产工序进行匹配连接,逐渐走向粗放型的生产流程。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就是局限于单元工序的局部,分别预留出不同的富裕能力。从根本上来讲,各个工序装备能力的“富裕系数”是由设计人员个人需求决定的。各个工序之间的连接方式实则是堆砌性的静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缺陷就在于,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动态运行的能力。那么由此而开展的钢铁厂生产流程和工艺装备,无法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极易出现信息不顺畅、功能不协调等问题。这种粗放式、堆砌的设计理念,一直在我国冶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冶金工程缺乏基于整体流程的设计理念,阻碍了更加成熟的分析工具的发展。
1.3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成果
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许多冶金工程相关研究者都开展了对钢铁制造流程结构的探索。深入分析了国外的钢铁工业发展优势,对我国的钢铁工业技术进行了更加精准的定位,并不断完善钢铁工业生产理论,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钢铁制造流程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钢铁厂结构优化模式、绿色制造观念等。在这些理论的推动下,我国的许多钢铁厂实现了更加完善的工艺流程结构。大大推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到了21世纪左右,我国的钢铁工业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许多钢铁厂实现了内部结构优化,新技术、新设备都开始投入使用。
2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前进分析
2.1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冶金工程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流程设计、工艺设计、系统集成等现代化的技术能力。建立了符合新时展标准的高效紧凑界面设计、动态设计,工程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国许多冶金工程设计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的钢铁联合生产,产品生产流程系统性较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冶金工程设计将会实现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及其动态设计方法,技术成熟后就可以在我国新建或改建的钢铁厂进行大范围运用。
2.2冶金工程设计发展思路
通过对我国冶金工程历史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今后需要坚持的总体战略思路是: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以及动态——精准设计的理论作为指导冶金工程设计的重心。共同建设一个冶金工程设计现代体系。同时还要结合档案新建和改建钢铁厂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顶层设计和需求引导。将冶金工程设计创新理念与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作为重要基础,实现更加高效、科学的制造流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冶金工程设计能力,促进我国钢铁制造业的快速转型,提升竞争能力。
2.3冶金工程设计发展的目标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冶金工程应当关注现代钢铁厂的“三个功能”的完善。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钢铁厂设计目标应当拜托以往单一的钢铁制造功能。增加多重目标的属性。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形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建和新建的钢铁厂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坚持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向着高利用、低排放的能源转换体系以及余热余能回收系统等方向发展。
3结语
我国的钢铁工业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没有十分依赖大量出口获得经济效益。我国政府大力支持钢铁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冶金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理论的不断完善。在当前资源节约型生产的理念指导下,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钢铁厂,都要在生产中加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内容。中国钢铁工业的进步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以与其余国家合作,借鉴各国先进设计、生产经验,促进冶金工程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密单位:河北钢铁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建设与创新,冶金工程在发展中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微波技术具有对提高金属的回收率、降低冶金工程中消耗的能源、降低工作时间等特点,所以在冶金工程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基于此,本文就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运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微波技术;冶金工程;运用;研究与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冶金行业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如今,实际的生产的速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在生产中的要求。微波技术自身具有的各种特点成为提炼金属的有利方法。
一、微波技术的简要分析
微波技术源于上个世纪初始时期,在种类繁多的冶金技术中,微波技术作为新型的技术在发展中独占鳌头,在市场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微波技术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其选择性加热的特征逐渐获得重视,在后期技术的发展阶段和均匀加热、内部加热以及快速加热等方式逐渐被人们的发掘出来。所以在冶金工程的利用中,人们根据其自身的各种特征对矿物的浸出、煅烧等进行冶炼。所以说,冶金工程在生产期间不能够没有微波技术的融入,在冶金工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二、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有效利用
(一)萃取的有效利用
在进行冶金工程的生产阶段,微波技术不能不被重视,其原因就是本身具有萃取辅助技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利用。这种技术在萃取阶段,利用介质之间的传递促进物体的逐渐加热,这样才能够将萃取的过程有效的完成。有效的运用微波技术将萃取技术的结合,其目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萃取所利用的时间,提高萃取的效率。与此同时,更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得溶剂的活性程度有所提升,在进行萃取的初始阶段就应该选择易容效果好的溶液来完成生产。在对铂元素和钯元素的萃取过程中,所在的离子成分能够通过微波的辐射作用而发生一定的转变。由此可见,微波技术有效的利用在冶金工程当中,其技术能够在创新中,带来更多可以利用的价值。此外,萃取辅助技术的萃取率一般情况下都很高,所以冶金工程对金属资源的提取成本比以往的情况要低许多。
(二)浸出的有效利用
在微波技术浸出有效利用阶段,因为在冶金工程生产过程中,其材料在利用中经常有质量优劣不等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冶金原料在方式选择处理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而现阶段冶金原料的质量都不能够符合标准,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经常选择湿法工艺来处理,处理妥善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虽说完成后的产品与其他技术方法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这种方法的浸出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好。在处理的过程中加工的时间比较久,不能保证工作效率的问题。根据矿石自身的特殊性质而言,其总碳量的逐渐降低就使得与预期值更加靠近能。
(三)干燥处理的有效进行
在微波技术的处理阶段,因为微波技术本身存在许多特殊性质,在干燥处理过程中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阶段。微波技术能够被水吸收,在干燥处理时常会触及到辐射等各个领域。根据微波技术自身情况开说,干燥水平不仅能够促进速率升高,在此期间也能够确保物品的完整性。在硼酸干燥的试验阶段,当微波技术的功率达到一定的范围时,实验对象在温度的变化中也会发生改变,虽说能够达到初始的目标,但是在下降中不能够实现水与实验对象的离析。在实验中硼酸的外表情况并未发生变化,就说明实验得到成功,同时意在表明在微波技术的干燥处理中,是非常成功的。
(四)热碳还原的有效利用
在利用微波技术进行冶金中,最重要的就是碳热的处理阶段,在进行处理时的工作原理是在高温的状态下可以吸收物质,在冶金过程中碳可以发挥出自身存在的微波状态下的反映状况,而实效高温的效果。在此阶段,碳可以根据还原剂作用将微波技术下放映出的物质吸收,这种方式就是微波碳热还原技术。现阶段主要运用的方式就是利用还原氧化物的形式来实现碳的吸收,在微波的作用中,可以冶炼出金属化合物。就微波技术而言,在加热时要尽量的防止冷中心问题,从而使得提炼能够达到最好状态。除此之外,微波技术自身的废渣处理也展现出其效果,特别是含有铁的废渣的处理中,可以把磁铁矿和碳进行同时处理,这样不但能够使原有的加热进程加快,也能将其中受到的铁进行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有的冶金工程中,微波技术是最有竞争力的一项技术,其自身拥有的各种特殊性质在业界中不断受到肯定。其中金属回收率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的开销,也能为社会节约更多的资源。对于企业的建设发展来看,这种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的时间,在冶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作者:冯海军 单位: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碳钢薄板厂
一、改革实验教学环节
(一)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动手能力、正确思维方法及严谨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9]。将“冶金原理”和“钢铁冶金学”课程中的实验学时拿出来,设立48学时“冶金工程实验”课程,系统传授实验原理。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为辅的局面,改变了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课的地位,使理论学习和实验同时进行,实验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且单独考核,易于管
(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综合设计性、有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学生4人一组,根据实验题目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以“减重法测定铁矿石的还原度”实验为例,每个学生分工不同,有的负责高温还原炉的设计与选择,有的负责实验方法的确定,大家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在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实验中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状态,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多手段并用,改善实习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实习冶金工程属于高温高压行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同时,冶金企业受到企业效益和生存、发展的制约,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实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安排有现场经验的教师采用冶金工艺流程软件进行辅助实习。软件包括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二次精炼、连铸、电炉炼钢等工序。例如,高炉炼铁部分包括高炉本体、冷却系统、煤气净化系统、喷煤系统、热风系统、上料系统、渣铁系统和高炉冶炼原理等部分,既能让学生宏观掌握高炉炼铁整个过程,又能把握高炉内微观反应细节,提高了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也克服了实习所受到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二)网络辅助炼钢实习“国际网络炼钢大赛”是由国际钢铁协会举办的钢铁行业世界性模拟生产技能竞赛。学校自2011年开始组队参加国际网络炼钢大赛。先进行校内选拔赛,优胜者再参加国际比赛。把这种模拟训练过程引入实践教学,通过对炼铁和炼钢过程进行全面模拟,理解原料和冶炼过程中工艺参数选取、产品指标优化等,深化了学生对钢铁生产的认识,树立了创新意识、成本意识和团队意识,弥补了生产现场不能动手操作的不足,使网络模拟成为培养冶金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辅助方式。
三、通过毕业论文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一)毕业设计过程网络化管理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四年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撰写科研论文归纳能力融合在一起。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工作,主动学习,了解课题相关的学术前沿,接触先进科学仪器,从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10]。学校自主开发“材冶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双选系统”,教师确定题目课题、学生选择题目、选择导师、教师选择学生、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答辩申请等各个环节都在系统中进行,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指导,保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二)精心选择课题,保证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冶金工程专业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涉及研究方向包括高炉炼铁、炼钢及连铸、有色冶金、冶金过程节能环保、冶金用耐火材料、冶金物理化学、冶金过程仿真计算等。教师从生产实际和科研内容出发,及早酝酿课题,在第七学期末提出毕业设计课题,保证一人一题,写出详细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三年内毕业论文题目不雷同。这就使得学生必须独立开展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等工作,从根本上杜绝抄袭论文的可能。课题完成过程中,学生独立开展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过程及数据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及讨论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工作,培养独立科研和撰写论文能力,注重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启发。
四、科研训练贯穿始终
(一)实行导师制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即本科生入校后就选定某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在学完基础课后跟随导师参与实验室工作,和研究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直接和大四时的毕业论文环节衔接。由于参与课题的时间长,对课题理解加深,投入精力增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课题,争取本科阶段撰写专利、,促使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部级等各级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设置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其成果以或申请专利发明为主要验收指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创新能力,学生在撰写科研项目申请报告、实验研究及结题报告等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五、结语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途径,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到创新能力培养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层次。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多主体、全过程、闭环式协同机制,创新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内容、措施及实现途径,实现冶金人才培养层次由“应用”到“卓越”的跨越。
作者:张军红 鲁艺 何志军 庞清海 卢艳青 刘坤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低碳经济下冶金工程改革必要性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概占12%左右,并且这个占比仍然呈现出上涨趋势,新时期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钢铁行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1]。低碳冶金工程技术,是冶金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大力推动低碳冶金工程技术发展。基于此,为了能够推动冶金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明确冶金工程的节能减排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急剧减少,温室效应愈加明显的形势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因此,新时期低碳冶金工程技术逐渐成为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低碳经济下的冶金工程技术
1.可循环钢铁流程。钢铁工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加之生产规模大,流程长,很多工序复杂、密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上的能量和物质排放,可能会污染生态环境,成为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大力推行新一代循环钢铁流程,有助于优化钢铁工业生产和物质排放的缺陷,切实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冶金工业发展。从我国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分析来看,具有突出的连续、紧凑和动态的流程特点,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废物回收利用[2]。2.氢冶金。氢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国内外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予以开发和研究。同时,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还原剂,不需要转换剂即可参与到还原反应中,比碳的还原效率要高,可以作为还原剂创新冶金技术,有效降低冶金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实现无碳冶金成为可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氢冶金主要是用于钢铁冶金中,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铁矿石的氢还原反应,消除冶金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氢气低温还原工艺主要是在固态条件通过氢气来还原铁矿物质,从而获取一定金属性质的海绵铁。当前,铁矿石中氢气低温还原反应中对于氧气的消耗量较大,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原料供热以及反应装置设计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3.冶金环保和节能。第一,在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将炉渣二次回收利用,由于炉渣中八廓铁合金渣、高炉渣以及电炉渣,在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当前,我国的冶金渣更多的是用于制作矿渣水泥,但由于冷却工艺不同,具体用途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路基材料、铁路道渣、农业肥料和矿渣铸石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转炉渣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物质,如何能够有效提取和利用成为当前首要的工作方向。而转炉渣在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可以用做水泥原材料,优化配合比。第二,烟气脱硫技术。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而我国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国家,煤炭资源消耗量较高,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仅排在电力行业之后,在全国第二位。因此,钢铁行业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更多的是来源于烧结环节,在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占70%以上。所以,如何能够有效脱硫成为当前冶金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三、结语
在低碳经济下,为了能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明确当前时展要求,注重对冶金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尽可能降低冶金工业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李晓翔 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冶金工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怎样对冶金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本问主要对冶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以及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冶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前言:
冶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也能有效的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冶金工程建设项目纷纷出现,在冶金工程建设项目中,怎样有效的对冶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管理是当前我国各个冶金建设工程项目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
1从源头抓起,加强设计审查,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投资
1.1强化初步设计和设计方案的审查
对冶金工程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以及其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学习国外先进的控制以及管理方法,在保证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符合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环境做出保证的同时,额减少其它设施所占用的资金比例,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的控制。而且,还需要对项目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内容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所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对其进行严格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要将设计优化和方案优化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制定相关措施,避免"少用脑筋,多用建材"现象的发生。
1.2合理确定设备与材料的选型
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在达到其任务书以及相关标注要求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将先进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运用到冶金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大化的减少设计上的不足,同时也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1.3强化设计图纸的审查和会审
首先,要按工程设计标准化要求,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与会审,为批量采购创造条件。同时在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或没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通用材料或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其次,在施工设计图纸完成后,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联合审查。对重点工序、部位的施工方案进行评审,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
2以招标采购为重点,规范招标采购程序
招标采购阶段是工程项目投资全过程控制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投资控制主要体现在招标文件编制审查和合同的拟定签订。
2.1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是招标文件编制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要通过实地考查、参照以往项目、总结经验教训、发挥所有专业人员自身的优势等方式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全而性、系统性、正确性、准确性,尽量避免出现漏项、工程量不准确、单项补充或可能引起投标商不平衡报价的隐患。
2.2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
项目责任单位相关专业人员一定要参与及配合对标工作,为费用的对标工作提供准确的工程项量、工程内容、项目特征、环境描述和特殊措施的项量内容以及与清单项目内容的界限,便于造价管理人员准确测算合理的综合单价,确保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
2.3拟定合同条款
根据项目建设性质和设计深度,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招标范围、承发包模式、计价方式、材料供货方式、工程进度款支付时问和方式、竣工结算时问和方式及奖罚条款,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性。
2.4加强招标文件的审查
组织相关各专业人员参加招标文件的审查,不能仅仅依靠个别经济管理人员;不严谨或存在漏洞的招标文件是导致工程索赔的原因之一,尤其要注重工程量清单相关内容的审核。
2.5选择恰当的招标时机
各项目责任单位要选择恰当的招标时机,在不影响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前提下,要通过各种渠道尽量掌握项目更详细的信息,进而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避免盲目招标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3正确履行合同,加强工程项目投资的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虽然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程度较不,一般在5%-10%,但作为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和关键环节,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受外部环境及自身的复杂多变,使得投资的控制难度加大。为此,本阶段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方而进行投资控制。
3.1以合同为准绳,正确履行合同,加强索赔管理
首先加强学习合同,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文本交底。合同文本不仅合同管理员和经济管理人员掌握,各项目管理人员也要熟悉合同、学习合同,只有及时、正确地行使合同约定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才能主动地控制索赔与反索赔。其次慎重变更合同,各项目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合同约定,包括变更材料供应方式、变更分部分项工程承包商、擅自扩大或缩不承包范围、随意变更分项工程的计价方式等。如遇实际图纸与原工程量清单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置;单价问题要慎重,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尽量减少重新测定单价,避免自目参照其他合同单价带来风险。最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台账。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建立合同、付款、异议处理、预算、结算以及材料、设备供应等基本经济信息台账,注重痕迹管理,及时通过台账统计出的数据及趋势来指导投资和造价控制的方向。
3.2抓好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要及早引进造价咨询单位参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充分调动造价咨询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提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建立预算审批制度,要按合同约定督促施工单位编报施工图预算,通过提前审核甲供材料和预算,做到合理支付工程进度款和甲供材料费用,规避无图纸招标而隐藏的超付风险。审核预算时,不但要核对施工图纸的工程项、量,而且要与现场实际或实物进行核对并签署明确意见,不符时要查清原因并合理处置。
4加强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
4.1核对合同价款,把好审核关
审核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尤其要注意工程变更内容是否已被合同内容包含,对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内容、未按合同条款执行的工程费用等额外支付要坚决抵制。
4.2保证工程变更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前提,在审查隐蔽工程的价款时,一定要严格审查验收记录手续的完整性、合法性。在验收记录上,除了要有相关人员签字认可外,还要加盖各相关单位公章并注明记录日期,防比事后补办记录或虚假记录的发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每一项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均应由设计人(工程变更不签)、项目业主、监理方、施工方共同签证确认,否则结算审核时不予认可。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要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要实时进行调整。
总结:
若要对冶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需要满足的的基础条件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程序,在进行冶金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要对施工阶段的每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其中,管理程序的构架大体上可以分为:目标控制、投资过程控制、投资结算控制等几个控制管理。我国的冶金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与管理,现阶段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学习,实现对其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摘要】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市场饱和、行业整体发展低迷的国情下,需要企业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期对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字】冶金工程;钢铁;现状;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作为国家重要原材料工业之一的钢铁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钢铁行业包含金属铁、铬、锰等矿物采选业、铁合金冶炼业、炼铁业、钢加工业、炼钢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而冶金工程技术,则是钢铁行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整个行业高速提升的保证。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钢铁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又遇到了市场萎缩、产能过剩的困难。据统计,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处于稳定上升阶段,2011年上半年,整体资产规模高达48640亿元。随后,由于国内需求的降低,钢材价格的持续走低,钢铁行业整体进入"寒冰期"。2013年5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仅有1.5亿元,其中甚至有四成的企业亏损。而2015年,钢铁企业的"日子"更加不好过,钢铁价格持续创下新低,供需矛盾持续突出,产能过剩仍是最大问题。1月份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达7.17%;2月份降幅减缓,但仍有2.68%。据钢协统计,2015年1月到4月,钢铁企业亏损面高达45.54%,利润持续增亏,钢铁行业成为"最不赚钱的工业"。
而国际大环境环境,同样不景气。随着我国经济的放缓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下跌, 多个国家的新兴市场发展缓慢,作为大宗商品巨头的嘉能可,2015年股价持续下跌70%,成为FTSE 1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公司。嘉能可的危机和新兴市场的困难,进一步折射出当前钢铁市场的艰难程度。
困难当前,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发展冶金工程技术,则是钢铁行业面对挑战的方法之一。冶金技术自古以来,就深深联系着人民生产和生活,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然后制成具有一定性能金属材料的工业技术。提升冶金技术水平,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还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创新,突破旧有的难点,从而不断推动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成果
近些年,在科学技术不断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国钢铁冶金工程技术也获得了不错的进展。新一代钢铁生产流程工艺与装备新理念是国家重点研究项目,通过优化现有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进行洁净化。薄板坯连铸连轧紧凑流程技术不仅丰富了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也将高效、清洁的概念引入了钢铁生产之中。
优化钢铁生产流程理论是钢铁冶金工程技术发展的第一步,钢铁生产流程不仅是维系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也是优化钢铁企业整体的基础,通过对流程的研究,可以发现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地采取处理措施。如今,能源转化、废弃物排放、产品制造都成为流程需要考虑的对象,而新的理论,要求对流程进行解析、优化,最后再进行集成,实现钢铁生产的动态有序。早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提及对钢铁生产流程的重视。而如今的科学技术又取得了突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进一步要求钢铁生产流程的科学、合理、高效。
由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博士主持组织撰写的《Ultra-fine Grained Steels》是一本英文版超细晶钢专著,这本专著的海外出版,不仅显示我国的超细晶钢的理论研究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超细晶钢的规范化生产。超细晶钢的国家标准和使用规范已经公布,在规范生产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钢铁生产的成本节约和资源节约,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2,我国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维系生存,是所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钢铁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当前,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生产模式相似,产品也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缺乏企业的独有"保命"技术。同时,由于以往钢铁行业"黄金期"的掩盖,钢铁行业在冶金工程技术的缺陷也逐步增多。受到企业的直接影响,我国钢铁冶金工程技术总体上较为雷同,既缺乏独有的高水平技术,也没有应地制宜的生产流程。在工程设计上,对于优秀技术的投入不足,过于依靠以往的经验和国外的外围知识,很难"突入"到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的"优秀地带"去。久而久之,创新变成拷贝和剽窃,效益变成扩大规模,技术和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国内各家钢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进一步阻碍了钢铁行业的整体发展。
国内外需求市场的转变也是造成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目前困境的原因之一,在国内房地产等行业异常火热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大经济环境的稳定,也让国内钢铁企业的出口顺风顺水。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选择借助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而忽视对自主创新的重视,较少将资金投入技术的研发。在国内外需求减少,市场回落时,由于企业缺乏优秀技术,无法抢占高端市场的份额,甚至国内的部分高端市场,都受到国外企业的挤压和抢占。
盲目扩大产能,缺乏优秀技术的同时,国内钢铁冶金工程技术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考虑的较少。随着国家对于"绿色制造"的提倡和对重污染企业的严惩,钢铁行业这方面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据统计,我国每生产一吨钢,排放的污物总量就比国外发达国家高40%,我国大多数规模以上钢铁企业都位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内,对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环保上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大。
"绿色制造"是钢铁产业不变的主题,在"绿色制造"的同时,钢铁企业也需要借助冶金技术的发展积极转型,全面淘汰落后的企业和设备,谋求生产流程和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主动配合相关部门,遵循国家环保政策的指引,对不合规的设备、规划进行改造,从根本上减少生产造成的污染,早日达到国际水准。
在"一带一路"得到提倡的今天,钢铁冶金工程技术也需要与国际化进行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设计经验,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运作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水平。在员工培养上,要结合"产、学、研",积极与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为创新奠定人力基础。另外,利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方针的机遇,沿着"一带一路"的路线图,走出国门,打开国外市场。
当前行业的问题,是钢铁冶金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市场的萎缩倒逼钢铁冶金工程技术转换发展思路,寻求技术上的突破。积极与国际化接轨,努力掌握优秀技术,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未来的钢铁冶金工程技术,必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摘 要:冶金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左右尤为重要,甚至在全国高校的相关专业培养中,对冶金工程专业招生也非常重视,而且国家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大量的规范和指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对冶金专业的教学做出必要的分析,尽可能的提高该专业的办学特色以及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这也是日后冶金专业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目前冶金工业的现状做一些回顾,并针对性的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冶金专业的发展做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冶金工程;人才培养;专业人才
1 冶金工业在我国的发展
冶金工业的发展主要分布在钢铁和有色金属上,在2009年对于冶金工业企业的统计中,中国占据500强的大概有70家所占到的比例约为14%。在这些集团中,宝钢集团处在行业中的前端,处于第12位的名词。钢铁工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矿产资源丰富,需要通过促进资源的贸易提高我国经济的产量,钢铁工业所涉及到的面非常的广,它牵涉到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收入、国防建设等多个方面,钢铁工业对消费的拉动也非常之强。中国作为钢铁工业生产的重要大国,粗钢产量甚至一直在全球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我们也存在很多管理以及技术上的不足,我们虽然产量多但是却无法做到钢铁强国的地位。而在有色金属的领域,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态势是非常迅速的。我国加大了对有色金属技术的研究,并且不断的改善产成的质量,将一些产能落后的生产线给淘汰掉,开发利用好相关的境外资源,才能扩大有色金属的生产规模。2008年我国包括铝、铅在内的有色金属的产量处于总共2520吨的数量,这样的规模在全国的GDP中占据了将近1.9%的比例,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人员的就业。
冶金工业是一种相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现在国家的发展趋势中,不断的往信息化以及城镇化等方式前进,这些新技术的加入也让冶金工业一直保持着基本的发展规模。新技术让传统的生产方式做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相对落后的企业都会在这样的情势下被淘汰掉,并且也加快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让原先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冶金工业很朝着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前进。在发展冶金工业的同时,加快对于冶金工程的教学建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帮助提升冶金工业目前技术含量的提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全国专科的设置情况
对于冶金专业的专科领域,我国相关的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有很大的新增态势,并且在专业的设置上也大多会集中在冶金工程的专业[1]。几乎每所学校在招生的数量上都会在60人以上,甚至有些学校会在100人以上。大规模的招生数量为冶金行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人才,并且也加深了人们对冶金工业的了解。特别是国家在实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里,在国家特色专业的遴选上很多学校也表现除了不俗的实力,这对于我国冶金队伍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情况
冶金工程的研究有大致三个方向,一种是对冶金新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的物理化学方向,另外一种是对钢铁和有色金属相关技术和工艺的提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种涉及到了能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提高。这三种几乎涵盖了冶金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在院校的招生中,国内被授予教学的单位大概有31家,这些教学都使得冶金工程领域的人才被不断的输入。
4 一些思考
注重特色教育是我国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关键点,特色才是一个搞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方向,无论是在民办还是公办的学校发展里,只要注重个体特色的培育必然会加大专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有特色的高校将会树立比较好的形象,也促使着更多的额学生来报考相关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尽可能的办出特色的教育规模。冶金工业在中国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而特别是对高质量的相关专业人才更是缺乏,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专科还是研究生的学历,都能实现在就业上的落实,几乎达到了100%的水平。当然,我们都知道,一个专业教学模式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打好学校的教学基础,比如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这些都需要学校在发展中注重培养的[2]。
钢铁和有色工业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规模,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更需要的是对目前的工艺技术的改造,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来融入到建设中,将新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冶金技术想结合,尽快的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生产的质量的同时也要控制好资金的投入,以此为趋势来增加钢铁行业在全国发展中的竞争力。冶金工业有着多年的发展经验,用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但是在速度上还是无法追上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的。但是,冶金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它有着它存在的不可替代性。而终归随着加入WTO,更是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如果无法做到有效的生存,很容易会被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所淘汰掉。因此,冶金工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做好规范化控制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明白,冶金工业的发展方向还是需要集中在运用新技术的手段来大力解放企业的生产力,因此,国家在人才的培养中更是不能松懈,只有让更多的人才涌入的冶金领域中,才能为这个行业提供新的活力。
5 结语
目前冶金工业的人才特别是在技术上的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匮乏的,这也是我国冶金专业高就业率的原因。国家的政策不断的强调做好环境的保护措施,做好节能减排,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主要到对冶金工业技术的投入才能让产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高校的培育中,加强自身的培育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校要加大自身特色的建设,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才能加大其就业的可能性。如果学校无法做到特色教育,即便目前市场人才需求多,也很难达到高就业的水平。因此,高校要在教育中积极的引导,利用学校的优势尽可能的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增加软实力。
摘 要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等院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冶金工程实验室中常见安全事故及管理方面的不足,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从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等方面提出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同事强化对实验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 冶金工程 实验室 安全体系 安全教育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成立于2010年成立,是苏州大学与江苏沙钢合作创办的新型钢铁学院。学院下设冶金工程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工程系、复合材料工程系及实验中心,共有实验室36个,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6000平方米,校外实习基地4500平方米,仪器设备697台套。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①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实验教学与科研能否顺利进行、实验室财产与实验者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②对于冶金实验室,如高温动力学实验室、金属热处理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等,若操作不当,会引发消防、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冶金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冶金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
冶金实验室具有高温、高压、有毒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易发生安全事故。冶金工程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电气安全
冶金实验室中高温炉等设备的运行都涉及电,若通电时间过长,会因过热而发生电气火灾,因此该类设备运行时,禁止实验人员长时间脱岗。实验室中电线的老化或者电路容量不足时,使用大功率设备会造成电路过载、发热引起火灾。此外,电流还能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1.2 中毒
冶金工程实验中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部分化学药品具有毒性,若违反实验操作规程或管理不当,易造成有毒药品外流,导致实验人员中毒。实验室中还会涉及有毒气体,如铁矿石还原性能测定实验中,采用CO和N2的混合气体进行还原性实验,若气体管道发生泄漏或尾气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发生CO中毒事件。
1.3 爆炸与喷溅
实验室中压力气瓶经强碰撞会引起爆炸,钢瓶存储应避免明火和热源。存放可燃、爆炸性气体气瓶的房内照明设备必须防爆,严禁易燃易爆气体与氧气等同室储存。
部分实验向液态钢液中加入Ca、Mg等活泼金属的合金时会发生喷溅。某大学冶金实验室在熔炼铝合金过程中加入金属锂时发生喷溅,由于没有佩戴防护面具,导致实验老师面部及眼部重伤。
1.4 机械伤害
冶金专业实验涉及到钢铁材料的加工、制备,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割伤、撞伤、飞出物伤害等。某高温熔炼实验室研究生在更换炉管时手指砸伤,指甲脱落。实验人员在进行落锤冲击、拉伸等实验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2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科研与教学效果,是实验人员生命安全与实验室财产安全的关键。实验室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相Ρ∪酰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针对冶金实验室常见的安全事故产生原因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沙钢钢铁学院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2.1 加强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建设
实验室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台、水电、通风设施等。作为新建学院,沙钢钢铁学院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如实验室整体规划、布局、电路容量、水管布置、实验台及通风设备位置等做了全面规划。
冶金实验室中几乎所有实验都有水、电的要求,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水、电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实验室布局时,保证每个实验室安装总水阀和分水阀,水池需安装渗水装置。部分冶金实验室中大功率高温炉,为防止突发断水而影响实验进行,如真空感应熔炼实验室等应配置循环水冷却塔。需要气氛控制的实验室应配置压力气瓶,并用铁链固定。实验室电路的排布符合需方便、安全。根据各实验室的设备具体情况设计电路容量,选择合适的电线或电缆,禁止超负荷用电。在冶金实验中常会用到有毒试剂,为营造安全的实验室教学环境,实验室必须安装通风设备。配制有毒、有害试剂时必须在通风厨中进行。此外,对于有刺激气味的药品,实验室设置了一个专用通风橱来摆放。
2.2 建立及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荀悦曾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实验室安全必须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基础。③沙钢钢铁学院建院初期相关管理制度、条例还处于空白状态。随着学院的发展,各专业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先后投入使用,实验中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学院的相关课程设置,先后制定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办法、安全专业设备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安全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实验室管理制度。
与其事后痛哭流涕,不如事前遵章守纪。在建立健全各项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将逐步完善并细化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
2.3 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
实验室安全工作不仅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还要明确岗位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明确管理范围,确立并实施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④沙钢钢铁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进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实行了院长总负责,实验中心主任与各实验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的安全制度的执行。
教学实验室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落实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消防安全等责任制,并确定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负责人针对实验室具体情况,在实验室放置相关安全资料,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注意高温”、“禁止触摸”等各类警示标志、应急事故处理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墙上张贴安全标语,应急疏散图。实验技术人员对所负责实验室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用电有无违章、各警示标志是否完整、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灭火器材配置是否在位等,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对涉及实验室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安排专人值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实验室工作计划,保障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科研实验室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由教师负责个人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责任。此外,沙钢钢铁学院还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奖惩制度,对违规操作实验设备,玩忽职守造成的火灾、污染、人身重大伤害以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损坏等事故,安全负责人应立即向实验中心报告,实验中心要及时对事故做出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实验室安全容不得半点大意,只有建立从院领导到实验人员安全事故人人有责的观念,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才能有力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2.4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降低事故危害
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应对事故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能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
针对实验室可能发生的消防事故、用电事故、放射性事故等,实验中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X射线衍射仪、高压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由负责人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专项紧急预案,并将应急处理的要求和具体操作写入设备操作规程,张贴上墙。以确保发生实验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救援,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证实验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
根据应急预案的不同,实验中心每学期采取实际演练、桌面演练、讨论式演练等多种应急预案演练形式,对实验室人员及研究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并根据实际效果,及时评价和改进应急预案内容,尽量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2.5 深化实验室专项管理
2.5.1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部分实验室在实验中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与使用是实验教学与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学院对易燃易爆物品及有毒有害物品设专人保管、发放、专处存放。
沙钢钢铁学院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领用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进入实验室后存放在专用药品柜中并由保管员记录每次使用情况和存量,随用随取,各教学、科研实验室只能存放当日使用量,严格控制物品的存放量。申请人领用危险化学品时,需经实验室主任及危险药品管理人员的批准后方可领用。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用品以保障安全,并详细记录危险品的使用量;实验结束后,剩余或者菏辈挥玫奈O掌沸柙谖O栈学品领用登记簿上注明,并由实验中心回收,统一存放在危险化学品储藏室,不得随意丢弃或任意存放,防止危险品外流。实验危险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做好无害化处理、包装和标识。
2.5.2 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制度
沙钢钢铁学院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大型仪器及特种设备的预约使用及操作培训制度。为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水平及效率,更好地为全院师生的科研服务,实验中心对大型仪器实现专人管理。特种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方可上岗;高压压力容器设备等操作人员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设备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仪器的操作分析及日常保养维护,并且做好设备使用情况的记录,主要包括:仪器预约情况、使用开始及结束时间、设备使用前后运行状况、操作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及导师姓名等。通过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发生设备故障时可以及时进行维修,使仪器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如果由于违规操作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通过该记录表可以追溯到责任人,并且根据沙钢钢铁学院实验室安全奖惩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为了培养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中心定期举行大型仪器的操作培训,鼓励高年级的本科生参加该类培训,考试合格后由实验中心发放操作许可证。实验室实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取得资格证的人员方可操作。
3 强化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实验室中的主体是操作人员,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提高实验人员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⑤低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时还存在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不明确、实验技术不熟练、实验室安全观念淡薄、处理实验室突发事件不成熟等问题。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应的事故应对机制是进行安全实验的前提,本科生在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前,根据各创新实验室的不同情况,由导师对其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并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具体实验过程中,必须由指导教师或研究生指导3次以上方可独立实验,这不仅完善了实验室中“传帮带”的机制,还有效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实验中心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等不同岗位人员,分别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沙钢钢铁学院实验中心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积极组织全院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及进入创新实验室的本科生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研究生及本科生只有通过该考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依托于苏州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网的培训考试模块,组织实验师及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课件资料、规章制度等进行集中培训,再利用业余时间对化学危险品、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新生安全、用电安全等各知识点自学。在此基础上,学院实验中心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通过测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电子证书。
实验中心通过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的活动,提高了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目前实验室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只有在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开展科研创新实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4 结语
实验室安全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学校实验室财产安全,沙钢钢铁学院作为一个新建学院,在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借鉴国内外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实践中落实到责任到人,深化危险化学品及大型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只有坚定地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让安全意识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做到“实验室安全无小事”,才能有力地保障实验室安全。
【摘 要】冶金工程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已经具有基本的流程、设备以及工艺设计的能力,通过动态-精准体系的建设,使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本文分析了冶金工程设计体系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针对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冶金工程设计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希望促进我国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冶金工程设计;现状;展望
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体系自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入之后,就一直沿用苏联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八十年代之后,又开始引入欧洲以及日本的设计方法,但是整体上都属于半经验、半理论的静态O计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包含工程哲学、冶金流程工程学以及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于一体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1 冶金工程设计体系的发展历程
1.1 传统冶金工程设计体系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冶金工程设计,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尽管一直引进国外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但是一直缺乏有效的理论体系支撑。直到上世纪末,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基建投资以及产能扩张为主。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开始侧重研究局部领域理论以及相关的材料、单体技术,没有从整个冶金工程的全过程的优化去分析,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是对于整个冶金行业的结构优化没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引发了许多诸如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冶金行业的制造流程长期处于不受重视地位,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单元工序或者单一零件,缺乏相应的整体制造流程理念。单元工序的优化只能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局部问题,不能对全局以及整体结构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成本以及环保问题都与流程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关系到冶金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1]。
1.2 传统设计体系的弊端
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方式有着简单、粗放的特点,采用前苏联设计模式,采取静态设计法衡量对不同工序装备的能力进行估算,各个工序之间通过匹配连接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粗放的生产工艺流程。仅仅从单元工序出发,提前预留富裕能力,很少与其上下流程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而实际的“富裕系数”也只是设计人员的大致估算,与实际的生产活动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难以做好前后工序能力相匹配、功能相协调以及信息传递通畅等工作,增大了控制的难度。
冶金企业“静态估算、简单堆砌”的设计方式,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缺乏整体流程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分析时也难以做到整体分析[2]。这种传统设计理念方法现阶段仍被广泛应用,进而导致设计方式很难有大的进步,仅仅在局部不断地优化。传统工程设计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的生产优势,在产品质量以及运行效率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2 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
2.1 冶金工程设计总体进展
2000年以后,我国不仅在冶金工艺以及技术设备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同时还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冶金工程设计结构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冶金流程工程学,该理念可以通过冶金生产过程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传递,进而使得整个冶金工艺向着有序、协调以及连续的方向发展。冶金流程工程学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冶金工程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很多冶金企业在进行整体布置、流程设计、流程优化以及工艺技术的选择时,都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
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去建设现代化冶金企业,能够高效实现流程、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冶金行业已经开始从以往只追求数量逐渐转变为对市场竞争力的追求,同时对于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冶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冶金企业发展的需求,无法帮助冶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设计的高度以及广度,立足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设计理念,促进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
2.2 冶金工程设计的总体成效
新世纪以来,我国多数冶金企业在进行冶金厂的设计时已经开始采用“动态―精准”设计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究冶金流程工程科学问题,在冶金工程理论、方法以及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完美的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了冶金企业的投资成本,使得冶金企业在进行智能化集成控制以及整体流程控制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在一些关键单元以及整个工程集成化技术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许多重要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为冶金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3]。
3 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3.1 发展方向
在冶金工程设计方面,我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现代化钢铁厂的建设,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目前冶金企业的优势在于将各个钢铁企业联合在一起建设了现代特大规模钢铁联合企业,同时将新的产品、工艺以及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4]。在未来,我国冶金行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首先要做得就是将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和动态-精准设计法更好的应用和推广到新建或者改建的冶金工程项目中,扩大应用范围,实现我国冶金企业全面现代化。其次,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对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进行验证,与实际的生产结合在一起,时整个冶金生产流程向可循环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和转变,增强我国冶金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冶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5]。
3.2 发展思路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冶金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以及动态―精准设计理念为指导,实现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的全面优化和创新,使之成为一个完成的理论体系[6]。同时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装备应用到新建或者改建的冶金企业工程项中,对我国冶金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更好的发挥出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的创新成果,推动我国冶金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增强冶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
3.3 发展目标
未来的冶金企业,不仅具有冶金功能,还需要全方面进行提升。在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冶金企业发展目标应该是:降低成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8]。冶金企业想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优化生产流程、不断引进新的生产 以及工艺方式、保证利益最大化,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目前在冶金工程设计理论与工艺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还需要加强将新技术理论在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力度,全面实现我国冶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与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创新和图片,以降低成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增强我国冶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冶金行业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去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摘要:基于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从目标定位、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培养机制四方面系统探讨了冶金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构建了“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的实验平台,创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为实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奠定基础。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冶金工程
一、建设目标与定位
冶金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由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和沙钢集团联合建立,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新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创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育中心向更高层次推进,为建设部级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奠定基础,并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中心为冶金人才培养提供工程实践训练和岗位实践训练的平台,从而满足冶金行业工程实践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通过培养标准和评估机制的建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与创新相结合、多学科专业相互融合的培养新模式,从而为本校工科的发展打造出特色模式,进一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科研和技术装备的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共赢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多层次实验平台
(一)构建“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冶金工程领域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硕或金属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材料的工程技术。基于冶金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秉承“注重实践、倡导创新,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建立起新型的冶金工程实践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应用。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将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积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培养能力为优秀,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构建“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分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和创新层次,并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虚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学术实践与科研创新相互对应、相互结合,构建基础实验模块;自主综合试验、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模块;虚拟实训和课程设计模块;自主创新实验和本科科技创新模块;本科毕业论文模块,以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结构,增强实践性及综合性
1.不断调整和更新实验内容,如增加冶金资源高效利用、湿法有色冶金、微波冶金等新领域实验内容,适应当前科技和行业发展,同时达到为学生补充新知识的目的。
2.增加动手课时,将实验分为必做、选做实验,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兴趣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尊重个性。即“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取消了大部分演示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至90%以上,同时必须注重提升实验内容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综合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目的。
(三)建O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
建设校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子平台。
1.两个基础实验平台――冶金过程基础实验平台和先进冶金技术实验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学生可以学习掌握冶金过程的基础物性和全流程冶金工艺技术的测试方法,培养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2.两个综合实验平台――生态与循环冶金实验平台和冶金工艺流程虚拟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固体废弃物利用、生物冶金等实验的学习,开展冶金二次资源处理与利用研究,了解冶金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前沿知识。通过冶金工艺流程虚拟实践平台实现“虚实”交互式实践教学,通过高炉炼铁工艺虚拟仿真、炼钢工艺虚拟仿真和连铸工艺虚拟仿真等模块,开展钢铁冶金虚拟仿真实践。
3.一个创新实验平台――创新教育平台。冶金工程学科教师直接参与实验教学环节,将先进理论、技术与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内容,并结合钢铁企业生产的热点和重要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立项活动,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实施和完成项目,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研支持实验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健全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办法
1.完善钢铁模拟大赛制度。逐步形成成熟的大赛机制,增加考题的数量,让比赛内容更加丰富;改进考题的内容,使大赛更加准确地结合生产与理论;合理比赛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大赛;完善大赛规则,使大赛更加公平合理;设立炼铁、炼钢和连铸单独奖项和综合奖项,颁发个人奖与团队奖,使得大赛向更加健全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2.开设竞赛式自主创新实验。在已有的实践教学中,开设自主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综合实践能力。但实验内容相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实验方式灵活性小,学生发挥的空间小,因此拟引入竞争的形式,开设竞赛式的自主创新实验,拓宽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热情。
3.创立“双师延续协导实践型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即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全程协助指导学生的实践型科技创新,并延续科技创新方向,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仅能解决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而且增强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难度以及创新性,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二)设计教师队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
1.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开展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外进修;建设期间,鼓励教师申请留学基金,前往国外大学进修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外聘请专家,到中心交流座谈;从国内外大学引进兼职的实践教学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
2.教师队伍的引进要注重年龄、学历、经验的均衡组合,使得队伍具有较好延续性。将从企业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与从大学引进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相结合,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同时紧密的结合实际,最终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3.建立教师激励制度。中心要结合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对成果突出、进步明显的教师进行表彰,激励教师队伍不断前进。
四、结语
我校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校企深度合作优势,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行一体化建设,全面解决了认识与生产实习时间短、学生多,难于深入观察了解,更无动手操作条件等问题,使其成为国内领先的冶金工程实习基地。
“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明晰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环节和指导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教学体系保证。通过创立“虚实”交互式实践教学和“双师延续协导实践型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建设虚拟实验自主学习平台,改进和创新了学生能力培养环节,建成了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实现卓越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摘 要 作为实践性最强的工科专业之一,冶金工程的生产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之一。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努力,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冶金工程专业 生产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冶金工程是最具实践特色的工科专业之一,学生就业面相对较窄,主要面向冶金企业和相关研究和设计单位,因此生产实践环节的学习是重中之重。①但近年来,冶金行业整体形势的下滑,给学生的实践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②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同时构建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成为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大难点。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针对上述问题,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并对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以期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1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六大部分,而主要问题集中出现在校外实践,也就是生产实践环节。
1.1 客观条件的制约
(1)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的高校及专业招收人数迅速攀升,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2000年冶金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仅为50余人,而2014年包括一本、三本和专科的应届毕业生达到700余人,涨幅超过10倍,专业实践压力略见一斑。(2)企业支持力度下降。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和技术保密,并通过整合企业资源进行减员增效。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且学生毕业未必会到实习企业工作,特别是大批学生同时到企业进行轮岗式的生产实习,给实际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压力,而这导致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上积极性不高。
1.2 人员条件的制约
(1)年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在华北理工大学博士点立项建设和繁重的教学压力下,专业在近五年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但所引进人才中仅一人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钢铁企业各生产环节的实践经验,甚至有部分教师非冶金工程专业出身,这就给实践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2)学生实践缺乏积极性。目前,钢铁行业处在产业调整阶段,毕业生大多走向偏远国企和民营企业,因此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变差,大部分学生开始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矛盾。生产实习也开始变得尴尬,部分学生为挤出时间复习考研科目,忽略了生产实践这一学知识的宝贵机会。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对钢厂的环境产生恐惧,专业认同感的下降,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3 评价体系缺失
目前,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实践成绩包括实习现场表现、网络炼钢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三个部分,这也是多年来遵循的固定模式。客观上讲,由于生产实践所占学分较多,成绩评定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学生本身就对成绩存在较多的疑问;另外最终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实践收获,其结果无法起到应有的反馈效果。
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改革缺乏实践主体(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一方面完善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2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对生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具体措施如下。
2.1 与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我校通过加强和唐钢、邯钢、国丰等各大钢铁企业在科研、生产、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各种科技攻关合作,全方位地开展互助互惠的校企战略合作机制。企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需要专项技术,学校可以通过科技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制定青年教师企业培养计划
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起主导作用,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很大关系。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缺失的现状,学院积极与唐钢、国丰等合作企业联系,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的机制,联合设立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同时在考核和各类评优中,对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2.3 高水平企业专家的引进
近年来,专业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退休老专家作为实践教师,在学生实践前后,为学生具体讲解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老专家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同时学生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专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效果。
2.4 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实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对实习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保障。提升学生的实习主动性,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好考研复习的准备工作,二是如何调整学生浮躁的心态。
教师在课程教授阶段,多以一个考研成功者的身份向学生传授考研心得,这也从另一方面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实习前,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设计一些专题,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进行调研。在实习结束时,学生对所选择的专题进行讨论分析,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专题报告和总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企业,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习内容具有更具广度、深度;不仅强化了实习教学,还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总结、专题研讨能力,使学生对冶金生产过程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冶金工程专业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对学生生产实践的考核评价,一个是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
3.1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对学生生产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即学生生产实践的最终成绩。原有考核内容除网络炼钢成绩相对较为客观外,实习报告和实习过程表现均带有较强的指导教师主观色彩,学生往往对成绩带有一定的疑问,因此制定一个客观量化的学生成绩评定指标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冶金工程专业的成绩考核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学生参加实践的出勤情况,包括课程讲座和生产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30%;二是课程讲座后的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5%;三是学生参加网络炼钢模拟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四是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后实习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在新的生产实践大纲修订后,学生的实习成绩并不是简单依靠报告字数,而是对实习报告所涉及到的关键点以及对相关内容的阐述情况进行给分,这样最为最终成绩关键部分的实习报告就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成绩的认可度。
3.2 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
生产实践的效果是以学生最终的收获来衡量的。为了更好地改革实践环节,就必须建立以学生为评判主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冶金工程专业通过结合兄弟院校和专业的经验,建立的评价体系包括两个层次。③④⑤第一层次包括四个方面:实践教学背景评价、实践教学投入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每部分所占比重不同。实践效果最为重要,比重0.35;实践过程其次,比重0.30;实践教学投入比重0.25;实践教学背景比重0.10。
实践教学背景评价第二层次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三个方面。教学计划最为重要,比重为0.65,教学观念比重0.15,教学目的比重0.20。
实践教学投入评价的第二层次包括师资力量投入、实践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三个方面。师资力量投入最为重要,比重为0.55,实践基地建设投入比重0.25,经费比重0.20。
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第二层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监管及考核三个方面。教学方法最为重要,比重0.50,教学监管及考核比重0.35,教学内容比重0.15。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第二层次包括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与创新和社会认可度三个方面。学生实践能力最为重要,比重0.55,社会认可度比重0.30,改革与创新比重0.15。
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在第七学期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以期更好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4 结束语
冶金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条件的制约,在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生产实践的考核评价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评价两个部分,以期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改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