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文学概论论文

文学概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04 09:0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文学概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概论论文

文学概论论文:深究文学概论课审美化构思

《文学概论》是中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近些年来,北京师大、湖南师大、重庆师大、东北师大及其他许多高校都推出了本课程的教改成果,但纵观这些教改成果,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理论观念的更新、理论架构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拓展上做文章;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虽也有所涉及,但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见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的教改成果。就目前本课程的教学现状而言,观念的更新、理论架构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已经达到了较理想的境界。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术语繁多、概念范畴艰深、理论思维抽象的课程,如果不能在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则往往使听课的大一学生(本课程一般规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视为畏途,甚至不知所云,使这门至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据此现状,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审美化教改的结构设想和实施方案;意在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改变现状,以期取得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

一、本课题主要教改内容

本课题教改内容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改革”;第二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改革”;第三板块为“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理念,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释义文学理论课程中的专业术语、抽象概念和学术范畴;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阐述文学创作和鉴赏规律;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来示范文学理论的运用方法。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形象化的言语描摹形式、具象性的文学形象形式和艺术音像材料展示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课堂言语描摹之技法、课堂情境设置之技法、多媒体音像展示之技法、电脑动画展示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技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之理念,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感性感染手法来激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体验,始终以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教学手法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和把握。审美情感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以文学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以文学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以文学细节情节来传情达意、以文学场景情境来传情达意。审美情感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触景生情法、借景传情法、托物言情法。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理念;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形式;文学理论的审美意境化教学之技法。审美意境化教学之形式主要包括:情景交融之教学形式、虚实相生之教学形式、动静相成之教学形式、意在言外之教学形式。审美意境化教学之技法主要包括:以言语描摹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情境设置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艺术形象呈现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以电脑动画的方式来营造意境之技法。

二、本课题预期教学目标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其一,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抽象解说理论术语的教学现状,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审美形象,将艰深晦涩玄奥的学术范畴和抽象概念转化成为可感可触的审美形象,达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兴趣、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的教学目标。其二,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理性阐释学术范畴的教学现状,以感染性、动情性、愉悦性的审美情感化教学,达到化“苦学”为“乐学”并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和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的教学目标。其三,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刻板点缀具体例证的教学现状,以具有意蕴暗示性、象征启发性和自主创造性意义的审美意境化教学,达到让学生自主发现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对艺术意义做出个性化有创意的理解,将所掌握的文学理论知识活用于自己独自进行的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的教学目标。

三、本课题预期教学效果

本课题预期教学效果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审美形象化教学的预期教学效果;其二,审美情感化教学的预期教学效果;其三,审美意境化教学的预期教学效果。

1.审美形象化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心理效应人的自然天性倾向是喜好形象的东西而厌恶抽象的东西。而《文学概论》恰恰是一门完全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课程。这些抽象概念知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发展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文学理论的审美形象化教学改革致力于抽象概念知识的审美形象化,将使抽象概念的教学一改过往的抽象、枯燥、乏味的特点,将使整个教学过程一扫过往的沉闷和消极气氛。课堂里充满具体、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抽象概念知识则完全消融在具体、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这种寓抽象概念于感性形象的教学方法,必能最大程度地扫除厌学情绪,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2.审美情感化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心理效应人的自然天性倾向是喜好情感性东西而厌恶理性的东西。而《文学概论》恰恰是一门完全由理性范畴构成,且完全遵循理性逻辑推演而成的课程。这些理性范畴和理性逻辑思维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发展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文学理论的审美情感化教学改革致力于理性范畴的感性化和理性逻辑的情感化,将使理性范畴的教学一改过往的抽象、晦涩的特点,使理性逻辑思维的教学一改过往空泛、玄奥思辨的特点;利用文学作品本身具备的感性形式和情感载体特质,将理性范畴消融在艺术的感性形式之中,将理性逻辑消融在情感思维之中。由于审美情感化教学具有感染性、动情性、愉悦性的特点,必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文学专业学生视理性思辨为畏途的学习心理,化“苦学”为“乐学”,在文学理论课堂上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由此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

3.审美意境化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心理效应审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理论范畴。审美意境由“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相成”和“意在言外”四个义项构成。中国古典美学如此看重情景交融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可以使情与景相互生发。而情与景的相互生发实际上是基于审美欣赏者主观能动的心理活动的。没有欣赏者的主观能动的想象和体验活动,文学作品中的景便不能触发欣赏者的情,欣赏者的情也不能深化艺术之景。中国古典美学所谓虚实相生,是指实象与虚象、实情与虚情相生相成,于是乎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韵外之旨等说法。而实写之景象之所以能滋生虚妙之心象,实写之情感之所以能滋生微妙之心情,完全在于欣赏者主观能动的心理参与。没有欣赏者主观能动的联想和想象、体验和感悟,实象和实情便不能生发虚妙心象和微妙心情;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韵外之旨也无从说起。

动静这一美学范畴涉及几层意思:一方面意指艺术表现形态的动态和静态,另一方面意指艺术内在心境的宁静与灵动。动静相成,意思是指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相映成趣和宁静心境与灵动思绪的相互生成。由此便生成了妙趣横生的艺术奇境。动静相成同样得基于欣赏者主观能动的心理参与。没有欣赏者主观能动而细微精妙的感知、体验、想象和感悟,动境与静境便不能相生相发,相辅相成。中国古典美学对“意在言外”的强调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司空图说“(好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梅圣俞云:“(好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2]苏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3]所谓“言有尽”有两重意思:其一,诗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凝炼。其二,语言只能用来塑造形象,不能用来直说情意。其中第二点是使有限之语言具无穷之意味的关键所在。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说是诗歌美学的至理名言。将情意完全虚化隐蕴在景象风物之中,不以一字言情言意,叫做不著一字。然而,不著一字,却偏能尽得风流。因为情蕴景中,则诗中景象必生意盎然,从而引起欣赏者之情感体验并唤起和激活欣赏者之审美想象,想象所生之象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象外象和景外景又激活新的审美体验,体验所生之情意又唤起新的审美想象,滋生新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二者循环相生,以致无穷。更确切地说:唯有不著一字,才能尽得风流。不著一字亦可谓“不言”———不以一字言情言意。然而,“无为则无不为”,无言则无不言:因为有言必有指,有指必有限,有限必有偏,有偏必有亏;无言则无指,无指则无偏、无亏、无限、无穷。也就是说纯粹的艺术景象为审美想象提供了无垠空间,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无穷前景,为审美理解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便是“意无穷”的由来。人的心理活动的天然倾向是喜好自主自为而厌恶被动接受的。由于审美意境化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的艺术审美意境,为学生提供了具有意蕴暗示性、象征启发性和自主创造性的心理活动空间;这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地选择艺术感知的角度,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地发现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既有利于学生在感悟中主观能动地发挥联想和想象,也有利于学生对艺术意蕴做出个性化有创意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将所掌握的文学理论知识活用于自己独自进行的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

需要强调的是,本课题提到的形象化、情感化和意境化教学方式,都是基于审美特质之上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恰恰又是文学作品的首要特征。因此,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贯穿审美化原则不仅是现实许可的,而且是理所应当的。相信本教改课题的成功,能从此一改本课程教学旧有的种种缺陷,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文学概论论文:应用型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文学概论课对于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文学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品格。具体措施有,就是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完善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文学概论;模式;转换

“文学概论”是中文本科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要培养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及能胜任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中文从业人员,就要重视文学概论在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文学概论”的教学研究。

一、“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学概论”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授课内容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文学概论》是门理论课,比较抽象,学生有畏难心理,这是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文学概论”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性,通常按照课程逻辑体系(章节)组织课堂内容,设计讲授单元,讲课偏重概念的论证、讲解、阐释,侧重理论讲解的教学安排也使相应案例无法展开,印象式的文本介绍往往达不到设置例证目的。比起文学课程,文学理论以理服人,比以情动人的文学似乎缺少了优势。在教学方式上,文概课主要采取教师精讲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授模式,虽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实际,使学生很难深入学习下去,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背离了文学概论作为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能使其为其他文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策略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建构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概论课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于一体,通常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为“较为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建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目标重视知识传播,侧重培养学生较高的修养,但也明显体现出不足,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忽略学生的情商培养。在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其弊端更为明显。学生情商有待提高,表现为学生缺少对理论文本和文学文本的尊敬和耐心,对文学文本的感受、理解、表达、评判缺少热情。他们在面对文本时,很难用心体会文本内容,更难深入把握文本意蕴,解读流于表面。对于阅读,学生总是兴趣不大,很难做到深度解读。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新形式下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中文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有所更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完善人格修养,从深度阅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欲望。重新制定的文概教学目标即为:强化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对文学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定,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实践品格。在文学性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四大部分中,讲解文学基础理论时,一定要辅之以少而精的案例,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深度阅读文本,提升评介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厘清教学思路,精心提炼授课的理论点,寻找恰当案例,优化课堂教学,示范性操作运用理论进行文学阅读与评价,使学生感受文学魅力和理论魅力,关注和分析文学热点和文学现象,逐步学习运用理论深度阅读和分析文本,有步骤地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思路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设置理论内容。作为理论性课程,理论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科学设计理论内容。既要学习基础性、经典性理论,也要注重理论前沿性、新颖性。重视阅读理论原著,强调理解和把握原著是学习文学理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老师可结合教材基本理论点指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阅读经典,并通过课堂即兴提问或专题讨论等方式及时予以探讨。另外,注重理论的前沿性特点。根据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学术前沿观点和重要理论知识,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学术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三)转换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转变,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以引导、启发的方式辅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独立自主研读文本,培养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与理论文本、文学文本两个主体与主体的交流与对话,真正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最终掌握方法,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式来体现这种教学模式。(1)启发式。“文学概论”经常采用的方式,但常常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简括后即按照自己的内容设计进行理论精讲,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要改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某个文学理论知识点时,可结合文学活动的热点问题或较为熟悉的作家作品、文艺现象,通过特定的理论视角介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索。教师则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虚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并予以引导评价,然后由学生或老师总结概括,明确概念和理论知识,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启发-讨论-总结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对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新智慧。(2)实践式。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情境下参与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意识,提升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可从学生的作文、文本解读、文学评论等实践活动入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中探讨。也可以由W生主持具辩论性的专题讲解,教师扮演评委角色,画龙点睛地阐释概念,说明并解决问题。之后布置新的文本解读、文学评论,再次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并在新的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探索更新的问题。如“文学概论”中的文学创作部分教学,可首先由学生创作一篇同一题材的小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创作过程,然后进行专题讨论,以此理解创作的一般过程。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内容合理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如课下阅读理论原著、文学文本,文学创作作业,评价实践作业等。总体而言,课堂内外的读、写、说的训练践行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研究性、自主性原则,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案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在后现代语境下,对视觉文化如电影类型片、动漫等的接受热情远远超过纸质媒介,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接受特点,注重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其阅读文学经典和理论原著。

(四)重新制定课程评价机制,采用平时考查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必须有准确及时的考试来验收反馈。应注重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激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突破中文学习期末试卷定乾坤的窘境。但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应由教师单方面决定,也要采用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最后综合三方面意见评定成绩。与评价机制配合的措施是建立完备的文学概论课程试题库,把课上讲授和课外延展学习以试题的形式加以储备,将试题库建设成为理论学习的知识储备库。

三、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成度设计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文学概论课开设在低年级,面对的是没有太多理论积累的一二年级大学生。他们是成长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接触文学艺术时使用电子媒介多过纸质媒介,喜欢以画面来感知世界。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的备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以文概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之一“意境”为例进行讨论。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是:学习意境理论,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诗歌等抒情类文学作品。从教学内容来说,则要了解意境的形成历史,理解意境的内涵、分类,把握意境的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意境的特征。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法为佳。之后老师可以介绍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这也是对特征的再次强化。课程首先可由案例分析入手,结合影视片段感受意境,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意境的特征,即先把握重点内容,用时30分钟左右。之后介绍意境的分类,概念的形成历史,再留下课后作业。具体教学环节可以如下步骤进行:(1)欣赏视频《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感受意境的最主要特点:情景交融。学生进行讨论。(2)意境的内涵、特征。延展:岑参《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引导感受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3)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王国维),辅以图片的诗歌展示,进一步了解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4)课后作业设计:《三国演义》36回,刘备、徐庶送别场面。这个设计注意了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用视频和图片引出内容,并借此理解理论,形式上具有画面感。教学内容设计上,从文本入手,让学生在描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中明晰理要点,并通过诗歌分析强化知识点。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推动学生再次把握理论,完成了理论用于实践的分析文本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起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热情。

文学概论论文: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发现及其意义

梅光迪并不反对文学改革,只是反对新文化运动式的文学革命,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倡导“破旧立新”,大肆批判旧文学,却并未真正建立新的文学体系,“乘国中思想学术之标准未立,受高等教育者无多之时,挟其伪欧化,以鼓起学力浅薄血气未定之少年”,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不负责任。

文学演讲集,梅光迪著,眉睫编,海豚出版社,2011

文学概论讲义,梅光迪讲演,杨寿增、欧梁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学校,1920

2010年5月6日,《长江日报》用《武汉学者发现梅光迪新“讲义”――其中记载:倡白话文“此殊大误”》的标题报道了有关梅光迪讲义的新闻,随后,中新网、中国经济网等转载了这篇报道,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梅光迪是民国“学衡派”的代表之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激烈反对者,他发表许多文章批判新文化运动,“其言教育、哲理、文学、美术,号为‘新文化运动’者,甫一启齿,而弊端丛生,恶果立现,为有识者所诟病”。“所谓提倡‘新文化’者,犹以工于自饰,巧于语言奔走,颇为幼稚与流俗之人所趋从”。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仇视者”。关于梅光迪的研究不多,比较突出的有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段怀清《梅光迪年谱简编》等。梅光迪留下来的作品很少,“千古文章未尽才”,这难免让人遗憾。在这种情况下,梅光迪讲义的发现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讲义的发现

讲义是学者傅宏星于2008年1月偶然发现的,确定为梅光迪1920年的教案,由其学生整理而成,当时梅光迪受聘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的第一届暑期学校任教。2011年2月傅宏星到湖南任教,笔者有幸与傅先生相处。傅先生主要从事民国文学研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却风趣善谈,经常谈论学术趣闻。关于梅光迪讲义的事,便是无意中听他说起的。他说:“我记得是2008年1月14号,我到南方去找一些资料。到了江苏南通市图书馆,本来是想找钱基博先生的资料,却在一个书架上发现了一本油印的册子,厚厚的,封面用牛皮纸包着,保存相当完好,著录的书名是‘文学概论讲义’。我很好奇,便打开看,见第一页右下角写着:‘梅光迪先生讲演,杨寿增记’。我想这本讲义《梅光迪文录》并没有收录,也没在别处见过,应该是梅光迪的佚文。因为梅光迪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发现这个讲义让我非常高兴,便用相机把讲义内容拍下来了。”当时南通市图书馆里的藏书虽然有著录,却没有正式的编目,也没有开通网站查询,查找资料非常困难,所以傅老师说:“我能在古籍部的书海里找到梅光迪的讲义真的是一种缘分了。”

后来,傅宏星把讲义的照片传给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沈卫威教授,沈教授是研究“学衡派”的专家,也感到非常欣喜,认为这本讲义非常珍贵、罕见。因为是梅光迪的佚文,傅先生觉得如果让梅氏后人来整理这些讲义应该更有意义,更能表达对梅光迪的怀念之情,便把讲义交给了武汉的梅氏宗亲梅放,梅放后来又邀请梅杰(笔名眉睫)一起整理讲义。这些讲义收录在《梅光迪文存》里,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梅杰还将讲义单独编为《文学演讲集》,新近由海豚出版社出版。

虽然南通市图书馆把讲义著录为“文学概论讲义”,但是其实整本讲义包括《文学概论讲义》(杨寿增、欧梁记),《晚世欧美文学趋向讲义》(冯策、华宏谟、吴履贞记),《天演学讲义大纲》(施之勉记),32开大小,共188页。其中《文学概论讲义》74页,《晚世欧美文学趋向讲义》84页,《天演学讲义大纲》30页。讲义是油印的,楷体,繁体竖排版,每页约为12行,一行一般24个字。讲义有批注、改动的痕迹。字迹不清晰的地方,用红色的笔重新描摹了一遍,错别字用红笔更正,每个章节的标题和重要内容用红笔打了着重号,涉及人名的地方也画了红线做标记,有些章节还用圆珠笔在空白处做了笔记。据说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是1943年出现的,而讲义编写的时间是1943年以前,于是便有了一个疑问:圆珠笔字迹是谁留下的?可以推测,在1943年以后,曾有人认真读过这本讲义,还用圆珠笔做了笔记。但是讲义却直到2008年才再次被发现,这实在令人遗憾,同时也感慨傅宏星慧眼识珠,没有让明珠蒙尘。

讲义中还有一处比较特别的地方,《天演学讲义大纲》开篇记录“天演学参考书目”,是横排版的,写有《天演论》、《物种由来》、《天演学图解》等中文参考书目,还有一些英文书目和与天演学有关的杂论。

在1922年广文书局出版的《当代名人新演讲集》中,也曾收录了一篇梅光迪讲演,他的某个学生抄记的《文学概论》笔记,篇幅只有数千字,远远不及约19000字的《文学概论讲义》。而且《文学概论》笔记用白话文记录,与杨寿增、欧梁抄录的《文学概论讲义》几乎没有语句相同,只有观点、章节结构一致,内容也只是《文学概论讲义》的前三章。在国家图书馆还藏有梅光迪的学生张其昀(误记为张其的)抄记的《文学概论》笔记,油印本,共十五章,章节数与《文学概论讲义》相同。其中节选《文学之界说》发表在1921年4月11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文言文,与《文学概论讲义》第一章的结构、框架都相同,但其字数更多,内容更详细,如在阐述“西洋文学界说”时,张其昀的笔记详细列举了安诺尔德、爱茂生、纽曼、白洛克、包斯尔德、孙伯夫等的观点,还总结了文学的四要素:思想、感情、体格、百世而常新。但《文学概论讲义》却只是简单列举了安诺尔德、布禄克(白洛克)、孙伯虎(孙伯夫)的观点,也没提到文学四要素。因为完整的张其昀的笔记没有流传出来,所以无从考证其与《文学概论讲义》还有哪些差别。

二、讲义的地位

关于梅光迪的讲义,陶行知的《办理暑期学校及国语讲习科报告》有详细的记载。民国九年(1920)夏,南高师校长郭秉文、副校长刘伯明、教务长兼教育科主任陶行知等倡导举办暑期学校,利用南高师师资及设备的优越条件,为学生补习,对教师和其他教育行政人员进行培训,陶行知主持了南高师第一届暑期学校。暑校的办学宗旨是:“……为教师者思,乘此机遇,增加新识,交换见闻;为学生者思,亦藉此长期补习旧课,或图上进。”

从陶行知《办理暑期学校及国语讲习科报告》中看,1920年南京高师的暑期学校是从7月12日到8月20日止。教员除了本校老师外,“并聘请北京大学教员胡适之,陈衡哲:南开大学教员凌冰、梅光迪;……担任素有研究之学程”。课程方面,“共十九种,为:小学组织法……天演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史、文学概论……欧美文学趋势……多者每周五时,少者二时”,其中天演学说、文学概论、欧美文学趋势便是梅光迪讲授的。讲义印发有两种方式:“讲义用油印,间有用石 印、铅印者。逐日出版,每月多逾二万页,少亦一万六七千页。教员不备讲义者,由校派速记员临时记下,付印分给。”梅光迪的讲义由学生抄记整理,应该属于后一种。

晚清时期,中国向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留日学生回国后仿效日本改造中国旧的教育体制。于是,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首先是模仿日本的,创办大量师范学校,注重培养师资力量。到1920年,中国只有唯一一所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却有很多高等师范学校。而在1920年前后,中国留美、留英学生大批归国,他们接受美国教育的理念与体制,开始要求中国教育体制欧美化,1920年南高师的暑期学校便是中国的教育体制由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的开始。陶行知在《南京高师第一届暑期学校概况》中明确提到暑期学校起源于欧美,并且南高师的暑期学校就是借鉴欧美开办的。“有心教育的人就想乘暑假的时候,来换些新事业,得些新阅历,使与暑假有关系的人,不但不致荒废光阴,而且能得许多平日所不能得的益处:如同旅游、游历、集会,都是解决这暑假问题的方法。但是益处最大的,无过于暑期学校。”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撰文明确指出:“我国有暑期学校,始自民国九年南京高等师范。”而后,中国高校的暑期学校开始盛行起来。到1925年前后,几乎所有的高等师范教育学校都效仿欧美,纷纷改办大学,这便是所谓的“改大潮”。梅光迪的讲义作为中国第一个暑期学校所留下的教案,而且是中国教育学习欧美最开始时期的重要讲义,在中国现代教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梅杰称梅光迪的《文学概论讲义》“是中国现代第一本文学概论讲义”。中国最早具有文学概论性质的著作是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1916年由商务印书局出版,但《文学研究法》多述桐城派的文学主张,没有提出鲜明的现代的文学观念,可以说是“新瓶装旧酒”。1920年9月上海新文学研究社出版戴渭清、吕云彪的《新文学研究法》,由于中国古代文论本身结合了各种艺术门类,所以学者面对新的文学形式,便自然而然把它放在各门学科的比较联系之中去考虑。《新文学研究法》论述了新文学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化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新兴西方学科的关系,还论述了新文学和伦理学、言语学、美学、文字学、注音字母等的关系,包括对修辞、标点法的评论研究。这体现出作者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模糊认知和不确定的学科划分,所以《新文学研究法》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文学概论著作。

在梅光迪的讲义发现之前,中国第一本命名为“文学概论”的著作是1921年10月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贸易部出版的《文学概论》(现藏国家图书馆),根据日本大田善男的《文学概论》编著而成,作者当时署名伦叙,即伦达如。全书共158页,两编七章,上编“文学总论”,介绍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下编“文学个论”,分叙诗文等文体。由上文可知,梅光迪的《文学概论》是在1920年暑期讲授的,讲义的印发是在1920年7月到8月间,比伦达如的《文学概论》早一年多,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文学概论著作。

三、讲义的特点

讲义共十五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至九章为第一部分,论述文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文学界说、文学的起源、模仿与创造、文学上之标准,文学的形式,还有文学与想象力、人生、情感、思想等的关系;十至十四章为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文学体裁,梅光迪按照西方的分类,认为文学体裁“不过论说、辩论、描写、记述四大类而已。论说与辩论为说理之文,描写与记述为言情之文”,然后具体阐述散文、诗、小说、戏剧的特点、形式与创作方法等;第十五章为第三部分,概述中国文学的优点与缺点,总结中国文学的发展。这样的结构安排借鉴了西方的文学概论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文学概论教材有相似、相通之处。

《文学概论讲义》虽不到1.9万字,内容却很丰富,对研究梅光迪的教育、文学、思想等方面的主张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很明确的现代学科意识。在中国古代,文论依附于文学、经学等教授,并无独立学科。20世纪初,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论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最早具有“文学概论”性质的课程是1903年张之洞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大学堂附通儒院)》中的“文学研究法”,桐城派姚永朴在北京大学讲授了这门课程。但是姚永朴“更多的是宣讲桐城‘义法’理论,尚古仍是主流”。随着更多的西方文学理论的涌入,这门课程的名称逐渐改为“文学概论”这个通用称呼。而后,文学概论、文学原理一类的书籍和课程大量出现,形成一个学术热点,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参与到这一课程构建中来,可以说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文学概论教材的萌芽时期。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主编的《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把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概论著作编写体制分为三种:翻译著作,比较著名的有鲁迅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章锡琛译本间雄久《新文学概论》等;转型教材,指以传统文章学和文学理论为基础,为追赶潮流而在形式和内容上借鉴外来著作的教材,有刘永济的《文学论》、马宗霍的《文学概论》等;新型教材,不仅用文学概论之类书名,章节分明,以一定的观点对文学现象作客观的理论的分析,形成前所未有的学科体系,而且摆脱古代文章学的理论框架,有潘梓年的《文学概论》等。梅光迪的《文学概论讲义》属于第三类。

梅光迪的论述涉及古今中外,眼光独到,内容丰富。他运用比较的方法,吸收西方文学的精华,结合中国文论,解释文学问题,如在论述“文学界定”问题时,便阐述了古今中西不同的观点,“文学起源远在太古,文学定理向无明文”,“一部《论语》言文之处甚多,顾无明白表示”,“西洋文学界说亦无确当者”。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并引用孙伯虎的话说:“文学名著必具有新颖思想使人群进化一步,深厚情感入于人心。虽出以自成一家之辞,然兼古今文章之长,垂百世而常新者也。”在章节编排上,讲义也有现代的样态,用西方现代文学概论的框架来安排章节,作者从“文学界说”论起,讨论文学的界定,然后论述了文学的起源、文学与思想、文学与人生、文学与想象力等的关系,接着具体论述文学的形式与体裁,最后总结。讲义虽用文言文写成,但在作者的言语中却体现了现代观念融入的状态,他不是从传统出发来考虑中国文学的发展,而是把中国文学的前途放在中西文化冲突交流的背景中去思考,既不赞同一味地固守传统文化,也不赞同全盘西化。在《文学与情感》中,梅光迪说:“中国文学喜言忠孝,西洋文学喜言爱。故吾国人于爱少感情,西洋人于忠孝少感情。吾国今因国体变更,忠孝二字亦为减色,故感情常随地随时而异,然亦多有永久不变 者。如古人感情,今人亦能了解,观今人之好读古人文学可知。吾人读西洋文学亦能悠然神往,吾国李、杜之诗,译行西洋者,彼且奉为至宝。盖今人者,古人之产儿。今人之性情、习惯,皆得之古人。黄白异种,面貌不同,然皆具人类公性,精神上之契合正多。人之所谓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历史性与群众性,故其文化继续不绝,可期大同。”文学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是永恒发展的,文学具有历史性与继承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体现出梅光迪看待文学的人类化和全球化的视角。

第二,对中西文学的态度十分端正,既不拟古,也不媚外。梅光迪非常推崇中国传统文学,他曾经说:“我辈莫大责任在传播祖国学术于海外,能使白人直接读我之书,知我有如此伟大灿烂之学术,其轻我之心当一变为重我之心,而卧数千年来之圣哲亦当与彼皙种名人并著于世,祖国之荣光莫过于是。”梅光迪留学美国,受导师白璧德的影响,推崇新人文主义,认为纯文学是没有的,文学只有和道德和哲学思想相嫁接,才能发挥更深刻的效用,才能被用来拯救人民,改造社会。他主张通过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来发展文学,进而影响思想和社会的发展。他接受西学的影响,却并不妄自菲薄,盲目西化,“吾人第一件须精通吾国文字,兼及汉以来之百家杂史、说荟笔记等,为从来Orthodox文学所不介意者;再一面输入西洋文学与学术思想,而后可言新文学耳,然此非十年或十五年之力无能为也”。对于中国传统文学,他不是一味的夸赞,他认为中国古文学有不足之处:“中国文学由世界文学衡之,其位置实难列于前茅。何则?以中国人缺少天才,其所写范围多狭小。……其所以限于天才者,一则由于少想象力,二则由于思想无系统。因缺少想象力之故,不知以美术代人生观。……吾国孔孟之书、庄骚之文,其思想多无结构、系统,即评论一端,有所谓眉批、短批者,皆琐碎无统系可言”,“吾国文学多偏重实际,而卑假托。戏剧、小说之作,在吾国素不数为文学”。梅光迪对西方文学也不是片面迎合,他评价西方浪漫主义:“自浪漫发生后,创造流弊即随之而起。浪漫派主张创造,其言实乃太过,力期与人不同。知识阶级与文化,皆在被反对之列。一言以蔽之曰:古人所言,一概否认之。举凡文学思想,以一心之所流出者为是。坐是之故,浪漫学者反对读书,反对常识与公论,非人之所是,而是人之所非,卒之真理亦随之消亡,此其之一弊也。自法太过,而才力有限,不采他人之思想,而专事创造,文学空虚,而思想因之退化,终则或模仿自己,或同辈互相模仿,此其又弊一也。”梅光迪对中西文化有冷静理性的思考,既有世界性的眼光,又提倡不要忽视传统文学。他对中国文学崇敬并追求,对西方文学充满期待。

第三,批判新文化运动。中国20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思想运动是胡适、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打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古人无文学,要求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向西方学习,引入西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思潮。按理说,梅光迪与胡适同留学美国,受西学的影响,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但梅光迪却反对新文化运动,胡适甚至称梅光迪是把他“逼上梁山”的人。从梅光迪给胡适的信中便可看出一二:“夫文学革新,须洗去旧日腔套,务去陈言矣;然此非尽屏古人所用之字,而另以俗语白话代之之谓也。……大抵新奇之物多生美之暂时效用,足下以俗语白话为向来文学上不用之字。……吾辈言文学革命须谨慎以出之,尤须先精究吾国文字始敢言改革”,这与他们的导师有很大关系。

梅光迪的导师白璧德是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崇尚人的道德和人文理性,反对功利主义的审美观。强调人的道德完成,强调教育和文化的人文关怀,反对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白璧德对东方哲学,从佛教到孔、孟、老、庄等都深有研究,并且非常推崇孔子。梅光迪受其影响,终身宣扬新人文主义。而胡适师从杜威,学习实验主义(杜威式的实证主义)哲学,宣扬自由主义与怀疑主义。胡适主张社会进步和文学发展“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于是,二人分道扬镳。梅光迪并不反对文学改革,“夫建设新文化之必要,孰不知之。……今则东西通邮,较量观摩,凡人之所长,皆足用以补我之短”。他只是反对新文化运动式的文学革命,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倡导“破旧立新”,大肆批判旧文学,却并未真正建立新的文学体系,“乘国中思想学术之标准未立,受高等教育者无多之时,挟其伪欧化,以鼓起学力浅薄血气未定之少年”,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不负责任。所以梅光迪在讲义中抨击道:“彼其以古人文学为死文学,欲创一特别文学以自绝于古人者,直侪人类于禽兽,非愚则妄耳”,“一二年来,由少数人之提倡,日有新文学之产出,于是旧文学大为之震撼,至‘新文学家’诟旧文学为死文学,为谬种流传,则多属无稽之谈”。对于新文化者提倡的浪漫派,梅光迪更是冷嘲热讽:“浪漫派之文章,过于标异而乏公性,虽名言妙谛,稍历数载而不为人所识。”“浪漫派专重天才,反对穷思苦索。彼之言曰:文学,天才也。其所为文,信手得来。此乃欺人之诳语,岂事理所有哉。”章衣萍的《胡适先生给我的印象》中曾提到梅光迪在课堂上大骂胡适的事,由此讲义也可见一斑。

文学概论论文: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高职高专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文学概论”作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既能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今后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教师去不断探索,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开展“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文学概论教学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学概论;困境;教学策略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高职高专中文专业的主干课,因其自身特殊性、基础性、专业性和理论性,成为了许多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面临的困境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文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总体上是为培养新型的实用人才服务。这些要求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挑战,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探索符合这些目标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但是目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概论”教学还存在很多困境,下面我们对此展开分析。

第一,根据高职高专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高专的学生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相应的专业素质。有鉴于此,高职高专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文学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对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为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文学概论”课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教师付出得多,但是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同时学生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习兴趣下降。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不能有效结合到一起。

第二,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代传媒的触角无处不在。基于这些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学生自身的个性也更加突出,许多学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文学和流行文化方面,对传统文学的关注急剧下降,专业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中文专业大学生越来越缺乏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学生的文学积累越来越差,学习经典文学时缺乏热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将许多时间都用在不良爱好上,这对文学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第三,培养模式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文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文学理论的教学存在一种精英化的情结和心理暗示,“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与生活的脱轨比较严重,实现服务大众的目标十分困难。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改变培养模式,就难以适应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会导致仅仅局限于对理论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与传统的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主要是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为主,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的能力培养。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别是理论上的教学;仅仅开设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相关课程,忽视了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专业性与应用性目标,不注意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

三、提升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由此,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文学具有工具性的特征,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技能,必须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密切“文学概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文学概论”教学既要满足理论传授的要求,也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加密切地贴近生活。

1.实现“文学概论”课程内容的改革

第一,文学理论教学应具有“文学性”。文学理论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形式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文学作为对生活的反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带有一定的抽象韵味。正是基于此,文学才具有抽象的趣味性。“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既要重视学生基本文学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保持其文学性。文学性的阐述是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它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气息和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第二,现行的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人文型”“文学型”“文化型”三类。教材的种类繁多,涵盖的主要内容由于编写者水平、文学素养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差别很大。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旦选择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高职高专在选择“文学概论”教材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筛选,选出最适合的内容,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根据高职高专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既要体现理论教学的要求,还要体现文学概论的文学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相关文学技能。

2.深化“高职高专式”教育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文学概论”这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高职高专学校,根据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要求,“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既要体现传授理论知识的要求,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传统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师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文学概论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教学改革必须引入实践,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性考试内容。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概论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决定一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师范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中文系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了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础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视人文素养,为广东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的语文教师。

文学概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是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能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面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学概论教学作为一种理论教学方式,怎样顺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陶铸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可操作性实践,用一系列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探索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下面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培养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

文学概论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属于理论教学,但是文学理论来自文学实践,也应当回到文学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文学实践。针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突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操作性,增强其实践品格,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抽象思辨的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文学概论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规律,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进行文学创作,理解、分析文学现象,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二是指导学生的文学写作,使其文学创作遵循一定的章法;三是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来解读、鉴赏文学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为将来教育实习和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准备扎实的解读文本的功底。

二、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

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很少阅读文学作品,语文课本中虽然也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教师讲读时往往将文质兼美的作品分割成层次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忽略了文学作品整体的审美韵味,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冷漠无趣。而进入大学以后,自由支配的机会和时间多了,互联网、时尚杂志、电影电视、各种传媒竞相诱惑,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更遑论细致体味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如果缺乏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学生就很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从文学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文学原理、规律,也很难将文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欣赏、批评实践,而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从理论到理论,应付课程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读分析的文学作品也很难深入下去,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和共鸣,只能一言堂表演。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储备,是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提供中外古今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带着文学理论的眼光阅读,活学活用,做好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文学理论的乐趣和收获。

三、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

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中,教学过程应当尽可能设立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使学生从文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为文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实践者,这是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传统的文学概论教学也讲究文学实践。教师先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讲述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例举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来说明概念和理论的正确性,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成为理论和观念的注脚。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上忽视学生接受的主体性,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强调可操作性实践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实践”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即使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也注重实践的原则。如讲述“意境”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阅读欣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赏析概括本诗的艺术特色:第一,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城阴沉的图景,“我”和丁香姑娘在朦胧细雨中邂逅,表现出凄清哀怨、恍惚迷离的情绪,抒发孤独、抑郁的情怀。诗人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之中。第二,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那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充满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虚虚实实,虚实结合。实境是诗中真实描写的现实生活,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第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描绘的情景是有限的,但由于有了实境和虚境所生成的审美想象空间,就使得本诗富有韵味,让人咀嚼不尽。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消失的丁香姑娘,是诗人日思夜想不能忘怀的梦中情人?还是现实生活孤独愁苦情感寄托的偶像?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在学生对《雨巷》的欣赏品味之中实际上已经具体接触到了意境的审美特征,这时教师归纳推出意境的定义:意境是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由于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深入浅出地讲述意境的定义,避免了抽象空洞的阐述,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概述意境的定义之后,又布置如下作业: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阐述意境的审美特征。通过作业,学生进一步领会掌握意境的概念。这种从文学作品赏析的实践活动出发,提出有关概念和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说明,然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习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相互结合,既深化了对概念、问题的认识,又训练和提高了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我们也加入了实践活动的因素。如组织学生结合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讨论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小说文本,布置参考资料,提供要讨论的文学典型的几个问题:(1)阿Q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贯穿于阿Q全部行动和性格中的总特征是什么?(3)阿Q形象为什么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讨论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荐出组长,组员集体讨论后由组长撰写发言稿。上课之中,由各组组长登台宣读发言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讨论,组长要接受同学的质疑提问,并要求答辩。组长发言答辩后,教师对讨论的每一个问题要进行整理点评,对学生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述,解决学生的疑惑,最后归纳概括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在学生理解掌握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后,教师再以林黛玉、曹操等文学形象提问学生,让学生用刚学到的文学典型知识分析林黛玉、曹操的个性特征和总特征,探讨其艺术魅力的成因。

这种带有实践色彩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高,增强了学习文学概论的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真倾听学生代表的发言,可以发现并激励学生创造的智慧;结合文学形象理解基本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心理规律;在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学研究的能力。

四、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现有的文学概论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所用考题都是纯粹的理论试题,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这种考试内容和方法,凭借着死记硬背的工夫,一般来说都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不到确认,起不到督促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导向。因此,纯理论性的考试内容所占比重不宜过大,应当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所谓实践性考题,就是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评论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考查学生动笔解读文学作品、写作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考查某个理论知识,可以展示相应的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对其分析论证或鉴赏评论。例如要考查叙述视角这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分析小说《孔乙己》采用何种叙述视角,联系小说文本分析这种叙述视角有何特点,采用这种视角叙述有什么艺术独到之处。要考查叙述者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这样命题:鲁迅在创作《孔乙己》时可以有四种叙述者的选择:“孔乙己”、“掌柜、酒客”、“小伙计”与作者自己。鲁迅选择了酒店“小伙计”作为叙述者,这是何种类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做详细的论述。这种实践性考题,把考试引向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文学理论的实用性、应用性,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的运用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正确的审美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新颖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文学概论论文:浅谈独立学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创新

内容摘要:《文学概论》是各高校中文专业的优秀课程,而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同时加强实践及实训的力度。

关键词:《文学概论》 独立学院 教学创新

一、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创新思路

《文学概论》课程是中国各大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专业优秀课,目前几乎所有有中文系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但传统的《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不少二本、三本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还是在向一本高校看齐,只重视理论的梳理和思辨,不注意与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相结合。第二,《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刻板、枯燥的,所以一些授课教师对之改革过度,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脱离其理论课的本质,导致学生听得热闹,却收获不多。第三,一些教《文学概论》课程的老师在课上只局限于对文学进行分析,不关注广泛的文化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所讲的理论无法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

当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文学概论》课程在中文人才培养和中文专业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结合在中文专业学生中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针对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了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使之更适合独立学院的基本定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之后,笔者将《文学概论》课程被分为三个部分:文学基础理论(40课内学时)、 文学批评方法(16课内学时)、文学评论大型作业(12课外学时)。其中“文学基础理论”部分保留了《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特征,培养中文系本科生的理论思辨力。正如王一川教授指出的“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1],可见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文学概论》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文学批评方法”部分则在梳理方法的同时加入丰富的与文学、文化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尝试写作,使学生领悟到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大型作业”部分属于课外作业的形式,以检验学生经过《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是否能对于文学、文化相关的现象进行独立解读,是否能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或文学批评方法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评论文章。

二、守住《文学概论》的理论品质,通过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中文系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理论课,因为与文学史类课程差异较大,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其理论性质。在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法创新时,依然守住其理论品质,但同时要通过运用对中课堂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首先,《文学概论》课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王泽庆教授认为:“在中文学科课程中,文学概论是属于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图像的插入,教学内容便显得活泼生动。”[2]因此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制作包含各种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图片的选择必须要配合所讲的理论,比如在讲到“移情说”时,笔者将齐白石的《竹石》诗与画相配合,让学生理解审美移情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笔者享受。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中,视频是其一种主要的方式。《文学概论》课中的视频播放同样在遵循与文学理论配合的原则,而且也不能太多太频繁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与所讲内容结合的、少而精的视频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笔者在讲授“艺术真实”这一概念时,需要学生理解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3]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京剧《长坂坡》的选段,京剧是对“艺术真实”的很好的作证,但90后大学生已经很少有喜爱京剧的了,如果视频太长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播放视频后,学生果然产生了兴趣,舞台上明明并没有马,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赵子龙斩获了一匹战马?从而深刻领会了“艺术真实”的假定性特征。

其次,《文学概论》课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元的互动合作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则是一种主张以学生参与为优秀,以教师、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为基础,以教育主体团队合作为动力的教学模式。”[4]而多元的互动合作,除了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一方面在讲课时穿插提问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另一方面还通过布置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演讲与辩论、读书研讨会等促进互动合作教学法的多元化。例如笔者在讲授“文学消费与接受”这一章时,布置一个辩论题目“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抽八名学生分成两组各四人,各组在课后分工协作进行了资料收集、发言稿准备和提问应对等扎实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时,正反双方的辩手在发言时都能做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论据丰富、应变自如。辩论结束后,双方还要再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提升《文学概论》的实践品质,丰富案例、课堂实训及作业反馈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在守住其理论品质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的提升其实践品质,毕竟文学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来源于对文学实践的研究和总结,而文学批评方法更是直接与文学、文化作品或现象联系在一起。正如周克平博士所说:“所谓文学概论的应用性,是指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分析文学现象。”[5]因此,《文学概论》课程要在保留其理论性的同时力争提升其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方面通过对文学批评方法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文学理论并非空洞无用的,另一方面还通过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跟着老师去运用该批评理论,另外,还经常通过布置当堂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运用理论。例如在讲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及其运用时,笔者首先对“符号矩阵”理论本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以杰姆逊分析《聊斋志异・鸲鹆》的“符号矩阵”为案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批评理论进行文学分析的;接着又以学生十分熟悉的鲁迅的小说《祝福》为实训材料,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分析出《祝福》的“符号矩阵”;最后当堂要学生自己画出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符号矩阵”图,并加说明。通过这三步教学,学生不仅对文学批评方法有了了解,还能切实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提高了分析能力。

除了课上的实践环节,笔者在课后还要布置“文学评论大型作业”,以使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独立去解析实际生活中的文学、文化现象,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段评论文章。作业收齐后,笔者会抓紧时间批阅,以便能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综上所述,“211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精英化、概念化的倾向,不符合独立学院里的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对此,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十分有必要进行创新,服务学校的基本定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然,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又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决不能丢掉其理论的品质。这样,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及实训的力度,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文华学院)

文学概论论文:面向21世纪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改革构想

摘 要: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构想,要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文学概论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课堂空间,采用阶段考评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学概论 教学 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一直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它是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文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石。然而,作为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文艺理论课程之一,文学概论的教学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面对着高职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文学概论这门理论性的课程就很容易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如何把文学理论教学同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起到文学与思想启迪的作用,就成为了文学概论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略差一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必然要有自身的特色,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然,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听听课,背背概念,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运用文学理论去指导实践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作家与文学家的存在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各种内容和体裁的文字形式,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学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照本宣科就显得有些刻板和不合时宜了,学生不愿意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依据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几点关于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改革的方法和方向。

1 有步骤地进行文学理论教学,由浅入深

文学概论课程涉及到的概念、术语比较多,有些理论也比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接受不了,即使为了应付考试,全部死记硬背下来,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很快也就忘记了,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高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不必教条地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依次进行,可以先选取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理论,比如文学体裁、文学形象等,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进行讲解,等学生掌握了之后,再引入比较深奥的部分,比如文学创造和文本接受理论等等。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排斥和畏难情绪会减少,会觉得文学理论也并不是那么抽象和遥不可及的,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并试着去理解文学概念和理论。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文学概论,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2 结合当代文学发展的新动向,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的,是对现实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和提炼。因此,在进行文学理论讲授的时候,教师要用具体的文学实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学现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本身,这样才能进一步用理论指导实践。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文学现象和例子,更多的来自于文学经典,这样的例子虽然更为典型,但可能并不是学生们熟知或者感兴趣的。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多新的内容和方向,学生们可能对网络作品或者流行的当代作品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网络作品虽然良莠不齐,但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态,也并不一定要完全被排斥在文学研究的视角之外,教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方式来看待文学现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学术前沿的文艺理论研究著作,开拓思路,培养科研意识。

3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在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课堂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内容和空间的好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利用PPT课件演示,可以省去老师抄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丰富的图片资料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印象,一些抽象的理论也可以用图表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影视作品等等。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文学概论的教学,会给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4 注重教学过程和阶段考评,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以往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评价,往往都是以期末考试的考评成绩为准,一张考卷就决定了对学生的最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还是有很多弊端的,学生往往存在前松后紧的情况,平时不注意学习和积累,到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许多理论和概念只是匆匆背诵一遍,应付考试,考试过后就全都抛在脑后了,最后什么印象也没留下。其实,教师可以把测评成绩分散到平时来进行,通过一些课堂小测验或者让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体会的方式来考评成绩,这样就会督促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还可以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边读书,边思考,教学效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了。

总之,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广开思路,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学修养。

文学概论论文: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课程,教师如何更好的进行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是本文的优秀内容,笔者认为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第一要重视文学外部研究的教学;第二要要教学过程中对课本进行批判的教学;第三要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文学概论;批判精神;知识构架

文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通过文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系统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文学学习的能力,所以说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文学概论》编写者所说:“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指导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导做人与生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每一位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者或者是每一位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理念,而教师的文学理念是在大量阅读文学著作的同时,自觉运用文学概论中的基本原理形成的。这种文学观念既有感性的成分又有理性的成分。所以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感性文学认识中抽象出理性的观点看法,提炼出最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同学搭建文学体系的理论框架。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事实同时又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文学概论,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一门课程最基本概念的阐释即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又是什么?上千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千差万别的答案。《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也。”《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在中国古代,“这个文字包含了若干的含义既有语言文字的象征符号,又包括具体的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先秦时期文的含义比较宽泛,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文就偏重于指文章、文辞。但是不管是语言文字礼乐制度还是文章文辞。唯一例外都是人的感性活动。童庆炳认为“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文学的创作者对于生活的切身感受有了表达、宣泄的需要,就产生了文学创作。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本能感受,才能帮助他们搭建稳定的文学框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位文学概论的教师不仅是权威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帮助学生进行概念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文学的内部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的外部学习。美国学者韦勒克在其著作《文学理论》中首先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文学的内部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十分重要。文学的内部研究,不言而喻,主要研究的是文学文本本身的存在。它的范围及其广泛,既包括文学的文体分类。同时又包括对文学创作过程、文学阅读消费过程等。这其间包含了许多概念。这些内容一般是文学概论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各版本的教材,争议不大,教师需要在明确基本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实例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繁复的概念,使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但笔者认为文学的外部研究更能够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打开思维并且学会如何进行思考。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情感评价、关系到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甚至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这些内容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但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难度,第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够明显。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容易把握这个度,容易造成边缘内容在课堂的教学中喧宾夺主的情况。第二,各版本的课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争议比较大,而且内容分布不均匀,涵盖面不够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创造能力,在庞杂的内容中,选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精要的讲解,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启发同学们在课下进行思考。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近概念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厘清文学理论概念外延和内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体系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用一个比喻,概念就像是结构中的点,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就相当于两点中的线,只有点和线的稳固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知识构架。知识构架之间的稳定联系才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提倡的精髓所在。但是这些层面并不是孤立的,每一层次之间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各个层次的构成也是由诸多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每一层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同学们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批判性传授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更关系到学生理性批判思维的建立,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

作者简介:

李 杨(1987-),女,汉族,陕西三原人,西安思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文学概论论文:对《文学概论》教学的思考

《文学概论》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须课,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大。由于电大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业余学习,导致了不少学生对本课程缺乏一定的学习热度和兴趣。在各种快餐文学迅猛发展的今日,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文学概论》的教学,去拓展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的思维空间,进而培养他们辨别、鉴赏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概论》的重要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共青团中央青基会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希望工程远程教育――电大园丁工程”的主要实施项目。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语文教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让他们达到高等师范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作为基础课和工具课,比其它学科更为重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系统地理解与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培养自身具有一定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提高文学素养,才能在语文课上将现实生活,情感体验和文学作品连接起来。

《文学概论》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与其他文学类的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既要注重实践,又要重理论的思考。本课程授课的主要目的使学员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文学概论》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而编写的,属于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材。作为一门思考文学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文学概论以文学的具体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属性、特点和规律,发掘文学所呈现的人生体验、价值追求;以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为个案,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进行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为其任务。

二、《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习目标单一、学习自觉性差。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开放教育的理念缺乏认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不足,从学习动机看:63%学生上电大是为了获取文凭,从而改变目前的工作环境或寻求新的职业。只有近9%学生上电大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修养。所以大部分学生上课是为了通过考试,临近考试期间,死记硬背。虽通过了考试,对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没有提高。

2. 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不足。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的内容多,并且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只有通过学员自身去广泛阅读作品,加以理解。电大学生中,占了一定比例的学员是有“混文凭”的想法。主要表现在形成性考核作业完成马虎,或者是在网上随便抄抄,或者是抄同学之间的,作业认真度不够,答案基本雷同,缺乏创新。这样使得教师的集中实践教学不能起到提高学员文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电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与水平教学的对策

1. 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心理力量。正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

在电大学生中有不少是抱着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或专业水平而来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来报读就只是想混文凭。针对这些学生,需要改变他们的观点,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让他们体会并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电大给他们的不仅是文凭,更多的是知识。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习兴趣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利用动机的迁移,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三,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爱上学习,并享受电大的生活。

2. 创设各种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目前,面授辅导仍是电大主要的教学方式。面授课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是对学生上课的时间和空间都有条件限制。但电大生由于工作、生活等问题,受到时间的影响较大,不能及时完整参加每一次面授课。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或增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面授课的同时,大力发展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教学,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文学概论在高效教育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高效教育阶段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高效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传统的高效文学理论教育模式通常是以突破语言为中心,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高效文学理论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高效文学概论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力量,课堂进入了从语言模式到影像、音频相融合的视觉多媒体模式转变,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学生吸收更快,信息量获取更大,文学概论的教学效果也就变得事半功倍。

[关键词] 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教学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要注意突出重点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下,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教学要求更加紧凑效率以及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高校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门学科,与原有的教学模式相比,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逐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更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的掌握学习方法。文学概论由于文学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与高校中的其他实践性以及趣味性比较强的课程相比,在课程的讲授上比较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特别是传统的语言讲授更加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文学概论课程中运用有声教学以及画面教学就很重要了,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以图文交叉、声频与视频共存的方,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视觉与听觉上冲击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多媒体技术在文学概论课程中如何能在有效的时间传递有效的信息与内容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提高传授速度,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也就很重要。文学概论与文学欣赏的课程有所区别,学生比较难以发挥主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文学概论授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程时,应当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吸收。

二、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实用能力的提高

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调整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对于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的中文系也随之改变了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师在传授文学概论课程中,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反馈能力等实用能力,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完成就业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层面上更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比如,关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的小说教学,大学生对于课文通常是通过电影以及语言文字来了解。由于电影作品以动态代替静态语言,用图像代表文字,使得同一题材的两个作品在思想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直观的视觉效果比较文学的作品更加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造成学生的接受心理的偏差,这种心理偏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并且在深层方面的思考能力将会减弱。学生们阅读能力低下,对于文学概论中文章的论点与论据的审视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在文学概论的高校多媒体教学中,高校老师们对于多媒体课程中的图文以及音频视频的配合就要求更加高一些,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更应该合理配置,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单纯依赖于图像,应该面面俱到。这样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就具有更大的考验性与挑战性,在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应该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将教学范围进行适度调整,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三、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加强师生交流

在多媒体的文学概论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于满足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需求,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大量的音频、视频以及图像内容制作在教学课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正在淡化教师们的授课艺术水平,降低课堂的艺术欣赏水平,容易造成教师的主体性影响力的缺失。这种过分追求世界和听觉效果的高校课堂,使得教师对知识的传和点拨缺少了注意度,也很容易使教学内容娱乐化,而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简单浅显化。多媒体教学内容通常是授课教师来制作,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性而进行程式化教学,师生间不能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而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荧幕上,一旦学生们在教学中到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所疑问,视觉与听觉以及感觉则会比较容易受到多媒体荧幕的阻碍,自己的想法容易被荧幕上不断出现的视频以及图像所干扰,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无沟通无深层思考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文学概论的高校教学生,教师们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对于所需要接受的内容要有直接的提示和耐心地指引,以及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思想与内容。当然,在文学概论的理论学习中,学生也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并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教师进行的互动教学环节中,通过阅读和与老师的沟通来获取知识储备,达到文学概论所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黄晓鑫(1985―),男,汉族,籍贯:湖南邵阳,邵阳广播电视大学,职称:助教,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文学基础。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国内文学概论课程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也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对此,提出解决途径:一是解决师资力量问题;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革新双语教学手段。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文学概论论文:论影像文化对文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摘 要】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影像;文学理论;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可行性

文学理论在学科上归属于文艺学,关于文艺学的理解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定义看,它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分支学科在内,故统称文艺学。从狭义上,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艺学本来叫文学,但这三个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叫文艺学有它的好处:这为我们跨越学科边界涉及绘画、电影等领域提供了合法性。

与视觉文化关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让·鲍德里亚也说道:“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影像世界“通过技术向我们强调它的存在。这个主客关系的反转发挥着惊人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影像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的,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发挥影像的独特优势,进行视觉教学的探索之路,势在必行。伴随视觉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利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开展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尝试。

二、影像与教学对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学的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看动漫、看广告、看绘本……他们对“视觉性”的敏感是以往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看”成为他们阅读与吸纳知识的重要方式。

针对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认知规律,利用视觉影像,更好地呈现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策略,利用生动立体的教学方式,为抽象的理论讲述寻找到生动的形象载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会乐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属于艺术领域,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也是文学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过去的应试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美育的渗透;注重教学成绩,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对属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越来越淡漠,对艺术形式感觉越来越丧失,对审美感知、直觉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就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学生既要接受知识,有不能忽视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影像的教学方式,诉诸人的视听觉,图像与声音的空间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长表述,一组有感染力的镜头,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假如我们选择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赏,必然会在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迪,去领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影像的直观逼真,让学生感受色彩、光影和声音立体效果,体会人类情感的细微表达,洞烛人物幽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由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变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王子留学海外,父亲却遭暗杀,王位被夺,母亲别恋……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权力与亲情、光明与黑暗、磊落与奸诈、爱情与寡义等等,进行复杂的移形换位。王子、皇后、父亲、叔父、朋友、大臣和心爱的姑娘,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以及凝练优美的台词,强烈的抒情色彩,以艺术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然后在讨论和讲授中,将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人生、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历史内涵和哲学意蕴层面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本义是要在精神愉悦,受教育者深刻领略,经久不忘。施教者应该深谙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效果,起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号进行文学理论教学,于娱乐和放松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分享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开发独立思考的创意思维,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抵御潜阅读,最终走回重归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经典”(Canon)文学阅读之路。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应由目标决定内容取舍

内容摘要: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关键词:文学概论 目标 内容

文学概论课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理论课程,诸如马列文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程,比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基础。它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一定的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建立起基本的文学观,为他们正确地认识判断分析评价文学现象奠定理论基础,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并提高他们在文学创作、欣赏及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有特殊要求。文学概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再者,文学概论课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相关的文学专业课程除《中国现代文学》是同时开设之外,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都没有开,因此,具有较强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色彩的文学概论课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阅历简单,而且文学阅读量小、文学知识储备有限、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修养的大一新生,它的可接受性就受到了来自接受主体方面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是由童庆炳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教育部指定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教程》)。“《教程》是一本很有创意,很有深度、很有影响的教材”, “作者在《教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范畴经重新审视筛选后所作的‘古今对话’与‘现代转换’,对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文论的科学评价及对其合理成分的积极吸纳”,使《教程》颇有“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气势。但是毋庸讳言,这部面对大一新生的教材,过多、过广、过新、过深的内容,加上艰涩、深奥、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表述,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显然都存在较大困难。事实上,许多学生听课常常感觉是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看教材,常常听到学生说《教程》“太难了,很多都看不懂”、“好像天书一样,不知所云”,这样一来,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的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此,要更好地实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基本保证理论体系的完备与自足的情况下,应适当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调整和压缩,着重介绍和解决诸如“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何特点?”、“文学的功能有哪些?”、“各类文体的定义及特征”、“怎样欣赏和评论作品”等学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只有运用历史的观点,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学生才能形成文学意识,在比较中看待文学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及其有限性,从而形成对待文学活动的科学态度,产生对文学这一特殊的精神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和责任感。当然,受课时的限制,对这些内容的教授,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注重实用性。至于被删减下来的内容,可以放在高年级,通过开设《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等选修课去介绍。

压缩后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作用功能与形态类别之间的逻辑联系,帮学生建立起体系性的文学观念,同时要注意按照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理论的应用意识。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面对一篇篇类型不同、文体各异、风格多样的生动感人的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美,使其自觉地接受艺术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将这些蕴含丰富的审美意味的文学作品当作冷冰冰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处理,这样就使中学语文的教学变成了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的教学。即使是将课文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也是重视功利性,而轻视审美性。教师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政治教化规约,往往是在复述课文的内容后,再套用一个几乎适用于所有作品的句式,即作品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例如,《祝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变色龙》通过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的丑恶形象,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无情地揭露和辛辣地嘲讽了沙俄的专制统治。这样,生动的文学作品就变成了空洞抽象的概念,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和意味荡然无存。而对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也是附带地概括说明,如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描写生动、刻画细腻等,仍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成了肢解文学作品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现成结论的容器。“由于中学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中学生往往难以受到完备的正当的文学审美教育;社会传播媒介的变化,影视音像艺术的强劲发展,青少年课余受到优美的文学文本的熏陶的机会明显减少。”学生原有的感受力、领悟力就在这种长期模式化、机械化的教育中,在大众文化、影像艺术的影响下,变得日益迟钝以至丧失。这种状况至今仍然存在。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热衷于划分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而是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美妙的艺术世界,对作品进行真切的感受,做出具体深刻的体会和领悟,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目的,让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胜任中学的这种人文的而不是工具的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致力于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文体、层次、叙事、抒情、风格等等,并进而具有较强的鉴赏分析作品的能力。这样,文学概论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的消费与接受”这两编,就成了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内容,所用的课时与精力也就相应的要多一些。

文学理论产生于生动、鲜活的文学实践,是对文学实践的发现、探索、分析和总结的结果。相对层出不穷的新的文学现象,理论总是显得滞后。因此,针对当下文学实践和各种文学现象,不能因为教材没有涉及,我们就不予理睬。相反,我们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大胆引入补充新的内容,让学生对当下文学的特点、作用及发展演变趋势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有所认识,培养学生关注文学现实的意识和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一个消费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学活动的休闲化、游戏化的目的日益凸显,文学的深度、意义越来越不被重视,传统的纸质的面对语言符号而进行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学阅读逐渐被铺天盖地的电子网络传媒所带来的视听感官的享受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文学问题,如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通俗文学?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高雅的纯文学日益边缘化?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却火爆异常?社会生活是如何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变化?网络文学有何特征?它与传统的纸质文学有何异同?等等。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了文学理论之后,不只是掌握了一些关于文学的原理和规律,而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的文学状况,解决眼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运用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答案,对新的文学现象做出解释,能够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的教学,不只是方式的改革,而是真正激活了作为文化遗产和思想成果的文学理论,让其通过有感受力的接受主体进入文学实践活动中,既得到检验,又获得新生,而学习主体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向着创造主体成长——这正是文学理论教学的最高目标。

姜岚,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

文学概论论文: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当前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转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动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论文本的理解归纳能力、理解概念原理并进行建构式分析的能力、严密准确的逻辑概括能力、理论与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理论著作选读、课堂辩论会、学生助讲等方法,结合全面有效的考核机制,以达到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文学概论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尹传兰(1972- ),女,黑龙江鸡西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论、文学批评学研究。(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姜婷婷(1982- ),女,吉林双辽人,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学研究。(河北 三河 101601)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中,文学概论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的难度都比较高。一则文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多且杂,不像文学史课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也不像语言类课程可以按照语法结构的组合由浅入深来安排。二则理论类课程缺乏作品讲读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也没有语言应用的直接实践性和操作性,再加之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学理论基础普遍薄弱,文学概论课程的教授状态往往呈现为: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使这门课程既难以出彩,又因为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使大量的学生在考研时对文艺学专业绕道而行,所以,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扭转当前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运用多媒体手段、整改教材、调整课时结构等等,但这些方式和手段还只是外于学生的被动构成要素,只治标一时,不治本一生。因而,问题并不在于被动构成要素是什么,而在于如何使其转变为一种主动因子以激发学生潜在探求欲,达到提升学理修养的教育目的。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①可见,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进行文学概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容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②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来说,这一能力尤为重要。理论课程内容庞杂,学派众多,与其说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培养学生对于文学和文化的判断力和鉴赏力,由学习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创建理论,都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一,阅读理论文本的能力。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课所用的教材及教师的条理化讲解应该只起一个引领的作用,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则需要学生独立阅读理论文本来完成。文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教参多种多样,难度不一而足,但相对学生熟悉的文学文本难度都要大得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而不能自主阅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于能够独立阅读相对抽象的理论文本并能将其中的理论思路理清,这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理解概念原理并进行建构式分析的能力。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理论课往往存在着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就是这些课程研究的是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这种概念原理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的、随时代变化有着诸多改变的存在,各种学派、各种理论家、各种教材教参对同一种概念原理的界定又都不尽相同。比如,“文学”这个定义本身就是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学的本质也同样无法进行绝对的界定,正因为如此,学生更应该去理解这些概念原理而不是去机械背诵。同时,针对文学概论课程的这一特殊性,以陶东风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建构主义”文论的概念,不去追寻本质,不去依附概念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现在正在试验和推广过程中,虽然当前还没有在全国高校的文学概论教学中铺开,但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建构式分析能力,学会不依赖任何一本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界定,而是通过自主理解把握概念原理中最关键部分的能力。

第三,严密准确的逻辑概括能力。文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与文学作品类课程略有不同,其需要的不只是细腻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作品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冷静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需将分散抽象的概念原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并使用严密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这也是在教师“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最欠缺的。

第四,理论与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学理论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分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实践检验文学理论,促进理论的改革和创新。所以,理论来源于作品,又终究要回到作品当中去,学习理论决不能和作品实践脱离,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学生还必须有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的应用能力,将理论与作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真正自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是进一步进行文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是自主学习能力,但却无法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去自觉养成,尤其是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大多是在大一和大二,学生大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这种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更容易让他们无所适从,这就决定了文学概论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而这种能力就是“授人以渔”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了以下几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