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7 11:0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农村中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知识等方面都具有地域特点。教师应据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纠正学生的缺点,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思想;性格;语言;知识
笔者扎根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经历了多次课改,从最初的重视课内文章教学到如今的重视课外文章理解,教学经验不断丰富,但也产生了很多疑惑,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领悟到诸多教学理论,形成了独到的教学理念。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思想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
当下的农村大体流行两种思想:一是“分数至上”,二是“读书无用论”。语文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加以纠正和引导。
(一)教育“分数至上”的学生纠正僵硬思维,以提高语文素质为目的
持有“分数至上”观点的学生,深受父母的影响,认为只要分数高,就可以进重点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所以,他们读书纯粹就是为了提高分数,完全不顾及素质的提高,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埋头苦读,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缺乏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耐心地引导他们:想要知识改变命运不错,但不能急功近利,要以提高素质为目标,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教育学生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为主,不能将语文仅仅当作考入大学的工具。
(二)教育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奋发图强,认真学习语文
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深受身边事例影响,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明白:“相信自己的能力,前途是光明的。个别大学生没出路不过是个案,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只要是人才,终归有用武之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用先进的人物事迹鞭策学生,消除学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慢慢地将学生的干劲鼓起来,那么学生就会开始喜欢学习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引导不同的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1. 对腼腆害羞、沉默寡言的学生以鼓励为主
这类学生大多从深山中出来,不认识几个人,胆小,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不喜欢发言,默默无语,任凭教师怎么提问他们一律沉默,让教师干着急。但这些学生往往写作很好,内敛。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鼓励他们多发言,特别在作文评讲时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自豪感、优越感。时间久了,他们慢慢就会活跃起来。
2. 对桀骜不驯、独来独往的学生以关怀为主
这类学生一般是单亲家庭子女、孤儿、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走向极端,课堂上跟教师唱反调,课后不写作业,一副“破罐子破摔”、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其实是用这种极端行为掩盖他们内心的空虚与孤独。语文教师要理解他们,时刻给予他们温暖,用语文学科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纠正他们不良的性格。
三、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语言特点,采取正确的语言教学方式
笔者所在的农村起码有四种语言:壮话、平话、南宁白话、普通话。其中,前两种是最普遍的,是学生的原始语言,从小说到大的,普通话只不过是他们读书之后来到学校用于交流的语言。因此,学生的语言就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比如“猪肉”,很多说壮话的说成了“肉猪”;又如“南宁在广西境内”,很多说壮话的说成“广西在南宁”。相信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种情况,可是在农村里,这是很普遍的。而说平话、白话的,都有自己的方言特点。这些农村学生方言,很难改正。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纠正。
(一)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纠正
教师在平常的对话当中提出来,打趣地将各种方言统一到普通话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待普通话不好的学生要抱着平等尊重的心态,不可讽刺打击他们,否则他们会很自卑,越说越不好。
(二)号召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多帮助方言浓重的学生
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好,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教会了普通话。由于学生之间接触时间最多,“近朱者赤”,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说方言的学生自然就能说好普通话。
(三)在评讲作文中重点纠正
很多讲方言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将方言写进了作文,这表现得特别明显。教师应注意在评讲作文时重点指出来。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可以纠正不规范的语言。
四、根据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特点,采取正确的学习指导方法
农村学生见识少,接触面窄,语文知识比较贫乏,主要存在基础差,阅读量少,写作能力不强,综合实践能力差等问题。
对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以弥补为主。这些学生占很大部分,而且越来越多,为什么如此?毋庸置疑,跟小学的放纵教学有关。对待这些学生,必须帮他们将基础知识弥补回来,从汉语拼音基础学起,一步步来,特别在中学阶段引导他们必须学好,不能再落下。
对阅读量少的学生,尽量引导他们读健康有益的书籍。鼓励他们自己购买中外名著,特别是课标中要求阅读的名著。教师也要购买大量书籍,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只要学生想读,随时可以提供。提倡班级建立小型图书馆,大家一起供书,实现资源共享。学生置身于书籍的环境,自然会喜爱读书。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勤于写作。实践才能出真知,鼓励他们写日记、周记,如果时间不允许,起码要写周记,这样相当于每周写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比较容易,因为是自己的经历,写起来得心应手。在每次的作文课中,教师要适当地指导:怎么立意,怎么取材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ψ酆鲜导能力差的学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以锻炼。农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多比较薄弱,中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他们的能力。教材里要求开展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节课的开头让学生进行故事接龙,举行小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参与竞选学校广播站成员、学生会成员等。对农村学生而言,开始他们可能不知所措,但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他们也能适应并热衷于其中,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农村中学生具有普遍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但思想较纯真的特点。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发挥语文科目的特点,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讨,摸清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特性,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希望本文这些粗浅的见识可以对农村的教育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摘 要: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为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讨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该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语文是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教育教学;语文教学;教学氛围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学生愿意读书,全面保证学生会读书,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才会觉得轻松自如。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合理安排课余时g的机会,不应该将其全部占用,用于做课下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逐渐的进入到常规化,例如在课余时间可以积极的培养学生阅读《孔子》、《孟子》、《弟子规》、《左传》等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家庭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子女对父母提出自己想要看书的要求,父母是从来不会拒绝,每一位家长都是支持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我国传统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会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
二、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采用话剧形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要求了解人物的性格,模仿他们的声音,学生们表演的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运用这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达到了熟悉课文,了解人物性格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表演训练,让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改编剧本,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主人公“我”、 利普夫妇、于勒等人物,学生们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使情节更丰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彰显个性,发挥创意,为学生提供追求真善美的条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结合地域历史文化,营造人文课堂。古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方性的教材资源值得挖掘使用。从秦始皇到大唐盛世,从阿房宫到大明宫,从地宫舍利“法门寺”到八大奇迹之一 “兵马俑”,从李白、杜甫到杨虎城、李仪祉等等,璀璨夺目,无不可以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绝好素材。如讲解《阿房宫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可以把学生分4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了解和搜集资料,组内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必须有人去阿房宫遗址公园参观,最后组内整合小组成员的资料。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了与秦始皇和楚霸王相关的历史故事,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会更具人文性。2、开展系列具有人文内涵的活动。人文情怀的课堂,应该让语文活起来,让单靠文字串起来的文本变得鲜活、生动。课堂上可以编演课本剧,延续课本故事情节,开展辩论演讲比赛,也可以把一些诗文配乐朗诵、对古诗词编唱等等。如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月活动”“家乡民俗之意义”“文化沙龙”等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锻炼学生思考探究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要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教师的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 “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法满足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摘 要:教书是一门艺术,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讲授,上好一堂课也是如此。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从备课到上课是一个发展过程,是由准备材料到使用材料的一个飞跃,所以,上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重点。传授知识和程序是关键。综合技能是基础。激发兴趣是诱因。总之,按既定的目标上课,发挥学生的特长,灵活提问学生,处处、事事、时时着眼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目标;优化;基础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养便无可能性。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对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可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2、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班班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给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生机。2012年9月,贵州省安龙县兴隆中学课题“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全国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获中央电教馆审批立项(现正在各学科教育中开展研究与实施),农村学校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拉开帷幕。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今人类社会,信息化:WWW(全球信息网)、E-mail(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农村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还没有完全付诸于行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内容数量上具有海量性,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是分散、开放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突出交互性;多媒体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其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恰好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相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情况,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因此,一位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该予以强烈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教学应用中去。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从页面到页面或从站点到站点的方式组织,点击标题或者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和开放,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如作文快车/作文教学网/中学语文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小学生作文网/中山语文/中基网语文教育/正宗语文网/语文在线课堂/语文网络教育频道/语文大观园/语文E网/新华拼音输入法/网上语文课堂/天方网人教社中学语文/全语文五程式学习钥匙方略/成语故事/高中语文辅导站/高考语文复习教与学/成语查询系统/K12-语文教学天地/4U电脑书库/中华文化通志/中华古汉语字典Internet版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站教学资源帮助自己搞好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语文任务,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因此,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使学生适应网络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资源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准确筛选所需信息。同时指导学生能够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围绕一定的主题,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网络信息,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网络空间:如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E-mail(电子邮件)、qq空间、BBS(电子公告栏)等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充分利用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教师的使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教师应将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的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很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即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延伸教材,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让作文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语文;德育;途径
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 文道合一,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只是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这个“道”,其内涵已不再是那些毒害人民的落后的封建意识,而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伦理道德。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就成了这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操作者。那么,怎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去渗透德育意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又有哪些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呢?笔者认为有三。
一、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
解读每篇课文,都应当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弄清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对生活的看法等);现在我们学习它,又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就是学生必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学习它的现实意义。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投入,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他们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比了解写作技巧更为重要,因为技巧(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笔者总是适时适当地把课文中隐藏的积极的德育因素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出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相关联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结合学生实际,笔者组织他们以“《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我学到的”为题展开了讨论,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学了这课书,白求恩大夫对同志的态度深深地教育了我,我感觉到自己太渺小,太自私,对别人关心太少,对同学关心得太少,对自己却想得太多,以后一定要改掉这种不良的品质。”有的说:“学了这篇文章,我把自己和白求恩大夫一比,真是惭愧万分,他是加拿大人,来到中国,工作尚且这样负责任,他是为别的国家做事啊!而我,是个中国人,努力学习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我却马马虎虎的,得过且过,这样下去肯定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力争将来能多为人类做点事情。”……的确,经过这次讨论后,有的同学的思想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延伸教材,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把教材涉及的内容处理完之后,再以课文为中介,使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按自己的思路重写教材。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那些良好的愿望熔铸进他们那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文章中。如指导学生学习了《这不是一颗流星》之后,笔者来了一个假设——让学生以原文为基础,假设阿婆临死前,浩波真的买到了熊皮手套,以“当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时候”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章。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把阿婆戴上熊皮手套时的心情及浩波实现了诺言的心情都写了出来,想象合情合理,慈阿婆孝浩波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个延伸教材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很好的德育过程吗?再如,指导学生学习了《卖炭翁》后,笔者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环境、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且不能背离原文原意。结果,有的学生在其文章的结尾写道:“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啊,卖炭老翁是多么可怜啊!然而,他只是那些可怜人中的一员”。这种话语,正表达出他们对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对人民的盘剥的仇恨,这些发自内心的喟叹,正是其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流露。
三、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
言为心声,作文更不例外,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把学生作文当作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通过作文,给班上的学生树立模范和榜样。榜样教育应当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笔者主张在学生作文中写他们中“极好的同学”,写出其好之所在,在潜移默化中否定那些“极坏的同学”,使他们有意地向这些“极好的学生”靠拢。这样一来,就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使他们得到极大的提高。比如在上学期第六、七两周,我分别以“我们班我最佩服的同学XXX”及“XX同学的优点”为题,让学生写他们身边的这些“极好的同学”及“同学的优点”,这样一来,他们在认真的观察和对比中,不断地反省了自己,改掉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力争向那些被公认的好同学或自己佩服的同学靠拢。有个同学写道:“薛朝成不仅学习相当好,而且对同学也相当关心,只要需要帮助,你随时都可以去找他,他随时都会乐呵呵地帮助你。他对班集体的利益十分关心。如果有同学做了有损他人或集体的事情,他一但发现,就会去问个究竟,并与他进行一番争辩,直到做错了事的同学心服口服。……我真佩服他,一定要向他学习,争取也成为一个同学们佩服的人”。正是如此,学生们在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主动地、自觉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把社会问题纳入学生作文,让他们在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课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涉及面都要广,都要复杂得多。教语文,千万不能成为那几册课本的奴隶,作为人师,笔者认为更当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摄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及更强的语文能力,而这个语文知识的摄取过程及语文能力的提高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生裂变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当好指路人,帮助他们定出一个接纳的方向,把那些带有普遍性而又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纳入他们的作文,让他们在作文的过程中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去提高自己鉴赏生活美的能力。如在上学期第八周,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舅舅》的作文,文中的舅舅对“我”很好,对他们的母亲却很糟,作为外侄的“我”相当难受,真想对他说,人都有老的时候,你老了,如果你的儿子也这样对待你,你又会怎样想呢?随即,笔者以这篇作文为基础,引导他们对 “舅舅”的做法进行了讨论之后,让学生写了一篇《舅舅,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许多同学认为:“父母把我们拉扯长大真不容易,我们怎么能那样对待父母呢?不论如何,她毕竟是你的母亲啊!”在今天,这个道德有些沉沦的年头,笔者认为让学生在作文中去思考敬老爱老这样的社会问题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通过作文,笔者觉得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甚至是飞跃。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渗透不可仅限于教材的讲解,还要进行必要的延伸,在这种延伸中去开发学生的道德潜力,提高其道德水准,并把德育意识有意地渗透到学生作文中,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创设情景,切实提高。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作者以我国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及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着力探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背景、方法及意义,力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新的模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全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于全国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学科,与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应秉承与时俱进和创意创新的时代改革精神,在不断倡导经典篇章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借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一
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明确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这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方针指导。
从我国非遗保护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其实质就是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性、活态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综合特征。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学者专家便开始了抢救性的保护运动,拯救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集全民之力,自上而下,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全面普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抢救和恢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评选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19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认定部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人,设立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1个,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3]这些数字,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艰辛与喜人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现实保障。
从中学生心智发展视角来看,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心智已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外,中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探求新奇的欲望。这一阶段正是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开阔眼界、定位人生、提升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所指出的:“语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练习使用,更是一个接触其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机会。”[4]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为营造完整、立体的文化氛围。
关于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及中学语文的授课规律,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而进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这种宽容不是建立在被动地接受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积极的、热情的了解、互相尊重和理解基础之上的”。[5]因此,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也要立足这一基础。
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还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艺皆可成为教学资源,具体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主要作以下两种尝试:第一,在经典文章讲述时,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外,也可开展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述及评析。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很多时候更侧重于引导对作者当时心境的揣摩和社会背景、骨肉亲情的阐述;在此可引入对我省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传统风筝的介绍与延伸。通过对风筝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及传承发展的阐释,开展情景教学,由物及人,拉近中学生与文章作者的距离,由对风筝制作技艺的好奇引发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还可拓展语文课外教学,开展学习风筝技艺、体验风筝习俗的活动,给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及对风筝的感悟。这样做既可避免传统课堂仅仅局限于灌输式教学的尴尬,又可把握中学生逆反、打破常规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的主动参与度。
第二,在讲述经典文章时,穿插进行当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锻炼中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木兰诗》一文时,可穿插介绍我国木兰传说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组织学生观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并以动画片为引子,激发学生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想象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动画片《花木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使中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陈旧、语文学习“无用论”的看法得到一定的纠正。另外,就课文《木兰诗》和动画片《花木兰》的对比,还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动画业的看法,由此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经典、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指明方向,为学生成为未来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可以说,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活态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带动单一的课程教学向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向转化,使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由好奇心引发主动观察、思考、实践的模式转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但学生的文化观念较弱,许多学生感觉文化知识天天学习,只能利用所学知识勾画语言文字“心游万物”,勾画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有些文化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遗憾。利用活态的、解读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不失为弥补以上缺憾的有效方法。在利用学生身边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例子配合语文课文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既可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为经济全球化下接受多元化教育,了解文化的复杂性,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能提高中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
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而言,国民教育作为青少年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面对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许多地方县市已将地方区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学教材;文化部也积极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商,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这些举措契合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的定义界定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6]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传承、弘扬和振兴才是保护的真正本意。在中学语文教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标准课程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人们仅通过单一的文化旅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误入文化贬值的思维逻辑理解,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探索。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7]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规范合理的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加强有效方式方法的探索,为建构多元化、多层级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结合提供更加规范的学理性支撑。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与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源于生活,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法。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活化;分析
新课程教学改革就中学语文教学就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建立广泛的联系,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生活化,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生活技巧。”语文教育生活化是语文教学发展改革的必然结果,生活化教学法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情境不尽如人意,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部分老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应试技巧的教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学与生活相脱离的情况,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笔者从语文教学生活化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解读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不单是指语文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炼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起来,使语文成为生活的一种和谐音。生活化教学是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迫切需要。只有我们突破语文教学的传统壁垒,加强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入渗透,不断挖掘与运用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凸显出语文课程的现实价值,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中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法分析
2.1语文课程设置重学生的生活实践
目前中学语文课程结构调整最突出的一点,是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是语文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标志。这门课程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也不同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而是在学科类教学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该课程促使语文学科发生重大的变革。要建立“多元化”的目标模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2.2在课堂中感受生活
语文讲读要生活化,即课堂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要求教师善于提炼文本的灵魂,并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为了文本内容更自然地连接学生的生活,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等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讲授课文过程中,联系生活的实际,也许由于时代久远,学生难以体会当时作者的感情和思路的发展,那么教师就要介绍时代背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在更深刻、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努力使学生的知识世界、人文世界与生活世界得到整合。
2.3语文训练生活化
设计、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课外语文活动,实现语文训练生活化。要突破语文教学的现有困境,实现现代语文教育的目标,实现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就一定要把课外语文活动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制中,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辅助内容。语文活动的开展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应用和操作能力、传承民族文化、掌握现代科学手段以及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造能力。开展活动应有“高位”意识,保证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2.4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改变严肃刻板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民主、信任、宽松、温暖、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像朋友般亲近老师,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专注地投入语文学习,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当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理解和支持,得到鼓励和信任,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便会形成认真学习、积极生活的强大动力。在这股正能量的引导下,课堂间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自然增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变得事半功倍。图片、音乐、视频、flash、微信、微博、微课等形式多样的媒体手段,在不同课型上的充分利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的感官带来更加直接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2.5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第一,在课前练习活动中穿插生活化的内容。为了在未来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习得基本的交流技巧,能够学会倾听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语文课前可以设置三分钟的口头说话练习。而要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享受“说话”的乐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阅历,结合课文内容与时下热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合适的说话内容。第二,课前导入和知识拓展体现生活化元素。课文的导入部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关键,往往会引入熟悉的生活事件。在学生]有了解课文内容前,先引入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看到被污染的生活环境、被大肆砍伐的森林,很快便能将此与课文的主题联系起来,指导学习方向,奠定情感氛围。
3结语
语文教育生活化是指实现语文教育与生活的有机统一,挖掘生活元素资源开展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人具有社会性,人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生存,更不能只做一个与世隔绝的读书人。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生活皆语文”的教学情境,培养高情操、高素养、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
摘 要: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人们加强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关注。中学语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和教育事I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为此,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对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深化改革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语文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实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从而满足新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是大纲教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这种生硬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为此,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较低
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兴趣低下。
2.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
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不懂得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语文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本上,而且需要教师改变原有完全遵从课本的教学模式,确定语文教学新思路,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的欣赏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化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观沧海》的学习。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诗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有关观沧海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图片的时候,教师向学生介绍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之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
诵,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境界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教师跳出诗歌本身的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境界,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拓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领会曹操博大的胸襟,并对照反省,思考自己的胸襟如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课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入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害怕天黑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思考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学生思考之后和周围的同学展开交流。在此之后,教师正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3.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始注重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再别康桥》的学习中,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柳树”所代表的意向,通过合作交流丰富诗歌文化内涵。“柳”的谐音是“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杨柳代表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杨柳”在《再别康桥》中的应用,结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背景,可以看出这首诗歌表达的是作者和新婚妻子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的自主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此,在倡导语文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需要语文教育人员为学生营造交流合作的自由化语文课堂,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需要尽快适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生命教育。教育的目的理应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理想的关切,对人的生存、需求、发展的关注,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引导人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想、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中学教育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没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加强中学生生命教育一直为家庭、学校、社会所忽视。中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更应承担起加强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历史重任。
一、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家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启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由选择,不仅仅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要让学生身体、情感、意志及智能得以全面开展,以面对整体的人生,引导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人,充分体悟人生的意义,学会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一旦教育与生命脱节,无论学生的脑袋被填鸭式地塞进了多少书本知识,经过了十二年或十六年的教育,对一般事物与人生的了解,将和真实经验完全脱节,对自我的了解更是匮乏。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中学教育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所强调的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关注,就决定了生命教育是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这一特征,又决定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内在相通性。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还具有综合性特质。所谓“综合性”是指语文不像其它学科,只有一种专属领域,像历史只讲与历史事件有关的课程;地理谈与地理相关的学问;美术则是艺术的表现技巧,而语文它要教识字阅读,同时要讲解课文,把文字与思想、文化、政治、历史、地理、感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程与文学作品里经常是地理、历史、政治、文化、情感、思想、逻辑、推理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的这一综合性特质决定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内容
明确教育内容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前提。只有清楚了解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才可能正确的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的统一。所谓“自在生命”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着自然本性,人的生命是一个由孕育、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最终至死亡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要靠摄取诸如“吃穿住行”之类的外在能量才能维持生命。这实质上是“我是谁”的问题。当然,人更具有“自为生命”。所谓“自为生命”就是指人的生命是一种生成性、关系性和意义性的存在。人能对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整个人类的存在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而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首先,人要通过学习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知识来学会“做人”,以完成二次生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这实质就是“我应该是谁”的问题。其次,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在与他人共处中生存,因此,人要突破个人世界的局限,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对话,在与他共生中走向共同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他是谁”的问题。最后,人应该不断超越自己这个“小我”,学会去思考人类这个“大我”,追寻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寻求“终极关怀”。这实质就是“我们是谁”的问题。
人的这四种存在方式就决定了生命教育的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生命自身。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生命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热爱生命。二是人与自己。帮助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进而尊重自己、热爱自己。三是人与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四是人与宇宙。教育学生认识生存环境,了解人与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二)改革教育方式
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要实现由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向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语文技巧与知识性的教授,像生字习写、新词、造句等等内容,长久以来不出课文及写作的范围。虽然这在提升考试分数及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功效;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表达、思考、辩论、道德、批判等能力,却显得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
而所谓大语文教学,即是教师尽量提供学生各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读写活动,让学生更活泼地使用语文,发挥语文表情达意的功能,并增加师生互动性。大语文教学不强调语文技巧的反复与过度训练,而是培养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与空间。
具体说来,这种大语文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主动从文本中发掘其中蕴含的有关生命的真谛,将生命教育的认知与情意部分,融入于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技能中;同时将语文领域中的说话表达、阅读写作融合自然与生活体验,在课堂中进行启发、探索、陶冶。事实上,生命的悲欢、人存在的价值,在文人的笔端诠释最多,因此,以文学来引领学生了解生命的美丽与哀愁,是最深入也最恰当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语文素材中,蕴涵着许多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庄子》一书中“庄子与大鹏鸟”、“庄周梦蝶”的故事,《论语》中“未知生,焉知死”的概念,孟子所提“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杏林子的《生之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文学作品,都是兼具文学价值与励志功能的生命教育素材,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生死议题,教师可从中撷取精华,让学生深思咀嚼。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五中学)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文素养培养对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提升学生生活品质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但是当前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探讨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学教育;语文教育;人文素质
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的较为突出的体现,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也比较丰富,例如语言语感的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识字、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伐善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健全思维人格。虽然语文课本上不是每一篇课文都会全部包含人文素养的内容,但可以通过分类不同的文章、课文学习,感受作品中任务文学形象,文字的表达精神,借助语文课文内容触发创造新思维。人文素养水平一方面与个人成长和发展存在相关性,另一方面还好家庭和谐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些年中学生逐渐变成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由此可以看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极具重要价值。
一、人文素养培养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道德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调整,以改善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加快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重塑。现代中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塑需要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人文教育内容,塑造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学生的成L过程不仅仅需要文化知识的丰富,同时还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承载文化精神与传达思想情感是语文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语文是推崇价值观念的交际工具与文化载体,而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又存在密切相关性,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存在人文性,而且教学内容思想性非常丰富,思想性所涵盖范畴极为广泛,主要包括自然事理、社会伦理、民族意识以及良好习惯等。教学内容存在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汇聚很多人事物,并对人类个性心理品质与情感进行凝聚。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存在严重的倾斜,对于学生人文教育投入不足,难以看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品德与人格塑造的价值与作用,导致学生在受到外部因素入侵的情况下缺少道德力量的支撑,进而进一步弱化了学生人文教育的功能。语文教学方法存在人文性,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并非对立存在,主要将平等对话体现出来,教师对自身情感积极调动,并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学生心中融入自身情感,该过程如同心灵碰撞,而且中学不存在升学压力,可以摆脱应试教育制约与影响,注重想象和感悟,确保教学中能够体现出原本就已涵盖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提升中学生人文价值、审美情趣以及人文内涵。
二、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重视语文文学内容
语文是学生从小接触的科目,在进入中学后,多数人对语文的关注度并不高,一些学生不重视字的书写,而怎样用词与写字是语文教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一些中学在语文课程中都要求展开书写教育,确保学生可以写一手比较整洁漂亮的字,因此,有必要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展开书写教育,可选择书写比赛等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书写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学生除了要积极的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知识情怀和优秀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传承。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通过环境影响、知识的沉淀和知识的教授等多种方式共同来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气质和内在品质。此外,因为书写环节教材相对比较少,应该组织教师与学校展开合作编写,通过该方式所编写出来的教材能够在该区域的中学院校中加以推广应用,由此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在中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教授学生。人文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人们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等,探索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途径。中学教师不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还需要重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教育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人文教育的内涵。比如在中学的课程中有比较特殊的几个章节:《大自然之歌》、《我喜欢的动漫形象》等,这些不仅涉及到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和科学以及动漫知识有了关系,教师只有充分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之后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背后的人文内涵,也就能更好的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
在之前的中学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对文化相关知识的传授,因此学生是没有学习文化的学习机会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在课堂的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充分的挖掘学生们的个性。比如让学生欣赏外国雕塑作品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这些雕塑进行感知,然后让他们主动的去挖掘雕塑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会给学生学习雕塑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语言文字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变化,是一个民族人文发展史。在高等院校中进行语文科目的教学就是对民族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一种特定时期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描述,也是作者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不断认识人类的发展、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人生、人道、人权和人性等各种感悟的人文精神。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语文校园文化活动,并且积极的开展和人文精神有关的讲座,邀请学者和研究人员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深化,这样不仅仅能够建立起一个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而且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并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人文精神。
4.实现人文教育的多元化融合
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善,各个学科之间的距离不断的被缩短,逐渐走向了大融合的局面,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的变得模糊起来。语文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练习,而且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在进行语文的学习的时候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人文艺术赏析能力和人文价值的感悟,不断的帮助学生进行人格的健全的培养。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传统单一的语文教育模式进行改善,把语文教育在人文文化教学的基础上和哲学、历史和艺术等一些学科进行结合,从而树立起一个大语文的语文教学观念,这样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进行全方位来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价值。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园文化赖以发展与生存的灵魂。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并不能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加上学生在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强力冲击,从而表现出严重的缺失现象。而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并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才能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促进中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杨雨辰,男,(1999-),四川达州,汉族,高中,四川省达州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所以必须重视中学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没有发挥相应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个性情感发展,不利于语文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所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情感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顺水推舟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知识。本文就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顺水推舟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情感;顺水推舟
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力度越来越大,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广泛传播开来,并且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从其它角度来看,当前理性主义教育泛滥,德育工作效果不佳,所以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有在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开展教学活动,无法做到顺水推舟的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俗话说"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顺水推舟促进语文阅读教育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种说法"三分诗、七分读",其主要指的是语文教育中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才能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能否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至关重要,只有运用真实的情感来阅读语文文章,准确把握文章阅读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从中感受语文文章的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把心灵融入到文章中,用心感悟文章,当学生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情感,教师才能顺水推舟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需要不断体味文章趣味,才能逐渐进入阅读的境界,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顺求自然开展阅读教学。古语有云"文章不厌百回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在反复读文章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文章语文的意思,从文章感悟中获得新的阅读感觉,这也是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运用有声语言来再现文章上的书面文字,而且要把这些文字在脑海中转化成鲜活的生活画面,从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拷问,做到亲眼看到或者亲身感受到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阅读的最终情境,打开心灵的窗户。
2.以带有感染力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情感认知活动和心理变化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心理变化,才能促进情感认知活动的产生。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作为顺水推舟语文教育中的"推舟人"和"引路人",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因此,为了提高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首先必须由教师利用感情丰富的语言来创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为了创造良好的情感分为,首先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情感。在表达教学情感时通过运用高亢、平淡、低沉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观念,渲染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现实,推动学生奋斗发展,同时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陶怡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语言特点不同,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也不同,积极向上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形态,亲切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
3.顺水推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听、书、读、写"等几大基本能力,在书写教学中必须贯穿学生的情感。在书写教学时,首先由教师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自主进入书写情境中,才能顺水推舟解读内心情感,使书写教学的效果得到升华。而且在书写教学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够陶怡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体悟记录到文字中,不再局限于课本阅读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4.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为了顺水推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注重语文情感素质教育,及时收集学生的情感信息和学习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遵循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
摘要:徐中玉先生上世纪五十年表了一系列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言辞恳切且切中要害,给由来已久的语文问题把脉开药,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上海市一期课改在上世纪末启动,由徐先生主编的H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引领“一纲多本”时代的第一批教材,顺应了潮流,开创了革新之风。时至今日,徐中玉先生对语文功能、中学教材编写、教师作用及有效学法等方面的思考与见解,对当前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改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徐中玉;中学语文教育 ;H版高级中学语文教材
已逾期颐之年的徐中玉(1915-)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由他撰写、编选的教材、教学用书达千万余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已修订至第十版的《大学语文》以及在文艺理论上的不凡成就。而徐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却鲜少被提及。
徐中玉先踏上文艺研究道路的缘由也与他在少年时期对中学语文课的一个疑问有关 “国文老师讲课时总是连连称赞课文写得好,还读得抑扬顿挫、不亦乐乎。可是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老师不怎么讲这些,这个疑问就一直存在我的心里。”少年时的困惑也成为他所钻研的方向,始于此的上下求索造就了他的一身学问。徐先生在撰写发表文艺理论文章之外,也不断思索着中学语文教材、教学问题,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H)版(实验本)的编辑工作,H版教材于1991年起付梓出版。
纵览徐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教材编选在内,他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番独到的深思和见解,这里从H版教材、教师、教法及学法这四个层面进行简要概括和梳理。
(一) 教材之用
上海市在1988年5月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H办教材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出任教材主编。
H版教材采取分编合册的做法,把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听说等集中编排在同一套教材之中,各项内容分进合击,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能,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为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时,也重视文学因素,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材以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每个学期都集中训练了三种阅读能力,意图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训练要求包括理解、鉴赏、评析三个层级,形成了由易入难、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下面以阅读模块为例,对教材特点进行概述。
1.选文系统
H版教材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讲读课文供教读训练,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说,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前两篇文章为教读课文,后面两篇为自读课文,或者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间。H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出训练阅读能力为重点的编写策略。
2.知识系统
H版教材的知识系统分为文化常识(1-5册)和文言知识(第6册)两大板块,其余则分散地穿插在阅读和表达体系之中。文化常识的单元从现实主义的《诗经》一直延伸到近代爱国诗文,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也发挥着涵育情感的效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助读系统
H版教材的助读系统中包括教材说明、单元标题、文话和自读提示四个部分。其中,单元标题标明了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文话紧跟单元标题单独成页,设在文章之前。自读提示设在自读课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对重要内容与写作进行提示,从引起学生对关键性的问题的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文。
4.作业系统
H版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为课文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讲读课文后大多设有5道练习题,前3题侧重于启示性思考,具有提供教学思路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导向作用,后两题反复前一单元训练要求,检测基础知识。
5.插图系统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插页中的彩色图片,二是选文中的黑白插图。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又一种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导入方式。
(二) 教师之功
“文艺教师应当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教育家”, 担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任务文,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文学书;二要在教学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吸收历史资料,不能离开文艺作品另外来谈一套历史;三要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四要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概括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咀嚼文本后带领学生领会语言之美和蕴藏于其中的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与学习材料发生有意义联系,实现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启发。
(三) 教法之思
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对语文教学和教法问题作出论述,他从方法、构思、思维、准备和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论说了学好语文应具备的条件。他主张基于作品的教学方法,意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进行读写训练,将堂课内外、生活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为了要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教育意义,就必须从‘体验’其中‘生动的形象’入手,这才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内部’”。做到这一点不能落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最佳方式是进行创作性的叙述,创造性的叙述就是进行读讲和具体的分析。 在叙述和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做到与文中的形象感同身受,当然,教师也要进行理性总结。
2. 生动、清晰地阐述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所起到的感染,不可小觑,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中。徐先生对此曾阐述道“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易懂地、生动地把作品分析给学生看,教师对作品的情绪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准备中应该入乎其中,并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作出生动丰富而清晰深刻的讲解及说明。
3. 不能脱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授课如若只是自说自话,会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教师应该不脱离学生,应该知道他们的程度和情绪,需要和困难。他应该接近学生,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习惯。” 教师应该眼里有人,富有热情和亲切感,知道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加以帮助,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
(四) 学法之得
徐先生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也从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介绍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1. 阅读
作为阅读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作品时“如果只知道爱好故事而不能通过故事去欣赏和接受更重要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而欣赏中最大的难关如何摒弃个人偏见,带着负面情绪学习语文,自不会有所得。
“学语文一定要下苦工”,徐先生学了一辈子文学,他的话语重心长,“具有以下粗浅的感性的知识并不等于已能完全懂得别人的作品。这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苦学苦练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生活的大语文环境中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日生日成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在语文课程经由教师指导进行集中训练,学好语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要引起教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才行。
2. 写作
作文要去陈言,使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空话废话客套话流于形式,读着如味同嚼蜡,获得清新的语言则需由内而发,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也就是眼处心生句自神。“如果有正确的见解,真挚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滋养,他的文字就可以触处生姿色,而且无往而不稳当妥帖。” 而如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有创造的能力,不仅是语言上的陌生化也是情感上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心真意。
万樊榭有语“多作不如多改”,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成文之后加以修改完善是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良机。徐先生也对文章的修改作出过指导“文章修改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把不正确或不够整齐的内容改成尽可能的正确,进一步还要改成尽可能的深刻;第二,就是要把不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改成为尽可能的具体生动” ,这也就是说,文章的修改可从两点入手,一为内容,二为形式。
大道至简,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平白如话,当我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能听见一位长者亲切的谆谆教导,他浅易却生动的文字却总能一针见血得指出一直存在却难以言明的问题。徐先生学养深厚,为文求其真美,为师则如春风化雨,也无怪古语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再读先生文章及编纂的教材,获益亦颇多。语文学科在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H版教材在现在看来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但教材中所凝聚的编者智慧仍熠熠生辉,其以学生为本,重知识也重能力的编写特色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H版教材敢为人先的编写理念成为沪教版教材勇于创新的滥觞。我们不仅要秉承前人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精神,更应师其意不泥其迹,结合当下现状,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及教材的合理编写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文学博士叶开是个有多种身份的人,他既是文学期刊《收获》的编辑部主任,又是出版过多部作品的著名作家,这些年对语文教育的猛烈批判与奋力建设又让他成功进入顶级语文教育专家的行列。
叶开的专业是文学,他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并不是他创作的小说,而是他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对抗语文》的出版使他像一个侠客跨界杀入语文江湖,向业界存在的弊端发起持续的批判,且语言犀利,毫不留情,由此也使他成为引人瞩目的教育公众人物。
叶开认为,语文就是“人的教育”,而人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是人性的回归,是人格精神的全面提升,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有独立个性、自主思考力、自主行动力”的公民,而不是培养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语文教育要承担起“立人”的使命,不应成为意识形B教育的附庸,成为“纸面道德”的传声筒。为此,他大声疾呼教材改革,希望教育部组织一流专家编写真正人性化的教材。他的《对抗语文》就是用观念对抗观念的个性化产物,此书与郭初阳们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呼应,引起了全国各界对语文教材问题的关注,也促发了民国教材的强势走红。他希望教材回到人道主义的原点,从宣传仇恨的“兽道主义”教育回归到以爱为优秀的“人道主义”原点上来。对用《弟子规》之类的教材宣传落后愚昧思想的磕头国学,他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封闭的“国学教育”是愚拜长者的奴化教育和专制教育的现代翻版,和现代公民教育不符,这种“国学”,是真正的“伪学”。对教材的关注,使他从教育源头上发现了问题,并思考改良的途径,自编语文教材就是他改良教育的公民实践。
叶开一直呼唤教育的自由,希望把孩子从繁重的作业和各种魔鬼训练班解放出来,让他们留出一点时间阅读。他从自己的女儿乔乔身上学到很多,他说:“你只要不去侮辱他们、损害他们,让他们有相对宽松一点的空间,培育他们正常的心智,让他们逐步养成喜爱阅读、自我学习的习惯,他们就会慢慢长好……孩子不是包身工,我们不是包工头。”他反对学校那种集中营状态下的强化学习,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他认为,天才是长出来的,蠢材倒是培养出来的。这一点,他从自己熟悉的作家莫言身上应该看得更清楚――莫言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应该是莫言之幸。他认为,中国的原创力不足、创造力匮乏,越来越难以应对国际竞争,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原创思想力不足,而可怜的一点自由思想还受到僵化的体制和陈腐观念的挤压与围剿,为了思想的自由、人性的社会,他毫不留情地批判那些造谣打击诽谤知识价值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异己力量。
叶开不仅发力批判语文教育,同时也在努力建设。他说:“语文教育已经失败,中文母语应该另起炉灶再出发。”他花费业余时间编写的《一个人的语文书》(出版时改名为《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发行几十万套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套语文书选有梁实秋、莫言、王小波等众多中国优秀作家的作品,也有卡夫卡、E・B・怀特、宫泽贤治等世界大师的名篇,突出阅读趣味。让学生愿意读,乐在其中,掌握个性的表达方式,并学会独立思考。后面有简明的赏析文字,有利于小读者自学,不需要老师讲解,也没有什么练习题,只有一个思考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
叶开这套书虽然不可能当作正式教材使用,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大作用,其实,语文问题不仅仅是上课低效的问题,还有语文教材的狭隘和局限,根本上是阅读问题,只要学生爱上阅读,他的成长就挡不住了,真正可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尤其是中学阶段阅读的优秀读物会化作血脉和骨头,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可以说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命门。当统编教材已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口味,寻找符合自己心灵的美食就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可在一个垃圾食物遍地的时代,为孩子选择健康食品确是一道难题,也是一种挑战,而叶开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凡眼光,采撷中外佳作,所选文章有情趣、有品味、有思想,可读性强,在浮躁而混乱的功利语文时代,对于重建人格、重构精神、开阔视野、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灵起到了普通教师难以替代的作用,为中学生奉献了一套精神大餐!
对于阅读,叶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一般的阅读主要是指对经典的阅读,语文老师的推荐书目也都是经典书目,认为“经典才是王道”;而他认为,有吸引力的通俗作品也可以给学生推荐,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之后再来读经典作品。首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否则,再好的经典,如果学生不喜欢阅读也不会去读,这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阅读也好,教育也好,“爱”,才是王道,否则其他都免谈。当然,他也主张读好书,面对垃圾成灾的书籍市场,他认为“读好书才可以消毒”。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他常常和女儿一起读书,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呼吁家长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阅读,慢慢消毒。他发现,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家长都有病”,每个人都有轻重不同的身心疾病,而病根在社会,每一个人不过是社会的病理切片而已,改变自己,也是在改变社会,因为“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为了克服社会病,他呼吁家长读书,努力改变家长的观念,他劝告家长:“人生不是短跑,没必要斤斤计较于起跑线上的快慢得失……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致。”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谈孩子的改变。
推荐阅读书目,对于教师和家长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视野有限。而叶开多次向全国的家长和老师推荐阅读书目,这些数目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学段,对于家长和老师给孩子选择读物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为有情怀的知识分子,叶开在不断呼吁家长和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树价值观的同时,也在不断呼吁制度层面的改革,他联合笔者、黄玉峰等多位一线教师在《东方教育时报》发表文章,呼吁考试改革,尤其是命题改革,改变语文考试目前的这种“考不到”“考不准”的被动局面,呼吁一流专家参与高考命题,加强作文的考查,主张恢复文史哲不分家的语文传统,用标准化通识卷子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让标准化的阅读题“更靠谱”。
集中体现叶开语文教育思想的著作是2014年出版的《语文是什么》,这本书也体现了叶开超越工具化语文的“大语文”观,全书包括“人的教育”“母语之殇”“阅读美好”“自我成长”四个部分,体现出作者对教育、教材、阅读以及自我成长的全方位关注。作为读者,我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人文生态破坏的焦虑和愤怒。
叶开认为,语言是一条活动的河流,文字是其中生机勃勃的游鱼。而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语文空间内,这种闭环空间让语文的学习与运用严格地被各种规则约束,而形成死语,无法灵活运用,更难以推陈出新。语文的优秀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程,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语文到底是什么?
叶开认为,语文只是一门学科,而不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可以量化的,而对于语文很难量化,它对应的是人的生命健康和灵性幸福。尤其是作文,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统一标准。
由《对抗语文》到《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再到《语文是什么》,叶开成为当下最关注语文教育的中国作家,也成为引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尖锐力量。
要说叶开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它对中国语文教育这头脱缰的野马在野蛮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偏离常识的批判与调教,使其回归常识的不懈努力。在一个神奇的国度,知识常常偏离常识,而没有常识的知识本身就是知识论上的错误,它无法造就生命。
叶开让我想到上个世纪的另一位大家叶圣陶,也是作家同时又是语文教育家,还编写了民国教育的优秀教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为学生减负,回归教育正道,当时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我个人偏见,语文教育需要更多的叶开加入,需要更多优秀作家和人文学者来引导语文教育教学,而不是让江湖只剩下教书匠和冬烘。
(作者介绍: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了。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和对文章语言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在学生闭眼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激发学生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
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
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像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像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四、以文本为蓝本,进行变式训练,悟出文章内涵
文本的魅力是潜在的,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如何让课本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学环节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尝试将课本改成剧本,把课堂变成剧场。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就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根据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由演绎。骄横凶暴、色厉内荏的秦王,正义凛然、据理力争的唐雎,被学生精彩地呈现在课堂上。课本剧深受学生欢迎,舞台背景、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道具这些戏剧性因素的存在给学生演绎课文、展现才华、体会文本形象拓展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不仅能更快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内涵,而且能促进他们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在全新的历史时期,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做到课堂生动、教法灵活、知识丰富,要给学生的思想留下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近年来,各类分析探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呈现汗牛充栋之势,各种进行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和语文教改新理念的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学语文的教改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新的语文教材给人以全新的面貌,它带给我们在旧有教材桎梏下变得目光呆滞、思维迟钝的师生以崭新的感受和精神心灵的巨大震撼。在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下,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和活力有力地冲击着旧有的教学模式,荡漾着陈旧的教学理念的浊浪。另一方面,参与和实施课改的力量逐渐壮大,一些长期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开始突破。但必须看到的是:以上各种各样的艰苦努力在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未来带来希望和机遇的同时,也在深刻揭示着中学语文教育的深层危机。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也许仅仅是唤醒一种意识,理清一种思路,塑造一种精神。至于能否找到一个方法,开拓一条道路,存在着许多变数,现在还远远不是额手称快的时候。
一、人文精神的衰落与语文教育的困境
我们正处于一个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急骤衰落的时代。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吞噬着当代青少年残存的心智,而被传媒一再掀起的的浪潮又不断地冲击着他们并不牢固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根基。在时下的快餐文化、商业文化和媚俗文化盛行的文化氛围中,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对存在真相的探求,个人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个人的道德操守和悲悯情怀,以及公民精神、守法意识、契约伦理等等这些本来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正在不断被任意放逐,被冷漠地搁浅在主流意识的边缘。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漠视和丢弃最终导致其对人文教育的漠视和丢弃,进而使得我们整个教育生态体系出现失衡,教育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语文的本质与人文的内涵其实是一回事,或者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人文是一条大河,那么语文就是这条大河的支流。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语文从人文的大河中汲取了不竭的源泉和养分,而且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一汪清水流淌于语文的河道上会培植出一种着重语言、珍视语言、热爱语言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只有具有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的人,才有可能意识到语言不仅仅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而且还是“人类意识存在的家园”,它的神圣与伟大妙不可言;才有可能领会到从语言中表达出来的思想和心灵是多么的高贵和自由,才有可能像亲近和热爱生活一样去亲近和热爱语言。反之,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在语文里就会体现为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的缺失。
二、应试教育的泥潭与语文教育的挣扎
语文教育应该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在这种延伸面前不断萎缩,在应试教育的泥潭越陷越深,最终被无情堙没。然而,且不说我们所观察到的那些以课改为主题的公开课,有太多人工雕凿的痕迹,是课改理念的真空式演绎,很难具有普遍的实际指导意义,就算这样的课堂教学成了大多数教师的常规模式,还是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在步履维艰的语文课改之路上,广大同仁的勇于探索和有益尝试,笔者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艰巨努力,语文教育的现状或许还要不可收拾。语文教育的死穴在哪里?从外部环境说,是整个社会的功利化的产物,是整个教育的根本目标从提升人类的精神价值沦落到仅仅是为了获取生存手段和方式的必然反映。从内部环境说,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巨大钳制。即使是带给人们希望之光的新课改,即使是充满诱惑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大可能改变应试教育的实际功利定位,甚至有时还有强化这种定位的效果。只要教育评价的方式、机制不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革新,期望语文教育的春天永远是一厢情愿的事。陷于应试教育泥潭中的语文教育,是带着镣铐的舞者,是禁锢于囚笼中的思想之鸟。当他不能展翅翱翔于自由的人文精神的蓝天,就注定了它悲情的命运。如果它不能从人文精神缺失的藩篱和应试教育的泥潭里找出突围之路,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三、教师精神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突围
笔者认为,当前中学语文的教育或教改必须进行双重突围,即:在进行内部有效修补的同时,在外围上大力推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社会突围和冲破应试教育桎梏的理念突围。从生存理念上矫正全社会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种种观念误区,缓解中学语文现实的生存压力,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求得一席之地。语文教师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让他们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往工具,而且是同世界有着隐秘关联的文化载体,是天地万物和人生世事走向我们的伟大通道,设法唤醒学生对语言的尊重与热爱。
(2)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必须既着眼于时代,又顾及传统,把时代意识和传统文化有机地吻合在一起。在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为主体的前提下,引入专题教学,扩大信息量,增加趣味性。这样可能会让许多作品焕发新的意义,从而扩大课堂的释放空间,增益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认识视野,进而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
(3)在教学手段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引导学生的感受、感悟,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观照、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思维训练方式的内容与形式。
然而,语文教育在呼唤人文精神的同时,不能忽视或者排斥基本和必要的语文基础,这不仅是现实条件下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基本语文素养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更是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提供基本保证。语文基础包括基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文化素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倾向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有限的语文课时中把什么都教给学生,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把这些语文基础教给他们,使他们的学习人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语文基础蕴含着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或者说这两者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靠的不全是考试成绩的排序和教师严厉的呵斥,也不全是费尽心机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的娴熟运用,而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学的机智、教风的踏实、教态的魅力,是教师能力、水平、风格的写照和光大。因此,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尽管有许多条件需要创造,有许多困难等待克服,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和重构教师的精神和学识结构仍然是第一位的。当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坚守自己心灵的天空,才能找到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教育的不断改革,多媒体技术进入了中学教育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化为主动性,并且将课本内容抽象化形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语文;运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文学鉴赏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提高语文知识和综合能力。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自身的特点,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说明的重点及难点,学生们不能直观的看到。而且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不仅枯燥而且很抽象,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同时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论教师讲的多生动,学生们依然不理解,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直观的呈现出来,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
想象力是凌驾在知识之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无限的是囊括世界的想象力。同时想象力为知识提供前提与基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视频等立体化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创设学生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从感受和体验中,领悟到课堂的讲解内容和教材的意境。并且在学生们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就迅速扩张开,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突出教学重难点
文字是一种很抽象的符号,在反应真实事物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很欠缺,这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有些困难,学生总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由这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组成的重点和难点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化为形象,静态变动态,将学生们无法理解的文字符号和枯燥的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促进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对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记忆。
(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朗读一般是教师范读,然后学生们朗诵或默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无法实现朗读的目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朗读中,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对媒体播放,将学生们带人情景中,正确掌握朗读中的语音语调,理解课文的深意,吸引学生们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技巧。
(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中学的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鉴赏和朗读,还要会写作。很多学生在面临写作的时候无从下手,因为大部分学生不懂得观察,写作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此,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场景再现,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仔细观察写作的场景。任何事物都是有很多面的,只要多加观察,把握文章的主旨,会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优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优秀体验者。以学生为主题体验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加享受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创新发展一种全新的主动性教学模式。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民主和开放。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抽象化形象,静态变动态,并且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视频等的立体化让学生们身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和感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拓宽了思维的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
(二)突出教师的教学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完全代替教师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多媒体的优势很多,但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能代替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同时也需要真实自然的情人交流。因此在语文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紧密的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让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展现出自己不同的教学特色。
(三)突出教学内容的特性
多媒体技术拥有更大的信息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主动筛选其中的信息。因此教师要从大量的信息量中挑选出优质的信息,将信息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并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是要分清信息的重点和难点,理清信息主次,在学生接受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明了。
(四)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比较普遍,它可以减少学生的探索时间,避免学生在不重要的内容上浪费时间,少走弯路,让学生迅速形成概念,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养成和培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的演示节奏很快,学生还来不及思考,这样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更应该引导学生启发式的思考。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各自发挥其优势,来进行有层次结构的教学,并不断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领会概念,掌握教学内容的原理,主动地发展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多媒体技术的应该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但是事物总有两面,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自身的特色,是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呈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彻底实现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