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8 05:1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网络直播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DHD 52系列调音台是目前我台引进的最新一代网络数字调音台,它比上一代的DHD RM4200D调音台优化了多方面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DHD 52/RX网络数字调音台基本组成结构,各模块详细参数和功能特性,配套软件的使用方式,整体组网布局和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DHD;网络;数字调音台
DHD 52系列调音台是德国DHD公司最新一代网络化数字播出调音台。该调音台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DHD系列调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软件的参数配置中任意调整自己所需的调音台各种功能和面板布局,然后上传至硬件系统中。
DHD 52/RX网络数字调音台硬件结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调音台控制面板和DSP框架。控制台面板包括推子、各种功能按钮和按键,以及显示系统(包括各种标签,LED灯和TFT触摸屏显示);DSP框架部分包括所有的I/O模块(输入输出模块),DSP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附件(包括固定支架及各种零配件)。DHD定位于数字化、网络化调音台,超强的网络化功能是DHD的突出特点,所有的单元只通过网络电缆连接,可以互相单独存在,其间没有任何复杂的配线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
1 DSP框架
DSP框架主要由DSP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组成,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如图2。
1.1 DSP模块及其功能
和以前的RM3200D或RM4200D 老一代数字调音台相比,52系列调音台所使用的DSP模块52/XC是一种新的逻辑单元处理器。可配置性极高,功能强大的52/XC能够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但是在机架上只占有1u的极小位置。
52/XC 含有12个APC(Audio,Power,Control)端口,可以直接连接控制模块和音频模块。所有的52系列调音台的控制模块都是可由52/XC支持,例如,一个小型的4个推子的52/SX调音台,一个中等大小的10个推子的52/MX调音台或大型的24个推子的52/RX的调音台。
52/XC是一个独立的DSP系统,不需要用电脑操作。52/XC机盒和跟它连接的I/O模块中没有风扇,硬盘或电池,并且在直播室中以静音状态运行,几乎不用时常对其进行维护等操作。
52/XC是DHD 52系列{音台的优秀,所有的控制模块和I/O模块都可以通过用以太网电缆连接到52/XC的APC端口。音频数据,控制命令数据和电源都可以凭借网络电缆传输,因而I/O模块可以很轻松的被安装在所需要的位置而不用受限制。
1.2 I/O模块
I/O模块主要分类有模拟I/O模块,数字I/O模块,麦克风/耳机模块,本台选配的各模块配件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1.3 电源模块
配备两块相同的电源卡52-7497A - XC Power Supply 48V / 200W,分别备份于机柜本身的供电及控制面板的供电,选配多块冗余电源可以保证播出的安全性。
2 调音台控制面版
52/RX 基于设计成功并且使用成熟的RM3200D和RM4200D老一代数字调音技术平台,可布置4路到最多48路的推子,和RM3200D或RM4200D布局类似。但同时,它还拥有52系列设备许多的主要功能特点:所有内部模块都通过标准以太网线相互连接,因此无论控制模块还是输入/输出模块都可以根据需要被安装在距离DSP 最远达100米的不同位置;一个DSP处理单元最多可以被定义支持4套独立的调音台系统;全面支持TFT触摸屏;52/RX 控制模块的外形尺寸与RM3200D和RM4200D 的控制模块完全一致,因此用新的52/RX 模块替换现有调音台的旧模块时,完全无需更换调音台操作台架;另外,52/RX 还具备很多的安全备份选项。
本台选购的调音台的控制面板由3块推子模块52-2020C - RX Fader Module,一块中央控制模块52-2010C - RX Central Module和1台触摸控制显示器52-4015C - TFT/Touch Display组成的12路推子调音系统。实体如图3所示。
3 设置软件
DHD 52/RX调音台可通过运行在任意一台PC上的Toolbox5设置软件进行参数配置,软件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对于刚入手只有出厂配置的DHD 52/RX调音台,操作者面对的是完全空白的控制面板操作界面,无法直接使用。只有通过随机配套专用的配置软件ToolBox5(目前版本为7.3.2)对其进行详细定义之后,调音台才能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利用Toolbox5主要可对以下几个方面对调音台进行配置:
(1)管理员账户密码配置。
(2)DSP各个端口和I/O通道来源和去向配置。
(3)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进行逻辑配置,逻辑功能可由各个模块自由调用,控制面板各个推子和按钮调用已经设置好的逻辑功能进行配置。
4 应用情况
DHD 52/RX应用在本台外转直播室已1年有余,无论在支持人使用过程中的对调音台音量,音质的感觉,设备运行状态还是设备的维护性方面,DHD 52/RX都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也在一些方面有些许缺陷,如:在断电后无法保存面板上的推子增益大小,需要重新对每路推子增益大小进行配置;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整个调音台系统依赖于DSP控制,如果DPS损坏,整个调音台就无法工作,这就加大了对调音台的维护和保养的要求;对调音台某个通道配置后需要重启调音台,否则可能会有在控制面板的通道标签上出现花屏的情况。但是这些问题在总体上都不会影响DHD 52/RX的使用口碑,总的来说 ,这款DHD 52/RX调音台是DHD公司一部成熟度相当高的作品。
5 结语
DHD所倡导的开放式网络播出模式是发展方向:由最初的模拟调音台到单机版的数字调音台,再到大规模组网的多机系统,它将使未来电台的直播间更具灵活性、智能化。对使用者而言,DHD系列网络数字调音台本电台已使用了多年,建立起两套以DHD 52/RX系列调音台为优秀的现代化网络数字直播室,经使用后发现,无论在设备的可维护性,稳定性,可操作性,还是在音频音质的质量上,都有显得比前代RM4200等系列优越,是今后本台网络数字直播室的建设方向。
【摘要】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平台在资本推手的运作下火爆起来,网络直播井喷式发展,可以说是全民直播。直播+网红的创新性网红经济经营模式已经显现,各类直播APP投身红海之争,直播行业注入资金不可小觑,2015年时已达120亿。通过对现下直播热现象的调研,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使网络直播良性健康持久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直播 网红经济 发展建议
网络直播是指现场随着某个事情的发生、进展进程同步制作和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方式。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用户达到2亿人,市场规模达到约90亿元,网络直播成为当下互联网行业最吸引眼球的“风口”。
一、网络直播现状分析
(一)网络直播火爆
目前,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用户达到2亿人,市场规模达到约90亿元,2016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直播元年”。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直播行业具有120亿元的市场规模,艾媒咨询的报告认为直播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可以看出,包括广告、增值服务等在内的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百亿元级别。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为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据预计,未来网络直播市场的用户数量、平台类别、变现方式等会进一步发展,2020年中国的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根据方正证券的预计,2016年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2020年直播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二)网络直播火爆的原因
网红经济下的网络直播方兴未艾。2015年一年时间,网络直播平台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注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通过此平台向观众传递生活细节,新闻传播学学家喻国明称之为“全民DIY”。从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角度、受传者角度、讯息、媒介、反馈来分析网红直播流行的原因。
1.从传播者(信源)角度。互联网+的网红经济模式下,网络主播能够自由便捷的获得高薪并实现自我价值。围观者送出的虚拟的鲜花掌声是金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让别人围观对主播来说是一种社会认可。因此网络主播这个职业被年轻一代所追求热捧。
表现欲望高(表演欲和炫耀的心理),一些人没有登上大舞台表演的机会,但是他们可以在直播中通过唱歌、弹琴和讲故事等表演方式展现自我。直播平台给普通人提供了展示才艺和欣赏互动的平台,一些“草根”跻身“网红”行列,屏幕外围观的观众可以让这些主播满足一下自己的明星梦。
2.从受传者(信宿)角度。满足用户泛娱乐化要求。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茶余饭后人们需要一些娱乐活动来给自己解压,而网络直播相较于文字和视频等内容来说,最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可以实现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能让你感觉到平时遥不可及的人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
大众需求(大众的八卦需求、空闲时间增加和互动性)和大众的八卦围观心理,即时互动需求极大的得以满足直播现场营造出某些氛围可以对大众产生足够刺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大众的空余时间逐渐增加。在空余时间大众用直播来消遣时间。网络直播的真人秀将“主播”的另一方面全方位的展示给我们,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和偷窥欲望。可以和即时在线一同观看的观众一起交流,也可以和主播进行交流,直播可以看见每一个人发表的言论,互动性比较强。
3.讯息内容。网络直播的多样化,内容相对自由,个人风格鲜明。网络直播内容生动活泼,没有较多限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甚至可以晒生活,像晒朋友圈一般,有亲切感和互动性。内容活泼生动,题材多样,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权威性,写作要求具有严格的规定,刻板枯燥,选择性的受众会去选择性注意和阅读,而网络时代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具有大众化,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比如被称为“2016第一网红”的papi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幽默搞笑的风格吸引了巨量粉丝。
4.媒介(信道)。4G网速的提升。随着4G网络的发展,让网络直播如虎添翼。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4G网络在去年12月份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9%,这必然会加速移动直播的进程。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提高。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高清摄像头的标配,4G+WIFI高速网络介入,视频美化技术,使直播随时随地,想播就播,由此也看出网络直播具有随时性。互联网的技术进步,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电脑及手机设施产品成品的下降大大降低了网络直播的成本。只需一部手机一个账号,人人都可以变“主播”。
5.反馈。网络直播具有双向互动性的特点,打破了“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观众可以参与其中,观众与观众、观众与主播可以实时交流互动,尤其是弹幕文化的盛行,使观众在虚拟网络社^里拥有了归属感。弹幕使同时观看直播的客户可以通过文字实时互动交流,形成一种网络时代特有的弹幕文化。
主播与用户互动。直播用户可以与主播实时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拥有参与感,这是传统媒体所代替不了的体验。例如游戏主播与游戏用户的互动。直播开启后因为互动性的加入,整个游戏行业都经历了一波大潮。像LOL女主播Miss3000万签约,刷新广大群众三观。直播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游戏情况发弹幕,主播根据弹幕与用户进行交流。每当发生一次大的失误时,总是会伴随一大波嘲讽,如:66666之类。
(三)网络直播现存的问题
1.泛娱乐化。网络直播平台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特点,内容展示角度杂乱,娱乐至死现象严重,一味迎合大众的文化趣味,出现庸俗浅薄的内容。平台明文规定“严禁传播具有性行为、性挑逗或性侮辱内容”,但有的主播会在主页注明“榜前十可加微信”,加了微信俩人就算联络上了,有的粉丝就会在微信上要求、见面。“一些人靠直播平台这个渠道,就隐蔽地把这种交易完成了。”
2.门槛低。网络直播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无资质经营网络直播平台的情况仍大量存在。出现消费女性文化现象,为让粉丝购买“道具”打赏,网络主播可能会花言巧语、暧昧讨好。
3.内容良莠不齐。网络直播内容存在淫秽、色情、低俗、暴力等直播信息等不良现象。一些直播平台上的“网红”为了吸引“粉丝”,不惜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以低俗、色情等内容吸引网民眼球,“眼球经济”的背后实际上是网络直播领域存在的法律风险。例如,色情、暴力等视频的传播则涉嫌刑事犯罪;在公众场所进行网络直播中可能侵犯公共安全利益或者他人隐私;此外,网络直播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些主播直接把他人的作品拿来传播而不加任何说明。
4.造假现象。造假方式一:主播买粉丝。在淘宝上,主播花10块钱就可以买1000个粉丝,想刷多少想买多少都随你。造假方式二:直播平台友情赠送。直播平台想包装推广某个主播的时候,也会运用后台数据,给主播“稍微加一点人气”,从而给用户造成心理暗示,使其更愿意参与互动和送礼物打赏。造假方式三:直播平台和网红经纪公司相互合作。比如说,经纪公司低价大量购买平台的虚拟礼物,再刷给自己的签约主播,通过“天价打赏”噱头、水军造势等手段把主播捧成“网红”,提升平台流量,最终吸引大量普通网友打赏。整个过程,只有掏出真金白银的普通网友的利益受损,直播平台、经纪公司和主播只付出了少许成本,就能按比例分得巨额利润。
二、网络直播健康发展的引导建议
(一)国家:加强监管行业乱象 营造健康直播市场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行行业,国家要加强完善网络直播的配套法律规范。现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j安全法》、《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活动的规则制定者,是直播行为的技术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直播行为的组织者和监管者,应当对利用其平台服务产生的内容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网络直播平台必须持有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需加强执法力度,采取接受群众举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保持打击低俗直播的持续高压。
国家要加强社会共治: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相结合,形成“政府+资本+平台”的三方有效互动,营造健康发展的直播市场。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将违法直播平台及个人纳入信用记录,并在各部门间共享信息,加大违法成本。畅通网民的举报渠道,完善实时监测和投诉举报机制,有效查处违法行为。
国家应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措施。
(二)企业:严格自律积极创新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行业内种种乱象,百度、新浪、搜狐、爱奇异、乐视、优酷、酷我和映客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直播)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表达行业态度。
首届中国移动互联网直播行业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直播行业联盟《北京宣言》”,标志着首个直播行业自律性的行业规范达成广泛共识,也意味着直播行业不再“任性”,直播平台不再“野蛮”,直播内容不再“驳杂”。移动互联网直播联盟将采取主席单位“每年轮换”制度,同时坚决执行“主播实名登记”和“主播黑名单制度”,引入“平台严重违规自觉退出机制”,约束联盟单位行为,并邀请“第三方”组织机构和研究单位对联盟成员进行监督。
网络直播平台要依法运营,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做良心网站。
网络直播平台转变思维观念,更加主动地摆脱低俗标签,改变盈利模式、创新节目内容。强化部门设置,规范信息流程。要加强跨部门、跨地域协作执法,汇聚合力,严加治理网络直播平台涉黄低俗现象。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应当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重新注册账号。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提高技术条件。健全信息审核、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提供与信用等挂钩的管理和服务。
(三)个人:网红自律提素质 网民举报勇监督
不论通过何种方式走红的网红们,都是因为能提供吸引人气的内容产品。但是如果一成不变地推出取悦受众的或者低俗庸俗、重复抄袭的内容,不但网红经济现在的红火很有可能难逃“泡沫”的宿命,而且一旦越过“红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直播不能“向钱而生”,要遵循社会公德,传播积极、健康、主流的内容。网红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律意识,避免空心化、低俗化、庸俗化的直播内容,切断源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应接受社会监督、受理公众举报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公众参与网络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对于网络直播中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有责任进行举报监督,营造健康的直播发展环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对举报结果不满意或者投诉举报补偿的情况下,可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
三、结语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越来越受广大网友青睐的传播方式,我们应该用理智、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一方面,要对网络直播这一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创新持肯定态度,其存在就是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延伸,我们应该支持加强互联网与其他产业形态的深度合作交流与对接,不断满足行业发展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网络直播的两面性我们要科学地对待,承认网络直播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出台相关措施合理规范直播平台的行为,引导网友勇于举报监督并主动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以身作则,促进网络直播的良心、健康和持久发展。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继涌现,网络视频直播就是其中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它具有强大的传播性、互动性,广泛的受众性和独具特色的盈利模式。本文将重点探究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现状,分析它的目标受众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大视频直播网站,探究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内容和盈利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且归纳总结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直播 直播受众 直播盈利模式
网络视频直播是一种通过影像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逐渐兴起,已经从单一的内容形式扩展到各个领域,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以YY直播间、战旗、熊猫、斗鱼、映客等直播平台为突出代表。例如YY直播主要分音乐、舞蹈及脱口秀等,斗鱼TV主要以网游竞技游戏为主,战旗TV则以娱乐和竞技为主。根据网络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月30日,斗鱼TV日均IP登入约558万,虎牙TV日均IP登入约261万、YY娱乐66万、熊猫TV198万、战旗TV93万等。这些平台出现得较早,主要是从传统PC端模式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网络直播平台。这类以娱乐为主的直播平台,其主播多为签约主播,以PC端传播为主,主播主要通过与观众线上线下的互动来获取盈利。除此之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以手机APP为载体的网络直播平台也相继兴起,例如映客、一直播等。手机直播不同于以往的PC端直播,它打出极简设计的理念,逐渐简化直播的环节,同时以“零准入”、操作简单的优势,开启了全民直播的交互时代。在这类以手机APP起家的“简约派”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没有明确的分类,主要是依据观众数量与主播热度进行打榜推送。此类直播平台呈现出系统分类不明显,主播数量甚广,参与人数众多等特点。
随着直播业的兴起,主播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不同于起初的素人直播,明星们也开始通过直播来直接与观众互动、对话。其中还有不少明星通过直播为直播平台累积人气,同时多将直播所获盈利捐给慈善机构,传播正能量。可见,直播已成为媒体传播与娱乐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网络视频直播受众分析
网络直播平台如此火爆自然有其卖点。一是展现人生百态的各色主播,无论长相、身材还是人格魅力,因为主播的原因而每天定时观看的受众不在少数;二是直播视频内容本身对受众的吸引力;三是网络直播这种播放方式打破了传统电视放送的常规,受众随时切入观看,选项也大大增加;四是对主播而言,网络直播几乎是零成本且没有事先审核,圆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五是网络视频直播极大程度上促使用户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对主播本身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并且从中获得盈利。对于观看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虚拟的直播空间找寻存在感,满足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满足感和虚荣感。
网络视频直播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其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受众对它有了需求自然能助力市场壮大。我们可以将受众的需求大致概括为“双向互动”“快餐文化”“存在感”。
首先是“双向互动”的需求。“弹幕”与“直播”都是现今被炒得比较热的概念,弹幕、直播的共同特点是“互动性”。而直播的互动性更为典型,其主要的体现就在于主播与观众之间的深层次的互动,观众的点赞、评论、刷礼物等行为都会实时地反馈给主播,进而影响主播的行为。同时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同样受到关注,人的趋同性不容小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觉自然很好。
其次是“快餐文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时代性的变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用户不再需要郑重、严谨,而是渴求搞笑、娱乐、颜值这类被评判为不含精神文化内涵的内容。这种适应与现代人的“快餐文化”已成为中国大部分网民的“追求”,这种没有经过精心加工的视频画面更加偏向类似“纪录片”的真实性。专家权威让渡给平等式对话,展现了互联网在“信息平等”方面的价值观。
最后是“存在感”的需求。生活与网络的反差一直都存在。不论生活中是否受到关注、是否成功,大部分人在网络中都有刷“存在感”的心理和需求。大家只是想一起凑热闹围观,然后在直播过程中找点存在感,例如用钱买礼物送给主播来吸引大众的注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群看客。
网络视频直播发展模式
目前,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主播的主要盈利是来自于观众所送的礼物。我们以女主播为例,一般较为系统的模式是直播平台会与经纪公司合作,经纪公司负责寻觅一些样貌姣好的女生进行培训,专门训练其形体、舞蹈等。这一点类似于日韩的专业造星模式,区别在于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之后观众刷礼物会变成女主播的主要收益来源。礼物按等级,常为几毛钱至千元不等。所得的收益会在网站、经纪公司、主播三方“瓜分”,一般情况下主播可得总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对粉丝而言,被主播提名是件幸福的事,赠送千元一档的礼物,打赏信息连同赠者ID,会在所有直播间弹幕公示。这让置身于万千观众的金主们找到了有别于他人的存在感。”有时为女主播刷礼物甚至成了“富人”较量的一种“游戏”。之前,在一位韩国主播的直播间里,王思聪与另一位观众就打赏展开对刷,两分钟内,俩人共计打赏约40多万元,激动得女主播当场哭泣。而媒体报道的原因是,在观众的起哄下,王思聪遭到了对方的挑衅。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视频直播是“土豪”竞技的平台,富人在平台争相送礼,围观群众会极大程度上满足富人们的“炫耀”心理。此外为了让人人都有机会与主播进行互动,平台也会有免费礼物送给一般签到观众。这样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主播进行适当的互动。
一个主播的收益绝大部分时间取决于直播间平台上的曝光度。这时,雇水军自刷、运作公司推举、与名人互动以及c大主播连麦的方式屡见不鲜。与现实中的娱乐圈一样,话题度与曝光度永远是主播取得收益的前提保障。现今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渠道:一是明星代言宣传。映客的代言人为UNIQ,一个拥有很多粉丝的中韩组合,通过他们的代言,支持他们的粉丝也会下载使用映客。映客在后来的发展中,“靖王”王凯、“古装美男”严屹宽、韩国艺人李钟硕、汪涵及天天兄弟、“杀姐姐”马可、“功夫小子”释小龙等都是映客的常客,映客直播已经成为众明星与粉丝互动的最有特色的平台。二是客户端的转变。最开始的网络视频直播是从电脑开始的,比如YY直播、战旗直播、斗鱼直播等,他们都是通过PC端直播来吸引大部分网民,PC端直播发展了一个阶段后,发展趋缓,有远见的商家就看见了商机,转变直播的客户端。移动端直播的发展可谓满足了广大网友的需求,映客APP主推移动端,这样观看直播会变得容易。三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目前映客的登录方式有新浪微博、微信、腾讯QQ和手机四种登录方式,直播的时候就可以把链接分享到第三方平台上,让更多的人看见,他们就能通过主播分享的链接进入到直播里。此外小主播也可以与大主播“连麦”,这一形式也是推广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大主播同意连麦,那么小主播的画面就会出现在大主播屏幕的一角,这就间接地吸引受众进入小主播的直播间,从而提升人气。
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监管问题。网络直播时效性强,同一时间段直播的体量大,这使得网络直播视频很难被及时有效地监管。得不到监管,网络上就容易出现一些粗制滥造、淫秽色情的内容被大量传播。例如,近期网络中频繁曝出女主播不雅视频的事件,也有人形容这种现象是早些年监管不完善时色情直播间异曲同工的伪装。总而言之,在内容监管方面,网络直播属于“灰色地带”,稍有不慎就可能越界。关于此类内容的监督与管理是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平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内容创新形式问题。现今,网络直播异军突起,直播平台大量涌现。其直播种类多樱但是内容展现常常大同小异。主要占据市场的有游戏直播、表演直播、聊天直播等形式。游戏直播的主要形式是主播一边玩游戏,一边进行直播。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现今国内的网络直播内容种类、形式都十分单一,同质化情况严重。除了有名的大主播以外,小主播的特色不突出,一些直播内容也较难给受众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只是为了娱乐消遣。
三、技术支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VR技术的发明,现今受众对于传播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随着直播的继续发展,如何提供更为优质的画面,如何让录制更加专业化,都成为网络直播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受众分散。与现今的各种新媒体形式相比,网络视频直播受众比较模糊。如果单从网络上进行互动,主播很难了解受众的具体需求,也无法准确的划分受众,针对受众做出直播内容调整。因此其受众呈现出分散严重,流动性大等特点。这点不适合网络直播的长久发展,用户粘性较弱。因此,巩固直播受众也是网络直播的一大问题所在。
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技术的发展,现在各大媒体都在迅速的融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种宣传推广、获取盈利的手段。随着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现今各类视频直播网应运而生,直播的视频层出不穷,其内容也涉及广泛。事实上,视频直播现已成为新媒体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具体的分析不难看出,与传统图文的内容推送相比,视频更加适合网络传播,而在传播过程中还具有互动性、交互性等特点。
2016年,整个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也显现出众多问题。比如平台直播内容侵权、平台内容监管不严。自2016年1月10日斗鱼直播平台的“直播造娃娃”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开始加大了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意味着网络直播行业开始进入有序发展阶段。虽然网络视频直播行业存在许多乱象,但是网络直播已经有了可观的盈利。虽然盈利收入不稳定,但是平台与主播间有着明晰的利益分成。在用户规模实现量的突破后,未来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更好地实现质的转变,是接下来网络视频直播平台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摘 要:本文基于媒体直播系统,进行了网络视频资源库需求分析,阐述了资源库构建原则,给出了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和模式,强调资源库和资源多任务并行与融合的建设优秀,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介绍了网络视频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比较分析选择基于文本和基于内容并举的视频检索方式,设计了个性化的视频资源推送机制,最后介绍了资源库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关键词:媒体直播系统;网络视频资源库;视频检索;推送机制;评价指标
一、引言
笔者分析了从2008年至今的本校网络视频资源及资源库发展建设历程,发现本校网络视频资源及其丰富,类别多样,多部门多角色人员参与。期间全校范围内组织优秀教员录制课程教学视频约500课时,制作电视教材约100部,每年组织视频公开课、微课评选,MOOC、SPOC视频制作,校内示范课展示、名师讲堂、周二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视频课、校内外专家授课视频、视频会议、各类主题视频设计大赛等数目庞大,学校图书馆还有多个独立的媒体资源库,如网上报告厅、合众视频数据库、军兵种新闻视频资源数据库等,但近年来很多库已经没有更新内容了,另外各类视频素材、片段不计其数。同时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有两个学院(分别在两个校区)都建设了影视网站,其中一个是笔者设计开发的流媒体影视网站,界面友好,导航清晰,内容更新快,同时提供最新的图文影视快讯,里面有大量的影视视频资源,包括学员原创视频栏目,从建设运行以后,得到广大教员学员的喜爱,访问量激增,只可惜院校调整后,该网站无人维护,目前闲置。另外还有两个Ftp服务器,里面有大量的视频资源,用户需要时登录查找,费时费力。分析下来,总体感觉视频资源丰富,但杂、乱,使用极其不便。笔者认为,为了助力校内网络视频资源的发展建设,发挥网络视频资源教学应用潜力和价值,构建资源高效整合、便捷好用、功能齐全、服务至上、用户青睐的高校网络视频资源库是很好的方案。
建设网络视频资源库方案有很多种,就本校而言,有三种方案:一种是整合现有人力资源根据系统需求自行设计开发;第二种利用现有应用成熟的站群系统搭建;第三种利用现有正在试运行的网络电视媒体直播系统搭建。笔者分析认为,技术是手段,应用才是根本目的,本着有现成的能用好用的就不去费劲开发。分析后两种,各有各的优缺点,站群系统在内容、用户管理方面更具优势,近两年本校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是基于站群系统,但其整个硬件配置和速度稍微欠缺,而媒体直播系统由于其硬件配置高、容量大,特别是其特有的流媒体技术和P2P与CDN融合方式的信息分发传输技术使其在网络视频资源库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本文选择媒体直播系统作为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的平台。
二、媒体直播系统概述
笔者通过文献调查了解我国高等院校校园网该系统或平台的相关建设情况,调查显示:高校一般都建设有自己的媒体直播系统,部分高校提供了内容分类齐全的视频信息浏览,用户原创作品的、实时播报、网络直播室等服务,用户界面友好,导航清晰,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性视频资源平台,但交互性不够,评价受限,网络社区功能匮乏,信息资源共享欠缺。就目前的技术来说,这些都可以通过升级改造解决。
本文选择的媒体直播系统是基于宽带高速IP网,以网络视频信息资源为主体,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机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是一种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服务为目的的全新技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多种网络为媒介,利用数据包的方式向用户传输图片、文本、视频、音频等信号,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收看、视频点播为基础,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网上社区等综合性服务的网络平台,平台具有交互性、传播性、个性化、共享性、综合性和便捷性的特点。
本校媒体直播系统采用以Java为主线的JSP平台架构,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Web服务器为Tomcat-5.5_v5.0,Web内容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8,信息分发传输采用P2P技术与CDN技术融合的方式。
系统主要实现电视直播、自动录制点播、媒体资源点播、大型活动、视频会议和课堂直播、点播、评价、网上社区、投票以及其他可扩展增值应用等。
三、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
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否则只是又多了一个没有发展潜力、效用不大和不可持续性发展的平台。需要全面分析用户对资源库的需求,资源库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体系结构和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征和频资源检索特征向用户推送视频资源,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资源库的可扩展性,易于升级,方便资源库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1.网络视频资源库需求分析
网络视频资源库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行管后勤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校园师生日常工作、学习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教员可以很便捷地检索到课程教学所需要教学视频或微视频,课堂在线无障碍快速播放。
教员检索到课程教学视频片段或视频素材,能够快速下载,同时下载媒体直播系统提供的傻瓜型视频剪辑软件,一次性绿色安装,终身使用,编辑适合课堂教学的视频内容,完成后实时输出上传到媒体直播系统相应栏目,课堂无需携带U盘光盘直接进入媒体直播系统,快速搜索播放。
教员可以制作课前预习片段及相关信息,到相应课程栏目,告知学员稿件名称,提前搜索观看,教员可以实时看到学员点击数,以及学员在稿件信息下方的评价和心得列表,便于教员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和侧重点。
教员可以在媒体直播系统网上社区建立所授课课程版块,组织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基于项目的讨论或基于任务驱动的讨论。可以是课中微讨论,也可以是课后大讨论,布置作业,可以在社区版块中上交,若包含视频,还可以择优到视频库供大家鉴赏反思。
学员可以共享资源库,在线观看和下载各类视频资源,可以快速注册并上传编辑好的自创视频,具有评价权限、具有社区讨论资源分享的权限。
2.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原则
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实施,这样才有章可循,笔者经过文献分析和本校多年视频资源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如下建设原则:
(1)服务性原则。网络视频资源库体系结构设计、资源更新与推送以及与资源库课程栏目对应的网上社区版块设计、功能划分、权限设置等都应具有服务理念。
(2)整合性原则。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主要是设计功能和服务更加完善,体系结构更加完整,用户体验更加友好,更能发挥视频资源在高校师生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应用价值,但不是资源建设从头开始,从零开始,而应该充分整合现有视频资源,丰富新媒体系统的资源广度和深度。
(3)可扩展性原则。网络视频资源库做到扩展简易便捷,为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可扩展性主要是两方面的扩展:一是功能模块的扩展,即基于网络视频资源库的数据库开发需要的功能模块,如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和使用浏览等信息,开发视频资源价值评估模块;二是可以便捷的增加子库,便于新学科新课程新领域新活动视频资源的便捷入库。
(4)实用便捷性原则。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最终的目的是应用,而不是面子工程或为了应付检查,无论是资源库的使用还是资源的应用价值都要从师生的需要和使用习惯出发构建,让师生觉得资源库简约而不简单,想要的信息资源一眼就能看到,一键就能搜到。
(5)交互性原则。交互是当今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离不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在线交互平台,网络视频资源库的构建重要服务对象就是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中的师生,因此,设计资源库时要切实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突显其交互性。
(6)开放共享性原则。开放共享是视频资源库得以茁壮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开放共享,才能吸引用户,才能逐渐壮大资源库的规模。
3.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方法
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需要一个完善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全局性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资源库建设分两个层次:一是库建设;二是资源建设。两个层次彼此关联,互为基础,优良库的建设为资源的、存储、管理、检索与应用提供前提条件,而丰富高质量的视频资源为视频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依据需求分析进行总体设计,媒体直播系统若不满足总体设计功能与技术需求,由技术保障部门改进、升级或拓展,满足需求,进入体系结构架构,体系结构定稿对照媒体直播系统,详细分析媒体直播系统能否满足要求,确认满足需求,进行资源库的分级分类流程,分级分类需要从多元角度考虑,涵盖学校日常四大类工作和师生文娱活动、创新活动等。新学科、新课程、新项目和新活动需要在资源库相应级别里增加分类,经审核通过可以新建分类栏目,同时需要在线讨论的可以在网上社区开设相应版块。
资源库的框架构建好后,将进入资源的建设,即进入建设模式的优秀,分工协作,多任务并行与融合[1],视频资源库的良性循环是建设健康高质量丰富视频资源的关键。分工协作,涉及多专业、多部门人员共同协作,从两方面丰富和建设资源库:一方面建设校本视频资源,由组织协调部门牵头,联合资源开发、技术保障部门,邀请学科课程教师、领域专家等定期组织课程电视教程、学术讲座、微课程、MOOC、SPOC、课堂直播等的视频摄录,编辑成片,经资源评价部门审核通过,由资源管理员入库。另一方面,建设非校本视频资源,由信息采编部门负责对信息源的研究和采集,经过一定的评价、研究评估流程,成功采集后,由资源评价部门审核通过入库。多任务并行的结果是使更多的优质视频资源分类入库,方便用户检索,在线播放或下载,用户可以利用下载视频素材,再加工编辑上传,或上传用户原创视频,经过资源评价部门审核通过后共享,用户在上传时可以参考资源库地图确定栏目,若仍有栏目疑惑,可以咨询资源管理员,必要时可以申请新建栏目分类。
资源推送部门可以主动选择优质资源或新视频向所有用户推送,也可以根据特征关键词,推送给具有类似特征的用户,还可以在社区中公告视频资源信息。
整个视频资源库是一个良性循环动态共建共享的系统性平台,使用该模式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将有助于视频资源在高校各方面的有效应用,必将助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建设。
4.网络视频资源库构建
遵循构建原则,依据构建模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网络视频资源库。笔者根据我校的校情分析网络视频资源库的建设过程,资源库的总体设计、体系架构由信息管理中心总体规划,由组织协调部门协调教务处、研究生处、高等教育研究室、图书馆、科研部等各职能部门及邀请院系教研中心部分教师和专家对总w规划进行多次论证,并依据本校的学科专业体系和项目、活动、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求等进行分级分类。
资源库一级分类为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行管后勤、政工教育、原创基地、校内新闻、专题活动、校外媒资、电视点播等。教育教学下级分各学科专业和训练演习,学科专业下级分各专业课程。学术科研下级分学术讲座、科研活动、专家授课等。政工教育下级分校史印记、教员风采、唯美校园、军理工故事、微访谈等。专题活动下级分名师杯、MOOC、SPOC、微课、辩论赛等。校外媒资下分各类视频子库。电视点播下分各电视频道,电视频道下分需录制的各栏目。分级分类尽量控制在三级分类以内,分级分类也是动态的,随着新学科专业、新课程、新项目和新活动的增加,分类也在不断丰富壮大。
与分级分类对应的网上社区建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基于媒体直播系统数据库开发的虚拟社区模块,这是部署媒体直播系统时自带的附加增值功能,如果媒体直播系统没有该功能模块,可以选择第二种建设方案,即采用第三方虚拟社区开源程序部署在增值应用服务器,本校采用通用的社区论坛软件系统Discuz!X3.2,由技术保障部门负责安装部署,信息管理中心美术设计人员设计界面,网站编辑人员重新对系统用户界面进行编辑,对系统进行合理设置,由资源管理员对照资源库的分级分类开设相应版块。
分工协作涉及多部门协同工作,主要有信息管理中心、图书馆和组织协调部门,信息管理中心主要负责资源开发、技术保障和系统管理,图书馆主要负责信息采编、资源推送、资源评价等,组织协调部门可常设也可由教务处、研究生处等部门临时抽调,定期组织校本视频资源建设。
5.网络视频资源检索
随着网络视频资源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对这些海量视频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以达到快速、有效的检索是构建资源库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往本校建设的视频网站等主要采用基于元数据文本的视频检索方式,这种检索方式主要是依据上传者对视频信息的理解,使用文本对视频进行标注,它的点是简单、快速,但对视频描述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描述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检索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管理者和用户检索的需求。从长远的发展建设考虑,选择基于文本和基于内容并举的视频检索方式较为合适,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既能向用户提供基于颜色、纹理、形状及运动特征等视觉信息的检索,又能提供基于高级语义信息的检索,具有在镜头、场景、情节等不同层次上进行检索的功能,能满足用户基于例子和特征描述的检索要求[2]。
6.网络视频资源推送
个性化视频资源推送是视频资源库的一大亮点,能够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便于资源推广。个性化资源推送,即根据用户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联与匹配度,提取资源推送给用户。高校网络视频资源库有别于一般的视频资源库,因此,其资源推送也不同于一般的推送机制。用户属性特征库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户注册时填写的用户信息,即用户属性,包括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性别、联系方式、Email、地址等)、扩展信息(兴趣爱好、个人经历等)、专业信息(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等)。另一方面是用户查询资源时,获取用户查询的文本描述和示例资源特征提取以及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分析获得的个人行为趋向特征。资源属性特征库一方面来源于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如资源名称、分类信息、者、制作者、应用领域、关键字等;另一方面来源于视频资源特征提取。当视频资源更新时将资源特征与用户特征关联性和匹配度高的新资源通过邮件方式推送给用户,当用户登录视频资源库,在平台用户中心按照关联性和匹配度高低将视频资源图文列表推送给该用户,便于用户点击浏览。
四、网络视频资源评价
针对网络视频资源库中海量视频资源的评价结果反映了视频资源的优劣,为用户使用资源提供参考,为资源建设和采编提供依据。本系统视频资源评价指标是用户评价和在线播放与下载量,用户评价主要有评价等级和评价用语,评价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差,每个注册用户只能评价一次,系统自动统计评价数据,并且可以图形化显示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为《军事通信基础》“抗干扰通信”微课程用户评价图形化显示,结果一目了然看出参与评价用户数量和各个等级数量与占比。评价用语可以评价一次,也可以追加评价,用户评价描述虽然较为主观,但能够为资源建设、采编以及课程教师提供更为详实的意见。在线播放和下载量能够反映视频资源的受欢迎程度,播放与下载量越高,说明该视频越受用户的欢迎,资源利用率越高。
视频资源的用户评价数越高,评价结果越准确客观,同等级类别额定时间内视频在线播放与下载量具有比较评价的意义。通过文献分析,目前视频资源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姚金良等[3]提出的视频资源自动评价方法主要适合多门同类视频课程和具有相关性视频集的质量比较。本系统视频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分析与确定,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对于单个视频的客观准确量化评价有待后期研究。
五、结束语
笔者在分析本校网络视频资源及资源库发展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依托校园网络电视媒体直播系统设计架构与建设网络视频资源库。文章强调资源库的良性循环动态共建共享,依据需求分析,遵循构建原则,设计完善合理的全局性网络视频资源库建设模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库建设。为了提升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效率,选择基于文本和基于内容并举的视频检索方式,设计个性化的视频资源推送机制,设计合理的视频资源评价指标与方法,不断提高网络视频资源库建设的质和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行管后勤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校园师生日常工作、学习需求,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助力智慧校园转型。
【摘要】网络直播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已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很多网络直播的不利因素也被家长广为诟病,但是利用好网络直播,是现代化德育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络直播 德育 因势利导
一、引言
2016年被称之为“直播爆发元年”,网络直播虽然仅仅是一款手机应用,现在已经变为青少年一代的热门话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2017年2月,由人民日报社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正式开通。
二、网络直播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平台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网络直播是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相关会议、背景介绍、方案测评、网上调查、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相关行业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现在,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超过200家。据陌陌公布,头牌主播的年收入就达到1600万元,挣得可比一般明星多,身价直逼一线明星;也有在线教师1小时挣万元, 时薪收入超网红女主播。截止2016年10月,网络直播在证券公司的行业预测中,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有研究甚至认为2020年网络直播及周边行业将撬动千亿级资金。
对网络直播平台的出现大家的评价褒贬不一:福建某知名高校教师认为,当前直播平台里的内容多是聊天、唱歌、喊麦、跳舞等为主;也有月薪3千的小伙子椴网络女主播欢心,挪用30万公款打赏的新闻,让人不禁唏嘘;当然也有《教育平台纷纷试水“直播+教育”》这样的新闻报道让人看到网络直播平有益社会的一面。
三、网络直播的特点
面对如火如荼的网络直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网络直播的特点。当下网络直播主要有这四个特点:
1、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与行政监管的缺失并存
尽管之前有快播这一涉黄网络播放软件被查封,快播所属公司的负责人被判刑,但现在的直播网站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监管不力,直播内容五花八门,更有甚者为涉黄直播。主要问题在于网站的监管方式主要是人工审核,做不到及时发现、全面覆盖。很多网友、家长呼吁直播要尽快完善立法,加大加快对不良网络直播行为的惩处力度;监管职能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查处力度,将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作为一个常态化的执法检查,扩大对不良信息以及违法行为的打击范围。
2、网络直播由单向交流的形式发展为双向实时互动
以往的网络直播主要是体育运动的电视台网络直播,主要的交流形式为网友在网页下方留言,后来的交流形式发展为弹幕。现有的网络直播平台在原有弹幕的形式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媒体互动滞后和传统直播单一输出的问题,受众(网络直播的观众)与播客(直播间的主播)间可通过弹幕、点赞、送礼等方式展开交流,交流不再局限于一对一,实现了一对多,乃至多对一的即时互动,对比传统直播,现在的网络直播娱乐性、反馈性、感染力更强,但也很容易滋生主播和观众之间实时传播不良信息,不良信息迅速蔓延等难以管控的问题。
3、内容由泛娱乐化向专业化转变
第一批看直播的网友主要是看体育赛事直播,渐渐地解说就变成了主播,主播的内容范围从体育赛事扩大到游戏竞技,再到产品会等等。2017年网络直播受众的群体视角范围逐渐从“看热闹”慢慢的“看门道”,很多除了体育赛事,新闻会,演唱会等进一步扩大,直播网站的栏目分类更为精细,内容涉“教育”“活动”“科技”等众多领域。2017年,直播网站还将注意力放在独创类特色节目,打造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也就是俗称的“网红”主播,直播内容逐渐从娱乐化转向专业化,有专业化走向产业化。
4、百家齐鸣,多元文化迸发,依旧存在信息价值缺
可以说在2017年直播平台主要特点为“万紫千红”,在直播平台内容的百家齐鸣已经不足以形容,因为多元文化同时共存于网络直播平台,明显形成;了一种新型网络文化,尽管很多有价值的典型直播代表,但在利益驱动下也出现少数直播“三俗”等内容吸引眼球的情况,污染网络空间。但是直播的很多内容均为日常行为杂事,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属于年轻人茶余饭后谈资,对社会推进的意义不大。
四、因势利导,通过直播引导学校德育工作
笔者有幸于2017年3月4日参加了在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演播厅举行的《福建省2016年度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会》,会期间,笔者注意到有两个直播团队在自己的网络直播平台同步直播会现场,一个是官方的网络直播平台:“海博TV”(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依托优质电视、广播内容资源,以音视频节目为优势,以资讯传播为优秀,全力打造的专业互联网平台;另一个是由福建师范大学校的“福师大萌小葵”直播平台。据笔者与工作人员和师范大学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会会一直同步在“海博TV”和“小葵直播”这两大直播平台中一直播出“福师大萌小葵直播”上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无法到场的观众朋友和同学纷纷积极通过网络参与互动。根据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全场活动共有4.3万人次观看。“福师大萌小葵”直播的团队主要是由校团委的学生学生组成,“小葵直播”还对新生联谊晚会、走进挑战杯、体验小葵馆、红色集邮展、青春健康跑等近30场活动进行了在线直播,他们自豪的告诉笔者他们被被团中央授予“直播青春正能量”奖,对师大迎新工作进行现场直播,共有14.9万人次收看,观众进行实时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对待网络直播这一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三俗”直播而对网络直播这一平台进行全盘否定,不能因为很多年轻人沉迷“三俗”直播而全盘否定,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师范大学的“小葵直播”让4万多人第一时间观看践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下转241页)
2016年作为微博直播元年,以其不可比拟的即时性、真实性,以及给用户与主播“零距离”接触的既视感体验,得到了愈来愈多人的追捧,这种新社交新手段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介,从过去的电视台垄断直播的时代,到现在全民直播的时代,网络直播改变了传统的直播格局,直播也走进了“随走、随播、随看”的3.0移动视频直播新时代,新的媒介传播格局正在被构造,全民参与的时代愈发蓬勃起来。本文将从微博软件的直播平台---“一直播”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网络直播的出现,和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以及问题等,如网络直播的主播群体产生过程,网络直播对网红经济的辅助发展功能,微博直播是怎样在网络直播平台中成功突围的,以及微博如何利用微博直播反作用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等等。
电视直播网络直播传播格局直播模式影响力
一、绪论
电视直播作为一种单向传播的模式,最开始被应用于各国重要新闻及国际赛事的转播。在2016年到来之前,直播似乎只是电视媒体的专有特权,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媒体的传播内容。小视频的出现让人们初步感受到了实况转播的快捷与生动,随后各类新生的网络直播APP软件以其无可比拟的即时传播、即走即播即看、软件使用免费的特点以及主播大多是拥有靓丽外形的年轻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与使用。
网络直播软件的出现和兴起,让传受双方能够及时的获取对方的信息和资源,这种提高受者参与度的模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同时促进了直播的普及,据统计,2016年中国现有的网络在线直播平台有200余家,平台市场规模高达90亿,平台用户的规模则高达2亿,同时在线人数可达400万,同时在线房间数量有3000g。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网络直播新形式催生主播群体
网络直播这种社交新形势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同样也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这种线性的、不可修改和撤回的特点对真实行的保障是前所未有的。网络直播新形势的发展同样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和经济的延伸发展。
从最初的直播新闻类到现在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直播,网络直播内容呈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类型不同的直播精准的投向自己的内容市场,观看直播的人群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区别于普通的同质化同类化视频播放网站,这种直播市场的多样化繁荣发展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粉丝和看客,同时也催生了更加多的兼职或职业主播,网络直播经济产业也在无形中催生。
“网红”一词的出现,大多指在网络上有一定关注度和粉丝群体的网络红人。曾经一手推红了“芙蓉姐姐”“干露露”等人的的网络推手“秦火火”被捕,引起业界一片哗然之声,曾经隐藏在阴影之下的网络推手公司这一行业也浮现在了社会众人面前,他们大多披着“模特公司”“传媒公司”的外壳,实则为网络红人的制造机器和推手。这些经纪公司会挑选、签约长相甜美又颇有才艺的女生进行统一的培训。在网络经纪公司包装下,主播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流量、和更多的观看者,走红的几率也会大大升高。
三、网红经济模式的形成
通过网络走红后,“网红”大多会通过录制一些短视频,其中包括美妆教程、穿衣搭配教程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以自己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推广,利用粉丝的关注程度引导粉丝消费,类似于熟人经济的消费模式,这种心理的影射会使粉丝从对网红的模仿中得到外在形象满足感,而网红们在抓住粉丝这一心理后顺势创办的美妆店或者成衣店,也就更加能被粉丝所接受了,这种经济模式下的创收被称为“网红经济”。近42%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产品的质量和喜好程度支持自己喜欢的网红店铺并进行购买消费。这些群体以大学生和已经工作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年轻群体为主。
网红经济也成为了近几年来经济领域的一个奇特景观现象,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网红”,却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经济营销额,强大的话题性、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正视网红这个群体,以及他们背后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最为轰动的网红经济消息应属2016年初“papi酱获网络公司融资1200万”,一名通过录制短视频走红的网络红人,是有怎样的能力让网络公司可以融资上千万打造她,只为了她视频后首次推出的papi酱定制广告位。工作室的成立更把papi的模式推向了专业化和公司化,树立品牌,完成了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转变。
据统计,2016年网红产业产值将近580亿元,这一数据让很多人对网红经济的看法由“美丽的泡沫”向“未来的走向转变”。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从关注度上来看,25岁左右的年轻人和20岁以下人群相加,所占比重达87.2%。从消费群体上来讲,“85后”是网红店铺主力消费人群,占到消费总人数的49%,年轻女性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网红经济的受众这一看似狭小的受众群体却创造了如此大的经济消费能力,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奇观。
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直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到2020年,总规模还将上升至1060亿元。其中,仅移动秀场直播一项,预计就将拿下4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四、微博直播平台在网络直播当中的发展
直播其模式的优秀是受众全面、即时的参与和互动。直播人在活动现场,通过控制多技术、切换传受双角色,将丰富的现场信息以多种呈现方式传递至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在大量受众的即时互动下直播信息完成抵达和扩散。这种两端能够直接的进行信息的交流,让受众从单一的接受信息变成主动地参与者,参与感,关心程度自然也会提高。基于微博直播的效应和效果,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微博政务的专栏,中国第一位选择在微博上进行直播受访并对危机事件进行回应的厅级以上官员杨达才(网络称其为“表哥”),充分展现了网络直播对当今社会报道模式的改变与冲击。
网红经济的发展强烈需要“直播”这个平台来吸引人气,于是拥有巨大粉丝基数以及网络红人聚集的新浪微博客户端,顺势推出了合作直播平台---“一直播”。微博利用其已有用户作为直播观看群体,同时利用认证明星和红人大V的影响力作为吸引点,迅速聚集了大批的观看者。“一直播”建立在微博之上,因此不需要用户再额外下载任何的软件,用户通过直播的链接即可跳转至主播的直播画面,同时即使错过了主播的即时直播,也可以找到直播的回看,这种方便快捷的操作也迎合了微博使用群体年轻化的这一趋势。
除了直播功能,还有很多的功能吸引着年轻群体,微博“热门搜索”的这个功能甚至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代替新闻软件的选择,微博“one to n”的传播模式也加剧了消息的传播,全民微博时代的信息关注度也是微博使用者的使用点之一。这些功能不断在巩固自己原有的使用者群体,微博发展未来的趋势势必要迎合新鲜的网络元素,只用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握受众心理,让受众有较强的参与感和使用感时,才会提高微博在同类社交平台软件中的优秀竞争力。
换句话说,微博很适合于未来移动通讯或者移动互联网之下的这种传播的形态,它成为这样一种传播形态、传播时代到来的一种预设。
五、网络直播现状分析:直播乱象问题
在网络直播的市场当中,水平不一甚至与灰色地带打擦边球也是其不可避免的短板。直播在内容上往往都没有逻辑,大多是零散和无序的,直播平台和监管部门对直播的管理也是缺失的一大重要部分,同时因此怎样利用网络的平台扩大其影响力也是直播所需要继续探索的。
网络直播通过观看者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主播则可以用虚拟的金币兑换真实的货币,这种营销模式使得直播市场在金钱的簇拥下乱象横生,许多主播打色情擦边球的手段吸引观看者,这无疑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挑战,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主播剑走偏锋,去触碰灰色地带,造成了社会的不良影响,然而这不会是市场的本质需求,通过市场决定论我们可以得出,直播的内容终究还是积极地内容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同时许多不具备相应经济实力的观看者一掷千金在网络直播的身上,“男子送30万虚拟礼物示爱主播”“13岁男孩偷刷父亲银行卡打赏主播,竟花光家庭所有积蓄”这类的新闻层出不求,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若网络直播得不到很好的监管和条例约束,那无疑会成为成长中的岔路,因此网络直播规范化制度的出台日益紧迫。
六、网络直播应加强监管体系完善
网络直播的乱象在没有官方的规定和法律的制衡下一直无法完全规避,直到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才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为“风口”上的网络直播立下规矩,对主播的主体责任、对弹幕不能太“任性”的要求甚至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等等都涉及并说明,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无序发展的网络直播业务开始进行全新的治理阶段。这对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无疑使有利的。
除了国家在制度上的完善和监管,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接触受众的直接渠道,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及团队
2.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和信息安全制度
3.完善“应急处置”管理措施。只有相关部门和平台双管齐下,才能够营造更好的网络直播的健康绿色发展。
七、结语
网络直播的出现顺从了时展的大潮流,在其之前产生的“网红”也借助这一趋势大力发展,甚至创造了“网红经济”的奇特景象。网络直播作为新兴的媒介产物,现在仍处于较为娱乐化的阶段,而直播对于新闻的传递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发掘出直播对新闻的强效型,充分发挥起效用,才能使直播行业经久不衰,监管部门的机制完善,也是保驾护航不可或缺的。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愈来愈多的观看者在众多的直播平台中选择微博“一直播”平台观看,是基于其不可替代的主播资源和便捷性,同时更多的用户期望网络直播在提高外在管理因素,除法律监管的健全,平台的巡查监控等等外,网络主播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更重要的,从源头上改变才能根治网络直播平台乱象横生的现状。
摘 要:如今,网络直播越来越火,仅在AppStore就有上百款直播软件,大有当年团购时期“千团大战”的阵势。同时,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主导, 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直播带来了新经济的崛起,催生了新文化现象,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加强网络直播规范化迫不及待。
关键词:网络直播;网红;企业营销;新闻传播
一、网络直播传播现状
网络直播是互联网时代诞生的产物,是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网络直播存在的时间也不过10年而已。在近10年的网络直播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是PC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直播,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
PC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直播:在PC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方兴未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直播平台当属欢聚时代旗下的YY语音等。此时的网络直播主要秀场为主,通过主播表演和唱歌于受众产生互动,不过在直播的空间和时间上,都有很多的局限性[1]。这一时期的网络直播受众主要是受教育层次较低的青少年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以YY语音直播为例,最先在工厂的青少年之间流行,而且当时最火的网络直播也是女性秀场,比如唱歌、聊天等。因此这一时期网络直播内容形式也比较单一。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直播
2016年移动网络直播元年,一大批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崛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直播平台诸如映客直播、花椒直播、斗鱼直播等,甚至淘宝也开设了自己的直播频道。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10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 3.25 亿,占网民总体的 45.8% [3]。这一时期的网络直播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直播形式方面,从原来的秀场直播到如今多样化直播方式。诸如户外网络直播,新闻现场网络直播等,从原来的PC直播,到如今的手机直播、VR直播,以及各种专业摄像头(比如GoPro摄像头)、无人机直播等。在内容方面,从原来的唱歌、跳舞才艺展示。到如今吃饭、探险、教育、日常生活等,可以说直播已经深入的渗透很多人的生活中了。
2.网络直播繁荣与乱象
网络直播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催生了大量的相关利益群体。诸如网红的崛起就和直播离不开关系,例如游戏直播红人PDD以及美食直播大胃王密子君等。甚至凭借吐槽搞笑视频走红的Papi酱在后来的一场直播中,全网观看人数超过2000万,收入高达90万余元。之后网络直播更是成为了明星和受众互动新渠道,诸如在央视春晚后台期间,刘涛就在一直播平台上和网友互动,其网络直播互动性以及实时性的特征,让观众倍感亲切。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各种直播平台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例如斗鱼TV、映客直播、花椒直播、一直播等app。不过网络直播虽然带来了新行业的繁荣,却因为管理不规范引发了很多新问题,诸如“直播造人”等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2]。此外,由于门槛低,直播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而且低俗化的直播内容容易引发暧昧经济,直播中的暴力和辱骂行为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直播产业健康发展刻不容缓。而作为直播从业者,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低俗表演,不违法法律法规,引导受众积极向上。作为受众,我们更需要洁身自好,发现违规内容做到不观看、不传播,而且要及时举报。
同时,网络直播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经济。在文化方面,网络直播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娱乐方式。直播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让观众对于娱乐节目多了一种选择。且主播呈现出多样化和媒体化,例如直播表演,直播教学,直播赛事等。最近由王思聪直播的综艺节目《小葱秀》就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而网络游戏直播红人PDD更是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超过百万,很多游戏爱好者已经将观看PDD的直播成为日常消遣;其次,网络直播也创造出很多新的词汇,如今“谢谢、宝宝”“打赏”等。在经济方面,与直播相关的“网红产业”2016年接近580亿人民币。在线直播平台超过200家。其中直播购物的“边看边买”模式尤为出色。在一些直播平台上,通过打赏的方式让观众和主播互动,不仅促进了双方的交流,而且还实现了主播的收入,可谓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二、网络直播现状对传播方式的影响
网络直播具有着其它信息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在用户体验,交互性,可视性方面都非常出色。因此,在笔者看来,网络直播对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影响。
1.网络直播的实时性
相对于传统的媒体,网络视频直播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分享和陪伴的愿望,这种深入人性的特质也决定了网络直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诸如在直播平台上,主播每天和粉丝受众见面互动,这本身就是一种陪伴。而且因为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具有实时性,主播和粉丝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让粉丝们产生亲切的感觉,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此外直播内容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吃饭直播、游戏直播、美女直播等,满足了不同需求的观众。例如网络直播红人大胃王密子君的走红就离不开网络直播的优势。其实吃饭是很普遍的事情,不过密子君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利用直播方式,和受众直接实时的互动具有亲切感。不过直播这种特性有利也有弊端。其中一点就是增加了内容审查的难度,导致一些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在直播平台上被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的例子就如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直播造人”。这一c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传统媒体上的,这是因为传统媒体先审核内容然后播出的特点决定的。不过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实时性虽然具有同步内容的优势,不过却也增加了内容审核的难度。这也是尽管已经出现了多次低俗直播案例,不过依旧层出不穷的原因。而对于解决这种弊端的方法,相关直播平台应该努力研发新技术,更加准确及时地识别内容画面,及时发现违规并迅速处理。
2.网络直播的互动性
在网络直播中,主播和粉丝之间能够实时互动。以映客直播为例,在主播直播的过程中,作为粉丝不仅可以和主播实时沟通,而且还能够用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诸如映客直播上就设置了充值功能,如果粉丝认可主播,就可以通过打赏的方式增加互动,这个时候主播和这位粉丝会建立一些情感上的认同。随着打赏的不断增加,双方之间的互动也是更加频繁。这种互动性是其他媒介所没有的特性,也是网络直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甚至有钱人会在某一个主播上花费大量的打赏费用。其实这就是一种受众的满足,对于受众来说这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需求[1]。
人人直播时代,迎来了网络直播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不过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例如在2016年6月,快手直播上ID为:吃货&凤姐的一位大妈吃灯泡、吃金鱼的视频引起很大的争议。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求关注、博眼球而已。在近期更有人利用直播方式做虚假公益。在2016年10月份,一群号称做公益的直播人到大凉山贫困地区现场发钱做公益,欺骗观众打赏,却在直播关闭后收回给贫困群众的钱财。这些事情显然已经触犯了法律法规。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应该净化网络直播环境,作为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直播环境的监督和引导;作为企业和从业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网络直播行业的自律性;作为普通观众,努力提高自己的公民素养,拒绝低俗,自觉维护网络良好文化。
三、网络直播的前景分析
尽管网络直播很火爆,却一直有着低俗的标签和印象。而且诸如“直播造人”“直播吸毒”等事件更是屡禁不止,因此也为网络直播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信网络直播行业会迎来自己的发展春天。而且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成本低廉、互动性高、部署便捷等优势。
其实网络直播所体现的价值已经日渐凸显。例如在2017年1月9号,王祖蓝和神舟买买车合作在淘宝上直播,期间作为合作伙伴的神舟一共卖出了2717辆科鲁兹汽车,订单额高达2.28亿人民币,平均每分钟卖出11台。而且这次直播也创下了网络卖车交易额历史记录。可见,网络直播对于企业营销推广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品牌已经悄然利用直播来为自己的企业推广了。小到一些淘宝店铺的网络红人,利用直播让自己的销售额翻倍。例如淘宝红人张大奕,利用网络直播在顾客中建立良好的形象,然后借助塑造的良好形象顺便在淘宝推出自己的电商品牌,从网红转型成功商人。
直播也成为文化产品营销的新战场。2016年5月4日,王宝强在斗鱼网络直播平台上宣传电影《大闹天竺》在线观看人数突破500万,破斗鱼个人直播记录观看人数,所产生了互动效应引发大量媒体报道,是一次很成功的电影营销。
网络直播能够快速聚粉、沉淀和互动,然后进行二次营销。直播的另一大优点是它可以和售卖同时进行。增强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相比传统的营销手段转化率太低的问题,网络直播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性,因此网络直播也被很多企业堪称新的掘金之地。
四、总 结
今天网络直播方兴未艾,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低俗事件,不过相信随着市场的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网络直播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其实,在2016年4月份,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引导下,相关企业出台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随后这方面的法律条款不断完善。在同年12月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新闻直播需先审后播,加强了网络直播的管理和规范,促进了行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摘 要】2016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互联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2016年更是呈现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就超过300家,且数量还在增长。有行业数据称,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400万,直播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处于“高烧”状态的网络直播,也引发了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可以说是监管部门及社会各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主播 直播“新规” 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1月4日,鞍山日报A6版刊发了一则报道《鞍山女孩拍搞笑视频成网红 月入8万元》,报道中的女孩今年28岁,在成为网络红人之前,还当过一段“北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把自己拍摄的视频放到W上,没想到点击量居然超过了1000万次。随着在网上的爆红,女孩辞职做起了“专职网红”,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吸粉,再做广告推广,月收入竟然达到8万元。
无独有偶,年初,在鞍山某所高校举办的一场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一家传媒公司前来招聘“网络主播”。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网络主播”是公司此次招聘人数最多的一个岗位,人数不限,风格不限。按照目前在上海等大城市运营的成熟模式,经过系统培训的“网络主播”年薪可以达到十几万元。如此诱人的条件,让毕业生们趋之若鹜!
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不难想象,现在做直播究竟有多火,有报道称,网络主播月入20万的也并非个例。然而,凡事过犹不及,《14岁少年沉溺直播 月花五千元》《13岁女孩儿挥霍母亲积蓄 “打赏”男网红25万元》……一则则触目惊心的消息见诸报端,不禁令人扼腕,而愈发火爆的网络直播也不断拷问着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直播火爆异常 导致乱象丛生
目前,互联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广泛应用于娱乐互动、新闻报道等领域。而异常火爆的背后,也导致了种种乱象。
1月4日,互联网某直播平台的网络主播身着军装亮相,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浅吟低唱,一时间引起网民的关注。据报道,这已不是该女主播首次以军人形象出现在镜头前。去年底,这位女主播就上身穿制式夏季迷彩服、下身着运动裤进行直播。直播中,有网友点击直播平台的投诉按钮,但没有得到平台的回复。其实,军服有其专用性和严肃性,我国有专门的《军服管理条例》,此种行为显然违反了相关条例的规定。
除了违法违规,还有不少主播为了吸粉,不断挑战道德底线。去年10月,多名网络主播从凉山州越西县前往昭觉县,在昭觉县租车后前往布拖县搞直播活动。当事人假冒慈善活动的名义,给当地贫困村民发钱,直播结束后又将钱全部收回。这一事件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一位当地基层干部表示,凉山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贫困面貌整体正在不断改善,但仍有部分山区群众尚未脱贫,这反倒成了许多网络主播炒作的题材。被曝光的主播事后就承认,“发钱”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
“快手大妈”直播自虐、直播“造人”、操纵无人机偷拍女生宿舍、直播换衣服……网络主播为了涨粉,不惜使用暴力、色情等手段已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事实上,去年以来,公安部门已多次介入调查不良网络直播事件。有主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一男子在网络直播中模仿吸毒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这些事件不仅违背了正常的社会公序良俗,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些直播平台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盲目追求短期利益,通过不良内容吸引用户,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淫秽色情事件频发,涉赌、涉毒问题屡有发生,甚至一些企业以此为手段,为融资、上市制造噱头,凡此种种,已经成了整个行业的毒瘤,也拉低了整个行业的道德底线。
直播“新规”出台 监管力度升级
互联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发展迅猛,其独特的娱乐互动方式、创新的商业模式、庞大的主播和用户群体,已经成为网络文化领域重要的经营模式和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直播平台为了吸引眼球,传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给社会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由此,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直播市场无疑需要正本清源。
2016年11月4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对外。实名登记、即时阻断、新闻信息先审后发、黑名单等措施“剑指”行业乱象。《规定》提到,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
这一规定,对网络平台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今后直播平台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平台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监管者,必须负起监管责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健全平台的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
《规定》还指出,应当建立起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将互联网信用纳入到网络直播治理中,可谓《规定》的一大亮点,也为今后其他互联网领域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让信用与商业利益挂钩,建立黑名单制度后,网络直播全行业就有了必要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标准。
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规定》要求直播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对网络主播还要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认证登记。直播平台应当对网络主播进行身份信息审核,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有报道称,上海市所有网络直播平台已落实了约45万名主播的实名认证工作,对未实名认证的主播千余人进行了注销。北京20余家直播平台联手《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监管部门通过实名登记、先审后发等措施,实际上是设立了准入门槛。
《规定》的出台为直播行业的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网络主播,都将在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洗牌。只有全行业都严守标准,不敢以身试法,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网络平台不可放任 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一方面,网络主播的爆红扩大了网络直播平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发展也给网络主播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两者形成了互利共赢、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直播平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网络直播还是个新兴行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迅速扩张的市场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本无法同步,从而导致直播平台的专业人员比较匮乏,造成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入行门槛很低,使网络主播整体素质偏低。如游戏类主播在进行直播的过程中经常会爆粗口、骂脏话;一些视讯类主播为了获得关注度、谋取金钱利益,常常会进行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前不久就有某直播平台贵阳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直播“虐虎”视频,这些内容都会对受众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直播平台的长远发展。
随着网络主播的数量不断以几何级攀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今,不少网路主播已经开始寻求专业化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全面提高直播质量,才能留住网友,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主播市场中存活下来。其实,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为很多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那些身在其中的网络主播们,应该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莫越雷池一步,同时还应不断地提升自我、丰富自我,这样才能淞⑵鸹极健康的网络主播新形象。
2月27日,文化部启动对网络表演的双随机执法检查,第一轮将依法抽查50家,重点清理整治价值导向错误、淫秽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禁止内容。对于检查中发现从事违规表演的主播,文化部相关人士表示,将对违法违规网络直播予以关闭,并将违规表演者依法列入网络表演者黑名单,禁止其在网络表演全行业录用。这是挥向网络直播违法违规者的一记重拳,我们不禁为之叫好。
目前网络直播平台一般会通过“技术+人工”的方式进行内容监控。以映客为例,这个平台在技术上采用图像比对、关键词识别等手段,有上千位内容审核员。通过这些办法,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问题严重者将被“永久封号”。如果直播中有违法的行为,则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直播平台只有不断规范,才能持续发展。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市场将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一些不具备资格、不遵守规则的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要么改进,要么退出,唯其如此,整个行业才能变得健康有序,整个行业的发展才可能持续。
摘要: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已蔚然成风,以至数亿人参与到“网络直播”中,充当主播或观众的角色,其中不乏大学生群体。该文以河北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述网络直播特点,指出网络直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网络直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网络直播规范化和大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直播;大学生;影响;建议
网络直播,就是以直播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类型之一。它是一种新兴的在线娱乐或服务方式,主要通过手机、电脑等在互联网平台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实时呈现,如主播的展示、观众的点评、主播和观众的互动等。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已风靡全国,数亿人参与到网络直播中,大有风起云涌之势。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的代表,势必受网络直播的影响。关注网络直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为网络直播的兴起提供了无限可能。随着人们网上快捷支付习惯的逐渐形成,网络平台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进而促使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投向网络直播平台。
1.设备简易,操作便捷
4G网络的全面覆盖,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平台的便捷,促使网络直播出现井喷之势。主播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一个自拍杆、再设置一下无线网络,便可以自行完成直播,并进行现场的实时。而观众也只需同样的简易设备,就能和主播发生实时互动,保证最真实的个体体验。网络直播前所未有的简易便捷,可见一斑。
2.内容纷杂,泛娱乐化明显
中国的网络直播发展尚未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愈益倾向于对服务及文化产I的消费,而娱乐型消费正中当前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加之人们猎奇的心理本质,使得网络直播借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甚至是迎合这些巨大的消费群,进而在内容设置上全面铺开,多以游戏、秀场、竞技、互动等形式为主,并突出娱乐化。
3.行业存在不良竞争
所有行业,多受利益驱动,行业背后存在着激烈的相互竞争。网络直播行业刚刚兴起,尚处在初级阶段,系统的行业规范还未形成,不良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如,根据受众群多为男性的情况选择女性主播进行秀场、表演等,以博观众眼球;再如,为追求粉丝数量,迎合部分消费需求获更大利益,主播与主播之间加剧竞争,甚至不惜比低俗、秀下限、玩新奇,导致网络直播乱象;还有,直播平台的投资者为盈利故造声势,雇佣“网络推手”攻击竞争对手,煽动自己的粉丝抹黑对手等。
二、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
网络直播,涵盖了游戏、秀场、电竞、生活、体育等多类内容,其受众多、泛娱乐化、互动强的特点,刷新了网络界的新局面。但因其行业不成熟及消费主客体等多种原因,现实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大体如下:首先直播平台门槛低,监管工作难于开展。其次,直播内容良莠不齐,部分内容影响恶劣,价值导向偏低。再者,不良竞争明显,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三、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直播中,年轻消费者是主要用户群体。大学生,是其中的部分代表,与网络接触最为密切频繁。网络直播纷繁的内容、方便快捷的参与方式、实时互动的切身体验、随心所欲的自我展示,是最能够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所在。网络直播作为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网络传媒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1.丰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
置身于网络直播中,包罗万象的信息、纷繁的直播内容,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部分人对游戏热衷、部分人对体育赛事情有独钟、部分人借此短时娱乐放松、部分想锻炼口才、部分人想参与一下热门话题……,这些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直播得到实现。相对于之前的微博、QQ等,网络直播带给了大学生更即时的信息回应和情感认同,是丰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不二之选。
2.拓展了利用网络的思路
网络的作用,不可替代。网络直播门槛低、操作便捷,大学生能够积极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所用。如做兼职主播,可以多一份收入,同时还能展示自己,提高个人的表达能力,锻炼如何与人更好交流沟通的技术;利用播音主持、新闻等专业做主播,还可以巩固专业知识,增加实践机会;有的通过网络直播的小众群结识志趣相投者进行专题研讨、学习交流;甚至还可以创建专业的交流团队,实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有效思路。
3.精神世界受到一定冲击
当前的网络直播,虽是风生水起,但由于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的探索阶段,直播中的主播素质、直播内容的质量、大众情趣旨向等,已经暴露出了一定问题。其中充斥了女性消费、低俗媚俗、恶意攻击、暴力刺激等不良内容,这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急需正向教导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精神世界无疑会受到一定冲击。“三俗”文化垃圾信息极容易掩盖正确导向的教育信息,从而歪曲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部分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直播而脱离现实、淡漠现实的人际关系,这些隐患亟待清理。
4.价值观导向遇到挑战
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职责。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接受最正统教育、最专业的知识和积极正向的人生指导,这样才会不负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网络直播横冲直撞的情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极易遭遇挑战。网络直播中传达出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夸张的享乐主义以及毫不掩饰的拜金主义,使“炫富”“整容”“白美富帅”等名词直接“植入”大学生的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其次,网络主播随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炒作、等行为,无形中会消弱大学生的诚信度和认知力;另外,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思潮的散播,也会对当前部分追求个性、渴望自我的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导向
四、可行性建议
网络从来都是双刃剑,网络直播同样如此。积极寻求网络直播运行的有效路径,才可推进网络直播的规范化运行,良性发展中的网络直播才能让大学生在使用中真正受益。
1.净化网络直播环境
网络直播文化虽是大众文化一类,但一定要力避“三俗”文化现象,应弘扬中国主流文化、倡导中华传统美德、加大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政府、社会、校园、家庭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效应,让网络直播环境良性发展。净化网络直播环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使用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实践、充实自己。
2.优化网络直播内容
未来的网络直播要想长久,就必然要回归内容本身,在内容上真正吸引观众,而非哗众取宠,否则,在行业竞争中势必陷入被动。相关调查问卷已显示:网民对当前的网络直播平台评价偏低,集中w现为内容品质不高且严重同质化,整体陷于秀场模式。可见,优化直播内容才是硬道理。网络直播负责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对直播内容优化整合,去粗取精,挖掘新内容。如,网络直播平台可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占比重较大的重要消费群资源,探求增设大学教育、科研团队交流、实践调查类等直播内容,以满足和充实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3.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立法部门可根据情况制定专门的网络直播管理法律条文。对网络直播内容、类别,主播条件,平台设置等进行严格审查,强化监管力度,以保证网络直播的正常有序运行。这样才能让大学生规范用网,理智消费。
4.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
无论何时何地,大学生始终都应是能动的教育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网络信息化时代下提升个人网络素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首先,大学生要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我辨识能力和调控能力,清醒消费,在网络直播中做信息选择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其次,遵纪守法,做网络秩序自觉的维护者,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再者,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充实自己,提高个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社交关系的能力。还有,树立个人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机制,不盲从、不妄为,助推网络直播的规范运行。
作者简介:贾小婷(1997-),河北定州人,现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在读学生。
李兴东(1996-),山东禹城人,现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在读学生。
摘要:2016年1月斗鱼“直播造娃娃”事件的爆出,加速了相关部门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步伐。文化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地方文化执法部门,相续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队列当中,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管控时代”。2016年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预示着网络直播行业第一次洗牌、分流时刻的到来。
关键词:网络直播 政策 行业监管
2016年被称作“网络直播元年”,各类网络直播平台竞相涌现,用户规模海量增长,一些大型直播平台注册用户已经过亿,月活跃用户超千万。据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网络直播平台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然而,伴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和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网络直播平台呈现出一些乱象,部分直播平台安全管理秩序混乱、涉嫌传播低级庸俗信息,甚至通过色情表演来吸引网络用户,可能会成为涉黄涉赌等犯罪的温床,影响网络社会的和谐、清朗。迅猛发展起来的网络直播,已有成为下一主要社交平台的态势。但因缺乏政策监管、行业自律机制,各个平台中违法越线的行为时有发生。本文将从现有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直播平台自律条例三方面入手,理清三者之间的脉络及政策走向,为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行业在今后的管理上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平台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从狭义角度来看,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当前,网络直播行业正呈现三方分化的形态,包括最为知名的秀场类直播、人气最高的游戏直播,以及新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泛生活类直播。①
网络直播行业政策的出台
2016年1月10日,斗鱼直播平台的“直播造娃娃”事件的发生,最先遭到江苏网警的点名,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随后,武汉网警就此事进行调查。在此之前,平台主播为快速聚集人气,会通过大尺度的表演来吸取流量。斗鱼直播“造娃娃”事件,将网络直播涉及淫秽色情表演的内容搬上台面,挑动着大众的神经,迫使执法部门将其置于监管中。随即,网络直播行业结束了被戏称为疯狂“野生”的阶段,网络直播行业开始进入政府监管阶段。
斗鱼直播“造娃娃”事件发生后,文化部、公安部、国家网信办、中央网信办等国家职能部门,相继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中。2016年4月4日,文化部公布了斗鱼、虎牙直播、熊猫TV、战旗TV等八家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
同年7月,文化部再次出击,集中查处26个网络直播平台,关闭严重违规表演间4313间,整改违规表演房间15795间,解约严重违规网络表演者1502人,处理违规网络表演者16881人。随后,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职能部门,也相继召开研讨会,进一步加紧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
从2016年1月10日斗鱼“直播造娃娃”时间到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历经8个月的时间,国家职能监管部门对网络直播的态度,从“自由放任”到“枪打出头鸟”再到“防范于未然”;从被动处理单个违规事件到主动监管整个网络直播行业;从对平台的大方向管控到严格限制秀场女主播的着装。这一系列管控措施的出台,意味要将整个网络直播行业置于管理体系当中,管控力度呈现出加大的趋势,预示着网络直播行业将遭受一系列的管控措施的限制。
2016年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被外界视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接管网络直播行业的标志事件,该文件也被视为网络直播行业史上首个寒冬来临的标识。据《通知》要求,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截至10月19日,“斗鱼”“熊猫”“战旗”等直播平台已经去掉了“TV”字样,但“熊猫直播”的Logo上仍然保留TV字眼。
此次寒冬的标志是要求直播平台持证上岗。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介入网络直播行业前,各直播平台只需向文化部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就能开展网络直播业务。现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想要开展直播业务,就必须办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视听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注册金额也由《许可证》的100―1000万元涨到1000万元以上。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颁发了586张许可证。这些持证机构包括了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网站等。②当下主流的主播平台中,具备《视听证》的平台寥寥无几。我们所熟知的斗鱼TV、花椒直播、熊猫TV等目前都还没有《视听证》。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此举,势必会督促大型网络直播平台尝试申请获得持证,或通过合作方式获得《视听证》,但对于绝大多数刚发展起来的网络直播平台来说,拿不到“入场券”,就意味着不得不放弃这块“蛋糕”。
《通知》还指出,直播活动须提前报省级及以上广电部门备案。该项举措就意味着网络直播行业将结束自审自播,先播后审的制度。此前,文化部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管理采取的是事后问责的管理方式,对违规平台做出严格处理,建立网络黑名单制度,并事后约谈违规直播平台。这种前期宽松管理的模式对于自律性不强的网络直播平台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道通往“自由之路”的口子。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部并没有直接插手网络直播行业的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到来,在前期阶段就将一大堆不符合资历的企业排除在外,同时也对通过资历筛选的企业进行了更为细致、明确的限制。在此政策下,l展势头正火的网络直播行业无异于被浇上一盆冷水,正好给虚热的直播行业解暑、降温。
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国家执法部门对网络直播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也促使着地方监管机构加快对辖区内的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步伐。
2016年7月12日,文化部公布第二十五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结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六省(市)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法查处23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共26个网络表演平台,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经营单位被责令整改。
截止到目前,地方监管机构对网络直播行业整顿重点地区为北京和上海,其余涉及到的地方监管部门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四省。地方政府主要是配合文化部,对辖区内的网络直播平台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打击,扮演执法者的角色。
行业自律的兴起
在国家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监管的压力之下,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不得不通过自律来避免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直播平台同时也将监管重点转移到对主播的管理上。
2016年4月13日,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携同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六间房、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直播)的主要企业共同《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要求18日起,网络直播房间必须标识水印;内容存储时间不少于15天备查;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等。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由于国家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力度正逐步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被推到风口。在此背景下,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为救自保,顺势而行纷纷出台相应的内部管理条例。
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将管控矛头指向直播平台,借力打力,直播平台将管制矛头又转移到平台主播身上,从着装规范、语言规范等方面入手。面对利益诱惑,平台主播又不得不铤而走险,打起“政策”擦边球。平台主播违规越线的行为引发用户的投诉、举报,进而遭到直播平台的禁言、封号。
目前网络直播类型可分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泛生活类直播三大类。文化部等部门打击重点和各大直播平台管制重点主要集中于秀场直播,这也是直播行业中淫秽、色情、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主要来源。秀场直播的原型传统秀场直播最初于2005年在国内出现,原型为网络视频聊天室,2009年后转变为以美女直播为优秀,早期的表现内容主要是唱歌、跳舞。秀场主要依托于PC场景,需要专业的设备以及固定的直播室,而且需要主播有一定的表演才能。
监管重点则是游戏直播,因其存在着大量赌博、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被认定为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各大直播平台的管理条例的规范重点,主要集中于女主播着装规范、言论规范、动作行为规范。为进一步遏制平台内部的违规行为,熊猫直播在其平台上设立了“有奖举报”机制,让用户对主播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规主播进行禁言和封号处理。一方面来自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直播主播参差不齐的素质,及日渐难以满足的用户需求,使得网络直播平台始终难以摆脱色情、性、暴力的困扰。
2016年6月14日,虎牙直播在其平台上关于禁止直播央视欧洲杯赛事内容的公告。这是目前所有直播平台中唯一一份具体关于版权的通知。目前,关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条例,国内并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范本,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一方面只能以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国家部门颁布的管理条例作为指引;另一方面,各大直播平台直接根据以往发生过的违规案例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以达到“补洞”的目的。因而各大直播平台所制定的管理条例也就大同小异。从这些条例中不难发现,秀场直播无疑是其管制的重中之重。
“机器大概能识别出90%的问题内容,剩下的10%需要靠人工识别。
在创业初期,我经常半夜三更还在对平台进行监管”
2016年,网络直播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以罕见的速度进入广大网民的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数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了1932万。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中,网络直播也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全国政协委员、歌唱家陈思思都将网络直播列为提案的关注对象。
两位委员不约而同地认为,网络直播现在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要认识到这个新事物的价值,在规范中发展。陈思思告诉《t望东方周刊》,快速发展的网络直播,目前亟需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同时,也要发挥直播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直播+的更大空间。
重拳频频
在网络直播井喷式发展的同时,直播飙车、吸毒、“深夜造人”等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内容层出不穷。为肃清直播行业乱象,有关部门频频祭出重拳。
2016年4月中旬,《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出台。当月,文化部查处了26个网络表演平台,有4000多个涉嫌严重违规的表演房间被关停。
2016年7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不符合相关条件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服务。
2016年11月4日,国家网信办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措施。
此前参与《规定》起草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t望东方周刊》说,目前不需要再专门出台针对网络直播监管的法律法规,关键问题是既有的规定能否落实。
比如,一些直播平台的“网红”主播在直播中销售“三无”产品和虚假广告的问题,“按照2016年出台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网络直播中几乎所有广告都是非法的。但问题不是出在网络直播身上,而是有关部门还没有在直播领域落实这一法规。”朱巍说。
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
但是,朱巍也认为,仅靠政府监管是不够的。
比如,为了商业利益,一些网络平台不惜突破法律底线去留住能够获利的网络主播,即便明知某些主播是“问题主播”,平台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因为担心主播们会跳槽去其他平台。
《规定》中要求建立失信主播的“黑名单”制度,正是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黑名单制度后,对纳入黑名单的主播将“禁止重新注册账号”,并向省级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
“这样一来,这些主播将不能肆意‘用脚投票’来要挟平台,也就让法治与诚信重新回归直播市场。”朱巍说。
但是,此前出现的争抢“问题主播”现象,也反映出《规定》中所明确的网络直播平台应该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即网络直播平台不单纯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更应履行监管者和技术控制者责任。
但是,要对海量直播内容进行监管并不容易。
映客创始人、CEO奉佑生告诉《t望东方周刊》,映客引入第三方供应商对视频每2秒钟做一张截图,形成庞大的图片数据储存库,然后,通过图片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图片数据库快速进行初次筛选,同时,通过语音识别,抓敏感关键词,提高筛选率。
但这并不能保证100%的识别成功。“机器大概能识别出90%的问题内容,剩下的10%需要靠人工识别。在创业初期,我经常半夜三更还在对平台进行监管。”奉佑生说。
奉佑生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映客总部有大约500名全职员工负责内容审核。此外,公司在其他城市还有在线兼职审核员500人,这些外地审核员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3000多元。按照奉佑生的说法,映客负责筛查内容的成本每月至少支出300万元。
陈思思表示,目前,映客的做法并非法定要求,而是直播平台的自主行为,她建议,接下恚监管部门可以更多地引导直播平台,形成良性氛围。
用户也需引导
陈思思认为,直播内容的监管需要各方的合力。但前提之一是,应出台更加具体的细则,给广大直播平台参与者以明确的指引。
“政府需要对直播内容进行规范,什么内容可以直播,什么内容不能直播,要让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本人都一清二楚,在直播过程中有标准可以参考和依据。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直播行为,应有相应的惩罚机制。”陈思思说。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德安告诉《t望东方周刊》,现在的问题在于,关于色情、淫秽的界定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有影响力的判例和参考。比如,某部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里,关于服装暴露程度的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最后片子作了删减,但是,其删减的标准是什么并不清楚。
“专业团队尚且无法分辨是否适合播放,更何况进行网络直播的普通大众?”程德安说。
除此之外,与传统的视频播出不同,网络直播内容庞杂,其中不乏游走于法律底线之上、却在道德底线之下的内容。
事实上,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涉黄、涉黑的直播内容正在减少,但是,诸如直播怒扔共享单车、直播骚扰110热线等不良内容仍然存在。
当前直播平台的参与者中,年轻人比例极高。此前,有调查数据显示,90后观众占总用户的57%、90后主播在所有主播中占比达到68%,90后已经成为直播的主力军。
“我们要因势利导,以自信的文化态度,在对其进行监管的同时鼓励创新。落实社会责任,做好文化传播,通过更高效的传播,不断丰富年轻人的文娱生活。”陈思思说。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当今时代成为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电视新闻要想取得生存和新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去适应时展的特点,了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与电视新闻融合,使电视新闻焕发新的生机。
1电视新闻直播技术
新闻直播作为电视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能够迅速将事件发展过程展示给观众,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事发现场的空间距离。湖南卫视在线直播是与湖南卫视在线直播网,采取与电视同步直播的方式来观看,方便不方便看电视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来在线观看电视节目。但是不同于电视直播的方式是如果中途临时有事,比如上下厕所,中途都是能够暂停的,而且继续观看的时候不会调篇,而是接着看,这是电视直播方式所达不到的。湖南卫视在线直播通过网络传递给受众,不但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同时还可以对其选择空间扩大。平常看电视,我们同时最多也就可以对两个画面浏览。但是在网络上可以同时将多个窗口打开,对比观看不同的网站。和遥控器指挥选择来讲,鼠标指挥选择明显速度更快、更有效。因此也就充分发挥了受众的自主权,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在网站成败中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单纯的几秒之差,也就非常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对一个网站的放弃。在网络中不会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这也为用户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去观看错过的直播。基于这一点,就算是目前网上视频和音频信息传送质量不是特别好,但是关于大型体育报道中采用音频和视频手段对新闻和体育情况进行报道,依旧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有总比没有好。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不但能够认作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受众组织者。也就是采用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将一些比较稳定的社区集中在一起,构建网站和网民、各网民之间的信息交流体系。例如在体育报道中可以构建社区的良好发端。在社区主体中比赛项目、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等共同组成,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交流体系。从这一点出发甚至可以构建物理世界体育爱好者俱乐部。
2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电视新闻直播中的应用
1)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应用。电视新闻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融合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较高的专业水平。首先是建立新闻编辑系统,通过网络将卫星、有线以及无线等电视新闻各项素材信息等均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收集、编辑、浏览以及查看等等流程构建一整套完善的播出体系,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共享平台,采编人员可以对电脑上的信息素材进行后期制作,领导和编审人员可以对提交的新闻稿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建议,导播人员可以把通过审查的新闻做成播出串联单,以便播出总控台按照播出串联单播出新闻事件。在这个平台上主持人可以实现网上配音和解说。同时为了加强对数据信息编辑和网络操作的监督,编辑系统可以对不同用户设置用户账号、登录密码以及编辑权限,只有通过密码审核后的用户才可以对系统内的新闻事件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并自动的记录编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注意对系统内的东西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包括数据信息、设备使用情况以及磁盘空间。其次是传送系统,新闻现场的记者和编辑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相关的转接头把新闻素材传送到演播室,再通过编辑系统把这些新闻播出,也可以在电脑中安装编辑系统,这样在新闻现场也就能够及时将新闻素材的采编、录制以及编辑等工作全部完成,再把其传送到演播室进行实时播放;最后是互动系统,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把无线网、电话通讯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直接和演播室播控台连接,从而实现多家电视台的互动与共享。新闻编辑记者也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电话随时随地的与播音室的主持人进行新闻对话或现场直播。同时通过电视新闻的互动系统,实现观众和主持人、观众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将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充分体现出来,也会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极大地收视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工作人员的操作记录会被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工作日志保存在编辑系统中,以便对新闻素材等信息进行高效的监督和管理。新闻编辑系统中的新闻演播室系统,可以将之前的传统电视手工和半手工模拟单机制作成功转化为自动化的网络数字制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录像、专业刻盘等各项技术和设备也得到广泛应用及高速发展,也进一步促使了网络技术使用频率将会越来越高,同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将大大提高,传统的电视制作技术将会被推向改革的高潮。
2)在电视新闻传送系统中的应用。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其中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迅速完成互联网的跨地域新闻工作的采集、编辑、分类、筛选工作。电视新闻记者不管身在何处使用什么样的新闻采集设备,只要能够携带了电脑和一个接头就能够很容易的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成功把采集到的新闻素材传输给演播室,可以对演播室的编辑系统进行应用,从而将新闻素材编辑制作成符合要求的新闻条目,进行新闻的及时播出。还可以把在随身携带的电脑上安装编辑系统,那么关于新闻素材的一系列采集、录制以及编辑等流程均能够在新闻现场完成,几乎可以同时把其新闻现场所采集到的新闻上传到演播室编辑系统,完成新闻的即拍、即编、即发制作流程。这种灵活的机制可以依照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切换,从而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对新闻采集、编辑成本大大降低,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
3)电视新闻的互动系统。在对有线电视网以及电话通讯网应用的基础上,甚至也可以对无线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实现重要新闻在播控台上的随时插播,也可以将其他台正在播出的重要新闻进行收录,从而构建一个多家电视台新闻信息的共享平台。将热线电话网直接和演播室调音台进行连接,那么新闻编辑人员也就能够在新闻现场采用音频方式实现和演播室的新闻信息对话,并且也能够实现新闻直播。对于观众、主持人以及双方等均可以对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双方、多方的即时沟通,较大程度的实现了新闻播出的互动性以及时效性,同时还能够对电视栏目收视率显著提升。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两种媒体融合,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巨大优势,电视新闻的优势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大型网络感染病毒、遭受黑客攻击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同时自身的疏忽将会导致新闻信息的不可读取,因为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是在磁盘矩阵中存放,一旦没有将其进行备份或者网络日志等,极易造成因软件和硬件故障出现的网络堵塞和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所以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融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靠的问题。基于以上的注意问题,两种媒介在融合时一定要做好有关的应对措施,如建立电脑安全防护系统、健全软件和硬件管理机制并对重要的新闻信息进行备份等。同时在选择软件和硬件时,注重产品的兼容性、统一性以及售后服务质量,尽可能的使产品的技术水平领先实际的业务需求,其中软件要有很好的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有着较为完善的操作体系以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其自身的问题和网络媒体的冲击使得电视新闻引导主流价值观的职能在逐渐弱化,因此电视媒体必须对传统的新闻播放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直播的质量,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实现电视新闻的最大价值。
作者:寇世鹏 单位:湖南电视台播控中心
摘 要:网络直播、贴吧、论坛是人们信息、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然而由于其低门槛(开放性)、匿名性,“惹是生非者”将其当作宣扬色情、暴力,揭密隐私、宣泄私愤的工具,甚至当作教唆犯罪、危害社会安全的平台。文章针对性分析了网络直播、贴吧、论坛中的乱象,从中分析了主要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舆情;网络治理;建议
1 当前网络直播、贴吧、论坛上存在的乱象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极速扩张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学习阅读、休闲娱乐、买卖交易全部可以在网上进行,很多人都表示互联网与他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
在互联网快速成长的同时,网络直播市场也充斥着各种乱象,有这样一些人混杂其中,吸引更高关注度,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危害着社会安定。
1.1 宣扬淫秽、色情、暴力的“不自律主播”
为了推高流量、吸引粉丝,有些网络主播花样百出,不惜突破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个别网络直播平台为了赚取利益,肆意放纵这种行为。
①在网络直播上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内容的表演。有些不自律主播秀场直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内容表演,如斗鱼tv一名主播“放纵不羁123”在线直播不雅行为,在名为“直播造娃娃”的直播间中,一男一女做着不雅动作,这些行为在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②直播平台提供含有赌博、暴力内容。个别网络直播平台为了赚取流量和佣金,在众多相似平台中寻找差异化,吸引更高关注度,留住一些“特殊用户”,在游戏直播平台提供含有赌博、暴力、危害社会公德,教唆犯罪的游戏内容。这些行为极大的危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
1.2 为宣泄私愤及满足自己特殊快感的“网络暴民”
网络暴民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对被攻击者遭成精神上的杀伤,做出一些颠覆伦理、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对社会的影响极其恶劣。他们的主要言行有:
①地域黑,民族黑,宗教黑。地域黑,典型的表现就是论坛里一般涉及到不同地域的新闻,总有一些人立刻跳出来说,“XX地方的人就是不好,我就讨厌XX地方的人,”这是轻的,极端的就是拿侮辱性名词直接套在某个地域上,对整个地域进行抹黑。民族黑、宗教黑则发表仇恨言论,中伤其他民族和有不同信仰的人。类似此种歧视性言论严重破坏人民内部团结与社会稳定。
②人肉搜索,揭密隐私。“人肉搜索”是网络暴民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通过人肉搜索,查到个人隐私,就可以给被攻击者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人肉搜索如今被网络暴民广泛利用,形成了一些专门人肉异己,从别人痛苦中汲取快乐的“钓鱼贴吧”。目前,这种人肉搜索受害者数量呈扩大趋势,严重的如“潘梦莹事件”、“铜须门事件”的主人公精神崩溃,其家人与所在学校也受到牵连。
2 乱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审核不严
在海量信息的条件制约下,网络贴吧、论坛除对法律明令禁止的内容自动过滤外,对其他网民发帖不能一一审查。对于敏感话题,只需以一种模糊、隐晦的说法就能蒙混过关,这样对发贴审核的效果很不明显。
2.2 难于监管
与传统的容易受政府监管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不同,网络贴吧、论坛作为新兴媒体,其传播速度、普及程度、传输成本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用监管传统媒体的手段去监管网络论坛,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2.3 打击不力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但网络管理者执行力度不足,对网络乱象的打击力度不够。铺天盖地的违规言论,被处理的只是“冰山一角”。广大网民的投诉举报中有很多是针对网络暴力的,但网络暴民数量庞大, “法不责众”,只是少数人被短期封号处理。对于虚假新闻的传播,不能“防患于未然”,每次都是等到事态严重了再处罚几个关键造谣者,但此时已经对社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2.4 普通大众不明真相,被煽动利用
谣言必须要有大量的传谣者助势才能达到其效果。传谣者帮助传播虚假信息犹如火上浇油,让它形成燎原之势。为了将普通民众转化为传谣者,造谣者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人的从众心理,雇用水军大量发帖,造成相当多不明真相的民众不加甄别就以讹传讹。
3 改进措施
3.1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武备之要务,当以强心为先。为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增强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同时必须打好“预防针”、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率”让国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校既要教育未成年人“爱国”,又要教育他们“爱党”。对于成年人,当前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局限在党员,非党员基本没有参加政治教育或只是流于形式,导致政治素养差、政治意识模糊。一方面,党员要发挥帮扶作用,主动纠正身边群众的错误政治观点;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多组织私企、个体户等非政府机构的政治思想专题宣讲。
3.2 提高网民素质
网民是网络的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素质对网络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有些中国网民抱着肆无忌惮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在网络上发言偏激,行为过火。网民素质较低会造成网络社会环境的恶化和低俗,使网络社会的发展偏离旋律,走向歧途。要引导网民“三思而后行”,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负责。要给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增强对信息筛选的能力,把网络当成学习交流、为国家献言献策的平台,而不是发泄私愤、出口成脏的“粪坑”。如果网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那么网络社会的风气也必定能和谐健康的向前发展。
3.3 信息公开透明
建立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是消解人民误解的最好方式。让人民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了解政府人员的工作情况,就不会出现各种猜忌和揣测,就不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所误导。
公开赈灾款项的筹集方式和具体用途,比如是用作抚恤金还是灾区建设房屋了等等,那样大家就不会因为怀疑赈灾款是否被挪用了而议论纷纷。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就涉及到拆迁,在整个决策和执行中,事先向公众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信息,充分和群众沟通,人民群众就不会不理解、不支持和聚众反对。
各个部门要依法公开政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让公开做到及时、有效、依法。只有一个信息公开、透明的政府,人民才会十分清楚政府的行政行为,才会主动判断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否正确合法。同时,公开和透明的政府,让政府的行政行为时刻受到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反过来推动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坚定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充分向人民群众公开行政行为,做好群众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人民群众绝大部分是能够理解和支持政府合法的行政行为,推动工作也能够更高效。
3.4 加强舆论引导
贴吧、论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挑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冲击现实社会秩序,容易带来舆论引导危机、信息安全危机;但另一方面,它本身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其弘扬社会正气、在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不应采取“堵捂盖”,甚至“鸵鸟战术”。必须要主动承担起驾驭新兴媒体的职责,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要主动引导媒体、网民,不能把媒体、网民视为“添乱者”,或者对媒体和记者求全责备,对网民诉求置若罔闻。
首先要在“时”上把握舆论主动权。民众有其“先入为主”的惯性,一旦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恰当时间给予回应,就会被“别有用心者”在宣传阵地上抢占先机,导致局面处处被动。
第二要拿捏好“度”。治理网络贴吧、论坛,必须本着“重在引导”的原则,决不能“因噎废言”,强行打压,否则必将激起民怨。
第三要注重“效”。要善于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评论,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
同时要联合公安部门及时删除本地论坛出现的各种歪曲事实、煽动情绪、激化矛盾等有害信息,及时制止错误言论的传播。
3.5 壮大管理队伍
政府治理网络的手段有限,网络管理员、网络评论员人手不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网民雪花般的举报投诉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网络使用者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网络治理就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协助政府进行管理工作。
网络舆论战中,邪恶势力藏在暗处,并且掌握先机,他们雇佣大量水军、网络推手炒作抹黑政府的话题,又买通一些公知、媒体为其渲染气氛,确立消息“权威性”。政府往往是后知后觉,境况被动。因此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网络评论志愿军”,与网络水军分庭抗礼,及时纠正错误信息,引导舆论导向。
网络暴民“数不胜数”,其低俗言论随处可见,使得网络环境乌烟瘴气。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封号禁言于事无补。这时,就需要有“网络文明志愿者”,循循善诱,疏导网民不良情绪,传播文明声音,唱响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主旋律。
国家公安部及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网络主播和管理员实名制、普通用户手机注册登记等安全管理制度,促进网络直播平台的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应从本地区各行各业选拔乐于奉献、致力于精神文明宣传、有一定网络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志愿者,组建成“网络管理志愿者”队伍。建立地区性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在群内开展讨论、交流。开通新华网博客、人民网博客、新浪微博和百度贴吧等,让这些志愿者主动参加网络宣传管理,原创、转发传播正能量的文章,协助政府,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内容提要“无直播不传播。”当电视人以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曾一度自诩拥有直播优势时,网络直播瞬间击破了这种优势。在包括传统纸媒在内的众多媒体部争先抢滩直播市场的当下,同样是以视频见长的电视媒体又该何去何从、重树优势7作为地方广电新闻采编业务负责人,作者对此做了具体思考。
关键词网络直播手机直播电视创新
峰会现场,手机直播;机场迎宾,手机直播;文艺晚会,手机直播!G20期间,齐聚杭州的世界各国记者都在用手机直播。
2016年已被广泛认定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325亿,占全体网民的45,8%。
一、网络直播的特点
(一)直播实施更简易。网络直播打通了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用户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注册账号,就能对着镜头来一场直播。
(二)用户观看更方便。“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可以直播。”随着4G普及和5G研发,日益进步的宽带技术和不断降低的接入成本将更有利于全民随时随地观看直播。
(三)内容呈现更多元。网络直播既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更是一个内容自创平台,直播主体的多元化、个性化,使直播内容五花八门、随意多样。有人甚至将直播平台等同于小规模的电视频道。据有关报道称,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在线直播平台已超过500家。
(四)双向互动更顺畅。网络直播跟电视直播相比,一大特点就是它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实时互动传播,而不是“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在网络直播中,用户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个人可以随时参与到事件的制造与传播。
(五)内容编排更灵活。网络直播的内容能够根据用户观看需求,快速灵活作出调整,彰显个性特征,体现用户思维。如利用网络直播的无限空间、无限可能,在同一时间提供给用户不同的直播内容选择。去年以来,乐视体育网上直播Fl,同一场比赛为用户提供了国际信号、围场信号、车头信号、车手追踪、实时数据、实时回放六路直播信号。换句话说,用户在家中、在车里、在路上,在一切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像导播一样掌控画面切换,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而且还能做到边看边聊,选择非常方便。这种体验对电视媒体来说,目前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网络直播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每个行人都带着电视台(确切地说是能上网直播的手机)。”网络直播所特有的“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优势,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无法避免的冲击。有人甚至认为,“网络直播是为传统电视的棺材钉上的最后一颗钉子”。笔者观察,网络直播至少在以下方面给电视媒体带来影响:
(一)时间上的对撞,削减用户电视接触时间。网络直播与传统电视首要的竞争是播出时段。两者播出的黄金时段都主要集中在晚间。而且网络直播有随时随地性,让固定场域、固定时段、固定栏目播出的电视媒体更显僵化与呆板。
目前手机虽然仍存在呈现屏幕小、待机时间短等不利于网络直播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已得到很大缓解),但因为网络直播功能的强大和内容的吸引,加上进入门槛低,通过手机观看网络直播的人必将越来越多,观看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这样,一个人接触电视媒体的时间必将呈减少趋势。
(二)内容上的侵蚀,缩减电视的报道领域。目前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已开始生产自制的栏目化内容,内容的探索已触及社会热点、新闻评论、体育赛事、名人访谈等电视媒体优秀业务。早期针对互联网威胁,电视媒体人曾自认为失去的不过是渠道,而内容仍然在握。可如今在网络直播涤荡下,电视媒体掌握新闻源的优势面临严峻挑战。今年9月7日晚,西安交警开展夜查酒驾,并进行了网络直播,引发43万网友围观、73多万网友点赞。之前的8月17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也进行了一次考古实况直播,向公众展示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直播1小时,共吸引4.5万人观看,获得11万人次点赞。
网络直播触角的不断延伸,势必侵蚀电视媒体的报道领域,弱化电视媒体的功能影响,衰竭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减少人们对电视媒体的依赖程度。当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直播成为信息者,且这种内容具有更强的贴近性和趣味性,那么,电视制作的内容,还会有以前那样强大的吸引力吗?当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成为新闻的直播者,新闻事件不再是专业记者的专利,那么电视还会像以前那样被关注吗?就像现在一些明星开个新闻会,就进行网络直播,那电视记者还能报道什么呢?
(三)渠道上的消解,冲击电视既有采编流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主持人”的网络直播时代,直播的时间不受限制、地点没有固定,直播的反应速度可以比任何媒体都快,这些直播“自媒体”的基数趋于无穷大的增长,而且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这种源于高度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全民直播、全民报道”形式,无疑是对电视媒体的内容权限的一种消解,会对电视媒体的报道权构成强大冲击。
另一方面,实现信息即时呈现的网络直播对于电视现行的新闻采编周期构成非常大的挤压,而这种挤压最终会影响电视自己的价值界定。比如我们还有那么多时间来过滤信息吗?我们还有那么多时间来编辑制作吗?我们还有那么多时间来把关审核吗?
(四)经营上的蚕食,冲击电视广告营销模式。伴随着网络直播的广泛应用,其必将很快成为新的营销平台。网络直播有着比电视媒体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强大的用户黏性,加上用户观看视频的习惯改变和营销广告模式的创新,其广告的性价比可能更高。特别是手机作为一种网络多媒体直播终端,主播可根据广告诉求、广告内容和目标受众的不同特征选择个性化广告形式,其表现力和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电视广告向网络直播平台迁移势所必然。当一个个直播平台、一群群网红主播,都成为广告信息的者时,电视媒体的广告份额能不受到蚕食吗?
三、网络直播时代的电视革新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直播,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如何调整自己,如何取长补短,如何革故鼎新,不断为用户制作高品质内容,并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渠道传送给用户,确实是一个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布局网络直播。今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具备相应资质,依法开展直播服务。这为传统电视媒体开展网络直播提供了契机。
地方城市台大多拥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也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管理条件以及内容审核把关能力,能确保播出的内容安全与技术安全。并在自觉坚持健康格调,抵制内容低俗、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和崇尚奢华等不良倾向方面,建立了一套成熟可行的做法和制度,为把好网络直播内容导向关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基于这些因素,地方电视台创办网络直播平台,开设网络直播节目,甚至开办直播频道,把直播作为电视媒体传播的新形态来建设,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思想观念和认识程度。
在这方面,可以先尝试发挥采编人员特别是有一定特长的主持人的作用,鼓励个人采用“台名+员工名”的形式开设直播,培养一批“网红”,实现“以人带台”。采编人员开直播,拉拢粉丝,关注人的本身,自然也会关注这个人是千什么的,从而达到宣传、推广电视媒体的目的。现在电视台的主持人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取得相关资质和证书的。这是电视台开展网络直播的独特优势。
(二)汲取内容营养。受众真正需要的是内容。在关注度决定影响力的网络平台上,直播的红火很大程度是因为内容契合受众口昧――当然也有一些是迎合受众的低俗化、无用化、口水化内容。但毋庸置疑,网络直播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至少有以下启示。
一是原生态。网络直播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就在于用户无法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里约奥运会期间,“表情帝”傅园慧做客某直播网站,在线围观人数超过千万。直播时,傅园慧擦嘴打嗝毫不做作,尽显网络直播原生态。这完全不同于当前电视媒体的操作思路,即通过剪辑过滤,告诉“我们想要告诉观众的东西”。
二是强互动。电视媒体一直延袭传统的“传者为中心”的观念,按照自己的采编思路来决定节目内容,人们只能被动接受。而网络直播则刷新了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大家在接收信息时的主体性、互动性、选择性变得越来越强,简而言之就是以“受者为中心”。这是电视媒体需要补齐的短板和不足。当前,有一些电视媒体在节目中已开始引入这种即时互动的网络直播。
三是高颜值。网络直播一个很大的吸引力是主播的高颜值。对于我们电视媒体来说,同样应该强调“颜值担当”。笔者这里所说的颜值,不仅指外形长相,也包括才艺个性和思想内涵。不仅主持人要养眼,包括节目中涉及的采访对象和活动参与者也尽量要有颜值。另外电视画面也应该体现颜值,要以电视人的专业精神,制作得更具美感、更悦目。
四是富价值。内容“无聊”的网络直播一定会在发展过程中遭到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有价值的直播。当前,很多直播平台开始拓展专业内容的制作和运营,将直播更广泛地应用在财经、综艺、旅游、体育、健身、教育等垂直领域。如今年6月,花椒直播与途牛影视达成战略合作,开设建立旅游直播频道;前段时间,俞敏洪携近百位新东方名师“牵手”斗鱼开展教学直播……越来越多的“直播+”,对电视媒体人不无启发。今年9月以来,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先后进行了三场手机直播一畅游母亲河、金秋步行健身活动和浙江师范大学开学典礼,均取得不错效果,特别是吸引了一大批90后、甚至95后围观。
3,再造采编流程。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使媒体传播方式和用户接收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对电视媒体而言,也需要对现有采编模式进行再造和创新。
一是丰富电视传播形态。把网络直播纳入重要的内容平台,应该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方向。众所周知,手机已成为最常用的视频传播工具。但目前很多电视台建成的网站或“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都还不适合手机用户参与直播、观看视频。我们必须抓紧实施“追逐‘动众’的移动战略”,构建以手机为载体的传播渠道,让手机直播成为电视媒体的标配,同时生产更多符合手机直播要求的内容,以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
二是搭建跨终端直播平台。今年s月27日至28日,《鲁豫有约》第一次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做内容呈现。数据显示,前后共计有近500万人观看了这场直播。G20期间,央视开展了一次“台网联动”直播。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节目中进行现场连线,探访西湖边的央视G20杭州直播中枢。与此同时,央视新闻客户端对这次央视直播进行了直播。央视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双屏实时互动,互相借力,互为补充。是跨界、跨屏直播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未来,更多的电视节目可能通过“手机直播+”的形式与用户见面,这一切估计只是时间的问题。
三是获取用户真实需求。网络直播可作为电视人与广大用户互动交流、改进采编的一条新渠道。如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引入网络直播内容,以此增强节目的表现形式、丰富节目的形态内容;如可以设置议题内容与直播用户进行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意见,从而更精准地制作节目内容;又如还可以透过一些直播平台,获取多元素材,让电视人有更多的信息来降低内容生产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4,探索赢利模式。“直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方式与商业模式,也创造了新的更多可能。应该说,网络直播和其他众多行业都有着桥接的关系。如今年5月16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同时在小米、映客、斗鱼、淘宝、优酷五个平台直播拍卖书,最高卖到3万元,溢价超1万倍。
当然,电视媒体开展网络直播,如何借鉴当前一些直播平台的赢利模式,创出一套新的、适合自己的营销流程和互动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合目前不同类型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电视媒体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后向付费模式的直播,即把推广的产品用直播形态植入并表现出来,比如电商类直播。二是前向付费模式的直播,即用户观看直播时“打赏”礼物,再据此延伸出其他产品付费的功能。三是结合有“网红”潜质的主播,制作高质量、专业化的内容,将优秀主播个人价值最大化,以进一步衍生出更多影视、娱乐方面的收费形式。
[摘要]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大热词,社交、媒体、电商的APP纷纷进军网络直播,移动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为主导的态势,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视频直播市场的迅速发展致使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运作模式高度同质化;因技术的限制,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视频直播打“擦边球”现象不断,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网络集群行为也潜存于网络直播当中。
[关键词]网络视频直播;恶意竞争;同质化;低俗化
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上半年网络直播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各大投资商进军网络直播行业,直播市场空前热闹起来,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也潜存着种种问题。网络直播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其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了很多恶意竞争,彼此相互模仿,商业运作方式同质化严重且单一;由于直播门槛低,主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主播不顾底线,直播内容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现象;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的网络直播市场监管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准入、监管、追究、处罚与退出机制。直播市场出现的乱象需要加快治理的步伐,这不仅需要行业间加强自律,创新运作方式,提高内容质量,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强化监管,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实践经验,提高网民素养,这样才能促进网络直播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网络视频直播蓬勃发展的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中的用式和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被打破。相较于国外优秀的新闻聚合网站,我国的新闻聚合服务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如百度、腾讯、新浪等网站在RSS技术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并没有出现一个成熟的、有规模的社交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的成功,为我国的社交新闻聚合网站提供了一些参考。同时对传统出版平台而言,也能够在其转型探索中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借鉴意义。户更加强调体验至上,互动、参与、表演是网络世界中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出现。目前国内流行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泛娱乐类,内容主要是游戏直播或秀场直播;第二种是专业类,以章鱼TV、微吼直播、知牛财经等为代表,内容以体育、金融、互联网等单一领域为主。而丰富的直播平台较好的满足了用户多层次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
其次,网络视频直播市场存在巨大经济利益。网络视频直播中的观众与主播之间存在着一种基于粉丝关系的打赏经济。观看用户根据会员等级进行划分,主播们通过直播间平台向线上用户们提供才艺表演,观众根据自身等级或自主花钱购买鲜花、汽车等虚拟道具赠送给自己喜欢的主播,由此就形成了消费。
再次,互联网娱乐消费观念的形成也是网络视频直播盛行的原因之一。网络主播以90后为主,年轻有活力,个眭张扬,善于表现自我。网络直播正好为其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通过平台收获大量粉丝,享受着掌声与礼物,自我价值得到充分满足。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不仅对网络影像符号进行了消费,也使自我窥私欲和猎奇心理得到满足,在直播间里可以与主播进行实时的互动,对自己喜欢的主播进行打赏,享受主播的致谢,存在感瞬间上升,虚荣心得到巨大满足,在虚无的幻境中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空虚感和挫败感。
二、网络视频直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恶意竞争,运作方式同质化
近年来,网络直播逐步进入人们视野,门槛低、获利快,在2016年迅速成为国内创投圈一大热词,不仅名人大咖加入直播行列,各大手机APP也陆续推出直播功能,例如罗胖上映客、网易BOBO直播、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直播页卡等,网络视频直播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内,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网络直播行列,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一些恶意竞争,例如:一些直播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恶意攻击其他平台;某些网络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数涉嫌造假;行业潜规则,挖走其他平台人气主播;利用不正当营销手段恶意炒作,哄抬主播身价等等。其次,网络直播商业运作方式雷同,缺乏创新性。纵观国内各大直播平台,都是以游戏电竞和美女主播为主,颜值、猎奇内容成为秀场主题元素,虚拟礼物打赏为主要变现模式,没有形成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平台发展策略。
(二)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一方面由于直播门槛低,直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为博粉丝眼球,拉近关系,部分主播突破了行业底线,直播一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观众窥私欲驱动直播内容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直播出现乱象,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是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最大的隐患之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渗透力越来越强,网民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种隐患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会越大。
(三)监管不力,打“擦边球”现象频现
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国家对于网络市场的监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网络直播无法实现技术拦截,只能依赖人工监管。特别是移动视频直播,没有上传步骤,按下摄影功能,云端就会同步抓取、同步储存、同步传递,即时性强。对于PC网络直播平台也很难实现对直播画面的实时监控。这样一来,网络直播中“擦边球”现象增多,由于直播场是匿名制的虚拟社交,部分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打“擦边球”现象在直播秀场很常见。
在网络直播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属于虚拟社交,虚拟社交是各种关系、等级的混合体,它甚至要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就容易导致直播用户的网络集群行为,引发舆论狂潮。因此,网络直播场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蓄意制造网络骚乱的场所,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传播一些虚假视频,误导观众等。另一方面,一些暴力失德行为也不断出现在网络直播中,这也是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因。
三、网络视频直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平台建设,创新运作方式
网络直播作为新兴产业,门槛低、盈利快,但模仿是目前网络直播行业的现状,缺乏创新意识。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对用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推出高质量、原创性、专业化的内容资源,并加强品牌产品的打造,增加用户消费欲望和潜力。其次,线上线下相结合,巩固稳定用户数量,实现用户价值向产业价值的转换。再次,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传播渠道,增加直播过程中的交互元素,提高用户智能化体验。最后,充分利用明星化、企业化效应,加强与传统视频播放平台的合作,提升专业化水平,激活平台品牌价值,例如俞敏洪与优酷合作的一个新节目“洪哥梦游记”,它是直播与广电节目的新结合,也是业内首档24小时户外移动式直播。
(二)内容为王,提升文化内涵
随着网络直播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约束会随之而来,用户需求也会不断提升,颜值经济和低俗内容会逐渐被人们抛弃,高质量、原创性的内容生产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内容依旧是赢得观众的王牌。在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内容居多,但这只是一时的浮躁状态,随着人们媒介素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就会越来越青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内容,因此,直播平台要精心创作用户喜闻乐见而又有深刻内涵的内容,增强用户“黏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成立了起来,一方面对主播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对受众进行精细化、个性化分类,生产专业的、高质量的内容,因为唯有健康的内容生产才会取得持久发展。
(三)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引导机制
对于行业自身来说,首先,应该明白一时的喧哗,并不能给平台带来持续健康的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才能赢得长远发展;其次,尊重内容原创性,提升版权意识,这样网络直播市场才会和谐有序。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尽快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实践经验,加大对网络市场的规范监管力度,强化引导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完善网络直播市场准入、追究、处罚、退出机制以及网络集群舆情监测应对机制,对网络直播“擦边球”现象进行严格治理。总之,只有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携手并进,才能带来网络直播生态的净化和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3.0移动视频直播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参与其中,直播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全民直播渐成趋势。笔者经过前期调研发现,相关方面研究主要侧重于网络直播与实践运用,对于它的学理分析很少,本文从网络直播在国内传播现状、传播特征及发展前景三部分展开论述,研究发现网络直播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其独有的传播优势,平台的开放性、传播及互动的实时性、不可篡改的真实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推崇,在名人自我包装宣传、企业营销、新闻传播、社交等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网络直播;实时互动;企业营销;新闻报道
近两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据中国投资咨询网的《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网络直播行业在影响力、经济收入、用户人数等方面都发展较快。2015年,国内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平台数量将近200家,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到近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随着视频直播门槛的降低和交互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传播形式,直播队伍逐步扩大,也预示着全民直播时代终将到来。
一、网络直播的传播现状
网络直播平台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从狭义角度来看,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当前,网络直播行业正呈现三方分化的形态,包括最为知名的秀场类直播、人气最高的游戏直播,以及新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泛生活类直播。[1]
传统秀场直播主要指的是PC端的秀场直播,也就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以美女主播为优秀的直播模式,主要代表平台是YY、9158、六间房等,此领域在新的直播格局下,内容生产由UGC转化为PUGC,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垂直化,用户黏性增强。以斗鱼、虎牙等为代表的电竞游戏直播平台,由于其受众基础大,用户参与度高及其难以替代的赛事资源和人气主播,在直播领域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而真正宣布进入全民直播时代的是移动泛生活直播领域的开启。映秀、花椒等一批新的直播平台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下异军突起,直播内容从游戏、比赛到吃饭、睡觉、聊天,似乎只要有个APP,人人都能成“网红”。
随着网络直播内容及形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提高,人们越来越习惯运用直播跟人聊天、学化妆、与明星互动以及了解产品信息等,直播依靠直观的视频影像联结了不同于微信、微博等依靠文字图片为主的传播交际系统,人们可以通过直播更直观地接触真实的对方,是网络人际交流的新平台、新空间。
但由于网络直播行业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业规范,部分直播平台存在乱象。国家相关部门于2016年4月发力监管,下一步,文化部拟出台加强网络表演管理的政策,在经营主体管理、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对网络直播表演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同月,20多家主要从事网络直播表演的企业负责人《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接下来对所有主播进行实名认证,对于播出涉政、涉枪、涉毒、涉暴、涉黄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从国家相关部门到央媒都在重点关注直播行业,这对直播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视频直播行业的市场会在监管和自律中回归理性发展,将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二、网络直播的传播特点
从门户到论坛社区再到微博微信,文字直播不断迭代,后以in/nice为代表的图片社交平台开启了以纯图片直播热潮为代表,紧接着喜马拉雅等音频直播平台崛起,最终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到来,在这一过程中,直播内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网络视频直播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可视性、交互性、实时性、沉浸性越来越强。综合来看,网络直播具有如下特点:
(一)从随时到现场实时
泛生活类的直播平台诞生,弱化了美色和竞技对主播的重要程度,能展现直播的优秀价值:陪伴与分享,这也成了网络直播领域的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较之于微博、微信的信息随时,现场实时应运而生。由于操作便利,各阶层的人们都能通过按钮把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新鲜事情搬到网络上并实时与观众互动,同时也可以让观众实时观看别人的分享。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窥视别人生活是一种本能。这种直播行为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人们和分享信息及窥探别人生活的需要。以微博为例,微博以140字的字数限制与互联网无限表达背道而驰,最终以其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获得了使用者的推崇,用户得以随时信息,信息组成元素也多为文字、图片,但相较于网络直播的实时,微博信息相对较为滞后,且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网络直播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例如图像、声音、文字等语言与非语言符号,观众受画面上特定现场和气氛的影响在情绪上也比其他形式更强烈。且时效的同步是观众对现场直播的第一感受,实时在空间上让主体同观众之间的距离缩减到最小,促使观众关注程度增加,对直播的各个环节都有新鲜感和身临其境感, 进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二)从及时交流到实时互动
微博、微信随时随地信息及评论功能带给人们及时交流的可能,但其无法做到实时互动,网络直播的出现真正能够实现实时互动。网络主播不同于电视主持人、录制视频主持人,其在展示自我的同时特别强调与受众的互动。当前,国内网络直播的主要收入是用户充值后购买虚拟道具,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和赠送礼物,主播与受众互动非常频繁。
在直播中,观众会送给主播虚拟的“礼物”,这些“礼物”换算成人民币并不便宜。赠送礼物后,用户的名字会显示在直播间里,如果用户送的虚拟礼物比较昂贵,其名字会被放在弹幕上,且送礼物送的频繁,还会呈现一种视觉特效,其他用户会留意这些“土豪”,最重要的是主播也会重点与送礼物的用户互动,受众在这一过程得到“满足”,这样的互动强度是别的传播渠道所没有的,这也正是网络直播强大魅力所在之处。
受众“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2]“土豪”愿意花重金给主播,在这一过程中被其他粉丝围观和主播点名互动,满足其需要被重视的需求,他们也更愿意为这种满足“付费”,这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
在泛生活全民网络直播的驱使下,人们参与直播,并与受众实时互动,除了追逐经济利益,越来越趋于表达自己,并通过互动及时得到反馈,从而达到一种有效沟通。在大众传播中,其传播模式基本上是单向的,具有延迟性、间接性等特点,网络直播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一对多”的实时互动成为可能,随着交互体验升级,VR和AR等技术的介入,直播交互将更具沉浸感与参与感,其提供的是更具有个性、更加平等的新的传播方式。
(三)从个性突出到个性十足
网络直播更加突出传播个体的个性,释放公众表达的欲望,个性十足的人们迅速成为不同话题的“意见领袖”,带着自己的跟随者不断地设置新的“议题”,强化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之所以是强化了,是因为早先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个性,使人们有渠道更自由地表达。但随着新生代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互联网娱乐习惯形成,网络直播带来了更直接、更有效果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十足的表现需要和观看需求。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对受众进行研究时强调,受众会受到来自“媒介的压力”,如报纸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准,电视需要相应的接收条件。[3]在网络直播过程中,这份“压力”被减到了最少,直播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类,其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进行直播和收看直播所需要的工具也越来越简单,只要有意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切换身份,成为“主播”,发出自己的声音,呈现自己的意见,释放自己的个性。
(四)保证最真实的用户体验
“多级传播”必然造成“信息损耗”,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即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越差;反之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也就越高。[4]直播的直接性传播优势体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无需转述,减少了“信息损耗”,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
对网络直播平台而言,当直播行为开始,云端会同步抓取同步存储、同步传递,延迟不会超过2秒,平台也无法把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经过加工、剪辑、审核之后再公之于众,唯独直播,它可以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有着最真实最直接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在直播中与平日接触不到的名人互动,看到名人生活中相对真实的一面;与陌生人互动,打破了网络隐匿性特点,相较于文字、图片等形式,直播视频的修饰难度增强,公开性大幅提高,也更加真实。
不过,也正是因为直播平台实时连接突出真实性特征,导致此领域“把关人”的缺失,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5]为了得到高关注度,网络直播领域乱象较多,“直播造娃娃事件”“直播飙车”“操纵无人机偷拍女生宿舍”,有的主播为了获得受众眼球,得到“礼物”,举止失范,被人们贴上了“色情”“暴力”的标签,也使得网络直播这种传播方式饱受诟病。
三、网络直播发展展望
在线容易洗白难,网络直播的“污名化”问题,将随着监管的加强以及平台自律逐步得到解决,直播形式也将受到越来越多人和企业的青睐,未来的直播平台将在搭建明星与粉丝交互新渠道、在企业营销以及新闻报道领域,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一)名人的“聚气地”
知名度提升对于名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粉丝越多,越受人欢迎,其参与的商业演出、经营活动就越受人追捧。2016年5月,韩剧明星宋仲基在“一直播”APP露面,创下2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直播记录。同时期,巴黎欧莱雅入驻“美拍”APP,全程直播了巩俐、李宇春等明星在戛纳电影节的盛况,并在专访时进行网络直播,实现了明星与粉丝面对面的互动,为自身品牌带来高关注度的同时也为明星积累了人气。
早先微博出现已博得名人的注意力,纷纷在微博上“攻城略地”,把平台变成独立发声的有效渠道,实现了与粉丝之间的有效互动。粉丝在名人的只言片语中揣测他们的心情、对事情的看法,也成就了姚晨被封为“微博女王”的佳话。
相较于微博平台,网络直播平台有着更强大的实时互动功能,从名人直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粉丝”的实时留言,并回复粉丝,对于新作品、计划以及澄清绯闻有着更优的传播效果。当然,直播的形式也更考验名人的现场反应能力以及是否满足“粉丝”的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意识到直播平台强大的聚人气功能,下一任的“直播女王”会是谁呢?
(二)企业营销“新战场”
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其商业价值的计算不再是产品,而是用户价值计算。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以此来获取和保留用户。对于企业而言,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是以视频为载体,将企业的产品、形象、文化、服务、品牌等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集成传播,真实的企业、产品及服务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被用户看到。企业通过网络直播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品牌依赖性,实现粉丝效应,建立口碑,实现营销目标。
过去几年,微博、微信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且平台进入门槛低,传播效果好,为许多企业开辟了新的网络营销阵地,实现了“微传播、大营销”的传播格局。在互联网与企业的结合上,小米手机的营销一直走在前列。微博兴起时,小米曾经通过微博聚粉无数,并带动了产品大卖。直播软件兴起,小米最先尝试视频直播营销,在一次会上,有6位记者利用APP对现场进行直播,引来过万群众围观,收获超过10万个赞,同时也把小米的理念和产品更好地传达给了受众,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传统行业巨头万达集团自主入驻直播平台也很能说明问题。万达集团整体进驻直播平台,不仅仅将自己的一系列的战略会全部进行直播,而且还向网友展示万达的员工食堂、宿舍等,全方位展示万达的企业文化。过去,企业对外传播的标准配置是微博和微信,网络直播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更立体的营销平台,改变了微博、微信以图文为主的传播方式,直观、简洁、有创意的视频直播形式将被企业追逐,成为企业营销的一匹“黑马”。
此外,网络直播还能将营销和销售进行捆绑,给企业、商品带来了直接变现的渠道。“直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的聚粉、沉淀和互动,然后进行二次营销。直播的另一大优点是它可以和售卖同时进行。”一位直播平台负责人说,“边看边买”的模式现场就能让商家得到转化率数据,转化率甚至到达10%至20%之多。以华为P9在天猫直播进行的新品会为例,直播过程中,有购买意愿的用户纷纷在直播主页面上留言互动,提出疑问,主办方当面解疑答惑后,用户如果满意可直接点击直播页面购买标志,完成购买行为。网络直播低成本、低门槛的准入方式与高效率、高到达率的传播效应获得了企业的青睐,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直播平台,网络直播将成为企业营销“新战场”。
(三)新闻报道“第一线”
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是现场直播,它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指出的:“现场直播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一事件只有明天才能搬上银幕,后天才能成为文学、戏剧和绘画的主题”。[6]
移动直播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拿着摄像头外出,网络直播把这种“覆盖领域广泛、生产门槛低、操作简便,交互方式更多元”的传播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如果说微博、微信开创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直播则强化了这种格局。人人都拿着摄像头,尤其是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充分发挥了广大网民的力量。直播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和专业积累,可操作性强,只要打开界面,点击直播就可以全面、立体地呈现所看到的新闻现场,每个直播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中。
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设置回放功能,传统媒体记者也可以在直播平台上观看新闻第一现场,了解事实情况进行后续报道。姚晨曾晒出直播做饭的视频,腾讯娱乐新闻以“姚晨直播做饭家中内景曝光 网友:这宅子也太低调了”为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人们的关注。录播视频可能会经过剪辑、处理以至于不能更好的反映新闻真实,直播则将这一困扰降到最低,移动直播将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第一线”。
四、结语
从上传个人小视频的直播1.0时代,再到网页端的“秀场”直播2.0时代,直播平台如今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3.0移动视频直播时代。从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参与直播领域的人数暴增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媒介形态是越来越认同的。
网络直播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其平台的开放性、传播及互动的实时性、不可篡改的真实性获得了网络用户的推崇,在名人形象塑造、企业营销、新闻传播等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主播准入门槛低、良莠不齐;行业收益模式单一,违规现象频发,监管难;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等。这些问题阻碍着更多用户的进入,也影响着直播行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一种更加好的姿态迎接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是一项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