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09 09:1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新农村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论文

1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缺乏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国家制定的总体标准。在这个总体标准中,它的技术规定主要是针对当代农村的建设,并没有对村镇规划作出明确的指示,这就使得这一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笼统性。在采用这一标准的时,存在一些农村地区也采用了城市建设规划技术的标准和内容,这两种标准的结合导致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出现较为混乱的局面。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较之村镇规划的理论发展来说更为迅速,而且目前我国仍未形成一个健全的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村镇规划体系,这使得我国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大都采用演进形式。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新农村发展中,主要采用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来进行建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脱离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只对其作出总体规划,这是不可行的。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村镇存在着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的布局分散以及不够完善的局面。同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业人口在农村人口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城市化气息仍十分淡薄,并且,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积蓄功能仍较低,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也没得到有效改善。

2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2.1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得确定好规划的层次以及内容,有针对性的突出村镇建设的重点问题,并促使规划的技术标准能够与村镇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从而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规划理论体系。并且,国家应继续对一些村镇规划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从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新农村建设的村镇规划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在村镇规划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处,并在乡镇地区建立规划管理所,以此来对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实施,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2.2坚持理论规划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

就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情况来看,其所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太过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内容,甚至完全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来进行村镇规划,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缺少了一些应有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发展更够推动村镇的规划力度,但并不能完全促进村镇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应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个适合农村发展特色的村镇规划,在民俗民风方面体现出村镇的特点,从而确保村镇规划的制定与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需求相符合。

2.3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始定,但设计人员有时对村庄的地形地貌的缺少深入了解,无法切合实际进行建设选址,而村民、村干部则缺少对污水处理技术的了解,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部分选定地点不恰当,使得污水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增加,或污水收集、处理效果差。污水管网系统问题多。有的管网连接不到位,未接入农户化粪池,漏接时有发生。部分接入支管的农户,化粪池底部未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存在自然渗漏。汛期,雨水、河水倒灌污水处理设施,大大影响处理效果。污水处理日常运维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人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普遍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导致污水处理率低、水质达标率低。

3对策与建议

在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状况、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基础上,因村制宜,优先选择处理效率较高、建设成本适中、便于维护管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对雨污分流的截污管网建设,做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后废水等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严把治污工程设计关。切实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按照治污设施日常化、常态化运行的要求,政府投入一定人力、物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作者:孙俊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朱坝街道办事处村镇建设服务站

新农村建设论文:农机合作社新农村建设论文

1农机合作社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1.1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能够有效地将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使得泗县的农机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化的配置,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土地的出产率。安徽泗县成立农机合作社,通过农业机械入股的方式吸纳了资金,然后根据生产的需要统一购买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农户家家户户卖机械的问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最大限度整合了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在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过程中,资金入股购买机械的方式也增强了合作社发展的劲头,保证了农机合作社的健康运营。农机合作社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使得农民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尽所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

1.2农机合作社的成立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有效做到了多项生产工作的统一,例如“育苗统一化”、“管理统一化”、“加工和销售统一化”等,这样的统一化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生产的风险。在以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地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出现滞销等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有效缓解了这样的问题,农机合作社这样多方面的统一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民放心生产、快乐生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够帮助农民降低生产风险,还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证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乐趣,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1.3农机合作社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解放农民劳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来做改善生活,但是,这样的问题也影响了农村中的农业生产工作,造成农村中大片农田的荒废。这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得农村中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减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能够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农机合作社能够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能够定时对农村的土地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转型发展,既减少了土地浪费,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能解放农村的劳动力,把农民及时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的其他服务性行业提供更多可用的劳动力。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可以让农民外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还可以让农民在年底获得农机合作社的分红,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1.4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解决农村矛盾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一方面能够解决农机户与农户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农村中出现“有机无地耕,有地无机耕”的现象,有效避免了农机的浪费,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稳定了农机使用的价格,保证农业生产价格,把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能解决农村贫困户的问题。愿意加入农机合作社的贫困户农机合作社能够充分解决这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够使得农户在年底获得分红,不愿意加入农机合作社的贫困户,农机合作社会为其提供优惠的农机服务。这样,农机合作社就能够充分为农村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和和谐,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2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能够对农民产生积极影响

2.1农民科学生产的意识增强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理念有了新的革新,农机合作社的成立,社员的积极性明显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员的思想认识也有进步,注重新农机的引进和科学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是以前保守落后的生产观念了。社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极大地增强了,信息获取能力也大幅度增强,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推进了现代农业的步伐。

2.2增强农民的团结合作,提高生产意识

传统农村生产模式是一家一户的自主生产模式,家家户户自主生产,消息也不灵通,生产机械业较少,生产技术也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分工,增强了农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从根本上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早日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力中解放出来。农机合作社的建立能够从根本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使得农民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魏凤传 单位:安徽省泗县农机局

新农村建设论文:地方性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目前地方性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形式

地方性高校以其地域优势、人员结构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贴近农村实际,而其科研水平和科研地位也往往定位于实践,因此更便于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地方性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形式:一是直接参与模式,包括各种形式的支教、"大学生村管"制度。几乎所有的地方性高校都参与了支教和"大学生村管"制度。虽然学界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质疑的大有人在,但是作为制度化的手段,"大学生村官制度"体现了政府对农村问题的重视,表现出要把高校培养的人才输送到农村建设前线的决心,而在农村前线做出成绩、真正为农村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学生村官也确实大有人在。大学生支教对高校角度而言是学生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由学生社团或者由共青团组织,对农村而言,则是当地小学进行对外交流的方式,在接受调查的农村中基本上都接受过大学生支教或者听说过大学生支教,达85.1%,说明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学生实践活动和高校支援农村的方式较为普遍,但是大学生支教活动由于时间较短,具有周期性,因此并未真正对农村的科技发展或者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明显的效应。二是间接参与模式,包括为农村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此类服务主要是由在专业设置上和农业比较紧密的农林类专业和院校提供。研究表明,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于农业类高校。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基本上是通过政府的推动才转化为农业生产,高校和农村直接对接,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间接路径。此外高等院校通过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也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地方服务农村的问题

在调查中,村民对高校提供帮助表示普遍的兴趣,98%的受访者表示欢迎,但是在问及希望高校提供哪些服务时,鲜有受访者表示出明确需求,而普通高校也并未将服务新农村作为一项必要的活动,因此,在高校参与农村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导致效果不明显。由于高校并未将服务农村作为重要工作,即使是农业院校也并不是考虑到农业的实际生产来进行科研,而是在科研考核体系的要求和压力下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高校服务建设不过是科研考核体系的副产品,并不具有主动性,被动的态度导致了效果大打折扣,也导致了提供的服务不连贯,不具有针对性,缺乏系统性,没有实际效果或者效果甚微。二是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忽视。即使是和对农村联系更为紧密的地方性高校,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高的现象。一方面,地方高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缺失,另一方面是农村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尤其是随着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和城镇化,传统农村文化在逐渐消失,使得农村成了真正的文化沙漠。三是未形成机制,由于被动导致机制缺乏,激励机制、考评机制、长效机制等基本缺位,在这些机制缺位的情况下无法保证高效服务农村建设的效果,导致高效服务农村成为每个高校都会提及,但都未将其提及一定高度的活动。

三、地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以上对高效服务新农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要发挥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应该制定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第一,形成强制参与机制。比如要求地方性高校必须将服务农村建设,给农村提供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必需的工作来实施;或者要求新加入高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必须参与半年到三个月的农村实践。第二,形成检查机制,对于高校参与农村建设实施的活动和效果进行检查。第三,形成激励机制,对于成果突出的高校予以奖励。二是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应该形成定期在农村调研的机制,防止研究和实践脱节。目前的农业类高等院校虽然在农村普遍设置了实验基地,但是实验的主动权在高校一方,是否是农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无从得知。高校科研的目的仅是为了完成国家科研计划和科研考核,农村真正需要的小农业技术却无从取得,因此,在高校里可以考虑专门设置为农村提供实用技术的科研人员,对他们采取和一般科研人员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激励方式,以真正做到为农村建设服务。三是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高效服务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村校共建图书室、高校为农村提供文化娱乐产品、为农村基层干部提供培训等方式来推进文化建设。同时设置有文科类专业的院校应该注意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作者:张景 何芳 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1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法律意识也有了相对的提高,但总体上还不够强,很多人知法但也犯法,也有很多人是知法却不懂得用法。当发生矛盾冲突时,还是用一些老旧的观念来解决。比如这两年我国农村被征用土地的问题,有些农民朋友不配合来征收土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拒绝搬走或拆迁。甚至更严重的以跳楼、开煤气引爆等自杀方式来威胁工作人员,也有一个或几个村屯的人聚众起来动用农用工具来阻碍工作人员进行征地工作。以这种古板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无法获得明显的效果。也许还会适得其反,严重的还会触犯到法律法规。农民朋友总以为法律会离他们很遥远,所以从不去学习和了解。一些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法,所以被莫名辞工,被拖欠工资,发生了工伤也得不到商家的索赔,自身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另外,在一些村屯里,存在着偷盗行为,这里面都是初中生或是在外晃荡的社会青年居多,小到偷鸡鸭等家禽,大至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他们在实施这些行为时,也没有相关的人员用法律去警醒他们,都是采用非法律手段来处置,导致他们在法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有吸食白粉,打架斗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偏低,蔑视法律的现象。有这么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他们就不相信法律,认为有钱就可以将法律置之不理,肆意妄为,而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有一天,还是会败在自己手上。

2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发达,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我们国家的公民的素质和法律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为什么农民的法律意思还那么薄弱,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和改变呢。在以前的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就根深蒂固在人们心里,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其所指出的等级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就是维护这种等级观念的尺度与标准。在这种特定的尺度中,最多的就是绝对的服从。而这种服从意识的影响,让他们的自我意识丧失,只是听从于上级的的命令,所以人们行为选择时,最先考虑的不是法律,而是上级。儒家历来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但是这种和为贵的思想在农村就转化为忍为上。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等这些俗语就是村里人之间相处的态度。他们坚持一切以和为贵,就算是自身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也宁愿持着大事化了,小事化无这种息事宁人的心态去解决。他们宁可这样委曲求全,也不愿请求法律的援助,心里保留的观念就是反证就算打了官司也未必能赢,就算是赢了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因此就有部分农民对法律缺少了解,觉得只要在不犯法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不愿意去了解并且运用法律知识,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就是人们思想相对落后,文化教育程度低,传统的矛盾冲突解决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脑海里了,另外,他们没有意识到法律具有公正性,能够保护到他们的合法权益,仅仅看到法律强制性的一面,所以这样就对法律产生了偏见,从而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有些地区较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算农民有法律上的需求但考虑到资金问题,也就望而却步了。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资金来源有局限性,所以就没有充足的条件来支持法律援助工作,所以专业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很少,造成了稀缺的状况,还有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村镇,虽然成立了立法机构,也进行了法制宣传,但方式很单一,比如发宣传单,贴标语,挂横幅等这些形式上的宣传,并没有深入到根本,并没有带领村民探索法律的优秀,并且村干部中,其自身的法律意识都相对薄弱,更别说起到带头作用。

3如何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

要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得从根本抓起,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大对当地的教育投资力度,只有加强教育工作,提升农民精神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法律知识的接受水平。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因为有力的物质保障才能让村民的视野更广阔,才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接触到法律。在各个镇上成立法制协会,然后派代表去各乡镇中小学去进行深入的法律宣传,交流学生法制教育的经验,都说计算机从娃娃抓起,那么现在我们的普法知识就从学生抓起。大力推行有声有色的法制宣传,可以通过广播宣传还有看电影方式让农民渐渐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乡下实行“一对一”的法律顾问,每个村派选出一名代表,村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免费咨询和给出方案。创建普法教育“微信群”。把村里的青年们集中起来,作为重点普法教育对象,利用微信交流,非常的便捷,也是现在年轻人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正确的去引导他们遵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搭建“手机飞信”宣传平台。把各村的干部,村委会,人民调解员的手机号集合为一个飞信网,不定期发送普法宣传教育短信,让这些干部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打造为法制宣传骨干。创建“农家书屋”宣传阵营。建立起法律读书角,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赠的途径,向各村“农家书屋”提供法律书刊,丰富群众法律知识的来源。如条件允许,还可以举办一些以法律知识为主题的小型娱知识问答竞赛,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4结束语

为了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更美好的新农村,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进行普法教育,不断提升农民法律意识,采用多种方式,让法制宣传更持久,渐渐深入人心。

作者:余滢 单位:西昌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论文

1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

1.1边缘化的经济区位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经济区位上的边缘化特征,首先表现为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在农耕经济时代,区域分工协作程度低,对现代交通的依赖性小。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生产自给自足,与外界经济发展差异不大,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聚族而居,创建了其独特的聚落空间,而且其中一些传统村落,甚至因为处于茶、盐、粮、棉等关键生活物资输运线上而盛极一时。但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位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又受制于地理位置与现代交通不足的阻隔作用,难以有效地参与区域分工协作、接受发达经济体的辐射作用弱,长期被置于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之外,而逐渐被边缘化。再者表现为,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中的弱势、边缘化地位。由于历史、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原因,政府对农村的要素投入和政策支持长期不足,农村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滞后。这种二元化结构在民族地区的表现尤甚,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弱,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出严重不足,投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政策性扶持,而这种政策性扶持散落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时,早已杯水车薪。

1.2农业生产模式更新的动力不足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现行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特性,表现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机械使用度低,市场参入度严重不足,产品单一,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村落经济体远离当代市场经济体系,所获得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少。由于农业生产的更新动力主要源于自发式改进,农业生产进步迟缓,失去了与先进农业生产模式的竞争机会,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还是从国内一些农业示范区(点)和特色农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农业生产的不断更新离不开3个方面的推动力:政府扶持、稳定有效的投入和农业科技,而且往往是这3种动力的联合驱动使之在农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上述3种推动力上都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发展更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1.3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现代生产模式的囿限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大多位于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形复杂的山地,西北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贫瘠,农业用地面积少,地块小而分散,水资源匮乏或农业灌溉困难,自然生产潜力小,农业气象与地质灾害多。这些因素大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机械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转化效率低,而且转化效用迟滞。需要因地制宜地找到其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区,克服自然环境条件的囿限性。

1.4人口发展的退化趋势

首先表现为在数量上的人口空心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尽管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账面上的人口数量大,但在打工潮驱动下,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务工,常住人口少,传统家庭成了驿站式空巢,而且一部分农村精英在城市取得成功后,举家迁往城市。在当代社会经济背景下,交通上的便利性成为居民新住址选址的主要考虑因子,居民向主要交通沿线迁移,交通不便区的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消退,交通沿线村落扩张。再者是人口结构老年化、妇幼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和农村精英长期在城镇务工,由于收入有限、子女就学和医疗赡抚的问题,大量老年人、妇女儿童不得不留守农村,家庭结构残缺。最后是人口素质成长机制的严重缺失。当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农业知识,无力参与到当代农业竞争。传统村落的农民素质成长机制一片空白,农业生产技能仍然源于传统农耕模式下的朴素认识,几乎没有农民职业培训与教育。即使在基础教育上,传统村落学龄儿童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条件的欠缺甚至威胁到人口健康,社会生活公共设施更是极少。

1.5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下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间

断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在历史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其自身演进动力,如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宗族、民族内部紧密的生产协作、社会交往,表现出显著的内聚性。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临严重的传承间断风险,所受到的冲击力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首先,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极大地压缩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时空距离,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中,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被不断吸纳,传统文化符号和形式由于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和内涵被不断弱化,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被削弱,内外动力的失衡使得传统文化日益消退。再者,在我国多元文化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同化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大聚居、小杂聚的地区,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服饰等往往被汉语言、大众化服饰所取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一统国家,在长期社会经济交往中,多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相互交流融合,汉文化区在经济上的相对发达、在社会发展上的相对先进,使得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交融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断代和经济基础消失。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在以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文化继承人”制度,包括家庭式、宗族式或师徒式等模式,以人缘或血缘为纽带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演进。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形式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文化继承后继乏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经济基础,往往与农耕、狩猎或游牧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有关,传统村落在融入现代工商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传统生产模式的地位越来越弱,村民商品化农业生产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原有的经济基础地位逐渐消退。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既有其自身演化的特性,亦有外部利用的干扰和驱动作用,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须兼容并蓄,既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又要合理吸纳现代先进文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新。

2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路径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在发展能力上的机能缺失和在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上的局限性,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找到实现其发展更新的可持续路径,避免“运动式”突击建设,重塑其发展能力。

2.1构建有效驱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系统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更新的内部动力严重缺乏,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观点看,传统村落的发展急需持续稳定的、有效的外部驱动力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必要通过凝聚政府、市场、投资和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力量,构建起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正确认识各动力因子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配合关系,对提升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驱动效应有重要意义。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应当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无论是从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更新,还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来看,其主体是当地居民,即农民。新农村建设在于提升当地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其承担起传统村落更新的任务。农业科技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智慧动力源,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当前传统村落的居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程度都很低,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恰当的帮扶协助形式,协调科技部门、现代农区和先进农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与农产品市场接轨,促使现代农业科技成为趋使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和持续动力。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资本动力。传统村落自身的农业投入能力极为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要求,要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增加对资金投入的需求。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农村的建设优秀就是钱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而言更是如此。农村资金问题是学界和决策部门甚为关心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已明确指出了方向。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拓宽传统村落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增加财政资金和财政补贴的扶持,增加农村信贷力度,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政府的扶持、协调和引导应成为推进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优秀外部动力。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在市场不完善、当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政府于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承担的任务已为人们所关注。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力量和组织生产要素能力所限,在公共资源分配、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外部资金投入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个方面,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2.2确立基于农业产业化与特色生态农庄的生产模式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一项关键任务就是促使其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市场化。在农业生产方向的选择上,应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农庄。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能力的羸弱,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在资源调控、科技力量组织和引导市场要素上的优势和能力,使得其理应承担推进传统村落生产模式更新的重任。促进传统村落与农业教育科研单位的密切结合,开展专业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合作经营与农工协作经营,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传统村落融入现代农业市场。

2.3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实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根本动力

在于当地居民的发展能力,而这种能力严重地依赖于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培养。自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的重要性,国家也推动了多项旨在提升农民素质的实践措施和培训工程,如农业部的《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教育基础薄弱,科教力量不足,农民现代科技文化素养极为欠缺,农民素质提升的有效培养模式尚待探索,迫切需要形成培养传统村落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其一,建立专门的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形成农民素质成长的组织依靠。在民族地区普遍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的条件下,培训管理机构应长期定向服务于农民培训工作,结合传统村落在农业生产和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和专业人才,开展职业与文化素养培训及生产指导。其二,完善农民培训投入机制。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及农民自身出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源,解决农民培训资金问题,特别是前者应有长期、稳定的投入支持。科技、农业、林业和教育等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教力量,以农业科教项目的形式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的投入。其三,统筹城乡基础教育。民族地区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教育资源配置、投入和政策制定上应向传统村落倾斜,切实提升传统村落村民基本文化素质。应支持民族教育,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与习俗。其四,建设民族文化设施,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更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着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亦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不仅要采取恰当措施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更要建设文化设施、场所,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等形式,并借助现代信息设施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2.4建立基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城乡一体化规划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民族地区更严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更紧迫,在规划措施上,应重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均质化和片面的城镇化,相反地,还要努力维护城乡的异质空间特性,特别是对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传统文化符号等方面呈现的历史、民族和传统特质,应予以重点保护、适应。其二,应注重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在城乡的统筹布置,并适当向传统村落倾斜,以协助、培育其发展。其三,应强调城乡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的协同化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其四,应重视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规划。

3小结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实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有必要从空间发展体的角度,认清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所在,进而探求传统村落发展更新的可持续策略。制约传统村落发展的优秀因子主要有5个:一是在现代经济格局中日益严重的边缘化经济区位,二是农业生产模式的更新动力严重不足,三是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囿限性,四是日趋严重的人口退化趋势,五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间断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在可持续路径的选择上应重视4方面:一是建立起政府扶持,农业科技支持、资金投入和农民自主能力提高协调并进,有效驱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更新的动力系统;二是因地制宜地确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三是建立培养传统村落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构建起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与更新的制度保障。

作者:段晓凤薛兴华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小水电开发新农村建设论文

1农村小水电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分析

1.1农村小水电开发满足

当地电力需求,带动电信广播产业发展上个世纪,部分偏远农村通电困难,而小水电开发解决了供电难及供电不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农村小水电开发进程的加快,大大缓解了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小水电成为农村供电的主力军。随着技术的完善与更新,农村电力系统更趋于稳定,保证基本生活用电及农业用电的同时也带动了电信及广播事业的发展。电信及广播产业辐射到每个农村,农民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据相关调查显示,某区县小水电开发直接推动建设了14个规范村,当地农民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

1.2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借助农村小水电开发的独特优势,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产生1+1>2的共赢效果。农村小水电在开发水电的同时将河渠的整治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设计,事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发挥原有沟渠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工程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量,避免人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破坏,保障当地农村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原有沟渠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再次利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农村迅猛发展。

1.3服务其他产业,带动农村公益事业

在农村小水电开发大力推广之前,农民基本靠天吃饭,温饱也备受自然灾害与异常气候的考验,在干旱时期,更是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物质得不到满足的同时,民众对文化对公益事业的关注自然受影响。而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推广,一方面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自主性大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公益与文化事业。小水电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学校建设,当地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呈现出光明前景。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村村通工程的辅助开展解决了民众的出行难问题,此外饮水问题、文化建设等公益事业也有条不紊地开展。

1.4小水电开发进一步改善

当地环境水电开发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洁、环保、无污染,以某县为例,其每年小水电工程发电量在3亿千瓦时,采用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将近12万吨的煤炭,而燃煤发电产生的有毒物质将是300万吨,引发的水土流失更是无法估计。在农村开展小水电可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水土资源,积极推动绿色农村建设。环境得到保护,产生良性循环,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居住环境。

1.5优化产业格局,推动城镇化进程

小水电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原有的产业格局,由单一的农业发展扩展到农林牧副渔多个产业的横向发展,产业格局得到丰富与完善,带动多条农村产业链的建立与运行,形成了良性农业循环,走健康生态发展之路。农业产业格局的改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均衡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整体城镇化趋势明显。

2农村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剖

农村小水电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些矛盾与争议也渐趋明朗。例如水电开发需要节流蓄水,引发了下游与上游的用水矛盾,节流蓄水使得下游植被得不到及时的水源补给,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在水电开发中管理不当,厂房随意建设、资金挪用严重,前者导致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植被破坏,生态岌岌可危。后者直接影响建设进程,滋生腐败现象,对当地及整个社会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在坚持发挥农村小水水电优势的同时,更应该针对目前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合理规范,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3农村小水电良性发展的思路分析

3.1引导农民融资入股,建立真正惠农水电

目前农村小水电开发资金主要集中于政府与企业,而要想实现真正的惠农,可以引导农民入股投资,直接分红。在对农民进行引导与鼓励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水电开发项目经验,最大限度保证社会融资的安全性,让农民获取真正的实惠,将农民参与水电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2科学规划,多领域发展

实现产业提升水电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村开发项目单一的瓶颈问题,借助水电发展的优势,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水电开发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当地经济的稳定循环发展。

3.3加强管理,倾听民意

发现不足政府作为农村小水电开发的实施与管理者,应该在保证当地水电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对于水电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牵涉到农民的自身利益问题,协商解决,水电开发的前提是不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让农村小水电开发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公正,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结束语

农村小水电开发符合当前农村建设需求,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积极做好农村小水电优势开发,最大限度保障农村农民利益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经济的吸引是一方面,政策的倾斜是辅助,推心置腹的交流与答疑是关键,多管齐下,多元考虑,借助农村小水电开发的优势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小水电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民众,带动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徐晓明王东升单位:贵定县水务局小水电建设管理站

新农村建设论文:乡村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乡村生态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搞好环保是手段,社会发展和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到多方群体利益,如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及旅游者,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妥善处理以上各方关系,中央政府在旅游政策上使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法,进行了体制性、政策性的配套改革,调整了社会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没有触及到各方群体的利益,反而还增加了各方利益,最终各方群体走到了一起,没有发生冲突,形成了和谐局面,推动了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使当地村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的客源主要是都市人群,他们到乡村去就意味着要消费,而旅游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就得收费,同理可知,旅游者的一切行为都得花钱,使货币在乡村流通速度加快,从而就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收入,拉动了村民的经济消费,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效应,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高增长区,旅游目的地从最初的脱贫到繁荣发展,推进了农村经济现代化,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让都市人群进入平常百姓家庭,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一方面,让城里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及传统的农耕文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珍惜自己的城里生活,让小孩子知道五谷杂粮的来龙去脉、祖先的生活方式及简单农具的使用等等;另一方面,城里人来到乡村,扩大了村民的视野,传播了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加了对都市人的生活习惯的了解,农民会更加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总之,乡村旅游的开展,城里人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城里人到乡村后思想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村民学到了城里人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对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破环生态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旅游地因游人过多对农业自然资源破环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啤酒瓶、香蕉皮到处乱丢,旅客在文物古迹上面乱刻乱画,特别是某些景区名贵树木上刻有“某某到此一游”字样,这既毁环了自然资源,又让景区失去了观赏价值。在社会环境方面,客源地阴暗面如“黄、赌、毒、盗”侵入乡村,以上这些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的重点是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文化遗产。我们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容量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容量进行合理规划,把游客人数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以内,同时,乡村成立联防队,日夜巡逻,维护治安,抵制歪风邪气,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出游观念、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影响

(一)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解决交通问题是关键。为了使旅游者来得方便、逗留期间活动也方便以及活动结束又方便的离去,必须解决并提高可进入性程度,这不仅包括水路、陆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营运安排。中国共产党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要实现“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的三通工程,这为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发展农村电信和邮政等,这为旅游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因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所以旅游企业就要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直观感受,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段,不但经济而且直观,信息量大,又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新农村建设把农村信息网络作为一项重点的基础设施来抓,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好的宣传渠道,同时也为农村旅游业了解都市人群的需求动态提供了途径。

(二)对出游观念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又为旅游者带来了享受,同时也把这些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更加显著的效益和财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出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出游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快乐健康的休闲游憩,追求心神的宁静,体验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等。而与此相适应的是,旅游市场也发生了空前的转变: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出游、假日出游、过年过节出游等;出游地点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著名景区、烈士陵园等;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徒步游、自驾游、自助游、互助游、拓展游、刺激游、团队游等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生活富裕了,他们也有走出去到外旅游的冲动,他们的出游观念是选择就近、价廉、物美、实惠的地方,老百姓都想旅游了,这预示着一个全球旅游时代的到来。它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机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三)对客源市场的影响

乡村生态旅游是社会新型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劳动日益脱离一线物质生产形态而转移到服务领域,使人们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从设法获取基本生存条件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转而对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并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企求。尤其对女性来说,由于生产劳动的非体能化,其先天的劣势得以避免,故而能够同男子一样在各种新型服务产业中发挥作用,这使她们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将空前提高,并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向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集追求新奇、陶冶情趣、康体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在这种物质文化需求的进程中正当其时,发展前景无量。笔者在吉首火车站对游玩大湘西后返回客源地的游客发放问卷共计248份,回收了202份,从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对大湘西的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要求,各级旅游部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分工协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机会,组织观光旅游、农村科普活动等,同时,对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大力宣传,并同周边景点及旅行社合作,向旅游者相互宣传各自景点的优势,共同提高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四)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生态文化意境更加浓厚,促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在产品设计上,大湘西注重以乡村生态文化为优秀,提升文化品位,维护和强化乡村整体环境意象。乡村意境强调的是整体的乡村氛围,因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生态意境的要求。不搞与乡村意境不相称的旅游项目;保持和恢复传统的乡村聚落和建筑;造田园风光营造乡村农耕文化意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加强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化;注重参与性、体验性设计。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的魅力在于自然、文化和闲趣,虽然绝大多数乡村从表面看不具备完美的旅游资源,但要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则应深度挖掘属于自身的生态资源,尽力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生态文化意境,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三、结语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城乡互动,都市人群的精神风貌、卫生习惯、现代文明、文化生活传到了农村,村民在这种现代文明潜移默化的带动和影响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经济头脑明显提高,视野开阔了,封建迷信思想就少些了,打架赌博现象也没有了,村民也开始想到抓经济,争做好农户,竞相比服务质量,总之,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作者:能哲欣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我国新农村政策执行中面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新农村政策自身存

在问题“制度实施的不完全还来自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政策是否适当,是否合理,严重制约着政策的执行效力。部分政策大而空,没有经过实地调研,想当然地制定,致使政策无法落实,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由于政策本身存在问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一是基层执行组织的“经济人”本身阻碍政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二是从政策执行体制上看,政府在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上占据主导地位,政府权力至上,监督和建议力量不足,这难免造成政策执行不科学的现象。

3政策执行客体的负面影响

农民的“自利”思想,阻碍了对新农村政策执行的监督。每个农民需要自己担负监督责任所需的成本,而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便把责任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独享成果,最后容易形成“人人都有监督责任,却没人监督”的局面。

4政策执行环境的阻碍因素

一是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农民和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目标的期望和支持力度,间接影响了政策目标的达成。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农村基层政府执行者腐败和不作为,农民对政府执行者信任度下降,导致基层执行主体的权威资源日渐缺失。三是现今农村缺乏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体系资源,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增强我国新农村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

1强化新农村政策体制改革

一是精简机构,撤销不必要的部门,合并职能相似的部门,实现资源整合,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加强执行机构的沟通协调,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建立健全新农村政策沟通传播机制,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利用新媒体并开设电话热线等官民交流互动机制,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使政府能够认真聆听农民心声,使农民获得监督政府的权利。

2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提升基层干部对新农村政策的理解水平。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政策学习、宣讲,使政策执行者“嚼透”各项新农村政策,确保政策实施不变形。二是要加强政治修养和道德建设。道德缺失、信念动摇容易使政策执行产生偏差。三是要提升执行者的执行能力。开展专业培训,使政策执行者掌握政策执行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3打造新型农民队伍

一是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强化农民的参与意识,在公正公开、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选出农民自己的“代言人”,保障农民自身应有的利益。二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民整体水平,有利于农民学习理解新农村政策,消除抵制新农村政策实施的心理。

4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

环境一是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基层政府要使政策执行透明化,实行“阳光”执政,以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度。二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增强人大对基层干部选拔的监督权利,切实改变人大在基层干部任命中只是象征性举手表决通过的现状。三是建立政策执行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背、阻碍政策执行的相关人员予以严惩。

作者:王冠尧杨梓轩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林业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林业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出来,转变林业产业的增长方式,从而使得林地的长期、中期和短期效益得到有机结合,增大林地的附加值,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各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化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促进生态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林业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指出林业建设必须要突出其生态性,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林业综合效益的发挥。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国林业的覆盖面相对而言较为广泛,不但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等第一产业领域,还涉及到了农村的生产与加工。此外,借助于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这同时也是当前林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表现。

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由于机械化水平的落后,使得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都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降低。而在农村进行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的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节约土地资源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节约的目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当前农村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利用各种家禽、树林和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使农村土壤更肥沃,促进农林牧各行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4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大力发展林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避免劳动力浪费,增加农村人民的额外收入。同时,以农户为单位对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开发,也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和就业。有些村民在承包路段、渠塘井边栽植林木,蓄水护堤,还有些大户村民直接承包林业,这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也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加强林业建设的建议

1提高农民的林业知识与技能

在农村中发展林业产业,应该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如何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人民群众有着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的提高林业生产的技能。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发展阶段,高科技的农业转变,先进的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的收成得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各方面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种植养殖、综合管理、外出务工等各种各样劳务形式的形成,农民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注意学习最新的农林专业技术知识,将农民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能型农民。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当前林业发展的目标,对于林业智能部门来说,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促进科技推广的力度,使得农民能够尽快的认识与掌握当前科技知识与技能。只有农民真正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才可以促进新农村林业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加强林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兴修桥梁、水渠、河堤、河坝等,为发展林业提供有利条件。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

3加强营林队伍建设

想要发展农村林业,就要加强营林队伍建设。改善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留住优秀人才,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针对现有的营林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大力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营林技术人员,切实提高营林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队伍建设,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农村建设。

4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农村政府和相关林业部门而言,要正确认识到营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更新造林并不仅仅是对树木的种植,还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林木的迅速成林成材,保证林木质量。因此,要结合当地村庄营林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的营林技术人员,购置相应的营林设备,切实保证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林业在农村中的建设工作。

5加强林业管理

在农村发展林业,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促进营林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良树种,进行集约化管理,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通过科学统一的管理和培育、维护,尽可能缩短林木的生长周期,提高林木质量,从而切实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结语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是安置农民工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最现实、最直接、最可行的一条渠道。农村领导人要更多地关注林业、投入林业、建设林业,做大做强林业事业,要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不仅要加强和应用林业产业技术研究,还要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大大拓宽农村人民就业增收的空间,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兴民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罗万强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林业局

新农村建设论文: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

1建筑垃圾简介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对旧农宅和一些构筑物的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混凝土石块、砖、砌块废料为主,同时,也包含其他零碎建筑材料。

2建筑垃圾的处理

考虑到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方法在对建筑废料改造再生利用中,将废弃的混凝土石块、砖瓦和砌块等进行破碎后,代替天然粗细骨料,重新制作混凝土,有关此类方案的学术文献已十分丰富;或者将建筑垃圾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破碎到一定粒径直接应用在修复改善路面或者地基软弱层也不在少数;还有通过利用高性能的绿色材料,增加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循环率来解决建筑垃圾也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构思,对即将修建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不适合解决已经拆除改造的旧建筑所带来的建筑垃圾。下面本文将提出以人造堆载造景来处理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主要建材垃圾。换言之,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将建筑垃圾通过合理简单的筛选处理之后,作为城镇园林景观主要填充物,在减少园林绿化对优质泥土的使用量的同时,间接提供垃圾堆放的理想地点。下面将从必要性和充分性两方面对该方案设想进行论证,说明该方案对减缓甚至是解决建筑垃圾、自然环境、新农村建设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具有巨大的作用。

2.1堆载造景的必要性

以杭州临安市某地为例,论述堆载造景的必要性。临安市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部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但是却反映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垃圾的随意倾倒现象,这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面貌,与城市的建设宗旨存在相悖之处。人工堆载造景的方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主要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将建筑垃圾作为人造土坡的基本堆积材料,代替天然土石,然后在表面覆盖土工复合材料等,以防表面覆土水土流失,最后在建筑垃圾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层,并种植适应力强的植被。此设想可以高效快速地处理掉大量因建设规划需要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种表现;能够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把每一个绿化建设点作为建筑垃圾的收纳点,促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节约了因收纳建筑垃圾所需的土地;可以把建设垃圾运输到距离垃圾产生处的最近人造堆载建设点处,以减少运输建筑垃圾的距离来降低由此产生的人工物力费用;大大减少对天然粗细骨料的依赖和需求压力,一定程度上减缓因“开山采石、挖河淘沙、掘坑取土”而带来的环境破坏;在绿化生态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把景观建设与垃圾处理合二为一,可明显减少相关处理的造价成本费用等。若将建筑垃圾堆砌在被开采严重的山坡处,按照上述原理并结合生态学知识,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此处的自然环境,或者把此举视为把建筑垃圾作为未来原料资源存储起来,等科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把建筑垃圾进行广泛利用时,可考虑再次开挖综合利用。

2.2堆载造景的充分性

浙江的多山地特征决定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当地的山体产生破坏。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建造新建筑,而且还要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等各种因素,实现与当地生态和谐共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新农村住宅应因地制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所以,堆载造景除了维持建筑物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还将传统文化传承到现代文明,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堆载造景所需的建筑垃圾像混凝土石块是难分解物质,这为土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操作工艺相对简单,只需在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破碎到合理粒径即可。而这恰恰适应了目前我国国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也为其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能。如天津市最大规模的人造山,占地40万m2,利用建筑垃圾500万m3,完成“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特色景观,如今垃圾山已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值得注意的是,堆载前,可参考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工艺,在堆积基础处,铺上由HDPE膜、GCL垫和土工布组成的防渗系统和液体导排系统,以防建筑垃圾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

2.3堆载造景的问题

目前,对于堆载造景的实施方案基本停滞于理论上,很少真正切实应用到实际中。原因可能如下:

(1)缺少相关的指导文件,发展计划纲要;

(2)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积极给予相关引导补助;

(3)施工单位没有针对建筑垃圾低碳化处理的行动手册;

(4)缺乏对于此方案的系统研究分析,没有足够完整的指导经验;

(5)在运用该方案时,资金费用和权责区分不清晰明朗。正确发现问题,针对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克服问题是促进本方案能够快速应用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前提。

3建筑垃圾的认识建筑垃圾

伴随着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结束而产生,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对待建筑垃圾的态度不能仅停留在已经存在的建筑废料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辩证认识,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来达到处理建筑垃圾的间接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对于建设单位,可提高对绿色建材的了解与认识。积极投入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顾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倡导对绿色建材投入使用,是为下一轮的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提供客观条件保证。

(2)施工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认真施工操作,杜绝因施工不合理或者施工设计不良造成的返工处理所带来的建筑垃圾。同时,也是禁止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为建筑物正常使用寿命提供保证。良好的施工工艺甚至可以延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建筑物生命循环周期时限,从而减少平均每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达到控制建筑垃圾的作用。

(3)重视房屋检修与加固技术在房屋正常使用过程中应用。通过检修加固,可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平均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间接减少建筑垃圾的总产生量。

(4)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法规政策,加大处罚制度,提高监管力度等措施,禁止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采用费用补贴、减少税收等资金扶持工作,引导形成一个以建筑垃圾为优秀的产业链,带动社会不同部分良性运作,促进形成新兴市场,通过市场调节,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热度;完善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把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列为招投标中重点、强制性项目,为建筑垃圾的能够彻底处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结语

在采用国内常用的处理建筑垃圾的措施之前,必须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重视当地经济状况对方案的影响,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能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影响。堆载造景的提出,不仅可解决目前安置处理建筑垃圾问题,也可解决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建筑垃圾的矛盾关系。希望此建议能够为待建地区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浙江省新农村绿色建筑的建设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作者:徐可银申绘芳齐锋张炬辉姚健浩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新农村建设论文:农田灌溉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的要求

1生产发展对农田灌溉提出了新要求

在我国的各项产业中,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生产发展代表的意义是农村生产的各项要求,也是粮食综合生产力的首要要求,在这方面,极大程度的因素是受制于我国的农村水利和排水灌溉事业。我国因为地少人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地形特征,时空降水分布不均,水灾旱灾情况频繁,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的灌溉排水必然对农业生产有特殊性意义。社会持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是持续上升,未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需求必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前景,可是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都不会扭转人增地减的问题,所以实现基本的粮食自给方针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措施。这也就要求未来必须强化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强化农业抵抗水旱灾难的能力,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必要的水利保障措施。

2生活宽裕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新要求

要想达到宽裕的生活要求,必须执行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的要求便是增开新的收入渠道,扩大化农民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则是构建和农民的完善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实现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而在加大农民收入这方面,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收入都是依靠农业,而强化灌排工程建设则是提升增收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如今我国的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需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的条件下调整农业结构,将增加农民收入当成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在进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粮食生产方式朝着多种经营渠道的转变。整治规划思路,提升建设标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用更好的方式满足农业增效,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3管理民主对农村水利建设组织管理的要求

农村水利建设牵涉到了千家万户,水利管理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要实现民主化改革的要求,不但是新农村建设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其他方面的管理民主同样具有带动与促进性作用。所以农村水利的建设,必须将农民的主体地位与创作性作用发挥,重视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的权利得以发挥。农民要是有兴办工程的能力,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为农民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

二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

1明确不同性质水利的供给主体

水利工程因为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和受益面都不一样,因此存在多样化与层次化的外部表现特征。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产品依照消费特性能够分成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两种。因此在农村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依照不同的受益性质,将水利分成公益性水利、非公益性水利和准公益性水利三种,不一样性质的水利有不同的供给主体。非公益性树立和准公益性水利,政府需要积极的引导社会各界与农民进行水利的投资,而公益性质的水利服务项目,则需要始终贯彻坚持市场化的发展导向,鼓励以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在贯彻农民自愿性的基础上,清晰区分工程产权,对于由社会共同利用并且免费享用其效益的公益型水利资产,则要求由国家做投资。

2政府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资

之前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农村水利建设,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依靠农民的自主注资,但是这些工程的建设却存在普遍的工程问题,建设标准过于低下。缺乏必要的维护以及难以正常发挥效益等。为了更好的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尤其是推进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必须参照具体的农村水利特点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强化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模式。

三结语

我国已经进入以农支工、以村支城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潜藏着各项重大机制。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本质就是要让我国的几亿农民过上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生活,缩小城乡差距,而要实现此要求离不开农村水利建设的支持。

作者:王在喜单位:江西三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农村建设论文: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三、总结

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不能分开对待,也不能偏重一方。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夸大城镇化的作用;要注意到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优势。正如主席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必须使它们相互结合,互促共进,形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作者:海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新农村建设论文:服务三农政策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加强农业期刊服务“三农”的应对措施

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

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优秀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

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二结语

农业期刊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服务“三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稳定自己的读者和作者群。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针对期刊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充分发挥期刊的媒介作用,实现其科技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好对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作者:陶玲于静张志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新农村建设论文: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论文

一、坚持不懈,毫不动摇,抓好优势特色产业

开发苹果产业要围绕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的目标,按照年度规划进行新植和补栽,做到适宜区全覆盖。同时,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提升果品质量,拓宽营销渠道,增强果品生产综合效益,把果品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优势产业。中南部乡(镇)要立足区位优势和瓜菜种植优势,在果品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设一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西北部地区要坚持发展旱作农业和畜薯产业,扩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示范村和养殖大户的发展规模,推动养殖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取得新突破,为西北部农民增收致富拓宽路子、夯实基础。要对撂荒地进行清理流转,恢复耕地,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大力建办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形成持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争取项目,整合资源,积极创新投资机制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涉农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申报速度,用足用活上级的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项目、争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要切实落实好整合项目运行机制,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道路、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涉农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县财政应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农户联保、村集体信用担保等办法,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调动农民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政府要在落实好中央、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培育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各乡镇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整体联动,配合推进,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四、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障水平

要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力保障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托“农民免费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对复转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的科技培训与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加大乡村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引领发展经济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督查、项目进度督查、措施落实督查、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对示范村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推动工作有力落实。县委农办、新村办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等职能,县直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协作理念、配合意识,自觉加强与乡村组织的联系,细化工作责任,主动做好服务,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抓出成效,协力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作者:柴金娥单位:静宁县委党校

新农村建设论文:地方高校发展机制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1高校为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在我国地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研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题。但是社会服务因为各项条件的制约,往往容易被忽略。主要原因是:受教学和办学体系的影响较大,并且高校自身缺少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高校缺少面向社会的办学环境,高校服务的机制不够成熟,服务动力严重不足。有很多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制度上或者是意识上,不能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很多地方高校大众化的文化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文化发展较为迟缓,很多地方高校在追求办学升级,服务理念仅停留在口头上;地方高校中的很多服务社会的制度并不完善,高校中所设置的课程、专业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都不能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服务社会的能力非常薄弱。鉴于上述原因,高校自身必须进行变革才能真正做到服务社会,地方高校更要实现办学转型,使高校真正做到独立服务社会。很多地方高校都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但是,对于服务社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挑战。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要面向大众并要面向地方,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构成互动化的发展机制,从而使地方高校的办学能力增强。要实现面向大众、面向地方的发展目标就要做好办学定位,可以消除盲目办学和追求办学升级的不良习惯,真正实现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任何一项服务都不能与地方的经济发展脱轨。要将高校发展与地方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高校办学的转型。高校发展也要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社会发展离不开高校中人才和科技的支持,高校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和科技推广。但是,地方高校在大众文化教育发展中却存在很多差异,需要构建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特色发展模式。因此,必须构建一个高校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互动化发展机制,不断形成一个与新农村建设相统一的可持续服务体系,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要做好高校办学的转型,使高校能够独立面向社会开展办学。

2建立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机制

2.1地方高校要明确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的方向

首先,要在高校发展中努力构建一个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的互动机制,这是实现高校服务新农村的必要手段。根据地方高校的发展趋势来看,地方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中不断转变和更新发展观念。找准定位并转变自身的发展观念首先要能够面向大众、面向服务主体,能够主动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并要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服务职能。逐渐消除各种腐朽的旧观念,而是要顺应地方的实际发展需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2高校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新农村的能力

(1)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要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实现发展的变革。专业结构要能够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用,满足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对农业科学、农业技术提高重视度,深入调查农村市场,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区管理的协调和统一,注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为农村建设输送有理想、有抱负、懂技术、能应用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做好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地方高校是科技的研发机构,因此,要注重农业生产技术与基础知识的结合,努力实现通过基础知识实现科技创新和发展;此外,高校要在全校宣传科技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中形成全员参加科技创新和科技研究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研发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出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新农村建设。

2.3高校要建立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因此,在高校中应该建立一套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导向机制,不断引导和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科研上的政策倾斜,多鼓励高校中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服务,并能够真正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中去,实地指导农户运用技术设备,并能够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农户经济的运转中。此外,高校要多多鼓励在校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开拓市场,真正成为农村致富的引路人。鼓励当代大学生勇于参加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使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而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政府要能运用政策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指明发展的道路。

(1)高校发展的政策导向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政策导向应该立足于服务大众方面,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而不是放在高校的升级和教学改革方面。此外,地方政府应该规范高校教学手段,对于办学条件较差的高校,政府要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努力实现高校办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并要努力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发展的教学评估机制。其评估机制要能够立足于高校的实际发展,而不是高校讲的盲目竞争和教学质量的比拼。因此,地方高校有其特殊性,并不能和国内一些一流大学相比,只能与地方经济相适应。

(2)大学生的就业导向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扶贫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就业政策导向为学生留出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如果学生愿意长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就要增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鼓励根植于农村自主创业,政府可以在高校中设立一定金额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加强科研引导、学科专业建设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在科研、职称评比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能力,并能够定期出台一些激励的政策。比如,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一些对新农村建设非常有意义的建设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在高校的职称评估上要对鼓励基层教师参与到新农村服务中去,对于一些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优异表现的教师要予以破格评聘。此外,要加强专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对于一些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紧密的学科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为新农村建设有特殊贡献的技术发明要给予特殊的奖励。

(4)改革高校的专业学科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专业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设置全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式。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点是交叉专业与复合专业的调整,要将专业重心适当降低,注重课程的应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要将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摒弃老旧的专业体系,转变过去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轻视实践应用的教育培养方式,要努力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为教学与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充足的空间。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多到地方的农村地区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以后自己服务新农村奠定基础。

3结语

本文主要对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表现了加强地方高校服务水平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服务水平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基础。最后,本文对高校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继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从政策、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表现了构建这种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作者:塔木滑少枫单位:河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