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9 04:3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科技管理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从战略的角度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科技管理要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但由于科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企业的战略制订与实施、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报酬制度、资源配置、竞争战略、合作战略等多个环节中也都必须要考虑科技这一因素。
2、创新
科技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失去了创新性的科技就是“伪科技”,就是古董。人类历史上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在今天看来都再通常不过、已经不再具有科技的意义。科技需要在动态中保持创新活力。企业科技管理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科技管理要让企业科技具有先进性、让整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从而突破传统束缚、打破现状的局限。企业在具有稳定利润的前提下,为了保持现有的利润,经常会遵从保守的原则,让企业的各种要素遵从现有的发展惯性。比如,一些垄断性的、传统型的企业集团经常会这样做。虽然美国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没有人知晓,但是从企业诞生至今一百多年来配方始终没变。可口可乐公司算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一般情况下,企业保持技术惯性时间一久,自身的发展就会出现瓶颈。企业科技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打造本企业的创新性。在具体实施上,突出表现为“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展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2]。主要的项目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设备更新、新产品设计,试制新产品等。这些是贯彻科技创新的途径,也是科技创新的表现。
3、效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开,公益是科技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对企业来说,效益才是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按照企业经营规律和科学技术工作自身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资源,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在2011年度颁发的北京科技奖中企业占七成,创造的经济效益明显。例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获得2011年北京科技奖的“面向无线城市信息应用的融合业务平台”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2.4亿元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张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企业取得自身发展和良好效益的根本途径。
4、安全
科技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科技上的失误也是最容易导致生产事故的。特别是在从事尖端科技的企业,企业科技管理必须要到位,确保企业不因技术问题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故虽然有天灾的成分在里面,但电力公司在核电站上的技术设计与管理方面也是有诸多不足的。比如,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就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②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为因素作祟,不重视技术管理,如果能从技术上采取有力措施,好多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企业要依靠科技管理手段,制订和执行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5、人本
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人是根本。企业的科技进步需要科技人员的努力,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懂得现代企业运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双料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造福,为企业所有员工谋取实际的利益。因而,企业的科技管理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要管理好科技,也要以宏观、全面的视角管理好人,“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秀问题”[3]。知识员工与普通员工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管理应该是服务和引导为主要的手段,让科技的创造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感受到自身在企业里的重要性。知识员工的劳动难以形成流水线,要让知识员工发挥出创造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就应该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性。当个人得到个性满足和发展的时候,也正是企业收获最大的时候,企业的科技水平必然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6.结论
企业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涵盖很多方面,但大致有战略、创新、效益、安全、人本五个关键要素。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有超前性的,企业科技管理是技术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企业科技管理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考虑要项,但同时企业科技管理要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内进行规划、实施。企业科技管理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科技管理要让企业科技具有先进性、让整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效益是企业科技管理的最高目标。在企业科技管理中,要让科技实力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企业科技管理必须要到位,确保企业不因技术问题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企业的科技管理还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作者:张敏单位:川庆钻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一、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密切,它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行业、骨干企业人才需求,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通过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其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大小有赖于它科研水平的发展。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当代科技创新要求,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重视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科技管理工作应在高职院校科技发展中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的作用,在科研经费、科研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监督、指导、实施作用,“其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工作的正常运转。”[1]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必须加快科技管理模式、科技管理手段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转型,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大多办学时间不长,且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故在科研管理方面难免有着先天不足。
(一)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形式粗放。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至今仍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潜在影响,科技管理观念陈旧,手段简单,形式粗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科技管理部门只注重简单的程序化管理,仅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通常展示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接收上级项目申报文件并将相关文件下发到各系部,然后等待科研人员前来申报项目或报送各类数据、工作计划,科技人员再把项目材料汇总上报,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等。这是一种浅表性服务和经验式的科研管理模式,它不仅不具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性,而且组织协调效率低,实际执行能力也很弱。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形式粗放,科研管理工作者与学院教师、科研人员沟通不足,导致无法很好的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相当部分教师都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搞不出什么名堂,只是为评奖、应付职称而已。他们偏重教学轻科研,即使申请到科研项目也只花少量的时间做一点表面文章;并且只求数量轻视质量,在专家评审过程中极尽所能的拉关系走门路,形成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不良风气。
(二)信息网络化程度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开始融入到科研管理领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注意到信息网络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管理人员运用网络化能力不足。许多科技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科研管理所涉及的统计学、情报学、概率论等知识;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研管理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统计、归档、资料的查阅和交流的电子化;不能利用信息手段对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和科技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的业务处理,以达到提高科技管理效率的目的。二是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健全,没有搭建起相应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网络不健全,不能发挥现代高新电子技术应有的优势,不能及时地研究信息,不能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并形成有效的网上信息传递机制,这使得不同地域或者学院之间信息沟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专利、产权保护意识弱。在我国,高职院校是知识产品的主要产出基地之一,其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众多领域,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权以及其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等。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并没能成为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强大拥有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对知识产权知识了解较少,对专利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他们往往把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申请、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结题、鉴定以及报奖上,忽视了专利申请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许多科技人员为晋升职称而盲目,使得许多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丧失了专利或专有技术的保密性。二是科研人员无力承担专利费用。有些高职院校规定专利费用从科研人员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支出,这对一些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的课题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至使不少科研人员因为难支付以及维持专利费用而放弃了对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三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不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有些科研人才在调离或辞职时带走科研成果或专利,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给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四)成果产业化少。我国高职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推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被转化利用。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高职院校中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这使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流于形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推进作用。造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未转化的原因诸多:一是许多科研人员研发不是以市场为导向,项目选题与生产实际脱节。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没有突出专科院校的独特性,科研项目无重点、无特色,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市场定位不准确,科研成果本身不成熟使成果游离于市场边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些科研成果虽然理论依据充分,在实验室中也能得到有效的验证,但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不适用于推广应用。二是高职院校对自有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一项好的科技成果要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首先要让需方认识和了解。高职院校科技管理部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担当各种科技信息的传递媒介,它是各种校企合作会议的组织者和承办者,各种科技成果会、展示会的组织参与者以及充当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工作人员之间的牵线者等。[2](p33-35)他们为科研成果与需求企业之间架起桥梁、连成纽带。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监督管理、验收鉴定工作比较重视,管理也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但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意识却比较薄弱,与企业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对高校有哪些成果不是很清楚,自然就谈不上成果转化。三是科研人员与学院仅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先进性,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作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对学院的综合实力评价,还是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晋升考核,都是以篇数,出版专著部数,获奖成果等级和数量为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没有明确要求。受这种考核政策的影响,很多科技人员专注于课题申报、研究过程和成果奖励的申请,而对科技成果能否走向市场漠不关心。四是企业采用成果的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形成产品要经过小试、中试放大、小批量生产等一系列的实验,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支出,这就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中长期投资。由于企业资金不足,投融资体制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短期利益,不愿从高职院校购买科技成果,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游离于市场之外。
三、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各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观念,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各校自身特点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科技管理政策,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学院科技实力,发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
(一)创新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观念的转变是新时期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与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相结合,做到管理规范化,管理目标具体化。近年来,高职院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学校科技管理工作相应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作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灵活地运用于科技管理全过程,并且善于组织协调,做好学校、社会与科研人员的桥梁,使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善于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分析科学前沿信息,并作出正确、果断的决策。精细化管理需要依赖于完整、规范的制度,才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高职院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公正与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严厉禁止采取剽窃手段或请“”代劳而骗取科研奖励的急功近利行为,提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对于有科研成就的人员,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项目津贴作为奖金,或在晋级、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予以量化的鼓励政策。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以实现其人生价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性。有计划地组织和建设合理的科研梯队,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队伍。科研管理部门还要加强项目检查监督,建立创新的动态追踪管理体制,组织同行专家采用定时多媒体汇报和现场查验的方式,集体评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评审验收注重评价科技活动本身而不是注重对人的考核评价,要能全面反映科学的内在本质,保障其所取得的成果评价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公正性。
(二)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管理模式,是高校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科研管理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技术工具,是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有效手段。[3](p119-120)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各种科技统计软件,对各种科技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建立强大的“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科研资源的分享率,实现科研资料的共享化,为科研人员提供强大便捷的检索服务,避免科学研究的重复性,打破学校、专业界限,突破封闭性,形成群体优势,开拓高校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同时,应用最新的数据网络技术,建设好科技管理部门的在线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如立项、审批、研发、鉴定验收、申请奖励或专利,成果转化等及时跟踪指导、检查评估,通过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决策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及时研究信息、技术成果,寻求科研合作对象,借助网络信息渠道实现高校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良性流动循环,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健全院校的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是信息时代科研管理手段的一种变革,对实现科研管理创新,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专利、产权的申请与保护。知识产权是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层次,增强高职院校科技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做好知识产权工作,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制观念,加深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其次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机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可以把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性、经济性与法制性结合起来,制定一套既符合国家科技发展客观要求又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学院可设定专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设立专项或配套资金用于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护的具体实施,并建立相应的专利申请与审查制度。对于授权后的专利,学院再予以相应的奖励政策,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奖励资金,并在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加大对专利成果的权重比例,同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止知识产权因人才的流动而流失。
(四)促进成果转化,强化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知识经济时代下,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新的技术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加以转化应用,就一文不值。高职院校及科研人员要加强市场观念,以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参加各种会议,走访企业,查阅网上共享资源,来加强信息沟通,了解市场动态及企业的需求,并结合院校专业领域优势来确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研项目,减少科研的盲目性,提高成果的质量,为将来成果转化打好基础。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把本校的各项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各系统、行业间建立大范围的技术成果互联网管理数据库,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种校企合作会议,各种科研推广交流活动,为校企合作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尽快为科研成果寻找“企业归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将科技成果转化置于战略地位,以成果产业化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优秀,制定一套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科技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政策为导向鼓励高校教师重视科研成果推广、转让和产业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各相关院校、企业、政府等的合作,积极开拓技术转移市场。可与其他高校联合建立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发展自主的高校产业;也可与区域企业建立合作开发的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种形式不仅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还能通过企业的技术设施、运营和市场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打开途径,使科学前沿性的知识成果很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古小琴工作单位: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从集团层面完善下属各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大型集团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项目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科技成果是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且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市场的考验,才能称为有效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优秀内容。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应用科技项目的鼓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两方面进行考虑。1.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科技项目是为研发企业创新型产品、设备、工艺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科研活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快速、优秀手段之一,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与其它技术创新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大型央企集团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立项积极性不够、项目成果不明显、项目实施效率较低等影响科技项目效果的不良因素。通过完善央企科技项目鼓励机制,提升央企内部或与外部合作科技项目开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可以通过在央企集团层面建立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角度切入,如《科技项目申请流程》、《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科技项目节点进度管控办法》、《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等。通过建立涵盖科技项目各个环节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加快科技项目实施进度,提升科技项目研发效率,以推动央企技术创新。2.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即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经过生产、销售环节投放市场,为企业盈利,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是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是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提升大型央企集团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可以通过在集团层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按照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少和科研能力效应大小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用以鼓励在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子公司和个人。
二、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培育协同创新机制
科研院所作为国有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企业不愿或无力开展的研发工作,例如,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工作,某些高新技术、市场竞争前技术和高难度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其主要为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业公共科技产品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实现国家目标而服务。研究性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基地。依托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央企的协同创新机制,解决一些前沿性的开发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研究难度大的问题。是高难度和高成本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模式。
1.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充分发挥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央企技术创新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创新性方法。通过搭建实体化的产学研服务交流平台,在协同创新研究院内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对接央企优势产品和优惠政策,采取有组织的科研模式,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优秀竞争力。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通过服务沟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帮助各方进行突破式发展。并从企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央企技术升级。通过协同创新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协调发展。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与央企各子公司展开技术研究,央企各子公司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展开技术应用研究,并负责技术创新成果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工作。通过多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最终将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国际合作、聚集高端人才的国际一流成果转化平台。
2.利用信息手段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除了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之外,央企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搭建能够协同创新的网络化创新服务平台。例如,通过微信手段搭建即时沟通和交流平台,通过物联网搭建技术、成果、人才即时共享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共享央企的技术难题、行业前沿技术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一种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良好沟通途径,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技术的创新优势与央企成果转化的创新优势良好结合。
三、形成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完善的、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研制周期过长、产品推出速度过慢等各种问题,在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优势资源,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1.建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认可的项目管理体系包含九大部分: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而大部分央企的科技项目管理都没有涵盖项目管理的完整体系,一般只着重于项目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但对成本和时间的管理也并非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只是简单的将科技项目分为开题立项、阶段审查以及评审验收等几部分内容,对项目管理是松散的。在开题立项阶段,只要符合科技项目立项条件并通过专家论证,便可以编入科技项目实施计划。但有些科技项目仅仅只关注了市场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而没有为央企未来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和储备行业领先技术,在短期内能够保持某类技术或产品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长远来看,由于不能拥有独有的先进技术,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永远处于行业追随者的地位。在阶段审查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跟踪检查项目的进度以及在财务方面的保障情况,实际的检查力度不足,没有完全达到科技项目跟踪与管控的目的,效果欠佳。评审验收阶段,科技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研究成果及验收材料内容进行审查,主要评价成果是否按立项合同书指标完成,并没有对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评价。松散和单一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不利于充分利用央企内部有效资源,建立涵盖九大内容的完整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将九大内容贯穿于项目的立项、阶段评审与验收的各个阶段对于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用,提升央企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科技项目成果的延续性,使科技项目研发过程形成的优秀技术、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成果等为企业发展产生持续性效应。科技项目应用评价应在项目完成的半年或应用一年后进行,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效益大小、先进性、竞争力提升水平、知识产权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不同等级的奖项,并对科研团队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并对好的研究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组织交流,促进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
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是对科技成果产生前和产生后各项活动的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研究的过程。科技成果评估过程的有效性是央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定心丸”,而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障条件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央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占领市场,经营的优秀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在央企下属的各子公司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无价值的科技成果不仅浪费了资金成本,还降低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建立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也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应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市场评估指标。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等只有进入到生产活动,批量投入市场,才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科技成果评估的优秀指标是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前景,且市场推广前景指标应作为科技成果指标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指标。市场推广前景的量化评价标准可包含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年产值、销售额、利税额等,这些实际的可量化指标可以非常准确的体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前景,央企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评价下属子公司某项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
2.R&D能力提升评估指标。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不仅包含立竿见影的市场效益,其产生过程中所带来的研发(R&D)能力提升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价值,R&D能力是央企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央企未来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是其他影响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是央企保持长久活力和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央企下属子公司R&D能力的评价标准与通常R&D能力所包含内容类似,一般为科研人员学历构成、科研人员职称结构和专利拥有数等指标。通过R&D能力提升力度评估实现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活动,主要包括评价该项科技成果产生之后所能够培育出的科研人员构成,所能够提升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数量。
五、搭建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经过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估,可以确定各子公司内部可快速投放市场的科技成果,在对于大部分的子公司来说,由于传统机制的流程复杂,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推广的速度较慢,通过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在集团层面形成具体的保障制度,搭建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制度。在集团制度层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是央企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畅顺通道的基础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的构建涉及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多个环节,在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需涵盖所有与成果转化相关环节,科技成果首先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小批量装机验证,才能大批量投放市场,在生产制度建设上,对于科技成果中新产品的生产构建合理的样机试制制度,对于小批量装机构建合理的产品小批量试装制度,等,都是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重要组成。为了保证科技成果投入生产活动之后,能够得到有效产品改进和市场扩张,此时,能够直接获取客户产品体验的售后服务环节对于产品的评价就显得非常关键,通过有效制度将售后服务环节获得的有效信息迅速采集,才能促使科技成果有效改进和快速进入下一轮新的科技研发,产生新的科技成果。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保障制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科技研发基金是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一种良好方式,其可以用于资助或奖励央企内部从事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研发的科研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研成果类别,分别确定资助的形式和资助金额。同时,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畅通无阻,也可以将科技研发基金这种良好“润滑剂”添加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科技研发基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锦上添花”作用。从科研氛围上拓宽了科研工作发展的道路,也从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六、结语
企业的科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央企这种包含众多子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和完整的科技管理机制,促进央企技术创新高效、有序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是央企提升优秀竞争力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笔者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将会对科技管理创新模式在央企内部的应用实践展开深入研究。
作者:郭健1夏利锋2王绍丽2工作单位: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2.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国际形势
为了竞争的需要,各沿海大国均已制定国家长期海洋发展战略,调整政策,把海洋作为重点突出。总之,制定科学的战略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海洋竞争的大势所趋和海洋开发的基本走向。未来寻找、探查海洋深处资源,将会对海洋科技仪器、设备等提出更好高要求,这些科技产品不断创新与发展,必然引起海洋科技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将会成为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舟山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东海区域的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和国际科技竞争中,应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竞争态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海洋经济竞争加剧,要求政府广泛参与推动决定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发展。国际上主要沿海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表明,科技管理就是生产力,海洋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国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
1.2舟山群岛新区自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大陆向大洋延伸发展空间的海上要冲,以海促陆、以海引陆、海陆联动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基本形成,海洋产业取得较大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与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相比,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1.2.1面临机遇
(1)国家海洋战略。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许多年里,海洋经济将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家领导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海洋产业更是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1]。全国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将进入新一轮时期,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相继实施,东部率先科学发展对海洋科技的需求更加凸显。可以预计,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海洋经济发展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也将会随着全国海洋经济政策的不断改变而盈利啊更大党的机遇[2]。
(2)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大改革试验。试验区的建立,对于国海洋战略空间拓展和经济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舟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是舟山富含有丰富的海滩、港湾、海涂湿地等资源,都有利于增强海上能源、海洋矿产、船舶工业等产业实力,提升海岛城镇军民宜居水平,有利于我国打造向太平洋拓展战略空间的国防前哨和海上基地,开发、拓展和保护我国海洋空间和油气、海底多金属结核等海洋战略资源,确保我国包括石油、矿石、煤炭等大宗散杂货储运中转和远洋集装箱物流的安全,确保我国南北连通、江海直达、东出太平洋、南下台湾海峡的海上贸易通道安全。另外,舟山要研究制定战略创新产业与国家和长三角科技发展规划对接的思路与对策;要积极参与和衔接长三角区域科技规划的实施,借智、借技、借力发展,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努力掌握优秀技术和关键技术,争取进入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前沿。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建立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的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海洋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综合发展能力;同时,要需求体制创新,加强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文明建设,建设空间配置合理、综合实力较强、优秀竞争力突出、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战略指出,要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及清洁能源示范区。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将成为实现目标的有利武器。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完善国家沿海区域发展布局的战略部署,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统筹陆海、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3]。
(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战略。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要依据海洋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将新区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中心。对把舟山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部级海洋科教基地,群岛型花园城市作为首要目标,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新区的建立,要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大舟山海洋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建设,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要不断发展渔港,海洋旅游等各种产业,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
1.2.2面临挑战
随着国家将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为全国的第四个新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舟山群岛新区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海洋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体现新区作为海洋实验区的真正意义,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区的主要目标,在探寻海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努力为建设新型的海洋新区而努力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挑战。
(1)要应对海洋开发和海域使用综合管理能力滞后的挑战。浙江省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资源的开发利用多由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独立组织进行,存在无序、过度使用海资源的现象。不论是海洋开发的难度和风险上,和陆地资源开发,它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都比前者大。海洋资源从前期的调查、观测阶段,还是更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利用阶段,对科学和技术合理运用都十分依赖,要不断实施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海洋资源科学管理和开发的总体技术水平、规模和效益。在基层管理力量,管理制度上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基层海洋管理基础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海洋管理体制。近年来,虽然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二十几项,为海洋基础管理打下了基础。但是更所的人已经意识到,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今的不少法律、法规已经难以跟上步伐。因此,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制定《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法》等海洋法律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管理机制还应加快与国际法接轨,积极参加国际海洋会议,通过会议不断完善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律体系。最后,在海洋管理上,还应加强海上执法队伍建设。我国海域面积十分宽阔,国家应加大投资,组建一支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法效率高的队伍,从而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治化机制,真正做到依法治海[4]。
(2)要应对海洋产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巨大冲击。海洋生物作为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同时,海洋生物在维护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也具有举足轻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与人类的发展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本前提。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海洋里得到了丰富的资源,使得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减少了许多磕绊,但是,人们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又无形中破坏了海洋环境,也没有更多的去进行反思自己并加以改正。如今,海洋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正糟受着巨大的破坏,其中许多破坏正改变着海洋生态群落的结构和组成[5]。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尤其是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污染、围海造地、船舶/航运污染、石油开发、临海产业污染、海洋和海岸工程等将会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削弱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甚至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6]。
(3)要应对海洋产业发展智力科技支撑薄弱因素的挑战。与上海、广东等海洋省市比较,浙江海洋科技力量还是存在较大不足。舟山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拥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人才来支持发展,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才比例在舟山还是较低。适用于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技,目前还是依靠引进,舟山相关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还是较为薄弱。另外,由于发展环境的原因,人才吸引力不足,没有建立相关的人才保障制度或者相关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综合起来,浙江海洋科技人才匮乏,系统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完全等,这也造成了没有足够的科技来支持海洋产业发展。
(4)海洋产业结构内涵层次较低。近年来,浙江省的海洋产业层次结构渐趋合理,但就以舟山群岛新区来说,其内涵层次依然较低,创新理念,深化内涵,提升层次都亟待完善。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等重工业型海洋产业和海洋生物药业、海水利用业、深海产业、海上风力发电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第二,目前仍以资源初加工为主的海洋传统产业,产业链比较短,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第三,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科技、通讯、咨询、设计、广告营销、保险、法律服务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目前浙江海洋经济各产业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传统产业升级缓慢、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绝对萎缩,而政府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浙江的新兴海洋高科技产业市场竞争激烈,潜在风险增加,发展前景难于乐观。而且浙江对海洋类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政策性倾斜及研究开发投入不高,导致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缺乏实在的动力[7]。
2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特点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由1390多个岛屿组成,占拥有港众多湾,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称,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舟山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特别是一些关系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海洋战略性科技资源,都开始往舟山群岛新区聚集,使得舟山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2.1科技与现代海洋产业紧密结合
在舟山的经济中,海洋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标志。舟山新型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舟山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舟山科技资源与海洋产业联系非常的紧密,海洋工业、渔业,旅游业的发展中,科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必须发挥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协作与联合攻关,提高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海陆协作,依托龙头企业,引导重点突破,培植壮大新兴海洋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在技术、物流、产品配套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推动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形成。依托新区丰富海洋生物资源,进一步提高海洋生物科技研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生物药品。牢牢把握新型海洋产业革命趋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能源、海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8]。
2.2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
综合比较,舟山海洋科技与上海、广东、山东等相关海洋省市较为薄弱,舟山科技发展慢,海洋科技人才稀缺造成了在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前提下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目前的舟山海洋产业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小,配套条件、资源共享性差和产业链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独立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不多,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整体水平不高,在国内市场上可以称为优势产品的更少,尤其是海洋能源开发、船舶工业、港航物流等。多以中低技术为主,高新技术比重较小,多数属于小项目、小产品。同时,舟山自身开发研制的科技运用在海洋产业中较少,技术依靠引进,人才也依靠引进,自身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不足。因而海洋高新技术对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新的海洋产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9]。
2.3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科技的辐射性
舟山的科技发展是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到的边缘区域,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区域科技资源的海洋性。作为浙江海洋科技的重点城市,舟山地区几乎涵盖了海洋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科技问题,在发展中机遇中,强大海港、航运行业,会带动舟山-宁波港的海港物流业经济发展,并从中带动一大片物流、海港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舟山享受整个长三角的创新科技较少,科技力量薄弱,高校和海洋科技研究院较少,舟山海洋科技的辐射范围不大,但对于东海的海洋发展以及未来全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却起着重要的作用[10]。所以,舟山科技资源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度看是非常重要明显的。
3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在海洋科技竞争和新区建设需要的背景下,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舟山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也是部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其科技发展必须要有“先行先试”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舟山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技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因此,舟山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必须服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舟山市科技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政府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更具有效率。
3.1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
要以支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推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总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市科学素养普遍提高,科技创新环境条件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使舟山成为浙江省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海洋科教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海洋科学城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有序推进主要功能区块开发建设,基本建成科学城空间总体框架;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众多海洋科技研发孵化机构,形成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成为浙江省内海洋科技、人才、高新企业的集聚高地和“海上浙江”示范基地。中远期,建设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优秀区,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内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城。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目标是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政府要提供科技活动者所需要的公共物品,以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研单位以及企业为创新力量,为科技物品提供创造条件。同时,结合舟山市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独特的海洋特点构建完善舟山政府科技管理系统。
3.2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
市场的缺陷需要通过政府的科技活动干预与弥补。要使市场能够自由并充分对科技领域发挥作用,政府就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干预,政府只有在市场效率低下或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才应该加强科技干预。另外,政府干预科技活动手段应该多样化,要依据市场调控能力的大小,来控制干预程度的强度,同时,也必须发挥政府在市场中得作用,要提高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效率。根据舟山独特的管理特点,具体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3.2.1突出海洋重点
要重点抓住以海洋创新为主,优化配置跨区域、跨学科和跨部门的海洋科技资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紧密合作、联合攻关、优势互补的科技兴海模式,集中抓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示范。3.2.2创新技术结合舟山科技的特点,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和优秀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3.2.3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市场在科技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市场失调,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以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科技兴海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提升科技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能力。
3.2.4注重社会服务
科技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大众,要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科技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惠及民生。要从以往单纯关注科技对GDP的贡献,逐步转变为利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必须处理好舟山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科技活动提供服务。
3.2.5海陆统筹发展
舟山海岛众多,以沿岸陆域为依托,海域发展为空间、海洋资源为对象、海洋产业为主体,实行港口、滨海滩涂、海岛与海域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海陆统筹、以陆带海、以海补陆、综合利用,通过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支柱产业优秀竞争力。
3.2.6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并举、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确保海洋经济发展建立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4舟山群岛新区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定位
政府科技活动的基本范围是那些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科技领域,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政府间的公共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肯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带来的便是政府介入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当前舟山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项制度没有完善,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不能明确划分,这里面也包括了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不能够得到有效供给。因此,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领域介入不同的力量。
4.1全面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
纯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其本质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础科学研究、部分共性技术、科技基础设施、减灾、国防、科学普及,竞争前技术研究等,作为政府部门,一定要全力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因为政府是这些的主体。政府在参与科技管理的过程中有时直接充当了消费者角色,因此,政府的作为,在纯公共科技领域中便成为了关键,尤其是可以防止其他外部条件的干扰。政府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因此,舟山在纯公共科技领域中,政府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于舟山市现阶段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科技活动需要政府全面支持:第一,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要将创新海洋科技放在第一位,对于主要研究基础研的科技创新,它完全属于纯公共科技的范畴,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科技普及。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要求政府进行科技普及,全面提高人的科学素养,科技普及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
4.2适当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
所谓准公共科技领域,是指科技活动中和科技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这样的特性会导致活动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当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来组织和投资,也就是在依靠正常秩序的同时要加强政府对准公共科技领域的扶持。现阶段舟山的准公共科技性质突出的领域有以下几类:第一,高科技,关键技术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企业和个人层面无力承担,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给缺位;第二,公益技术,如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等;第三,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的公共服务:如技术扩散、专业技术服务等。对于以上的相关领域,其特点是外部性强。因此,政府在准公共科技领域需要发挥作用,应该适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
4.3着力扶持海洋科技领域
在未来的舟山科技活动中,海洋科技领域作为重要领域来对待。舟山海洋科技存在高端人才匮乏,先进技术稀缺,制度不完善等不足,而对于舟山群岛新区来说,海洋科技将是舟山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根本。要加快高深技术研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海洋经济保障服务能力。政府作为海洋经济的主导部门,加强对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和发展潜力的海洋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从中培育一批有专业技术特色的小巨人。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创办海洋技术开发中心或组建海洋科研生产股份制企业。把产学研联合拓展到企业技术创新的全程。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科技竞争的不断激烈和我国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舟山市科技发展的进步,舟山市要依靠海洋的特点,明确舟山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定位和目标,结合舟山科技管理和科技发展的特点构建并逐步完善舟山市政府的科技管理体系。因为现今全国和舟山市的海洋科技能力薄弱,各类海洋科技领域,科技产品和科技活动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机制不完善,供给主客体不明确,使得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难以有效供给,因此,舟山市政府的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程度的大小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定。
作者:郭力泉崔旺来工作单位:浙江省舟山市科技局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优秀。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m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优秀因此合理利用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引言
在人口太多,人均资源极其缺乏的,与技术的重要是谁都清楚的,它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国有全世界最重视教育的几千年的传统和与此有关的悠久的科举制度,也有最关心、重视教育的民众,中国的父母都会尽一切可能来让自己的子女受最高最好的教育。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也前所未有地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要“科教兴国”。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教育与科学技术,本来就是不合格的教育和水平较低的科学技术,却还大幅度滑坡,而且出现了教育的下滑降低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下滑降低教育水平这样一种相互的恶性循环。中国的教育与科学技术全面大退步,已经使中国又一次陷入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只不过现在是在上落后挨打而已。
虽然中国的教育与科学技术全面大退步,理应导致中国的经济退步落后,但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增长,原因何在?与吃祖宗饭,造子孙孽有关。全国人大环保委员会主任曲格平指出[1]:中国的情况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就成了国家经济的目标和动力。这种单纯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发展最终难以持续而陷入困境。”“在现行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中,既没有反映资源和环境质量这两种重要价值的丧失程度,也没有揭示一个国家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相反,环境越是污染,资源消耗得越快,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也就愈加迅速。”
本人将在文中讨论中国教育与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关键原因,并将指出:中国教育不合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极差的巨大缺陷,原因在于科学研究教育几乎是空白;中国教育与科学技术比起八十年代全面大退步的重要原因在于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砸教师、科研人员的铁饭碗和引入了降低中国、教育水平的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
在中国的有识之士的眼中,中国的教育很多,如素质教育不足,创新教育不足,如人文教育,如公民教育,等等,本人并非人文、公民教育等方面的行家,因此主要讨论科学教育问题,讨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主要讨论中国中小学教育在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方面的巨大教育缺陷。
二、中国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极差即创新教育的巨大缺陷,原因在于科学研究教育几乎是空白
中国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的巨大缺陷,大多数论者(最著名的是杨振宁先生)的观点大同小异,词语不同而已,以为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重视现有知识传递和积累,缺乏创造性的培养,这是由在中小学盛行的应试教育和大学狭隘的专业教育造成的。提倡死记硬背,实行题海战术,使用标准答案,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传递和积累,在教学和制度上也是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发现等等,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流弊。中国的学生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创造力,如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考试都是很好、最好的,但做创造性的研究却不如美国的学生。学生之所以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之中。学生作业负担、考试负担过重,中国的教育成了考试地狱。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论者都认为:中国的教育的巨大缺陷是只教已有的知识,不教学生创新。因此,现在中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尝试,一般围绕着教学生进行创造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多思考,等等。
但真正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此。本人从多年研究创造性心的结果出发,既不相信创造力能够被教师教育出来,也不相信“智力开发”等模糊的想法和办法。本人认为创造性成就是科学家等人经过长期、艰辛的研究后自然而然的突破(部分请看我的《论科学创造(全文)》),如何产生这样的突破也就是如何创造,不是教师能够教会学生的。教育能够做好的只是为学生的未来的创造打好基础。
朱清时院士在《生要上质量,出精品》[2]中说:“国外一流大学都在着重培养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直觉或者洞察力,厉以宁教授讲得很好,他讲:‘学生入学时的成绩都相差很少,但毕业之后或若干年以后相差很远’,我想补充一点,厉先生讲了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这个学生培养出洞察力和对直觉,他就可以寻找好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他今后就有后劲;如果学生没有培养出洞察力和直觉,他对科学没有感觉,只能老师教他什么他学什么,这样的学生今后就没有多少后劲。什么是直觉和洞察力呢?是他的含义非常难解释,杨振宁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讲过这样一个,他说:‘学好别人已经消化好的知识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要使研究工作真正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把当时一流的知识和自己的见解跟自己的品味、直觉和洞察力结合起来,冒出新的方向,这才是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的洞察力和直觉是如何形成的呢?杨振宁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又说:‘同时都走到一类道路上的人,后来所做出的结果往往又很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出其基本原因,我觉得就是刚才所讲的直觉和洞察力,而这个直觉和洞察力的成长基本上是在早年和学生,我认为这个人幼年或青年时代,他所接触到的学科、学到知识和他的环境跟培养他洞察能力和直觉很有关系。’这件事情杨振宁先生这样解释还需进一步理解,就是国外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直觉和洞察力,他们的办法是在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研究气氛,周围都得做研究,学生处在研究气氛中去,看老师如何分析事情、洞察事情、提出新思想,从中悟出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洞察力或直觉,这个‘悟’就是传统话顿悟。洞察力和直觉不可能由老师在课堂上写在书上或黑板上。如果培养一步一步行走是不可能的,那是一种飞跃,那种飞跃只能在很浓厚的研究气氛中才能顿悟培养出来。国外的一流大学都努力做到学校营造出一种很浓厚的研究气氛,具体说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在做研究计划让学生从大学阶段就开始有时间接触到科研,让研究生与大学生一起经常有机会接触到科研人员,一起讨论,一起体会他们环境,这样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出他们的直觉和洞察力。由此,一个学校要把研究生直觉和洞察力培养好,需要在学校营造一种很好的研究气氛,这研究气氛有两类,一类是科学研究基地,一类是好的教学实验室,让学生有新思想可以随时都能在实验室动手做。”
笔者之所以大段摘引朱清时的话,因为这是本人所见过的国内讨论创新教育的文章中水平最高的,模糊地判断、猜测到了创新教育的关键:在进行研究、参与研究中培养洞察力、直觉、品味。但由于杨振宁、朱清时缺乏对心、教育学的研究,没能够全面、仔细阐述什么是洞察力、直觉和品味、为什么必须在研究的环境中进行培养,为什么对科学创新如此重要,而且没有区别两种性质的直觉,错误地认为这些要顿悟出来。其实,洞察力、直觉性的评价判断力和品味都是由科学鉴别力决定的,即对自己和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良好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把握能力(直觉常常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直觉性的创造,一种是直觉性的评价判断)。直觉性的创造我认为是不能够培养出来的,但创造性心理学的争论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不打算把本文的基础建立在一个有争议的论点上,宁愿从共同认可的基础出发进行讨论。
毋庸置疑,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创造者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进行钻研才能够作出创造。没有具备这些,不可能作出创新。如果把教育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喜爱(至少不厌恶)钻研,为他们未来的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让学生厌恶这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并把这样的教育称为创新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的话,下面将进行的详细分析将说明,中国的教育在广义的创新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
以科学创新为例,如果对科学创新进行仔细的分析,中国教育真正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连现有的存量知识都没有教好,科学研究教育方面几乎是空白或有很大问题。客观地说,中国教育界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必须对学生进行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教育,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如何做科学研究,而且引进了西方的研究性教学,但既没有意识到它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极其重要,也没有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安排让学生学会做科学研究的步骤,更没有对科学各个学科的研究性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协调。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在实验方面的创新就要完成从查阅资料、占有资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撰写论文、文章、以及资料引用等一整套科学研究程序,在方面的创新就要完成从查阅资料、占有资料、研究、讨论有关理论、实验、经验材料,撰写论文、文章、以及资料引用等一整套科学研究程序,这些科学研究程序是任何受大学教育的人都应该清楚或者了解的简单的常识。但如果仔细分析其中的步骤,在任何一个步骤出错误就会导致科学家的研究失败或成效不大,因此,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创造,学生必须具备必不可少的科学知识,懂得什么是科学和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还要知道许多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也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科学知识教育、训练和科学研究教育、训练。
在科学研究教育的基础上,学生懂得了如何做科学研究,就能够在随后或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鉴别力。品味自然是运用高水平科学鉴别力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从事多年的科学研究后,有些科学家就能够迅速地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产生直接的评价判断,这就是直觉性的评价判断。科学家具备高水平科学鉴别力,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作出良好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把握,就能够更清楚现有研究的成功与不足,就能够更准确地预见未来的研究方向,成功了就是具有洞察力,失败了也很少有人苛求,因为科学研究必定会有失败。
所以,仅从科学教育来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科学鉴别力教育都应该进行。中小学教育起码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并且逐步学会科学研究基本功:如查阅、掌握资料,理解知识,学会做科学实验,并且学会讨论实验结果,初步学会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并初步了解如何所学到的知识,初步了解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和适应这个世界。到了大学阶段,就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全面掌握科学基本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独立、客观地看待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并适应这个世界。到了研究生(主要是博士)阶段,就要学到高水平的科学鉴别力,如:高水平的学术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怀疑,并具有充分的自信心(例如只要自己的研究是从实际情况或科学实验出发,又是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得到结果,就应该对自己的成果具有充分的自信),能够独立完成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且能够自己寻找研究方向。当然,自己寻找研究方向往往是博士后时期的训练。
这样的能学生与毕业后的学者能够在必须共同遵守的、程序、学术规范上达成共识,而且对于已经获得的知识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评价态度。
但从这样一个明显的、应该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目标出发,的教育,不管是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是很不合格的教育。这样的广义的创新教育,它的目标:教育学生掌握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够主动地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客观地进行评价、讨论,钻研、喜爱(至少不厌恶)钻研,直至能够进行创新,也应该是普通的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因此,如果中国现行的教育在广义的创新教育方面连必要的要求都达不到,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那也就是中国教育连必要的要求都达不到,存在着巨大缺陷。
谁都知道:中国的教育除了研究生教育外,根本不在意这些,并且,真正的科学研究教育必须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一整套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一直到自己撰写论文。但中国的中小学几乎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训练,最多还看重什么奥林匹克竞赛,而中国的大学,一般是在大学本科毕业做毕业论文才开始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教育,这样太迟的训练还常常因为学生要找工作而收效甚少。
所以,不足为怪,中国的学生掌握了很多的已有知识,但不知道这些已有知识是按什么途径、方法产生的以及具体地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作出良好的评价判断,更没有科学鉴别力,那么,学生成了研究者,在需要自己独立、主动地去创新(创造新知识)时,就不能够至少不熟悉如何按照科学研究正常的途径、方法去做研究、创新,更不知道如何对已有的成果作出客观、良好的评价判断,就不能够发现已有成果真正的不足,创造常常是从发现真正的不足开始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研究中无从下手,无法开始创造;这样,研究者同样也不能够对自己的研究结果作出客观、良好的评价判断,也就不能够客观地评价判断自己偶然产生的新设想(也有一些创造是从偶然的新设想开始的)、所作出的研究的意义如何、缺陷何在,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创新的水平如何、是否具有重大的进一步研究的潜力等等。这样,研究者就无法将一个有缺陷的设想或研究结果,通过不断的努力变成扎扎实实的真正的创新,也不能够尽早放弃毫无意义、错误的设想。这一切的情况,就是研究者创造力低下的表现。
结论:科学研究教育是培养科学鉴别力最重要的办法。不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就不具备必要的科学鉴别力,学生和研究者必定创造力低下。
三、欺骗的素质教育口号与逼迫教师搞分数教育的中小学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负担、作业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无法自觉主动地让学生自学扩展知识面,提高素质,提高动手能力等等,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满堂灌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知识面等等是极其重要的素质,但现在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根本不让或者没有时间让学生自我发展这些素质,学生的素质比起八十年代是大退步了。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认为[3]:素质教育是目的,应试教育是选拔手段,两者并不是矛盾的。中国的高考压力并不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坏处,而是争取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所必定导致的竞争压力。解决办法是开放民办教育,还是要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最不坏的办法),等等。本人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是教育界和媒体发明的能够大肆炒作的假问题。应试教育是一个含义混乱、不正确的概念,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最不坏的考试选拔办法,准确地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切为了分数的教育,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切为了分数。
秦晖的看法确实是真知灼见,但他也没有看出中国中小学教育最大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创新教育,而在于非常缺乏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的培育,几乎把科学当成死的知识来传授,错误地以为学生的科学基础就只是死板的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素养的优秀(或者说是狭义的科学素养)当然是科学研究程序、方法和科学精神,还包括具体化的科学研究的技能,科学的批判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以及科学的价值观等等。有一句话说:当学生把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有很多的科学知识肯定会被学生忘记,学生学到的技能也会生疏,唯有学生学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如何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等还会是学生受到的教育中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科学研究素养也是公民素质的一部分,科学研究素养达到高水平后的表现,笔者称之为科学鉴别力,杨振宁先生等人称之为洞察力。
学生的科学基础肯定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素养,国人可能还包括杨振宁先生错误地以为学生的科学基础就只是死板的科学知识。准确地说,中国的教育连现有的存量知识都没有教好。中国的教育非常缺乏从查阅资料、占有资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撰写论文、文章、以及资料引用等一整套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也就是非常缺乏科学研究素养的训练、教育。而据黄全愈说,还有其他的资料说,美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很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而且非常看重,一直进行到博士后阶段。美国还制定了高水平、严密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笔者认为:中国必须在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培养科学研究素养。中国条件好、应试压力不大的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小学,应该能够做到接近美国那样的科学研究教育,因为中小学教育只要做到初步的要求就够了,而且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如科学基本功教育应该是小学三四年级如何查阅资料,掌握资料,并且学习如何写文章、论文,以及资料引用,小学五六年级和中学,逐步学习从查阅资料、占有资料、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撰写论文、文章、以及资料引用等一整套基本科学程序、科学基本功,这些简单的科学研究基本功和知识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是:小学教师受过专科或本科教育,中学教师受过本科或硕士教育。
但中国的中小学中,这些教育几乎全部都没有,大学一般是在大学本科毕业做毕业论文才开始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教育。目前中国的中小学,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水准与所受过的训练,也达不到要求。这些缺陷是会起作用的。
到了高级层次的硕士、博士等级,这些能够转变成高水平科学研究素养(科学鉴别力)的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就很重要。在科学上,只有新想法,而没有扎扎实实的根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是不能够被接受为创新的。创造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的积累的突破,需要非常扎实的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素养的基础。中国的教育是在大学本科毕业时、硕士、博士等级才开始进行美国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连续进行的科学研究基本功教育。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等于是重新打科学研究基础。这样,美国杰出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功基础扎实,中国杰出学生的科学基础却缺少了重要部分,美国的杰出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与中国的杰出学生相比应该是相差不多的。但科学研究素养方面,如基本科学方法,科学研究基本功等,美国的杰出学生远远超过中国的杰出学生,而且科学研究素养达到高水平能够转化为在科学创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鉴别力。中国学生进入硕士、博士等级,开始进行创造性研究了,却缺乏科学鉴别力,必须重新打科学研究基本功方面的基础(恐怕中国文科的相当多的导师和研究生还没有去做),科学的创造是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素养基础的,这样,中国杰出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科学研究的基础有重大缺失,在科学研究上的创造力怎么能够与美国的杰出学生相比?因此,中国的教育越到高等级,越没办法和美国比,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小学上,吝啬下来的每一元钱,没有进行的每一项必要的训练,都会在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毕业后的工作阶段需要加倍补偿。
的中学受美国而开始进行的研究性,笔者看了一些资料,发现现有的研究性学习,其它不说,在科学基本功的查阅资料、占有资料、资料引用这方面的教育做得很不够,几乎没有,在科学研究方面,读、讨论文献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就没有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但中国的各种教育研究杂志,在中国连科学教育ABC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就奢谈、大谈创造教育,没有认识到中国的科学教育根本没有把学生的科学基础打好,还起劲地讨论如何进行创造、如何教学生创造;这些杂志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地谈论如何建好空中楼阁而已,这样的中国教育情况,又怎么可能产生爱因斯坦那样高水平的业余研究者?
当然,从接受并鼓励创造的环境这个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创新的,虽然口头上都在大叫鼓励创新。但从个人而不是从社会接受并鼓励的环境的角度来说,中国人不缺乏创新精神,缺乏科学研究素养(如科学研究的基本功),科学素养达到高水平后的科学鉴别力更是欠缺。象中国所独有的“业余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为什么只有中国独有“业余科学家”这种现象?因为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热爱科学,在科学研究上有创新精神,而中国的科学教育没有教会他们起码的科学研究基本功,不知道怎样做真正的科学研究,而且导致他们没有起码的科学鉴别力,做出来的“研究结果”不过是漏洞百出而已,自己鉴别不了自己的错误,却自以为是创新或者是重大创新,这是中国科学教育悲哀的集中体现而且还在延续。西方发达国家的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接受了较好的科学研究教育,一般是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而中国的“业余科学家”们,业余的科学爱好者、研究者在非常缺乏科学研究素养和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就贸然地努力研究去解决他们不可能解决的,如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我所遇到的大部分的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是老实地做自己的研究的,他们有“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有“新”见解,但略为一看他们的文章,连现有的知识都没有理解掌握,不懂得科学、不具备起码的科学基本功,有逻辑错误、基本常识错误等业余水平的错误比比皆是,这样,不过是徒然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与精力。
(方舟子的《从“民间科学家”到科学爱好者》中说,“中国之所以盛产这类‘民间科学家’,我觉得跟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中国上没有科学传统,只有技术传统,而技术问题有时候是靠经验积累和灵机一动就能解决的,让一些国人也觉得科学研究就这么简单。二是中国历来就没有专业性的概念(甚至连的professional一词都没有完全对应的翻译),欣赏全才、通才,而不重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三是、时对专家、学术权威的蔑视达到了顶峰,无限夸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至今流毒不浅。”方舟子的看法很有道理,但不是关键原因。)
例如:《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6期第36页发表了郝建宇的《评〈再谈"同时性的相对性"〉》,作者犯了没有理解掌握现有知识,不知道实验是科学依据的常识性错误,他否定的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文章中根据大家熟知的爱因斯坦火车路基模型,却首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t1=L/(c+v),和t2=L/(c-v),他给出的公式中的光的速度(c+v)、(c-v)已经违反了通过实验确定的光速不变原理,作者提出了这样的公式,光速不变原理已经被作者在没有实验依据的情况下否定了。通过毫无必要的推理讨论后,郝建宇还自以为正确地得到结论:“爱因斯坦的同时性思维实验‘恰好’证明‘光速不变原理’不成立。”[4]
但更糟糕的是,虽然大部分的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是老实地做自己的研究,本人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但也有一些“业余科学家”以自己的错误为正确,自以为是伟大的发现、是中华文明的复兴的标志、狂妄自大地抨击爱因斯坦等科学巨人以及坚持科学原则的中国科学家。而且,由于中国的理工科、文科分开的高考的影响,高中就分文科、理工科,而且中国文科水平低,加上一流学生学理工,二流学生学文科,因此训练出来的大学文科生特别缺乏科学素养,更不要说科学鉴别力,偏偏中国的报纸杂志,除方面的专业刊物外,基本上都是文科生担任编辑、记者,当然他们很容易被善于吹嘘、唬人的“业余科学家”迷惑,而且或许因为容易炒作,便进一步推波助澜,而且,有些官员、有些非本专业的科学界人士也因为缺乏科学素养或者缺乏必要的谨慎而被鼓动、影响,支持了这一切。结果,中国出名些的或有名的“业余科学家”,不是妄人,就是骗子。例如著名的“水变油”,如王曼新的磁力使禾本科植物产生根瘤,而且具备共生固氮的能力的所谓“发现”,被中科院院士李庆奎教授和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教授否定后,王曼新便在媒体上大肆攻击他们,等等。
无独有偶,在中国社会科学界,有中国人民大学学博士学位的韩德强,在他的经济学研究本行里面一样犯了这种太业余的错误。
韩德强在《五十年、三十年和二十年》[5]中说:“做人要讲良心,我们不能吃着人家的,用着人家的,住着人家的,却一天到晚咒骂人家的十八代祖宗,恨不得把人家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回顾五十年的历史,才能找回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尊严,也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新的磨难和挫折。”本人是读了程晓农的文章才知道韩德强的垃圾文章的,什么叫“我们不能吃着人家的,用着人家的,住着人家的,却一天到晚咒骂人家的十八代祖宗,恨不得把人家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以我非常业余的经济学知识,我都知道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知识分子的的收入是劳动应该获得的报酬,根据西方经济学,劳动参与创造财富,知识分子的的收入也是劳动应该获得的报酬,还有,知识分子应该在求真的基础上尽自己应尽的批评义务,韩德强的这个错误太业余,被人家指出后不但不收回自己的错误还狡辩。中国如果再出几个韩德强这样的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博士这块金字招牌会被他们自己砸得臭不可闻的。笔者非常担心韩德强这样的情况是中国硕士、博士中出现“业余科学家”现象的开始。
与此有点类似,中国的一些职业学者,没有充分查阅资料、占有资料就进行研究,拿出来的不过是毫无意义的重复性的“研究成果”,不足为奇。
研究者缺乏科学研究素养,连必要的、起码的科学鉴别力都没有,自己的研究结果有常识性错误都鉴别不出来,这样的“新思想”、“新理论”能够说是创新吗?当然不可能是创新,而且这样也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创新。
中国的研究生包括在美国的留学生,公认的评价是做创造性的研究不如美国的学生,创新精神不如美国的学生,原因何在?中国的研究生包括在美国的留学生谁不想作出创造?中国学生不是没有创新精神,但创造不是想做出来就真能够做出来的,有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后,不能够作出创造的关键常常就是个人的科学研究基础缺乏导致的科学鉴别力低。具体地以经济学为例:钱颖一描述过中国经济学留学生进行研究的情况:贪大和无从下手并存,也曾经提到中国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生做创造性的研究不如美国的学生的原因是美国的研究生在大学生时就做研究,而且是高水平教授带领着做,中国、俄罗斯的大学却不进行这些教育。但本文前面已经提到,原因远不止如此,美国学生在研究方面的优势是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中国学生在经济学知识方面的优势又不存在,中国学生可能只拥有高考和留学筛选出来、万里挑一的智力优势而已。
创造是从发现不足、错误开始的,这就需要较高的甚至高水平的鉴别力来发现真正的不足,针对真正的不足之处进行创新,并运用鉴别力评价判断自己的结果。但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由于缺乏从小学到大学打下的科学研究基本功的基础,在美国开始初步打好科学研究基础了,一般也就只有起码的科学鉴别力,估计除极少数留学生外不会有高水平的鉴别力,这样,要么发现不了真正的不足,做研究就感到无从下手,或许就会被认为缺乏创新精神;要么是雄心超越了科学鉴别力带来的谨慎,还没真正掌握如何做科学研究就想开创一个体系,没走稳就开始跑,结果是难于步入学研究正轨。女留学生则先天地习惯从小开始,反而易于进入研究状态并获得成果。
至于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生和经济学家,既无一流教授为他们补打科学研究基础,又无严厉的学术批评,经济学在中国又是显学,有充足的条件让他们出洋相,有的人也就尽情地丢乖现丑,而且有时候还出业余爱好者都能够发现的错误。结果不过是让理工科的研究生看不起文科的研究生。需要经济学素养、科学鉴别力高才能够发现的错误不算在内的情况下,仅我所知道出错误的就有:刘伟,盛洪,汪丁丁,左大培(?),不过还好,他们还没有犯韩德强那种太业余的错误。当然,人免不了犯错误,其中盛洪的表现最不错,有错就改。
虽然本人的在中小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阐述看上去有些理想化,但美国能够在小学就已经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教育,中国肯定也能够做到。
而且,中国现在由于高校大扩招,高中毕业生平均50%以上的升学率,可供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已经使得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终生”,与以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比压力不大了,应该能够全面进行科学研究教育了。
但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学,让学生受到这样的合格的科学教育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它首先需要更多的资料、更多的实验设备,也就是更多的资金,国家要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谁都知道: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至少有九年是义务教育,一些论者指出,《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义务,政府至少要做到免收学生学费,但在这一点上,在很多地方中小学学费、杂费越来越高,义务教育却变成了家长的义务,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应尽的的义务都没有做到,地方上的党和政府组织却有逼迫家长以及他人的交费的权力(一些地方乱收费,变成了天经地义的权利)。这样,在资金上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合格的科学教育吗?
其次,中国现在的一些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量化考评制度、砸教师铁饭碗的弱智改革,把中小学教师都变成了一年,几年任期的临时工,教师们比拼学生成绩如平均分等等,成绩下降就要被学校或主管上级解聘或者低聘,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在这样的逼迫下,考评标准所要求的成绩对教师的压迫空前残酷,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变成了对普通教师良知的拷问。量化考评制度对教师的压迫必定会转移到学生。教师学生都是不得不为了考试成绩教和学,教师上课就是满堂灌:讲课,做练习,讲练习,考试,讲试卷,这样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但这样肯定是比八十年代还不如的不合格的教育。在八十年代,教师拿的是铁饭碗,没有这样的负担,而且高考是尖子生的竞争,而现在,高校扩招,中等的学生加入竞争,独生子女政策使家长别无选择,加上教师的决定性,所以现在学生负担与竞争空前残酷,远远超过八十年代,教育水平相应地也比八十年代大幅度下降。所以,在中国,素质教育只是欺骗人的口号,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的时候,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却最为低下。举个简单例子就够了:八十年代哪个教师会不顾师道尊严去教学生作弊?但现在本人和同事在外县监考高考以及通过教师之间的交谈,已经听到了某些班主任教学生在高考中作弊的事情。八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再有问题也没有教师在课堂上公然教学生作弊的。所以,那时的学生作弊情况等远比现在为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开始了大滑坡,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正在走向灭亡!
本人一九八二年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一九八六年起担任中学教师至今,作为一个既经历过高考又已经从教十六年的教师,本人坚决反对上和教师中的流行观点,即认为全国的统一的高考是分数教育的原因,是使得素质教育成为空谈,是考试地狱、分数挂帅、题海战术等等的原因。这观点似是而非,完全错误,因为八十年代的高考对中学生、学校的压力远比现在大:录取机会比现在少,在高考获得好成绩的利益比现在强很多,高考考试失败后的就业机会比现在少,上级、社会、学生作出评价更容易、压力更大,那时的高考对教师学生的压迫程度、考试地狱程度以及追求分数的程度却远不如现在。
八十年代那时的高考比现在更加“一考定终生”,机会更少,高中毕业生录取率不到20%,甚至更低,而且是尖子生之间的竞争,一旦在高考中出现失误就非常残酷,理科生复读很少能够比应届考试正常发挥的情况考得更好,文科复读略有优势;但现在高中毕业生的录取率大约是50%甚至更高,学生复读往往能够考到更好的学校。那时的高考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比现在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家包办一切包括分配,不交学费住宿费等等,还有助学金,孩子能够跳出农门,成为国家干部;现在学生要交高额的学费住宿费等等,不包分配,有可能毕业即失业。那时高考不被高校录取的话高中毕业生就业门路少,而现在就业门路更多。那时和现在的中国的每一位学生、教师、校长、教育主管机关、家长都十分清楚,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是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八十年代的高考招生数量相对稳定得多,一旦学校高考成绩进步或者退步,教育主管机关、学生、家长对中学作出评价很容易,评价影响大,压力极大。但这几年高校大扩招使得高中毕业生考取高校的人数连续大幅度增加,教育主管机关、学生、家长对中学的评价不断面对重新定位,较难作出准确评价,社会、主管机关评价的压力大大降低。因此,与八十年代相比,高考的压力已经大幅度下降,高考获得好成绩的获利剧烈降低,但同时中小学生的负担大幅度提高,考试地狱空前残酷,把中国的分数教育、不能够实行素质教育等等的原因归咎于高考,岂不是咄咄怪事?!难道中国只有高考压力、考试压力不存在才能够进行素质教育?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的高考或考试的压力必定会存在的,就算高中毕业生能够象美国那样百分之百升入大学,也必定会有进入一流大学等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早就进行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教育,所以,高考、考试压力肯定不是中国中小学教育不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的理由。
与八十年代相比较,现在中国的中小学唯一的大变化是:不知道哪些自以为是的官员发明并执行了砸教师的铁饭碗和量化考评制度,教师受到过分而且不应该的巨大压力,这才是中国中小学教育是分数教育、考试地狱、不能够实行素质教育并且全面大退步的真正原因。
平心而论,如果不考虑至关重要、必须进行的科学研究教育、素质教育,也不考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性、积极性,不考虑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则量化考评制度是有道理的,一般说来,学生的成绩好,标志着教师的教学情况良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紧。这个标准客观而且公平。但这些是不能不考虑的,这样,目的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量化考评制度就成了导致中国教育水平大幅度降低的制度。
因此,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中学教师,笔者清楚丰捷等人描述的情况非常正常[6]:据报载,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含泪向家长致歉,曾经使学生各科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的她,本学期因为按照上级规定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使班级综合成绩滑至年级倒数第二名。痛定思痛,她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减负了”。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也明确表示,他们万万不会“减负”,因为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减负”就意味着吞食“双输”的苦果。尽管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仍以考试、升学论成败的今天,素质教育的推进何其艰难。
因此,徐友渔以下的话语更是可怕的现实[7]:周老师的发言和《教师之友》编辑的调查向我们表明,农村地区的课堂被两大阴影笼罩,这就是:体罚与作弊。我飞快地翻阅着几十张学生对调查采访的回答,每一张都是控诉和呼吁。挨打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老师布置作业有时居然会叫同学抄写同样达到上千遍,写不完就打。除了一般的敲脑袋,还有令人震骇的花样翻新,例如蹲马步、踩冰水,在雪中爬、睁大眼睛看太阳,等等。据周老师介绍,作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可以说高达百分之百(本人估计是以30人的考场为单位,作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徐建新注)。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不但默许,而且公开提倡和引导。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大多数教师都没有道德感,都失去了爱心?情况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不论是打骂,还是纵容,甚至教唆作弊,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分数。这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是为了学生好,而实质上,是老师们不得不为,因为他们背后有一条鞭子在驱策:对教师业绩的考评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准,考核的是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教师的教学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于是,考试成绩与学生花在某门功课上的时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数学老师打得狠学生就多搞数学,老师打得狠学生就全背英语。较为文明、心慈手软的老师就只好眼睁睁看着学生的这一科成绩上不去,等着下岗。打学生成了教师之间争夺学生投入时间,相互间竞争的手段,在分数和什么“率”的威压下,他们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尊严,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把分数和什么“率”搞上去,最后的一着就是考试时作弊,学生会做就睁只眼闭只眼,学生不会做就暗示,甚至教导。学生要高分,老师比学生更要高分。说到底,是那个愚不可及的考核标准要高分。在高分要求的重压下,各种匪夷所思,有悖教育宗旨,甚至伤天伤理的事都发生了。这既是当事者的素质问题,也是体制问题,来自上海的柳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性的话:“学校什么也没有教给学生,学校最擅长的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憎恶学习。”
在这样的非常普遍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基本功是几乎不能够在中考察并体现的,因此,即使大家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而且即使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教师也不会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
的管理体制如何做到既能够客观考察教师教学效果,让教师能上能下,有进有出,自由流动,教师有压力、动力又不至于逼迫教师到眼中只有考试分数,这非但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大,而且目前弱智的改革办法,量化考评制度考评教师业绩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准,考核的是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加上各地五花八门的砸铁饭碗的举措,而且有些地方的程序与操作都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还带来了许多更大更麻烦的问题,教师、学生、教育的状况全面恶化(大城市的情况本人不清楚,小县城、中小学情况大致如此)。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只会是很不合格的教育。
但是,如果北京、上海等城市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教师再培训等做到了这一切,而其它地方做不到,北京、上海就有了前所未有的极其坚强有力的理由抵挡全国范围内高涨的呼声:要求根据高考考分或参加高考考生的人数,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分配教育部所属大学的录取名额。这又会强化不平等吗?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如果把教师和学生投入的时间入成本,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仅是投资回报递减,而且越增加时间,所增加的时间得到的回报是亏空越大,是降低学生素质的。教师教、学生学所花费的时间,不过是让学生增加做习题的熟练程度,更加懂得小心地避开考题中的陷阱,更加熟练地辨析那些没有什么意义、陈旧的概念。学生被考试、作业压得疲于奔命,降低了对知识的兴趣、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甚至对知识与思考都产生厌恶感。学生和教师却没有时间去学去教非常重要的事情:主动获取信息,学会如何处理信息,学会如何评价、判断并作出决断。
中国教育方面的改革,由于没有认识清楚问题之所在,污七八糟的劣化改革不少,如计算机派位等等,这些改革还不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如中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考,毫无必要和用处,不是浪费时间,就是让教师抄袭作弊。如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计算机培训,不是走过场,就是普遍的作弊。唯一的好处是上级教育主管机关和官员能够多收钱而已。
中国的中学教育,不可不提的是中国文科的教材太陈旧落后和谎言太多,文科教材中一些教育接近于教学生说谎。例如中国的中学生,的知识是陈腐落后的马列主义哲学。学习哲学,是一种思想格式化,学生在中学、大学应当学习的是与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哲学或者是哲学,而不是陈腐、落后的马列主义哲学,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
而中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有太多的谎言。因此,中国的文科教材,有太多连教师都不相信的陈腐落后的东西,有太多连教师都非常厌恶的谎言,虽然本人清楚中国的高考最好是不分文理科,因为文理科分开的结果是文科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很低下,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很有问题。但如果贻害学生的文科的教材不改变,而且总有少数学生特别适合文科或者理科,加上降低学生负担的考虑,我强烈反对高考不分文理科,认为高考还是文理科分开为好。
教育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但中国的文科教育就是要学生做服从的工具和掌握死板的知识和意识形态观念,而不是首先学到真实有益的知识、能够进行客观的考察等科学基本功和科学精神等等。无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但这样本已落后又大幅度退步的中小学教育,我们的国家、民族还有未来吗?因此,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改弦更张,乌七八糟、一塌糊涂的量化考评制度必须改变。学校教师必须定员定岗。不依据学生考试分数,无大过不得解聘、开除,而且必须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程序进行。教育主管机关(学校?)必须将各个学校的各种信息如以班为单位的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以及教师获奖等情况通报,让学生与家长获得信息,自由选择。这样,普通教师没有了学生考试成绩不高就砸饭碗的压力,却有社会与学校同事之间的压力。这样的压力适中,我预计这会是更好的办法。
中国中小学如果要进行本文所提出的科学研究教育,目前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的学历与水准基本上达不到要求,但也只能够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程序逐步进步、改变,逐步更换,以及通过再培训的办法来提高水准了。
此外,高考目前还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因此,需要由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看看能否找到良好办法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并运用于高考。实实在在地说,中国各级都很不合格的教育之所以还能够选拔人才,在世界上还有声誉,除了依靠学生、教师自己的天分与努力外,就是仰仗中国的高考,是中国相对最公平、最不坏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四、逼迫学生花大价钱购买的很不合格产品----大学教育(撰写中)
五、研究生教育----中国教育中相对水平最低下的教育(撰写中)
结语:
中国的教育出了太大的问题了:素质教育的骗人口号叫喊得震天响的同时,中小学教师却被迫只要分数,体罚学生,在考场、课堂上默许甚至公然教学生作弊,学校成了考试地狱,却不培养学生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素养;大家却还傻乎乎地以为是中国高考压力带来的问题。大喊科教兴国的同时,高校大扩招,学生收费大幅度提高,学生家长都难于承受,大学里面行政机关却是更加无比重要、油水丰厚,官员能够不做任何科学研究就当教授;大学教师却抄来抄去拼凑毫无用处的论文、专著,有本事的教师只愿意做研究不愿意教学、应付教学;中国的大学既没能够做好精英教育,又没有做好实用教育,大学生能够学到什么?好的情况下学到一大堆、实验,差的情况下学习空洞的理论、甚至垃圾而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官员却能够免试成为研究生,中国的研究生普遍需要补打科学研究的基础,而且应该广泛向各个教授学习,博采众长,才能够配得上硕士、博士称号,中国的情况却是研究生成了导师的学徒,一个导师带几个研究生甚至二十多个,研究生大扩招,研究生素质大幅度下降,教育水准大幅度下降,还缺乏必要的研究资金,却要求研究生在缺乏科学研究基础与经验、缺乏研究资金的情况下出成绩,,否则不能毕业,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且与博士生比小学生还轻松的现象共存于中国;研究生考试不取消被人诟病的政治考试也就算了,却偏偏取消一门专业课考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退步成了中国教育中相对水平最低下的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在几十年前的中,一些红卫兵造反派学生比野兽还不如,殴打教师、批判教师、毒打教师在地上象狗一样爬、甚至把教师活活打死。中华文明的师道、尊严荡然无存。现在,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在自以为是却实在无知的官员发明并执行的量化考评制度和砸铁饭碗的威逼利诱下,一些中小学教师在考场、课堂上默许甚至公然教学生作弊,一些大学教师却抄来抄去拼凑毫无意义的论文、专著,师道、尊严又一次面临荡然无存。这一切却不能够引起教育主管机关的重视与反思,除了国际互联网以外,从媒体上看到的太多的是粉饰太平,歌舞升平。教育水平大滑坡、教师的道德将要面临的大崩溃对中国教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教育即将到来的大崩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大崩溃,中国还有希望吗?中华文明还有明天吗?中国教育部是干什么的?据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就凭这样很不合格的中国教育,也有资格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别做白日做梦、痴人说梦了,醒醒!
一、新的形势
近十几年以来,现代化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与新的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行业里的渗进,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也将越来越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甚至是工作流程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作为电视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与受益者,电视技术人员在面对各大公司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各种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的新技术、新设备时,必须掌握主动地位,不断地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广泛地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的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将来的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新的形势就为开展专业电视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多要求。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开展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种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整个科技情报工作共分三个方面: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1.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为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三个部分。
方法根据技术工作情况,收集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订购主要是通过每年的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工作,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现场收集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较为集中地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2.管理
由于收集工作是在专业范围内开展,规模不大,其管理、检索方法可沿用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大概分五个部分:
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即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以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分类(编目、排架)根据电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将所有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
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及时地为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检索卡。合理科学组织、管理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科技情报人员应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3.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定期总结、专题服务与资料提供。
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终结周期,以简单报表的形式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预计其发展趋势。
专题服务根据领导的决策需要或工作中的咨询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
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三、我台科技情报工作工作的开展
我台的科技情报站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台监委会审批之后,在原有由台资料室转交的部分技术期刊的基础上,于1999年3月份建立的。科技情报站由技术部专人管理,1999年全年共计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达400多册。2000年,又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以及大家的反馈意见,更改了部分的技术期刊的征订,增订了一批更加符合专业业务需求的专业技术期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共收集了500多份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128册、技术期刊19种200多册,和部分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一)关于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我台主要将其分为了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收集工作的具体开展如下表:
订购网络下载现场收集
(二)在管理上,我台科技情报站采取了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我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以及备份等检索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技术人员的资料查询。
验收盖章每份资料都加盖有“都市频道科技情报站”字样,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同时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与收集前后顺序有关)。同时要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分类(编目、排架)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分9个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其中设备说明书及副本、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音像资料保存在闭书库中,技术性期刊和产品宣传材料因数量较大、借阅人次多而保存在开架书库。
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唯一对应的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以及借阅情况。电子检索表设计如图一。
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由于电视技术的行业专业性较强,其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同时对新出的资料进行涵盖内容、技术领域、适阅范围等方面的鉴定,以最终确定它是否适合本科技情报站收藏。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科技情报站的建立为我台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集体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站为我台的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自我培训与自我提高、我台系统设备的升级改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与信息。以前,我台的设备说明书都由个人自由保管,时间一长资料一多就难免有丢失现象发生。科技情报站建立以后,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近20种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灯光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期刊为我台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余地。另外,科技情报站为每年技术人员的论文写作也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借阅出入的登记
保留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日后查询,资料的流动性较大,常常是一个人借出库,看完后另一个人又借走,最后却是由第三个人或第四个人来归还。这样就要求资料管理员一定要做好资料的借阅出入登记工作,由谁借出就由谁负责。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
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期刊分开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主要是在日常设备维护、设备维修以及系统改造时使用到。普通的技术期刊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二者分开管理十分常必要的。首先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往往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本,丢失后无法补订;而技术期刊是可以日后补订的。其次二者的使用特点也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借出是一般是针对于某一种设备,借出量很小;技术期刊的借阅常常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借出时常常是几本、几十本,管理起来工作量相对较大。单独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可以确保技术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的重要性
摘要是利用电脑网络检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前期资料的摘要录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技术期刊,每月都有20多本期刊新到,每一本期刊至少刊登十几篇技术文章,在摘要中输入这些文章的题目(和著者),将为以后的专题查询提供极大的方便,查询者只需在检索条中输入一个关键词,在案下搜索建后,所有题目中包含这个关键词的文章都会被显示出来,同时提供刊登这些文章的期刊的期数与保存架位。
互联网搜索
在我台内部办公网上的科技情报站中,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有一点是应注意的,科技情报站中只有这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都是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的。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都可以把他放到科技情报站的简讯终于他人共享,无形中扩大了收集范围。
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由于我台的科技情报工作由我台的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故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年终清点
每年元旦或春节期间,资料的借阅量比较少,可要求资料全部归库,集中一、两天的时间对所有的资料(包括备份)实物与电子检索表的纪录进行一对一的清点,确认是否有资料丢失的情况发生。
陈旧资料的淘汰
根据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将陈旧资料的淘汰期定为五年、七年或十年不等,淘汰的资料可由技术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收集保留需要自行保存。淘汰的资料将取消其电子检索表。淘汰资料的范围仅仅限于技术期刊和产品宣传品。
一、新的形势
近十几年以来,现代化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与新的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行业里的渗进,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也将越来越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甚至是工作流程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作为电视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与受益者,电视技术人员在面对各大公司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各种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的新技术、新设备时,必须掌握主动地位,不断地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广泛地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的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将来的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新的形势就为开展专业电视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多要求。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开展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种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整个科技情报工作共分三个方面: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1.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为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三个部分。
方法根据技术工作情况,收集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订购主要是通过每年的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工作,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现场收集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较为集中地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2.管理
由于收集工作是在专业范围内开展,规模不大,其管理、检索方法可沿用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大概分五个部分:
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即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以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分类(编目、排架)根据电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将所有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
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及时地为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检索卡。合理科学组织、管理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科技情报人员应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3.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定期总结、专题服务与资料提供。
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终结周期,以简单报表的形式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预计其发展趋势。
专题服务根据领导的决策需要或工作中的咨询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
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三、我台科技情报工作工作的开展
我台的科技情报站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台监委会审批之后,在原有由台资料室转交的部分技术期刊的基础上,于1999年3月份建立的。科技情报站由技术部专人管理,1999年全年共计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达400多册。2000年,又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以及大家的反馈意见,更改了部分的技术期刊的征订,增订了一批更加符合专业业务需求的专业技术期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共收集了500多份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128册、技术期刊19种200多册,和部分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一)关于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我台主要将其分为了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收集工作的具体开展如下表:
(二)在管理上,我台科技情报站采取了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我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以及备份等检索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技术人员的资料查询。
验收盖章每份资料都加盖有“都市频道科技情报站”字样,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同时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与收集前后顺序有关)。同时要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分类(编目、排架)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分9个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其中设备说明书及副本、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音像资料保存在闭书库中,技术性期刊和产品宣传材料因数量较大、借阅人次多而保存在开架书库。
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唯一对应的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以及借阅情况。电子检索表设计如图一。
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由于电视技术的行业专业性较强,其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同时对新出的资料进行涵盖内容、技术领域、适阅范围等方面的鉴定,以最终确定它是否适合本科技情报站收藏。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科技情报站的建立为我台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集体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站为我台的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自我培训与自我提高、我台系统设备的升级改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与信息。以前,我台的设备说明书都由个人自由保管,时间一长资料一多就难免有丢失现象发生。科技情报站建立以后,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近20种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灯光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期刊为我台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余地。另外,科技情报站为每年技术人员的论文写作也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借阅出入的登记
保留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日后查询,资料的流动性较大,常常是一个人借出库,看完后另一个人又借走,最后却是由第三个人或第四个人来归还。这样就要求资料管理员一定要做好资料的借阅出入登记工作,由谁借出就由谁负责。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
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期刊分开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主要是在日常设备维护、设备维修以及系统改造时使用到。普通的技术期刊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二者分开管理十分常必要的。首先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往往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本,丢失后无法补订;而技术期刊是可以日后补订的。其次二者的使用特点也不同:设备技术资料借出是一般是针对于某一种设备,借出量很小;技术期刊的借阅常常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借出时常常是几本、几十本,管理起来工作量相对较大。单独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可以确保技术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的重要性
摘要是利用电脑网络检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前期资料的摘要录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技术期刊,每月都有20多本期刊新到,每一本期刊至少刊登十几篇技术文章,在摘要中输入这些文章的题目(和著者),将为以后的专题查询提供极大的方便,查询者只需在检索条中输入一个关键词,在案下搜索建后,所有题目中包含这个关键词的文章都会被显示出来,同时提供刊登这些文章的期刊的期数与保存架位。
互联网搜索
在我台内部办公网上的科技情报站中,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有一点是应注意的,科技情报站中只有这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都是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的。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都可以把他放到科技情报站的简讯终于他人共享,无形中扩大了收集范围。
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由于我台的科技情报工作由我台的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故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年终清点
每年元旦或春节期间,资料的借阅量比较少,可要求资料全部归库,集中一、两天的时间对所有的资料(包括备份)实物与电子检索表的纪录进行一对一的清点,确认是否有资料丢失的情况发生。
陈旧资料的淘汰
根据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将陈旧资料的淘汰期定为五年、七年或十年不等,淘汰的资料可由技术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收集保留需要自行保存。淘汰的资料将取消其电子检索表。淘汰资料的范围仅仅限于技术期刊和产品宣传品。
新春伊始,全世界防洪减灾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几乎都是怀着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情,踏进了新世纪的门槛。
回首过去的百年,人类借助工业革命以来蓬勃发展的水利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手段,大规模兴库筑堤,修闸建泵,整治河道,发展水文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防洪工程体系,空前地提高了控制洪水、除害兴利的能力,为20世纪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然而,受人类活动加剧与气候波动的影响,世纪之交,人类不仅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发展中的新问题,而且治水这一古老的问题也正在变得更为严峻与复杂。在过去的100年中,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为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突破了种种的制约,使得世界人口爆炸式地从16亿增长到了60亿,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奇迹般地从10%上升到了50%,以往天然调蓄洪水的洪泛区土地被广泛开发利用。人口爆炸、快速城市化、洪泛区中人口、资产密度急速加大,被认为是全球水灾损失普遍增长的内在因素。严峻的防洪形势与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现行有效的防洪手段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20世纪的最后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减灾十年,充分说明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防灾、减灾问题不仅引起了人类更为高度的重视,而且需要全人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在推动自然灾害的研究、防灾意识的普及、减灾体系的完善,新技术在防灾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促进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来自全世界的事实都在表明,就在这10年之中,水灾损失仍在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向更为显著[1]。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水灾是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自然灾害,决定了防洪减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世纪之交,我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也进入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阶段[2]。未来20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种种迹象表明,特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提供防洪安全保障,除害兴利,依然是水利发展的首要任务[3-4]。近10年来我国水灾损失剧增的严峻事实表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现有防洪体系与全社会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治水方略必须作出战略性的重大调整,防洪减灾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二、新世纪我国防洪形势的演变趋向及防洪减灾领域科技发展的需求与特点
对于新世纪中我国防洪形势的演变趋向,可以作出以下的基本估计:
(1)至新世纪中叶,我国人口预计将从13亿增长到16亿,粮食与土地需求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洪水高风险区域土地的有效利用不可避免,人与水争地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2)新世纪中,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可能由30%上升到60%,城市中小河流的整治与现代社会中“城市型水患”的防治将日益重要,治理难度与所需的投入将大为增加。
(3)流域中洪水自然调蓄功能与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导致小流量高水位的现象更加频繁,水涨堤高,洪水风险总体上将呈增大的趋势,摆脱“拼实力”治水的窘境,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成为迫切的需要。
(4)现代社会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生命线网络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旦遭受水灾,影响的范围将远远超出实际受淹的范围,间接经济损失可能大大超出直接经济损失,灾后重建负担显著加重。
(5)全社会的防洪安全保障需求将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大洪水,人民将不仅要求确保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而且要求大灾之中能够基本维持或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洪安全保障的难度大为增加。
(6)21世纪初期,我国以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为标志的水危机仍将趋于激化[5];人与自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更为敏感,价值观念的差异与利害关系的冲突使得不同治水方案之间可协调的余地大为减少。
(7)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防洪体系建设的投入能力会相应增强。通过加强管理,有望提高洪涝灾害的抗御能力、承受能力、应急反应与恢复重建能力。
新世纪中我国防洪形势的演变趋向表明,世纪之交,我国防洪体系的建设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战略调整的方向是从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向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的规划思路报告》)。
20世纪的防洪是以控制洪水(floodcontrol)为主要目标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水利科技的蓬勃发展。主要江河流域的洪水特性与发生规律,大江大河整治与防洪方略,大型防洪枢纽工程的规划理论、计算方法、施工规范与建造技术,洪水预报调度的理论与技术等成为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支撑水利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以自然科学中的理、工科为主,并显现出学科越分越细的特点。
世纪之交,从“洪水控制”到“洪水管理”(floodmanagement)已成为当代社会防洪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综合运用工程、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形成更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以达到防洪减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洪水的管理,涉及到人与自然两大类因素,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社会公众有更好的沟通与合作。洪水是自然现象,当其运动超出一定限度,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和损害时,才成为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所具有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确定了洪水风险的不可消除性与可管理性[6-7]。洪水管理的研究,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既包含了哲学理念的层次,又有大量支持技术方面的需求(图1)。
因此,21世纪中,防洪减灾领域的科技发展必然体现出两大趋向:自然科学中各有关学科的深入与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在交叉领域的开拓与跨学科的交融。同时,为防洪减灾管理与决策科学化服务的信息监测、处理与分析系统,将成为新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3新世纪我国防洪减灾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
我国各地不同江河洪水特性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恰当把握我国防洪战略调整的时机、方向与力度,围绕新时期治水的指导方针、管理体制、推动机制、法规政策、规划体系、技术措施等,需解决一系列重大的科技问题。
(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他们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曾面临防洪战略调整的重大问题。美国地广人稀,正处于洪泛区被侵蚀的阶段,选择了以强制性洪水保险为导向推动洪泛区管理的模式,形成了以非工程措施逐步取代工程措施的防洪方针。日本占国土面积10%的洪泛区中聚集了50%的人口与70%的资产,洪水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的特点。在推进综合治水的模式中,推行了以高投入、高技术建设更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为主,以非工程措施增强应急能力为辅的方针。
对我国防洪形势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表明,未来20年仍处于新一轮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目前急需研究的是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规划、设计、建造有利于人与自然间良性互动的工程体系。此类工程的特点是满足整体与长远的防洪利益,需要长期坚持,与局部地区追求短期最大利益的方案相矛盾,往往不是任何局部地区自愿接受的措施,因此需要科技手段的大力支持,法律手段的强制实施,经济手段的补偿诱导,行政手段的推动落实。如何建设这种将工程措施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无疑是21世纪初摆在我国水利科技工作者面前最具有挑战性、最需要与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与建设部门协同攻关的重大课题。
(2)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与体制。
洪水风险管理是洪水管理的模式之一。在防洪问题上,要么以高投入大幅度全面提高防洪标准,不许洪水再泛滥成灾;要么严格限制洪水风险区的经济发展,即使淹了也没什么损失,都是无风险管理的模式。无风险管理显然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通过适宜的工程措施将洪水风险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结合风险分担、风险补偿等措施提高风险的承受能力,将有利于谋求到与自然和谐的治水之路,最终谋求到更具有全局性、更为长远的利益。
洪水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手段,适度处理好客观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涉及洪水的利害关系。其根本的问题是在治水方面如何为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与利益需求的人们寻求到和解、和谐与合作的基础。因此,洪水风险管理的理论就是指导我国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然而,洪水的风险管理,从基本的概念、基础的方法到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体制与推进机制,至今在我国仍然处于模糊的、探索的、急待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3)研究开发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20世纪中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已经初步建成了防洪工程体系。今后需要根据新的防洪形势与要求进行完善、配套、改造、更新、巩固与提高。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实际防洪能力的评价、未来系统防洪标准的确定、成本-效益分析与方案可行性论证的理论与方法均有待研究。现有防洪工程中病险水库与堤防的除险加固技术与未来城市河流整治技术急需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防洪工程体系的调度、运行方式迫切需要调整。
例如,大量以防洪为主要目的水库承担城市供水任务之后,应急泄洪的风险加大;再如海河流域提出,水库应由过去的“上蓄”改成“上调”,合理安排下泄,既保障下游安全,又使洪水发挥造床、冲沙等作用[8]。但是调多少为合适?调少了于改善环境无补,调多了又不能充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显然,这些都是需要多学科知识与多样性手段解决的问题。
(4)防洪减灾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
未来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的管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能力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洪水预测预报新技术、各种防洪体系规划方案与应急反应计划的情景分析技术、洪水风险分析与风险图制作技术、洪水灾情评估技术、防洪优化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必将极大地带动各种高新技术在防洪减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目前,我国防汛指挥现代化系统的建设,已经对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这些技术的发展又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现有管理体制中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作出调整与改变。例如目前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封锁现象,对防洪减灾系统的管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已经构成了致命的障碍。实现社会公益信息的共享,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也已经不仅仅是科技人员的呼声。
4结语
踏上新世纪的征程,我国水利科技工作者在防洪减灾领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实事求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建我国更高层次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在新世纪治水方略的探索中,我们须遵循这样的理念:既尊重自然,又合理利用;既尊重历史,又开拓创新;既尊重个性,又能够自律。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是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根本宗旨是:启发青少年认识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科学的美好情感,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发现、培养自然科学的后备人才和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未来劳动者。我在辅导小学生开展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题,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探索实践,以“讲究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态度,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都得到加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科技活动要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选题立项是关键。根据本人辅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经验,就如何进行“选题立项”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选题得当,论题新颖。
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他们选题既要有科学性,又是他们力所能及完成的。因此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而且是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题材,最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活动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去年获得佛山市科学论文二等奖的《大自然冰箱》,是一位学生在乡下外婆家中,见到外婆上午从市场买回来的猪肉吊在水井内,傍晚取出来时好象刚从电冰箱中取出来一样,保鲜效果十分好。她问外婆是什么道理,外婆只说以往都是这样做,说不出为什么,回学校向我提出了水井为什么能保鲜肉和蔬菜的问题。于是我为该生设计了实验方案,要求她利用暑假去外婆家住下,连续一个星期内每日三次观测、记录空气温度和井水温度。从记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空气温度有大幅度的变化,却只能引起井水温度小幅波动,因而井内能保持恒温;而井水的蒸发对周围环境具有致冷作用,可以令井中水面附近的温度比地面气温低10℃左右,保鲜效果正是由此而产生。这种“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制订实验方案——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成功率也比较高。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实验,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得到扩展和提高。
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向和质量。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是科技活动的义务和责任。我今年开展的课题是《城市生活垃圾应该分类收集》,有40多位学生参与了相关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到环卫所调查访问,了解城区每天生活垃圾的数量、收运、处理的情况。
2、到垃圾堆填区实地考察垃圾填埋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向学生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记录一周内家中每天生活垃圾的情况。
4、举行环保专题班会,由学生发表处理垃圾的意见和如何保护环境的建议。
学生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接触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养成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求实作风。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进展十分顺利,还在建议栏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三、善于捕捉灵感。
青少年科技活动,选题的范围十分广泛,要使开展的项目既能吸引学生参加,又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决定因素在辅导老师的水平和能力。辅导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线索,加以提炼,发掘出新颖的题材。我女儿的同学给她寄来一封信,因为信箱没有经常开,当她收到信时已是三个月后了。她当时说:“如果信箱中有信件时能自动报讯就不致于发生这件事了!”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想,在信箱中安装一个有信件放入后能发光或发声的装置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于是提议她向爸爸请教。在爸爸的指导下,女儿做成了《发光指示信箱》的发明创造,并获得了去年佛山市发明创造三等奖。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勤观察,多动脑,这样的“意外”就显得很正常了。
一个成功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辅导老师,要具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卓越的领导意识,执着的开拓意识,严谨的科学意识,才能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活动的领域,就能使活动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摘 要: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本文从诠释科技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科技管理创新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整合创新资源,构建结构合理的科技管理体系。
关键词: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
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三)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三、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大大低于美国80%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笔者就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梳理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归并整合,防止交叉。二是完善与强化宏观科技协调机制。建议加强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更多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国家科技行政部门可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协调相关各部门贯彻科教领导小组的决策。 (二)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 一是与科技相关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立项决策与项目验收,不再直接分配项目。二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将原有的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一并纳入国家科技基金委员会管理。三是建立独立的国家科技项目监督评估委员会,由科技、产业、政府等方面相关人士组成,对项目的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项目的科技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三)整合创新资源,构建结构合理的科技管理体系。
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优秀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在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体系。
本文作者:李金 高明松 宋艳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为了在21世纪谋求更大发展,我们一要依靠科技进步,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二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其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一)智力投资:发展的首要因素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不少国家都经历了教育立国、贸易立国、科技立国等几个发展阶段,新兴工业化国家大都已处于科技立国战略阶段,而不少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教育立国的基本目标。发达国家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中学教育等阶段,同时发展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加强高等教育,提倡终身教育。就物质文明建设来说,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是教育,所以说教育是基础。以科学技术为纽带,高等教育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等教育。科学技术愈进步、社会愈发展,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也必然随之相应地发展和提高,这种带规律性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当代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增长得到证实。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信息爆炸”,猛烈地冲击着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高等教育应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只靠本校教师难以胜任对学生的指导,例如,日本的一些大学和研究生院实施“学分互换”制度———即相互承认学生修得的学分。另外,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迅速捕获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其次,需要一个熟悉教育的基本政策法规和高教管理经验的干部队伍。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开放的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视野开阔、勇于改革、大胆实践、政治业务素质好的高校管理人员队伍,使之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适应新形势下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以及保证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代世界,撇开智力投资和科学技术研究,就谈不上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智力投资的竞争。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说明,我们的时代是智力发展的时代。人类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类智力的充分发展与广泛运用将继续证明人的智力是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智力投资是发展的首要因素。
(二)科学技术:推动发展的轮子之一
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这是对世界近展史正确而简明的概括,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21世纪将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与应用为基础的。现在,人们已经接受了我们科技知识优先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这个理论摒弃了50年代以前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曾提出的以资本和劳力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增长理论。它强调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科技是生产因素之一,而且是一种重要因素。我国为了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协作研究,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近现代科学的伟大发现及其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无数次地验证了马克思的观察: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也证明了邓小平同志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敏锐洞察力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现代科学成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立和吸取最新的科学思想,不能站在现代科学成就的高度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三)现代化管理:推动发展的轮子之二
管理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技”“管理”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随着企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和精细。这一切都使企业内部及它与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于是,企业管理工作就益显重要,同时,亦要更加科学才能适应客观需要。可以想象,一个小铁匠铺和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在管理的复杂程度上是无法比拟的。大规模生产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资源管理、能源管理、运输管理等的复杂程度。同时,生态系统的管理也将提到日程上来。基于上述种种情况,管理科学所面临的问题,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增加。管理工作中充满了数量关系,处理管理过程中的各数量关系以及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是现代管理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除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管理科学中各种问题共有的特点是:需要解决它们的动态管理决策问题。在这方面,自动控制理论特别是现代控制理论正是对管理问题作出动态管理决策的一个有力工具。得到了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下一步是求它的管理策略。这需要给出决策目标的数学描述和环境约束条件的数学描述。
从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出发,在一些约束条件下,按上述决策目标求出的管理策略,一般是时间的函数或者是状态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一般求得的管理策略是动态的,这是动态管理决策过程的一个特征。管理科学发展为一门学科,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即有它自己的基本原理,有它的一套基本方法。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管理科学毕竟是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体制的不同,必然要引起管理上的较大差异。因此,对国外的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虽然可以借鉴,但绝不可照搬。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科学。从这一点来看,管理科学又有它的特殊性。社会物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类生产主要依赖人口数量和体力的时代已经过去,提高人的素质才是促进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获得成功的保证。而教育现代化又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为教育是培养和输送科技人才的基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社会面貌,引发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最新知识,科技和教育相互支持。要实现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面对经济、科技全球的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p#分页标题#e#
1科技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创新机制不足
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的今天,各项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鼓励创新的考评机制不完善,难以起到鼓励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使得执行创新工作的人员积极性降低。由于管理创新机制的落后,各科研机构间的交流也不足,导致科技创新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难以开展。
1.2科技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进步促使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提高,迫使科技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素质与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速度,形成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科技管理者不能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对于科技发展的信息与新闻等关注内容少,对于很多科技信息内容了解不深入,对于如何更好的应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带动科技管理的提高,内容了解不深入,还需进一步加强。
2新时期科技管理的创新思路
2.1建立适合于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源是市场需要。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市场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研机构对其承担的科研项目要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适应科技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要逐步引进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应用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企业家远见卓识、积极进取,对于某些技术以及寻找市场利润的愿望,都会使其实施创新行为。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者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优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体现知识的巨大价值,鼓励科研人员不断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2.2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具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不高,而在发达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才能带来竞争优势,因此要提高竞争力,就要适度增加对科技的投人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投入经费用于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如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科技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协调银行贷款,并在科研项目支持上予以倾斜。
2.3建立科研人员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任何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其在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科技研发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首先,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研发与创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后给予专项奖励,从而鼓励科技创新人员。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设立专项的创新奖励基金,对于创新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并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以通过申请专利形式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其次,制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内陆地区的生活环境不及沿海城市,其发达与进步的程度也不及沿海城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就需要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如提供住房,给予较高的工资,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便利等,这样,使得在同等竞争条件下,能够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然后,政府机构要制定良好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利用高校与科研机构留住高层次人才,使人才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给其充分的发挥的空间,以科技研发求发展,以事业留人,以事业吸引人,使我省成为招贤引智的人才聚集高地。利用人才优势带动科技发展,同时,调整高校办学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企业劳动技能低的问题,培养各层次的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良好的设备与原料并不一定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还需要有高科技人才进行操作,先进的技术才能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以更好的利用资源。最后,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技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各基层企业必须做好对在岗职工与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素养,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与生产管理的开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适当的管理激励制度,使各类人才都能发挥作用,提高生产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各项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力,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3结束语
综上,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需要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对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政府,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创新科技人才,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与事业的支持,使人才能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能力,为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助力,并对科技管理机制不断优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作者:孙赟星 单位:哈尔滨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科技管理与科技项目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应科学构建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科技项目绩效管理和科技管理创新流程来设计科技管理绩效的管理架构,并提供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与绩效管理挂钩,进而通过科技管理创新来管理绩效。通过分析我国科技管理创新和管理绩效现状,介绍科技管理创新的总体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绩效;科技管理创新;现状分析;框架设计
我国近些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科技投入的绩效管理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备的设计理念。
1我国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我国科技管理绩效评价和科技管理创新已经在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下建立起一个管理框架,在管理活动设计中,组织、规划、领导、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进行科学管理创新时,忽略过程和控制。科技管理创新需要理论论证和实施过程,在科技管理中,一般会以论证、计划、实施控制、收尾验收等方式在管理部门进行验证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会有很大的困难。在一些专业领域中,真正影响科技管理创新成果的是实际过程,当管理不到位时,科技管理创新项目就会缺少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对不同的项目缺少分类和评价,从而产生错误的导向,影响绩效管理。一些创新项目以多种类型出现时,其评估时间也是不足的。第二,管理过程落后,缺乏节点控制。在很多科技绩效管理中,不能够真正从管理出发,管理的过程缺乏创新性,不能建立科学的科技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在一些科技管理创新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只运用到节点控制,而大多数的设计和控制已经成为决定和影响立项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不足。科技创新在没有建立风险意识时,不能制定出合理的科技管理风险,而风险防范意识的不足对科技管理创新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我国科技管理创新评价中诸多是由非技术、非学术造成的方向偏离,很多是以行政干扰为主,从而在科技管理创新中造成损失和浪费。
2科技管理创新和管理绩效框架设计
在科技管理创新中,组织建立市场治理机制和组织架构是进行绩效评价和管理的有力前提和保证。在进行科技管理创新设计时,绩效管理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对科技管理创新而言,科技创新项目的利益和受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科技管理创新发起。各个科技管理创新规划小组在制定管理创新战略决策时,应制定出清晰的发展战略,在科技规划中能够按照已制定的方向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在科技管理创新项目进行申请和审批时,要符合相关部门的标准。第二,科技管理创新执行。科技管理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和项目成员要跟踪推进项目落地与执行,并负责整个科技管理创新的全过程。第三,科技管理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机构对科技创新项目应实施立项管理,并根据流程做相应的流程实施、验收、跟踪等,对每一个流程的绩效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单位多出现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管理部门,因此,职能应根据具体部门进行落实。第四,科技管理创新服务。科技管理创新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主要由各个专家团队组成,负责在科技管理创新的研究上提供创新项目规划的决策支持和评议,通过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评价服务。第五,科技管理创新监督。科技管理创新监督需要社会公众及各级科技管理创新项目团队共同进行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将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发挥公众监督的整体效益。通过以上设计,能够明确体现出科技管理创新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立体式设计架构。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由科技战略层、决策层、科技规划和审批等部门构成,在科技管理创新项目执行过程中,服务层和创新团队十分重要,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科技顾问机构和服务机构做好科技管理创新的前期和后期工作。
3结语
在构建科技管理创新体系过程中,应从利益关注的角度出发进行科技管理创新项目的设计和管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科技管理创新的绩效评价和管理,通过对科技创新项目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因此,在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各级管理体系共同建立并监督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二者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
作者:章力 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
摘要:
科学技术是推动国际竞争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国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多项尝试和探索,并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采取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技术。本文分析了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科技管理创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管理创新的有关策略,对今后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管理;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1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说,可将科技管理工作视为支持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神经中枢”。而当前科技管理创新则对科技活动的目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有推动作用,从而便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科技工作开展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所以,要使科技用到实处。同时,科技成果既成为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合理依据,也为新技术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科技管理创新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满足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从这一点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就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突显出来。所谓科技创新实质就是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总之,科技管理创新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组成的重要部分。
2科技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2.1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不断加强,可以推进科技项目方面的申报、论证、立项以及成果方面的鉴定,进行系统、全面的创新管理,尤其是对科研人员采取精神、物质、资金方面的激励,可以将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激发出来。对于科技管理创新的不断加强,可以使“大科研”意识进一步强化,提高科研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这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2.2有利于科技管理机制的完善
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要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科研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跟不上时展形势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完善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科技管理创新,破除这些制约因素,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活力和工作效率。
2.3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很多科研单位都用数量和资金额度作为指标来考评科研人员,但是其结果应用并不完全在考核范围。所以,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有利于形成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也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开展,这也是今后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的趋势。
3科技管理创新的策略
3.1管理观念创新
要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的认识,而制度的创新动力又来源于创新观念。创新管理观念作为推动高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科技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管理观念创新,摒弃过去的“管理型”,由此转变为“服务型”,及时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将服务真正的融入到科研工作中的多个环节去,也能帮助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处理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2强化机制体制创新
要实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就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是改革创新的重点。符合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出人才雄厚的优势,有利于建立起大科技管理格局。一方面,科研在市场中的竞争机制的确立主要是通过竞争的激励机制来实现的,科研讲的是实力、是水平。所以,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是科技成果的竞争,是人才竞争,我们要在政策和管理措施上保持一定的公平竞争,从而形成良性机制,构建出系统、完善、科学、高效的科技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利益导向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分配制度中要明显倾向于科研、科技创新,要奖励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为了能调动起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参与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技术入股、技术有偿转让、科技奖励、职务技术奖励等等。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科技实力、科技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方法,与此同时将人才考核评价与晋级岗位聘任结合起来,鼓励多出人才、成果,促进科技创新。
3.3组织保障和政策引导,创新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良性机制
从当前形势看,在我国科研工作中有一个较大的困难存在,即资源共享难、队伍整合难,这一问题直接造成了课题分散、队伍分散、联合攻关开展困难,无法形成创新群体和大的研究项目。所以,认识到这一问题所要采取的对策就是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良性机制,这种机制是在制度、政策及行政措施等共同促进下形成的。例如:建立科研基地、联合实验室;以稳定的科研方向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研究梯队。还可以通过建立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来促进队伍整合、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管理创新,建立创新人才选用机制
人才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科技管理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设备、资金、工作环境等因素。为此,建立创新人才选用机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整体上要尊重人才的要求,采取选贤任能的办法。该聘任制度有利于人尽其责、尽其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此外,要认识到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创新、创造观念,以抓好科研为先导。还要树立资源共享、竞争激励、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的引进、教育、培训、考核、奖惩机制创新,努力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科技管理创新是在科技不断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趋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管理创新能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率。那么,该如何探讨创新内容,构建科技管理创新体系,以及在创新中对于内在发展规律及原则的把握等问题都将是当今乃至今后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公正、科学的态度,结合当前科技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对市场调研、立项、管理及成果推广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再建立起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管理体系,才能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向前发展。
作者:卫韡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摘要:福建科技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行政色彩较浓;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执行和督导;发展尚缺乏科学预测等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福建科技管理应当积极改革,大胆创新,构建适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管理体系。
关键词:发展方式转变;科技管理;制度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持福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福建省要赶超如广东、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就必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一、福建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七大以来,福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本省实际,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在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与加快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对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迫切要求相比,福建科技管理当前还缺乏在重大战略决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支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福建省科技管理涉及部门较多,这些职能部门在创新活动中,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和协调,从而造成科技政策法规实施较困难,科研活动分散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科技 、装备、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没有很好的实现有效共享,科技经费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科技资源无法优化配置。
2.重大战略需加强科技预测。“由于规划自身的战略性意义,在确定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时,都需要对未来发展方向、需求、能力及手段的预测和评估。”福建省没有专门进行科技预测的机构,缺乏高水平的科技预测人才,缺乏长期、系统而又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战略制定主要是采用多个部门、多个学科与行业的专家会商,最终达成共识。这样的规划因为缺乏广泛地调查咨询、缺乏前期参加专家平时研究积累和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等问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定规划时没有严格按照“预测—选择—规划”的程序进行,从而削弱了科技规划的科学性。
3.科技政策、法规缺乏评估与监督。科技政策法规是法治国家保障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实力及其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政策法规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及其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福建省有些科技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严密性;有些政策之间有重复、冲突;有些科技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实施缺乏必要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公正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也缺乏奖励和惩罚制度,从而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损害了政策和法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4.科技投入不足及不均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见表1),对科技的投入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和水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2)各市科
表12006—2009年全国与福建省(r&d)活动经费投入增长情况对比表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09)。
技投入差异较大。仅以2007年福建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为例,全省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821 719万元,其中福州市支出 293 174万元,厦门支出236 960万元,泉州支出100 716万元,三市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76.77%。科技投入的巨大差异导致福建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其他地级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速度较为迟缓。
5.人才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科技自主创新,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福建专门召开人才的会议较少,其间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确立,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没有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制约了人才的引进。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较早地获得了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但由于福建的地理位置、两岸关系及政府发展思维等因素所限,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其他沿海省市,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是创新文化的软件建设都不能与上述这些省市相比,从而形成了人才积聚的洼地,失去了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2)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没有灵活的激励机制,福建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3)人才的分布不均衡。福建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其他地市科技人才数量较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县级科技人才较少,基层农村更少;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较少。
二、福建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前提与保障。为了加快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福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积极探索适合福建实际的科技发展模式,不断改革现有的科技组织关系和组织结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使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一)加强科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单靠某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推动和实施,必须从政府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
1.建立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福建省应在改革农科教结合协调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由省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各厅、局、委一把手为成员的福建省科学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跨部门、跨地区的创新活动实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决策。应围绕福建“十二五”规划和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结合福建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制定专门的区域创新规划或方案,切实加强对全省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
2.建立科技管理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在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政府办公会、部门联席会、专题协调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会商,加强信息沟通,着力解决创新资源分散、创新体系分割、创新后劲乏力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促进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实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协同创新。
3.建立区域外部合作与内部交流的组织合作机构。在福建省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配下,成立由省外事、台办、科技厅合作交流处为基础的,负责国际、闽台、东西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内部及福建省各市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组织联络机构,实现信息、人才、资金、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间的顺畅流动。认真落实《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的各项内容,组织实施好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搭建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平台,使福建的科技创新呈现体系开放、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优势。
(二)加强科技预测的应用和研究
科技预测是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对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科技发展方向、变化的趋势,以及可能的机遇或危机作出基本判断和预见。科技预测是准确地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积极选择和重点突破技术与制定科技政策、法规、规划的基础。同时,通过科技预测工作的开展,扩大科技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交流与沟通,让更多的学者参与科技决策,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建立政府科技预测顾问委员会。面向海内外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金融界及各种社会组织公开招聘对福建科学发展有研究、有科技预测专长的专家学者,而后会同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厅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研究机构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为政府组织领导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论证、项目评估和问题诊断,加强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论证。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的科技预测公司、专家学者来闽授课,培养福建本土的科技预测机构和科技预测人才,设立科技预测专项研究基金,加强福建省的科技预测的研究工作。通过富有全局性、前瞻性、先进性的科学预测,为福建省未来科技发展找准方向,形成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快实现福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积极完善科技管理的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当前,福建省应该清理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科技管理的政策法规,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要进行废除或者进行修订,对于缺乏可操作性的科技政策法规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士进行细化,对于已经颁布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要对政策的执行和法规的实施进行评估和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加快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制定科技新的政策法规的立足点应放在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上,放在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上,放在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环境上。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信息化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实施减免税收、贴息贷款、专项资金等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依靠政府采购引导社会投资规模和方向,降低创新企业进入新兴技术及产业领域的风险。要加强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提高政策的配套性,不断健全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四)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针对福建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1.福建省各级政府应当严格按照《科技进步法》和《科技进步条例》的条款规定,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时,保证科技投入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缩小与全国科技投入的差距,建立稳定的长效支持机制。
2.在继续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海内外风险投资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投资福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
3.平衡地区科技投入和三项费用的差异。加强省内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数据、仪器设备、技术等资源共享的科技平台,节约科技开发的成本,同时还应加大对闽西、闽北地区科技投入的财政支持,实行山海协作,共同发展。
r?d经费支出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其中基础研究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一般都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10%以上,瑞士和法国甚至超过24%以上。福建省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均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改变以往只重视实用性强的试验发展,忽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局面。
4.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环保等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重点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的公益类科技活动,集中科技经费,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克服以往经费重复投入,分散甚至浪费的弊端。
(五)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福建省科技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指导思想、战略任务、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认真学习领会福建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完善适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和研发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同时,福建各级政府要培养创新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处理好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加紧制定实施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设各类科技人才的梯队,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三、结语
除了上述的五个方面需要深化改革之外,还应大力推进福建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深化机构改革,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福建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只有创新福建科技管理机制,才能加快提升福建的科技实力,才能为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