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09:3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通用技术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浅谈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湖南省在2007年加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行列,新课改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添加了相应技术类课程。目前,省内大部分学校已经开设了通用技术课,但该课程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课程的参与者,笔者撰写本文阐述通用技术课面临的困难,以及面对这些困难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通用技术;新课程改革;教学思路

一、学科特点分析

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提高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作为新兴课程,该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1.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课程相衔接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材的编排思路可以看出,通用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内容和实施上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衔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目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2.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在通用技术教材中,出现了大量调查活动、设计活动、动手操作活动。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结构与设计”中,课本设计了一个课题。在学生动手完成达标的纸质模型过程中,体验将方案物化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总结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技术的评价能力,在实践中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3.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

通用技术教育的内容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技术与设计中的一些基础内容及专题,如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等模块集中反映设计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与要求,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素养。

二、课程开设遇到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中,通用技术课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为学生口中所说的“副科中的副科”。

1.学科有要求缺地位

目前,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对通用技术课程都不重视,没有认识到本学科的价值。学校在设备仪器、教学实践场所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该学科虽然名义上开设了但际上步履维艰。

2.学校有课程缺资源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新开设且未被列入高考范围的课程,大部分学校不愿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在这门课上。从课程的课时上看,新课标建议该课课时为两个必修模块,每个模块36个学时,这是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而在现实教学中,课堂时间被严重挤压,大部分学校仅开一个学年,每周一节。从课程基础配备上来看,通用技术有非常多的动手实验,需要各类零件加工的基本工具,然而因为学校缺乏设备资源,导致大部分实验无法进行,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教师有职责缺专业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自身的要求高,积极学习掌握各板块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专业不对口,一门新鲜的学科突然涌现时,国家来不及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导致学校分配课程教师时,出现很多教师跨专业教学。这往往容易导致教师受原科目教学方式、方法的限制,很难从通用技术课程的角度看待技术问题。

三、任课教师的解决思路

1.教师带领学生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例如,在讲解“流程和设计”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工艺流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的输出的一系列过程”这个概念,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生产流水线。在这个生产线上,通过“原料配送洁净、冲洗混合搅拌装瓶压盖标签打码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完整的可乐生产工艺流程。在参观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体验工艺的流程外,还应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环节、什么是时序。让学生画出可乐生产的流程图,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流程的意义在于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证生产安全。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文化介绍,使学生知道每一项技术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体现着生产者的人文特征。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专业化

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从原科目抽离出来,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通用技术知识,向优秀的同行学习,达到为我所用的效果。笔者是从信息技术学科跨学科来教通用技术课程的,如何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服务是我研究的一个教学方向。例如,在必修1“设计过程”一课中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有“信息获取、加工与表达”。因此,我可以设计一个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获取信息的教学环节,利用在信息技术中学习到的知识为通用技术教学提供知识服务。

作者简介:肖杨(1989― ),女,湖南湘阴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这门课程能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终身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实践理解,我深感这门课程意义重大,需要更多的探索与不断地深入努力。

一、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

由于很多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所以在通用技术课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我们这些教师很容易以本身的原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学科。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它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还要融进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知识,且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它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培养的不是工程师,设计师,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当工程师,设计师。但是,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策划某项活动的时候,不是也在“设计”吗?其实,不是工程师、设计师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类“设计”,通用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同样,通用技术课程也不是培养技术工人,不是单纯地培养劳动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而由于通用技术教师多是其他相近科目的教师转过来的,难免会有一定地偏向性,把通用技术课上成了“简化版”的物理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所以面对这一实践性、通用性很强的新课程,仅靠一两次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要勤学苦练,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教师知识要比较全面,眼界也要求开阔。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情感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不要过分注重教学的功利性,要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这一目标指导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不要局限于技术方面,诚然学生关于技术方面的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的能力,但是那不是根本。如果从学生参与技术活动、技术的管理、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等角度来考虑通用技术课程,那我们会发现通用技术课程必须开设,而且课程的目标不在于给学习者讲授了多少的劳动技术,而是转移到学习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技术活动中来,如何使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技术活动,如果有人还是局限于技术本体上,那这就是一个误区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通用技术“教育”课程,不容质疑。

而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技术和素养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关键是从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有没有把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放在中心指导地位上。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技术”介质的。我们不可能把技术素养的培养完全脱离开技术,没有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我们让学生去怎么管理技术、使用技术?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学生整体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技术技能水平不高。

通用技术课具有更高品质的教育,通用技术课应当是具有鲜活、生气勃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我们的通用技术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通用技术课应当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每轮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完成一些较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等。由于通用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极具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极大地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如以联想、比喻等方式将通用技术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多动脑子、想办法,拓宽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所从事的应该是更开放的内容,更加活跃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创新原则的时候,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启罐头来体验原始设计的和改进后设计的两种开瓶器,并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类似的设计。另外,通用技术课更加具有融合现代教学模式和方式的能力与特点,例如建构主义就能很好地在通用技术课得到体现,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现念的学习方式,更加能在通用技术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挥,这就是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的较佳结合。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入通用技术n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好途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视频。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它特有的交互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学习实践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总之,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在教学基础、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正需要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既要注意到通用技术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又要注意到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共同点,不断地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摘 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进行实践创造,凸显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理念和项目教学法有所相同,因此在通用技术课堂上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主要对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其能够独立处理一个项目的过程。通过此过程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教学内容,还能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发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通用技术课的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进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惯性思维,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阻碍。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项目展开学习的,学生需要在这个项目过程经历实践操作和技术设计等相关环节,进而对自身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和改进。

2.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

项目教学法最注重的就是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还要凸显出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性,将其和通用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顺利完成项目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通用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深化理论知识,并合理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堂教W中的应用分析

1.选择合理准确的课堂教学项目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来看,教师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项目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在进行项目选择时,要满足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条件,不能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不相符。其次,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充分结合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类型,进而对实践操作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最大限度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技术与设计》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行车的设计组装。在具体制作之前,要让学生对自行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解,然后展开实际的项目设计。以自行车运行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为主要参考依据,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行车组装工作,选择合理恰当的制造材料,并在各小组制作完成之后进行展示。选择一名小组代表,让其对本组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和存在优势进行详细介绍,使其他小组能对其深入了解掌握。最后,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行车设计制作的报告,具体内容包括自行车的制作材料、设计原理、外观形状、实际性能及制作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等。教师对各个同学的报告进行认真的批改阅读。这种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通用技术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通用技术综合水平。

2.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通用技术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较为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通用技术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为基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学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便携式手电筒”。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有的小组需要查找手电筒的电路图和内部结构图的相关资料数据,有的小组需要购买相应的材料和工具,有的小组则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意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通用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将通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出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高中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重庆南开中学校 重庆 400030)

摘要:素质教育在中国正在飞速推进,通用技术学科之于高中,已经通过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尽管如此,其中的问题也依然突出。许多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我国现行的高中通用技术在课程的实验层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实验;现状;探索

与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且进程迟缓。特别是高中的通用技术学科,尚有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都存有一定的误区。有许多因素导致课程发展不够均衡,而且教学方面又存在着资源不足的现象。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高中时期一定不可以轻视学生生活方面技能的提升。

一、现在高中在通用技术实验中凸显的不足

1.高中通用技术在认识上的误区

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但是,由于高中阶段系人生之重要阶段,需要把迎战高考作为这一阶段的最为重点的任务。同时,社会各界对高考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这就使得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学科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而出现相当大的偏见,认为这一通用技术学科没有什么意义,可学可不学。有些人还认为如果对这种高考科目之外内容的学习倾注过多的精力,会使学生的高考受到不利影响。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用品,假使出现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请人来进行维修,没有必要自己为此去进行学习的。从中不难看出社会对通用技术学科的误解。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无法使自己更好地融入未来、融入多元化的社会之中。严重者可能无法适应社会,难以很好地生存。

2.通用技术学科在各个高中发展水平不均衡

作为一门比较适用的技术,通用技术学科在高中推行以来,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普遍认可,并给以极高的评价。但是因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高低不一,因而该门学科的发展也同样不均衡。比方在广州、深圳、天津、上海与北京等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对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也呈现出大批素质教育进行得有声有色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培育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但仍然有许多城市以高考和升学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基本理念。因而难以更好地实施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少数学校可能开设了这门学科,但是因为课时不足,因而教学效果依然无法保证。这样该门学科的教学尽被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所抢占。

3.在实验资源方面严重短缺

该门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可供实验的资源作为基本前提,该门学科的资源主要囊括软件与硬件两大类别,专门的仪器、设备、实施室、模型挂图与音频和视频课件都是硬件方面的资源。然而教学参考书、教研网络等则系软件资源。纵览全国的情况,该门学科作为最重要的硬件设施,未能得到更加完全的配备,特别是在许多教育欠发达的地方。另外,一些学校虽有实验室,但是却没有教学用具,抑或是实验仪器与教学用具质量不高,难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二、创新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1.强化政策手段的运用

在全国范围内,凡是通用技术推广实施卓有成效的地区,其教育战绩一定存在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都有明确的政策保障。这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近些年以来,中学与小学在艺术与体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明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推行。政策影响之下的素质教育,其阻力自然就会变小。事实上,推行高中通用技术没有相关的政策保障是行不通的,而这种政策的实施与制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是不行的。

现代信息技术发现到今天,在科技方面实施创新已经成为关乎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世界上,中学与小学的技术层面的教学始终是被重视的,中国的教育界必须保持与国际发展的同步,需要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通用技术,然后再运用相关的政策手段,达到推进通用技术实施之目标。

2.加大教育界对通用技术科学推进的力度

如果具备了能够把握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领导,同时再具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尽管可以使通用技术的实施进程加快,便是其效果如何也还是不能下定论的。这就必然要求教育界主管机构逐级监督与逐级执行。过度重视高考升学,同时对非高考科目加以轻视,这一理念已经很久。尽管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已经对这种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检查之后即是松懈。因此,必须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以促进该门学科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该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通用技术学科的开展,这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然后如果想开展得更好,又不可以单纯地依靠教育界自身的力量。没有全社会的普遍参与,深入实施也还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现在的阶段,该学科的优秀师资力量严重欠缺,不喜欢非主科教学已经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吸收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最快速度利用师范类学校促进技术教育专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的参与度与教育教学质量。

还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使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专业资格、职称评聘与人事编制等方面得到关注,以促进教师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

结论

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科教兴国的战略之举已经被提上重要日程。许多人对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实验教学所存在的误区还很多,全国范围内对该学科教学推进的速度也不一致、水平也不均衡。必有针对性地实施对策,以促进通用技术实验在高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的灵活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一门崭新的学科――通用技术课走进了我校学生的学习领域。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有助于学生了解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知识。但是,由于通用技术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各项教学资源比较缺乏为这门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我通过一年的不断摸索与尝试,逐渐发现: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视频资料具有吸引力大、时效性强、形象直观、讲解透、效率高且资源丰富、易于获得与处理等特点,合理的应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既符合“培养和保持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的课程目标,又符合“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的课程基本理念。因此我认为:视频资料是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尝试应用视频资料来丰富和弥补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

一、视频资料的获得

其实目前最廉价、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到网上搜索和下载所需的视频。若能充分发掘网络资源,其丰富程度甚至超出你的想象。其方法简单、功能强大、资源丰富是一方面,另一个优点是它搜到的资源可靠性好、可用性高,几乎都可以下载,十分好用。例如在讲“技术试验”第一节时,我想以“神州飞船”的发射为例来讲技术试验。正好当时我们国家刚好发射了神舟七号,我看到了现场直播的视频,随即突发奇想:就用这段新闻引课,学生热情非常高,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视频资料的使用:

首先,由于视频资料具有生动活泼、及时高效、通俗易懂等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融入学习情景、进入学习状态,所以用视频资料引课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神州火箭发射的新闻,正是由于时效性非常强而且学生们兴趣浓厚才在课堂上引起强烈反响,而后再讲解技术试验也就容易多了。又如,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也是当时的重大科技事件,学生普遍比较关心。但由于绝大多数人都住校,所以没有条件看电视,甚至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我在课上给他们播放火箭发射的实况录像和介绍飞船工程的有关视频时,学生们又惊喜又兴奋,整堂课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所以,当我们苦于引课、一筹莫展时,不妨采用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来引入。

其次,通用技术课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这就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有些内容专业性较强,由于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未必能很好的阐明某些原理或细节(如系统与结构,结构的设计原理等);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或生僻,不利于口头讲解或只靠语言描述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如木工常用的榫卯连接结构等);有些现象或过程非常复杂繁琐,仅靠教师讲授不够直观具体(如“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汽车的碰撞试验、生产流水线的运行流程等)。在这些情况下,视频资料生动直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

例如:我在上“经典结构的欣赏”时,并没有采用书中的素材,而是紧扣奥运主题介绍“鸟巢”和“水立方”这两个建筑的结构。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对它们更感兴趣,更是由于这两座令国人骄傲的建筑的结构也的确堪称经典。而如果仅靠我去讲解几张图片的话,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特意精选并剪辑了几部有关的访谈节目,让专家给学生们开讲座;还有一部介绍“鸟巢”的纪录片,其中既有技术与设计方面的通俗介绍又有建筑背后的人物故事,从而使学生在了解结构的同时又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以及劳动创造的艰辛,无形之中也蕴含着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上“稳固结构的探析”时需要讲解学生们接触很少的榫卯连接结构,上课时我就用到了《岳阳楼中的榫卯力量》这个视频,看过这段视频后学生对榫卯结构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弘扬了民族文化。

最后,有些十分典型的案例甚至可以作为贯穿整堂课的主线,此时视频资料便能起到穿针引线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结构与稳定性”时,我先播放了《鸡蛋能立起来吗》的前半部分,介绍了某人能够轻松的将任意一只生鸡蛋立在玻璃等平面上的绝活,并据此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鸡蛋为什么能立住呢?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求原委的兴趣。一开始学生们要么是根本没有思路要么是答不到点子上。而在学完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后,他们很快就抓住了要害:鸡蛋重心所在的垂线落在与平面接触的点或面上。可是它们接触的地方究竟是一个点还是一个很小的平面呢?如果只是一个点,此人能如此轻松的就把鸡蛋立起来吗?如果是一个很小的平面,那么这个平面是怎么来的呢?学生们又没了主意。最后我才把后半部分视频播出,揭开了谜底:原来鸡蛋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有许多突起的小点,正是它们构成了一个很小的支撑面,所以只要使鸡蛋重心所在的垂线落在该平面内就可以立起来了,这就相对容易了许多。学生们恍然大悟――显然,这一案例使他们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层层深入,从始至终视频资料可谓功不可没。

视频资料优点颇多,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并不断的积累经验的话,相信它一定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妙用的。

三、视频资料的筛选:

第一,多用启发性资料。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是新一轮课改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视频资料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第二,善用说明性资料。对于某些复杂繁琐、抽象难懂的课程内容,应用视频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少用无关资料。不要陷入单纯为了增加吸引力而使用视频、甚至“无处不视频”的误区,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视频,不但无益于教学,反而浪费了时间甚至误导了学生。视频不是万能的,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考虑运用与否及如何运用。另外,有些视频中可能含有许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信息,可以用一些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处理以突出主题、节省时间。

当然,能否把视频资料与课程内容很好的整合起来并加以合理的组织甚至巧妙的安排将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才能驾轻就熟。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密切,要真正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科学的教学模式能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究通用技术教学模式。

[关键词]:通用技术 课堂教学 模式

自2011年我省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学科以来,我便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逐渐转型为通用技术教师。两年的通用技术教学经历,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同学科一起发展壮大,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现简单谈谈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心得。

一、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我校的三位通用技术教师,分别由物理和信息技术老师兼任,所学专业与通用技术联系较少。因此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而且是较为严峻的任务就是专业发展的问题。我校通用技术组的几位老师做了很多尝试,在外出参观交流,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也很乐意把我们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经验与他人分享。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吸取百家之长,极大的促进了我校通用技术备课组各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认真上课,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体备课。首先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通用技术学科指导意见》,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清楚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明了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其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认真教学。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三、自制教具,满足教学需求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直以来,教学用具及其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现有条件的限制,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注重自制教具的探索、研发与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自制教具是目前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制教具来演示技术现象,能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与领悟。我们在《控制与设计》一章的教学中,就制作了一部分教具,其中有《为教学录放机加装MP3解码板》、《在音频前置放大器上加装MP3解码板》等。在应用自制教具协助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自制教具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往往比购置的教具更密切,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自制教具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参与教具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技术情感和兴趣,这对他们人生中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技术的管理以及技术的参与、提高技术素养水平都是十分有帮助意义的。

四、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相长

(一)选好研究课题。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发展等各方面,涉及到的研究课题是相当广泛的。要把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的选择、设计、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的事件、问题、情境以及自然界的现象等方面。我指导的研究课题《探究性格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和《房屋建筑发展趋势及绿色生态节能改造构想》,这两个课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收集和整理,以文献资料汇总和加工,研究讨论为主要学习过程。《关于攀枝花市炳草岗及周边地区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的调查研究》和《攀枝花市废旧电池回收调查情况及回收装置设计》则需要大量的走访调查和实地考查,获取可靠地研究数据资料,再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梳理,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科学研究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二)重视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所以其研究过程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采用在通用技术课堂用20分钟时间,让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上讲台展示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小组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点拨、督促。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发展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从事各门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养积极性都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老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对于实施以德育为优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五、科技创新,强劲学习动力

(一)电脑制作活动。攀枝花市教育局每年都有一次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比赛,我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有自身的专业优势。通用技术开学第一课,我就会把全年所有的竞赛活动时间、内容告知学生,并给他们展示学哥学姐们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早准备、早策划、早制作,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其中优秀的作品有:《掌上攀枝花手机门户网》、《局域网聊天器》、《欢乐校讯通》、《心灵的“沟通线”》等作品。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市级、省级多次获奖,我校高2012级6班雷小力同学的作品《“校讯通”VI设计》,通过精心的艺术策划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全面展示了“校讯通”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家校互动、校园安全、教务管理、学习辅导等应用服务的宗旨,获得大赛主委会的高度赞誉,荣获四川省一等奖。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在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课上,我们鼓励学生制作了大量的作品,有家庭换灯泡用的工具“刚抓手”、废旧电池回收装置、多功能载机舰、手动拧干器、多功能书盒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意义,从直观认识上升到实践体验进而升华为成熟的技术理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科协组织的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也为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在攀枝花市和四川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中获奖。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探究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这门课对增强自己综合能力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优势,真正让学生喜欢这门新科目,能从通用技术课程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乐趣。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通用技术是高中新课改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川省自2011年课程开设以来,基本实现了其应有的课程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对通用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不能保证课程开设学时;教学中形成了教师赶进度、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违背了教学规律,背离了开设通用技术课的初衷,脱离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更是脱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强调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动手实践问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见解,和通用技术任课教师共同探讨。

一、设计实践是通用技g的课程特点,必须坚持。通用技术必修模块1的内容中,技术设计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必修模块2内容中,每章中间和结束都有设计实践的内容。加强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只有在学习的同时紧密联系实践、加强实践,才能牢固把握,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黑板上教设计、一味地理论灌输的纸上谈兵教学方式只是扼杀学生的兴趣,灭掉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培养出的只能是夸夸其谈、没有真材实学的赵括式的人物。因此,总体来看,舍掉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环节,就等于抽掉了通用技术课的脊髓,就是违背了学科教学规律,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通用技术教学。

二、通用技术设计实践的几种形式。通用技术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不能以理论代替实践,也不能以实践代替理论。实践是对理论的体验和检验,是对理论认识的加深和上升,是对理论学习兴趣的激发。我们提倡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透彻分析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有机的、整合式的实践活动,做到实践活动有机切入,使教学活动成为一条完整的链式整体。

实践活动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当堂实践型。这种类型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的某一技术思想和方法或设计的某一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10至15分钟的时间,设计一些小作品,进行一些小试验,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先实践再讲课,按照“实践―理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也可以先讲知识后实践,沿袭“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教学。一般运用先知识后实践的方法比较多。当堂实践的课型要注意:一是教师在备课中要深钻教材,根据教学需要有机嵌入实践环节;二是对课上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分配,要精讲多练,预留较长的时间让学生能完成设计;三是教师要提前准备需用材料,教师准备不够时,可发动学生准备。这种类型在修模块1和模块2中很多课节都能相应施用。如讲授模块1《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中,教材在“试一试”的栏目中就提出了“发明与革新”的要求,提出了动手实践的问题。

2、集中课时、单元(章)实践型。有时课程知识内容过于集中,课堂上没有加入实践的时间,或者虽然能嵌入实践内容,但会造成内容和实践都显得零碎而不连贯,这就要相机等待,抽出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这种类型也叫实践课,即以整课时用于实践活动。这类实践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保证时间,如果一课时完不成,就提前调成连堂二课时完成,保证让学生实践到位,完成任务;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实践课可安排在一个单元的中间进行,也可在一个单元完结以后集中进行,还可以在一个单元中间穿插完成一次后,单元内容完成后再实践一次。例如必修模块2的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的技术试验1、试验2、试验3连续的三个试验,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应单独拿出一课时进行一次技术试验活动,到这章快结束时,将第五节内容提前至第四节前讲完,再将第四节《学做结构设计》做为一课时进行设计制作。第五节《欣赏和评价结构设计》放在前面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设计实践。三是老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课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3、期末实践型。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生负担减轻,学生的节假日成为发展爱好、发挥特长的大好时机,自然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发明创造的适宜机会。寒、暑假前正是通用技术教学一个模块完成之时,教师可安排一次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假期里完成。因为这不是学生反感的书面作业,而是学生动手的活动,所以学生喜欢。学生在家中还可以查找资料,搜寻模型,并且还可以得到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设计活动会更顺利,制作的模型产品可以更具创造性。老师的安排内容可以多样化,让学生自己任选题目,更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发挥自己特长的东西。对于爱好发明创造的同学,可能是如鱼得水,极可能产生出专利发明级别的创造作品。建议老师们利用好这种机会,对特长生加以指导,培养出技术发明创新人才。

以上三种类型,并不是固定单一的运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叉进行,以达到通用技术教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质量的高效化,以完成提升技术素养的目标、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新课改提倡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更为重要,得当的评价,会成为学生发明创造的催化剂,使学生终生受益。

首先要做到评价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可以阐发学生的设计思路,分析自己的优劣,起促进、改进作用;学生互评,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评价,更有指导和激励作用。技术设计制作,应当用技术设计的原则来评价,评价作品制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学生的作品,应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优点进行激励性评价。

综上所述,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体现其课程特点,积极进行充分的、恰如其分的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使通用技术课堂成为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摇篮。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自慧课堂”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 运用“自慧课堂”模式开展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做好课堂四个环节:以数为证,精准备课――智慧候课,巧妙引题――学生参与,学为中心――四评作业,注重反馈。在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再细化为八个事项: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自评互评师评讲评、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课堂实践检验,提出加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新的“自慧课堂”模式。

关键词 “自慧课堂” 通用技术教学 实践研究

“自慧课堂”模式从“智慧课堂”衍生而来。“自慧课堂”强调“自”和“慧”, 是“自主学习”与“智慧课堂”的有机结合。我们认为:“自慧课堂”是通过课堂的形式,进行自觉学习、自省学习、自主学习,从而明白一切事相,了解一切事理,实现由“无知”至“知识”、由“知识”至“智慧”(即“转知成智”)的认知发展与认识飞跃。

1“自慧课堂”的构想

概括起来可以描述成四个环节,八个事项,如图一所示:

图1:“自慧课堂”模式流程图

2“自慧课堂”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2.1以数为证,精准备课

2.1.1设计标准与课程

一堂复习课的设计首先从解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分析教材的内容与逻辑结构开始,这是第一步。在这一步骤中要明确概念、技能、要点问题以及彼此相关或相似的内容。

(1)分析:从教材上看,在《技术与设计2》第三单元里已明确了系统的概念,第四章重点介绍控制系统,其优秀内容就是本课的主题“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打破这三块知识的壁垒,融会贯通对分析理解具体的控制系统非常重要。

(2)确定:首先确定目标。本节课要让学生明晰系统概念、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等知识点;要打通控制系统与电子控制系统在方框图表述上差异的障碍,让学生融会贯通;要能准确、快速分析简单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其次确定手段。用模块化的方式组织教学环节;用辩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用实时反馈和差异讲评进行课堂练习;用美学和文化的思维理解技术的内涵。过程上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概括总结、案例讲解、随堂练习等手段明确各知识点的概念,掌握解题方法。技术上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室”网课平台开展教学。

另外,作为一堂复习课,还要确定学生的思维地图,这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快速地对知识模块进行理解和运用。

2.1.2预评估

在网课平台上设置若干道预习题,全面考查学生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熟悉度和掌握度,利用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和分析障碍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理解模糊;二是选修教材中对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与必修二教材里对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环节的划分表述上有差别,所以造成学生一些理解上的混乱。三是开环与闭环的判断存在问题。

2.2智慧候课,引发兴趣

2.2.1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

学生在平时往往处于不安全的、拒不让步的保护模式当中,在上课之前要转变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处于积极、自主的生长模式当中。在本课中,采用了三个方法实现此目标。

首先,教师通过候课、恰当的聊天,鼓励学生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快乐、亲近、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赏识。

其次,教师通过课前分组游戏,建立起8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5―6名,由小组推选组长,负责主持小组学习讨论、引导学习相互帮助等活动。学生之间有比较深的相互了解,所以给组员赋予一定的责任,分担相应的工作由小组自行讨论决定。主要的角色有:记录员(绘图员)、发言人、侦查员、计时员等。

再次,用“一句话”和掌声游戏进行学习小组内的自我激励和小组间的相互激励,为接下来的正式课堂营造让人期待的、积极的学习气氛。

2.2.2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正式上课,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思维地图的绘制,通过每个小组绘制一张思维地图来预备并激活先期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网课平台,实时展示各小组的绘制情况,利用平板电脑终端参与学生的讨论,并不断完善。

2.3学生参与,学为中心

2.3.1获取新知识

用“四选项加工”方法设计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主要任务是鼓励并赞许积极发言的同学,不要去直接评判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教师可以用“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你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你还有补充吗?”等话语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3.2深度加工知识

(1)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加强了学生对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方式的判断能力。

辩题来源于通用技术教师QQ群里热烈讨论的一道题目:

图2:铣床工作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铣床和铣床工作台的工作示意图,由铣床内的电机电动工作台前进,当工作台运动到B点碰到限位开关SQ1,通过控制线路使电机反转工作台后退,后退到A点工作台碰到限位开关SQ2,通过控制线路使电机工作台前进,这样实现铣床工作台循环来回运动,下列关于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分析中,正确的是( )

n堂上发起“随堂练习”,根据答题结果,选择A的占45%,选B的占43%,选C的占7%,选D的占5%。C和D答案是明显错误的,选A的同学认为“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他们当中自主报名4位同学组成正方;选B的同学认为“铣床工作台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他们当中的4位同学组成了反方。通过一辩开宗明义、二辩类比分析、三辩反证批驳、四辩总结陈词、教师点评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和方式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前期的小组讨论与辩论两种方式进行外部感知,让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过程(信息流向)、工作方式等概念的认知更加明晰。学生通过大脑思维加工,由相互分享观点而产生的新看法和思想,总结获得判断开环闭环的“两看”、“三步”解题思路与技巧。

“两看”:

一看输出量(被控量)与输入量(给定量)是不是同一种物理量?能不能比较?能比较的一般都是闭环控制系统。

二看系统里的检测装置检测的是什么?检测输出量的是闭环控制系统;仅检测输入量的是开环控制系统。

“三步”:

第一步,从控制系统名称或实现的功能中找出输出量(被控量)和被控对象。

第二步,找出输入量(给定量)和检测装置。

第三步,依次找出控制器、执行器,确定控制量。

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后,即可利用“二看”法判定控制方式是开环还是闭环。第三步完成后可以判断出控制手段是手动还是自动。

(3)总结出“两看”“三步”后,立即进行随堂练习,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练习的题量为三题为宜。第一题较容易,正确率为97%以上,让学生体验利用自己总结出的解题思路轻松解决问题的快乐;第二题稍难,正确率为85%以上,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分析获得正确答案,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第三题拓展到控制系统的优化分析,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干扰与反馈”提供兴趣点和引题材料。

2.4四评作业,注重反馈

2.4.1四评作业:自评―互评―师评―讲评

教师先在网课平台的“随堂练习”功能模块里输入答案和解析,学生课堂练习递交答案后就会自动批改、赋分,自己阅读解析理解错题,是为“自评”;对一时不能理解的错题可以开展短暂地同学交流,讨论解决,是为“互评”;老师对比较集中的错题进行讲解,是为“师评”;学生在理解后再讲给自己或其他同学听一遍,加深理解,是为“讲评”。

2.4.2评价学生的学习

课堂临近结束,教师除了总结一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给学生恰当的鼓励性评价。表扬课堂里思维活跃、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有团队合作精神等优良品质的同学,对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提出期待和希望。我们可以采用5分制坐标图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维度的五个视角进行评价,如图三所示:

图3:学生学习评价坐标图

(1)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些什么?是(下转第59页)(上接第46页)否充分而有效等。

(2)课堂倾听:听老师或学生讲解时是否专注,倾听的同时是否赞赏性或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有没有进行记录等辅助性地倾听行为等。

(3)互动讨论:讨论时的积极性如何,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并明确地表达等。

(4)自主学习:有自主完成思维地图吗?有进行知识总结归类吗?有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和应用吗等。

(5)目标达成:学习目标是否明确?随堂练习效果如何?以及能否对自己的错题进行解析并讲解等。

教师可根分值规则逐项整体评价,也可具体到每一位同学部分评价,坐标图围成面积越大,说明“自慧课堂”在学生方面体现出的效果越好。

3“自慧课堂”的再次构想

一堂课等到下课铃声的那一刻,形式上已经结束了,但作为一堂完整的“自慧课堂”应该还没有结束。教师和学生都要从只中反思课堂的每个环节的目标是否达成,评价课堂过程是否有良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我们重新回到对“自慧课堂”模式的思考,重新构想,增加过程评价和反馈回路,打造“智慧课堂”2.0版,不断完善每一个环节,让整个流程更严谨的同时,增加人文性和艺术性地处理,才能让“自慧课堂”自“慧”不断,生生不息,学生在课堂里获得更大的生命价值。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试论通用技术教学应遵循的目标及原则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摘 要: 通用技术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是通用技术教学应遵循的依据和重要保证,明确目标,找到依据,确立原则,使通用技术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多方面、多渠道地组织实施。

关键词: 通用技术;教学;目标;原则

一、在明确通用技术总目标的基础上,应着力追求以下五个目标:

1.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这是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应当实现的基本能力。过去,我们可能更多的看重技术的使用能力,也即对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熟练程度比较重视,但这仅仅是技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由技术的使用能力拓展到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这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

2.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某人“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一些人头脑中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清楚。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设计中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的交流,把设计思路用图形等技术特有的语言表现出来,形成设计的方案等。

3.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

在分科课程的框架下,尽管各学科的呈现是系统化的,但学科之间的鸿沟是清晰可见,有时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如何将分科的知识综合、将信息意义的知识转变为应用、将无形的知识转变为有形的知识等,技术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及物化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中介,同时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化。

4.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是人类知识增长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机制。创造性的想象不仅使人的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能给人以良好的情感和身心的愉悦。创造性想象与批判性思维有着紧密联系。敢于和善于对人类已有成果进行反思、进行批判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性想象,才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创造性想象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围绕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那么问题的解决就等于插上了两扇翅膀,就容易产生问题解决的思路,到达能力发展的意境。这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技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个人的能力塑造,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性不是技术外在的特征,而是其内在的特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产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催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去解构技术中的文化特性,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技术上的体现,能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或本民族的技术文化,并尽可能将文化要素列入技术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中。

二、通用技术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蛑鞫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3.系统性原则

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4.巩固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教学活动是不间断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要不断地学习、记忆新知识,而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5.量力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教学活动要讲究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学生所学越多则教学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学效率的获取必须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不仅教学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和提高;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紧张而难以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于无法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使各方面的发展失去机会。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此因材施教要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国的学校教育普遍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将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付诸实践。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浅谈通用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机智

摘要: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以意外造意外,运用适当的手段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教学机智;通用技术;教师;学生

在通用技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已经深深体会到,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情况错综复杂,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如果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一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呢?

一、深钻教材,对话文本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

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如《控制与系统》这一章中,各种概念非常多,比如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给定量、控制器、执行器、控制量、被控对象、检测装置等,都是非常重要而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那么只有教师充分备好课,翻阅查询相关资料,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其次,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的优秀目标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动手技能的培养上,而是定位在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提高上。因此,应该重视通用技术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通用技术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二、随机应变,深化认识

新n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交流融会的过程。教师丰富细腻的面部表情,充满爱心的教学语言,恰当、适度的评价方式,能产生师生心理上的“认同”与“共振”。这种宝贵的合作关系,可以大大加强课程结构向学生身心结构的内化,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气氛,教学的高潮,也将在这动态的双向统一中得到展现,这正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如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中讲到现在的月饼包装时,有个同学突然说:“这哪是吃月饼啊,吃黄金嘛”。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时,教师应热情地给予褒奖,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思考,使学生在充实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了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这种临场应变,调整感情的教学机智,同陈腐的教育观念视学生为捣乱,动辄训斥学生的做法相比,无疑是高明的。

三、伺机而动,投情入境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上,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之下,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机智比刚性机制极强的书面教案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实用价值。有一次,在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眼睛一直都盯在了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自制小板凳上。此时,如果无视这一变化,依然按部就班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完,再让学生考虑这个小板凳,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教师应该马上转变方向,提出你能不能也设计一款板凳出来,那么是不是用脑子想想就够了,还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或其他呢?这样,顺势调整教学秩序,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善待错误,引领绝处逢生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如学生上课玩手机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的做法是把手机缴了,批评一下。而那次笔者刚好上到《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一章,而且这位学生的手机也很有特色,然后笔者就说:“原来今天某某替老师准备了一个这么有特色的教具啊,下面我们请他为我们分析一下这款手机在设计上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位同学刚开始很不好意思(意识到自己犯错),低着头,但当他结合自己的手机把几个原则有声有色地讲完以后,看到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那高兴的样子就显露在脸上了。课后碰到这位同学,他说“谢谢老师”。

五、信任学生,灵活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

记得在《经典结构的欣赏》中,给学生介绍了赵州桥之后,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到“饕餮”这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笔者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同学有后话,又一次让他表现的机会到了,于是笔者说了句“这和赵州桥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大家很乐意洗耳恭听哦”。“‘饕餮(tāo ti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什么吃什么,于是古人就用它雕刻在桥上,希望它能把洪水吃掉。所以,很多桥上都雕有这个图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我们通用技术的课堂就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艺术,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要因人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使自己教学机智的应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学校 325600)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新视野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中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型科目。文章探索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 教学实践 意义 策略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出了许多具备实际运用能力、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高新技术工具已经逐渐被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通用技术教学。虽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应该引入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结合高中教育工作的重心,把握不同学生的年龄阶段,努力开展高中通用技术的渗透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展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教学,将枯燥的传统教育形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转化为学习动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一、开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当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一般采取的形式是教教学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实验探讨课程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通用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型科目,与传统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不能够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通用技术课堂氛围比较轻松自由,相比于其他课程的枯燥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自制力。

其次,通用技术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其他学科教师一般会同时担任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在面对不同的班级时,教师需要重复对相同的内容进行讲解,这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厌倦感。但是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该科目的优势,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减轻教学负担,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学生想要验证一些工艺常识或者原型与模型制作时,可以参与教学实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新视野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探索策略

针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引入一些具体的实践设计操作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将通用技术学习中那些不懂或者不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带入课堂上进行探讨交流。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实例引入进来。通用技术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意识为中心,帮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结合实际考虑高中通用技术学习内容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教学《走进技术世界》这一节时,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展现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并注意语气,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循环渐进地开展教学。另外,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明白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重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对通用技术进行讲解示范。

(二)创建自主学习任务单

在学生对通用技术进行学习体验设计实践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向学生明确下达学习任务和目标。例如,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先掌握课本中的一些基本定义或者实践流程。教师也可以先讲解一些作品的设计原理,然后让学生对这些设计原理进行学习探讨,最后在对这些设计作品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时,可以创建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重点,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在具体创建学习任务单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练习、学生反馈等建立不同的项目。建立学生学习任务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联系,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这一门课程。

(三)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流程

具体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利用课本自主学习通用技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一些测试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将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研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帮助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应用通用技术。

(四)开展教学评价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可以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也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结束语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通用技术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摘 要】通用技术开设至今不足10年,与其它科目相比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再说许多通技老师并非是本专业的,面对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老师感到更多的是茫然,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本人在通用技术教学的岗位已经有些时日,在从教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感悟,下面把这些经验与同行一起分享。

【关键词】通用技术;设置任务;拓展知识

很多通用技术老师包括我在内,一开始,为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上讲了一拔又一拔理论,可是能真正能听进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老师看到学生更多情景是要么打瞌睡,要么讲话,稍微好一点的学生能主动拿其他书来看。一堂课下来老师累的筋疲力尽,而学生收获甚微,时间一长,学生对这们课程出现倦态,整个教学过程中陷入一种低效的教学状态中。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少讲,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技术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形这样一个过程形成自己的技术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我认为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放手给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

通用技术课标中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我们的课堂通过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流程与设计中,让学生组装小车体验流程,并理解系统的概念。

二、设置情景,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学习兴趣,在最近阶段需要老师的指导。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给学生设置任务的形式,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展。通过任务引领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设计过程、原则、评价”时,笔者首先布置了三个任务:制作便携式小板凳、多功能笔筒、自由设计(材料为瓶盖)。第一个任务是制作便携式小板凳,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会自我评价;第二个任务是制作多功能笔筒,注重小组合作,以及学生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个任务是自由设计,不给学生具体的设计要求,只限定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自主设计和创作。既体验一个设计的过程,又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渗透相关的评价知识。这三个任务贯穿于设计过程、原则、评价,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任务呈现出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拥有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教师要有“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掘教材中隐含的知识 ,拓展教材上的内容。例如,在课堂教学上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排除教材和教师权威对学生的束缚,教学地质版必修,“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教材重点介绍了金属加工工具的使用,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增添了木工加工工具的使用,并通过播放视频――小铁锤的制作和动手实践、七巧板的制作,让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模型制作有个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制作七巧板,学会使用锯、锉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四、全程导学,我会学

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一直在探讨属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全程导学案,全程就是将课堂进行科学的“前置”与“后延”。全程并不是让老师们在除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讲课或辅导,而是给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学习建议或指导。学案关键在于“导”。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师、合作者这一教育理念。体现“先学后教” “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导学不但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提炼、能力的培养,还应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实施全程导学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科教学课时较少的前提下,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师的“导”贵在精,“点拨”妙在到位。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释疑解惑上,用在形成知识框架上,用在思路方法点拨上,用在规律概括总结上。这样的导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H可以摸清学习的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以上的导学过程其实还隐含着一个常用创造技法的学习,头脑风暴法和缺点列举法,为后面的学习做一铺垫。通用技术课堂应该以新教材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主题知识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开展合作探究并注意营造积极和谐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景的设计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获取学科知识及其意义。在这种开放式学习中以求达到“学习内容活动化探究活动内容化”。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有效教学之我见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有效教学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广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通俗生活化的课堂素材是它的两大特点,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必然是众说纷纭的话题。本文以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出发点,分别从时间分配、课堂内容的扩展和有效处理三个方面论述有效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通用技术;有效教学;时效;动态生成

有效教学是教师精心准备并实施的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魄力的,能促使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由于缺乏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没有专门针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专著,因此潜心思考有效教学问题成为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查阅有效教学相关理论著作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笔者认为要在通用技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兼顾低层学习目标达成和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在有效教学研究中,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学时效优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现代教学理论从教学所达到的思维水平角度,将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区分为记忆、理解和发展三个层级。其中记忆、理解性的内容属于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发展性内容属于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一个完整的课既要有低层学习目标用时,也应有完成高层学习目标用时。一堂真正有效的课应该尽量减少低层学习用时,增加高层学习用时。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就成为每位通用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从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和网络等途径了解到,由于通用技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相当浅显易懂,加上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结果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或通过观看视频、重复例举相似案例等方法来消磨课堂时间。比如上《技术的未来》一课,一位教师差不多用了半小时播放视频《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虽然学生看得兴高采烈,教室里惊讶声此起彼伏,但显然,这样的课堂其效率和效益都是相当差的。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的理念;其次教师要提高技术素养。其中,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养是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真正将通用技术课上成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课。观念可能因人而异,技术素养的提高则是共性的问题。让不少通用技术教师苦恼的是,因为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技术案例或技术现象拿捏不准,所以不敢轻易拿来补充课堂内容,结果让课堂变得“营养不良”。当教师不具备较好的技术素养时,就不能从生活和生产现象中看到有价值的技术问题,也不能对技术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自然不能引领学生去认识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这样就导致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将大量课堂时间消耗在低层学习目标上,而留给高层学习目标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就少得可怜,甚至为零。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技术素养。

二、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动态生成

预设即教师在备课阶段设想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既定的发展方向,是教师完全掌控的。生成指教师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预设之外的状况或者学生的“另类”提问,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整合到本节课或本章节教学中,使之成为有效教学资源的过程。生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班级出现,而在另一个班级不一定会出现,因此它不是教师可以完全掌控的。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预设是第一位的,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生成;生成又是预设的得力助手,有效的动态生成是一种难得的、可能比预设的教学活动更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笔者在上《结构与功能》一课时,为了说明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功能的改变,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幅拐杖伞的图片,并介绍这种伞的妙用:晴天时老人可以拿它当拐杖用,下雨时又可以当雨伞用。这时有思维敏捷的学生提出了疑惑:“如果老爷爷拄着它散步时突然下起雨来,那他该撑上呢还是撑下?”还没等笔者开口,下面已经是讨论的不可开交了。既然是大势所趋,笔者索性顺水推舟:“刚刚的问题非常犀利,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短暂的讨论,很快就有了不少解决方案。这个意外的环节反倒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明白结构就在我们身边,结构设计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心,谁都可以成为结构设计大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科学世界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研究方法,生活世界也有它独特的经验积累方式和认识方法。通用技术在高中所有科目中是与生活联系最普遍和最紧密的一门学科,也是最应该研究这两个世界关系问题的学科,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达成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通和整合。

比如,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在《结构与设计》单元的开始就提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学生在学了结构的类型后就试图把生活中所有的事物进行归类,这势必会走入学习的误区。事实上,教材中所提出的实体、框架、壳体的分类方法只是结构分类中的一种,“根据需要还可以有其他分类方法”。又如,学习闭环控制方框图,教材上给出的方框图只是一个一般化的模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简化的理想模型。如果一味地强调生活化,随便拿个生活中的例子就想画出它的控制方框图,那一堂课从头到尾可能就只有一件事可做:争论。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毕竟是一门强调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课程,它不是一门专业性课程,没必要也不可能解释生活中所有的问题。而教师也应该认识这一点,讨论前可以先界定好范围,不让课堂落入科学与生活难解难分的泥沼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用技g课程涉及非常多的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问题,而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课堂教学又极其错综复杂,要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长期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塘下中学 325200)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研究

摘 要: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课程之一就是通用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两种,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情境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实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情境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典型的情境,及时总结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保持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1.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特点

情境教学能够突出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育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具备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通用技术教育倡导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协作,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确定最终的实践方案,并依据方案制作实物,最后测试其性能。根据高中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通用技术教学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构建。通用技术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出现不安全事故,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2.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讲,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现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大部分都是物理、机械类的教师,对通用技术学科的背景知识欠缺,教学方法不恰当,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讲,通用技术课堂中学生实践容易出现状况,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教师不让学生触碰工具,阻碍了学生养成使用工具的好习惯;最后,从教学环境方面来讲,由于学校对通用技术教育不够重视,学校资金有限,不能为通用技术教育提供足够的加工工具和画板,阻碍了通用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1.依托情境,突出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特色

通用技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经历,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是其主要特色。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要针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情境,如语言情境、媒体情境,突出该学科的特色。

2.通用技术学习的内在机制

高中通用技术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技能、策略、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陈述性的技术知识进行加工是通用技术理论课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要掌握技术名词的概念,通过情境的创设,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在以后提及技术实验时,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技术实验的步骤,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情之理念

素养理念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理念之一,一个人的整体表现能够体现这个人的素养。教师在技术语言教学中强调情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情感教学理念与情境教学理念相呼应,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教学内容,从而领悟到技术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用情感去感受美、发现美。在学生创造作品时,需要设计图纸和不断修改设计方案,最终确定设计方案。教师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生存能力,促使学生带着“情”观察和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总结

在通用技术教室中为学生精心布置情境教学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看到实物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提高学生对通用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通用技术情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 要】通过分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未参与课程准备、实践机会少、缺少课程实施环境问题及现状。进而提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用技术实施环境教学对策。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密不可分,需要从设备投入、人才投入上加大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加大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力度,满足当前高中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并培养高中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逐渐的受到了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虽然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通用技术课程的设备、材料的准备等方面不足,师资力量比较落后,使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难以全面的开展。而且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由于考试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对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时间较少,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课程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不能充份的发挥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的能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逐渐暴露出缺陷,对其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指明了通用技术课程课改的方向,明确了其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高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之中,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实践中,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分析讨论实验、总结结论等。课堂上在教师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有意识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动手操作,对事物深刻的理解。高中生动态的感知客观事物,将外部语言转化成内部的意识形态。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锻炼,高中生在课堂实验中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习得了知识和技能、综合素养等,高中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思考等,寻找个中规律,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解题技巧。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

1.未参与课程准备

高中生参与课程准备的机会较少,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案探讨的机会同样不多。主要由于通用技术操作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少,难以引起学校以及学生的注意。由于高考压力大,学生无暇顾及通用技术课程。高中生虽然对通用课程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课程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到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也就构成了通用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

2.实践机会少

由于专门的通用技术操作实验室等操作条件限制,高中生普遍存在动手实践机会少,不能满足高中生实践的要求。尤其是实验材料的匮乏,难以满足人手一份的需求,学生的构思难以变成现实中的作品,从而影响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高中生在通用技术操作课程中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水平的限制,导致高中生实践的机会有限,并不能满足高中生对于通用技术课程实践的要求。

3.缺少课程实施环境

高中生参与通用技术课堂实施的内外部环境都比较不够理想。校内环境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资源有限,教师获得通用技术资料的途径有限,绝大多数的学校不够重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学校实验室设备、材料培养高中生综合应用能力、思考能力较弱。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设备欠缺,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较差,限制了预期目标的实现。缺少高中生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环境,导致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中自身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对策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具有理论修养的同时,应该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高中生设计足够深度和内涵的通用技术操作空间,以培养高中生理论技术修养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建构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实现高中生实践操作的多元性发展。总之,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在具备更多的知识技能的前提下,积累大量的知识,发挥高中生积极主动关注实际生活的能力,重视对课程的评价和建构,将高中生看作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引导高中生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学习更多的技能和践经验。

2.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培养自身的技能、锻炼个人的品质和毅力,从而保证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习得更多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增加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扩展思维方式,充分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让高中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调节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方法,锻炼解题技巧,总结经验等。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更多发挥的空间,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形成通用技术课程创新的意识,在促进高中生改变以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赋予课程内涵,得到高中生价值的充分认可。

3.通用技术实施环境

学校为高中生提供尽量多、全面的通用技术设备资料,满足高中生学习的需求。师生共同努力,全面的提高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高中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通用技术课程师生的凝聚力,在课外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认知空间。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购置符合要求的技术实验室设备,为高中生提供优质的通用技术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有效的利用通用技术资源,保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不仅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发展,在满足自身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要求的基础上,发挥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助力高考,提高高中生备考的积极性和能力,从而保证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结论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存在高中生实践机会和经验少的问题,相应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资源质量层次不齐,教学方式方法还在摸索中。绝大多数的学校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抱有敷衍了事的态度,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通用技术课堂实施必须以教师为依托,发展高中生为主体的地位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高中生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建构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操作能力,并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此来保证高中生通用课程实施环境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高中生技术实验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

傅华平(1978.7~),男,籍贯:浙江金华人,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绿色教育理念下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 要: 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同时具有综合化、实践化和创造性几个特点,由此给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将人文学科同自然科学有机融合起来,做好针对学生特点的教学,可是因为这门学科历史较短,教学中势必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相应的改进工作应当有明确的理论支持。最近教育理论界提出绿色教育理念,指出教学不能因为片面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牺牲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如身心健康、学习兴趣、个性优势等;学生特有的学习环境,如时空范围、求知方式等。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探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便有了明确的方向,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案例引发情感共鸣等具体策略有了着陆点。

关键词: 绿色教育理念 通用技术 教学有效性

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因为课课程改革的发起而产生,它立足于实践,着眼于未来,目前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因为很多教师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专业水平尚浅,加之学校未能对此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学习效果普遍不够理想,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出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考虑,教师一定要寻求一种先进的理论进行支持,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绿色教育理念的应运而生,显然给教师指明了出路,极有可能带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全面进步。

一、绿色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何为“绿色教育”。所谓绿色教育,即教学时不因为片面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牺牲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如身心健康、学习兴趣、个性优势等;学生特有的学习环境,如时空范围、求知方式等,而是要对上述内容做出充足保持,并将其优势作用发挥出来的教育。

事实上,在各层次、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会逐步意识到:学生原本具有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因素,与此同时,考试成绩只是学生漫长人生道路上的短暂副产品,因此,不过于盯紧考试成绩,而是将教育目标放在保持学生能力和热情上,才有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这恰恰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反过来说,那种不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一味侵蚀学生时空环境,对学生个性及兴趣爱好一味抹杀的做法,是背离科学教育规律的,如果那样做,将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出于人本主义的考虑,只关心知识传授,却忽视学生本体具足能力的教育,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会对教育自然生态产生严重的破坏,是缺少生机与活力的,这种教育模式所塑造的学生,即使分数再高,也无法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这是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荼毒。

针对上述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种种不足,我们提倡绿色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每一位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知识基础的增长、技能基础的进步,同时有助于其保持积极而愉悦的学习情绪,并快速体味到成功所带来的良好体验,从而走上一个与自身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平台,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二、绿色教育理念下通用技术教学策略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我们在倡导绿色教育理念时,始终强调它的优秀观点,那就是不以戕害学生本来具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为代价换取暂时的成绩提升,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保证教师的教学不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为了达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要求,第一,教师需要努力提升教学艺术性,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按照马卡连柯的观点,即使教育方法完全一致,由于教学语言的区别,结果也可能千差万别。由此可见教学艺术的重要性。事实证明,知识渊博的教师,未必能上好一节通用技术课。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用丰富的语言呈现知识内容。第二,教师需要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给教学造成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教师如果可以正确处理师生间的情感,保证二者处在融洽的关系中,那么将对教学效果的增强产生神奇功能。在课堂内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随处可见,其中既可以是上课时的语言鼓励,又可以是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的暗示。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秉承理解、尊重、宽容的心态同大家沟通、交流,避免出现偏见心理。第三,教师需要和学生产生真正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只有亲其师者才能信其道,学生对教师产生感情,课堂的师生配合才能变得更顺利。特别是像通用技术这种课程来说,其综合性很强,其中包含物理、数学、艺术等多个门类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有些问题,教师未必立即回答上来,如果不以深厚的情感作为补充,那么将会导致前期教学效果的功亏一篑,而师生的情感融洽了,大家共同处理难点问题,便会自然得多。

(二)案例引发情感共鸣

教学离不开案例,案例是对理论内容的有效补充,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关注案例对学生情感共鸣的激发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若是他们听一次讲座,不可能把讲师所有的话都记在心里,而是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内容,其中保持最深刻印象的必然是同心灵相契合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教材时,虽然里面会涉及很多案例,但是有些内容是并不与学生生活相贴近、与学生心灵相契合的,学生接受起来当然不容易记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案例内容进行恰当选择裁剪,以使案例更符合学生兴趣,帮助其形成情感共鸣。这种符合学生兴趣的案例一般存在于贴近生活的情境之中,比如通用技术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结构时,会涉及飞檐、斗拱一类的专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教材中所给出的结构案例并非本地具有的,因此无法形成真实而直观的感受。此时,教师即可根据本地实际,引出当地特色建筑,并说明它们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中的影响,用大家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产生切身感受,并形成家乡荣誉感。

(三)精心设计实践内容

通用技术在所有高中学科中非常具有其特色,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其实践性上,因此教师一定要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需要首先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规范的操作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怎么做才是规范正确的操作动作。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想办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近些年来,出于普及通用技术课程的考虑,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于通用技术硬件设施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加,积极谋划建设相关的实验室、教学仪器、教学设备等。可是在实践中了解到,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一些设备不敢交给学生使用;而出于节约的考虑,又有一些设备成为摆设。这实际上也给教师提出了难题,教师一方面要和学校进行沟通,争取更多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材料和学生一同制作教具、进行实践。实践内容需要精心设计,不能因多致滥,而是要求精益求精,集趣味性和试验性于一体,项目要难度适中,按照麦克斯韦的观点:“对于一项实验来说,其所运用的材料越是简单,则越容易让学生产生理想的接受效果。”比如将废旧的饮料瓶拿来制作水火箭的操作实践,便能通过设计、材料准备、制作试验等,帮助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项目任务,使学生自行选择,如做出一个产品、研究一项课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聘请相关的专家加以实践指导,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具科学性。总之,借助实践操作,通用技术教学更符合绿色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知识、能力、意志品质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通用技术非常关注培养与促进学生技术水平与操作能力的进步,可是因为这门学科本身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必然存在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的不足。教师应当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意义,由此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通用技术在学生如何中的影响力,使其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进步,继而促成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预期目标。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用纸模型引课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纸模型方便制作,适合引课时激起学生兴趣,也能作贯穿教学课堂的设计载体,使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学习中形成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认识通用技术的设计内涵。

关键词:纸模型;引课;通用技术教学

通用技术是浙江省教育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新学科,大多数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来的,课堂教学的引课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自身特色,在引课中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觉得通用技术课堂需要一个好的载体,一个跟产品有关的模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直观的空间感觉,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开启主动学习模式。产品的模型很多,材料多种多样,结构有复杂、也有简单的,成本也有高有低,但纸质模型首先保证材料来源上的充足,降低了模型的成本,其次,有些纸质模型完全可以自行搭建、粘贴组合,不仅方便教师开发新的模型,而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适应新课程的创新性。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谈纸模型引课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索、设计制作适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纸模型

在通用技术必修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教材涉及的是便携式小凳的一般设计过程,课后练习更是直接要求用卡纸设计制作纸凳模型,所以,笔者觉得该节课可以用纸凳模型引课。由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所以纸凳的结构、纸凳的功能并不需要拘泥于优秀的形式,对纸凳所暴露出的缺点的思考也可以作为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但有了纸凳,一来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任务目标是围绕纸凳展开的;二来也可以当做学生设计制作要超越的对象。《技术试验》一节,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技术试验是怎么一回事,可以设计该节课完成活动手册中提到的“纸质梁的承重试验”这一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那么用纸质梁引课,无疑也是直奔主题的好方法。《制作模型》一节,可以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制作,课堂中可以操作的材料当然首选纸质材料,那么引课中直接用纸质产品例如纸质笔筒,也将使学生明确设计方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技术的性质》一节,看似和各行各业的技术产品都有关,其实也可以用纸模型来引课,因为纸模型也是其中一个技术产品,纸模型也能体现技术的创新性、目的性、综合性以及两面性。以纸模型作为课堂内容的起源以及主线,将会使学生更加明白这几个性质是技术的基本性质。《设计分析》一节,涉及到台灯,如果直接用一个纸质模型而非图片引课,那么学生对设计分析所涉及到的因素分析、物人环境三要素分析将更加全面。在通用技术必修1第6章中,正等轴测图的学习和三视图的学习,也可以用纸质几何模型来引课,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较好地认识三维空间结构和建立三投影体系。在通用技术必修2中,结构与设计这一单元也是比较适合用纸模型来引课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直观的空间感觉,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制作模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直接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笔筒引课,展示纸模型的那一刻,学生的目光就被创意笔筒纸模型牢牢锁住,那种空间的立体感是鲜明而强烈的,甚至有些学生马上就表示想要拥有这样的产品,欲望被点燃后,自然更加主动学习。对于任何技术活动课,引课时使用恰当的模型激起学生的兴趣,都将使这节课的效率得到提升。

2、贯穿教学课堂的设计项目

之前介绍的创意笔筒纸模型,不仅在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欲望,也是贯穿课堂教学的设计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在吸取老师引课过程中的纸模型的精髓,学习目标明确,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从老师展示的纸笔筒开始,学生有的在模仿,有的在超越,有的在增加个性化的设计。整节课内容紧凑,节奏鲜明,张弛有度,很好体现学生主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

三、聚焦目光,深入思考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课的。

展示纸凳模型,问:大家觉得我这个纸凳是怎么设计制作的?

生1:先在纸上画线,然后裁剪,把各部分粘贴起来,最后组装。

师:这位同学好似看过我怎么制作的,说的非常全面,但你说的只是这纸凳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那么完整的设计该从哪里开始呢?

生2:因为要上这一节课,所以老师你才想到要做纸凳的吧。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纸凳的设计一般过程,从而学习产品设计过程是需要经历什么样的阶段的。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从设计成果引课,让学生思考设计过程。拿出纸凳模型,直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进而使学生在思考设计过程时,有了客观的客体做载体,焦点在纸凳上时,学生的思考就是围绕着纸凳展开的。在接下来的引导中,也围绕纸凳展开问题,学生学习时由纸凳这个点散发开来,逐渐思考纸凳的设计各个阶段。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讨论也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掌握。

四、作为载体实施项目

在《技术试验》这一节教学过程中,

展示纸质梁模型,问:大家觉得这个纸质梁能承受多少重量的重物悬挂?

生:纸这么薄,这么脆弱,承受的重量应该不多吧。

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可以探究后下结论。

演示纸质梁的承重试验

将纸质梁放置于相距一定距离的同一水平高度的两凳子上,在纸质梁中间悬挂矿泉水瓶,逐渐增加矿泉水瓶中的水和矿泉水瓶的数量直至纸质梁出现形变,称量纸质梁形变前悬挂的总重量。

师:我们刚才对这个纸质梁的猜测有些看似很有依据的,结果也不准确,只有做了相关的探索实践,我们才得到了这个纸质梁准确如实的承重结果,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技术试验。

……

若没有好的载体,技术试验这节课就沦为纯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关注概念及意义的记忆,且没有理解的记忆将是痛苦的学习过程,老师在上课时也将觉得空对空、索然无味。我用了实实在在的一个技术试验做载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的有探究味了,纸质梁的引课就直接把学生拉进了学习的空间,甚至有同学主动要求参与进技术试验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到两位同学亲自体验纸质梁的承重试验,学生在完成技术试验后对纸质梁又重新看了几眼,有的眼神里透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当然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和技术试验重要性的了解也更深刻了。

其实课堂中,其余同学也有很多跃跃欲试的,尽管没能亲自体验,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时刻关注演示的情况,甚至有同学直接就发出惊呼。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主动学习,通过对浅显易懂的事例的探究真正学到了技术试验的相关知识。

五、纸模型引课法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其开发自身思维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在教师教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操作的空间。为此,教师首先应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和经历,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用纸模型引课,学生的主体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明确了课堂任务后,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探究的问题明确,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几次实践探究下来后,感觉学生不仅进入学习状态的效率提升,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上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探索,深挖各种可能情况,甚至有时候超出设想界线,把问题思考地更加全面、深入。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

【摘要】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采用探究性方式开展教学。本文针对教学的现状分析,简要探讨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提高高中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通用技术 教学 有效性

一、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越来越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现阶段,想要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要结合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开展教学。通用技术课程是开展在高中的一门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并列。其更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而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开展教学,进而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现阶段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阶段多采用班级为单位授课。这种授课的模式虽然比较普遍,但是并不利于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知识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将班级中的人员分成不同的组别。在每组8人左右的小组中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冷眼旁观的问题。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的畅谈想法,调动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只要老师能够恰当的引导小组内的不同学生,巧妙地给学生布置好学习的任务,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合学习平台创设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入的了解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留下学生自主研究的平台,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并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进行通用技术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开放新发的资源和内容,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如在讲解结构与设计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建设自己心中最为美丽、最为神往的桥梁。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成了各式各样的桥梁,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解决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解决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而且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活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

四、结合教学情境开展探究性学习

情境教学法是老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创设生活情境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情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的被这种激烈的讨论氛围所影响,并得到显著的发展。结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心理,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时只要老师能够稍加鼓励,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得。

五、及时反思和分析

为更好的开展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利用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老师的深入反思和学生的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之余,老师要勇于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基本表现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制定周全的教学计划,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期能够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