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0 11:0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艺术欣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艺术趣味问题一直是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艺术趣味的高低、优劣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艺术欣赏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艺术趣味含义、特性等方面的解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艺术欣赏趣味,培育良好的艺术消费群体。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
第二,要优化艺术趣味,要求欣赏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艺术作品深层,体验艺术的巨大魅力,获取更高级的审美愉悦。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为指导,才能使人不致满足沉溺于低级庸俗时的津津自得,同时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使欣赏主体能够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轻咂、细品作品的深邃,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而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如此强大的魅力,才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为开拓和体验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三,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要求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艺术趣味创作出符合不同审美需要的作品,以适应趣味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人们求新立异的心理也影响艺术趣味的多样性。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种的变异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进而才有了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艺术作品也需要有多样性来挑逗人的视觉和感官。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单一,长此以往,欣赏者对此类艺术作品的趣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艺术需要变异。一些美学家曾认为美在新奇,主张艺术家要善于发现,选择新的角度、途径和方法形式去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一部艺术史实际便是风格史,所谓风格史,也即是自我感受的变迁史”。如在文学中,新词丽句,怪字僻语、独特比喻等易于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某些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写作要选择异于日常语法规范的词汇和句子。但是若单独为追求关注而在艺术创作上孤投一掷,又会使艺术陷入畸形和扭曲的病态。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艺术家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涵,才能真正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看米勒的《拾穗者》,恍惚之中,自己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金色的夕阳下,正置身于归家的途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亦愈来愈被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艺术界亦是异彩纷呈,艺术作品好劣不等,参差不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人们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性加以规范和引导,培养健康稳定的艺术消费群体,而非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同时要优化艺术趣味,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禁止低级庸俗的艺术品流入市场。
一、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
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其应用在课内外全面展开。高校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课多数为选修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时数都非常有限,只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该让其在课外自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时空段,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努力创建课外的艺术学习新环境。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学习网络平台,将课程介绍,课件以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设置艺术论坛,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某些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借助网络建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电子档案,既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够帮助教师公正地进行学习考核。另外,可以将更多艺术学科研究最新动向及当前流行的新艺术介绍等信息引入,让艺术欣赏不只停留在经典作品上,还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打开眼界,真正爱艺术,懂艺术,学会用最美的心创造未来的人生。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递学生自己的文化艺术活动信息,比如社团文艺活动、专家讲座实况、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等。一句话,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艺术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形成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简单说就是我们面对各种大众传媒信息时的理解、评价、选择、创造、加工等能力,这其中辨别选择能力和创造制作能力对承担艺术课程的教师尤其重要,因为目前各种媒介为艺术欣赏课程提供了众多的信息和素材,从艺术作品到各种评论,从艺术发展趋势到各种新艺术等应有尽有,极其繁杂,筛选和利用信息的问题就成为一个关键。艺术教师首先应该参加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媒介的认识,正确理解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学会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媒介信息,以减少负面信息的影响。其次,是要有意识地多接触媒介传播信息,积极利用各种方式交流信息、知识和经验,加强信息互动以及提升对信息的辨识能力,以便筛选和利用。再次应该接受专门的媒体技术使用的培训,全面提升对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能力,更好为教学服务。最后,除了艺术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以外,还应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这也是强化媒介素养的重要基础。
作者:呼宇 程海艳 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艺术趣味问题一直是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艺术趣味的高低、优劣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艺术欣赏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艺术趣味含义、特性等方面的解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艺术欣赏趣味,培育良好的艺术消费群体。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
第二,要优化艺术趣味,要求欣赏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艺术作品深层,体验艺术的巨大魅力,获取更高级的审美愉悦。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为指导,才能使人不致满足沉溺于低级庸俗时的津津自得,同时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使欣赏主体能够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轻咂、细品作品的深邃,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而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如此强大的魅力,才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为开拓和体验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三,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要求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艺术趣味创作出符合不同审美需要的作品,以适应趣味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人们求新立异的心理也影响艺术趣味的多样性。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种的变异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进而才有了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艺术作品也需要有多样性来挑逗人的视觉和感官。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单一,长此以往,欣赏者对此类艺术作品的趣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艺术需要变异。一些美学家曾认为美在新奇,主张艺术家要善于发现,选择新的角度、途径和方法形式去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一部艺术史实际便是风格史,所谓风格史,也即是自我感受的变迁史”。如在文学中,新词丽句,怪字僻语、独特比喻等易于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某些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写作要选择异于日常语法规范的词汇和句子。但是若单独为追求关注而在艺术创作上孤投一掷,又会使艺术陷入畸形和扭曲的病态。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艺术家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涵,才能真正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看米勒的《拾穗者》,恍惚之中,自己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金色的夕阳下,正置身于归家的途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亦愈来愈被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艺术界亦是异彩纷呈,艺术作品好劣不等,参差不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人们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性加以规范和引导,培养健康稳定的艺术消费群体,而非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同时要优化艺术趣味,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禁止低级庸俗的艺术品流入市场。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论文方面入手: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势是否自然;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划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划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此外,在纵观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美之后,还可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看起,眼光一直跟随笔迹移转,按照原作者的笔意用眼用心把字“重”写一遍,是对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内模仿”。可以感受原作者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变化,笔划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划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应,领会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盘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从容婉约、疾徐如便,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风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书法的欣赏水平。
论文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观念;情感
论文摘要: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本文就此给出了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并指出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艺术,借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转变艺术欣赏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优秀,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教师在对学生的肯定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同样以博爱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情绪、’性格.、个性等,以便有效地提高艺术欣赏教学效益。
总之,艺术欣赏是时代赋予学校艺术教育提高整体艺术素质的主旋律,我们只有遵循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认识艺术教育的特点,尊重艺术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才能获得艺术欣赏教学的艺术效果,实现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摘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论文方面入手: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势是否自然;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划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划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此外,在纵观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美之后,还可从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看起,眼光一直跟随笔迹移转,按照原作者的笔意用眼用心把字“重”写一遍,是对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内模仿”。可以感受原作者运笔的方向和角度,笔锋的着力点以及提按的轻重缓急,笔端的走势和力度变化,笔划之间的联系和向背,笔划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应,领会草书的风驰电掣、偃仰盘旋,真书的持重端庄、规行矩步,行书的从容婉约、疾徐如便,从而把握到书法的活力、意趣、风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书法的欣赏水平。
对于电影美学研究来说,“电影美学”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就更不必说“中国电影美学”了。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麻烦的理论问题,但是,只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的问题才能恰当地提出来并且得到确定。很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管我们已经有了多么丰富的电影美学思想,电影美学的研究都不大可能卓有成效地展开(因为电影美学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提出这一问题的初衷,不是为了限制电影美学研究的创造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种创造性。这一点,从学术研究的群体性(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单干)和机构性(即有组织地进行)运作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包括财力与智力的投入)。在国内有关高校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影视学术基地之时,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便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电影审美现象。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界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电影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电影审美现象是一种效果现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电影审美现象只能根据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状况来确定。
而电影审美接受只有在与电影艺术接受的区分中才能更明确地加以确定。这又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影审美接受可以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电影艺术接受可以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索性的职业性接受。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审美接受不同于电影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电影艺术接受可以转化为电影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现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转化为电影审美现象,而电影审美现象则必定曾经是电影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还是“艺术探索片”,都是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只是,这两者的两种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因素为主,探索片以艺术因素(较严格意义的艺术)为主。应该指出的是,影片中的比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残忍的暴力因素、恐怖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既不是审美因素,又不是艺术因素,而是非审美因素。这些因素的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美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艺术、非审美的因素在电影中是应该绝对地加以排斥的。
其次是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电影作品(一部或一批)进行美学分析。对电影作品作美学分析,不同于对电影作品作艺术分析。这种不同主要是着眼点的不同。其次是所针对的电影作品的断层不同。艺术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在专门化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贡献。美学分析更着眼于电影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者更严格地说,电影审美形态)这一既成事实的形成规律,或者说电影作品审美效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分析与运用。因此,美学分析比艺术分析更关心电影作品作为整体的复杂构成。在对电影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影作品不能再被理解为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是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级表意生成系统。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系统性分析。在这样的理解与分析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
与此同时,还应当有另一种分析,即对在电影作品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作用的审美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分析。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规律性分析。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米特里所说:“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种形式由于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据。”[1]
如果说电影艺术学研究的是电影作品媒介的“特化”特征,那么,电影美学研究的就是产生电影作品效果的“普化”规律(尽管它要面对大量个别的电影作品)。也就是说,电影美学必须在同电影艺术学的区分中加以界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提出中国电影美学之时所必须考虑的。
据有关学者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在视觉语言转化为知识语言的过程中,由图画所生成的视觉语言和由文字所生成的视觉语言,其在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是存在着本质性区别的。举例来说“,苹果”两个汉字和一张画着苹果的图片,虽然在信息传递的内容上是不存在差异的,但是人体大脑在接受速率方面,明显图片的效果更加、也更为效率。与此同时,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色彩,其在对人传递信息、表达某种情感意识方面,所呈现出的魅力也是无穷无尽的。从宏观上说,色彩本身可以划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类:后者主要指的是黑、白、灰,前者则是指的具有鲜明倾向型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对绘画艺术而言,色彩使其进行创作和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透过色彩欣赏者可以感受到创作者从色彩当中所折射出的或悲、或喜,或平淡、或浓烈的情感意识;而创作者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运用也可以让原本索然无味的线条变得更加有生命力、更有艺术魅力。
1色彩是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体现
大千世界,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千变万化、丰富多样的,它们或深或浅,或陈旧或鲜艳,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缤纷绚烂的现实。从本质上说,任何颜色都包含着色相、纯度以及明度三个基本属性。其中色相指的是色彩的表象,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赋予色彩诸如“红”“、黄”“、蓝”等各类颜色的名词与称谓;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的和饱和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这三个属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关系造就了色彩变幻的纷繁复杂。有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色彩与一个人的性格构成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正所谓“字如其人、人若其画”,就好像李白文辞粗犷、杜甫落笔抑郁一样,不同的绘画创作者拥有不同的性格,而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其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色彩的把握已然成为每一位欣赏者窥测其内心今生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在这样一种行为模式从诞生到发展成型的过程中,欧洲印象派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可以说,正是印象派的出现,才让色彩真正意义上成为绘画艺术当中一门独立的学问,并被赋予足够的个性与表达欲望得以充分显现。也正因为如此,绘画创作进入到一个更为抽象、更为印象化的过程当中,西方艺术创作原则当中的求真与写实第一次被忽略,追求色彩的自由与奔放,追求生活的狂热与活跃——在这样一种心态和行为的驱使下,欧洲的绘画艺术无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极大的门类,在构成绘画作品的诸多元素当中,色彩所占的比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幅画作或灰白或色彩,体现出创作者不同的思想理念和艺术风格,而欣赏者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恰恰能够通过不同颜色的表达,感知不同画派的风格特点,比如中国古典水墨画中,融于画墨色彩当中的气韵生动;又如欧洲印象派绘画作品对于阳光下真实色彩的追求与表达,所彰显出的对于自然的憧憬、对于生命的热爱;再比如“野兽派”用色的鲜艳、浓烈,表达着画作者不可替代的狂热与奔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色彩对于表达绘画作品艺术风格的强烈作用。可以说,一幅画作之中,作者利用线条勾勒出了情节、利用色彩彰显出了态度、利用风格表达出了思想。
2引起欣赏者审美愉悦的重要情感要素
作为提升绘画表现力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色彩不仅是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亦是能够引发所有欣赏者其共同审美愉悦的重要情感要素。不同的色彩选择将会影响到欣赏者欣赏画作时的思想情感,故而随着当代艺术形式当中对于色彩运用的全面解放,当代人所能欣赏到的画作愈发充满生机、充满情感与力量。通常意义上讲,人们在欣赏绘画艺术作品时,其行为步骤划分为这样三个步骤,即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步骤相互独立却又呈现出一定的递进性。而在这三个环节当中,色彩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元素,不仅是最感性的艺术语言,更拥有能够在瞬间便引起观者注意,并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张力,而这也是绘画艺术创造者和欣赏着情感的又一种体验与显现。基于具体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色彩使用带给看客的感受是不同的,其表达的情感体验也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概念里,荷花一直表达着“圣洁”“、君子”的象征意义,国画大师张大千曾经赠送给开国领袖一幅《荷花图》,一方面自比莲之境界风骨,而另一方面又将被赠予者置于同样的精神境界,笔墨落色之中表现出其对于的高度尊敬;又比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杰安•米罗(JoanMiró)所描绘的抽象主义作品《蔚蓝的金色》,饱满的色彩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其充满了神秘感、童趣性,却同样的美妙动人;又或者例如法国画家乔治•修拉(GeorgesSeurat)所创作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既有融合、也有对比,既高度统一,又体现出一种张力和变化,故而画面当中所营造出的是一种轻松愉悦、温暖惬意的意境与氛围。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的艺术其实是作者画技、表达内容以及创作形式的有机融合,而在这些行为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色彩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不是画龙点睛或者锦上添花那般朴素,画家的艺术创造和色彩驾驭能力越强,就更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审美愉悦,更接近绘画艺术其原本创作——带给人们欣喜与喜悦。
3绘画作品维持其生命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对于画家个人而言,其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阅历、情感倾向、性格特点、艺术修养以及审美理念,都会影响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生成其独有的、并且能保持一定长期和稳定的艺术创作特征,并饱含着永久的生命力。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着画家对于色彩的选择与使用,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其自然而然地会透过色彩将一种或浓烈、或淡雅、或积极、或沧桑的审美情感寄托于神色的笔墨当中予以表达,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情感。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名言“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那么这性格从何而来,显然是所有艺术工作者本身所给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给予和付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切世上颇有艺术造诣、拥有广泛知名度的画家都拥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品格,而这也是促使其艺术生命力持久的重要原因。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愈发的模式化与平庸化,这种模式对其对待自身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压制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然而绘画艺术当中色彩的全面运用与发展,则为平淡的、居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注入了更多的生机。色彩的运用不仅让绘画作品的层次性更加立体,而且赋予观者不可言说的精神内涵。如人生之路诡异传奇的荷兰画家梵高,其《星空》《向日葵》等作品当中所使用的抑郁爱上近乎绝望的蓝色,灿若太阳的炙热黄色,强烈的对比当中,欣赏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跃动的生命体,带着奔放、浓烈、好似燃烧的熊熊火焰,又好像优雅而幽怨的暗灵。它不仅彰显了梵高的自我精神,也彰显了其对于生命,对于生存,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孤独的排斥与无助。艺术的生命力在这些色彩当中仿佛解除束缚的奔马,带着自由的心境,带着不再犹豫的自我,让画面当中的每一寸用意表现出浓浓的生机和态度。
4最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色彩无疑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而且它也是绘画艺术作品生成过程当中,最富有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元素。可以说地球上一切为人类视觉所能观察到的东西都与色彩和光线有关,因此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色彩不仅可以利用仅有的元素完成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以及内容的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不同变化、组合以及对比生成人类审美活动当中的不同审美效应。因此,其就像音乐作品当中旋律的起伏跌宕、乐器的拨击敲打一般引起人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共鸣,甚至将人带入一个由绘画色彩所构成的特殊而神秘的境界。例如,奥地利知名分离派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Klimt)所创作的《吻》,将东方艺术的线条感和对浓重色彩运用的表达彰显得淋漓尽致。后人在欣赏这幅画作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由金色所构筑的温暖感、华丽感,感知到浓浓的爱意、温馨与甜蜜;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彼埃•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于1930年所创作的《红、黄、蓝构图》利用平行线与垂直线所组成的几何体,将自然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原色融于其中,表现出物质世界融合统一、平衡和谐的精神世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幅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固然能带给人美的情感体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如果色彩使用不当,或者说画作当中的色彩关系处理失调,也会让观者在欣赏时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比如对于色彩冷暖度的选择与搭配。色彩虽然本身并无冷暖之说,但是却极易引起人们对于温度和冷暖的心理感触,比如容易让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的红、黄、橙之色相,带给人的就是一种热烈、温暖、豪情或者是危险的感觉,这些都是通常人们语言习惯当中所谓的“暖色”;又比如容易让人联想起海洋、天空、田野的蓝、绿之色相,会带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一种冷静和理智的感觉,这就是人们语言习惯当中所谓的“冷色”。与此同时,纯度和明度二者都非常高的色彩会带给人一种华丽、明快之感,反之则会让人感知到一种淡定、素雅。可以说,艺术家正是利用这些色彩元素所独有的特性,再配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出了一幅幅丰富且充满活力以及感染力的绘画作品。综上所述,色彩对于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作为其艺术形式当中的重要手段,为绘画作品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性,更是作为一种可以让观者窥探画者精神世界与艺术风格的重要桥梁。可以说由色彩所铸就的艺术世界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也是感情丰富、五味陈杂的具有一定岁月感和沧桑性的历史纪念。而对于广大观赏者而言,只有用心去感知每一幅绘画作品其对于色彩的选择、对于不同线条先色彩的艺术表达,才能更为准确和深刻的理解画作的形成年代、历史背景,以及画者隐藏于色彩表象之下一个真实的历史与人生。
作者:黄彦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一、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渗透
首先,演唱者通过对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将情感形态的程度、个性特征、有层次地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来,可以说这是表演者情感体验的一种表达,属于一种“有感而发”的表现。从美学角度来分析,这种情感体验的自然抒发既包含了演唱的形式美,又反映和表现了人内心真正的情感渴求,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效统一。其次,表演者在艺术表演过程中,应将自己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有效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声乐表演是通过声音比拟和模仿对象,而想象则实现了比拟和模仿之间的有效链接。演唱者在对声乐艺术进行想象的过程中也收获了音乐的激情,这是挖掘声乐表演艺术美学价值的前提。再者,不同的演唱者在环境际遇、生活阅历、气质素养和个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审美意识自然也就不同,这必然使得作品创作的风格也大相径庭。美学原理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渗透主要通过声乐表演艺术的真诚性和创造性两方面表达出来,表演者保持对作品的高度热情,积极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突破前人研究的局限性,并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或生活阅历实现再创造,这才能真正使声乐表演艺术具有个性,最终实现艺术创作的升华[2]。
二、如何促进声乐表演与声乐美学的完美结合
音乐为表演艺术的一种,要挖掘声乐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并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关键是表演者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并且拥有娴熟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这样才能保证表演的生动和有意义。
(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有效统一。表演者在秉承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融进自己的表演风格,真正实现“真实性”和“创造性”的有效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声乐表演艺术不仅是一个本质还原过程,还是一个“二度创作”的创造过程。石惟在《声乐基础学》一书中提及,“声乐表演艺术概念本身具有系统性,这种系统性突出表现是艺术表演动机,表演者的形态、面部表情、感情表达是艺术传承的载体,临唱前吸气、器乐的伴奏都是表演契机,歌声有效结合器乐,感情生动地融进歌声,这样的表演才是成功的。”由此可知,声乐表演中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相辅相成,二者的有效统一有利于促进声乐表演与声乐美学的完美结合[3]。
(二)“传统”与“创新”的有效统一。任何声乐作品自身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且各具特色。声乐表演家应该尽可能去了解挖掘原创者的时代背景、艺术流派、生活境遇等重要信息,以声乐乐谱为主要依据,将自己置身在原作者的历史时代下,跟着自己的感受前进,从而把握声乐作品体裁的表达形式及思想内涵。声乐艺术的传统特性与时代品位是相互冲突的,但二者也可以实现统一结合,没有人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用统一标准来具体解释[4]。我们能够做到的不是去选择无条件保留传统,或者大力开拓创新,而是在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努力寻求传统特性和时代品位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效统一。
(三)表现与技能的有效统一。要达到声乐艺术表演的真正目的,关键是要实现艺术表现性和技巧性两者的有效统一。声乐艺术表演的基础为技巧,没有表演技巧作支撑去谈论表演艺术毫无意义。而声乐表演实质上是声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融合的美学欣赏过程,因此不应该单一追求表演技巧,还要实现声乐表演形式的多样化,表演风格的个性化、独特化。这样既能保证表演情感的丰富,塑造出更加完美动人的形象,还能促使声乐表演者将自己的艺术特长和创造个性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真正实现声乐表演与声乐美学的完美结合。
(四)站在主观视角看声乐表演。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因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表演者在确保自身表演能力的基础上,要注意欣赏者反映,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感受自己的表演。这就需要表演者站在主观的视角上看声乐表演,理性对待欣赏者的评价,反省自己的不足,积极听取欣赏者的意见,整合观点,创造性塑造自己的表演风格,切实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表演能力。
(五)声乐表演要适当“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根据艺术美学理论分析,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应该适当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让欣赏者去填补,促使欣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在自由的想象空间里感受艺术魅力。这种沟通形式具有高度开放性,更利于欣赏者突破传统视域的局限,去充分挖掘艺术的美学价值[5]。
(六)声乐表演要强化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互动。表演者在表现声乐艺术过程中,应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多样化手段最大程度调动欣赏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舞台效果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应该仅仅是艺术演绎手段的丰富和娴熟,更应该保证自身演绎能够真正触动到欣赏者,并通过与欣赏者的互动,有效增强自身的舞台感染力。
三、结束语
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着作品演绎的水平和舞台效果,是“艺术创造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连接点。因此,首先保证表演者自身具有较高的作品领悟能力、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在准确、全面领悟作品思想和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作品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体裁形式及作者的生活境遇,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将自己的个性风格有效融进艺术表演之中,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同时,应该站在欣赏者的角度上看问题,反思自己的表演,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并且将美学价值有效渗透到声乐表演艺术中,真正实现声乐表演与声乐美学的完美结合。
作者:吕相宜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一、赣剧的声腔组成与特点
要欣赏赣剧,就要了解赣剧声腔组成及其特点。高腔、昆腔和弹腔以及前身的弋阳腔是赣剧的主要声腔组成,其中弋阳腔又包括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弋阳腔的曲牌源于两方面:一是出自南戏的曲牌有[皂罗袍]、[鹧鸪天]、[步步娇]、[泣颜回]、[驻云飞]、[红衲袄]、[香罗带]、[山坡羊]等;二是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清江引]、[点绛唇]、[醉太平]、[端正好]、[寄生草]、[朝天子]、[快活林]等。弋阳腔的特点是“一唱众和”,伴奏乐器为打击乐和丝、竹、弦、管等,弋阳腔唱腔刚柔并济,兼具婉转细腻与高亢振奋的表现力。
二、经典剧目以及名家代表
学习一门戏曲知识,要对其经典作品以及这一剧种的表演艺术名家有所掌握。戈阳腔的经典剧目有《西域行》,这部剧是根据史籍改编而来;根据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而成的《还魂记》:此外还有《珍珠记》、《尉迟恭》等;青阳腔剧目《双拜月》、《百花赠剑》、弹腔戏《梁祝姻缘》、《孟姜女》、昆腔戏《悟空借扇》、《相梁刺梁》等。赣剧艺术表演名家有:严有源、杨桂仙、潘凤霞、童庆礽、胡瑞华、涂玲慧、陈俐等。通过上述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赣剧感觉不在陌生,从而拉近与赣剧的距离,为大学生接受并欣赏赣剧扫清基本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
三、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在学习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我们不要急于立刻进入欣赏阶段,而是在欣赏之前让学生对将要欣赏的剧目自己先来表演。我们以《牡丹亭》这部戏为例,在介绍完创作背景后,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部戏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然后让学生自己扮演剧中的角色,去体会剧中故事情节,当然,学生的表演不是用赣剧演唱的形式,因为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学习过赣剧演唱的,学生可以用话剧、小品、现代流行音乐演唱的形式对剧本进行创编表演,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角色与故事情节,能够从剧情上先产生共鸣。当学生进入了角色,产生兴趣后,再进行赣剧欣赏,使学生愿意通过戏曲的表现形式再一次感受经典巨作的艺术魅力。赣剧欣赏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心得才会碰撞出不同角度的欣赏审美的火花,每个人从不同的视角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来进行分享,这样才会促进加快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脚步。
四、组织开展多元形式校园赣剧活动
通过建立校园赣剧文化沙龙、联合校园广播站、建立校园赣剧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加强赣剧艺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宣传力度,探索发掘丰富多样的赣剧艺术活动及宣传方式。具体方式例如每月举行1-2次赣剧文化沙龙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赣剧演讲比赛、邀请赣剧表演艺术家进校讲座等方式,来扩展、丰富赣剧艺术的学习方式。同时由于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这些活动也可以起到课下知识补充的作用。
五、结语
赣剧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作为赣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赣剧艺术欣赏的课程,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传统艺术的视角更深入的了解赣鄱文化的内涵。那么如何高效的利用好我们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汲取传统戏曲文化所带来的精神财富,这将是我们今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总之,校园文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精神支柱,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单一的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而是要全面发展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因此,我们要振兴传统戏曲文化,努力完善提高包括戏曲在内的高校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的建设。
作者:程虹毓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一、幼儿园“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主要类型要科学地开展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幼儿艺术欣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类型,并根据幼儿的接受心理和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基于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形式多样、造型各异,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下文根据建筑的结构、色彩、装饰、造型与占据的空间位置等构成的外观特征与象征意义,依据满足人们生活居住需要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属性,将中国建筑艺术分为园林建筑艺术、宫廷建筑艺术、民居建筑艺术、现代建筑艺术四大类,为幼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一)“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园林建筑是指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下面以苏州“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为例,说明“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不同年龄班应有的不同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造型中视觉艺术的美,喜欢观看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能简单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理解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简单表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特点。大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能够运用美术技能表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构、色彩、造型等。
(二)“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宫廷建筑艺术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下面以宫廷建筑艺术中“故宫”欣赏为例,说明“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各有侧重。小班幼儿:感知故宫的宏伟,色彩的鲜艳,造型的多样性,对故宫的各种布局感兴趣,喜欢欣赏故宫。中班幼儿:通过观察与教师的讲解,能理解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建筑式样,特点是布局方正整齐,各部分之间对称、均衡、和谐,感受故宫建筑的艺术美。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故宫特点的基础上,用涂色、填画、造型等手段,表现出自己对故宫的感受。
(三)“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民居建筑艺术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类最早的、最常见的建筑艺术类型。下面以欣赏“北京四合院”为例,说明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时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北京四合院布局,对其布局产生兴趣,能够运用动作和表情表达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观察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理解对称建筑艺术的特点,知道东房、西房、南房、北房的名称和位置。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北京四合院布局的基础上,能通过动手制作北京四合院的模型,进一步表现自己对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认识。
(四)“现代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现代建筑艺术是指20世纪后建造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性建筑“鸟巢”为例,它的欣赏活动在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鸟巢”的造型美和主要功能,对比感知“鸟巢”与鸟窝的相似点。中班幼儿:通过理解“鸟巢”造型特点,知道其用途和意义,感知“鸟巢”的造型美、色彩美和线条美。大班幼儿: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进一步表现与表达“鸟巢”建筑的形状、色彩、结构等,理解“鸟巢”的寓意及其中蕴含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美。在实施上述类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一些代表性建筑物,而且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优秀建筑资源,让幼儿到现场观察和欣赏,进一步感受身边的建筑艺术美。
二、幼儿园“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实施途径建议
在了解“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基本类型并确定了欣赏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去收集丰富的欣赏资料,供幼儿操作,然后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组织欣赏活动。
(一)在主题活动中系统而灵活地开展
主题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实施途径。在主题活动中应该有“中国建筑艺术欣赏”的一席之地:不仅可以通过集中教学活动开展,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出现在艺术领域活动中,也应渗透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的活动中。活动的组织方式应以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为主,让幼儿在多通道参与的欣赏中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我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造型、结构、色彩等要素。也可以通过欣赏照片、课件和拼接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视觉美,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中造型的鲜明特点和象征性,体验其中的情感。还可以通过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相关教育。比如,在建构区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自制的仿中国建筑艺术的活动材料,如画有飞檐图案的插塑等,供幼儿自主游戏;在美术区投放画笔、纸张、颜料等,供幼儿自主表现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感受;在表演区,可以投放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为舞台布景,供幼儿戏剧表演时使用;等等。与此同时,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计划、呈系统地安排中国建筑艺术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能较为全面地感受到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突出特点和整体精神风貌,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通过环境创设这个载体,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欣赏环境,帮助幼儿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中国建筑艺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环境创设:一是在幼儿园的建筑装饰风格上突出中国建筑艺术特色,在造型上呈现中国建筑艺术的元素。比如在园内适宜的地方放置按比例缩放的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二是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运用不同风格的中国建筑艺术元素来装饰中国建筑艺术主题墙,并邀请幼儿参与设计和布置。三是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中国建筑艺术欣赏区域,特别针对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模型或图片进行欣赏,如傣族竹楼、彝族土掌房、哈尼族蘑菇房、客家围屋等。
(三)在生活中随机进行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还应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机进行。比如,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外出旅游时,多为幼儿介绍当地的中国建筑艺术。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实地观察和体验优秀的中国建筑,感受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特点和美感;也可以与社会联系,组织幼儿参观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充分利用幼儿的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延伸“中国建筑艺术欣赏”课堂。在上述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整理相关教育经验,尽快将“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融入到当前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中,以进一步丰富幼儿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作者:王冰 付晓莉 李云霄
摘 要:美术教学与艺术欣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实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创造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艺术欣赏 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它是向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积极手段。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试管婴儿和恐龙蛋化石共生一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学生产生认同感后,或迷恋于写实的技巧,逼真的形象,或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情节而不是进入真正的欣赏。若面对表现性,写意性风格的作品,与学生的审美经验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既有新奇感,又与原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状态。这些变形怪异的造型,强而冲突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应,而面对抽象风格的作品时学生会因看不到任何与原有经验相联系的形象而产生茫然排斥之感。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上,可做以下尝试: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人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的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永远不能泯灭的。
艺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秦俑、唐楷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等,学生至此才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审美情感的升华。
比如《最后的晚餐》这一圣经故事在达・芬奇之前很多画家都画过,但为什么都不如达・芬奇画得有价值 ,并为世人瞩目?首先,达・芬奇没有像先前的画家那样为耶酥和十二门徒画上神圣的光圈,而是把这宗教传说当作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面来处理,是以世俗的感情和写实的手法把他们当作普通的人来描绘,并深刻地提示了人物的性格,心理冲突,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从耶酥与犹大的冲突中反映了耶酥与犹大耶酥的高尚和伟大,即人的尊严和价值;反映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伟大,人格的尊严,这些才使这幅画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总之,美术欣赏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唯一标准。主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题主要的欣赏要求和方法,是否能抓住本艺术的特点来欣赏艺术品。
摘 要 绘画艺术鉴赏是美术欣赏的主要对象,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出发,介绍赏析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具体方法,主张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提升鉴赏水平。
关键词 传统绘画 艺术特色 鉴赏能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使这个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成就。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卓越成就的传统绘画,最能表现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而要认识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就要从历史的根源出发,以传统的中国绘画来进行解读和剖析。首先就要了解绘画的特点:
一、形、神、韵兼备,以形传神,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创作原则
“像不像”不是创作好坏的评论标准,也不是创作的出发点。中国画追求的是绘画的气韵和意境,只具备“画得像”的功夫,但是作品没有神韵,即使你画的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比方说,在人物刻画中,中国画从姿态上区分男女的性别特征,女子线条柔美,削肩细腰,男子则是威武雄壮,身体结构并不相称。这就是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象征手法,用以展现性别特点。从历代名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都是以形似来展现整个画面的神韵,由一点来表现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和视觉享受,显得磅礴大气。
二、中国画主要以线条表现事物的生命力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并不是立体描绘对象,而以简单的线条表现分界的临界点,比如在刻画人物侧脸时,用一条曲线表现鼻子和脸部的分界,用蛋形曲线展示人物的脸部轮廓。在山水的刻画中,以线条展现山水树木的纹理,这种处理手法让西方人叹为观止,也对后期印象派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三、色彩的渲染主要以墨色为主,用清水调和水墨制作出深浅不一的色彩来展示不同角度下色彩变化
例如最为明显的是在处理荷叶时,中国画使用深墨简单几笔描出荷叶的经脉轮廓,而离视线较远的一部分则淡化处理,以此表现作者的视觉角度。中国画虽然是平面创作,却能很好地衔接多角度的视察。
四、中国画不讲究立体描绘
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虫鱼,都是平铺在一张纸上,而且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比如说,很多景物描绘的都是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象,层层叠叠地绵延在图纸上,空间的界限得以无限延伸。在画古代庭院的作品中,是以空中俯瞰的角度,用假山、门洞、小桥、回廊等来表现庭院深深的光景。
五、中国绘画不讲究背景
中国画不像文学创作那样需要背景烘托,几条鱼,再添加几条波纹就可以看出是鱼翔浅底的自然图景,所以留白的地方很多。这些留白的地方又通过作者或者他人的题词增加独特的韵味,说明创作的动机和深层含义。西方绘画都是在整张纸上进行创作,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没有留白,这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写实。
六、画中有诗的民族特色
这也许是中国画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了,纵观国画自古以来的特色,无论画风怎样变化,有一点是创作者们始终不会改的,那就是作品中的题词。第五条中已经说到,中国画存在大量留白,这些留白在画作完成之后,都被填以诗词,并盖以章印。这既增加了画的文化内涵,又使后人在阅览的过程中,对创作背景、作者心态、作品深意有一个深刻清晰的理解,考究起来有根有据。
对国画的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就要看怎样去欣赏了。鉴赏中国画,首先要看这幅画的整体布局,作者的创作风格,画中是否存在深远的意境和趣味。画的意境和趣味性决定了作品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好的意境和趣味,能让鉴赏者产生继续浏览的兴趣,高超的创作技艺就是为画作的意境服务的。布局是画作的关键部分。
再看作品的线条勾勒,也就是工笔,是否与造型相符,物象特征是否明显,是否线条流畅,是否生动自然等,都是考察与鉴赏的范围。传统的画作都与书法作品挂钩,所以影响线条美感的还有作者的书法功底,功底较低的,往往线条呆板幼稚、疲软无力,作品缺乏灵动性。
因为中国画注重墨色的层层渲染,所以浓淡是一层层叠加的,很有层次感,所以在鉴赏过程中,要看画作中有没有存在局部死黑,色彩变化的情况,一般存在这种问题的画,是不会受到观众亲睐的。我们可以看看齐白石的画,比如说他最擅长画的虾,意趣横生,不管整体纵览还是观察个体部分,虾好像都是在动的,这就是灵动美,也是作品的灵魂。
画作成功之后,就要将进行题词,书法的好坏会大大影响画的价值,因此书法不精的人是不敢随便题词的。在题词之后,就是加盖私章。私章的种类繁多,有画家的印鉴,有题字者的印章,还有收藏者和鉴赏者的印章。印章的造型不一,雕工和加盖的位置也不一样,但是这些细节都会影响画作的品评。
最后一步,就是作品的装裱了。中国画的装裱都别具一格,装裱用纸十分严格讲究,这是由于好的装裱能够把画衬托得名贵大方,古朴典雅,影响画作的整体效果。从以上这些方面下手,你才能更好地赏析国画的艺术精粹,具象的了解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欣赏艺术。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艺术欣赏与家庭合作不仅能使学生愉悦,还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益处。艺术欣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注力、自控力、自信心,使学生跟环境发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开阔视野,获得人生的幸福感。近年来,国内外在艺术欣赏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学校、家庭、社区共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我国艺术欣赏教育稍显欠缺,特别是与家庭的合作,不够重视,趋于形式化,具体举措不到位,达不到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目的。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家校合作 艺术欣赏能力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在我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家长是以村居民为主的群体,家庭教育能力较弱,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在学校多次工作引领下,家校合作趋于形式化;家长多数作为学校活动的旁观者和支持者,依赖、服从学校,少部分家长甚至站在对立面;家长参与目的单一,绝大部分家庭不重视甚至忽视子女的艺术教育,且能力不足,在艺术教育合作方面严重空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意识到这一现状后,我经过调查和尝试得出结论: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家庭艺术欣赏现状
我做过一个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家长并不过多地与孩子进行音乐、美术欣赏方面的交流,一起参观美术作品展、听过音乐会或欣赏过艺术作品的人数比例很小,因此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家长并不重视儿童艺术欣赏的培养,没有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或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这种现象是很不寻常的。为了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法国父母喜欢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在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培养下,法国孩子对建筑、美术、音乐普遍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在俄罗斯,家长普遍重视对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剧院、音乐厅和艺术博物馆。他们听音乐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熏陶的结果。回到学校,他们会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博物馆艺术品前,你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在家庭艺术欣赏教育方面的欠缺,这更要求学校通过家校合作这一平台,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力。
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的建议
通过一系列调查,我得知大多数学生希望在音乐、美术欣赏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并愿意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大多数家长是支持学校的音乐、美术欣赏活动的,乐意在家庭中开展;家长们都高度赞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并提出一些建议:(1)可以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开展讨论活动;(2)以学校活动为主,家庭为辅;(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展等;(4)举行相关比赛,并把好的作品张贴出来,形成小型展览会;(5)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座谈会;(6)前期先由教师帮助引导开展活动,后期由孩子和家长收集资料和累积经验开展活动;(7)多让孩子们分享在家累积的资料。当然,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中。利用每学期音乐、美术课本中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并开展相关活动。
三、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角色定位,明确家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和学校应合理分工,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各自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履行相应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升家校合作功效。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
家长应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智慧者和鼓励者,而不是指责者、观察者和批评家。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真诚支持教育,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二)为家庭教育引路,提升欣赏教育能力。
1.开展“亲子共赏活动”,完成“亲子共赏活动反馈单”,便于教师掌握家庭欣赏教育能力和完成情况。
2.开展“艺术家庭”评选活动,如可开展“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指导家长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和“亲子共赏一幅画、一首歌”等活动。
3.鼓励家长进课堂,谈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或教孩子一些自己擅长的手工或绘画方法。家长走进学校,当回老师,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
4.鼓励家长走进校园,把家庭欣赏内容表演给其他学生看,亦可以参观学校举办的美术作品展,感受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三)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利用校园网开辟的网上家校合作项目平台,及时与家长联系,艺术欣赏活动、学生表现等情况以QQ群方式发送给家长,这种家校沟通方式快捷、有效、省时省力。
教育离不开学校,但教育不能仅靠学校,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性全方位教育,要求改变以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为主的框架,突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交互性教育影响。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当好组织者,探寻艺术欣赏方法和策略,以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掘家庭教育资源,营造家校良好的沟通氛围、教育氛围,促进学生个体及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吸引家长关注并参与音乐、美术中的欣赏教育,增强学校与家长在此方面的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