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教育方面论文

教育方面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04:52: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方面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方面论文

教育方面论文:学生性方面启蒙教育论文

一、学生在性启蒙教育以及心理困惑的原因

1.我国没有对性教育进行普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约束

使得学生对性方面是一片空白。学生在成长阶段由于本能的原因对性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使得学生在这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犯罪情况的发生。

2.成人的挑逗和强制性压迫

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本能上就对性充满了好奇,在与成人的接触过程中,很多成人并没有考虑正处于生理期的小孩,做出了一些具有性暗示等的挑逗性行为和动作,这就大大增强了孩子的性好奇。另一方面,很多的成人和家长对孩子的性问题和性好奇是一种强制性的压制,完全不准孩子去提。这种强制的压制反而会增强孩子的好奇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疑惑和好奇会不断加重,最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成人的引导方式错误或者方法的不恰当

当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特殊时期的时候,有些家长和老师虽然给了一些引导,但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给予的这些引导是错误的,反而会把孩子带向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困境当中。这种错误的引导在本质上是一种负面的引导,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

二、如何完善小学高段性教育以及心理问题

1.作为政府,需要开设性教育专门性课程

让学生在性问题刚萌芽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还要积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性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在开设性教育课程中,需要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2.要引导学生不专注性

通俗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开始意识到性问题的时候,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专注于性。虽然学生在性问题上有一定的好奇,但是为了帮助他们具有健康的认识性,就应该避免他们过度专注于这个问题。

3.真实回答,不回避

教育和引导学生最科学有效的方式就是真实地回答学生,而不是去欺骗。用最科学的知识加上最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既满足于自己的好奇心,又能避免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惑。

三、结语

总之,对学生的性教育问题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和体制下,更需要充分正视这个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作者:林孝状 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七小

教育方面论文:高校五方面政治思想教育论文

一、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背景

(一)发展功能的要求

我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优秀就是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人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唯一对象,因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以人为本。那么,究竟何为以人为本呢?它所指的就是社会的所有发展均是为了人的发展也是依赖于人的发展的,换句话说,即“人是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发展的手段”。因此,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改革;与此同时,还要引导人们要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学习并运用科学发展观,为各项工作的改革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导,为人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思想指导。

(二)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需要相适应

1、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经济全球化所影响

社会环境在不断更新,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老套的方式方法、陈旧的思想观念已无法适应新世纪的培养目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也不再具备其在传统条件下所特有的优势、威信。纷繁的国际形势、复杂的文化思潮很容易造成正在接受教育的大学生迷失其方向,自然还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产生影响。在新形势下面对着这些新问题,就要求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构建出全新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体制。

2、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为互联网络所改变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生活中,有一个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即互联网络。互联网络的发展十分迅猛,它成功打破了信息单向传播和信息权威地位在传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交互性、平等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实现政治思想教育目标所应当注重的方面、方法和手段。

3、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为社会不良现象所恶化

社会正在不断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诸如某些地方治安混乱、党内消极腐败、贫富差距持续加大等不良现象。毫无疑问,这些不良现象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沉重的打击作用,导致其质疑政治思想教育,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信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说服作用有所降低。

4、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功利性为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所强化

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狭窄的专业课和具备一定实效的各种证书上。社会的改造与进步已不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只关注现实,追求功利的目标,看重个人的发展,以个人利益的获取为前提,只注重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以便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他们眼中的好职业,进而成功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他们忽视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在他们看来,社会仅仅是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

(三)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弊端需要克服

以往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比较传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考量,而太过看重社会本位,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求,没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样就更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政治思想教育的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之妙处,进而导致政治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大弱化。因此,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克服这些弊端,注重“五方面的教育”,以顺应形势的新发展。

二、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注重“五方面的教育”

(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新时期的大学生将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指导自己实践。正因为如此,对他们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以及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二)正确的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当下,学生的思想现状是比较复杂的,面对社会现实,其信念、理想也在不断徘徊,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追求实际的心态。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意识都比较淡薄,其信念和理想均处于一种务实的氛围中;一部分学生甚至是鄙弃了理想的人生观,站在现实的态势上,坚持追求实际的价值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和对价值的选择上都偏重于实际;还有一部分学生精神萎靡、思想空虚,性格呈现出脆弱、孤僻、偏激等病态的发展形势。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跟当今社会上的实用化、功利化倾向是分不开的。

同时,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公德意识呈现沦丧的趋势,道德品质也日渐弱化。在校园内,吃喝族、舞迷、恋爱族、电脑游戏迷和牌迷等人群逐渐出现并越来越多。这些现象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需要大学生去实践、去建设,共产主义理想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去实现,因此,大学生必须要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不懈奋斗。所以,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学生正确的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强化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以及思想道德的修养。

(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高校的一些学生对个人主义过于看重,纷纷谋求出国留学,置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于不顾。从上世纪开始,崇洋心理就一直占据着中国人的心,近来年的出国热更是极度泛滥,使这种崇洋心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方面,这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崇洋媚外行为极力否认;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一些外来事物表现得极为热情。如当今的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捧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外国节日,甚至达到了趋之若鹜的地步。因此,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已是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因为它是属于历史的范畴。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必须要为祖国的独立牺牲自己;在建设阶段,我们必须要为祖国的国富民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那么,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怎样才能使其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具备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呢?一是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二是要从知识上、思想上充分装备大学生,促使他们为祖国的稳定、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因而,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高校注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方面的教育是亟待进行的。

(四)深刻认知国情

同志提出要切实加强教育,尤其是国情教育,即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等等。同志提出的国情教育,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静态数据,而是具有丰富的、系统的、深刻的内涵。特别是同志十分注重把国情教育与近代史教育相结合,更是发人深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凝聚了大量的、灿烂的文明珍宝。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威武不屈、奋发图强的斗争史和创业史。将国情教育跟历史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历史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与现状,以促进学生深刻认知我国国情,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成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让学生对邓小平所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五)崇尚艰苦奋斗

现在,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再加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他们的娇惯愈加强烈,造成当今的大学生们相较以往更加奢侈,相互攀比的心理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同时,要长期宣传这种精神,并将其作为一项任务,致力于在全社会树立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腐败为耻的风气。在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励精图治的良好风尚和光荣传统。通过艰苦奋斗的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自立自强意识、艰苦创业意识、俭朴意识、劳动意识,而这些又正是当今大学生们所缺乏的。

三、结语

在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这五方面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把这五个方面统一起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各种教育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崇尚艰苦奋斗,以稳步推进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

教育方面论文:教育辅导方面提高就业能力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就业观的养成、大学生优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等方面。并提出了高校应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扩大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资本证券化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成为主导。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就业的难度也在相应地增加。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已成为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最重要问题,也成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战略性问题之一。大学生在大学中和毕业之初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尽早对社会成全面准确的认识,继而相应地在心理、观念、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增加“终身受雇佣的机会”,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决策,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转变,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刻不容缓。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能力对于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1]。

1919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首开先河,在大学开设职业指导课,从此,职业指导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共同发表《Sothonne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明确地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内相关研究的先行者以南开大学李南、中山大学范泽瑛和谢超、华中师大的廖平胜、詹一虹、程良越、王建农等为代表,他们对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和生涯教育、考试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内容、体制、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2]。

为了扩大大学生就业,高校应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从教育和辅导两个方面,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针对大学生就业力低下的各种问题,高校首先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力系统理论的研究,争取尽快形成相关理论体系。只有对就业能力系统理论有一个清楚的界定和认识,高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教育质量考核最重要的考核指标,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各项能力[3]。

1、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首先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我国高校现行的培养模式应该改变,要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设置专业、制定培养方案,同一个专业应当具有两个及以上的就业方向。其次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和先进性。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设立若干个主、辅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以及个性,选修相应的课程;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须与科技进步相合拍,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社会上保持领先的水平。再次高校应从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进行变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及创新、人际交往、动手能力等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丢弃灌输式教学方法或者其他形式单一的方法,采用互动交流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把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作为教育的首要内容。目前,己经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愈来愈突出。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心理与行为模式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有的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分”模式,这种观念的存在,大大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的顺利实现。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合乎时代的就业观念,势在必行。

3、以职业生涯辅导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生涯”是指个人的道路或发展途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自己所拥有的各种潜在资源进行评价,通过选择与规划,促进自己朝有序的、良性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自己与社会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4]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基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构建合理知识结构,鼓励参加有序的职业训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内容,以分期、分阶段指导为目标,逐步打造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4、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毕业生早期接触社会

选择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引导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目前,用人单位喜欢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宽广,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大学期间,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培养、打造自己,为未来就业作准备,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就业力。

5、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

据笔者在高校工作的实际调查,发现在高校社团种类名目繁多,但相当一部分社团是“有其名无其实”,学生们加人社团只是图其名份,以便在个人简历上能体现比较丰富的活动经历,但实际参与和开展的活动很少。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和引导,保证将这些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6、结论

放眼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各国政府、高校及个人来说,就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我国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以及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目共睹,成为国家政府及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及个人的幸福。

作者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对扩大就业的作用,并提出了高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但是就业不只是高校一己的事,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校的就业能力教育运行模式。

教育方面论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的社会化是学习与人的交往,月外界社会的交往,学习接人待物处事的方法。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教师以及家长不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任孩子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当中,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幼儿,因为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品德和性格方面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史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他们却拥有优良的品质和性格,正是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走向成功。然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应从小培养,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良好的性格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力量。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可见,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多么重要。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日益增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缺乏理智的教育也越来越多,使得很多的幼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及不良品德。在这个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采取措施,去干预和纠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和品质,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的不利。

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准和言行等等,都会决定着幼儿今后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人对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一致,都要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出发。和谐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不和谐的环境当中成长的幼儿,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和性格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在一日生活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让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幼儿的行为要进行随机的教育,既要有肯定,又要有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他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也要做好榜样。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可塑性也极强,通常被人们称作一张白纸,在老师以及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下,幼儿自然能够学得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的影响着幼儿,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进行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提高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

幼儿的社会生活范围较窄,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来自于影片、广告、动画等等。如果这些传媒的内容健康,会对幼儿造成良好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这些传媒的内容不健康,则会为幼儿树立反面的形象,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传媒成为幼儿成长的有利因素。

社会德育是幼儿德育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个途径。社会德语的信息、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因为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这些正好满足了幼儿的心里,所以幼儿很乐意接受这些信息,并且还能够帮助幼儿能够帮助幼儿接触在幼儿园所不能接触到的信息,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这些因素,从而会提高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效率,增强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榜样是一种模仿学习的对象,它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幼儿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无需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我们要选取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间,重点是要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地榜样导向,学习辨别和分析榜样行为,对照自己找出不足,提出明显的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的发挥榜样的作用,提高哟而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的德育教育是比较具体的,因为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生活的一部,通常说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是德育,幼儿德育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明白事理,分辨是非的良好时机,这是因为,孩子虽然小但她是独立的个人,每个孩子除了具有他这个阶段儿童的共性以外,还有他自己的个性,有他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到孩子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家长对孩子生活中流露出的有关思想品德的苗头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明辨是非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意外,我们还需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各年龄班的不同,就需要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在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工作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有趣的、新颖的、极具吸引力的,并且还是有目的和组织的,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的可塑性强,但控制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品德教育并非是以醋味就得的、一劳永逸的。幼儿在了解、掌握了子能够为规范、行为技能后,应该不断的强化和练习,才能最终规范化、习惯化。只有规范化、习惯化以后,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命脉、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关系着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幼儿的德育教育工作。

教育方面论文: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局面,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呼之欲出。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者实施社会道德模范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道德模范教育 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

3.不同大学生群体由于各自所处环境和自身状况不同,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也日益呈现出差异,这就对选树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榜样、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使不同群体中的大学生都能够更加具体深人地感受道德榜样的力量,切实做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4.立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是提高榜样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针对当今大学生 的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我们要注重运用影视声像等技术手段增强榜样宣传教育的直观性;注重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平台吸引大学生参与榜样评选,参与和榜样的网络互动;注重让榜样到大学生中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努力实现榜样与青少年“零距离”。这些探索和努力,有效地增强了榜样宣传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社会道德规范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行为的准则,激发内在需要和动机,进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教育方面论文: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们都会遇到学生们出现的各种计算错误,面对学生的作业错误,也许有的老师会大发雷霆,也许有的老师会感到非常的懊恼沮丧,也有的老师会去分析反思。经过十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觉得学生出现的作业错误,是我们教学中的正常现象,它既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又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

单位基本的换算方法:大的单位转化成小的单位:大单位数×进率;小的单位转化成大的单位:小单位数÷进率。但是总有部分学生不清楚如何进行单位转换,不是用错方法就是用错进率。在面积单位换算中,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班部分学生的正确率不高。

有学生在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时,经常会把三角形或是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的“除以2”丢了,这是学生对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不明、基本知识不牢导致的。

在解方程的计算中,有学生就会因为定律掌握不够导致错误。

这些都是好机会,正好让学生们来好好地学习巩固这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法则。并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并能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加强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练习,力求巩固并真正掌握。如果我们面对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只是责备,甚至呵斥,那么可以想象学生还是不能进步,以后还是不能掌握这个知识点。如果老师面对学生出现这样的作业错误,准确抓住这样的机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学生知识盲点将会消除,这就意味着弥补了学生知识缺陷,学生也将会有明显的进步。

解简易方程是五年级的一个全新内容,它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往往会受到算术思路的干扰,容易出现各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干扰,转变思维,我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错例资源,进行“拨乱反正”,因为学生自己做错了,所以印象比较深,及时讲评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用一根长6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有学生就把方程列成了:x=64÷2-20,很明显这是学生还是停留在以前的列算式解决问题上,思维方式不对,我就利用这个例子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运用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问题。方程的教学不但是学习了知识,而且是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可以多样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也会多起来宽起来。

学生的作业如果经常出错,说明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有问题,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充分利用学生的作业错例进行引导,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达到熟知理法,提正确确率,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理清算理和运算顺序;

2.培养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必须要有草稿本,打草稿时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并不定期地检查草稿本,表扬与批评并用,促使学会打草稿;

3.养成做题要检验的好习惯。验算,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可以内化为自身素质有益终生。

学生的作业错误其实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甚至是理解错误的真实表现,抓住学生的作业错例,面对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引导,就是抓住了学生进步的机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我们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教育方面论文:政治教育论文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开展政治课程的目的应该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适时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以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在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下面就简要地谈一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的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情感入手是现代教学的标志之一,现代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并将情感的发展列入评价人发展的重要指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而布鲁姆则把情感看作是影响教育过程的三大动力之一。

汪国真说:“对没有感情的学习和工作都是苦不堪言的”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充满感情能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人的潜能,从而能更出色的完成任务。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一位教授曾说:“如果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化学反应,要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质量,就要加‘催化剂,而情感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添加剂”,前南斯拉夫教育专家鲍良克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可见,情感是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

那么,在政治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呢?

1、运用教材中的大量的事例来感化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感恩之心等。政治教科书上有很多情感教育素材,教学中我们应适时展现素材中的人物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如在学习责任一课时就应与学生分享名言警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在学习如何孝敬父母时就让学生回顾《游子吟》;在学习自尊时,《晏子使楚》的视屏就应该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学习法律时,以蹬三轮车为生的白礼芳老人的故事就不得不谈。总之,这些素材既加深了学生对考点的印象又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爱国情感、责任心、荣誉感、自尊心、奉献精神等高贵品质,进而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情操,启迪智慧,达到“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应以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以充沛的情感感染学生,则需要教师以充沛的感情来描述枯燥的案例和其他素材。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进入“角色”,才能够变呆板的文字说明为生动的政治知识,才能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交流,才能使学生陶醉其中,达到师生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交流。如讲授《自尊是人人需要的》,应饱含激情地描述:晏子出使楚国时,楚国为了给晏子一个下马威并达到羞辱的目的,一是让晏子从小门进城,二是用晏子的矮小说事,三是用罪犯来羞辱。而晏子则巧妙地用“狗国”、“小国”、“贼国”来化解了楚王的招式。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情感渲染,就会对晏子的机智倾心不已。教师再适时地对学生提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激情大谈感悟。学生们再也不会感到政治课的枯燥了,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与课本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

3.身正为师,教师要做好榜样。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老师的不足,其实也是学生的不足:一个充满活力爱唱、爱跳的老师,他的学生一般也充满朝气;一个书写工工整整的老师,学生的作业和笔记也会很棒;一个随时穿着干净整洁的老师,他的学生也邋遢不到哪里去;一个成天满口脏话的老师,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是不可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倡导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4、教师应投入真诚的感情。教师只有带着积极的情感上课,学生才会受到感染,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乐其道,学其道”。

如果教师缺乏关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应真挚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再怎么差,都需要关爱,都渴望掌声和喝彩,都想饱尝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欢笑;教师也应热切期待每一个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哪怕再差的学生,其实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敢说学生现所学的一技之长在将来无用吗?你敢说现在所谓的差生将来在社会上混不好吗?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适时鼓励学生、期待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信心和勇气,朝着老师期待的目标努力。

总之,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教授课本知识给学生,更要给予学生情感教育。政治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作为政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重要性,在政治教学中充分有效的进行情感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基。

教育方面论文:高中生物课堂和谐教育论文

一、实施和谐教育,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师道尊严,教师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遵从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这与和谐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实施和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和谐教育思想是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为前提的,历史上任何一位倡导和谐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无一不是爱人、爱学生的典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做到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去爱他们。爱是双向的,当学生内心真正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时,自然而然地会去爱自己的老师。爱是教育的前提,当师生之间充满了爱,那么课堂就充满了爱,课堂教学就充满了爱,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教育的任务就会顺利完成。

二、实施和谐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实施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和谐,要敢于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变得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程和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恰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注重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少一些训斥性的语言,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和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和敬业的力量。

三、实施和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谐教育,离不开参与教育各个主体间的和谐,既包括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又包括生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和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探究某个问题时,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大家合作得愉快,教学就会进行得顺利,反之,大家合作得不愉快,教学进行就会受到干扰。因此,实施和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合作是当今时代成就一番事业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根据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很多获奖的项目都是几个人共同获奖,这就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想在一项研究事业上获得成就,离不开众多个体的合作。尤其是在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如果缺少起码的集体感,大家不能齐心协力进行合作的话,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每一个成员为着共同的课题目标,大家集思广益,各尽其能,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只有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每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这就是良好合作创造多赢。

四、结语

苏霍梅林斯基在《关于和谐教育的一点想法》一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要毫无意外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热烈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当做自己最重要的理性,使每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苛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家的理想,也是每个教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同时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和谐教育的最坚定的理由。

作者:王宏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

教育方面论文:历史教学中教师感恩教育论文

一、前提:教师应心怀感恩,用心对待教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故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心怀感恩,牢记使命,用心对待教育,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给予帮助;当学生思想有波动时及时给予引导;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师者果真如此,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老师是负责任的、是爱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心怀感恩,真心做人,用心对待学业。上历史课时,当有学生犯困,我常常轻轻走过去提醒他;当有学生犯了错误,我用引导替代无休止的埋怨和批评;当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我会及时与他们促膝交流,共寻根源并制定出改进方案;当班级有学生犯重病住院时,我会带领学生看望他(她),若该生家庭贫困,我还会发动师生一起为他(她)捐款……慢慢地,在学生眼里我看到了上进和感激的目光,班级也就变成温暖的家。学生这些细节的变化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

二、关键:教师要善挖教材,适时感恩教育

1.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最大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性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师要善于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1)荣耀中华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早在1400多万年前被视为人猿共同祖先的腊马古猿已在我国土地上生活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及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商朝的甲骨文留下了世界上有关日食、月食的最早观测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光耀世界……从夏的建立、秦的统一、唐的强盛到康乾盛世,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同舟共济、奋斗进取,“神舟”飞天,玉兔奔月,蛟龙下海……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

“人无志不立”。翻阅历史,中华大地英烈豪杰令人钦佩。屈原为挽救祖国危亡,竭诚尽智、以身殉国;西汉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民族英烈文天祥为国家、为人民自强不息,忠贞不渝;明朝戚继光抗倭,妇孺皆赞;林则徐勇击敌寇,虎门销烟,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等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教师依教学进度适时介绍这些先进人物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升华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独立和富强贡献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历史上,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及统一,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其壮举动感天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勇驱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誓捍国土,英勇抗英,最终壮烈牺牲;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不畏劳苦,奋力杀敌,收复新疆,粉碎俄、英两国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诗人丘逢甲倾家财为兵饷,训练乡团义兵,抗击日寇侵台,誓维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针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展现这些史实,让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宏伟事业,任何阻挠国家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失败。

2.感自然之恩———生态文明教育

(1)人为破坏自然,惨痛教训当吸取。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若践之,必自食苦果。翻开历史,此类教训令人痛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危及百姓生活。隋唐时期,放火烧山、向山要田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环境恶化。中国近代由于战争频发、矿藏滥采等因素致使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新中国建立后的“”、“”及改革开放之初人口惯性增长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排放工业垃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凸显,海啸、厄尔尼诺现象频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人地和谐共处,美丽家园是期盼。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离开了自然人类就难以生存。为此,人类感恩自然的给予,用心呵护自然。先秦时期,周文王告诫儿子武王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道家则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管仲在治国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呼吁“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孟子进一步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已有了约束乱砍滥伐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条文。由于多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古代蒙古族更是把自然环境的价值看得超过个人的生命价值,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他们通过“游”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习惯法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在蒙古族的精心呵护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始终翠丽茂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建设小浪底、三峡、“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生态工程;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正反两方面史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善于保护环境。面对潺潺流水、清澈的池塘我们才会有健康;面对悠悠蓝天、朵朵白云我们才会有梦想;面对参天大树、飘香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希望。

3.感社会之恩———和谐社会教育

(1)和谐之音当弘扬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对于和谐之音我们当加以弘扬。

历史上和谐思想主要有:孔孟提倡“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强调“存百姓”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主张建立和谐制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历史上和谐的实践主要有:中国古代西汉、唐朝及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不和之举应剔除不和之举有悖历史潮流,我们要引以为戒、坚决剔除。

历史上不和谐的典例主要有:商及秦隋王朝统治后期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印度独立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不仅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动荡;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人类应当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努力,共建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辅助:举办各类活动,践行感恩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举办相关活动。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及重阳节举办“为长辈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活动,感恩家人对自己的养育;清明时节带领学生祭扫烈士们,缅怀先烈,让学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五一劳动节通过黑板报专刊,告知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感恩农民;五四青年节通过举办歌咏及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做一名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教师节通过开展学生“为老师倒一杯水”等活动,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培养;建军节及国庆节到了,可通过举办联欢晚会或图片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此外还可以举办道德讲堂、编发教育读本、拜访老红军、走进社区、参观革命圣地及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践行感恩、落实感恩。

作者:赖厚爵 单位:德化第三中学

教育方面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一、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近年来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不断被讨论与研究。有学者将各种观点大致分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派别。总的来看,不管是提倡以作品为主,还是以学习方法为主,其重心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换言之,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如徐中玉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文化课。”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亦提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教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毋庸置疑的是其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性,而由此也可看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包括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是新时期高质量人才所应当具备的。

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动性缺失的松散状态,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将人文教育落到实际中?对此,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怡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中曾言:“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效结合的三要素:其中工具性包含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为基本任务;美育是建立在熟练运用工具性这一特性的基础上的,为优秀内容;而人文性则为其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口头表达与写作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其对作品进行审美欣赏,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1.工具性的培养

所谓工具性,应当是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感,从而掌握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阅读、写作等。笔者曾对2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都认为当今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学的延续,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一面。不可否认,字词的把握是欣赏优美文学作品的基础,试问一个连字词含义都不理解的人怎么可能把握作品的深意?这是大学生必须清楚认识到的一点。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此的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作为从教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这一学习中去。比如语感的学习,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便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中提到了语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虽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点意见,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亦有指导作用:语感的进一步培养亦为大学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在具有个性的大学生看来,经过了中学的各种培养,语感是早已形成,所以不愿再花费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端正态度,鼓励其阅读高质量文本,使其熟练掌握语言,形成一种能迅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自觉思维活动。除了语感的培养,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也是语文工具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调查报告中,8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熟练地掌握了写作,但设计应用文写作时,83%的同学都表示不清楚。面对这一情况,在上学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应用文写作”这一板块,相对于纯文学赏析的课堂,学生们在此表现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经过讲授与训练,他们清楚了通知、请示等公文的写作,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了各自班级就业意向分析的调查报告。不能说这是在实用性与功利性指引下对于大学语文的改造,而应当说是在培养其语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

2.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达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审美教育即美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它是人们达到精神解放和实现完美人格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通过对美的理解丰富思想,提升品位,从而塑造完美人格。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对于文本的赏析;一是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当下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渴望日益下降。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冷漠显而易见,同样在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于课本选编的文本提出质疑,认为同中学课文的重复率高,且脱离现实。相对于课文,学生对于当下的流行文学更感兴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知中外经典作品,还要掌握当下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如童话书《小王子》,在笔者课堂的自由发言中多次被提及。就发言情况而言,《小王子》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他们审视世界的眼光,他们从小王子与玫瑰花的相处中读懂了爱的奉献,从小王子漫游途中遇到的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等人身上,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幻想狂、自我崇拜狂与梦想发财狂等形形色色的人。这是《小王子》带给他们的思考,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正确地引导,才是对于课堂的最好补充。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用各个艺术门类,利用大众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如对于《黄金时代》这部影片的赏析,班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多数同学认为电影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萧红传奇的一生,而是通过萧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表现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东北作家群迷茫而放肆的青春。再通过对萧红作品的赏析,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时代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导他们去学习孟子的“知人论世”思想、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便有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对《伟大的盖茨比》的讨论,他们从作品中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与享乐主义,还悟得了电影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影片中将尼克叙述故事的地点放在了一个孤寂的老房子里,这预示和象征了盖茨比荒凉的结局。在讨论过后再引导大家去欣赏《婴宁》,不用过多解释,他们便能品出蒲松龄于婴宁身上寄予的对于完美女性的希望,以及从婴宁性格的转变中透露出的对于现实的妥协。这不得不说艺术是相通的,而对于各类艺术现象的赏析能有效地补充大学语文的课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拓宽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三、结语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正承载了人文教育的艰巨任务。面对现在自由散漫的课堂,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端正态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审美性,才能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适应时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李靓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方面论文:国际化大学教育论文

一、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现状

1.教育学院教师在国际教育组织的话语权提高

汪利兵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在2012年汪利兵教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P5级高级官员,主管高等教育和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

2.教育学院学生海外交流频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每年暑假都有海外游学活动,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机会被选拔到韩国和泰国等国进行访学活动。访学活动以学生作为主体,锻炼了教育学院学生参与国际外事活动的能力,学习东南亚东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1.教育国际化模式缺乏多样性

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人员的流动,还应包括课程和学位等方面的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国际化,更多的局限于人员交流,深层次的与国外合作办学,“双学位”等还未建立。

2.合作的国际教育组织和层面较单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等都是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利用这些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的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而与其他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组织合作较少。并且,教育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创业层面。

3.学院国际师资不足和国际学生来源地分布不均

美国是教育国际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的高校学生和教师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有利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教育学院来自欧美国家的国际优秀师资还相对缺乏,另外,当前教育学院留学生更多的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还相对较少。4.处在被动“引进来”阶段,缺乏国际化的主动性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还未与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机构,还未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分属研究机构。学院还未成立研究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专门决策组,与国外院校进行学位合作还处于构想阶段。

三、推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走向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积极吸引更多的基金对学生国际交流进行赞助,加大对贫困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费用补贴,使更多的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出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加快落实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双学位”合作计划,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该计划后,后续的升学、就业和学位等问题。

2.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2014年11月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我国高素质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创业型社会与经济建设,促进创业教育、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继续举办类似国际会议,提升教育学院在国际的学术声誉。当然,学院应尽力避免国际会议的形式主义,会议必须得有成果体现。

3.培养国际化的教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充分利用浙大“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等引进人才计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名师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另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应派遣学院教师进行出国访问或者进修,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办学经验。

4.拓展合作对象和拓宽合作领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除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与OECD等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实现合作空间的最大化。

5.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下属研究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大胆走出去,学习孔子学院办学经验,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出国,也可以学习到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提升汉语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四、结语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尽管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学院,但是其国际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存在国际师资和国际课程还相对缺乏,合作国际教育机构相对单一等困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吸取与教科文组织合作经验,努力实现课程和教学模式等与国际接轨,推进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成为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

作者:段世飞 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方面论文:中小学教师培训农村教育论文

1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1.1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尤其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旨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养及专业化技能。但培训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培训针对性不强。首先,农村课堂几乎很少存在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其次,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与城市学校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应与城市教师的培训有所区别。目前,各级教育机构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推出了很多培训课程,但并不都适用于农村教师。由于农村教师所在教育环境不同,他们需要一套针对性强的、符合其教育实际状况的培训课程来进行学习。培训的内容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1.2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场所通常是县级的进修学校,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县级进修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管理十分松散,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教师在培训期间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对培训教师的奖惩力度都偏弱,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就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教师所在的学校对培训同样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1.3教师自身原因

首先,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尤其是很多偏远山村,一名教师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日常教学,还要负责学生安全、校园管理等多项事务,根本无暇进行教师培训。其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差,教师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教学质量的关系,乃至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所以,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师培训都存有倦怠及侥幸过关的心理,这些都导致教师培训质量不理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2.1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以往进行的农村教师培训,大多的培训课程都没有针对农村教师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角色来设置,应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加以研究,设置适合农村教师的培训课程。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对培训的内容、课程进行选择和安排,使培训更具实际意义,提升培训效果。

2.2设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进行教师培训时都应制定实施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培训有章可循。同时,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对教师培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考核。将教师培训的表现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2.3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整个培训应当以教师为本。由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立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实践性、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培训前的教师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教师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确保教师培训的效果。

3结语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相关部门,所在进修学校,教师所在单位以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培训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切实将培训要求落到实处,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作者:徐晶 单位: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小学

教育方面论文:新户籍制度改革农村教育论文

一、新户籍改革下农村教育的困境

1.农村常驻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城乡二元模式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意见”打破“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模式并且保证随迁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权利,将再一次促进曾经因为顾及子女教育而未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此前,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受教育权利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并且得不到与城市孩子相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受到“户籍”的阻碍,因而绝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家里。而今,孩子可以随着父母迁入务工地,并且在务工地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无疑导致务工人员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新户籍制度相对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给曾经的留守儿童带来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与“随迁”或曾留守的儿童相比,农村常驻儿童则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常驻儿童的家境比较贫寒,世代农耕,经济收入全部指望几亩田地。家庭经济稍微宽松的儿童已由“留守”向“随迁”或“流动”转变,而常驻儿童家庭经济不乐观,只能指望已经萎缩的农村学校。相比留守儿童,新户籍制度给常驻儿童带来更多的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较之后的失望。大批学生流向城镇、乡村教育走向衰落的同时,农村常驻儿童的教育权利及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优势资源过于向城镇地区集中,导致农村常驻儿童失去了一些教育机会,这对乡村常驻儿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2.学校教育“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城市主义价值取向,前者更多为“为农”模式,后者更多为“离农”模式。教育价值取向的“离农效应”强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新户籍制度在推动进一步城市化中,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受教育的目的转向“离开农村进城”或者“跳出农门”。在当前情形之下,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就是如何比照城市教育,使之朝向城市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依然陷入“读了大学回到农村即是没有出息”之悖论,更多的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碌碌无为也不愿意回去建设乡村。其次,在教育者方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农村教育已经不能依旧为“农村服务”。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人也应该全部离开农村,因此农村教育目标在于“离开农村”,或者产生“农民无用论”抑或“农村无前途论”。第三,长远发展上,“城乡二元户籍”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长远来看,农村已经从户籍上消失,农村在当前情况之下早晚面临消逝,随着这一思想的蔓延,新户籍使“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3.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渐行渐远

文化是物质环境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农村教育的变迁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一种综合体,然而当下农村教育的变迁逐步驱离乡村文化。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显然造成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不和谐。首先,在课程结构上,主要以考试为主,农村学校教材采用与城市学校一样,既没有乡土教材也没有显现出乡村文化价值体现,农村教育已经步履维艰。乡村文化价值的显现不仅仅是乡土教材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乡村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即在整体乡村教育教材中应该体现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价值的充分关注与尊重。其次,在教学过程上,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室用普通话教学,然而农村学校学生有着惯用方言,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语言障碍往往难以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连,亦更加难以运用。再次,学校地理位置的设置上,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学校轰轰烈烈进行,农村学校的校舍距离农村越来越远。乡村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地域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底蕴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和机制。学校与村庄渐行渐远,甚至没有了村庄的味道,“一村一校”逐步成为美好的回忆。

二、农村教育困境背后的多重原因

农村学校的教育困境是多重的,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留守儿童转变为城市流动儿童,为留守儿童开启了“教育的春天”。对于常驻农村的儿童而言,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儿童越跟不上城市教育步伐,便对城市教育和城市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和向往,致使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在农村蔓延和越演越烈。农村人走向城市,村庄在形式上逐步衰落,农村人吸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在农村滋长,同时农村失去已有的文化之“根”,使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是城市的复制和翻版,农村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1.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学校生源困境

新户籍制度最直接的变革是促进人口的流动,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随着新户籍制度对于流动儿童教育权利的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逐步随着父母进入城市接受城市教育。“要求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改革“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是此次改革的重点,这一政策刺激有能力的或者能力比较强的进城务工者将留守在家的子女随迁进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户籍制度为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教育的春天”。且不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之后收到的教育具体如何,但是最起码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相对来说,新户籍制度对于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部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农村学校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学点更是难以维持,甚至会出现倒闭现象。一些优秀的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接受城市教育,由此而削弱原本已经与城市教师难以企及的农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于祖祖辈辈世代务农,也缺乏城市就业能力,更无法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致使农村人不愿也不能进城,这一类人群的子女成为农村常驻儿童,不管农村教育衰败到何种程度,他们始终只能在灰心、失望中顽强坚守。

2.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对农村人的诱惑

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的知识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学校教育更多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过独木桥”并且“跳出农门”。即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学生和他原本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们不断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农村学校教育有用之处不在于教给学生农村生活和生存的技能、心态和技巧,而在于诱惑学生埋头纸堆通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新户籍制度下,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并且有一部分人通过在城市打拼而获得城市户口,过上了农村人羡慕已久的生活,农村学校教育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城市生活的需求,在教学上侧重城市价值取向而相对忽略农村价值取向;“农村无用论”在农村学校的蔓延,农村不仅仅在各个方面的硬件上比不上城市,在如今信息化和城市化逐步发达之下,农村文化已然没有价值,甚至有教师认为“走不出农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需要逃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3.村庄衰落与学校“有根”文化缺失

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大熔炉,吸取城市文化,村庄在形式上衰落。生活在农村的农村人难以抗拒城市诱惑,城市文化更进一步在农村滋长,农村文化被边缘化和异化,村庄在文化实质上衰落。村庄越来越小并越来越离散是当前农村的外在特征,村庄生活进一步接近城市,甚至更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生产。农村教育本应植根农村生产和生活,但是如今的农村教育已然脱离农村传统和已有的生产生活实际。新户籍制度的根本是要鼓励农村群体转向城市,致使城市文化横亘在农村之上,农村文化被淹没甚至被遗弃,农村教育已经不能引导和发展农村已有文化,反之使农村失去已有文化之“根”。农村学校原本有传播、继承和发展农村文化的职能,农村学校是农村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他对于农村的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不仅仅没有承担起作为农村文化策源地的身份,反而在新户籍制度之下更进一步催促农村学校传播城市教育,进而使农村学校教育的传播根源异化。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三、农村教育的困境脱离及其出路

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给原已艰难的农村学校教育带来困境。应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开展适合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教育活动,以防止农村学校教育盲目向城市取向转变。

1.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

教育的权利的执行与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公平,新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村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使更多农村学生享受日益均等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让农村孩子能够得到与城镇孩子一样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教育保障和发展机会。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依赖于农村的发展,而农村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的人才储备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常驻儿童的教育状况。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应该竭尽所能保证农村常驻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特别要使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师资、设备条件与城市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向农村倾斜,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家庭子女也能够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第二,积极探索、建立公平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好地解决教师合理流动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城镇教师合理地向农村流动,切实保障流动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工资待遇及福利水平,解除他们在农村教育教学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常驻儿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第三,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解决农村师资缺乏和学生较少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包班制现状、农村复式教学、一师一校等等,采取一定的教师培训、教法指导,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之,农村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应该在政策上予以保证,在教学质量上予以提高,在生活上予以关怀。

2.城乡教育取向的相互融合

城市取向模式和乡土取向模式,两种模式没有绝对好,亦没有绝对坏,两种取向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教师对于两种取向应该心知肚明。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入城市,会让他们产生对城市教育的向往,有攀比心理的学生,在仅仅看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外在差距之下,会对农村教育失望而向往城市教育。城市教育取向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城市教育本身针对城市,忽略农村本土生活,教育出来的学生总会犯“五谷不分”的错误;其次,在农村秉承城市教育取向,实则是给濒临边缘化的农村教育再一次雪上加霜,使之更加边缘化,从而再一次减少农村生源。纯粹的乡土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纯粹的乡土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而纯粹的城市教育模式又完全脱离农村,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3.教育文化寻根与村落合体

农村文化往往与村落结合,农村文化源自村落,村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文化,二者互为依托。农村学校教师作为农村的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向农村儿童和农村居民传播农村知识和传统的责任。农村教育的文化着眼点在于农村文化,教育传播文化的功能对于农村来说应该寻找不脱离农村现实的农村文化。农村教师除了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当前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具备地方性知识,甚至出现“两栖”教师现象,他们“常常是上课的时候来了,放学就走了”,这使教师对于教学的关注度更小,对农村的乡村知识知道也少,教师作为农村知识分子的地位未得到诠释和体现。农村学校教师在农村文化中不仅仅担负起传播农村文化的责任,还有发现农村文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将农村文化与教育学生相结合。总之,农村学校在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还有一段及其漫长的路,这个过程离不开农村学校教师,也离不开农村文化。

作者:张琴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方面论文:糖尿病足踝臂指数健康教育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入住本科的糖尿病患者,共568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342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59.5±8.5),病程3~2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测量方法

患者在经过脱鞋袜仰卧位平躺至少10min之后,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超声血流分别检测双上肢肱动脉收缩压、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收缩压、PI/平均血流速度、RI/峰值血流速度。根据ABI值将受检者分为动脉钙化组(ABI>1.3)、非LEAD组(0.9≤ABI≤1.3)轻度缺血组(0.7≤ABI<0.9)、中度缺血组(0.5≤ABI<0.7)、重度缺血组(ABI<0.5)。

2结果

568例患者中ABI在0.9~1.30者320例,属正常(但是部分患者血流波形却发生了早期改变,变成了两相波形(波型B),甚至只有单相波形(波形C),显示了早期血管病变)。ABI<0.9者48例(其中ABI0.7~0.9者28例,ABI0.5~0.7者14例,ABI<0.5者6例),ABI>1.3者200例。

3健康教育方式

3.1常规教育

要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经常开展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例如每月都需要进行一次集体性的大教育、墙报宣教等,把整理的宣传材料进行传阅,将教育卡片发放给病人等,教育普及糖尿病足知识。

3.2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不能彻底预防,故糖尿病足在防治过程中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随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本身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下肢外周动脉病(PAD)的概念不清楚,尤其是无自觉症状者,还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足部不能给予有效护理,从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故加强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3.3积极筛查、早期发现血管病变

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后,下肢供血不足,可导致患者双下肢冰冷感、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但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约占10%,常规检查ABI进行初筛,ABI正常者每年检查1次,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3.4足部的护理

对ABI<0.9的患者,护理的关键是保持足部健康:及时了解足部感觉功能,防止足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每日检查足部,给予正确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每天晚上用适宜的温水泡脚,改善肢端循环。

3.5足部观察

观察足部皮肤上是否出现水疱、擦伤、裂口、足部皮肤有没有红肿,观察皮肤颜色测量皮肤温度和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状况。当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肤端变凉,肤色由白变为暗红色进而变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减弱甚至消失,表示缺血、缺氧情况严重,极易形成溃疡和坏疽。此时需立即进行治疗并预防感染,以控制病情发展。

3.6强化指导

对诊断为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实施强化指导。要求护士细致护理教育医生及时沟通,联系相关科室,有专业人员处理胼胝、鸡眼等问题;当患者有出现甲沟炎和足部皮肤损伤时,需请外科医生、伤口专科护士进行诊疗;当患者出现足部干燥和皮肤皲裂这些问题时,指导使用植物油,而足部血管病变,则要选用正确的泡脚方式和运动治疗,注意用时和运动量,长期进行运动有助于足部血液循环的加快;有些患者感觉减退,要知道患者防止外伤、烫伤等意外情况等

4讨论

ABI检测,作为早期PAD的初筛、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病变进展的监测、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已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加之该方法较DSA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是溃疡,严重者需要截肢甚至死亡。本科室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行踝臂指数进行测定后,进行足部护理的同时还会依照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根据测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掌握不好的患者,了解原因后给予指导,帮助患者端正态度,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从而减少和预防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陈云红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内分泌病科

教育方面论文:图书馆慕课与艺术通识教育论文

1对慕课的认识

1.1信息网络化

由于慕课的教学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学习一门课程,所以采用网络教学是慕课的主要方式。

1.2开放式教学

在优质生活的今天,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普遍升高,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采用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只需要一台联网的手机或是电脑就可以集结大师讲堂,汇集百家名著,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花更少的钱学到更好的东西。

1.3教学模式完整

慕课的授课形式是将“讨论式”代替原来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据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较为薄弱,而利用讨论的形式则可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加强。此外,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利用网上学习,增加相互沟通的机会。

2理工高校生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理工科高校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这样会造成学生重物质、轻思想的观念,由于长时间对技术的偏重,限制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情况相比较,理工科高校的艺术通识教育显得更加薄弱,所以对其的发展更是迫在眉睫。艺术通识教育以独特的形象对人的情感进行直观的体验,有利于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创造能力。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进行协调与发展,既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自身人格权不被侵犯。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钱学森先生曾经对创新思维进行讨论的时候,提过“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他觉得要将创新思维融入理工学科工作者的艺术修养中去,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段话的提出对今后培养艺术教育的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994年美国的著名书刊《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但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长期以来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化、抽象化科学思维,导致其在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后接受的也是单一性、职业化的专业教育,普遍缺乏艺术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是理工科高校的首要任务。

3图书馆慕课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由于长期处在定式化的办学理念,导致理工科在开展通识教育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比如: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艺术课程相关的配套硬件设施不完善,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制约通识教育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在艺术文化的实践及设计活动中很多方面都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对于开展通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图书馆的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对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1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由于受理工科院校教学环境的影响,它的硬件设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为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单一的教学环境,而对于艺术类的课程学习来讲,它是需要较大的自由度。这导致学校一时之间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室及实训室,相反的,图书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都会配有讨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同时提供虚拟参考与服务,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形式下不断完备信息的共享空间。针对慕课具有开放的性质这一点,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大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图书馆更容易获取所需的相关资源,图书馆无疑是学生进行艺术通识学习的最佳场所。

3.2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时间

据研究所知,艺术类课程的上课时间一般都是不固定的,与之相反的理工类学生的课程设置则都是采用分节方式进行,这使得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是很短的,而艺术课程设置的自由特性也遭到限制了。图书馆慕课因为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所以最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由进行艺术课程学习的可能性。

3.3慕课的发展为理工科高校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由于理工类高校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自身学科资源的分配不均,又将艺术通识类课程排除在必修课和专业课之外,使其能够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由于任课教师的资源有限,其教学的质量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较大差距,很难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而慕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或者学者,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集结最优质的资源于一体,更容易吸引学习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4不断完善慕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而慕课则是以“讨论式”的模式开展,这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它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试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掌握讲授内容的5%左右,而新型慕课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实践练习或者讲授给别人等即时的学习方式,其学习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75%以上。同时,慕课还有一套合理的时间分配和课堂安排,增加了学习成员进行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

4图书馆慕课在通识教育中的职能

4.1本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创建者

由于图书馆教师在相关文献信息检查与搜索方面的技巧占有较大的优势,且将图书馆海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作为依托,对建设慕课资源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及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些图书馆教师本身具有较深厚的艺术文化功底,所以通过和艺术类教师合作,有利于创建出自身特色的艺术慕课课程。

4.2本校通识教育的提供者

由于慕课自身就是一种专门的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理工科高校的图书馆应该有目的地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对艺术通识类课程的形成找到合适发展的体系,以便于广大师生学习。如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有大量优秀的艺术慕课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了更加丰富的条件。

4.3慕课有关资料的配置者

艺术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知识来填充,可是学习慕课的时候,学生不一定时刻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查询和浏览。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与艺术课程建立相关的联系来配置各种形式的与慕课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在线阅读本馆的电子资源,对于只有书本知识的部分,为其提供详尽的馆藏借阅方式。

4.4移动学习方式的支持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阅读的方式随处可见,图书馆可以提供智能平板电脑等设备对应的慕课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该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艺术通识课程的学习,更可以随时利用手机查找相关资料,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5结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及开放性,理工科院校通过采用通识教育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艺术,为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艺术通识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柱坚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教育方面论文: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用和谐的课堂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的优秀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对于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据此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相对孤僻一些,他们的外在表现就是内向、拘谨。据此,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搭建平台,如在歌曲练唱环节中,给每一名学生试唱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胆子较小,性格拘谨、内向的学生要予以更多地关注,并对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无形中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二、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和技巧,从而推动学生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有的学生可能对于音乐课程感兴趣且悟性较强,但是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相对较弱一些,这类学生往往因为不擅长而对音乐课程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种心理归根结底是一种畏难、逃避心理,据此必须要予以引导和解决。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引导,这就意味着音乐教师要挖掘所学音乐作品的内在因素,实现对学生思想、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引导。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出发,在学生学习、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们的道德认识,这就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而针对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因为自身条件的差异如声音条件不好、抓不住节奏、跑调等问题,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来给这部分同学提供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在这部分同学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同时在方法和信心上予以引导,这样可以逐渐使这部分学生摆脱忧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学习经验,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以作为前车之鉴,并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三、利用歌词来感染学生

歌词在一首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和感染力都在歌词里,要唱好一首歌,必须先充分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义。在学习新歌之前,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我会让学生用歌曲所需要的感情来朗诵歌词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歌曲《可爱的家》时,首先通过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怀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来朗读歌词,然后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把握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最后,通过歌词的震撼力来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四、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我们可以用抽象思维方式来演绎生活,而学生却只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他们对来自于教师成人式的爱与关注不容易领悟,他们需要教师真正能触及并适应他们心理发展的爱与关注。教师要放弃成人的思维规律,让他们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尊重孩子,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允许孩子问题的存在和想法的表达,并适当地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去经历、感受和体验。总之,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出自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会在感受中学、在游戏中学、在讨论中学、在发现中学。真真切切接触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忌“五音不全”,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在他们打开音乐教室门时,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

五、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要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落实全面育人的理念,在重视学科知识渗透的同时也要落实对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们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秀丽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户远寨小学

教育方面论文:科学考察船安全教育论文

1.科考船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在船上工作的船员都受过各种专业的应急训练,海上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应急时容易很快进入状态,但由于觉得自己很熟悉,个别人存在思想麻痹,疏忽大意,所以解决这些人的思想上的问题成为船舶安全教育的重点。只有这样把在船的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都调动起来,才能使船舶真正处于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教育之真正目的。安全教育工作应结合各种演习对船员和考察队员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同时应尽量结合一些案例和实船情况,枚举出可能出现的险情和应采取的措施。

2.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大致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身安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人身安全影响其后面每一个家庭,进而牵扯整个单位、整个社会,我们强调人身安全也是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在船上非常狭小的地方,每个人先学会自我保护,每个人都把自己保护好,整个团队自然而然也就安全。无论执行那一项操作,都不能仅仅靠一腔工作热情,而是应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作业,任何作业不能因为违反操作规程,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特别是在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特殊天气、特殊情况,如在恶劣海况不得不进行的操作,应该更严格按章作业,加强各种保护措施,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工作中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团队意识,团结协作,相互照顾,注意相互间的相互提醒、相互保护,使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比如在工作中,有人看到某种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存在,马上提醒或者立即制止,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很简单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相反,即使侥幸不出事故也会造成险情。再如某一航次执行地质采样作业,工作很艰苦,也很危险,所以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甲板作业的各种安全注意事项,采取了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可个别人因为不习惯戴手套工作,觉得戴手套工作不得劲,就擅自赤手拆卸取样管,这些管子见水很滑,一不小心脱落正好挤在了他的食指,造成食指骨折。

无奈船舶返航就近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才幸免上是进一步恶化。还有一个航次是在船员就餐时,前面一个船员在蹲着打菜,后面一位端着一碗汤等候,前面人站起时后面的一碗汤正好撒在后背将其后背烫伤。当时由于船上的医疗条件有限,对烫伤处理不当,再加上天气太热,造成了烫伤同志后背大面积感染,船舶也是被迫返航,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某岛的医疗所大夫的协助下得以救治,但是船舶海上连续观测作业被迫中止,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一次又一次的教训,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海上工作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人身安全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影响到家庭、社会,影响到船舶的安全作业和科考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船舶安全是所有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平台。船舶是人员和设备的载体,没有船舶的安全就没有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全体出海人员应全力以赴的保证船舶的安全。船舶安全教育主要根据航次任务特点及出海人员结构、素质情况,结合本船具体的船况及其主要设备的工况。充分利用航前安全教育会、工前会、现场会、总结会等,采取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行有效安全教育以确保船舶的整体安全,而船舶的安全教育不仅仅限于船舶技术方面,也通常表现在日常的一些小的生活问题,船在海上航行或作业存在空间有限,发生事故后不能得到有效的外援支持等,为此每个人必须从点点滴滴的琐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保护好船上生活和工作的平台。比如有人习惯躺在床上抽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坚决制止,否则就很容易酿成灾难性的事故,这在航海史上曾不止一次给我们船上安全提供了的反面的教材。再如影响值班船员休息的问题,虽然STCW公约对值班船员的休息作了确切的规定,对所有负责安全、防污染和保安值班的船员,在任何24小时内不少于10小时且任何7天内不少于77小时。休息时间最多分为2个时间段,其中一个时间段在6小时以上,连续休息时间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14小时。(紧急和其他超常情况除外)船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疲劳操作,10小时最短休息时间可以减少到不少于6小时,条件是这种降低不得超过每周2天,工作小时最长每天不应超过12小时,工作小时的一般规定可以不计必需的日常工作,如就餐替人或正常交接班所需的额外时间。

船上工作的特殊性不可避免产生加班加点的情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休息的矛盾,必然造成人员的疲劳操作,给船舶航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船上非紧急情况时禁止大声喧哗,进出房间必须将门轻轻关好,一些影响休息的工作噪音应选择合理的时间,对于两人以上的房间在排班时应作合适的调整,防止相互影响。这些琐事虽然不会对船舶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可以使船舶安全问题陷于被动,并且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后果不堪设想。在对待一些关键设备的操作上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人员在操作时不管你有多熟悉都切忌投机取巧,马虎大意。各安全装置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必须在操作前熟知;操作前各种检查和整理工作必须按规范有序地进行,对按操作规程和步骤进行作业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以便能够采取有效的应急与应变反应措施。如雷达标绘对每一个驾驶人员再熟悉不过,对于雷达的操作几乎所有的驾驶员都熟悉其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但在航海实践中发生在个别驾驶员身上的事情出乎人意料。简单的海图作业也会因为粗心大意,导致船位差异以至使船舶搁浅。科考船的海上工作必须强调船舶安全,一旦船舶安全出现问题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人所共知的1999年11.24大舜轮事件,造成了船毁人亡的灾难性特大事故,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某考察船在雾航中没有严格执行雾航规定,与某轮碰撞致船沉没,虽在船人员幸免遇难,但价值连城的考察船永远沉睡于大海,无数灾难性的事故都会危及在船人员的生命。基于此一旦出海人员赖以生存的平台的安全没有了保障,船舶安全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在船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保证船舶的安全,才能使生活在船上的每一个人的人的安全得到保证。科学考察船仪器设备种类很多同时也很昂贵,甚至超过一条船的价值,用这些宝贵的仪器取得的资料和样品同样价值连城,如何保护好这些仪器设备和取得的资料和样品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科学考察船出海执行任务就是为获得海上调查数据和取得样品,而这些数据和样品基本都是依赖于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得。而海洋调查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都精密且价格昂贵,海上作业风险较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设备丢失或损坏,往往一个小的过失就会给国家造成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如果再加上科学考察的损失那更是无法估量的。在过去的海调实践中,曾发生过仪器设备因进水而损坏,因仪器与船体碰撞而损坏,因设计不周造成仪器丢失,因磨损导致设备丢失,因操作不当而导致仪器设备受损甚至丢失;同样因为疏忽大意造成大量样品丢失,船舶驶进大风区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一下就在瞬间化为乌有,让人痛心。为了保证我们能够完成科考任务,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总结以往的经验,汲取教训,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海洋科学考察设备仪器都是反复使用的,海上工作时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加一份保险就减少一份风险,同时在停船作业时将船舶之于下风下游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船舶对仪器的磨损和损坏。保护好仪器设备,取得科学考察所需的资料和样品,这是科学考察船执行任务的目的。海洋环境的安全同样是科学考察船安全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科学考察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海洋,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后代。在探索海洋、认识海洋同时应该保护好海洋,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的海洋,这一点比海洋科学考察更为重要。每次科考时总能碰到成群的鱼在清澈的大海里嬉戏玩耍,不用说作为一个海洋科考人员,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会油然而生要将她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海洋的环境保护好,让她永远清澈透明,让海里的生物永远健康安全的生长。为能达到保护大海的目的,科考工作必须从点点小事做起,严格执行MARPOL公约规定处理各种垃圾和废弃物,履行好保护大海的义务。安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航次的工作与生活中,科学考察船的管理者应牢记责任和使命,亲自管安全、抓安全、层级负责,建立健全科考船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无论是人员自身安全、船舶安全、仪器设备的安全还是海洋环境的安全都必须引起各位出海人员的高度重视,否则安全教育就毫无意义。

3.安全教育取得的效果

海上工作的实践证明,科学考察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出海人员安全意识、团队精神,能够使得海上科考工作取得明显的安全效果,人员伤亡事故和船舶毁损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特别是出海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大家都会自觉地遵守船上的安全规定,船内任何得异常情况都及时的报告并作现场处理。而在安全防污染方面,通过出海前的安全教育,使得出海人员具有了很强的安全环保意识。

作者:石凯 张志平 张士中 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