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0 05:12: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快乐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阐述
“快乐体育”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形成融洽、合作的教学气氛,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过程能够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在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快乐情感。大胆的将“快乐体育”的内容引入中学体育课堂,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快乐体育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快乐体育的施教特点
“快乐体育”是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三方面进行突破研究的。希望寻找一条新的教学模式,避免在中学塑性阶段对学生进行机械化的成人教学模式进行宽泛的教育教学。对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学生在活泼、形象、轻松的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的接受,使课堂气氛快乐、轻松,综合归纳“快乐体育”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学生练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开始一堂课,使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将快乐体育内容引入准备活动,采用一些娱乐、游戏、竞技和富有开发学生思维、智力方面的游戏内容,如动作反应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变换队列练习等各种趣味和竞技性练习,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与练习兴趣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在做准备活动时,应尽量动员学生参与组织活动,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引入快乐体育内容,更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使学生经过准备活动即刻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
2、大胆引入“游戏”内容
快乐体育施教过程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快乐的活动过程,即在体育练习活动过程,将动作练习、掌握方法、锻炼身体融合一体,将教材内容与增强体质因素贯穿其中,注意引入适合中学特点的游戏内容,以快乐的游戏形式进行课堂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节课堂的练习情绪,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方法
1、建立以学为本的新体育课程体系
当前体育课程突出术科教学,课程内容陈旧、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为此,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与学方法上做出全面调整。新课程的确立应本着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设计个性化、综合化、科学化的体育课程观。在教学内容上应淡化“竞技体育”教学模式,树立“健康为主”、“德育优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必须走开放式的育人之路,探索新教法、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区别学生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思,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能动作用中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在进行快乐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堂一些活动性游戏内容,如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游戏内容、方法的创新,例如在进行人、虎、枪的游戏时,其中游戏内容含义是:人使枪,枪打虎,虎吃人。如果一方出人而另一方出枪,则人胜枪。这个游戏可以让两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集中集体的智慧,事先将对方可能做出内容加以预判,进而实现战胜对方而取得胜利。经过多次反复的游戏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战术意识。这种快乐游戏效果,可以让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取得创造性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快乐的创造者,达到快乐体育目的。
3、促进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无论教学过程、德育过程都无一例外的凸显人的情感发展,包括感受性、体验理解水平、情绪情感表达、交往等,体育教师同样需要这些能力去构筑一个安全、信任、轻松、尊重、和谐和鼓励学生成长的环境。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最大缺陷就是注入式“为教而教”,教学中“有形无神”,单一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锻炼的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中区别对待原则。在实践组织上习惯按常规组织教学,只注重形式上的男女分班上课,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不同层次教学。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不同时期的身体状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活动变成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为。
四、结束语
对当代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远远不止这几个问题,构筑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学体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必须依赖中学体育工作主体——体育教师具备独特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方法上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改变传统体育教育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重复的做法,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运动动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投入,贯彻中学体育教学新思想,探索新路子,才能使体育真正发挥健身、育人的功能。
作者:耿娟 单位:陕西勉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坚持人性化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基本教学流程优化出发,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跃起来,达成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重难点进行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快乐教育理念应用实施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G623.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快乐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快乐教育的模式,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和讨论活动中去。
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分配不够合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在活动中,缺乏小组交流的环节,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只需要跟着教师走,但是其思维活动却停留在被动安排的状态之中,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推行高效的教学问题设计导入,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调节课堂教育的节奏,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语文知识中问题的解答不止一个面,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传统思维活动中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采用快乐教学理念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分配任务进行高效学习。在学习目标明确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思维碰撞的乐趣。并且在质疑与反思中,加深对于课文主旨和生字词的理解,在学到型的课程学习活动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更容易拥有语文能力提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快方逃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一)贯彻快乐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讨论培养思维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流程。采用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质疑来展开自我攻关,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归纳文段中的“字”、“词”、“句”的使用手法,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在快乐教育理念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活性,鼓励学生以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去,显著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发现生僻的字词,并且可以自行采取查阅工具书的方式,了解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应该采取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小组交流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发言,对小组交流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积极培养学生“讨论习”的基本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快乐教育的理念,教师应该以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文中的背景资料,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通过描写作者在异乡赏月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抒发了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逐步实现记忆诗文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和绘画比赛,为学生提供剪裁用的工具模型和图纸、水彩笔,让学生根据四句诗中表现的内容重现场景。学生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使用记录纸和水彩笔将诗人依靠床边,抬头望月思念故乡的场景画出来。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布置在教师的区角位置。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比赛,根据月亮初一、初八、十五的不同形状,进行剪纸比赛,并且比较学生剪纸作品中的月亮大小和形状与月相变化的程度,看谁的剪纸作品表现出的月相变化更加准确。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完成教学计划,还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学到最快和最好。
(三)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快乐探究,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组织和参与语文学习与讨论的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友好配合,并且对没有交流的学生进行约谈,帮助学生排解羞于讨论的情绪。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如果与他人产生了矛盾,教师应该及时地介入并且给予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创造轻松愉快的小组学习环境。并且在目标教学中互相帮助。按照分四个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黑板板书的生僻字词进行读音标记和解释意思,在竞赛中看哪一个小组成员标注的最全面,并且对完成程度高的小组成员提出表扬。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习方法的引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快乐教学法,重点是要体现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切实深化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成长和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努力思考问题。语文中古文篇章、名家小说作品、优秀散文,对一个民族的品格塑造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适度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学工作。在小组探究中,各个成员学习的目标明确,在合作活动中学生努力探疑解惑做好自己的一份任务。在小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积极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语文课本中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其他同学讨论,追本穷源及时地解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组形式的不同安排,按小组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每一个人对于语文知识中课文内容掌握的进度不同,展开因势利导的教学活动,设置符合具体教学环境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分析
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之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质可以得到升华,由于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每个单元的阅读导语,一般会紧紧围绕着单元中的内容和课文的主体展开。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主旨思想和作者生存的时代以及文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介绍。
以鲁迅的《落花生》课堂教学为例: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且主要讨论生活中对于花生这种常见食物的认识和了解。
其目的是勾起学生思维的活性,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分享在家庭中一起煮花生、吃花生的快乐经历,增强对于课文内容学习的期待感。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从而加强对于本节课程知识的记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要当天消化,要先复习之后再做练习题。复习工作必须要经常进行,每一个单元的课程知识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将所教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并且形成复习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中列出的大项进行复习,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刻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复习的纲要文件,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效率。在课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识生僻字与写生僻字。学校在针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将“多音字”、“近义词”的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衔接,对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采用PPT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观看花生种子、植物茎叶和果实的图片照片,并且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农用工具,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花生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花生的喜爱。展示农民伯伯劳作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良好意识。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记忆效果也更好。
四、结束语
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开展课程教育工作,教师应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学习活动中感到快乐。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到活泼有趣。这种p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天性,符合小学生比学赶帮的心理特点,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感受与本堂课的教学主题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课文中的主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能力。
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坚持“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办学精神,通过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注入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坚持“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理念,扎实、有效、创新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助力教学改革
新一轮的五年规划,学校明确提出了“一三五”计划,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全国知名学校。信息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将为现代化、集团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量身打造了《青岛实验初中“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从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项目、财政预算编制、队伍保障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跨越地率先建成“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推动学校现代化、集团化的发展。为此,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下设六大职能小组,在网络安全、基础建设、教学融合、德育、学校宣传、学校治理、技术保障等环节,明确任务职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工作。委员会以年度教育教学年会为节点,对一年来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编辑信息化专册,汇报成果、征集意见与建议。
二、提升软硬件整体代际水平,推进深度融合
信息化基础建设是信息化与各方面工作融合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学校相继投入使用远程课堂、升级电子书包平台、更新“新班班通”设备,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新增了3D打印机,更换了150台教师办公一体机和新一代计算机云教室等。与之配套,学校陆续开展了教师的信息化运用培训、应用示范课等活动,特别是开发能体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竞赛等活动,把硬件的功能发挥到最佳。
注重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纵深融合,变革教学方式,聚集学科教学资源,为教师、学生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一是充分利用“新班班通”的集成特点,挖掘各学科教学资源,改进知识呈现、效果评价方式,借助先进的音视频技术直观、立体、形象呈现知识、实验过程等,让课堂更加有趣和有效;二是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功能,更加规范、全面地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师生沟通交流的便捷化:三是充分利用电子书包,为学生们进行探究式、自主合作学习提供支持,并加大即时反馈功能的开发与使用,促进课堂评价的及时与高效,有效减轻师生负担;四是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录屏功能,鼓励教师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录制下来,聚集成学习资源库,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反复观看,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整理、优化,争取形成新的微课程资源库。
三、注重创新驱动与资源整合,开展专项培训
一方面,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主要采取三种不同培训策略:一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与教导处共同制定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工程的系列培训计划,从文本编辑、数据处理、电子白板使用、微视频的制作与编辑到校内云盘使用等,全部由校内教师主讲,注重教师既有水平的迭代式提升,帮助他们不断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授课形式与评价方式,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提升;二是教师暑期赴北大研修,提升理念;三是结合远程课堂和“新班班通”,邀请供应方的专业团队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效融入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等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优秀素养提升。具体包括:继续完善“实验初中快乐微课堂”建设,实现各学科视频化课程资源聚集,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足量的学习资源;继续完善网上测试程序,把微课学习与效果检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做好“乐享――学生学习共同体”网络空间,汇聚学校“乐学榜样”的经验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资料等,为学生搭建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在有效介入部分学科的跨学科整合的同时,实现“信息技术课”的创新整合,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整合信息技术课本、创新课程、信息技术考试、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打造实验初中的校本信息化教材。
四、完善数据驱动和网络保障,打造“智慧”校园
不断完善、开发数据平台,持续提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网络化、数据化水平。完成“教学管理平台”整合,在成绩管理的基础上,将学习过程管理纳入数据库,尝试记录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完善学校已经使用十年之久的选修课报名平台,下一步将完全实现网络选课、走班上课;拓展现有主要用于网络阅卷的数据平台的功能,将作业、日常测验纳入阅卷平台,实现错题汇聚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精准教学;继续完善网络报修平台,通过网络报修数据,发现技术保障和设备运行情况的规律;创建“实验卓越云平台”,进一步优化无纸化办公环境,实现“个人文件”与“公共文件”的移动式管理与应用,实现校园内网络资源的集成与融合贯通,特别是有利于加强网络病毒传播的管控,提高了网络安全。
五、促进信息技术与文化渗透,服务区域均衡
信息技术与文化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激发。让远程课堂成为校际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成为友好的使者。深入探索与国内外友好学校实现远程课堂同步,做到课程资源、师资共享的同时,与集团内学校实现网上教研、网上集备,互联互通,搭建起相关平台,为学校集团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大与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的互动交流,努力探索远程课堂常态化,通过打造学习共同w,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拓宽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管理渠道,打造校内“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教师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实现成果分类、分级管理,为学校职称评定、表彰等人事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精准服务。建设好“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共同体”,汇聚教师们的科研文章、获奖论文、发表著作、读书心得等,方便教师交流与学习。
学校将进一步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坚持“统筹规划、育人为本、应用驱动、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努力争创首批信息化示范学校,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根据脑科学理论,人脑的发展水平说明对幼儿童进行早期开发完全是可能的,而且幼儿早期具有学习的潜力,必须及时开发才能发挥效益。同时根据最佳期理论,提出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期为幼儿童。幼儿童期是学习英语口语的最佳年龄阶段,同时,幼儿童又具有好奇多动,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点。因此,强制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正如托尔斯坦所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学习就可以不成为负担,而成为其执著的追求。开展早期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英语是否有兴趣。兴趣不一定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导”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幼儿童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安排学生活动,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一、巧设游戏活动,让孩子要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而英语游戏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尽可能运用游戏,如猜一猜、小组比赛、讲故事、擂台赛等,让他们在“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度过“短暂”的课堂中。如运用“下滑梯”(Down the slide)或“上楼梯”(Up the ladders)的游戏,具体方法是:把游戏板分为几种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不同的句型,孩子掷骰子,移动游戏板上的标记,并就所在方格的内容做陈述句或问答练习。当走到梯子底部所在的方格后,就顺梯而上,以梯子顶部所在方格作为新起点。第一个走完格子(到达finish)的为胜者。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同时又能“寓教于乐”,启迪智慧。
又如在操练there be句型时,运用“猜”的游戏,教师事先在包里放好水果、学习工具等实物,让孩子在外面用手摸,然后用“There is a…….”或“Is there a……?”句型来猜,猜对而且句子正确的给予奖励。孩子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牢记了要学的句型并能及时灵活地运用。
所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孩子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运用歌曲、小诗、数来宝,让孩子乐学
歌曲是诗的语言和优美音乐的美妙结合,它不仅易被孩子接受,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享受,并且可以集中孩子注意力,提高兴趣,乐于求知,又能巩固和加速记忆所学的知识。如学习where is句型时,学唱《Where is My Pencil》这首歌,边唱边用手势表示,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where’s句型,以及in、on、under、behind、near等介语的运用。歌曲还能使孩子接触到大量的英语,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如学唱《Rain how Song》,歌词中“Red and yellow and pink and green, orange and purple and blue. I can sing a rainbov song.”短短的两句话,孩子便能很快地记住彩虹的七种颜色,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孩子就能脱口而出。
此外,通过小诗、数来宝等形式,可以训练孩子英语的节奏感,丰富孩子的想像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水平,如教数来宝《Clap Your Hands》时,教师让孩子先听录音,跟着音乐节奏,带领孩子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语感之后,不用任何解释,孩子就掌握了“拍手”、“摸脚”、“摇头”等词的英语表达法。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词汇改写句子,培养创新精神。
所以,运用歌曲、小诗、数来宝,可以使孩子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电教媒体,让孩子会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形成有赖于一定的环境和背景,而课堂上仅利用挂图或教师的语言创设的情景,往往使孩子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虚假、枯燥。多媒体的教学,使教学信息通过视、听、动感与一定的情景的结合,生动逼真地显现出来,促使孩子积极感知,启动英语进行思维,其效果比单一的方式要好得多。多媒体中,语言材料不但结合声音的刺激,而且往往结合情景与动作,使语言材料变成形象生动的教材,并使许多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感观获得。如在教《The Rabbit and the Tortoise》时,通过兔子的跑和乌龟的爬,以及兔子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使孩子很容易理解fast,slow,proud等单词的意思,并能根据故事情景,很快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又如教《Fox and Bird》时,教师先播放这一故事的动画片,孩子看着这些生动、美丽的画面,极为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趁机发问:Do you like this story?Do you want to learn it?来激发孩子的强烈求知欲。当再次重播时,教师不断将画面定格,让孩子从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例:通过狐狸流口水的情景画面,使孩子很容易地理解water这一单词的意思,且不会跟名词的“水”相混淆;通过一条鱼从小鸟口中掉下的情景,使孩子更易理解“fall down”的含义,等等。人人参与仿说、跟读,设法记住画面中人物的对话。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灵活运用。
这种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深深感染着孩子,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新鲜、新奇、兴奋且放松的心理状态,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情景表演,让孩子乐学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来说,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指出:“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的语言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这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让孩子在生活情景中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对话表演,把课堂教学融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之贴近于生活,从而培养孩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又比如,在学完Unit 8(Book III)后,组织“看病人”(Visiting A Patient)短剧表演,把教室的一角当作孩子的家,放上椅子等,让孩子分别扮演Mary,Mary’s Mummy, Mary’。Classmates. 这样情景的创设和编写,不仅有真实感,还有很大的趣味性,既复习巩固了学过的语言内容,活用了所学的知识,使语言能力在经常使用中逐渐达到规范、熟练和多样化,又增进了幼儿间的友情,并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像力,启发了孩子的思维,并发展了孩子的智力。
我们不断探索英语教学规律,寻求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方法,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英语实验立意并不仅仅在于增设一门英语课程,提高孩子的英语技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孩子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意识,培养跨世纪新一代人。
【关键词】 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快乐
思想决定行动,正确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我们倡导的“快乐教育”办学理念,就是在“快乐”理念的润泽下,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多年来,我校基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园生活单调、教师工作倦怠等现象,凝结班子成员的智慧,提出了“向善守正,快乐健康”这一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享的校园文化主题,努力使师生在愉悦的工作学习中品味快乐,在自身的成长中获得满足,并将这一理念渗透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环节之中,同时也统领着我校的一切工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在工作中品味成长的快乐
1. 夯实多样的培训行为,体验专业成长之乐。一是强化读书学习。二是拓宽培训渠道。除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传统培训方式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全体教师参与“网上研修”活动,通过与专家近距离沟通交流完成线上线下研讨任务等方式,使教师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更新理念,体验到快乐人生。三是整合教学研修活动。
2. 着力常态的教学行为,体验职业成就之乐。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我校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将“自主学、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对生命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随着我校教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教师体会到了精彩课堂的幸福和喜悦,进而使他们在成年之后再一次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3. 凸显科学的管理行为,体验人文关怀之乐。为了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治校方略,激励广大教师勤奋工作,学校还真心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都尽量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坚持科学可行的制度管理与细致入微的人心管理相结合,践行着“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管理理念,激发教师努力建设学校的责任心,使教师在民主、尊重、交流、碰撞、探讨、激励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工作,体验实现人生梦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学生在学习中品味成长的快乐
1. 打造鲜活的生命课堂,体验自主学习之乐。课堂是学生学知识、掌本领、展风采的舞台。在课堂上,有心灵的交汇、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语文课上,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数学课上,操作验证、合作讨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美术课上,学生奇妙构思、挥笔毫墨,提高了学生鉴赏美、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所有学科、所有课堂,无不创设着最佳氛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之乐。
2. 创建和谐的环境文化,体验赏心悦目之乐。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根本。走进我们的校园,绿树成荫、秀美假山、多彩花卉、景观花园相得益彰。每到夏季,校园内绿草茵茵、鲜花烂漫、彩蝶飞舞,石桌、石凳分布其中。校园内“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营造了浓郁的敦煌文化氛围,其中蕴含的敦煌文化之精华,时时刻刻都在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让人耳目一新。
3. 创建成熟的校本课程文化,体验参与实践之乐。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优秀和载体。在以“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敦煌文化”为主旨的学校特色建设中,开发了《高效课堂学法指导》《国学经典常识》《绿色家园 魅力敦煌》等特色校本课程,构成了我校多元的、立体的特色课程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4.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体验张扬个性之乐。我校每学年上学期以举办“综合实践技能大赛”为优秀,开展舞蹈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书法绘画比赛、篮球比赛、冬季越野赛等系列活动。下学期以举办“校园艺术节”为优秀,举行队列队形暨健身操比赛、文艺汇演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校园生活,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又使学生们的身心与个性和谐发展,成长与快乐并行。
5.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体验交往合作之乐。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学生虽然自控能力差,但是可塑性非常强,教师要用爱心使学生们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创设和谐快乐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快乐成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这样平等交流、平等相处,让学生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感到幸福、感到快乐!
科学现象有趣而神奇,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爱探索是他们的天性,对许多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然而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个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这一天特点因势利导,抓住契机,灵活的进行科学教育,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科学教育于游戏和活动中,让幼儿在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工作中,笔者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寓科学教育于游戏和活动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科学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材料,有的具有开放性,有的具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性。这些多样化、开放性的游戏材料,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1 案例呈现
案例一:区域游戏时间到了,教师请四位幼儿参加科学区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这四位幼儿分别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进行游戏,庆庆从柜子里那起了一个放大镜,然后把放大镜放在自己的眼前,通过放大镜看事物,当他把放大镜对准教师时,突然高兴的说:“我看到你的眼睛了,你的眼睛变大了,变得好大!” 教师对他说:“我也看到你的眼睛了,真的很大!”这时,他把放大镜反过来,又朝我看,他自言自语的说:“从这边看也很大。”说完,他就走到植物角,用放大镜对着一盆吊兰看,看了一会又把放大镜反过来再看,翔翔看到庆庆拿着放大镜在玩,就放下了手里的吸铁石,也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放大镜,跟着一起看,然后他高兴的叫着:“花变大了!”两个人就这样拿着放大镜到处走,看到好玩的东西就照一照,时不时的就能听见他们说这个变大了,说那个变大了,玩的不亦乐乎。
这时,家汇拿着一面镜子在照自己的脸,一会点点眼睛,一会又冲着镜子笑了,她对边上的璨颖说:“看,这是我的眼睛,这是我的嘴巴,哈哈,真好玩,你也来照照。”璨颖就那起镜子对着自己照了起来,家汇就凑过去和她一起照,她指着镜子里的两人说:“我有酒窝,你没有哎。”璨颖说:“我这边有痣,你没有。”两个人一边照镜子,一边讨论两人脸上不一样的地方,玩的也很开心。他们俩在游戏中认识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也知道了五官生长的地方了,在游戏中孩子们的互动性很强。
案例二:陀螺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游戏,当教师向孩子们出示这些外形十分可爱的陀螺时,孩子们都把目光聚集到这边,有些比较活跃的幼儿就马上拿起一个陀螺说:“我的是只梨。”另一个小朋友马上举起自己手里的陀螺对笔者说:“我的是只苹果” 教师问他们:“这些玩具的外形像水果,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是所有的幼儿都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教师对他们说:“它叫做陀螺,那你们知道陀螺是怎么玩的吗?”大家都开始拿起手里的陀螺玩了起来,我看到家荷用小手拿起陀螺的柄,然后把陀螺的另一端放在桌子上,用小手轻轻的一拧,陀螺就转起来了,但是没过多久,陀螺又马上倒了下去。教师对家荷的这一行为马上给予了表扬和评价:“家荷做的真棒,她呀知道用手轻轻的一拧,陀螺就能旋转起来了。”家荷听到了笔者的表扬,马上高兴的说:“我家也有的,妈妈买给我的。”笔者说:“你把自己知道的本领告诉大家,让大家都知道了怎么玩这个新玩具。但是呀,我们看到,家荷在玩陀螺时,陀螺马上就倒下了,我来看看谁能让让陀螺旋转的更久,更稳?”这时候大家又开始玩起手里的陀螺,并和边上的幼儿互相讨论了起来。浩浩激动的说:“朱老师你看我,你看我的!”只见他的陀螺旋转持续的时间很长,问:“你做的真棒!你怎么做的呢?”“我是这样转的。” 教师说:“哦,原来浩浩是很稳的拿起陀螺放在桌子上转的,这样陀螺才能转得久,转得稳,其他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呢?”大家都很积极的表示愿意,然后用浩浩的方法试着旋转陀螺,并和边上的幼儿互相讨论了起来。
2 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幼儿对这些较为新鲜的事物都很感兴趣,充分运用了我们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在游戏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照镜子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大家一起照镜子,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他们从镜子里观察了自己的五官,同样也观察了同伴的五官,无形当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观察自己和认识自己的一个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放大镜的秘密。
在案例二中,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陀螺的玩法,当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时,玩具本身所含有的科学知识已经被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吸收了。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借鉴已有的经验亲身操作,探索出了陀螺转动的方法,探究了陀螺转动持续时间长短的原理。真正做到在“玩中学”的教育原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现象神奇有趣又无处不在,幼河志哂刑焐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惊奇,以上的案例都是我们事先提供材料并有计划的引导幼儿探索,但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会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教师措手不及,为了让幼儿能更好、更多地获取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的科学教育,更要博览群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当幼儿提出问题时能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增强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快乐教育,教师要有激情,要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小学作文课上实施快乐教育方法: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为乐学而善教;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创造条件。
[关键词] 快乐教育 小学语文 几点体会 小学生作文 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追求的就是一种乐学善教的教学境界。
快乐教育亦称愉快教育,是一种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将其上升为职业道德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以良好的心境、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
一、快乐教育要求教师上课必须要有激情
教师上课时的情绪,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从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话中听到他们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浸润在这种爱的氛围里,学生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激情是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的具体的、溢于言表 的体现。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他,并且“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学好这门学科呢?
二、教师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之功效
乐观向上的教师,他所教的学生大多都能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生活的内容差不多,乐观的人,内心充满欢乐和满足;悲观的人,内心充满抑郁和烦恼。比如,桌上有半瓶酒,乐观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悲观的人却叹息:“糟糕,只剩下半瓶了”。同样是半瓶酒,只是因为人的心态不同,便有了悲观与乐观之分,这足以说明人的心态对人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凡事乐观上,朝好的方面想。有了这样的心境,使生活中有了不如意的事情,也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
三、快乐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充满爱。
教师的爱,比母爱更理智、更博大、更富有教育的力度,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最为重要的。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用真挚的师爱化为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那份亲切和坦诚,把抽象的道理变成对他们具体的人生关怀,才能谱写出新的教育诗篇。今天的师爱还应该是讲究艺术的爱,包含着辩证思想的爱。
四、快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永不满足,终身学习
㈠、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
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技巧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更多地运用于三维动画、影视广告、图形图像、网页之花等专业制作软件,这些课件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所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这就要求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㈡、要勤于学习,善于涉猎。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必须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和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
以育人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在愉快、合作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快乐教育课堂教学的特色:
1、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唤起学生对教师、同学、学习的爱,使师生的心在情感交流中相通,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习的长足进步。
快乐教育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朋友的平等关系,强调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在教师的教育与影响之下,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大家心里想着他人,关心着他人,人人都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2、为乐学而善教。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懂不懂、会不会,还要了解学生是怎样学的、怎样会的。通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会、会学,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成功中建立信心,激励学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作文是小学生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提高自身品德、文化、艺术修养的一种手段,应该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在现实中,作文竟成了小学生感到苦恼的事。我认为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把“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思想贯穿到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去。
作文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命题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参加过的活动,接触过的人,体验过的感情,甚至思考过的问题。学生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会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愿意写,乐意说;才会有效地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写得具体、真实、生动。如何捕捉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其次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
在作文评价时,我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及时让学生体会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后的幸福。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价作文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如王敏是一个作文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每次写作的时候都随便应付,而且写得文不对题,毫无内容。我采用了鼓励的办法,每次修改作文时都找出她作得比较好的地方,从刚开始的一个规范的标点符号,到精彩的描写片段,让她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功带来的幸福。结果,她的写作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对作文产生了浑厚的兴趣。
3、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创造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争取一次发言的机会、参加一次讨论、发表一个不同见解、做好一次实验、获得一次愉快的合作、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信心。
学生有差异,就不能用一样的标准,因而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等生发言要有深度有创造、中等生发言要有思路有见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勇于发言。我及时肯定每一位孩子的进步,使学生们在老师的赞扬中不断增强自信,从而激发起乐学向上的情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主动、愉快的发展。
多年以来,我坚持用“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功”的原则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积极的乐学态度,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会想、会说、会做,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乐学气氛。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克服困难后成功的愉悦,以苦为乐、以勤为乐、以创新为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此同时,使其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内容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小学生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体育教学作为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也是非常基础的课程。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各方面快速成长的阶段,是非常需要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如何传教小学体育教学的兴趣教育,提出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教,以希望能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育和兴趣教育的推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快乐教育;兴趣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缓解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还能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还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学教育总体系的内容。可以说小学体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小学体育通过影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育的内涵
快乐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目前,快乐教学已经被广泛使用到体育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快乐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是扮演“辅导”的角色。快乐教学的宗旨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教授学生一定的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课中切身的参与到运动锻炼之中,通过实践达到亲身体验的目的,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一、创建小学体育教学兴趣教育模式
(一)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素质等方面的因素,注重了解学生之间的之间的,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高学习目标,针对体育基础相对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降低体育教学目标的标准。通过不同体育标准的制定,促进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使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学教学目标,保留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成就感的同时,也提高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兴趣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材,在内容方面相对单调,编写内容专业化程度较高,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在学习体育时“学不会”,从而降低了小学生学习体育么积极性和热情,久而久之,将使小学生产生抵制体育的情绪。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标,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在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时,达到对学生兴趣的优化培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时,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教师可以采用慢动作教学,减缓音乐播放速度,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使学生熟悉音乐节奏,掌握每一个动作。
(三)创建情感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外完成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是教室外。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环境是,创建体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同时,亲身体验场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体育的感情,使学生在学习愿望得意满足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身体、思想等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通过情感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养成。
二、小W体育教学快乐教育
(一)体验快乐教育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应唤起学生的“善良”、“爱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对生命、人声的感悟,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尽力引导、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可以说,“爱的教育”是对快乐教育的延伸。教师应为学生创建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并引学生在该氛围中学习体育,从而使学生亲自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真正达到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并得到升华。
(二)培养学生个性
在小学体育中,基于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点难点、知识技能等难以掌握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更加耐心的做出领导,拓宽体育教学的内容,并做出一定的引申,一切以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教师可以指定一定的奖励体制,对于在体育学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及时的做出奖励,提高学生的快乐学习积极性。学生想要获得奖励,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遇到问题就会自助自觉的展开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每个学生独具一格的体育个性。通过对学生个性的激发,达到提高体育学习效率的同时,又为培养和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三)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生想要获取体育知识,进行体育学习,都是需要在靠老师授课来完成的。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体育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并且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完成体育学习量产到质变两者之间的转换。质变不仅仅是狭义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兴趣等方面的提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以“体育”这个外因引导学生自身内因的变化,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要培养全民体育,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由教师这个“导航”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的重要性,致使教师加强对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视。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中去,全面提升小学生素养,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的同时精神方面也能得到提高。体育教学应至始至终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采用兴趣教育和快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邮寄地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龙华街道苏州街4号 龙潭区实验学校
【摘要】广西军区幼儿园积极探索“快乐教育”园本课程,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及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等途径和方法,形成促进幼儿愉快、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快乐教育 快乐 成长 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成为幼儿喜欢的环境,让他们在与同伴和有专业知识的成人的共同生活中实现成长和学习的基本权利。
快乐与发展是幼儿生活的主旋律,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和创造宽松氛围的课程,才能使每个幼儿愉快、全面地发展。幼儿园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终身教育、后继学习的思想为理论依据,从幼儿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和提供各种适宜幼儿生理与心理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自主发展,真正满足幼儿愉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弊病,主要表现为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生活,更忽略教育对幼儿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幼儿以一种积极的个体意识去主动感受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因此,只有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准则,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才能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广西军区幼儿园(以下简称“军幼”)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指导思想,围绕培养“乐于学习、乐于生活、乐于交往”的具有充分主动性的人的总目标,通过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快乐教育的研究”,探索促进幼儿愉快、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奠定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快乐教育是以审美为中心的教育,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因此,我们把环境看成“第三位教师”,在开展快乐教育活动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著力打造园所大环境
我们对全园的户外大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按教育功能要求和不同的目标,将幼儿园大环境划分为体能训练区、自由创意区、综合运动场、攀爬区、角色游戏区、种植园、戏水池、民族商品一条街、“大地飞歌”自由墙等,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童趣化和可选择的环境,还有开阔的草地、安全的塑胶地板、可移动的多功能游戏材料以及可以自由涂鸦的艺术长廊等,让幼儿来到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游戏场地,能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兴趣,不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都能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游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保护了幼儿的天性,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促进了幼儿自主健康成长。
(二)创设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快乐教育环境
1.创设专门的艺术活动室。我们通过创设艺术活动室,如音体室、电子琴室、打击乐室、多媒体活动室、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读室等,吸引幼儿乐于参加快乐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更自由、更宽松的表现与创造的环境。
2.创设户内户外艺术游戏场所。我们创设了大型户外自由创意墙、编织园、美美发屋、田园花都、巧手剪纸廊、化妆舞会场所等趣味性、艺术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区域环境,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还利用社区环境,带幼儿到市博物馆参观壮族服装展、到民族文物苑观看壮族的歌舞、品尝壮家小吃等,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3.建构班级艺术区域小环境。幼儿园各班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了涂鸦墙、小舞台、童话屋、星星音乐厅、美工小作坊等,将艺术品、艺术工具、艺术材料等放置在活动区内,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使艺术活动区成为幼儿抒发情感、表达自我、想象创造的理想场所。
(三)创设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的精神环境
我们要求全体保教人员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幼儿的发展。
二、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快乐发展的需要
军幼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将快乐教育与特色艺术教育相融合、正规艺术活动与非正规艺术活动融为一体、技能学习与游戏表现双向开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主题教育活动
即以幼儿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石,从幼儿熟悉或关心的事物中选择主题,围绕主题结合幼儿实际能力、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教育活动。我们把快乐手段作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鼓励幼儿运用艺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使幼儿在不断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成长。如大班主题活动“生日快乐”以幼儿过生日为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创造性地用绘画、歌舞、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幼儿分享、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发展。
(二)专项功能室活动
指创设以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活动为主的专项功能室,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中获得发展。专项功能室的活动流程如下:向幼儿介绍新的表现材料、表现内容――幼儿自主体验――分享经验,交流讨论,集体学习新的艺术表现技能――幼儿用已掌握的技能和表现手法去创造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如在“美术创意室”,围绕“民族村”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向幼儿介绍竹筒鱼、酿田螺、三角粽、五色糯米饭等食品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制作方法,准备了芭蕉叶、米、各色纸、田螺玩具以及绳子等制作材料,指导幼儿自主体验制作壮族特色小吃的方法,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感受制作的快乐。专项功能室活动注重自主体验与集体分享结合、幼儿自主学习与教师隐形指导结合、学习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与发展能力结合,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掌握初浅的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体验、表现与创造,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快乐体验。
(三)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依据兴趣性、游戏性原则,我们开展了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除了创设自由宽松的艺术游戏活动空间,还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机会。我们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实现环境资源与教师资源共享,开展大选择、中选择、小选择快乐游戏活动。大选择游戏活动指全园范围的艺术游戏活动,先拟定一个活动主题,教师围绕主题为幼儿准备丰富、可选择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游戏内容,在与不同年龄同伴的自由游戏与交流中,感受艺术游戏的快乐。如“彩色世界”主题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游戏、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使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中获得色彩情感的发展。中选择游戏活动指在年级平行班之间开展的跨班艺术游戏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放各班艺术游戏区域,实现班级之间的资源共享,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及伙伴进行活动。小选择游戏活动指班级艺术区角游戏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每天都能自主选择,自由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此外,我们将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制度化,做到每天一次小选择游戏活动和一次中选择游戏活动、每月一次大选择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四)拓展性的艺术兴趣活动
除了制度化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我们还创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艺术兴趣活动。为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我们利用社会资源,围绕“多姿多彩的壮族”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苑等场所,让幼儿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为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还开设了多种艺术兴趣活动小组,有电子琴、打击乐、诗朗诵、讲故事、创意画、趣味手工、舞蹈艺术团等,鼓励幼儿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五)渗透性的快乐教育活动
快乐教育存在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快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更有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快乐教育。我们在幼儿活动室中展示各种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如幼儿创意画、各种工艺品,还有一些自然界中具有形式美的物品,如花草、贝壳、昆虫等;在幼儿寝室布置安逸、宁静的经典名画或墙画,给幼儿提供富有审美情趣的生活空间。同r还注重日常生活欣赏,将主题活动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如外国文艺作品、经典音乐、民俗故事等。此外,我们还在各个生活环节中渗透艺术教育,如晨间入园时播放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婉转动听的音乐,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时播放背景音乐,餐后散步时带幼儿欣赏园内的壁画,午睡前给幼儿讲故事等。总之,我们将快乐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情景化、生活化。
三、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促进家园合作,扩大快乐教育范围
家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合作者,军幼注重与家长合作,通过交流、表现与分享,共同实施快乐教育活动。
1.家长参与快乐教育环境创设。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所环境和游戏区域环境创设,与孩子们共同收集、整理各种艺术素材等。如幼儿园艺术长廊与种植园的壁画墙饰,选择了家长提供的十二生肖民间故事作题材,使整个壁画成为一本放大的图画书,让幼儿在具体的艺术形象前领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家长一起布置舞蹈室,放置各种乐器、歌舞用的扇子、纱巾、头花、自制的各族服装,以及展示各族歌舞的影碟、相片和图片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家长收集孩子的出生照片、手印、足印、成长照片等用于环境布置,拍摄孩子的成长录像供大家欣赏等。许多家长对艺术活动非常感兴趣,带来的各种艺术品和材料令人惊喜,也让幼儿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艺术的奥妙,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强了亲子交流,显示出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2.家长参与快乐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快乐教育活动,就是想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元旦、“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同台演出;每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展“歌娃娃”“多姿多彩的壮族”等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带孩子观看艺术节的筹备工作,收集各种有关民歌节的宣传海报、民歌节标志、吉祥物以及观看民歌节盛会,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绘画、歌舞、语言等形式把自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艺术的氛围,不断提高幼儿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月饼圆又香”的家园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月饼,在“爷爷教我打月饼”的欢快歌声中,他们一起擀面、和磨、设计月饼样式、送到饭堂蒸烤。最后拿着自己制作的月饼时,家长和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和喜悦。
(二)挖掘社区资源,增强快乐教育效果
社区资源包括幼儿园的周边设施(小区医院、银行、商店、邮局、超市、体育馆等)、工作人员、居民等,这些社区资源涵盖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社区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胆量,让幼儿真正接触社会。我们通过宣传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园区联谊活动,积极与社区开展交流活动,给社区居民传递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引发社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例如,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灾区小朋友开展募捐演出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邀请“海底世界”动物剧团来园演出,让孩子们了解海龟、大鲨鱼等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一系列快乐教育活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掌握了各种社区生活规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同时,社区形成了浓郁的快乐氛围,幼儿园的教育成为社区文化的一大亮点,促进了整个社区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快乐教育的效果。
实践证明,重视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的学习和艺术才能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给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情境,赋予了幼儿教育新的内涵,不仅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满足了不同艺术能力水平幼儿的求知需求,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快乐教育活动中,交往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良好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不断形成。
(责编 周翠如)
【摘要】游戏能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小学音乐教育界的共识,但关于该共识的研究尚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先理清游戏与音乐教学的关系,然后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实验,验证游戏之于音乐教学的作用。实验中,可以以教材为依据编制游戏,并为音乐游戏教学制订评价方式。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校本化;游戏教学法
【作者简介】刘红梅,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江苏泰州,225500),一级教师。
一、音乐游戏与音乐游戏教学法
近年来,小学音乐教育界对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将音乐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在笔者查阅的文章中,作者们几乎都没有提及自己在何种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将音乐游戏运用于教学,也很少研究音乐游戏教学与现行教材、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正是笔者在实验中不可回避、重点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教师们对运用音乐游戏普遍存在以下疑虑: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代替教学内容本身;零散的游戏会干扰或破坏现行教材体系化内容的传授;音乐游戏会使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笔者认为,这些担忧主要来自传统观念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影响,来自现行教材规定和上级管理部门教学检测要求的束缚,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音乐游戏具有音乐性和游戏性两种属性。单看其游戏性,教师们会认为它只能用来活跃气氛,甚至担心它会影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但如果看到它的音乐性,就知道这些游戏是音乐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具有充教学内容的潜质。从根源看,音乐天然具有游戏性并因此而成为艺术,绝非现在人们所认为的音乐就是干巴巴的知识技能,游戏只是没有内容的嬉戏。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恢复音乐的游戏性。
其次,音乐游戏种类繁多。现行教材中的各种教学内容,都能找出对应的音乐游戏。单个地看音乐游戏,它似乎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但一旦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精心编排起来,它们就会变成体系化的音乐教学内容。
第三,运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不再强制学生始终端坐在座位上,其课堂秩序当然要比满堂灌式的教学难于把控。但衡量音乐教学效果与质量,绝不应以课堂秩序的好坏为主要标准,而应看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是否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课堂秩序好坏与是否采用音乐游戏并无必然联系,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要控制好音乐游戏开展的节奏和课堂气氛并不困难。
这正是我的“音乐游戏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一方面力求实现作为教学方法的音乐游戏与作为教学内容的音乐游戏高度融合,音乐游戏教学与现行教材教学体系并行不悖,音乐游戏教学与检测考核标准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音乐游戏运用范围上,将一整套精选精编的系列音乐游戏,运用于我所任教的实验班全学年全部的音乐课中。
二、音乐游戏创编的意图及方法
编几个音乐游戏或偶尔运用音乐游戏不难,难的是在一个年级所有音乐课中都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为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笔者开始编制音乐游戏,制订音乐游戏教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修改和完善。
1.音乐游戏教学内容与现行教材相呼应。
音乐游戏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地使用现行教材,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因此,笔者参照现行教材内容体系来构建音乐游戏体系。
笔者对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仔细分析现行教材,从中提炼出不同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主题;然后以此为依据,搜集、改编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游戏,使每个音乐游戏的主题都紧扣单元教学主题,为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服务,并实现教学内容游戏化、音乐游戏体系化的目标。
2.中心音乐游戏与辅助音乐游戏相配合。
把现行教材各单元内容加以整合,把原本分开的唱歌、欣赏、乐理、竖笛演奏等内容整合在同一个音乐游戏中,既有利于丰富音乐游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每个单元分为四次课,由一个“中心音乐游戏”与三个“辅助音乐游戏”构成。中心音乐游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头戏,选用本单元提供的一个曲目,从唱歌、欣赏、乐理、竖笛演奏等四个角度展开音乐游戏,完成本单元教学要点。三个辅助音乐游戏则是对本单元教学主题的复习与巩固。
无论哪种音乐游戏,笔者都尽可能利用多媒体、钢琴、打击乐等现有的教学设备,有时也会发动学生自制乐器。条件许可时,笔者会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自然。对学生来说,这些方式本身就具有游戏性。
3.音乐游戏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融合。
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音乐游戏的目标指向,而娱乐趣味要素则是教学的表现方式。因此,不同的音乐游戏可以有各自不同的音乐主题,而特定的音乐主题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好的音乐游戏不是“音乐+游戏”,而是“音乐即游戏,游戏即音乐”。
为此,笔者编制了“音乐游戏教学法实验教学备课表”(见表1),依据“诗、歌、舞、乐”之间的关系,以及“听为中心,多觉协同”的艺术审美通感,在课前精心设计音乐游戏,并为特定的音乐主题配备适合的游戏,从而在游戏中完成本课的音乐主题教学。与几乎要预设好课上师生每一句话的常规备课不同,这份备课表侧重于游戏的音乐主题、游戏活动及其实施方式的规划。
4.课前编制与课中编制相互补充。
笔者将音乐游戏的编制分为课前编制与课中编制两类。课前编制音乐游戏,笔者主要运用“置换法”和“创编法”。置换法是从现成的经典音乐游戏中找出所需的同类主题的音乐游戏,然后填入要教授的乐曲。这个方法比较便利,但有时合适的经典游戏比较难找,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创编。
在教学中编制音乐游戏,笔者主要采用“即兴补足法”和“参与互动法”。前者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需要即兴编制游戏片段,强化预先设计的音乐游戏的教学效果;后者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发挥,模仿、改编或创编音乐游戏。这两种方法编制的游戏虽不完整,但都是鲜活的,往往更受学生喜爱。
5.教师主导编制与学生自主创编相结合。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一整套(64个)音乐游戏,除了少数几节课直接采用经典音乐游戏外,其余都是笔者根据各单元教学主题设计的。设计时,我注重在音乐游戏框架中给学生预留临场发挥的空间,以增添意外之趣。同时,笔者始终把启发、组织学生参与或独立创编音乐游戏,作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诚然,在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创编出完整精彩的音乐游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妨碍学生的尝试。笔者把某课的音乐主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创编音乐游戏。可以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开端;可以分组合作,合作能够增强团队精神;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音乐游戏教学法的效果
为检测音乐游戏教学法的效果,笔者设立对照组,把需要对照考察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条目列出来,编制成“音乐游戏教学法教学记录”,如表2:
P者在四年级一、三、五、七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法(简称游戏组),二、四、六、八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法(简称常规组)。两组人数相当,以同样的教学主题、不同的教学方法上课。每次课后填写教学记录表,及时反思得失。
从目前对教学记录表整理、统计的情况看,游戏组教学效果在总体上明显优于常规组。
游戏组的教学内容凸显了音乐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调动他们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并非常规组学生天生学习不主动,而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加之教学内容都是规定好了的,学生没有主动发挥的余地。而游戏组的教学给了学生自主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便显现出来了。
常规组学生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制。实验组在内容与方法上不作过多限制,且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游戏,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常规组教学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涉及面窄,往往多次重复,越讲越细,学生们疲于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游戏组教学以培养学习兴趣为首要目的,并注重引导学生灵活学习。
四、音乐游戏教学法的考核方法
在拟订考核方案时,笔者吸收常规考查项目和传统考查方式的部分内容,同时注重其与音乐游戏教学相适应。
笔者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纳入考核,将学生是否热爱音乐,对学习音乐是否有浓厚兴趣,能否主动学习音乐,上课是否感情投入、情绪饱满、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接受考核过程中的情绪和表现等,作为计分的项目,占总成绩的30%。
从以曲目考核为主转向侧重学习能力的考核,按照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年级学生在歌唱、欣赏、音乐知识、演奏乐器诸方面的具体要求,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音乐知识技能以及是否掌握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方法,占总成绩的70%。考试的曲目以学生自选为主,教师提供的曲目为参考。
基于以上思考,我对原有的考核方法、评分标准进行了修改,并绘制了评分表,见表3。
快乐教育是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校本化最切实的努力方向,音乐游戏教学法则是实现快乐教育的有效途径。我的实验教学历时不到一年,且主要集中在我任教的年级,还有待深化和完善。但无论如何,音乐游戏教学法已经点燃了学生心中音乐学习的那盏灯。
快乐的起点就是和谐;快乐的过程就是幸福;快乐的终点就是美满。快乐是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已经成为新世纪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重视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快乐学习,使其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
1. 在实际的活动体验中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和知识收获
现在社会的变化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亲身体验的机会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心减少,幼儿的间接经验多,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例如在春暖花开时,在科学区,让幼儿种植一些易活的植物,养殖五颜六色的金鱼、小乌龟,供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幼儿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物品,供幼儿制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修补图书等让他们通过创造物质成果养成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开展各类户外游戏,角色游戏,小小故事会,才艺展示,朗诵会、童话故事表演等模拟体验,在愉悦孩子身心的同时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劳动,并提高文艺表演能力。在活动前调动家长协助孩子收集资料,寻找相关图片,让幼儿当小记者调查,采访爸爸妈妈了解他们的工作,知道尊重成人的劳动。利用周末,老师孩子和家长起远足踏青,参观动物园,采集树叶标本等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然,提高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名画欣赏、名曲欣赏、作品分析、辩论会等交流探讨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培养孩子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2. 兴趣上使幼儿把学习活动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以不固定的知识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活动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音交往环境。例如教师看到幼儿对树上的蜘蛛网产生兴趣时,可引导幼儿寻找“哪些东西是网状的”,(幼儿找到鱼网、发网、羽毛球拍、网丝袋等许多网状的物品)。在健康教育方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采取孩子喜欢的形式如木偶表演、情景讲述、故事表演、说唱儿歌、童谣、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形式还有语言实践活动,如报餐员、小记者、天气预报员、小小新闻员、值日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篚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科学活动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和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先让幼儿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再实践问题得出结论。例如对于“会转的陀螺”游戏,先让孩子制造陀螺,老师给不同形状的纸,让孩子自由选做。小朋友发现圆形陀螺转得快,三角形、方形、椭圆形转得慢,他们还发现不管是什么形状,转起来都是圆形。有的小朋友发现为什么自己的陀螺没有同伴的转得快,他就想办法,再试一试,最后陀螺转快了。孩子在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3. 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孩子真切地感到快乐的情绪体验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心理营养要以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体验的心理营养为主,以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心理营养为辅,前者是心理营养的“主食”,后者是心理营养的“维生索”,两者都是幼儿心里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大多数情况下,对幼儿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适当的为他们提供磨练的机会,让他们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这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是有利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形成热情、自信、乐观、有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从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坚持不懈地去做才能使幼儿心里健康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每位幼儿,使他们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他们自信乐观、热情的快乐情绪。
摘要:本研究阐述了快乐教育的含义,从动机、兴趣、情绪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心理特征提出了在小学体育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快乐教育在小学体育中应用的理解
“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是一种用学习的愉快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育[1]。快乐教育的本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快乐为主要手段,以兴趣为主体,把快乐带进课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乐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快乐,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与诱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格、心理特点等,多安排一些生活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锻炼中受益,真正体现快乐教育的意义。快乐教育能使学生热衷于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有长远锻炼的打算,促成终生锻炼的宏伟目标,即终生体育锻炼。
2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1 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方面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快乐教育的雏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这就是快乐教育最早的典型概括。小学阶段,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以“好玩、能活动”为特点,对任何体育活动都感兴趣。在此阶段,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学生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第二阶段(4年级)为兴趣剧烈变化阶段,喜欢球类者剧烈增多;第三阶段(5年级以上)为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运动项目[3]。
2.2 情绪情感方面在儿童阶段(1-3年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外露、不稳定、易变化的特点。情绪产生的诱因多是事物或活动的外部特征,且常与他们的需要和喜好相联系。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点,凡是具有生命的事物,有情节的活动,均能引起他们的喜好、兴趣和专注。
少年时期(4年级以上)学生情绪情感的主导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强烈、丰富、半隐蔽的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逐渐心境化,但还不够稳定,缺少自控。对事物的认知评价逐渐深化,因此独立感、荣誉感、自尊感、和集体主义情感等发展逐渐深化。
2.3 意志方面儿童时期(1-3年级)学生的行为活动目的性不强,活动的动机主要产生于他们的需要、兴趣。儿童独立思考和行为决定的能力差,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他们的行为常常表现为习惯性,也就是常常以某种一致性的行为做出反应。他们从事活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对活动的兴趣。
少年时期(4年级以上)学生对活动的目的性有所了解但缺乏对活动深刻、长远意义的认识。他们的自尊和独立性要求强烈,但草率、鲁莽、冲动和盲目性的行为依然存在,还需要成人对他们作出指导。他们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品质有所发展,但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弱,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终。
3快乐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3.1 师生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快乐教育体系的要素之一。针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应以游戏为主,采用简单、有趣、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使学生“乐于运动”,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认知、情感、意志这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和学生身体情况来进行。体育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体育课堂教学应休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锻炼、参与。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即教师“乐教”。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心境之中,调动起他们锻炼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运动兴趣,即学生“乐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2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快乐热情教师语言有激情,激情的语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鼓动力,能激发学生激情,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共鸣,以变应变,适度、适时、适情,巧中见奇,奇中见功。机智灵活的语言如润滑剂,使课堂教学游刃有余、曲折起伏、连绵不断,给人以美的享受、愉快的体验。教师的语言要有节奏感和韵味,教师的语言还应该有幽默感,教师语言还需要有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语方,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教师口头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成败,这就需要教师语言不是一个模式,一个腔调,一种方式,而要根据教学需要,使语言风情万种,用语言的艺术去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应,达到教学的双赢。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
3.3 设计“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教学方法针对儿童少年时期情绪情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从他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上观察、判断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在技术教学和身体练习的安排上,要注意教学的“情境性与情节性”,注意场地器材布置的新颖、别致,赋予它们一定的“角色”或“生命力”。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和游戏,让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体育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必须要调整视角,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中走出来,以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和一切先进的、科学的东西,来充分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
推行快乐体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开开心心上体育课,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因此,在“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过去那种注重体能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向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使“快乐体育”深入到小学体育活动中去。
我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从事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我常常幻想哪天遇到一个冰雪聪明的孩子,把他教得如何如何牛,可我更希望遇到喜欢数学的孩子,带给他更多学习的快乐。可是现在,怎样让孩子学好数学,却成了我每天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教师而学好该课程。教育家捷尔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他才能教育孩子。”于是我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蹲下身和学生交流和沟通,且多去班级和学生谈谈心,了解学生身边的事,和学生拉拉家常,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喜欢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让快乐充满我的数学课堂。
一、微笑带进课堂是乐学的前奏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开心,也要尽可能不将情绪带入教室,如果将你的不愉悦情绪传染给学生,那么这堂课必然是一堂令人遗憾的课。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课堂基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是乐学的金钥匙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功效。“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充分体验数学中的乐趣。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发现,子比母小是真的(真分数),子和母相等或比母大是假的(假分数),便于学生的记忆。在数学当中有些知识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并非如此,所以教师的风趣和幽默的语言成了小学生开启智慧的又一金钥匙。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也来试编一些易记易懂的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巧妙运用于数学学习中,将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分析、计算、理解数学。当学生喜欢你的课,格外想听你的课时,学生就会喜欢你教的数学了。
三、课堂游戏是乐学的主要形式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娱乐活动,将游戏引入课堂既可增加乐趣,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
比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有头8个,足22只,问鸡兔各几只?”学生心算,笔算后仍然面露难色。这时教师发令:“全体兔子起立,举起2只前脚”,学生开怀大笑。教师顺势追问:“现在鸡和兔的脚数一样了,上面有8个头,下面多少只脚呢?”学生回答:“8×2=16只”“少了多少只”“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6÷2=3只兔子,5只鸡”。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又编了这样一个游戏:“由老师提出10个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请班上一个小组的同学集体回答,每个问题只准一个同学回答一次。答对一题得红花10朵,答错一题,不但不得花,还要从已得的花中扣回5朵。”当学生答对一题得到10朵红花时,该组学生兴高采烈,其余学生鼓掌祝贺。当学生答错一题被老师收回5朵花时,该组学生很不服气,其余学生开怀大笑。游戏做完后该组学生共得55朵花。最后,老师公布游戏结果,并要求学生将这个游戏编成一道应用题,计算该组学生共答对了几题。通过这个游戏,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巩固了新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四、留有余地是乐学的时间保证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离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下转第82页)(上接第73页)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慢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一个被遮盖的并露出一个锐角的三角形问学生:“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三角形?”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各抒己见。此时一学生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 我顺势一接:“你的意思是?”学生说:“我认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我问。学生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这几种三角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成功体验是乐学的有力帮手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例如:有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虽然解决的是某个在旁人看来并非困难的问题,却因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激动得大叫起来,“我做对啦!”“我做对啦!”进而重燃学好数学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激励手段是乐学的催化剂
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情不自禁爱上数学。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最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想得比他们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准确率最高?”等等。课堂上,我还经常采取一些练习比赛的方法,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接力赛练习。每人完成一道题,本组最后一个同学完成后将答卷交给老师,老师按送卷顺序先后编号,根据运算速度和答卷正确率评出优胜组。再有,在指名学生板演时,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分组完成,把几组题目全部完成的学生可以到讲台上批改题目,学生板演对的可以加一颗星,本组题目完成全对的也可以加一颗星,所有题目都做完并且都做对的另外再加三颗星,到黑板批改题目并且改对的另外再加一颗星,学生乐得心里真是开了花。
总之,新课程给了我们一个更加灵活的教学平台,主张给学生以爱,给学生以美,使学生在学与玩当中健康成长。只有当孩子在课上感到快乐,我才能更快乐。 只有孩子们喜欢、接受、高兴地学习,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数学学习中快乐成长。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将与你们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东海驼峰小学 江苏】
摘 要 文章对目前中职校体育课上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设计了几种快乐体育教学的方法。期望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关键词 快乐体育教学法 中职校 体育教学
一、存在于中职校体育教学之中的问题
中职校体育教学一直都未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因此,在教学时也未给学生预留出自主创新的空间,只是由教师将教学思想以及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养成了接受现成理念的习惯,进而失去了主动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思想较为陈旧
传统教学没有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未重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自身创造力全部扼杀,致使课堂失去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传统体育教学一味强调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把学生放到了客体的位置,认为教师负责教和传,学生负责学和受,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失去了主体地位,还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1]。
(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传统教学方法未将学生的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来,导致体育教学方法既沉旧又死板,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完全丧失。因为教学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性,阻碍了学生个性与思维的发展,使体育课表现出“军事化”的管理现象。
(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体育教师一直都应用“灌输式”或者是“强迫式”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不仅教学效果不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也相对差,还制约了学生的身心的良好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但是学生是否能够具有学习体育的兴趣与运动体验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而中职体育课就恰恰缺少好的运动体验,致使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二、快乐体育教学的思路
(一)应该从以前的“教授”转变成“学习指导”
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向学生教授技术以及展示动作要领,从来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能力。而快乐体育教学则比较重视学生间的差异,针对特别学生应该给予特殊指导,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中职校进行快乐体育教学非常必要[2]。
(二)实施“选择制教学”方案
中职体育课不但要教授给学生课本中的运动项目,还应该将活动范围扩大,可以开设一些新型的健身项目,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学生便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而积极投入到其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中职体育对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实际体育教学之中,因为课堂类型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条件都不相同,所以,快乐体育教学的模式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以下详细介绍了怎样应用快乐体育教学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
(一)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师如果可以利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及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3]。采用故事或者是描述有着相似特点的运动现象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说明,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
譬如:在教授蹲踞式跳远的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我们祖先的故事,他们为了生活一定要跳过小溪去找寻食物,慢慢的就变成了人们锻炼身体的一个项目――跳远。当学生听了这则故事以后情绪会变得非常活跃,进而主动学习和锻炼跳远。又如:讲解踏板起跳时,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下“弹簧压缩反弹”的道理。使学生从运动原理之中获得启发,明白踏板起跳和弹簧压缩反弹有相似之处。应用此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会增加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并轻松的掌握每一项技术要领。
(二)对运动的乐趣加以理解,并进行模仿
中职学生目前正处于对动作进行观察和模仿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观察老师做出的动作,然后再加以模仿,最后看看哪位同学模仿的最好,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体会动作要领,进而做出标准的动作。
譬如:蹲踞式跳远之中,踏跳后需要做收腿腾空的动作,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动作的要领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向学生展示此动作,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进而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此动作的要领。
(三)利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如果中职校没有较好的体育设施,可以应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因为体育游戏有极强的趣味性以及知识性和娱乐性等,它能够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这样学生便会在快乐中掌握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可谓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应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这也与中职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相符合,所以受到了很多学生所喜欢。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这样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欣然接受体育锻炼,所以,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多激励学生,可以应用融通式的激励,还可以应用期望式的激励,将快乐体育教学真正实现。
四、结语
快乐体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还可以使体育课充满活力,进而使教学任务在快乐的气氛下顺利完成。快乐体育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它不再只重视考试的分数,而是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自主性的培养,进而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快乐体育的本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制造快乐为主要手段,以兴趣为主体,把快乐带进课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有兴趣,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与诱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格、心理特点等,多安排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锻炼中受益,真正体现快乐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特征
1.动机、兴趣方面。小学阶段,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以好玩、能活动为特点,对任何体育活动都感兴趣。在此阶段,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学生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第二阶段(4年级)为兴趣剧烈变化阶段,喜欢球类者剧烈增多;第三阶(5年级以上)为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运动项目。
2.情绪、情感方面。在儿童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外露、不稳定、易变化的特点。凡是具有生命的事物,有情节的活动,均能引起他们的喜好、兴趣和专注。少年时期学生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强烈、丰富、半隐蔽的特点,但还不够稳定,缺少自控能力。
3.意志方面。儿童时期学生的行为活动目的性不强,活动的动机主要产生于他们的需要、兴趣。儿童独立思考和行为决定的能力差,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他们的行为常常表现为习惯性。他们从事活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对活动的兴趣。少年时期学生对活动的目的性有所了解但缺乏对活动深刻、长远意义的认识。他们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品质有所发展,但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弱,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终。
二、快乐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乐趣会慢慢的消失。如果把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与生心理特征,把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游戏化、故事化,引入童话世界,让儿童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
2.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常被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与新鲜感,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的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3.发现、保护、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有别于成年人,其特点为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学生的表现欲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不能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望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有利发展。教师除了要发现那些外露、活跃学生的表现欲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学生的表现欲。
三、快乐教育的方法
1.目标激励法。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应注意推敲自己的“开场白”。例如在教“耐久跑”时,可介绍林丹等著名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勇夺金牌,为祖国争光的故事。从而激励同学们从小刻苦锻炼,并以此增强同学们学好知识技能的兴趣和信心。
2.优点放大法。优点放大法,就是教师用一种欣赏与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微小的闪光点,并适当而又巧妙地加以放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突破因缺点和失败困扰所形成的胆怯心理。虽然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习好是应该赞扬和提倡的,但成绩好坏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要用爱心发现他们的优点,欣赏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竞赛提高法。竞赛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竞争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和个人力量的潜力,使学生情绪达到最积极的程度。它是克服学生消极情绪,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基本上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后,大量采用竞赛法,以巩固技能、发展体力。
4.师生同乐法。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尽可能让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训练中去。实践表明,教师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既可带动帮助技术体能较差的同学,又可鼓舞弱组队学生参与练习,从而增强了比赛气氛,有利于提高整体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