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1 04:3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基础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困境

1.体育课程理念:顾此失彼体育课程理念发展历史显示,体育课程理念总是围绕一些基本问题的两极而左右摇摆.研究指出,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是体育课程理念的两极,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表现出了强烈的国家需要色彩,而改革开放以后,学生的需要和运动兴趣成为宗旨.事实上,这种两极化现象还表现在体育课程理念的多个方面,如关注运动还是关注人,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也直接关乎体育课程的开展形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增强学生体质,到90年代开始强调身、心、群、技的全面发展,再到当前提出的“健康第一”理念,无不表现出理念上的左右摇摆,可能导致“顾此失彼”现象的发展和恶化,给体育课程带来危害,如上世纪产生的“放羊式”教学值得我们深刻总结和反思.

2.课程教学目标:缺乏实在“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是新体育课程标准目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且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从体育课的性质特点等出发,展现其新的特性.新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里弹性的、描述性的目标较多,硬性目标较少,容易导致目标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即课程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本身可能并不存在问题[5],是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一种集中反映,但在这些目标中,应该确立一种优秀目标.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课程目标从单一化实现了向多元化的迈进,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进步,但应该在这种多元目标设置中确立主次关系,强化优秀目标.同时,需指出的是,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虽然实现了多元化,但在这些目标下,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支持,课程目标也往往流于一种形式.

3.体育课程实施:拘泥形式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体育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如:有的教师将电视综艺节目“幸运52”、“实话实说”等搬上体育课堂,让整个体育课堂变成是极少数学生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看客,他们笑过闹过后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这种以展现极少数人“表现欲”的表演来处理体育教材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这种浮而不实的做法只会扼杀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气氛要活跃,但对新课标文本中关于课程实施的解读要全面理解,切不可肤浅.

4.体育课程评价:认识偏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致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依据课堂中是否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假若抛开教师的主导,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自主体验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学不到理应掌握的技术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体育教师存在的价值,其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让学生主动探究是应该的,但是必须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和基础之下,脱离了教师主导只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是泯灭学生身心发展的“假探究”,是对体育课程评价的一种误导.

二、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1.课程理念:辩证统一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先后走过了军事实用、卫国体制及素质教育阶段,从每一个发展阶段来看,在社会功利与个体完善两极之间左右摇摆,如早期学校体育成立之初,为实现社会的军事国民教育,学校体育实行的是军事体操教育,卫国体制时期,实行的是强国强体体育,因此,社会功利的课程理念取向一直影响着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当前学校体育倡导活泼、自由的学生个体,追求个体的完善,然而,受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传统的课程体系似乎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应重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不能一味否定传统,追求创新,也不能固步自封,坚守困厄.

2.课程目标:重在实在当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时代的主题,多元化课程目标体系已经建立,这应该说是体育课程目标改革的一种进步.但是,“健康第一”并不只是体育这一门学科的指导思想,就整个学校教育而言,仅仅将“健康第一”定位在体育上是不准确的,是对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最大误解,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伤害.因此,实践中应处理好目标与实施路径的关系,确立切实可行的措施.

3.课程实施:教师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中国体育课程的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等成为推行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对高校而言,应在新课改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教育与指导,使这些未来的一线体育教师能掌握更多的理论思想,进而将这种理论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多举办一些和新课改有关的培训进修,让体育教师接受新知识、更新观念,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

4.课程评价:教学方式虽然人们对体育教学方式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普遍的研究认为,教学方式是关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之一是思想概念的形式化或表面化,典型的表现就是主客体的错位,这种错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完全分离,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接收处于一种“绝缘的状态”;二是伴随现代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新形式变化,以“嫁接”为显著特点,但这种嫁接往往是“只重形式忽视内容”,导致我国课程改革的效果甚微.当然,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也并不是没有值得鼓励的地方,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规范性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种规范可能成为教学方式变革的主线.

三、结语

中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课改的创新,重中之重还是教育部门以及一线体育教师对改革的认知、贯彻和落实.当前,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如课程理念的左右摇摆,甚至是顾此失彼,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与优秀目标问题及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存在误区等,这些都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个人价值无法更好地得以实现,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受到限制,教学方式更是缺乏改革的动力.未来课程改革应在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上打破单一、乏味的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而以教学方式为改革和评价的逻辑主线,可能将成为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

作者:王学敏董德朋刘志强单位:重庆科技学院体育部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论文

一、强化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专业素养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科与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保证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如此才称得上优秀、称职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除了知识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价值体系的培育,只有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投身教学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课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的滞后性

1。教育理念的滞后为了确保师范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应用到基础教育工作中,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基础教育课改对师范教育的重要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这对学生日后参与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只是突出强调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方式的滞后多数师范院校的教师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师范生终将承担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僵化的教学思想与缺乏能动性会为其日后开展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3.课程设置的滞后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课程来承担,但是,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老化,长期沿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以及教育实践等四门必修课不但僵化了师范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各种新式教学内容的引入。此外,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平衡关系,导致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且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日后的入职适应能力。三、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师范院校改革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教育工作需要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且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课改则为师范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院校双方的协调发展。

4.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宗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一方面是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则是综合性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设置的教师教育类学院,后者在发展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明确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师范学院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并为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与评价理念等,使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

三、师范学院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内容首先,师范院校应改变学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分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体系。其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汇聚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令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竞赛等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独自应对教学工作。

2.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师范院校以理论教学或校内实践的教学模式为主,单一的模式不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容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因而,师范学院有必要探索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如“校校联合”。“校校联合”强调师范院校加强与地方各级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让师范生尽早融入基层的教学环境中,师范生通过承担“助教”工作来强化他们对基础教育工作的认识,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两个分支,二者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新时期为了确保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师范学院必须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与研究力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与革新教学方法,最终推进师范院校的科学发展。

作者:张丽华单位: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一、低效度的师资培养制约了课程改革

1.其教育决定性因素是一线教师。但如今,在师资成长的培养和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首先,师资培养的职前教育阶段存在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坚守师范阵地,精耕细作地进行师范生培养,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出现了非师范学生,也是在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办非师范,非师范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最近10余年,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发展成为了综合性院校,在近百个专业中,非师范的10余个专业渐趋边缘化,加之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在综合性大学基础上办师范专业的现实逐渐呈现,导致教师教育的相关专业逐渐弱化,师范院校的办学兴奋点脱离了教师教育,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水平随着办学实力的提升而不断下降。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40%左右的本科师范生由非师范院校培养,73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中非师范占40%以上”,同时,每年数以万计的非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使初任(生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教学能力更加弱化,甚至出现初任教师根本不会上课,而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进行从教技能引领的尴尬局面,由此,何谈课程改革的推进?其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国培计划”及“省培计划”的推进为标志,师资职后培训工作在大面积铺开,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脱离一线教师需求及脱离工作实际等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1300多名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73.86%的培训学员认为高端专家的理论讲座虽然必要,但不可过多;91.32%的学员希望得到来自一线的优秀同行的课例示范;83.55%的学员希望在培训中获得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方面的专家支持。如果职后培训工作不在针对性方面加以调整,那么教师职后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阻碍课程改革的高效推进。

2.课程领导的社会合作机制有待真正形成“课程领导系课程变革过程中不同课程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而进行的创新性课程工作,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高效的课程领导模式需要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责任,都成为课程主体的参与者,以提升课程领导实施的力度。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仍然在发挥作用,课程领导意识并未真正形成。“是追求教育事务的效率还是追求教育创新,这是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内涵的分水岭。”在当前的课程领导模式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权力相对得到了保障,但教师课程领导的主动性和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依靠教师推动的校本课程虽然有所推进,但体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真正的校本课程却远远不够;“班本课程”的推进尚有极大空间,教师被高考指挥棒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尚未根本消弭。此外,社区与家长的课程领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大范围推行,家长几乎不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绝对的课程改革边缘化群体。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有机形成社会合作机制,那么课程领导的新模式也就难以立足。

二、构建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改革思路

1.构建多元统一的课程领导新体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进行创新性课程工作,课程领导各要素要求把民主合作与课程探究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领导的合作主体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四位一体。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课程领导的影响力最大,因此在课程领导的模式中,校长要贯彻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具体而言,校长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拥有除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的多学科知识与科学决策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抓好新课程建设;校长要善于开发校本资源,利用好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成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第一践行者,并通过组织教师团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新课程领导模式中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程决策,及时规划学校课程的设置,同时积极构建潜性课程系统,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再次,在新的课程领导模式中,家长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可以说,家长是课程改革最强有力的监控者。最后,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区,学校可以获得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域意义的资源、风土人情资源和先进典范人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可接近、易于接受等特点,能够为育人发挥特殊作用。对这些资源的发掘,可以转化为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

2.培养卓越师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领导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是永恒的优秀因素,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职前培养阶段,首先,要扎实构建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面向师范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领域,都应该科学设置课程,其目标都应该是追求卓越,以有效扩展师范生的视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把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与基础教育一线密切结合,给师范生广泛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进入中小学课堂,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带着思考学习、带着问题实践,实现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改变毕业入职后作为生手教师需要一线教师传帮带,甚至是手把手教起的被动局面。再次,师范生经过四年左右的学习应实现下列师范生培养目标:高尚的人格魅力。师范生要能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影响,并给学生树立起学习与奋斗的榜样。完整的知识结构。师范生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师范生应当能够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素质教育,具备良好的学校、班级管理能力和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师范生要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善于学习并以独创见解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职后教师培养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模式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课改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职后师资培训要综合运用以下手段:对一线优秀教师的课例实录进行研讨分析,使教师学有榜样。进行同课异构。通过不同的教师上同样内容的课,促进一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沟通和提升。外出游学。通过到课改先进学校走访调研,可以使教师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得到启发和提高。要积极组织课题申报与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指导活动,进行理念上的总结与反思,提高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工作层次的提升。

3.变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评价与考试是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的瓶颈,而要积极探索创新,就必须实现高考招生政策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把招生和考试相分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考试入学选择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改革和突破,变教师对考试负责为对教育对象即学生负责。具体措施有:一是要加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数量,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科学选拔英才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使考试更加客观真实,成为促进课程领导模式构建的正能量。二是要增加考试的宽度。让引领课程改革的高考内容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更加科学地评量学生的知识面、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注意调整考试科目,对科目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四是高考命题应该指向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避免学生陷于死记硬背的错误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不良倾向,引导整个基础教育发生生态性的改变。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十余年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全社会共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营造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大环境,值得思考和实践。也惟有创新的科学举措,才能实现课程领导模式的科学构建,成就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崔成前

基础教育论文:课程领导模式基础教育论文

一、构建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改革思路

对于十余年来课程领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与不足,如何进行针对性地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推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多元统一的课程领导新体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

通过民主合作进行创新性课程工作,课程领导各要素要求把民主合作与课程探究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领导的合作主体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四位一体。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课程领导的影响力最大,因此在课程领导的模式中,校长要贯彻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具体而言,校长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拥有除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的多学科知识与科学决策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抓好新课程建设;校长要善于开发校本资源,利用好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成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第一践行者,并通过组织教师团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新课程领导模式中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程决策,及时规划学校课程的设置,同时积极构建潜性课程系统,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再次,在新的课程领导模式中,家长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可以说,家长是课程改革最强有力的监控者。最后,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区,学校可以获得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域意义的资源、风土人情资源和先进典范人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可接近、易于接受等特点,能够为育人发挥特殊作用。对这些资源的发掘,可以转化为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

(二)培养卓越师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领导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是永恒的优秀因素,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职前培养阶段,首先,要扎实构建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面向师范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领域,都应该科学设置课程,其目标都应该是追求卓越,以有效扩展师范生的视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把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与基础教育一线密切结合,给师范生广泛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进入中小学课堂,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带着思考学习、带着问题实践,实现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改变毕业入职后作为生手教师需要一线教师传帮带,甚至是手把手教起的被动局面。再次,师范生经过四年左右的学习应实现下列师范生培养目标:一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师范生要能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影响,并给学生树立起学习与奋斗的榜样。二是完整的知识结构。师范生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知识。三是娴熟的教学技能。师范生应当能够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素质教育,具备良好的学校、班级管理能力和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四是强烈的创新意识。师范生要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善于学习并以独创见解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职后教师培养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模式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课改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职后师资培训要综合运用以下手段:一是对一线优秀教师的课例实录进行研讨分析,使教师学有榜样。二是进行同课异构。通过不同的教师上同样内容的课,促进一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沟通和提升。三是外出游学。通过到课改先进学校走访调研,可以使教师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得到启发和提高。四是要积极组织课题申报与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指导活动,进行理念上的总结与反思,提高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工作层次的提升。

(三)变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评价与考试是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的瓶颈

而要积极探索创新,就必须实现高考招生政策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把招生和考试相分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考试入学选择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改革和突破,变教师对考试负责为对教育对象即学生负责。具体措施有:一是要加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数量,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选择权,给高校自主科学选拔英才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使考试更加客观真实,成为促进课程领导模式构建的正能量。二是要增加考试的宽度。让引领课程改革的高考内容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更加科学地评量学生的知识面、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注意调整考试科目,对科目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四是高考命题应该指向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避免学生陷于死记硬背的错误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不良倾向,引导整个基础教育发生生态性的改变。

二、总结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十余年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全社会共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营造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大环境,值得思考和实践。也惟有创新的科学举措,才能实现课程领导模式的科学构建,成就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崔成前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新型城镇化基础教育论文

一恩施州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新问题

1城市大班额现象突出,农村生源不足

学校布局的调整虽然提高了各个校区的教育水平,但撤点并校使得农村教学点大幅减少,城镇教育区稳中有降,加之农民工进城务工,大量农村学生涌向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状态,城区学校学生爆满,大班额现象突出,而同期农村却出现了“学生荒”的相悖现象,农村生源不足,大量教育资源闲置。2014年,利川市城区共有小学9所、初中4所、高中2所、中职1所,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学校学生逐渐逼近全市学生的一半。以位于城区最中心的利川市民族实验小学为例,校园面积不足20亩,按照国家标准最多只能接收700名学生,如今却容纳了30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连年递增,到2013年秋季,已经达到81.2人,最大班额曾经超过100人。而同时许多原本可以接收500名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现在只有一两百人。

2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城乡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差异大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村镇学校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相对较差,降低了教师服务于农村的积极性;其次,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农村本就缺乏,偏低的劳动报酬难以吸引新一批优质教师来农村教学;最后,城镇多数学校实行考试招聘教师制度,受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农村教师都会参加招考,使得农村教师资源“只出不进”。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更加明显。在调查的62位教师中有30名在利川市里任教,另外32名教师在乡镇初中任教。农村教师年龄明显集中在36-50岁之间,其中41-45岁区间年龄所占比例最大为34.4%,分布曲线较为陡峭,年龄结构亟需优化;而城市教师各个年龄区间分布则较为均衡,相对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中31-35岁区间所占比例最大为26.7%,且分布曲线较为平缓,年龄结构较为合理。通过计算,抽样的城市教师平均年龄为39.7,农村教师平均年龄为403,城市教师更加年轻化。

3城乡教育投入分配不均,农村教师职称晋升困难

在恩施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地区农村教师职称晋升困难是普遍现象。在调查的61名教师中,对于评选职称的看法,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指标有限,为83.6%,其次是论资排辈严重,为38.3%。教师职称低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教师劳动报酬偏低。2014年,利川市中小学教师月平均收入为2100元,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而当下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物价不断上涨,这使得教师群体的购买力严重缩水,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对于“职称晋升难”的原因,主要应归因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利川市城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政府财政有能力加大教育投资预算,提高对高职称教师的优厚待遇,所以职称晋升相对简单;而农村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教育投入问题难以上升到战略地位,无法维持对高职称教师的经费支持,所以职称晋升相对困难。

二恩施州新型城镇化下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1合理布局城乡生源结构,严格执行小班化教学改革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学校或教学点,强化规范化建设,在教师配置上以及经费保障上采取倾斜性政策,合理减少城区学校的农村学生数量,降低农村教育成本。同时,城区教育建设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城市人口目标合理规划中小学校,重点学校要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强化小班化教学改革。

2优化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减少优质资源流失

通过采取在工资待遇、深造进修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措施,在保证农村教师不再向城镇转移的前提下,吸引更多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落户农村,优化农村师资结构,缓解目前恩施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满足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教育资源的刚性需求。

3重点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统筹发展,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选难度通过发行“公益教育事业彩票”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教育建设资金,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增加教育积累。尤其是对财政能力有限的农村要实施倾斜政策,保障农村教师职称评选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保证各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能够平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刘小雪王淼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高校教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是课程内容的应用和变化。虽然高校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和改革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仍然面临一个严峻的形式。基本上来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和社会需求。计算机教学需要一个内容创新、适用性强、水平适宜的教材。但是目前计算机教材很难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能充分反映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通常,本科教学重在理论知识,创新性和实用性非常缺乏。

2.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矛盾。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依靠书本和教室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学校,大部分教室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课程。因为缺乏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只能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但不能处理实际问题。这种方法也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求,并且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教学力度不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电脑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需要计算机教室不仅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掌握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教师的理论更新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致使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4.滞后的评测方法。目前,计算机水平评估方法是以理论考试为重要部分。虽然大学已经做了一些改革,添加了一些实验测试分数,但这些只占了一小部分。事实上,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会试着做一些创新的尝试,但是在理论测试中,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并不让人满意。或许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测试方法更适合其他的学科,但是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理论和实践应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改革。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计算机教育,学校对计算机教育也是相当重视,目前大部分大学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必修课程来对大一的新生普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该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为讲述计算机的发展、软硬件组成、Office软件的基本使用、网络基础知识以及IE操作等方面的内容。然而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高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不大,这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并且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普及。目前所进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内容大多数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基础,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常用工具软件,C语言程序设计等为主。如上文提到,这些科目大多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都已经有所接触,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了,这些课程的再次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可以从就业市场直观地观察出来。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知识,一般用人单位比较看重两个方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两个方面,大多数学校开设的课程只有C语言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Java更适合团队开发,软件工程可以相对做到规范,这是一个很难比拟的优势。将目前最新的MCC(MobileCloudComputing)、Ubuntu等课程纳入教学,可以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对满足以后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很大帮助。

2.教学方法改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了一种学习理论。他认为只要我们提供适当的教材和适当的帮助,并且给每一个学生充足的教学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基于这个理论提出了一种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测评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来确保教学质量。它解决了统一教学和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并且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会克服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还将克服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同的矛盾。要以学生为起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很多专业课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应各专业对计算机的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能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很多学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统一教学的形式,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与后续的课程和以后的工作有效地结合。这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高校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课题,供学生凭兴趣自行选择。这些不同课题的设计,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且可以将这些开放性实验设为学生的特别成绩,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教学模式改革。一般情况下,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都在教室中进行,同时将讲课内容用多媒体投放在屏幕上,在这种课程上,学生只负责听教室讲解和看教室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一些理论基础知识,但计算机技术是理论和实践兼备的,这就说明这种听和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中,通常都是由教师给出实验任务,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后交给教师检查。随着教学人数的增多以及课程进度的加快,这种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教师不能在一个课时中完成对每一位同学的指导检查,而天生的惰性也导致很多学生互相抄袭,马虎完成实验任务。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的方式,设立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同一个团队的学生合作完成某一个课题的具体设想、设计和开发。在每一个实验课结束的时候只需要对该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将本团队完成的整体设计成果上交,每一位同学注明自己所负责的部分,教师对此作业成果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检查结果了解各个同学掌握的情况。同时,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高校也可以合理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网络上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教学资料等。在课程结束之后将优秀的作业在网上共享,供学生从中学习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4.师资力量及教材改革。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专业计算机技术的教师应当时刻跟紧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时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高校应该增加投资,加强培训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不仅要吸取新的年轻教师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教师创造有利的条件,供他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雇佣专业的教授举办学术讲座拓展教师的视野;组织一些教师进行实践工作研究来充实他们的经验。同时高校也要时刻更新教材库,要独立准备实践课教学资料,也要选择优秀的基础理论教学资料。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面,应当派出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审核,并及时匹配合适的教学资料。

5.教学测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发下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交上试题答案。这种评测方式适合一些重于理论的课程,并不适用于理论和实践兼重的计算机技术教育。2012年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提出了一个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教育及课程建设的议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人的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的思维,也不意味着能为计算机编程,更不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刻板技能,而是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计算思维是从学科思维这个层面直接讨论学科的根本问题与学科的思维方式,而计算机方法论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讨论学科的根本问题和学科形态。除了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纸上测评,应当将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得分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并且为学生准备开放性实验课题,在学生完成此类开放性实验后,根据检查结果也可以计入学生的总成绩。这些实践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同时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近年来国家加强计算机教育方面的支持,各高校也对计算机教育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学措施的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对教学方面的不断改革和探索,能够让学生更方便,更充分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王堃徐贺欧阳志友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基础教育论文:高等教育下的基础教育论文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优秀,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理、工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可以体现不同的培养需求,强化其专业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第二,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论文:慕课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1慕课时代的学习模型

2012年被称为是“慕课元年”。在工业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手段,以达到为社会和经济服务的目的,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本身就是经济,因此信息时代的知识产生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单向流动层级结构,而更多地强调交流、分享与协作。实际上这也是慕课两位创始人对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解——知识不再是终点而是持续开展的活动,而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通过社交网络、深度讨论等方式助推并达成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慕课在两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首先,教学实施的平台不同。传统教学大多依赖于课堂、实验室这样一些实体物理环境,而慕课则更多借助了数字化的虚拟世界,其特征就是教学过程的“四化”(智能化、小型化、大众化、移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促使教育脱离了原子世界的限制,大学于是变得没有了边界,而“大众教育”与“终身教育”能够得以变为现实。其次,教学实施的理念不同。传统的教学是“自上而下”的教师主导模式,讲授的内容大多是预设的,教学的方式也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而慕课则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认为知识是在信息的不断流转与累积中,结合具体情境而涌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知识经济的生产模式也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将慕课看作是信息时代经济与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经济模式的变更为慕课提供了发展的内驱力,而技术的进步则为其提供了实施的保障。

2慕课时代下反思传统教育

毫无疑问,依托于时代背景与数字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慕课模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促使我们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

2.1课程的目标

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强调了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因此教学的目标大多是预设的,即根据社会与经济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而在“确定性”世界观的影响下,万物均是确定的和可测量的,因此教育就衍变成为衡量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然后组织教学以逐步缩减该差距的过程。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个体可以摆脱传统的强调分工与专业化的工业经济模式,仅仅通过现代的社交网络就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与他人分享,从而形成各取所需的经济新模式。因此,学习开始变得多元化和个性化,同时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服务取向,学习也就开始具有个体和社会的双重性。今天,在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速度更快,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当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如何在浩瀚的赛博空间中有效定位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根据特定的情境进行组合与利用,成为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人们发现自己无需也无法再将获得的所有信息全部转换为知识的时候,对于信息的搜索、重组能力就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这种变化也将最终影响到我们的学校教育。

2.2教学的模式

面授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如果想获得某种新知,除了当面聆听导师及其门徒的讲学之外,几乎别无他途。印刷术的发明解放了知识传播的桎梏,但是,由于成本与保存的问题,在印刷术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书籍大多只是作为一种奢侈品而仅供权贵收藏,因此,过去千百年来人们选择面授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与技术的限制。进入工业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书籍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分工与专业化的出现也强化了学校教育的职能与地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兴起使得学校教育一改过去以传播思想为主的模式,而演变为思辨与实证教育并重的新局面。实证科学所依赖的教学经验与实验环境需要在学校获得,因此面授在工业时代仍然是教学舞台的主角。今天,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克服了过去的种种限制。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组织教学资源并模拟教学环境,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即使没有传统的课堂,人们也可以借助慕课的教学形态达到学习目标。然而,简单地将讲授由课堂转移到网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慕课的优秀理念,因为在慕课创始人的眼中,知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的,而非简单的讲授,无论这种讲授是在传统的真实课堂,还是在虚拟的数字世界。慕课的出现不仅提供了摆脱传统课堂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这种行为的必要性。

2.3评价的方式

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考核学习成果。之所以采取这种评价体系,一方面是考虑到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通过一些客观的、可量化的标准,可以使评价过程相对简单易行;另一方面也与“确定性”的世界观不无关联,在这种世界观的主导下,只要提供了初始状态和影响因子,那么结果就是可预见的。于是标准化考试大行其道,许多学生开始围绕考试展开有策略的学习,他们的应试技能是提高了,但思想、行为等是否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们对此却心存疑虑。此外,新技术(如互联网等)的出现也给传统的教学评价带来新的挑战,如目前日益突出的学术舞弊行为,一方面,信息获得的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学习者也正在变得“浅薄”。因此,当学习者不愿或者无法深入思考的时候,不加标注的引用他人数据成为许多学生面对作业时的优先选择,而这也给教学评价带来新的问题。今天,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反思性教学替代传统的操作性教学、经验性教学的时候,慕课这种基于交互理念的学习模型在教学评价中就显示出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交往—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型所指出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交互的方式如交流、理解、启发、学习、协同等,实现共同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3重构计算机基础教育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早期,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感性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成为教学目标的优秀。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历经了计算机文化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等阶段。当我们使用“信息”一词标识这个时代时,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石,对计算机教育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显然在其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1课程目标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如果把学习界定为“发生于生命有机体中的任何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换言之,我们该如何重构计算机基础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思想、行为或者情感等方面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当今时代对于知识的定义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在,确切地知晓某个主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事物的组织方式及其意义,并且知道从何处获取相关的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建立一个数据的索引比了然事物的全貌更加重要。因此,某种程度上,“知道什么”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在哪里”,即探寻知识的能力比目前知道什么更重要,而这正是我们重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所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有些人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掌握探寻知识的能力并不重要也不困难,尤其是在“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的搜索思想已深入到数字原生代生活的今天。然而,由于互联网采取的是开放的无保护双向数据流动模型,很多时候它表现出的是一种群智能。对比编撰《大英百科全书》的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4000多位各行业专家,维基百科则凝聚了超过几百万人的经验与智慧。虽然我们都知道前者更可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出于效率等因素的考虑,人们更多地选择后者。于是,如何有效地将噪声从庞杂的信源中剔除并从中遴选出我们所需要并且确切的信息,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这也是我们重构过程中所必须跨越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未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区分为需要掌握的与知道如何获知的两个部分。对于前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使之具备应对信息时代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基本能力,并且为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培养与自我实现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对于后者,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重组和利用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情境中筛选出相互关联的信号并生成具有实际意义信息的能力,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纷繁变化的未来。在教学实践中,这二者是相互交融的,因此教学的目标也相应地从过去单纯的知识获得,转变为拥有知识与调集外部资源能力并重的新要求。

3.2教学模式

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是知识准备先于学习需要而发生,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在授课之前就已准备好,这对于那些相对变化较小的“硬知识”而言是适合的,如历史、数学等,但对于计算机这类更新变化非常快的新兴学科而言,固化的课程很难保持时代性与先进性,当学习成为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时,学习者更期待用按需学习替代原有的课程学习模式,而慕课基于网络与交互的特点与这种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首先将教师主导的模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驱动的新模式。在新的模式下,学习内容不再完全由教师预设,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参与权与选择权,教学也就具备了更多的动态与发展特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摆脱以知识传递为优秀的填充式教学,将交互引入未来的教学中,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与平台如Moodle学习平台、QQ群等,构造出一个“学习网络”,而教师与学生作为该网络中的节点相互交流、分享与协作。这样的教学不再只是传递性的,信息的流通也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甚至是多向交互,教师与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在这个学习网络中的教师节点与学生节点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异,他们的角色与职能只会因为教学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知识准备阶段,教师起主导作用,保证客观知识的正确表达;在教学讨论阶段,活动的主体变为学生,教师起引导与协助的作用,保证讨论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完全占据中心位置,此时教师主要担当督促与组织评价的角色。因此,在“学习网络”中教师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引导、指导与督导的支持者,教学的模式也就从“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如此一来,教学就成为了促进与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控制与管理,而学习者所获得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持续发展所需的经验与技能。今天,“全球化”的影响在不断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层面,因此构造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网络不仅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要,还是个体应对时展的需要——在未来,每个个体都需要搭建自己的“网络”,从而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分享交流以及协同创造。

3.3评价方式

如果我们将教学的目标重新定义为需要掌握的与知道如何获知的两个部分,那么教师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教学中包含了自主与探索学习之后,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中很可能会包含超出教师知识结构之外的内容,尤其是对计算机基础这样的课程而言,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和创新,这本身就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方式,从而将传统的标准化考核方式与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基于交互的评价方式更适合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首先,由于借助了群体的经验与智慧,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知识结构方面的不足,而且对于教师个人的能力与选择的偏好,群体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更强的客观性与适应性;其次,当评价结果更多的来自于对个体之间的比较而非固定与绝对的标准时,该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出学习群体的当前状态,因此评价结果就更具实时与动态的特征,教与学也就有了更强的针对性;第三,对于参与评价的学习者而言,评价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当他们从别人的学习成果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或者获得了突发的灵感时,他们就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进而达到促进与提高的目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术舞弊行为的发生;最后,交互评价所依托的信息平台能产生大量的学习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是即时反馈的、结构化的和可定制的,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把握当前学习状况并制订更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撑。相比过去,教师的权威被削弱,这一方面源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并实践发生在学校教育之外的“非正式学习”;另一方面也与知识的日趋多元化理解与应用密切相关。学校与教师不再是教学评价中的唯一主体,如何引入新的评价主体与方式,不仅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也是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4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现已具备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特征,也逐步成为其他学科专业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还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如计算思维的培养等。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并促使其做出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是被变革的对象,同时又作为其他教育变革的重要工具,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竞争本质是创造力的竞争,而传统集中与划一的教育模式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也不乏激烈批评的声音。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慕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寄予厚望,期望它能带来更加开放的、个性化的、自主的以及更具创造力的教育,而这无疑也是未来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作者:曾翰颖单位:韶关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基础教育改革教育论文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优秀,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论文: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论文

一、转变思路,遏制农村教育的衰败

二十多年快速的城镇化,城市的数量和疆域不断扩张,农村人口也越来越涌向城市。农村人口的这种大规模流动,使得城市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面:城市建设热火朝天,而农村却逐渐走向衰落。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Mendras)在其著作《农民的终结》中所描绘的场景正在中国上演,随着“农民的终结”,农村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以往“家长里短”的乡村正呈现“空壳化”的景象。有人说乡村出现了“产业空、住房空、年轻人空、干部空”的“四大皆空”现象,用“乡村的终结”一语来形容我国农村的衰败走向虽显得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着人们对当前农村现状的担忧。农村的空巢化也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也正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从宏观上来看,城市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造村落社会结构的必由之路。而且我们通常认为,这个城市化的过程是充满农民的欢庆、喜悦和梦幻的。然而,在村落城市化的最后一环,在村落的终结点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千年村落文明裂变和新生的艰难。”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有别于西方国家“圈地式”的“被动城镇化”,不应成为一种被动的“上楼运动”。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要规避西方在城镇化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走一条不遗弃农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双轮驱动”中国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这一特征必然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切切实实重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发展,将农村教育办好。

第一,重新审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分类处理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农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指的是100人以下的农村学校,包括农村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和一部分完全小学,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由于“小规模学校”从其经费投入与教师配置上来看,显得有些“奢侈和浪费”,与教育上的“规模效应”理论是不相符的,因此,我国开始了十多年的“撤村并校”“布局调整运动”,虽然国家一再明令禁止地方在布局调整上的“随意化”举动,但是,此轮“布局调整”从始到终饱受争议。一直到2010年后,随着由“撤村并校”造成的学生上学所引发的“校车事故”频发,国家才又重新开始审视此轮“布局调整运动”中的“盲动”行为。2012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志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重新反思和改革的阶段,宣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首先,我们应重新审视他们存在的价值。要将农村学校视为一方水土之文脉,重视农村学校对农村社区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意识到若斩断这条文脉,一方土地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文化根柢。这并非是文人学者“乡土情结”的自我悲情,而是应实实在在树立的一种教育理念,乡村社会随着乡村学校的消逝必然走向消亡,因为在现代乡村社会中“学校教育”俨然成为乡村的“心脏”,若“心脏”不在,乡村民众也将“心不在焉”,逐渐逃离故土。“学校是一个社区组织,学校的存在是一个社区适宜居住的标志与象征。如果学校脱离了乡村社区,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它就不再是什么乡村学校了。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恰恰使学校越来越远离乡村社区,从而加剧了乡村的荒漠化。”因此,除非必要,否则,我们不应因“规模小”而对学校进行撤并。其次,从发达国家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轨迹来看,诸如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后,在反思与质疑声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到了90年代,重新掀起了“小规模学校运动”。我们的近邻、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轨迹,目前韩国已经开始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通过改善教育财政制度、建立适当规模学校、建立特色小规模学校、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等措施来纠正以往政策的偏差。因此,我们应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避免盲目撤并。再次,要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因为班容量小、师生比大,易于教师因材施教,因而具有推进个性化教育等优势。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再分类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雷万鹏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他指出应以公正的程序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对不同类型的小规模学校采取分类发展政策:(1)对于需要关闭的小规模学校,应在学生分流、校车服务、校产处置等方面实施配套政策;(2)对于过渡期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应在校舍稳固、儿童安全、师资供给等方面保障儿童合法权益;(3)对于永久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应当在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基础建设、设施设备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实施倾斜性政策,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化发展。

第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立足本土,重视农村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开展,农村学校在硬件上已有很大改进,但农村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却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只有扎根本土,开门办学,与自己所处的社区相联系,认识农村本土的文化,才有可能办出特色。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盲目仿照城市教育的办学模式,而忽略了自己的本土特征。“当城市的幼儿园注重生态教育,走进大自然,带领儿童体验大自然时,农村的幼儿园却置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于不顾,学着城市幼儿园开辟植物园、种植角。当城市的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成化’、‘生活化’时,农村的很多很多幼儿却被关在小小的教室里,用着小学生退下来的课本,按着小学生的作息时间与课表上课,没有活动,没有游戏……”由于一直以来受“离农”教育的思维束缚,我国农村教育已经丧失了文化之根,形成了不自觉的“向城性”。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们应将农村教育置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场域中,视农村学校为农村社区的“文化堡垒”。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善,农村教育应当树立自信心,重新发现农村之美,发现农村之于城市之优势。这一点成都市蒲江县的探索是值得学习的。蒲江县在发展农村教育的时候,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创造性地开展了以“自然、绿色、融合、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田园教育。大力整合普通中小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校挂两牌”的学校运营机制,逐步探索出“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校与茶叶产业相结合,“学校内外都是茶园,茶园处处皆教育”,不但使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学校服务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反哺农村社会的典型缩影。当然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并非仅靠教育的创新就能完成的,乡村教育中呈现出的“文字上移”的无助情形,也并非能靠教育改革就能够挽回的,我们应将农村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中,才能从根本上认清和理解“文字上移”的原因。“中国社会正在从乡土中国走向离土中国,其间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种种表现,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状态也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更不用说城镇居民了。正是这一趋势决定了村落学校教育的‘终结’,既然人的生存越发不依赖于乡土,人们生活的重心越发远离村落,那么,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和文字也就必然地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这一趋向在以普遍性和抽象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身上将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坚决。”

二、以城带乡,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以重城轻乡为基本发展取向,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不顾及农村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巨大。而新型城镇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市在农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调以城带乡。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著名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当前我们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城市教育的引领作用,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带动农村教育的同步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方面,采用结对联动的形式,向农村教育输出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如成都市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按照其特殊的城市三圈层经济地理结构,提出了“全域成都”、“三圈一体”的发展理念,将三个圈层的教育发展当成“一盘棋”来考量。利用处于第一圈层的城区优质教育去带动处于二、三圈层的薄弱教育。2010年成都市教育局的《关于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中心城区学校对第三圈层学校的帮扶计划,由第一圈层的学校与第三圈层学校结对发展,锦江区与青白江区和金堂县学校结对,青羊区与蒲江县、崇州市学校结对,武侯区与崇州市和新津县学校结对,成华区与大邑县学校结对,金牛区与邛崃市学校结对,高新区与都江堰学校结对。除此之外,各个郊区(县)的城区学校还要与农村学校结对发展,于是就形成了主城区—郊区城区、郊区城区—农村地区这样两个辐射圈,构成了全域成都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结对互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干部教师、德育工作等。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并于2013年9月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城市。另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方面,要进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设计,缩小城乡教育的人为差距。如苏州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时候就提出“六个一样”,即“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成都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时,着力从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入手: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尤其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方面,探索出了“县管校用”的模式,打破了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打破了教师“从一而终”的模式,让校长教师真正“流动”起来,为城乡教育的顺利交流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教育的校际间均衡

城市中的择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出现的,城镇化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助推作用,可以说城镇化加剧了城市中的择校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一方面农村出现了“空壳校”,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中本来就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紧缺。因此,扩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城市学校间的校际均衡,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之一。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在推进校际教育均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均衡的机制。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名校集团化和学区管理制两种方式。

第一,名校集团化。名校集团化是一个区域的名校在地方政府的介入下,为实现名校优质教育的输出与薄弱校教育质量的迅速提升,将区域内一些较为薄弱的学校纳入名校的治理下,采用分校的形式,使名校与薄弱校形成名校集团这种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名校集团一般有一定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包含了政府、名校和分校三者的权力和利益,其中政府起协调作用,名校本部起主导作用,分校起主体作用,分校在名校本部的帮扶下成长。在我国,杭州市较早地对名校集团化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探索始自20世纪末。1999年,浙江大学附属小学———求是小学接管了城西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竞舟校区,拉开了全国名校集团化探索的序幕,2002年10月,浙江省首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在西湖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为目标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在总结求是教育集团等名校连锁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杭州市将“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并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杭州名校集团化探索的同时,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也开始了运用名校集团化模式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成都、合肥、济南、哈尔滨等,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第二,学区管理制。学区管理制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大学区制”(如西安)或“联合学区制”(如天津)。与名校集团化类似,学区管理制也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迅速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很好的尝试。“学区化管理”是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以街道为单位划分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有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学校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使学区间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学区制的学校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现捆绑式发展。在我国,北京市东城区较早地开展了学区制的改革,从2004年10月起,东城区开始在和平里学区进行学区化管理试点,根据东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街道行政区划,将全区10个街道划分为5个学区,东城区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州市越秀区的学区制改革也较为成功,越秀区学区制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共享、两个建立”,即共享学区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区管理体系、建立学区评价机制。此外,近些年很多城市都开始推广学区制改革,如天津、郑州、贵阳、武汉、西安、长沙等。

四、关注弱势,推进城市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化速度虽然迅速,但是却存在“虚假城镇化”的危险,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之间存在着17.3个百分点的差距。这说明,2.5亿农民工和约75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一些学者将城镇化的这种现象称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即农民虽然进入了城市,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也生活在城市,但是,问题在于,城市只把他们当作经济活动者,仅仅将他们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市民或公民身份的主体,从体制上没有赋予其基本的权益,在生活和社会行动层面将其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交往圈和文化活动之外,在社会认同上对他们进行有意无意的贬损甚至妖魔化。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未真正转变为城市的市民,并没有享受到城市人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外的第三元,使得城市内部又出现了特有的二元结构。面对城镇化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新型城镇化将人的城镇化作为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基础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使进城农民子女享有均等的基础教育入学机会和升学机会就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让进城农民子女享有均等的教育服务关键是要打破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的教育制度,破解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有赖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但从实质而言,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结构,是由依附于户籍制度的一系列不平等制度所造成的,如入学制度、升学制度、就业制度等,因此,逐步剥离依附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教育制度,才是我们推进城市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根本所在。就当前而言,除了要进一步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有序推进异地高考问题也已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刘秀峰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优秀,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论文: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论文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有效性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新引入的信息技术,没有将它们与课程实现有效进行整合,甚至出现了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不应用新引入的信息技术,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交流得知:他们不理解新技术与原有信息技术的区别(例如新引进的平板电脑与原有的电子白板),甚至认为新技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2.学生课内外学习割裂学生在课内是数字化学习,课外却又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课内外学习不衔接,降低了学习效果。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些学校会出于设备安全性的考虑,禁止学生校外使用;一些学生自主性差,校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监管,容易做些与学习内容不相干的事情,如玩游戏、看小说等,因此家长会反对学生在校外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就不接受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在校外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

3.缺少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统一标准的教学平台缺少教学资源和统一的教学平台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过去一段时间里,学校已经自主开发了一些教学资源,一些企业也参与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但是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另外,还有一些资源来自网络的共享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中还发现,教学平台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相互之间不能联通共享,阻碍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也造成了资源孤立和重复建设。

4.缺乏质性的学生评价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用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成绩来作为其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也违背了学习规律。当新的技术或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会呈现U字型变化,前阶段的下降是师生为了适应新环境,在心里进行概念理解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后阶段学习上升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长期学习成绩的量性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质性变化。5.学科教学缺乏平衡在调查中发现,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绝大部分将新信息技术仅应用于科学、地理等小学科的教学,很少用于语数外等主学科。而在主学科的教学应用中,非重点学校占了大多数,重点学校大都会选择在小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这源于家长的压力和对教学质量的考虑。学科应用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实践结果的偏差,影响信息化教学成果的推广。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存在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多个层面中,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三个层面合力解决。

1.政府层面

(1)协调信息化建设中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往往走在资源和平台建设的前面,政府应采用相应措施提高资源和平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建立标准的、开放的教育资源管理机制,推广信息技术标准的应用;加大对教育资源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在平台建设方面,政府要建立平台开发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建立学校平台开发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协调学校工作,以实现各平台之间的流通共享。

(2)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目标明确、通力合作的学科优秀团队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高效推进的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优秀团队。学科是教育改革活动的承担者,是中小学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组建学科优秀团队能够形成合力,对教育改革和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需要牵头组建包括电教工作者、学科专家、一线教师、信息技术专家等人员在内的学科优秀团队,打造创造性的研究共同体,起到控制实施风险。帮助试点学校教师开展研究、指导教育资源建设等作用。

(3)实行基于绩效技术的培训在开展培训之前,政府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培训,例如根据调研结果开展关于提高教师意识观念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水平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建立透明、公正、严格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要追踪教师的培训效果,确保教师能够将培训中的内容真正融入教学。此外,政府还要充分调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电教部门、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作用,展开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使培训方式多样化。

2.学校层面

(1)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在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的初步阶段,应该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由有热情和有管理能力的教学工作者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计划的前期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和协调沟通;在组建教师队伍时,大部分学校考虑的是信息技术能力,而忽略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应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挑选相对独立、自主的学生组建实验班级,当然,在此之前要与其家长沟通协调。

(2)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学校应为教师创设有利于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的课题研讨环境和条件,以便于他们相互借鉴经验,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各学科之间的课题交流会,开展不同学校和年级的课题交流会,及时总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交流会;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的精品课程和示范性课程;开展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定期提供专家指导,实现学科教师和专家学者的互动;组建关于课题的网络学习型社区,方便教师之间的实时交流等。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相应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以最大化地实现经验共享和思想碰撞,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前面提到,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维持师生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保证信息化教学长久高效的开展。激励机制包括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直接激励主要包括对课题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视情况进行物质奖励,给予先进荣誉称号,计入业务工作量,作为教师年度考评、晋升、评优的条件等。间接激励主要包括提供校外参观培训机会,给予教师特许时间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钻研等。学校应该实现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的有效结合。

3.教师层面

(1)提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学情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情境,来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首先,教师要能够区别课程的“传统型内容”和“学习型内容”。前者是课程中预先计划的、显性的和确定的内容;而后者是课程中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传统型内容”在传统课堂上可以被很好地掌握,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让学习者自主学习,反而会打破固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不仅难以发挥新型教学方式的作用,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恰好相反,通过教师或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围绕问题进行探索、反思和协商,形成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媒体交流方式设计方面。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媒体不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提供很好的支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要能够根据学情设计合适的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在做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的和任务。例如,如果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就可以选用练习法和实习法;如果是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选用讨论法和谈话法。其次,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教师在使用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搜索工具进行资源的获取,使用知识建模等工具进行任务建构和作品创造;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用视音频等资源来形象地表征知识点以减轻学生认知活动的难度,用评价工具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实时做出教学调整。学习情境设计方面。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具备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学习情境的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有基础性,即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结构一致,能够使他们的观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联系,从而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再次,要有诱导性,即能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最后,要有生动性,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适应角色的转换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随时转换角色。在研究前沿性知识技能时,要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充当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开始前,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设计教学环境,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在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探究时,要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在进行面授教学时,要有条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当学习导师的角色。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反思时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能会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反思时间,可以让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修正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形成反思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思维精确化、概念化;帮助学生寻找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诊断,调节并完善教学过程。

4.注重质性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量性变化,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质性变化。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成长档案袋、学习日志、口头汇报等质性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需由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共同担任。例如,应用成长档案袋的方法进行学习评价时需要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代表学生学习轨迹变化的相关材料,如作业情况、活动记录、发表作品和实验项目等,这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也可以通过定期档案袋的展示、交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体会到成长中的快乐。

作者:杨绪辉沈书生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一、教材编写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①因此,新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背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新教材在每一册专门增设了“数学广角”单元,多以“操作实践”为主题,旨在使小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并在理解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模型的基础上,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更为凸显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中。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环节,也是每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见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理解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学生拥有了“话语权”,而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情感的教育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来实现,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能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和抽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教育评价指导思想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效率的功能。教师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好的分数,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也发生着巨变,其明显表现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上。第一,考试功能的转变。改变传统意义上考试选拔的功能,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二,考试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在考试中应创设更具有真实性的情境,适当地增加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第三,考试形式多样化。从目前中考、高考考试改革可以明显看出,考试形式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形式,同时,还将纸笔考试评价和非纸笔考试评价相结合,出现了多种新的考试形式。在试卷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有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其题目的类型也从单一的记忆性问题扩展到运用型、理解型、评价型等。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此轮新课程改革所取得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汲取国内外改革的一些经验,扬长避短,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朝着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优化课程资源、教学生活化和课程评价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莉芳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高校法律基础教育论文

一、高校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低的表现

第一,从教育观念层面来看,不少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就业率,重点关心专业课知识以及技能,却很少注重法律教育,较少关注就业、创业的法律知识。

第二,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很多高校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法律的内容较少,更缺乏课外培养模式,从而降低了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从教学理念来看,有些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深层含义。其实,它是为了让教师理解德育以及法制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很多教师的错误做法和不当理解使得学生轻视法律基础课,导致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较低。

第四,从教学内容设置来看,法律基础教学的内容设置非常不合理。首先,法律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只占了3章,而且涵盖了法理、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诸多部门法;其次,教材信息量较大,内容繁杂,但规定的课时非常少(只有36个课时),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赶课时,只是简单地堆积知识点,不能很好地分析案例和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提高高校法律基础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1.增加法律基础教育的学分高校可以制定强制性政策,大幅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学时和实践方式,保证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提高广大师生的重视程度。

2.强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法律基础教育的教育和实践途径。如高校和各院系可以联系法律教研单位,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律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和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办法学讲座、法律研讨会、模拟法庭以及宣传法律的相关文艺活动演出等多种类型的法律文化活动。

3.深入社会实践教师要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定期安排学生走出校门。如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地区的社会成员对法律知识的相关需求状况以及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又如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和参观,了解法律运作的流程,巩固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修养。

4.为学生提供各项法律服务考虑高校学生对法律的多种需要,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兼职、就业、实习、日常生活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5.开展法律培训在创业以及就业的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详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法律知识培训。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完成就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尝试和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员,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6.修订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共计涵盖了八章内容,法律基础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只有三章内容,但它有着庞大的理论体系,较为冗繁的法律内容,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此外,开设的法律基础教育课时较少,教师要想详细、全面地介绍我国法律的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将刑法、民法以及经济法作为教学的优秀内容,这样不但能普及常用的法律基础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将高校学生引入神圣的法律知识殿堂当中。

作者:崔佳李少聪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学院

基础教育论文: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论文

1在基础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学中“文化的构成包括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和物质文化”。一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语言间的区别不仅反映了言语者的需要和环境影响,而且它们还会对言语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例如价值观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来传递的,例如传统习俗、艺术、娱乐及其他媒介,而价值观能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文化的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把文化实力定义为软实力。文化的认同离不开传播,教育则是文化进行传播与继承最重要的方式。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也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国务院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项就是追求世界教育潮流的新理论,而忽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缺乏培养中国优秀价值观的教育系统。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改革,不仅是因为有着最多的受众,更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先导性作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性、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人文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2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西方文明并不适应中国的教育,不能给予学生中国社会需要的能力,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整合西方的思想,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他主张用中国传统办学形式,先学习以儒家为根本的传统文化基础,再将西方文化有选择地融入其中。简而言之,先树立起儒家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再吸收西方文明。陶行知推崇杜威用实用主义取代传统教育的模式,他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根据生活经验对于西方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不再是模仿单一国家的模式,而是全方位地把各国先进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进行了具有本土化特性的教育改革实验。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被提出后,各式各样的西方的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被广泛引入与传播,成为基础教育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进行本土化的探索。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基于个体生命成长需求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新型的学校形态“。新基础教育”目标培养适应时代的青少年,重在教育学生获得“人”的能力,对教学进行改革,为进一步教育本土化探索了道路。但在教育理念不断出新,教育方式不断改善的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了。

3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及理念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尽管如此,传统文化教育的振兴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许多活动无法展开;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学能力不足;在课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等。这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它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优秀品德养成的作用。随着“中国学”和“儒学”在国际上的兴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崇尚古典教育的私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热门话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认可。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总结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实践性、系统性的指导。同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重点就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扩大教育内容中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继承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树立学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4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实践中的探索

4.1调整教育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扩大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分量,在原有教学内容里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并加大在考试中的比重,同时设立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书法、诗词诵读、围棋等,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技能。实现这些,这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相关课程设计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进修的投入。

4.2进行形式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渠道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进行。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大传统教育的内容,更要通过增加传统文化活动,例如讲座、广播、网络等,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多维度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纳入学校教学成果的规划,作为一项学校水平的评价标准。与此同时,鼓励教师或班级体,自行选择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潜移默化地为传统文化学习打下基础。

4.3对学科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联系起来,相互渗透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一方面增加传统经典的内容,另一方面不让学生局限于背诵,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学的情怀和魅力,增加模仿创作的练习。历史课程也不仅是通史上关键字的背诵,从中国历史人物和爱国人物等角度,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着更生动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加艺术类课程的分量,美术、音乐、戏剧等都是培养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艺术课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特点,提升对于国家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德育课程则从传统文化出发,结合现今社会,不能停步于说教。指导学生的道德自觉,树立良好的三观,最终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4.4理性对待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是文化继承的需要,是国家提升大国形象和软实力的需要,是学生提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树立道德规范,提升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利国利民,势在必行。但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批判糟粕,发扬精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基础上,教育不仅要传播、继承传统文化,更要超越、改造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文化。一味对传统文化过度美化,会走向民族文化中心论,甚至会导致学生抵抗对现代文明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如今,现代化、世界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疆界可能并不那么明显,也不用全盘否定、拒绝西方现代思想。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冲突。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地上,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文明。

作者:陈璐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