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1 05:4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景观生态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景观生态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视觉生态化开发旅游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景观的结构设计:斑块的设计;廊道的设计;基质和缘的设计、优化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管理: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景观生态监测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丹霞地貌生态设计生态调控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优秀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优秀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外围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景观生态学论文: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

1景观的组成部分

1.1廊道

是指不同于两边基质的线性地带,它的多种类结构跟随不同宽度的廊道而随之变化。绿廊建设和块状绿地的连接度不断加强,可以使走廊起到分隔作用,作为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重要依据,作为城市道路、河流等狭长线性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现实应用中廊道理论中的优秀保护作用还体现在不同树种、狭长带、狭长带与二维面的互相制约等方面。

1.2基质

是指连通性最好、面积最大、能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1]例如园林的铺地或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影响,影响着生态环境中斑块与斑块间互换物质、能量,同时影响了连接全局的景观。研究景观生态学是为了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将景观生态学中的和谐共生理念贯通到实际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理论结合实践,迎合社会需要,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现今,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天津的“绿岛园”,占地面积大,其园林规划里涵盖了三种特色景观生态,湿地景观、高地树林景观和保留了原生态景观的缓坡草坪,有利于恢复本土动植物群落,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是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为依据的,这也是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最基础的模式。在进行“绿岛园”绿地规划之时,按照“源”、“流”、“展”三岛相合的设计思路,营造了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格局。[2]公园的景观水体是由大面积的沼泽地开挖整改形成,同时将瀑布茶室、嬉水广场等人文景观融合,即维护了湿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发挥了斑块在环境资源中的作用。车场和广场采用的硬质铺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道路不同感空间,完善了经管的层次感、充实感。假山、小桥、鹅卵石等硬质铺装的巧妙设置使不同的廊道连接了不同的斑块,化零为整,充分发挥了廊道中的整体作用。壁画、浮雕、陶雕丰富了“绿岛园”的历史沉淀感,增加自然景观的可观赏性。台北关渡的“自然公园”。此公园涵盖泥滩、深水域、浅水域、树林等多种区域类型。规划为主要活动区、保育优秀区、户外观察区、可持续经营区,合理的划分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首要,提供休闲、教育及研究场所为次要,同时又兼容了两者的缓冲区,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处。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园区内虾类自然保护区为中央优秀区,其他涵盖沼泽、湖漾、河港、池塘等区域,六条河流纵横交错,其间分布着众多的鱼塘和港汊,设计了不同物种栖地环境。以上这些案例都是融合了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在园林的设计中,使得城市的人类与大自然更更亲近的同时又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3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与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生态学中景观质量问题是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如何加快城市进步的步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设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融洽的城市园林绿地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发挥到淋漓尽致,如何做到效益最大化也是值得深究的。综上所述,既要致力于生态的健全性,又要致力于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协调性,必须于充分掌握景观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坚持全局优化的原则,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人类的本质需求考虑,以生活为出发点,营造人类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结合城市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建设需要,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坚持地方特色原则,园林与文化相结合,沉淀文化历史,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生态园林环境。同时在以下方面要注意:在景观设计实践中,要注重结构的组合连接,注重城郊生态工程的建设;完善园林绿地网络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多元化的群落景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园林景观;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全局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作者:王传江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园林处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及其尺度问题的浅谈

【摘 要】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景观生态学科中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并且阐述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的问题。在对景观生态学和尺度概念与内涵分析的同时。认真思考了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分类、等级和演绎,并通过对尺度问题的研究,发现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观;景观生态学;尺度

目前,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很热的学科。不仅地理学研究者和生态学研究者要学习它,对于园林设计的工作者来说,这也同样是一门新起的而且不得不研究的新学科。因为景观生态学的内容十分庞大,这里先探讨一下关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中有关尺度的相关内容。

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1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中相互交叉的一门科学 。它集中了地理学的整体论(研究土地格局) 和生态学的系统论(研究生态系统) 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地理学的景观格局上研究生态过程的一门学科。是对景观某一地域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相互关系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现出来。

1.2景观在不同学科中的概念比较

因为景观多学科渊源,不同地区和背景的学者对景观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景观是一个色彩纷呈的名称,人们对景观的认识也是随着学者的不同背景而变化着。下面将对景观做一个简单的概念比较。

景观这个词的中文理解的是汉字景+观两字的合成。它所指的是有景可观的意思。这也是风景园林学科体系对景观的理解。具体可表述为:一切可以引起视觉感官的空间内容都是景观。如大地景观、小区景观、景观节点、景观设计里所说的景观都是这个含义。然而景观生态学中可不简单指有景可观的意思。它是一个外来词landscape的中文翻译。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要清楚的认识在不同领域中景观这个词所表述的不同含义。

1.3景观生态学与麦克哈格

麦克哈格(Ian L. McHarg)(1920-2001)是著名的景观生态学专家,1969 年出版《设计结合自然》,他是景观生态学的先驱,他将多个环境学科的科学家(包括气象学家、地质学家、土壤学家、植物生态学家、野生动物学家)召集到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再加上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使他们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方法上用“千层饼”模式将这些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及筛选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而这整个过程正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优秀方法。

同时,如今的计算机模拟技术,资源调查技术已经取得了极大的突破。这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更轻松,收集资料更全面,但现今的规划思想和原理也还是沿用麦克哈格的生态因子地图叠加法,只是在不同的方面对其方法进行深化。这是他被称为景观生态学的开创者的原因。

1.4景观概念的限定

在通过对几个领域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景观在不同领域中所表述的概念意义相差极大。因此要对下文中所讲的景观给一个基本的概念限定,下文所用的景观一词是景观生态学当中的概念,也就是地理空间中的格局也包括格局上承载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

2.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

尺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目前各行各业都普遍认为尺度是一个参照系和衡量研究对象的标准,它几乎涉及了当今的任何一个学科。因为如果没有了参照很多东西就没法研究。没有了尺度概念就失去了研究界定的范围,从而原本在这个尺度内研究能成立的原理,扩大或缩小它的尺度后便失去了它的正确性。这也正说明尺度对于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各专业的学者们研究尺度的意义。

2.1景观生态学中尺度的含义

尺度(scale):通常是指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以及组织上的量度。在景观生态学中, 包含范围( extent)和分辨率(resolution)有时也用粒度( grain) 来表达。

2.2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分类

景观的尺度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景观的空间尺度、景观的时间尺度和景观的组织尺度。

2.2.1空间尺度

落实到景观生态过程中的各类生态单元。一般是指研究对象的空间规模和空间分辨率,研究对象变化涉及的总体空间范围和该变化能被有效分辨率识别的最小空间范围,一般用面积表述。

2.2.2时间尺度

落实到某一景观生态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一般是指研究某一过程和事件的持续时间长短和考虑其过程和变化的时间间隔,及生态过程和现象持续多长时间或在多大的时间间隔上表现出来。

2.2.3组织尺度

落实到景观生态中各类组织层次的单元。是人们将景观生态学中运用生态学组织层次的研究范围和空间分辨率称为组织尺度。

通常对与景观生态学中具体问题都是在三个尺度下进行的,而且这三个尺度形成三个纬度它们互相交融密不可分。如果失去其中一个纬度,其研究的结果就很可能出现极大的偏差。

2.3景观尺度的对应性、相对性和稳定性

尺度的对应性:通常是指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尺度上或时间尺度上以及组织尺度上的相互对应关系。但是在生态学研究中尺度同时也是连续的和动态变化的,上述的三种尺度关系并不是都一一对应的,然而从大多数情况来看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明显的。也就是说处于较高组织层次上的研究一般具有较大的空间尺度,其时间尺度也较长。例如:红树林的生态演化时间大约是上百年。

了解了景观尺度的对应性、相对性和稳定性后,对于今后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有了依据,了解了它的基本原理并且学会运用和掌握它,才能做出一个合乎生态标准的景观规划设计。

2.4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推绎

尺度推绎: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特征,也叫尺度外推。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1 尺度的放大或缩小;2 系统要素和结构随尺度变化的重新组合或显现;3 根据某一尺度上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法,推断其他尺度上的问题。

尺度推绎方法通常可分为相邻尺度推绎和跨尺度推绎。相邻尺度推绎是指在相邻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利用生态学模型进行尺度上推的方法主要有简单聚合法、直接外推法、期望值外推法、显式积分法等四种基本方法。

尺度推绎原理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有重大的意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一般多表现为宏观和长期的景观变化规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研究依然是在小范围和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且缺乏可重复性。较小时空尺度上的研究结果很难说明较大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由于大多数环境和资源管理问题发生在大、中尺度上,而且需要在相应的尺度上解决,所以必须把小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与大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联系起来,以便通过小尺度上的研究,探讨解决大尺度问题的途径,尺度推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有积极的意义。

3.小结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而且是边缘性极强的学科。它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十分的宽广。又因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使得景观这个多义词不免和其它学科领域有所干扰,而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体系中,景观尺度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和标准。景观尺度概念的引入,我们的研究就不会发生偏颇。在这里我们也相信不远的未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一定能够更加深入地指导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化式生活家园!

景观生态学论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城市是一种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强烈的景观,其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及信息流等非常活跃。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严重紊乱了地表景观格局的自然演进,城市景观膨胀和自然景观萎缩碎化之矛盾愈演愈烈,城市形态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热点。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城市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内涵、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及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阐述了可供借鉴的规划设计原则,并提出了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研究规划设计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优秀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分析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优秀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总结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学科研究思路浅析

摘要:景观生态学研 究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景观生态学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大学的普及过程中,许多大学生还有很多疑问。文章简要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学学科研究思路,为在学习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理论 思路

1、景观生态学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一词首先由德国著名的生物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之后,许多学者开始了大量的研究。Vink(1983)在讨论景观生态学在农业利用中的作用时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控制系统。基于此,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把土地属性作为客体和变量进行研究,包括对人类要控制关键变量的特殊研究[3];Forman和Godron(1986)在给出确切“景观”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迁的一门学科[4];傅伯杰(1991)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大学科群系的多功能优点,适宜于组织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因而在现代生态学分类体系中处于应用基础生态学的地位。

1.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理论的直接源泉是生态学与地理学,同时从许多学科的诸多相关理论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为开放系统的自然等级有序理论,以及综合性和组织性理论;它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是以控制论为基础的。但对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时空尺度;等级理论;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缀块一廊道—基底模式;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

2、国际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2.1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东亚(中国),表明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从研究内容上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4]。

欧洲和北美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基本上引领了国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关注的重点从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逐渐扩展到资源开发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在理论上强调景观的多功能性、综合整体性、景观与文化的协同,并提出了整体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框架。北美的景观生态学在欧洲的影响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并逐渐形成注重数量化和模型建设以及自然景观研究的特色。尽管欧洲和北美两大学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关注的对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但是二者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着景观生态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2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来,我国地理学、生态学、林学、农学、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极大的关注着景观生态学得发展,并积极开展了景观生态学的讨论与研究,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不同学科的共同研究热点。

我国学者主要关注的重点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及应用这三个方面。首先,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它对人们了解景观生态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理解景观生态学中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在理论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思路,例如:WU[5]等(1995)在总结前人缀块动态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等级缀块动态范式;俞孔坚(1999)提出了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无疑为我国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其次,在应用方面,我国真正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标志是肖笃宁(1990)发表的《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从近30年的研究情况看,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在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景观生态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再加上我国类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城市与农业景观及其交错景观、森林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干旱区景观、湿地景观等。

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思路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经历国内外学者30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学习景观生态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理论基础经行概括性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区域的景观分类、实地的野外调研,做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图,再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适当的指数来检验,最后结合选定区域的景观特色进行景观生态的分析,讨论、评价或给出设计规划的方案。

3.1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针对选定区域进行的,学者们进行研究时,首先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目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再对该区域进行景观结构的划分。在景观生态学的区域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在土地利用、植被、生地貌态、生态保护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

学者在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阐述的问题后,对目标区域景观结构的分类。景观结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的提出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班一廊—基模式关系给出了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景观分析、设计、规划的语言[6]。在景观生态研究中三者的时空配置形成的镶嵌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3.2景观格局图的制作

景观格局图的制作是在景观分类确认的基础上,并且需要结合实际卫星航片的判读与野外工作的调研后,最终制作成一幅由各种斑块、廊道以及整个区域的基本基质的景观格局图。具体的方法是如表1。

表1 由作者整理而得

3.3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包括两本分,即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应用这些指数主要是对景观格局的定量的描述,对不同的景观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异同,从而对景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而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五个方面:(1)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2)比较不同景观相前提的特征和他们的变化;(3)探讨不同景观格局的尺度性质;(4)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与过程的相互关系;(5)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4研究结果的判读

研究结果的判读主要是为了确定我们的研究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几部分指数,通过我们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得出各部分的指数。然后,根据这些指数的特征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最后找到景观生境破碎化的程度或驱动因素,进而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得出该区域尽管生态效应的优劣,然后讨论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在近几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而设计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案。

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不必要做出这么多的研究结果,而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出发点,在对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的分析、评价、变化趋势的谈论、规划方案的设计这些方面进行选择性的研究。我们对研究结果在每一个方面的判读,都具有重要意思,从而对应我们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4、结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它亦是当今生态学研究优秀之一。由于景观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性质,所以在学习景观生态学时,首先应该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然后再进行实地的研究与理论探讨。本文就是通过阐述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基础理论,简要的介绍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而为学习景观生态学的大学生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思路,期望他们在景观生态学的学习历程中抓住景观生态学学习的关键问题,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理项目传统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调整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对项目区进行景观生态建设,提高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对我国开展可持续性土地整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空间格局分析

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土地整理是兼容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的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对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指导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土地整理价值至关重要的一环。

1 国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称为传统规划设计)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产生大肆侵占或改造有利于物种生存、栖息的林、草地和坑塘用地的现象,在工程设计上注重实用主义观念,过分追求道路、沟渠等工程的高品位设计,从而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降低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影响系统中的物种迁移、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稳定平衡,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

2 观生态学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C.Troll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的。景观生态学将土地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够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规划设计的重点目标逐渐向保护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转变,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规划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加强。

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3 观生态学在我国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省级投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消泗片)为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采取油—瓜(花生)—豆(棉)高效种植模式,农田呈现四季不空茬,常年不断青的特征。现有主要耕地为青沟泥田和灰烂泥田,耕层熟化程度较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物含量高。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水源主要是位于项目区南面的东荆河,水源充足。气候属于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3.2 项目区传统规划设计

3.2.2 传统规划设计效益 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得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整理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13.54 hm2,净增耕地率3.09%。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溉排水、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工程设计,提高了耕地质量,亦能实现灌溉、防洪排涝的目标。

3.3 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1)调整各类景观的比例,保护项目区生态功能型景观,合理规划耕地景观,优化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2)提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景观连接度,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系统的作物生产能力;(3)减少斑块数量,提高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增加系统内物种丰度和物种在斑块间的扩散和迁移;(4)使景观廊道宽度均一化,提高廊道连接度,增加生态型廊道设计,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能流的畅通;(5)营造优美的乡间农田景观,提升项目区的美学价值,提高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6)通过格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实现项目区综合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3.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提出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

(1)景观生态格局调整

项目区景观类型布局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景观的排灌和交通条件,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景观生态格局。

规划前后项目区土地景观总面积为448.51 hm2。包含10类景观,其中旱地景观282.68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为85.32%,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为景观基质单元。项目区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有林地景观、坑塘景观和河流景观。

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整时,首先保留集中连片的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再将导致景观破碎的零星分布于耕地景观内部其他类型景观调整为耕地景观。在充分利用现有景观廊道的基础上,在耕地景观内部适当增加各类景观廊道。

(2)景观生态斑块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斑块单元主要包括水田、旱地、林地、坑塘、农村居民点和荒草地等面状景观类型。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对保留下来的生态型林地、坑塘、荒草地等景观斑块单元保持原状,不予破坏,对于完全人工化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斑块单元保持现状,不予改建,重点建设耕地景观斑块。

耕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景观廊道的布局,并且影响系统内物种数量。在进行项目区耕地景观斑块规划设计时,以现状已形成的棋盘式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根据当地水旱轮作的特征,将耕地景观斑块设计为矩形的水平格田,斑块长度为350~600 m,宽度为200~300 m,平均斑块面积为7~10 hm2。考虑到项目区地势变化和水资源分布特征,耕地景观斑块的布置方向以西北—东南方向为主,以东北—西南方向为辅,以提高对水资源和太阳光辐射能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对项目区平面高程变化较大和形状不规整的耕地景观斑块以单元为平整单位,平整时尽量做到单元内挖填方平衡,并采取表土剥离回填的措施以避免平整时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破坏。

(3)景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项目区廊道类型包括灌排沟渠、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和河流等线状或带状景观。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项目区内的河流廊道属于自然景观范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作为项目区主要排水承泄区而被纳入整理范围,在规划设计时保持原状,不予破坏。

灌排沟渠廊道。项目区整理前沟渠廊道布局凌乱,宽度不均,连通性低,且淤积严重,导致水循环不畅通,进而导致项目区干旱和洪涝灾害严重。

结合耕地景观斑块单元,在项目区系统内合理规划布置起输水引水作用的沟渠廊道和起灌排田间水作用沟渠廊道,根据沟渠廊道在水循环中的功能不同划分为支、斗、农三个等级。以项目区现状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为节约耕地,支沟(渠)利用现状已有沟渠廊道,对其进行清淤、清障、疏通,保证水资源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在灌溉水源区、农田景观、排水承泄区之间畅通流动。将现状支沟(渠)和新规划布置的斗、农沟(渠)廊道连通成网络,提高廊道连接度,保证水资源和溶解于其中的养分等物质在项目区土壤与植物间的交流和循环。

对沟渠进行生态型构造设计,在渠道底部放置一些小石子,形成凹凸状,为物种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渠道内每隔50 m铺设一块生态板,生态板设计成阶梯状,每个台阶高2 cm,宽2 cm,方便渠道两侧景观斑块内物种的通行。在排水沟边坡上种植草皮,既起到护坡固土的作用,又能为物种提供绿色的栖息环境。

农田道路廊道布局。项目区现状农田道路廊道布局凌乱,缺乏连通性,且路面标准低,坑洼不平,不利于农业机械通行,严重影响了区内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物质产品的运输。

为节省投资、节约耕地与方便取土,道路廊道布局与沟渠廊道相适应,统一协调规划,并尽量利用已形成网络的道路廊道系统。提高项目区物质运输能力和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为保证道路廊道两侧物种通行的畅通,道路廊道都采用碎石铺面,在路基下面每隔100 m设计一个直径20 cm的生态孔,使道路两边的生物能拥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要道,以避免机械长期碾压阻塞土壤自然呼吸。

农田防护林廊道。项目区现状仅东部水泥路两侧种有意杨防护林廊道,无法满足对整个项目区的有效防护。按照农田防护林的有效防护面积标准,项目区农田防护林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和沟渠廊道统一协调规划布局,采取单一乔木行道布置模式,在所有田间道和支沟渠两侧均布置农田防护林廊道,当田间道和支沟渠相邻时,防护林布置在路沟外侧,既能够起到护路、护沟、护渠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防止大风对农田景观斑块内作物的影响;树种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意杨,株间距设计为2 m。

廊道附属建筑物。为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提高景观廊道的连通性,在沟渠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交汇处,跨度较大时,布置路上式桥梁生物通道,跨度较小时,布置路下式涵管生物通道,在通过沟渠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廊道下田时,布置路上式下田通道。生物通道的设计,首先考虑生物通道在廊道连接中的作用,以及建筑物工程力学结构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作为生物通道的生态学要求。

3.4 预期综合效益估算

4 结论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其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比传统规划设计更具优越性,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融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论文:对园林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摘要]园林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研究景观生态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特征,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的途径与措施。本文通过园林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及任务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园林景观生态学;任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园林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园林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1.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任务

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园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

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瓷料,完善生杰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

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这样,园林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①园林景观生态学;②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③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④决策学的有机统一。

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2.3合作与交流

即决策者、景观研究者和景观使用者之间保持合作和交流。各方之间的合作应该注重景观生态研究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早拿出对策,尽量避免对次要问题的过度关注和使用单调的方法。科学家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尽快提出他们的见解,高效生动地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不仅是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其他学科研究者的交流,还要进行园林景观生态学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公众的交流。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景观生态学课程内容交叉性与融合性强、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从教学内容、课堂和实践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我们构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高等院校生态学、地理学、林学、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环境科学、资源和土开发利用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但是,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需要从授课内容和实践教学的选择、课堂的教法、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着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系统整体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目的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坚持以学为中心,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②重视对已知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倡导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④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的表现为:①改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比较低沉,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研究型教学法是教师借助自己的科研活动和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率,改善教学效果。②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被动式的学习,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不全面,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研究型教学法通过学生自愿选择科研课题,主动查阅资料的形式,增加学生阅读量,从而拓宽了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全面、深度理解。③培养学生的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了课堂教学和考试卷子的奴隶,学生的智力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研究型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个人兴趣双重的诱导下,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科研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二、景观生态学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主要是运用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镶嵌性原理、文化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研究,进而达到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建设和景观生态管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在1999年对会章的修改中将其定位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因而景观生态学不仅可以指导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者,还可以服务于社会学家和决策者。

景观生态学课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①交叉性与融合性强。景观生态学是把地理学对地理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同时也是连接各个学科的桥梁,涉及多个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②实用性与实践性强。尽管景观生态学在学科特性和理论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一些争论尚存,但是其原理和方法已经应用到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同时,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如优化景观效果、规范人类活动、改善生存环境等,使景观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诸多社会和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思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许多课程中开展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景观生态学课程如何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有待深入思考。

1.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点的优化重组。景观生态学属于一门新兴而蓬勃发展的学科,学科研究报告的数量逐步增加,教材不断面世。徐化成先生于1996年率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景观生态学教材,肖笃宁等于2003年、郭晋平等于2007年分别主编了景观生态学教材。教材的不断更新是教学过程的延续和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张明如等结合景观生态学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实施教学的效果,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的四大模块(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管理),遴选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知识点,提出从教学层次性和教学内容侧重点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标识,对构建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景观生态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探索。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编写兼顾生态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不同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开展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其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要求教师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好的研究性问题是研究型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些问题与现实世界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挑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促使其将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应用性的实践教学。针对景观生态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和科学方法,以及接受挑战的能力,达到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通过景观空间格局野外短期考察的实习,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调查,识别景观结构的组成及不同的景观要素,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景观要素,并在专业图上加以勾绘;通过室内综合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卫星影像或实地勾绘的地形图编制成景观图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Fragstats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计算出斑块级别、斑块类型级别和景观级别的主要景观格局特征指数。

4.教学过程的考核体系。评价的重要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实现教学进程良好发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评价应是对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考核。必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运用多种方式才能获得。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内在驱动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对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政策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转变是研究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内在驱动力。

1.教师要转变教学与科研相矛盾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研究型教学活动可以督促教师不断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路径和技术,并在引导学生从事科研的同时,加深自己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并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主动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于实践中,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并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学生要转变成绩等于能力的观念,要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自主地学习,通过查阅文献,撰写专题报告活动,培养自学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逻辑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问题,最终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做到因校而异、因专业而异、因课程而异、因人而异,采取科学适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特点,提出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应用性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教学过程的考核体系,全方位启发学生思维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校园环境的景观要求也不断提升了,这给校园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具体实例,探讨景观生态学是如何运用到校园景观设计当中的,又是如何满足人们需要的校园景观环境,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配置;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来源于生态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景观设计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介绍。

1 工程实例

某校区,总占地面积72.67hm2,规划总建筑面积40.2万m2,建筑总占地面积9.8万m2,总绿化覆盖率47.5%,水体面积2.5hm2。教学区是学院平面规划划分的5种类型之一,已有文科楼、理科楼、科技楼、实验楼、图书馆5栋教学楼,建筑面积共9.75万m2。学生生活区已有学生公寓14栋,建筑面积共11.39万m2,食堂,超市和商店等,建筑面积1.46万m2,完全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体育运动区有体育训练馆,建筑面积共0.468万m2;教师生活区已有周转房2栋,建筑面积共0.62万m2。学院完成共约10.67hm2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现有人工绿化栽植面积约16hm2,未开发的原始山林面积约10hm2。

2 设计理念

2.1 理念基础

(1)创造“依山就水、绿荫环抱”生态校园。依据校园的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强调生态校园的主题,以群山为背景,以溪水湖面为优秀,创造生态校园。

(2)“凭水聆风、诗意生活”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场所。塑造丰富的校园公共空间,特别是营造宜人的滨水空间,促进交往,增强校园活力和人文精神。

(3)“弹性布局、融合共生”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弹性灵活的布局。寻求简洁而灵活富有自然地形布局结构,建筑形成组群且可替换,可灵活应对场地条件。建筑群以村落状与绿化环境相融合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有机生长、持续发展”细胞式的开发建设方式。树立开发建设环境先行的观念,以如细胞生长般组团式的建设方式,力求首期建设集中紧凑,留有余地,使建筑族群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2.2 主题:润

“润物细无声”一语道破老师的高尚品质,孜孜不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其中一个“润”字意味深长,它没有“洒”的夸张;没有“泼”的高调;没有“溅”的放肆,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状态,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就好像一师,虽没有显赫的名气,却培养出了中国的一代伟人;虽没有很大的规模,却有了百年的历史。“润”字处处体现了一师的精神,于是,选取“润”字作为一师的景观主题,景观润物、大学润人。以史之润、文之润、绿之润、新之润,4个方面进行展现。

2.3 总体分布结构:一轴、二环、四区

从校园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角度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模式,并构建出以复合功能分区、多层次开放空间以及功能基本单元为主要框架的结构模式。一轴:景观主轴;二环:环绕教学区的车行道和环绕山体的游步道;四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游憩区。

2.4 景观结构

“绿在校中,校在绿中”,校园处处与环境相互融合,互相滋润,达到润物润人的思想。

2.4.1 史之润

史之润──景观主轴,历史轴线的表现:在从学校内大门到图书馆水池前的200m轴线上,布置21盏景观广场灯。一共10排,尽头单独1盏在中间。景观灯6m高,每排距离是20m。景观灯底座上照刻有从古至今的21个年份,代表着学校历史沿革的重要事件。同时根据时间年份不同,变化广场铺砖。铺砖的形式以标尺上的刻度代表重要的时间和事件。黑白红3色为主要铺装色彩,块状为主要铺装形式,材料以普通石材或砖材为主。三色铺装间隔铺设,白色为基础,作为标尺,黑色和红色铺装分别铺设在中轴线两侧,作为标尺上的刻度,代表重要性事件处的刻度形状与其它刻度相比稍大,与此处的灯柱相呼应。其中红色刻度代表具有红色革命意义的事件与时间,而黑色则代表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与时间。

2.4.2 文之润

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主旨,将“求知”、“有知”、“识知”、“传知”、“解知”、“共知”作为6个内庭院的主题,按顺时针的顺序布置,寓意知识的循环与更替,学与教的衍化。其中加入一些汉字的小品进行点缀与补充。

求知——即使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适当以小乔木和灌木如棕竹、珊瑚树等用于视线遮挡,同时还可以采用驱虫性较好的树种,以达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被外界所分散的功能效果。

有知——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应用的实际的方法;该庭院与知识的大体风格一致(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是一个互相穿插的过程),以中型乔木和小灌木造景,在院内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适当安排一些座椅,此外,也可将在君子亭“静中求学”的学习态度传承。

识知——了解并完全明白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可以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做出一些贡献;同时与“有知”园内植物配置相一致。

传知——把我们了解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即人生的传递,文明的传递,历史的传递;同时做一些有起伏的微地形,以水体和假山,搭配一些矮灌木,把水体流动过程展现出来,象征文化的传播。

解知——解释和教导有知之人去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实践生活中,并且分享自己的心得,而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就有了不同的知识领域;以彩叶稍耐荫树种为主体,配置一些多年生花卉,布置桌椅供师生交流之用,以色彩丰富的彩叶树种代表知识的多元化。

共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最好办法。植物配置上注重乔、灌、草的搭配,同时配置少量彩色叶树种。

2.4.3 绿之润

绿之润——把环抱校区的四座山加上在建的艺术楼、学生宿舍、体育场做成一个绿色的环带,把整个校区包裹在绿色的生态气息之中。

绿之润通过3个方面来展现:视觉、嗅觉、听觉。

(1)视觉:配置植物要遵循绿地植物的配置模式,将植物以群体集中的方式进行种植。校区的四座山,以不同季相变化的植物进行展现,使四季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图书馆旁的小山坡用春季开花植物形成自然天际线,形成障景,加强空间纵深感,图书馆周围选用桃李,成片栽植成景,示意桃李满天下。艺术楼旁山体则用春夏季观花植物,示意生生不息。武警农田处保持原有山体,混植秋色叶及观果树种,体现“层林尽染”的别样景观。西北部山体使用冬季落叶观枝干与观花植物,以腊梅与梅花为主,增强冬日阳光的通透性。

(2)嗅觉:对学生宿舍区的植物配置进行补充,以保健树种、芳香树种、驱蚊植物为主,为学生的生活区域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芳香的生活环境。两栋为一组共6组庭院,每组庭院由宿舍分开,分别以清香、醇香、远香、留香、沉香、暗香、梦香为主题院落,通过植物设置归属感强的院落。分隔绿地里设置一些交流空间,预留小空地供学生进行小团体活动。

景观生态学论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

摘要: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优秀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土地是地表自然综合体,也是特点鲜明的系统整体,并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可持续景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一致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对土地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明显,所以,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从全局出发,合理组织生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秀内容之一,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

在景观尺度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都可看做是一个宽广的板块、狭窄的廊道或背景基层,能量和物种以及营养成分等在景观元素间的流动形成景观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关于廊道、基质和板块的功能特征。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生态景观和视觉景观,并注重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从人类对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并追求景观多重价值的实现,所以,土地利用应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的优化,充分发挥土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1]。

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优秀内容,自然和人对景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景观结构对过程也有基本的控制作用,所以说,一定的景观空间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景观功能。

2.空间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

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优秀的集中体现,健康的景观生态系统不仅要具有完整的结构,还必须具有连续的功能。景观功能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生态整体性基本思想的直观表述,土地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将土地利用系统放在区域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把握系统的整体特征。

空间异质性是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和复杂程度引起的,一般来说,异质性高,有利于物种共生,但不利于景观内部稀有物种的生存,并且一定范围内异质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景观稳定性,对景观异质性做到有意识的提高或维持是非常有必要的[2]。

3.等级尺度理论

等级理论是景观总体构架的基础,在此理论中,不同等级层次上的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任何尽管生态系统单元既是其中层次水平更低的一系列单元功能结合的结构实体,优势其中层次水平更高的系统结构的组成部分。景观尺度中认为时间和空间尺度包括在任何景观的生态过程中,不同等级层次的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时空尺度,也就是一定的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对应一定的时间尺度,尺度太大或太小都不能观察到生态过程的显著变化与特定的景观格局,其作用和重要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格局和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成为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

1.构建和保护完善的生态系统

景观作为由陆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其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保持自然水土,起到调节局部气候和提供丰富的栖息地的作用,在食物生长、净化环境、缓解旱涝灾害、满足感知需求,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源泉和教育场所。所以对景观进行可持续设计时,应构建和保护完善的生态系统。

复杂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以及复杂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和循环过程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比单一物种和简单的生态过程构成的系统更容易实现可持续性,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我们经常看到以美化的名义将自然风景加以改造,种植了大量的鲜花和观赏树,利用简单的人工群落来代替复杂的自然群落,这些做法降低了景观的可持续性。在对景观进行建设和维护时,满足人们的使用目的的同时,还应尽量将人的干扰范围和强度降到最低,这也是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可持续景观使用的材料和工程技术都应该不对自然系统中其他物种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或毒害,例如在香港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设计师为了避免施工期间对湖泊和水体造成污染,便在游客中心和水体中间设置一个双层条板屏障,直到工程竣工后才拆除,条板只是插入黏土层中,粘土本身具有很强的恢复功能,所以能够很容易保证湖泊系统的完整性[3]。

2.合理应用景观材料

景观材料主要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材料运用,硬质景观如景观建筑和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节约、可再生和循环使用的材料,香港湿地公园中便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所以十分注重物料的选择。比如可以优先采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来取代硬木材,将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了一部分水泥,将其掺入到混凝土中能够增加其防水性。上海世博园优秀景观定位和设计方案中使用的竹材作为户外临时家居和铺装材料,使用后将其粉碎作为有机肥料,竹子既是我国江南盛产的植物,成本低廉,又能够实现多样加工,富有特色,成为世博园景观的一大特色[4]。

软质景观比如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做到尽量保护和应用当地树木,当地树木造价低廉,并且由于长期与当地环境同步进化,当地树木能够更快适应环境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当地树种的应用也成为塑造当地城市特色的重要方式。在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环境建造中,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以及乡土野生植物作为景观的基底,突显当地特色,其优点是投资少,并且易于管理,形成独特的校园田园景观。

3.重视设计管理

为保证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必须做到和管理相结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些复杂的环境问题通常需要结合相应的景观管理手段来解决。所以,现代景观规划越来越重视将规划和管理结合起来,BMP越来越受到规划师青睐。

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变化,用来维持哪些重要过程和景观系统的持续良好运作,对相关资料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是形成可持续规划设计的关键,所以在规划设计前应综合考虑自然、人文等因素,结合资料分析问题的根源,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策略和创新,并注重设计中各阶段成果的审查和过程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注重设计跟踪和技术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的作用,努力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可持续景观[5]。

4.人与景观的和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的优秀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景”和“观”是自然景色在与人类感情的碰撞中产生的,并且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审美主体对审美课题的和谐交流,也是人与自然相互拥有的一种渴望。现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耗能并具有破坏性的城市景观建设正在严重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与我国古代思想中崇尚自然的观点背道而驰,所以在设计景观时,要注意传统知识和乡土知识的结合,将人类历史精髓不断发扬。现代人对景观的需求有所改变,所以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景观设计形式,景观生态学告诉我们要依据自然场所,将其自然特征在设计中得到维持,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结束语: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是面对全球环境和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社会的发展趋势决定着景观设计师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思路,并且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是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职责。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进行诠释,进一步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可以适应新时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新要求。

景观生态学论文: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景观生态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工林培育技术、人工林经营技术、景观生态学综合研究的兴起、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人工林;景观生态学;培育技术

一、前言

根据第八次连清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当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工林培育与景观生态学研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人工林培育技术

综观原始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及其特点,既能反应森林本来面目,又符合生态学理论的人工培育,应体现下列原则:可持续经营是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林地生产力的可持续维持,即注重这一世代林分生物生产力水平,也要考虑下一代林分仍具有这一世代相同或相近的生物生产力,任何的森林培育技术都要以此为基础而发展。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管理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必须按功能、结构、效益不同对森林进行分类管理,使公益林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而商品林,应按农业科学的理念,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两种类型的森林,有着截然不同的培育技术措施。经营公益林应以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是针对营造生态公益林,近自然的营造是可持续的基础,具有最大的稳定性。森林培育在营造、近自然林业、 实践中产生的技术突破与进展,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异质性原则。自然界的原始森林绝大多数是混交林,纯林只出现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异质性是森林最基本、最原始的特征。

镶嵌性原则。自然界是一个镶嵌体,镶嵌性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存在于各种自然界系统的每一时空尺度上,尤其是植被与生态系统,镶嵌是他们的基本属性之一。自然界中的原始森林极少为规则形状,多为若干个树种组成的镶嵌性结构,镶嵌性是森林千百年来演替发展、优化选择的结果。镶嵌性是森林群落结构稳定的基础,也是原始围地区有所不同的一切非线性区。公生优化原则。自然界中,树种与树种之间有互益、互害等共生关系。原始森林中各种之间的共生关系已经过时间的考验,形成了稳定的共生模式。

三、人工林经营技术

1.人工林经营技术的内容包括:

(一)对阔叶树纯林实行“栽针保阔”,人工诱导成针阔或阔阔混交镶嵌顶级群落。

(二)对针叶树纯林进行择伐, 择伐强度为30%以下。模拟原始林树种配置模式,,“栽阔保针”,逐渐诱导走向稳定的顶级群落。

2.其主要诱导方法为:

(一)封山育林方法。对于郁闭度0.60以下的且阔叶树萌蘖株数达到1500 株/ hm2 以上的针叶树人工纯林, 采用封山育林方法, 一般在7年之内即可以形成针阔混交林。

(二) 廊道式、斑块式皆伐栽植其它树种方法。对于大面积针叶树纯林或阔叶树纯林, 可以采用廊道状(宽度为10~30m)方法, 按等高线方向皆伐后栽植适生阔叶树或针叶树, 形成针阔混交林。或采用斑块状(面积为2hm2以下) 皆伐方法, 栽植适生阔叶树或针叶树, 形成斑块状的镶嵌式混交林。

(三)林间空地或GAP( 林隙) 造林方法。在人工纯林和阔叶纯林中的林间空地及GAP,除保留一部分有价值的草地或灌木林地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的场所外,其它林间空地及GA P 区域,选择适生树种,模拟GAP 更新过程人工造林,促进其与人工纯林形成不规则的、自然形状的针阔混交林。

(四) 林中沟壑造林方法。林中沟壑易于冲刷, 一般水份条件较好, 可选择生长速度较快, 固土能力较强的用材林及灌木树种, 如紫穗槐、刺槐等, 形成有一定经济价值、水土保持性能强的针阔叶混交防护林。

(五)飞播造林方法。在降水量大于450mm、偏远的人工林区, 选用多个树种的种子进行混合后飞播, 人工诱导成多树种并存的针阔混交林。

(六)保留死树更新方法。在人工林中保留一定数目的死树, 为树木更新及鸟类、小型动物、昆虫提供有利环境及栖息场所,引导人工林加速自我更新演替, 向多树种镶嵌并存、增加生物多样性方向发展。

四、景观生态学综合研究的兴起

1999 年7月29日至8月2日, 国际景观生态学(IALE)在美国召开了第五届世界大会, 大会主席Wiens 教授和秘书长Moss 教授均指出, 景观生态学应该在概念和内容上有所整合, 而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根本途径是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使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是指景观的整体的、全面的而不是部分的和单学科的研究,其兴起有以下原因:

1.景观生态学强烈的分化危机,使景观生态学家意识到,如果不明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形成一个明确的优秀,景观生态学将不能健康的成长,科学也不能得到发展。因此,以澳大利亚的Hobbs、加拿大的Moss 和美国的Wiens 为首的著名景观生态学家强烈呼吁景观生态学综合研究和走向整合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2.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在欧洲具有深厚的基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流派之一。自1939年Troll 提出景观生态概念之始,即提出综合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方法;之后,综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欧洲的景观规划和管理当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主席Zonneveld 在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会议(1981) 上指出,景观生态学是一种综合方法;1997 年,Van Mansvelt 等还发展了一套农业景观价值评价的多学科方法;2000 年,Antrop 提出了综合景观分析的基本概念。从最近的研究状况来看,景观的综合研究随着国际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热点(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而体现了更高程度的综合。

3.时代的需求。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出现, 科学界的研究从部分向整体转换, 研究方法从简化论和机械论发展为整体论和有机论, 促使科学研究向综合的、联系的和全面的方向发展。景观是一个复杂系统,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学也必须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才能解决景观尺度上环境问题。

五、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目前, 景观生态学已经很好地融合到了生态科学中。考虑空间异质性, 是否以及怎样将其纳入研究, 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这已经成为一条准则。虽然大家普遍认同景观结构定量化方法, 但是景观的产生过程与其形成的格局之间的一般关系仍未十分清楚。然而,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关于探索景观格局生态学响应的经验性研究的积累。应用是对新的概念框架和知识的重要检验,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需求始终很高。在理解多物种对景观镶嵌响应的基础上,那些保护区网络技术正在为欧洲长期的景观规划提供基础。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要求国有林的管理要保持景观格局与森林演替长期规律相一致的立法,是直接根据景观异质性与干扰研究的最新结论而制定的。现在,森林采伐策略既要考虑景观空间动态又要考虑它对各物种的影响,入侵树种和水质的预测都要考虑景观格局。

空间外推为精确验证空间格局与过程间的关系提供了另一套方法。无论是基于经验性的观测还是模型模拟,通过独立数据检验或交叉验证的格局(包括不确定性),都为评价当前的理解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精确检验空间外推法的成败,可以进一步理解空间异质性的成因及影响。尽管尺度转换在过去的15 年里始终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优秀和热点问题之一,但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然而采用有机体对其格局和过程反应的尺度推算方法,与格局和小过程的尺度属性结合在一起的尺度标准将会大有希望。

六、结束语

人工林业培训技术和景观生态学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恶劣的环境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更好的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摘要: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就是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概述了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要点。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一、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现状

(一)河道平面规划设计僵直,呆板

一些河道局部堤岸过于“渠化”,河道转弯僵硬,既使得河道缺乏美感,又使得河道水流不畅,对驳岸造成严重的破坏。

(二)片面强调河道排涝功能,将水与生态系统割开

在城市河道的建设中,建设者过于强调了它的防洪排涝功能,从而忽略了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建设中没有认识到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没有按自然水理念设计,将河道设计成了一个几乎无自净能力的封闭系统。

(三)城市河道驳岸设计硬质化严重

现代城市河道规划设计中多采用硬质护坡,从表面看是一项一劳永逸的事情,但城市河道“硬质化”,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实质上是影响和损害了河道驳岸土壤植被,直接破坏了河岸植物和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对河道生态环境健康循环发展不利。

(四)河道两岸景观设计少人性化,缺乏地域特色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应该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然而一些河道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中缺少反映城市风貌的景点,景观设计缺少对地域特点的考虑。

(五)城市河道两侧绿带植物种植杂乱无序

城市河道的水带及其两岸的绿带共同组成了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一些河道存在种植缺乏特色,植物层次不明确,物种单一,缺少色彩变化等问题,不能很好的维护生态系统,不能提升河道两岸的景观品质。

二、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一)关于河道平面处理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一般以为拓宽断面、裁弯取直、两岸修筑高堤,就能解决防洪问题。事实上是从流域范围看,与防洪补益不大,相反却大大损害了河道景观的美学价值。对于河道的平面布局应该综合考虑,形成有机系统,这样才能实现多目标的统一具体来讲,首先在解除河道瓶颈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其次,尽可能地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这种“袋囊状”结构不仅有益于防洪,而且对于景观和生态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尽可能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有益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框架。例如,合肥市环城公园系统利用古城墙护城河旧址,结合南ICE,河、董铺水库等城市水系,建立开放的城市绿地空间环境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和文物景点,岗阜起伏,水陆相间,河湖岛洲,亭桥楼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自然环境为设计依据,因势利导地处理平面及空间,既不矫揉造作,又不拘于原状,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

(二)驳岸的规划

对于河道驳岸景观的设计,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即“实”景与“虚”景。所谓实景就是通过一定的硬质景观建设,包括适当的园林建筑等,创造具有形态的环境空间景观。这种景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尺度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植物、建筑间相互的关系;虚景即在水流相对平静的驳岸环境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进行艺术配置,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方面是创造岸边植物景观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这些景观雨水中的倒影色彩虚实相生,变化丰富,与其它景观形成对比。

河道景观在空间形式上不像游园、广场等相对集中,它的特点是窄长。因此在空间形式的处理上要做到既变化多样,又协调统一。对于主要景观节点的驳岸注意处理近水与观水的空间,游览道路、绿地、沙滩的规划设计与其驳岸材质方面做到多样统一。根据不同的地势,使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相互结合。

(三)河道两岸景观规划

1、河道植物景观的营造

河道景观创造生态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植物景观的营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注意植物组团与开敞空间绿地的设置,乔灌草配置与植物造型等根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合理搭配,做到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要季相分明,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把科学和艺术充分结合起来。

例如临沂市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以景观植物为造景主要素材,并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主题广场、艺术小品、特色植物园和各种水上活动区,力图在河道纵向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型的景观序列,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质;在河道横断面景观配置上,分为河面、河滩、河堤、堤外绿化带四部分,河面宽度1000-1200米,河滩宽度50-200米,河堤(滨河大道)24米、堤外绿化带宽度70米,保持足够的景深效果。

2、以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代替传统意义上单一性的物理景观

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即充分利用现有树种资源,配以银杏、柿树、板栗、梨树、黑松等一些大规格苗木和景观石,充分发挥植物特有的功能,合理、科学的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等特点进行配置。密林、疏林、草地,果林、生态林、林缘花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3、建设不同主题的广场及雕塑等,形成游人的视觉和活动中心

广场可以采用生态性公园化设计,设置健身区、休闲区、集会区、游乐区等许多功能区域,并设置不同的小品与雕塑。在广场环境设计中,尽其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硬化面,引入了树林,绿化,花卉,草坪,水等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休闲空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和自然的享受。

4、因地制宜,设置景点

滩面较窄处,游人沿河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适当布置生态湿地园,为水生动植物和鸟类提供栖息场地;滩面宽阔处,则在河滩内适当位置开辟浅河道,塑造更加宜人、易于接近的水体空间尺度。小河道两侧用水上栈道和各式小桥相连,使其分而不断,增加情趣;大桥两侧,设置迎宾园,以修剪性植物进行文字造景,烘托出迎宾的热烈氛围。

(四)深化水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协调统一

“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滨水地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倡导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

1、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现历史风貌

保护重要的文物建筑,建立完善的管理修复制度。对于有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桥梁等,应加以维修和保护,恢复原来的面貌与功能;对于建筑质量较好、外观典型的建筑,应予以保留,以留存河道的历史风貌;严格控制在重要历史建筑所在环境中进行建造活动。

2、谨防城市建设片面化,注重水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环境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加强城市建设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防止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渠道化”、绿化建设中的“造假化”、景观建设中的“奢侈化”、生态建设中的“急进化”和“崇洋化”五个问题。

(五)天然无污染材料(木材、石料)的大量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河道的护坡形式主要采用砌石或混凝土护坡,可这些材料在水中会发生反应并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亲水的好去处,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此外,由于土地被混凝土密封起来,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文地位不断下降等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满足营造自然景观和行洪排涝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渗透性较好的扑状材料;为了缓解和淡化材料色僵硬的问题:重要的举措是将单件材料的外观形态种类丰富起来。总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必将作为我们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革的主要源泉。

作者简介:张荣,男(汉),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水利规划及施工;王莉娜,女(汉),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和规划工作。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速路景观生态学营造综述

高速公路穿越草原、农田,既远离城市,有时又靠近城市,环境条件复杂,有很多独特的环境特点。高速公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它把位于其两侧的生态廊道隔开,阻碍了两侧生态廊道之间的物种交流,降低了生态效果。如何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将生态恢复、环境保护与景观创造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当今高速公路在绿化、美化基础上更需要关注的课题。

1高速公路景观

高速公路景观包含以下2个方面:(1)指公路周边自然环境、沿线建筑与设施、人的活动气象等变动因素它包括沿途穿越的村庄、农田、城市等人工景观要素,和山川、峡谷、河湖、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要素;(2)包括了公路线型,如平曲线、竖曲线和三维曲线的协调作为一种纯抽象线型造型艺术的几何线型。其中,高速公路所辖范围内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路面本身,公路绿地景观(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隔离栏、护栏等),桥涵、隧洞,路肩、路堤、路堑,以及立交以及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取土场、弃土场,指示牌等。

2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景观构成

2.1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的首要功能是防车灯眩光,为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种植防眩植物要求常绿,并且修剪高度应高出路面1.3~1.8m,防眩植物的间距标准参照依据车灯扩散角的计算得到,防眩植物的株距不应大于防眩植物冠幅的5倍。为避免同一种模式长距离出现造成审美疲倦,通常根据具体路段交替布置,将整形式的点状种植与图案式、平植式的线状连续种植相结合,一般每8km左右变换1种模式,也可以改变同种模式的植物品种,增强韵律感,达到调节驾乘心理之效果,以满足美化道路景观之功能。

2.2立交区绿化

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以结合改善生态和观赏为原则,与全线景观绿化的总体风格相协调,反映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及不同地段的互通立交的识别性。在功能作用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来辅助交通,保障功能,包括线形预示、强调目标和强化标志等。如:在弯道内侧要留出一定的视距,可栽植低于司机视线的灌木、花卉;在平行于路的轴线,宜连续布置乔木、球灌木等,预示前方公路线形的轮廓;在车道分流端的三角区、匝道出入口附近等需要提示的地方,宜种植大乔木作标志树,或将大、中型的乔、灌木群植,以达到清晰的标志效果。景观上,在绿化设计时根据互通所处位置和重要性等不同,结合地形处理,以适当的尺度设计植物组群,合理配置草坪、花灌木和乔木,尽量使得景观性与生态性达到统一。

2.3生态边坡处理

高速公路边坡是指公路开挖工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必然产物。它具有:(1)一定坡度,有些倾角大的陡峻边坡,无植生条件或植生条件差,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2)一般情况自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或地质灾害破坏;(3)土壤多以开挖出来的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为主,持水性差、缺乏团粒结构;(4)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5)易失稳(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特征。边坡作为道路景观最为直接的载体,也是道路绿化的难点。边坡植物选择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植被生长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2)以植被景观为参照;(3)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4)生态适宜性原则;(5)生态保育优先原则;(6)与路域功能区相适应的原则。根据以上原则进行设计,使得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2.4防护带绿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要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绿色通道建设,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每侧严格按5~10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m以上。县、乡道路沿线绿化,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每侧严格按3~5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m以上。道路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宽度每侧按30~50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0m以上。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应合理配置主副林带,主林带树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副林带树种应选择乔木、亚乔木或灌木。实行针阔混交,形成立体复层的绿化带。30~50m的宽度已经远大于具有生态效应的廊道宽度7~12m的阈值。高速公路边防护林带是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它构成的生态廊道包括物种构成和环境构成两部分。物种构成以乡土物种为主,适当引进适应能力强、环境效果好、不造成环境危害的外来物种。环境构成主要体现多样性和异质性。在高速公路景观营造实践中,一般不需要特别整理其周边的地形,可以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甚至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异质性生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整理土地的人工成本,也可以为多样性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

3宁波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中景观生态学理念的运用

3.1区位与场地特征

宁波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始于鄞州区云龙镇,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云龙枢纽互通立交连接,向南经栎斜、管江、里蔡,在横山码头和西泽码头西侧设象山港大桥跨越象山港,经大斜桥、黄避岙,过白墩港东侧、至项目终点戴港接规划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台州段),路线全长46.4833km,接线长39.734km。线位北岸为鄞州区境内,具有湖、海、溪、山相交融为特征,有东钱湖风景名胜区、五龙潭景区、天童—阿育王景区等景区,线位所经之处山色秀美,时有溪流水库倒映天光,沿途风光以山景见长。线位南岸为象山县境内,象山山区景色瑰丽多姿,是华东惟一拥有山、海、岛、崖、滩、景、物七大特点的滨海旅游区(图1、2)。

3.2生态景观营造

本工程所穿梭的城市依山傍水,是区域山水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维护整个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是维护城市生态的一个关键。保护多样化的生境系统,均质的农田景观、累累硕果的果林、郁郁葱葱的林地。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出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恢复自然景观为辅,尊重自然的大地肌理,延续宁波的自然之美作为本项目的景观营造理念。

3.2.1防护带景观道路与地形协调,形成略有地形起伏的设计,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营造,在上边坡路段,采用挖开断面的形式,用柔和的曲线过度现有的地形与斜坡之间的高差,形成多层次植被。在下边坡路段,同样才用柔和的曲线来处理地形,种植茂密的灌木来恢复自然山谷的外表。在上下坡交错地段,地势较为平坦,景观设计利用两侧相对开阔的地段,营造乔—灌—草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图3、4)。

3.2.2中分带景观在满足道路中分带绿化功能的要求外,在地段允许的范围内,除采用通常运用传统的整体式、图图1项目区位图案式和平植式的中分带绿化模式外加大中分带的宽度,收集道路产生的排水,以周边的山水格局相呼应,创造出完整、印象丰富的景观空间(图5)。

3.2.3隧道景观全线道路共有隧道多处,与周围的场所特性结合,创造具有不同主题的隧道口景观,使得景观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统一。如:杨公山隧道口景观以“土”作为设计主题(图6),隧道口的主体以土的颜色为主题色,挡墙为土烧制而成的土砖,配以乡土小花小草在其上,营造质朴天然、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而在炮台山隧道口景观营造时(图7),考虑宁波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取河姆渡文化中的卯榫结构为设计符号,才用几何方块的拼接,镂空的设计减弱了光线,避免白洞效应,明快的线条展现了宁波城市的现实感(图8、9)。

4结语

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对于减轻道路建设与运营的环境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必须以景观生态学为依据,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提高高速公路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象山港大桥接线景观工程于2007年与道路主体设计院捆绑投标,当时笔者所在的厦门路桥艺术景观有限公司以第一名中标获得本工程,并在工程项目的工可阶段开始进行景观环保设计,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与工程的实施紧密结合,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不断将生态理念继续延伸。

景观生态学论文:陶艺与浮梁茶景观生态学研究

一.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景德镇城市景观生态学规划的问题意识

1.景观生态学原理概述

1939年德国地理学家C.troll提出“景观生态学”概念。认为“景观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与可见实体之总和,地圈、生物圈和人类圈都是这个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生态学源自地理学上的景观和生物学上的生态,将景观概念引入生态学,使得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即地理学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特别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1998年IALE(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指出: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要素系列,它是一门联结自然科学和相关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其优秀主题包括:景观空间格局(从自然到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人类活动对于格局、过程与变化的影响,尺度和干扰对景观的作用。目前景观生态学已被应用在LUCC(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及RS/GIS应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海岸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1)

2.景观生态学在景德镇城市规划上的问题意识

创新与突围首先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敬畏和历史景观的传承之上的,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自古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景德镇与浮梁行政区划的变迁历经早期小城镇生态景观原初的递减效应、现代大工业都市谋求经济扩张的集约和茶叶集散地向瓷业御窑地位兴替的嬗变,当代景德镇手工瓷茶技艺与文化遗产、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维系、历史地理与城镇开发再造能否在利益的锁链上接续人与地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筹是景德镇规划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生态创新型城市转变,实现良性循环的问题所在。

二.景德镇“陶艺”与“浮梁茶”复合化异质因子的方法论建构

景德镇自古以“一瓷二茶”著称。而都市文化景观的历史积淀在近年来“名实”之争的现实问题上,“瓷都之名”与“浮红之奖”都亟待各自突破“小我”之郁结。以自身城市发展问题为中心,沟通历史与未来,尊重历史,着眼未来,以景观生态学的时空观经营景德镇这两大城市异质化因子。在保有实体地域景观稳定格局的前提下,以时间之维切入城市区划景观要素的空间组合,借助景观要素的语言来理解和调控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构建网格化复合模式是景观生态学在未来城市发展模式上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景德镇“陶艺”与“浮梁茶”可以在“耕而作陶”、“闲暇品茗”之人力工艺与机械大工业批量制造之间寻求游憩于景观社会工业都市化与自然手工原生态宜居环境。遵循都市整体开放性、决策前瞻性与设计可操作性来造就永续的、多元化的、和而不同的艺术景观。围绕人口的膨胀与资源稀缺性、地理空间承载的消耗性与人化自然改造的脆弱性、民族乡土化与全球同一性的文明冲突问题,化解节日嫁接型、公园广场型、置地自灭型的诸多“城市病”,将都市功能定位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再生、地域乡土性、时空外溢波的联动机制上,使主体功能区兼具防护与集聚、分割与逃离、游离与回归、利益与宜人的动态评估标准。景观语言的三大要素:1)、斑块(嵌块体)(patch)。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2)走廊(廊道)(corridor)。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是隔离与区分内外景观的节点。3)、本底(基质)(matrix)。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与走廊在形状和功能上有所区别,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可以说走廊是带状斑块。斑块和走廊是与本底相对应的,也可以说斑块和走廊都是本底所包围的。以下围绕景德镇“陶艺”与“浮梁茶”这两大驱动因子对都市景观要素做一可行性的复合模式探究。

1.本底(基质)(matrix)

景德镇陶瓷艺术在一千多年工与艺的千锤百炼中凝结了景德镇这一手工业城市景观的本底(基质)(matrix)的兴衰轨迹,兼有国际社会关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优势。溯源其创作原理“点土成金”于火,“得心应”于技,“兼善兼美”于理,“方圆体用”于象,熔天地万物千变万化之具体器物形象于一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论在写意还是写实的塑造手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寄予了华夏艺术与哲学注重易象与人事相拟的器物景观。在倡导生态文明、和而不同的城市发展态势上,优先回归陶艺的生态学路径,按照景观的垂直等级,依次布局森林培植松柴———瓷石锤炼原料———作坊接替成型———窑场出火而定———瓷行帮会行销———码头水陆通道是都市规划异质性因子的重要内容。历史上瓷景的博大精深可以借助技术的虚拟空间生成博物馆式的工艺考古画卷。在瓷之火源松柴的培植和可持续更新上在古窑博览区有限的复原部分典型窑口即可;瓷土的枯竭则需以自然水能和技术的研发提升瓷骨的内在肌理;作坊按照古代风水原理适合瓷坯的干燥并能为下一环节的满窑做好铺垫;火府之窑以清洁能源为主;整合昌江水域的周边斑块,将帮会式的条块分割在网络营销下汇通终端消费的渠道,并考虑将一江两岸的中心CBD斑块变通为以瓷茶为中心的线性区域周延斑块。同时,借助古时水陆通道的生态天然优势,包括浮梁“浮红茶”在内的农业有机茶与“耕而作陶”的无机瓷二者的关联度可以成为景德镇另一极都市景观的本底(基质)(matrix)。历史上以祁门为界域的“古饶州”与“古徽州”在红茶一系之品类上虽有不同表述,但二者古时均有互摄之地理关系。作为地处江湖之远的内陆城市,瓷与茶在景德镇城市发展历程上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茶圣”陆羽对瓷茶复合之用器的考究,陶瓷技艺典范旋由“唐三彩”华丽转身到宋瓷的温雅圆润,后经明代中叶紫砂壶陶艺的勃兴,形而下之茶器“瓷之隔与紫砂壶之不隔”终于在茶道“间性”中参衍出茶经史上“兼收并蓄,返本开新”之用具谱系,茶道用器之风骨与瓷器时代精神之理趣嬗变由此可窥一斑。超越历史名人、重大事件的纠葛,将“生态经济、文化引领”的指针聚焦于景德镇都市景观的生态定位模式首先可尝试建设松柴与茶树复合的农林生态系统。以公路、铁路两翼,昌江流域、旅游景区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和因地制宜扩大有机茶的种植品类,促进窑柴公所与茶树种植的良性循环。透过历史时期茶产区和陶瓷产区比邻的复合倾向,借助现代RS/GIS等地理空间遥感技术、土壤地质化学科学技术,追忆高岭声名鹊起之经验,挖掘无极高贵之瓷土和配套周边有机茶产区在“百姓日用”和“工而后雅”下的联动机制,能够催生和孕育瓷与茶在个体生命与艺术审美之间新形式的器物纽带。拓展有茶业生产的基质空间:以瑶里、西湖、江村、庄湾、经公桥、勒功、鹅湖、兴田等地为重点,加快绿色有机茶基地建设;继续支持浮瑶仙芝、瑶里崖玉、西湖珍芝、瑶河、昌南、桃源、新迪、景瑶、赣森等茶叶及涉茶公司壮大产业规模。形成“浮梁茶”农产品优秀品牌,加强瓷与茶复合的招商引企力度与瓷与茶毗邻的专业市场和内外营销网络。围绕生态山水都市的产业营造法式和文化创意的瓷茶复合导向,聚焦瓷与茶的历史品牌和现实优势,将传统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名瓷与“浮红茶、浮瑶仙芝、瑶里崖玉、西湖珍芝、瑶河、昌南雨针”诸多品牌在行销包装设计上创生自主品牌,做大区域性浮梁茶与绿色食品链的规模效应。以知识产权和商标法为手段,借鉴皖茶“雾里青”、唐宋“以瓷藏茶”的包装经验,培育茶瓷互为表里的系列茶道用具如陶瓷茗炉、陶瓷茶仓、陶瓷茶匙、陶瓷茶壶、陶瓷茶船、陶瓷茶杯、陶瓷茶盘、陶瓷香炉等内容与形式兼美的套件、包装、设计品牌。在茶馆(庄)室内外设计上也可通盘考虑陶与瓷的复合元素以增加新颖性。同时,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的推进,利用博物馆这一浓缩的物质载体,可以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景德镇瓷业习俗和浮梁工夫红茶等以“景德镇瓷与茶基质元素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其丰富的瓷茶文化底蕴。

2.斑块(嵌块体)(patch)

(1)高岭—瑶里瓷源茶乡斑块。景观规划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矿山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等部级品牌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围绕“高岭矿山公园世界遗产地申报”工作、瑶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绕南陶瓷文化圆、仰天台茶园、高际禅林寺遗址等关键景观,扩充与瓷茶基质相联结的文化景观效能,同时横向上以瑶里寺前至婺源灵岩洞、瑶里至皖赣旅游廊道建设延伸周边瓷与茶的溢出回环空间。

(2)古县衙瓷茶市场扩容斑块。严格按照古县衙景区控制性景观规划,以历史上唐中叶以来茶叶集散地的地位、海上瓷茶之贸易、浮梁茶馆(园)、浮梁茶叶博物馆等景观为参照尝试恢复相关历史景观和古建筑群的复原工作,完善瓷与茶商贸服务场所等基础设施工程和附属设施,打造全国唯一完整的古县衙品牌,启动国家AAAAA级景区申报工作。

(3)景德镇市区内枫树山陶瓷文化博览区斑块。以“瓷”为中心,逐步恢复烧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等古窑景观,同时以茶点缀珠山明清御窑遗址、龙珠阁、中国陶瓷博物馆、一江两岸风景带、、湖田古窑遗址、三闾庙古街古码头、莲花塘、人民广场、中山北路仿古步行街等景区购物的斑块组合。

(4)东郊新厂延伸至湘湖瓷茶文教区斑块。景观生态学理念的规划到实施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以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的格局下,尝试整合景德镇本科、专科、高职三个层级的有限资源,开设瓷与茶有关的文化普及课程、手工陶瓷和茶工艺、陶瓷和茶组合的市场营销模式、陶瓷鉴赏和茶艺复合化的学科体系,加强与国内高校瓷茶特色学科、著名瓷茶产区和国外高校瓷茶专业和产区的文教交流和搭建人文景观的优势互补平台。

(5)加强横向区域瓷与茶的斑块协作。历史上宁杭、湘赣、闽赣瓷区窑业地位的沉浮和古饶州、古徽州产茶斑块链接下的民国1936皖赣红茶统制模式,能够为城市景观生态学“反向规划”,打破人为行政博弈下的利益链提供有益经验,在分与合、聚与散、中心与边缘格局规划上提供新视野。沟通古代与现代景德镇窑与浙江龙泉窑、越窑、婺州窑、龙泉窑、西山窑、哥窑、瓯窑、官窑、秘色窑;福建建窑、德化窑、同安窑、泉州窑、安溪窑;安徽寿州窑(淮南窑)、休宁岩前窑、歙县竦口窑、泾县窑、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绩溪霞涧窑、霍山窑等窑口的瓷艺交流。加强“浮红茶、浮瑶仙芝、瑶里崖玉、西湖珍芝、瑶河、昌南雨针”与浙江西湖龙井茶、大佛龙井、望海茶、径山茶;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永春佛手;安徽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等产茶区的茶业与茶艺研讨,运用数字地理管理信息系统动态对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在板块的土壤延伸中尝试打破条块分割,将区域瓷与茶地理生态以数字一体化技术呈现。如此以点带面,瓷与茶的复合化、原生态景观将使瓷都生态型城市标识进一步彰显。

3.走廊(廊道)(corridor)

围绕瓷与茶的连接斑块嵌入景观生态学的规划,打破现代都市行政条块对景观边界的单一设定,借助山地陆路、内河水路、沿海港口、皖赣、浙赣和九景衢铁路和罗家山机场等廊道能为瓷与茶基质和上述斑块的对接和发展注入线性廊道的动态生机,同时沿途布局景德镇陶瓷路政美化、茶亭休憩等景观带对瓷与茶文化景观主题的间接宣导也有媒介效应。

(1)陆路廊道之徽州古道。古时沟通着瑶里到右龙村瓷与茶的通衢“大道”,这座三江源头第一村、休宁生态第一村右龙所遗存的一千二百多株古树,近年培育成的已经获得国际认证的一千二百多亩有机茶园和一千二百多亩油茶树和“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之瑶里(古名“窑里”)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融瓷茶历史与民俗为一身,可为同处中部的皖赣两省在瓷与茶的复合区域景观文化上先行探索。另区域内徽婺古道、徽杭古道也有天然的孔道联结。徽婺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婺源县。自歙县至屯溪,从屯溪起,向西南行,经黎阳、高枧、瑶溪、新村、霞阜、龙湾至五城;转向南,经山斗、于金担、官铺街、黄土岭、下但,出休宁县界,前行通婺源县。徽杭古道自皖南绩溪县伏岭镇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凭借古代瓷与茶的山地“慢游”廊道能够有限复原皖赣、浙赣瓷茶文化廊道的历史渊源,同时与现代杭瑞、济广、景婺黄、婺昌、祁浮等“快速”公路廊道节奏交感。

(2)水路之内河昌江廊道。昌江发源于祁门、黟县交界的大洪岭南麓,可畅通东河、西河、南河、鄱阳湖至长江,再由内河长江抵达沿海。流域内与瓷茶有关的瓷土原料、柴薪、瓷器运输、茶叶集散可借助水陆廊道贯通赣东北与中部皖、鄂和长三角杭宁沪区域。市域内洪源水运和浯溪口工程的建设将夯实内河昌江通航适航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节约运输物流成本,引领瓷与茶水上景观带开发。如观音阁、三闾庙古码头延伸至古窑、太白园、陶阳十三里诸多里弄古建筑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瓷与茶旅游水路节点的“蓝线”来开发利用。依托“一江两岸”,将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南河上游瑶里等流域环境畅通,彰显一瓷二茶遗产的景观文化链接。

(3)海上之陶茶廊道。以内河为基,陶瓷与茶依托内河沿海诸多港口通过水陆联运,由长江各水系抵达永嘉、明州、泉州、广州、福州、厦门、香港等;或经东海到日本、北美,经南海到东南亚、南美,绕马六甲海峡达南亚、中亚、非洲、欧洲。

(4)铁路与空中廊道。自民国以来铁路和航空廊道的每一次调整对处于山地闭塞的景德镇城市空间再造无不产生深远影响。现在的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九景衢高速铁路等国家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建设,加之景德镇罗家机场将按4D级改造成皖浙赣边境地带重要的航空港等有利条件,以环湖交通干线为纽带,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将极大提升景德镇作为皖浙赣三省边境交通枢纽的地位,使景德镇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市景观带融为经济———生态共同体,同时又能为“中部五省共促崛起”和“3+2泛长三角”生态旅游等注入新的务实动力。景德镇位居赣、浙、皖三省七山(黄山、武夷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龟峰)、三湖(千岛湖、鄱阳湖、太平湖)、四城(南昌、景德镇、歙县、衢州)风景旅游区的中心区位,具备融入赣、浙、皖三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天然地理优势,依托高岭———瑶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古陶瓷博览区斑块,整合优化境内众多旅游线路,突出瓷与茶、生态与文化特色,同时借鉴国内宜兴(陶都)和国外荷兰代尔夫特(陶都)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有益经验,为景德镇向景观生态城市建构提供有益资鉴。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的园林策划解析

生态学工作方法的科学量化

恰逢其时,乔治•安格斯•希尔、菲利普•列维斯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3位著名的学者、设计师、理论家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景观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其理论发现与设计实践成为轰动一时的创举,并且最终形成了生态因子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分类与土地重归排序1961年,乔治•安格斯•希尔运用数据信息叠加技术完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使之成为土地分类及适宜性分析的首个典型案例。1966年,乔治•希尔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已经能够根据土地的潜力、适应性和可行性,对其合理利用提出建设性的规划意见。在指导编制安大略省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保护计划中,乔治•希尔运用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景观分类方法,以具有梯度变化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为基础,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具有相似地文特征的小尺度土地单元,并将每一种地文类型和相似土地单元与预先制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列表相比较,列出其针对每种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潜能与制约,从而将之前划分的土地单元重新归组为更大尺度的地理格局,即景观单元;最后通过排序确定其对于单一或复合土地用途的相对潜力;而对于每个景观单元来说,在其土地利用方式序列中排在首位且具有最高可行性的即为主导利用方式(图1)[3]。由希尔提出的这种“分解—比较—重归—排序”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基于对区域土地气候及地文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虽然简单甚至粗陋,却构成了生态因子叠加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雏形。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其后,威斯康辛州资源开发部的首席顾问菲利普•列维斯应用图纸叠加分析技术对该州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与乔治•希尔关注环境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列维斯更加关注景观的自然性、人文性及社会性。在进行威斯康辛州环境规划的过程中,列维斯将独立的景观元素叠加整合为一张综合地图,勾勒了威斯康辛州重要环境区域的基本轮廓和自然资源固有的土地格局,并结合土地的规划用途、发展潜能与制约,最终确定了220处自然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水资源、野生动物生境、历史遗迹,这些多样性节点连接成为线性的环境廊道(图2)[4]。在该规划中,列维斯首次大胆地提出了将景观感知和视觉特征与自然物理特征相联系的研究方法[5],他关注区域的景观价值、环境价值、数据收集和公众的参与,为生态规划理念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其关于信息录入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构想也为后期卡尔•斯坦尼兹的航拍照片分析、计算机制图及公众感性认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伊恩•麦克哈格清楚地认识到单凭直觉判断采取措施来挽救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和栖居的物理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和数据采集的方法表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以阐述时间作用下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垂直流动关系,即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性能,通过矩阵、兼容度分析和排序结果来标志生态规划的最终成果,确保土地的开发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的协调一致(图3)。里士满园林大路选线方案研究给予了麦克哈格提炼其生态规划方法的良机,也证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转换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可能性。其在区域社会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数据搜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明确的价值运用方法和选择方式,涵盖了道路实施中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和自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评价,运用图片叠加的方法得出了展示社会价值和自然地理障碍的集中图像,从而迫使交通运输委员会放弃了公路横穿珍贵绿带的决定,接受了社会费用最低且自然承载力较强的路线选择方案(图4)[6]。麦克哈格坚信自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土地的发展模式。因此,其调查、分析、论证的过程始终立足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反馈,而人的需求仅仅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附加参考价值。这种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关于景观生态规划范式的共识。至此,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为主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范式逐渐转向了以科学与技术占据主导的生态规划范式。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令人遗憾的是,生态学观点将风景园林引导至无懈可击的设计流程和线性的分析结论,其结果无疑是必然的和单一的。然而,风景园林并不是静止的目标状态的呈现,而是一种演进过程和作用关系的阐释,且因服务对象和目标地区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地域特征,因此设计的结果理应是多解的和综合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使生态规划方法在方法论和操作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对景观管理及生态系统水平作用关系的忽视,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也因此迈入了后麦克哈格时代。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相比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中流露的激进的“唯自然论”“唯技术论”,以及对生态系统垂直过程的压倒性关注,卡尔•斯坦尼兹提出的多解生态规划方法致力于强调将公众的感性认识和设计师的主动性融入规划过程中。与前者认为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基于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而被动追求最佳方案的理念不同,斯坦尼兹认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因此,其更加关注规划过程的目标和即将解决的问题,并强调以此为导向,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7]。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斯坦尼兹于1990年提出了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作用模式的3次反复,最终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图5);且方案随着设计尺度、模型的复杂程度、公众的理解力和决策的组织方式而变化。斯坦尼兹认为风景园林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我们如何从目前(T0)到达未来(Tn)[8]”,而基于此问题产生的基本设计策略分为2种:一种策略表现为从设计的未来回溯到现状以找寻实现设计的最佳途径;而另一种策略则基于景观的现状,推导出未来的假设,并从多解的决策结果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图6)。方案的运用与项目的尺度、信息需求、决策模型、设计者、参与者和决策者的经验、文化学识、评判设计的价值观,以及赋予设计目标和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斯坦尼兹提出的一系列关联模式将生态规划由单一目标、线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引向了多解的途径,使其由单一的生态因子决定模式转向了多方面利益与因素综合的决策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规划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被动的牵制转变为主动的环境及城市问题解决及方法的决策。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提出了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规划的优秀思想,即人类生态学、公众参与性和设计的重要性。与麦克哈格侧重于调查、分析与评价的线性模式不同,斯坦纳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和约束的过程[9],其生态规划方法更加注重问题与机遇的确认、规划目标的确立、生物物理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概念的发展与方案的比较遴选、规划方案的确定、公众参与教育、详细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图7)[10],并将反馈、影响与调整的机制引入到了生态规划的逻辑流程中,使原本单一的线性过程上升到综合分析与交互作用的层面,并呈现为一种循环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可不断重复的、不断获得信息反馈的非线性状态。与卡尔•斯坦尼兹的理论相似,斯坦纳也认为明确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调节人、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此过程也为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问题与机遇以矛盾体的形式出现,必将导致特定的规划议题,并为规划指引明确的方向,从而确立规划的目标,以清晰描绘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所有受到规划目标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均应该参与到目标的确立中来,目标的确立也应以对生物物理过程的理解为前提。由斯坦纳组织起来的综合生态规划法摆脱了麦克哈格“生态决定论”的束缚,将设计引向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全面综合,本着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参与充分负责的宗旨,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以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和导向,将风景园林学上升到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的崛起极大地拓展了生态规划研究的领域,其理论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演化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为对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加关注物质流、物种流、干扰等水平能量流动、景观的功能性、健康性与安全性,而这种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深入认识也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流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1]。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家鲁兹卡和米克鲁斯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及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图8)[12]。其优秀内容是区域景观生态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及解译与景观利用最优化,前者是对样地的生物及非生物条件、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后者则将各空间单元与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需求进行比较,就其适宜程度展开评定,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最优的土地利用建议。因此,这种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宗旨是针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既定区域的生态能力来支持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景观生态特征的综合分析、景观构成要素的系统调查、景观样地的生态评价和优化的土地利用建议等方面[13]。与传统的生态规划方法相似,LANDEP的系统研究也同样立足于适宜性评价,同时又兼具系统分析、模拟与空间格局优化的研究途径,因此这种兼容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具有综合性,更关注土地的生态性质与利用功能之间的契合度,更重视人为活动对区域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也更强调面对负向干预的规避与减缓措施。与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理论相似,两者均关注景观描述的多重属性,强调对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与土地生态条件的协调与适应,从而确保景观格局的稳定发展。但是,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法压倒性地强调了样地生态条件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人文条件的影响,过分地关注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垂直作用与能量流动过程,却忽视了水平作用和物质之间的交换与影响。相较之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则探讨了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到微观的样地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关注生态系统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过程,强调对景观演进过程的积极干预、景观格局的优化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并适合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延续和补充(表1)。

讨论

具体表现为。1)地域性限制,如生态规划的主要影响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广人稀、自然环境破坏较少的国家和地区,这类地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风景园林规划的优秀;而在欧洲和中国等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地少人多的国家和地区则应用不广泛,满足公众的需求是规划的重点。2)环境限制,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生态规划方法在自然生境敏感的地区应用的效果显著,而在自然景观退化或景观异质性低的地区则运用效果较差;此外,依赖GIS技术收集基础资料,很难了解地质、地下水等环境情况。3)尺度性的影响,生态规划的优秀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以及对土地固有属性对人类活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的认识,适用于大尺度的、宏观的景观规划项目,对中观和微观尺度的设计方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应注重生态规划中生态因子对中、微观设计的影响、指导和启示作用。4)可操作性低,生态规划通过地质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相关学科来收集数据,以认识和理解场地的演进过程,并反映各结构和属性之间的生态关系;然而规划前期的生态调查与数据收集工作艰巨而困难,当自然环境变迁剧烈或生态环境基础资料缺失的情况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方法难以应用;因此,强调生态规划作用的目的之一即为强化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工作。5)艺术性的缺失,生态规划方法超越了简单的方法论问题,演变为调查研究后对样地提出的一种因果关系或概率的理解与阐述,最终得到的是一种样地生物及非生物模型及关系的描述;科学理论的渗透使艺术的华彩黯然失色,但是风景园林的本质是艺术,其关注的焦点始终是自然、文化与生命体的作用关系,完全地以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知识为基础很可能导致风景园林艺术生命力的彻底丧失。此外,不同的尺度和环境条件往往决定了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还是“自然持续演替为先”,针对自然环境敏感地区、乡村、城郊、城市中心区等不同地域,其规划设计策略、原则和态度也不同,均不能单纯而片面地倚重生态或艺术性原则。因此,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学科,理应加强与地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渗透与协作,并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和科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以协调人、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作者:于冰沁 田舒 车生泉

景观生态学论文: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指导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园林绿化中,景观生态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概述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绿化

1939年,德国特洛尔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其指出,景观生态学是对一个区域内单位自然研究的学科,其注重空间异质性、层次结构性以及尺度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并且主要研究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园林绿化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并且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对园林绿化的指导意义。

1景观生态学概述

1.1景观生态学的含义。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景观,研究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等在地球表面的转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转换而分析景观功能、空间构造以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异质性的发展过程。在景观生态学中,将景观定义为异质性区域,其主要由相互产生作用和影响的斑块组成。依据斑块形成,可以将其分为包括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以及引入斑块等四种类型。而廊道则是可以分为干扰走廊、残余走廊、环境资源走廊等,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隔离性,可以发挥保护作用,同时又具有连接性,将不同的景观连接起来。

1.2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目前,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中,主要包括两大原则:第一是不可替代格局。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保护格局,即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作为水源滋养的面积,同时需要有适合的廊道来保护水资源,从而为物种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而在建成的景观区域之中,需要具有自然斑块和廊道,从而保持景观的异质性。第二则是最优景观格局。在集合之间,有着最佳的生态意义,要求景观规划时应当做好土地分类,即在发展区域和建成区域中都留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斑块,这种格局有着很多优势,不仅可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以满足人类生存活动的需要。

2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2.1园林绿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生活中,绿化水平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具有生态、休息的生活空间,从而缓解城市中交通压力,还可以放松人们的生活压力。

2.2城市园林绿化能够美化城市景观。城市园林景观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植被本身具有装饰作用,并且其随着季节变化还会发生改变,从而具有较高的美感,而其在城市中还能缓解建筑物的压抑,为城市人们引入自然气息。另外,植物还可以吸收城市生活中汽车尾气以及二氧化碳等。

2.3城市园林绿化能够保护环境。城市中,园林绿化还能吸收噪音与粉尘,植被具有光合作用,其能够吸收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可以降低城市温室效应,改善城市大气。另外,园林绿化还能够降低城市中的灰尘,园林中,植物表面不平整,具有分泌出的汁液,可以吸附粉尘,减少声波传输,降低噪音污染。不仅如此,园林绿化还能在夏季为人们提供阴凉,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温度。合理的园林景观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景观生态学对园林绿化的指导意义

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改造城市环境,而不同的园林景观具有不同的功能。另外,园林景观还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从而让动植物在城市中有一席之地。在景观生态学中,较大的区域范围中,城市是人力与物力集合的干扰斑块,而将尺度缩小就可以发现,城市是由不同的基质、廊道以及斑块等组成的景观,其中不同要素共同组成了空间整体,从而完成生产生活的功能。园林绿化主要包括城市公园、植物园、风景区、湿地公园等类型,而湖泊以及周围的绿化则是廊道,在一定的空间中,林荫道、防护栏等共同组成了城市中的绿化网络。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原理中可以看出,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通过合理设计园林绿化斑块的大小、空间位置、数目等能够更好的发挥绿地作用。虽然,调整绿地景观能够丰富园林,但大块的绿地仍然需要保留,从而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而从廊道原理中则可以看出,在园林景观中,需要将各种斑块绿地采用廊道连接起来,通过防护林带的建设来进一步加强绿化走廊建设,从而更好的发挥廊道的间隔与保护功能。另外,采用河流水系、沿岸绿带、林荫道等廊道连接斑块,还能更好的发挥园林中的景观保护与观赏作用。而景观生态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强化绿化带的物质交流与物种交流,能够更好的强化园林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从而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园林景观系统生态圈的稳定。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园林景观具有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对于人们的城市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就需要进一步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观点,发挥其对自然资源、土地利用方面的指导作用,在设计中从生态自然角度出发,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才能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从而实现人工设计之美与自然景观之美的有机统一。

作者:姚晓峰 郭强 李留振 单位:禹州市林场 许昌市园林绿化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