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2 10:5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竞争意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初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初中教学处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加容易适应社会生活。
(1)启蒙竞争意识。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会发现许多有关竞争意识的知识,比如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论。在学习生物进化论中会发现,生物与生物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既可以互相帮助,又存在互相竞争。蚂蚁之间的互相帮助、公羚羊为了配偶的互相争斗等,这些生物进化论的知识都在渗透着竞争意识,生物之间会为了食物进行竞争,会为了阳光与水竞争,会为了生存而竞争,在生物进化中,只有不断地竞争,才能生存下去,只有适应竞争的生活,才能繁衍后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渗透。
(2)分析、深化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启蒙阶段,要让学生不断地理解、深化社会生物知识,真正地了解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会激励学生不断地成长进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在生物教学中,生物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为什么蚂蚁之间就可以相互帮助,而公羚羊就要相互竞争呢?”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了解竞争意识的内涵。将竞争意识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强烈的竞争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适应意识的渗透
社会不断在发展与变化,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就要拥有很强的适应意识。学生要适应校园的生活,适应教师与同学,在社会就要适应工作,适应环境。因此,加强适应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在生物学习中,会发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适者生存是生物生存的法则。每一种生物都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今天阳光明媚,明天或许就阴雨连绵,生物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比如生长在悬崖的树木和冬天开花的梅花,都是在适应环境后才得以繁殖。生物还会在结构上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鸟的翅膀、鱼的鳍;在生理与行为上适应环境,比如鸟类的迁徙活动、夏眠与冬眠等。生物教学都在讲述只有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发展,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才能使其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只有培养适应意识,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3.整体意识的渗透
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从整体出发观察与思考事物,整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整体,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从整体出发去分析生物的结构的能力。比如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各项生命活动由各个系统完成,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八大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它们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整体意识的渗透,不断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让学生在看待事物时,从整体观念出发,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
启蒙教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以适应现代教育与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意识是一个中学生必有的素质,更是一个公民要拥有的意识。初中生物教学要不断深化对现代意识的理解,加强对中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初中生物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启蒙意识,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教学目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周卢婷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一、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生态系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环境保护做得不够好,我国的绿地已经逐渐减少,绿地减少使得当地温度变高,土壤缺少水分而沙漠化,沙漠化的地区绿色生物变得更少,生物也不能在此地生存,继而人类也不能在此地生存。该视频片断说,像这般沙漠化的地区在我国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持续下去,我国将是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目前经常出现的雾霾问题、温度升高的问题,学生从多媒体视频中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从自己身边的例子感受到改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就能够感受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愿意自主吸收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更有效,而有效的教学又能推动环境教育的展开。
二、探索知识规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中,如果强行塞给学生生物理论,学生不仅不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也不会意识到这些概念的真正意义。初中生物是一门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课程,只有在探索中他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接下来他们就会迫切想要了解怎样做才能改善未来的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以下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的现象:树皮中有白蚁类的昆虫,这些昆虫依附于树木提供的营养而生,啄木鸟食昆虫而生活,啄木鸟死后尸体被细菌分解,细菌能够存活,细菌分解后的营养物质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树木吸收腐殖质中的营养,它们生长得更茂盛,茂盛的树木给昆虫提供更多的营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索能够发现它们属于食物链的关系,如果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断掉,那么与之相关的生物都将不能存活。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目前的环境为什么会恶化呢?学生经过思索就能感受到我们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大的食物链,人类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现在我们亲手破坏了绿色植物,这导致整个生生不息的食物链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必须付出代价。想要改善环境,首先就要从恢复食物链开始,而恢复食物链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好绿化工作。学生通过探索知识规律,就能够明白解决环境问题最终的方法就是做好绿化工作,而做好绿化工作的根本,就是从现在开始重视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促使让他们努力地学好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
三、重视知识实践,让学生寻觅到环境教育的宣传途径
在有效教学理论中,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学习理论知识,他们依然无法真正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如果能够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就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意识到学好初中生物知识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调查,比如,要求学生去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街道的绿化情况,并让学生思考怎样运用学过的环境知识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环境。学生经过实地调查就能发现,虽然我国现在很重视绿化工作,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没有环境意识,破坏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积极思考要怎样宣传才能让周围的人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周围的人不再破坏环境。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师的环境教育才会变得更有效。使用有效教学的理论能够推动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它使整个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有效。教师可以以环境教育为例,进一步思索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
作者:管砥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困境
首先,物理学科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要认识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还要知道现象的本质,并且要通过复杂的运算和推理形成各种公式和定理,定义出各种复杂的物理规律。对于接触物理学科尚不深入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定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初步掌握了物理的基础概念和公式定理,但又困惑于不知道如何运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物理现象,学生缺少必要的灵活性。而且,高中物理和数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果数学基础不够好,往往影响学生物理成绩,进而打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其次,升入高中不仅是新环境的变化,还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他们是教师眼里的宝贝,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学习好的时候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学习差的时候会得到教师的鼓励,偶尔意气低沉、懒散学习的时候也能得到教师的理解。而升入到高中后,教师面前的学生都是新的,有些学生不屑于亲近教师,还有的学生羞于接近教师,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就不够深入和全面。再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阶段的更迭,原来的学习习惯不能够保证学生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如果不能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可能会降低他们学习的效率。更加残酷的是,部分学生的优秀成绩靠得就是辛苦的付出,稍加松懈就导致成绩下滑,而有的学生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上课认真听课,课下及时完成作业,仍然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最后,教师也需要适应学生的过程。接手新高一的教师往往是从高三或者复习班倒过来的教师,他们习惯了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时习惯学生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方面未免有些欠缺。面对新的学生,教师不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了解不够清楚,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欠缺。学生不能融入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受到了影响,且教师不了解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不能照顾到。
二、解决高中物理教学困境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花费时间去了解学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教师来说,面对新生,给学生上课不是当务之急,如果没有摸清楚学生的情况,只顾得按照教材进度去讲课,课堂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对于高一的新生,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要了解他们的毕业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风格的教学特点,了解毕业学校可以帮助教师尽早认识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了解毕业学校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认识他们原来的物理教师就更好了,这样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学习特点,还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在情感上今早地接受教师。二是要尽快地融入到学生中间。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再把主动接近教师当作是快乐的事情,甚至会嘲笑那些愿意接近教师的同学,他们有了骄傲且带有叛逆性的自尊,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接近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学生会因为喜欢了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是他们开始学习的良好开端。三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在接手高一新生的时候总是会用一段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做自我介绍,让学生尽快地熟悉老师,知道教师的教学习惯,了解教师的讲课风格;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相互了解和认识,尽快地建立起一个和睦温暖的班集体。一个有温暖的班集体能够很快得到学生的认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要做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外围工作。所谓的外围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在心理方面,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短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物理学的最新进展,让他们了解人类在了解世界、探索宇宙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获得的成果,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勇气。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幻电影来了解不同领域的迷人前景,利用电影来进行入门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准备好物理学习所需要的工具、器械和资料。如果感觉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补充基础知识,教师应该花费一段时间去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对于这部分知识,完全可以采取让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即让那些在某个知识点上有优势的同学给其他学生讲课,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这个过程是学生展现自己,彼此熟悉的过程,也是教师及时发现人才的最佳时机。
三、总结
明确学习目标。在新学期之初,教师应把这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清楚地告诉学生,还要告诉他们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用哪些学习的方法来达到,同时要明确指出哪里是重点和难点。这样,能够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减弱他们内心的恐慌和不安。教师在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再提出这个学期的预期目标,希望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在这些策略中,笔者更加侧重思想方面的工作,希望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物理学习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取得更傲人的成绩。
作者:王花珍单位:河北省邢台县会宁中学
摘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生物教学教育质量在梅州市名列前茅,历年高考成绩卓然。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全面提升生物科学素养,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在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以不断提升生物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新世纪到来之际,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界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轨。应试教育,作为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摆脱了功利的束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顺应改革之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一、曾宪梓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现状概述
曾宪梓中学是1993年新开办的一所高中,在曾宪梓博士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引进有力。1999年跨入省一级学校的行列,成为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部级示范性高中。
1.生物师资队伍建设日趋完善。目前,曾宪梓中学各年级各12个班共36个班,配备10个生物教师和一个专业实验员。其职称结构是高级教师3人,中教一级4人,中教二级3人和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学历构成是9个全日制本科生和2个研究生。因此,曾宪梓中学生物教师能在相对轻松的教学任务的氛围下,从教学到科研顺利开展“传帮带”,有效推动曾宪梓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历年高考成绩斐然,科研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2.资金投入有力,生物教学仪器先进。曾宪梓中学每个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设施,每个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而且有专门的多媒体维护人员。有足够的实验室场地,仪器基本齐全且先进,其中有两个生物实验室和一个生物器材保管室,由专门的生物实验员管理。
二、曾宪梓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公立学校教师在试用期满一年后转编就能得到铁饭碗,危机意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结束,教学成果丰硕,暂时失去了奋斗目标,工作日渐出现惰性。虽然有高考的压力在推动,但教师被动工作导致热情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把教书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待,导致“领导抓一下就重视一下,不抓又松懈下来”的状况层出不穷。
2.科学研究严重滞后。生物组11个生物教师,到目前为止申请了两个课题,其中一个校级课题已结题,一个市级课题在研中;科研论文篇数不少,但知网上能查到的仅一两篇。而且这些课题和科研论文都是生物科组教师评职称所需才开展和撰写的,教师缺乏科研积极性,科研水平有限。另外,曾宪梓中学目前聘任高级教师职称的名额已满,很多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由于近几年看不到希望,所谓的职称科研也懒得理会。
3.实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曾宪梓中学具有一定的实验教学基础,但是生物实验教学仍然存在差距。第一,一个实验室就自来水供应不畅,需要从旁边的厕所取水做实验;第二,学校共有30台显微镜,真正完好的显微镜不到6台。有的显微镜看似完好,精确度却明显不够,如学生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物象时,转移目标物象至中央,换成高倍镜时物象完全消失,甚至高倍镜把盖玻片连同载玻片一起推走或压碎玻片,于是教师无奈之下,让一些学生直接使用高倍镜找清晰物象,导致实验操作有悖于课本内容,从而可能会误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第三,每次实验没有分组,人数太多(约60人),导致实验场地拥挤,科任教师应接不暇,而专业实验员在忙完课前准备工作后,对实验课堂几乎不闻不问;第四,学生不重视实验课,课前预习不够,课中合作学习失调,实验操作失误较多,实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另外,教师和学生普遍不重视生物这门学科,以“副科”对待,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从而制约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2010年广东省高考改革,生物成为理三科之一,其教学地位明显得到提升,高一开始开生物课,周课时为2节,但相对于物理、化学的周课时仍然较少。
三、提高曾宪梓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名利结合,提升教师积极性。首先,开展师德教育,增强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鼓励教师备课的同时,也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寻找适合学生的教法,提升教学质量。最后,结合教师个人利益,加强激励措施,对教学质量优秀的老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生物科组在成绩分析的时候以起点比进步,以成绩论英雄,有为者有惠,同时给予“省级骨干教师”、“嘉应名师”、“校级优秀教师”等称号,甚至提供外出进修、增长见识的机会,如去年暑假生物科组长代表学校去了陕西师大学习半个月。
2.以老带新,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科研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职称的晋升,而且也有利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学校也招聘了一些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开展科研课题,从而达到以研促教。开展科研应得到学校的重视,加大激励措施。目前发表一篇科研论文,学校给予教师的物质奖励不过两三百,同时也没有配套的精神奖励措施,导致教师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不高。
3.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管理。曾宪梓中学非常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近年来不断增加生物实验课的开课率,生物实验课形式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全体学生到实验室里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如我校已开展的制作葡萄酒和酸奶等实验;二是由教师或者少数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如三大有机物的显色反应实验;三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实验,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大部分生物实验教学都需在实验室内开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不容置疑。首先,要重视专业实验员的培训,提高个人待遇,保证跟其他科任教师待遇齐平,有效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求专业实验员参与实验课的课堂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其次,及时购买和更新所需的实验器材,正确保管和使用。最后,实验室管理要规范化,制订实验室管理原则,同时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爱惜仪器,节约实验材料,并做好实验室登记册的记录等。
4.开展生物竞赛活动,推动生物教学。生物科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类生物学竞赛,能有效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全体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需结合教师切身利益,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重视教师科学研究,重视生物实验教学,适当开展生物竞赛活动,将有效推动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李伟靖(198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湖南邵阳,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教师。
【摘要】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教好高中生物课程,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浅谈心得。
【关键词】高中生物知识网络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一、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
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在生命基础课的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1.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
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2.1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2妙用诗词添兴趣
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3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2.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2.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
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2.6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比如,我在以往讲解《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时候,必须要带上几幅细胞分裂的图例,用很长时间才能把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给学生讲解明白。有时候,由于光线的原因,后排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导致他们逐渐对生物失去了兴趣。无形中不但浪费了许多时间,还耽误了课时,效果十分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之后只需要我简单讲解,学生们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化,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我经常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小实验,比如,让学生们分组去记录几种种子的胚芽形成过程,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们在课下都为自己的实验做了相应的记录,并且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找答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对于他们的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摘 要:环境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中职学校开展环境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对中职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安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安全 中职生物教育 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自然环境的改变和过度开发的不断加剧,各种源于环境问题的自然灾害频发,这就体现出开展学生环境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通过环境安全课程的理论教育以及校园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环境安全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准备,在自然灾害面前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笔者从中职生物教育教学过程入手,对如何加强环境安全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增强中职学生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水平。
一、中职学校开展环境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灾难频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因此重视环境变化、改善环境以及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从中职学生角度来看,中职学生教育大部分是针对实践教育开展的。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毕业后都需要从事具体的职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从事较为特殊的工种,而这些工作也是环境安全需要重视的领域。如果学生在工作中缺乏环境安全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导致由环境灾害引发的个人伤害。因此,从工作性质角度来看,在校期间对中职学生开展环境安全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技术水平,对于中职学生参与工作后减少源于环境安全的事故伤害以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安全教育
1.开设教育教学系列课程
学校要围绕学生环境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开设相应的教育教学系统课程,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安排和活动安排,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相应的环境知识和安全知识。如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生存环境的安全知识教育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发生的特征和防范的针对性,提高防范的有效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针对空气质量、水质问题以及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内容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基于生活环境方面的环境安全知识教育。
2.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
加强环境安全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可以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阶段来开展,但一般可以针对安全公共道德和环境生态伦理两个方面进行。在日常理论教育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开展任何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关键内容,主要可以进行职业道德认识、道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而环境生态伦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是针对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理论,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解从事特定工种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了解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知识;让学生对相关环境安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按照制度规范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减少安全事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的实践教育
校园既是中职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中职学生开展围绕校园文化进行实践教育的场所。因此,在进行环境安全教育活动时,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校园文化,在其中渗入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将安全教育知识在校园的实践教育中进行积淀,并不断地进行完善,最终帮助中职学生培养出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如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安全教育,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安全文化的缺失,进而导致其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变弱。中职学生和一般的普通院校学生不同,其工作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所以教育活动要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中职学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教育、管理以及相应的科研工作中,提高环境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结合生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根据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安全问题防范和预防知识的教育。学校要进行相应的活动组织,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安全演练,通过校园网络和其他媒体形式,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不断开展正面引导和教育,在学生毕业或上岗实习前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
摘 要:本文介绍了HPS教育理论,对生物教学中HPS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强调HP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并着重结合实例介绍HPS教育基本教学模式,提出教师在HPS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HPS; 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 应用
一、HPS教育含义及现状分析
HPS教育是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缩写,它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型的、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史教育。它的目的是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然而HP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常以讲故事或学生自我阅读的方式一带而过,学生对此内容也是听过、看过,而后就忘了,教育效果较差。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观点理解不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自身科学史知识储备不够,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缺乏深刻理解;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关心的问题是传授学科知识,突略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重视HPS教育的作用
HP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具备着以下作用,我们应充分重视。
1.HPS教育是以科学教育为背景,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教师递进式的问题设置,能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学生在体验小“科学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2.HPS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陶冶人文情怀。
3.HPS教育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的学习与当前的科学概念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科学思想观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M.Monk)和奥斯本(J.Osborne)在总结科学教育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HPS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注重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下面以“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例,结合HPS教育基本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来介绍:
1.演示现象
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某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由此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的自然现象必须是科学家在历史上曾进行过研究的,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利用科学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如教师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树由小长大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小树为什么会长大?它的食物是什么?
2.引出观念
教师启发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大家互相讨论。
如同学甲认为:小树的食物是空气(小树暴露在空气中)。
同学乙认为:小树的食物是土壤(小树种在土里)。
同学丙认为:小树的食物是土壤(人们给小树浇水)……
3.学习历史
教师介绍这一问题产生的真实背景、当时科学家的不同思想、观点、验证方法等,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引导学生讨论、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使学生认识到时代的制约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阐述:2000年前,哲人亚里士多德通过经验推测植物的食物来自土壤。1629年,海尔蒙特做了个实验:他在木桶中种了一棵树,每天给树浇水,几年后对比实验前后土壤和树苗的重量发现:土壤减轻50克,而树苗增重了10公斤。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的食物是水。
4.设计实验
教师要求学生从多种观点中选择某种观点,组内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不是简单的猜测,而要有依据。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植物的食物?你赞同哪一位科学家的观点?能不能实验来验证呢?请你结合已有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5.呈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教师讲解教科书上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学生实现观念转变提供契机和可能。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自己的观念和解释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形成科学观念,即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不完整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理解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选观点进行实验,在此可就“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进行探究。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在两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分别放入一盆植物、一只小老鼠。一个玻璃罩内用烧杯装一杯清水,另一玻璃罩内用烧杯装一杯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太阳下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总结与评价
通过个人的反思、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来总结思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本质。
从实验的仪器的选取、实验方案的猜想、实验步骤的设计等方面,将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结论。
放清水的玻璃罩内植物与老鼠都生活的很好,而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内老鼠与植物先后死去。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植物的食物之一。
四、运用HPS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此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取舍和适当调整,切勿生搬硬套。同时教师平日要注意积累收集生物史资料与素材,开发科学史方面的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变革思维方式,学会客观深刻地评价科学家的贡献;并明确科学史的教育要求,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摘要:目前,初中阶段生物学科,专业性太强,知识枯燥,学生很难把内容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争的事实。然而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又是相当重要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优化生物课堂,如何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生物知识呢?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育教学 课堂 兴趣 情境 方法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教学。如何进行优质的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教师重点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当前初中阶段生物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生物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生物优质教学的开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重视兴趣的激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前进的内在动力。兴趣也是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中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生物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初中生物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奋斗精神需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足“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还可以巧设悬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它可以驱使学生萌发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初中学生好奇心非常强,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而且,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问题的导人情况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时在一节课的前面导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精彩的导人无疑会为课堂的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接受较快。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只有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学生才会投入学习,达到有效教学。
2 创设合理情境,带动学生思考
真正的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只有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我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从而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才能有利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无从思考。在提问前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材料作为铺垫,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身体的感触与体验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问题情景。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和新的知识发生矛盾。此时,学生会惊讶万分,形成强烈的期待感,急于探究,寻求矛盾的症结,给予解决。如在介绍“遗传”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真正的生物教学应该伴随着思考,只有通过合理的思考,学生才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3 重视方法的指导
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来讲,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法定教法,使教法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会观察、会思考、会自学、会应用,才能学会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注重生物学科的特点,这是学法指导的优秀。也就是说,学法指导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生物知识,学会解决生物问题,学会交流,学会阐发自己对生物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生物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情境的合理构建;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
摘 要:新课改以来,注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创新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创新问题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善,根据生物教学的一些现状,提出有关生物教育教学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渐渐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讲,生物这门课并不算陌生,为了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根据我国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生物教育创新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想要转变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首先就要实现生物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然科学观的形成,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记”,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以便保证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能够受到重视,让老师充分发挥其向导和顾问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期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要充分运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二、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我们初中所学的生物是较为简单的,往往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联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将学生自身的感知与课本中所需学的知识相结合。比如,我们在学习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好多学生会疑惑光合作用过程以及有关知识,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该首先加以肯定鼓励,对于超出目前所学范围的内容,可以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交流讨论,增加学生对生物热情,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能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创新思维中难能可贵的思维方式,是多方面的、多数量的、全面的,而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研究。比如,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就要学生自己动手去观察,小鱼必须安静地呆在实验台上,那么如何做到呢,这就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学生必须展开自己的思维,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被充分带动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创新中,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其次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摘 要: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变应试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以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要制定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强化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按照高中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做出调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就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主要方向,调整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关键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生物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由于生物知识倾向于文科性质,因此生物教师强调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接受和记忆。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使其主观意识受到压抑,逐渐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使得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1]。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指出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就要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加以重视。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探索欲望,基于此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学习,有助于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思考新的生物知识。随着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不断总结,从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由此,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不再以高考为目标,而是从满足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学习,而这正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因素
(一)生物课堂教学缺乏探究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是既定的,以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高中生物实验课是让学生动手以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探究意识,而对知识的理解也浮于表面而难以灵活运用。要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加以培养,就要开启探究式生物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新的生物知识以探索。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资料,生物知识面就会相应地拓宽。随着学生生物视野的开阔,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也会被激发,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生物课堂教学依赖于教材内容
高中生物教师的生物教学以教材为参考,但是如果生物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而没有适当扩展,就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也局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2]。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最终都是要落实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上,让学生认为只有教材内容才是正确的答案,要提高学习成绩,就要从教材中获得知识。学生缺乏对生物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习质量也就难以提高。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性能力培养策略
(一)以有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生物教师要有效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展开提问,使提问对学生具有积极引导作用。比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呢?”当学生进入思考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介绍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叶绿体实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观看,并鼓励学生相互之间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生物科学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泛,需要学生对生物研究方法充分领会,才能够提高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就要注重学生对生物原理的理解,并懂得运用原理对生物知识以进一步论证[3]。比如,在讲解“分子与细胞”的时候,由于这些微观事物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如果单纯地讲解就会使生物知识抽象化,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显微镜对各种蔬菜的鳞片进行观察,并描绘细胞的形状。当学生对这种学习活动产生兴趣之后,就会被激发起对相关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按照自己对生物知识的需要深入探索。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充分互动
生物教师改变单方面将生物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理解生物知识。生物教师要从生活内容中寻找与生物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生物知识的应用者,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学活用课堂知识,积极思考生物问题。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了解,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结语
中国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将知识单向传递给学生,学生本着应付高考的目的进行学习,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工具,潜在学习能力难以发挥出来。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生物课堂教学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对生物知识加以探索,并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摘要]我国在临床生物医学的教学改革中面临新的问题,试验教学课程与日常课程理论咬合不紧,导致学生在观察能力与动手能等方面不能紧随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应对原有的教学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创建更加完善的创新教学路径,通过制度的更替改进,实现对试验教学的创新路径创建。
[关键词]医学教育;生物化学;创新路径
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生物化学是一本最基本的医学必修课程,其内容涉及到了人体的生物化学作用,以及各疾病的生物化学反应相关问题。其相关联性,对于理性相互联系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为满足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渗透作用,并依据生物化学学科的应用规范进行改良,就成为其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目的。在实施教学路径创新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革:
一、试验内容应与社会前沿相联系
在现代医学教育教学中,生物化学试验课程是专门针对于医学院所设置的专业类基础实验课。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课程的教学中,课时短、动手操作少、与社会前沿医学挂钩少等问题,是导致其学生无法掌握优秀操作技术的根本因素。因此在进行教学路径的革新创建过程中,应当结合社会医学前沿,并增加学期内的学习课时,让学生能够多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建。
在进行现代的课程教育模式创新改革上,其创新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教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性,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人员的高素质培训上,通过技术上的时间能力操作创新,从而更好地保障了实践性人才的培养。
二、强化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医学教学中,试验动手能力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动手试验需要设备材料,如学校设备不充足,就可能导致教学无法进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制度的改良中,需要加强对试验室设备的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进行设备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试验需求进行管理,并对实际操作的管理以及使用行为进行有效的设施管理落实。如在显微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上,对整体设施的存取上都要有制度落实,以确保在实际调用试验时,能够在保证试验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保护好设备的性能安全。
根据学校的试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试验室空间得到了扩展,极大地促进了原有资料系统的合理筹建,依据不同面积环境下的预备管理,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在试验技术平台的科学化建设。在进行试验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注意课程的推广性及实用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习到更优质的应用技能。
三、落实考核评分制度
根据实际的课程需求进行生物试验目的的科研,并通过生物化学成绩的有效探究,从而实现对试验考查效果的判断。通过实验报告、日常总结报告、试验操作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成绩汇总,从而完成对学生成绩上的最终考核。
为满足现代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应加强对试验操作上的应用管理,通过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定教育建设,从而完善对学生潜力开发措施的应用建设。在教育路径的创新过程中,应了解教育的优秀是什么,并通过对情感态度策略的方向调整上,完成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励。教学制度的优秀反馈中,通过相应的信息测验,从而实现对考试内容的有效创建,与此同时,通过全面进度的有效创建,实现对试验室档案记录制度的创建。
于此同时,考核制度应以试验操作考核作为最终的应用目的,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对整体成绩的合理考核。考核中,应让学生明白考核制度的整体管理特征,以实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认识进行带动,从而完善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证明,在应用新教学机制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机制环境下的升华教学实验课程,其重要性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依照试验的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科学性的思维教育,让学生更具备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并以此来强化个体的操作能力。
四、以考核制度结果作为创新路径改造的依据
在进行教育路径的创新领域内,应以考核制度的结果来作为最终的调节机制。课程调节以及试验的制备设置,都应以考核结果以及社会现行教育环境下的各层次问题进行调整。为满足实践工作的应用,就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以通过洞察观察能力实现对理论学习能力的实际操作应用,从而完善对整体教学制度的改革落实。
在教学制度的改进中,应以发挥学生个人实践能力为主,并通过实验课考查结果进行成绩评论。如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理论与试验操作步骤的详细讲解。当实验时,学生应一边试验一边记录,以确保在操作中的各个步骤符合试验要求。从现有的教育模式来看,我国在考核制度上,医学界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改良策略,而实践操作在医疗体系的实际操作作用,都明显高于其它职业。
对于创新路径的改造行为,应做好详细的分类,并通过实验提醒以确保学生对思路的明确。在这一行为的教育建设中,我们通过对课程教育制度的改良应用,从而实现对整体教学制度的有效改良,并以此作为创作教育模式的改革动力,从根本上成为路径改革的最终行为准则。
如在进行透析手术的穿刺治疗中,由于此操作属于技术性的具体操作,如不能够具有相应的实践熟练度,那么即便理论知识再精通,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上,也难以得到良好的表现。做好实践考核,既是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技术指导,同时也是为医疗体系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后续的就业提供优良的技能保障,也为就诊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
五、教学路径创新的展望
从现代教学模式的形式来看,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制度改革,在于创新的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上的培养。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看,这一领域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也是导致我国现行医学成绩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科研环境以后,即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一形式改良过去学生只懂理论知识,而不懂课程实践的困境。学校从教育上完成对操作技术上的改良,同时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创新模式上的有效调整,并通过教学策略上的完善深化,为我国的医疗体系提供更加全面的医学经营人才。
从我国现代医疗改革以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形式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医学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更深远的推广,其成绩也将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通过对近年来的生物化学教育情况调研可以得知,新的教学机制管理,是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实用性的根本所在。在试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对教学传统内容上改革。在实施新教学路径改善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调整,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其对技能熟练的掌握,以实际的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的改革目标,从而达到对学生动手能力上的培养。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生物科学俨然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它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性。在当前初中教学阶段,生物教师的职责更为艰巨。提高课堂效率,教导学生更快掌握知识成为关键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课堂;兴趣情境;实验
对当前生物所处形式,大家都有目共睹,生物科学作为穿插文科与理科间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学生快速学习,找到学习技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培养新时代的生物学家,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高效化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因此,初中教学过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出现问题后,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与探索精神寻找解决途径。初中阶段,学生还是对知识充满无比好奇的时候,教师适时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利用生物知识的奇妙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为生物学习做好一定的基础工作。由于在生物课程中,附带着许多基础实验,实验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每个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同实验加以联系,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热情。由于生物课程的广泛应用性,书中所列举内容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在课上对知识详细讲解,同时在教学允许的条件下,引领学生在课外进行生物研究考察活动,真正贴近生活,将知识灵活应用。考虑到以往教学的死板性,现在生物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应提前做好课程安排计划,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创新力,为学生带来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创设良好情景,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掌握学习方法,让其学习态度实现由漠视到关注的转化,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创造一个活泼形象的课堂情景,使学生劳逸结合。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加以指导,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学习生物。于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物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从当下初中生物学的教育角度来说,要想提高生物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融合生物学方面的学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因为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程较为陌生,所以在进行该课程的学习时会产生巨大的兴趣。在这样看似自由实际责任重大的课外学习中,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课堂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课程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这样对学生的实验知识技能没有任何帮助。所以,适当地对实验过程进行整改,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产生的疑问去探究,增添实验的多样性,让学生对生物学习更加热爱。
三、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生物学十分依赖实验。形态各异的生物实验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各种技能。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而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大生物学实验的力度。第一,应注重生物课程实验的研究。研究实验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队伍,每五人一队。根据教材里出现的定理或内容,先由学生拟出问题并制订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实验进行的同时,学生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及素材自行操作,在队友的互相帮助下找出答案。该种实验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动脑思考水平以及处理问题的水平等,此外还能使学生学会脚踏实地、严密思考的学习态度。第二,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也属于实验的一部分,能够评估学生处理事物的能力。初中生物教科书中安排的课外实验较为丰富,教师应合理利用,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以课外知识补充课堂涉及不到的内容能增强生物教学的效率。某些较难的实验,我们应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使这些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此外还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实效性。
总体来说,教师应该跟随时展的步伐,更加重视初中这部分的生物课程教育。在进行生物教育时,结合学生的爱好,再加以适当的情景作为辅助教学,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切实提升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优秀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又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随意说,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高效优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积极主动的展开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关键就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自身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升入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教师要通过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优质化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本来平铺直叙的教学环节,转换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创新性,使得学生产生模拟过后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实验室里有两瓶溶液丢了标签,他们的浓度分别是10%和30%,你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这个问题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之间开展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嘴尝尝不就知道了,这台简单了。”有的学生立马反对说:“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万一用嘴尝不好用怎么办。”然后接着有的同学说:“可以做一个实验啊,利用洋葱皮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接着又的同学反对说,我们不能确定洋葱皮的细胞浓度,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啊。大家就这样的各抒己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给与单纯的肯定或者是否定,而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逐渐的探讨每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若想提高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教师要精心的抓内与选取。探究性学习虽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一般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一般内容,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活动,学习到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某一问题的发展过程,例如“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等等,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因此,探究西学习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准备,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探究性的学习。其次,探究性学习需要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相符合。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些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渴求指导答案而迫不及待的去思索,要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有所发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思维与研究能力,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独立的探究,独立的设计探究的方案等等。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
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正在逐步的走入信息化。在信息化与数字化逐步实施的几天,高中生物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信息化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与科学化,进行教育教学的重组与分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贝备课的时候,选取与教学相关的网页与信息储存起来,在上课的过程中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在传授“人类基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网络,找出相关的报道,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知识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并不是课本中高高在上的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材料,进行筛选,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与丰富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交流工作。教师可以在一个主问题下,提出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死来与讨论,最后在进行汇总,师生共同学习新知识。另外,信息技术有利于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等等。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角色要不断地转变,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思想态度的培养者,内心烦恼的倾诉者,要真诚的热爱学生,对待学生,喜爱学生,要经常鼓励学生,毫不吝啬的赞美学生,尊重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善于倾听学生与自己持有的不同的观念,与学生站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实施的今天,高中生物教育也势必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探求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自由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基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育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标的主要任务。高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高中必修课的生物,也被卷在其中。高中生物,一个副科,究竟要怎样改革,才能让学生愿学,教师愿教,才能向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摆在生物改革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改革 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
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生物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科目之一,更应是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高中生并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学习生物,为克服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生物的好习惯。
一、改变落后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过去,很多人认为,高中教育,就是为培养高精尖人才做准备的,就是为升学而设立的。于是,主课,副科这些名词应运而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在高考中占分比例较高,就理所当然得成了高中的宠儿,学校重视,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财力让教师进修,为实验室填充设备。家长重视,不仅为学生购买大量的课外资料,经济较为宽裕的还为学生请家教。学生本人重视,总是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些主课的学习中。而生物则被挤在一个可怜的角落,不被人们重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主管教育的领导和学校领导要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也要从制度上加以激励和保障。生物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挖掘农村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学生学习生物的引路人。其实,从我国高中学生的实际升学情况来看,每年升入大学的也只是少数,每年将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而事实上,两个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有专家和工程师,还需要多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大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二、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是高中生物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生物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整体教学水平的高低。但是,由于高中生物的特殊地位,高中实验教学,并不被学校所重视,实验教学,困难重重。课时偏少,实验设备陈旧,实验难以开展。新课改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必须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成为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动手技能的提高。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培养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也必须得到体现。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甚至以讲代做,也不能放手不管,而应该精心设计,认真准备,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学生,要想把实验做好,就得先学会课本内容,只有把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它是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变的关键。的对策来优化提高实验教学,对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理会实验的妙处,在实验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高中生物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生物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使生物教学活起来
高中生物,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有很多内容比较抽象,晦涩难懂,显得有一些枯燥,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还是“一本教科书,一个备课本,一根粉笔”陈旧落后的老套路,学生难免昏昏欲睡。这就要就求物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多种方式方法。比如,使用多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方法。多媒体,以其独体的形、声、光、影,等要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它以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抽象事物具体化,把细小事物放大化,把史前动物眼前化,可以突破时空、地域限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原理提供条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形成学习生物的热情,更好地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够将自身的特点表现出来,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有一定意义,同时也能提升老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
总之,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育界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教育兴则国家兴,只有教育兴旺,才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的优秀,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尽心尽力,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摘要】《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是当务之急,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突出环节是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突出环节
正文:
历经初中生物教学多年,饱尝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学到了甚多,确实有些浅陋的见解和体会,笔者对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突出环节进行肤浅的见解,希望同仁来共同探讨和提升。
一、生物课堂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
二、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有效提问
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是对学生的提问的重要。一是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概述。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就是首先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他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治理任务;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哪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的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到明天就会独立的做出来。”
二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有效提问。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如果所提问题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太大,即超过了最近发展区,即使教师引导协助,学生也无法理解和完成这一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基本技能为前提,适合学生的实际,提问也应把握难度。如何做到这一点?得从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入手,有针对性的提问,有启发性的提问。
如在学习“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内容时,学生对血液的颜色、状态、重要性都具有一定的常识,以此为基础设问:血液为什么呈红色?你受伤为什么会流血?伤口小的话会自动止血,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一次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血液组成成分到底是什么?血液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作用?本节课主要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引领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师突出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我们教师善于设计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捏一个小粉笔头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突出,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学习激情的迸发,创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 问题性教学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在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是可行的,针对成人教育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来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距,问题性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就具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问题性教学模式。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既要学习者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者学会怎么学习,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和研究方法。那么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而问题性教学是可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新要求的,问题性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选择能反映一般关系特性和方式的、具有概括性特点的问题,设计出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绪状态,并通过调控,使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与问题情境中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矛盾或出现差距,从而置教学过程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之中,在高积极性和高自主性中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其创造力。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科研工作者对未知领域内的问题的不断探索,逐步积累成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的过程是和问题发现与解决过程相一致的。而针对成人教育学生参差不齐,来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距,在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性教学模式,可以避免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积累情况下注重知识的教学传授,而提高学生思维的锻炼。为满足成人教学的要求,发挥动物生物化学作为实验性科学在自身的发展和问题性探究相统一的优势,在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是可行的,问题性教学模式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就具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问题性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的。
1通过知识性问题使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构造相对同一的探索起点
已有知识是进一步探索的基石,知识性问题主要针对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可能已经相对模糊了,并且是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探究性问题所必备的知识点来进行提问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知识性问题就是要激活已有的知识,对于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而言,成人教育学生参差不齐,来源不同,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事实、概念和原理在遇到新问题时,所能够浮现出来的相关内容是不同的,这样通过知识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们头脑中动物生物化学相关知识明晰起来,也使教学班整体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处于相对同一的起点上。
2通过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发现认知的差距激发探索本能
基于学生已经活跃于头脑中的动物生物化学知识,恰如其分地提出探究性问题,面对探究性问题会让学生感到自身知识和问题之间的差距,或引起学生已知知识之间的矛盾,这样激发学生利用已知来探索问题所涉及的目标状态的未知。这种当前状态的未知仅仅是相对于同一教学班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人都有探索的本能,这样就强烈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来完成主体对已发现的认知差距的弥补。对于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要注意这四个方面:一是问题一定要涉及未知的动物生物化学知识内容,这对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受教育背景是很难达到同步的;二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对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社会经历是很难达到统一的;三是要考虑学生思维力所能及,这对于成人教育学生不同教育程度是很难达到共同目标的;四是既要顾及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要重视思维过程中对动物生物化学知识的把握。
3通过控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控制探索方向
对于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社会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成人教育学生,学生自主进行的思考会形成不确定的方向,为确保教学班整体思维过程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可以设定一些控制性问题,或列举一些与探究性问题相类似的研究例子,使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在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和锻炼思维。
4通过发挥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创新意识
在已有的动物生物化学知识框架体系中,引导思维仅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已有的动物生物化学知识(相对于学生知识水平是未知的),但对于思维活动易产生思维的定式。为此,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亦要提出发挥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让学生自主地去从事认识活动和思维过程。
5通过热点性问题促进学生探索动物生物化学的学科前沿
就现在的教学而言,很少能够脱离开教材、教学大纲,受学时的限制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很难很宽松地涉及全部规定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强的自学能力,但不意为着教师就完全地放任,尤其是对于动物生物化学新知识,教师应该通过热点性问题联系课程内容,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并同时介绍一些新知识的获取方法,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加强。如此构建的生物化学问题性教学模式,将把新的概念和原理的被动传授式接受性学习,变成为有指导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性学习。这就使成人教育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牢固地掌握现成的理论原理,而且还能够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训练,逐步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个性,从而得到更多的思维锻炼。
一、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方式
1.通过实验课程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际操作的锻炼,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创设实验课程的生物教育教学情境下,学生更好地形成了对生物实验这个新领域的好奇,通过实验也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有乐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框架的理解与运用。2.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学的现象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偶尔组织一次踏青活动,在更加贴近自然的环境中,感受自然,感受生物的存在。一次虫鸣、一次鸟叫都是生物学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一直就在自己身边,这种贴近的生物学的感觉,会给学生一种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通过热点聚焦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选取当前国内国外有关生物学的热点问题,类似于美国“生物圈2号”、太空培育植物等情况。对这些内容进行扩散与细分,创设热点汇焦型的生物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讨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保证学生对于高校生物教育教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在高校生物教育学习方面的效率。通过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的情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以及学习动手能力,根据现有的教学材料,在教学目标不偏移的情况下对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得到全面能力的发展。4.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高校的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生物学教育教学课程进行生动的讲解。依靠各类辅助工具,给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效率。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表现出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综合利用各方面的硬件设施,对生物学教学做好一个铺垫作用,对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意义
传统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因为其治学严谨的特点,无法对于抽象的概念做出有效的表达。通过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步伐迅速,高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不断的改善,给我们改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生物学回归到生活本身,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就生物学学科的本质来说,它源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通过对生物学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的目的,形成“生活—生物—生活”的一种良性的循环。从宏观上看,设立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使之更好的运用于生活,达到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知识在与情境的融合之后,化抽象为生动,便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不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汲取,主动运用。突破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下,把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日常,既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步骤
1.围绕教学大纲,对知识难度进行层级解答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容易的达成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所在,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结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学习。2.设计教学方案,建立完善的教学框架根据课程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框架,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3.根据阶段学习目标,创设合适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达成与开展。因此,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对高校生物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选择要求的原则是:目的性原则、诱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安排合适的操作实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单一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安排合适的实验操作,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提高。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创设高校生物学情境是一个没有确定模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要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合适的改进方式,为下一次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四、结束语
在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生活,选择一个切入点,由点到面全面的对生物学学习进行概括以及辅导。结合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做到生物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让学生能熟练运用生物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教师通过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的为我国生物学发展储备人才。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看,创设不同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存在差异,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选择最佳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
作者:张梅秀 单位: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