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新闻实践论文

新闻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1 11:2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新闻实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闻实践论文

新闻实践论文:论析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公共新闻”实践

【论文关键词】公共新闻;文化和制度语境;实践

【论文摘要】“公共新闻”自上世纪末在美国发端以来,引发了我国新闻界的思考和实践。“公共新闻”植根于公民社会,其诞生地的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全面了解“公共新闻”内涵,紧密结合中国文化和制度环境,深切关照当下国情和公共事务,恰当定位其在我国新闻实践中的角色,将是我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公共新闻”成为国内新闻界关注的话题,并逐渐从理论探讨进人新闻实践层面。2004年江苏卫视举行《1860新闻眼》开播一周年纪念研讨会,将主题确定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宣称该栏目的新闻实践定位在“公共新闻”,即“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随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公共新闻”栏目,以《1860新闻眼》为代表的“公共新闻”的出现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场电视革命。

较之起源于美国的“公共新闻”,我国的“公共新闻”在实践环境、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生存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立足我国国情,全面理解“公共新闻”内涵,恰当定位“公共新闻”,是我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关键。

一、“公共新闻”的缘起

20世纪末期的美国新闻界,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逐渐偏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公众利益的诉求渠道受阻,形成了公众对传媒的集体不信任,传媒公信力式微,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疏离,民主政治生活面临崩溃的局面。在此境况下,美国新闻工作者发起了一场新闻报道业务方面的革新运动,即“公共新闻”运动。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tayrosen指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和观看这些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与新闻媒介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主观上表现了美国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媒介社会责任的新思考,实质上也呈现出当前美国民主政治利用媒介的重新定位来达到调动社会公众情绪与力量,减缓社会压力,促进社会整合的目的。

二、“公共新闻”中国实践的理念及定位

在美国,“公共新闻”缘于对公民社会现状的深切体量,根本上是为了唤醒公民的政治生活参与意识,引导和培育公民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方式方法,由于新闻媒体领导了这场运动,使得运动的影响被扩大了。从文化和制度层面上讲,这场运动植根于美国公民社会、多元文化和民主制度当中,是对美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自我修复,是在美国较成型的公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土壤中孕育和发展出来的改革成果。

较之“公共新闻”发源地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公共新闻”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个舶来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中美两国在媒体制度、媒介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怎样将“公共新闻”的先进理念和我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相结合,充实“公共新闻”的中国式内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新闻”实践道路,将是“公共新闻”在中国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公共新闻”致力于以公共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公众的行动能力,引导公众意见,影响公共决策,起到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当下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的国内矛盾,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崛起历程中的中外矛盾集中显现,这种环境一方面为“公共新闻”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需要使“公共新闻”实践既能自觉调和进而立足中国文化和制度语境,又能阐扬独特理念,有效影响公众,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就我国的“公共新闻”实践而言,以下几点有必要贯穿和遵循。

(一)以人为本

人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尊重人、完善人、发展人为主要着眼点。当下中国,经历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大增,与此同时,高增长带来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社会诚信代价、分配格局差异等等问题集中显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由特定的人组成的族群之间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分配的公共问题,微观层面实质上也是关系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在公共管理层面已经达成共识,旨在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部门的主导思想,并在公共管理当中有切实体现。

就“公共新闻”而言,在新闻报道中应该自觉培育“以人为本”的视角,将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己任。这样既做到了植根传统文化,又上承公共管理部门思想,下应公民切身需求,达成多方利益的有效调和,进而促进问题解决。具体操作层面来讲,“公共新闻”报道在横向上可以致力于关注和纠正当下以gdp为本,以经济收益为本等短视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均衡全面发展;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不同地区、不同族群、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财富收益权;纵向上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即发展既能满足当前的物质文化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享用资源的权利。

(二)典论引导,促进和谐

舆论引导是新闻传媒的应有之义,是媒体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报道既影响舆论的生成,又关系其走向,公共事件报道尤其如此。鉴于此,在“公共新闻”报道中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注意引导中的轻重缓急显得格外重要。

当下社会转型期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频发,这些矛盾大多涉及公共利益或特定群体利益。关注这些公共事件是“公共新闻”的应有之义,也为“公共新闻”发挥传递信息,提高公民获取信息后的行动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作用提供了广阔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基调、分寸、时机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作用发挥的性质和程度,把握不当将影响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公共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务必要全面看待此类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制度因素,多角度、多视角反思个中诱发因素;新闻工作者务必秉持理性、客观,而不是人云亦云,意气行事。在具体的报道中,要密切关注事物发展的动向,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时机、把握恰当力度,扮演好公共利益、媒体价值判断和公共管理部门职责三重利益的调适者角色,促进公众和公共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三)培育公民意识

“公共新闻”脱胎于公民社会,致力于公共利益的诉求表达和有效解决,这基于全体公民都具有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公民具有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意愿和素养。反观当下的中国社会,公民关注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欠缺,在面对维护自身权益、关照群体利益的依法维权意识、实际操作水平等方面亚待加强。

公民意识缺乏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现状,公共事务的解决离不开健全的公民意识,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培育公民意识是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国情下“公共新闻”报道亚待关注和努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依托“公共新闻”实践,注重培育社会成员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公民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培养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实践论文:在新闻实践中探索记者的新闻导向

【摘要】文章论述了新闻媒体为了达到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化,实现特定专题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和策划的最佳效果,吸引更多的受众和提升 经济 指标,而特设的一种以记者、编辑为主体的快速反应平台。这个平台是以创造性的智慧和灵感去燃烧激情,强调突出两个字:策划。作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必须在掌握好新闻特点的同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对新闻的宏观驾驭能力,高屋建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主观意识上把好新闻导向。

【关键词】新闻记者 实事求是 新闻导向

1 前言

新闻记者所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我们心底的责任就显得格外的庄严而又神圣。记者的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媒体乃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播、传承的枢纽,是因为媒体乃社会机体健康与否的良医,是因为媒体关联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世界,是因为媒体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进化的进程。新闻,是媒体对于正在发生的社会事实的反映。要搞好新闻报道,就要让受众获知比消息更生动的内幕,比内幕更生动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新闻报道存在着的死板浅薄的沉闷局面,把新闻盘活、写好。因此,我们要求的新闻,在对事实的反映过程中,不仅要有感性的,更要有理性的;不仅要反映程序性的,更要反映 规律 性的。要有血有肉,有筋有骨。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在掌握好新闻特点的同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对新闻的宏观驾驭能力,实事求是的努力把好新闻报道关。

2 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念

新闻报道有没有全局意识,将成为记者决定一则新闻报不报道、如何报道的重要前提。社会上的大众活动五花八门,只有把所报道的事实放到全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才能避免新闻报道中就事论事、不得要领、浅尝辄止等问题。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树立全局意识,就必须先确定新闻的采编选题背景是什么,即报道的针对性是什么。这个针对性首先是指当前运行的热点话题是什么,然后是媒体对事实可能披露的程度,这些都需要新闻记者在掌握微观事例的同时,熟悉宏观情况:胸有全局才能一览众山小。如果没有对全局的把握,仅靠微观事例,就很难采编到一则真正有价值的好新闻。立足全局看局部,一定要有全局新问题、新思考、新观点与局部新情况、新事例的对应和整合,否则,报道就会出现不足,让人读来深奥枯燥,感到头重脚轻,就是让人觉得像看多棱镜,事实庞杂,眼花缭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新闻记者的采访不仅要有全局观念,还要深入地感知眼前存在的事物,还要掌握许多背景,了解和预测那些隐蔽的、过去的和未知的情况。如此,仅凭观察显然不够,这时候所要推重的便是记者的思考能力。新闻记者应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运动思维的全部优势,形成一种卓然不群的独特思维品质,敏捷性、紧张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便是这种心理素质的浓缩。可以说,新闻记者从准备采访到稿件的完成,其整个活动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迅速做出反映和判定,并能随时修正和改变原有计划,顺藤摸瓜,寻找新问题,发掘新线索,就是对记者思维敏感性的检验。所谓“机遇采访”和“突发新闻”的捕捉尤其需要这样的心理素质,这就是常说的新闻敏感。采访时要边听、边记、边观察、边思维,迅速判断,抉择写什么、怎样写;写作的过程更要追求快捷,争分夺秒,倚马可得。这种心理素质对于现场采访和现场主持节目的电视记者尤为必要。思维的广阔性要求记者要善于全面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多方面的联络,举一反三。而思维的独立性则要求记者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深入问题内核,揭示事物的本质,从简单的、普遍的现象中发掘深刻的主题。记者的许多有影响的“深度报道”、“追踪报道”和“连续报道”等正是有赖于记者这样的心理素质与全局观念。

3 新闻报道要强调真实性

新闻记者对事实真实地反映,是新闻的根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新闻记者对事实的报道,却又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因素。所以,任何见诸媒体的新闻,都是认识事实和披露事实的一种意识化了的活动结果。新闻应当用事实说话,应当是合乎客观实际的。但纯客观的报道又是不存在的。报与不报、多报与少报、报到什么程度,在报道中反映怎样的价值判断等等,都明显地受着主观因素的制约。

然而,真实地报道事实,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不违反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强化存真意识,就必须处理好客观报道与主观选择的关系。所以,如何准确地选择新闻事实,就要根据新闻价值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当然,在客观报道中,都程度不同地包含着倾向。但倾向不是偏见。在报道中要求新闻工作者严格按照事实展开准确的叙述,说合乎事实和有充分事实根据的话,不在报道中夹带个人偏见,不夸大成绩和掩饰缺点。倾向在一般情况下只是潜藏在文字的背后。有些报道,受众认为不真实,并不是报道的事实不存在,而是因为以偏概全。所以,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主观上讲,就必须要考察分析它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切忌不恰当地下结论。

总之,媒体的报道,一定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把那些最具典型意义,最有指导价值,最能引起注意和重视的事实,呈现给受众,以服务和引导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4 新闻报道要有社会责任感

新闻记者所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我们心底的责任就显得格外的庄严而又神圣。记者的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媒体乃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播、传承的枢纽,是因为媒体乃社会机体健康与否的“良医”,是因为媒体关联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世界,是因为媒体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进化的进程。一个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不适合做记者;一个没有为人类文明献身精神的人,也不合适当记者。而记者职业要求的底线是职业精神和道德,我们不能不清楚底线,也不能忘记高标。既然做了记者,既然从事了新闻职业,那么,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没有什么放弃不了的利益。除了人类所追求的真理和正义,我们没有什么值得患得患失。如果我们忠诚地履行了记者的职业操守,那也不过是尽了记者的本分和义务。

社会是由不同的职业组成,我们从事新闻职业,就是向社会签署了一份契约,忠于职守是这个契约的优秀,履行记者职责和义务是契约的要求,遵守记者职业道德和纪律是契约的规定。我们既然是新闻职业人,同时也就是契约人,于是,我们活得并不轻松,也不省力,却活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记者职业对社会的运转来说应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位新闻职业人都应具备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5 结论

新闻媒体的自身价值往往表现在社会效益和 经济 效益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媒体的公信力;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媒体的收视率。新闻记者的价值则是通过新闻作品反映出来,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和新闻导向正是在不断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创新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并显现出来。

新闻实践论文: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创新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学风特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运行机制等。

关键词: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当前,无论是新闻教育还是体育新闻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而新闻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整体教学质量将受到质疑。因此,各高校应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摆在首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是学风建设。所以,在现阶段中,高校学风建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于学风建设,教育部《关于扎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要求》中指出,一是建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将学风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结合教育部精神,成都体育新闻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积极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成都体育学院自1995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在研究生层面进行了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尝试,开始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目标、途径的探索,2000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招收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的本科生。在15年的人才培养中,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建系之初就推出“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为使“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009年推出了“首届新闻艺术节”。通过“首届新闻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形成了具有我系特色的学风建设机制。

一、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

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见下图:

1.理论支撑

在新闻界有这样的共识:新闻专业实践性强,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培养不了。0针对这一现状,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依托成都体育学院开设有新闻学专业的独特优势,以学校“以体为主、体文结合、体医渗透,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其中,“面向传媒”是我们对人才走向的定位;“体新结合”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性;“能力至上”和“素质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体新结合”为优秀的教育方式,培养为体育媒体服务和具有体育精神的大学生。

2.教育目标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自建系以来,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目标,即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悉体育运动理论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营销、公关、广告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走过了十年,通过十年摸索。新闻系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学风。“素质第一,能力至上”成为新闻系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也成为了其学风建设的风向标。目前,新闻系立足实际,以专业为特色,开展了各类“促学风、展风貌”的特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创新途径

我系建系以来,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学风建设机制,深入各级媒体进行调研,并请各级媒体负责人与我系共同商讨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论证后认为:仅依靠第一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闻人才的需要,只有结合第一教学同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系列活动,这样既能弥补第一课堂的疏漏,又能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在2009年推出了“新闻艺术节”。

(1)以“新闻艺术节”各项目推进学风建设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推出的“新闻艺术节”由“5+1”个项目组成,其中的“5”是紧密结合我系在国内率先创新和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特色课程体系(《体育新闻概论》、《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体育传播实务》、《体育新闻评论》、《体育传播概论》、《优秀体育广告评析》)同期开展的。“1”是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后经学生公开投票产生的。“5+1”个项目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既满足了我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设想,又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取向和兴趣点。

①配合《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课程举办的dv大赛

结合第一课堂《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同期举行dv创作大赛。dv创作不仅仅能使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加强交流与台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v拍摄的各种元素如撰稿、摄像、后期编辑及配音等,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剧组成员都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他人员互动,而且彼此建立起联系。

开展主题鲜明的dv创作大赛,对学风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

②配合《播音与主持》课程举办的体育主持人大赛

体育节目主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体育节目中经常采用直播形式、直播新闻、直播赛事、直播谈话节目,如果没有丰富的体育知识沉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因此,围绕这些要求来开展诸如主持人大赛、体育知识竞赛、普通话朗诵比赛、体育赛事解说、诗歌朗诵比赛等的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③配合《体育广告评析》、《体育传播概论》举办的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大赛

配合第一课堂《体育广告评析》和《体育传播概论》教学同期举行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等,如在2010年我系已和成都市体育局签订了《体育赛事实践与传播基地》,对在2010年在成都举行的“运动成都”、“idsf世界杯标准舞大赛”、“成都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等活动中,我系师生以此为主题进行策划比赛,最后推荐出最优秀作品上交给成都市体育局,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育广告策划和赛事策划水平,提升社会竞争力。

④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

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同期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通过体育新闻摄影的实践,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修养、欣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⑤配合《平面设计》举办的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

为使《平面设计》课程务实化,在“新闻艺术节“中平面设计大赛是广大学生热衷的项目,在艺术节中以杂志封面和个性个人博客主页为主题进行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⑥配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举行的新闻作品大赛

紧密结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课程,以“发现新闻,培养记者”为目的,通过实战和评奖集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新闻报道意识和新闻采写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热情、兴趣。

(2)“新闻艺术节”活动特点

①参与的广泛性

从我系成功举办的两届“新闻艺术节”来看,是针对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在校学生展开,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性参与其中。据统计,每届“新闻艺术节”参与人数达到了

第二届新闻艺术节报名参与人数累计人数达到327人,占在校生人数(毕业年级在外实习)总人数的79.4%。

②活动的层次递进性

所谓“层次递进”,即在学风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共性,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学风建设。如低年级可以参与“新闻作品大赛”、“体育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高年级可以参与“dv”大赛、“体育赛事策划大赛和广告作品设计”、“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体育摄影大赛”等。

③正确的导向性

坚持正确积极的引导,充分营造良好学风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

新闻艺术节是新闻系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目标就更明确。各项目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均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教师均由请媒体相关专业人士和我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聘任业界人士担当。认初赛、复赛到决赛无论在比赛中可以走到哪一阶段,广大同学得到了很好指导。

④严密的系统性

“新闻艺术节”每年一届,每年年底召开“新闻艺术节新闻会”,宣布下一届新闻艺术节比赛项目,次年5月中上旬停课两天进行作品展示和决赛。并且已经纳入学分考评体系,形成了院系学工系统、教务系统齐抓共管的工作,实现了“教与学”紧密结合,带动了院系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5.评价体系

“新闻艺术节”学风建设模式注重评价和反馈的应用,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动态的、多元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

(1)评价目的:通过评价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最真实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以评价为手段,使反馈回来的信息得以有效地促进下一个学习周期学习质量的提高。

(2)评价内容:评价以各特色课程的同期举行的活动为主要对象,包括活动项目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准备及操作,最终得出学生关于新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整体评价情况。同时,为全方位检查教学效果,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经过教务部门特批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停课展示和比赛,在比赛和展示均请业界人士作为评委和进行点评,这样既保证了成果的专业性和比赛的公平性。学生通过媒体相关专家现场点评,更明确了自身努力方向。

(3)评价方法。本学风建设评价方法坚持评价力‘法的多样化,采用现场点评和网上投票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评价的过程客观、标准、全面与准确。

二、创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1.营造新氛围,不断提高“新闻艺术节”的聚合力

“新闻艺术节”是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为了不断演绎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我们每年更新活动形式,创新开辟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项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和组织富有创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文化教育的百花园。力争形成院系教工系统、学生系统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2.面向人才市场,开展“精品工程”活动

为形成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品牌效应,扩大系、院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通过“新闻艺术节”实践平台,选拔几十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利周末和用假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等重点培训,力争使使其成为该专业学生的“精品”,为该专业就业广开门路奠定一定的条件。

3.挖掘新渠道,不断扩大“新闻艺术节”的渗透力

注重培养体育新闻报道业务技能与能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不断挖掘新的媒体教育资源,扩大“新闻艺术节”渗透力是大势所趋。

4.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管理协调作用

学风建设创新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必须设立一个专门对学风建设机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评价部门,这项工作应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去。

学校各级行政组织不仅要担负起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而且要把学生的德、智、体、美、情的教育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积极配合学生管理部门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并为之尽可能的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5.充分依靠社会力量

充分利用学院的周边环境资源,把校内资源、校际问资源整合起来,把社区教育、企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让学生接触社会,受到教育。

新闻实践论文: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 总结 了 台湾 地区新闻 教育 各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认为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习管理制度;各校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并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新闻教育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 参考 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 发展 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 经济 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 政治 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

台湾 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 教育 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 发展 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 网络 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 现代 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

高纲在谈到

新闻实践论文:郭步陶新闻实践及其思想初探

关键词: 郭步陶 新闻实践

[摘要]:郭步陶在20世纪二、三十年即蜚声于

郭步陶(1879—1962),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少有的集新闻实践、新闻教育、新闻理论研究三者于一身的著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理论家。他先后在《申报》、《新闻报》、《星岛日报》等报刊任职;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新闻学院(香港)等处担任教授;他的《编辑与评论》、《时事评论作法》更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编辑学、评论学的开创性著作。但他在中国新闻领域的贡献却一直没有受到新闻史学界应有的评价,除了单波先生对其新闻评论思想稍事梳理外,其他有关新闻史学研究 文献 仅仅只言片语地提及而已。有鉴于此,本文在考稽、?集、排比郭步陶新闻实践史料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郭步陶出身虽为清王朝世家宦室,其家庭却积蓄无多。少时祖父为之延师课读四书、五经,常于深夜督其学,“自束发受书,即喜读史记文章。”(郭步陶,1926)15岁时随父宦游旅居河南颍川,师从潘冠曹先生习文章写作。潘以诵读古文词相勉:“谆谆讲授,并课以精读。稍有懈惰,则严词诘责,不稍假借。”(郭步陶,1926)1901年郭步陶回乡参加小考,中秀才。后参加叙府科考和成都省试,均未录。1903年“入隆昌知耻中学,接触 科学 知识,方悟过去所习八股策略文章与时代相悖”(四川省隆昌县志编纂委员会,1995)。翌年,毅然向亲友告贷路费,只身去沪,入南洋中学。父病逝后,靠典卖衣物维持学业。

在南洋求学之际,其间两件小事使郭步陶独对《新闻报》心生好感:一是当时他的同学朱鸳福,边求学,边在《新闻报》兼职:“夜营报务,而昼攻书业。颇似近日之持工读主义者。余思本报之主持馆事者,能体念寒士而曲成学人之志愿如此。余苟读书有成,定当从事报业。此为余动念新闻事业之起点。”(郭步陶,1922)二是1909年秋,中国利用庚子赔款向美国派遣留学生,郭步陶的同班同学杨锡仁在 考试 中获得冠军。“上海各报之得此消息最先者,厥为本报之北京专电。余于此时,乃知本报消息最为灵通。于是向往之心又加一倍。”(郭步陶,1922)1909年郭步陶从南洋中学毕业,经王培孙推荐,于1910年入上海《通信晚报》作助理

上海《通信晚报》于1910年11月由沪宁车站附近的进行社创办,宗旨为“捷便确实,补各日报所不及,亦并以集各日报之精萃。可省时节力,可作茶前酒后之谈笑资。”(方汉奇,2000,558)郭步陶在《通信晚报》上常评论时局文章,引起新闻界注意。1912年,经陈冷先生介绍,郭步陶被《申报》聘为在《申报》工作期间,与主笔张蕴和同桌对面而坐。在工作中郭步陶很快表现出了高超的新闻处理能力:“对于新闻之选择判断,则又动中綮要,人情世态,洞若观火,绝不为环境所蒙囿。至其解决疑难,尤如老吏断狱。余即心异之,识其将来必成新闻界之伟器。”(张蕴和,1938)郭步陶注意从工作中归纳和研究新闻学理:“其时余之志愿,仍以学习办报为唯一目的。”(郭步陶,1922)时时留意有关新闻学的研究动态,与自己的工作实践参稽互证。1916年前后,郭步陶一度萌发了“想要联合十几个同志,起来作改革报纸的运动”(郭步陶,1931)的念头,并曾与曾慕韩、张梦九、周太玄三人具体规划:“那时曾、张二人,方从事于救国日报,周君则从张一苇君游,亦正有事于新闻事业,都颇不以我言为大谬。其后三君以次西渡,因所学各有不同,回国后,所事也就不尽涉于新闻;而我一人能力薄弱,物色同志又十分为难;所以弄到如今,还不能把所谈的,见诸事实,这是我半生来一大恨事。”(郭步陶,1931)虽然这一计划后来胎死腹中,但也可以想见郭步陶的新闻抱负。

在《申报》工作期间,郭步陶有一天偶然见到《新闻报》副刊中有弹词小说刊登,心甚好之。旋亦自学为一二。经过同学李柳溪的介绍,获登于该报副刊《快活林》中。“余于是闭目自思:中国报纸,除党报外,组织较善,销数较多者,本报与《申报》殆可首屈一指矣。《申报》余既获学习六年,本报余亦必觅一机会以入学习。此念一动,事实随之。”(郭步陶,1922)1917年郭步陶患病,他顺势从《申报》辞职,不久进入《新闻报》,“于是十年来心向往之本报,乃得躬入而从事研究焉。”(郭步陶,1922)在《新闻报》内,他司编辑主任、主笔之职,侧重评论时局。

在这期间郭步陶加入了“南社”,曾与宋教仁、于右任、柳亚子、姚羽平、苏曼殊、周瘦鹃等常聚集沟通见解,讨论国事。当时军阀混战初平,而外侮相继发生,郭步陶写出《三韩亡国演义》、《苦女儿》弹词等宣传爱国思想的作品,发表痛斥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文章。凡反帝内容的稿件,均竭力见报。“五卅”惨案后,郭沫若抨击倭寇罪行的稿件,语言锐利,上海各报畏之,郭步陶毅然发刊于《新闻报》,引起各界人士强烈反响。他还与郭沫若、漆南薰、何鲁等发起成立“旅沪四川同乡会”,沟通声气,撰写爱国文章。“九•一八”事变后,郭步陶每天为《新闻报》撰写一篇“伸张民意,急呼御侮”的社论,后整理收入《不受侵略论》、《不受侵略 论文 集续编》、《不为奴隶论》、《不为奴隶歌》等四部评论文集之中。

1928年夏,秦中酷旱,酿成大灾。1929年9月,“政府赈灾委员会约业新闻者同往视察,为播布之资。”(李浩然,1932)《新闻报》馆推举郭步陶参与其役,同行的新闻界人士还有王安之、马半痴、田杰生等。9月20日,他们由上海动身,经南京、徐州、开封、洛阳、潼关、西安、咸阳、兴平、扶风、晋祠、大同,然后折返北京,于11月7日返回上海。在途49日,往返途程近万里,郭步陶除了给报社发回很多旅途通讯外,1932年又以编次纪年的方式连缀旅行途中的见闻、诗歌,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了《西北旅行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930年起,郭步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担任《评论练习》教授。1937年12月“淞沪之战”后,上海沦陷,租界当局通知各华文报纸一律接受日军新闻检查,《新闻报》屈从日人继续出版,郭步陶愤而辞职,后在同事掩护下,离沪去香港,到港后被《申报》香港版和《星岛日报》聘为主笔,兼任岭南大学新闻系教授。胡文虎1938年8月13日创刊了《星岛晚报》,又聘郭步陶担任主编。1939年4月,在香港爱国人士支持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创办了中国新闻学院,郭步陶任院长,金仲华任副院长,由当时从沪、粤、桂来港的进步新闻记者如刘思慕、恽逸群、乔冠华、郑森禹、楼适夷、许君远、吴景菘等任讲师。这是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培养新型记者的专业新闻学校,学员们除了一边学习新闻理论、业务并分别在《星岛日报》、《大公报》等实习之外,每个学习小组还规定每周编印一两期以新四军的《拂晓报》为蓝本的油印报。该校直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方才停办。1942年香港沦陷,郭步陶被香港当局限期离境,遂偕妻子回江西永兴县投奔岳父。

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局通知他回上海恢复《新闻报》,同时任教于复旦大学、新中国学院。数年之间,他感愤于 政治 腐败,1949年断然辞职回隆昌寄居云顶寨亲友家中,深居简出。隆昌解放,郭步陶1950年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隆昌各界人民代表会一至四届会议,被推举为政协隆昌县委员会委员,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文史馆员。因爱人贺珍在鞍山钢铁公司工作,遂迁居鞍山,复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员。1962年10月5日,郭步陶病逝于鞍山,享年83岁。

郭步陶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深感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检查制度。1935年11月27日,赵超构在南京《朝报》发表了《请从速开放新闻》的评论,主张改善现行之统制新闻方法,“我们不希望无限制的言论自由,我们也承认应该保守自己的秘密,但我们有理由可以要求对于对方的活动情形,阴谋,步骤,应该尽可能的容许报纸登载。”(赵超构,1935)郭步陶就此发表了《统制新闻方法有改善之必要》一文予以配合。他认为现行新闻政策,不惟于新闻事业有至大影响,且于国家前途,亦甚多不利。报纸之天职,为记载真确新闻,作人民的耳目与喉舌。报纸是民意的代表,可作政府施政的坚强后盾。郭步陶指出:当下国人对于报纸之信任,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中国报纸,全在重重封锁之中。“以新闻学原理言,以国家实在利益言,五全大会所议决之‘改善宣传案’,在现在中国生死关头中,实有立即实行之必要。”(郭步陶,1936,117)在他看来,扩大新闻自由已经成为斯时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不二选择。

但国民党并没有俯顺舆论开放新闻自由,这引起了全国进步新闻工作者的极大愤慨。1936年1月11日,郭步陶与顾执中、萨空了、谢六逸、恽逸群、陆诒、卜少夫等71名职业记者联名,在《大众生活》第9期发表了《上海新闻记者为争取言论自由宣言》,抗议国民党当局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剥夺,认为报纸是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武器,提出两点主张:“一、反对新闻检查制度的继续存在。二、检查制度虽不立刻撤销,一个自己认为还算是舆论机关的报纸,绝对不受检查!”(邹韬奋,1995,582)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随着市场 经济 的持续发展,新闻领域出现了新闻托拉斯的端倪。《申报》老板史量才1927年购买了在上海颇有影响的《时事新报》后,又于1929年初斥资收购当时惟一能与《申报》相抗衡的《新闻报》。有的报纸赫然以“史量才欲垄断报业,并吞新闻报统一望平街”(方汉奇,1996,447)做新闻标题报道,由此引发了新闻理论界对报纸“营业化”发展方向开展了讨论。戈公振、谢六逸、陶良鹤等人肯定报纸的 企业 化经营是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报纸之商业化,我们可以不必怀疑,也只有商业化是中国报纸的出路。”(戈公振,1932)虽然当时胡政之已经指出“报纸过于商业化,从销数上讲,一味企图多卖,不免要迎合群众心理,求所以引人注意之法,对社会忽视了忠实的责任,等于欺诈,取财一样。”(胡政之,1932)但他还是承认报纸“营业化”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而郭步陶则力排众议,对报纸“营业化”的发展方向给予了猛烈的批判。

郭步陶直指“营业化”是造成中国报业暮气沉沉、奄奄待毙现状的罪魁祸首:“我们所说的中国报界制命伤,究竟是甚么?我敢抖胆一句:就是风靡一时,现在还没有人起来否认的‘报纸营业化’五个字。”(郭步陶,1931,84)他的意思是说报纸若抛掉了它的天职,凡事都听命于营业,那便失却灵魂,不能成其为报纸了。他也承认,“营业”二字,本来并未含有甚么不好意思,要是办得好,还可以经济独立。办报而能经济独立,报馆可以不致被人收买。但是“办报而归化于营业,就是于商人地位自居,就是以报纸为商标,有馆中电报新闻,以及纸张印具等等,都是店中的货物,馆中任何部分的职员,都是店中的伙计。我们想想,负绝大的使命,要给全国人民的新闻记者,仅仅像店铺的一个小伙计。凡在报纸上说一句话,登一件新闻,都要听店里老板或掌柜的命令,这宗木头人戏,和留声机器似的空名记者,怎样能尽办报的天职?”(郭步陶,1931,85)郭步陶对报纸“营业化”的发展方向深恶痛绝,是他亲身经历、痛苦经验的总结。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申报》、《新闻报》闹出的“诚言”风波,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事例。报纸负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使命,“营业化”的方向并不是报纸健康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

新闻与评论分开是西方客观报道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现代新闻理论诞生伊始,徐宝璜即高举这面大旗:“新闻栏中,专登新闻,社论栏中,始发意见,彼此毫不相混。”(徐宝璜,1994,56)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由于长期受到《史记》、《聊斋志异》和一些笔记文叙述传统的影响,从事新闻写作往往习惯性地在叙述事情时加上作者的直接评议,这与现代新闻报道尤其是客观报道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形态距离。因此,徐宝璜所倡导的新闻与评论分开的客观报道理念,虽然甚为先进,却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得到普及,聊斋式的新闻消息仍大量出现在媒体上。郭步陶受徐宝璜的新闻思想影响很深,这在他的《编辑与评论》中有很充分、清晰的表现。郭步陶强调:“必有事实,才能算做新闻,这是人人所知道的,故凡空论,或虚拟的事件,都不能算作新闻。”(郭步陶,1938,11)将来稿中非事实成分从稿件中剔除出去,郭步陶将之归结为编辑者应尽的职责。他曾举一件来稿示例:

某甲素行不端,常喜议论人长短,一向和某乙同住,不时常有争论。昨天某乙家忽被法警查抄,并把某乙拿去。道路相传,将治某乙以反革命嫌疑罪,又据人说:这事是某甲诬告的,将来保不定要反坐的。

郭步陶借此解析道:“这访稿中‘将治’,‘将来’,‘保不定’等字,都是猜想的话。‘道路相传’,‘据人说’等字,也是笼统含糊的话。究竟何人所说?访员自己还不能指实,如何可作为根据?所以这稿中,一定有多少不实不尽的情节。编辑者绝对不能将他当作正确新闻看待。”(郭步陶,1938,12)这样的具体分析,简洁明了,对后学者把握新闻报道的特性与写作技巧,确有金针度人的功效。

郭步陶主张走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他分析当时中国新闻媒体的评论锋芒钝化、媒介精神萎缩的原因:“看去似甚繁难,说来却也简单。千错万错,都是枝叶,第一个根本错误,就是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把报馆当作终南捷径,没有真正了解报馆的使命应当怎么。”(郭步陶,1933,208)虽然以新闻作为从政阶梯而成功的人并不很多,但这些人的行为对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腐蚀性很大。“大多数人的事业,往往因少数人的误解,或偶入歧途,而竟得意外奇获,于是大多数人为之意夺,不免亦入于彷徨莫主的途径。”他认为报纸的天职是要代表舆论,“甚么是舆论?就是群众所要讲的话和国家政治,社会事业的改进,都有绝大的关系。群众已觉到的,报纸要作他们的代表,群众应说而还没有觉得的,报纸领导他们,使他们晓得。”(郭步陶,1933,210)新闻工作非常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种种诱惑,郭步陶甚至已经意识到诱使新闻工作者从政,是社会势力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的一种隐蔽方式。因此,如何培养新闻工作者抵抗社会诱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郭步陶对新闻教育极为重视,他认为当时

郭步陶1933年9月出版的《编辑与评论》是对我国数十年来报纸编辑工作第一次比较全面的理论 总结 ,有学者认为“是我国报纸编辑与评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 丁淦林,2002,299)。在此之前,新闻学著作虽然也出了不少,但编辑部分大多未能独立成篇。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 本土的新闻编辑学开始走向理论自觉。1922年6月4日,北京《晨报》“新闻纸问题号”专版发表了《编辑新闻之我见》,是我国较早的新闻编辑学专论。徐宝璜的《新闻学》影响很大,不过其中仅设有“新闻之编辑”、“新闻之题目”两章内容。邵飘萍曾有撰写《新闻编辑法》的计划,可惜尚未完成即惨遭军阀杀害,壮志未酬。1926年,周孝庵出版了《如何编辑新闻》,1928年张九如、周翥青出版了《新闻编辑法》,但都比较简略。郭步陶的《编辑与评论》以其内容的系统性和体系的完备性而后来居上。

郭步陶撰写该书时已具备了二十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冶学理与经验于一炉”(张蕴和,1933),使得该书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谢六逸盛赞这部书非寻常空泛的理论可比,“全书一字一句都是著者服务报馆的体现,就是我国新闻记者用自己的经验学识写出来的第一部杰作”(谢六逸,1933)。这部书的出版,使我国的新闻编辑理论研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的报纸编辑工作由自发阶段迈入了自觉阶段。

郭步陶在《编辑与评论》中首先探讨了编辑的品格、知能等素质结构问题。他认为编辑新闻是一种特别工作,决非仅有天才,便能济事,必须有种种繁复的准备,才能养成他的资格和技能。“编辑者处在这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地位,所以人世上,种种利欲的引诱,奸伪的暗伺,以及一切为害于人群的恶魔,都环绕于编辑者的身旁。一个不当心,便造成无形的罪恶。”(郭步陶,1938,2)在新闻编辑的素质结构中,道德修养和品格培育是编辑养成的第一要素。“只能有大公无我的陈述,这才是编辑新闻的唯一态度。”(郭步陶,1938,3)倾心利禄,趋炎附势,沽名钓誉,都与编辑的职业操守格格不入。在编辑的知能方面,郭步陶要求编辑必须具有时、人、事、地四大观念,要能据此对新闻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衡估。编辑还要有较高的文字表现能力,能够把千头万绪的社会问题分析得使人一目了然。他建议编辑时常多多浏览、揣摩一些名记者如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并随时自作日记,每日把各报细细对看,同是一件重要案件,究竟那一报叙得较为清楚?那一报编得较为好看?”(郭步陶,1938,12)时间长了,编辑的写作能力 自然 会有所提高。

郭步陶特别强调编辑要有“驾驭访员应有的能力”。郭步陶从编辑工作实践中深切地体察到编辑与记者相互关系的重要性,萌生了与西方“编辑中心制”相类似的观念。他认为编辑不能仅对来稿负责,还要有指导、调度记者进行采访的能力,要能够根据形势的 发展 和新闻采访的需要,对记者随时指导、随时督促。“凡有临时发生的特别事件,编辑者都应该立时派遣访员,从各方面搜求详尽的访稿,不能够随便说一句没有稿子,便算卸去编辑者的责任。因为要紧时候的访稿,全靠编辑者指挥的得法,和特派专员访问的努力。且此类专员,须要编辑者平时预备,并随时加以训练,到临用时,才能指挥如意。”(郭步陶,1938,6)编辑在报馆中处于中枢位置,就是新闻采访的总指挥,要随时发出采访的各种指令。新闻编辑、记者互相配合,这样,报馆方能成为一个井然有序、高效运转的新闻生产机构。

在“编辑的方法”一章中,郭步陶除了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种通行的编辑方法外,还对“综合的新闻”的编辑方法给予了专门性探讨。作者将之分为“一事而有数稿的合编法”、“同类新闻的合编法”和“打破旧编制度合全报材料而汇编的方法”三种类型,对每种类型的新闻如何具体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将它与简单的繁琐的编辑方法作比较,“著者的理论已经促进上海各报的改善,影响甚大。”(谢六逸,1933)此后,所谓“综合编辑”或“精编”的方法得到提倡,如凡属同一类新闻,不管是外地的或本市的,都集中在一起发表,或者干脆改编成一条综合新闻发表;对于其他来稿,也开始善为支配,如重要新闻,刊布不厌其详,一般无关宏旨者,则尽量压缩无用字句,只保留它的精华;有的性质相同的新闻,汇列一处,冠以总题。这样,编辑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和体现。

1937年5月郭步陶又出版了《时事评论作法》一书。该书在《编辑与评论》的基础上,将新闻评论独立加以论述,使我国新闻评论学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 科学 。谢六逸为该书作序说:“指导评论写作,以前没有专著,有之,从郭步陶先生的《编辑与评论》(商务印书馆)始。”(谢六逸,1937)著名新闻评论家潘公弼评价道:“是书于评论作分类之说明,赅备之剖析,于作法尤多启示。步陶先生将以此作为习作评论者入门之工具,是犹以舆图授之他乡来客,指针在握而身历其境,裨益习作,盖可胜言哉。”(潘公弼,1937)虽然此前张友渔也发表过《何谓社论》、《新闻评论之起源》等文章,对新闻评论多有研究和论述,郭步陶在对新闻评论的有些论述上,并未超出张友渔的基本看法,但他的《时事评论作法》一书从规模和体例上看,确实是“大大推进了新闻评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单波,2001,96),尤其是他将新闻评论的论说建立在对中国新闻评论的 历史 考察基础之上,“成为总结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第一人。”(单波,2001,97)

郭步陶对新闻评论在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报纸之所以被称为社会舆论的代表,社会的导师,全是因为有报纸评论的存在。“报纸的精神,报纸的灵魂,完全寄托在评论中了。反过来说,就是没有评论,便不成为其报了。”(郭步陶,1938,83)《时事评论作法》对评论的本质、种类、作法、撰评者的修养分别进行了专题性论述。他非常注意在文体的比较中展开对评论的认识和剖析,以此来把握和阐释新闻评论的特殊性:“散文的论说,只要理由说得对,证据拿得出,文辞不至有不能达意的地方,便就算及格的文字了。报纸的评论,那就不是这样简单。除上述散文必具的条件以外,还要顾到命题的时宜,和词意不背于一般社会的正当心理,才能算是相当。”(郭步陶,1937,1)郭步陶在社会舆论形成的过程和宏观背景中考察评论的功用,对由于报纸商业化的价值取向发展而造成社会 经济 势力对媒介的控制,导致舆论天平的倾覆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和批判。

郭步陶归纳新闻评论有代表舆论、创造舆论、解释新闻、提供问题四种功能,这在前人的著作中已经有所阐发,他的贡献是将这些原本分散的论述汇集一体,使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例如,他对评论“创造舆论”功能的阐释,就使人们对媒介如何“创造舆论”的线路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本来,徐宝璜此前在《新闻学》中就已经提出媒介具有“创造舆论”功能的观点:“新闻纸不仅应代表舆论也,亦应善用其势力,立在社会之前,创造正当之舆论,而纳人事于轨物焉。”(徐宝璜,1994,6)徐宝璜解释媒介“创造舆论”的具体方法之一是发表社论以唤起正常之舆论:“编辑本自己之学识与热忱,细心研究各种应兴革之事,常著切实之论说,说明其理由与办法,以提倡之。初或无甚反应,然历时稍久,必能使社会觉悟,因发生正当之舆论,使应兴之事果兴,应革之事果革。”(徐宝璜,1994,7)徐宝璜的解说有把代表舆论和创造舆论混为一谈的倾向。而郭步陶对评论“创造舆论”功能的阐释相对地就更为显豁:“报纸是民众的导师,在这种地方,应该有深一层的观察。民众还没有见到是利的,替他们把利之所在,指点出来;民众还没有见到是害的,替他们把害的实情,明白揭出。民众看了,觉得你说的真正是为他们造福免祸的,自然从而跟了上来,久之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权。这就是创造舆论的意义,也就是报纸上评论一栏原有的‘指导社会’的专责”。(郭步陶,1937,10)这样的解释思维线路清晰明白,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领会和把握评论该种功能的精髓。

《时事评论作法》的底本源于作者为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的讲义,郭步陶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讲授新闻评论时,又在此基础上多有删削、增益。作为中国新闻评论史上的第一本著作,郭步陶写作该书没有一个可供仿效的蓝本,设计该书框架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学术创新性。特别令人称道的是他在写作该书时有一种非常明确的教材意识,将自己写作评论的经验以及当时各家著名报纸所刊布的评论置放一处,相互参证,既增强理论观点的说服力量,又使读者得以对评论写作快速地窥其堂奥。大量的评论实例和精当的专家点评,互相支撑,互为说明。特别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消化书中的观点,作者在每一章节之后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启发读者对有关内容进行回顾性的再思考,学、思结合,从而促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 现代 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郭步陶的新闻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在今天看来是不合时宜甚至是糟粕的内容,如他在论述编辑知能的时候,将“对付手民应有的能力”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虽然未尝没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将捡字排版工人与编辑人员置放在对立的关系之中,言语之间不时流露出一种鄙视工人的社会知识分子的精英优越感;他建议编辑在“驾驭访员”时要采取“赏罚严明,恩威并用”八个大字,也多少透露出庸俗市侩的气息,难免给人一种缺少厚道、精于算计的感觉或印象。这些是我们在总结郭步陶有关新闻理论贡献的时候需要加以剔除的。

新闻实践论文: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 现状梳理

最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迅速膨胀,以安徽省为例,从2005年起,黄山学院、合肥学院、宿州学院等11家地方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为了突出新专业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征,这些院校新办的新闻学专业大多选择了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传统院系及专业的转型。以上述地方本科院校为例,新办新闻学专业大都隶属于中文系,由于专业拓展、招生及就业等方面的考虑,中文系的传统专业进行全面转型并进行了一些重大拓展,重大举措就是上马了新闻学等一批应用性突出的新专业;同时,许多院校的中文系也改名为文化与传媒系、文学与传播系等,以示转型。

其次,由于申办院校自身的在专业开设上软、硬件上的提升所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6月底,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创纪录的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在全国有267个新闻学点的高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大多数都是近六、七年时间内申办成功的。

第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最近几年在吸纳人才上普遍的高要求:211高校甚至985院校,有的甚至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这对新办新闻专业地方院校的本科学生就业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近几年,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却异军突起,对技术型、应用型、乃至全能型的新媒体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据专家估计,2010年新媒体产业链人才需求超过200万,并势必以每年高达82%的幅度递增。新媒体产业链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岗位,其中网络、动漫等专业的新媒体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媒介的融合趋势使得复合型或全能型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大多数新办新闻学专业发展方向都选择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方向;

最后,招生便利性及就业优势。新办新闻学专业,由于和社会人才需求上的紧密相连,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双重欢迎,所以各校目前的新闻学专业生源都比较好。

然而,各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却遇到了两大共同难题: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因其独特专业性质及新兴的专业发展方向,各校非常重视其实验教学,实验学时设置也是较高,平均都超过了30%以上,却遇到两大难题。

一方面是软件问题,即师资力量的薄弱,尤其是具有新闻从业背景、懂技术、能进行实验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尤其缺乏;3-5个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支撑一个新专业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严酷的现实;

另一方面是硬件问题,即实验设备的严重匮乏,学生人均使用试验器材数、试验室占地过低、设备老套等诸多问题。以合肥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多功能实验室为例,目前总投资达100余万元,基本建成了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报纸与电视编辑实验室和模拟演播厅,也只能保证每届50位学生的实验需求。

二 创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课程设置创新:模块化设置

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征,专家认为现行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融合新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行组织再造、重新定位、观念革新、队伍涅??、课程重构。模块化教学是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教改经验结晶,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和其有着许多相同的定位,比如地方性、应用型。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模块化教学的依据和体现,结合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经验及新办新闻学专业实际,拟定下述九大模块组,并设置对应的课程群组和能力培养目标组,目的是实现模块组下辖的课程组培养出对应的学生技能(能力组),具体设置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模块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成正比,其函数关系为y=kx。

2 实践教学过程实施创新

(1)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选用

黄旦等在总结1956年复旦新闻系教材建设的意义时指出与其说为编几本教材,不如说是放眼世界,兼收并包,总结经验,从教材入手,以创建、推进新中国的新闻教育。因此,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新闻学教材建设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及传媒产业明显滞后,现实大量鲜活案例没有及时融入到教材中去。因此,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教材不应盲从权威,而应实现教材选取的开放,注重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

(2)“应用型”课堂教学

“应用型”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在新办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因此,这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应用为上”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甚至是合作完成项目式,通过此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3)“全媒体型”专业技能实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媒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技术规律、行业规律、市场规律和资本规律等内生力量。这同时,也将推动媒体用人标准的“技术化”、“市场化”、“专业化”及“复合型”。在此背景下,新办新闻学专业应围绕全媒体时代所需,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摄、录、播、传等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审美、采写、设计、摄录播传、经营管理、策划创意及调查分析等专业技能实训,使其成为能适应全媒体所需的新型人才。

(4)开放课程考核

以合肥学院采用“n+2”课程考核模式为例,其目的增加课程应用性含量,提高课程实验学时所占的比重,并进而细化出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实验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所占的比重。例如,《新闻采访学》的“n+2”考核设计:

n,即平时成绩(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10%)+实验成绩(20%)+课程论文(10%)+出勤、提问、讨论等(10%):2包括:期末考试(40%)+课堂笔记(10%)

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平时积累,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于这种模式执行过程中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该校便将n+2模式的n中的课程论文以及课程实验完成的次数、质量等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统计和监管,既调动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和规范。

3 多类型、多层次实习体系建设

(1)建立多类型媒体实践教学基地

正如前述,实践硬件设施不足是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共性问题,最近几年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摸索出来的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就是建立校外媒体实习基地,和地方媒体合作办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解决了院校自身软、硬件的短板;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此途径也选拔和培养了其后备人才,实现了学校与媒体合作办学的共赢。同时,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覆盖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等多类型媒体,并有配有专门人员进行相互规范化的管理。

(2)多层次专业实习设置

各大高校对新闻学专业实习都是非常重视,且模式多样,以“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为例,其模式是从二年级本科生与一年级研究生中挑选进行专门的新闻实践训练。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列讲座;第二阶段是暑期实习。

因此,学校在实习时间安排应注重认识上的层次性,“初期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实习。大一为“初期实习”,主要在校园媒体锻炼,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站、模拟电视台等校内媒体资源,了解新闻的基本流程;“认知实习”由第4学期后的暑期构成。学生进入正式媒体,锻炼独立采、写、编、评、播等业务能力,真实体验媒体,加深专业认知;大四设置为期半年的毕业专业实习,通过最后的综合强化训练,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挂钩。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必须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得以保证实施。实践教学队伍方面,许多地方本科学校按照学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构建自我“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聘请传媒资深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由于这些业界人士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及经验感受,在课堂上可以新闻现场情景再现,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新闻感觉,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新闻敏感;

其次,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实行校内教师和媒体记者的双重指导。实习期间,校内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校外媒体记者则最主要负责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训;

最后,选派新闻专业的青年教师轮流到合作媒体挂职锻炼或者技术部门进行系统的技术学习,以提升教师自身新闻业务能力和技术素养。

三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测度指标是对实践教学资源、潜力和结果的综合定量衡量,由于各个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因而相关测度指标的设立成为业界的难点。

下述指标体系是在结合了前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践教学整体流程进行提炼,重点关注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过程、实习体系、师资队伍等四大块。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本研究注意整个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关注到单个指标的独立性、动态性和代表性,力求能真实、全面、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体系,详见表2。

2  评价方法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借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进行因子分析法比较研究,其方法原理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这是因为各指标量纲不同,在对这些指标综合集成前,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其中,x1为标准化后的数值;x1为原始数据;x为原始数据均值;б为标准差。

其次,确定因子变量。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根据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

第三,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的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一般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

第四,计算因子值。将因子变量表示为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据此计算因子值。有了因子值,后期的分析研究就可以不再针对原有变量,而以各因子值作为研究的基础,从而简化为对各因子变量的研究,起到降维的目的。

第五,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新办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得分。

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因子得分,既可以进行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实力的比较,又可以在通过二、三级指标体系的得分发现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些和问题和规律,从而有助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 结语

新闻学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新办专业,其软硬件的问题一定时期内仍较难克服。一方面,我们尝试着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又在这一体系之上建立一套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二者相互配套和校正,并最终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新闻实践论文: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理念与实践

摘要 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总体处于劣势地位,但如果能抓住财经类院校的特点,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同时面向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就能走出瓶颈,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必须配备与社会媒体同步的甚至是足够设备的实验室,供师生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制定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在校外,尽量带学生到省内外主流、权威媒体实习,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新闻媒体。这对他们今后求职就业也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和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财经类院校,应用性学科较多,新闻传播专业,要想与财经类专业平起平坐,主要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产生“典型效应”,取得校方支持的资本。

在财经类院校办好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设一个经济新闻方向就能一蹴而就的,只要抓住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同时围绕着社会需要,培养试销对路的特色人才,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摄影学》学习网站建设实践

摘要 本文简述了学习网站理论,探讨了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应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以及学习网站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 新闻摄影 网站 设计 教学应用

一、学习网站概述

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个别化自学、面授辅导、音像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协作式学习。这几种学习方式在网络学习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条件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为自己的学习需求服务。

目前,学习网站和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缺乏对高效率的学习平台、资源库的建设;(2)缺乏运用信息工具及网络功能的能力;(3)缺乏主动获取与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4)缺乏与他人交流、协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网站的本质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交流工具,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将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取得问题解决,从而让学习者了解、体验科学探索过程,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

学习网站应具有以下特点:

1 专题性: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特定的内容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相关学习资源,它强调的是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个知识系列的资源呈现和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将涉及面无限的扩大。

2 综合性: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但这些资料并不是孤立的,而需要相互支撑,共同为某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即具有综合性的,同时还要给学习者适当提供协作学习的交流工具。

3 开放性:学习者在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对象或项目的设计时,让学习者自己收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源。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的结果呈现给大家,供大家来讨论、评价这一最终结论的正确性。

4 实践性:学习者可以在网站中尝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二、新闻摄影学习网站的设计

(一)新闻摄影学习网站的设计

我们尽量避免一般中小型学习网站中的网络资源较分散、关联性不强。网站的技术实力不够导致了网站资源和设计的功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艺术设计粗糙;大型学习网站虽技术实力强劲。但他们为了追求网站的流量而只注重资源的横向延展,对资源的纵向延展却不够细致等弊端。这些都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网站的吸引力。

1 网站内容的选定

根据课程的内容与特点,网站应有理论、实践、技术、艺术方面的内容。

2 网站的整体设计

学习网站应该具备:首先是专业,学习网站不能是各种学习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追求资源的有效融合以最大的发挥其功效;二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不能是简单的网页展示,网页间要有良好的关联和逻辑性;三是交互性好:即当我们的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有途径供我们与专家、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请教的途径,迅速的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四是丰富的学习资源,防止因为资源的匮乏而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五是网站艺术性强:即要始终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本网站中设计了八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在线测试、作品欣赏、站内资源、在线答疑、摄影论坛和摄影博客,以实现相关学习资源的展示和合理地教学设计,并就本站的建站技术方案和美工设计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士。

3 网站模块的功能设计

本网站中的各功能模块能有机地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全程的信息和资源支持。一开始。学习者可以参照“学习目标”,选择章节或专题开展摄影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作品欣赏”。展开实例模拟的学习;对于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学习者可以选择进行在线的“自我测试”,并能及时获得测试的反馈结果;而网站中的“在线答疑”、“摄影论坛”和“摄影博客”三大模块与“在线预约”模块的有机结合能很好的实现师生、学习者与学习者间的交流、互动。网页头的flash导航设计能很好的实现网站的导航,使浏览者不至于迷失在网站中。能随时回到网站的主界面和在主界面时快速的进入学习模块。进入学习页面开展学习。

网站设计中尽可能的实现为不同学习者提供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有疑惑,但不能明确界定问题时,可以考虑通过“在线预约”栏目预约专家(教师)到“在线答疑”栏目;在有明确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进入“摄影论坛”栏目,通过这里的主题帖和大家的跟帖讨论。从而对问题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当我们有了学习经验和心得时,就可以考虑进入“摄影博客”栏目,在这里记下我们的学习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这样就能方便的供我们学习工作之余随时随地的查阅,也能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并可以交流和讨论我们的学习成果等。

为了能将本网站应用到校园网和因特网,我们采用了可扩展的数据库。以方便我们根据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扩充、升级。在校园网和因特网内主要是提供大家一个协作学习的平台。师生、生生交流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库。在校园网内主要是教师讲解疑问;而在因特网中除了教师外,还将招募职业摄影师和一些学习者来共同主持各学习模块的交流和内容、资源的更新。在网络环境中为实现全方位、适时、多边互动的教学新模式,借助网络环境,专家与学习者、专家与专家、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除了可以进行有限的情景交流外。还可以实现全方位、适时的、多边互动的教学,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新闻摄影学》学习网站的开发

1 数据库技术介绍

本网站采用了access+asp的技术方案,win2000+i-is5.0或以上平台。网站的技术特色是access数据库技术的使用和cookies对读者信息的控制。access应用程序不需要数据库设计者具有高深的专业程序设计水平。任何非专业的用户都可以用它来创建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数据库使用标准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它的数据库语言。从而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用性。使其成为一个功能强大而且易于使用的桌面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 资料收集

在开始本网站的具体设计开发工作前,应收集了大量的与摄影知识、技巧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总结和实践作品。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归类和整理,使之符合我们网站设计中对资料的需求需要。按照学习型网站设计的具体要求搜集网站所需素材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优秀课件。

3 系统设计

主要包括界面风格设计、导航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等,这些设计是网站开发的基础。界面风格设计需确定网站的整体色调、网站的logo设计方案等,在这部分设计中要能给学习者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学习者乐学其中。导航设计明确、简单、栏目完整清晰,这样学习者在浏览网站时,可以轻松地在网站内寻找、浏览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可以方便地应用网站的相关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交流。在摄影技术学习网站的导航设计中采用了动画导航方式,将网站各栏目呈现在动画中,使整个网站导航简单、明了、易用。在数据库设计时主要考虑网页的动态生成效率。在摄影技术学习网站中采用了access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能非常方便的扩充为sql数据库,且访问数据、查找数据的速度快。在编码实现上,前台运用dreamweaver+asp开发静、动态网页和程序,以保证本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效率。

(三)《新闻摄影学》学习网站实际运行

1 技术测试

网站制作完成后,首先进行技术测试,以证明bbs、blog、测试、实践活动等栏目是否能正常读取数据库,按照预先设计显示网页。各个链接是否能正常链接。以及更加细微的工作。如网页上的标点、文字的错误等。

2 教学应用

由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试用过程中,提出不当之处和修改意见,由学习者在网站的试运行学习活动后,提出学习感受和意见。综合考虑各种意见之后,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然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测试和修改,以尽可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这里讲的意见包括技术性意见和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的意见。教学设计和交互功能两方面的意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两方面的设计是当前学习网站中的弱点,也是我们本次探索的重点、难点。

三、网站的改进、完善工作

学习网站需要不断充实、逐步完善。如对网站的在线测试栏目的改进:理想的在线测试应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由学习者在相应的学习内容和难度的题库内自主选择适量题目进行测试。目前的测试题库不能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动态调整题目难度。

对网站的站内搜索功能的完善。由于缺乏网站搜索引擎技术。使得网站资源的搜索功能没能实现。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对站内学习资源的查找速度。我们将逐步改善在多个数据库间信息搜索的速度慢的现状,以便我们将搜索引擎嵌入到网站,改变网站无站内信息搜索的现状。

对优秀的摄影教学课件的收集整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摄影作品的案例、实验、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有待具体化、多样化和丰富化,使这些实践理论的指导功能更加实用。这样,网站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充实。最后须加强对网站中小错误的排除,确保网站内容不会误导学习者。

新闻实践论文: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网络化实践

摘要 在高校新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学生沟通、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而学生也应在网络实践中,努力学习新闻采编,创办个人网媒,扩大社交范围,展示个人形象,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合格的新闻人才。

关键词 新闻教育 网络媒体 专业实践

高校新闻系的许多课程,离开了专业实践不行。但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各高校一般安排在大四进行。他们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到媒体参与新闻采编活动,这对于新闻教育极为不利。缺少专业实践活动的新闻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有必要在他们大四之前,努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专业实践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借助网络的现有条件。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网络媒体与大学生实践的关系

1、通过网络转变学习方式。中国的中小学一直是应试教育,在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学生,读书的行为动机,就是老师的要求和课本的内容,很少涉及社会与专业实践,大部分学生无法检验自己的动手能力。即使考进了大学,他们也会依照惯性保持中学的学习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专业品质。记者的职业,需要深入生活与媒体,进行新闻采编活动;记者的个性必须有活跃的特点,哪里有新闻,就奔向哪里,及时将采访到的信息传播给受众。用白岩松的话来说,“不传播,毋宁死,”否则,记者就会在大众和困难面前怯步。而新闻专业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参与新闻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这种潜质,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通过网络认识社会。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它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在网上基本上都能读到;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矛盾,网上也能反映。所以,我们通过电脑屏幕,能触摸历史与现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识社会的机会不多,时间也有限,但又必须对社会有一些了解。通过网络“和世界有个约会”,在最近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内,用鼠标键盘拉近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就能为将来的新闻职业打一点基础。《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网络,就是洞明世事的一个有效窗口。

3、通过网络结识媒体。如今大学教材上讲解的媒体,绝大多数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所占的比例很小。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理论,也都从传统媒体上取证,涉及网络等新媒介的内容并不多,这就容易使新闻教育在内容和理念上有所偏废。众所周知,每一种传统媒体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报纸只能依赖文字传播信息,广播通过声音报道新闻,电视虽然综合了文字与声画,却不能双向互动,仍属于“一面倒”的单向传播媒体。网络则不然,它能涵盖其他媒体的功能,在网上既能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也能进行双向互动传播,及时反馈来自受众的信息。所以网络的内容非常丰富,网络的传播手段也较先进。对大学的新闻教育来说,网络既是一种媒体,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的内容用不尽,它的形态学不完。网络的现代传播理念与规律,又是新闻教育的最好内容。大学生通过它了解现代新闻传媒的运作规则,可以深化新闻学习的内涵。

4、通过网络进行新闻采编活动。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特点,能让每一个网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便于成为大学生新闻实践活动的一个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做一回记者与编辑;把网上的电子信箱、qq、博客等,当作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学会在网上采访新闻、编辑版面、信息、制作网媒。用这样的平台锻炼新闻采编的专业技能,将课堂学来的新闻理论,通过网络转化成实践的成果,可以使新闻教育事半功倍。新闻大学生的这种实践过程,既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检验与补充,也等于通过网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这正是我们新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老师要成为是网络实践的先行者

1、课堂教学中的网络示范。新闻去学生是否了解网络,是否喜爱网络,怎样使用网络,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从某种角度说,与老师的影响和引导有关。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网络为学生讲解知识,用网上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的有效使用,既是一种示范,也能无形中产生一种影响,使大学生有兴趣接近和了解它,并学会利用它为学习和实践服务。老师用网络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形象,也能以提升学生对网络的认知与兴趣。老师对学生在网上开展的专业与社会活动的及时表扬和支持,同样会激发学生的网络实践的积极性。

2、课后交流中的网络沟通。大学和其他层次的学校不同。师生之间极少沟通。因为大学教师不坐班,教学时间也没有中小学老师多,所以在学校待的时间相当有限,基本上与学生不接触。这是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双重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师生不能缺少双向互动沟通,否则缺少信息反馈,教师便无法“因材施教”。而网络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网络的互动性是大学师生沟通的有效媒介。网络上的电子信箱、qq、个人空间、博客等,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一旦这种沟通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内容,便可在网上进行。比如提交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教学问题的探时,基本不用再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网络实践兴趣。

3、实践活动中的网络指导。新闻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都要在业余时间参加新闻采编活动。因为课程多时间紧,他们只能借助网络与媒体发生联系,以此参与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在网上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此外,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辅导,而不必拘泥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方式。课题的确定、资料的选择、任务的分解与实施、文稿的结构与写作、方案的落实与结题,乃至课题总结或向刊物投稿,老师均可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遥控指挥。网上指导的最大好处,就是便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老师在网上进行教学指导,单独看可能与教学无异,长期坚持下去会影响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让新闻大学生自觉地把网络当成学习实践的工具。

三、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途径与手段

1、利用网络学习新闻采编。网络对新闻专业学习的作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学习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打开网络读到最多的作品,就是记者们采写的新闻,新闻大学生通过它,学习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报道,可谓得心应手。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在网上学习新闻作品,可以留言的方式与作者直接对话,这种学习更为生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二是锻炼写作和投稿。报刊杂志在网上都有自己的窗口,各种新闻网站也是琳琅满目,我们可以试着为它们做一些新闻采编工作,并将写出的稿子投寄给报刊,这或许就是大学生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开始。

2、利用网络创办个人媒体。许多新闻大学生在网上都有一个空间。有的还有自己的博客。博客是私人化的网络日记,但博客的内容一旦突出了社会化,并以传播公众信息为主,那么你的博客也就成了一种大众媒体。从这个角度说,在大学新闻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建一个能够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博客,这其实就是在鼓励他们经营自己的媒体。“媒体经营”是大学新闻教育的薄弱环节,即使大学生真正到媒体实习,也不会有管理的岗位让大学生去体验。而博客一旦成为媒体,采编什么内容、怎样编辑网页、使用什么图片和文字、怎样明确受众定位、怎样与受众进行互动等等,这一切都由我说了算,等于在行使一个媒体主编的职责了,说大一点等于在培养自己经营媒体的能力。在新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中,这是网络得天独厚的地方,其他传统媒体均无这样便利的条件。

3、利用网上信息扩大社交范围。每一个记者都知道,新闻采编的资源非常重要。有的记者信息不断,采访起来左右逢源,有的记者却信息渠道不通,要采访的时候往往两眼一抹黑。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各人获取新闻资源的途径(即人际网络)有差异。新闻记者只有结识各种人,广交社会朋友,才能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这种能力,在大学埋头读书学不到。只有通过网络沟通世界,这个难题才能迎刃而解。许多媒体在网上都有窗口,媒体的记者编辑在网上也有个人信息。这就给有志采写新闻并积极投稿的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为同学们锻炼社交才能提供了方便。多认识几个记者编辑,就等于多交了几个良师益友,新闻大学生欲进行专业实践,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4、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个人形象。大学生的进步需要激励,而经常利用网络展示他们的学习和实践成果,有利于鼓励和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来。学生的成果可以自己展示,大家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包括博客)里,将拍摄的图片、采写的新闻或文章粘贴出来,可以在同学中形成相互促进和竞争的氛围;学生的成果也可以在系里的网站上展示,如能将学生们在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及文章、科研成果及时公示出来,理应会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这其实也是新闻大学生在网上展示的整体形象,这种形象能够成为大学生投身专业实践的目标。

四、效果与问题

事实证明,大学生利用网络能锻炼专业技能,增强专业实践的理念,即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训练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在这些环节中,网络作为一个媒介,是新闻大学生最便利、最经济实用的实践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传媒的运作理念早已进入网络阶段,人们理当认识到网络的价值,它既是催生思想、激情甚至新闻信息的能源,也是新闻大学生展示自己形象的有效舞台。在大学读书阶段,学生们如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深入新闻实践,就会为将来的职业奠定基础。

认识到网络对新闻大学生专业实践的重要性之后,最后有必要强调几点:一是网上活动不能取代新闻大学生的全部实践。要知道,网络只是传媒的一种,更多成熟而优秀的传统媒体,同样也是我们学习新闻采编技能的平台。大学生除了上网,有条件还要深入生活,多了解民情和社会,这样才能使新闻采编有方向。二是网络实践能力不能取代新闻大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新闻业务本来就是一项社会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只有在人文社科领域广泛涉猎,才可做一个思想成熟、思维敏捷的优秀记者,才能写出优秀而深刻的新闻作品,才能使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社会进步产生作用。三要辩证地看待网络。网络既是大学生新闻实践的助手,也可能是事业的杀手。严格地说,网络的功能始终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能辨别网络信息的良莠,思想素养较差或心理脆弱的学生,还会因此沉溺于网络的不良信息或网络游戏中,影响自己的学习与进步。所以,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网络这个充满诱惑的平台,成就一番事业,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新闻实践论文:浅析当代中国新闻实践对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借鉴

论文 摘要: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19世纪欧洲言论自由理论的经典阐述。由于 历史 原因,很多人对密尔的自由观存在一定的误读和忽略。当下,结合

他不仅提醒人们警惕舆论对个性自由的压抑,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个人积极行动的必要性和义务。在密尔的理想中,新闻自由不仅包含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还包括那些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论战的人,这些人不仅是为自己而战,同时也是为社会利益而战。密尔认为“至于说真理永远战胜迫害,其实是一个乐观的伪误”,只是因为在悠悠岁月中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真理才得偶一次幸得逃过迫害。而提出这些当时所谓的“异议”,“这乃是一个人力所能及的对其同胞的重大服务”,对于公认意见有所争议的人,“我们要感谢他们,要敞开心胸倾听他们,还要为此而感到营晚,因为有人替我们做了否则我们自己也应当做(只要我们对自己信念的确定性或生命力还有所关心的话)而且做来还要费力得多的事。”

由于我国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流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缺乏,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自由对于反抗 政治 强权的作用,却忽略了个性自由对于自我 发展 的必要性和对于社会整体进步的义务所在。我们应该看到,个人行为自主原则不仅具有工具的价值,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密尔认为,首先它是个人幸福的根本成分,是个体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其次精神和道德的力量只有在个人不断的选择中才能得到锻炼,所以个人行为自主也是个体和人类的精神成熟和健康发展的条件。再者,个人行为自主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当主要的成分和永恒的源泉。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达到自由的手段,而在于人们一般对于这个目的本身漠不关心。这是最大的悲哀。如果人们普遍地没有个性,没有表达自我的迫切愿望,那么言论自由就必定只能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决不可能被全社会公认为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如果政府鼓励人们畅所欲言,人们说出的竟是同一个声音,这样的社会是多么可悲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有个体性和自由精神的张扬。

所以,防止社会多数运用权力强迫个人的行动,只是保卫自由的消极一面。从积极方面讲,还要鼓励私域中的个人按充分张扬个性而又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并提高整个社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宽容程度,从而使个人生活冲破狭隘的政治维度,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内多元地展开,开拓出人类更为丰富的生活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防止权力对自由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保卫了个人的活力和创造性,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反过来又成为捍卫自由的战士。在《论自由》的篇尾,密尔就针对政府是否有必要为了人们的好处而替他们办事或叫他们办事提出了反对理由。他的《代议制政府》就是这一主题的进一步阐发:亲身参与政府实践,是个人 教育 的主要阶段。

在维护积极的自由、鼓励个性方面,新闻媒介应该是身先士卒的楷模。作为公民教育的平台,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应该积极刊登一些开拓眼界、砥砺思想的材料。同时,它也应当成为公共 论坛 ,承担讨论冲突的功能,鼓励不同意见的交锋。

2.激情、理性与宽容——密尔关于自由讨论的态度。

在新闻自由的实践操作层面,密尔在自由讨论问题上提出了讨论的态度和道德问题。这是容易为人所忽略的,也正是值得新闻界注意的。

密尔对于公众讨论应持有的态度,简而言之,可用激情公正、宽容三个词来概括。他说,要是反对者在题目上表现了任何强烈情感,攻击有力而动听,从而把对方逼得很紧,那不算是一种触犯。日㈣相反,要是坚持一种意见,就必须把我们的情感投入其中。当我们真正执著于某种观点时,我们肯定会憎恨那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他宁愿要这种情绪,也不要冷漠的性情与意见。因为没有某种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念。其次,讨论应该遵循理性和公正的原则。下列一些错误做法是算得上触犯的:“似是而非的进行论证、对事实或论据予以压制、把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把反对方面的意见表述错误”。还有一般所谓无节制的讨论,“那是指谩骂、讽刺、人身攻击以及诸如此类之事”。他并且特别强调应同等地建议双方都停止使用它们,甚至应更多地反对得势意见使用这些手法。最后是宽容。他在论证真理被压抑时说到“为知识方面的这种平静所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掉人类心灵中的全部道德勇敢性。”这一点源于他对思想讨论自由原则的辩护。他并不要求我们必须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只要求我们试图理解与容忍他们。

这样的讨论态度正是目前我们新闻媒体所缺乏的。如果没有宽容,理性批评和合理责难的条件就会被摧毁。我们可能不赞同、反感甚至嘲笑或轻视别人的意见,也可能带着激情争辩、攻击、拒绝与责难,但我们不能压制或者倾轧异己意见:因为压制和倾轧将毁灭善恶,这等于是集体性的道德与理性自杀。新闻报道与评论中不乏饱含强烈爱憎、吸引眼球的语句,但大部分却是狂欢式的喧嚣以及对于“对立人物”(社会公认的)群情激愤的口诛笔伐。而难以见到的是对于严肃的公共议题的平等理性的讨论,难以见到的是对于思想信念的发自内心的辩护和思想碰撞的鲜活激情的火花。真正富有激情的记者,其激情应该来自于对于信仰理想的忠实追随,来自对于国家社会的“匹夫有责”,来自对于底层社会的“铁肩道义”。这样的激情才能不致使他盲目,不致使他偏激。密尔说对于无节制的讨论,“人们只是在对待得势意见时要限制他们的使用,至于使用他们去对待不得势的意见,则不仅不见一般的不赞成,而且还会让使用者博得所谓真挚的热情和正义的愤怒等类的称誉。”纠㈣须知,在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中,歧视就获得了可怕的正当性,比如对马家爵“杀人魔头”形象的塑造。这也是媒体所必须警惕的假借公众舆论实行的“媒介审判”。美国近年来闭庭诉讼案数量的上升也无不出于这一顾虑。

三、结语

“人性不是一架机器,……它毋宁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的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和发展起来。”回㈣密尔提出的理想的自由状态是值得整个人类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他对自由的那种热情而执着的呼唤是伴随着人类追求自由精神的步伐一路走来的。

新闻实践论文: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践

摘要:从2004年公共新闻的概念引入国内以来,学界和业界对公共新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人都把公共新闻当成民生新闻的发展来对待。近两年来,国内主要媒体尤其是地市报纸都把社区当成民生新闻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地来对待。社区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公共新闻的理念,同时也是地市报纸在同上一级媒体竞争时的法宝。

关键词:公共新闻 地市报 社区新闻

公共新闻的优秀内涵及中国化实践

公共新闻理论的提出者纽约大学jay rosen教授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①伴随着公共新闻理论提出的是美国新闻界的积极行动。我国学者蔡雯认为公共新闻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报道对象是公共事件或问题,二是报道方法以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主。②

从公共新闻的实践上看,中国的公共新闻更多的是与民生新闻挂钩。最早打出公共新闻旗号的是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1860新闻眼”。它曾宣称:“我们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我们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我们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我们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③该栏目曾以直播的方式报道厅级干部的“公推公选”,推出诸如节水、节电的公共话题并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掀起了一股“中国公共新闻”的热潮。此后,报纸媒体也在有意无意地践行公共新闻的内涵。一方面,民生新闻在国内的发展为公共新闻的出现提供了环境和基础,公共新闻本身也包含了民生话题。另一方面,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发展公共新闻也是新闻媒体发挥公共领域功能、引导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于资源受限,导致像《洛阳晚报》这样的地市报很难在公共新闻报道方面有其他大报那样的大幅度动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市报就不能朝着公共新闻报道方面努力。相反,地市晚报却通过社区新闻报道践行了公共新闻理念。

地市晚报的社区新闻实践

地市晚报是相对于中央级、省级报刊而言的地市级报刊。在报业纵向结构中,地市晚报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它面向的受众主要是本市读者。相对于面向全国经营和全省经营的大报而言,地市晚报无论是新闻资源还是受众资源都比较少。劣势有时候就是优势。地市晚报虽然资源少,但是和其他大城市动辄n报同时、同城、同质竞争的局面相比,很多地市只有一家晚报,这反而造成了该报在本市一家独大的局面。和其他大报动不动就搞向外扩张政策不同,地市晚报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耕耘,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显著的成绩就是社区新闻的发展。

社区新闻的出现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社区取代单位、组织和企业,开始成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居住形式。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社区新闻也就成了各级报刊关注的重点,甚至还成为了一些地市晚报的富矿。从概念上来看,社区新闻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地域范围来看,它所报道的主要是城市居民小区;从报道对象上来看,它报道的对象是社区居民;从报道内容上来看,它主要反映的是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社区新闻理解为是民生新闻的一种。

社区新闻是地市晚报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优势。一方面,社区新闻关注的内容和报道的对象符合地市晚报的主要读者和服务对象的要求。另一方面,地市晚报对社区新闻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能够满足本市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因此,社区新闻成为地市晚报和其他级别报纸竞争的重要法宝,也是在本市市民中铸就新闻品牌和新闻影响力的重要武器。

《洛阳晚报》于2009年6月1日起推出《洛阳·社区》版,开始社区新闻报道。社区新闻的主要栏目有“社区·话题”、“社区·面孔”、“社区·故事”、“区区小事”等。

新闻来源。该报社区新闻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主要是驻社区记者,该报在洛阳市主要的五个区派了五名驻社区记者并在报纸上公布每位记者的联系电话,定期到社区与社区居民见面访谈,了解民情。另外就是社区“新闻官”。这些社区“新闻官”有些是热心的读者,有些是社区干部。像《洛阳晚报》曾经报道过的刘本善(《热心的小区“新闻官”》2009年6月23日)就是一个经常向报社提供新闻线索的读者。还有就是社区网络。洛阳信息港、洛阳新闻网论坛也是了解社区居民生活的好地方,尤其是年轻的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网上采访。

报道内容。该报社区新闻报道的内容有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纠纷和社区建设等,也就是说只要是“社区里有意思的人和事”,“人不必高大完美,事不求惊天动地,只要能感动你我,启迪你我,有助你我”都可进行报道。正是这些你我身边的“新鲜事、感人事、突发事、有趣事、烦心事”构成了《洛阳·社区》流动的风景。读者们在这里既参与了《广告进小区 收益应归谁》(2009年6月2日)的话题讨论,还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寻常的社区人物。在一些关于邻里关系、楼上楼下纠纷、小区环境建设等方面,又让读者看到了大家建言献策、开诚布公讨论社区事务的参与精神,以及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行动力量。

报道方式。该报社区新闻的报道方式也有别于以往的硬新闻报道。在报道角度上,更加平民化,小人物、平凡故事都是社区记者关注的对象,但该报又没有流于肤浅化。许多新闻处理得很有深度,经常以小人物、小事情为切口来反映大社会、大时代。像《一场百家宴 浓浓邻里情》(2009年9月28日)《和睦相处十一载 老人难舍邻里情》(2009年9月30日)等之类的文章都从小处折射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社区新闻就是要写夫妻爱情、家庭亲情、邻里感情、社会爱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关系之美好和谐的生活图景”。④因此,社区新闻报道的语言都是带有情感的语言,更加亲切、更加温暖。另外一点就是,该报社区新闻报道的语言还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例如“老娘舅”等词语的使用,会使洛阳读者读起来更加亲切。在大的广泛性问题的报道上,报社经常扮演引导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大家参与到事务的讨论中。比如,在关于个别人在小区空地里种菜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不同的社区,连续发表了四篇报道(2009年10月12日至25日),从社区居民到社区管理者到法律专家再到园林局等各方人士,纷纷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帖子等方式参与该问题的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就是后续报道,像邻里纠纷、居民困难等方面的报道都不是只报道了就完事,而是一直进行追踪报道,直到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报道目标。社区新闻实践一方面为地市晚报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就是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明洛阳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报通过社区新闻报道,弘扬社区精神,讴歌社区先进人物,反映社区文明事迹,解决社区矛盾纠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报纸反映社区问题,提供交流平台还提高了社区居民对自身周围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媒介素养和公民素养。

用社区新闻报道来照亮公共新闻理论

虽然地市晚报在社区新闻报道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报道题材过于琐碎,报道内容过分雷同,选题不够公共等,但是社区新闻报道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担负了公共新闻报道的责任。公共新闻是美国学界和业界根据美国国情提出的新闻报道理念和运动,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公共新闻。社区新闻是我国媒体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闻报道之路,地市晚报的社区新闻报道既符合报纸发展的实情又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同时还弥补了报纸由于自身资源有限而不能进行大规模公共新闻报道的缺陷。地市晚报用社区新闻报道照亮了地市晚报践行公共新闻理论的道路。

新闻实践论文:杭报集团推进新闻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面对社会思潮、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和受众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引导力就是传播力、就是竞争力”理念,坚持以新闻创新促进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经过不懈地探索实践,形成了“重大主题报道时代化、经济新闻报道大众化、社会新闻报道主流化、民生新闻报道平台化和文娱新闻报道人文化”的 “五化” 新闻创新操作模式,有效推动了集团所属各媒体的新闻创新实践,推进了集团“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主流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建设。

——与时俱进,推进重大主题报道时代化操作。所谓“时代化”操作,就是要赋予重大主题报道以时代特色,体现与时俱进理念,着力解决好重大主题报道长期存在的模式化、程式化,读者不爱看、报道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传达党委、政府声音的同时,尊重新闻传播方式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符合民众视角、民众表达、民众情感的新闻呈现方式,丰富传播载体,创新传播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对于宣传内容的兴趣,真正做到喜闻乐见,入耳入心。

如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亲自点题的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宣传,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体系,用什么样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才能让群众自觉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报集团策划了“我们的价值观——大型报网互动思辨论坛”。通过报纸报道、网络视频、嘉宾访谈等组合形式,就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进行访谈讨论,以事论理,让专家、市民共商共议,求索、普及、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由于论坛深入浅出,互动参与,手段多样,突出时代感、大众化和地方特色,有效推进了群众性社会主义价值观讨论。在此基础上,杭报集团又推出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优秀词公开征集活动,进一步引导读者的参与热情和对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我们还抓住新闻事件带动价值观讨论,使之具象生动。杭城“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了从高空坠下的女孩妞妞,杭报集团各媒体第一时间将其与社会主义优秀价值宣传结合起来,把“最美妈妈”吴菊萍作为一个典型、一种象征,通过生动而深刻的报道,推动了关于价值观的对话与讨论,加深了人们对杭州这座城市价值观的认识。

此外,杭报集团坚持媒体的精神导向追求和社会责任,不断推出各类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宣传、普及、推进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时代化。杭州日报发起“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组织市民到千里之外的甘肃荒漠植树,倡导“一座城市的集体爱心”;都市快报秉持以“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理念,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强势推出“公益中国”、“浙江慈善榜”等品牌栏目,成立“广济之舟”志愿者联盟,开展为贵州贫困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

——以民为本,推进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但经济报道往往容易做得艰涩生硬,导致百姓看不懂、不愿看。“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就是切实加强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的解读,让经济新闻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有用且实用,积极发挥媒体传递主流资讯、粘合社会力量、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实践中,杭州日报的 “财经三人吧”、每日商报的“商报大学堂”和“深读”等专栏专版坚持从市民百姓视角,强化宏观经济的微观解读;都市快报推出的“‘农超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系列报道帮助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和超市、农贸市场建立直线对接,充分发挥媒体牵线搭桥资源整合作用;每日商报“浙江中小企业一线行”系列报道和都市快报“为成长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等,携手各方力量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浙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信心”、“价格突围背后的需求博弈”等系列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注,体现媒体理性和专业性,见微知著,使经济报道更贴近民生、浅显易懂。

——正面向上,坚持社会新闻主流化操作。社会新闻因其富有趣味性、可读性,一直为读者所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媒体社会新闻过于碎片化、格调不高,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庸俗趣味,出现过度渲染色情和凶杀、揭人隐私的情况。“社会新闻主流化”操作就是牢固树立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多报道社会生活的好人好事;以建设性和理性的思维,遵循新闻操作规律,对待负面新闻和舆论监督;改进公共突发事件报道,在抢占报道第一时机、第一落点的同时,牢记媒体心系大局、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

去年以来,集团各媒体强势推出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姜家镇浮林村救火英雄群体、法官陈辽敏等典型报道,营造了正面和谐的舆论氛围。在淳安姜家镇浮林村山林火灾报道、“7·23”动车事故、建德苯酚泄露污染水体、日本强震引发“抢盐风波”、钱塘江流域抗洪等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主流媒体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凝聚共识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开设 “文明出行·杭州先行”、“文明随手拍”、“曝光台”、“小辣椒”等舆论监督栏目,做到帮忙不添乱、尽责不越位。

——民主民生,推进民生新闻平台化操作。民生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媒体服务百姓的重要领域。民生新闻平台化操作就是尊重百姓对于城市生活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以活动和栏目为抓手,通过打造平台,深化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加强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和引导,为政府分忧,替群众解难。

比如杭州网开设的“杭网议事厅”,就是“用网络构建民主促民生机制”的一种全新尝试。“杭网议事厅”是国内首个由党委政府与媒体联办的网络议事平台,各级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通过与网民面对面的在线交流,听民声、察民情,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互动中达成共识。此外,围绕百姓强烈关注的错峰限行缓解交通“两难”、房地产调控、控烟禁烟、食品安全、教育、卫生、抗洪抢险等热点难点问题,杭州日报“新闻1+1+1”、每日商报“维权”、都市快报“我要问快报”等品牌栏目发挥一头联系市民,一头联系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正面引导服务民生,强化百姓参与互动,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抵制三俗,推进文娱新闻人文化操作。部分媒体错误地认为文娱新闻无非是明星绯闻,主动放弃自身责任,片面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倾向、情绪和要求等,对受众低浅层次审美情趣乃至感官刺激的迁就,造成了文娱新闻较为严重的庸俗、媚俗、低俗之风。“文娱新闻人文化” 操作就是要坚决抵制“三俗”之风,深度挖掘当地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高度关注本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发现和培育本土的文化名人、演艺明星,倡导文娱新闻的人文情怀,培养受众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操。

为此,集团各媒体一方面注重提供积极正面、具有深度的原创文娱新闻产品,如杭州日报开设了 “名家谈艺录”专栏,记录文艺家们与这座城市的对话,“文艺红人榜”栏目则将目光投向最草根的民间,用朴素的文字记录展示来自民间的传奇绝活;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健康主流、面向大众的文娱活动载体,如杭州日报的“发现最美·杭州女孩”、 “西湖文创大赛”和都市快报的“激情篮球赛”、“民间世界杯”、“快报读书会·漂流书架”等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品牌活动,不断挤压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生存空间,全力营造重品位、重文化、重内涵的文娱新闻生产与传播环境。

新闻实践论文: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数量激增与就业困境矛盾日益严重的现状,本文试图从专业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思考,以专业优秀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实践教学;优秀课程;人才培养职称论文网/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上《成本低敛钱快范长江认作潘长江中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文中引用了这样的数据:“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普遍设立,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1]李良荣教授在2010中国教育传播高峰论坛上也提到,30年前,全国开展新闻教育的高校只有3家,现在已发展为850余家,与每年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相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且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

据笔者的了解和研究,专业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带来专业人才的适销对路,其中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很多高校出现了照搬名校经验、缺乏明确专业定位的尴尬局面。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很多高校都是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一本权威的教材,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如同空中楼阁般的知识框架,最终以闭卷考试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特殊性以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特殊性。

以下,本文将以专业优秀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一)专业优秀课程的清华模式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是我国部级精品课程,他认为该课程是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优秀问题的。他认为,记者不仅会报道突发事件,更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不仅见木,更能见林;不是简单地报道表面的事实,而是报道更能接近真相的事实;不仅能写作5个w,更能回答报道的意义;不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更能让读者看清事件的本质。

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培养一个好记者的标准要具备以下要素:1.对新闻报道充满了激情;2.对新闻理解充满了理性;3.有社会责任感;4.有新闻道德;5.有强烈的好奇心;6.有怀疑精神;7.有一个批评态度;8.有敏锐的观察力;9.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李希光教授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结合当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学习的开端,作为教师务必要给学生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学新闻?我要学什么样的新闻?我要怎样学新闻?我学了新闻之后可以做什么?据笔者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般是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作为优秀课程,历时一学年,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认识,对于新闻报道、新闻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喜爱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也会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给他们课本上的概念定义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缺乏纲举目张的学习理念,不能帮助他们尽早的树立职业目标。所以,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之前,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树立专业学习的整体观念,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在课程的开始,首先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特点。其次,在课堂上请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再次,请他们观看电影《楚门的世界》,并借此引发思考与讨论———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影响,我们要做怎样的电视人?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把他们的意见和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媒体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传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传媒人要遵守专业理念与职业规则,在课程中我们会具体学到很多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一方面,媒体还要积极发挥社会公器的职责,促动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平等与和谐,而不是成为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反作用力。这是我们在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别人平等真诚的交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方法限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限制,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都是以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为主,该课程的实践特殊性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一)课堂实践教学

1.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平时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较低,对社会信息变动缺乏专业敏感,在采访交流中存在语言表述拖沓,意思表达含混等问题。为此,笔者特意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强化学生关注新闻、把自己当成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意识和动力。

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一下子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为此,笔者在开课初始的一段时间,先让学生尝试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找到他认为是有新闻价值的一条新闻,然后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条新闻说出来,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念”新闻,而是要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关注新闻、寻找新闻价值要素、自己组织语言并现场表达的能力。

在课程进入到中后阶段,笔者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现场出镜记者,在课堂上根据媒体已有报道进行再次报道,提醒他们注意自己是在运用电视语言,电视画面和现场主持的相互作用、现场出镜主持的语速、仪态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由于紧张不敢尝试,笔者还建议这样的学生在课下用dv等数码设备把自己的现场报道拍摄下来,带到课堂上进行播放。

此外,学生在逐渐熟悉了电视现场报道方式之后,还可以自主选择、设计报道新闻的形式或评论新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风格。不管事哪种方式,每次课至少有5位同学要进行5分钟现场报道,报道结束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总结。

2.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

(1)案例教学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授课过程中,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实例,特别是在讲授新闻采访部分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1+1》、《鲁豫有约》、《康熙来了》、《60分钟》等节目以及奥运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特别是记者和主持人如何与同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笔者也会提供一些存在问题的采访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采访方法。

此外,笔者在教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除了上述电子媒体案例之外,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这个环节也是跟前面提到的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联系在一起的。

(2)情景模拟教学

在采访部分的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比如在讲到采访形式中的新闻会时,在课堂上笔者会给学生观看一些重要新闻事件的新闻会录像,例如“70码飙车案”发生后的杭州市公安局的新闻会等,然后让学生总结新闻会的流程,记者提问的要素等。其次,笔者还发动学生模拟新闻会现场,根据某一新闻事件由他们自己担任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进行实际问答。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会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以及教师点评。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或其他相关教师作为嘉宾、发言人,走进我们的课堂,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在课堂上接受学生的现场访问,这样的练习比起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课下更加积极认真的准备。

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一定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笔者还尝试在课程接近尾声的部分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们来上一节采访与写作课。他们可以自己选定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老师来担当学生听他们讲课。尽管有的学生会紧张甚至是在提问同学时笑场,但是这种情景也是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方法之一,学生还是比较认同这种体验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

1.校园采访报道实践以新闻采访部分的教学为例,按照课程进度的安排,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采访准备、采访方式和采访技巧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在校园之内寻找选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项工作的准备。在课时安排上也是尽量把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堂展示作品排在首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尽管在课堂上增加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但是这些毕竟都是在人为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初级实践,学生只在课堂上学到了这些的话,还缺乏进行采访写作的亲身经历,无法准确的知道自己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以学生的第一次分组采访作品汇报为例。首先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校园话题采访报道的策划,进行背景资料搜索,确定采访主题,拟定采访计划,实施采访活动。其中有一组同学的汇报对他们来说是收获很大的。这组同学选择的主题是“校园食堂的安全与监督”。因为在当时关于校园后勤方面的负面报道比较多,他们这组同学就选择了从学校食堂的角度,带我们一起去了解学校的后勤保障。他们呈现回来的是自己用dv拍摄的10分钟采访。在采访中,他们找到了用餐的学生、食堂的服务员还有食堂的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进入到了操作间里进行了拍摄和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食堂的整个操作过程,特别是食品保鲜和卫生消毒措施的运作。他们自己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敢于迈出第一步,去跟别人打交道。刚开始他们很担心怎么找食堂的负责人,人家不理他们怎么办,不让他们拍摄怎么办,为此也想好了一些对策。可是后来他们小组中有两个女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她们说,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她们注意观察过,除了有服务员收拾餐具之外,在食堂里还有一个阿姨经常走来走去,偶尔还会询问学生饭菜怎么样。她们就猜测这位阿姨可能是食堂管理人员。后来,她们两个人就直接找到这个阿姨,跟她说明了采访意图,这个阿姨果然是管理人员,而且答应了他们的采访要求,还专门找人带他们去了食堂的操作间进行实地拍摄。

这样的采访虽然只是初次尝试,但是对他们来说确是非常有意义的“创举”。在实际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尝试了作为一名职业新闻人,如何去找到采访对象,如何与别人有效地交流。而这只有在实际采访练习中才能得到。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的采访练习存在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不管是他们自己发觉的还是没有发觉的,在课堂展示和讨论过程中,都可以得到集思广益的交流与学习。

2.校外采访报道实践

限于时间与客观条件的限制,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校园内报道一些活动或采访不同对象。但是,笔者也尝试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出校门,可以先从他们比较熟悉的方面开始,用他们的dv和相机去拍摄真实的社会生活。比如,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课余生活如何安排,是否有人去做兼职?笔者也建议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尝试一下兼职。同时,笔者也提醒学生,兼职的目的第一是为了锻炼我们与别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勇气,获得一定的报酬;其次,大家去做兼职的同时别忘了要和你的兼职伙伴进行交流,去了解他们兼职的目的,大学生普遍从事的兼职有哪些,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等等。还有,笔者了解到在大学城附近有网吧专门做学生上网的生意,有专车负责接送学生,笔者所教的班级中也有部分学生在网吧中上网。因此,笔者就建议学生可以就此来做一个深度报道,让我们详细了解大学城网吧产业链的形成与现状。总之,笔者一直以来都是启发学生不管是走在路上,在地铁中,在商场里,在旅游时等等,都要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做探究真相的有心人,做记录事件的有心人。

3.野外实践与暑期实践

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阶段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等也屡次获得部级和省级的重要奖项。

近几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能否把新闻采访与写写作的专项野外实践单列出来,就像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堂那样,老师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但是,考虑到条件限制,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因此,笔者提出可以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野外实践与学生大三阶段的摄影摄像野外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除了担负拍摄任务之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还可以把野外实践的阵线扩展到暑期实践。暑期,学校团委会安排一定的暑期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

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这样的机会,也可以发动学生成立专业暑期实践小组,去走进媒体,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记录生活。

4.学生自办媒体实践

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平时,笔者一直不忘提醒他们要结合自身的特长特点去积极尝试媒体实践,特别是电子媒体的实践。学生能够使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基地就是学生自办的校园媒体,如我院的《十分快报》、《奔逸》杂志,电子杂志和校园网络电视台。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校内媒体的报道策划、采访和拍摄制作等,课堂知识的积累,还有课内模拟训练和校园报道的实战经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最终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媒体中完整的制作出新闻作品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向校外媒体投稿,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专业优秀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课程。虽然目前我们不能完全学习清华模式,但是至少在我们讲授此类型课程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是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我们应该变“老师讲学生学”的死板教学模式为老师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在实践尝试中不断调整修正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灌输者。

除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和提高外,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应该逐渐调整。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期末成绩以独立完成的一份报道为依据,逐渐减少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为考核标准的比例等。

新闻实践论文:关于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审美心理;审美文化;新闻实践;新闻报道;意境美

论文摘要: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积淀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作品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也理应将新闻纳入自己的视野,研究新闻美,建构新闻美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予以解释。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

“美”是—个诱人的字眼,它以其无法抗拒的美丽迫使们不懈地追求它,甚至不惜献身。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凡与美组成的词都能给人以愉悦的遐想和高品位的感受;凡以美作定语的事物。都是^们所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纵观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古往今来,人不分美丑、性不分善恶,都—致有对美的追求。

当代社会的学术研究,由于方法的多样性和视野的多维性,人们对同一学科性质的认识总会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进人社会学视野中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而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则无疑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

作为新的学科研究方向,本文力从国人固有的审美心理探讨“美”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和应用,所以我们首先探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问题。

1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社会文化产品。中国文化从史前直到今天从未发生“断裂”,由此我们才能够对其整体(包括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做宏观的把握和查源知流式的审视。

启蒙哲学有一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这对于中国这种“连续性文明”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作为—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个由若干民族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杨,它起着凝聚和联系的作用,从而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成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国特色的形成,是与中国人的进化及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相伴随、相始终的,我们这里要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或发生自然也不能脱离这一过程。

按照心理学的理解,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形成,直接和大脑功能、体质特征、血统、气质争理发生的物质基础有关,而这些物质基础最初是由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民族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民族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演化与历史发展趋势。这一点越是在^类文化的早期越是表现得明显。

2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

2.1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实践

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从美学的角度说,它又是一种审美对象”,“新闻作品也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载体”,新闻作者总是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经历自觉不自觉地融进新闻作品中。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积淀成_种文化理指导并制约着新闻作者写作,使新闻作品写作遵循着“美的规律’’,有着美的内容、美的特征、美的性质。

2.2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新闻实践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道德修养、审美倾向、文章之用等方面影响着新闻创作的形成。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境美、语言美,作品的情感真实与语言真实,作品的情与理的思想也对新闻作品构成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如“忠恕”、“内省”的自我修身原则。新闻记者是为社会立言、为公众立言、为社会道德立言的社会观望镜,他首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其次要具备在工作和生活中以他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影响人的道德修养。

其次,自古以来遗留下来的性善论、仁爱论、扬善避恶论等美学倾向对当代新闻作品仍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第三,儒家美学思想主张文章为政治道德服务,“兴、观、群、怨”,新闻作品要具有社会喉舌和时代鼓手的作用等等,这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及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的新闻理念至今仍然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薄循的职业道德。

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新闻实践构成上的应用

3.1新闻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并对书法、绘画艺术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那些优秀的诗词曲赋,无疑不是以其优美的意境赢得读者的喜爱。意境不仅是用来品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优劣高下的标准,也是文学家、书画家艺术创作追求的终极目标。

新闻报道能否借用意境的创造,以提高新闻作品的品位,赢得读者的喜爱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作品,若能在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来,无疑会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更多的审美愉悦和启迪。因此,研究意境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对于总结我国新闻创作的规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史。

3.2新闻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写文章同样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有文学语言、行业语言;有普通语言、地方语言。新闻语言和上述的语言类型都有所不同。它既有自己的个陛,又兼有各类语言的特点。因为新闻涉足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接触各种人物,所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律;新闻报道在使用通用语言的同时,也兼用文学语言、地方语言和口头语言,有时在同一新闻作品中还往往运用多种语言形式,实际上这正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如果说要给新闻语言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应该是: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

新闻报道是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这就有了—个美与不美的问题,不少新闻界的前辈都强调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要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孔子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教育后人写文章要注意文采,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十分讲究对汉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新闻语言不同文学语言要讲究辞藻华丽,但是同样不能忽视语言表达的要求。

3.3新闻结构美

新闻结构,就是新闻写作中表达内容、体现主题的谋篇布局,或者说是一篇新闻报道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也可以说是新闻报道中事实材料的排列方式。它一般包括突出中心、处理详略、确定表述秩序、划分层次段落、设计开头结尾和考虑呼应、过渡等。世界上的任何—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不同,就构成不同的事物;新闻结构!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联系,才能准确反映今天的现实;新闻事实材料的排列方式不同,也由此构成不同的新闻文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越来越倾向于新闻实践,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教学方法实践与创新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在大学生中,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之下,新闻传播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然也给新闻传播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无线局域网和智能移动终端条件下新闻传播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和智能移动终端;新闻传播;教学方法

一当前新闻传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支撑。案例教学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中的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新闻传播教学案例通常篇幅比较大,如新闻稿件、策划文案等,案例形式多样,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如果没有互联网海量资源的支撑,普通教师对这些案例的搜集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互联网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使得教师已经无法在课下下载所需案例,只能寄希望于有网络的教室上课时,带领学生进行实时观看。由于案例性质的不同,有的案例不适合全体同学统一阅览,如篇幅较长的新闻稿件或策划文案,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不同,长篇幅文字同时阅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组织课堂分组讨论阻力较大。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动脑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符合国际高等教育理念。但是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却难以有效地进行,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的探讨。其原因主要是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学生难以获取支持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辅助资料、数据和案例。讨论问题的过程常常沦为毫无理性指导、毫无学术支撑、毫无数据支持的闲聊。面对以上问题,急需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无线局域网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成熟与普及或许能为这些困难找到解决的出口。

二WiFi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条件下新闻传播教学方法的创新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不使用任何导线或传输电缆,而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的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商务区、机场、大学等公共区域,同时在家庭中也具有一定的普及度。个人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DA、平板电脑等。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技术不断成熟,价格更加亲民。特别是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度非常高。目前,只要在有无线局域网的空间中,就可以快速地将个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免费获取海量互联网信息。如果课堂中有无线局域网,那么,学生们的移动智能终端就能演变成为课堂上的第二块屏幕,同时也是一个高效的搜索工具和巨大的资料库。课堂中遇到的案例展示困难和分组讨论困难就有了解决的可能,同时,也为学生实践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开始自费使用手机流量查询资料,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了这种创新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观察,利用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新闻传播教学可以有以下新尝试:第一,基于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进行教学案例的分发和推送。教师可以加入授课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将文字性案例推送到班级群中,让学生自行打开浏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案例浏览,阅读速度快的同学可以率先进入思考环节,而速度慢的同学也可以确保浏览完毕。这样的尝试非常适于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没有免费的Wifi网络,学生也愿意用自费流量进行文字案例浏览。日后,如果教室能够普及无线局域网络,解决费用的问题,那么推送的案例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多样化。如推送摄影图片,让学生在高分辨率的手机上去体会色彩和光影。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议题分发不同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第二,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作为资料库引入课堂讨论。在当前智能手机普及的环境下,学生已经自发地把手机当作课堂小组讨论的重要工具。相信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可以使学生这一自发行为更加便利和成熟。教师只需要适当的引导,要求学生在分享环节中客观真实、有理有据。相信学生会更加高效地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数据,有助于学生严谨态度的养成和理性思维的训练。第三,利用智能手机建设自媒体实践平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手机原有的录音、拍照、摄像功能越来越强大,许多手机还推出了大光圈拍摄效果。各种手机文字、图片、视频编辑软件的出现,使得手机处理更加复杂的信息成为可能。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集采、编、播为一体的移动设备。在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还能具备实时发送和直播的能力。如此普及的实践平台如果可以和相关课程结合起来,一定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无线局域网和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教学过程中让智能手机登堂入室,又如何抵御手机带来的负面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需要学生使用手机时要以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用手机查阅资料是为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用提问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思考的成果,以此督促手机能真正发挥其资料库的作用,防止其沦为“游戏机”。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课程实践不同于个人自媒体,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予以适当的控制和监管,杜绝博眼球的虚假信息,尽量过滤过于主观的、情绪化的信息,审查可能造成不良社会舆论的信息。教师可以进行播前审查和播后总结,结合课程成绩对学生的自媒体实践行为进行控制。无线局域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大学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吸收新技术,同时不断反思和应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作者单位:伊丰,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伊丰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论文

摘要: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强。在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设置中,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缺乏“双师型”师资力量,学生评价体系单一,这些现实问题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输出“体”“用”兼备的人才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本文旨在剖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探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必要性

2017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会上,傅莹回应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的提问,提出了她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在美国,包括在你们的报刊上、在美国的电视上,你要得到关于中国一手的资讯是比较有限的。在美国要想看到中国人写的文章、中国人写的书恐怕也不多。”针对这一现象,傅莹简要归因为:“从我们的角度要多努力,尽量让自己的信息更多地通达国际社会、通达美国社会。我们也希望这么多国际媒体这次来报道我们的‘两会’,希望你们多注意中国的新故事。”[1]解决我们的信息难以通达国际社会这一问题,高校义不容辞。高校必须扛起改革的大旗,构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出“体”“用”兼备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主编12家报刊,指导报刊20多家,经常发表的刊物60余家,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不仅作为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组织参与无产阶级革命活动,撰写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章程,还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政治活动,始终伴随着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马克思曾多次因在报刊上发表为反动政府所不容的文章而导致报社关闭或被迫辞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具有实践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立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长期新闻工作实践中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出来的,始终来源于新闻实践,同时为新闻实践服务。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完善。2.在“部校共建”的契机下,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部校共建”缘起于中共上海市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在2001年12月24日签订的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十三年的办学成果收效明显,得到了包括全社会的肯定。“所谓共建,主要内容包括四块,一是引进业界导师到学院来上课,安排学生到媒体实习;二是学院老师到媒体挂职;三是学界与业界进行媒体项目融合,相互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通过共建为社会和媒体提供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培训教育”。2014年4月29日,光明日报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建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首例[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当前,以“部校共建”为契机,我区党委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搭建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分别是广西电视台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广西日报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合作。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推进。3.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首先,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对理论知识相关联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涉足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门类全,课时多,而实践课时少。另外,实践课时大多集中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导致大一大二所学理论利用率低。方法类课程较少,方法类课程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适应新闻传播人才市场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一些学生放弃本专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双师型”师资缺乏的情况。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现实中实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比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实践实习基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让师生满意,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实践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反映在学生实习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甚至有学生不熟悉新闻报道的整体流程。学生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感觉学校专业教学与业界存在“两张皮”现象。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发现,专业任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案例更新不及时、所讲理论与现实实践脱节的现象。最后,学生培养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高等教育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在评价导向上比较注重对知识系统的掌握,缺少对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部分新闻传播院校仍釆用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缺少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积极培养符合地方需要的高素质适应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要切实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因此,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传媒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实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培养“体”“用”兼容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新闻教育的基本职责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新闻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正确新闻观的培育必须结合充分的实践,“体”“用”是一,不是二。新闻传媒学是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3]。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些毕业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频频碰壁,进入工作岗位伊始,难以迅速进入角色,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当代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权重,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在当下尤为迫切。在广西,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绝大多数是地方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偏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广西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其毕业出口主要面向要求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专多能”的、以“专”为基础、以“多能”为优秀,要求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地市级政府部门、市县级及以下传媒单位和中小型企业的新闻宣传或策划部门。因此,广西各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时,必须根据这样的人才需求特征,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通才”。这样才能既体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职责感与使命感。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3]。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更要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责任,承担历史使命。应当“胸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既能撰写学术文章,又能写出百姓疾苦;既能弘扬社会正气,又能揭露不公与黑暗;既能传承中华文化,又能架起国际友谊的桥梁。这些本领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磨砺。4.有利于完善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学科的发展需要反思,反思是学科发展的希望。目前,各学科都在寻求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新闻传播学科也不例外,研究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构建与发展,可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我国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历经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这一历程既展现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取得的成就,又反映出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反思高校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者:王功名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研究

【摘要】针对完全学分制环境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全媒体新闻传播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改革进行浅析和探索,进而提出了适应完全学分制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新闻传播;云计算

新闻传播专业的高等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参与媒体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探究了在新的学分制度下,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完全学分制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

一、完全学分制概述

当前,国内部分学校已经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完全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取得总学分作为毕业要求,以人为本,较好的实现学生丰富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学生和教师资源。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应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1]。完全学分制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为教师带来较大的发展契机和发展空间。对学生而言,完全学分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学生还可以修读双学位、二专业,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给未来的职业道路多一个选择;完全学分制的弹性学制,在2-6年内毕业,学生能够灵活安排课程,多参加实践锻炼,为提高实践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实施完全学分制符合在新媒体迅速发展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条件。

二、全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体技术,在传媒理念和计算机应用上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成为人们探索的热点问题。在教育领域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的形式手段与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2]。因此,新闻传播领域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适应未来传媒业的发展[3]。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平台都有一定的受众面,而且,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不一。为了达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新闻从业者要同时在多种媒体平台以最合适的形态新闻产品。新闻媒介单一的传播形式将被改变,新闻从业者必须灵活应用不同媒介形态以适应不同的事件,针对不同新闻事件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报道方式在合适的媒体上。“通晓新闻、善用技术、晓得管理”的全面型新闻工作者将更容易适应各种媒介并存的时代。就新闻教育而言,新的媒介生态必然要求新闻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无论是理论教学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唯有通过必要的改革,新闻传播教学才能契合现实传媒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4]。对传统的各细分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突破传统专业人才割裂培养的人才模式,培养全媒体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5]。

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巨大需求,新闻传播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熟悉新兴媒体技术,掌握新的新闻传播手段,灵活应用新的新闻传播技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认为:“在传统媒体融合的趋向下,社会将需要两种全新人才,一是能在工作中整合各种新闻传播形式的高效率管理人才,二是能拥有多种全媒体技术的编辑、记者。”在融媒时代、大数据时代下,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对各种传播媒介进行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长处和优势。因此,新闻业界更需要掌握多种技术、拥有宽广专业背景的人力资源,需要掌握整合技巧的实践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懂得高效率的管理和整合信息的新闻从业者。学习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全面,不仅需要具备用多种新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新闻,同时,还要有很强的信息管理及编辑能力,能够把大量繁杂的信息根据传播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准确地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马云指出,“人类正在从IT时代逐步走向DT(DataTechnology)时代,IT时代以自我管理、控制为基础的技术,而DT时代则是以为大众服务、推动劳动者生产力为主的技术。”从表面看,IT和DT似乎只是一种技术的差异,但是,DT时代更强调对使用者需求的关注,是一种思想层面上的差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从思想上具有大数据的观念。

四、完全学分制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

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传统教学形式主要以“老师+学生”、“讲义+课本”,以及单一的“粗放式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新时代下,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因此,实践教学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平台建设。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常规的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必备的技能,因此,为适应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弹性教学需要,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平台包括三个模块:实验教学模块、虚拟仿真教学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如图1所示。实验教学模块:学习者通过该模块的使用,较好的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实验内容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验,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虚拟仿真教学模块:将实验教学中心的演播厅、播音主持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灯光实验室、校园广播台等进行虚拟化,并托管至“云”端,采用仿真模块进行综合实验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整合学校新闻传播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新闻类”竞赛作品等数据资源,建立新闻传播教学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及创作平台,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成果的创作质量。实践教学平台特点为:一、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不仅要有相关传播媒介技术手段方面的教学,也要有管理方面的相关教学;二、实践应用平台的多样化,立足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实践、创新、创业一体化,充分利用社会各方的资源,搭建一个融通校内外的全媒体创新创业实习平台。高校在新闻传播实践环节里,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打通学校与业界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使新闻从业者得到更多的媒体技术。此外,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通过在信息和功能上,将各实验模块相互联通,把书籍、报刊、广播、电视、数字产品、计算机及网络等各种媒介融于一体,实验平台作为学生校内实践的基地,几乎还原了社会媒体中的实况,为学生步入社会媒体做好铺垫。

五、结语

完全学分制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的研发,为适应发展而做出变革,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优势。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宽松的选课制度,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己的相关兴趣,加强实践训练并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或者通过修读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自己跨学科领域的综合能力。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学生培养形式也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为未来教学的指引方向。

作者:黄伟波 杨增辉 林茵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