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语文学科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6 04:1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语文学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学科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活动开展思考

本文作者:林芳 单位: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正确认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姿的内容、不断延伸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新的平台,这远比单纯的就文教文、简单的枯燥分析更能吸引孩子,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是母语的教育课程,实践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克服语文写作中的心理障碍。长期以来,害怕写作的心理一直困扰着学生,除了写作比较难,有的教师指导不得法的原因外,主要是孩子存在着“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孩子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相机指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实际上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

学校。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校园内获得的。这种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易于得到学生的响应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班,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辩论会、各项竞赛等,都是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社区在这里特指的是以孩子的家为中心,构成学生生活、活动的一段区域。毕竟每一个孩子在社区的时间更长,我们要把孩子学习的场所从封闭的学校开放出来,这时,家长和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指导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因指导者不仅仅是老师,更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因其人数少,更易于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以说,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为社区服务,是在该空间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社会的范围比社区来得更大,其中包含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更为丰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热门话题、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实践活动的好题材。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这空间可以任学生高飞,任学生腾跃。在这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读一读,看一看,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名家名篇,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拓宽、延伸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景阳冈》,就可以组织阅读《水浒传》,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组织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以及名著名作所描绘的年代、地域的不同,单独阅读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班级组织阅读小组,定期专门抽出时间共同阅读,然后互相解答读书的困惑,交流读书的心得。实践表明,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既避免了个人的枯燥阅读,又能互帮互学,有收获。排一排,演一演,演绎文字内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寓言还是童话,那些故事性强的篇章,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自行寻找剧本内容、编排剧本,用演出的形式来演绎作品。然后通过剧目汇演、评戏,从学生表演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情节的安排、文章主旨的体现来评判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演促读,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了。查一查,找一找,学会处理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家里已拥有了上网搜索收集信息的条件。一般说来,让孩子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1)联系所学课文,查找背景资料;(2)拓展课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3)结合社会热门话题,查找信息资料。学

生查找有关资料后,或组织专题漫谈,或组织演示展览,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一比,赛一赛,竞争中锻炼能力。小学生好胜心强,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与同龄孩子在一起,他们极想超出别人一筹,总想在竞赛中获得胜利。所以,经常开展一些竞赛类的实践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极有效果。在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课上,老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设计了三个环节:我能说———以“树上有十只小鸟,猎人开了一枪,还剩几只”为题,阐述不同的结论,尽量做到观点新奇、原因可信;我能做———每一组同学说出砖头的各种不同用法,然后演示一种最为独特的用法;我能想———每一组根据老师临时出示的四样事物编一个故事。出于这三个环节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再加上竞争机制的引入,各个小组学生迸发出极大的热情,现场气氛紧张热烈,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多样性,激发学生敢说、敢做、敢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走一走,访一访,感受生活真实体验。走出家门,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与自然中,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组织学生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先进人物,汲取榜样的力量。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场、基地,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为社区服务。

这一类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增加对生活的感受,在体验中思索人生的意义。做一做,玩一玩,注重学科整合。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与各个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语文学科辐射到各学科,不失为实践活动的一条好途径。比如,学习了《捞铁牛》,就可以动手尝试着做一个浮力的小实验,学习了《太阳》,就可以设计一个太阳能装置,这是与科学相结合;学习了《挑山工》《峨眉道上》,就可以画一幅意境图来激励自己,这是与美术相结合;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可以搞个配乐诗朗诵,并翻录在磁带上,这是与音乐相结合等等。做一做,玩一玩,在动手实践中架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桥梁,语文的学习乐趣由此也就产生了。议一议,探一探,完成考察报告。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在孩子的眼里总有一些感到新奇、有趣的问题,结合热点、热门话题,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实施调查实践活动。其主要过程为:先通过讨论议一议,确定要研究的课题,然后通过亲身的实践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一系列的数据,了解事情的本质,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思路,最后把整个考察的过程和考察的情况写成考察报告,进行总结。考察生活,让学生更为关注周围的世界,就能在实践中初步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也无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目标,相信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将异彩纷呈,孩子们一定受益匪浅。我们将继续在这个领域进行不断探研,把语文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语文学科论文:中职教育语文学科定位能力培养论文

一、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定位标准

(一)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

要开展中职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就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定位标准,而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定位上,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学习语文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高低。语文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从小学就开始的教育已经为日后中学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这在语文学科定位时就应该考虑到,除此之外,中职学生一般为中考失利者,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其语文能力不高,因此在进行定位时,这一点也是不可不考虑的。

(二)中职学校专长的发挥

不管以何种角度,中职教育的地位难以与中学教育等同,作为国家公办义务教育,中学教育拥有更多的资源,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有强大的公有制资产作为坚强的后盾,然而中职教育则不是这样,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专长,注重发展自身特色学科,因此在对语文学科进行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学校日后的发展,注重把力量集中到发挥自身特长上,如果语文学科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教学,那么就必须规范化,促进其合理有序的发展,如果对学校特色相关不大,那么便不必在此花费太多的教学资源。

二、如何促进中职教育语文学科能力培养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要促进语文能力培养,就必须系统化语文课程教学,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大多中职教育学校都有开设,然而在教学投入以及教学力度都不够,更为紧急的是,还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以其特色专业为主,所以在学校课程安排时,一般都倾向于把师资资源投入到其特色课程上,而对于语文等课程,大多是如选修课程一般投入较少的关注,因此语文教学一直缺乏一套高效合理的机制。要提高语文学科培养能力,就必须要不断优化课程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适当加大师资资源的投入

要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处理要有一项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考虑到大多数中职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因此良好的教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师资团队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上升空间的增大,对于其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语文本身就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项课程,不同于理科类学科的精准,语文学科更存在一种相对不确定因素,其更加注重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一种人文精神的养成是需要不断的导师指引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语文能力培养的提高。

三、结语

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在中职教育学校中,虽然脱离了传统教育的程序,但语文教育仍旧是相当重要的,在对语文学科教育中,首先便要对其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把它设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则是要适当加大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推进语文能力培养步伐,对其进行相对合理的规划,而不是仅仅的追求单一的发展,总之,要最大程度促进综合发展,努力发展中职教育学校的长期发展。

作者:杨学文 单位:辽宁省锦州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语文学科兼具综合性与时代性

语文学科的时代性表现在其教材中的作品是作者对人类、自然、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意识也历经了时代验证,反映了时代特色。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表现在其作品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其内容纵横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可以说语文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生活。语文课的内容从教育目标来看,为听、说、读、写;从学科知识来看,为遣词造句、语法修辞等等。语文的这一特点,使其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具备了一定优势,也使它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可以脱离黑板、粉笔,也可以使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表现最流行的社会事物。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突出多媒体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中的辅助功能以多媒体来配合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但很多教师将多媒体当作唯一的教学手段,不愿去钻研教材,而是想方设法地使课件美轮美奂、新奇出彩,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有些教师甚至在多媒体上按预先设定好的步骤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重心都在课件的展示上,不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学生甚少进行情感交流,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能为运用而运用、为展示而展示。我们教学中仍应该以语言文字本身为主体,将多媒体当作补充传统教学缺陷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视听、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与共鸣。

2.教师的身份与心态要及时转变多媒体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可能会有所变化。其一,学生对一切新鲜、发展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多媒体、网络的了解和操作并不亚于我们教师,他们通过网络所掌握的知识,其广度与深度更是有可能远远超过了教师。如果教师仍坚持以自己的知识来维护自我权威,势必使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应该明白自己和学生处于同一起点,自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不是知识的权威。其二,在新知识、新方法和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教师的身份仍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教材,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传递更适宜的学习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辅助中职语文学科的具体应用

1.在语言表达训练中的应用

语言表达训练对于中职生来说是职业需要。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直接面向社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具备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在工作中能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运用多媒体,可以播放如应聘、导游等视频资料,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情境。播放视频前教师应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据情境展开思维,再由思维自然地转变为语言。这种情境体验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对工作、岗位、生活的理解,觉得有话可说,进而在口语表达上更加自然、流畅。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为学生提供范例,如播放一些访谈、朗诵类的节目,让学生在一种类似娱乐的学习中体悟遣词造句、语音语调以及与口语相配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改善课堂上沉闷的局面,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锻炼技能,而且可以将教师解放出来,无需将知识强灌给学生。

2.在阅读训练中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做的就是将课文讲解分析到每一句、每一词,生怕讲得不够透彻,学生听不明白。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听得兴趣索然,对课本更是不愿多看一眼,课堂上看课外书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和师生缺乏互动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时仅限于讲解课本,没有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不仅可以提供海量的阅读资料,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如讲解工艺品制作的说明文,配上相关的视频、图片、动画,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件工艺品的完成过程,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另如在学习《红楼梦》的课文时,播放相关的影视,学生会自动地将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进行对比,若学生感觉影视的表现优于文字的表达,则会加强对语调、表情和动作的学习,强化对课文的理解;若文字带来的震撼和意味强于影视,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字运用的精妙。

3.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只是布置题目、提出要求、进行分析启发、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这样下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更多的是在应付老师。其实教师讲和学生写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听懂了、理解了不一定能将文字运用好,从理解到运用,需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对于写作的态度只是完成作业交给老师。学生之间没有相互欣赏借鉴的机会,教师课堂讲评的只是少数优秀作品,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没有被调动,对写作自然丧失兴趣。多媒体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一是可以提供无限量的阅读空间,学生无需精读,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性地阅读,或者仅仅看下故事情节。这种泛读可以使学生积累词汇、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的间接体验、学习作者对情节的处理。经过长期的阅读、积累便会内化为写作思维,在写作时不再有提笔无从下手的感觉。二是可以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在布置题目后,如写一篇导游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听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后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写作便不会言之无物。三是可以进行互动式写作。传统的写作只是个人的自我创作,作者完全在自己的世界中,思想得不到交流,而利用网络,如班级贴吧、教学论坛,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如写一篇产品说明书,则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任务,某些学生找资料,其他学生分别写产品的制作、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等。这种写作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相互间互评互改,自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作者:张帆 单位: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与职业教育论文

1现实的工具性——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指语文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2)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能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那么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就同时得到了提高,变得清晰、准确、严密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那就应该从小培养语言的能力。

(3)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类是群居动物,相互之间需要不断的传递信息,语言就应运而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只要有社会生活,人们就需要通过语言交流。如果一个人能流畅准确的使用语言,无形中就能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因为语言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感,更容易渗透着情感的因素。语文知识的学习,能让我们的语言交流更加通顺、流畅,彰显我们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提高我们的交流质量。

(4)语文是社会成员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一个人不论学习哪类学科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需要通过语言。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语文学好了,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也提高了。如果语文学科的基础不稳固,那学习其他学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语文学习是专业技术学习的载体,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性,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是掌握专业职业技能,这是大家共识的。语文学科之所以被列入了文化基础课范围,像数学、外语一样,是为了突出学科的工具性,目的是让接受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学校很多设立的专业都要很好地掌握,语文学科便承载着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就要有较好的古汉语基础;导游专业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2浪漫的人文性——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

(1)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通俗的说就是人与文化的融合,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性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不同。人们不是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魅力无穷。

(2)语文学科能砥砺品德,完美人格。语文学科的学习从很多方面可以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领悟和感知,“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健康乐观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

(3)语文学科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座美丽的城堡,进入其中会让你领略无穷的乐趣。使学生在这片天地中发现美,并且学会创造美,辨别美,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文学艺术是优秀人才的精神家园,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事怎样做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关于人文,《易经•贲》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诗书礼乐等,能起着化成天下的作用。可见古代人就十分重视人文教育,并认识了人文教育的作用。现今人文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人生、观察自然、分析社会;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属于三产服务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打交道、服务他人,所以更需要人文素养的丰富。虽然,从职业语文教学当前的步履维艰到走向复兴,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但只要充分认识到职业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准确定位,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职业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人才。

作者:苏引波 单位: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

语文学科论文: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论文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础性学科。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人文教育经典力作,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呈现出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元的阅读形式努力挖掘语文育人的独特优势,在阅读感悟和精品细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植学生感悟经典、锤炼感情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情怀。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有效利用经典名篇的阅读来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以期达成培植学生人文情愫的教育功效。

一、经典名篇在学生人文教育方面重要性分析

人文素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梦和践行优秀价值观的迫切需求。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巨大冲击,从观念上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给人才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教育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语文学科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生命质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热爱社会、关心他人、敬畏生命的价值情感。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社会责任、生命责任、生活责任的培养教育。纵观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编者高度重视教材人文教育功能的挖掘,追求时代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凸显了人文教育的有效落实。应该说,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融合了时代特点和人文气息,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精品力作,诸如名篇叠出的唐诗宋词,自强不息的司马迁,舍身取义革命不止的战斗英雄,唤醒民众自立自强的鲁迅、闻一多先生……许许多多的名人贤士、名篇佳作无不让人领略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与这些作品为伴都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阅读经典名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必须立足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经典名篇诵读是初中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人文性、艺术性、工具性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使用这些作品进行教学,有着极强的教育感染作用和引导作用。1.走进名篇感受名人,自觉接受心灵洗礼。经典名篇之所以传世不朽感人无数,也就是基于它的道德能量巨大,人文情愫浓厚。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地解读和把玩教材内容,挖掘其思想意蕴、文化内涵、道德元素,并以此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提高个性的阅读品味,做到自我阅读、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觉接受心灵洗礼,并最终达到“我脑我思,我眼我看,我言我声,我请我悟”的自主学习目的。比如教学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走进名人”环节: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作者的资料,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故事,课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体会司马迁的“历史情结”,明确司马迁之所以历经磨难不改其志的原因在于父亲的遗志和自己的抱负。因此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故事对学生勤奋学生和励志成才便是很好教育范例。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应对挫折的意志品质。2.感悟名篇体验情感,主动接受人文熏陶。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外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欣赏的能力、写作的技能,而这些都必须扎根于语文阅读教学。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就是阅读教学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志趣高尚之人,道德完美之人,意志坚强之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感知文本、感悟内涵、体验情感,主动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品味。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中,立足文本阅读和感悟,挖掘文本人文内涵,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生命养成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情感培养水平,以期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抓住语言朴实描写细腻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父亲的几次背影用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再现给学生,让学生感悟体会到笨拙动作下体验出的爱子深情,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的精妙、感动父亲的拳拳爱子深情,主动地接受人文熏陶和教育。3.喜爱名著享受名篇,积极培养道德情怀。初中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名篇享受经典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要通过文本教学引导学生积累背诵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阅读了大量的精品力作,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材料,并能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欲望,自主迸发出个性创造的火花,绽放人文教育的绚丽花朵。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有价值的个性感悟,教给学生善于比较、善于联想、善于质疑、善于创造的语文情感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利用经典名著,利用名人的成长经历,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实施人文教育,更好地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并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尽善尽美的人文精神。

作者:胡君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樊下曹中心学校

语文学科论文: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分析论文

一、语文概念及其教育功能

我国各种典籍对“语”、“言”、“文”等语词皆有释义,例如《说文》:“语,论也。”段注认为,“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辞源》将“语”与“言”界定为:“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据此可知,语与言的内涵皆指口头的语言,即言语。“言”常指自言;“语”,常谓之与他人的口头交流。《说文》曰:“文,错画也。”据段注,“错”,当作“(辶昔)”。(辶昔)画者,交(辶昔)之画也。《辞源》将“文”界定为:①彩色交错。引伸为文雅。②纹理、花纹。③文字、文辞……,又作动词用,指撰述。由此推知,“文”的初始意义乃指色彩,通“纹”,是纹的通假,并以此引申为文雅,即cultured。可见,此义中、西相通,故“文”的意义在汉语中与“语”和“言”一样十分丰富。语,指口语;文,指书面语。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将“语”与“文”界定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叶老的这番话是基于我国历代的学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传统,做出的系统总结。

我国外语类优秀期刊除北外主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称其为“外国语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并没有将其划分为研究外国语文的范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概念都无界定,只是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再以语文的英语对应词philology为例。语文与philology意义相近,但philology没有汉语中丰富的语义。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对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综上所述,语文之概念可概括为: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基础应用性较强、交际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②语文的语篇选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现代的、白话的;③语文的语篇内容既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④语文的语体既有文学的,也有应用或实用的;⑤任何国家的语文课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一定的教化、教养作用,即人文性。

根据前文所知,我国对语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国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与linguistics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语言学而语言学,必须扩大其辖域,改英语为英语语文。其根据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各级英语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学习者所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规划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各级考试的侧重点来看,强调并突出的还是其听、说等交际功能。然而,英语在我国毕竟只是外语,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极为不平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强调学习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正由于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会对英语语文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连贯性等认识不够,误以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英语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理解语文的外显与内隐意义,还要真正理解“交际”的语域。正如《教学要求》所言,“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其实质也就是“语”和“文”的统一与同构。束定芳也认为,“除了口头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见的方式是书面的,即阅读与写作”[4]。董亚芬则强调,“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经由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实质性的口语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5]。并且,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本身也体现出多元化特质。对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说(concentriccircle)——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处于内圈(innercircle);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处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处于扩展圈(expandingcircle)。处于同心圆不同位置的英语形式,其形态仍以同一个共核(commoncore)为基准,但它们会有各自的变体,这些变体还会拥有各自独立的特点。显然,英语要在中国保持鲜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在教材中适当补充涉及到英、美等国文学、文化的篇章,满足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并通过对两种文化形态的比照,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蕴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关于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语文教育所负载的文化功能还具有社会化与社会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来进行人格教养与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关键词“化"曰之内化、融合、升华与超越。从语词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笔者所力陈的语文学科教育,旨在说明:①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原型与母本。②作为人文学科的次范畴与下义项,语文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习得语言、文学等外显知识的观照,还通过语言文化的世界图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学观念等,使受教育者学习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语语文教育比英语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属于教育这一个大范畴,同时也包含有语言、文化、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成分。

二、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汉语中“学科”相对应的英语语词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定义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辞海》定义为:①学术的分类。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秦秀白认为:“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学科的分类过程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7]显然,学科领域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展开人格教育。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译为跑马道;在现代英语辞典中转义为教育类的术语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为学科的下义项。

由上可知,课程的辖域比学科要窄。因此,在《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混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言语学能的培养阶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加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滞留在字、词、句的浅表性教学上,导致其思维在具象性和直观性上的固化,缺乏对英语的整体把握。我国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没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语语文学科,并在这一学科的统筹下,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突出大、中、小学各自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及侧重点。②没有实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与对接。③没有实行与中国语文教育的衔接与对接,在缺少真正的“双语文”环境下,学习者不可能对两种不同质的语言做到准确地解码与二次编码,不可能通过移情实现对两种语文融会贯通。④没有明确界定语文的定义,使得一部分中国学生只把英语当作交际、特别是听说的交际工具,因而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过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可能全面地习得第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可能主动吸纳英语语篇中所提供的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国情融合,真正实现英语语文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在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内容教学上,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内容重复现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加速了人们对其功利效益的追求,伤害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同时,“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实际上导源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不科学性,以至于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及时将“英语学科”改称“英语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课程改革论文

一、是坚持突出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主体是汉语汉文,受教的对象主要是生活在汉语文环境中的中国青少年。因此要推进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掌握好汉语汉文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这项工程过去已有许多学者在做。比如我们已经有了汉字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汉语辞章学等等方面的一批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多半还是表态研究、分割研究的产物,一旦进入“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的社会交际领域,以往的表态研究和分割研究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结合语言运用的实际进行动态的、综合的研究。即把原有的知识系统,按照学习和运用的需要重新组合;把原来因分割而各自独立的某些内容,按照学习和运用的需要彼此渗透,彼此联结,以能够充分说明各种语言现象为依归。就像当年张志公先生曾经尝试着为初中语文课本写的几篇知识短文《陈述和陈述的对象》,《肯定和否定、全部和部分》,《形容和限制》、《相关、相承、相反》,《因果、假设、条件》,《句子的变换》等等那样,使语法、修辞、逻辑和词句篇章等知识可以结合的内容尽可能结合起来,借以说明种种带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有了类似这样一批新的研究成果,相信我们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内容将大为改观,教学效率也将明显提高。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己任”的现代教育观。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之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又有新的变化。优秀的问题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可见,国家已经把新世纪教育的功能定在“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点之上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决策。

三是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的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新的需要和条件,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新的结论。所以,创新和继承是不可分割的。更何况我们要面对的是汉语文的教育,也就是所谓“汉语教育”。我国有几千年的语文教育传统,其中的精华部分应是“汉语教育”研究的瑰宝,在追求“创新”目标的时候,务必要以充分研究和汲取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为前提。中共十五大在讨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时,深刻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来在继承中求创新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上述三个“坚持”的理念支持之下,我设想语文学科课程教材建设应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要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育人功能。

语文学科是培养和提高我们国民素质的一项奠基性工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共同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而语文学科在这方面又具有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为此,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一定要树立起“精品”意识。所谓“精品”,其标准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两条:一是选文的语言精湛,堪称典范;二是选文内容精湛,即对于学生形成并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启迪作用。在编选的指导思想上,要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即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要让学生感到“一眼能见到底”,失之于浅。另外,还要适当增加一点分量。课外固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课内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量的扩充。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育功能,除了要重视教材编写的质和量以外,至少还要解决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语文教师的人格影响问题。“德为师之魂”,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所在,千万忽视不得。二是重视教法改革问题。要重视语文训练与语文教育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意志培养、情感熏陶密切结合,改革教法以增加阅读量和写作量。三是要紧贴时代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努力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提高鉴别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合理而正当的价值取向。

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突破“汉字教学”的三关,即认读关、书写关和积累关。

要根据汉字的使用频率,科学地编制出“汉字认读等级表”。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编制出版了《语体文应用字汇》;以后又有《续语体文应用字汇》(敖弘德作)、《小学分级字汇研究》(王文新作)等成果问世。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此项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但是真正按这种汉字认读等级表来编制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的,成果并不多。在我想来,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完全可以按等级表中规定的汉字逐级组织编写;初中语文课本的课文,选的虽然是现成的范文,但也必须按等级表对课文中的汉字,采取先提取后归类的方法进行整理,使该掌握的常用字、次常用字展示得十分明确,少数该掌握而现成选文中缺漏的,设法在作业练习或课外阅读材料中有意识地补出。

此外,还要编制或选用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需要的规范化书写字帖,供学生仿写、临摹。汉字书写问题,是体现我们汉语文教学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富有成效的经验,中小学各年级都要把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基础性语文工具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有条件的学校,要把汉字教学和计算机汉字编码和操作训练结合起来,向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迈出第一步。

三、要把诵读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理化生等学科是“试”的学科,即需要试验或实验;而国文科则是“读”的学科,必须重视诵读。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已被老师冗长的、繁琐的分析讲解所占领,很少听到中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现在需要纠正这种“重讲轻读”的偏向,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诵读课本中入选的语文精品,其中有些则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要让学生懂得,为了美化、净化自己的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出声诵读那些语言纯洁而优美的作品;为了积累语言材料,也必须有意识地熟读、背诵语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对于现代诗文的朗读和古代诗文的吟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可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成果经过训练可以组织竞赛进行评比。总之要把诵读问题当作一项实验课题认真科学研究。

四、用活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学语文,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但这种语言知识不再是过去所做的那样,从语言学讲义中搬来一些概念、定义,再加上若于“标准例句”写成知识短文,看起来仿佛很科学,很讲究系统性,实际上它对指导学生的语言并无太大帮助。应该是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些活的、动态的知识来,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学习这些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要对“语言”和“言语”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人正确地指出,语文课上学习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有人还认为,语文课的任务不在“研究语言”,而在“学习语言的应用”。他们实际上都是主张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好语文,而不要把学习对象搞错、学习方法搞偏。

有关专家作出的研究结论是,“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它比较稳固,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个体应用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进程和结果,是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自由结合,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的。(二)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言语是个人行为,在符合语言规则的同时,具有突出的个体性(个人特色)。(三)语言系统中各种结构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个人言语的生成结构却是无限的。所以,“语文教学其实质在于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成品去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言语能力从幼稚走向规范和成熟”。(引自韩雪屏教授主持的“语文教学心理实验研究”课题的主报告)这些观点至今还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所理解并接受,这是语文学科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还要编制或选用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需要的规范化书写字帖,供学生仿写、临摹。汉字书写问题,是体现我们汉语文教学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富有成效的经验,中小学各年级都要把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基础性语文工具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有条件的学校,要把汉字教学和计算机汉字编码和操作训练结合起来,向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迈出第一步。

三、要把诵读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理化生等学科是“试”的学科,即需要试验或实验;而国文科则是“读”的学科,必须重视诵读。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已被老师冗长的、繁琐的分析讲解所占领,很少听到中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现在需要纠正这种“重讲轻读”的偏向,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诵读课本中入选的语文精品,其中有些则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要让学生懂得,为了美化、净化自己的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出声诵读那些语言纯洁而优美的作品;为了积累语言材料,也必须有意识地熟读、背诵语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对于现代诗文的朗读和古代诗文的吟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可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成果经过训练可以组织竞赛进行评比。总之要把诵读问题当作一项实验课题认真科学研究。

四、用活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学语文,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但这种语言知识不再是过去所做的那样,从语言学讲义中搬来一些概念、定义,再加上若于“标准例句”写成知识短文,看起来仿佛很科学,很讲究系统性,实际上它对指导学生的语言并无太大帮助。应该是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些活的、动态的知识来,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学习这些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要对“语言”和“言语”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人正确地指出,语文课上学习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有人还认为,语文课的任务不在“研究语言”,而在“学习语言的应用”。他们实际上都是主张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好语文,而不要把学习对象搞错、学习方法搞偏。

有关专家作出的研究结论是,“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它比较稳固,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个体应用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进程和结果,是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自由结合,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的。(二)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言语是个人行为,在符合语言规则的同时,具有突出的个体性(个人特色)。(三)语言系统中各种结构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个人言语的生成结构却是无限的。所以,“语文教学其实质在于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成品去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言语能力从幼稚走向规范和成熟”。(引自韩雪屏教授主持的“语文教学心理实验研究”课题的主报告)这些观点至今还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所理解并接受,这是语文学科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分析论文

一.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的文化积淀,是语文与历史的契合点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整合的着手处;数理化学科的定义定理的表述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长短句变换等语文能力的支撑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强调道德法制的规范性作用,前者强调熏陶渐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语言学习的外国语教学,我们应充分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重点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上。总之,找准“契合点”是学科间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压缩(概括)能力、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有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1.组织辩论会。如围绕“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一论题,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文综老师参加,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人类的进步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总结,最后再由地理老师做简短的综合性评价。

2.撰写科技小论文。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课后作业;“请你写一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短文,把自己想象成茫茫沙漠中的仙人掌。那里雨水稀少,骄阳似火。你使出浑身解数寻求水,珍惜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还可以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这个练习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题目。

3.学写调研报告。语文老师可参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材,主动与该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语文主要应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实验过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让学生养成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的良好语文习惯。科学考察科研课题考古发掘

4.再现历史,展示自我。课堂渗透应是“科际”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形式。如在讲述人物传记类课文时,可插入一些历史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说明文时可以联系一些其他学科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帮助理解课文。表演话剧历史再现

5.成果展览。确定某个主题,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联系各学科知识,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制成课件或写成论文,最后进行成果汇报,交流探讨。如地理中的人文地理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名胜古迹与古代文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名胜古迹抒发自己胸臆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黄鹤楼、岳阳楼、白帝城、赤壁、苏堤、白堤等景观不仅是异彩纷呈的文化化石,是千古文章的展厅。以其一为话题,选取一个角度思索、探讨,就会让小学生感受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视野。

总之,“科际”合作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是稳妥而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地捷径。相信不远的将来,“科际”合作会创造出语文崭新的天地。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发展管理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主要原因,是高考试题的超前和语文教材滞后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语文“题海”是对教材内容的自发的补充,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在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1978年夏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又恢复了“”前的全国统考,至今已进行了20次。二十年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不仅为高校甄拔了千百万合格的新生,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指引着基础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各门学科的走向。在这方面,语文尤为明显。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试题形式诸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中学语文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一切都与语文高考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语文高考对该学科的影响,探寻中学语文前行的坦途。

一、在新时期,高考语文统考推进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它以现代白话文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仅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国初,我们从苏联移植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过17年的实践和研讨,我国的语文工作者刚刚触摸到汉语语文教育的一些规律,一场动乱开始了。可以这样说,高考恢复全国统考之际,恰是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振翮高飞之时。新时期的语文高考试卷真实地记录了中学语文学科发轫前行的全部历程,记载着语文工作者对汉语母语教育冷静的反思,深入探讨所得出的一个个科学结论。

1.引导中学语文实现教学大纲。按照新时期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学语文的主要目标是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高考紧紧围绕这个关键出题,落实了语文智育的目的。语文德育是大纲规定的一项主要的教学目标。高考作文是检验语文德育的有效手段。考生要想写好应试作文,必须注意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近年来,语文界越来越重视美育在语文中的地位。1996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贝多芬之谜》涉及音乐知识;1997年的古诗鉴赏题要求赏析两首意境优美的唐诗。这些试题体现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因为高考的范围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所以,这二十年以来,高考有效地约束了高中语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是母语教育全面提高的重要阶段。高考语文试题覆盖面广,不仅促进了高中语文实现大纲规定的任务,而且使人们能直观地认识到,在母语基础教育完成以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2.促进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所以,试题不能出现旧题,命题角度不能墨守成规。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每年设计、出台的高考试卷已经成为普通中学相应科目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物,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明显地感觉到试题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辨认字形正误的第2题,1995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3个错别字;1996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5个错别字;1997年试卷要求考生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7个错别字。成语知识考核逐年由课内向课外扩展,1997年该题中出现4个成语有3个属课外知识,其中“不孚众望”和“万人空巷”很难把握。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有一项规定:文学常识题答案如有错别字不给分,这条规定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严格要求,促使中学语文重视双基训练。高考强调对能力的测试。例如,语法修辞题并不要求回答现成的定义规则,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辨别言语的正误优劣,构成通畅的语句。难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文学赏析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从1992年开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从一篇增加为两、三篇,选文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在加深。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1978年至今,高考作文有两大类:全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不少的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是匠心独运的杰作,成为作文教学的经典题目,例如:《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看漫画“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有感》、《由圆联想到另一物体》、《读〈鸟的评说〉有感》等。高考作文的显著的特点是不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他们展示才华。在精妙的高考作文题的引发下,每年都能涌现大量优秀的作文。总之,以测试能力为中心的语文高考,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的转变。

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试题一方面要反映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必须切中日常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目前这种最具权威的考试就具备了提示教学疏漏的功能。70年代末,语文界非常注意基础知识的补习,而忽视了现代文阅读。80年代初期,高考试卷出现一道系统考查现代文阅读的试题,考生对此竟无从下手。这一现象震动了语文界,它暴露了我国语文教育长期未解决好的一个大弱点:现代文阅读教学。从那时起,语文界特别注意阅读教学研究。在改革基础知识教学方面,高考语文同样起了重要的提示作用。中学语文一向重视同音字的教学,而忽视了双音节的同音词现象。1995年语文卷第3题要求分辨“化装”与“化妆”,1997年卷第5题要求分辨“考查”与“考察”。再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说明规定:表示约数的连续出现的数词之间不加顿号。1995年卷第5题A项“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大多数考生却判断为正确。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一向不被重视。1997年卷涉及了这个知识点。语文高考缜密的出题思路,促使基础知识教学逐渐走向系统化。在80年代,高考作文都是写议论文。这是重视议论文写作的社会思潮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这一阶段作文教学出现了忽视其它文体的倾向。从1990年开始,高考小作文出现描写类、记叙类或说明类作文。1993年的作文《梧桐树下》为1980年以后第一次出现的非议论文体的大作文;1994年的作文《尝试》(60分),彻底纠正了长期困扰高中作文教学的错误认识:议论文是高中作文的唯一重点。现在,作文教学不仅重视培养整篇作文的写作能力,也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或分解。写作训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既借鉴传统经验,也重视创新。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总之,二十年来,语文高考为广袤国土上的城市、乡村,南国、北疆的中学提供了母语教育所应达到的高水准的范本,推动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使得中学语文学科在经历“十年动乱”以后,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3.确立中学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模式。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一定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有了标准化试卷才能实现计算机阅卷,并有效减少人工阅卷的误差。怎样把语文学科的内容编制成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是一个科学性、技术性都很强的问题,是语文学科能否实施标准化考试的关键。高考语文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语文选择题的设计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和阅读,以及文学常识等内容均能设计成选择题。这些选择题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例如,文言文阅读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够准确测试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句义文义的理解程度。和其它学科的标准化试题一样,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能为优秀的考生提供表现才华的智力空间,使他们脱颖而出。有些语文选择题的选项文字较多,能够迅速准确地读懂选项,本身就是对语文能力的考核。例如,1997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选择项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是一项错误的解说。因为雍陶的《题君山》所描写的并非“朦胧”的月色。这项解说的其它语词都很恰当,如果没弄清“朦胧”的含义,就会失分。这样的选择题,不仅考查是否掌握题干所要求的内容,实际上也测试了对选项文字的理解。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测试是有意义的,因为理解表述性文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总之,语文标准化考试从无到有,从开始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设计选择题,到后来在阅读与文学鉴赏方面也设计了信度、效度都很高的客观性试题,这是语文学科的一大进步。高考语文卷创立了一种能显示汉语特殊规律的试题模式,这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标准化试题在语文高考中获得成功,使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4.初步划定中学语文的知识体系。中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因为人类的语言现象很复杂,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门科学能涵盖一种语言的全部知识。要学好母语,必须学习多门社会科学。语文课的理论依据比较复杂,与之相应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字类、言语作品类和言语表达类。语言文字类包括汉语理论与汉字理论;言语作品类包括文学作品和其它类别的书面语作品;言语表达类包括演讲学和写作学。中学语文以多门社会科学为理论依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成为既有较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言语能力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建立中学语文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新时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使语文工作者得以冷静地构建语文学科的理论框架。高考语文试卷就像一方屏幕,按年度展现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历经近二十年的探索,高考语文试卷的格局基本稳定了。它分为5个部分:汉语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5个方面就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高考语文试卷将中学语文繁复的知识板块化、条理化,将内容深邃、形式灵活、科学性很强的试题一批又一批地编制出来,浓缩了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勾勒出中学语文的知识框架,为其知识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近二十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传达出了本世纪中晚期人们对我国中等语文教育内涵的共识。后来者将会以此为基址,构筑汉语教育的殿堂。

5.带动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高考统考是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它的直接目的不是验收学习效果,而是把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以便选拔。现在,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对考生要求很高。在150分钟内,考生要阅读约6千个印刷符号(包括汉字、数字和其它符号);做完约25道客观性试题;回答7至8道填空题,其答案总字数约200字;写两篇作文,共800字。折合每分钟要理解50多个印刷符号,并同时写出7个以上的汉字。虽然语文高考题量大难度高,但每年都能涌现出大批成绩合格的学生。这证明了中学语文所取得的成就。选拔性考试的独特的意义在于使好学生有充分显示优势的机会,发挥出在其它类别的考试中无法显示的潜能,让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观察到本学科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并能以此为标本研究学科教育的规律,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单以高考成绩评定教学质量是不科学的,但是无视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所特有的研究价值也是片面的。

中学语文近二十年来发展很快。原有的教学内容都在逐步地充实加深。例如,高考的文言文大都选自史书,现代科技说明文的选文也比课文深奥。文章的内容涉及物理、生物、医学、考古等多门学科。有国外的名家之作,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英国作家萧伯纳的散文《贝多芬之谜》;有当代中国名家的作品,如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钱仲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等。这些选文给中学语文教坛带来新鲜的气息,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提高阅读水平。高考语文试题深化教材的走向,带动了中学语文逐步深化教学内容。为了将中学语文建设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必须引进相关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语言学领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是薄弱环节。现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学术动态。测试虚词的试题年年出。在修辞学方面,高考语文经常考查消极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最佳表达方式成为较稳定的题型。现代文阅读方面,语文高考引进的阅读学的先进理论较多。例如,以语用学为指导,考查结合语境对语义作出正确阐述的能力。在作文方面,重视引进思维学的成果,重视考查形象思维能力和比较、综合、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试题的设计者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入高考,促进了中学语文的学术化、科学化。总之,语文高考展示了语文教学的水平;深化了教学内容;推广了新的学术成果。它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引擎力。

二、高考语文统考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考语文统考对语文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根本原因是:二十年来,语文高考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新世纪即将到来,语文高考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后,它能否继续推动中学语文的发展,能否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服务,这取决于它能否清醒地认识并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语文高考试题严重脱离现行语文教材。普通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高校输送人才,所以,普通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必然十分关注高考语文试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现实。目前的高考语文卷,基本脱离教材“独立”命题,其用意在于突出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试,避免出现死记硬背和压题的现象。这样命题纠正了语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思想,有利于课外知识丰富的考生脱颖而出。其消极影响是造成高中语文课无视教科书的存在,架空能力训练,致使教学自由化倾向泛滥。为了克服这一消极影响,语文高考必须按比例体现课本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能力的测试,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纵容脱离课本另搞一套。

2.测试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比例畸轻。语文教育的优秀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表达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面。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一个人能否顺利地工作和生活。从选拔人才和推进语文教育两方面考虑,高考必须重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选择题的特点是节约答题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正因为选择题要求考生多想少答,所以,不利于测试考生的表述能力。目前高考统考中填空题答案字数少,答案语句的质量不便再设采分点。测试考生的表达能力主要靠大、小作文。可是按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语言等次的分值差别很小。例如,大作文语言一等(准确流畅)比语言四等(语句不够通顺语病较多)只多7分。这总分150分当中的7分,表示的是考生之间语言能力的质的差别。要提高表达能力须花费极大气力,但是这项最艰苦的训练在高考中却只占总分数的1/20弱。表达能力在高考中的可悲的微弱比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极为恶劣。现在许多学生很“善于”做选择题。他们从题干和选项提供的信息中能判断正误,但是他们却不善于独立地阐述思想,心明了口嗫嚅。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都变成鲁迅笔下的“闰土”,“大约只是觉得苦,却说不出来”。果真如此,我们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重视提炼中心,充实内容,却不重视推敲语句。因为只要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即使语言不通顺,也扣不了几分。目前,在公开发行的书刊和各类公涵文件中,在各种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中,语句不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造成此种现象的诸多因素中,高考的误导不可低估。因此,高考语文试卷必须加强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应限制选择题的比例;增加表述性试题,并加大其分值;增加大、小作文语言分的分值(语言分应占到约1/3强,即占20分以上)。

3.一些试题偏难偏怪,影响了高考语文的信誉。为了增加考试的信度、效度,试卷的设计者不断地创造新鲜试题,这是必要的。但是,每年总有几道难题、怪题,好学生不懂,差学生不会,只好一起“蒙”。这就造成“语文学得好,不一定能考好,语文学得不好也不一定就考坏”的怪事。这种情况严重地挫伤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致使语文高考的效度、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学科。例如,1997年高考卷第4题C项(B卷):“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不孚众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均未收录。考生要把“深孚众望”中的“孚”想清楚,再转换为它的反义词“不孚众望”(绝少使用),才有可能理解这个词。这样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几乎没有考生能懂,回答此题(3分)只有瞎蒙。1997年试卷第3题(肠脑和颅脑)的20、22、23题(共7分)的答案都过于隐蔽晦涩,使多数考生答题靠偶然因素取胜。赏析古诗的第11题的B项(B卷):“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要求判断为错(3分)不合情理。文学欣赏应充许有心理运作的自由。阅读这么优美的古诗,为什么不允许考生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据统计,每年有20分左右的考题太难太怪,再加上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不尽合理,于是,约30分至40分的试题不能科学地分离考生,大大削弱了语文高考的信度。

总之,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尽快改进,语文高考亦有可能变成语文教育发展的桎梏。

三、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原因

从高考反馈的信息中,我们看到了中学语文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高考语文试题数量丰富、内容精深。这些试题启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人们意识到,很多试题应该是母语教育重要的内容,在以前却忽略了。例如,判别语句的优劣,这已经成为语文科常见的试题。现在,考生回答这类试题仍然只凭借语感和经验。汉语修辞学在这方面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依据。怎样鉴别句子、句群及作品的言语质量,在同义手段、同义结构中如何选择最佳表达方式,这些应该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却被理论语言学忽视了。而语文教学一向习惯于从现成的经典理论中移植教学内容。语言学中没有的,语文教学也不讲,于是造成该项内容的空白。出台鉴别语句优劣的试题,击中了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的空白。我们不能总让学生凭语感和经验断定言语质量,语文界对此应该做出理论的阐释。类似这样的教科书上没有,而高考试卷已经考出来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基数是多少?应该有个较为具体的规定。现在我们只能抽象地说:多多益善。阅读理解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回答语文试题时,总是“跟着感觉走”。训练语文能力要有理论依据,没有理论指导的训练是盲目的、低效的。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成为扼制语文学科发展的瓶颈。

2.高中语文教材亟待更新。全国统编的高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文选型课本。这种教材是30年代由叶圣陶等语文界前辈倡导的。其优点是课文按体裁组元,便于读写训练。缺点是知识不系统,阅读理论浮浅,作文没有教材。现在,语文高考试题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语文课本却几十年未变。试题的超前和教材的严重滞后,使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处于尴尬的境地。语文高考内容教材上没有;课内的教学内容高考大多不考。语文教师不知该讲些什么指导应考。高中语文实际上在做有“课”无“本”的无米之炊。教与学两方面都十分吃力。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许多模仿高考卷的试题集。语文习题集大有与课本并行成为第二教材的趋势。语文题海泛滥的根本原因是超前的高考试题与落后的教材之间的矛盾亟需一种缓解的办法。“题海”应运而生,行政干预无法使其退去。要解决语文高考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只有两条路:把语文高考拉回来,迁就陈旧的教材;肯定高考试题的方向,更新语文教材。显然,选择后者是历史赋予语文工作者的责任,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召唤。

总之,中学语文,尤其高中语文教学目前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高考,而主要在教材和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应讲授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应尽快更新换代。不能总是诅咒“题海”,语文“题海”是富矿,有待我们去“披沙拣金”,锻铸新世纪需要的新教材。

在本世纪的最后20多年里,高考语文推动了汉语母语教育的发展;由于出题倾向和某些试题存在不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因素,它对中学语文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高考仍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深入研究围绕高考所出现的问题,既不断地完善考试,也改革教材教法。在新时期,当我们翻开第一张语文高考试卷时,中学语文尚百废待举;当21世纪即将到来时,中学语文已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母语基础教育的专门学科。在廓清目前出现的困惑以后,我们必将迎来语文教育的新世纪。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性质管理论文

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讨论,始于1987年,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回顾语文教育人文性这一热门话题的讨论历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搞清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人文”和“人文主义”?“人文”二字,在汉语中是个古老的词汇。《周易·贲卦·象传》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主义,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sa,意即人性、教养。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中世纪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在西方,通常认为包括语言、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哲学、历史等学科。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运动从14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兴起,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科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出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相信人力的伟大,称颂人性的完善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

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2.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思考始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一批年青的语言学家开始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语言现象,给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发。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申小龙先生在1987年第8期《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一文,首先提出了汉语人文性问题。他在文章中认为:传统语文研究以人的感受去拥抱汉语精神,运用辩证的两端来具象化,用简单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语感和体验,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整体上把握语言特征。这从现代科学的意义上说,固然缺乏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逻辑分析的严密性、概念表达的明晰性,然而它对于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有很大特殊性的注重功能、注重内容、注重韵律、注重意会,以神统形的汉语来说,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长处。然而恰恰是在这一方面,诞生于本世纪初的文化变革中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义无反顾地用西方语言研究的科学传统取代了汉语的人文传统,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代价沉重,丧失了整个传统语言研究的精华——人文性。

语文教育界则由上海陈钟梁首先提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他在1987年第8期《语文学习》上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一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思考。

80年代中期,在语文教师队伍中有两种追求:一种是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其中表现最为强烈的就是设想编写出一套中小学语文学科分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坐标的横轴上排出语文知识讲解的内容,纵轴上列出语文能力的训练条目,使教、学、考三者都有依据;与此同时,希望制订出一个能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评估一堂语文课乃至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项目与方法。总而言之,力求科学化,这是一种科学主义的思维方法。另一种是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只能起到消极的束缚作用。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思维方法。陈钟梁老师从一批年青的语言学家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语言现象中得到启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指导改革开创一个新局面,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

3.1990年《语文学习》(第1、2期)发表了魏书生老师《论语文教学的科学管理》一文,该文系统地总结了魏老师对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和体会。上篇谈“建立计划系统”,共6大类列34件和语文学习有关的事,下篇谈“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反馈系统”。这并非是一篇争鸣的文章,却引起了江西青年语文教师程红兵的注意。1991年11月,程红兵老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一文,副题为“与魏书生同志商榷”。程老师认为:“教育不能离开人,教育的科学性不能离开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这篇文章虽没有提出“人文性”但批评的武器就是人文性,是一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论争。

4.1993年1月,山东韩军老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一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强化“人”的地位。要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注重语文教育。作者的这些观点对于纠正语文教学中的某些弊端,无疑是对教师有一定启发作用的。但是韩军老师的这种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的观点,是移用了近年来一批年青语言学家的观点。如申小龙认为:“人的语言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的共同性。它依附于社会而存在,依附于社会而发展,具有人文性——社会的属性。社会性,或者说人文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韩军老师则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申小龙认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义无反顾地用西方语言研究的科学传统取代了汉语研究的人文传统,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韩军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辩证的语言感受”。申小龙认为中国人“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把世界看作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由此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维形式”,“所强调的都是互相融合、沟通的作用”。韩军老师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生命整体和部分的彼摄互融,‘天人合一’,重混茫和会通。”申小龙认为:“语言学界这种‘科学’的强盛,‘人文’的淡化,对于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的汉语语言学来说是一种畸形发展。”韩军老师则认为“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失。”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沟通关系。

5.山西王朝清老师对韩军的观点提出了商榷。他在《语文学习》1994年第3期发表了《要辩证法,不要绝对化——兼与韩军商榷》一文。王老师认为:韩文陷入了绝对化,“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只片面强调差异,而完全忽略了同一。‘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都是为了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殊途同归,而且互相渗透,各有所长,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互相依托、互相补充,而绝不应该完全对立和排斥。”针对韩文的观点,王文认为这些观点在哲理上讲不通,“在实践上只能退到古代通过苦读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落后模式”。“就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来讲,彻底否定理性剖析,拒绝接受前人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只能落得如同抛弃了万贯家财的乞丐。”在语文教学中主张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王文主张“教学要尽可能把两者结合起来,但有时也需要单独安排,要重视语言的直觉感悟,也要重视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系统化”。

在同期《语文学习》上,湖北毛光伟老师发表了《教育与训练兼顾,规范与自主统一》一文,就语文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作者认为:“不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忽视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一基本事实,不给语文训练以恰当的位置,语文教学就会像醉汉一样左右摇摆,甚至摔跤。同样,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尤其是缺乏整体观念的‘工具论’,忽视语言同自然界、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既属于认知领域,也属于价值领域这一根本特点——人文性,语文教学就难免成为不顾及人的完整心灵的‘教学’,只会停留在语文训练这个档次上,难以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真正的人的语文教育。”作者得出结论说:“训练与教育、教养统筹兼顾,相辅相成应该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界最需重申和突出的原则之一。”

同年9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尚文老师的专著《语文教育学导论》。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重要的课堂。但是过去的语文教育理论,只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价值,而对其重要的人文价值、美育价值却大大忽视了,他从本体论的角度认识语言,以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为逻辑起点,探讨了语文教育的价值、任务、内容、机制和方法。

6.1995年6月《语文学习》发表了于漪老师《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编辑部很重视这篇文章,专门加了“编者按”:语文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出路何在?关键何在?该文提出“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须弘扬人文”的观点,值得认真一读。全文分四个部分:一、关键在性质观;二、准星发生偏差;三、究竟怎样定位;四、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于老师认为:近年来,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文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正是从改革弊端出发,于老师给语文学科性质重新定位:“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怎样弘扬人文呢?于老师认为:第一,既要注意语文形式,又要注意语文内容,重视语文文化内涵的挖掘;第二,要看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第三,赋予人文以时代精神,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第四,开放语文教育空间。1996年4月15日,《文汇报》在“教育园地”专栏发表了于漪和程红兵《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于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她的语文教育的性质观,她说:“语文教育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二者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钱梦龙老师也持这种观点,在全国青语会成立之前,钱老师寄语青年教师,在《语文学习》1995年第7期上发表了《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强调“塑造健全的人格”,而现状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钱老师所期望的“目中有人”的教学,也就是要突出人文因素。

7.1995年12月,《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5.4)发表了董菊初老师《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这篇文章从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应抱什么态度,以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董菊初老师系统地考察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种哲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针对韩军老师的观点进行了论争。董老师认为“凡是发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理性的时候,语文教改就出现起色,反之,语文教改就受到挫折”。“在今天倡导‘天人合一’,反对‘主客二分’,更是不合时宜的”,这是“神秘主义的教学原则”,遵奉它,“那我国的语文教育还只能固守模糊、混沌、不可捉摸的‘黑箱’状态”,谈不上什么科学性,“语文教学也只能凭自悟、体会,或是随意,散漫,少慢差费”,谈不上高质量、高速度和全面提高。董老师还对韩军老师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韩军老师的结论是:“要卓有成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动摇人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两个观念:一是科学主义理性哲学观,二是建立于其上的现代语言观以及由此衍生的写作学、阅读学、修辞学、文章学等等。”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及其研究要卓有成效,离不开科学理性精神及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现代语言学、修辞学、写作学、文章学等知识的学习、渗透与运用。”董老师说:“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方法论原则有着明显区别,都不能强调过头,过分强调人文精神,便有可能排斥科学理性,导致模糊笼统和神秘主义。所以必须使二者相互交融与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与融合。”

8.1996年,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工具性成为语界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徽陈军在《人道主义,写作教学思想的灵魂——试论新世纪写作教学的战略》一文中认为,“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工具说’不是单就语文本身作一般的学术探讨,而是从‘民主’和‘人道’的高度发出的呐喊。”接着。作者分析了叶老“语文工具说”产生的思想背景。作者认为,应从尊重“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高度改革作文教学,使写作教学变“应试教学”为“育人教学”,“成为让青少年在新世纪中确立自身地位、实现自我价值、发挥创造才能的‘助跳板’。”

在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鸣中,张志公先生发表了重要见解。1996年2月,在《语文学习》发刊200期纪念活动中,记者采访了张志公先生,张志公先生说:“现在,颇有一些人,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科学因素太多,要加强人文性。我有些不同的想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的深入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又说:“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我不反对,但把它与科学性对立起来,就走向了极端。过去,我们是人文性与科学性都谈不上,我称之为四不像。把多年来语文教学没搞好的原因归结为强调了工具性,搞多了科学性,就离谱了。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强!”刘国正先生在《课程·教材·教法》(1996.7)发表了《我的语文工具观》,刘国正先生认为:“十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是刘国正先生在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语文工具观。

这一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研究语文性质的文章。江苏马智强在《中学语文教学》(1996.4)发表了《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作者认为:“思想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传播道德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他批判“工具说”说:“‘工具说’的谬误,在于把语文教学的形式上的任务当作了根本性任务,把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教育,当作只供技术操作的‘工具’来看待。”李海林在1996年第5期《语文学习》发表了《语文工具论批判》。这篇带有挑战性的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语文工具论进行分析批判。作者只破不立,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语文学习》在1996年第7期发表了沈杰的文章《语文教学“整体感受观”》。作者说:“语文教育界需要反思”,“对‘工具论’的片面理解和宣传,使语文教学走入怪圈起了不好的作用。”走入了什么怪圈呢?走入了只强调语文形式而忽视了语文思想内容的怪圈。

9.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关注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是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三位一体”的消极现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见利忘义等现象毒化了社会风气,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以不可抵御的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和精神的各个领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一些知识分子也弃学从商,离开了自己依恋的学术阵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热切地寻找着摆脱危机的办法,真诚地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复归,营造崭新的心理环境。于是,语言学界首先张扬起“人文精神”的大旗。1993年6月《上海大学》,由王晓明等几位中青年学者发表了《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在文学界提出了人文精神的话题,意在商业主义浸迷中倡导崇高与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想,力图阻止魔力无比的金钱摇撼文学殿堂。1994年第3期《读书》杂志以《人文精神寻思录》为题继续开展讨论,此后《文汇报》开展了“人文精神与文人操守”的讨论,《东方》、《传统与现代》等杂志也先后参加了讨论。1995年12月8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作了《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的报告,主张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在这种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讨论加强“人文性”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语文教学,作为具有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任务的语文教学,加强人文教育,尤其重要。但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什么关系?如何给语文学科的性质正确定位仍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这场讨论还在深入,我们期待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上海正在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旨在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那么,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上海的实际提几条建议。

第一,加大改革课堂教学的力度,切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它同样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据统计,学生在校9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而语文是大学科,占的课时最多,所以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虽非一无是处,终属小修小改较多,总体突破不大。表现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缺乏“运用”性质的训练:教学媒体、手段单一;教学节奏拖沓;教学效率不高。

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切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如,课堂中的主人究竟是准?从理性上谁都不怀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实际中,究竟谁围着谁转?教师手捧教案,当然绝不否认认真备课的重要。但教师究竟是目中有“人”,教书育“人”,还是像节目主持人那样,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40分钟看来颇热闹,其实学生无半点“自由”相反,课上得不理想,责任还在学生“配合”得不好。

怪学生“启而不发”。又如,教师强调教学进度紧,时间来不及,上课时提问、谈话、?训练反馈等总让好学生承包。?有人听课更是如此。教“好学生”,还是“教好”学生,是个绝然不同的概念。而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如,教师的很多课堂用语、指令式表扬,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等等,都说明教学观念还需要更新。

具体如何操作,我个人认为,当前要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每一个学生。

1.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人把现在课堂教学中化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则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点拨下,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能认认真真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质。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反之,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

如阅读课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读懂,要让学生有一个“读——悟——回”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自己不主动质疑。而“质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现在教师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教学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实质上,指导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新旧知识之间发现矛盾,能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那么,语文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有效。

如《中彩那天》,父亲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却“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还“咆哮着叫儿子滚开”,这不是很矛盾吗?当汽车还掉以后,“这是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一对反义词又是一个矛盾。又如《天窗》一文,描述透过天窗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神奇的夜”,而以往学到的知识都是“寂静的夜晚”,这又是为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看似矛盾、实质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通过读书、领悟,解决了这些疑问,就获得了相应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是:“自学——质疑——导读——释疑——悟读——练习(应用)一一存疑”。这样周而复始,螺旋上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力。

具体教法可以多样。但模式、规律相通,而优秀则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掌握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这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前提。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励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习的动机,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最佳精神状态,使每个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为其个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矗这就要求以课堂教学力主要渠道,以素质教育为战略目标,加大改革的力度,使语文教学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何况,多读多写就是学好语文的传统经验。但目前小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而课内的阅读量又偏少。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材的篇目减少,识字量减少,作文的次数更少。然而,减轻应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前提则是为了提高质量,所以对为了应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式的大运动量训练应该彻底摒弃,而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

如在低年级可以开发学生的早期间读。低年级应保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量,应让学生多读注意的读物和儿童书报等。可以在课内加强指导、因为低年级的课文结构相似,往往是通过举一反三来说明一个道理,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去搞一些形式化的“训练”。如果能扩大一些容量,加快一些教学节奏、腾出一些教学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扩展阅读,效果将会更好,反之,将“阅览与自习”“语文活动课”都用作补课,恐怕就会得不偿失。

而中、高年级则要进一步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所谓真正的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地读。持久地读,有效地读;而阅读的方法可以有精读、略读。泛读……在阅读过程中作些读书笔记等。

第三,作文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其“童心”“童真”“重趣”。

作文教学历来流派众多,研究与争鸣一向十分活跃。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结合实际,讲究实效,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来改进作文教学。

作文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小学生应以“记真人,叙真事,写实景,抒实情”为宜。

但作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它是一项综合训练,有着双重转化的过程: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小作者的认识,再转化:为语言文字、因此,即使有了生活与思想,但找不到相应的语言文字,也是难以表达的,同时,写作技巧的指导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写什么”与“怎么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但目前的作文教学又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积累”与“倾吐”的关系,不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奉命作文,害怕作文。

素质教育的优秀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个性,还其“童心”“童真”与“童趣”。

如一位二年级的男孩子,每天由妈妈骑着自行车送他上学,看到妈妈很累很忙,他就很动感情地写了一篇《假如我是一头大象》的短文。概述于下:瘦弱的妈妈每天急急忙忙地骑着老坦克送我去上学。我长得很胖,背上还背着个大书包,看妈妈累得直喘气,我真想变成一头大象,那该多好啊!让妈妈坐在我的背上,她的包挂在象鼻子上,我送她去上班……另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写了一段话:“妈妈每天下班回家,累得直喊腰酸背痛。我很难过,可是又帮不上忙,后来我想,还是给妈妈敲敲背吧。我用力敲呀敲。妈妈笑了,说:‘舒服多了’。”

这两件小事都来自孩子的生活,却抒发了真情实感。不乏童趣,又体现了一片赤子之心,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作文教学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写作动机,产生习作欲望,教师在作文过程中加以指导,使作文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一种需要。

第四,严而有格,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奠定基础,教师进行严而有格、持之以恒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用,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是一个人素质良好的表现。

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首先要严而有格,操作目标要十分明确。

明确目标后,要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就可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净化、美化语言环境。

社会上的大环境且不说,校园里、教室内都应该营造一种积极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讲台上的课堂用语,在与学生交谈中的生活语言,在批改作业中的书面语言等都应该规范化,有一定的文采,不能随心所欲,教师的书写更应做到规范。

让我们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共同努力吧。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结合管理论文

续写首先在读。读是基础,续是主体。续写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的好坏,所以一定要细心认真地读。读有三要:辨文体、明中心、看思路(文脉)。读后是写,写的关键是要与提供材料文体一致、中心一致、思路一致、对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要求围绕中心作合理想象。续写人物,则按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想象人物的活动与结果;续写事件,则按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和所供材料的语脉,想象事件的发展和结局。同时,写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发展不要单一化,要尽量写出层次,体现一个过程,“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题示例一

续写《项链》(高中第三册)

题解

小说以刻划人物为中心。主人公玛帝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她地位低下,不安寒伧,艳羡虚荣,追求享乐,为此付出了十年青春作代价,但她从无悔改之意,在困境中还常常会“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据此,续写仍要表现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可写她欲重拾旧梦,或写她对佛来思节夫人的嫉妒、怨恨,或写她像范进那样喜极而疯等。但若写她吸取教训,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则有违原作本意,与原作中心不相吻合。

构思示范一

听了佛来思节夫人的话,她百感交集,眼前叠现出当年舞会的情景和十年辛勤劳作的艰辛。但她想得最多的还是过去的那些梦想:舒适的居室、名贵的佳肴、漂亮的服装、亲密的男友……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是假的,那就意味着还能重新得到三万五千多法朗,这么多钱足够自己重拾旧梦。尽管徐娘半老,但可以借助脂粉来掩盖粗糙的皮肤和皱纹。她问佛来思节夫人有没有带现钱,她想先借用一下,马上去买脂粉,买漂亮的衣服,身上的这些衣服她是一刻也穿不住了。

构思示范二

她看看佛来思节夫人那张雪白粉嫩的脸,又看看自己粗糙的双手;看看夫人珠光宝气的打扮,又看看自己的一副穷酸样。想到自己这十年来的艰辛、屈辱,气不打一处来。她猛地挣脱夫人的双手,愤怒地对她喊道:“你这个虚伪的家伙,你那么多的珠宝,原来都是假的吧?怪不得当初你能这样爽快地借给我。你为什么要拿假东西蒙骗我?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赔我青春……”

构思示范三

“那么说我也有一根真正属于自己的钻石项链了!或者有三万多法郎了!”她哈哈大笑,一边嚷着:“我有钻石项链了!我有三万多法郎了!”一边跌跌撞撞地走了。路人投去惊异的目光,她瞪着他们,又指着自己空空的脖子说:“这是钻石项链!你们眼红了不是?”她看到行人就拦住他们,要他们欣赏她的“钻石项链”。人们叫来了警察,把她送到了疯人院。她对医生说:“你们怎么让我住这样差的房间?我有三万多法郎!我封你们做我的管家,去给我买一座别墅,里面要装饰东方的帷幕,挂有古式壁衣,陈设精美的木器……”

文题示例二

续写高中第四册第二单元后《鞋》

题解

材料中是用侧面来写的手法。大个子军人没有出场,但我们从鞋匠和瘦军人的对话中可感知“大个子”军人的高大形象;生活上艰苦朴素,战场上勇往直前,意识上总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是人民子弟兵的缩影。如果续写只是小鞋匠回忆大个子军人来修鞋时的情景或想象大个子军人失去双腿后在医院里的痛苦情状,显然是既不能突出中心,也无助于刻划人物形象。那么,我们能不能顺着原文的风格,给大个子军人添上浓浓的一笔呢?

构思示范一

小鞋匠心里猛地一震,军人们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在前方不惜流血牺牲,而我却还要收什么保管费,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渺小啊。他的脸上一阵阵地发热。他拿出一块干净的布,仔细地把鞋擦净,在夕阳的映照下,鞋面更加光亮了。他小心翼翼地将鞋收好,留作纪念。他还打算明天在鞋摊上竖一块牌子“免费为军人修鞋”或是“免费为老弱病残者修鞋”。

构思示范二

小鞋匠觉得手里的钱好烫手,当初他来不及取走鞋是因为先让别人补啊,而我却……他赶紧叫住军人,说:“他失去双腿一定很痛苦吧,请代我送束鲜花给他。”军人说:“他很坚强。”“那么就用鲜花表达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对军人的敬意吧。”他从附近的花店里买来了一束鲜花。军人笑了,小鞋匠笑了,在晚霞的映照下,这花、这笑显得分外灿烂。

构思示范三

小鞋匠愣住了,手里的钱和鞋掉在地上也不知觉。他想起了大个子魁梧的身躯和那张英俊的脸,他想起了那天大个子给他讲的战斗故事,他想象着大个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不禁后悔万分,他拍打着自己的头,“我好糊涂啊。”他想追上瘦个子军人去表示一下什么,但他已消失在马路尽头。“我也是男子汉,为什么我就这样没血性?”他捡起掉在地上的那双鞋,拍去尘土,把它揣在怀里,然后朝瘦个子军人消失的方向走去。他望了望满天的红霞,脚步迈得更加坚定了。

文题示例三

有一群鸟雀要飞来了,捕鸟的人布了一张大网在林中等候,结果网到了不少鸟雀。有一个人在旁边仔细地观看,发现每一个鸟的头只钻进一个网眼,他心里就想,捕鸟何必那么麻烦地要把许多网眼结在一起呢?

于是他就……

题解

这是一则寓言,故首先要把握寓意(中心)。黑格尔说:“一只手如果和身体分离,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网眼离开大网就失却了功能和作用。“他”不懂得事物是有联系的,而是孤立地看问题;“他”急功近利,不懂得欲速则不达;“他”有侥幸心理,不懂得偶然当中包含着必然……”“他”的想法必然行不通,“他”的做法必然失败。

构思示范一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对捕鸟人说了,捕鸟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他想,对这种人讲道理未必听得进,还是让事实来教育他吧。捕鸟人任他按自己的设想,把网剪成一个个网眼,分挂在各处。两人静候在林中,不久,一大群鸟飞过来了,好几只鸟触圈了,可是圈儿一摆,鸟儿擦圈而过,结果一只鸟儿也没网到,他看着那些晃动着的圈儿,似乎明白了什么。

构思示范二

他不无得意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捕鸟人,捕鸟人听了哈哈大笑,然后顾自干自己的事,并不理会他。他觉得受了辱,很不服气。回家去结了很多绳环,然后分挂在那张网的周围。心想:我先在你的网外围把鸟套住,看你还嗤笑我不?可是飞进林子的许多鸟儿偏偏越过绳环撞在网上。他不禁跺着脚骂那些在网上挣扎的鸟儿:“活该!你们这些睁眼瞎,我那么小的绳环你们看得见会避开,这么大的一张网你们却看不见,要死么也是死在我的绳环上简单便捷呀,你看上吊的不就是一根绳子打个环嘛,你们真是一群笨鸟!”

构思示范三

于是他就回家取出一根绳子,把它剪成一小段一小段,打了很多绳圈。他来到林中,把绳圈一个个挂在树枝上。他得意地边吹口哨边想:这多省力啊,只花了几十分钟一切就绪了。他靠在一棵较隐蔽的树上,打着如意算盘,如果捕到的鸟少,就烩、煨、炒,做几个可口的菜;如果捕得多就到集市上卖。心里想着,似乎闻到了那些美味佳肴的香味,似乎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鸟儿倒是很多,在绳圈周围飞来蹦去,可就是一只也没钻进绳圈里。他等啊等,天黑了,饥肠辘辘了,还是一只鸟也没捕到。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管理论文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为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为此,信息技术必须加强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双赢。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含义

我们先来说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二是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级阶段,可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似,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从这点看“整合”昭示着这样一种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

语文教学面对的既是未来的挑战,也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更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补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这一改革,不会割断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标、条件、方法都与以往的语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迈出去,迈得高远。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比如上网,在怎样使学生善于搜索、筛选、鉴别、处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上,在怎样良好地体现师生“主导——主体”关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老舍。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内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安研究别人对他的评价……接着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老舍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此时,你可以看到全班50多个同学都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照片、而且欣赏了话剧、电影、戏剧、还聆听了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言。本节课扩大了阅读量,体现了电脑的先进快捷,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3、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创新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论。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优秀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许多专家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能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渠道,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广阔空间。

(1)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

(2)教会学生整理信息。

(3)针对疑点,筛选信息。

(4)引导学生运用信息。

(5)互相交流扩大信息。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且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促进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3、裴娣娜教授《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发展性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学科论文:语文学科过程评价论文

赞科夫说冒号“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1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生评价1直沿用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这种评价方法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惟1标准,强调的是对人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其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更高1阶段学习的人,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优秀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的“3化”是冒号1.评价主体互动。2.评价方式动态化。3.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1、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1种综合性评估。这1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1学期或某1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结性测查;这1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1学期、某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1种目标参照性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1学期、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1课、每1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1学期、每1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1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2、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1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1千个人眼里有1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1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1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1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1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1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1种满足,1种驱动。

3、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1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冒号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1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1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1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4、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1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1步。可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冒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冒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我除了给他1个“优”,再写上1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作文呀!”当1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1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冒号“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1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

综上所述,过程性评价是1门艺术,艺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注重语文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无疑会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1种满足,1种驱动,从而为孩子成长增加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