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7 04:1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职高语文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职高语文教学方法对教学的作用
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进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能更适合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能让教师把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教学方法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他们在学习知识时会感到困难,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影响。如果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考虑了教材内容,又考虑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那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进行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被积极主动的探究所取代,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是重要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探究,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师生积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一)重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
职高的学生自信心缺失是普遍的现象,通过对学生兴趣类型、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调查分析,职高教师可以用多姿多彩的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归纳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可以科学地布置作业,综合运用课堂内外的多种要素,使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促进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三)教学资源利用
在进行教学方法的运用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资源在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得到有效运用。
(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的进展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关注。一切好的教学方法设计都要从学生开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能力。职高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载体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学习状况,那么教学就成了无水之源,教学方法就成了空谈。所以,教师要和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的知识比让教师灌输得到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能更好地进行运用。所以,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2.创设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知识进行探究,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在积极调动思维的同时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对语文知识探究积极性的提高。
3.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职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语文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导他们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既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又能通过吸取其他同学的思考方法来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
三、结语
总之,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能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时,不是照搬照用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教学方法能更适合学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对知识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使职高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潘波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构筑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良好的环境能产生使人积极向上的感觉,并创造出良性的发展路线”。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还是高职学校而言都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创设能积极改善每一个人。它打破传统教师的“专制”现象,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在教师眼中,学生不应只是教育对象,而更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主体。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激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个人意见,进而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教室环境和教学气氛的改善,使学生逐渐消除对课堂教学的紧张感,能够放松地自然而然地参与教学,改变过去被动听课的状态。同时,教师还可以改革教室空间及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达到创建民主的课堂环境。如笔者在教学《雷雨》课文时,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网络观看电影《雷雨》。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从影片《雷雨》中剪辑下来的“雷雨之夜”电闪雷鸣的镜头,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听觉冲击创设氛围。随后在对教师空间进行改革,把教室内的桌椅腾空置两侧,让学生再来选入角色进行话剧表演,在亲身体验了角色后,领悟起来更加容易。通过这些经典视频及角色带入,使语文教学环境更生动自然,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改变职高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二、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这么认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中最活跃、最不可缺少的主干。大多职高生因为中考落榜进入职校,语文由原来的主科沦落为副科,学习兴趣更加不比往前。正因为这样,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注重培养、鼓励学生对语文材料的自主阅读的习惯,便于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其次,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时代背景、形色人物、描写事物等有质疑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最后,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要重视,在职高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例如笔者在执教鲁迅小说《阿Q正传》时,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可以率先让全体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以在初步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后,使他们能对人物有初步的看法;其次,在观后诵读范文后,针对时代背景对不同人物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设问出系列问题:举人老爷的乌篷船来未庄做什么?什么时间来的?说明了什么问题?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识,现在却排了个“转折亲”反映了什么问题,等等。最后,根据学生领悟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并根据自我认识在网上搜集材料,以《说不尽的阿Q》为主题,每组学生进行组内研究某一问题,形成主要观点,制作网页,进行班内交流。在这样的主体发挥中,学生由最初从电影了解到课文的深入,在至自行搜集材料进行自我认识,效果自然比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效率更出色。
三、灵活运用教学法,使课堂行而有效
职高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往往在学生上缺少紧张感,其课堂自觉性、积极性较差。而由于职高其他的专业课具有实验、操作、实习等特点,往往要求更多的灵活教学方式,而这个理念同样适合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心理学认为:单板单调的刺激使人疲劳、注意力降低,多变的刺激能促发精神焕发。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不仅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送信息,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接收信息。笔者课堂实践中,主要运用一下集中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
①巧置悬念激趣: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②创设情境致趣: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
③利用朗读促趣: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的方式很多,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④采用角色扮演:运用角色变换训练,使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利于调动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⑤利用现代手段: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好处。
⑥下放评定主权:把自评和互评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主动的最佳学习状态。如作文教学,可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学生也可以平等地参与评教。
四、结语
总之,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目的。
一、制定学习计划
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职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指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不大,这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使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很难,不愿意对知识进行探究。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时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目标。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执行学习计划,使学习的目标能逐渐明确,并朝着制定的目标前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和知识体验,来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目标和自身的元认知体验逐渐丰富。要让学生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运用检验的方式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丰富元认知体验拓宽知识的深广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畅谈,通过自评和互评来检验学习的成效。
二、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促进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职高学生一般都对专业课的知识比较重视,而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投入的精力不大,这就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时积极性不高。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专业课上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探究,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就业导向,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对他们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从对专业课的重视到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花卉园艺专业讲“调查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鼓励学生到市场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要密切配合,在配合中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阶段性”同步提高,语文教师提供资料,专业教师形成相关的技能练习资料库,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使之真正做到把语文素质提高与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机结合。
三、重视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不只是记忆和积累大量的字词句,在教学中还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通过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到课外,通过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语文知识的内涵。例如,在教室里开办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中外名著、政治历史等等书籍放到图书角中,让大家一起分享图书。通过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周组织学生出一期语文小报,让学生主动收集各种资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对知识进行了探究。为了使语文小报的内容完美,他们通过查阅、收集等各种途径来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同步提高;还可以进行猜字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不断收获语文知识和体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兴趣,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强化、语言的正确运用、书写规范的要求来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在兴趣的指引下对语文知识进行积极探究。提高职高语文教学效率,需要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作者:徐玉红单位:河北省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补充旅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旅游文学素养
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旅游文学素养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职高各专业用的是一样的语文教材,与专业不紧密,校本教材缺失,这是导游专业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瓶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多为学生补充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观沧海》《岳阳楼记》《望庐山瀑布》《钱塘湖春行》等,或写景,或抒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陶冶学生性情,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旅游常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与旅游和文化相关的文章时,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收集与此相关的文学作品,开发专业化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以更好地为导游专业学生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将学生纳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与本地区、本省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认真研读,就此来展开丰富的交流与讨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收集国内风景名胜,历代文人所留下的墨宝,将这些作品分门别类,并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等,从而制作出特色化的语文教学素材。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了解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作品,可以通过此类文章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实现语文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突显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二、加强口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
与其他专业相比,导游专业对口语有着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导游人才要具有良好的口才。一是要规范口语,避免方言的影响,要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表达时要条理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三是说话要得体,掌握交际的方法与技巧,具有很强的交际素养。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还要以导游的专业口语要求来制作实用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更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展开与导游相关的口语训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导游专业口语水平的提高。如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来表演旅游的整个过程,包括日常交际口语、接待口语、导游服务口语以及酒店服务口语等。全体学生全程参与,轮流扮演相关的角色,从而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旅游场景之中,让学生展开真实的交流。学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更能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更能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导游职业,从而更有利于学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旅游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专业写作水平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导游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为此,我们要重视写作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记叙文和说明的写作训练。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上的例子来讲清写作的要点,同时要加强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将这些写作知识真正内化。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旅游应用文的写作,如旅游解说词、旅游商品说明书等,采用优秀作品示范讲解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更轻松,从而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课外学习指导,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上,而是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1.推荐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更愉悦,更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如各地民俗文化、古诗词鉴赏以及语言艺术等类型的书籍,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文化修养与专业技能。
2.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参观附近景区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切身体会,这样都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导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职高导游专业的语文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将教学的改革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者:田丽华 单位:河北省涞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教学现状要点分析
大学语文内在的文化内涵性不言而喻,因为大学语文在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培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内部大学语文教学呈现了敷衍教学态势,文化知识潦草讲解将学生自身文化审美教育内容和学生自身文化教育需求内容等所忽略。高职高专院校机构领导人和教师发表过言论,校内学生课程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数学生自身语文知识掌握能力低下,基础知识极差,语文知识自学能力也偏低,还有就是,此类学生一般都是将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内容放在首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学习任务,大学语文教育便身处窘境。高校语文教师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将语文基础知识讲解放在工作首位之上,范文解读是现下高职高专学校旁边学习的语文内容,再无深度教学内容出现。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其实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收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熏陶和大学语文教学上的精神启迪以及相关的语文内在审美享受等。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涉及学生自身趣事见闻,学生们便会滔滔不绝发言,但一面对教材就会索然无味,心有余力不足。
二、对策要点分析
(一)定位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教学课程,此时可以拿其与高校公共课程“毛邓三”相互比较与分析。需知,高职高专院校政治课开设标明高职高专院校旨在运用统一教学手段去进行公共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机构均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进行了评估与规定,素质教育开展的整个过程中,两课建设尤为重要。从评估标准中可以明显看出,职业道德教育中,人文素养必修课教学和对应选修课教学以及选修课讲座内容等也应被纳入其中。人文教育与大学语文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运用良好教育管理手段和干预手段赋予大学语文课程高保障能力和续航能力是当前重点内容,也是急需得到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大学语文以高等教育基础课程形成产生,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和学生自身写作能力,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对其重视起来,不再允许大学语文边缘化现象产生。高职高专院校本身要采用强制性管理方案,学生为课堂主体,但是其要对大学语文与人文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有所认知。
(二)创新教学手段要点分析
很长时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就是基本教材文本内容,高校语文教师以串讲模式为主,选文讲解过程中,遣词造句解析和对应谋篇布局解析内容等让学生晕头转向,语文教师自身也会感到教学乏味和教学无力。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摒弃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剔除原有老旧式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方案,之后在此基础上寻找方法来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学生心智主要分为健康精神内容和健全人格内容等,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责任和教学任务就在于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求能够拓宽改善学生自身思维品格的渠道与方法,现下我国相继提出了创新型社会发展特点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严格要求高效学生应该发生从知识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合理转化,同时也要朝着研究型学习方向加以转化。高校语文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执教人员,其应明确自身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进行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讲解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应从作家综述角度和研究综述角度以及相关作品议论角度出发,逐步且循序渐进的开拓学术视野,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语文的魅力。
(三)开放性课堂模式创设
开放式教学优秀就是要间接性举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外教学活动中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进行校园延伸和社会延伸。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互动和课外景观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听讲和游玩中学到语文知识,积极设置普通话演讲比赛和文史知识竞赛,在学生放假期间安排学生群体进行社会考察。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将教学活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如何学习之上,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树立大局观,旨在完善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自身创新学习精神及相关格物致知理念等。适时进行思维激发式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点拨与教师提示的基础上以研究性心态去阅读文章,学生此时要独立发现问题且独立解决问题,同时要做到:课文信息收集;课文信息处理;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熟知。运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展现出学生学习独立性和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自身潜在学习能力,使学生内心情感得以释放和表达,积极培养学生自身创新精神和学生自身创新实践能力,为后续社会实践中的语文知识运用提供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人文素养熏陶和相应的人文素养滋补等,其是高职高专整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应该通过创新手段教学和开放性课堂创设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杨莉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交朋友
在职高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学生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要活跃很多,但真正在课堂上学习的为数不多。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堂纪律就能把他们束缚住的。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特点开始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开学之初,了解学生的原就读学校。学生入学之前都要填写档案表格,教师可以翻阅这些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在校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的一些情况。(2)向已经教过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脾性特点。如果是新上任的教师,可以从已经教过的教师那里询问一些学生的基本情况,上课听课状态、课堂表现、有无违纪情况等。(3)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学生来到学校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朋友交往、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对教师比较尊重,减少课堂危机的情况出现,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与学生做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接触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与学生约法三章,制定课堂纪律
从大的方面来说,职高的学生虽然活泼一些,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违纪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所以,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上课之初,教师就要制定一些课堂上应该遵守的纪律,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才着手解决。当然学生是不愿意在课堂上受到约束的,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出于真心不想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引导的方式、方法不当,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不到教师的理解、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只能按照家长或者是教师所设定好的模式走,完全没有自主决策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处境和苦衷,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够慢慢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了。另外,课堂纪律的制定,不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非常独断。在制定纪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这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这样,即使学生以后有犯错的时候,拿出班规,学生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少,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待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不能灵活应变,导致与学生的关系疏远。要想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效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创新。语文的学习比起其他的学科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人文精神的浸润和培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这样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此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多鼓励,但是适可而止。教师在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时,要明白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每个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这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要讲究一个“度”,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升文化修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总的来说,对于职高学校的学生,我们不能像对待不同的中学生一样来管理,他们本身的学习目的就是不同的,职高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校虽然是个单独的整体,但不是孤立的,不是与外界分离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教师也要注意多与学生交流方法,用爱心感染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要善于处理与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及社会有关人员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支持、协作来影响学生。
作者:魏印平 单位:河北省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家对职高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传统职高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采取强压的教育教学手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疲于应付,课堂学习效果低下。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学生能力的成长,特别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激烈的竞争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优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职高语文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把教育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能力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排除掉,把传统教育教学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上。由此可见,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作为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挑战和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是优秀职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上下工夫。让学生在我们的有效引导下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这样就把教育教学的重点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这样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从传统被动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求知地位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研究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职高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积极地把职高语文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的教学尝试中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功。下面我就如何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职高语文教学谈谈认识和体会,希望对职高语文教育和教学有所帮助。
一、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职高语文教育教学
我们要把教育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职高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职高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框框。学生是否有效地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或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好坏密切相关。学生的学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营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用平等和蔼的态度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发挥的平台,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职高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是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敢于表现,是否敢于提出质疑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和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是严肃还是宽松。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教师必须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卸下负担,敢于提问、敢于发表看法、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激发兴趣,促使职高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小学生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教师要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参与。教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节课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在成功体验中使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职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重要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这种方法一般出现在新课程的引入教学中,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2.实施分层教学,全面教育
职高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承认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强调教学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不能是精英教育,不能只是面向优等生而忽略后进生。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必须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实施全面教育。
作者:张雪平 单位:清苑县职教中心
一、职高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拓宽师生视野,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步进入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么庞大的信息量对职高生来说不可能完全掌握,例如:综合性学习中古诗词教学,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古诗词,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通过网络收集教学资料,还能够利用互联网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了师生视野,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如学生习作:“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间风俗加以整理,形成一篇调查报告。”他们怎样调查?如何收集资料?网络给职高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当他们在网络上收集到各种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民间风俗时,心里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职高生发言多了,课堂活动丰富了,写起来会思如泉涌、左右逢源。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职高生“主动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组织课堂互动,并完善教学结构。有效利用互联网,通过多媒体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双向传递。利用网络把教学内容与职高生同步分享,当他们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可以向我们发出求助信号,和学生进行互动。充分利用控制机连接每一个学生的学生机,并观察他们的操作。在分组教学中,我们可以联通多位学生的学生机让他们构建合作小组,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让优生给学困生辅导,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充分激发职高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职高生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如在综合性学习“丝绸之路”时,我引导职高生积极探究“丝绸之路”的影响和重大作用,让学生满怀好奇之心上网查询,积极探究,通过网上收集和整理,发表看法。这样的教学培养了职高生利用多媒体积极获得知识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必须强化合作探究这一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学习的意义不仅要体现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还要体现职高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如古诗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就可以指导职高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收集相关知识并按不同标准分类,小组合作制作成古诗文集,并进行小组交流,一起分享和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多媒体技术能借助网络的优势,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培养职高生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熟读精思”,也就是说多读、深读才能有所思、有所感悟。当然,这种感悟必须有丰富的阅读量支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质的提高。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网络恰好能够提供丰富的、适合职高生阅读的材料,为他们自主阅读提供有效保障。如我在讲解《川戏》一文时,就利用网络上《川戏》的演唱材料,让学生反复听、学、看、悟,体会不同地方不仅风俗习惯有不同,还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然后要求他们从网络上收集不同地方的戏剧在班上交流,谈谈心得体会。这样学生的信息量增加了,阅读需求得到了提高,阅读兴趣得到了维持。此外,网络还能为职高生广泛阅读创造条件。广泛阅读是职高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如讲《拉萨的春节》一文时,为了让职高生走近拉萨,了解拉萨的春节,教学之前,我让学生先在网络上收集有关“拉萨春节”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说说自己对“拉萨春节”的认识和感受,并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课后要求他们以导游的身份为“拉萨的春节”写一份解说词。经过长期训练,职高生的阅读量会大大增加,自主阅读习惯会慢慢养成。
总之,通过近几年职高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能以形象生动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仅使课堂教学化繁为简,还能激发职高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地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玉海 单位: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能够丰富语文课堂的信息量和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职高语文;信息技术 ;整合
职高生的认知能力普遍不强,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出色,特别是在一些技术类和信息类的领域里。因此,在职高语文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和对于文章的解读与欣赏,只会不断增加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厌恶情绪,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课堂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职高语文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和便捷。但是一味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就会造成信息技术的花式表演,给课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完全根据自己制作的文件,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播放,以此来替代板书,这不利于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和深挖,对于学生而言,幻灯片的播放频率过高,会分散其注意力,造成课堂内容和课件画面本末倒置,忽视了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赏析和学生思维的引导。导致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和情怀显现不出来,不能实现学习语文学科的初衷和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化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其观念,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跟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如果老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分析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蒋平波师不转变自身观念,还是照本宣科,不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会落伍。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才符合当下的潮流与规律。
2.职高学校要完善相应设施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就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都比较完善,才能为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投影、计算机网络都应该齐全和完善,并且要建立学校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并不断完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找到相关的教学课件和一些教案以及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文档,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便捷。
3.师生的素养要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育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则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如果教师对于自身的引导作用不重视,那么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体结合理解就会有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针对语文教材内容收集素材、制作课件时,应该有相应的信息修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寻找一些相关的素材和内容,来进行辅助学习和了解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针对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问题的思考,以便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活动整合的策略
1.自主探究模式
由于职高生的认知能力普遍较低,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职高生学习语文的起点比较低。同样,由于职高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也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集中给老师和同学们来进行解决,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由老师集中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课外拓展性教学模式
相较于普高的学生来说,职高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这是由认知能力与认知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挖以后,即可点到为止,多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压力和难度都减小,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层次和结构,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某一个课题进行分组研究,最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这对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涉及到了各个学科。对于信息技术与相关的科目进行整合,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并善加运用。只有结合学生现有认知能力,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利用有关素材进行精巧的设计,才能够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作者:蒋平波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观点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的读者中心地位、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观念给当下的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启示,加强对其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改革开辟新的路径,推动语文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教学;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野融合
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评议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等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文学作品鉴赏活动的有效引导。随着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碰撞、融合,语文教育领域观念意识的革新也在不断深入,源起于德国后被引入我国的“接受理论”逐渐被重视,并被引入语文教育研究。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即文本在未经读者阅读和检验之前只能称为“文本”,经过阅读和检验后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利用阅读期待,使“空白点”具体化,文本才有实际意义。这一观点恰好弥补了现行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弱点,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了现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将以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接受活动为研究点,剖析当下高职高专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接受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文学接受理论,亦称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读者中心论”,强调读者具有不可或缺的决定性意义的创造,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则是读者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该理论还提出了“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和“视野融合”等重要观点。
(一)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期待视野,指的是接受主体在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换而言之,期待视野是在读者已有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定的心理预设,这种心理预设受到读者本身已有的审美取向、社会经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期待视野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定向期待是读者利用自身已有的思想、文化、知识与经验等所形成的阅读模式来认识、理解和阐释文本,具有选择、求同的定向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者的期待视野已经预先决定了阅读结果。而创新期待与定向期待恰好相反,它源于当读者已有的心理预设与文本审美价值不能统一时而迸发出的新的思维火花。就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期待视野”受到自身因素、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因素等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期待视野都不尽相同,并处于不断调整和重建的过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都会激发期待视野对文学作品进行新的创造。
(二)文本的“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具有各种未定点及尚需对无数未定性予以确定的图式化结构。其中,这些“未定点”和“未定性”给了读者填补和重新定义的机会,召唤读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情感和理解去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点和未定性,并在填补的过程中将文本的内容具体化,因而,“召唤结构”可以看成是文本本身具有的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接受理论还认为,文本所呈现的文学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并非是由于其所体现出的跨时代意义,而主要是得益于其结构的“空白点”能使人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因此,文本召唤结构所呈现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点”给予了文章最耀眼的闪光点,而且,这种独特的结构不受时间、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阻碍。从这个意义上看,伟大的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超越语言文化的羁绊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接受,正是源自其潜在的“召唤结构”能够调动、激发、引导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想象、去补充、去创造,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
(三)文本阅读的“视野融合”
“视野”一词原本意指地平线,视野融合则取其本意来表现两条地平线相交融的一种状态。而在接受美学中,视野被形象地比喻为读者在阅读前的一种预判状态,视野融合则为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所呈现出的相互交融状态。因而,人们所探寻的文本意义,既不是指文本的最初意义,也不是指读者的预判状态,而是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在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并持续存在的状态。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视野融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象、情感发生交融,从更深层次去领略作品所展现的更广阔的世界,它是整个文学接受活动的效果优秀所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文学接受活动基于“接受理论”视野,以文学作品为纽带,帮助学生个体开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和评价,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主动地选择、接受或摒弃,引导学生实施能动性阅读和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二、文学接受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态
文学接受理论强调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动参与意识,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需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感知和鉴赏评价才能实现。在语文课堂中,这种文学接受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
(一)感知。感知属于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感性认知层面,是阅读个体基于自身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背景对文本的初步认识,在语文课堂中,是指学生在感性认识层面对文学作品整体上的直观印象。它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最初步、最直接、最单纯、最有价值的阅读体验,是整个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感知,并帮助学生不断对其扩充、丰富,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欣赏。这里的欣赏是指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体验、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这种欣赏都需建立在学生个体对文学作品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寻找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思哲理,并借此欣赏感悟现实世界。欣赏的过程也是阅读主体生发并深化情感的过程。
(三)评价。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评价是重要的一环。相对于欣赏性接受,文学评价活动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一种评价性接受,是文学接受活动的理性层面。它在感知、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基于读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素养,利用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研究方法对作品进行科学理性的理解、阐释和判断,挖掘其审美意蕴和历史内涵,因而它是基于感性体验基础上的理性认知活动。
(四)反馈。反馈是感知、欣赏和评价的反刍,是学生心灵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相渗透,具有再创造性。教材中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文学意象或形象将自我生活体验和情感凝聚展现出来的方式。在语文课堂的文学接受活动实践中,学生要依靠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文学作品中属于作家自身的意象或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个人意象,这个过程也是文学的再创造,是独属于学生个体的审美意识。这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创造过程,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培养,道德情操得到熏陶,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和特有的精神享受。
三、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文学接受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文学接受活动中主体性的缺失
在语文课堂中,教学活动包含了学生、教师、文本三大要素,既有文学创作活动又有文学接受活动。学生是语文课堂中文学接受活动的主体,文本鉴赏的过程即是学生作为读者接受审美的过程,更是参与文本阅读对话的过程。但是在高职高专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仍习惯于从头讲到尾,剥夺学生自主思考、参与解读的权利,在此影响下,多数学生也习惯于不假思索、全盘接受,放弃了对文学作品的自主探究。此外,这种主体性的缺失还体现在教师身上。语文课堂中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赏析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备课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依赖教参和网络资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自我解读,也缺乏引导和培养学生开展自我解读和鉴赏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鉴赏解读文本能力的缺位
对教材进行文学鉴赏活动是语文课堂活动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感知课文中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只有培养学生独立鉴赏文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认识、感受、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文学作品的美。其次,语文课程独特的性质也决定它不仅仅只是工具性学科,更是富含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文学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美文,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艺术形象的塑造都闪耀着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和意境美。文科的审美特质也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教学性质,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只重视文学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鉴赏枯燥,文本解读毫无新意。
(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有效对话与互动的缺乏
语文课堂中的文学接受活动,并非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审美创造活动,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可以碰撞出思辨的火花,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也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教师或学生个体通过文本解读也可以与文本作者隔空对话,创造独立于文本之外的新的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应有的对话与互动往往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上。这种在追求统一答案的过程中丧失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对话与互动大幅减少。
四、高职高专语文课堂中实施文学接受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
“期待视野”是学生进行文学接受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预先结构,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文学接受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亦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情感、理解和想象与文学作品交流互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高度重视并积极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创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营造氛围轻松、观点多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对文本大胆猜想和假设、勇于表达、善于总结,在平等对话中促进自主探究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此外,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因生活背景、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这种差异性,熟知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修养,结合教材文本,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借助文本的“召唤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文学作品“召唤结构”空白的填补正是教师培养并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作为文学接受活动主体的创造力,可以通过个体任务布置、小组合作探究和班级集体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寻文学作品的“空白点”和“未知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次,要发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作用,有效指导学生填补、还原“空白点”。文本的“召唤结构”所具有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点”往往并不在表面,而是以隐喻、含蓄的形式表现,其模糊性和泛指性的特点容易误导学生理解的方向。教师既要避免对文学作品的全面剖析、和盘托出,又要适时加以点拨而不戳破,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究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并调动学生已有的期待视野,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去思考、理解,填补这些“空白”。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也能深化阅读理解,起到提高创造性阅读效果的积极作用。
(三)积极促成课堂教学
“视野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达成“视野融合”是整个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潮,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一过程是学生冲破既有“期待视野”的枷锁,与文本视野交流、碰撞、激辩、融合的佳境,是开展创新性、创造性活动的关键,亦是培育和提升学生文学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捷径,因而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想方设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达成这种效果。首先,在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隐喻式的课堂,通过设置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学作品的“空白点”。通过巧用教学留白艺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中寻求视野的融合。其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作,可以通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结合文学作品,发挥想象力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在重新融合中形成审美的共鸣,升华情感。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多角度解读,将课前预习解读、课中讨论解读、课后复习解读三者进行对比,逐步逐层深化理解,促进融合。接受美学重视读者地位、鼓励读者参与文本创造的观点对于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文学接受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希望引起语文教育同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对文学的读者参与观念与语文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改变语文教师的学生观、阅读观和教学观,给当下的语文教育带来一缕新风。
作者:李鹏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运用“动态完形”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的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进行“二次创作”,唤起大脑皮层中的“场效应”,使得原本只是单一的、静态的视觉文字,创新成为声像结合、且富于动态的多感官综合体,并大量丰富相关的内容,达到入情入境的艺术境界。具体做法如下:
一、声像同步,化静为动
多媒体的综合应用,构建起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艺术形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事语文教学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为有限的文字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声像结合的画面。许多文学作品中没能包客进去的物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精彩的动作、神态将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原本“静”的文字变成“动”的画面,增加了课堂容量。
二、虚拟时空,想象完形
文学作品所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是十分丰富的。如何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想象空间中填入最大量的创新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关键。《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虽幽必显。”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善于在教材中找到可“沿”之以“探源”的“渡”,找到这些想象空间。其次,更要指导学生抓住这些空间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在“沿波探源”过程中领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佳境。
三、适度夸张,表演完形
语文教材中情节生动曲折作品能给学生以表演余地和想象空间,为学生展现表演天资、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以及发展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创设了很好的条件。面对这样的文学作品,如果授课者还只是单纯要求学生去逐段逐句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再依照这些来概括人物的语言,揭示作品的主题,那无异于焚琴煮鹤,是大煞风景的,其效果自然是事倍而工半。但学生所感知的。仅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合,远比不上作品整体内涵的丰富。在讲授这一类型的作品时,教师要结合中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强的特点,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展其创新精神,让他们自编自导课文的内容。只要教师在要点处给予适当指点,学生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将可能更多。此外,因为表演“完形”的形式活泼有趣,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所以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好胜心。为了表演得更加出色,学生就会去不断地研究课文,去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在忠实于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地创新,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便会被充分激发起来。
四、展现个性,讨论完形
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使得同一种主题、同一种体裁的作品,在塑造典型形象的技法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广泛讨论、通过讨论、争议,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加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领会把握作者个性化的精妙写法。讨论完形,使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把握也就较为牢固。讨论也便于展示学生的个性、便于知识的相互连接,便于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多向思维的能力。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中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因为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更应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己任,所以语文课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同时语文又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应从“有效性”出发,“学以致用,有的放矢”,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学而有用、学有所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让学生学有所获,意识到学有所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要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收获,就要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他们的能力渐渐提高,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职高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思路来上好语文课,让学生充分认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要比一般的课文学习更重要,因为它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进而认识其重要性。例如在上“应用文”课时,可以精心备课,组织了一个“小小招聘会”,老师是招聘者,学生是应聘者,当场介绍自己,学生积极筹备,有几个因为表现出色当场“应聘”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学有所获,意识到学有所用。
二、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如在教《我的母亲》一文时,可以安排学生排演课本剧《一个母亲的故事》,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教师必须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在课堂的知识学习中当家做主,充分地让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知识的乐土。
三、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决不能仅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但同时,这种技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教学不仅要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四、广泛开展语文兴趣活动,鼓励投身社会实践
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比如,以“怎样培养职高学生的公民意识”“我们应该如何走进社会”等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并写出读后感。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还对学生进行学分制,适当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门选修课学习,这将给开展语文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渐普及,多媒体教学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优质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必须有优秀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疑点、难点,将教材中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清晰的概念或理论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不能只重形式,轻视实效,一味追求课件的画面、音响、动态而忽视对教材内容的钻研。
六、让学生灵动地学习教材
职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有的跟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感到陌生,缺少发自内心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就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语文教学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社会生活是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根据这一原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文章虽然是大作名篇,但与学生生活脱离,缺少时代气息。既然是学以致用,就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要注意灵动地处理好教材,一方面是从书本中找素材,另一方面是从课外找素材。
综上所述,课堂有效性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面对新的世纪,职高语文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诱发学生多种思维,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让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更富有创造性地探索职高语文教育的创新教学,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造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摘要受“普高热”的冲击以及诸多主客观原因,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缺乏活力。文章针对这方面的现状分析“教”这一方面的原因以及寻求对策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职高 语文教学 现状 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这样的规定:“语文是 学习 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职业高中各类专业所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受越演越烈的“普高热”的冲击,职业高中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学生进校文化科分数较低,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缺乏学习自觉性,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得过且过。语文作为职业高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对于职高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显得无足轻重,形同副科,许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难以施展。在三年的学习中,语文是越学越枯燥,一门生动无比、张扬着民族优秀文化魅力的学科失去了她应有的生命力。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上述状况固然有其诸多的主客观原因,但从学校、教师这一角度反思,其主要原因在于:
1、教学目标仍然显得过高,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将来对他们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普通高中学生比较,教学目标虽然作了很大的调整,但仍然手受制于语文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的要求,难以适应职业高中学生这一客体的特点和需求。2、职业高中的教育片面强调专业课,侧重于一技之长,着眼于就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认识。3、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沿袭应试教学校一套做法,不求变通。同时传统教育也制约着语文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面对经过“初升高”过滤后的学生,教师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教学效果自然是可想而之的了。
面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其空叹无奈,埋怨学生,不如静下心来寻求适合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使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渐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加强教育,转变认识,从思想上引起对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视
学校本身应摈弃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用人单位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加强文化课建设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是现代青年必备的素质,它能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学生,一定要改变轻视语文的思想,从而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朗读是把书面上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上的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思维能力不强的的职高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模仿中国语言文字的瑰奇多姿、言简意丰,感悟作家情感的奔放热烈、细腻含蓄等等。这一切都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它的优胜,而对于职中学生,应试教育已不是主流,这样对朗读的重视成为可能。重视朗读,包括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和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语文教学丰富起来,活跃起来,学生参与其中,兴趣渐学渐浓,在兴趣中学习语文其他知识目标。
三、突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升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在工具与人文之间,更应突出人文教育。职业高中的学生与普高学生比较,不仅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匮乏,还表现在其他素质上的落后。事实上,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高低过多地依赖于学生智力的高下,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取向后天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试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甚至出现“一俊遮百丑、一丑俱丑”的评价学生模式,这些都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凡此种种,职业高中担负着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任务,对学生加强做人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理应首当其冲地担负起育人的功用,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感的人生态度。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闪现着人文之光,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去鉴赏,最终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如《项链》的常规教学:认识主人公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等等。然而玛蒂尔德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代价偿还债务,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诚信吗?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对每一篇课文要尽可能地根据文章内容、学生实情确定并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依此推动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以口头作文和学生随笔为辅的作文训练形式,拓展学生作文训练的渠道
口头作文即即兴作文,它要求围绕一个话题,学生以口头语言进行表述。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种形式可以和演讲辩论结合起来,学生参与的热情会更高。随笔是当学生有一种写作的冲动时,即时将思想上的小浪花写下来,字数不限,可长可短。职高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上有所逊色,学生对有许多限制的作文缺乏兴趣,相比较而言,他们较喜欢写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果每学期减少命题作文的篇数,增加这类有感而发的习作,学生会慢慢的喜欢上作文的。
五、以服务于将来为目标,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学生将来从业所必需的与语文相关的技能,必须专门开课进行指导训练,为此有计划地开设普通话、硬笔书法、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而提出的一个努力的方向,它需要做许多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广大职高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而在这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分析我们教育教学对象(职高学生)的特征,顺势而为,最终才能有所成绩、有所建树。否则,所有的教学策略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及管理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及决策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对于班级气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班级是否和谐、学生之间相处是否融洽以及课堂上是否活跃等等。本文主要就初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班级气氛
一、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及组织者,其领导行为对于班级气氛的营造影响重大。在班主任的领导行为中,主要有变革型领导行为和交易型领导行为两种。
1.变革型领导行为
班主任的变革型领导行为,指的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倾向于经常激励学生,给学生灌输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同时担任学生的引导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信念,使学生能够拥有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懂得为他人着想。班主任通过其变革型的领导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班级里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能够在班级活动中营造一种维护班级利益的积极氛围,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施展他们每个人的个性,w验到集体活动所带来的快乐,这种变革型的领导行为能够使班级营造一种团结协作、和谐融洽、生机勃勃的氛围。
2.交易型领导行为
在日程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采取交易型的领导行为,会通过给学生分配任务以及角色要求,进而指导并鼓励学生向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班主任会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明确赏罚机制,这就促使学生自主地为了奖励去完成班主任所要求的任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个班级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进步。
二、初中班主任如何通过领导行为来改善班级气氛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观的形成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及成果,学生观支配着学生的基本看法以及教育行为,进而决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及领导行为。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班主任运用自己的领导行为来为班级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积极上进的气氛,能够帮助学生学有所成,同时帮助学生与他人及班主任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能够对于班级的整体管理也能够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2.提高班级气氛和领导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个班级的气氛与班主任的领导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相关性中,上述所说的变革型领导行为最强,交易型领导行为次之。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采取最适合本班发展、本班学生发展的领导行为,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班级中成长,给学生灌输更多正能量的东西,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班级气氛。班主任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班级气氛与自己的领导行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采用变革型的领导行为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具有团队精神的班级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并且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充满成就感。
3.因人而异、合理运用领导行为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尚未成年,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及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鉴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所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进而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因人而异,采取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合理地运用领导行为来帮助每个学生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更倾向于使用变革型的领导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被激励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信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个人的价值观。学生如果出现缺乏目标和方向的现象,使用交易型的领导行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来督促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完善自我,实现学习的目标。如果班级中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地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班主任通过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能够帮助每个学生不断地进步,促进班级在协调、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地进步。
4.关注学生的差异表现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于此,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思想上较为成熟,他们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自己所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而对于那些“学困生”而言,他们可能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或者教师给予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深受打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的情况,这明显地背离了班集体所期望和追求的方向。
总而言之,班主任应当充分注意部分学生的变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态和做法,否则就会给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时表现不是很出色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导致他们更加不积极,表现得更加不理想,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形。班主任应当及时地与这些进行沟通交流,不断地开导他们、鼓励他们帮助这些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让他们能够积极进取,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地进步。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决定了职高语文学科的设置必须结合中职特点。关注职高特点,开展语文教学从几个方面去思考:关注语文共性,把握职高个性;落实专业目标,开展语文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社会需求;结合学生实际,科学调整进度;服务学生发展,强化语言训练;开展“以文载道”,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职业教育;个性
职高的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职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设置必须要结合学生们的职业特点。语文教学是职高教育当中的基础课程,更是应该凸显出职业特色,全面强化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职高语文教研,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我们认真调查和研究,探索学科规律,关注职高特点,做好语文教研。
一、关注语文共性,把握职高个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普通高中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两类高中的共性――都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都应该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都应该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等。但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个l生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总的说来,虽然文言文教学的量相对少于普通高中,但实用文体教学的要求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就具体专业而言,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对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则是一般普通高中生所不及的。总之,我们不能把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与普通高中完全“同化”,应该把握和突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把高中之共性和职中之个性融汇一体,这样就能在职业高中里,充分发挥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的功能。
二、落实专业目标,开展语文教学
有人曾形象地说: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同中含异。这里的“同”是指职业高中虽然专业数量较多,但对于所有专业来说,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各个专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地围绕总体教学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相对统一的教学计划。这里的“异”是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还必须体现各个专业的特点,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由于职业高中的性质所决定的。例如,文秘专业和营销专业的语文教学在服从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实用文教学的内容切不能机械地“统一”,要体现两个专业的各自培养方向及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文秘专业需强化公文写作的规范化;营销专业则要从严训练广告、合同等商业经济类应用文的写作。这就是“异”中有“同”,“同”中突出“异”,即实施教学中将共同的语文基础知识和专业语文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基本的教学要求和特殊的教学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这样做,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既体现出了学科自身的特点,又体现出了适用、实用的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社会需求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工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砌。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怎么能谈得上高楼万丈呢?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而弱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对于作为最重要的工具课――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不扎实,掌握得肤浅、零碎,无疑对于其它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强化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也正是由于职业高中的特殊性,语文教学还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试想,学生所学的脱离社会需要,不管用,不实用,怎么能说是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呢?假如财会专业的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较高,文言文知识掌握得较为系统而又牢固,然而连起码的财会应用文的格式却不懂,这不能不f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偏颇和遗憾。其实,财会应用文知识也是该专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所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协调好基础知识的传授训练与适应社会需要的关系,使学生学得好,用得上。
四、结合学生实际,科学调整进度
语文教学必须按既定的计划及时问表循序而行,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又利于学生学习的透明化和系统性。如果随意打破这个“序”,语文教学就要陷于盲目、混乱之中。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个“序”,但是,职业高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专业课的见习和实习等环节,因此,语文教学还要服从于职业高中所特有的这些教学环节。例如,“合同”知识的教学安排在高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若第一学年营销专业安排见习或实习时,就应将其提前教学。那么,如此做来能否叫做没有循“序”施教呢?非也。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序”,是整体教学计划和总体时间安排之“序”,而并不是某一个知识单元或局部时间内之“序”。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打破教学文“序”,相反正是“序”的灵活体现。所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有不同于普通高中之处,其循序施教和灵活调度更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五、服务学生发展,强化语言训练
由于众口周知的客观原因,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也因为职业高中毕业后直面社会,直接参加实际工作,直接融合在各种人之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创造契机,提供各种场合,采取多种手段,发挥其优势,快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应将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这样做,能使职业高中生这两方面联系紧密的表达能力,互为补益,同步长进。
六、开展“以文载道”,落实立德树人
崇高的职业理想教育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职业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应该贯穿在各门文化课及专业课的教学中。语文学科如何实施这种教育呢?无可置疑,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知识要素中发掘这方面的贴切内涵,切不能在语文课上脱离语文知识要素去进行泛泛而论的空洞说教。其实,由于职业高中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知识要素所包含的这方面的政治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问题是怎样有机而自然地“以文载道”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而不牵强附会地将两者“拉郎配”。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服务与就业,结合职高特色,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有效开展教研的系列活动,构筑职业教育的语文学科体系,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价值。
摘要:在这个微时代语境下,职高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微时代是一个建立在传播基础上的崭新时代,它对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微时代;职高语文;教学
G633.3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虽然只能起到引导、启发、点拨和促进的作用。但只要我们发动脑筋,以生为本,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职高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接下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机的几点措施。
一、通过微博来加强语文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以预习为例,在课文学习中,原先的预习是个软作业,学生预习得怎么样,虽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去发现,但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去证实他是否预习,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预习能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微博的即时性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教授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前,笔者先发了一条微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让他们在回复当中提出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并作出有效思考。譬如,有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这个美丽能跨越百年?”再譬如,还有一个同学问:“居里夫人为什么要放弃对镭的发现的专利申请?”这样,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笔者已经胸有成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点拨引导,并激发讨论。这种教学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都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二、利用微博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每一条微博,都是一篇微作文,微作文虽然短,但考验的是真功夫。140字以内如何表达到位,没有对语文的充分认识与把握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这个学期一直在做一个教学实践――微博故事接龙。具体操作是,每位同学都开通微博,大家互粉,组成一个小组。里面内容设置为小组可见。当然,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做故事接龙,而是通过提供话题来让学生跟帖讨论。这样做,既激起了学生利用微博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微博故事接龙。这是我们其中的一次作业:老师给故事开了个头:“群山连绵,尘土飞扬,烟尘里几个粗壮汉子骑马而来。”要求学生在一个微博规定的140字以内,描写形象生动,并推动故事合情合理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很快,第一条回复就来了:“这是一个边缘小镇,住着几十户人家,里里外外透着一股苍凉感……”接下来,情节在继续推进:“独臂的李铁匠丁丁当当地敲打着一块铁,姿势有点怪。他的女儿小小在给他做下手。”“外乡人阿根穿着很破的棉袄出现,他从破棉袄里面亮出两把刀来。”……通过这次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想象力也丰富了起来。在微博故事接龙的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我们所要求的形象生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故事中间有很多有意味的留白,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利用微博进行拓展训练
我们看到,学生一天当中挂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其实是不少的。这为开阔他们的视野创造了条件。微博联系着的是一个无穷的世界。我们可以在这里关注世界热点,了解最新信息,也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朋友。总之,在这个由超级链接建立起来的世界中,可以联系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信息量之大、之新、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要引导得法,完全可以把微博引入职高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W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新体验。譬如,我们就利用微博做了一个主题式阅读的拓展。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首先我们发了一条微博,要求学生做两个方面的拓展:一个是史铁生作家作品的拓展;另一个是生命教育的拓展。在第一个拓展中,我们要求学生去了解作家、阅读作品;第二个拓展中,要求学生畅谈生命感悟、推荐阅读文本。这两个拓展都要求学生在微博上有所呈现。事后,学生纷纷反映这种形式很好,原先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学习当中收获的信息量不多,而在微博上交流之后,发现这是一个无穷开放的空间,从一条信息探究下去,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比如在第一个拓展中,史铁生的一些作品像《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都被同学找到,认真阅读之后,在微博上分享阅读心得,带动了其他同学的阅读热情。同时,像类似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读本也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在第二个拓展当中,同学们对阅读都深有心得,引发了在微博当中关于人生目标的大讨论,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了自己应该怎样度过高中的学习阶段。
四、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活起来
语文学科研究的是文字、文学与文化。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语文教学如果能够与网络资源相勾连,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语文课堂注入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充满时代的气息,焕发新的活力。同时,网络资源使学生大开眼界,在教学方式上相对于传统教学也是一个突破。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关于红楼梦的专题研究。我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并建议观看《老梁故事汇》中对曹雪芹身世的研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在学白的《将进酒》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下载了《子午书简》中高峰老师的示范朗诵视频,还建议学生多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栏目。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时,我让学生看了重庆卫视由祝克非主持的《品读》节目。恰好这期节目还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的王于飞教授。观看这期节目就相当于两位男老师给学生上课,经典的台词再配以优美的图片和音乐,全班同学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生机。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喜闻乐见,教师长知识,学生也长见识。这比我们“教师霸占着课堂苦口婆心,学生趴到讲桌上昏昏欲睡”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五、结语
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面对这样一个崭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有适合这一情境的创新。事实上学校教育也已经走向网络化、智能化,大大超出了课堂的时空。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思维形态,从而以符合这一思维形态的语文教学创新模式授之以全新的内容,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扩大学习广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摘 要】职业高中的教学主要倾向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职高生的文化成绩普遍弱于普高W生。通过日常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职高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甚至连一张请假条都写不好。就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语文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关键词】职高语文 思想性 人文性
职高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语文敢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意积极主动的去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的前提是对语文感兴趣,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那么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情绪就会显得有些低落,进而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得兴致索然,这样语文学习就根本无从谈起了;反之,如果教师成功的引起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不等教师让学生去对语文进行学习,学生自己就会想要去尝试对语文知识进行了解、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够表现得更为投入,从而语文学习不光是有效的,而且还是高效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不仅是原意对语文进行学习,还要在语文学习中充满信心,将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完全发挥出来,让学生自觉自愿、独立自主的对语文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学习目标,摸清学习的方向,从而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转换成为一种自然的需要,这样学生才会在语文学习中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变得原意学习、乐于学习、爱上学习。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手段,才能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持续不断进行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学生才能在职高学习阶段顺利的完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顺利完成整个教学阶段的学习。
一、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文的思想性
语文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和文化的知识,在文化的传承的同时,也附带了思想的传承,因此语文是极具思想性的一门学科,而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免要对语文的思想性进行深入的探索,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然要对学习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这是在职高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需要突出表现的部分。
第一,对于职高学校来讲,进入到职高进行学习的学生大多先进过了其他普通高中的筛选,因此学生的整体成绩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我们所说的“双差生”,这是教学中需要职高教师予以重视的一大问题。“双差生”在学习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自信,具体表现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自卑,学习态度不佳,缺乏相对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上进心。教师如果能够将这一部分学生引导好,那么其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赶上整体的学习进度;若引导的方法不当,这部分学生则会成为日后教学中的一大困扰。
第二,对于职高学生来讲,其进行学习的目的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同,普通高中学生进行学习是为了迎接升学考试,而职高学生学习是为了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职高的整体教学中是“重技术、轻文化”的,就是因为这样,职高的语文教学应当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起到对学生思想进行培养的作用,也就是说,职高语文教师既要做好“教书”的工作,又要狠抓落实“育人”的工作。
职高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在教学中把握好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借此将蕴藏在教材深处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发掘除了,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深化教育。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自尊心的维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学生出现了错误或者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教师切勿对学生进行训斥,要采用相对温和的方法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努力予以肯定,顺便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足,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的单纯说教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同时,职高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儿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的予以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定位人生的正确坐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职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普通高中是有一定差异的,其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会在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的学习,而且这些专业所学的内容是极具专业特色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注重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兼顾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工具。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适当的采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材料来当做练习材料,让学生清楚的体会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借此来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的实际作用,明白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从而让学生端正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进而使其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上课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职高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走向工作岗位,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在职高学习结束后,继续进行学习深造,这样一来职高学生在学习中就缺乏了一种紧迫感,因而学生会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表现得较为消极,从而出现缺乏对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容易分心等不良现象。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予以积极的应对,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借此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对语文进行学习时的积极性。因此,职高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教学手段的灵活性,保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表现,灵活的对教学结构进行实时的调整。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视频、音频、课外阅读材料、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等,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辅助,使语文知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职高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成功的教学,就要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二字,既要重点把握自己对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教”的过程,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接受“教”的知识的时候的“学”的过程,切实做到“教”与“学”的融合沟通。只有这样,职高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时取得不俗的成绩,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