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09:3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优秀课程教学全能型比例18%(根据多个学校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比较多,普遍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较少,在工程造价专业优秀课程,诸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全部能教的教师较少。这类教师对工程造价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很难在实训环节全面指导学生。此外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到高校,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加上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多数招生人数较多,而教师往往严重缺编,部分高职院校为应付教育厅检查不惜伪造数据,通过虚填兼职教师人数来达到师生比。经过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年课时量达到600学时以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备课,缺少学习培训以及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与精力。
(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院校招生规模暴增,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必须每隔两三年深入企业一段时间,才能把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实践性要求,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学校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每年在省教育厅筹划下虽然有一些教师企业锻炼机会但也是相对较少,比例有限,面对庞大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群体,通过如此狭窄的渠道获得实践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三)高职院校教学相关领导认识误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停留在介于高中和本科大学之间地带,管理高度行政化,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在企业锻炼能力提高,不再专注教学,不好管理,这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教师大量出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校课程没教师带,在本来教师相对较为短缺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些学校高职院校系部领导工资系数取决于系部教师工资的平均数,如果出去锻炼教师较多,个人的收益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一些高职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出去企业锻炼,有些教师在外面工资薪酬比在学校还高,容易影响军心使在校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为此一些领导视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锻炼为洪水猛兽,甚至要求专业教师在学校实行坐班制。
(四)一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职业惰性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纯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由土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类专业转入,能够带本专业一两门课程就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要成为本专业行家里手,能带建筑工程概预算、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优秀课程就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这些课程。这些外专业转入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满足于上好一两门课,即使有企业锻炼的机会也出于个人面子问题不愿意进入企业从基层预算员做起,这些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这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三、三明治模式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践能力素养在教中学
教学相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优秀能力主要集中在能够使用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比较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几门课程只有深入实践、参加过实际工程项目才能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把知识讲透,讲得深入浅出。青年教师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会发现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步,通过理论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据此获知需要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通过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业准入通行证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进入企业的通关证。注册造价师考试课程分为四门,这四门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该努力通过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造价师考试才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兼职,也相对在行业有较多的话语权,能够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造价文件。
(三)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项目任务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二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应该每隔三年或者五年进入企业锻炼一年后再回来教学,高职院校应力求建立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之后,力争参加项目,比较合适的是进入造价咨询公司,直接从事一线工作,诸如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跟踪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等。通过这些工作的磨练,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可以比较深刻地掌握工程计量计价,定额使用换算技能,这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很难领悟的。另外在企业从事实际工程造价项目时候,能够体会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经验,甚至现行定额无法解释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对一个造价项目可以从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环节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工程结算时,面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造价审减问题,审查工程量,审查取费,审查单价,审查变更索赔等资料,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工程造价实践知识,这些专业实践知识将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回校任教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专业实训资料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三步。在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进行总结提升,这是专业实践技能回炉重铸的过程,可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把工程结算资料、工程商务标投标文件等这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料整理成实训资料,从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能真题真做。特别是一些工程商务谈判,一些工程审计中定额的理解分歧,一些工程合同纠纷以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造价案例,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宝贵经验知识,当专业教师把这些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也能够栩栩如生,高度仿真工程现场。
(五)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兼职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四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明确提出“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外,如果能在企业兼职成为建筑公司技术顾问、项目经理或者造价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实对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在企业兼职的同时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工程实务,并可以利用企业工作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如果涉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计等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助手搭档,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快速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情况,采取“三明治”模式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量青年教师或者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企业兼职”这样的模式获得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使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能够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是一条可供参考的较为科学的途径。
作者:胡凯 郑睿 余勇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1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教学,有必要加以区分。笔者认为,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在理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划分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2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同时,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如2013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更新课件,重新选用新教材,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土木工程系教师,在授课内容也参照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其实,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同学而言,不需要会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只需要看得懂图纸,懂施工技术而不是去现场施工。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懂施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4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各阶段造价的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工程中,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粗略一点,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尽可能真题真做,手算与电算结合,对比两种方法,找到差异,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课程设计,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课程设计完毕,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广联达软件的学设主讲老师外,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5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因而有必要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企业开放,直接在企业顶岗实习开放性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6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自1997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每年10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综上所述,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工作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实践性强,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全面改革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作者:曾淑君 单位:文华学院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基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问,这一专业的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支持,而且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信息化的教学革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与观念,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实践
工程造价专业的内容融合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毕业生可以在房地产企业以及建筑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等就业,而且还可以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支持,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进步的需要。
一、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的学科广泛,除了工程估价类的课程,还有结构、房屋建筑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工程经济学、项目投资与融资方面的经济学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是从事造价行业的基础[1]。在信息化相关的课程设置中,应该促进软件教学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相互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信息软件的操作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而是需要在讲解信息化知识的时候,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在学习钢筋抽样软件操作中,可以结合结构以及平法标注的相关知识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全面地理解钢筋抽样知识的具体方法;而在讲解图形算量软件过程中则可以加入工程估价中的计价规则等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将软件算量中运行的基本原理理解明白。按照这种专业知识与信息化知识的结合教学方式,两者得到充分结合开展的教学,可以使信息化教学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课学习中发挥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连贯性设置
如果在信息化课程以外,建立一系列连贯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则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2]。这种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先具备先进的教学平台以及充足的网络资源、教学软件,使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或者用来开展实践活动。另外还要在体系构建中增加工程造价相关的图纸资料以及建筑图表等的收集,可以为学生在实践以及课堂学习、毕业设计中提供可用的资源。然后将收集的图纸设计资料与信息软件进行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以及企业经营的结合。
三、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分析
信息化教学与单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有一定的差别,既需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技术操作的具体应用,也就是使学生可以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软件操作中,这样案例教学就成了其优秀的教学构成,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案例的学习服务的,从而增强教学的完整性。另外,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还要增强学生主体性,可以实行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以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一些实践、竞赛、实习活动等开展信息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实际的工程建筑企业中实地考察,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经验,加深学生对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工程造价专业的信息化发展属于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进行结合,利用相应的教学平台以及资源,促进信息化教学的系统化发展,合理安排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结构与内容,使学生既获得专业知识的增加,还能够充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作者:周艳红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阐述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入手,对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际上是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内容通常包括了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来使其在进入社会后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实际上符合了我国现在现代化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
(二)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让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加准确。通常来说培养目标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应当秉持着以市场为中心的原则。其次,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还需要合理选择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式,例如市场需要知识型的就培养知识型的,需要操作型的就培养操作型的。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要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切实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一般而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工程预决算编制、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分析等工作。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把握培养目标的要素,从而能够切实保证自己培养的人才是合乎市场需求的,最终能够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的完善奠定基础。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了诸多内容,以下从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能力结构等方面出发,对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分析。
(一)教学内容多元化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首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师在提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教学内容的设定可以面向整个职业,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将工程预决算编制能力、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参与项目决策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的优秀内容。其次,教师在提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当把工程造价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能切实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教学内容,最终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得到顺利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点应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的讲解,从而让学生具备创新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着眼于掌握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预决算、建筑软件使用等知识和技术,让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创新的理论前提,从而能让学生在做好专业知识积累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创新之翼。
(三)优化学生能力结构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教师在优化学生能力结构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让学生能具备建筑制图与识图以及使用建筑CAD软件等能力。其次,教师在优化学生能力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将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能力作为教学培养的关键,从而在此基础上为更多优秀造价人员的出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只有高职教学人员切实地提升教学的合理性,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白如雪 单位: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培养体系的实施策略,为锤炼具备优秀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据《2013—2017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及“铁公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短期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威力,并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形成了工程造价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将大有可为。但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变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怎样才能使培养的大学生更具有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8年实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工程造价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造”的,偏理论,偏项目管理或现场管理,弱工程造价管理,其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地删除了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添加了一些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课程。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有一些先行一步的院校将工程造价方向从工程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目录外专业进行招生,但其培养模式依然基本沿用原先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教学内容。第三阶段:鉴于基本建设及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2年起,工程造价专业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历史机遇。至2014年短短几年间,全国已有135所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开始注重培养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良好职业素养,开始重视打好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开始加强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训练,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更多地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1.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英美发达国家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相比较,他们非常强调成本、法律和合同知识的掌握,着重培养工程商务及其管理(包括工程初始定价、中间定价及最终定价)方面的人才。但纵观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动手能力,尤其缺少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投资估算管理、工程设计概算管理、工程发承包造价管理、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等)系统能力的训练,学生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学校缺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欠缺。这都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而就业困难。
1.3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脱节
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现行课程体系比较强调理论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忽略了职业能力的要求,以书教书,所学理论知识难以与职业岗位实务对接;其次,毕业生存在现场知识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弱,满足不了企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第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是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区别于基础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普遍对本专业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合同范本等掌握得不好、不够。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精神,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耦合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在“做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三大优秀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如图1所示)。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1)以“知识凝练和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构建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的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调整原有不适合的课程,整合出新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大学4年中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综合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前后关系,包括课程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问题,课程内容侧重点等问题;对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整合和改革,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构建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考虑执业资格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基于知识结构设置与其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a.工程造价专业四平台基础课程建设。从行业对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要求来看,工程技术、精通法律法规、懂管理、善于用经济视角分析问题是一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必备的能力。因此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必须包括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为平台的课程,同时每个平台配备相应的课程作为支撑,利用实际案例图纸边讲边评边练,保证学生学透学通。b.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保留现有的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等课程,更应重视学生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课程的设置,同时与造价注册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未来岗位要求和就业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以此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2)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和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应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前提下,调整校内课程的授课形式和节奏,将缩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用于他们的校外实践环节时间。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1年或校内学习3.5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0.5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企业行业,到实际造价岗位接受训练,积累职业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和时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3)以工程造价的职业能力为优秀,安排专业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能力优秀———计量计价能力,利用实际工程图纸安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安装工程造价实践、水暖电工程造价实践和工程造价软件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编制完整建筑及其水暖电配套设施的造价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即一位具有理论基础的校内导师和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综合提高学生工程造价能力。4)引企业进入学校,共建工作室。“工作室制”符合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能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的建设对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企业的支持下建立工作室,同时派技术工程师进驻学校,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项目多”和学校“成本低”的优势。通过企业的真实项目,将教师科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的融合。5)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成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模拟实训室,以典型的企业项目教学带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组织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策划项目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运作模式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在实际运行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可以扩大相互间的专业知识面,在软件以及理论等知识点上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不同结构、不同基础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图纸为教学背景,将工程实际案例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按照工程实际案例内容明确其教学任务,课程与课程有机结合,教师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工程背景,学生也无需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熟悉图纸上,学生可以在大学4年课堂中熟悉完整项目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
4结语
在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优秀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目的。
作者:钱声源 盛娟 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建设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得市场对于工程造价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我国工程造价类人才素质来看,与实际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给我国的建设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培养高水平工程造价类的人才刻不容缓。高职院校是工程造价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影响重大。
一、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发展需求分析
十几年来,我国的建设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投资管理机制在建设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现状仍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因为起步晚、重视程度不够,其发展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从建设市场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对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符合专业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近年来建设市场与经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也要求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懂得相关的经济指标分析与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只有这样的工程造价人才才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工程造价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大专业,除了包括工程造价专业本身还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这个复合型的大专业下包括招投标、成本核算、工程造价计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专业理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但是课程的内容却并没有涵盖这些专业理论,这给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职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线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工程造价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教育提出了质疑,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化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准确定位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工程建造建设过程中,需明确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为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基本导向,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能够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出与时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型人才。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状况,设置出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高校发展状况,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是也需要掌握公路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工程造价各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二)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2005年我国教育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把就业作为导向,开展教育改革。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征进行教育,构建全方面、多技能、宽基础的课程体系。1.高职教育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环节中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工程造价这个专业来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当然也不可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与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挂钩,把证书要求的能力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同时,可以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工程造价专业的能力培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这里包括专业涉及到的英语、工程CAD、测量、计算机等专业能力。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工程造价的软件应用能力、工程预算能力、清单编制能力、工程招投标文件等。第三,学生可转移技能。对于这部分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锻炼学生交流能力、计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等。2.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专业特色,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融入其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重点安排一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同时也要聘请一些在专业岗位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任教,这样的教师可以把工作中最真实的状况以及最需要的能力体现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工程造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
以操作技能为优秀的综合能力称之为职业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能技术操作,它从多方面上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和设置课堂体系方面上,应该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各方面上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普通教育是以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展开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学生在就业后一般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作,通常需要有带领的师傅才能完成;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使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岗位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学生在毕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全适用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建筑岗位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依据,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把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学生大一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再开始学习如何设计图纸。另外,学生必须学会怎样看施工图纸、掌握房屋的构造条件、掌握施工方式、了解施工过程、运用各种设计软件等,同时还需要开设一些其他学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传承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师起主动作用,学生被动学习一些乏味的理论知识,最终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所能运用到的实际知识没有多大关联,学生也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对于一线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不但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各企业所十分重视的。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操作方式: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以工作任务和实际过程为基础,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不但需要使教学内容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而且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很好地结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上也要进行转变,从教师主讲转换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上营造出丰富有趣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在不同程度上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灵活地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1)项目教学。可以将所需学习的具体内容与训练项目结合,并且要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组织开展这门课程,可以发给学生一整套实际的施工图纸,在具体的施工场地上,学生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相互研究等共同完成施工的具体方案。(2)行动导向教学。施工场地训练方式与实物教学有效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3)实习阶段。我们根据各岗位的具体需求,安排学生到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实习。唯有在岗位实习阶段,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哪些技能技术需要深入的掌握和学习,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双证融通专业课程的开设
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术,而且也需要为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不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开设双证融通专业课程,就是让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这两种证书有效结合。我们对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内容做了调整和建设,并且要求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四)传统人才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过程中,不单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评定,而且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所掌握的技能技术、理解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等各方面展开考核。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考核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从建设市场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改革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应该在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要以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体系、可转移技能为主,同时调整教学体系,让学生有较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来满足市场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者:孙丽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标准》的制订以及技能抽查工作可以引导和激励工程造价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标准》内容而关联的课程如表1所示,进而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优秀能力为目的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四、《标准》促进专企融合,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标准》的制订及技能抽查工作推动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实行(2+0.5+0.5)“专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分为三阶段教学,即:学生接受在校“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两年;参加校内岗前实训、毕业设计和校内顶岗实习半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半年。“专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第五学期进行校内生产性实习。校内生产实习以完成生产项目任务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使之具备从事造价项目咨询的专业优秀能力和顶岗作业能力,达到企业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为学生第六学期顺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实习课程的内容是完整的项目或真实案例,训练的方式、流程和评价标准应与企业实际操作相同。
1.校内生产实习内容设计
校内生产实习仍是一门专业优秀课程,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员工入职培训。包括造价人员职业道德、廉洁风险、公司管理制度、文化理念教育等内容。通过聘请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对实习学生授课、讲座,组织学生到公司参观、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理念产生深刻地理解,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第二部分:生产作业指导。包括投资估算、工程概预算、清单预算、工程计量与支付台账、工程结算与决算、工程项目审查与审计项目的工作方法、步骤及其典型案例。这部分内容为学生完成具体生产项目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思路、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生产效率和实习效果的目的。第三部分:生产项目任务。包括用于生产实习的项目任务计划。根据专业实习要求和企业经营与生产的具体情况,拟定第五学期生产实习的项目任务单,实际上是要求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生产项目清单。
2.工作流程设计
生产实习采取师傅带学徒的模式。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成6~8人为一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安排一位师傅(公司造价工程师或专业骨干教师)进行指导。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工作坊,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生产实践,由此培养学生编制造价的优秀能力。参加生产项目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生产实习进程安排应根据项目任务的大小和特点进行灵活安排。第五学期共计20周,实习18周,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可选择完成任意一项成果作为毕业设计,于第19周申报并参加毕业答辩,另离校手续与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安排1周。校内生产实习进程计划与评价如表2所示。
3.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旨在抽查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优秀能力,因此其不仅可以考察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还可以引领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指导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特别是对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系企合作、对接融合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作者:李利君 彭东黎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识图分为建筑工程识图和安装工程识图两门课程分别讲授。建筑工程识图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教师在介绍基本识图理论与制图规范后,可选取规模较小(6层左右的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民用建筑)、平面较规整(如一梯两户,左右对称,房间数4-5个)的建筑实例,采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识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让学生体会平、立、剖之间的关系。该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要达到使学生能将构件在相关图纸中一一对应起来的目的,为工程量计算做好准备。在讲授过程中,不妨按照基础工程、主体结构、钢筋工程、砌体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的讲授顺序,先讲理论后让学生看图,理论讲解与案例教学交叉进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将整套建施图与结施图完整而详尽地识读完毕。在学生学习了建筑工程识图的案例课程后,学校还开设了安装工程识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仍然可采用上述案例教学的思路,并且要注意安装工程识图引入的案例与建筑工程识图的案例应为同一建筑,即安装工程识图课程要讲授的是同一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等单位工程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阶段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在第5、6学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四门课程,其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讲授与板书。在此阶段,案例教学穿插于教学之中,主要应用于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综合单价组价及费用构成的讲解过程中。在此阶段,案例教学中的实例可采用识图课中的案例,因为学生已完成了识读,因此他们会很有兴趣去完成该建筑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在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时,可以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分解讲解。在工程量计算(如安装工程中管道的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板书方式,首先选取案例中的部分内容(如J/1给水系统)做示范,然后再选取部分内容(如P/1排水系统)让学生完成,接着针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计价方面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对学生在实践过程发现的问题或出现的错误,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改正错误。这样,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就可基本掌握计量与计价的内容。
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软件应用阶段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软件应用可分为工程量计算电算化和工程计价电算化两门课程。该阶段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给学生展示的是电算化的步骤和过程。在工程量计算电算化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识图课中的案例为例子来讲解软件计量原理,并亲自操作演示软件。然后让学生完成剩余构件的设置与输入,得到计量结果。同学们可对照彼此的计算结果,并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由教师予以指导,待学生对该构件计量不存在问题时可进入下一类构件的教学。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案例教学过程。当学生完成软件计量后,将软件计量结果与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阶段完成的手算结果进行对照,既可加深学生对计量与计价原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掌握快速而高效的电算手段。工程计价电算化教学以案例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这阶段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工程计价过程中的细节操作,如人工费的调差、材料价格的录入调整、措施费的计取、规费税金的费率调用、编制说明的编写等等。同时,要通过此阶段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注意掌握计价成果的完整性。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课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在第6、7学期,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案例教学仍具有渐进性。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两门课程选择的案例比较多,而且多为小型经典案例,案例选择表现出的渐进性较弱。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案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别站在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角度,对电算化完成的单项工程进行招标、开标、评标、决标的模拟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招投标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区别。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要根据工程造价的阶段性、多次性,让学生按照工程进展各阶段(报价阶段、进度款支付、价款结算等)完成全部工程造价文件的融合、汇总、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认知层次的教学效果。上述案例教学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多门课程运用同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渐进式案例教学的渐进性正是体现在工程造价系列专业课程的连贯性教学中。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相互联系及课程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把一个典型案例贯穿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四个阶段的多门课程中,就能完成各个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把工程全貌展示给学生。
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选择案例的标准是:所选案例要能体现理论知识和系统原理的应用,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举一反三;案例的内容要具有内在联系性,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用于教学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采用的案例具有综合、完整、真实、典型性是实施渐进式案例教学的基础。由于案例教学是对课堂理论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案例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实践来选取,真题真做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案例的选择还要考虑工程实例的规模及难度水平。如果选取的工程实例规模过大,一方面会加大教学成本(如案例的复印、打印、晒图等费用),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紧张。如果选取的工程实例太过复杂,如包含地下室、玻璃幕墙等建筑装饰设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完成如此复杂的案例讲解,并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重复,也需要简化实际工程案例,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可基本与实际工程实践吻合。为了配合案例教学,在编写相关专业课程教材时,可将实际案例列为教材内容的组成部分。由于多门课程的案例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在编写系列教材时,同样的案例出现一次即可。因此,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大量的配合与沟通。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传统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停留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并形成依赖习惯。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的自我导向型学习,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提倡学生的协作与创新,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换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广泛讨论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组成合作性“学习团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课堂案例讲解要为课后训练留下思考空间和余地,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学生课后大量查阅资料、图集及相关案例;案例的背景条件可能并不完整,例如施工工艺、施工现场的条件、材料暂估价、材料单价等,需要学生来确定和具体化案例的背景条件,让学生感受工程计量计价的真实过程。授课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时要根据自己经验和体会讲解案例。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深入实践、加强学习,从而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强化。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获得如下效果:(1)有效改善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能力,适应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教学的定位方向。(2)案例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循环应用,并不断完善。(3)教学效果的改善是一个实践、总结、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索与创新,课程建设才能与不断更新的理论和工程实践保持同步,才能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
作者:李海凌 陶学明 刘克剑 单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摘要:为满足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毕业生的优秀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专业性强、应用能力高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从而确保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对施工企业的岗位需求的对接,增加施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关键词: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在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这就需要再工程造价阶段进行控制,雷萍娜等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阶段如何开展造价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根源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工程造价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商丘工学院为例,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情况,商丘工学院在大量调研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商丘工学院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1.1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工程造价行业又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生命过程,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企业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河南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做了调查,调查统计:河南省现有具有资质工程造价师5242人,造价员26210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趋旺。在建筑行业招聘中居前三甲。占建筑行业招聘需求量的33%,近年来还在逐渐增长。综上所述,在未来五年中,工程造价专业将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需求将逐步转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对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与网上调查得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也有部分从事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1.3企业岗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项目的相关成本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抵制各种投机取巧等不良的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客观公正的处理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争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造价人员。
1.3.2熟练的业务水平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一项精细而有十分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造价人员需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同时需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施工预算进行核算和纠偏。在造价的经济管理方面,需要造价人员熟悉相关的招投标模式和投标报价的方式,同时熟悉报价的编制方法,并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及定额计算规则,最终能够准确的确定工程造价。
1.3.3完备的行业法律法规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行业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想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的国家相关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向和造价市场走向,从而能够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保证造价的活动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
2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纲,特修订了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造价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土木工程或工程造价职业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精神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总体上来说,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文社科类知识、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我校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兄弟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根据国家人才培养大纲,得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
3.1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训练及军事理论、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5大类。
3.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Ⅰ、工程造价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建筑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结构、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CAD、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必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土建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BIM概论、图形算量、Revit建模与工程应用、BIM造价应用、安装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校企合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英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施工企业会计、、应用统计学、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房地产估价、PIDIC合同与工程索赔、工程管理软件、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财务管理等。
3.3集中实践实训类
集中实践实训类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认知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使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常运行,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4.1优化教学条件
师资方面,一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扎实实践基础;教材建设方面,除了自编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外,还要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来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图书资料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时;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实训提供场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4.2创新组织管理
建立师资管理队伍机制,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校内外双导师实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选课系统;改变单一试卷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制定组织运行规则。
5结论
①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和施工企业岗位需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施工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率。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职业教育内涵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玉雅;韩守杰;余沛 单位: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调研,归纳、总结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单纯的造价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毕业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主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以学好《建筑制图》、《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为前提,检验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学校与市场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行毕业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盲目,对毕业设计内容认识不足通过对多地高校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由指导教师给出,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公布,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进行选题。[1]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毕业设计按部就班的推进,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教师出题,很难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思考设计的内容,在选题之初仅靠一时兴趣或对某位指导老师的偏爱进行盲目选题,到后期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再临时调整题目,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周期被大打折扣。其次,每一年均需提供至少十个不同的题目及相配套的设计图纸,并保证项目规模、设计深度相当,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有难度的。最后,老师出题,学生大多对工程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无法跟进项目,因此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
(二)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于管理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选题、开题,第二个学期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并进行答辩。对于大多数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这期间正是实习和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常常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2]另一方面,老师经常在学校无法联系上学生,更谈不上针对毕业设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四川师范大学设计了一套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本是想有效地控制学生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提高,反而是老师成了被督促和监督的对象。与此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更难见到学生,无法掌握其真实进度及成果的真伪性。
(三)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一直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灌输为主,而进入大学后,则更加提倡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多领域、多方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惯性思维,也可能是目前高校毕业率的控制范围小,毕业很容易,所以无论老师如何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学生依然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直到四年级依然十分突出。作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初稿中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作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竟让其明示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差的百分比。目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当然,这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体制密不可分。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很难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上,常常是拿到设计题目无从入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设计任务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只知道如何将图导入计量软件汇出成果,却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出现漏项或者结论偏差较大时,也不清楚是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算能力极差。
(五)指导教师责任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学生不认真对待外,部分老师也是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其他组老师若是严格把关,学生便会进行横向对比,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导师过于严格,别组老师如何宽松,而最终认真与不认真、刻苦与不刻苦都会顺利毕业,甚至毕业成绩相当。这种现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让尽职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中产生了大量的价值观的自我否定,那么专业发展必然无法有序、良性的运行。
三、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选题应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选题上,除了老师命题的方式外,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命题,让学生利用在外实习的机会,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可跟踪项目,将实际工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其仿真性更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命题,可有效减少毕业设计的盲从性,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架构出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大致内容,使得设计任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当然,在学生自主命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规模、类型等给出学生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
(二)毕业设计模式可多样化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及计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模式的探讨。一方面,可鼓励学生采用论文的形式,抓住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造价领域某些方面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针对即将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而言,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构建系统化的毕业设计程序,学生从二年级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开始,自己设计建筑方案,并进行结构配型,最终以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选题完成计量计价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虽然周期较长,却能在各个环节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整个过程中,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为了设计而设计。
(三)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重视程度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只根据最后的成果和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而忽略过程管理,则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因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进行综合评定,由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老师通过指导日志,做好平时指导记录,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做记录可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进度。同时,在开题之初,指导教师应配合学生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安排表,其中包括提交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期限,以及每个环节设计成果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阶段任务。此外,设计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监督环节,如中期答辩、预答辩等,通过这样一种监控手段既可以严格控制学生进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监控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答辩后需要给出一个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让部分同学推迟毕业答辩,从而引起重视。当然,答辩的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采用模拟招投标现场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报价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优秀,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3]
(四)突破一对一的固定模式,实现导师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专业问题,而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是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因此,突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以导师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成员专业涵盖多方向,以组长牵头,进行系统的指导。这种模式中,为了核定工作量,学生应有一位主要负责导师,其他老师均为其副导师。设计过程中的每次讨论、答辩,其他老师均可给出分数,避免了一位老师给成绩而造成的武断。另一方面,导师组也是对指导老师的一种监督,组长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老师工作量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而以往的模式中,各个指导小组自成一体,小组间没有横向联系,指导老师谁也不清楚谁究竟真正的完成了多少工作,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时,历年对于指导教师的鉴定和考核,只评价了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却没有建立一整套制度去约束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组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五)设计过程强调手算与电算结合盲目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得大多数同学未能真正掌握造价专业的优秀理论依据,甚至连结论的准确性都无法评判。面对偏差较大的结论,却不知错在何处、漏在何处。因此,在选题规模上,不鼓励选择规模过大或层数过多的建筑类型,宜选择一些规模、复杂程度适中的建筑,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再结合手算进行验证,判断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既不脱离市场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巩固了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及专业修养,同时手算稿还可作为老师评判成绩的参考依据,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深加工工序”,[4]进行毕业设计模式的思考与改革,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再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训练,是我们教育者应经常反思的问题。
作者:王乾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工学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放线是我们实习的重点也是基础;在工地有时候也会拿着结构图去对对钢筋有没有放错或者是那里配的不对的;有现在努力了以后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实习使我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时代的生活是很惬意的,一定要珍惜大学生活,学有所成;进行讲述。其中包括:两个人用重锤掉下一层的墨线,两个人拉尺寸,核准套总的长度是否正确,然后确定一边往另一边发墨线,这样效率又高又节省时间、在放线的时候也会遇到由于浇上层混凝土的时候把下层的墨线给遮住了很难再找到了、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实习的效果、实习更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使我结识了很多有丰富实践知识的新朋友、对每项工作都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习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我们可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和理论有一定差距,学校不是实践的场所,实习帮助我们缩小差距,让我们了解实践,以便实现学校到社会的重要过渡,是教学必须的、重要的环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等,具体材料详见: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但实习还是得继续的,工作还得继续,并快乐的工作,严酷的天气动摇不了我参与实践,提高自我的决心.
放线是我们实习的重点也是基础,我们头戴安全帽,身穿长衬衣,左手拿灰桶,右手拿三角架开始了我们一天的放线工作,两个人用重锤掉下一层的墨线,两个人拉尺寸,核准套总的长度是否正确,然后确定一边往另一边发墨线,这样效率又高又节省时间。在放完轴线后,再根据图纸上的尺寸放出柱子的外边尺寸,同时也放出卫生间的尺寸,方便以后的施工。在放线的时候也会遇到由于浇上层混凝土的时候把下层的墨线给遮住了很难再找到了,这时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控制前面两点,来确定后面一点,套总尺寸来观察此点是否正确,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完成一道工序,心中十分欣喜,而且有一种成就感,忘掉了炎热的蒸烤。
在工地有时候也会拿着结构图去对对钢筋有没有放错或者是那里配的不对的,记得有一次梁的钢筋在柱子里的锚固长度,和柱子在梁内的锚固长度不是很清楚到底哪个是1.7lae,哪个1.5lae,在翻了平法图集之后才知道原来梁锚固到柱内的为1.7lae反之另一个为1.5lae。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实习的效果,也才能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虽然在工地工作很辛苦,但因为年轻,年轻就是爱拼的本钱,只有现在努力了以后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也正好验证了古人所说的“先苦后甜”嘛!在实习中也结识了不少的老师和朋友。
实习更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使我结识了很多有丰富实践知识的新朋友!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和张工,倪工等领导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对我们既似长辈对晚辈谆谆教导,毫无保留的向我们传授实践知识和经验,又似朋友对朋友真心关怀。我们的领导既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朋友。能结识这么多领导和朋友,我感到非常荣幸。领导身上有好多优点,这些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对每项工作都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也让我们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实习使我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习是一个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造价的有些知识相当抽象,空纸上谈兵是理解不了的。通过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还解决了困惑我许久的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以前常感叹造价的内容太抽象,现在想来,其实一点都不难,关键在于理解,而实践则是帮助理解的最好老师。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如何放线。如何更加准确的放线。在学校我从未真正亲手动过,只从书本上了解到它的程序,有幸如今能在工地上尝试,让我懂得放线的真正含义。实习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我们可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和理论有一定差距,学校不是实践的场所,实习帮助我们缩小差距,让我们了解实践,以便实现学校到社会的重要过渡,是教学必须的、重要的环节,是对的、有意义的做法,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实习的机会。新晨
时光如梭短短两个月的实习,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很幸运公司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学到了不少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这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综合能力,尤其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何等的重要!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处事方面要做到“有事不要胆小,无事不要胆大”。实习是踏向社会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较零散,实习将知识系统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学习经验、积累知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我们年轻而富有朝气,实习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始,实习的经历会成为永远难忘的回忆。
短短的暑假实习让我明白了,社会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学生时代的生活是很惬意的,一定要珍惜大学生活,学有所成,为社会为公司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现阶段中国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对造价行业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虽说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各高职院校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本文中笔者以此为背景及切入点,分析工程造价人才的岗位需求,并给出人才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岗位技能;技能培训
一、引言
现阶段建设工程企业对造价专业学生有着较高的技能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本身与本科院校学生就存在差距,因此更加需要做好造价专业岗位技能分析,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出大批量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造价人才。各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造价专业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造价专业岗位技能概述
通过归纳总结历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明确该专业学生可就业的岗位群较多。就眼下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的就业岗位通常为:工程资料员、招标员及造价员等,这些岗位晋升方向为项目中层管理或经营部经理等中层岗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通常将一线管理层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基本职业道德与素养,全面掌握造价知识与技术且具备从事专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培养满足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具有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主要集中为:具备吃苦耐劳与创新的素质,热爱本职工作且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建设工程施工图识读、施工组织编制及施工资料管理等职业能力,最后就是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与掌握再学习方法。
三、构建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体系
基于市场对造价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应该调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给出构建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的措施。第一,调查市场需求,全面分析各类资料。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岗位技能为优秀的造价人才培养体系前需要详细了解市场需求与走向。工程造价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大部分高职院校造价人才培养中没有详细了解情况,造成培养出的人才知识或技能程度不足,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调研模式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一般来说可以跟踪调查各届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调查各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这样做就是了解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中是否应用,毕业生的就业与单位性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研各类工程建设单位与造价企业,通过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最后调研造价岗位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资料支持。第二,实行校企合作,坚持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要与市场企业建立联系,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院校为主导,协同造价企业、行业协会及造价企业,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打造“双师”教学团队,重点推行工学结合的优质实践课程;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健全保障机制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造价人才。同时需要构建具体的风险预警体制,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对接企业需要的造价技能,调整教学策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详细了解造价岗位的日常工作与典型任务,进而针对性地调整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满足学生课外学习及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需求,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信息平台。高校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上传专业知识与建设工程行业动态,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市场动态,明白未来从事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第三,培养岗位操守,构建素养养成体系。实际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及软硬件设施等,加上近些年本科院校不断扩招,造成高职院校生源紧张。可以说工程造价岗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从业人员要求提高,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良、基础偏弱及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则需要在整个培养阶段贯彻造价岗位职业操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职业能力确定造价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比如可以开设合适的选修课程,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进行职业素养讲座;造价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了解造价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培养其对造价职业的认同感;在实践文化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模拟工作场景与环境,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提高职业技能;改变传统考核模式,考核中纳入职业素养教育。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今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给市场中推送大量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稳定有序开展。本文中笔者以高中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就业时需要具备的岗位技能,有效提高造价专业学生的优秀竞争力并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
作者:文娜先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构建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有利于实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原则有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模式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按照此种模式培养,学生肯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关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此学院制订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目标。
1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职业能力
依据毕业生的回访工作反馈,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装饰公司、工程造价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造价相关工作,刚就业时主要作为造价员或造价工程师的助手。按照建筑类行业对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确定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建筑识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掌握材料性能、施工技术,能熟练运用算量及工程计价软件。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已确定的职业能力,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兄弟院校专业教授的指导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实际需要,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调整相应的课程。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平台课程、专业优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实习课程四大类。
2.1平台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使他们掌握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我们设置了《建筑构造与识图》《土木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认识实习》等14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2.2专业优秀课程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工程计量计价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算量及计价软件,首先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再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设置一定的工程条件,使用广联达软件完成钢筋抽样、土建图形算量及工程造价的编制。在这个阶段设置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装饰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5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优秀技能。
2.3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我们在大三上学期设置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估价》《安装工程计量》3门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实习课程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设置了《顶岗实习》课程,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顶岗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毕业以后能立刻上岗的目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就业,还把专业课程教学与实施“双证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要求,课程设置与执业资格考试和岗位技能课程进行对接,增设了《“八大员”培训》等课程。使学生能接触建筑业前沿知识,专业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开设讲座,并新建了两个BIM实验室,开设《BIM培训》课程。
3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进行课程建设
3.1增加校企合作
学院增设校企合作班,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如与南京厚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合作,该企业是绿城东方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主要做绿城内部装修,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增设绿城施工工艺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绿城精装修施工工艺、方法,以便学生将来能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另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协商拟定课程标准、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并邀请企业及行业专家对拟定的课程标准进行专业论证。
3.2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我院在进行造价专业的课程建设时,要求突出高职特色,强调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能设实践环节的课程,都增加实践环节。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工种实训环节,《建筑构造与识图》增加认识实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学习后增加《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及《装饰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实践课时所占比重达60%以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部分好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刻上岗作业,一般的学生经过较短的实习期就能胜任工作的目标。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工程图纸发放任务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说明解读及识图计量方法讲解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算钢筋量手工算量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算量手工算量成果与软件成果对比分析分析常见问题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工程造价文件的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审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将传统“学做分离”转变为“做中学”,通过手工算量与软件算量的比对,发现手工算量过程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学生课堂学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先发放工作任务书,明确目的,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分期检查,对比,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此次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充分发挥了本专业每个教师的自身优势,分段实施,逐步深入,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拓宽了专业教师的工作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实习以及未来就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吴蓉蓉 李莉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构建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有利于实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1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职业能力
依据毕业生的回访工作反馈,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装饰公司、工程造价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造价相关工作,刚就业时主要作为造价员或造价工程师的助手。按照建筑类行业对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确定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建筑识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掌握材料性能、施工技术,能熟练运用算量及工程计价软件。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已确定的职业能力,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兄弟院校专业教授的指导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实际需要,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调整相应的课程。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平台课程、专业优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实习课程四大类。
2.1平台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使他们掌握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我们设置了《建筑构造与识图》《土木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认识实习》等14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2.2专业优秀课程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工程计量计价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算量及计价软件,首先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再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设置一定的工程条件,使用广联达软件完成钢筋抽样、土建图形算量及工程造价的编制。在这个阶段设置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装饰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5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优秀技能。
2.3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我们在大三上学期设置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估价》《安装工程计量》3门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实习课程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设置了《顶岗实习》课程,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顶岗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毕业以后能立刻上岗的目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就业,还把专业课程教学与实施“双证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要求,课程设置与执业资格考试和岗位技能课程进行对接,增设了《“八大员”培训》等课程。使学生能接触建筑业前沿知识,专业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开设讲座,并新建了两个BIM实验室,开设《BIM培训》课程。
3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进行课程建设
3.1增加校企合作
学院增设校企合作班,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如与南京厚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合作,该企业是绿城东方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主要做绿城内部装修,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增设绿城施工工艺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绿城精装修施工工艺、方法,以便学生将来能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另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协商拟定课程标准、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并邀请企业及行业专家对拟定的课程标准进行专业论证。
3.2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我院在进行造价专业的课程建设时,要求突出高职特色,强调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能设实践环节的课程,都增加实践环节。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工种实训环节,《建筑构造与识图》增加认识实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学习后增加《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及《装饰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实践课时所占比重达60%以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部分好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刻上岗作业,一般的学生经过较短的实习期就能胜任工作的目标。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工程图纸发放任务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说明解读及识图计量方法讲解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算钢筋量手工算量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算量手工算量成果与软件成果对比分析分析常见问题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工程造价文件的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审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将传统“学做分离”转变为“做中学”,通过手工算量与软件算量的比对,发现手工算量过程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学生课堂学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先发放工作任务书,明确目的,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分期检查,对比,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此次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充分发挥了本专业每个教师的自身优势,分段实施,逐步深入,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拓宽了专业教师的工作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实习以及未来就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吴蓉蓉 李莉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熟悉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与控制为重点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还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及项目管理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1工程造价专业优势
1.1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工程造价具有行业发展优势
(1)建筑业的大发展,建筑领域内的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总量大大增加,为建筑市场服务的造价专业人才需求也是增加的。(2)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紧迫。①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工程造价基本上由财会人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协商确定和控制,相应的专业为工程经济管理,没有专门的造价专业和人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工程监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后,工程造价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受到业内上下和建设方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和招标与投标制度的施行,我国在九八年才开始推行造价工程师资格制度。②工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本科院校逐渐增多,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层次的人才在2000年后才在高职院校逐渐开设。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③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不是像建筑业的其它专业,随便找几个农民工就能完成工作的。(3)工程造价专业的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加入WTO,急需一大批适应国际建筑市场需要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入WTO后,建筑业面临着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竞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拥有一大批懂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懂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又善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应该具有这种能力,且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
1.2“双证书”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教育。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除了获得专业毕业证书以外,还可以参加国家注册的全国工程造价员执业资格考试。
1.3行业支持
工程造价专业有国家规范的教学文件等资料。我们在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突出职业岗位要求,努力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
2专业建设困难
2.1师资匮乏是制约本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教师总量不足和质量相对不高,教师教学任务负担过重;(2)不同课程之间的师资力量还不平衡;(3)教师的学历结构还不够合理;(4)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还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2.2院内外实验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企业介入教育全过程的能动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尚不畅通。校外实训基地还没有建设。
2.3管理需要理顺加强
专业管理存在一些的问题,如教学管理,教研计划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具体微观的管理需要理顺加强。本专业属于实践应用型专业,所以还需要加强实训环节的规范管理工作。
2.4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虽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并非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尤其本专业属于单个用人单位需求量不高的造价专业,需要将毕业生放到多家单位就业,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如果现在不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毕业生的就业将会困难,影响招生,也会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
3专业人才培养
主动适应行业、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途径
3.1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的关系
本专业的设置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虽然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是传统产业,但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它,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可能削弱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也是老百姓永远的话题,因此,建筑业也将是一棵长青树,茂盛发展。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业这棵长青树的小分枝,也将不会枯萎。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这为我校造价专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省内高职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的形势来看,可以预测,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今后五至一十年内都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只要学生质量好,具有拿手的专业技能,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3.2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关系
(1)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的关键。其目标是以专业建设为优秀,以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大量引进人才,整合学院的师资,培养一支产学研结合、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现有课程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主要通过高校进修和自学,拓展教师知识面,掌握工程造价新技术、新规定、新标准,增强技术转化与生产应用的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得依靠企业,在工程实际中锻炼成长。(2)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建设院内的实训基地,又要建设院外稳定的实训基地,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熟材,能够顶岗工作。故至少需要再增加一个工程造价实训教室。包括电脑,造价软件、投影仪等配套设施。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广泛和深层次的开展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专业特色建设,调研、制定并执行装饰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企业连续顶岗实训;积极进行具有实际价值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消除走马观花不能顶岗工作的“实看基地”现象。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岗位性质主要有两类:一是施工企业,从业人数少,比较分散;二是咨询公司,从业人数相对多些,但一次也容不下很多学生。因此,若要建立稳定的院外实训基地,最好与咨询公司合作。当然建立院外实训实习基地也是需要投入的,或者给予合作者其它好处。一般情况下,一个院外的实训基地一次接纳5-10个学生,按招生人数150人/年的规模,需要建立5-15个稳定的院外实训基地。
3.3教学与教研、科研关系
教学与科研、教改这三者当然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是大家的共识。工程造价是新开设的专业,教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是在教学中不断被克服,二是向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三是靠教研与科研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列为我们的科研课题,组织院内外的力量研究解决,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作为科研课题来研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案例。在教研方面,紧跟建筑市场的发展动态,以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产学结合方面深化、完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标准。将实验实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有机结合,建设和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各种实训实习的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
3.4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关系
本专业社会适应性较好。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监理单位、设计院、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事业单位等单位和部门都需要。如果工程造价专业师资力量强、有人才优势,完全可以开办一个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为社会提供工程造价和预决算服务,既可以锻练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条件,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又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
作者:廖炜 吴俊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一、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还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首先就是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教师要到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设计单位、工程承包公司、建设监理公司等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大多都是应用型人才,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专业资质取证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实用,可构建如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造价能力形成能力培养模式,而且能力培养模式中,专业实践是一部分,认知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设计是另外一部分。知识结构可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满足造价员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和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造价能力可以满足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和工程造价业务市场化要求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对工程造价人才能力的要求。最后,以知识结构和造价能力培养要求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制定的教学计划不但覆盖我国造价工程师制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现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相符合。构建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一,把职业能力作为优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二,以专业能力需要为基础,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重点是突出它的应用性,明白他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就可以,不需要懂其推导过程;三,在构建的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可以培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注重实践教学,推行素质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对其进行细化,可分为专项能力和分项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两项能力分别化为具体的目标,并确定有关的内容,从而找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措施。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一边向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让他们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基本原理。为毕业实习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让教师可以随时的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在组织实习工作的同时,对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如有必要,教师也可以定期到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给予手把手的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快速的成长为社会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加强对学校实践环境的建设。建设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室等,这些实验室不但可以满足各项实训教学的需求,还可以鉴定各个工种上岗能力的技能。与地方各类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这样,不但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和现场的工程师可以共同对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同时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他们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教案,并以此建立全面、优质、完善的习题库和试题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预习和复习、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中,从而实现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真正的贯彻落实该制度,并使其发挥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比较高,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大量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颀 杜天瑞 徐延峰 单位: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1现价段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的课程设置体系的的不协调。近年来,由于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就业岗位分工逐步细化,然而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延续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工程实践,本科院校更应注重理论教学,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将本科院校的课进体系进行行压缩和缩减,难度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发挥高职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是事与愿违的,同时也反映不出造价专业工作实际的的专业特点。建筑工程结构基础与识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等课程都是实践强、工程实际集合紧密的课程,教师授课形式一般都以讲解为主,一方面老师很难掌握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实际操作的创新能力有限,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能力和数量也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样就必须要求有满足正常教学的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角色。然而,从高校到高校的教师队伍来源,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整体能力不够和谐,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的需要。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根本的认知不足。学生认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学习态度不重视、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而在学习专业造价课程时,例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才发现专业基础课程对工程造价的实践技能的影响非常大,在进行工程造价实践的过程中,基本技能读图就已经难倒一大片了,更别提计算各种构件的工程量。所以由于前面的基础课程没有入门,无法完成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现状
2.1工程造价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2014-2019年中国工程造价行业监测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2000到2012年13年间,中国建筑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逐年上升,2012首次越过10万亿大关。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因此,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依然有很大的前景,然而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行业的的发展还得要不断的坚持和创新。
2.2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岗位需求
通过统计,目前有197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就陕西省而言,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达3万余人,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数量还在逐年上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和兄弟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问卷调查,目前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需求体现在以下集中岗位:(1)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员的工作;(2)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从事造价员、合同员工作(3)建筑相关企业从事施工员、监理员等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从事的还是主要工作岗位工程造价员岗位,通过企业的调查,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是现在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能实现毕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3.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就是应用技能型,突出的要求就是实践性的操作,以有效的操作技能来处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是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上面,明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就业为前提,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应结合工程造价员专业人员的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建设行业的向光岗位和从事建筑(装饰、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招投标、项目管理等涉及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综合技能应用型人才。
3.2突出实践的教学,培养实践应用人才
3.2.1构建“学徒制”的理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传统“学徒制”的理念进行,以职业技能为优秀,就业为目的,突出实用目标,通过“师徒”传授为,搭建以专业优秀技术课程为重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以满足成为合格行业社会人为要求,使其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目的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以满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为设置,使其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课知识。同时为满足造价员的岗位需求,考虑到将来的的工作实际需要,满足“双证”培养学生,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简单、易懂、参与性强。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三统一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统一,虚拟和现实相统一,学校环境和工程实践环境相统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未来的可塑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2.2搭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懂得工作过程,又能提前让他们融入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变素质及和独立工作的协调的能力。所以,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设计工程项目训练的各项能力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替往复训练中,提高理论课程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市场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的岗位能力的提高。
3.2.3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双师型团队
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儿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企业锻炼;第二,加强教师的交流和结对子;第三,鼓励教师获取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第四,聘请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清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机技术,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虚拟三维动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引入BIM课程,创建不同的虚拟项目展示给学生,来了解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人才质量的评价完全根据社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标准进行,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同招投标课程的学习,谁最后中标谁就是胜者。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学习的过程可以体现在最终的成果上,口头和书面问答、技能答辩,工程实践等方式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另外,要将课程质量评价还要与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时效性。
作者:聂瑞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