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0 03:1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企业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论文:稻盛先生企业家经营理论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企业家角色的转换;企业家精神灵魂:追求创新和优秀竞争力;企业家的道德价值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传统的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代表人,是资本利益的保护者,是企业运行的指挥者、决策者、传统的企业领导层面特色为家族式企业家,而现代企业已经对家族企业给予了现代化的改造、确定光明正大而又意义深远的视野;树立自始至终与员工共有共同的目标、企业期盼获得生存与发展、而“人”是员工,是同僚,是经营者,是普天下之人、把伦理道德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观点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铸造一支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出攻无不胜,战无不克企业家精神,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理念强化了企业家追求创新和优秀竞争力精神和重视企业家道德价值。

关键词:稻盛和夫企业家修养

企业经济领域真正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意味着遵循一个共同的经济贸易游戏规则与更多的国内外对手开展更为惨烈的角逐。面对着这样形势,企业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真正来到的岁月里取得生存和发展机会,从根本上讲必须要铸造一支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企业家队伍,要培育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企业家精神。几年来,我们深入地研究了具有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的优秀企业家楷模稻盛和夫的企业哲学理念,从中领悟出日本优秀企业哲学理念与强化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问题。

一、企业家角色的转换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是企业的灵魂人物,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入世,使传统企业家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企业家顾名思义是企业的领导者,是在经济的创新者、风险承担者、组织者和协调者、领导和管理者,是企业优秀力量的代表,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随着中国入世中国企业家角色明显的变化是:

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分离——传统的企业家既是出资者又是指挥者,统称为资本家,而现代企业出资者是资本家,但不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要求有特质,更具有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家更是如此。

企业家的功能转换——传统的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代表人,是资本利益的保护者,是企业运行的指挥者、决策者。现代企业本质上是法人企业,企业家是集体智慧的代表者,职责是调动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很可能这个企业的企业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家族企业与牧羊人的转化——传统的企业领导层面特色为家族式企业家,而现代企业已经对家族企业给予了现代化的改造,国有企业经过一番冲洗,也走向了现代,寻求专业经理人的道路,寻找资本的牧羊人,使传统的出资者与经营者合一方式加以分离,聘请族外和局外的人为总经理,委以重任,从而表现出与传统公司的区别。

世界著名企业家、日本京陶集团创始人、日本盛和塾塾长稻盛和夫先生的《21世纪企业经营者的心性培养》之后,所领悟到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更具“东方特色”。稻盛的理念所体现的企业家是“拥有更高水准的哲学,更高水准的人生观”。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你所特有的哲学支配着你的经营,决定着你的事业的成败。如果你想扩大公司,想使你的职员们幸福的话,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当人们的目光投向神奇般京陶公司的时候,所见的是1959年28名职员用300万日元,以制作精密陶瓷材料产品而起家的公司,创业40年现已是多元化的集团公司,生产电子元件、半导体部件、手提电话、打印机、照相机,预计2001年度总销售额将到1兆1000亿日元。纳税前利润将达到1300亿日元。然而,稻盛先生却说:“我赤手空拳创业至今,仅仅40年的时间,就取得这样的发展,那不是因为我有什么超群的才能。正是由于我始终忠实地信守了我所说的经营原则,才使我们的事业有了今天这样的空前发展,除此之外,我不知道用什么解释这让人难以相信成长和发展的事实。”

从稻盛先生的企业家成长的经验看,概括起来是:确定光明正大而又意义深远的视野;树立自始至终与员工共有共同的目标;让心中强烈的愿望渗透到意识之中;做不显眼的工作,坚持不懈努力;利润不是单纯追求得到的,而是努力的结果;决定商品的价值,既使顾客满意,又能使自己赚到钱;充满斗志;处事要有勇气;拥有一颗为他人着想和诚实的心;始终保持开朗,抱有理想和希望,以朴实之心从事经营。

从稻盛的企业家成长的经验中我们不难领悟出这样的真理,并业已被众多企业家活动的实践证明了的:一个缺乏积极道德伦理的人,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可能将其内在的潜能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实际能力。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利用其“才能”对企业对社会价值的创造产生负作用,甚至巨大的破坏作用。反之,一个具有忠诚、守信、责任感等道德素养的人,即使是力量弱小,天赋不强的人,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家精神灵魂:追求创新和优秀竞争力

企业期盼获得生存与发展。在保持本土化,市场份额及品牌原有影响力等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优秀竞争力。这首先需要有这样一批企业家,在战略决定方面,要置身于全球视野上思考本企业发展问题。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等,而且企业家是培养优秀竞争力的创新。这是从企业家的地位、作用而言。从自身素质的修养看,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吸取世界一切优秀民族的企业文化精粹,熔化世界一切先进企业的理念,为我所用。

企业家通过创新形成企业优秀竞争力是目的,而形成本企业优秀竞争力的最直接的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秀技术和优秀观念。优秀技术是市场定义容量的要求,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研究。而优秀观念则是优秀技术生长的必须前提,这也是企业家的精神财富。稻盛先生的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力就是稻盛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敬天爱人”的思想,而在先生看来,“天”是事业,是民众,是顾客,是社会。而“人”是员工,是同僚,是经营者,是普天下之人。而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人力资本强实的信念。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言:企业家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充满着为他人着想的思想,不忘谦虚和感谢,怀着一颗朴实的心,再加上脚踏实地努力的话,他的命运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我深深地坚信这一点。(编辑:)

不难看出,一个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每个有事业心经营者、管理者所面对的光荣和理想,是中国企业家队伍所渴求的精神动力。因此,要面对中国入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发挥企业优秀力的企业家,是形成企业优秀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三、企业家的道德价值。

把伦理道德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观点,反映到市场经济各利益主体相互制约关系的约束体系有两部分:一是法律制度体系;一是道德伦理体系。

反映在企业家精神上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家行为前,良心起“指挥”作用;二是企业家行为中对行为的监察,良心起“检查”作用;三是企业家行为后自省总结,良心起“评审”作用。因此,企业家的道德自律应该是高尚的,使道德水准形成企业家的人格魅力所在。

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和实践都证明了这样的事实:财富与职位同道德品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道德水准低下,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社会知识匮乏,情感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紧张,难以正确估价自己作用,这不是企业家所具有的品质。即使有那么一点才能,也算不得是人才,这些人掌握着企业,其人力资本的产出率可能是零,甚至为负数。

稻盛先生理念的成功,从根本上讲是他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仅在日本就有二千五百多名热血沸腾的日本青年企业家聚集在一代经营大师的门下,稻盛先生与员工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同志式共同体”他对共同体做过这样的描述“公司员工不是建立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上,而是相互倾心的同志们,聚在一起所结成的命运共同体,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共同体而工作。”“资本拜物主义”者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年已古稀的稻盛先生在自己收入并不丰厚的情况下,他依然热心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仅1984年,他从自己私财中一下子拿出200亿日元设立了稻盛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对基础科学,先进技术,思想科学与表演艺术三大领域中奖励有贡献的人士。此举曾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诺贝尔奖相提并论的世界大奖。实际上是他所倡导的“追求人生的善与不朽,把有价值的留给后世。”的真实写照,是在精神丰碑上不断地“设定能力的标高”,“突破障碍”,“开创新纪元

由上可见,市场经济一方面是以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的竞争经济,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以不同利益的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具有道德价值的制约经济。稻盛理念中的企业家道德价值要有七种品质:

1、要感恩。企业家所获得一切成就都是社会赐予的,你应当从内心里感谢社会和他人给你的厚爱。

2、要仁爱。企业家要与员工要有“同心之情”,要“仁爱之情”,要“筑建一个互相信任的同志式共同体”。“仁爱”可以消除隔膜,减少磨合成本,创造精神财富,是形成企业合力的不竭源泉。

3、要勤奋。一般而言“业精于勤,荒于嬉”。企业家的勤奋,事关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毅力等品质优良的根本系质,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如稻盛先生像艺术家那样“为工作而倾倒,迷恋上工作”“让自己所有热情和能量都能在工作中去完全燃烧”。

4、要慷慨。人的社会性要求在权利与义务、索取与奉献、为人与利己要有合于国家的集体的价值取向。正如稻盛先生所提倡的“利他经营”的企业哲学,他对“利他经营”的概念解释说:只有“利他这样一个目的,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得到大家的共识”。

5、要正直。正直与诚实不可分,正直与坦荡相辅相成,正直是自信和力量的表现。企业家人格的魅力是由正直坦诚的人品折射出来的。稻盛先生所言:做事要正直,要光明磊落,要“坚韧不拔地去把它干到底,直到把它干成功。”

6、要慎独。自我控制,能够抵制本能的冲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是检验企业家是否有真正坚定、磊落的试金石。高级管理人员如没有慎独的品质,根本无法授之以权利,委之以重任。

7、要守信。诚实守信是修身之本,做人之本。守信是对企业家考核的重要条件。稻盛先生的“以心为本”,要企业家与企业、社会要成为相互信任的同志共同体”,“大家都在为共同体而工作”。

企业家成长的经历各有各的不同,现代经济发展基本趋势是由客体经济(物质资源)向主体经济(人本资源)的转化。因此,在当前对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是必然的。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角度来思考中国企业家队伍,从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理念中领悟其真谛,促使我们形成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激励问题探讨论文

一、国内外企业家激励机制现状

(一)国外企业家激励机制现状

国外对企业家的激励,主要是报酬激励。报酬激励的优秀把所有者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股东目标成为企业家的目标。

经营者年薪制是以单位年度为期限来确定和支付经理和管理人员薪金的收入制度。虽然各国年薪制的本质是共同的,但各个国家在薪金的构成、支付方式及实行时间等方面是略有差别。

美国模式:年薪构成=基本工资+奖金十福利十津贴

日本模式:经营者的年薪主要由工资和奖金组成。

德国模式:经营者的年薪=固定年薪+浮动收入+养老金

股票期权又叫股票选择权,指买卖双方按约定价格在特定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股票的权利的合约。期权的买方以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为代价,拥有这种权利,但并不承担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的卖方则在收取了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后,在一定期限内必须无条件服从买方的选择并履行约定的承诺。作为一种激励约束机制的股票期权是企业的所有者赋予企业家在未来某个时期按照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其权力不可转让。但行权后所认购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并可由持有人自行决定何时出售。在行权以前,持有人没有收益,在行权之日,持有人的收入体现为行权价与股票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这个差价决定持有人是否行权:如果股票市价高于行权价,那么持有人将行权并获得市场价和行权价带来的利益;如果股票市价低于行权价,那么该差价为负值,股票期权将失去价值,持有人则放弃行权。股票期权包括4个基本要素:

1、受益人。即为股票期权授予的对象,股票期权一般在企业家受聘、升职和每年一次业绩评定的情况下授予。

2、有效期。受益人在此期间可以行使相关权利,超过这一期限就不再享有这种特权。由于股票期权的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家进行长期的努力,因而执行一般都比较长。

3、行权价。即按照约定受益人在未来购入某种股票的价格。

4、授予数量。按照约定,受益人行权时可以购买的股票数量。

股票期权计划是欧美国家研究应用比较广泛的激励方式,其在实践基础上又衍生出指数化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受限股票计划、股票增值权计划和虚拟股票期权计划。

(二)国内企业家激励机制现状

国内理论界对企业家激励机制,尤其是物质收入激励基本上是从1994年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开始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具有代表性的激励方式有: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以股票期权为基础的期股、虚拟股票期权。

1、年薪制。年薪制是指以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年度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同时根据经营成果再确定其风险收入的工资制度。年薪包括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基薪主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确定,用于经营者的日常生活。而风险收入则是根据经营者的职责大小和业绩状况确定。企业家每年的薪金原则上是固定的,这是一种短期物质激励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是实施年薪制的出发点,单纯从理论上分析,达到这一目的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年薪制把经营者的风险收入与企业业绩挂钩。企业业绩越好,经营者风险收入越高;企业业绩越差,经营者风险收入越低。如此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通过提高企业业绩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2、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之一:延期支付计划。将经营者的部分奖金折算为股票数量,存于专门账户,在任期内不能出售,任期结束后依据股份价值予以兑现。模式之二:虚拟股票。是公司给予管理层现金年薪以外的特别奖励,实质也是奖金的延期支付。只不过奖励给经营者的股份并不实际存在,而是仅反映在公司账面上。经营者对所持“虚拟股份”没有所有权,可以分红,既定期限后予以兑现。模式之三:期股。在实行风险抵押经营的基础上,管理层(群体)以一定的资产和现金取得在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购买,或通过获奖方式取得适当比例的公司股份的权利,期股享有分红权,将来以期股分红所得逐步实现认购。

3、期股制。期股制是企业出资人与企业家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允许企业家在任期内按既定价格用各种方式获得本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先行取得所购股份的分红权等部分权益,然后再分期支付购股款项。期股,通俗地讲就是一种未来竞争兑现的股票,是企业家可预期的股票。

二、国内外企业家激励机制评价

(一)国外企业家激励评价

国外研究并应用的各种企业家激励机制,是根据各国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发展程度及特点而设计的符合本国特色的激励方案。欧美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股票市场是半强式有效市场,股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公司的成长水平,进而准确说明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使股票期权确定的收入部分与企业家的付出成正比。这正是股票期权在这些地区被广泛应用并发挥显著激励效果的基本原因。在遵循基本理论特征的基础上,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各国及各个行业的特点,股票期权制和年薪制都被设计出具体的形式,使之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国外的企业家激励机制运行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内,这个体系有着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有效的法律保障,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因此,在国外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下,为股票期权制和年薪制的施行提供了充足的内外条件且效果明显。

(二)国内企业家激励现状评价

我国研究与实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时间比较短。由于目前的国情和企业的所处的发展阶段,使激励理论与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并存在许多的不足。

1、年薪制。(1)在我国实行年薪制的优势。年薪制是实施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年薪制在以按劳分配确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确定基薪,再根据贡献大小,风险程度高低,扭亏为盈等经济指标确定风险投入,贡献大的多得,贡献小的少得。由此年薪制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激励模式,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行年薪制有利于政府利用比较小的成本来促使企业经营者为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而不断努力。年薪制的公开原则能比较有效地防止企业经营者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59岁现象”悲剧更多的发生。(2)实行年薪制的理论缺陷。这是一种针对管理者过去业绩的评价,不能有效地激励管理者在未来努力工作。年薪制一般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是一种短期激励的手段,缺少对经营者长期利益特别是离岗后利益的安排,加剧了经营者的“短视”行为。企业要向经营者支付高昂的现金年薪,财务成本很高。年薪制中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多采用资本保值增值指标与利润指标两大类。上述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替代性,失之全面,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股票期权。(1)运用股票期权的优势。股票期权制能使委托人和人的目标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股票期权制能对公司经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促使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的增大。股票期权制能减轻公司日常支付现金的负担,节省大量营运资金,有利于公司的财务运作。公司通过给予高层管理人员本公司的股票期权来代替实际的现金支出,使他们在将来通过行使这一权利来获取较大的报酬。股票期权制能避免企业人才流失,并能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2)股票期权在我国实践中的理论缺陷。经营者追求利益的行为短期化。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只把经营者的利益同股价的上涨相联系,很可能刺激经营者不顾一切代价追求股价的短期上涨。而这种对企业不良影响的成本往往由后来的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承担。经营者与企业业绩联系单一化。仅仅根据企业的业绩上涨就决定奖励给经营者股票期权的获利机会,而不区分这种上涨是源于经营者的努力还是源于市场或行业的整体发展。这种做法可能产生不公平结果。股票期权成本并未反映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因此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很难说明企业利润的真实情况。

3、期股。期股是在股票期权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除了具有与股票期权相同的优点外,还具有另外的两个优势:期股是经营者风险收入转化而来,不需要经营者支付前期的资金,因此,其实施的风险较小。期股获得是股票或股份,期股的全部价款付清后可以出售全部股票获得收益,也可以留存一部分股票参与分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尽管期股的实施比股票期权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由于期股还是以二级市场股票和股价作为计算奖金的标准,因此,还是避免不了股票期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缺陷。期股的实行仅局限于股份制企业。

(三)国外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行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是国外企业成功所必需的,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成功所必需的。我们可以大胆地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外企业的经验表明:

对经营者的准确评价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都离不开发达、完善的企业家市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企业家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国有企业应建立一整套有关制度,为经理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选拔范围,明确选拔标准,严格选拔程序,把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理岗位上来。

要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强化长期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对高级经营者实行年薪制,采用底薪加奖励,根据经营者经营资产数量,难易程度、技术水平、风险及市场供求状况,确立年薪底薪,通过利润抽成、购股权、赠股以及给予股票期权等方式强化长期激励。

要强化经营者的约束机制。美国与日本虽然股权所有制不同,但都有着各自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使经营者忠诚于企业、尽职尽责的保证,也是防止经营者管理腐败与损害出资者利益的关键。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激励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激励方式加以改进,借鉴国外经验,取长补短,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企业家论文:马歇尔企业家素质分析论文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

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理论发展论文

一、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

“Entrepreneur”(企业家)一词最早见于16世纪的法语文献。而最早将企业家应用于商业的是康替龙(Cantillon),他在1755年所著的《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认为企业家特质就是承担收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后来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问题,创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家学说。而在古典阶段,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企业家的职能。

1.重农主义经济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等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沿袭了康替龙的企业家理论。魁奈认为企业家是简单的监督管理者,他抛弃了康替龙关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内涵。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波多(Baudeau)继承了魁奈和康替龙的观点,认为农场主是指承担费用、承担风险、享受获利——最终所有的一切经营都是为他自己利益的人。杜尔阁(Turgot)则认为,企业家是富有的工业企业家或者商人,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从事有风险的经营和生产管理事务。

2.萨伊的企业家理论

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1803),在其《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首先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他对企业家阶层的诠释是:“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人,是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困难,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生产过程的中心枢纽,是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协调者。

萨伊之后,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48)在英国推广了这一术语。古典阶段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则认为企业家的特质是人格化的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

二、新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综述

新古典经济对企业家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熊彼特,奈特以及柯兹纳等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的特质进行了分析。

1.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了在修正不均衡,使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一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承担着重大作用的观点。马歇尔所谓的企业家是多重角色的,他赋予企业家中间商人、风险承担者、领导协调者、创新者等角色,形成了企业家理论的雏形。马歇尔指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

马歇尔这种赋予企业家多重角色的折衷观点使其企业家角色理论失去了鲜明性,但其思想博大渊深,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方向。

2.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

熊彼特(J.A.Schumpeter)从企业家资质或能力角度分析企业家阶层的角色功能,他界定了企业家是管理者,其管理活动的优秀是创新,企业家的创新产生了动态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他提出了企业家即创新者,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企业家的首要职能,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判别准则。企业家通过“创新”显示个人成功的欲望,即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企业家的活动,熊彼特把它称为“企业家精神”。

关于风险的承担问题,熊彼特认为承担风险的是资本家,而企业家并不是风险承担者。熊彼特以企业家为中心,构筑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历史进程的动态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完全抛开了资本的作用,将企业家与风险分割开来;把企业家置于企业组织之外去追求个人功绩,没有涉及到企业家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

3.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一书中,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来论述企业家阶层的功能角色。他认为,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承担的职责就是通过决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

奈特的企业家理论的优秀内容是在不确定性下,使管理权限和保证责任不可分割的联系起来,只有保证合同收入才能掌握决策权,这种逻辑在企业组织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股东与内部人的关系,但奈特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4.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综述

柯兹纳(Kirzner)继承了马歇尔的研究传统,从研究市场结构入手研究企业家的角色功能,他把企业家作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探索作为“中间商”角色的企业家本质机能。他基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提出企业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市场过程中发现获利机会,从而形成了马歇尔之后企业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柯兹纳发展了马歇尔和康替龙的理论,从市场过程内在角度成功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形象,但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局限于把不均衡只视为始终存在于投放与产出的过程中,他并未把企业看作是生产资源的集合,也没有考虑资本运营的风险作用。

三、新自由主义阶段企业家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企业家的问题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作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行为受自身所处的组织环境的影响,有权选择自己的组织,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森、鲍莫尔等。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等人。

1.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卡森(Casson)运用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来研究了企业家角色功能,在信息的主观性、内生性偏好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的企业家理论,把企业家的行为分析综合到一个供给——需求分析框架之中,构造了一个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从交易成本入手,得出了企业家对市场过程的参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结论。

卡森关于企业家一般规定性的探索,抓住了以往经济理论对企业家研究的不同要素。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者”角色的创新行为,柯兹纳的企业家“中间商”角色的套利行为都可视为卡森企业家“判断性决策者”决策行为的特例,这使得他的企业家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他的企业家概念的偏颇,即只注重企业家在企业中的交易性,而忽视了其生产性。

2.科斯的企业家理论

科斯(Coase)认为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力量。他在《企业的性质》中,从降低交易费用这一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家在企业制度形成中的作用问题。在科斯看来,通过一个组织(企业),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支配生产要素,能够以较之市场交易更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科斯同时论述了企业边界的存在和确定,认为企业边界的位置处于通过市场实现交易与通过企业组织实现交易成本相等的地方。

从他的理论,可以看出企业的边界也是企业家的边界,企业家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企业家有限理性边界的限制。

3.诺斯的企业家理论

美国新经济史学家代表经济学家诺斯(North)认为“企业家和他们的组织会对(可观察的)价格比率的变化直接做出反应,通过将资源用于新的获利机会或(在现有规则内变化无法实现时)间接地通过估计成本和收益以将资源用于改变规则或规则的实施。”企业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于运用自己的才能去发展通过重新配置资源获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并通过组织去改变制度框架的规则或准则。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绝大部分是渐进的,长期的制度变迁是企业家短期决策的结果。

4.阿尔钦和德姆赛茨的企业家理论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andDemsetz,1972)在他们的企业理论中重点由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转移到解释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上。他们认为企业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每个人的边际贡献难以精确的分离与观测。为了克服因此而产生的偷懒问题,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为了保证其监督的积极性,剩余索取权必须交予监督者。这可以作为对企业特别是古典企业中不对称的产权安排的有力解释。但其重要缺陷是把企业家的功能仅仅归结为“监督”,而真正重要的职能,经营决策则被抽象掉了。

5.彭罗斯的企业家理论

彭罗斯(Penrose,E)从企业组织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家的角色和功能。他认为:(1)企业家承担了推动市场与企业组织两者联动机构的作用。(2)企业家应具有预见未来变化和发展潜在生产机会的能力。(3)企业中未被利用的能力以及潜在能力构成了企业扩展的动因,企业家利用这些能力,促进企业的扩展。(4)企业家是主动地承担风险,而不是被动地承担风险。他讨论了企业家在企业的生产性和交易性两方面活动的实质作用,在企业家内在规定性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企业家理论的本质特征探析

综上所述,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自由主义阶段。我们看到的企业家理论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众多的学者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委托理论等从企业家的职能、特征和能力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概括企业家一定的经济性质和本质特征,但是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把企业家定义为企业家是能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善于捕捉获利机会、勇于创新、主动承担风险,面对不确定性做出决策的企业管理者。

通过探析,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企业家具有企业家才能,富有创新精神,能主动承担风险;(2)企业家是生产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能不断吸纳人才,将各项资本优化组合,把握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使企业利润最大化;(3)企业家具有市场眼光,能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并根据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做出决策;(4)企业家承担着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凝聚人心、营造企业文化等企业领导职能,善于运用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随着企业家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对社会发展各方面所作的贡献。企业家理论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深化,它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理论及其他更多理论的交叉、融合,必将使企业家理论发展的价值得以最大发挥。

【关键词】企业家理论理论演变理论发展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行为误区分析论文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做了相当大的贡献。在企业家呼风唤雨的背后,许多企业一夜之间夭折,企业家变成了“起业家”。在目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不得不让我们仔细反思其作为创业打天下的企业家的行为误区,给我们当代以及下一代创业者一记警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一、企业家行为误区的表现

第一个误区:在计划管理的上,重视“静态规划”轻视“动态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更新的。计划是经营管理的第一环,也是管理有效性检验的标准。一个与环境匹配的计划可是时间,环境,对手,顾客的函数,随其变化而调整。许多企业家常为了规范管理,简化程序,在计划的基本假设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时仍固执己见,没及时动态控制,修订目标使系统处于均衡的状态。

第二个误区:在管理上,重视“极力支援”轻视“激励支持”。“有事找领导”,不排除个别企业家精力极其充沛,大小事皆可自己负责,帮下属排忧解难,遇到麻烦与困难时采取个人或组织手段支持和其援助任务执行者,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下属遇到棘手困难的时候之间冲锋在前,作个好旁样,本是无可厚非。这也形成日积月累,养成下属的惰性,领导读的办公司门槛踏破。而下属能力每得到提升。

第三个误区:管理方式上,重视“管理模式”轻视“个性特色”。管理模式照搬照抄,缺少合理选择,导致企业管理成本高,学习性成本代价巨大,管理效率低。模式是根据管理对象的现状所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的总和,具有克复制性。企业家往往不注意仔细分析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感觉那个模式好,赶紧在自己的企业照抄照搬别人先进的东西,那知条件不够成熟,学习的不到位,囫囵吞枣,噎个半死,元气大伤。

第四个误区:文化建设上,中低层重视“职位权力”,高层轻视“人格魅力”。人格魅力自己一个人施展,万众明星。个别企业家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强,弃自身实力于不顾。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换来的是制度一大堆又无人去行使,劳命伤财。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没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家退出机制。

二、企业家行为误区的原因

这些误区就有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发展历程和知识视野与见识有关。其具体分以下五个大类。

1.缺少战略决策的能力。缺乏对企业的能力的客观评价和对环境的有效分析,企业家提供战略决策就少了支撑。他们往往根据过往的知识与经验在结合苗头进行灵感决策,直觉决策。容易形成决策的路径依赖和不注重吸收旁人的意见,就不能适应21世纪3C环境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二是内部管理结构和制度不合理,还不是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很多还是家族特色浓厚,不能容纳有才能的运作管理人员,小农的本位意识严重。内部的管理是凭关系,靠忠诚,甚至有的还完全是凭良心。这样的管理环境下,企业结构混乱,一切围绕老总的意志转,变动性特强。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2.缺少创新发展的能力。死守自己曾经风光过的产品不放,犹如抱个金娃娃。岂不知市场是万变的,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在提高,顾客的口味也在改变,不同的市场需求的特点也有差异。这就造成许多的中小企业只能独守一隅。许多有创新心理的企业家也在考虑创新的投入过大和风险较高后,“英明”地放弃了投入,或者用“更高明”的手段,偷别人的技术。创新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科学管理是创新的基础;培育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完善的制度是创新的前提;绩效管理是创新的动力;高执行力的团队是创新的保证。目前管理,人才,制度和绩效考核与团队培养都与国际一流的创新管理有差距,并且存扩大的趋势。

3.缺少“经营”人才的能力。对于人才,一味的贪多求全,把人力当资源,还为转换为人力资本,人力的额资本观念还为建立。企业的成长和持续发展,依赖于职业化管理队伍的形成。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要有良好的委托-关系管理,有效地激励机制与监督,保障机制。据北大教授张维迎的研究,信任度低的国家,企业的规模也相较对小;(知识型企业尤其如此);在信任度低的国家,大组织只有政府机构和军队,以及国有企业。

21世纪最重要的经营是人才的经营。因为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其潜力的培养与发挥事关企业方方面面,从研发到营销。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21世纪的管理就是研发和营销。企业家做事厉害,管人能力欠缺是个通病,在识人,信人,用人方面应该做到:深入实际,慎思明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任人惟贤,大胆放权。

4.缺少坚守诚信的能力。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外部大量的欠款,形成对别人的负债。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让三角债,连环债成堆,企业之间相互占用资金,财务管理能力较弱。损害卖方对其企业的信誉,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甚至终止赊销,为企业带来大量的隐性成本。导致企业诚信缺失,毁坏企业形象,经营环境恶劣。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常见的老板口头承诺,到期不兑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员工对老板的信任带来巨大的伤害。在我们国家这样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背景下,管理者的个人品行是员工关注的焦点,一个领导的品行会影响到员工对这个组织的看法。

5.缺少演说表达能力。有部分企业家是技术出生重实干轻表达,沟通能力,尤其是发挥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的领导风范和振奋人心的影响力。异常具有鼓动员工热情的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是这些企业家该好好学习的典范。一个企业家的表达应该是独立思考,引人入胜,让员工自动追随的。能把站在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上的,主流大气的观点用朴素易懂的语言,幽默谐趣的向听众表达。

最后,当你是一个目前优秀的企业家时,对照此文,分析自己是否还有一些自己不大注意的角落,对自己企业的死角的清理,让我们的企业成为常青树。

企业家论文:现代企业家素质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从历史和理论角度上分析了企业成长同企业家素质存在着的不解之缘,从普通性和独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家素质的内涵,为企业家推动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构筑了高平台。

关键词:企业家普通素质独特素质

1.问题的提出

企业和企业家素质的不解之缘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家素质既是企业生存之本,又是企业发展之缘,二者不是无缘无故的,事实是最好的见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存在于企业界,企业之间竞争导致企业家的变迁,透过历史可以看到,经过大浪淘沙的企业家,坚持创新经营的保持了自己的光荣称号;经营无方的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违纪违法的成为千古罪人。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从上世纪的1987年至本世纪2008年,中国评选了11届200多名优秀企业家,其中第一届评选出的20名优秀企业家,经过10多年的变化,因企业经营好的有6人被“升迁”,企业经营亏损造成重大损失的有5人被罢免,有6人因年龄退休离职或违法违纪被处理,还有3人继续在任,企业竞争的优胜劣汰选择了企业家,这是其一。其二,企业家的不同素质决定企业发展的不同趋向。企业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实体,落实利润目标企业家要以高素质作支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时期,由于企业家素质不同,对利润目标要求不一样,企业发展也呈现不同结果。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体制下,政治挂帅的厂长素质,决定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去生产经营,而以国家政治目标为目的,抓革命促生产,结果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成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政治实体。改革开放后,我们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回归本位,但由于政策导向失误却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即唯生产力论,厂长素质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生产为中心,结果利益膨胀机制刺激取代企业合法经营,利润目标扭曲,改革方向被曲解,把企业推向唯生产力的快车道,为规模经济过剩增加积累。其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家对流行的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欠缺因势利导,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亏损,经营方式不善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负。特别是进入21世纪,由于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企业家应对市场风险不力的战略机制,成为企业发展步入低谷的引咎。显然,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其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越来越表明:当市场、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等要素,由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拓展,客观要求企业在高度生产社会化条件下,进一步与优化的产业结构相匹配时,管理协调“看不见的手”,比亚当斯密市场协调“看不见的手”更为重要。因此,企业家管理协调素质提高被列入政府官员经济使命的日程表中,各级政府都在为企业发展积极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五,30年的改革开放显示了企业家素质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也暴露了企业家淡化素质提高的弊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海啸发生,进一步彰显企业家素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企业家素质是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持高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的经济形势要走出低谷,企业和企业家的互为依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发展要借助于企业家的素质,在已有的平台上,超越时空,寻求深层次创新,制造高端产品;企业家助推企业发展,打造企业航母,与强手匹敌,必须将自己的素质展现给企业,为企业所用。企业家的素质包括普通素质和独特素质两种素质,普通素质表现为管理的一般技能,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独特素质表现为管理的高深技能,是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条件。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企业家不断的应用和实践自己的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使企业与时俱进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一个企业家只有在积极施展自己普通素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素质作用,企业生产经营才能不断地从一个领域转向一个新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家的普通素质

相同的个性组成共性,共性存在个性之中,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每个企业家普通素质作为一种个性,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既在营造企业的社会经济公信力,又在为自己企业的优秀竞争力“搭积木”。具体地说企业家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变企业的内生条件和外部环境,壮大和充实企业内力与基因,把企业一切有限的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具体这作法是:

2.1战略规划高定位。企业发展实践证明,高定位战略规划是企业管理高效化的基石。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高定位战略规划,因为它拥有使企业在宏观上正确界定社会使命、有效整合资源、合理选择经营范围、准确定位产品优势的导向作用;在徵观上增强企业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磨合,构建资源配置平台,提升优秀竞争力。企业家只有从系统性,有效性,适应性等多视角面,制定企业不同时期高定位战略规划,才能窥伺市场动向变化,支撑企业发展。所以,高定位战略规划是企业家普通素质在企业存在和发展中的一种战略性水平体现。

2.2技术研发跨断层。企业技术断层是一种技术缺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它的持征是断层的两条边缘线,一条是技术落后的终止线,一条是技术先进的起点线。突破企业技术缺失这一制约,往往要站在科技制高点上,跨越技术断层进行科研,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流水线的各关键工序上,实现产业和产品价值的优质性、异质性、非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营造,使企业产品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和发展的优势。技术跨断层也是一种技术创新动力,企业家是制控技术跨断层的高手,当企业家统领技术跨断层的技术创新程度和规模达到一定边界时,不可避免地将企业引入到绝佳的境地。企业家都宠爱和器重技术研发跨断层,善于把跨断层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转化新的生产力,提升创新价值技能,生产高质产品,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所以,技术研发跨断层是企业家普通素质在企业存在和发展中的一种技术性水平体现。

2.3经营机制走高端。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归宿,将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和目标实现行为方式的各有关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及其功能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企业经营的有机体。它和微观约束机制、外部约束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等不同类型的机制通过有机合成,构成了市场经济运行大机制中的企业宏观经营运行机制。企业家的高端经营机制,就是借助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高平台,将企业宏观经

营运行机制,置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环境中,通过市场校正和调节,焕发企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所以,高端经营机制是企业家普通素质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经营性水平体现。

2.4资源配置找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存在与发展,还有赖于社会资产规模结构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资源配置的空间与基础。如果说社会资产规模结构构建了企业配置资源的空间与基础,那么在这个空间和基础上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存在与发展就有了可靠保障;如果说社会资产规模结构扭曲,在类别和总量上失衡不匹配,不能为企业提供配置资源的空间与基础,那么企业资源配置就要在优化社会资产规模结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事实上企业资源配置找亮点多数情况下是企业家在社会资产规模结构扭曲与倾斜上的资源配置。从我国企业发展的规模作用与历史过程来看,在企业发展资产增加,引起社会资产规模结构呈现扩张与萎缩失衡,导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不规范的市埸发生时,企业家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下,都共同履行了平抑卖方市场求大于供和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配置资源职能,促进社会资产规模结构趋向合理。致于企业家倡导的企业之间兼并、联合,收购、出售以及企业内部资产重组等资产规模结构优化正在逐步规范和自我完善,并且越来越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所以,亮点型的资源配置是企业家普通素质在企业存在和发展中一种配置水平的体现。

2.5经营方式抓热点。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纵向演进中,企业伴随着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运行,相应的也经历了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市场过程。三种经营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中它们都发挥了企业家的优势作用。在商品市场中的商品经营,企业家开发商品,组织生产与流通,获取各种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在生产要素市场中的资产经营,企业家聚合生产要素,优化资产与重组,实现资产积累与增殖。在资本市场中的资本经营,企业家拓展资本市场,激活资本要素,优化资本要素结构,实现资本积累与增殖。经营方式同产品一样具有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期段的寿命周期,当前商品经营处于衰退期,资产经营处于成熟期,资本经营处于投入期。在这三种经营方式中,任何一种经营方式无能持续多长时间,但都开始于寿命周期的投入期,结束于寿命周期的衰退期。企业家抓热点经营方式就在于正确锁定当今资本经营所处寿命周期的那一个期段,对资本经营进行发展、保留、撒退定位。当前资本经营初具规模,以处于寿命周期投入期,远离寿命周期衰退期的优势高居于其它经营方式,同时资本经营作为一个热点经营方式,潜藏着巨大的生命力,将以时代的主流和趋势支撑着经济发展。所以,经营方式是企业家普通素质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经营水平的体现。

3.企业家的独特素质

事物在差异中升华,是奇迹发生的必要条件。企业家的独特素质是在与他人素质差别中经过全神贯注地磨炼形成的,着重在研发设计、管理决策、规避风险、经营方式、创新思维等方面打造成奇才,并显示出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制约和打倒的独特技能。当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灾难性风险危机的不良预期时,各个企业家不同独特素质以超群的智慧和单打独斗的决策水平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所以企业家的独特素质不可少有,更不可没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重塑以人为本的精英管理决策。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勇敢地向独木桥冲刺,挤掉千军万马,率先跨过这艰险的一步,是竞争的正效益;如果在市场竞争中不知所措,被竞争对手所打倒,汰劣优胜,是竞争的负效益。企业之间竞争的正负效益反应在精英管理决策上,只要管理决策体现精英的思想与智慧,企业才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家制定管理决策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精英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价值、中心、重心等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体现精英思想与智慧的管理决策,应涵盖人才对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经营方式、品牌商标、销售服务、公共关系等所能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同外部环境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进步、居民收入、消费心理、风俗民情、市场环境等不可控制因素的优化组合作用,确保管理决策的优质性和可行性,同时并不断地改革已有不规范的管理模式,使之与管理决策配套相悖。实现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淘汰以“经济人”为假设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的“理性”管理模式,发展“以人为本”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规范对人才与人力资本的管理,完善尊重人才,爱戴人才,关心人才等人性化行为的组织协调与和谐,提升情感、情趣、情谊、情味的人性价值,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防患于未然的危机化解战术。企业家独特素质的重要作用是化解面临的风险危机,并出现戏剧性的效果;那么企业家独特素质的更大作用,莫过于对风险危机的悟感、预测和防患于未然。

一念之差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常常表现于优胜者被胜利冲昏头脑,忽视隐藏的风险,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一哲理也反映了企业经营上的规律:竞争胜利盾牌在握时,潜在万事大吉,不求进取的风险;企业经营最火红时,潜伏洋洋得意,马放南山的风险;企业常年夺冠,红旗不倒时,暗藏高枕无忱,贪图享乐的风险,凡此种种都是对经营认识一念之差的偏见。提高认识纠正偏见,才能透视隐藏在成功背后撞击、落伍、失败等一些不良隐患,防患于未然。克服偏见,化解危机,一般管理者难以胜任,只有卓有远见的企业家才能冷静地对待这些偏见,因为他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技总会导致今天的失败和明天的衰落,花样繁复的口味和不断变化的格局才是他们今天看重的局面,因此,企业家执着追求的信条是“防患于未然”。

3.3排选高品位的经营方式。专业化经营和者多元化经营是经营链条上的两个节点,经营业务把它们窜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而又分割的两个经营环节。经营方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外延大,内涵丰富,多数情况下表明经营层次:本文是指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在30年改革开放中两种经营方式都有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因为管理者总是跳不出既要专业化经营又想多元化经营思维方式的束缚,常常处在左顾右盼两难境地的选择:如果选择多元化经营,虽然分散经营风险,角逐市场面大,但会出现把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的格局,诱发产业规模小,投资分散,机构重叠,成本上扬等问题;如果选择专业化经营,能集中资金,降低成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但会造成产业规模幅度小,产品单一,市埸覆盖面窄的局面,两难境地选择的举棋不定,遗误商机,导致经营方式的失败。所以,在现代市场动态位移频率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如果企业资本经营不力,务必牵强附会,单一地选用多元化经营或专业化经营,必须将二者交织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集合化的经营方式。具体作法是:

3.3.1针对专业化经营的需求空穴,弥补多元化经营。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专业化分工及其生产经营利润取向不同,每个企业都处在专业价值链上的各个不同环节上;又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机制不断强化环节上的凝聚力,使企业缺乏“跨越”的眼光与触角,难以从专业价值链上脱颖而出,开发新市场。因此,企业家个性才华作用就在于使企业脱离专业价值链,创造多元化经营机制与环境,在更广阔的时空上拓宽品种经营层面,或者与其它企业合作,既竞争、又协作地开发新产品。并在多元化经营协作中,通过生产互动、思想交流,不断地吸收新信息,完善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3.3.2针对多元化经营缺位空穴,弥补专业化经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技术创新机制日益完善。市场上商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意味着多元化经营企业面临着频频淘汰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被动局面。在此条件下,如果补上专业化经营一课,就能收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效果。事实上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长短不悖、凸凹相容的本身就客观存在着相互结合与长短互补的客观性。因此,专业化经营填补机遇“空穴”的战略,就是在多元化经营的产品中,选择一个质优,品位高,又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通过附加设计手段,增强产品功能,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弥补了多元化经营空穴。扩充品种经营层面和互联互协的多元化经营以及专业化经营填补机遇“空穴”是企业家个性才华的独特素质表现。

3.4开辟市场需求饱和商机的趋前思维。卖方市场需求缺位和买方市场需求饱和超位是市场运行的规律。但买方市场需求饱和是市场开发不景气的重灾区,不仅需求饱和退潮缓慢,而且巳积累的财富呈泡沫化的趋势,所以,它是企业家开发新市场的目标选择。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善于在需求饱和的绝境中拓展企业商机,其主要作法是:一是排查供求错位,开发新市场。当买方市场形成时,在需求饱和中总存在一定的需求“空穴”,在需求“空穴”中也总存在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供给,企业家应对市场供需排查,挖掘需求饱和中缺位需求的新市场。如海尔通过对市场饱和的系列冰箱和冰柜供给与需求的一一排序核查,发现在供过于求错位中还缺少“小家庭”需求小冰箱和小冰柜的市场。这种紧缺商品正成为“小家庭”占社会结构主导地位的美国热门货,并吸引了上海普遍居住面积较小的顾客,满足了需求饱和中消费者没有满足的需求。二是拓展市场需求饱和中需求缺位商机,开发新产品。同类差异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总是在事物对比中显现,从绝对差异中分析全新产品需求绝对缺位和从相对差异中分析同类产品需求相对缺位是创新商机的重中之重。从产品关联度来看,企业存在有与自己产品结构、功能、用途、消费相同的同类产品或同类替代产品,当这些产品市场需求达到饱和状态时,生产厂家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这对于生产者来说,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需求绝对差异也已存在,需要以新视角研发新产品;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消费需求发生改变,对过剩需求的主导产品,同类产品和替代产品进行权衡比较,某种产品可能会成为新的消费选择,于是引发同类产品相对需求新缺位,给生产者带来新市场商机的福音,相对需求缺位新商机形成的市场取代了需求绝对缺位新产品开发。所以,在主导产品、同类产品和替代产品中,蕴藏着绝对需求和相对需求缺位的市场空间,有待于企业家去开发和挖掘。例如中国华为公司的同类市场延伸策略,是在买方市场需求饱和中开发新商机的典型案例。作为华为的交换机、csm设备、光传输干线dwdm系统等系列通信产品,在国内需求巳经饱和,同发达国家在质量、功能、外观等方面指标远远不能相比,在此条件下向欧美进军等于进入死胡洞,华为避重就轻,延伸同类于市场优势开发新市场,将自己的产品同欧美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折,发现本公司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结构单一,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所需求,同时中国政府又尊重发展中国家,注重合理互惠和双赢的经济合作,这两点构成了同类产品相对需求缺位,形成了华为产品在非洲畅销的新市场。华为选择了这条路径,于1996年从香港开始出发进入非洲,经过中东、俄罗斯、拉美,最后终于登陆欧洲和北美。总之市场需求饱和是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时空错位,是任何企业家都迥避不了的一种应对,只有因势利导,沉着应战,才是唯一的选择。面对市场需求饱和,超前思维、捷足先登,挖掘买方市场的新需求,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是现代企业家独特素质的个性追求。

企业家论文:马歇尔企业家理论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歇尔企业家素质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企业家论文: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歇尔企业家素质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企业家论文:马克思资本论蕴含企业家理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作理论铺垫,对《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进行探索与研究。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既包含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也包含现代型企业家理论,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研究独到。目首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二次创业的重要阶段,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特别是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兴起则处于关键时期,用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有事大和深远的意义。

【摘要题】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企业家理论。

【正文】

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从18世纪开始,经济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把和企业家有关的理论纳入经济理论框架的努力。马克思是较早研究企业家理论的经济学大师,经典著作《资本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家理论,可是,很少有人挖掘和开发这个理论宝库。企业家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家的活动是一种创新性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创新战略和创新实践。企业家才能已经同资本、劳动力、土地一起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之一。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现代企业家的兴起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一个国家能够富裕起来,并且很快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涌向市场经济的潮头浪尖。目前正是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民营企业从家族制管理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尤其是职业企业家阶层正在兴起。加强对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用于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对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一、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

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虽然时间久远,但对企业家概念却有众多的说法。笔者认为,企业家是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的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是“工业的司令官”和“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都是企业家应当具有的必要条件,共同构成企业家概念的完整的内涵。而所有者、经营者则是上述内涵的载体。

我们给出上述企业家概念的理论根据有四:其一,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其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1999年提出:“企业家是素质而不是职务”(注:厉以宁.企业家是素质而不是职务[M].企业零杂志,1999(23).)。其三,在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中,十分重视企业家个人的经营才能;我国张维迎教授则认为拥有个人资产和经营能力是成为企业家的必需条件。其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产业经理”是“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

企业家是—个发展着的概念。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家是集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劳动者于一身的社会角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别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家不再参加具体的生产劳动,而是以集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的“资本家”的身分出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个别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特别是“经理革命”的爆发,公司制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家这—社会角色,更多地由专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职业经理阶层来承担。一般把前两种业主型的企业家称为传统型企业家,而把后一种非业主型的企业家称为现代型企业家。必须特别指出,资本家与企业家是有明显区别的,拥有资本但缺乏企业家才能的人,只能叫资本家;既有资本又有企业家才能或虽然没有资本但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能叫企业家。

在实现企业家职能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企业家的眼光、谋略、方法、手段、技巧等即为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主要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锻炼造就而成的特有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由此所组成的综合性资质。而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素质最终都要和企业家才能一起表现出来,有的学者从定性分析角度,把是否从事创新活动和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作为评判企业家的一种尺度,这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能否从事创新活动关系到企业家才能,能否获得超额利润既关系到企业家才能,也关系到企业家职能,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的有机统一,才是—个完整的企业家。

企业家的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企业家是具有企业家才能、富有创新精神、风险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创立新企业和发展新产业、推出新产品的能人;(二)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能不断吸纳人才,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优化组合,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获取合法利润,使社会财富和价值增殖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织者;(三)企业家是具有市场眼光,能善于运用赚钱手段、利用市场信息,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并精于作出战略决策,能创造经济奇迹的市场经济战略家;(四)企业家是承担着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凝聚人心、营造企业文化等企业领导职能,善于运用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作风,实现领导效能最大化的企业高层领导者。

二、《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

《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主要体现在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才能的融合之中。

担当企业家角色的资本家既是法律层面上的财产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他们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统决策权与控制权于一体,在企业内部实行集权型领导。而在企业外部,即在社会层面上,由于他们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有决策权,又有控制权,特别是他们在社会上形成的整体力量,使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的司令官”。另一方面,他们对企业经营承担着无限责任或有限责任,在拼命追求利润和超额利润(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同时,冒着由于生产资本的预付性和收益的滞后性造成的经营风险和可能破产的巨大风险(法语中企业家一词(Entrprendre)的本意就是“承担风险”)。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追求利润和超额利润是资本家的职能,但获取利润和超额利润却并非任何一个拥有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资本家都能做到的事情,只有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才可能做到。

对企业家的职能,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表述。美国经济学家沃克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组织和实施生产,决定生产什么、多少和哪些种类,用何种材料和样式进行生产,以及产品向什么人并用何种价格出售和支付条件。”(注:沃克·弗朗西斯.政治经济学[M].1883.P23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资本家作为资本家,他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而且是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生产。”(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在这里,马克思对资本家的职能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虽然在字里行间并没有出现“企业家”三个字,但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传统型企业家这一社会角色是由资本家担当的,所以,其资本家的职能也就成为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的职能。不难看出:沃克是从现象上论述了企业家职能,马克思则是从本质上论述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职能。因为,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凭借企业家的眼光在市场上发现某种潜在利益或商机以后,便去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并吸引其他人投资,进行生产要素的特殊组合。去完成某种创新,而这一切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把潜在利益变成现实利益,最后获得利润和超额利润(即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资本论》全书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甚至也没有出现“企业家才能”这五个字,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才能却是我们从《资本论》的许多论述中都能感悟到的。这可以通过对原著中下列内容的分析来说明:

例1:马克思指出:“资本家究竟是为了从可变资本取得利润才预付不变资本,还是为了使不变资本增殖才预付可变资本;他究竟是为了机器和原料有更大的价值才把货币用在工资上,还是为了对劳动进行剥削才把货币预付在机器和原料上;不管人们怎样看,对资本家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在这段原著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企业家才能,但从对上述内容的分析中,却能让人们感觉到:在这里,作为传统型企业家的资本家具有一种组合生产要素的才能。因为,只有将投入的货币资本、劳动力、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才能,正是企业家才能的具体体现。这里,企业家才能是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没有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可变资本就不可能“取得利润”,不变资本也不会“增殖”。可见,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才能已被隐化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中。

例2:“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象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124.)在此,马克思虽然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却可以让人感悟到:在这里,企业家才能具体表现为如何使商品体跳到金体上的“惊险的跳跃”获得成功。

例3:“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688.)同样,马克思虽然在此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却能令人感悟到:企业家才能具体表现为如何运用资本集中等手段,即如何通过组织股份公司去搞大生产、大项目、大工程、大流通、大金融、高科技;如何通过并购把自己铸造成“经济航空母舰”。

例4: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着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686.)马克思又指出:“资本家在急需的时候会不顾他手中的货币的规定职能,而动用他拥有的一切,来保证他的资本的循环过程照常进行。”(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63-64.)在此,马克思虽然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能“保证他的资本循环过程照常进行,”这正是企业家才能的具体表现。

例5: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作资本的周转。这种周转的持续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之和决定。这个时间之和形成资本的周转时间。”(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100.)还指出:“周转时间或它的两个部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174.)在这里,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的重要才能表现为;如何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因为无论是缩短资本的生产时间,还是缩短资本的流通时间,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

必须特别指出: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的社会作用表现出两面性。从生产力方面看,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的社会作用表现在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历史已经证明,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由于担当着企业家角色的资本家掌握着资本这一稀缺资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目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这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毫无疑问是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极不光彩的一面,无论给他们带上多少美丽的光环,都绝对掩盖不了这一剥削的事实。因此,人们对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三、《资本论》中蕴含的现代型企业家理论

现代型企业家主要指从事创新经济活动的职业化的企业高层经理。职业化的企业高层经理是“虽然没有资本但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他们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职业,凭借个人的经营才能和社会责任感来履行对企业的实际领导权,在一系列创新活动中驾驭风险,用投资人的钱去获取超额利润,以事业上的成功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正是现代型企业家与传统型企业家的根本区别。

现代型企业家的出现源于经理革命的爆发。1841年4月15日,即马克思着手写《资本论》的前两年,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一条铁路线上发生了两列火车相撞的严重事故,2人身亡,17人受伤,一时舆论哗然!这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故暴露出老板虽然有钱但不一定有能力领导和管理现代企业的事实。在马萨诸塞州议会的推动下,这家铁路公司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实质是把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老板有财产的所有权,经营管理企业的则是经理。“经理革命”由此开始,经理制兴起并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企业高层经理成了现代企业家的代名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理”作了较多的论述,如第一卷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就提到了经理,而在第三卷中至少有18处论到“经理”这个响亮的名词。其中,马克思直接对于“经理”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理的含义。经理是“古希腊的监督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或封建法国所称的regisseur(管家)”(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从“监督人”、“管家”到“资本的管理人”,在这里,马克思对经理的主要职责与功能作了直接表述。这种职责与功能的不同,正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区别。

(二)早期经理阶层的生成。马克思指出:“每一次危机以后,我们都可以在英国工厂区看到许多以前的工厂主,他们现在作为经理,为了低微的工资,替那些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的债权人的新工厂主,去管理他们自己从前所有的工厂。(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在这里,马克思客观面生动地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经理阶层生成的一幕。这种经理阶层的生成方式与我国现代社会经理阶层的生成方式有所不同。从中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这为我们写企业家史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三)经理的现实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不能由借贷也不能用别的方式占有资本的单纯的经理,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所以,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在这里,马克思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的现实职能就是资本家的执行职能。同时还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资本主义传统企业制度已变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原来的具有“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仅有所有权,但他已“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而“单纯的经理”则有了经营权,“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这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看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生成的民营企业家,迟早也要走出这一步,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我国的民营企业家要看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遵照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坚定地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四)经理的报酬。马克思指出:“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都是完全同企业主收入分开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合作工厂中,监督劳动的对立性质消灭了,因为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他不再代表资本而同工人相对立”。(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经理领取的是监督工资,“这种监督工资像所有其他工资一样,会随着一个人效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这里,马克思告诉我们这样几个道理:其一,“经理的薪金”“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换言之,经理薪金的多少、高低完全取决于经理本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和劳动市场上供求规律的作用;其二,“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都在V(即可变资本价值)中支出,而不在m(即剩余价值)中支出,因此,经理的报酬是要计入企业的成本的,不能误认是剥削收入;其三,工人的合作工厂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一旦“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就改变了作为经理职能之一的监督劳动的性质,也不再“同工人相对立”。因此,经理报酬由谁支付,同生产关系的性质相关;其四,经理作为—个阶层,其人数愈多,形成时间愈早,便愈能促使经理市场或人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经理市场或人才市场愈成熟、愈发达,经理的报酬就“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五)经理的社会作用、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尤尔先生早巳指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不是产业资本家,而是产业经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这里,马克思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三点启示:第一,作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的产业经理,是现代企业家职能、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素质、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二,现代型企业家,其社会作用、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远远高过传统型企业家。第三,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特别是产业经理,是“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这使我们认识到: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企业家是民族经济的栋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骄子,是和平经济年代的英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的社会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激励企业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的基本含义、早期经理阶层的生成、经理的现实职能、经理的报酬、经理的社会作用、社会贡献、乃至经理在现代工业制度中作为“灵魂”的社会地位等,都作了非常清楚、生动、深刻的论述。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其内容之丰富,研究之独到,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给予人们许多深刻的有益的启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第三卷的时候,正是经理阶层刚刚在世界上出现,马克思对这一新兴阶层出现的敏感和高度关注,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家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我国已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同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深入研究企业家理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育、成熟和壮大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挖掘和开发马克思企业家理论宝库,并用于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确立流通观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不管是工业界的、商业界的、金融界的、服务界的都离不开市场,在市场里游泳,就必须树立一些新的流通观。

一、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

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先是生产者主权阶段,或叫生产主导阶段,即生产决定一切,生产什么就流通什么、消费什么,生产多少就流通多少、消费多少。商品经济高度发展,逐步进入消费者主权阶段,或叫消费主导阶段,即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市场的需求决定一切。

中国长期以来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缺经济中不能自拔,一直按重生产、轻流通、低消费的模式运行,对生产部门来讲,不讲究成本,不追究质量,不崇尚服务,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逐步从生产者主权迈入消费者主权,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但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我们的经济主导理论,我们企业的领导人却并没有完全从“重生产轻流通”的烙印中摆脱出来,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实践,同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经常背道而驰。

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做到四点:第一,要在改革消费体制、调整消费政策、改变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上大做文章,加大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第二,要研究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按供求关系组织与调整生产,提高产销率。第三,要充分发挥流通带动消费、引导生产的巨大作用,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方式,用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第四,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建设与法律信用体系建设,净化市场环境。可以这样说,没有流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只有现代化流通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只有大流通才能带动大生产。发展现代流通业,才能增加就业,满足人民小康的要求。

在中国,已进入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的新阶段,这是从总体上讲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居民的最终消费率相对较低,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的发展仍主宰着一切,我们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有片面性。

二、降低物流成本是利润的第三源泉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其产品成本主要是三个部分构成的。

第一是劳动力成本。通过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可以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一空间在缩小,而人本身再生产的成本在上升,所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利润率已十分困难。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也在稳步上升。我们现在要做好做足劳动力丰富这一文章,把中国变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早晚有一天,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利润源泉这一优势会逐步减弱。

第二是设备与原材料成本。生产力的要素中,加工工具与被加工物资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械制造业、新材料工业的发展,先进设备与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这一领域的成本节约空间也在缩小,提高利润率变得十分困难。

第三是物流成本。这一成本中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回收成本等等,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有的更多。利润的空间在这一领域最大,所以,发达国家都把降低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跨国公司都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一个国家与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门类从生产与流通企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新一轮的产业分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新洗牌。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是在整合与提升传统物流业的基础上由信息网络技术作支撑发展起来的,从而产生了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目的都是追求合理的物流成本,从而使利润最大化。

三、供应链的竞争将逐步取代企业之间的竞争

体育运动的竞争起源于个人赛,后来更重视团体赛;科学的研究,一开始是个人行为,现在更重视集体的结晶;产品的竞争,按照传统的概念,依托企业;但从长远看,是依托供应链。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这一点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并不理解。

什么是供应链,《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物流协会1998年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指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他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生产产品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优秀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即经济链。上游与下游企业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这些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在这些企业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这就是我们讲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但中国许多企业还满足于孤军奋战与一时利益,而不去研究供应链战略与长远利益,这就是中国许多企业与国外成功企业的差距。

四、服务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讲到企业管理,人本管理是优秀,因为一切都是人去操作的,这完全正确。但把人管理好了去干什么?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也完全正确。但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按传统的观念,就是靠品牌、靠质量、创价格,这对不对呢?也没有错。但我们应当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即把最终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费,一个产品是名牌、质量好、价格合理,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行。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含在服务理念中间。服务理念无止境,是一个大学堂。中国长期以来是清一色的国有与集体经济,讲为人民服务,但服务理念很差,根本谈不上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我希望企业家们更多的研究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心理,而改进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运作模式,改进自己的服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把商业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信用,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个人行为的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二是作为市场主体交易关系中的信用规则;三是一个国家运行的信用体系。信用既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更是商品交易过程中生命攸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信用危机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破坏了信用关系也就破坏了这种生产关系,也就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国家、企业与个人。作为国家,一要抓信用立法,如:“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二要加大信用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如征信体系中的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机构等等。我认为可以官办与民办相结合。三是奖惩分明,分类管理。为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把企业分为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并分别用绿、蓝、黄、黑去表示,将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种信息公之于社会。”(吴仪副总理2003年8月6日在国家工商总局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信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不能在信用危机中推波助澜,而要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添砖加瓦,从自身做起,要与不执行合同,资金互相拖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做虚假广告等等行为彻底决裂。在信用不好的环境里,要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勇气、需要素质、需要精神。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公民,都要把信用看的高于一切。国家没有信用,谈什么国富民强;企业没有信用,谈什么利润最大;个人没有信用,谈什么道德情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不然就成了无政府状态。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调查系统分析论文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1999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暨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公布的对3562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国内通货紧缩的形势可望得到缓解,预计未来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将逐步呈现回升的态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目前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佳的状况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稳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适度消费,从而进一步扩大需求,促进经济的全面回升。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企业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国有企业改制进程有所加快,但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等配套改革措施尚不到位,这些已成为制约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认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是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环境的根本出路。

为了解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改革成效、企业运营状况、当前存在问题及其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为政府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和深化企业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1999年8月至11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1999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7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情报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改革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司、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轻工业局企业改革司、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照我国企业的实际构成情况进行等比例抽样,采用邮寄问卷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0份,回收问卷3629份,其中有效问卷3562份,有效回收率为35.6%。通过对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说明本次调查结果有效。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充分利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2%、6.5%、4.4%、10.5%、3.3%和2.9%。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占55.1%,中部和西部分别占27.0%和17.9%。从企业不同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35.1%、47.3%和17.6%。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45.7%和54.3%,在非国有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17.0%,股份有限公司占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6%,集体企业占7.7%、私营企业占3.5%,股份合作企业占2.9%。从企业盈亏状况看,盈利企业占50.4%,亏损企业占29.6%,持平企业占20.0%。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年龄主要分布在36~45和46~55岁之间,比重分别为31.9%和47.3%;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占84.7%,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4.6%;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或党委书记的占94.4%,其他职务的占5.6%。

第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基本平稳。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今年GDP增长速度的判断,选择6~7%之间的企业经营者占48.6%,选择7~8%之间的占31.0%,选择7%以上的占33.6%。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企业经营者认为“正常”和“基本正常”的比例比去年增加9.3个百分点,认为“偏冷”和“过冷”的比例比去年同期调查减少6.0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者对我国经济总体走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本次调查将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目前经营状况的判断分为“良好”、“一般”和“不佳”三种选择,调查结果显示,30.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9%认为一般,23.2%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7.7个百分点。

二、企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关于企业的生产状况,从企业经营者填写的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停产和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9.7%,比去年减少2.5个百分点。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停产、半停产企业比重东部地区最低,为15.3%,比去年减少4.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25.9%,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略好于中部地区,比重为24.1%,比去年减少2.9个百分点。从企业经济类型看,目前企业停产半停产比重较高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其比重为25.1%,比各类非国有企业分别高出5.9~15.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减少2.8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生产(服务)量的调查结果显示,39.1%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增加,34.1%的企业保持上期水平,26.8%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减少,认为企业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12.3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销售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38.2%的企业销售量比上期增加,31.0%的企业保持不变,30.8%的企业销售量下降,销售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7.4个百分点。

三、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

针对近年来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央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措施。在政府采取的诸多启动市场、扩大需求的措施中,企业经营者对其有效程度判断的顺序依次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81.4%)、打击走私(40.7%)、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33.4%)、降低存贷款利率(32.4%)、降低财政税费率(25.7%)、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1%)、加速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8.5%)、放宽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限制(17.3%)、提高出口退税率(15.0%)以及开展和扩大个人消费信贷(12.6%)。

从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调控措施力度的判断中可以发现,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当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扩张的余地。

从货币供应量看,认为该项措施力度“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45.5%和7.4%,两者之和比认为“过高”和“偏高”的比重高出41.0个百分点,比去年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投放。

从存贷款利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3.6%和4.2%,两者之和比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调查的情况则是企业经营者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7.6个百分点。

从人民币汇率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2.8%和3.9%,两者之和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5.0个百分点,与去年的情况大体相当。

从出口退税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39.1%和2.1%,两者之和比去年降低了8.9个百分点,说明今年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得到企业经营者的认同。

从财政性税费水平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62.9%和19.3%,两者之和达82.2%,比去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经营者要求进一步降低财政性税费水平的较强意愿,同时也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加大税收政策手段的使用将会比货币手段更为有效。

从股市扩容速度看,企业经营者认识差异较大,认为“偏高”和“过高”的分别占31.3%和11.0%,认为“偏低”和“过低”的分别占29.5%和3.6%,认为“合适”的占24.6%,这说明股市扩容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措施的出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四、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或正在减弱,认为与去年相同和加重的则分别只占18.0%和21.8%。

从通货紧缩形势看,调查结果显示,48.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明年的通货紧缩形势将“有所缓解”,而分别仅有19.9%和12.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会“维持现状”和“有所加剧”。由此可见,较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以市场物价持续下跌为表现的通货紧缩现象,可望在明年得到缓解。

五、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还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社会总需求不足。调查结果显示,86.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总需求不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外贸出口需求不足现象尤为突出,认为居民消费需求、外贸出口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社会集团消费需求不足的分别占86.1%、86.0%、66.0%、66.8%。

企业订货状况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需求不足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仅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订货高于正常水平,51.0%认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42.3%认为订货低于正常水平。

其次,企业效益尚未明显改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企业的总体效益状况与去年相差不大,企业盈利面由去年的50.7%略减到今年的50.4%,亏损面比去年的29.7%微减了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盈利面比去年缩小1.8个百分点,同时亏损面比去年减少1.5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的效益不够理想,52.7%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以下,19.8%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10%之间,17.0%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10~20%之间,只有10.5%的企业销售利润率超过20%。

第三,企业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企业资金紧张,而认为资金宽裕和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5.0%和28.5%。比较而言,目前企业资金相对宽裕的为东部地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对企业经营者2000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需求。在2000年不准备投资的企业经营者(占27.3%)中,85.3%认为不投资的首要原因是资金紧张。

在分析造成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时,综合来看,企业经营者也将资金紧张(53.2%)列为需求不足原因的首位。

第四,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在对10项要素市场的供求分析中,企业经营者认为供大于求比重较大的前三项是:消费品(91.4%)、房地产(85.0%)和原材料(77.3%);与1996年的调查相比,认为消费品和原材料供给过剩的分别增加了12.3和22.5个百分点,而认为房地产过剩的减少了6.5个百分点。认为供不应求比重较大的前四项是:技术(83.9%)、资金(81.2%)、人才(73.8%)、信息(72.3%)。由此可见,技术、人才、信息的短缺是造成当前市场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六、企业经营者对参与国际竞争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企业经营者对中国加入WTO对于经济的影响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10.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不大,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

为迎接WTO的挑战,企业经营者对各项应对措施的选择比重依次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66.2%)、增加技术创新投入(62.7%)、加强经营管理(61.9%)、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45.4%),加强信息化建设(28.7%)、降低产品(服务)价格(13.5%)、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7.3%)和多进口外国设备(3.6%)。

其次,企业经营者投资需求趋强,技术改造投资形成热点。对企业经营者2000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72.7%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明年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欲投资的企业经营者中,其主要投资方向依次为进行技术改造(80.9%)、扩大生产规模(54.1%)、建立企业计算机网络(40.0%)、兴建科研或培训中心(25.2%)、进口先进设备(24.9%)、修建环保设施(16.4%)和兴建厂房(14.3%)。选择进行技术改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企业经营者们已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企业经营者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共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应优先发展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基础产业和农业,比重分别为78.3%、49.0%、36.7%和32.8%,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采取适当的产业政策,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和信息产业,比重分别为60.0%、42.2%和39.5%。

企业经营者在适当的条件下准备投资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信息和教育产业,比重分别为70.9%、31.7%和28.6%(见表30)。

第四,企业经营者们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调查结果显示,35.1%的企业经营者预测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在6~7%之间,33.2%认为在7%以上,比认为在6%以下的多1.5个百分点。

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未来预期看,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状况将有所好转,44.6%认为将维持现状,18.0%认为将有所恶化,表明企业经营者预期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将会呈现稳步回升的势头。

第二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改革现状的看法

一、企业经营者对出台的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大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各项改革措施取得成效的程度(“成效显著”+“效果良好”+“有些效果”)依次是:财税体制改革(78.5%)、金融体制改革(76.4%)、科教体制改革(75.0%)、建立社会保障体系(73.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2.6%)、外贸体制改革(70.2%)、投融资体制改革(69.1%)、转变政府职能(59.7%)和政府机构改革(48.3%)。从企业经营者对各项改革措施认同程度的差异看,继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企业经营者比较普遍的愿望。

二、国有企业改制愿望迫切

调查结果显示,在样本企业中,有57.3%的企业已经成为公司制企业,另有27.0%的企业准备近期实行改制。其中,虽然国有企业中已实行公司制的比重不高,仅为24.4%,但准备近期改制的比重高达49.9%。

从改制的进程看,本次调查的企业中,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公司制的占35.9%,1994年以后实行公司制的占64.1%,其中国有企业1993年以前实行改制的占41.5%,1994年以后实行改制的占58.5%,显示出国有企业改制进程明显加快。

三、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关键环节。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需要。其中,相对较好的是职工养老保障,认为满足的企业经营者占39.5%,认为不满足的占31.8%,前者比后者高7.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满足情况较差的是失业和再就业的社会保障,认为满足的仅分别为11.2%和13.5%,而认为不满足的分别高达58.6%和62.1%。

对于企业职工住房保障,有2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4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19.8个百分点;对于职工医疗保障,有25.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50.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24.9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满足程度都低于非国有企业,其对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净满足程度(满足–不满足)比非国有企业低的百分点依次为:再就业保障(16.5)、医疗保障(15.9)、失业保障(12.8)、养老保障(5.9)和住房保障(1.9)。

四、国有企业负担比较沉重

对国有企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负担是债务负担,其中,58.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3.4%认为负担较重。从企业资产负债率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0%,比1996年降低5.3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5%,还略高于1996年水平(69.1%)。

企业经营者认为国有企业负担居第二位的是富余人员较多。调查结果显示,51.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8.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国有企业医疗及离退休养老负担被列在第三位,4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42.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调查发现,目前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四乱”负担(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仍然较重,其中认为税费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30.7%和48.3%,认为企业办社会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8.1%和40.9%,认为“四乱”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2.9%和42.3%。

五、国有企业脱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的诸多国有企业解困出路的选择当中,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前三项分别是“选拔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与负债率过高问题”,比重分别为47.4%、44.7%和39.3%。

调查同时发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企业经营者在对国有企业解困出路问题的选择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经营者相对较多地强调依靠政府解决企业自身的各种负担,而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则相对强调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国有企业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摆脱困境。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与管理者职能约束条件论文

摘要:探讨了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的问题。分析了创新内容与层次、环境震荡性等约束条件对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家管理者职能与角色

企业家理论和管理者理论是解释企业的两种重要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对企业的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更是影响了从公司治理结构到职业经理人引入等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发展演变。尽管如此,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的理论应用条件仍未得到充分研究。特别是没有进一步明确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差异究竟体现在治理形式上还是体现在行为特征上。本文认为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不同条件下对两种不同素质的需求。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可以体现为企业的两种控制权存在形式,但其本质是不同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两种不同的职能和素质。通过评述企业家和管理者理论文献,并分析影响职能和角色定位的约束条件有利于明确这一问题。

一、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评述

1.企业家的职能和角色定位问题

熊彼特和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实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人,是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主体。[1],[4]

不同于熊彼特,马歇尔和柯斯纳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创造均衡”。马歇尔认为,企业家能够以自己的创建性、洞察力和领导力,发现和消除市场不均衡状态,创造交易机会与效用、为生产过程指明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企业家的机能不是脱离市场结构的作用而存在,而应该是促使市场发挥作用。因此,承担发现和修正不均衡状态的市场是企业家的根本作用。柯斯纳强调企业家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方面的作用,认为企业家是决策者、“企业家对利润机会的敏感反应,使得他在‘市场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

企业家的角色定位可以从组织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在组织内部,马歇尔将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类生产要素,把企业家看作内生实体,即企业家是把土地、资本、劳动以及企业家才能本身等生产要素按最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熊彼特则把企业家看作外生实体,认为企业家于企业之外追求个人效用,创新是企业家的唯一功能。实际上,创新活动往往并非持续的,而可能是离散的,因此,除了创新之外,通过经营活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是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创新的基础条件。[3]

对于企业家在市场中的角色也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熊彼特将企业家看作是均衡的破坏者,企业家为追求利润目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打破均衡状态,随着进入者的增加,导致获得利润的机会逐渐消失,市场再次恢复至均衡状态。柯斯纳、卡森等则把企业家看作是均衡的恢复者,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人的有限理性,市场常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企业家为了获取租金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将市场再次导入均衡状态。因此,企业家既可能是均衡的破坏者,也可能是均衡的恢复者。无论如何,企业家都是一种能够改变经济结构原有状态的因素。

2.管理者的职能和角色定位问题

“管理者理论”源于伯利和米恩斯的实证研究所提出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这一命题。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强调管理者主导企业,承认管理者的重要性。管理者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主导者的前提是委托关系。理论中广义的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狭义的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人(管理者)在契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凡在契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属于典型的关系。

不同于企业家的职能,管理者职能则更强调在委托框架下行使微观管理职能,特别强调了管理者与所有者权利的契约。而这一限定的权利框架必然对“创新”以及其它旨在改变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与方向的决策活动形成约束。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也是进一步将管理者职能向微观和业务层面推进。因此,相对企业家,管理者的职能受到契约更为明确的限制,对于均衡和不均衡市场状态的改变意愿和能力均受到抑制。可以理解为,管理者是在以契约为载体的一定目标限制下行使权利,目标是根本要求,创新、打破或达成均衡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而已[5]。

可以从管理者的目标约束来看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问题。传统的企业主型厂商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达到这个目标所遵循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随着管理者控制型企业取代企业主型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后,管理者型企业家的行为目标与企业主型企业家的行为目标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现代管理者型厂商的行为。鲍莫尔(Baumol,1959)、莫里斯(Marris,1964)和威廉姆森(1964)发展了企业的管理者理论模型,其区别在于对管理者目标和股东约束有不同的假设。鲍莫尔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玛瑞斯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股票价值约束条件下谋求增长的最大化;威连姆森则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谋求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考察众多的管理者模型可见,尽管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但无论是“销售额最大化”、“增长最大化”,还是“管理者效用最大化”,无一不受到量化目标的约束。管理者的角色就是定位于完成某一系列特定目标约束下的任务。这一目标对于管理者而言往往是刚性的约束条件,是管理者行使控制权的前提。

通过以往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职能与角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对公司治理形式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对行使控制权的主体的行为特征要求。这一差异常常体现在企业实践中,有的体现在公司治理形式上,如,企业所有者控制企业或者通过委托关系由管理者控制企业;有的体现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如,使用企业家型人才还是管理者型人才。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受到特定条件的约束。本文主要分析创新的内容与层次、环境震荡性等两类约束条件。

二、创新的内容与层次对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及角色定位的影响

在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范畴下,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存在差别。

企业家理论的观点把企业家看作是破坏均衡状态的“创新者”,或是创造均衡状态的“创新者”。无论是哪种“创新者”,从企业家理论的源头来看,都隐含着企业家对经济结构这一宏观范畴的重要影响[6],即企业家的存在,要么使现有的市场竞争结构发生变化,体现为企业家变革原有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使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打破了原有的均衡状态;要么使不均衡的市场结构走向均衡,体现为企业家促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了交易机会,给资源配置方式指明了方向[8]。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创新者”,企业家的影响都主要作用于宏观的经济结构,在过程上企业家是相对模糊的,而在结果上,企业家是面向超出企业微观层面的更高一级系统的。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面向介于企业边界和行业边界之间,甚至超出行业边界,达到更高一级经济结构之间的区域,而企业家创新活动的结果则改变了企业甚至行业边界或者企业在行业内的位置。

管理者理论的观点是把管理者看作委托契约的履行者。委托关系对管理者的约束是限定在某一框架范围内的责任集合,主要的管理者模型将其描述为利润最大化、销售最大化、增长最大化、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等多种目标形式。管理者在契约的约束下,以殊途同归的目标形式履行委托关系,其目标具有相对清晰的、可量化的、可考评的特征。通过上述目标形式可看到,管理者的目标责任是在企业微观层面的框架内通过资源优化和机会识别推动企业实现既定目标。从通常的管理者委托契约的内容来看,管理者的影响应该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而很少体现在超出企业边界以外的经济结构中。企业组织框架内各业务层次创新绩效的取得大多是实现明确的契约目标的手段。因此,可以认为,管理者的创新活动多是面向企业组织边界以内的具体业务活动,借由这些业务取得的绩效实现委托契约规定的目标。这一层次的创新往往不能改变企业所在的更高一级经济结构的格局。例如,增加产品规格和外观等业务层次的创新活动,往往能够推动利润最大化、销售最大化等契约目标的实现,但较少能够改变行业内的竞争结构和原有的企业边界。

从创新内容和层次的角度来看,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家的职能和角色往往随着影响宏观经济结构的“创新”活动的终止而发生转变。从企业家理论和管理者理论的基础文献来看,企业家和管理者两种职能和角色定位,其创新的内容和层次是不同的。前者重在改变经济结构的宏观问题,改变企业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方向,企业的边界、行业的边界,市场结构因此而可能发生变化;后者则旨在优化企业组织范畴内的微观问题,提升企业组织边界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业务绩效,往往不伴随企业边界的变化。

三、环境震荡性对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及角色定位的影响

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对于环境的震荡性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我们将制度震荡性、市场震荡性和技术震荡性看作环境震荡性的三个构成部分[9],可以体现为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与竞争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剧烈变化。从企业本位角度看,旨在应对环境震荡性的制度创新要求和技术创新要求,必然对企业家还是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产生重要影响。从客观环境角度看,市场震荡性和技术震荡性的源头同样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的不同状态。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随着市场震荡性的消除,企业自身对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的内在、外在要求往往都不高,过度的企业家职能和角色定位倾向可能导致低效率。在实践中可表现为,企业过早进入了某个新兴技术或需求领域,而形成原有“均衡”或“不均衡”状态的外部条件尚不具备,“创新”活动往往不能发挥作用。同理,制度震荡性和技术震荡性的消除或减弱,也存在类似的反应。在此类环境下,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在限定的企业和行业边界内达成契约目标是适宜的,得益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环境的稳定所带来的确定性。因此,定位于在委托关系明确的框架内行使责任的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往往较之企业家职能和角色定位更有效率。

在震荡的环境里,即外部政策变化莫测、技术环境复杂(技术创新活跃,技术进步方向不明等)、市场需求和竞争结构复杂等,企业的边界变得不稳定,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面临重大选择,行业边界模糊,经济结构变化。随着,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震荡,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确定的框架目标下完成契约的困难加大,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面临挑战。管理者或者需要应对变动的政策环境,或者需要把握变动的顾客需求和应对更高的竞争强度,或者需要对企业的技术道路做出战略选择,甚至可能同时面临上述两类或三类环境震荡的共同作用。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管理者风险不断累积,在契约规定的授权范围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此时,企业家职能和角色定位显示出优势,机会敏感性行为特征、创新性行为特征和承担风险性行为特征得到充分释放[10]。面对不确定性环境震荡,以“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家行为特征能够容忍模糊性、降低风险厌恶、超越既有框架重新思考环境震荡对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方向的影响,面向新的经济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选择。这种职能和角色定位,有利于在环境震荡中,建立新的“均衡”或“不均衡”的稳定结构,或者能够迅速成为稳定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的差异,尽管受到公司治理结构或形式的约束,其根本原因则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造成了对上述两种职能和角色定位的不同需求。这一差异的存在,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作为一种资源成为企业的资源配置对象。不同的职能和角色定位既可以通过所有权形式加以区别,也可以不通过所有权形式加以区别;既可以通过委托权限作为区分标准,也可以不通过委托权限作为区分标准,其根本的差异在于对二者的行为特征和根本素质的内在要求不同。

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资源条件和发展需要等约束性条件,主要应包括创新内容和层次、环境震荡性等约束条件等。约束条件的改变导致对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和角色定位内在要求的改变。应对不同的约束条件,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各有所长。充分发挥二者所长,能够更有效的针对不同约束条件合理选择资源配置内容、方向和效率。尽管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体现了企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但二者之间并无刚性界限,完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柔性转换。例如,通过公司治理形式或授权范围的变化可以使管理者转变为企业家职能与角色定位,通过明确的经营目标框架也可以使企业家转换为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这一转换的前提,却并非上述授权范围或治理形式的变化,而必然是相应行为主体符合实现这一转换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条件。

企业家论文:马克思资本论的企业家理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作理论铺垫,对《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进行探索与研究。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既包含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也包含现代型企业家理论,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研究独到。目首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二次创业的重要阶段,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特别是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兴起则处于关键时期,用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有事大和深远的意义。

【摘要题】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企业家理论。

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从18世纪开始,经济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把和企业家有关的理论纳入经济理论框架的努力。马克思是较早研究企业家理论的经济学大师,经典著作《资本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家理论,可是,很少有人挖掘和开发这个理论宝库。企业家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家的活动是一种创新性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创新战略和创新实践。企业家才能已经同资本、劳动力、土地一起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之一。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现代企业家的兴起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一个国家能够富裕起来,并且很快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涌向市场经济的潮头浪尖。目前正是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民营企业从家族制管理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尤其是职业企业家阶层正在兴起。加强对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用于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对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企业家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一、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

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虽然时间久远,但对企业家概念却有众多的说法。笔者认为,企业家是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的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是“工业的司令官”和“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1]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都是企业家应当具有的必要条件,共同构成企业家概念的完整的内涵。而所有者、经营者则是上述内涵的载体。

我们给出上述企业家概念的理论根据有四:其一,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其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1999年提出:“企业家是素质而不是职务”(注:厉以宁.企业家是素质而不是职务[M].企业零杂志,1999(23).)[2]。其三,在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中,十分重视企业家个人的经营才能;我国张维迎教授则认为拥有个人资产和经营能力是成为企业家的必需条件。其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产业经理”是“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3]。

企业家是—个发展着的概念。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家是集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劳动者于一身的社会角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别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家不再参加具体的生产劳动,而是以集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的“资本家”的身分出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个别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特别是“经理革命”的爆发,公司制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家这—社会角色,更多地由专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职业经理阶层来承担。一般把前两种业主型的企业家称为传统型企业家,而把后一种非业主型的企业家称为现代型企业家。必须特别指出,资本家与企业家是有明显区别的,拥有资本但缺乏企业家才能的人,只能叫资本家;既有资本又有企业家才能或虽然没有资本但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能叫企业家。

在实现企业家职能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企业家的眼光、谋略、方法、手段、技巧等即为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主要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锻炼造就而成的特有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由此所组成的综合性资质。而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素质最终都要和企业家才能一起表现出来,有的学者从定性分析角度,把是否从事创新活动和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作为评判企业家的一种尺度,这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能否从事创新活动关系到企业家才能,能否获得超额利润既关系到企业家才能,也关系到企业家职能,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职能的有机统一,才是—个完整的企业家。

企业家的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企业家是具有企业家才能、富有创新精神、风险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创立新企业和发展新产业、推出新产品的能人;(二)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能不断吸纳人才,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优化组合,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获取合法利润,使社会财富和价值增殖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织者;(三)企业家是具有市场眼光,能善于运用赚钱手段、利用市场信息,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并精于作出战略决策,能创造经济奇迹的市场经济战略家;(四)企业家是承担着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凝聚人心、营造企业文化等企业领导职能,善于运用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作风,实现领导效能最大化的企业高层领导者。

二、《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

《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主要体现在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才能的融合之中。

担当企业家角色的资本家既是法律层面上的财产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他们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统决策权与控制权于一体,在企业内部实行集权型领导。而在企业外部,即在社会层面上,由于他们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有决策权,又有控制权,特别是他们在社会上形成的整体力量,使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的司令官”。另一方面,他们对企业经营承担着无限责任或有限责任,在拼命追求利润和超额利润(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同时,冒着由于生产资本的预付性和收益的滞后性造成的经营风险和可能破产的巨大风险(法语中企业家一词(Entrprendre)的本意就是“承担风险”)。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追求利润和超额利润是资本家的职能,但获取利润和超额利润却并非任何一个拥有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资本家都能做到的事情,只有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才可能做到。

对企业家的职能,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表述。美国经济学家沃克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组织和实施生产,决定生产什么、多少和哪些种类,用何种材料和样式进行生产,以及产品向什么人并用何种价格出售和支付条件。”(注:沃克·弗朗西斯.政治经济学[M].1883.P232.)[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资本家作为资本家,他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而且是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生产。”(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5]在这里,马克思对资本家的职能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虽然在字里行间并没有出现“企业家”三个字,但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传统型企业家这一社会角色是由资本家担当的,所以,其资本家的职能也就成为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的职能。不难看出:沃克是从现象上论述了企业家职能,马克思则是从本质上论述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职能。因为,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凭借企业家的眼光在市场上发现某种潜在利益或商机以后,便去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并吸引其他人投资,进行生产要素的特殊组合。去完成某种创新,而这一切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把潜在利益变成现实利益,最后获得利润和超额利润(即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资本论》全书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甚至也没有出现“企业家才能”这五个字,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才能却是我们从《资本论》的许多论述中都能感悟到的。这可以通过对原著中下列内容的分析来说明:

例1:马克思指出:“资本家究竟是为了从可变资本取得利润才预付不变资本,还是为了使不变资本增殖才预付可变资本;他究竟是为了机器和原料有更大的价值才把货币用在工资上,还是为了对劳动进行剥削才把货币预付在机器和原料上;不管人们怎样看,对资本家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P434、P427、P50,人民出版社,1975(6).)[6]在这段原著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企业家才能,但从对上述内容的分析中,却能让人们感觉到:在这里,作为传统型企业家的资本家具有一种组合生产要素的才能。因为,只有将投入的货币资本、劳动力、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才能,正是企业家才能的具体体现。这里,企业家才能是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没有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可变资本就不可能“取得利润”,不变资本也不会“增殖”。可见,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才能已被隐化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之中。

例2:“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象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124.)在此,马克思虽然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却可以让人感悟到:在这里,企业家才能具体表现为如何使商品体跳到金体上的“惊险的跳跃”获得成功。

例3:“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688.)同样,马克思虽然在此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却能令人感悟到:企业家才能具体表现为如何运用资本集中等手段,即如何通过组织股份公司去搞大生产、大项目、大工程、大流通、大金融、高科技;如何通过并购把自己铸造成“经济航空母舰”。

例4: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着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P686.)马克思又指出:“资本家在急需的时候会不顾他手中的货币的规定职能,而动用他拥有的一切,来保证他的资本的循环过程照常进行。”(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63-64.)在此,马克思虽然也没有直接论述企业家才能,但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能“保证他的资本循环过程照常进行,”这正是企业家才能的具体表现。

例5: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作资本的周转。这种周转的持续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之和决定。这个时间之和形成资本的周转时间。”(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100.)还指出:“周转时间或它的两个部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P174.)在这里,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的重要才能表现为;如何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因为无论是缩短资本的生产时间,还是缩短资本的流通时间,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

必须特别指出: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的社会作用表现出两面性。从生产力方面看,企业家职能与企业家才能的社会作用表现在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历史已经证明,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由于担当着企业家角色的资本家掌握着资本这一稀缺资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目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这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毫无疑问是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极不光彩的一面,无论给他们带上多少美丽的光环,都绝对掩盖不了这一剥削的事实。因此,人们对资本主义传统型企业家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三、《资本论》中蕴含的现代型企业家理论

现代型企业家主要指从事创新经济活动的职业化的企业高层经理。职业化的企业高层经理是“虽然没有资本但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他们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职业,凭借个人的经营才能和社会责任感来履行对企业的实际领导权,在一系列创新活动中驾驭风险,用投资人的钱去获取超额利润,以事业上的成功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正是现代型企业家与传统型企业家的根本区别。

现代型企业家的出现源于经理革命的爆发。1841年4月15日,即马克思着手写《资本论》的前两年,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一条铁路线上发生了两列火车相撞的严重事故,2人身亡,17人受伤,一时舆论哗然!这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故暴露出老板虽然有钱但不一定有能力领导和管理现代企业的事实。在马萨诸塞州议会的推动下,这家铁路公司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实质是把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老板有财产的所有权,经营管理企业的则是经理。“经理革命”由此开始,经理制兴起并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企业高层经理成了现代企业家的代名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理”作了较多的论述,如第一卷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就提到了经理,而在第三卷中至少有18处论到“经理”这个响亮的名词。其中,马克思直接对于“经理”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理的含义。经理是“古希腊的监督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或封建法国所称的regisseur(管家)”(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从“监督人”、“管家”到“资本的管理人”,在这里,马克思对经理的主要职责与功能作了直接表述。这种职责与功能的不同,正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区别。

(二)早期经理阶层的生成。马克思指出:“每一次危机以后,我们都可以在英国工厂区看到许多以前的工厂主,他们现在作为经理,为了低微的工资,替那些往往就是他们自己的债权人的新工厂主,去管理他们自己从前所有的工厂。(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在这里,马克思客观面生动地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经理阶层生成的一幕。这种经理阶层的生成方式与我国现代社会经理阶层的生成方式有所不同。从中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这为我们写企业家史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三)经理的现实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不能由借贷也不能用别的方式占有资本的单纯的经理,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所以,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84、P434、P493、P435-436.)在这里,马克思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的现实职能就是资本家的执行职能。同时还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资本主义传统企业制度已变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原来的具有“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仅有所有权,但他已“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而“单纯的经理”则有了经营权,“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这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看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生成的民营企业家,迟早也要走出这一步,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我国的民营企业家要看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遵照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坚定地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四)经理的报酬。马克思指出:“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都是完全同企业主收入分开的。”(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合作工厂中,监督劳动的对立性质消灭了,因为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他不再代表资本而同工人相对立”。(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经理领取的是监督工资,“这种监督工资像所有其他工资一样,会随着一个人效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这里,马克思告诉我们这样几个道理:其一,“经理的薪金”“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换言之,经理薪金的多少、高低完全取决于经理本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和劳动市场上供求规律的作用;其二,“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都在V(即可变资本价值)中支出,而不在m(即剩余价值)中支出,因此,经理的报酬是要计入企业的成本的,不能误认是剥削收入;其三,工人的合作工厂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一旦“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就改变了作为经理职能之一的监督劳动的性质,也不再“同工人相对立”。因此,经理报酬由谁支付,同生产关系的性质相关;其四,经理作为—个阶层,其人数愈多,形成时间愈早,便愈能促使经理市场或人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经理市场或人才市场愈成熟、愈发达,经理的报酬就“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五)经理的社会作用、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尤尔先生早巳指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不是产业资本家,而是产业经理。”(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P494、P436、P437、P434.)在这里,马克思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三点启示:第一,作为“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的产业经理,是现代企业家职能、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素质、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二,现代型企业家,其社会作用、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远远高过传统型企业家。第三,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特别是产业经理,是“我们的工业制度的灵魂”。这使我们认识到: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企业家是民族经济的栋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骄子,是和平经济年代的英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的社会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激励企业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作为现代型企业家的经理的基本含义、早期经理阶层的生成、经理的现实职能、经理的报酬、经理的社会作用、社会贡献、乃至经理在现代工业制度中作为“灵魂”的社会地位等,都作了非常清楚、生动、深刻的论述。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其内容之丰富,研究之独到,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给予人们许多深刻的有益的启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第三卷的时候,正是经理阶层刚刚在世界上出现,马克思对这一新兴阶层出现的敏感和高度关注,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家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我国已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同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深入研究企业家理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育、成熟和壮大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挖掘和开发马克思企业家理论宝库,并用于指导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

企业家论文:企业家素质分析论文

[摘要]企业家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素质,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着挖掘现实社会中的机遇,筹集所需的资源,进行创造价值的创新活动,最终建立新的企业、生产新产品或者失败的投入产出内容。由此,企业家精神的主体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企业、非营利性组织部门,甚至是国家。企业家精神的显现形式不再是一种灵感,一个“天才的火花”,而是一个经过缜密计划且需要毅立与勇气坚持不懈的执行过程。企业家精神过程论的意义在于企业家精神不再是一种神秘不可琢磨的由部分人独有的特质,而是可以被激发,被度量、被管理的。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再认识

一、对企业家精神的认知现状

企业家的成功经历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在不断上升。随着企业家理论的发展和对优秀企业家的研究深入,“企业家精神”一词出现频繁,并且被认为是成功企业家独具的一种优秀品质。但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目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尤其是优秀企业家所具有的一种素质,它是一种从千千万万个企业家个体所具有的精神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系统而普遍意义的精神。

2.人们或者“具有”企业家精神,或者“没有”这种精神。企业家精神区分了企业家与一般民众。

3.既然企业家精神是人的一种素质,则它具有长期存在性。即一旦人们拥有了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人们就会长期拥有它。

4.企业家精神表现为一种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当企业家提出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或推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等等时,被视为是“企业家精神”的显现。

但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并不只是一种偶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而且是企业家精神主体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形成的独特心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其显现应是一个从产生创意到创新结束的动态的有计划的过程。据此,我们推出企业家精神主体不仅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企业甚至是国家;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不是定性的“有”或“没有”,而是可以用频率、程度来具体度量的。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提出一个投入——产出模型来概括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二、企业家精神主体的再研究

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人(企业家),可以是团队(组织)、企业甚至是国家。诚然,企业家在一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事件(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合理调配一定的资源,才能使一种新观点、新方法得以成为现实。但从上述对企业家精神显现过程的分析描述中不难看出,任何能从事这一创新过程的个体与团队都可以成为企业家精神的主体。

企业家的一项必备的个人素质是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使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趋向一致。那么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与企业家领导下的团队有何区别呢?我们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企业家领导下的团队里,企业家是设计师与决策者,而一般成员则是执行者。成功的企业家会使团队成员具有更大的工作热情,但并不会改变上述角色位置。而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中,团队成员是决策的参与者,他们不仅是被动的接受命令,还会主动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在创意的实施过程中,他们会在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时主动调整计划,适应环境,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人都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分子,整个团队共享最后的胜利喜悦。马若迪斯·贝尔宾(Meredit.Belbin)曾这样描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团队中会有一名成员提出创意,另一个人去确认它,由第三个人负责张罗资源,第四个人去促成,第五个人去改进,第六个人负责确保各项细节无误,第七个人去维护团体的士气。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可以是一个正式的团队,也可以是一个非正式组织,范围可大可小。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曾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鲜明的特征,不论其是个人的,还是一个机构的”,并且专门讨论了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组织的特征。格泽戈尔兹·科勒德克也曾在《向市场和企业家精神的转变——系统因素与政策选择》中提出“……中国及越南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最终成功都是依靠其经济中各部门的企业家精神的扩展而取得的……”。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事实上获得成功的概率要比同行业中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更大。(Brandit,1986;Kao,1989;Pinchot,1985)

将企业家精神看作是个体或团队从事创新活动的过程,其意义在于企业家精神不再是抽象而神秘的,它不再仅属于某些个体所拥有的特质,而可能蕴含在大多数个人、组织、企业之中,因此,可能存在适当的方法挖掘这一潜质,通过激励组织、企业、国家的每个成员对机会的敏感性,对风险的意识和主动性增强,我们可能使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更具有企业家精神。

三、企业家精神的度量

既然企业家精神不再是一种依附于人的属性,而是个体、组织甚至于国家所具有的固有潜质,那么我们无法再用“有”或“没有”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家精神的强度,它包含着企业家精神出现的频率和体现出来的创新性、风险性和主动性的程度这两个维度。我们用周期性/持续性来形容企业家精神的频率,用改良性/变革性来形容企业家精神的程度。由此得到五类不同强度的企业家精神。(参见表1)持续型/周期型是指企业家精神主体的创新活动是持续进行的还是间断进行的,改良型/变革型则是指与原来的经营相比,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是一场革命还是仅仅是改良。一般来说改良型的创新都是源于市场的需要,消费者的要求,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所以创新性、风险性和主动性较低,而变革型则往往会创造出一些市场或消费需求,它是一种对市场的创造活动而不是适应行为。动态型是指企业无论在频率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表1企业家精神的度量与分类

当然,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度量也只能是一种时点上的度量。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如在不同的国家),同一企业家精神主体可能会体现出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强度。

为了更好的说明对企业家精神强度的测量,我们选取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大公司和国家,然后根据它们的特点划入不同类型。应当指出的是,我们的划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而是根据二手资料进行的一种主观评价,其目的并不在于准确的为这些企业家精神主体进行定位,而是为了说明企业家精神度量方法的运用。

首先,我们将研究几位著名的企业家。第一位是安利公司的创始人理查·戴弗斯(Rich.Devos)。他总是源源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以扩充现有产品系列。这些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弥补原有产品的缺点或者是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是一种适应性的创新,因此程度比较低但频率比较高,属于持续型/改良型企业家。第二位是比尔·盖茨。他也是以新产品的层出不穷、产品的创新性著称的。在这些新产品中,有的是革命性的如“视窗95”,另一些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如“视窗2000”。所以可以被列为动态型。第三位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赫布·凯莱赫(Herb.Kelleher)。他非常强调公司经营的服务导向,以战略鲜明、A集团管理著名。他的管理创新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乘客服务的需求变化,为了更好地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而进行的,因此可以列入周期型/改良型。其余如有线新闻网(CNN)的泰德·特纳(Ted.Turner),日本本田的宗一郎等也可以根据其创新的频率及创新的目的等来分类。(详见表2)。同样,我们还可以对一些公司和国家进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详见表3)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度量不存在价值判断,即并不是创新性越强或者风险性越大就越值得提倡。企业家精神主体所处的社会、组织环境与企业家精神强度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关系。例如,企业家的创新性、风险性和主动性与企业家的个性相关,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强度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相关且常常体现在内部的组织结构、奖酬制度等方面。霍夫斯泰德(Hofstede,1980)曾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国文化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其权力等级距离、对性别的歧视程度等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创新性与经济活力。

对企业家精神进行衡量并了解企业家精神强度的影响因素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据此对企业家精神进行管理。例如当一位在美国很成功的企业家到西班牙去创业,他通过两国企业家精神的衡量明确其中的差异,推出需要降低创新的频率与程度。于是,这位企业家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个体企业家精神调节,另一方面则通过制订组织内的权力等级、决策链等制度来塑造一个适应该国环境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

四、总结:一个模型

根据上述对企业家精神主体、内涵、显现过程的讨论,以及对企业家精神度量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是:个人或团队成员通过挖掘现实社会中的机遇、筹集所需的资源,进行创造价值的创新活动的过程。它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中发生,根据特定的组织背景产生不同的创新成果,包括新的企业、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内容、新的工艺过程、新的市场,以及新的技术等。

可以用一个投入——产出模型来表示企业家精神。(见图)

本模型是参考迈克尔·莫里斯的模型得出的。在投入部分,我们主要关注企业家精神过程本身及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五个关键因素。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包括人口分布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或是某些法律、法规的修订等。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是创新的主要设计者和计划的实施监督者。企业家精神活动的实施还需要特定的组织背景,它可以是企业的所有者群体(董事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或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还可以是国家的一个非营利性部门甚至是国家。此外,企业家精神的过程中还需要各种资源。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家精神经历了各个阶段,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主要可以包括两类:企业家精神本身的性质和财务结果。企业家精神的性质主要用企业家精神强度来描述。某一个企业家精神的活动可能维持原有的企业家精神强度,也可能改变强度。财务结果主要包括新企业的产生、新产品、新服务内容、新的工艺过程的出现、企业价值或个人收益的增加,国家整体就业人数、税收的增加等。当然,企业家精神活动的结果也可能是失败。

从模型的投入部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别。诚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要使他的企业家精神体现,还需要其他四个因素的配合。同时,从企业家精神的过程与结果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企业家精神的性质及其动态特点。企业家精神性质不再是简单的企业家的素质,而是包括频率与程度内涵的,而且企业家精神性质本身又具有可变性,必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我们还可以从该模型中看到企业家精神主体的多层次性。在投入因素中,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既可以是企业家,也可以是一个组织,甚至是国家。当然,不同层次的主体其产出的内容层面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的结果可以是企业价值的增加或者企业经营的失败;而对于国家来说,企业家精神的结果要用整个国家的产品更新率、就业、国民产值、税收等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同时,企业家精神的强度变化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