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3 03:1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医中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利用中药排石法进行治疗的结石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在16-58岁之间;所有患者结石直径均不超过6mm,结石种类有泌尿系结石52例,胆结石12例。所有患者根据既往病史、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B超、X线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有心脑肾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2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入院明确病史,完善三大常规、生化全套、B超及X线等检查,明确结石的部位、具体大小,选择治疗方法。不同部位结石中医中药排石法方法为:
2.1胆结石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主要是疏肝利胆,消融结石及行气止痛,达到内外兼治,一般应用清胆化石汤治疗。该清胆化石汤方药主要包含山栀子、金钱草、白芍、黄芩、炒元胡、茵陈、鸡内金、海金沙、青皮以及海浮石等,此类药物主理气化瘀,应用在结石病临床疗效较好。此外,针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例如肾绞痛或者胆绞痛,可在服汤药的同时辅以电针或针灸治疗,主要实施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腰腹痛穴、三阴交穴及委中穴。
2.2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主要是以排石通淋、清热利湿为主,一般应用清化湿热化湿汤。该清化湿热化湿汤方药主要包含山药、滑石、石苇、女贞子、竹叶、海金沙、瞿麦及山萸肉等,此类药物主清热通淋,在结石病有较好的化石效果。该药能促进结石溶解进而排出,阻止已有结石变大,预防结石复发。
2.3评估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评估结石治疗效果为:显效,结石排出,患者症状消失,B超及X线片阴影消失;有效,多发结石部分排出,患者症状有所缓解,B超或X线片影像学表现为阴影减小,或出现结石溶碎裂解现象;无效,B超或X线片上显示结石无异常变化,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3结果
所有64例患者经过中医中药治疗后,显效36例(56.3%),有效25例(39.1%),无效3例(4.7%),总有效率为95.3%,结果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结石病效果确切。
4讨论
结石病是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诸多因素导致人们患结石病的几率逐年上升,加之其易于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针对结石病治疗的研究较多,长期以来手术、微创及中医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性手术、微创治疗及中医内科疗法[2]。
在既往的研究及临床经验中,学者发现西医中,对结石病患者进行手术碎石、取石等治疗后,体内仍残留微小结石未能排出,遗留症状且极易导致患者结石的再复发,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此种情况,相关研究利用中医内科疗法对患者体内微小结石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对于体内微小结石,中医中药排石法治疗效果明确。中医中药排石法能消融患者体内结石,促进结石排出体外,方法简便,对患者创伤较小,费用低廉,颇受广大医生患者青睐。
本文64例结石病患者进行中医中药排石法治疗,显效36例(56.3%),有效25例(39.1%),无效3例(4.7%),总有效率为95.3%。且治疗后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病情恢复迅速,结果表明中医中药排石法治疗结石病效果确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排石、碎石及溶石等治疗结石病的手段,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是确切的,且损害较小,费用低廉,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结石病的治疗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患者体内还有部分结石,利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般机体各部位结石中,肝内胆管结石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而胆囊结石及膀胱结石最适宜用中医内科疗法,疗效最佳。膀胱及胆囊因其解剖生理,结石经中医中医疗法消融后能顺畅排出,效果佳;而肝内胆管扩张后直径仍旧比肝内胆管结石最大横径要小。该类结石难以通过较小的通道排出,效果欠佳。此外,结石的化学成分若主要是碳酸钙则中药疗法效果也较差,因碳酸钙结石硬度较大,难以消融。临床上应该明确诊断患者病情,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头痛的有效性。
方法:临床辨证论治,实际运用。
结果:治疗患者159例,外感头痛一号方应用患者73例,无效者0例,有效73例,治愈71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7.26%内伤头痛一号方应用患者86例,无效者0例,有效86例,治愈85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8.83%,两则方剂总体治愈率为98.05%以上。
结论:两则方剂均为治疗头痛的有效方剂。
关键词:中医中药治疗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病因多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致头痛。
外感六淫:六淫外袭起居不慎,均可致头痛,《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头痛以风邪所致者最为多见。”且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为患,若风寒袭表,寒凝血涩,则头痛而恶寒战栗,风热上犯清空,则头痛而身热烦心,风湿袭表,上蒙清阳,则头痛而重,若湿邪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亦可引起头痛。
内伤不足:“脑为髓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濡养,气血不足,失却濡养可见头痛,三脏邪盛亦可引发头痛,故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头痛的辩证,要详问病史,根据各种症状不同表现,辨别致病之因以外,尤其注意头痛之久暂,疼痛之性质,特点及部位之不同,辨别外感和内伤,以便进行论治。
另外,头痛还应根据发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路线加以判断-大抵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颈,阳明经头痛多在眉棱骨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接耳部;厥阴经头痛多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临床辨证既应注意头痛的不同特点,同时还应结合整体情况及其有关兼症全面分析以便处方用药。
本人行医30多年,对治疗头痛有很好的经验,根据外感、内伤两大类来自拟头痛外感一号方,内伤头痛一号方,应用于临床两年来,治疗患者9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外感头痛一号方
组成:菊花一包(10g),川芎一包(6g),羌活一包(10g),白芷一包(6g),蔓荆子一包(10g),甘草一包(3g)。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
外感头痛:头痛,恶寒恶风,肢体困重,脉浮。
用法:一日一剂,温开水冲服。
方义分析:菊花散风清热,川芎、白芷祛风止痛,羌活除湿散寒,蔓荆子清头目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头痛而胀,发热而加石膏一包以助清热泻火之功。
内伤头痛一号方
组成:天麻一包(10g),钩藤一包(10g),石决明一包(20g),川芎一包(6g),菊花一包(10g),藁本一包(10g),当归一包(10g),茯神一包(10g),蔓荆子一包(10g),甘草一包(3g)。
功效:平肝养血,祛瘀止痛。
主治:内伤头痛势弱,时发时止,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药:石决明潜镇以定肝阳上亢。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菊花、蔓荆子、藁本、川芎清头目,祛风止痛。当归养阴补血,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平肝养血祛瘀止痛之功。
加减:气虚头痛甚者加人参一包(5g),黄芪一包(10g),血虚者加熟地养阴补血,痰浊甚者加半夏一包,健脾化痰,瘀血甚者加红花桃仁,增强活血化瘀。
2典型病例
姓名:某某性别:男年龄:50岁职业:务农
就诊时间:2011年8月2日发病季节:立秋
地址:山西襄垣
主诉:头痛如裹,肢体困重,恶风,面红目赤,渴喜热饮。
四诊得之: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舌质红,苔薄黄,脉浮。
辩证:由于气候炎热,雨水连绵,致湿热之邪较盛,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湿热之邪外袭,上蒙清窍,故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舌红而赤,口渴喜饮。脾主运化,主四肢,脾为湿困,故肢体困重。苔薄黄,脉浮,为风热之邪炽盛之象。
中医诊断:外感头痛。
治法:清热,祛湿,止痛。
方药:外感头痛一号方。
用法:,开水冲服,五剂,一日一剂。
分析:菊花祛风清热,羌活祛风胜湿,川芎,白芷祛风止痛,蔓荆子清头目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口服五剂后症状好转,无其他不适症状。
3讨论
依治疗原则看,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疗应以驱邪为主,因风者疏之,因寒者散之,因湿者化之,因热者清之。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治疗以扶正为主。风阳侵袭则熄风潜阳,气虚则益气升清,血虚则养阴补血,肾虚则益肾填精,至于痰浊,淤血所致头痛,本虚标实,或先祛其实,或扶正驱邪兼顾。但本人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简化了诊疗过程,把外感,内伤头痛进行综合分析,制出了外感头痛一号方、内伤头痛一号方,以便更加方便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凡前来就诊的头痛的患者,需辨清外感,内伤,方可用上方。请各位同仁辩证用之,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予以TCD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71.27±4.32)cm/s,对照组为(82.56±6.47)cm/s,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血管痉挛性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因颈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后引发的血管腔狭窄和血流涡流对血管壁造成刺激而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脑部搏动性疼痛,该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上,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属“偏头痛”、“脑风”、“头风”范畴,风邪侵袭、癖血内阻为其主要病机[2],中医辨证施治能针对其主要病因予以对症治疗,并结合病理机转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50.4±8.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际头痛学会分类诊断标准,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确诊。中医辨证及分型:脑脉淤阻型34例,阴虚阳亢型28例,寒凝气滞型36例,气虚血瘀型22例。随机将本组120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中医辨证分型以及一般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行西医治疗。即予以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次,1d/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同时,联合芬必得治疗头痛症状。
观察组60例患者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
脑脉淤阻型: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剂:葛根、丹参各20g,生地、山楂各15g、桃仁、天麻各12g,当归、赤芍、香附、川芎各10g,甘草5g。
阴虚阳亢型:治则熄风养肝,养阴活血。方剂:牛膝、天麻、杜仲、石决明各15g,生地、勾藤、何首乌、桑寄生、枸杞子各10g。
寒凝气滞型:治则行气活血,温阳散寒。方剂:葛根20g,丹参15g,枳实12g,当归、赤芍、白芷、附片、桂枝、香附各10g,甘草5g。
气虚血瘀型:治则活血化瘀,补中益气。方剂: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20g,生地、党参、黄芪、何首乌各15g,酸枣仁、黄精、甘草各10g。
上述方剂,1剂/d,清水煎,分早晚两次服,2周为一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效果
于患者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3]为:治愈:头痛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TCD检测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且半年内未复发;有效:头痛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TCD检测血流速度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头痛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TCD检测血流速度无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3.2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予以TC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 )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治疗前,观察组60例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101.35±13.26)cm/s,对照组为(103.21±11.32)cm/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71.27±4.32)cm/s,对照组为(82.56±6.47)cm/s,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长期以来,脑血管痉挛性头痛迁延难愈,久治不愈,一直是临床医学关注的热点。中医学上,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属“偏头痛”、“脑风”、“头风”范畴。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若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情志不畅,阳亢生风,风阳上扰巅顶,则易发本病。运用中医古方,因症而宜,因人而异,进行辩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即以补肾、养脑、祛湿、清火、活血开窍为基础手段,分阶段、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使患者中枢神经修复与抑制失常的病态恢复到正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因此,中医中药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本文以国内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主要探讨中医药特色疗法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作用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50万人死于癌症。在我国,恶性肿瘤在各种死因中也已悄然上升到了第二位[1]。目前我国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早期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基因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
一 中医药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中医药在我国肿瘤临床上的应用十分普遍[2]。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强调辨证论治,重视扶正固本以祛邪,《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导致邪毒内侵的必然结果。根据肿瘤患者气、血、阴、阳的不足,分别选用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药物,佐以清热解毒、散结祛瘀等祛邪作用的中药,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起到强壮身体,抑制癌肿的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如陈志锋等[3]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7年来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以化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组稳定率OR=2.10,95%CI(0.70~3.08),资料齐性检验,Q=24.24,V=12,P>0.01;化疗组有效率OR=1.48,95%CI(1.03~2.24),Q=2.89,V=8,P>0.05。统计7 篇文献报道的中位生存期,中药组平均335.4 天,化疗组231.8 天,P=0.1489。Meta 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特点是瘤体稳定率高,有效率低,但中药组远期生存显示了一定优势。刘嘉湘等[4]以滋阴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171 例,分别用滋阴(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元参、百合、生地、鳖甲) ,益气(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等) ,温阳(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琐阳等) 扶正中药,配合其他软坚解毒之类(夏枯草、瓜蒌皮、生南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中药,辨证论治晚期肺腺癌,并设化疗对照组133 例。结果治疗组1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5 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且中药组缓解和稳定病灶的疗效优于化疗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原则以扶正为主,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位为主要目的,主张带瘤生存。
二 中医药对化疗、放疗的减毒增效作用中医药对化疗、放疗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放化疗常会给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如目前放化疗引起的呼吸系统受损、消化道反应、肝胆毒性反应、骨髓抑制等,使得部分患者不能顺利完成治疗,部分患者还存在着放化疗后,肿瘤复发的问题。西医药对此无良策,但中医药可以起到预防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作用。如张代钊等[5]报道,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副反应的疗效观察(总结病例数为21000 例):中西医结合组(放化疗加中药组)之完成率在70%~90%,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组)之完成率在50%~7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中西医结合组病人的全身反应、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都较单纯放化疗组为轻。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放化疗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及损伤五脏六腑的功能所致,临床运用健脾和胃、补气养阴、清热之类中药。刘鲁明等[6]观察了参麦液对化疗的减毒作用。对肺癌患者20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化疗后OKT1 值参麦组略上升,对照组下降( P
三 中药制剂在肿瘤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中药静脉抗癌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肯定,如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鸦胆子乳剂、吗特灵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口服的抗癌中成药有平消胶囊、增生平片等,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对于那些已经失去放化疗机会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复发的患者及对化疗耐药者,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很多补益类中药的药理研究,证实有抗肿瘤作用。如最具有代表和前景的是人参提取物Rg3 对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药可把大量的癌细胞阻滞在G1 期,使S 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人参皂甙Rg3 已被开发为抗肿瘤新药参一胶囊,目前正在做多中心临床协作的大标本研究。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肿瘤及其治疗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疗效的评价也更加重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疾病的生理性与社会心理性[7]。中医药长于辨证论治、扶正固本,重视全身状态的调节。西医则以手术、放疗、化疗等针对癌灶的治疗为主,如何使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更大的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使肿瘤患者更多的受益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重视中医药抗肿瘤的基础研究,结合当前科学的前沿技术如基因、分子生物学等开展更深层次的课题研究,统一各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型,并开展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微观化研究,便于临床操作,并为重复验证、建立大样本研究创造条件。
其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客观化、定量化和标准化标准,建立有效的、合理的、规范的、有指导意义的中医规范化治疗的诊疗指南,这一方案的制定,既要注意科学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更要突出中医特色,能够作为指导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的参照依据。
最后,加强民间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验方的管理和研究,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形成一个严谨,规范,有序的体系。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温肾疏肝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有效率为57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温肾疏肝;临床观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又称结肠无力型便秘,主要临床特点为结肠传输运动减慢、肠内容物通过延缓、无便意、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笔者运用温肾疏肝汤治疗,疗效肯定,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择资料60例系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41-69岁,平均456岁;病程1-12年,平均56年。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0-67岁,平均461岁;病程05-13年,平均58年。
12诊断标准采用罗马Ⅲ慢性便秘诊断标准[1]。(1)必须满足以下2条:①排便费力;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③有排便不尽感;④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⑤需要用手操作以促进排便;⑥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13排除标准经胃肠运动试验、全消化道造影、电子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肛门、直肠、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并经肛诊、排粪造影、肌电图等检查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
14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温肾疏肝汤:黄芪15g、太子参10g、肉苁蓉10g、锁阳10g枳实10g、枳壳10g、白芍15g、炒槟榔6g、炒莱菔子15g。常规煎煮取汁400 ml,分3次服用。对照组用麻仁软胶囊常规服用,观察2疗程。随访6月。
15疗效判定标准[2]参考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便秘疗效判定标准。
16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失访), 对照组脱落2例(1例因故中途拒服药,1例失访)。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3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腹痛、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组无不良反应。
3讨论
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该病属中医“虚秘”,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 二阴主司二便,粪便的排泄,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其有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若肾气不足,一方面无力鼓动胃肠之气,导致胃肠传导无力而致便秘,另一方面肾不化气,气不化水,温煦无权,阴寒内生,凝结于肠胃,阻碍阳气运行,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医学入门》云:“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大肠为传导变化之官,其功能的正常与否,有赖于气机的升降有序,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则糟粕传导正常,大便得通,气的升降出入是受肝的疏泄功能调节,肝疏泄功能失常,大肠传导失司,则可出现便秘之证,这与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便秘患者多伴有明显的抑郁和/或焦虑型心理障碍[3]相一致。
温肾疏肝汤中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以助推动大肠之力;肉苁蓉、锁阳温肾润肠通便;枳实、枳壳疏肝理气,白芍养血柔肝以调理肠道气机。炒莱菔子、炒槟榔行气消胀推动肠道气机运行。全方攻补兼施,祛邪而不伤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改变脾虚大鼠胃肠推进作用,调节胃肠动力异常[4];肉苁蓉中含有的半乳糖醇可以显著缩短小鼠通便时间[5]。枳实能明显提高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神经递质SP、VIP含量,促进肠运动[6];白芍能促进小肠、大肠的推进运动并能使小肠、大肠含水量增多,促进大肠分泌胶状物滑润肠道[7]。
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性便秘,总有效率达862%,疗效满意。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病患100例,随机地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运用西医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中药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0%,其中,有效31例,占本组病患总数的62.0%,显效17例,占34.0%,无效2例,占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其中,有效33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66.0%,显效10例,占20.0%,无效7例,占14.0%[1]。治疗后,观察组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病患,对照组中有5例不良反应病患,占10.0%,从临床疗效的整体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显著性(P
【关键词】中医中药;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临床运用;便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病患100例,随机地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患50例,运用西医常规的治疗办法完成治疗任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3.2±2.4)岁;观察组病患50例,运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式,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3.8±2.2)岁。全部病患中,慢性出血30例,黑便病患21例,血便病患20例,胃癌35例,胆道出血7例,呕血病患57例[2]。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种及病情发展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病患运用抑制酸性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依据15-20mg/次的药剂量完成静脉注射;观察组病患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完成健脾和中及止血处置,所用的中医中药主要包含:炒白术12g、生地炭11g,三七10g,党参14g,茯苓17g,甘草5g,大黄炭9g,与此同时,依照病患的病情发展状况适量掺入另外的中医中药成分,例如脾胃虚弱附加11g麦冬和10g石斛;肝郁化热附加青皮、牡丹皮各10g[3]。
1.3诊断标准 全部病患经临床检验后,血便、黑便或呕吐物在检测后均显示出相对强的阳性特点;并且均具有同消化道出血相联系的原发病症,例如十二指肠溃疡、胆道出血及胃癌等。
1.4临床效果的评估标准 经大便潜血检测后持续三次显示为阴性,3d之内胃镜检查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现象,血红蛋白趋于平稳则为有效;经大便潜血检测后显示为持续三次阴性特征,2d之内胃镜检查未能发现活动性出血的病症,血红蛋白相对平稳则为显效;如若经大便潜血检测之后,持续三次显示为阳性特征,3d以内的胃镜检查均可观察到活动性出血的现象,血红蛋白有所降低则表明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借助于t检验,计数资料借由X^2检验,P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对比
如下表所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其中,有效31例,占本组病患总数的62.0%,显效17例,占34.0%,无效2例,占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其中,有效33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66.0%,显效10例,占20.0%,无效7例,占14.0%[4]。从整体的临床效果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
2.2 不良反应的出现状况
观察组50例病患中未见不良反应病患,对照组50例病患经治疗后共出现5例不良反应病患,占本组病患人数的10.0%,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2例,腹泻1例,便秘1例,头痛2例和腹痛2例。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较为普遍的并发疾病,消化道出血通常包括急性消化道出血与慢性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别,其发病通常伴随血便、黑便和呕血等症状,在治疗上异常繁杂。采用西医手段和方式治疗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然而,西医治疗常常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给病患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大[5],伴随临床技术和水平的日臻完善和成熟,中医治疗水平的持续增强,使该治疗方式成为临床上广泛认可的新手段。
中医普遍认为,消化道出血隶属于“血症“的范畴,以止血作为首要目标,然而,出血之后纯粹地止血会持续积蓄体内的淤血,所以说,在止血过程中需要同步进行止血祛瘀,以便于产生新血,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目标。健脾和中并止血,止血目的实现后可完成气血同步补充,进而完全地止血,有助于提高病患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
除此以外,本文在采用中医中药方式的过程中,还运用奥美拉唑完成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处置工作,可在健脾并止血的过程中达到养胃的良好效果,整体疗效较佳。众所周知,奥美拉唑是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较为普遍使用的药物,其止血效果相对理想,具有见效快、用药效果强、持续控制胃酸分泌的优势特征。针对十二指肠和每类胃病并发的消化道出血病症的作用异常显著。然而,假若单独运用奥美拉唑,则较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症状,例如,头痛、腹痛、腹胀、便秘、腹泻以及失眠等症状,也会使整体疗效大打折扣,给病患增加了较为沉重的身心负担。本文的对照组病患借助于奥美拉唑治疗后,即产生5例不良反应症状患者,占比10.0%,其主要症状集中表现在头疼、便秘和腹部不舒服等方面。
综上所述,本地研究中,结合病患入院初期检测的大便潜血、血色素水平等情况看,脾胃处在中焦,是气血生化的根源,脾统血,气摄取血,疲弱便无权统摄,血液便会向外流出。健脾和中并止血,通过服用白术、甘草、茯苓和党参等中药来达到预期临床治疗目标,并有止血祛瘀、标本兼顾、气血同补的疗效,又结合医药具备抑制胃酸、杀灭菌群,止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引发的急性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胃炎的科学诊疗是大有裨益的。本文选取100例消化道出血病患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0%,,其中,有效31例,占本组病患总数的62.0%,显效17例,占34.0%,无效2例,占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其中,有效33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66.0%,显效10例,占20.0%,无效7例,占14.0%,P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站家庭病床慢性肾脏病患者共20例,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3例,有效率为65.00%。治疗有效率为75.00%。结论中医中药在慢性肾功能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中药;肾脏病;慢性;治疗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由肾脏渐进性损害,功能受损逐渐加重而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为了减少该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医学工作者已经研究出一些治疗或者控制疾病的方法,其中透析这类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该疾病进程的延缓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这类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的治疗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注重人体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协调性,从整体上进行调节。肾脏病属中医中"关格"、"虚劳"、"水肿"等证范畴[2]。因此,我们认为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中应当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分析发现,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开展应用[3]。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病疾病中的治疗效果,为慢性肾脏病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我们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站的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了益气活血利湿降浊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站共收治慢性肾脏病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为68.9岁。男性患者中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女性患者中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2例。肌肝为167~256umol/L,尿素为9.2~11.00mmol/L。
1.2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肾脏病学》;②中医诊断标准:病名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中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9.14.2,肾系病类。证候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价》。
1.3方法 中医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按照该疾病病变的缓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即急者治标,缓者治本[4]。由于部分患者可能有新感外邪者存在,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采用的是祛邪与补肾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法。由于部分患者虚实不同,按照虚实在病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3.1以正虚为主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以正虚为主的患者主要的表现为:脉搏弦细或为缓脉;面色萎黄、舌苔淡薄、舌质淡红;另外,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水分排泄受到损害,因此可表现为轻度水肿、除此之外,还可存在头晕以及腰酸乏力等。治疗方法以扶正治疗为主,并同时进行益肾健脾和祛瘀化浊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我们给予的基础方剂为:怀牛膝15g,熟地20g,白术15g,丹参30g,山药30g,扁豆30g,泽兰20g,生苡仁15g,党参15g,黄芪15g,益母草30g,陈皮10g,制半夏10g。由于此方剂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对于出现症状者我们给予通腑片进行控制。
1.3.2以邪实为主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以邪实为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等消化系统症状和头晕、乏力等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出现舌苔厚腻等表现。在该症的治疗中我们该用清解通腑,祛瘀化浊,佐以扶正为主的治疗原则,具体基本处方为:车前子30g、黄连5g、陈皮10g、白茅根30g、紫苏10g、制半夏10g、生大黄10g、丹皮15g、半枝莲30g、泽兰20g、冬葵子30g。对于出现舌苔厚腻者我们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为其增加苍术15g和厚朴9g服用,另外采用灌肠治疗,具体方剂为生牡蛎30g、蒲公英30g、丹参30g、何生大黄15g。另外,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以活血化瘀。
1.4疗效标准 本组研究中我们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缓解、好转以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症状缓解和好转者认为治疗有效。具体如下:①症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②症状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降到水平的90%甚至更低;③症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无降低,甚至出现增高。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3例患者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5%,其中,症状缓解者8例,占40.00%;症状好转者5例,占25.00%;症状无效者7例,占35.00%。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病程较久的疾病,因此病变程度不一。该疾病患者一般正气虚损,中医认为是由于肾脏,运化乏权,气化无能,升降开关失常,以致湿浊邪毒滞留为患,病属因虚致实,本虚标实。因为病程迁延,因此患者脏腑功能会受到极大损伤,以肝脾以及肾虚为主要表现,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肾脏功能会进一步损伤,病情加重,最终出现严重的正气虚衰,甚至出现气血浊邪壅滞等表现[5]。本组研究中我们应用的方剂主要在于扶正,通过中药调理达到益气活血利湿降浊的目的。本方剂中生大黄具有通腑泄浊之功效,可引导湿浊之邪通过大便排出,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白术则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对脏腑功能的提升具有一定效果,车前草等药物则可以利尿除湿,在提升脏腑功能的同时减轻体内水分的蓄积,减轻水肿症状[6]。姜半夏燥湿和中,有降逆止呕,同时还具有通腑降浊之功;黄芪、党参等药物成分可以健脾益气,同时可以补气扶正,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外邪的侵入。除此之外,丹参等药物的应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这些药物通过共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症状,同时对于机体整体水平的调节作用亦较为显著。在本次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中医中药方法在慢性肾脏病疾病的治疗中有独到之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胃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turbances ofgast rointestnal tract),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gastrointestinalneurosis),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农村常见病,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宫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5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治疗体会
胃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turbances ofgast rointestnal tract),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gastrointestinalneurosis),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农村常见病,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宫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5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近期服用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④有胃食管反流病者;⑤有明确恶性疾病者。
1.2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周,近三周有症状加重。
1.3本组资料:本组治疗的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25.6岁。患者的病程1-24个月,平均为13.1个月。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2.1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处方:枳实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5克、厚朴12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木香10克,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各10克,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各12克、脾胃虚寒者加干姜、黄芪各10克、食滞者加焦神曲、鸡内金、炒莱菔子各15克。上述处方水煎煮,每天一剂,分2次于饭前30分钟服用,21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以常用药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天3次,饭前30分钟服用,21天为1个疗程。
2.3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2个等级,但未完全消失为显效。有效:症状改善1个等级,但未全消失为有效。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3结果
见统计表。
4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嗳气、早饱、腹胀痛、排便不畅或过多等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复发不愈,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多潘立酮、胃多安等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中医中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腹痛等范畴。其病机为气机紊乱、升降失常、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虚为本、病因上与饥饱不食、伤及脾胃;过思伤脾;木亢乘土等密切相关。标实主要为气郁、嗳气、食滞、腹胀痛、排大便不畅、血瘀等。
根据临床观察及分析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拟定中药组方,由枳实、白芍、柴胡、陈皮、法半夏、甘草、厚朴、茯苓、炒白术、木香组成,其主要功效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食滞者加焦神曲、鸡内金、莱菔子;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脾胃虚寒加干姜、黄芪等。白术、茯苓补脾益气,陈皮、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厚朴行气消痞。方中各药相组,寓泻补施之意,同时随症加减,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有本文统计的临床疗效结果可见,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是针对整个机体,而不是对某一局部症候来调节的。逐步使机体恢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药治疗疗效持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日益显著,中药药源广,价格低,近期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前景广阔。
[关键词] 肺癌;中医中药综合疗法;朴炳奎
朴炳奎老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肿瘤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肿瘤中心主任,业医几十载,学验俱丰,在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理论思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广安门中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有幸在该院刘新敏老师引路下,跟随朴老师学习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肺癌,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朴老师认为,肺癌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饮食失节、情志失调、久病劳倦等;外因包括六淫外邪、火毒外袭。肺癌初起为局部癌肿,亦属中医学积证范畴。脾为生痰之源,痰饮为阴邪,阻遏气机;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或肝火亢旺,进一步木克脾土或木火刑金而致脾气、肺阴受损;年老、久病或劳倦过度均可使肺脾气阴亏虚。脾又为肺之母,肺、脾气阴亏虚则肺失滋养、濡润,“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邪毒乘虚留着肺络,滋生于局部,久则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气滞为瘀,津凝为痰。同时肺脾失调,肝气郁结,又会加速痰瘀的形成,痰瘀互结,久酿成毒,终致痰瘀毒胶结于肺系而成肺癌。
2 辨证经验
2.1 益气扶正 朴老师指出,肺主气,司呼吸,为气之主,治疗以大补肺气为主。重用生黄芪益肺气,还能托毒外出,而蜜炙黄芪重用,恐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易助湿生痰,阻碍胃气,影响饮食物的摄入。《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表明生黄芪有增强免疫功能,激活干扰素系统,增强细胞作用及体液免疫作用,抗肿瘤作用。益气的中药有生晒人参,太子参等。药理研究表明益气之品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养阴用沙参,元参,石斛,五味子补益肺阴,收敛肺气。
2.2 化痰逐饮,软坚消瘤 朴老师治疗肺癌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金贵要略》名方加减运用。常用的药物有全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葶苈子,大枣,薏米仁等。除用化痰逐饮治疗外,还常选用软坚消瘤之药,如:龙葵,金荞麦,白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赤芍,莪术,夏枯草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已证明上述药物有抗肿瘤作用。
2.3 固护胃气 朴老师认为,肺癌患者,早期能手术先尽早切除肿瘤,根据时机放、化疗。而上述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就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气血充盛,正气才能充盛抗御邪气,利于疾病恢复,所以朴老师治疗肺癌患者时,炒三仙每个处方几乎都有,健脾药物常用的有白术,山药等。
3 典型案例
首诊:2010年10月8日,王勇,男,52岁,主因“右肺上叶腺癌化疗后9个月,末次化疗10年8月”就诊。目前胸闷,憋气,气短,不咳嗽,有痰,口干鼻干,纳食差,大便通畅。舌质暗红,苔白略厚,细颤。脉沉弱。8月23日CT示:1,右上叶2段肺癌原发灶缩小,现约1.1厘米;2,原右上肺癌性淋巴结减少;3,心包少量积液根据症状,体征辨证为肺气亏虚,痰瘀毒互结,气虚阴伤,痰涎雍肺,治疗扶正益气,滋阴止咳,化痰逐饮,软坚散结,固护胃气;处方为:全瓜蒌15,薤白10,法半夏9,陈皮10,沙参10,桔梗9,土茯苓15,半枝莲20,白花蛇舌草15,生薏苡仁20,太子参15,麦冬10,五味子10,炒三仙各10,炒白术15,生黄芪30,甘草6取28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两次饭后服。都以克为单位。
中成药:西黄解毒胶囊0.25*180粒,0.5tid隔日交替服用两种成药。软坚消瘤片240*1包,4*tid。
二诊:2010年11月8日,诉胸闷,憋气,气短较前明显减轻。目前咳嗽,咳少量痰,痰略粘不易咳出,色白,咽部不适,略感乏力,夜尿3-4次,周身麻痒不适,面部色素沉着,纳食好转,大便尚调。舌暗苔薄白,有齿印,脉沉弱。辨证为肺气亏虚,痰瘀毒互结,气虚阴伤,治疗以扶正益气,滋阴止咳,软坚散结,固护胃气;处方为:
沙参10g,麦冬10g,桔梗9g,杏仁9g,元参10g,赤芍12g,连翘10g,白花蛇舌草15g,土茯苓15g,半枝莲20g,莪术9g,炒三仙各10g,生黄芪30g,生晒人参10g,炒白术15g,肉桂5g,甘草6g取28剂,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饭后服用。
中成药:消瘤平片10# tid po。
三诊:2010年12月10,患者诉无胸闷,憋气,气短。略感乏力,咳嗽减轻,轻微咳痰。咽部不适好转。夜尿略频减少。周身麻痒减轻。大便通畅。舌暗苔薄白,齿痕。脉沉弱。辨证为肺气亏虚,痰瘀毒互结,气虚阴伤,治疗以扶正益气,滋阴止咳,软坚散结,固护胃气,处方为:
沙参10g,桔梗9,生黄芪30,太子参15,土茯苓20,生薏米20,龙葵15,白花蛇舌草15,陈皮10,炒三仙各10,炒白术15,益智仁15,女贞子15,石斛15,赤芍12,甘草6取28剂服用,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饭后服用。
患者三诊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略低,二诊方基础上加益智仁,女贞子补益肝肾,升高白细胞,去半枝莲,莪术加抗瘤药物龙葵,软坚散结抗瘤中药交替使用。
中成药:西黄解毒胶囊0.25*180粒,0.5tid继续服用。
四诊:2013年1月15日。患者诉精神佳。偶有胸闷症状,无憋气,气短症状。偶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易咳出。夜间睡眠可,纳食佳,二便通畅。舌暗苔薄白,齿痕。脉沉弱。2010年12月20复查CT示:1.右上叶2段肺癌原发灶缩小,现约0.5厘米;2,原右上肺癌性淋巴结较8月23日片比较明显减少;辨证为肺气亏虚,痰瘀毒互结,气虚阴伤,治疗仍以扶正益气,滋阴止咳,软坚散结,固护胃气对症治疗,效不更方,上方取28剂服用,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饭后服用。
中成药:西黄解毒胶囊0.25*180粒,0.5tid隔日交替服用两种成药。软坚消瘤片240*1包,4*tid。
患者综合治疗近1年,随访复查CT原发灶消失,原右上肺癌性淋巴结消失,未见转移。肿瘤标志物达标。患者生存状态良好。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女性膀胱炎的方法。 方法 将206例患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给予纯中药治疗。 结果 206例患者198例痊愈,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9%。 结论 纯中药治疗女性膀胱炎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膀胱炎;中药治疗
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多,女性膀胱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种疾病严重的影响着女性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专家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20%的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会遭遇短暂的膀胱炎之苦,但是很多女性缺乏对膀胱炎危害的认识,女性膀胱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女性不孕;如果膀胱炎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细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肾盂肾炎”,如果转成“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反复发作,会使肾脏外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大小不一样,肾功能受到损害,甚至会发展成“尿毒症”。可见,膀胱炎的危害是很多的,不仅治疗困难,而且容易复发,严重者还有可能转化为其他疾病,所以,女性患了膀胱炎,千万不可小看,要及时进行治疗。
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可伴有腰、腹疼痛。老年人、小儿及慢性膀胱炎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症状晚间和白天均可发生。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也可有高热,以及耻骨上不适和腰背痛。膀胱炎属于中医的淋证,笔者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206例患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运用纯中药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206例患者,全部是女性,年龄5~65岁;病程3天~10年,全部病例均经尿液检查确诊为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淋证的治疗原则以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1],临床常见小便频数短涩,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据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减。药物:木桶、瞿麦、蓄、车前、滑石、川楝子、白芍、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泽泻、甘草。若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带数。宜清热去湿,排石通淋,可去大黄,加石苇、鸡内金、金钱草、牛膝、乌药。若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加白茅根、大蓟、小蓟、生地、蒲黄、旱莲草;若有淤血征象,加三七、牛膝、桃仁化瘀止血,若出血不止的可加仙鹤草,琥珀;若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脉弦。宜理气疏导,通淋利尿,去大黄、蓄、瞿麦,加青皮、香附、沉香;若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或有絮状物,宜清热通淋,分清泌浊,可去大黄,加萆、石菖蒲、黄柏、灯芯;若久病脾肾俱虚,宜补脾益肾,可用无比山药丸加减。若久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用知柏地黄丸加熟地、麦冬、鳖甲、旱莲草滋养肾阴;若久病脾虚,气不摄血,宜用归脾汤加仙鹤草、泽泻、车前益气养血通淋[2]。
2 结果
206例患者,疗程五天到一个月,通过临床症状和尿液检查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彻底治愈198例,见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9%。
3 讨论
据了解,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容易根据个人的“经验”,只要感觉解小便不舒服就认为是膀胱炎,自己不规则服用抗生素“治疗”。 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对于身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影响。首先,使用抗生素必须具备病原学的检测为依据,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当你真正出现尿道或者其他部位感染可能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二重感染本身就是抗生素带来的真菌感染,不但治疗需要大量医疗费用而且也有临床死亡病例的报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3]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中药反复应用没有出现抗生素容易出现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情况。因此,在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膀胱炎不但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中药治疗很少出现肝脏和肾脏损害。老年女性、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往往反复发作,此时应用中药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避免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后果。
膀胱炎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汤类、水果。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荠莱、冬瓜等。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忌食温热性食物和油腻食物等。
摘要:本文就中医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不孕症 寒性炎症 中医中药寒热并用治不孕症
《医宗金》云:不孕之故伤任冲,不调带下经漏崩。或因积血胞寒热,痰饮脂膜病子宫。
婚后三年,夫妻同居,丈夫生殖功能正常而不孕者,称原发性不孕症;怀过孕,又三年而不孕者,称继发性不孕症。
不孕的原因很多。少数是因为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免疫性不孕等。但大多数不孕者为妇科慢性炎症引起,输卵管阻塞不通以致不孕。
临床资料:笔者行医四十余年,治愈不孕症几百例,回馈信息有记载的生子者三百六十二例,所生小儿最小的1―2岁,最大的已有四十岁。
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不孕症分型而治之:肾虚者补肾,补肾阴补肾阳或阴阳双补,肝郁者舒肝解郁,痰湿者,祛痰祛湿,血瘀者活血化瘀。
中医八纲辩证将疾病分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寒症为中医独道的一说。
几十年摸索,不孕症大多为寒性炎症。
证见:手足不温,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冷痛,性欲不佳。月经后期,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寒凝胞宫而不孕,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而不孕。如为急性炎症,发热、腹痛、则西药疗效很好。如为慢性炎症,特别是寒性炎症,则西药疗效不佳。
中医中药寒热并用,祛寒活血之品合清热解毒之品,治疗慢性炎症、疗效良好。作者创一方称为《祛寒种子汤》。
方剂如下:
双花50g,小茴香20g,炮姜20g,官桂20g,元胡10g,丹参30g,川芎10g,赤芍20g,党参30g,白术20g,黄芪50g,鹿茸10g,洋火叶50g,山芋肉30g,枸杞子30g,杜仲30g,兔丝子20g,白芷10g,桔梗20g,甘草10g,白芍20g,云茯苓20g,当归20g。
方解:
方中以双花为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黄芪、桔梗、白芷、白芍助双花之力为臣,茴香、官桂、炮姜、茯苓祛寒祛湿;元胡、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党参、白术、鹿茸、当归,火叶、山芋肉、枸杞子、杜仲、兔丝子补气补血补肾,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殖功能为佐助之品,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共著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寒补肾,活血化瘀之功,则不孕可治。
试举病例:
2012年1月9日:患者曲某,性别:女,年龄:34岁,民族:汉,职业:农民,住址:良善村。主诉:给二胎指标后夫妻同居三年未孕。现病史:三年前得到二胎指标,未用避孕措施,但一直未孕。月经后期,腰腹冷痛。
既往史:结婚十一年前三年未孕,在赵连成诊所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症,服中药十付治愈。生一女孩8岁。家庭史:无特殊记载。个人史:生一女孩,健在。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
KT36.2℃,P66次/分,BP110/70mmHgR18次/分。
面色黑黄,舌淡苔白,脉沉细。
一般状态: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语明,皮膜粘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头颈部:五官端正,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心肺无异常。
腹部:肝脾未触及,平坦,软,左髂部压痛(+)。
四肢及NS:无异常。
诊断:断发性不孕症,慢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肾阳虚衰,血寒不孕。
治疗:补肾阳,祛寒湿,辅以抗炎活血之品。
用上方十五付水煎服。
2012年2月15日复诊,停经55天,出现恶心等早孕反应。
验HCG(+)已怀孕,嘱其注意生活调养。
曲某,即是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又是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用以上方法,两次治愈。
结论:四十余年来,用本方治疗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几百例,皆喜得贵子。回馈信息有记载者三百六十二例。
讨论:不孕症绝大多数原因为肾阳虚衰,寒凝胞宫。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症,输卵管阻塞不孕。中医有寒证一说,临床的确如此。单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法,疗效不显。
中医中药要寒热并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品,合用补阳祛寒,活血化瘀之品,使炎症消失,输卵管通畅方能奏效。
用以上方法治愈的不孕症患者,皆顺利怀孕生子,并且从未发生宫外孕病例。
同道可以一试。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捏脊疗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25%左右。2009年至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4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并辅以中药外用治疗,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均符合2007年9月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的判断条件[1-2],剔除有先天性心肺疾病患儿,一年呼吸道感染病史均超过7次以上。24例患者为女性,22例患者为男性,患儿的年龄为2-8岁,16例患者有微量元素锌降低的情况发生,7例患者有轻度贫血的表现。所有患儿随机进行分组,23例患儿对照组,12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患儿年龄为2-6岁。23例治疗组中,13例为女性,10例为男性,患儿年龄为2-8岁。所有患儿均进行辩证分析,辩证为肺脾气虚型,所有患儿都有咳嗽、流涕、发热等表现,并由脉细弱、苔薄白、舌淡嫩有齿痕、纳少、肢软乏力、怕冷、畏风、自汗等表现。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各项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以元素锌计算0.5-1mg/(kg・d),疗程4-8周,橙汁鱼肝油以维生素A5000U/(kg・d)计算,5次服或连服2周,贫血患儿给予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口服和中医捏脊。药物:黄芪3g,白术2g,防风1g,党参3g,山药3g,五味子3g混合研末为1包量。1-3岁1/3包,3-6岁1/2包,6-12岁1包,每日2次冲服,疗程4-8周。中药治疗同时配合中医外治捏脊治疗2周为1疗程;间隔2周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捏脊的方法:患儿俯卧,脊背暴露,从尾骶部长强穴开始,术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将皮肤捏起,沿着脊椎边提边向上推进,直到大椎穴,重复6遍,并于第4遍每捏3次后提拿1次,同时行至肺俞、脾俞、肾俞穴时重点提拿。两组就诊时依病原为病毒感染者口服或静点双黄连相应制剂,细菌感染者口服阿莫西林或静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结果
2.1疗效标准显效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小于或等于2次;有效: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不超过4次,发病减少50%以上,病程缩短,症状减轻;无效: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或等于7次,每次持续大于4天,或发病次数无明显变化。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免疫缺陷是公认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另外微量元素锌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有关酶所必需的物质,锌缺乏时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紊乱,胸腺、脾功能降低或萎缩,使T细胞功能降低;维生素A的缺乏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维生素A不足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改变;局部屏障作用破坏,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补充锌及维生素A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或禀赋不足,使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肺气不足,导致肺脾气虚,有气候突变,寒温失常,调摄不当时易诱发本病。中药方中黄芪补气固表[3];白术健脾扶正;党参、山药健脾益气,五味子固表止汗;防风佐黄芪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表。诸药合用共同固表祛邪之功,增强抗病能力。中医外治捏脊疗法,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本人通过临床观察,中医中药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比对照组疗效好,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治疗;腹水/治疗;中药疗法;腹水/病因学;腹水/病理生理学
肝硬变腹水,属中医鼓胀病范畴.目前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已占明显优势,现仅就中药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肝硬变腹水的病因病机:①酒食不节: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②情志所伤:情志怫郁,气机失于调畅,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③血吸虫感染:血吸虫感染日久,内伤肝脾,脉络瘀塞,气机不畅,致气、血、水停瘀腹中。④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虽然其病因常见于以上四方面,但最终形成本病的病机可概括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滞腹中。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
1肝硬变腹水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肝硬变腹水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临证时必须明确辨证,根据相应的病证选方用药,再进行随证加减,才能针对病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将肝硬变腹水按以下证型辨治,临床疗效满意。
1.1气滞湿阻型本型常见于肝硬变腹水轻症或早期,临床表现为面黄,腹部膨满如鼓,胸闷苦满,嗳气则腹胀苦满减轻,双足浮肿,纳呆,舌苔白腻,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方以柴胡舒肝散合平胃散,药选柴胡、白芍、香附、枳壳、郁金、厚朴、山楂、茯苓、大腹皮、九香虫、车前子。
1.2血瘀水停型症见面色黧黑,腹部膨满,可见多处腹壁静脉曲张,胸胁苦满且胁下硬痛明显,其痛如针刺。而且可见手掌红斑和蜘蛛痣。舌紫暗,苔黄腻,脉细或涩。治以祛瘀利水,方药为自拟方,药选丹参、山楂、阿魏、土鳖虫、水蛭、桃仁、葫芦、平地木、马鞭草、半枝莲、益母草、大腹皮、泽兰等,以其加减常奏效。
1.3湿热内结型此型常见于肝硬变早期或中期.症见腹痛,全身浮肿,黄疸,恶心,纳呆,脘痞郁闷或钝痛,皮肤瘙痒,口苦而干,厌油,时而发热,尿少色赤,便秘和软便交替,舌苔黄腻,脉滑数.其代表方剂为茵陈四苓散加减.药用茵陈、黄芩、栀子、茯苓、白术、泽泻、田基黄、板兰根、生大黄、车前子、水红花等。
1.4肝肾阴虚型常见于肝硬变的后期。临床可见面色黧黑,体瘦腹大,皮肤粗糙,咽干,手足心热,面赤上火,时伴眩晕,盗汗,齿鼻衄血,尿少色浓,男子遗精,舌红苔薄白或花剥,脉沉细或细数。治疗以滋补肝肾兼清虚热为主,方以自拟柔肝滋肾饮。药用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麦冬、知母、鳖甲、牡蛎、望江南、瓜蒌、路路通、阿胶、玄参、女贞子。
2固定方药治疗肝硬变腹水
总结临床上的有效固定方药,其方义始终没有离开调整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能将扶正与祛邪药物有机配合,所以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全国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自拟鳖蒜汤治疗肝硬变腹水,以补脾为主,调肝为佐,寓补脾、升阳、消散于一体,虽不言泻,而泻在其中。其药味组成是:生鳖甲,生大蒜,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柴胡,枳壳,陈皮,丹参,生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并可进行随症加减:脾肾阳虚者加附子、干姜;湿热内蕴加生大黄、茵陈、虎杖、蚤休;瘀血阻滞加参三七、赤芍;腹胀大如鼓,小便短少者加大腹皮、陈葫芦。据胡国明报道,山西白清佐先生创攻补兼施汤治疗肝硬变腹水,其方剂有两大特点:一是药量大,16味药中单味用量达50g以上者8味;二是方中甘草与海藻配伍,取东垣“激之溃坚”之意,以其治疗,虽排尿较多,但很少有低钾情况,同时还可缓解门脉高压的程度。黄昌荣以益气软坚利水法治疗肝硬变腹水240例,肝硬变腹水、陈全寿拟软肝消水汤治疗酒精性肝硬变腹水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此外,部分外用药和中成药治疗肝硬变腹水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李跃德用复肝膏(由当归、麝香、牛黄等16味药制成)局部贴敷治疗为主,雷陵以消臌舒腹散(甘遂、牛子等7味药组成)敷脐治疗,从外用方面治疗肝硬变腹水取得了良好疗效。中成药慢肝福(丸)、319肝平胶囊、软肝片等应用于临床也取了满意疗效。
3肝硬变腹水的证型与方药研究
3.1证型与预后的关系肝硬变腹水的临床证型与疗效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顾旭平认为,其治疗难度的大小与证型有关,大体顺序如下:脾肾阳虚型气滞湿阻型血瘀水停型湿热内结型肝肾阴虚型。顾旭平等通过病例随访发现,脾肾阳虚型患者经治疗其临床症状和检验指标改善较理想,疗效显著;反之,肝肾阴虚型,特别是湿热内结型症状混杂其中者,则治疗异常困难,很难达到缓解,而且往往病情变化多端,易于恶化,预后不良,死亡率也比其他证型高;并且,肝肾阴虚型合并湿热内结型易发生大出血,必须加以注意.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脾肾阳虚型和正虚湿郁化火型中病情重者较多,尤以湿热型为突出,死亡病例湿热型最多,这对临床辨证和预测病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关于方药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健脾利水法是治疗肝硬变腹水的关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活血药是治疗肝硬变的又一关键。目前,在补气健脾和活血化瘀等类中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2.1补气健脾方药的研究顾旭平认为,适应于肝硬变腹水的健脾利水药物,如以参苓白术散为主,加大腹皮、陈葫芦、车前子、冬瓜皮、白术等,可在提高体力和抵抗力的基础上,有促进腹水消退的作用,也可改善肝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术均有免疫调节、代谢调节、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保护肝细胞的再生及持久而显著的利尿作用,同时增加白蛋白合成,纠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失衡;茯苓、泽泻可促进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并有免疫调节、保护肝脏的作用。
3.2.2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丹参、赤芍、郁金、穿山甲、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蛋白代谢、抑制肝内间质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消除假小叶及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等作用。有人还发现,丹参、当归、赤芍等有活跃肝内微循环、疏通胆管、降低门脉压、抑制纤维增生的作用。赤芍、郁金有退黄、促进肝质恢复、降低门脉高压作用,大剂量郁金能增加血浆蛋白、纠正蛋白倒置;当归能改善肝内血流量,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糖原减少,抑制炎症反应。当归、丹参还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研究发现,运用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肝细胞的营养与氧气供给,患者服后多感两胁胀满减轻,肝脾亦有不同程度的回缩。
3.2.3其他类方药的研究龟板、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能增加人体必须氨基酸,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从而起到软化肝脾的作用,鳖甲有拮抗磷脂酶A2(PLA2)活性,促进肝功能及肝组织恢复的作用;冬虫夏草有抗肝纤维化、防止假小叶及肝硬变形成的作用,其机制系冬虫夏草能抑制储脂细胞(FSC)的增殖和转化,而FSC的激活是造成肝纤维化最终的共同途径。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一般认为主要是机体(特别是肾小球)对某些致病原的免疫与感染反应,病变部位系肾小球炎症性损害,过去认为病变是弥漫性的,所以又称弥漫性肾小球肾炎,但少数患者的肾小球病变可呈局灶性分布,称弥漫性并非恰当,目前统称谓肾小球肾炎。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采集历代医家经验,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研制出双参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10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双参益肾汤;辨证治疗
1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诊断的患者108例,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6个月~23年。其中病情轻度者55例,中度者38例,重度者15例。
2诊断和辩证分型标准及纳入病例标准
2.1诊断标准
2.1.1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肾小球肾炎参照1992年6月安徽太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的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31]。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区分为:①普通型: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②高血压型: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③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症表现。
2.1.2中医辩证(参照1986年第2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通过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及1996年第12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讨论会(无锡会议)专题讨论稿修订。)
2.1.2.1本证 气阴两虚证(凡具备其中任何3项者,即可诊断为该证。)①面色无华;②少气乏力,易感冒;③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④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⑤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2.1.2.2 标证 血瘀证(凡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即可确定。)①面色黎黑或晦暗;②腰痛固定或呈刺痛;③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④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⑤脉象细涩;⑥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OP)含量升高;⑦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
2.1.3慢性肾炎轻重分级标准 病情的轻重主要从蛋白尿、肾功能、水肿、高血压、血瘀证等方面判断。凡具备下列任何1项即可确定。
2.2试验病例标准
2.2.1纳入病例标准 凡血肌酐
2.2.2排除病例标准 ①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②经检查证实由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损害等因素所致者;③年龄在65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患者;⑤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观测方法
3.1方药 西洋参15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泽兰15 g,车前子15 g。1剂/d,水煎2次分服,用药3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
3.2观测指标
3.2.l安全性观测 ①一般体检项日;血、尿、便常规化验;②心、肝、肾功能检查。
3.2.2疗效性观测 ①症状:如面浮肢肿、少气乏力、咳嗽、咽痛、胫酸腿软、足跟痛、神疲、纳呆、恶心、便溏、遗精、阳萎、口干舌燥、尿多、尿少、尿灼热不利等(有无以+、一表示,程度不用采用记分法或用+、++、+++表示)。②体征:如面色萎黄、白无华、晦滞、甲错、瘀斑,面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有无胸腹水等,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腰部叩痛程度等。③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尿常规检查1次/w,尿沉渣和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并记录1次/月。尿常规检查应特别注意蛋白、管型、红细胞等的观察、记录;④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肾功能检查应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等项目。治疗前和治疗中检查1次/2 w。⑤其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2个月检查,记录1次血糖、肝功能、免疫功能、尿渗透压等。
4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个月以上。或24 h尿蛋白定量持续50%,高倍镜下尿红细胞≤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③有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或24 h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49%。高倍镜下尿红细胞≤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④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反复加重者。
5疗效总结
本组患者108例.其中临床完全缓解14例,基本缓解44例。有效36例,无效14例,总缓解率54、63%,总有效率87.04%。
6结论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炎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正气不足.易受邪伤。气虚则血脉无力推动,阴虚则血少难于运行,因虚致瘀。"瘀血化水",因虚致瘀,瘀而血溢。故而虚、瘀、水、血互为因果,造成该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当选用益气养阴.活血止血之大法。该方中西洋参为益气养阴之主药;丹参、鸡血藤为活血化瘀之品,活血不留瘀,活血可通络,络通能利湿.故为辅药;泽兰、车前子活血利水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而活血,祛瘀而利水,养阴而行血,从而达到气充、血行、水除之目的。我们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