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4 03:0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课程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以美储美:基于美的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维目标,共同构筑教育活动的育人标准。通常对大学课程的判断,以知识的再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为依据,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则主要以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行动及其在群团活动中的表现等进行基于客观事实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安排,既依循前述“三维”要求,又隐含着对美的认知、善的传承、真的探索,后者同时构成现代大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切入点与优秀达成点。“一所大学不仅应该以学术的无限增长,而且更应以青年学生的生生不息和健康成长视为自己生命的源泉和活力。”从这样的基点出发,大学课程并不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务必以美与善的和谐、道德与文明的累积与传承光大为归宿。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知积累、凝练、演化而来的知识,既包括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的规约、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也包括人类在知、情、意、行中的经验的不断改造、情感的持续升华。这些知识与情感的传承与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往往以课程作为基本载体,因此,课程必然地以美与和谐来构建人们的心灵世界、搭建人们的认知平台、规引人们的实践行为。课程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教师,则应怀有美的理念,使学生在美的教育活动中学习、感受,在美的教育活动中成长。相应地,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与评价,也不再简单地停留于取得成绩的高低,而是更加关注课程的内涵及现实意义。那些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观念的更新、价值之改造、行动之调适的课程,才可能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而那些停留于简单的说教、重复的再现、空洞的讲解,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课程教学及活动安排,自然会成为学生抵触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及认可程度,反映着该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于大学课程而言,尤其是艺术类课程满含着审美元素。比如美术课程中体现材料美、造型美、视觉美、空间美、生活美和精致美,舞蹈课则表现动作美、直观美、技艺美、造型美、抒情美和节奏美。从广义来说,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是美的教学。教学是一种饱含美的艺术,教师、学生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二者互动制造出美的教学。如对孔子“中和之美”的思想的学习借助于中国古诗和当代诗歌的对比可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隐约含蓄之美。孔子对文学的评判标准是“思无邪”,主要体现在其对《诗经•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引导学生体会这8个字的内涵,首先是让她们重温(或背诵或朗诵)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这一经典诗歌,再让学生思考该诗的情感表达,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此诗流露的表达爱情欢乐而不过分、求之不得后忧愁而不悲伤的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情感表达的度的把握,教师可以2014年底红遍中国的脑瘫农村女诗人余秀华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评价,最后在讲“中和之美”的积极影响时应指出:情感表达的美不一定是直白的,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为美,主要在于其含蓄的表达、意境之美的感染。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以美育人。
二、以美促美:美育课程与人格的塑造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对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功能的具体阐释。其中,高尚的情操即是良好人格的体现,强调了美育对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美育类课程虽各有侧重,但共性则应是关注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及责任担当,使其具备正直、善良、诚信、责任感等优良品质。美育类课程从其主要内容来看,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人之美、艺术美等;从其开设目的来看,在于以美熏陶、感染、影响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其精神世界有所变化。当然,单凭教师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和效果,这就必须借助于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或现实相关案例方可有效。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纯粹地用语言描述,无论语言是多么地形象,但其魅力都不抵美的载体本身所具有的直观性。故,想要让学生感受到美,教师必须在讲授过程中,借助于教育现代技术将美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既让学生欣赏了美,又体验到美的“百闻不如一见”的形象性。无论是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叹,还是对艺术家的精湛技艺的赞赏与佩服,都应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得以呈现。社会美与人之美的学习则不同,需要以实际案例去感化学生。比如近年出现的“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现象”“公交车上是否应该让座”等这些社会焦点争议问题都可拿到课堂上,先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从美的层面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学会对现象美与本质美的辨别。美的现象与美的本质既对立又统一,美的现象的存在和变化要从属于美的本质,脱离美的本质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将生活热点问题与美联系起来既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不脱离实际,又可以让学生理解美的真谛。处于信息泛滥与无处不在的微文化所带来的异彩纷呈的多元世界,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与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所倡导的集体规约与公众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与此同时,当下拥有精神高地与文化底蕴的大学,也正经受着就业、排名、经费、荣誉等种种考验与煎熬。因此,现代大学如何实现其以文化人的优秀使命,是摆在大学面前的首要问题。对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在多元的生存语境中实现大学生个人成长意愿与社会主流愿景的适配,是大学教育课程教学设置所必须考虑的。就美育类课程而言,如何将其引导学生将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体验美的审美追求与现代大学旨在使人求真、向善、唯美的价值理性与行动诉求完美结合,实现大学生健全、良性主体人格的养成,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行动追求。各学科课程之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审美内容,关键在于能否有意识地认识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大学生从审美角度把握课程,因此,在美育类课程的具体实施及案例列举时,尤其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喜好及接受能力等因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与问题、正确对待生活。诸如“官二代”“富二代”等社会现象及“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都可从审美的角度解读。这些新闻事件学生们不陌生,围绕事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人之美与金钱、权势无关,美具有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的特征。案例中的人和事违背了这一点,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成为美的对立面而为社会所不容。这些案例既贴近生活,又发生在现时代,能够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美与丑。
三、美美与共:指向和谐的大学生人格塑造良性机制
何谓人格?美国心理学会原主席阿尔波特在1937年出版的《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中指出,“人格是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引申到伦理学中来,人格主要是指向道德,指个体自身所拥有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应涵盖知、情、意、行,通过具体的言行举止以情感、性格、能力、意志等方式呈现。“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所在……在这里,大学以其天然、庄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负责,教人以庄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负责。”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承载着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的使命。从大学的文化使命出发,大学这一文化组织在学生人格形成进程中扮演着文化引领、行为规范的双重角色。通过美育类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正强化、个体自我约束(包括个体、人格和自我实现等层面因素)、学生社团活动(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和统一)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成长沃土。首先,作为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教学,尤其是担负着学生审美教育及理论素养提升的美育类课程,自然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机制中的关键一环。前已述及,虽然美育类课程的主旨之一在于促使学生形成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的主体意识,进而激发学生作为社会群体成员在道德意识层面的美感与善念。当然,美育类课程并不单纯地发生作用,对学生美的教育并不仅靠审美知识教育完成,还应依靠一切随时发生、处处可见的情境性的教育场域。大学生个体审美意识的萌发及美的行为,依靠其强有力的“传染”与辐射功能能积聚成为群体层面的行动理性与规约,进而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审美认知、审美体验以及对参与主体的人格、心灵的陶冶与升华。其次,作为学生个体与群体规约真切发生、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学生的社团活动及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设计,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平台。如果说从个体成长的意义上而言,人格只具有个体意义的话,那么从群体、团队、社会的发展意义上而言,组成群体或团队的个体的人格对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相应地,由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团队、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而且,置身其中的个体,欲求得到较好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良好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更依赖于个性品质与集体的契合度。这种契合相互影响,合则两利,个体良好的个性品质能成为促进集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对由学生学业成绩、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集体归属感、组织能力等方面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衡量标准。受某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追求停留在不挂科、拿学位顺利毕业等消极层面。但事实上,处于知识积累与探索阶段的大学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勃发和内在心理需要及自我实现的诉求,在学业成绩、群体关系、团队合作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均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与合作性。这一类诉求的表现与达成,恰恰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了平衡和调节的杠杆。而且在这一杠杆机制下,实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同等考量。所以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天平上,不应只强调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真善美的感知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最后,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元素的主动认同、自觉维护及在日常行为中的自觉践行,构成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实践保证。大学生健全人格、完满人格的塑造,既依仗于大学校园的亭台楼馆、校训碑石等“硬件”,更依仗于学校的典籍故事,人事风物,深铭于学生观念深处的校风、校训等“软件”,它们共同担负起培育大学生为人处世的生活理念及日后步入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作用。在大学的内在文化品质、外在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一个风向标,它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这种社会认知又会发展成为大学生安身立命、成就、作为的信仰。这种信仰反过来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生发提供了方向引领。
四、总结
正如席勒所指出:“感性的人通过美被引向形式和思维,精神的人通过美被带回到质料并被归还给感性世界。”审美能使个体人成为和谐之人、完满之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教育承担着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大使命。以求真、向善、唯美为主题,促成大学生精神成“人”,形成健全、完满的人格,使其成为有尊严、有积极追求、有道德操守、有行动理性、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社会成员中的中坚,因此,以此为主旨的美育类课程建设与改革任重而道远。大学教育理性、开放、包容,集传承文明与创新知识、塑造人格与培育品性于一身,理应担负起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完善和实现“三维”育人目标的功能与使命。
作者:包莉秋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1.存在问题
1.1学生的思维观念问题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机械类学科应该以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为优秀,主要学习机械的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工技术,其它与机械“无关”的课程学不学无所谓。所以,在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同学表现消极,仅求考核过关。有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甚至认为计算机控制类的课程,应该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控制专业的课程,这些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方向不相关,花时间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浪费自己的时间。
1.2计算机控制类课程设置上与专业结合生硬
普通的本科学生在大学课程期间会学到很多的计算机类课程,但真正把计算机控制类课程与机械类主干课程相关联的课程却几乎没有。比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都学习了机械设计课程,课程中对于丝杆的设计与计算进行过讲解;同时他们也学习过单片机或者PLC之类的计算机控制课程,对伺服或者步进电机控制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我们教学过程中缺少将两者有机结合的主干课程,所以,但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这两门课程没有任何的关联,是独立的两门课程。由于机械和控制类课程的生硬结合,也导致学生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机械传动与动作部分,都用一个方框替代,认为这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有些机械设计成为了“空中楼阁”,无法运行。
1.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实践
与创新环节尚未形成实践和创新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类学生的实践环节多是针对某个零件的生产工艺或者设计过程进行的,而对于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动作及工艺自动实现部分却视而不见,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实践环节,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学生对其课程学习的偏见。针对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实践和创新环节目前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案。
2.机械专业计算机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实践
2.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进入学校后,专业教育很重要。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老师不仅需要强调其未来四年需要学到优秀专业知识,同时,要进一步强调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控制类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该专业开设计算机控制类课程存在偏见。其次,在机械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的老师,在提及到电机和控制之类的素材时,也需要提示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机控制类课程会进一步说明和讲解,这样可以使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逐步认识到该专业课程不仅仅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等机械类课程组成,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有计算机和控制之类的课程。这样不仅可改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会影响其今后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使其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方面,而会从系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2.2机械类课程与计算机控制类课程有机结合
为了改变传统的机械类课程与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生硬叠加的教学模式,大学本科教学的老师有必要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取机械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的关联因素,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两类课程之间的空缺进行有益的补充,形成比较完善的机械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机械类课程与计算机控制类课程分解为知识点、章节和教材的三种结合模式,形成点、线、面的三级结构,将机械类课程与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真正做到此有机地结合,形成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结成部分和重要的学习环节。
2.3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环节研究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手段,也是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环节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环节中,需要从机械的部件、功能、组成和接口之间的联系出发,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分解为设计类实践教学、工艺类实践教学和控制类实践教学三个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实践教学中的三大优秀模块。实践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三大模块展开,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既能体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三大优秀模块的独立性,又能强调三大模块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械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认识。此外,在注重学生实践环节训练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与机械和控制相关的设计大赛,如全国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通过参加各类大赛,不仅可以提高参赛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在整个院系形成一点带面的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控制类课程真正融入到机械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之中,为培养知识全面的新时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有力地保障。
3.结束语
针对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计算机控制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影响计算机控制类课程学习热情的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将新的教学方法和做法应用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学生对机械专业课程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系统认知能力,完善其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该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张成俊 张弛 张智明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一、优化、整合结构类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系列课程的内容、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但在教学过程中各门相互独立的教材中有许多重复的内容。传统的课程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和内容重复讲授。针对目前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同时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训练的实际情况,必须优化整合结构类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1.把专业课程中共性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
把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的基本原理部分从原课程中剥离出来,整合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如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整合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平台课,第5学期,56学时)、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课,第6学期,40学时)、砌体结构(选修课,第6学期,24学时);钢结构分解为钢结构设计原理(学科基础课,第5学期,40学时)和钢结构设计(选修课,第6学期,24学时)。
2.对专业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合适的课程中讲授
例如,“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中有关地震作用的计算、风荷载的计算、结构可靠度计算原理等内容在后续专业课程中都有涉及,后续课程涉及上述内容将不再重复讲授,只进行简单的复习,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如:“建筑结构设计”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重复内容有框架内力计算和框架结构设计及构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砌体结构”重复内容有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和多层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针对上述情况,修订我校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明确各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使相关课程内容能全面、系统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改变传统的各课程课堂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或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本着学以致用,服务于工程设计的原则,重点列出结构类课程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章节内容及知识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推进结构类系列课程的一体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设计只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单独设置,课程设计往往自成一体、自设参数,相互之间缺少应有的关联,在课程设计中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为配合我校实行的“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优化整合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系列课程的课程设计,积极推进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分析系列课程的相关性、互补性和连续性关系,整合相关课程设计的不同内容和要求,将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分解到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中去,某项工程的主体设计的不同部分作为各课程设计的单元,各课程设计的成果组合起来可形成某项工程完整的设计文件。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要求设计资料前后统一、内容循序渐进。如结构类系列课程设计统一题目为:某中学总体平面及单体建筑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建筑、结构、施工三个阶段的设计内容(如图1所示)。通过重新制订系列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和相应的设计范例,并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考核办法,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针对一体化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环节开展了试验性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选定课程设计班级,确定课程设计任务。2.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3.课程设计一体化效果评估。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实践,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系统化训练,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自我设计的欲望,体会了逐步完成设计成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后期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对相关教师也是一个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增进了各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
三、加强结构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依据我校《关于全面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培养体系采用“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创新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学术研究和技能培训等活动。上述素质拓展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取得的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深化试验课教学改革
试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结构试验教学大多属于验证性试验或示范性试验,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极小。受试验条件、时间和成本的限制,学生动手参与试验过程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我校试验教学改革中,一方面,依托我校湖北省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试验项目,使学生独立完成试验目的、试验方案设计、制订试验方法和步骤,要求学生在试验周和业余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完成,通过试验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托我校湖北省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开展计算机仿真试验研究,如结构或构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荷载—变形关系的仿真分析,结构或构件破坏全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构的连续倒塌仿真分析等。仿真试验内容丰富,学生能够对各种结构形式在各种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和观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真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虚实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试验教学目标。
2.依托结构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从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出发,让学科竞赛作为实践环节的一部分内容,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我校实行了校级、省级、部级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级选拔机制,有稳定的结构设计竞赛指导团队。其中,校级比赛为省级和部级结构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参赛队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参加结构设计竞赛,参赛队员在模型制作阶段对模型要做很多次破坏性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结构承载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原理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另外,不同类型结构的受荷形式、不同荷载的作用特点和荷载的传力路径等专业知识均能在竞赛中获得最直观的试验验证,如杆件的力学性能试验、大跨结构的静力加载试验、古建筑的抗震性能试验等。上述认知过程是目前课堂教学以及试验教学难以再现的,对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结构设计竞赛是对日常教学内容在试验方面的有益补充。
四、结语
通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系列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使结构类系列课程内容前后相互连贯,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工程设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实施和逐步完善,为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和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苏骏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课程设计内容设置应起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
我校化工专业课程设计安排顺序是在大二学完《化工原理》课程后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三学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后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但是《化工设计》这门课后没有课程设计,《化工原理》着重于介绍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优化和设定,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着重于设备的介绍,在学习完《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后学习《化工设计》。《化工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化工设计知识的介绍,把以前的设计知识融合为一体,所以在《化工设计》课程后安排一个《化工综合设计》可以让学生把以前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通过设计学生明白了以前所学的课程知识的真正用途,知道了怎样利用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以后的毕业设计在心理上也有了一定的准备[4]。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上也应有所调整,专业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环节,每一个化工工艺和化工设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的解决要想让学生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需要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计算画图,所以一个星期的设计周期太短,完成不了工作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结束后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让学生做设计。第二授课老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所授内容把设计内容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设计,带着目的去学习,效果更好。
2本科院化工类教师队伍的建设
2.1教师知识体系的调整
作为理科出身的教师要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理科思维模式里面跳出来,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作为高校教师肯定要有自学的能力,通过自己学习拓展化工方面的知识,第二学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请进来”就是请相关院校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授课,“走出去”就是让教师到外面办学成熟的工科院校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到相关企业挂职,积攒实践和工程经验,培养工程和创新思维[6]。教师的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实践经验的丰富才能提高化工类学生课程设计的能力。
2.2建设一个以化工类课程设计为中心的教学团队
作为化工类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一门课程实践最多只能指导20人左右的学生,一门课程设计就需要5个左右的老师进行指导。要想达到一个很好的指导效果,指导老师必须对所指导的内容和相关知识有很深的专业功底。而化工类课程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比如说《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着重于设备的计算设计[7],《化工原理》着重于工艺流程条件的优化[8],指导老师可能只上其中的一门课程,那对其它课程体系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可能就不够。这样在指导过程中就不能够全面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建设一个以化工类课程设计为中心的教学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面,每个人都要讲授与化工类课程设计相关的每一门课程。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做到真正的集体备课,采他人之长,避己之短[9]。团队里每一个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掌握所有与化工类设计相关的知识,在指导每一门课程设计的时候都能做到把握大局。只有你对这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你才能够很好的指导化工类课程设计。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化工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就是在理论课结束后老师布置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设计周期为一周,一周时间类学生进行设计计算,中间有问题随时和老师交流,设计结束后交给老师检查。这样的课程设计题目单调重复,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形象的设备工艺流程实体概念,只是教条的按照书本知识计算模拟,很难达到化工课程设计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调整。
3.1授课过程中的加大案例分析与实践的部分
在授课过程中的加大案例分析与实践的部分,我校从单一师范性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学院后加大了与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每年都有很多老师到企业挂职,也提供了很多实习见习的基地,在发展产学研的同时也给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为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主要是对三种典型化工设备换热器、塔设备、反应釜的设计,在讲解它们结构的时候,带学生到企业里面变看实物变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对法兰、对裙座、对换热器的不同管板有形象的认识,这样面对相关设备的设计时就能有很好的把握[10]。另外在传统化工设计的设计书和图纸完成后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分组做与设计相关的模型。比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工艺流程模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设备的模型,我们所在的课程小组就用卡纸做过相关的设备模型和工艺流程模型,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为了能做好其中的附件和主体设备,会自主的去查阅大量资料。在课程设计答辩后做一个模型展览,既能增加设计者的自豪感,也会激发下一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以参加化工类设计比赛带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国内现在以化工设计为主的大赛很多,比如“华南化工设计大赛”、“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等化工设计大赛[11]。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传授一些相关赛事的内容,展示一下以往参赛者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专兼职教师同时指导的模式,由学校的教师指导专业课基础的学习,由企业的工程师进行课程设计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在2013年的“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第一次参赛就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不仅让参赛学生的综合实践工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还给下一届的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很多化工专业的学生从大二就开始着手为化工竞赛打基础,学习相关软件和绘图工具,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参加比赛很好的带动了化工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4结语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我校提高化工类课程设计学生能力的改革措施,以期全面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培养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杨梅 吴菊 金俊成 常文贵 单位: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作为当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历史赋予了其这个使命。国家交给了这个重任,人民寄予了这个期望,应该“主动服务”,而且不仅要服务需求,还要创造需求、发展需求、引领需求,不仅要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各种现实的需求,还要引领社会未来的需求方向。这里提及的“主动服务”,那就要求研究生具有主动服务的技能。目前,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往往是把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分解后,选择某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内容过于狭窄,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种地、病理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给农作物看病、园艺专业的研究生不会种菜等问题,与研究生培养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如何通过研究生的课程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这也是今后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由来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目前“项目教学法”在德国已经普及,国内学者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动态已基本能及时了解。但结合中国高校研究生教学的实际,对引进的理论与方法加以改造和调整,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需要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尚在初级阶段。
三、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
农业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随农业科学前沿,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教学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和毕业论文研究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原有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按教材或专题讲授、学生进行综述性汇报和讨论等方式进行的,而这些基本偏重于理论,缺少实践。由于学校和导师为了取得较高的排名和研究成果,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内容过于狭窄或专业化,许多研究内容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实际,对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依据农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在产学研结合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把科研和生产实际的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本论文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为例,简要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第一,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进行了分析,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如生防菌的筛选与复筛、生防菌拮抗机制的测定、生防菌发酵工艺的研究、生防菌剂的应用研究等几个项目,包含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的关键内容。第二,由于研究生数量较少,学生以3~5人为1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相应的项目。第三,学生在网络平台及图书馆的期刊网上查找资料,然后分工合作进行理论基础学习、实验方案的制订及实验方法的学习。第四,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案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论证和必要的指导。第五,学生分组按实验方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有教师进行咨询与指导。第六,学生将实验过程及结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给予评价。
五、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选课人数少,分组存在困难农科类研究生专业课选课人员较少。目前,农科类研究生课程选课从2人到30人不等。如果人数较少,以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就难以分组进行,组数较少,也完成不了整体的教学要求。因此,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应该规定其平均每年选课人数达到10名以上才可以进行,这样至少3人以上为1组,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部分研究生课程分解成项目难,不易操作农科类的研究生课程类型和内容不同,有些课程不易分解完整的项目,即使可分解也较难操作。因此,有些课程不适合开展项目教学法,如各学科的研究生班讨论、高级植物病理学和作物高产理论等课程。能够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应该是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有些基础性和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则不能在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因此,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改革。
(三)增加了教学经费研究生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部分不需要额外的经费,但在项目形式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组进行项目操作,原来可能教师开展3~5个正常实验就可结束课程,而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操作,可能1个组就得把原来3~5个甚至更多的实验整合在一起去完成1个项目,因此需要的实验经费要比正常的教学多出几倍。如果学校不给予额外费用,将无法开展项目教学法。由于经费问题,建议一个学科仅开设1~2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给予特别资金支持,一方面避免开设课程过多,学生准备时间长,增加学生负担,二是少而精达到最佳的上课效果。
(四)教学方式灵活,不适合常规教学管理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开放式教学,学生查找资料,整理和制作汇报材料,是不需要进入课堂的,而进行讲授和项目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项目某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和开放实验室的时间来协调。如果不能根据正常的上课时数来进行,就无法达到学校常规教学的要求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学校应该给予特别的政策和考核方法,促进健康良性的发展和完善。
(五)工作量增大和时间增加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将打破教师原有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规律,教师要额外准备比原来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案,而且实验员要准备正常实验课几倍的实验材料,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时间和实验室的空闲安排教学时间。因此,学校应该在工作量上予以增加,充分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国学者克拉克(2001)曾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的成分,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使科研活动转变为一种学习的模式”。李阿利等(2010)研究认为,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缘于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真正树立研究生的主体观,要以确立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唤醒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激活研究生的主动创新精神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陈晓爱和邓宇斌(2008)研究认为传统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存在缺少创新性、灵活性和吸引力等问题,在多种学习模式理论的启发下,提倡在课程设计时要灵活、合理地进行优势整合,倡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和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均认为研究生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其优秀仍是创新能力和工作的培养,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以项目教学法为优秀,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和学术拔尖人才为根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改革,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打好基础,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作者:李永刚 文景芝 温盛岩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一、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应用类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应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着促进课程良性发展的原则,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强化。
1据社会需求分方向分层次灵活开设实践课程
当前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可分为两个方向:教学方向和教辅方向。需求方向不同,培养方向也不同,开设的课程也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如,对教学方向人员来说应重点培养他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绩效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应用等能力,因此该方向的课程应开设诸如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教学系统设计等课程。而对于教辅方向人员的培养则主要提升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创设学习环境的各种实践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可以开设诸如计算机操作系统(linux、windows等)管理、网络课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的课程。如此,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也加强了教育过程方面的实践。
社会除需求方向不同外,对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实践应用类课程的开设还应根据层次的不同有所侧重。如,师范类专科生和本科生在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实际的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小学教学、计算机维护、网络教育资源检索和管理、教育资源开发等),这些工作需要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此外专科生一般在小学任教,更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意识,则专科生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注重教学模式实践和教学设计过程实践等。而在研究生这个阶段由于学生已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这些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加以验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该阶段开设的课程可侧重教育资源总体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前沿技术的教育应用等(如,探索新技术如何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分布式教育资源库建设等)。
2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解决实践活动中设备匮乏问题
对于实践应用类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多练才能牢固掌握理论和实践,而实验设备是学生学习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由于教育技术学实践课程涉及的实验设备范围较广(如,计算机机房、网络实验室、音视频采录编辑设备等等),且设备老化及更新换代频繁,各种原因造成大多数学校的实验设备紧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积极争取学校及国家财政支持,不过这种方式要从学校整体考量且周期较长。在设备紧缺的情况下为保障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采取一些临时的解决方案。比如,尽可能采取分组的方式分批实践来缓解压力;如果实践活动中所需设备是普通设备且大多数学生拥有的情况下(如,计算机设施等),鼓励学生自带设备,既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也能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一般情况下实践设备开课阶段的学生才能借用,这不利于学生熟练操作设备能力的形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课部门可以通过扩大设备借用对象的范围及延长借用时间来保证学生实践中对设备的需求。
3系统化开设实践应用类课程
当前课程的开设不管是课程内容上还是开设时间都是阶段性的、相对孤立的,可持续性较差。这会造成学习内容隔离孤立,学生不知道学习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学习任务完成即可,还会认为对于大学的学习只要在特定阶段完成其对应课程的学习且考试过关能拿到毕业证即可,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系统化开设课程可以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并根据解决步骤学习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总体认识,还能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这就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流”,而不再是“点”了。当然,系统化开设课程除具有整体性、阶段性,还具有动态性。课程设置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动态调整(如,设计开发网站系统的学习可以对数据库知识、网站后台语言学习、后台及前台页面开发等重要知识根据系统化教学的要求动态调整学习顺序)。
4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应用类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探究式教学、情景化教学、网络协作学习等)。但当前我们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课上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的模式,学生学习中缺少动力和热情,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学模式有必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及内容灵活多变地加以选择。
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能综合掌握较强的技术知识,且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与现实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以适应从业岗位的需求。但由于课程的开设具有阶段性,学生不了解各阶段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学生易养成只听讲而不实践或照本宣科地按教师提供的案例完成实践,根本不深入思考,造成实践能力欠缺。
要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动手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如,在教育技术学网站系统开发类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基于真实案例的教学方式。由于它是以真实案例实践为基础的,对学生来说这个项目要达到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对具体实施方式充满期待,那么学生自然会期待项目的实施效果及通过技术实施的过程。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真实的网站系统案例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要完成它必须细化项目,细化后的模块就涉及各块具体的知识,这样不仅能使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系统化,还能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各阶段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互动交流,而不能让学生只听不练、不思考。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所谓翻转课堂,也称翻转学习,即学生在课下对以教学视频为主的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提问或开展项目实践应用实验协作学习和深度研讨等活动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充分发挥利用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的自主性,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即时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其学习交流能力。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释疑并进行学习反思,能内化所学知识。在课后,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实践,形成举一反三的效果,真正达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需求中的目的。
5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
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解决问题以及各种学习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特别是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学习。实践应用课程注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技能的形成,而技能的形成少不了观摩、实践,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技能。不管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模式,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丰富的学习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教师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加以引导,学生学习后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不仅能学习到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反思意识。此外,由于人的短时记忆只有强化后才能成为长时记忆,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持续讲解和演示并不能牢固掌握,只能课后通过笔记、视频等资源强化。因此,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源对实践应用课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这样的视频资源可以借鉴微课的形式形成微视频,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的教学活动的视频。特别是计算机实践应用类课程,其微视频制作简单,只需将教师的演示操作录屏即可,课程结束后将其分享强化课堂知识,且随着云盘等存储空间的兴起,完全可以满足微视频存储需求。
6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对实践应用类课程而言,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直观的就是实践后形成的作品等成果。当然在评价其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同时,还要关注其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不能只是教师,还应该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等,其中互评不仅能找出他人存在的问题,也能查找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竞赛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
二、总结
教育技术学在教育和技术的双重定位,两者相融合正是教育技术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当前课程设置中实践应用类课程占的比重不少,但较注重教育资源方面课程,对教育过程方面的课程考虑较少。实践应用类课程设置与现实应用脱节,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且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实践应用类课程的设置上需根据社会需求分方向分层次灵活地系统化地开设;在实践应用活动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实践设备匮乏问题;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程评价方式上突出成效和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子锋 单位:昭通学院
一、实践课程教学管理的存在问题与分析
1.职业教育观念不足
现代职教具有一些普实性特征,教学中呈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安全教育到位、教学组织有序、行业气质浓郁、内涵丰富等特征。而现实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学生评价等均因师而异,虽呈现百花齐放状态,也给教学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根本问题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以完成“任务”为基本标准,以教学任务重为由,表现为职业教育理论不足,职业教育实践不足,敬业精神不足,对建筑行业所需的人才标准理解不足。
2.专业能力欠缺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方面,是从事实践课程教学的前提。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不足,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特有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导致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滞后于学习知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严重滞后于专业技术能力。真正做到“上得课堂、下得厂房”的老师还是较少。
3.标准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说明,课程教学就是达成目标的细胞,而实践课程教学就是其优秀细胞。宏观看,实践课程教学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所需的标准很难界定,例如,过于偏重理论或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不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教学中难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方面不可控。如何定量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标准、方法标准、程序标准和评价标准是学校和教师都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策略建议
职业教育首先是先成人,然后成才,虽然有诸多定性的教育内容渗入其中,但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来说仍然可以定量的对待每个环节,相应的教学标准或参考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1.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重构
建筑类职业教育体系中,不管是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发展提供原动力和基础,归根结底是学生要走上社会接受挑战。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应从每门课程入手,每门课程均应设立必修实践环节和拓展实践环节,设立具有弹性的课程实践体系,注重相应实践知识与应用,人文有人文的实践,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实践,真正做到“打好宽基础、拓展专业基础”,再在毕业前重点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育力度,在通才的基础上打造专才。
2.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根据实践项目的侧重不同,对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把实践项目设计为小综合实践与大综合实践两类,小综合实践存在于每门课程,大综合实践围绕技能综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围绕学生自身的生活而展开的,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反复练习的培养环境。这对于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和覆盖教学内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要有实际工程案例支撑,典型案例选取对于标准的制订和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建立建筑工程案例资料库,不断丰富教学案例。
3.实践教学行业特质培养
教师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具有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价值。指导实践的教师应具有建筑行业特有的气质,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业气质,实践教学的载体实训室也应具有行业特质,通过吸引、引导、组织、影响、熏陶等作用提高师生的专业修养。
4.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实施
近几年学校对师资培养投入力度很大,通过挂职、科研、课研、技能大赛、信息化等方面引导,出台一系列鼓励激励政策,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文化修养、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5.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是实践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对学校实践课程教学提出的最低要求,对实践课程教学的政策、管理措施、程序设计、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和运作,规范程序、规范教师言行、规范学生言行,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实践课程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的优秀组成部分,在制度框架下对教师教学的充分尊重和引导,激发教学活力,激发学习动力。
三、案例分析
1.专业技能竞赛引领师资
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科研与教研等活动,已经使学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师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锐意进取、竞争性强,在教师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一。
2.学生评价反映实践水平
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认为实践时间偏少,究其原因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体会的实践仅限于认识实训、工种实训、生产实训和毕业实训等环节,课程内实践环节没有吸引他们注意;其次是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体会不到,或是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再次是表明我们的师资在带给学生实践经验方面有不足之处。
3.校企合作初显成效
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立工程中心,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染绿”,直接推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同时把在国内职业教育和行业中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作为我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以适应行业发展,提高校企合作层次。
4.新校区工程建设带来的契机
新校区工程建设为学校建立工程案例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将来组织编著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事故预防与处理、文明施工、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方面案例集提供素材,使之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用资源库。新校区实验实训室建设对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压力和动力,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四、结语
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发展要求我们要以全新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审视我们的教学观、评判观、管理观,在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从管理视角,推动和挖掘师生潜力,规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行为,制定标准,全面普及质量管理标准,推动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生 单位: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一般本科院校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案例教学虽然被管理类学科广泛应用,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一般本科院校自身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所以并没有很好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来源较窄,不能和课程内容很好结合。重点院校师资水平较高,企业合作科研项目、从事管理工作的校友群都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例如,哈佛大学每年新编写案例大约350个,每个案例每年要更新案例内容的30%左右,其每个案例的编写费用大1万~1.5万美元。而作为企业也以被编入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库为荣,企业愿意主动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料,这使其案例资源更加丰富。但一般本科院校案例来源较少,也没有固定的大量经费投入到案例资源收集工作中,往往都是采用已出版的案例书籍作为案例来源,往往书籍资料落后,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与教学内容对应性不高,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理论基础差,参与度不强。一般本科院校生源相较于重点院校素质较差,且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对拓展学习内容、阅读相关书籍的积极性不高。案例分析在分组情况下进行时部分同学参与性不高,经常只有个别和少数学生完成作业,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案例的选择外,教师的引导也起到很大作用。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加上教师接触企业机会较少,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基本上依据固定的思维方式,导致案例的拓展性和学生的创新性不能较好的发挥。
二、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般本科院校相对于重点院校更注重的实践技能,由于学生素质、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大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市场机会识别能力、企业存在问题的判别力、扩展学生针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的目的。
1.加强校企合作。在学生培养方面,鼓励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前的认知实习阶段开始前,一定要系统地讲授学生在企业实习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及与课程的联系,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抓住重点,有助于日后的教学工作展开。在教师培养方面,鼓励教师去企业脱产培训或兼职,有了实际的管理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教学水平,也会为日后教学案例库的建立积累丰富的资料。
2.加强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加重实验课程教学比例。在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更强。通过实验课在教学中比例的提高,通过教学过程中企业认知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在更多的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3.促进案例资源的知识管理。管理学科中各门课程的理论交叉性较强,而且相互联系要更紧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使用自己的案例,在分析过程中也主要根据本门课程所讲授的理论展开分析,导致了学生对所学课程不能融会贯通。一般本科院校在资源来源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科案例资源进行知识管理,建立数据共享的案例知识库,在教师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估计不同课程教师使用相同案例针对不同理论角度出发对案例展开全面分析,即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兴趣又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又不会因为课程全部采用案例教学过多的加重学生的负担。另外,可以在案例资源库中开辟校友通道,欢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校友为案例库提供丰富的资源。
4.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尽量避免“搭便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期末成绩评定办法和案例分析小组考核制度,控制每组成员人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不但要依据案例分析结果的质量,也要考虑案例分析过程中每个人工作量、阅读量、沟通情况、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多方面因素。同时,在案例分析中要给予同学充分的展示机会,并且对其成果做出中肯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强化其参与意识。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号ZC12349)、防灾科技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点课程建设及题库建设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陈薇伶宋晓刚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一、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课堂讨论氛围,学生主体地位不强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主动性,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成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储备,知识面较窄,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案例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主动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的积极性不强,导致课堂缺乏讨论氛围,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加之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把握,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阻力,不注重课堂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二)缺乏系统性、实用性经济学案例教材及编写的专业体系经济类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材,然而,目前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几乎都是源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适合本土化、实用性、有针对性的经济案例教材,有些案例时间跨度长,内容陈旧过时,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往往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类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存在必然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就是要构建课程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案例教学要遵循理论性与系统性的结合,然而,在案例教学的实际中,经济类课程的案例的编写常常是孤立的,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三)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完全掌控,成为有效的指导者和推动者,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分析。案例的选择和组织尤为重要,从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的案例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把握肤浅,没有对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案例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不够,案例的导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总结,无法达到课堂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在经济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发挥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案例教学应用水平,体现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一)更新学习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重点是转变教学观念,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讲解和论述,而是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提高案例选取、编排与呈现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合理性1.案例的选取。在经济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选取好的案例是关键,案例的内容应适应教学环节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代表性,能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紧扣教材内容和重点,把控好案例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教学中要尽量选取最新的材料,结合当前的重大时政和热点信息,选取接近现实生活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案例,尤其是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这样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自主构建,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2.案例的编排。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导入不是简单机械的陈述,而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编排,使案例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案例应根据知识点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地进行导入,既可以在讲授知识之前或之后引入,也可以穿插在知识点的讲授中,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如在讲授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联系二手车市场、保险市场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紧密的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也举出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3.案例的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口头陈述案例;二是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案例;三是通过投影将案例投射到黑板上;四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其中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能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各种逼真情境,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组织课堂讨论、专题辩论、专题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到企业、各实际部门等参观访问、利用双向视频系统等方式来进行。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本身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关注学术前沿,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并对经济学热点和现象有高度的灵敏度,对案例教学的理念、方法不断探索,才能做到实施得法。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案例教学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案例教学的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教学互动,在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为案例教学做充足的准备。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开放教育“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但也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不能完成取代基础理论教学,应将基础理论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谢敏红单位:宜春广播电视大学
1引言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国家教育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是适应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要求,是提高老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的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全国各高职院校开始了课程信息化建设热潮,让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课堂的落地。作者长期从事于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在本文中以《工程测量》为例介绍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总结信息化教学设计经验,反思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提高高职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
2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
在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前,必须要进行设计分析,它是信息化设计的前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方法手段分析。
2.1学情分析
在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生是知识构建、知识吸收和内化的主体,是信息化课堂的主角,是与教师情感的交流者,与同伴学习的协作者、合作者,其学科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2]。因此,在学情分析中,必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原有技能水平、信息化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身心情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各高职院校生源类别多样化和结构多样化,其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性很大。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例,路桥工程类专业的有普通高考统招生、技能高考学生、单招学生、“3+2”中高职衔接培养学生等四种不同生源,技能高考学生、单招学生和“3+2”学生在进入高职以前已经学习了《工程测量》基本操作,且测量技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而普通高考统招生在《工程测量》学习方面是零点起步,其学习基础完全不同。
2.2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决定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总方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学习情景和学习评价等选择和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3]。教学目标分析对于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而言,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养目标。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其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程、角度、距离、坐标等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控制测量、测图绘图、施工放样等基本流程和方法;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全站仪、水准仪、GPS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具备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实际测量问题能力;职业素养目标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干劲足”的测绘人。此外,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内容,还需进行详细的教学目标分析。
2.3教学内容分析
在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学内容分析,可以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项目条理化课程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习的《工程测量》为例,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基本测量技能、专项测量技能和综合测量技能,其中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基本概念、点位确定基本原理和测量工作原则等,基本测量技能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专项测量技能包括控制测量、测图绘图用图和施工放样,综合测量技能包括道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管线工程测量等。其中,对于整个课程而言,其重点在于通过基本测量技能的学习,专项测量技能的训练,提高其综合测量技能,难点在于综合测量技能的提高。此外,在每个教学项目中,还需对每个子项目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更加细化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教学重难点。
2.4教学方法手段分析
传统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其各有所长[4]。然而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需根据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结果,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特点,根据课程信息资源积累量,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现状,筛选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其中,特别需要总结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解决的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等容易实现的教学难题。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其职业技能,以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中,多采用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或者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工程测量》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出现了理论和实操脱离,内业和外业分离,软件和数据虚拟等问题,导致教师不好教,学生学不好。而信息化资源丰富直观、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信息化技术成熟普及,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应用信息化技术,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综合应用项目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仿真训练教学法等。
3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3.1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5]。因此,情境设计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第一设计环节。在课程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中,需要收集积累大量课程相关的信息素材,充分利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人工智能、三维建模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设计创建情境,以此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联想,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信息化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模拟情境、创设协作情境等方法。在课程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中,可以综合应用几种方法。例如,在《工程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教学设计中,提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地图?”,“从百度地图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手机中地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是怎么产生的?”等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手机地图,展示各个城市的交通旅游地图等,让学生在地图的环绕中,对地图产生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坐标放样”中,设计由一荒地到高楼大厦建成的快镜头,虚拟施工现场场景,让学生在这种模拟情境中,担任测量主管、仪器操作员、施尺人、数据记录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施工现场的模拟环境中体验感受的不同角色。
3.2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是对教学步骤的分解与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导演”与学生“演员”共同完成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脚本,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6]。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具有知识实用性、职业针对性、目标多元层次性、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性等特点。因此,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中,可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过程设计,它是以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例如,在《工程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教学设计中,将完成一幅地形图的测绘为任务驱动,将教学过程设计为课程导入—视听体验—同步操作—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互动交流—小结与作业等几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时间分配,让学生掌握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流程,提高了测图绘图能力。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不同于课堂设计,它是课堂设计的扩展,包括课前信息素材的准备和课后反馈;课程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设计并非一堂课的设计,而是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需要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系统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不能一成不变,需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
3.3信息化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效果反馈,对其设计直接反应教学的效果。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够总结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设计;通过课程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长轨迹,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总结自己学习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7]。在信息化教学评价设计中,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工具自动化学生成绩、学生反馈等信息,使教学评价更加直观,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博、微信、QQ等信息沟通方式,实现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多方位性。例如,在《工程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根据“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原则,设计了“突出过程,讲求实效”的考核机制,通过检查入库、考核表格、QQ评价等方式实现小组之间、组员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还通过微博、论坛让校外专家、企业同行等评价学生地形图成果。在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信息化教学评价需以学生为中心,重结果,但更重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和态度转变,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跟踪学生发展,系统记录学生技能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成长记录,并根据学生变化动态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信息化教学评价需全方位、多层面、多样化,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等不同主体和层面;信息化教学评价后,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各主体,形成实施发展性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
4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单招省、普通高考统招生和技能高考生三类不同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分解《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养目标,项目条理化课程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对《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了25个情境,制作了17个微课,设计了12个评价表格,综合应用视听感受、同步学习、任务驱动、仿真训练等手段,充分利用了网络、通信、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图片、视频、音频、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资源,采用任务驱动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完成了60个课时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工程测量专业三位老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编写了教案,实施了信息化课堂教学,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让学生逐步掌握工程测量技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并逐渐形成“信息教学融合,技能素质并重”的特色。学生普遍反映感兴趣了,容易学了,老师普遍反映容易教了,效率也高了,《工程测量》教学测评的成绩居于全校前列。
5结束语
高职路桥工程类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课程信息资源的积累、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信息手段的更新、教学评价的合理优化等还需在今后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不断改进,也是今后努力的目标。
作者:刘莉淋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在这样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因此,也相应地要求我们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能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不断地适应这个新常态。基于此,我们从新常态的视角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能够不断地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节奏放慢,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中,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因此,就需要国际贸易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合。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专业性不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人才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脱离出来,转而要求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不断地走精英化路线。
(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存在问题
国际贸易类专业是一门对于实训依赖性较强的专业,通过进行专业实训,学生能够迅速地深化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其专业操作能力也能够得到迅速地提升,进而在步入到社会之后,能够与工作岗位产生无缝对接。但是,通过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实训都较少,学生难以在实训课程中得到充分地练习,因而动手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在安排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不仅课程较短,质量也较差,具体表现在,实训设备较少,不能够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实训的要求;指导教师指导人数过多,不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实训器材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实训效果十分不理念,难以完全实现实训要求。
(三)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较为陈旧
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也是新常态视角下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在学校中所学知识迅速地应用到社会之中。首先,课本内容较为陈旧。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本内容较为陈旧,课本内容依然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类型为主,而对于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类型如跨国电子贸易等则很少提到,造成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很大的差距。其次,课程的呈现方式较为陈旧。很多专业课程的呈现方式都以老师讲授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思考性较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专业能动性较差,不能够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新常态视角下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一)提升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性
新常态视角下,对于国际贸易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其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等,因此,我们需要从专业深度和专业广度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进入到社会之后,发现其所学的知识概念性太强,毫无用处,这主要是因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浅,因而难以在彻底掌握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地使用。因此,在进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让学生深刻地把握专业知识发展的脉络,最终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其次,需要不断地让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更加广阔,能够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学科内容和重新理解学科内容。
(二)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质量
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课程质量,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充分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进而不断地满足新常态下社会的用人需要。首先,加长国际贸易类课程实训课的时间。通过延长国际贸易类实训课程的时间,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吸收和消化,从而实现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其次,实行分批次实训。通过实行分批次实训,能够使教师有精力对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从而实现实训效果的最大化。最后,及时更新实训室的设备,使其能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三)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
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断地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符。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首先,不断地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地向学生讲授国际贸易类专业知识。其次,不断地关注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需求,将社会的需求纳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最后,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专业可塑性就更高,专业发展性就更强,更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适应这个新常态,不断地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促使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作者:李晶晶 孙琪 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践创新训练的特色
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实践创新训练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提高和深化,是实践教学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是对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提高。
1.项目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共享创新平台的搭建,创造集聚和集约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项目组将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在原有基地功能基础上,拓展特色内容,以突出专业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最大范围的发挥资源优势。
2.项目充分实现跨专业融合
结合项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艺术设计专业各个不同专业的特点,将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整合在一个创新团队中,让他们充分展现各自专业所长,并最终完美呈现整个项目效果。艺术类各专业根据所属行业性质、企业工作流程按课程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实训生产化、作品产品化为实施路径。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现实途径,直接推动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3.项目充分体现创新意识
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是焕发大学生创意激情,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摇篮。在结合学生创意、创新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同时引入学生自主创新、自我管理、自我设计,在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吸引有创意、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为培养高素质、高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施实践创新训练的原则
实施实践创新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目前高职教育实践创新训练已在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实施,训练项目实施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训练注重过程参与。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2.训练注重实践创新。训练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3.训练注重切实可行。训练选题要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首先,与教学工作、教学实践、生产实践、课题研究等活动结合,针对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技术革新等项目进行研究和创新。其次,与省市国家开展的创业项目相结合。通过征集、学生自主设计的创业项目,学校创业基地给予场地技术等条件支持。
三、实施实践创新训练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实践创新训练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品质。学会分析项目要求、操作规程,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技术,培养自主学习和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学生在完成实践创新训练的同时,必要的调研工作使学生开拓了眼界。着重增强学生的设计观念,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学和技能,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及项目的最终表现应用能力。
当然,实践创新训练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常见问题。例如,选题难度大,项目过程中,单独依靠学生自身力量难以独立完成,致使训练项目搁置不前。或者是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与企业沟通存在困难,致使企业在项目后期,成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放弃合作;再有学生在训练项目结题时对成果弄虚作假等。这就要求学校作为监督者,教师作为技术支援,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监督项目实施情况,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季度检查以及中期检查,确保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不在中途流产,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作者:张珊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1历史沿革
大学阶段,我们首要考虑的是专业的课程,一些高校为了加强专业学科的学习,必定会舍弃基础课程,导致一些基础课程就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而这些基础类的课程又几乎都是文史类的课程。
2问题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文史类专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文史类专业虽然学科基础深厚,教学体系较为完备,但也存在着固守成法、僵化闭锁、人才规格与社会脱节等问题。现行文史类专业课程体系构架的指导思想是“知识本位”,即强调系统地向学生灌输与学科相关的一切知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课程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知识的系统性。首先,由于过多地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而使得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整体。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在这一体系内可能是一位“专家”,而在体系外的知识积累相对贫弱,学生的这种封闭的知识结构与开放的社会不相适应,因而使得学生走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知识本位”的指导思想本身存在着误区。这一指导思想存在的前提是,相信人只要有知识,就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指导思想也使得人才的培养变得简单化,把人才的培养变成了一种知识灌输的活动。再次,对文史类专业而言,“知识本位”指导思想下形成的课程体系,还将本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史学科人为的割裂,使得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变得简单和乏味。如何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为文史类专业找到合理的社会定位,是各高校文史类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以社会需求为基准,调整单一的课程体系,使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改善与优化。
3解决方案
3.1坚持“文史哲不分家”理念
今天在高校文史类专业从事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硕士和博士,在他们所接受的专业学习中,文学、历史、哲学是界限分明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老师在教授文史类知识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显得相对无力和单调。
3.2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史类大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主要通过对文学感性材料、史学中的具象事实分析思考,透过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通过抽象思维的逻辑训练,促使其独立思考、质疑探究习惯的养成,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比较独立,同时也能够抽象地理解理论知识。形象思想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抽象思维的理解。因此,在文史类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学生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加深学生对文史类课程的理解,进而也加强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相对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生思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史类大学生大多以感性思维见长,因此加强其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文史类大学生应富集文史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善于思考,敢探索,勇追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文史学习中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应弄清来龙去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概念,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有效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3.3贯彻“学以致用”思想,切实增强学生能力素质
“重理论,轻实践”是文史类专业最大的积弊。从根本上改变文史类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是文史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目前的条件下,一是要加强实践型课程的建设,二是要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要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只有真正将“学”与“用”结合起来,文史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得到快速提升。
作者:梁娅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1明确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采用了“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在教学过程中,遵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顺序进行设计。学生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和批判性检查,验证、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认知结构,达到提升行动能力、解决职业活动中的问题的目的。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帮助的情况下围绕已经明确的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独立学习起起咨询和辅导的作用。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2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规划教学内容
可将教学资料内容规划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案、工作任务单、课程引导文、引导性教学PPT、学习参考资料清单。
2.1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已经学过了独立的和分散的专业课程。如何将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衔接,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是目前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的能力: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图的制作和输出,手工编制较简单的CNC程序,操作数控铣、数控车床,应用一种CAD/CAM软件完成零件的三维建模,手动检测零件的尺寸精度,编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使用专业术语交流,借助技术手册阅读图纸的相关技术要求。
2.2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课题名称:低碳环保风力装置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教学时间安排:10课时。学习/工作任务描述:学生根据低碳环保风力装置的部分图纸,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区内,以低碳环保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工作,并及时记录和总结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该项任务,需要进行必要的分工和合作,最终实现低碳环保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每组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与设备管理员、工具管理员做好交流沟通,安排好加工时间段。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低碳环保设计理念,注意使用现有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和量具完成加工制造任务,注意设计的零件与现有零部件的配合关系,在几何精度方面查阅相关技术手册。该任务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安全准则,规范设计制图和设备操作。在任务结束时要归纳整个设计和加工过程,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自觉保持安全作业,遵守“5S”的工作要求。教学/学习目标:学生以小组的团队形式,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低碳环保产品设计理念和思路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机床设备使用安全准则,提出对低碳环保风力装置的产品设计方案,并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到最佳实施方案。学生要能够对比和评价产品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最终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加工。根据产品的装配和调试的相关技术标准,学生要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评价和汇报。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能够完成低碳环保小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包括设计原理分析、机械零件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优化与制订、数控程序的编制与调试、中等复杂零部件的数控车与数控铣配合的操作加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更加关注低碳环保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其相关的环保意识也有所增强。教学对象:高职教育制造类专业的第五学期学生(制造类专业,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教学内容:根据低碳环保的理念,某企业设计出了低碳环保风力装置。现给定一风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创新设计与制造一风能驱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实现物料传送的机械装置。物料尺寸Φ25mm×10mm,物料材质为塑料或尼龙;顶杆作直线往复运动,行程范围为30~50mm。教学过程:仅提供该装置部分工程图和部分零部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产品工程图(部分),分析、讨论该低碳环保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使用场合,编写产品设计说明书。在掌握新产品的整体结构后,完成缺少的零部件设计,遵照国家标准完成工程图的制作;完成该产品的三维实体图的绘制,实现虚拟样机的装配;对设计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按照工艺文件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制造;最终将产品所有零部件装配,进行装置调试。教师需要参与学生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的讨论过程,指出关键问题所在,如对于CAD/CAM软件使用能力、标准件的选用方法、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思路、数控加工操作尤其是数控车/数控铣的组合加工、装配调试的注意事项等。
2.3教学环境设计与资源配置
教学车间,学习讨论区与加工区以玻璃幕墙隔开,一是避免噪声,二是保护学习讨论区设备。中间区域为小组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场所,需要配备电脑和电源插座。该设计模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实施,学生可以在加工现场旁进行讨论和学习,这很好地解决了实践与理论分离的问题,有利于综合性教学课程的开展。
3结语
上述设计和规划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种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近似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适应团队工作模式的综合能力。该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是将技能大赛项目向课堂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应用技术型学校进行行动导向课程改革探索的典型案例。
作者:李庆 吴亚兰 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1现有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1.1知识更新不及时
在这个知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应该不断用最新的知识充实每一位学生。但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管理类学科的学生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还是很早之前的观点及理论,学生不能通过课本及课堂及时接触理论上最新的成果及观点,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相关方面的实际发展严重脱节,相关学科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及相关企业的要求,影响学生的就业。此外,高校的管理类学科下设的许多子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内容及知识的重复,且因为学校对于课程的优化整合没有做出做够的重视,各子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许多知识点在多门课程的课堂上被重复讲授,且许多知识点并没有被透彻讲解。这导致了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一知半解,掌握不透彻,此外,不断的重复也使学生产生厌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2对于实践的重视不足
现阶段,许多高校的管理类课程的授课都是以理论为重点,课堂上也主要是对书本上的理论及观点的灌输,导致学生仅有一些相关的理论基础,严重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这导致许多学生仅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及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企业的发展还会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受到影响。
1.3教学手段太过单一
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学手段还是太过单一,教师依然依靠课本,通过板书的形式进行授课,即使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一些工具进行授课,也只是通过投影仪来展示一些文字类的内容,并没有将必要的音像等重要的教学手段很好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了约束,对上课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高校的教学成果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各种关注及期待。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已经开始步入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关键目标是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我国高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高校的管理类学科将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企业管理类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对这些企业、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选择正确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企业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结合社会的需求,不难发现,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培养管理类学科的人才时,要注重其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该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还要求各高校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社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各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创新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教学成果中充分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输入大量的高水平人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改进教学模式的措施
3.1明确社会服务价值,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习,机械加工与创新加工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者的基本加工以及生成加工是否积极展开。而这两种加工还要依据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它包含组织、选择还有整合等。管理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及实践能力为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手段完成学习目标,利用课上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得到观念的升华,知识的改变,以及能力的提高。
3.1.1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提高自学能力
现阶段,知识日益重要的新时代,激烈的社会和各种市场的竞争,刺激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如果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是无法应对未来挑战的,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管理类课程改革中,学习者应该按照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学会自我思考,努力探索新知识,从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需要内化的东西,认真辨别新旧知识,区别两者之间的异同,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化新知识,最终利用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1.2拓展课堂研究,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拓展性学习的好时机,拓展学习的研究包括思想,兴趣以及技能拓展等。思想拓展主要是鼓励学生思考所学内容是否科学,在批判性学习中获得思想的升华,思考能力的提高;兴趣拓展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新兴趣的拓展,老师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习者寻找自己的兴趣;技能拓展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并获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唯有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再创造,才会得到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唯有如此,学生才可以获得创新能力,应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以及工作需求。
3.1.3引导学生知识迁移,提高实践能力
知识是指将学到的某些理论、原则、以及其他观点态度应用到某些具体实例中,即指将所获得的知识片段有机联系起来,并把它应用到实践之中,从而使经验得到沉淀而得到新的经验。意义学习注重在以前问题的解决中总结经验从而对于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因此,老师需要在课程教授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需要教师教学中的指导,还需要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组织内化。这样不但会使学习者组织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还会使他们学会如何在现实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3.1.4采用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技能
在人们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更适合指导教学。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还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技能。我们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运用获得的知识支撑未来的工作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些能力涉及了诸多技能。例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践性
3.2.1增加教材现实性
如今,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偏向理论,忽略现实,教学多以西方理论为优秀,对那些企业竞争力,学习组织,企业再造等已被证明的合理正确的理论并未重视,这导致了教材与实际的不相适应。所以,将涉及现代管理的精华思想融入教材十分必要。
3.2.2提高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几乎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基本定理的讲解以及特殊案例的分析,这远远无法培养出具有实践才能的学生。为了实现实践与理论合理的结合,必须摆脱传统的学习框架,引领学生思索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新问题,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演绎,再将具体实例解决办法升华抽象,形成连接理论与现实的纽带。
3.2.3增强教材中所举事例的针对性
要增强案例针对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为在课堂学习中,设计环境,模拟情景,然后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给予学生自我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二为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学习者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习并解决软件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问题的自我分析能力;三是根据实际问题开展教学,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探索,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结合两种不同的方法,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使管理类课程教学具有更广泛的更深刻的可操作性。
3.3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实践技能
3.3.1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自我分析
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最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者批判思维的形成,在教学中要层层深入提出问题,把启发式教学融入课堂。
3.3.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其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应该适当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习者来引导课堂,调动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如项目教学、角色模拟、课堂游戏。角色模拟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在现当时的环境和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演绎中去解决问题,使其学习能力大幅提升,并掌握新的技能。项目教学主要指将比较完整的项目交给学生,督促其独立完成,从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到项目评价等。这种方法虽然在课下需要大量的工作,但是却提高了学用的转化效率。课堂游戏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实现再现和升华,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课本上的没有的知识。
3.3.3倡导课堂讨论,培养创新意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对知识需要实践、创造和反思。成功性智力就是侧重人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不仅包括前期的创意,对于资源配置的能力,应对所出现问题的对策,还涉及对表面现象的考虑以及对未来的问题的预测。即指自我反思,创意探究,方案执行等几个层面。这种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拥有了主动权,他们对于课堂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提高。在课堂上面对诸多繁杂的问题,他们经过讨论碰撞产生了思想的火花,迸发新的思想,促进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3.3.4选择正确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选择以各种问题作为教学导向的新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时,首先选择一个开放性结构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各种信息来对这个问题的实质进行准确分析,并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它的学习所得,转变以往消极学习的状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探索式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3.3.5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形成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模式,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成为积极合作的人。团队学习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各种竞争意识调动起来,团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身处竞争状态,这种竞争的氛围可以让每个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提高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3.3.6结合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将实践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可以依据相关案例提供的各种背景资料总结整理出自己的观点,结合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战的宝贵机会,以提高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加强对各种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相应的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各种管理类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于这些管理类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强对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的需求,并将学生的就业作为教学的导向,探索并选择正确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他们的合作意识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管理类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陈培林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一、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1.儿童为本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儿童为本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儿童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身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活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1.确立“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按照“老三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要真正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举措必将落实于教师教育的内核——课程的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教育,始终存在学科学术本位与专业职业本位的争论。百年来,学科学术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优势状态,专业职业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学院派教育学者的构思之中,未能得到实施。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的重构为切入点,从“教、学、做、评”几个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具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会讲课的中学教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做、评”四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学生因为“做”而产生了“学”,由“做”演化出了教师的“教”。“教”和“学”是形式,“教”和“学”的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呈现。“评”是结果。通过教学反思,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做”中验证“教”和“学”的有效性,“教-学-做-评”在整个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作用的整体,形成了“教-学-做-评”内在统一。
2.整合教育资源,重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教师教育的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中学教师教育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本科最低必修课学分为10学分,教育实践不得少于一学期,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指明了方向。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彻底改变了教师教育课程按照以往“老三门”课程开设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采取专题式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重新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类课程安排如下:儿童发展与学习2.5学分;中学生心理辅导1学分;教育学原理2.5学分;中学课程与教学1.5学分;班级管理1学分;教育研究方法1学分。在重组的这一系列教育学类课程中,注重实践取向,用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育学类课程,精讲的时候将课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便于学生化整为零地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所讲授的内容紧扣《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则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实践取向,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实践体系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优秀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3]。所以“好的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在教学中不是实践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是“学、思、行”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在教育学类课程的不同学科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或用案例教学,或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后用所学理论反思实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教育学类课程之中。为了实践能更有效,精讲的时候可以实行大班集中讲授,实践的时候实行分班的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收获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包含着教师的“做”、学生的“做”,教师基于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综合的“做”。教和学源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实践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4.以评带教,以评促学,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实行跟进式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及时地做出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用评价带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4]。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评价中,教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根据不同的内容,我们教育学类课程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每门课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涵盖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和培养目标的比对分析,教师自觉主动地反思教学,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案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生及时找出差距,能更有目标地学。“评”是一个结果,在教师和学生的“做”中进行验证,形成一个“教-学-做-评”一体化这样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
作者:李黎波耿碧雪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