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4 03:5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公共关系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公共关系学》的开设,要让学生具备形象意识、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1.1培养学生的形象意识
《公共关系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意识,提升自己的形象气质使之符合公司要求的形象,同时公共关系讲究做得实在并说得精彩,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能获得应有的评价,从自己做好到被他人认可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要懂得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下功夫,还要在如何让自己被他人认可和理解上用心思,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择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1.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要求。一些新颖脱俗的公关活动策划的优秀就是创造性思维,这些创新思维方式打破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成为创新的有心人。
1.3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公共关系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并正确处理在生活以及职场中遇到的一些危机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预防危机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危机事件已经发生,大学生应该正视危机,争取主动解决危机,明白任何公关决策都应该是以向公众负责的原则为基础的,必须采取坦诚的态度来面对危机,把危险转变为组织发展的机遇。
2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堂教学模式落后
在《公共关系学》的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法,沿用“原理+案例”的模式,虽然引用国内外先进案例来诠释相关原理,但是深层的分析显得不够充分,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学生积极思考较少,案例没有发挥真正的效果,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教学手段单一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一般2学时/周,16个教学周,总课时32学时,受课时数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较少或没有,尽管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授课内容转变成文字在课件中显示,以课件讲授为主,很少使用其他教学手段,例如电影和视频。
2.3欠缺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基地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提高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教学同实际的组织经营运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入企业、医院等各种组织进行实践,亲身体验组织的公关形象如何塑造、组织如何进行公关策划,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大多数高校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虑,根本没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或者已建立的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很难有机会真正到各种组织进行公关实践,不能保障公共关系实践教学质量。
2.4课程考核体系存在弊端
当前《公共关系学》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来考核,考核体系过于单一,难以准确评价教学效果。闭卷考试重记忆轻能力,会让学生养成“上课记笔记,课后看笔记,考前复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机械学习方法,对于课程论文,大部分学生反映是通过资料查找复制而成,纯粹是为了应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学的对策
3.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把讲述的内容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讲故事,借助公关案例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步为讲授知识,将案例故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出相应的公关知识;第三步总结想法、思想,通过前两步的内容总结出一些普通的公关思想与理念;第四步提出问题,提出一些公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在讲授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重要性时,可按照这四步进行教学。先讲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乌鸦和喜鹊比试谁更受人类喜欢,乌鸦飞到树上,对着盖房子的人高声叫道:“高楼大厦”,盖房人看到乌鸦意为晦气,不禁大怒,捡起石头朝乌鸦砸去,乌鸦落荒而逃。喜鹊飞到枝头,高声叫道“:快要塌了”,人们看到喜鹊在枝头高叫,意为吉祥,非常高兴,就赶忙扔些吃食给它,喜鹊衔着一块食物飞走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学生对企业形象的意义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提出问题:有人说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所有工厂一夜之间全部焚于大火,第二天便会有银行继续向他提供贷款,何理之有?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大火只能焚毁厂房,却不会烧掉可口可乐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这就是企业形象意义的最好诠释。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学习相关的公关基础知识,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借助资讯视频提高教学效果
资讯视频具有实时性、直观性、生动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将资讯视频教学应用在公共关系课程中,一方面可以直接展现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关系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有助于活跃课堂讨论气氛,提高教学互动效果。比如在介绍公共关系赞助活动部分,首先播放了事先选取的2012年9月30日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决赛“华少现场40秒飙广告”的视频,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学的视线。广告词的第一句为:“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欢迎收看由凉茶领导品牌加多宝为您冠名的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加多宝是中国好声音的第一赞助商,通过竞标,加多宝以2012年的6000万元、2013年的2亿元、2014年的2.5亿元的巨额赞助连续3年获得中国好声音的独家冠名权。然后结合赞助活动的目标、如何开展、注意事项等知识点分析加多宝的赞助活动,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加多宝巨额赞助中国好声音的公关效果。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公众,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校与外界的关系、教师的社会关系,联系推荐学生参加各类开业庆典、周年庆典、地方文化节或公益活动等的策划及全程活动。学校应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与企业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此外,教师也可以组成管理咨询或培训团队,带领学生为企业提供公关知识传播、解决这些组织面临的公关危机、提供相关公关知识培训等服务。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自愿地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4改革考试制度,考试项目多样化
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与考核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应侧重于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将考试项目多样化,比如运用案例分析、模拟面试、学期论文、论文答辩、实践报告、制作企业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等方式进行成绩鉴定,提高学生的信息采集处理能力、 自控和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结合平时表现,如上课情况、出勤率、小测验、提问等,最好采用ABCDE等级制考核方式,即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种等级,而不是以单纯的分数多少来衡量学习效果。
4结语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具有很好的公关意识和公关策划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杨晓燕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公共关系学又是一个较新的学科,这方面的老师更是缺乏,学校为了维持该学科的正常进行给老师安排了繁重的课时。老师们常常是疲惫不堪的教学,进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率。还有很多院校招聘来的教师是一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教学经验,而公共关系学是一个紧密联系实际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在高等专科学院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或者呼呼大睡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因为该课程的基础较差,就是去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反应由于没有相关学科的基础,在接受该课程时很吃力,因此,如何提高教学的课堂学习效果是一项重大的责任。
公共关系学教学应采用“师生互动”案例教学法
要实现案例教学首先要明确案例和举例的区别,目前很多院校均提倡课堂上老师要尽量使用举例的形式将学科内容形象的展示在同学面前。和举例不同的是案例是通过实际的实力来启迪同学们的思维,用所学的理论去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以教师为主题,在上课之前选出和本节理论有关的经典案例。当然在上课之前老师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因为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有普遍性也要具有典型的特点。因为公共关系在实际的环境中会由于因素的变化发生变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现实中发生一模一样事件的可能性比较小,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思考来启发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在选择案例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对失败案例的反思更好地理解教学的理论,激发他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按照课前老师的安排找出和具体理论相关的案例。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同学们课下亲自去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让他们自己去讲解,这样不但使得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也能更好地认识公共关系。
3.模拟周密的公共关系环境。模拟类似的环境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纸上谈兵的学习效果,也通过模拟监测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以比赛的方式记下他们的得分,这样也锻炼的他们的策划能力。
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中“师生互动”案例教学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案例分析时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全面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启迪学生思考存在的几种公共关系问题。让同学们逐层的去分析、思考,做到对案例的分析要透彻,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的不同,造成他们学习效果有差异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就要教师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看法的行为,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训练。最后,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其他课堂不同的是教师是这里的组织者并非指导者。特别是案例分析的阶段,教师要给学生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很多实践证明上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搬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亲身处于公共关系的环境之中,这样学习的理论得到应用,更是提高了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使得高等专科学院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更具成果。
小结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采用特别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等的专科学院中,对于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改革应积极利用“师生互动”案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齐丹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有50%的普通高等学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航)积极响应,率先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课程开发和创新是学校和教师的立身之本,因此,高校转型路线确定后,课程的改革就成了关键。公共关系学作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之一,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以桂林多家企业为实习场地,将“空乘之星大赛”“山水文化节”等大量实践项目带入课堂,为课程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积极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方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教育的发展来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扩大招生,都给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课程的改革。目前,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应用型课程建设大部分重视形式,学生并未从中真正受益,距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公共关系学传统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需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结构大同小异,课程组成都是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形式,在课程最后阶段开展实验课。教学方式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属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原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终也变成了“黑板公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三)师生教学观念急需改革。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教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教。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关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最重要的是民航专业知识,如客舱服务技能、空乘礼仪等,公共关系学学习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忽略了知识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开始,教师要知道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最终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课程开设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课教师确定一家企业作为校外的实训基地,与基地共同商讨公关项目,然后将项目带入课堂,在课堂上根据项目指导学生完成《策划书》《活动方案》《活动分工》等。课程的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具体操作,最后提交报告,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和报告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一)选定实践基地和项目。应用型课程改革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学融合的实践性课堂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和项目。目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桂航公共关系学教学团队选择与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万达有限公司、桂林东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镇等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与基地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联合举办了多届“空乘之星大赛”和“山水文化节”“中国旅游日”等活动,综合多方面考虑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现实意义等。(二)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课程的分解与重组。传统的理论型教学计划和“理论+实践”型的教学计划已不适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当穿插进行,实践课的比例至少达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和操作能力来评定成绩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边学边实践,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当然,项目的开展还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享等问题,如图1,以“空乘之星大赛”为例,将学科体系进行分解,然后重构行动体系,使课程之间不脱节,相互支撑,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三)组织公关项目实践。应用型课程改革并不是将课程变成实习,而是在带有任务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公关关系学课程理论知识仍旧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不过改革后的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强调了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制作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实践、调研并动手完成。如带有“空乘之星大赛”任务的学生就要完成公关“空乘之星大赛策划书”“赞助策划书”等,接着边学习公关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思考并进行任务分工,每个小组承担活动的一个子项目,讨论并列举活动需要的物品、活动具体的流程等内容。接近课程后四分之一时,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媒体报道,这样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反思与成绩评定。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报告,将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完成情况自我评定;教师根据平时表现情况和课程总结报告评定成绩。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形成课程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课程改革成果。
四、总结
应用型课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经验支撑,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帮助高校和企业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项目带入课堂是公共关系学在课程改革中新的尝试,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驱动下学习,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理论大于实践”转变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远,其中显露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争取全面提升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闫绪 熊越强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摘 要:公共关系学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在当今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动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有了一定的革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为前提,探讨有效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营销综合技能。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实务能力
1 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目标
《公共关系学》是一T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于一体的交叉边缘性学科,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因此,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强调理论的重要性,更应该突出培养学生处理公关的实务能力。其改革应体现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一方面使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2 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设计公共关系学的教材种类较多,但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实务性教材少之又少。因此,提倡教师根据公共关系学科发展动态,以现有教材做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自编讲义或校本教材,因材施教,保持内容的不断更新,形成本校独有的教学特色。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战能力的前提下,讲授相关原理、重要方法、技能技巧,以增强学生对公共的全面认识。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对多有的公关知识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把握主线系统讲解。内容包括:公关概述、基本程序、公关策划、处理公关危机、公关礼仪,使内容清晰明了。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知识要领,认识学习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实训室模拟工作情景,开展辅助教学工作,穿插职业活动,以此为导向来完成项目任务。根据企业公关人员职业素养要求,重新归纳《公共关系学》知识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模块:调查研究、信息传播、沟通协调、专题活动、管理咨询。并将这些模块细分成十一个任务,这十一项任务包括:制定调研方案、撰写实施报告、联络媒体、召开新闻会、编写宣传稿件、接待来访嘉宾、介绍演讲、处理公共关系、策划公关专题活动并实施、评价组织形象、处理公关危机。基于调查、策划、实施、评估的工作过程,对内容进行调整。为使学生达到中级公关员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可以在活动评估结束后进行将管理咨询模块的学习,内容主要侧重于分析和引导。
3 改革教学方法
颠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崇尚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打破“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收集典型实用的案例素材,通过真实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促进师生交流。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积极上台汇报总结,教师进行点评。(1)从内容上评价,通过活动的简单介绍反映出学生对案例的熟悉程度;通过活动的分析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合理运用;通过活动的启示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2)从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反映出集体成果。(3)从案例分析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每位同学或每组同学总结经验用以指导下一组学生。
2、多媒体、网络教学相融合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通过观摩分析案例,图文并茂,增加知识的信息量。借助视频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可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更深入的领会什么是真正的公关,以及学会公关的礼仪。同时,运用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师生在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具有容量大、超时空等特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在其中起到指导、帮助、促进的作用。加之,网络更新速度较快、内容丰富新颖、教学方法独特。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学习的热情。
3、角色扮演法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
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公共关系学中所涉及到的礼仪部分,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4-6人组成,其中一人扮演前台客服接听电话,一人扮演部门主任安排会议和宴会坐席,另一人扮演甲方负责招聘,余下两人扮演应聘方乙、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工作、求职中应该具备和掌握的礼仪知识,这样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设置具体情景任务,让学生来进行公关策划,比如:为学校策划元旦晚会,调查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召开新闻会等等。通过这些模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制定公关主题的方法和技巧。除此之外,结合社会热点,设身处理各种危机公关,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公关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利用假期或实训环节,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并对其进行分组完成公关调查任务,使学生掌握公关调研报告的撰写方法。通过实践,一方面,学生将理论合理地加以运用,切实感觉到收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带动的校企交流也会使其对学校产生深入认知,对学校建设更具信心。通过学生在社会的口碑形成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4 改革考评方式
目前,在各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是沿用的传统的考核形式,成绩由一张试卷来定论,结果简单并且容易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临近期末,学生为了取得高分,突击考试知识,考完丢到九霄云外。大大的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平时成绩+实训表现+期末成绩
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合理设置这几个模块比重,比如:平时成绩中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各占百分之十,实训表现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注重平时对课程学习的重视度,规避学生因为应付期末考试临时突击造成,对所学知识一字半解,蒙混考试过关。
2、倡导开卷考试
考核可以打破陈旧的闭卷考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开卷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理解、概括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其指导思想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考核学生对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联系的掌握程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考试内容可以根据基本原理、操作实务、公关礼仪来设定不同的考核形式。比如,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考核基本原理部分;用能力测试的方式来考核操作实务部分:如用公关实地调研、制定公关策划书、撰写公关报告,模拟公关专题活动,处理公关危机等活动进行测试;用学生的随堂表现来考核学生的公关礼仪。
总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将理论作用于实践,形成教学互动促进、良性发展的相长机制,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环节,呈现和谐的课堂气氛,在综合成绩评定中要把学生学习的成果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起来,做到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使其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提高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公共关系学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在大众眼中,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与国家外交、媒体交流、高级商务合作相关的词汇,如果有关系也是与知名的大学校园发生碰撞,似乎距离我们普通的中小学比较遥远,其实不然,公共关系学应用性很强,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中小学校如果做到灵活运用公共关系学,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就会容易得多,有关发展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将结合案例讨论一下公共关系学在中小学校园的应用。
一、内部公关,融洽校园关系
尽管在学校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单单从层次上讲,比较简单,仅有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三个层次。根据分工不同,学校管理人员负责学校内部日常事务的处理,老师的任务就是管好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把布置的课业完成。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是集聚的人,就会需要公共关系的处理。比如,因为学校职工的职务升迁问题,比如因为教师的课务安排问题,比如学生之间的口角问题,虽然没什么大事,甚至有点琐碎,但这些事情s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关化解的。有些事情,尤其是突发性事情,处理得好,就会皆大欢喜,处理得不好,就会互生怨恨。因此,即使在学校内部之间,上至学校领导,下至班级干部,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公共关系技巧。
某次在一个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突然眼眶湿润了,她说:“前几天跑操比赛的时候,担当体育委员的同学腿受伤还没有恢复,老师说那就不要上了,但那位同学坚持要参加还要带操;班里也有几个学生感冒发烧了,老师说可以不参加,但是学生们坚持参加,说:如果不参加就我们班有空(隙)了!最后,孩子们坚持跑完了比赛,获得了第一名,还作为示范带领其他的班跑操!” 老师说着说着,眼中满满的幸福和自豪!她说:“这就是孩子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大家自觉去维护这个集体的荣誉,让人骄傲!”
二、外部公关,解决校园矛盾
现代社会里,学校与外部的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处理好学校与家长、社区、政府、媒介和竞争对手的关系,是学校公关的重要组织部分。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就能紧密配合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就能在孩子的校外就餐问题上帮助把住卫生关;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就会为孩子争取更多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处理好与媒介的关系,媒体客观公正报道事实,就会让社会对学校更加放心;而处理好与竞争对手学校的关系,就会形成“竞争不伤感情”……其实很多公关活动,无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质,需要的往往只要有心、用心,就可以收到完美的效果。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烈日当空,没有一丝云彩。学生在学校里面紧张地考试,而校外挤满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突然,校外传来了激烈的吵闹声。于是学校领导过去查看原因,摊贩说是家长拥挤弄坏了街边的一袋西瓜,要求赔偿,家长没人承认是自己弄坏的,因此吵闹起来。由于人太多,又很拥挤,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判断是非,不过西瓜却实实在在地破了!看着满头大汗的学生家长和摊贩,学校领导说:“那一袋西瓜我买下来,分给监考的老师吃!”事情解决了,但故事还没结束。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瞬间大雨倾盆。摊贩急得大喊:“没带伞的家长快到我(西瓜摊)雨罩下面避雨!”那一刻,我们突然觉得那是所买过最甜的一次西瓜,虽然已经破了!
三、爱心公关,增添校园奋进动力
学校开展外部公关,建立友好合作的校际及周边关系的同时,加强内部公关,努力处理好校内人际关系。领导与群众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是一切替师生着想,要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学校组织启动“温暖工程”,做教职工的贴心人,以真心换人心,建立扶贫济困爱心社,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困难,把学校集体的温暖送到所有为学校建设做贡献的劳动者家中。学校内部各成员间形成了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使学校各项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然而,工作中总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情,有些事情让人左右为难,不过只要倾注爱心,难办的事情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经典的公关案例,化为激人奋进的动力。
前几年有一次,某班一名家境不佳的学生父亲被意外撞伤,学生也生病住到了医院,学校教职工都进行了捐款帮助。班级的几个委员也私下悄悄商量捐款的事情,最后定下来每人捐十元钱,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在活动有一个细节却感动了校园,有好几次我都在学校的领导会议上提议领导要向孩子学习。事情是这样的:为了让学校里三个家境困难的同学参与捐款活动,那个年仅十一岁的班长竟然联络了两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当场收购旧图书,十元一本,只收购三本!当三名同学高高兴兴拿着卖旧图书换来的十元人民币投入捐款箱的时候,他们班主任的眼泪却止不住掉了下来。小班长只是想要没钱的同学也参加捐款,所以游说有余钱的同学购买旧图书,但他不仅成全了三个卖书的学生,成全了两个调皮的学生,还感动了老师、校领导!如果把那次的行动作为一个公关事件的话,是小班长用自己的爱心给大家上了一堂极具感染力的公共关系课,那件小事虽然过去了,那份感动却久久温暖着整个学校。
总之,公共关系学在校园管理中的适当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校园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难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深入钻研这一学问,为建设和谐校园不遗余力。
【作者单位:丰县华山镇中心小学 江苏】
衣着时尚靓丽,手提笔记本电脑,出入高档写字楼,对客户侃侃而谈,展示全新的公关广告构思和创意,帮助客户推广产品和品牌,建公司形象…… 你以为这就是我们公关人工作的全部?NO!为了这光鲜亮丽的一天,我们公关人可是经历了无数的通宵达旦!“一入公关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公共关系学这个专业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来一探究竟吧!
公关初印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社会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这门学科重点研究一个组织机构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获得公众的好感,从而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包括了社会上任何一种组织与公众的关系。除企业外,公共关系还涉及政府、学校、医院等各种组织。正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广,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公关活动,如时装秀、新品会、新闻会、各行业的剪裁仪式、大型晚会、名流宴会、慈善公益活动等。
千万别认为这个被简称为“公关”的专业是陪人喝喝酒、侃大山的,公共关系学的优秀是传播管理,所以具备一种更高级别的管理思维才可能有大的突破。公共关系学的本质是沟通,无论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传播都是组织运转的润滑剂。
大多数同学高考选专业时都是迷茫的,我也不例外,不过四年大学本科读下来,我觉得我不后悔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除了给我带来能力的提高,还有许多有趣的课程,如演讲与辩论、社会调查、媒介社会学、广告学、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等。
这些课程设置,虽然像“大杂烩”,不过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选择的机会,因为很多课程都会涉及诸如社会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在一个学术氛围开放的学校,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深入研究。
青春修炼手册
大一的课程主要是通识课程,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社会科学,因此需要同学们掌握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行综合运用。在大一课程安排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很多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一来可以丰富大学生活、拓展人脉,二来可以接触到一些社会问题,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大二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新闻学、广告学、市场营销、网络传播、数学媒体导论、社会调查、公关写作、演讲与辩论、市场营销、媒介经营管理等。大二的课程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到专业的特色,及早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有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多以小组讨论、“实践+论文”的形式来完成作业。课程考核的形式不是冷冰冰的试卷,不同科目的老师会根据执教课程的不同特点,设定一些计划目标或题目让同学们分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专业知识来解答问题。比如社会调查的课程,每个小组都需要完成一个具体的调查任务,形成一份调查报告,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了,才能掌握好老师教的知识。
大二的课余时间,除参加社团活动外,一些同学开始陆续参加大大小小不同的比赛,可能是策划营销比赛,也可能是社会实践调查,总之都是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关系学有个“奥斯卡”级别的全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是公共关系学专业同学操练专业技能、增强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到了大三,除要学习一部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外,主要是学习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危机传播与管理、公共关系伦理与法规、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关系案例与实践、公共关系评估、广告策划与策略等。大三这一年应该说是专业课程最多的阶段。这些课程都是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促使大家产生一些做研究的想法,可以自主地完成一部分学习。到了大四,除了论文,同学们就要思考出路,为读研或求职做准备了。
虽然文史哲、社会科学类专业多多少少都有点“虚”,毕竟学的不是实实在在的公式计算、材料合成等,但是经过公共关系学专业四年的学习生活,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第一类是去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政府等的公关宣传部门工作。会设立公关部的通常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例如宝洁、西门子、阿里巴巴等。
第二类是成为专业的公关人员。较为出名的公关公司有伟达公关、万博宣伟、蓝色光标、奥美咨询、安可顾问、中国环球等。
第三类是进入传媒行业,如广告公司、出版社、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单位工作。这个方向尤其适合偏向大众传播类方向的学生。
院校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南大学、大理学院、中山大学、海南大学等。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具有交叉性强、综合性强、较难驾驭的特点。如何讲好这门课,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又能应用自如,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高校应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借助现代技术等方面来改革“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高校教学;教学方法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无疑都应具备较好的公关能力和素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由此而知,公共关系学这门学科,在提高大学生公关意识、协调沟通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因为如此,国内各个高校纷纷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社会的需要。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沿用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经过长期的公关教学与研究,分析了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目前“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讨论,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其教育思想体现民主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多的公共关系专家、学生和社会组织已经认识到,公共关系的教学培训要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以对丰富、典型的大量公共关系案例的分析研究出发,而不能只局限于公共关系理论本身。所以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鲜明性和趣味性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做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就案例的优点、创意及以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根据学习的公关理论拟定对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关思维方式与习惯,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或者学是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互动,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对公共关系课程的兴趣,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讲学中应多问学生“你可以怎么做”,而不是说“你应该这么做”,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和教材。如在一次授课中,笔者讲到公关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时,就出了一系列问答题,让学生自由作答,给学生以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三、演讲
演讲是一种口头语言表达为主、态势语言表达为辅,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达到感染人、说服人、教育人为目的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艺术。演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增长,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开化、创新。公共关系人员被称为组织的润滑剂,又被称为组织的灭火器,他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基于这样一个考虑,笔者设置了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则调动课堂气氛,缓解学生上课紧张感和疲劳感;二则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三则传承真理,启迪人心,唤起行动。一举三得,效果还不错,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多媒体教学
公共关系学可以说是一个边缘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涵盖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这就需要利用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网络等多种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使公关教学中的相关事物形象丰富。所以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笔者便利用了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使空洞单调的理论形象化处理、视频化编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多媒体速度快,提高上课的效率,学生易于掌握重点、难点;信息容量大,范围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采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有理论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在授课中应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让学生有机会将公关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才能锻炼其公关能力,提高其公关素质。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社交礼仪教程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扮演公司前台如何接听电话,扮演政府办公室主任如何在会议和宴会中安排座位等等,让学生切身表演礼仪,教育意义颇深。
同样,在教学中还可进行人为的情景设置,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公关策划和调查等,如模拟为学校策划迎新晚会、对学校的知名度进行公关调查、学生面试应聘、上门联系业务等。对社会上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可及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在组内对该事件进行讨论、沟通、并拿出危机公关的方案,然后对比各组的方案,评选最优方案,对其给予高度评价,使学生得到鼓舞,从而提高学生的公关应变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如演讲比赛、诚信教育、各种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专题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六、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
课堂教学中,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注意对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教师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所教课的内容,还在于其语言的运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严肃死板,所用的语言毫无特点,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导致教学效果低下,课堂气氛沉闷。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驾驭语言,在讲述时语调起伏,幽默风趣,语言贴近生活,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创造出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效果。
总之,公共关系学虽然引入我国的时间很短,却发展迅速,其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仍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之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学习国内外教学的最新经验,密切结合公关实践,调整、充实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搞好教学工作,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公关人才。
摘要:本文以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工作,对档案部门开展公关活动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析,提出了档案机构进行公关活动的几种方式,即正确定位、主动提供该质量的档案利用服务,举办展览、开展宣传型公关活动,加强交流、打造行业协作的纽带,以此来为档案部门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档案公关公共关系协作交流
1前言
公共关系是内求团结完善,外求和谐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以社会组织机构为主体,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信息沟通手段,协调和改善自身的人事环境和舆论氛围,使本组织机构同各项政策、活动和产品符合于相关公众的需求,争取公众对自己的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在双方互利中共同发展。
自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公共关系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产生巨大的作用,并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公共关系对赢利性组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非盈利性组织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笔者认为,对于档案学及档案行业来说,一方面公共关系具有的协调关系、传播引导等功能在档案行业中同样适用,另一方面,档案本身就可以作为公关活动的手段,将公关的某些手段结合档案本身加以利用,也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档案部门进行公共活动的重要作用
长久以来,档案部门无论是作为文化事业机构,还是企业单位的内设机构,都已经在进行着公共关系活动,只不过没有将其作为具有明确公关目的活动而已。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档案部门也要追求高效益,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引起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2.1 档案部门进行公关活动可以提高社会地位
档案部门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二线部门,经常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保管的却是全社会各行业的重要财富, 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号召大家去主动开发利用。档案部门向来以低调、冷淡的形象出现,如果通过进行公关活动改变档案部门在公众心中的印象,就可以吸引用户主动利用档案,使档案和档案部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便可以得到提高。
2.2 档案部门进行公关活动可以协调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协调关系原本就是公共关系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档案部门在组织内部进行公关活动,协调与同级部门、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周边环境,就可以使人在产生某方面的需要时主动想到查找档案,为档案部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机会。同时,档案部门在资金、人力上有需求时,向上级部门的申请也可降低难度。
3档案部门开展公关活动的形式
围绕着档案部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可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建议档案人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公关活动:
3.1 正确定位,主动提供高质量友好服务
档案部门应将自己的性质定位为辅助性、服务性和一定的参与决策性,虽然档案部门是二线部门,但掌握的本单位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让这笔潜在的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公关活动发挥作用了。
2000年,上海市政府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函,对方某档案馆在函中写到,上世纪初由英国设计的一座大桥将临百年的使用寿命期限,友情提示上海市政府引起注意,适时改造。这封来自英国提醒函让上海人民体会到了对方的责任心和友好态度,这便是档案公关呈现的良好效果。因此,档案部门改变过去被动的惯性,主动提供利用服务既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途径,又可以达到打造良好外界形象的公关效果。
3.2 举办展览,进行宣传型公关活动
档案部门人员时常抱怨不受领导重视,资金申请困难,其实导致这种结果有档案部门自身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不出价值。摆脱这种困境,建议档案部门利用所保管的档案、资料举办馆藏展览或专题展览,一方面可以引起注意,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改善档案部门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员工、增强员工自豪感和组织凝聚力的作用,为组织发展作出贡献,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组织地位。
3.3 加强交流,打造行业协作交流的纽带
如前所述,档案本身可以作为档案部门开展公关活动的手段,如何利用档案产生经济效益是许多档案机构缺乏深究意识的问题。
许多进行科研、生产的单位产生的档案具有保密性,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不能完全开放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可以进行成果转让。科技成果技术转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档案利用服务,许多单位或职能部门在一些具体业务上具有交叉重合性,如果将一些先进技术成果进行转让就可以节约其他单位的劳动成本,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某些单位把成果转让作为本单位创收的方式之一,每年给档案部门下达定量的任务,这不失为一种促进档案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这样,档案成为了同一行业协作交流的纽带,主动提供技术转让可以为本组织赢得良好的口碑,获取更多的无形乃至有形资产。
4结束语
公共关系学的利用范围相当广泛,档案机构应该深刻认识到档案公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深层次地发掘开展档案公关活动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使得档案公关在档案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占得一席重要位置。
摘要:本文针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提出了要根据应用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要求来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要进行一些改革而提出的几点思考。
0引言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公共关系学结构特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其方法,学会抓主要矛盾,并培养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生活现象分析其内在本质的能力。因此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根据应用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要进行一些改革的尝试,重视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和完善“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
首先要明确本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善策划、懂管理、会传播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种人才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从事公共关系的策划、宣传、广告、销售、推广、外联、开发、调研和行政文秘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适用于专业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公司等信息咨询行业。为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拓宽理论深度,增加如公关新闻策划、公关礼仪、公关文案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其次,要调整原有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其对应的学时。
新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版块:原理版块(涵义与特征、历史沿革、基本功能、基本对象)、操作版块(公关调查、公关计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组织版块(公关人员、公关机构)、应用版块(内部与部门公关、公关技术)、实政版块(形象塑造、专题活动、危机处理)。该课程共54学时,具体学时安排见下表所示: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在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其依托,解决办法,专门设置一章来重点讲授。并按以下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
①本课程以形象、沟通、协调为关键词,即强调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形象,方法是传播沟通,实质是与环境的协调,以此为公共关系的优秀内容。②以形象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为思想理念,从而将公共关系上升为一种通俗的、容融的文化,成为社会必需品。③强调公共关系的功能是一种管理哲学。④从文化、学科、活动、职业四个层面阐释公共关系的含义。⑤提出“为公关而公关,不为公关而公关”的教学理念。即可以以此为专业,本课程即提供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技术;不以此为专业,本课程即以其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视角,与环境协调的终极目的提供综合的素质修养和背景知识。⑥为强化以上教学内容与思想理念,赋予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以换角度的思想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强调在信的大海中的注意力、识别性、形象力等公关要素。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比较偏重于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使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公共关系教学团队应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采用启发式、研讨式、训练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措施包括:
①案例教学。除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精选的中外案例进行讲解外,还要收集、积累一批原始案例材料供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实践观摩教学。要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和学习交流,撰写分析报告,并组织多媒体报告会进行交流。比如,组织学生到我市的一些企业进行现场服务与管理的观摩与参观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观摩感想。选派优秀学生到有关系企业做简单的接待工作。选派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旅行社、礼仪公司从事有关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进行现场参观和学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文化,挖掘和整理社区文化,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多媒体教学。公共关系实务的课程要利用多媒体授课,全面使用PPT、电脑投影、胶片投影、实物投影、录像、因特网,音响、印刷品、DV等手段,在同等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大大增加了信息量。④专家讲座。要结合公共关系实务的有关专题,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比如邀请公关专家讲授“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邀请策划人作“活动策划创意经典”的演讲。同时,还请学者与同学们交流。比如可以邀请我市一些教授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等与师生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观看知名公共关系教授的讲座。⑤参观访问。要结合课程的需要,组织学生走出去,带着问题走访政府、企业,了解政府或企业公共关系实际运作的过程。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新开业的宝丰购物广场,到一些公司参观等,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搭建了平台,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被涌泉般地激发出来,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均得到显著提高。
3加强教材规划和建设,多教材组合教学
要以一本基本教材为纲,结合专题性的教材和活页资料,一方面保证了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专题性教材在知识专门化方面的优势。在教材选用上,首先要坚持使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如《公共关系学》(居延安主编),并积极规划、建设和出版系列化的配套教材,要形成以教育部推荐教材为中心,以自编系列化的教材、案例集为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使用格局。
4运用结构式考核方式改革考试方法
公共关系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之外,还要运用结构式的考核方法,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平时测验、期中考评、能力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断革新,如“三分钟主题演讲”,旨在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口才艺术;“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案例的述评、失败案例的思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策划”,通过一些具体的主题模拟策划,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基本原理,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课堂演示,策划实务。其中后两项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在准备大型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时,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分成8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订方案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采访,有的负责摄影,有的负责收集现场资料,有的负责电脑设计与制作,相互配合完成分析报告。在课堂演示过程中,学生们分工配合,有的负责主讲,有的同学负责操作电脑,有的同学负责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成绩除了教师评分外,各个小组推选出评分员参与评分。最后以教师和小组综合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每一小组成员的共同分数。学生们在学习和考核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参与性很强,既检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各个阶段的考核较为均衡地分布在整个学期,从而将学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变为学习全过程的动力。现行的考试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平时占30%,期末占70%。在平时考核中,我们根据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表现、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给出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减少和摈弃那些死记硬背才能回答的题目,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和难度。
【摘 要】通过对实践教学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现状,提出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既要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达到同等重要地位,又要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即实施“漏斗对接教学”法。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实践教学 设计
一、引 言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实践教学环节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公关决策能力和公关创新策划等能力。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由专科层次刚刚升格至本科的院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建成苏北一流、江苏省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多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其中管理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就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而且这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的前一个学期。由于很多学生对未来寄有较高的期望,对自身缺乏科学的定位,还有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产生浮躁心理。针对学生又想学习,又想走入社会进行工作实践的矛盾心理,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得到学生的理解、支持和认同,顺利地组织教学。
通过对学校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了解,发现不少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其应用性;实践教学中缺乏对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来说,所表现出来的是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新知识、新技能理解不够;实践活动无针对性,系统性,实践能力得不到具体的锻炼。因此,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动身、动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定位,正确认识社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使得自身形象得到良好展示,为自身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需要授课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
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应该清楚不能为了实践设计而设计实践方案,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首先要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这就要把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掌握,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最终达到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参加公关活动实践,补充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或难以切身体会及深刻领悟的知识,为学生就业和能力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就是所有的实践设计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性和经济性。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笔者根据这几年从事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的一点经验,摸索了一套的“漏斗对接教学”方案,即“>
1.理论知识的讲授
每一章内容讲解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首先从大方面讲起,即公共关系案例;接着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随后联系书本上这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那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比如在讲述第一章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时,学生刚刚开学,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门新课程,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我选取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和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有的班级有多媒体设备,把这些资料用多媒体介绍给学生,增强视觉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经过对两个案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危机事件发生后,处理方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从中体会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接着就引入正题,公共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公共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随后把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特征、研究对象等内容重点讲述,让学生对公共关系有初步的了解,为下面的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
每章理论讲授完成后,布置一定量的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一部分是上课所讲得重点内容,一部分则是根据重点又引申的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对于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引申的内容要求合作完成,并在作业本上纪录下合作的同学姓名以及合作的内容,最后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经过这一步骤,理论知识相当于又被强化了一遍,而且范围也被缩小了一部分,重点更加突出了。比如在讲述第一章时,理论知识讲完后,第一道作业题是写出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及研究对象。第二道作业题是你所理解的公共关系是什么?现代社会中,组织形象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学生做完后,老师及时批改,在第二次课上(给学生留有时间去查阅资料,一般情况选择理论课结束后下一次课)组织讨论第二题,当然老师一定要把握方向,进行引导或给予启发,不能漫无目的让学生随便讨论。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兴趣与热情,给学生充分的质疑时间、充分的思辩时间,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布置作业以外,每章内容讲述完以后,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较高,否则便会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要求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否则便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虚拟人工化等现象。因此,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要求专心选择案例,老师、学生密切配合,对案例分析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所有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组7~8人左右。小组一经组成,将不允许中途变更,因为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案例提交在章节授课后的一周之内,小组要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将报告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组织答辩。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要分给两个小组,一方面,如果分组太多,牵涉到答辩时间太长,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每一章内容的课时数基本固定,基本理论要占用一定的课时,作业的讨论还要占用一部分课时;另一方面,同一个案例分到两个组讨论出来的结果一般不会相同,这样教师在答辩结束总结时,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为什么案例结果是不同,因为不同的组人员不同、思想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也是多样性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分析方法或分析标准、规范之类的东西,往往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另外,在案例分析时,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每个学生都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理论,通过逐步的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地把问题引向深入。答辩结束后,先由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为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最后老师给出报告成绩。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3.延伸所掌握的知识,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领会知识,利用课堂面授的时间进行《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容量显然有限,这就需要将课堂延伸,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课外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要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以教材倪东辉、鲍娜主编的《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为例,实践内容(部分)如下:
(1)公共关系概述――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学生刚刚开学,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2)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第一章的作业讨论,案例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
(3)CIS战略与公共关系――案例讨论、社会实践。地点①徐州液压配件厂;维维集团徐州总部。地点②徐州地区麦当劳餐厅。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知名公司的CIS战略,让学生增长见识;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收集资料,了解企业的CIS战略和麦当劳的《CIS手册》。
(4)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三、实施效果与建议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始终,在教学中随时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操作性很强,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做到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趣味性、时效性、启发性。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真心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时间、广阔的实习场地和众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好的培育公关能力。比如加大校园开放度;学校主动加强与各资源主体平台的搭建、建立合作组织;加强学校与家长、校友、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强学校和社会、企业的沟通,做到科研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其专业文化素质。总之,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适时争取各种可能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拓展平台。
四、结 论
《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模式的摸索,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主动改变现状,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业务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摘要:PBL是一种基于项目或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PBL教学模式对当前网络全媒体公关时代探索公共关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信息全球化越来越强劲的势态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公共关系在当今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之一,众多学生希望学公关、搞调查、做策划、广泛进行社会实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刻板的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偏少或陈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种现象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不相吻合,也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工作、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科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学医学院首次试行了PBL教学法,该教学模式是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把学习置于项目或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就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或项目作出反应,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作“项目导向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过去PBL教学主要应用在医学教育领域,现已被应用在多个学科的教育领域。[1]
PBL教学模式能够全面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促进学习者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并重点关注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而指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比较权威者的形象,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里去自觉地学习。
2 在公共关系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2.1 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公关问题的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建立在现代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现代营销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随着公关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公关所倚重的手段和方法日趋多元化、现代化和网络化;此外,公关具有塑造组织形象、协同营销和管理的功能。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必须锻炼公关的基本操作和思辨能力、拓展专业视野、深入探讨案例。因此,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如此无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而PBL教学则不同,在PBL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辅导者和推动者,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们通过参与项目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来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2.2 PLB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公关工作中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教学模式建立在精心设计的问题与项目基础上,既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又转化为生动新颖的任务,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获得关键性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学生需要分工和协作,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团队协作技巧,发展分析型和创新型思维能力,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与有效的合作者。
2.3 PBL教学模式为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创造了可能
PBL教学法在进行公共关系学小组建立的时候,可以进行5人左右自愿结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偏好相近的学习者自动组合在一组。PBL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在互动中教师注意尊重学习者潜能的个性化表达,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实现小组的协同发展。PBL教学模式中对问题的解决是开放性的答案,通过学生个人才能在团队中的彰显,使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异彩纷呈,再通过辩论、演讲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独特的自我价值,从而同时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这也会自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教学有效性。
2.4 PBL教学模式提供了灵活的教学评估方法
传统教学法采用终结性评估方法,即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这种评估方法着重于固定知识的掌握,而学生往往期末突击复习,考试结果具有一定偶然性,不利于表现学生实际能力。PBL则采用形成性评估方法,着眼教学过程,跟踪反馈教学信息,比如小组讨论记录、自主学习记录、课堂活动记录等,形式多样丰富,有利于学习者对公共关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3 PBL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思路设计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主角;第二,教师围绕一个完整的现实问题来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去学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然后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问题。PBL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创设一个公共关系问题、分组讨论问题并提出目标、利用所学知识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及总结反思,并对学生进行评价等。公共关系学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3.1 创建公关问题情境
实施PBL教学法需要依据公共关系具体授课情况进行甄别。有些《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例如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历史演进等,采取教师的讲授效果会更好,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PBL的实施建立基础。
从实际教学来看,在通常36学时的学习过程中,安排6-8次左右的PBL教学法较为适宜。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资料,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设置适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选定课程内容,设置适当问题,以问题带动课程教学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PBL教学法开始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设定以下问题,如“请你为某企业的某主题活动制定一个公关策略”、“试分析某产品的危机公关策略”、 “试分析和评价某次公关活动的效果”等问题。
在问题的建构上,教师需要在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和理论基础上,着意选取三方面问题:一是选择社会流行的现象和热点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需要突出教学单元中的重点性、操作性内容,强化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三是要不断引发疑问,例如选择一个较为经典的公关策划案例,不再以传统的全程讲授案例的方式,而是公布案例中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告知公关目标,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批判和创新性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小组用“剥茧抽丝”的方法展开分析,并力图提出个性化、开放性的解决方案。
该教学模式规定教师在依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后,明确学习要求,提前一到两周发给学生,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等的时间,对问题提前进行学习,整合或转化这些资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
3.2 分组讨论辨析问题目标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小组成员数目介于5-7人最好,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5人为一小组,可以按学生意愿自由组合,采取学生自我推荐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确定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角色。由组长组织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应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措施。指导教师在各小组讨论时巡视旁听并予以引导。为了与公关实务接轨,在分组讨论时可以聚焦多种互动形式,如案例式互动、主题探讨式互动、归纳问题式互动等。讨论结束后将各小组的初步解决方法进行初步展示和汇总,并区分哪些是已经解决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间的展示和对比、辩论,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分析视野,形成创新认知。
3.3 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针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各小组根据所领受或布置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查阅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相关知识及参考资料,构思和完善问题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某次公关活动的实际效果,需要进行网上数据的搜集、计算、分析,形成完整的报告;对于某企业的主题活动公关策划方案,则需要分析公关环境、明确公关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形成创意策划思路等等。
通过收集、筛选、阅读、思考、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组长负责将讨论过程、各位同学的任务分工、发言情况及讨论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
3.4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汇报
每个小组做出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采用演讲、展示、辩论等形式,分别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接受老师和同学就各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的提问,之后汇报小组学生需要记录并反馈相关问题。指导教师一般不作负面评价,而只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在实践中这一环节往往最受学生重视和喜爱,也展现了团队意识和个性风采。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对重点信息进行系统性归纳。
3.5 评价与总结
在完成一个问题情境讨论、形成报告、交流汇报后,学生和指导教师将对此次项目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对所创设问题情境是否有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汇报和互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总结;而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展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两方面展开,通常在汇报完毕后学生通过心得体会、报告改进、问题反馈等形式进行自我总结;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以及过程表现评价,力求公平、公正,对同学的学习情况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
4 开展PBL教学的注意事项
PBL教学可锻炼学生们查阅资料、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口头表达、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落实。但是,PBL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4.1 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是进行逐章逐节的讲授,而PBL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不是某一方面的具体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教学体系中提取出相关问题来组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转变,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知识平台的设计者工作。
4.2 教学准备要充分
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际公关能力。但是,该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熟悉《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还要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做储备,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力图带动课堂活跃的氛围和有效教学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专业、本课程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评价
PBL教学要想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学生们必须积极配合。首先,学生们应从确定课题的一开始就积极准备资料,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并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这要求学生们在课堂前需要做比过去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一定会得到增强。其次以小组形式组织团队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要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有学习目标和任务,每位学生的分工必须明确,互相督促,形成书面报告,由组长、教师进行检查。与之相对应,学生的成绩与完成的目标任务之间挂钩,由此才能确保PBL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不至于流于形式。
5 总结
PBL教学模式引起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问题或项目中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才能,让课程焕发出活力。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实施过程中将不断完善PBL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如合理设计公关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等,最大限度地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摘 要:由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现状决定了在《公共关系学》中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践行了教学方法开放、教学环境开放、学生作业与考核开放、师生关系开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践行开放式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心、礼仪之心、观察之心,而这些恰恰是做人做事所必须的。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当代大学生课堂上的思考自主性?开放式教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师生之间“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采取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以课堂教学为原点、以思维为辐射”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探索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及其该教学模式的功用,并对其提出实践性反思。
一、《公共关系学》中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中实行的必然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学科的特点表明,它的发展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稳定的需要,应当具有迫切的现实人文关怀、思考现实人文社会生活所提出的问题,这门课程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2、《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目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现代公关观念,把握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力求达到:(1)掌握人的心理、行为、公关的基本理论及其逻辑联系,以推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在上行沟通还是下行沟通中避免沟通障碍的出现,掌握消除组织沟通中存在沟通障碍的策略,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3)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优秀人才所必备的公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了实现此目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3、《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多年来始终注重学生对静态的公共关系理论及原理的掌握和了解,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满堂灌,从上课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下课夹本离开教室,忽视与学生们的沟通,忽视学生们的信息反馈,结果是教师周而复始地讲,学生们依然搞不清到底什么是公共关系。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被动地听课,老师拉着学生走,学生没有思考的动力。《公共关系学》的开放式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辩论赛、专题讨论、工作情景模拟等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实践策略
结合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授《公共关系学》课程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教学方法开放。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运用“案例教学式”、“专题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等方法,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现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和设想,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究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思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时,利用多媒体穿插进去短片与情景剧,能够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将公共关系礼仪的注意事项以及礼仪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传递给学生,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2、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环境主要是从教学过程来分析的,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不单纯是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它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前,要求学生运用网络、参考书目以及有关资料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不明白或者是不太理解的地方作下笔记;课中,笔者对学生的纪律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随时站起来提出,然后同学们一起讨论,老师再作一下总结,总结也是开放式的,让同学们有思考的空间,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不求统一思想,不求定论,讨论本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样通过课前的准备,再加上课堂中深入的讨论,可以达到启发智慧,勤于思考的目的。同时,还经常组织专题,成立讨论小组,以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辩论的机会,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有时,还结合现实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后,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讨论和交流,深化对当代的公共关系的认识。
3、学生作业与考核开放。在课堂练习或课后思考题方面,笔者鼓励学生答案的开放性,只要是自己思考与体验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答案。同时,笔者还布置各种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各种关系、资源和和机会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进入企事业单位见习等,从而亲身接触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考核方式上,既有书面的,如课后习题、调查报告、小论文,也有口头的,课堂上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课后准备PPT,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从各方面来培养和训练学生。
4、师生关系开放。在课堂中,笔者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观点,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和接受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创设出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问、敢于探讨、敢于发表见解、大胆假设的思考空间。同时,笔者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败,认真发现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三、《公共关系学》开放式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公共关系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笔者认为最终要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问的探究都需要有兴趣之心。古希腊的名医波克希拉底曾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兴趣也是人的本能,老师的天职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之心,至少不应熄灭学生的兴趣之火,带着兴趣之心来学习《公共关系学》,开放式教学才能真正地进行下去,否则还是会演变成填鸭式的教学。
2、培养学生的礼仪之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就是对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关系才会顺利展开。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做到礼待学生,以身作则,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礼的重要,现今的学生,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做不到尊重对方,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在教授《公共关系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礼仪之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之心。公共关系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眼睛,时时刻刻观察生活,随时随地把学到的理论与现实相联系,随时随地找到公共关系的例证。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作为应用型本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笔者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三方面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手段 改革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展开以下讨论。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对于《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来讲,大多数高校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尽管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此外,一般将该门课程设置为32学时,受学时数和教学任务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这对教师来说,为了讲授更多的知识点,相对就会减少课程互动的次数。
(二) 课程考核方式简单
《公共关系学》课程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我院沈阳科技学院为例,即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则以闭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期末闭卷考试通常只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期末突击学习,平时出勤良好,那么期末总成绩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对公共关系这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期末的高分并不能代表该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模式,而这种方式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讲,既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在公共关系教材的选用上,大部分的教材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对实践部分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研究较少,因此,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公共关系学》课程受学时数的限制,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如有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有些知识点要与现实联系可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如新闻会、庆典活动、展会等活动可采用现场模拟的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现场模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我院对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考核方式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不局限于平时出勤和期末成绩,而是要综合评定,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可将考核的内容分为1234,即平时出勤10分、现场模拟20分、方案写作30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40分。平时出勤主要包含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玩手机等行为,平时成绩的设定有利于约束学生,帮助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现场模拟是模拟公关专题活动,以小组(13-16人)的形式展开,需每位组员积极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公关活动的实际操作;方案写作主要包含公关调研报告和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及活动策划所包含的内容和程序;理论知识的考核则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最终考核成绩最好以等级制的方式,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合理设置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生一个主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院可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庆典活动策划及实施过程,如开业庆典、周年庆典、各类文化节和公益活动。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别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实践学时,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摘 要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讲究趣味性、突出操作性、注重实效性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本文由情景模拟在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实施与功效。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
公共关系在知识化、信息化乃至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同时,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当代大学生无论是能力还是学习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新时代的挑战。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这一章节中的应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教学目的
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是“公共关系学”实务部分的一个章节,希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人际交往的艺术和礼节,以便在公共关系工作中更好地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要求同学们掌握公共关系礼仪的涵义、原则、作用与功能,熟悉公共关系个人形象礼仪、服饰礼仪、语言礼仪、会面礼仪、电话礼仪、宴会礼仪、求职礼仪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技巧,了解礼仪的内容、礼仪的类别。①其中,会面礼仪所包含的四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不容易记忆且突发情况数不胜数,对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高。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职业环境以及实际操作的具体场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使事情的发生、 发展过程虚拟再现,使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获取知识并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的操作性较强、趣味性浓厚、非常注重实效性,可以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代大学生,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视角开阔,他们渴望以实践为目的地去学习知识,大部分学生比较活跃,乐于表现自己,这都为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将详细展示该教学方法在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实效性。
2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操作过程
2.1 准备阶段
2.1.1 教师准备
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重点礼仪要点,提示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点,③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组队,将74名学生分为12个小组,自行分担角色。设定情景,并提出要求:虚拟重现接待贵宾参观车间的场景,需体现礼仪要点――个人形象、服饰礼仪、会面(称呼、介绍、行礼、名片、交谈)、宴会礼仪。场地选在体育场,各组自备道具,如桌椅、门牌、名牌、文件袋、名片等。
2.1.2学生准备
按照以往的经验,协商分组标准,快速地组成小队,开会讨论策划书,分担角色任务。按照老师提示的要点,自习理论知识,反复修改策划书,简要地进行排练。准备好所需道具。
在学生准备阶段,教师可提供适当的督导,监督计划的顺利进行,对方案的可行性给予建议,学生也可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请求指导。
2.2 实施阶段
学生提前到达事先规定好的情景模拟场地,小组派代表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各组学生按照该顺序,快速地布置好会场,介绍自己的情景模拟背景以及小组成员的角色任务,以既定的策划书为基础,将事先设定的场景进行“真实”地再现。为不打断学生的思路且不影响后面小组的表现,教师和学生暂不发表任何评论,只是给出一个分数,教师打分占70%,其他小组打分占30%。情景模拟开始前,再次提示学生模拟过程中要突出服饰礼仪、会面礼仪(称呼、介绍、行礼、交换名片)以及宴会礼仪的相关要点,若漏掉了要点将被扣分,若恰当地添加了其它礼仪要点将被加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同学的各种表现,例如穿着是否得体、称呼是否恰当、介绍的先后顺序是否正确、行礼是否符合双方的民族习惯以及动作是否规范、交换名片的顺序及接收名片的注意事项等等,观看其他同学情景表演时要做好记录,以便在总结分析阶段踊跃发言。
2.3 分析总结
学生和教师要分别进行总结,加深公共关系礼仪与技巧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1)学生自评。学生就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对比其他组的相同角色,谈一下自己做得比较出色的地方或者尚且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组内其他角色扮演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2)小组互评。按照不同角色在公共关系礼仪中的具体要求,通过观摩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评定其他同学的礼仪与技巧相关知识的把握、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参与意识等,也可以谈一下其他小组策划书或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可通过小组互评得以提升。
(3)教师点评。在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主要从教学的角度点评学生的表现,如策划书是否涵盖了所有要求的礼仪要点、学生们是否触犯了礼仪禁忌等,既要肯定他们的优点,也要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短处,旨在通过这次模拟训练,增强学生们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注意建立多重评价标准,确保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情景模拟任务,使学生在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④
3 情景模拟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3.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人际沟通能力。情景模拟前的准备阶段,需要队员之间不断地沟通,不断地完善策划书,不断地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和别人交换,最终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剧本;情景模拟实施阶段,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交流。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最终得分是小组得分,需要全体队员共同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在各个阶段,队员间难免会产生意见分歧,大家通过磨合渐渐地学会支持、关心队友,宽容、理解他人。
(3)随机应变能力。情景模拟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随机性的问题,分析总结阶段,老师和其他同学也会现场提问,这些都大大考验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4)组织策划能力。从确定分组、选定组长、讨论策划书、分担角色、现场布置到情景模拟实施,需要多次召集队员开会讨论、多次演练,这对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无疑是一种挑战。
(5)语言表达能力。言语沟通是角色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景模拟过程中,要求学生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语意明白、用词准确、语句简洁、逻辑顺序合理,这在无形之中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6)信息收集与加工能力。在情景模拟准备阶段,需要学生结合平时对职场礼仪的理解,翻阅相关参考书,熟悉教师提示的模拟过程所包含的礼仪关键点,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还要进行分类、归纳、理解、鉴别、抽象概括并表达出来,这恰好也是信息收集与加工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
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近则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远则可以为以后踏入社会储备社会竞争力。
3.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论情景模拟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还是总评阶段,走下讲台的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群体,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具有亲和力,讲授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学生们的表演可以不同程度地展现他们的个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2)丰富教学方式的选择。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可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革,教学方式越多,显然越受欢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尝试,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3)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公共关系学”的实践性较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性较强,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处理“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理论知识也可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革新,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的统一。在整个实施过程,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要坚持学生的“主角”地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角色中。其次,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演只是一种形式,重点不是让学生去表演角色,而是让学生参与角色,体会角色的任务,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最后,要注意其他教学方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并用。理论知识是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才能得到提升,实践过程通过模拟来实现可以节约一定的学习时间和成本,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适当的理论传授教学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基础理论、传播环境、行业实操、对比认知四个维度搭建了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主体,进而从时新性、接近性、启发性、趣味性四个层面分析了课程案例筛选的技巧和原则。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公共关系学理论认为,公共关系的三要素是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活动。当下以“微”见长的新兴媒体手段已成为承担公关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拟以新媒体环境与公关行为的互动关系为框架,探讨《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创新,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如何从学生学习兴趣和行业实际出发,有效筛选公共关系实操案例,由此提升教学效果。
二、新兴媒体环境与公关实践的互动关系
1.公关主客体之间粘性增强
自2010年“微博元年”之后,中国民众开始接触并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中国也逐步进入了一个全民自媒体的传播新时期。“众声喧哗”的传播环境也在不断拉近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的互动频度、深度和广度。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其公共形象得以在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得到更广泛传播,但其言行举止亦会在网络和线下空间得到呈现、放大和监督。而作为公共关系客体的社会公众,则可以通过更有效率、更便捷的途径获取相关组织或公众人物的信息,并对其公关形象做出评价或互动。
2.新媒体拓宽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边界
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公共关系实务常用的操作方式,比如文字传播、实像传播、媒介事件、主题活动等都需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和信息释放,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公关效果。社交媒体、移动智能媒体给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同时也为公关活动客体的细分和传播针对性提供了条件。
3.网众传播赋予危机公关新的时代特征
“网众”指称的是真实而普通的社会成员,因为积极的媒介使用而被“网络化”,与其他真实的人相互联结,他们因认同、爱好、欲望、利益等诸多动机而发起或参与“网众传播”,成为社会行动者。基于新兴媒体的传播语境也带给危机管理新的时代特性,一是面对突发危机,政府、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已很难通过堵、瞒、骗的方式混淆舆论和视听;二是危机公关主体应学会主动和善于应用自媒体,创造性地化解危机,维护公众形象。有研究者通过考察“非典”以来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认为“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主导了公关范式。我们认为,公关主体亟需积极探索社会化媒体传播优势,创造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和意义沟通的条件,从而建立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在危机中沟通、共识和信任的公共关系。
三、创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
1.基础理论:解释什么是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首要任务即是从史、论、方法三个层面出发对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予以教学:一是从史的层面讲解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过程中厘清“公共关系”这个概念的多重含义。二是从通识的层面,教学公共关系构成要素、职能和类型等基础理论。三是从方法的层面,讲授公共关系实践中常用的传播手段,及其基本特点和应用技巧等。基础理论的教学解决的一个优秀问题,即什么是公共关系?对此问题的强化和认知,将为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模拟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2.传播环境:交代公关活动需适应的多重环境
公关活动的开展需要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土壤,并根据不同的公关需求,有人群针对性地开展传播活动。传统意义上“以纸为介”定义下的阅读已被数字化和“读屏”习惯所颠覆和改造。自媒体传播意味着信息生产“去中心”的实现和信息传播效能的无限释放。与传媒环境相应适应的是公众媒介使用习惯和兴趣的转变。因此,公共关系课程,不能单一停留在新闻稿撰写、常规新闻会等传统手段的理论教学。很难想象,面对喜欢观看网络直播、使用弹幕视频和二次元动画的“御宅族”,这些传统公关手段会发挥多大传播功能。公共关系课堂内容亟需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公共关系传播环境的现状和特性,以供学生在从事公关实践时开放视野、明确方向。
3.行业实操:掌握如何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训练学生采取适当、有效的传播手段,达成公共关系实践目标,是《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是组织开展模拟训练。例如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归为不同企业的公关职能部门,并为其设定突发危机事件,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应急公关处置,并对后续公关处理进行系统安排。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并发挥其创意思维和能动性,体验公共关系行业的魅力。二是邀请从业人员进课堂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借助其讲述,在较集中的时间内对公关部门组织架构、日常工作、危机管理和媒体关系等相关问题建立起系统认识。
4.对比认知:判别公关、广告和营销的异同
公关、广告和营销三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性质上的不同。但是,目前行业中的许多公关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逐渐在主营公关业务之外,涉足广告、营销等领域。正是因为三者之间关联紧密,且在行业实践中走向聚合,《公共关系学》的课堂教学有必要专门就此问题作以详解。值得一提的是,课堂讲授中还应将“炒作”或“做秀”这类现象与公关、营销、广告等概念加以区分。公共关系或社会化营销的手段可以不断创新,但应顺应社会主流价值选择和道德观念,避免引发不良社会反响。
四、课程案例筛选的技巧和原则
具体结合到此前分析的媒介环境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信息接受兴趣等,《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案例的筛选应着重从以下四个角度予以考量。
1.时新性
移动智能传播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新闻类APP的信息推送会把即时发生的新闻主动伺服给受众,快时效的传播把“新闻”变“旧闻”的效率提高了。同时,受出版周期的影响,教材中使用案例的更新较慢,多年前的案例或学生不熟悉的案例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因此,课堂案例的筛选要重视其时新性,以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的信息接收兴趣。比如2014年10月,总理访问德国期间在当地逛超市、送象征中德合作的“鲁班锁”给默克尔等亲民举动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笔者在讲解“政府常规公关”这一理论点时应用了该案例。因为事件发生不久,所以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仍在,学习兴趣由此而来。
2.接近性
接近性指的是案例相关信息在地理、心理、情感、利益、年龄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从而引发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熟悉感和学习兴趣。比如201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西南科技大学校组织了一场名为“青春的律动”的快闪活动。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令西南科大名声大噪,“五四快闪”队伍更受邀赴湖南卫视录制节目。媒体传播帮助西南科大在公众中树立起了积极、创新、包容等外部形象,是组织机构利用策划活动和媒体传播进行公共关系维护的典型案例。课堂上结合该案例的视频、图文材料,对公共关系学的具体概念进行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启发性
启发性指的是该案例能够引发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对比观察近似的案例或公关事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创造性地提出该公关实践的优点和不足。比如“危机公关管理”一节的讲解中,笔者在课堂上引入某地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公关处理进行分析,并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近10年来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对其进行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有关危机公关的理论重点要点,而且能够梳理出10年来政府(组织机构)危机公关跟随媒介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和进步,能够具体指出哪些公关措施仍有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趣味性
趣味性一方面指的是案例涉及的从事公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尤其是公众人物的公关活动部分。中外文体明星本身就是大学生热衷和关心的兴趣范围,把“名人”的日常活动从公共关系的角度予以讲评、分析,较容易引起学生的互动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有的公关主体善于使用最新媒介平台帮助实现公共形象维护。比如有人通过“小咖秀”、“秒拍”等娱乐视频软件塑造幽默形象;有人通过微博晒图、写段子等做法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喜爱。而这些新兴媒介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接触率最高的信息渠道。因此,趣味性还应当体现为结合公关主体的媒介使用活动,分析其公关活动的特点和效果,在教学互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新兴媒介从事公关实践的要领。
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时,兴趣永远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兴趣教学法,如游戏化教学、对话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不但优化了教学方式,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就以《公共关系学》为例,对其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其教学现状,提出了兴趣教学法的可行性建议。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除了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事件。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手段还采用“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教学方法还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等,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一、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现状
(一)灌输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学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就教材讲教材,缺乏生动性,理论性的环节占大多数;在讲授时 ,主要进行知识的介绍,即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单向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考上的惰性,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扩展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如学生逃课、即使不逃课,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交头接耳、上课睡觉、玩手机等不良现象。
(二)学生实践能力差
实践能力主要指知识的转化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公共关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在课堂上学生也不会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提出任何的疑问。纠其原因发现,老师主导性的教学方式,加大了跟学生之间的距离,很多学生不敢提出疑问。并且老师只重视“填鸭式”教授理论知识,从不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互动,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弱。
二、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其教学目的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交给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巧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置公关关系的场景,为每位学生安排角色,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公关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如设置一个学生求职的场景,安排学生扮演公司的某个职位角色,让学生亲自参与人事招聘过程,在参与过程中,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声文并茂等特点,多媒体就象一个“魔术师”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较之教师的讲解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内容,比如制作PPT、将教学内容做成图片、影像以及动画等方式,向学生进行传授;也可以下载相关内容的视频,如可以下载 《公共礼仪》、 《社交艺术》、以及《商务礼仪与公共关系》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改变其主导着的角色,以组织者和辅导者的身份,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话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对话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对话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言,畅所欲言。其次积极的向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无论答案准确与否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最后允许课堂自由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保证了教学质量,还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由此可见该课程的设置,在学生未来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国目前《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呆板无趣,还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里,纠其原因才发现是由老师的教学方法导致的,因此必须应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兴趣。如可以采用巧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也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公共关系学》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