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8 11:2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组织行为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组织战略调整期的组织结构变革
我在所主管的产业园工作中,在组织战略调整期的组织结构变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是:公司原来是一较大规模的的石油化工企业,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企业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在公司已从原有的小炼油、小化工企业逐渐转型成小油头、大化工,尤其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公司发展战略已转向大型、国际化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员工人数也翻了将近一倍。变革前组织结构和总体战略已出现不匹配和不平衡,管理中存在部分混乱现象,工作出现滞后,不能跟上公司节点要求,由于工作专门化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相互冲突,影响工作进展,有时甚至出现1+1<2的桶板效应,因此组织结构变革已势在必行。我对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为调整而调整,而是在寻找、选择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沟通效率、激励员工参与公司建设。
从组织行为学理论分析:组织结构是管理人员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组织目标是由组织的总体战略决定的,因此,组织结构应该服从组织战略,如果组织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组织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支持组织战略的变化。当企业制定了战略后,企业各部门就要按照这个战略构建实现这个战略所需的组织结构,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就无法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战略能指明企业经营的方向,战略的本文来源:文秘站 //制定决定了企业以何种形式来发展,如果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不协调时,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反过来看,公司以前是一较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调整以前的组织结构近似于组织设计中的机械模型,其特点是工作的专门化、广泛的部门化、高度的正规化、集权式、严格遵循命令链、有限的信息网络(主要是自上而下式的沟通)和基层员工几乎不参与决策。高度的正规化使员工以完全同样的方式投入工作,从而保证稳定一致的产出结果。公司有明确的工作说明书,如操作规程,有大量的组织规章制度,有对于工作流程的详尽规定。公司员工由于工作的专门化而得到十分规范的操作任务,无需考虑其他行为方案。公司一般将任务根据职能部门进行组合,集中权威,控制跨度窄,通过命令链进行决策。当时的优势是,以前公司是一石油化工的单一生产型企业,创新程度小,这样的组织结构能够确保以高效方式进行标准化的活动操作。通过把同类专业人员配置在同一个职能部门中而实现规模经济,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员与机器的重复配置,员工有机会与自己的使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且,这种结构形式对中低层管理者的要较低,也因此节约成本。在组织中广泛存在的规章制度代替了管理的决策自主权。由于实行标准化操作,再加上高度正规化的经营,使得决策可以集权化。因此,对员工来说,只是参与正常生产,并不太需要创新能力和决策经验。员工们遇到的问题多是他们平时碰到过,而且解决该问题的程序化规则已然存在,所以当时的组织结构非常适合并促进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但随着公司战略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出现不适应组织战略的倾向,因此在现阶段,按照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经公司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对公司原有的组织机构变革,设立了八个行政职能部门,成立了产业园项目指挥部,并在指挥部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包括总项目办、总采购部、总施工部、总控制部、总安全部;同时,产业园指挥部下设六个项目部,包括××联合项目部、××项目部、××项目部、××项目部、××项目部、pc项目部。整个公司以矩阵方式运作。变革后有效地实行了两种部门化形式的融合――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一方面职能部门化把同类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所需人员数目,在生产不同产品时可以实现具体资源的集中和共享。另一方面,产品部门化协调更有利于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使他们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完成任务。因此,矩阵结构的实行突破了统一指挥的框架,与产品有关的各种活动都有着清晰的职责范围。由于目前公司在建设阶段,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较复杂又互为依存,所以这种组织结构大大改善了各种活动之间的协调,不同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而频繁的接触进行更好的交流,达到更高的灵活性,组织中的信息能够更迅速地到达需要的人员那里,也避免了组织成员只忙于保护本部门利益而组织整体目标的现象。另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即是有利于公司对专业人员进行高效配置。矩阵组织不但为提供了最好的资源,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办法确保这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因而,它有助于实现公司规模经济的优势。
虽然在组织结构的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来自组织成员的阻力,但通过教育和沟通,部分持反对意见的人被吸引到公司组织变革过程中来,一些人在压力下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通过解冻现状-移动-重新冻结后,组织结构变革取得较大成功。变革后,给员工提供了较大的活动自由,集权化程度降低,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和积极性都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对工作有了极大促进。
随着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的组织结构仍将随着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变化,如随着公司的跨国经营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有可能会用无边界组织结构补充。总之,组织战略、规模、技术、环境的不确定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公司战略的调整,以便有效地参与竞争,逐步发展壮大。
1.设计关节”概念提出
由于设计师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心理和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导致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顺畅,因此有必要对设计师在和其他部门交流过程做出心理和行为上的研究。本文基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提出了“设计关节”概念,试图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关节”主要由以下五个原则构成。
1)基本事实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合作交流时,通常会遇到下面等情况:其他部门会认为设计就是美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因此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经常处于弱势,这样会导致即使设计部门提出的观点是对的,其他部门也不会去听取,从而导致设计部门一味的妥协。双方进行沟通时,应遵循基本事实。基本事实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需要建立在企业的经济基础、工艺水平、生产条件的基础之上;(2)设计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3)设计必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市场规律及相应的指导方针、设计准则的要求[5]。只要在符合基以上本事实的情况下,设计师应该坚持自己的创意或思想,而不是一味的妥协。
2)语言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生活和组织运行中,个人和组织都需要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相互交换信息,特别是设计师的思想和创意,更要通过语言沟通来实现的。然而,大部分设计师精于视觉形象沟通而不善于语言沟通,颇影响思想和创意的表达。设计师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专业背景、思维方式,心理和性格等的明显差异,沟通起来就会存在明显的障碍。因此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交流与合作时,必须注意用语言的沟通,应遵循以下原则:(1)换位思考。俗语说,要想知道,打个颠倒,说的便是人与人沟通时,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只有换位思考才能产生同理心,才能发现交流双方的需求,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方,提高沟通的成效。设计师往往自我意识很强;并且要其他工作人员理解的都是概念,思想,创意等比较抽象的事物,这些比陈述一个基本事实更加难以理解,因此设计师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运用换位思考的原则使他人更好的理解自己,提高沟通的效率。(2)创造正面的氛围。由于设计师以前的学习环境和现在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部门员工来说比较松散自由,因而会形成松散、倨傲的性格,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这种性格往往会导致不友好的沟通氛围。因此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应该注意语言的亲和力等因素,尽可能创造正面的交流氛围,提高沟通效率。(3)多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与别人交流时要多听,少说。但是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大多数设计师因受的教育原因,往往不善言辞,常常将自己的设计通过效果图展示给别人,让别人自己理解,语言的交流较少。这对于交流的有效性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设计师在与别人交流时,不光要靠草图、效果图,更需要要多说,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这样必然提高沟通的效率。
3)态度沟通的目的在与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使事情能够顺利的进行。在任何组织中,态度都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工作行为,良好的沟通态度会产生良好的沟通行为,相反,不好的沟通态度会产生不好的工作行为[6]。据统计,态度占沟通成败的60%,技术和口才只占40%。在工作中,经常有同事反映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不好沟通,究其原因,主要是沟通态度有问题。因此设计师在与他人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态度。良好的沟通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包容包容就是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沟通时,要学会包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接受和让步,这样此才能和和气气地继续合作。(2)尊重尊重就是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沟通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尊敬对方,只有尊重对方,对方才会尊重你,沟通才能顺畅。
4)情绪和心境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积极的情绪总是会让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主动接近,会使双方更多产生互相接近和合作的可能,从而有利于群体的和谐氛围形成。心境的形成是由相同或相似的情绪积累产生的,积极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积极乐观的心境,消极的、负面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心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设计师尤为重要。因为设计师从事的是创意性的工作,注重灵感和发散思维,但是我们都知道,灵感和创意并不是随时都会产生的。因此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没有创意和灵感的时候,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进而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和心境,这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和心境对于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交流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设计师在与他人交流时,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以保证沟通能够顺畅的进行。
5)选择性知觉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有高度的选择性,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去听信息,即在接收信息时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和选择性记忆。设计师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当中,会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经验、背景以及个人观点选择性的去获取信息。并且在信息解码的过程当中,还会把自己的观点、期望和兴趣转化为信息的一部分。因此设计师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要适当注意克服选择性知觉,全面客观地接收沟通对象所发出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设计关节”理论模型及内容
基于以上对”设计关节“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人得出的“设计关节”的理论模型,它是从设计师心理和行为的角度对于设计师与其他部门合作时所遇到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如图1所示:图1“设计关节”的理论模型首先,它将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交流所要遵循五个原则:基本事实、语言、态度、情绪和心境、选择性知觉罗列在一张图表上,将问题可视化,然后每个原则用从0到9九个数字分段,用以表示设计师的完成程度。5个数值的连线所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设计师的总体交流水平。每次设计师与其他部门交流完以后,都用此图表来判断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单个原则的完成值通过读取图表上的数字可以获知;总体的交流效果可以通过图形连线围成图形的面积得到。反复使用此图标,可以看到设计师长期的交流效果,从而改进设计师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水平。图2设计关节理论模型图使用图例1图3设计关节理论模型图使用图例2图2所示,设计师基本事实完成度为7,语言完成度为3,态度完成度为7,选择性知觉完成度为8,情绪和心境完成度为9。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设计师在与其他部门交流时,语言的使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设计师的情绪和心境处理的很好;通过5个数值连线所围成的图形面积可以看出,设计师的总体沟通水平不是很好。与图2相比,图3所显示的设计师的总体沟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结论
优秀设计的产生,需要多部门紧密的沟通和合作,这就好比像人的骨骼系统,单块骨骼再好,但是骨骼与骨骼之间关节连接或旋转不流畅,人也不能正常行动。设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不尽如人意,就像是人的骨骼关节衔接或旋转不流畅,就算设计部门能力再强,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因此本文提出“设计关节”的概念,并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构建了“设计关节”的理论模型,供设计师与其他部门交流时作参考。“设计关节”包括基本事实、语言、态度、情绪和心境、选择性认知,并且每一原则又做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纳,以期望对设计师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会有所帮助。
作者:仉春辉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助教
摘要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现实要求,本文以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从分析课程特征、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探究。
摘要:组织行为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管理学科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管理学科教育更多地把把握系统理论知识、练习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为例,我们积极进行了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课程特征、明确教学定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搞好课程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分析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探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猜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具体来说,这门课程有以下特性摘要:
第一个特性是综合性。以其内在构成来看,跨越了多个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探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这些知识是教师搞好课程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
第二个特性是权变性。由于组织行为学的探究对象是人、人和人、人和组织,而有关人的学问往往比较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和技术性学科通过公式、定理、程序解决结构性新问题有很大不同,同样的管理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同样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管理行为造成,所以,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权变思维。
第三个特性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管理者对员工的猜测、引导和激励都依靠于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把握并实践这种互动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多是翻译版本,尽管国外的科学探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依托国外情境获得的探究结论在中国的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教学的内容构建在国外探究的成功体系之上,系统介绍国外相关探究结论;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转化可体现国情、反映最新实践成果的本土化探究项目.以实现国际前沿理论的“软着陆”,使内容更加适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一方面选用了国际公认、被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由美国教授加里·德斯勒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9版作为教材,同时又选取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剑峰编著的《组织行为管理》作为参考教材。
2.切实做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
鼓励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始终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英文水平是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国际管理接轨、成为一流人才的关键,采用双语教学正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能促进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两种语言来组织课程体系,一为展现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二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专业化技能。除了选定了英文教材之外,我们还给学生预备了大量的诸如Disneyland(美国迪斯尼乐园)文化分析等丰富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
3.扎实做好特色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
注重和行业的联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211工程”大学,我校以服务电力工业为目标,培养电力企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大力进行了特色案例组织编写工作。在教学内容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许多具有电力特色的案例,诸如国外闻名的跨国公司、电力行业的巨头ABB公司的战略设计案例等,并结合教师自身参和过的企业科研项目,创意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相关案例,力求培养和行业密切相关的管理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合格的管理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熟悉自己和熟悉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实战技能的增强。
1.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把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和课堂实践。因此,在开课之初,教师就和学生约法三章摘要: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动。教师充分相信每位学生,走进课堂的学生就意味着已经阅读了教材、辅导材料和案例,没有认真预备的教师将扣除学生平时成绩的得分。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新问题、带着思索来听课并主动参和课堂讨论,课堂效果非常好。
2.鼓励团队学习,以团队表现作为评分依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仅有精神激励是不够的,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挂钩能够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我们采用了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对于大部分已经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大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等额的案例讨论小组,每次作业都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案例陈述,案例的分析和陈述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小组的成绩,只有小组的团队成绩高,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
日常的案例分析是考察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一制定了案例分析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对案例汇报的评价有客观依据并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
该评分标准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成为学术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职业化素质的管理人才。
案例汇报的评分主体也进行了变革,评分依据一个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评判,另一个是没做案例汇报的其他几个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学生之间相互测评,十分认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开展性格测试引发学生自我思索
开展性格测试等和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自我反思。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喜好、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猜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摘要: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冒险性测试、权力和影响策略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国际文化智商测试等。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把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进行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寓教于乐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和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和能力。在讲授到组织行为学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我们采用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充分地心得文化差异的实际效用和跨文化管理的艺术性,学生们的参和热情都非常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观察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映,引导学生思索权变要素在管理中的运用。我们在课上共采用了两次情境模拟摘要:一个是决策练习;一个是传销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参和活动中把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5.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案例教学不仅是国际上公认且通常采用的管理学科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育部对管理类教育明确规定的必选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框架提高分析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帮助学生搭建组织行为学宏观层次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我们分别从组织战略、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几方面结合经典案例进行讲授,所选择的案例坚持了以下原则摘要:启迪聪明,契合实际,电力特色。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启发性,学生参和积极,见解各异,思想碰撞之时有很多好想法、新思路都迸发出来。在每次学生做完案例报告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对案例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讲解,给出学生一个导引,一种点拨。
6.建立多媒体教学的职业化标准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是我校对教改课程的重要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述方式和职业化素养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力求为学生树立职业化的标准。教学内容要求简明扼要、职业特征鲜明、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方式力求灵活多样,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努力做到每一次课都能给学生视觉上、听觉上和知识上的营养大餐。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外企业应用激励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本论文首先对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的发展现状和意义做了阐述,随后针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企业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激励体制。
关键字:效绩考评;双因素分析理论;团队精神;员工成就感;
一、激励机制概述:
1.2激励机制原理:
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1.2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应付经济危机。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
本论文通过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各自的激励机制做一个分析,比较中外企业对于激励机制的不同运用。
2.1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
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图表是最好的工具,哪些人应该得到奖励,哪些人应该打道回府,一目了然。奖赏对员工而言,不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象鼻子碰着玻璃而穿不过去那样,他们能得到他们应得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都是必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GE公司鼓励鼓励他们在工作上相互竞争,但不要有个人恩怨。韦尔奇的做法是将奖赏分为两个部分,一半奖励他在自己的业务部门的表现,另一半奖励他对整个公司发展的贡献。如果自己部门业绩很好,但对公司发展不利,则资金为零。
韦尔奇一向鼓励员工勇敢地展示自己,谈出自己的看法,争取上司的赏识。“我希望员工能充分发挥潜能,提出他们的建议,而我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这样员工们给我的将是许多建议和计划,我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这个想法,但那个主意非常好"。这样的交流更有创意。”在今天GE的各个部门,每当公司取得一些成绩,他们都会把生产线停下来,大家一起出去庆祝。GE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一张"通用电气价值观"卡。卡中对领导干部的警戒有9点: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以及适应全球化。这些价值观都是GE公司进行培养的主题。也是决定公司职员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2.2联想集团:业绩为重
联想是一个以业绩为导向型的公司,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联想现在许多高管人员其实在公司工作时间并不长,能从普遍员工升到最高管理层,原因不是跟谁有什么关系,而是全凭业绩。为什么外企一些有相当级别的管理人员愿意到联想工作,就是看重了这一点。不同层次的人员收入不同是很自然的,但联想的干部没有贵族化的倾向。
联想的干部比例适中,中级以上管理人员有200多人,而公司全部员工有1.1万多人(其中职员约5000人)。其实联想每一个事业部的规模,都相当于一个中型IT企业,这些管理者得到的收入高些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从薪酬结构上看,固定工资部分,经理层跟员工层的差异并不十分巨大。联想员工的收入分为3块,固定工资、绩效浮动和年底分红,在一个以业绩为导向型的企业里,员工的收入是跟其贡献直接挂钩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是20%的人才创造80%的财富,对这20%员工的薪酬当然不能少了。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人才争夺很激烈,争夺的焦点就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可以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
在联想,普通员工并不是只有做管理人员一条升迁之路,不做经理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技术骨干的待遇与相应的管理者的收入没有差别。今年年底之前,联想要完成能力评介体系,要让公司的各级管理层知道每个员工的能力如何,其社会竞争力处在什么水平,是否达到了人岗匹配,是不是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这项工作可以达到3个目的:公司清楚员工的能力水平、主管清楚手下人员的能力水平、员工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不造成人才浪费。
为突出业绩导向效果,联想在业绩考核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员工在考核后进入最后一个层次,就进入了末位淘汰区。所以,不论哪一层次的人都有压力,中层管理人员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考核时排在最后,就会成为不合格员工。联想还培养了后备干部,对于被淘汰的人所在的岗位,马上就有人可以顶上,这是一个合理的闭环。确实,在IT企业必须每个人都时刻要有危机意识,不进则退,跟不上形势就要被淘汰,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
三、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制度上的联系与差异
3.1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制度上的共同点
在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员工的业绩考评制度。两家公司都是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起来,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所不同的是,GE公司更偏重于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联想集团则是力争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力争做到人尽其用,不造成人才浪费。
3.2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机制上的不同点
3.2.1概述
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两家公司在机制上也有不同的侧重。因为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所产生的排序也不同,详见下表:
3.2.2外国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
作为外资企业,GE公司就十分注重培养员工个人的成就感,以员工的满意度为工作重点,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公司的这一体制正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具体体现。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即保健因素),而后者通常是由工作本身所产生的(即激励因素)。员工在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感,得到的认可和赞赏,都属于激励因素。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使员工意识到他们有潜力不断进步比制定目标更重要。因为只有当员工发挥了主动性,为公司出谋划策,才能使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要让员工明白他们是受重视的,以及他们对于公司的重要性,GE公司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GE价值观”卡就是这一理论很好的应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民主,开明的公司工作,GE的这些制度使员工们感觉到他们是一个成功团队的一部分,同时自己也为着这个团队的成功献出的每一份贡献也都是可以预见的到回报的。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够给员工以很大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2.3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
作为国有年轻的IT企业,联想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以效益为主导。同时,由于集团员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较轻,年轻职员的自我意识通常都比较强;所以联想在组织结构上淡化领导层的贵族化倾向,强调每个员工的公平发展。例如不做经理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联想集团认为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是建立了适合自身的激励机制,使得联想集团在国内IT行业中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
通过以上的研究,不难发现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因为企业的性质各不相同,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体制,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日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优秀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4)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5)目前,组织行为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我们应当根据我国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西方的组织行为理论,并结合我国有关的儒家文化思想,创新出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用以推动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日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优秀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4)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5)目前,组织行为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我们应当根据我国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西方的组织行为理论,并结合我国有关的儒家文化思想,创新出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用以推动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目前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的误区,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于企业管理的应用意义阐述基础,论述了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一、前言
组织行为学作为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取心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综合知识对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和指导。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员工行为和需要以及群体关系,为企业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升员工工作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积极应用,对于企业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并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引入在我国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领域已经有不断时间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意义并逐渐应用于员工行为管理,但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其实,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企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管理应该首先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根据调研所知的员工信息实现企业岗位和员工能力之间的科学匹配。
(二)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不够重视
我国的大多数国企和中小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起步时间都比较晚,因此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都不够。对于国企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终生制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员工只要进入了企业编制以后根本就不会担心因为工作业绩差被企业辞退,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员工毫无激励作用因此企业效益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传统管理方式之下难以充分考虑员工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提供的条件和员工需求之间难以平衡导致工作岗位和员工能力不适应、缺乏完善的工作晋升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为企业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甚至成为企业发展之路的潜在障碍。
三、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员工公平感
实际上,组织都是由群体和团队形成,而群体和团队则是由不同个体的成员组成,所以在群体和团队当中公平感的存在非常重要。假如群体或团队中的个体成员感觉组织缺乏公平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这些个体成员工作积极向和效率降低,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员工愤然离职。但是公平感并不是一些企业管理层片面的认为薪资公平。现代企业管理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更关注不同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在企业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当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并且工作付出得到了公平对待时,其实很少会因为薪资原因选择离职。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提升员工公平感,才能确保员工积极并心无杂念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组织凝聚力
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以组织高凝聚力的发展作为基石,因此大部分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华润励致公司成都分公司曾经在招聘的时候,大版面的招聘广告中对员工要求之一就是“团队”。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其理论精髓应用就是“人本意识”的管理发挥。凝聚力来源于人心的一致,来源于精神的汇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代管理满足了员工的人本需求,因此有助于现代企业提高组织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高绩效和高生产率。
四、组织行为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工作态度
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员工的不同性格特征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又直接关系着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避免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如果是员工对工作拥有较高的责任感以及组织归属感,那么通常都会和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发生抵消作用。擅长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管理者会充分意识到这种矛盾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让员工的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得以平衡并和谐存在。所有的管理行为,如果能够建立在对员工真实需求和性格特征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对其工作态度的客观分析识别和客观判断基础上,通过对员工组织行为的有效管控才能为企业留住更多人才并让人才尽心服务于企业。
(二)根据员工不同特点和情况进行工作安排
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才可以预知员工在特定环境下有可能采取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据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员工的性格特征可以从外向型、宜人型、稳定型、开放型、责任型这五种不同类型进行描述。几乎每个员工都具有这五种类型性格特征,只是不同个体对于不同性格特征类型的表现强烈程度不同。不同的性格特征适合的工作类型也各不相同,而且性格特征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中的效率产出。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提高企业竞争力
任何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培养知识性的管理者,通过企业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现代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持续学习让员工在学习型组织中有效学习企业内外知识并获得知识共享资源,更有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员工的认知实施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应该随时反思实践效果并引导员工针对实践中的错误行为反思原因并加以改正,但需要注意避免让员工担忧受罚。
(四)管理过程中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一些员工可能支持也有一些员工反对,个体的性格差异下的不同态度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而员工的组织行为差异化个性表现包括压力和压力来源。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工作时,员工经常会因为产生一定压力于是情绪失控,这样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挫折感和焦虑感。但是如果面临压力的时候感觉自己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可以顺利解决问题,那么压力反而会变成动力取得成功。
(五)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力度应该取决于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虽然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重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但不能贪功冒进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本企业状况指定计划按步骤有序展开应用实施。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不代表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应用,这样才能让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发挥最大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企业管理提高绩效不但是新机遇也同时是新挑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协调企业组织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竞争公平性有效激励员工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敏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企业、政府机关等组织,其工作对象主要是组织外的人群,而高校的工作对象却是组织内部的成员,这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特征。另外,不论是教师,还是高校的学生,都属于高智商人群,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扬个性、表达利益诉求等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人员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组织的行为从个体上看是理性的,而从组织整体上看可能是非理性的,组织的秩序不是井然有序的。
目标多元化。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有意图地寻求达成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目标是组织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这种观点是针对理性系统而言的。对于自然系统或开放系统而言,组织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不同目标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而且目标的表述可能是含混不清的。组织目标发挥的可能不是认知功能或动机功能,而是一种象征功能,为组织成员的活动提供合法性的辩护。高校显然是一种开放系统,其目标具有多元的特征。从形式上看,大学的功能通常被表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些似乎都是明确无疑的。然而,实际上这些都是笼统的、口号式的宣传用语,不具备可以操作的标准,很难以此作为具体行为的导向。对于企业、军队等类型的组织而言,含混的、不具有操作性的目标被认为是不能容忍的。然而,对于高校而言,目标的含糊、多元是常态的、合理的。
结构松散。在理性组织中,组织内部的要素是按照达成目标的要求设计的,各个组成部门之间既分工又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既不能缺少某一部门,也不能存在多余的部门。然而,高校的组织结构却是相当松散的。高校的工作材料是专门化的知识,学科与专业是其构建组织结构遵循的逻辑,这决定了高校的组织结构是松散分裂的,在高校内部存在着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王国”。院系是基于学科或专业而建立的,专业知识的本质决定了不同院系之间很少有工作上的联系,每一个部门都有其存在与发展不证自明的合法性。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指出:“它们(高校)的机构部分具有不同寻常的首要性,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自由朝不同的组织方向发展,由各个领域推动前进。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影响是有限的。……大学和学院这些实体是如此多样和分裂,以致我们不能按照上述模式(理性组织)去理解它们。”②
深深受制于环境。所有组织都植根于一定的环境,但不同组织受外部环境制约的程度不同。组织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组织能够在社会大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拥有丰富的权力、物质等资源,那么组织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就较弱,反之则易成为其他组织的附属。高校远离政治活动、物质生产的中心,总体上处于社会大系统的边缘位置,必须依赖政府及其他组织提供的资源才能生存。因此,高校的发展尽管要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但高校的自主权往往沦为一种理想,高校的管理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影响。
由高校的组织特征可知,高校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应是民主管理。民主是一种普世的政治理念及制度,民主管理的要义是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体现多数人的意愿,它具有一套能够表达多数人诉求的制度和程序。与其他的管理模式相比,民主管理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广泛的群众性、一定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以及一定的独立性上。③作为学术组织,高校的民主管理有自身特定的指称。有学者认为,高校民主管理主要由教职工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活动原则的民主化、学校管理过程机制的民主化等三个要素组成。④具体地说,高校民主管理的关键内核包括:管理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而不仅仅是少数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学校的公共事务,特别是关涉所有成员利益的重大决策,而不仅仅是学术事务;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高校的健康发展及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民主管理应成为高校最普遍的管理方式,这是由高校的组织特征决定的。从组织的人员构成看,高校的参与者庞大、复杂,利益群体多样化。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高校不能过分依赖刚性的行政管理方式,而应该强调民主管理,让管理工作充满人文关怀,重视柔性管理的价值,使管理在公开透明的协商过程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人员构成复杂的高校能够有效率地运行。从组织的目标看,高校目标的多元决定了民主管理对高校是适切的。多重目标需要由不同的群体去完成,含混不清的目标需要实际承担者在工作中适时把握,动态变化的目标也需要实施者在具体工作环境中合理地阐释并付诸实施。因此,高校的管理应给予一线教师与学生充足的决策空间,赋予必要的权力与资源,让他们在面对实际工作时能够自主地做出合理的决策与行动。
从组织结构看,高校是结构松散的组织,其中每一个部门的存在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具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只有该部门的内部人才能真正理解其工作的性质,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因此,院系等基层单位必须拥有必要的管理权限,对于本部门的事务拥有决策权。在校级层面上,凡与教职员工关系紧密的重大事务,以及涉及学生培养的事务,均应广泛听取各个院系、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从组织的环境看,高校能否实行民主管理,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意愿。高校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要实行民主管理,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合适的条件。在我国,政府是高校主要的经费提供者,它也决定了高校对社会政治事务以及其他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可以说,高校能否实行民主管理,政府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主管理是高校高质量办学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距离民主的要求尚远,制约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行政权力泛化。权力是左右组织运作与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作为组织,高校必然需要有保证日常运作的行政系统,行政权力不可或缺。同时,高校又是学术组织,教师、学生是完成组织使命的基本力量。因而,学术权力在高校中不仅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且理应是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权力。然而,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中行政权力强大,几乎垄断了高校事务中各个方面的权力与资源,成为支配高校运转的主要权力,行政人员成为支配高校的优秀群体。行政权力在本质上与民主治校有相悖之处,行政权力泛化是阻碍高校民主最为明显的因素。
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权力与利益天然地存在着密切联系。霍布斯认为,“权力是一个人为取得未来具体利益的现有手段。”⑤高校结构松散,众多参与者有着不一样的利益诉求。在我国高校中,行政权力的强势造成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的利益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则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如果实行民主管理,让权力的运行得到规范,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势必受损。因此,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竭力阻挠高校民主管理改革的进程。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从命令式管理中获益的不仅仅是高校内部的既得利益集团,政府也是获益者。这就意味着高校民主管理的改革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缺少来自上层的改革动力。另外,教师、学生等在高校中无法形成利益关联的亚组织,不能通过自己的机构去表达利益诉求,导致高校管理的民主化改革缺少底层组织性的动力。
管理结构不健全。组织的结构决定着组织的实际功能,而管理结构则是组织结构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普遍实行行政管理的方式,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套用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实行长官负责制,一级管一级。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的结构中,越处于上层的人员控制的权力与资源越多。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只对上级负责,下层管理人员、广大的被管理者无法监督上层管理者。这种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元化,高校没有依据决策、执行、监督、咨询等不同职能的需要分设不同的管理机构,同一套管理机关、同一群管理人员往往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而咨询和对政策的评估活动则几乎没有。更有甚者,即使在一些学术管理机构,比如学术委员会等,管理人员也会千方百计渗透进去。一些管理者运用手中的权力制订有利于己的规则,以便得到教授、副教授等学术职称,然后反过来进入学术管理机构,进一步攫取权力与利益,普通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的这种管理结构不符合民主管理的要求。
官本位的管理文化。强大的行政权力、集权式的管理结构,必然滋生官本位的管理文化。在我国高校的管理中,高层管理者通常能够决定下属的前途与利益。高校的各种行政职务一般是由书记、校长任命的,这就使得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在执行领导指令时唯命是从。由于不需要对被管理者负责,各级管理人员不可能真正具备服务理念,普通教职员工只能是被管理者。这也使得各种行政领导职位极具“魅力”,不仅管理人员趋之若鹜,教学科研人员也心向往之。官本位催生了我国高校一种独特的“二位一体”现象:领导即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即领导。浓厚的官本位管理文化不仅强化了行政权力和集权式的管理结构,而且固化了既得利益集团,使朝向民主化的高校管理改革遭遇到强大、持久的阻力。
外部环境的干扰。高校由于占有的政治与经济资源少,维持自身运行的能力弱,因此对外部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等依存度高,易受外部环境的强力制约。我国的高校特别受到政治系统的制约,高校事实上成为政府的附属部门。高校的管理照搬了政府集权化、科层式的管理模式,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实。政府对高校的经费进行直接控制,高校招生名额由政府相关部门确定,招生考试交由政府组织高考,科研、学科发展等要符合政府的需要,校长、书记等由政府任命,等等。许多本应由高校自主决定的事务却被政府包办,高校没有决策权,更遑论民主决策了。另外,高校内部的管理也会模仿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比如,高校的院长、处长等中层领导的产生方式也是任命,而不是选举。高校的民主管理需要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个前提,而从现实状况看,高校还不具备这一外部条件,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很难从外部环境中汲取民主管理所必需的驱动力。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我们仍然要为推进高校的民主管理而努力,因为民主管理既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更是一种国际大趋势。由于完全符合全体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回应了他们的各种诉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推动民主管理进程的行列中。(本文作者:赵阳 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组织从广义上说,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人的行为可分为外显和内在行为。外显行为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言谈举止;而内在行为则是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意识、思维活动等,即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进一步推测其内在行为。一般来说,人的行为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行为主体:人,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
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是以内外环境的刺激为基础的,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刺激源是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因素。例如环境污染危及人类最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而构成强烈刺激,后者促使人类产生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危害认识,从而使人类有保护环境的设想和行为反应。因此可以说,刺激———人———行为3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组织行为的特征: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个体行为。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教育和训练称为职业培训,亦称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普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但是职业培训是直接培养劳动者,使其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现代化的企业广泛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生产,工艺技术十分严密,劳动者不但需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需要深刻地理解专门知识。因此,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加速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熟练工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人员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形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在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后,加强职业培训受到了国家和企业更大的重视。中国《劳动法》第66条到69条也对职业培训作了规定,但中国的职业培训法律制度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完善。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充满竞争,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换句话说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竞争。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中受训者素质不高,或者受训者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那么,这个企业中的资金、土地、原料、设备、信息等物质因素都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虽然机器人的出现和电脑的普及会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但是脑力劳动者比例随之增高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职业培训机构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利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培训效果,不仅对职业培训本身,而且对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培训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说是对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管理。对于培训项目的管理者来说,首先,奖励鼓舞受培训者远比批评惩戒更有利于提高职业培训教育的工作效率。其次,要以身作则。因为培训者本人往往是受培训者学习的榜样。因此,培训项目建设的效果如何,实质上是由从事培训项目建设的群体行为决定的,职业培训教育管理中的组织系统涉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培训内容设计与压力等方面。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故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但不能完全等同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其影响因素依次有如下4项:
1)外部条件。作用于群体的外部条件,包括组织战略、权力结构、组织规范、组织资源、成绩评价以及物理工作环境等。其中,培训项目的组织战略,一般由战略目标及其实施手段构成。
2)培训项目群体成员资源。群体可能达到的受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群体成员个人作用的发挥。群体成员的资源主要包括能力和人格特点两个方面。个体能力对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职业培训教育管理中也不能忽视组成群体的个体的人格特性。如果成员善于社交和沟通、独立性强,则对群体的合格率和凝聚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3)培训项目群体结构。完成培训项目某一方面工作的群体是有一定结构的。由于群体领导、成员角色以及群体的规模和构成不同,不同群体的行为会产生差异。群体领导对群体行为的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特质理论,群体领导必须具备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以及与工作相关的知识等特质。
4)群体绩效及群体成员满意度。群体绩效是上述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高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群体绩效。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从事培训项目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论文关键词:组织行为绩效优秀竞争力凝聚力协调
论文摘要:本文是对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是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探索如何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规范企业组织行为的方式,以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通过合理运用组织行为学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绩效,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的学科。目标是研究在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又分为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针对上述3个层次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变量:个体水平的变量、群体水平的变量和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系统地研究员工的想法和行为,学习如何运用组织行为学来提高公司的管理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是非常现实,也是有很大潜力的。
对员工的个体心理的研究,确切地说,就是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人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态度、个性、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等发展,社会认识的确定,人格特征的形成等。个体行为则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通过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目的在于探讨个体内在的能力,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组织中的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而这些关系又表现为亲近或疏远的不同程度,并呈现为不同的群体。要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等等,使管理者能掌握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从形态和功能上保证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如何使组织结构既满足内部功能的要求,又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心理与行为还包括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领导是指引或影响个体、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因此,领导者在组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心理与素质的好坏,领导方式的合理与否,以及对领导艺术把握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过去在计划经济中,员工的自由流动受到很大限制,终身雇佣制在劳工双方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人事部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控制和管理”员工—因为员工如果不满意工作的话,并不能随意流动。在经过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意识到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开始试图学习研究员工的缺勤、流动、工作满意度,研究不同员工的价值观、态度并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中国,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可能已经导人有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可是,真正在大多数企业中运用仍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对很多企业来说,“以人为本”观念的改变远比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来得困难。
在现代社会中,对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大一型企业里的高层管理经理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强调其概念技能。原因很简单,过去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虽然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可是对单个企业来说,环境的变化是很小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上级负责,企业只要负责好生产出规定的产量就好了,因此企业无须也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最高领导者的远见、领导魅力,同时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并使员工满意,使整个经营团队良好地贯彻执行最高领导者的战略意图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组织是由一个个群体和团队构成的。在群体和团队中,公平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中的个体感觉到不公平,通常会降低他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离开。现在有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反省员工满意度降低甚至离职的原因时常常把薪资不高放在首位,觉得如果大幅度提高薪资水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然。一项研究表明,有37%的员工离开公司不是因为报酬低,而是因为觉得自己付出与得到不公平。公平的企业使员工满意,使员工能够心无杂念地专心工作。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和团队的生产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凝聚力同时高绩效规范的群体的生产率最高。所以,一个管理者需要辩证地看是否需要大力加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因为一个绩效规范低的群体,高凝聚力反而使群体生产率降低—我们平时所说的要辩证看待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是同样道理。
三、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一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优秀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第四、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论文关键词:组织行为绩效优秀竞争力凝聚力协调
论文摘要:本文是对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是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探索如何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规范企业组织行为的方式,以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通过合理运用组织行为学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绩效,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的学科。目标是研究在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又分为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针对上述3个层次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变量:个体水平的变量、群体水平的变量和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系统地研究员工的想法和行为,学习如何运用组织行为学来提高公司的管理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是非常现实,也是有很大潜力的。
对员工的个体心理的研究,确切地说,就是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人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态度、个性、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等发展,社会认识的确定,人格特征的形成等。个体行为则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通过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目的在于探讨个体内在的能力,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组织中的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而这些关系又表现为亲近或疏远的不同程度,并呈现为不同的群体。要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等等,使管理者能掌握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从形态和功能上保证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如何使组织结构既满足内部功能的要求,又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心理与行为还包括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领导是指引或影响个体、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因此,领导者在组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心理与素质的好坏,领导方式的合理与否,以及对领导艺术把握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过去在计划经济中,员工的自由流动受到很大限制,终身雇佣制在劳工双方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人事部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控制和管理”员工—因为员工如果不满意工作的话,并不能随意流动。在经过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意识到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开始试图学习研究员工的缺勤、流动、工作满意度,研究不同员工的价值观、态度并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中国,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可能已经导人有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可是,真正在大多数企业中运用仍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对很多企业来说,“以人为本”观念的改变远比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来得困难。
在现代社会中,对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大一型企业里的高层管理经理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强调其概念技能。原因很简单,过去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虽然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可是对单个企业来说,环境的变化是很小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上级负责,企业只要负责好生产出规定的产量就好了,因此企业无须也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最高领导者的远见、领导魅力,同时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并使员工满意,使整个经营团队良好地贯彻执行最高领导者的战略意图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组织是由一个个群体和团队构成的。在群体和团队中,公平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中的个体感觉到不公平,通常会降低他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离开。现在有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反省员工满意度降低甚至离职的原因时常常把薪资不高放在首位,觉得如果大幅度提高薪资水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然。一项研究表明,有37%的员工离开公司不是因为报酬低,而是因为觉得自己付出与得到不公平。公平的企业使员工满意,使员工能够心无杂念地专心工作。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和团队的生产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凝聚力同时高绩效规范的群体的生产率最高。所以,一个管理者需要辩证地看是否需要大力加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因为一个绩效规范低的群体,高凝聚力反而使群体生产率降低—我们平时所说的要辩证看待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是同样道理。
三、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一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优秀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第四、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外企业应用激励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本论文首先对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的发展现状和意义做了阐述,随后针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企业应针对自身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激励体制。
一、激励机制概述:
1.2激励机制原理:
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响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1.2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应付经济危机。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
本论文通过对GE公司和联想集团各自的激励机制做一个分析,比较中外企业对于激励机制的不同运用。
2.1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
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图表是最好的工具,哪些人应该得到奖励,哪些人应该打道回府,一目了然。奖赏对员工而言,不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象鼻子碰着玻璃而穿不过去那样,他们能得到他们应得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都是必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GE公司鼓励鼓励他们在工作上相互竞争,但不要有个人恩怨。韦尔奇的做法是将奖赏分为两个部分,一半奖励他在自己的业务部门的表现,另一半奖励他对整个公司发展的贡献。如果自己部门业绩很好,但对公司发展不利,则资金为零。
韦尔奇一向鼓励员工勇敢地展示自己,谈出自己的看法,争取上司的赏识。“我希望员工能充分发挥潜能,提出他们的建议,而我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这样员工们给我的将是许多建议和计划,我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这个想法,但那个主意非常好"。这样的交流更有创意。”在今天GE的各个部门,每当公司取得一些成绩,他们都会把生产线停下来,大家一起出去庆祝。GE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一张"通用电气价值观"卡。卡中对领导干部的警戒有9点: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以及适应全球化。这些价值观都是GE公司进行培养的主题。也是决定公司职员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2.2联想集团:业绩为重
联想是一个以业绩为导向型的公司,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联想现在许多高管人员其实在公司工作时间并不长,能从普遍员工升到最高管理层,原因不是跟谁有什么关系,而是全凭业绩。为什么外企一些有相当级别的管理人员愿意到联想工作,就是看重了这一点。不同层次的人员收入不同是很自然的,但联想的干部没有贵族化的倾向。
联想的干部比例适中,中级以上管理人员有200多人,而公司全部员工有1.1万多人(其中职员约5000人)。其实联想每一个事业部的规模,都相当于一个中型IT企业,这些管理者得到的收入高些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从薪酬结构上看,固定工资部分,经理层跟员工层的差异并不十分巨大。联想员工的收入分为3块,固定工资、绩效浮动和年底分红,在一个以业绩为导向型的企业里,员工的收入是跟其贡献直接挂钩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是20%的人才创造80%的财富,对这20%员工的薪酬当然不能少了。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人才争夺很激烈,争夺的焦点就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可以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
在联想,普通员工并不是只有做管理人员一条升迁之路,不做经理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技术骨干的待遇与相应的管理者的收入没有差别。今年年底之前,联想要完成能力评介体系,要让公司的各级管理层知道每个员工的能力如何,其社会竞争力处在什么水平,是否达到了人岗匹配,是不是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这项工作可以达到3个目的:公司清楚员工的能力水平、主管清楚手下人员的能力水平、员工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不造成人才浪费。
为突出业绩导向效果,联想在业绩考核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员工在考核后进入最后一个层次,就进入了末位淘汰区。所以,不论哪一层次的人都有压力,中层管理人员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考核时排在最后,就会成为不合格员工。联想还培养了后备干部,对于被淘汰的人所在的岗位,马上就有人可以顶上,这是一个合理的闭环。确实,在IT企业必须每个人都时刻要有危机意识,不进则退,跟不上形势就要被淘汰,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
三、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制度上的联系与差异
3.1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制度上的共同点
在GE公司和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员工的业绩考评制度。两家公司都是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起来,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所不同的是,GE公司更偏重于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联想集团则是力争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力争做到人尽其用,不造成人才浪费。
3.2中外企业在建立激励机制上的不同点
3.2.1外国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
作为外资企业,GE公司就十分注重培养员工个人的成就感,以员工的满意度为工作重点,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公司的这一体制正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具体体现。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即保健因素),而后者通常是由工作本身所产生的(即激励因素)。员工在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感,得到的认可和赞赏,都属于激励因素。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使员工意识到他们有潜力不断进步比制定目标更重要。因为只有当员工发挥了主动性,为公司出谋划策,才能使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要让员工明白他们是受重视的,以及他们对于公司的重要性,GE公司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GE价值观”卡就是这一理论很好的应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民主,开明的公司工作,GE的这些制度使员工们感觉到他们是一个成功团队的一部分,同时自己也为着这个团队的成功献出的每一份贡献也都是可以预见的到回报的。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够给员工以很大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2.2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
作为国有年轻的IT企业,联想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以效益为主导。同时,由于集团员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较轻,年轻职员的自我意识通常都比较强;所以联想在组织结构上淡化领导层的贵族化倾向,强调每个员工的公平发展。例如不做经理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联想集团认为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是建立了适合自身的激励机制,使得联想集团在国内IT行业中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
通过以上的研究,不难发现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因为企业的性质各不相同,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体制,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论文是对中日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优秀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4)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5)目前,组织行为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我们应当根据我国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以及加入WTO后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西方的组织行为理论,并结合我国有关的儒家文化思想,创新出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用以推动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在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串标围标这样的违法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对其原因及治理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招投标;串标围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着长久的动力。但在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弊病,比如说串标围标现象的存在。“围标”、“串标”是指投标人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损害招标人利益的行为。
对于串标围标现象,很多人都提出了中肯的治理建议,但对于串标围标的源头,即它们的产生原因,却很少有深入的探讨。即使论及,也大都一笔带过。笔者将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讨论串标围标的形成原因并对其治理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企业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原因
在招投标活动过程中,可将每个投标企业看作一个个体,当一个个体选择生存和发展时,就必定会产生需要。需要的本质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在某种重要而又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匮缺,丧失或被剥夺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导致个体行为的原因,促使该行为朝某一目标进行。需要使内心体验到的某种重要事物的匮缺或不足,动机则是一种信念和期望,一种行动的意图和驱动力。很明显,企业最大的需要是利润。而企业的动机就是对利润的期望。
一般来说,当企业这种个体产生利润的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即通过中标来获取利润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企业去从事投标活动。当获得利润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将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这时企业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个过程可用模型表示出来。
二、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冲突
冲突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形式,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和所有的行为主体之中。其实质是行为主体之间在目标、认知或情感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或行为上的矛盾。
(一)招投标过程中冲突的产生
不同主体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追求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必然抱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错综复杂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彼此间的利益也不可能协调一致,常常存在多种形式的分歧或对立,从而导致彼此间的冲突发生。
由此可见,在招投标活动的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作为不同的主体,业主为了减少开支而希望承包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价越低越好,而承包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则希望能高价中标,因此,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形成对立,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二)从冲突管理模型看串标,围标现象的原因
理查德・L・达夫特和雷蒙德・A・诺伊认为:组织冲突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它对组织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托马斯(K・WThomas)提出一种现在被广泛应用的冲突管理二维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中横坐标维度“对他人的关心”,表示冲突主体即业主和承包商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与对方的合作程度,也就是其试图使他人的关心点得到满足的程度,纵坐标维度“对自己的关心”表示冲突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的武断程度,也就是试图使自己的关心点得到满足或坚持己见的程度。托马斯以冲突主体的潜在行为意向为基础定义了其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型,并组合形成了通用的竞争、回避、迁就、合作、妥协五种基本管理策略。
图1
在招投标活动过程中,有些投标者即承包商往往只图满足自身获取最大利润这一目标,无视招标方即业主利益,利用权力、资源、信息等优势,通过围标、串标这些不法行为对其进行蒙骗,从而解决其间的冲突问题,这也就是一种竞争策略。从冲突管理模型中可以看出,当冲突发生时,最好的情况是冲突双方都作一定的让步,尽可能地扩大合作利益,达到“赢―赢”或“双赢”局面,即双方采取合作策略。而治理串标围标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些违法的竞争策略的应用,规范招投标市场,增加合作(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27页)策略的原因,鼓励合法交易活动。从而实现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此,可以运用激励理论来初步探索合理的治理方法。
三、从激励理论看串标围标行为的治理方法
(一)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此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由外界的环境引起,称为保健因素,个体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由工作本身产生,称为激励因素。只有靠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率。而保健因素所起的作用是维持性的,处理得当即可消除不满。在招投标活动中,对于承包商来说,发包方所提供的酬劳,竞争对手的条件,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是保健因素,自身的企业文化,工作效率,员工的素质等是激励因素。
(二)对治理串标围标行为的指导意义
1.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首先,不应忽视保健因素,但又不能过分地注重于改善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指出,满足个体保健因素,只能防止反激励,并没有构成激励。赫兹伯格通过研究还发现,保健因素的作用是呈递减曲线,当发包方酬劳过多或政府规章过于宽松,过了饱和点,还会适得其反。这个关系可用图二表示。其次,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将政府政策规章的松紧程度与企业的信誉相挂钩,就会产生激励作用。
图2
2.区别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双因素理论实际上是说明了对个体的激励可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个体除了物质需求以外还有精神需要。而外在激励或保健因素难以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想进行持久而高效的激励,避免其进行串标围标等不法活动,必须注重招投标活动本身对企业个体的激励:第一,可以改进招投标活动的内容,进行设计,实现丰富化,使投标企业能从过程中感到成就,责任和成长;第二,对监管机关来说,适当放权,减少控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的工作范围,同时可加重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第三,对企业的诚信行为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感到自己受重视和信任。
四、结语
在招投标活动中,串标围标行为是违法的,上文分析了其根本的原因和一些治理方向,只有了解其成因并采用科学的治理方法,才能有效地减少直至杜绝这些不法行为,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创新,企业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和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新形势下,企业应整合各项资源,并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应用策略
在我国入世以后,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加强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此,企业应将组织行且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其贯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
一、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影响下,选择创业的人群越来越多,使得社会中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在企业的外部管理中,还是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企业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要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但是,许多企业由于在决策上的失误,导致无法持续经营,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
以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将组织行为学融入管理模式中,可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将员工的优势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保证协调性,落实统一目标
任何企业的所有员工都会组成一个团体,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因此,企业的所有员工开展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并自觉参加团队活动,形成具有鼓舞性的团队精神,使每位员工都能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所以,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需要保持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协调性,落实统一目标,完善企业的组织行为。
(二)注重激励性,提升工作热情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并给予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员工能够受到鼓舞,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因此,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就是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企业的所有员工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并且,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如果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依靠企业的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保证公平性,实现公平竞争
企业员工往往会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选择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离职。在组织行为学中,管理要素包括公平的竞争环境、健全的管理制度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团队,其队员是由员工组成的,所以员工要在团队中感受到强烈的公平感,才可能积极的在团队中开展工作,否则员工就会离开组织。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在招聘、考核、报酬、升职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公平性,从而让员工能够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员工满意,才能专心的工作,充分发挥岗位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而在分配公平上,则主要体现在报酬、工作任务、培训机会等方面。因此,企业在制定晋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使员工能够在企业中逐步成长。
(四)科学制定目标,实现员工价值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成员的行为活动,以及其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组织目标。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将每位员工的目标结合起来,为实现组织目标奠定基础,使员工的个人目标能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企业在制定目标时,要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明确性,要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上,鼓励员工参与到目标决策和管理中,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曾有研究者指出,工作激励来源于目标的工作意向,在目标的指引下,员工才能明确自身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五)加强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
组织文化能够体现出全体员工的价值观,也能体现组织的特色,并能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将自身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在文化观念和文化管理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其扁平化和人性化,从而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学习应该包括员工个人的学习,以及整个组织团队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并坚持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通过相互学习来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共同进步。而学习工作化,则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并将各信息进行交流共享,将组织中个体的知识转化为整个组织的知识,将个体的智慧转化为组织的财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的运营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要必须快速转变管理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注重现代管理方法的运用,才能将组织行为学的观念和内涵融入管理工作中。同时,通过保证员工与组织的协调性,落实统一目标、注重激励性,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内部环境是内控系统的基础;群体防范风险的关键体现在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群体的凝聚力以及组织中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配合;要想把组织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就需要合理运用控制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组织文化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为目的,而保护组织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从而对组织内部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建议的总称。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在内部牵制阶段的关系
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控制理论的萌芽和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主要是为了查错防弊,保护组织财产安全。在这一阶段,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和能力在内部控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个人的品德或教养要求较高,虽然组织行为学概念还未引入,但是开始关注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对人的行为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和控制,并意识到组织分工协作和相互牵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的关系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70年代)是内部牵制思想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在这一阶段,组织中的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不断完善,基本上做到了业务处理程序标准化、业务分工制度化,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也基本上能做到。于是,内部控制制度应运而生。在这一阶段对组织中人的行为开始制度化,人员相互牵制和组织职责等都形成了制度,系统地确定下来,把组织中的人当成管理过程中的一环节,内部控制认为只要依照制度行动,组织的效率就能提高。但对组织中人的行为重视不够,未能对人产生有效激励,对人的性格和能力未能深入了解并加以利用。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关系
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进一步改进,形成了内部控制结构理论(20世纪80―90年代初)。该理论指出:组织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实现组织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具体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要素。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在内部控制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改变,组织行为学中的团队精神与高绩效团队、系统理论、信息理论、激励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等都被引入到内部控制建设中,这对内部控制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框架阶段的关系
与前几阶段相比,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更加突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要素,突出了信息和沟通以及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在强调了信息和沟通的重要性的同时,组织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要素也显得日益突出,组织中人的行为、素质、智商与情商、社会认知和归因、工作动机、目标设置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与组织中的人际网络、员工的心理健康、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等等许多理论都被引入到组织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风险的相关理论也被引入到内部控制建设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风险进行了细致的解剖,把风险预防和控制细化到个人的行为中,这代表着组织行为学理论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也日益重大,也代表着两个理论体系开始融合。
二、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组织行为学视角分析
(一)内部环境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内部环境是内控系统的基础,所以良好的内部环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组织的控制环境对于组织内控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其中主要包括组织文化、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
1. 组织文化。对于组织行为而言,组织文化的影响是无形而且持久的。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而言,组织文化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甚至超过正式的权责关系、管理制度等所发挥的作用。但组织文化也存在着与组织环境是否适应和匹配的问题,因而,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与绩效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组织文化建立的价值目标能够使员工自觉地把行为统一到组织所期望的方向上去。在优秀的组织里,因为有鲜明的指导性价值观念,基层的员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2. 法人治理结构。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组织法人的治理不够完善。现今很多法人治理机构在形式以及实际上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的结果导致很大一部分权力掌握在高层管理者手中,而这些管理者就会凌驾于内部控制系统之上,导致内部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3.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造价值的重要组成是人力资源,然而目前有些组织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仍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的结构性不均衡,日常性事务员工过量,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优秀技术领域人才缺乏;人才晋升机制不健全,人际关系带来不必要的内耗;员工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指标不符合实际情况,员工约束激励机制不到位,员工社会保障不健全,薪酬不公平,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措施,缺乏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工作态度消极的现象大量存在。
(二)风险评估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组织行为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个体层面风险主要体现在公司管理人员与员工个体的关系上。组织中的个体对风险的辨识能力、防范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规避都有重大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上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需要清楚员工的知识体系结构、个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关键点,重视培养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群体防范风险的关键体现在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群体的凝聚力以及组织中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配合,这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维护,在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形成一种群体认同的规范,在日常组织活动中,这一规范能有效引导和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把组织的风险理念贯穿到员工个人价值观中,整合到群体规范之中,把风险理念融入到组织文化层面,才能有效应对风险。
(三)控制活动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控制措施是一个组织按照分析内部环境、评估风险的结果,通过结合应对风险的决策,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手段。要想把组织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就需要合理运用控制措施。在组织的控制活动中,在员工自觉遵守组织制度之外,还需靠管理者和公司文化的权威来管理职工,这样职工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工作懈怠,避免一些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冲突。
(四)信息与沟通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一个有效的工作群体,如果想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任务,其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必然会居于首位,因为它是所有分工和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有效的沟通,既能加强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度和认知度,还能帮助组织化解矛盾冲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信息能够迅捷、准确地传递,是现如今强调效率至上工作管理理念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五)内部监督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内部控制监督系统要做到风险预警与事中监控、事后审计相结合,监督检查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为保障,在实际的操作中体现“大监督”的内部控制的管理思路,这样才能督促内部控制操作者为组织更好地服务,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三、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
(一)决策层的控制
以往的研究发现决策层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等级观念、高度的权力集中。权力过于集中,就导致决策层的难以控制,如果缺少对决策层的制约环节,对权力集中现象很难抑制乃至根除。所以,需要构建员工代表组成的自治组织,并给予其权力用以监控决策层。可以操作的做法是改进现有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决策层的控制,以立法形式保证员工代表能够进入到决策层,并对其权力运行形成明文规定,这样才能够向高层提供意见建议,保护员工的权利。
(二)管理层控制
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主要考虑的是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以及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各种组织中管理层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有些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没有发挥其本质作用,有些管理干部欠缺现代的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消极怠工现象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要使组织发挥最大的效益就要控制好管理层。首先要构建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通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对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培训,提高其自身修养以及管理水平,改变管理手段。
(三)业务层的内部控制
组织业务层中内部控制的问题一般表现为:第一,业务层控制过于粗糙,没有统一的指标进行量化控制;第二,业务层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纠缠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确;第三,业务层控制方法粗糙,创新不够。业务层控制不到位的根源在于:组织对于业务层的控制观念比较落后;对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尚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对于业务层面应该提倡价值链流程内部控制,价值链流程内部的各个流程不再是以简单的直线为顺序进行,通过强调相互沟通以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使得各流程的人员共同控制组织的价值流。
(四)行为控制
目前,多数组织的文化仍然属于经验主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更是存在着官僚主义和拜金主义,每件事是否去做都要考虑金钱的支出,最后致使员工没有归属感,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应从制度以及文化两个层面来进行行为调控,以使组织回到平衡状态。第一,建设制度系统,将制度落实到组织中,也就是说每一层次都要有自己的制度,决策要有制度、管理要有制度、业务也要有制度,并且每层制度之间要相互关联,保证制度的遵守质量,不能一味地模块化。第二,建立个性的组织文化,发挥组织文化的功能,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提升组织的优秀竞争力,也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保证。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推进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