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5 03:5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有效性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1.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形象,作为一个人衣着装扮,同时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欣赏水平和生活习惯。老师的着装需要注意大方得体,装扮适宜,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好了,也愿意积极配合主动地学习。其次,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上课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提供公平的发表意见的机会。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之外,中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作为老师在交谈了解情况的时候,需要真诚沟通,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注重教学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课程”,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技巧,在上课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课文,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现语文课程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课堂上多创造出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针对用词不当、语言平乏等问题,当场予以指点纠正,让学生慢慢看到自己语言改进的过程和成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意言辞恰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另外,语文教师的肢体动作、眼神、表情等都会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课堂上一个会心的眼神称赞、一个严厉的注视提醒、一个轻敲桌面的批评,有时比语言更有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同时要注意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3.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首先,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上课的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注意问题和答案的广泛性,不以标准答案的框架来限制,倡议多种答案和自己的想法表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再次,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辅工具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们必须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辅工具,如多媒体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给课文配图、配声音等形式,提高了中学语文课文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这首词配上音乐,营造一种气势磅礴的意境,通过精美的音乐和有感情的朗诵,感染学生,让他们沉浸在诗词的氛围里,自我感受词的美、境的美。合理的借助现代化的教辅工具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乐趣、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追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行为,同时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作者:汪选桃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龙桥镇黄屯初中。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少数民族乡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少数民族乡镇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学水平总体有了很大提高。但少数民族乡镇中学由于受办学规模、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语文教材设置不够合理。文体混杂,没有侧重,教材选文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不符合地区学生特点,能力要求脱离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教材编写要力求做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水平这三者的统一。而少数民族地区现行的教材,在编写上却是以翻译汉文教材为主,能力要求脱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以汉族学生为对象编写的,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规律。其次,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中学办学规模小,水平差,效益低,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偏远地区,经济落后教育投资少,学校分布集中、数量少。学校硬件建设落后,缺乏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落后,多数民族中小学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建设条件差,图书资料短缺。再次,教师队伍差异大、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往往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上,并且主要以中师学历为主,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自主学习的条件也不具备,尤其在复式教学模式下,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量致使其无法有时间更新观念。基层教师队伍不稳,由于条件相对较差,许多教师不安心在基层中小学任教,师资远不能满足各类学校的教学需要。最后,学生的辍学现象严重。部分乡镇学生辍学率甚至达到64%,出现了班级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年递减的趋势,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二、少数民族乡镇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产生原因

首先,语文教材建设滞后于新课改要求,缺乏民族语文教学大纲。少数民族地区的教材长期与汉族地区教材一致,没有专门适合于当地学生的语文教学大纲,教材没有侧重点,缺乏对城乡差别的认识。自然也就没有对应的教材、民族教材教辅用书和参考用书、课外读物。其次,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缺乏教育经费。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学生只能到较远地方入学。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西部三个省、自治区的调研表明,有近1/3的学生每天单程超过3公里,近1/8的学生单程在5~10公里之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8年对全国8个县77个乡镇的调查也表明,经历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小学生平均家校距离变远4.05公里,其中有10%的学生家校距离变近,有31.14%的学生家校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在58.86%的家校距离变远的小学生中,平均变远了9.19公里。少数民族乡镇中学教学点相对普通中学数量要少,往往几个乡镇共用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因此对于很多家远学生需要寄宿,而寄宿制学校要比非寄宿制学校支出费用高出很多,又因资金支持少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学校运转经费困难,给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再次,忽视对少数民族乡镇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乡镇学校引进人才力度不够,很多接受过正规现代高等教育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很难入岗,不仅仅是待遇问题,往往还涉及编制等问题。同时部分代课教师以及在岗教师缺少培训,无法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新的知识与观点无法传授等。对于少数民族乡镇中学里少量的优质师资来说,乡镇中学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较艰苦与城市教师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优质教师产生强烈的流动意愿。另外,风俗习惯及人情风物,观念意识的差异。少数民族的风俗对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也有很大影响,由于早婚习惯家长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教育要求不高,女孩往往17、18岁就被家里要求结婚、生子,从此失去了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家长中流传,认为让孩子接受教育是“赔钱的买卖”。由于教育投资的风险大,收益时间长,很多家长宁愿让孩子早早辍学,到大城市里打工挣钱养家,而不愿让孩子继续读书,有的孩子甚至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

三、解决少数民族乡镇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首先,政府要发展经济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增加教育投入。改变观念意识,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意识,变革保守狭隘的方面。中央民族学院和国家民委有关专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衔接问题做了研究,指出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与教育的衔接关系上的两种不同循环的趋向。“一是良性循环:经济发达高教育投资高素质的人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发达;二是恶性循环:经济不发达低教育投资低素质的人低劳动生产率经济不发达。”在地区经济发展自力更生的同时,倡导社会关注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状况,提高少数民族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从而最终达到少数民族乡镇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其次,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课本,创造性使用教材。“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我们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由于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宏观性特征,需要考虑到全国中学生整体情况,且中国民族众多,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文章与知识点的选择上无法做到满足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少数民族乡镇中学教师能够合理应运用地方性知识创造性使用教材,根据本民族、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结合地方性知识与民族特色讲解课文。再次,学校要注意发掘、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乡镇地区现有语文资源,开发乡镇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要增强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可开发的语文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能够自己主动寻找、发现、利用身边的各类学习资源。另外,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应加快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施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乡镇中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少数民族乡镇中学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乡镇中学教师分析、反思和研究教学行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客观环境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需要和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学法指导,帮助其改正不良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不断发掘易于为少数民族乡镇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作者:王昊郑一瑛宋学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后现代知识观下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1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主要内容

1.1知识具有开放性

后现代知识观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陈旧的、有用的和新的实践体验,由此得到知识的新理解;其二,知识是认识者和认识对象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方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产物。这样,知识就会随着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修正和变化;其三,知识并不只是对封闭的、稳定的事实做客观的反应,更多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知识的开放性对社会变化发展的事实进行解释,可以提升人们对于社会动态的把握,丰富人们的大脑。

1.2知识具有相对性

现代主义知识观主要强调知识的统一性、标准性和绝对性,但从不断满足未来技术发展而不断学习新的操作法来看,教育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因此,知识具有相对性。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相对性,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并且认为,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任何一门知识的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情境。人类知识的这种境域性特征才能使人们以一种公正的态度看待人类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多样性可以使人类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入,人们最初的一切都在慢慢地被消磨或泯灭,并且逐渐消失。“如果我们不想生活在由某种单一技术、语言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世界中,即不想生活在一个令人厌倦的世界中,那么我们就必须警觉起来。”面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也相继引起重视。正因为知识有着相对性,人类才会有着对知识探索的无限欲望,才能激发人类不断进步。

1.3科学真理不具备唯一性,而是多样性

科学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主要特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真理性让科学界的认知达到了尽头。但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多样性,就连真理都不具备唯一性。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森堡的量子力学导入了一种随机的、不确定的元素,物理学的确定性也逐渐瓦解,精神世界的确定性更是无从谈起。从这里不难看出知识生成的随机性表明了知识具有多样性。知识多样性的累积会让知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表达某个特殊时段和某个领域出现的现象,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因为探索是无止境的,说不定哪天就能发现比之前更能说明某一现象的知识内容。

1.4知识具有情境性,在动态中生成

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科学与规律的静态陈述,是一种表达的结果。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它认为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在情景中产生,是主观对象与客观世界、个体与外界相互融合的过程。后现代知识观反对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外界以及生活与世界的二元对立,在生活中这些被现代主义知识认为是二元对立的两个存在体应该表现出多元化和动态的生成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类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身体机能也一样,它们是一个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动态的生成。这也就证明了不是一种答案就能适合所有不同的或者类似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体现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2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也不断地在改革。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这些年的语文新课改,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高的有效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教师是课堂知识的权威代表,课堂气氛不够和谐;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不够、视野不开阔,很多地方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不够强烈;教师的综合素养没有整体提高。

3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步入“后现代知识观”

尽管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多次课改,效果颇丰,但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仍有着一定的继承,并且新课改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后现代知识观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开放的、偶然性的、不确定性的和动态生成的,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步入后现代知识观的行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1讲究师生平等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具有权威性,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后现代知识观则主张课堂权威的消除,让师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平等的对话建立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上,从而与教师进行知识理解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挑战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的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合作的角色,甚至是一堂课的导演和幕后人员,主角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探讨的资料、环境以及交流的机会,主张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和谐的气氛,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导,学生也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的奴役。师生应该共同学习,共同为学习的过程负责。

3.2主张个体意义的主体建构

传统教育教学范式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拥有课堂的语言霸权,学生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倾听者。后现代知识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对话,通过互动与对话的方式学生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看不到学生的独特性以及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21世纪,学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接受和倾听,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提问,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养成批判性反思能力,善于吸纳新的知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3.3主张多元化知识的表达,丰富课堂知识

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当封闭的、线性的和追求因果序列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时,传统的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源于课本,答案源于课本,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建构;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课程是一个回归学生成长与发展轨迹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身价值的文化体验。所以,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知识具有境遇性,它并不遵守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法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注入知识的多元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快乐地学习。

3.4培养发散性思维,增加课堂隐喻性的生成

发散性思维是引申和创造的前提,是新旧知识碰撞时发出的火花。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基地应该在学校、在课堂。传统语文教学严格遵守书本原意,以书本答案为标准答案,促使学生发展直线思维。中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缺交流和缺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强,隐喻性效果的生成更加无从谈起。隐喻性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出乎老师预计范围内的效果,这是学生自我生成的文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整和课堂效果的提高。后现代知识观代表人多尔主张生成课堂隐喻性,一堂有效的课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隐喻性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思想上的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达到隐喻性效果的生成,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价值。

3.5主张教学评价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些年考进清华北大的孩子,那些年在班上拿第一的孩子他们现在究竟混得怎样?调查表明,他们并不是社会各个精英行业的领航人而是在企业默默地埋头工作。相反,那些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们却是那些年班级里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这只能说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有待改进。社会功能的多样化,要求我国教学评价的模式也应该呈现多元化。后现代知识观主张评价的多元化,并且具有开放性。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的表现、情景的融入、语文素养的高低都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条件。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课程,他们对于课程的解读各有不同,让每个学习主体都能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后现代主义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后现代知识观比较倾向于形成的评价模式,从以往的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本身发展过程,从生成、反思、转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注重多样型人才的培养,争取不让一个人才流失。

4结语

尽管后现代知识观给我国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影响,但后现代知识观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我们要辩证地吸收后现代知识观对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影响,摒弃作为消极的不对的一面。如果过度地向学生引用后现代知识观,学生就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以捍卫自己地位为借口挑战教师的权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把握,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和教学,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才能促进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唐蕾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高级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我们的母语通过语文得以延续发展,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来改造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阅读语文,认识生活,才能够更好地生活。语文是生活的高度反映和升华,学会在阅读中认识自己、理解生活,在阅读中看见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阅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阅读中学会面对生活。比如《祖国土》这篇文章,教学生学会认识到生活当中的美,在生命的过程中寻找生活和自然当中存在的美,学会从文章中感悟美,寻找精神的支撑。

二、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特点

语文作为操作性很强的科目之一,必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文学习能力,用实践活动强化语文学习,这在教学方法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能只是局限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要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接触到真实的语文材料———生活,多与生活接触,参与实践,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反过来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一本教材作为唯一学习来源,对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适用,在开放性教学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封闭式教学模式,以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展开学习,真正地在开放式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促使家庭、学校、社会的语文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三者之间的语文环境氛围。教师创造情景式教学对现在的教学课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也需要创设情景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语言性的描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再创想象,达到的效果一定很好。生活化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时,就为学习语文知识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收获的知识会更加丰富、学习技巧也会显得更加灵活。学生在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一定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会自主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以亲身经历形成成长中的情感价值观,这些都是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特点来看,我们要尊重将知识带入实际生活这条规律,从规律中寻找生活化气息,使课堂不再枯燥。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实例分析

许多语文阅读文本都来自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体,在引导学生对这类文章进行阅读时,一定要预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生活,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与感悟生活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材和生活的联系,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多阅读文本加深理解和体会。有的教学文本注重形象性学习,有些教学文本强调心灵情感的感悟,比如《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在描写的时候就比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重点就是要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带给人什么样的人生思考,应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价值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感情,然后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照顾与关心,面对父母的照顾和关心,我们自己应该要怎么做呢,这是一个能引起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在学生探讨完后,各自表达观点,不必形成一定的结论,就“对待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这样的探讨对于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对今后的生活会有深远的影响,当学生今后生活中遇到和自己父母发生争吵,不理解父母时,就会想起课堂上讨论过的观点,然后将课堂学习理论融入生活。

还有就是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引出话题,比如《长亭送别》在课堂导入时,以爱情为话题,让学生举例小说、戏剧中的爱情悲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各种关于爱情的文章,学生会说出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等爱情故事,这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帮助学生复习了过去学过的语文知识。通过导入话题,切入正题,对于即将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语文教学方法,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作者:郝翠玲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寄宿制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殊不知,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她的内容博而精,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领导任用那些教师不是害人吗?第三要改变家长对孩子学习语文的态度。我们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多数来自乡下,目前的乡下教育不容乐观,他们送来的孩子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长基本不重视语文,他们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读一读课文。

其次,应该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这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融声音、色彩、形体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变以教师传播知识为主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起到烘托气氛、调动感情、开拓思路、启迪思维、深化认识、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再次,语文课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上任国家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优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是一个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想了很久才说是零。而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却出现了许多的答案:太阳、铁饼、鸡蛋、眼睛、圆盘等等。这个简单的事例却把我们的教育弊端揭露的淋漓尽致。换句话说,今天的教育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的教育。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对这个问题究竟关注了多少?另一个是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我给孩子一个《落叶》的作文题目,许多学生写了秋天的落叶,可有一个孩子却另辟蹊径,她不写秋天的落叶而写春天的落叶,她在文章中写道:而春天的落叶在万物复苏时却黯然飘下,真像一个夭折的孩子,悲之极也。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大学教育之前)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他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经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我认为当今的语文课改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使是最糟糕的学生也具有他们的发展潜能,应该提倡孩子们多元解读、多元理解,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关注差生、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多看、多读、多写、多说。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很低,自卑感很严重,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常常遭到优秀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产生自己永远是差生的想法,以致越学越没激情,越学越落后,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千万不能打击、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来进行表扬,千万不要训斥、恐吓。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我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青春。我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们教师,让桃李满天下!

作者:郭永红单位:内蒙古丰镇市实验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学教育 意义 价值

论文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以浅要分析。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仅是被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而展开。文学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以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文学教育,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1 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笔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2]”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素养。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具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 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文学作品是创作者的心血结晶,更体现了创作者在精神层次上对于社会、人生、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受到社会风气及周围事物的影响过程中,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难以准确分辨出事物的好与坏,进而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中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客体,其在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中,那个主要依据为教师的讲解,并且与自己的实际感官能力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初级层次的精神世界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选择《浮士德》中的部分章节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并且通过对于作品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层次、多角度的开发。《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全剧共两部52场,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在德国和欧洲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3]。在《浮士德》中,歌德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洗练。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4]。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每一场奋斗都伴随着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通过教师在文学教育课堂的系统讲解与引导分析,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会逐渐形成对人生、生活、命运的深层次感悟,并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意义。

3 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人文精神是建立于物质和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将眼光有书本知识逐步拓展到教材以外的部分,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并且在内心中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当代中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突破,以及精神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他们需要更为广阔的人文精神发展空间。

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不是说学生读过几部文学作品,或者在课堂中接受了一些文学赏析教育就可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文学教育连贯性、系统性、科学性实施的重要性,在课堂内容、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课外作业等方面的布置中,教师要力争通过为学生提供愉悦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5]。另外,就国内优秀的古典、现代文学作品而言,每部作品中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教师要通过对于文学作品中精华部分的摄取和讲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4 结语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对于推动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语文文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并重点突出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文学教育时,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学生人文精神、认知程度、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强化。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内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与学方面所付出的精力可以说是最多的。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能说作文教学的效率高。不少初中生,甚至有的高中生毕业后,竟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记叙文、议论文乃至说明文。这种严峻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注意和反思:建国后几十年中,包括作文教学在内的语文教学改革连续不断,可谓百花齐放,但为什么这种教学改革却收效甚微呢?我觉得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作文本质的认识有偏差。作文的本质是思维成果的表达,作文的目的是把思维成果的信息以文字为载体有序地向外界传播,要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能够引起人的注意,为人所接受进而认同,这就派出生一个作文的表达问题。既然作文的本质是思维成果的表达,那么作文能力在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能力,其外在的表现才是表达能力。但是,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却未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而把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等同起来,从而忽略了在作义能力培养中重点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提高,他们对事物、现象及其各种内部、外部的联系就是肤浅的、表面的、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要写出生动、形象、深刻的各类文章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教学效率,就无异于缘木求鱼,事情功半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我认为,对作文教学本质认识的偏差是作文教学效率低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语文教材的问题。与第一个原因紧密相联系的是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不科学,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体现于几个方面:首先是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教学的序列安排,缺乏整体规划,未能体现不同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并由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关发展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此外。中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互有脱节,这样,造成数学内容的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其次是选文规范性和示范性于强。一些政治性很强,写作水平很高的文章,其实并不适宜作为中学语文课文,这类文章可以在政治课本中采用。可能语文教材选编者认为这种作法体现了“文以载道”的要求,但是“文以载道”并不是一定要选用政治内容极强的文章,还要考虑到语文课文作为范文,要有规范性、示范性。否则,学生难学难懂,难于掌握,编选者的初衷固然很好,但却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只要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好文章,即可入选,学生可从课文中学到规范的文体,并且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再次是现行教材单元安排不够系统。这样虽然体现了灵活性,但和零乱错落。以高中一册课本为例。该册共七个单元.分别按记叙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文言文、文言文的顺序安排.(其余各册课文安排也大致如此),这样相对集中,错落有致的安排,可能是出于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的考虑。但也有弊病,就是说,学生在一两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各种文体,刚建立的一点关于该种文体的文体感、语感,有可能被新的内容所淹没或冲淡。这使许多单元的教学都可能成为无效的劳动。

三、高考“指挥棒”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各类考试中作文成绩占有较大比重。改革开放后。作文在各类考试中所占比重下降,尤其是高考、中考引入“标准化试题”后,作文的比重就更小。“指挥棒”如此指挥,客观上使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被肢解得七零八落的知识点,而对作义的重视程度则相对下降,这给作文教学带来一定影响。

四、学生阅读量大大减少。应该说,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学生对信息的拥有已远远超过以前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乃至电脑等信息载体去获取有关各方面的信息。但是,这些现代化的信息载体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知识、借鉴文章表达方式、建立语感、文体感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许多获各类作文奖学生的经验表明,阅读面广,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学校中,不少班主任,科任教师不赞成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利少弊多,所以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采取了严禁的“政策”。

当然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方法。学生对作文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等等,但主要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从以上几个方面人手,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才能取得成效。

首先,要从整体上改变现在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按照作文教学规律,把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分解为《汉语》、《写作》、《文学》三个部分来教学。从社会实际运用语文的情况,《汉语》部分提供学生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知识,而加大《写作》《文学》的份量。同时,确定中学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在安排作文训练序列时,要有整体感,要考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写作的阶段性特点,从而形成完整有序的,又能适应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阶段性特点的训练体系,当然。从根本上说。 要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矗。

其次,要改革各类考试内容,重新确立语文考试以作义为重点加大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和教师更加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再次,提高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现在不少高中理科班的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是顶呱呱的,这一事实,从又一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我想引用发表在《特区教育》96年6期的上海特级教师曾本宇《沉重》一文的材料来结束本文。这篇文章说,上海闵行区,在6年前就开始语文教学的改革了,去年制定的《改革我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意见》:“一、认真抓好写字和书法教学。尤其以初二以下各年级为重点;二、大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三、加强作文教学;四;扩大阅读面。同时,去年我区重点高中招生考试综合试题中,政治占30%,语文占70%,只考一篇作文。”由此可见,对作文教学有近似看法的,似不只我一人。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蒲雪雁

[内容]

。进行情感教育,可分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禁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文秘站:)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

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学生,原谅学生,关心学生。高中生的练笔本(周记)是我们抓的一个重点。从进高中第一天起,我们就作了规定:写周记不能当作只完成作业而敷衍了事,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把老师当作朋友,有什么心事如果信得过老师就尽情的吐出来。对老师的教学及为人也可褒可贬,一句话:写真。这样,学生消除了厌恶心理,由被动变主动,对生活中的人、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帮助和鼓励。周记的内容涉及宽广:学习、亲情、爱情、友谊、社会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从周记中获取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联系家长,避免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一致。在某年级高三复习紧张时我们曾宣布停写周记,很多学生要求恢复旧制,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还有个别学生把留有教师大段批语和笔谈的周记本郑重的作业毕业留念的礼物送给教师。那一刻,教师更多的是自豪,为他们成熟的情感而自豪。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这种教育应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内容]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

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的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教其“义”,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

恰当地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主体----学生,使其受到感染。主导和主体的情感能“溶为一体”,关键在于表达方式的恰当选择。

(1)有表情地朗读----引导学生领受情感美。?有表情的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产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例如有表情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两处破折号要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咽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对这一段,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要一字一顿,铿锵有力,以表达韩麦尔激昂的爱国热忱。最后一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在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须读得轻而缓,末句可按三个音节断开,每一个音节均应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于是,学生就会进入角色,体会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结尾处体会出作者悲壮的情感。

(2)入境----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例如《社戏》所描绘的是以双喜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作为客人来到偏僻的鲁镇,得到这群少年的热情款待。“伴我游戏”:“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也不会“犯上”陪我钓虾:“虾照例是归我吃的,”显示出这群少年的好客,不拘礼教。更充满诗意的是,在双喜“我写包票”的英雄式的承诺下,“我”得以观赏到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些充满江南水乡味的画面。更有趣的是归航中偷豆、吃豆这一情节。随着双喜:“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 家,我们偷哪一边的呢?”的询问,阿发无私地表示;“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在那些洋溢着豆麦蕴藻之香的乡间夜景中,这群少年是多么可爱。如果此时教师用精湛的语言,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自己就是夜航去看戏中的一员,那偷来的豆就是如此特别的好吃。……通过入情入境的体悟,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的感情倾向----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便会不禁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讲述、品析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时势必要精心地构思,合理巧妙地剪裁、组材,且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如果教师这时能讲述、品析这种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其思路,就能开解作者的情感线索。《驿路梨花》所写的山间茅屋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作者根据情感的需要,以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主线,选择了最佳的表现角度----“我”在驿路的亲身体会,截取了最佳的时间阶段----夜行投宿,一晚一晨;设计了最佳的组合序列----借瑶旅老人之口引出助人为乐的梨花姑娘,又借梨花妹之口引出解放军营造茅屋和梨花姐妹照看茅屋的情节。在一个个悬念和误会的消释中,读者享受到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引导学生明悟主人公以梨花命名,人物描写又多以洁白无暇、馨香四溢的梨花衬托,结尾又引陆游的梨花诗点睛,将景物美、人物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梨花之中,辉映折射出雷锋精神处处开花,代代相传的主旨,从而领会作者那份由衷的赞美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把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感情共鸣。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评论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中教师们探索和尝试了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有意或无意之中运用到文学理论(文学评论),解决了中学语文教学许多问题。现特做以下论述:

一、文学评论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处于重大变化之时期,也是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的学者称他们的这个时期为危险期。他们在接受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和危害,如非法刊物和影视网络宣扬的色情暴力易引诱青少年犯罪。如果免疫力差、自控能力低的中学生对非法刊物作品一概“拿来”兼收并蓄,甚至乱模仿并付之行动,是很危险的。即使一些文学名着也含有糟粕在里面,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三言二拍》《红与黑》《少年维特之烦恼》《雷雨》《骆驼祥子》。学生由于好奇,易沉迷于的情节描写和不正确的“移情”。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区别“香花与毒草”,在这方面文学评论任务就是区分“有害文学的铁栅栏”(鲁迅语)。提高学生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从作品中吸取精华、弃之糟粕。文学评论是批判有害文学的匕首和投枪,教师要常写这些评论并把这些评论广布校园宣传栏、班级里的学习园地,使学生唾弃像《雷雨》中周萍那样的人物——不顾人伦,引诱繁漪、玩弄四凤等畸形的“爱情”关系,憎恨周朴园的腐朽性生活;应该崇尚欣赏像《林觉民与妻书》中的林觉民、《刑场上的婚礼》的革命者周文雍和陈铁军高尚的情操与无私之爱、悲壮之情。这些评论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什么是对自己有害的。通过这些评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二、文学评论进入课本的方式、途径

应该改变“有言无论”的语文课本旧有的体系,让学生进入“识文——赏文——评文——习文”的良性循环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使学生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理想的课本,一篇美文之后应有相应的评论文章,是专家的个性化解读,长久地近距离接触与潜心揣摩,学生个性化解读水平自会慢慢提升,有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我们看到欧美国家在考试时有文学评论这一项,我想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中考、高考试卷也会出现这种试题的。我们平时的考试及中考高考阅读一篇文章都是分点来考测,这是精读的要求,同样我们要培养学生俯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能力,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而要求学生增加阅读文学作品的数量,这在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落实。学生既要微观把握文本,也要宏观把握文本,我相信文学评价是能够肩负起这—使命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评论家也不例外。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而我们的学生鉴赏水平亟待提高,为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文学评论并感受评论家是如何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评判作品,对作品发出个性化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对文本整体做出相应的评判,从而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文学评论将成为文学教育的亮点

有人也许担心文学术语将成为阅读的障碍,事实上大可不必,文学评论只是对阅读文本起一种辅助参考作用.不必列入考试范围。如果将数学与语文作一类比,那么文学评论相当于立体几何,有助于培育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如《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中专家的个性化解读,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具有启人心智的特征;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是一种历史评论,夹杂了一点文学评论,引发了读史热潮。

文学评论是基于历史的、美学的、哲学的标准去探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在教师与学生共解文本之后学生的文学评论或认同或歧义。文学评论涉及评论者的文学修养、美学修养、哲学修养、科学修养,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文学评论有助于学生人文性的熏陶与浸染。

阅读优秀的文学评论,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思维的境界,优化思维品质;从中学会观察文学、文化现象,学会从文本中发现问题,进而增强探究意识和发展问题的敏感性,以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在阅读文本和文学评论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文学评论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对每一个中学生都是有益的启示,在文本话语、教师话语、专家话语中寻觅文学的真谛与美丽,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在执着的文本探索中既要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这样就会对文本之内的世界和文本之外的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标新立异,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口才训练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口才训练探究

口才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远未把培养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笔者在职业高中语文口语训练课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此想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口才训练不容忽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请记住我站域名/

3、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十分迫切

笔者曾在普教职教任教十八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描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

因此,不论在普教系统还是在职教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口才训练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1、普通话语音训练

在口才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笔者认为非常必要,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素质训练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

口才训练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才训练中的重要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纯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看来,“口才表述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口才表述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我们知道,相对于书面表述来说,口语表达对思维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即兴说话,对思维的要求尤其高,书面表述可以思前想后,想好了再写,写了后面的还可以再修改前面的;而口语表达则是边想边说,说前面时就得想着后面的,这就要求表述者有极敏捷极清晰的思维。我们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必须强化脱稿说话的训练。有些同学长期以来养成了离开稿子就说不了话的习惯。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越拿惯了稿子依赖性越强,依赖性一强就越离不开稿子,而拿稿子念是无法训练思维的。所以在思维训练中我从一开始就采取“强行断奶”的措施,一律进行脱稿说话训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使学生克服对稿子的依赖性,促进思维的发展。其次,还要重视即兴说话训练,即兴说话,是口才训练中的高难度训练项目,它要求表述者有极其敏捷极其清晰的思维,因此,即兴说话训练也是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不能一下子要求过高,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训练的台阶。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田力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则。多年来,许多教师就文道统一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但是,文道统一不仅仅是文与遗怎样结合,如何统一的问题,而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中的“道”的具体内涵,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遗”的第一要义,就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论理,道德教育,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重视和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我们的社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文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发展市场经济,加强了人们的商品意识和观念,人们开始注重自我,讲究实惠,也富于开拓、敢于冒险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日趋强化。但是在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过分强调自我,许多人鄙弃理想、荣誉,一些人甚至违法乱记,党风、官风、民风中出现了许多消极,腐败的现象。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今天的中学生较之过去,知识面广了,视野扩大了,他们注重实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但是过去普遍信奉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在他们心目中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他们在开放的感召下良莠不辨地接受新东西,把好的传统也丢掉了。不文明,没礼貌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一切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塑造和培育一代新人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刻思想,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准,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而是教育的大方向问题,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给经伦理道德教育以突出的位置和重视,才能使语文教育走出困境,使之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二、重视和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重责。

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晓之以为人之理,是非美丑善恶的观念,历来为语文教学行家所重视。我国古代的孔子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对人们要“导之以德,齐之以扎”,使之行为“有耻且格”。孟子则极力推崇“教以人伦”。记录孔子和孟子言行的《论语》、《孟子》以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大学》、《中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也是伦理道德著作和封建科考的重要经典。深受爱戴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所提出的著名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其中也包合了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语文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它集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于一体,它所向学生展示的,是生活、社会、历史。人们的思想感情,其中蕴合着极其丰富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一点是其他学科,包括政治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就语文教材而言,作为信息载体的语文课本,差不多包括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积淀,上至天文,下及地理,草木虫鱼,声光化电,飞禽走兽、世态人情,无所不有,特别是多方面地表达了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作者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认识,体现了各个时代,作者所认定或贬斥的各种道德规范。正如在巴尔扎克《守财奴》和王愿坚《普通劳动者》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学会正确处理和谐调人际关系;高尔基的《母亲》、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课文,则表现了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作者高尚执着的追求,从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现,加强他们对人生、社会的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人民的勤务员》、《说谦虚》、《哥白尼》、《中国石拱桥》等课文,或体现了高尚的道德风范,或表现了热爱科学、坚持真理、不懈探索和追求的人类精神。所有这些,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这也正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所在。

从语文教学的原则看,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道”的第一义就应当是伦理道德,它包括处世立身的丰富内涵,诸如良心义务,荣誉幸福,爱情婚姻,职业人生,集体现念,国家观念,是非观念等等,这些都是中学生所需要而没有真正学到的。不难想象,伦理道德教育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准确贯彻文道统一原则所必需的,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思想教育的首位,这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看,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并不是取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恰恰相反,正是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发挥它的特有功能。对此,叶圣陶先生一九七三年写给江苏常州的一位中学教师的信中,已有概括的说明,他说,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讲词义和章段结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语文教学大师于漪对这个问题说得更为具体,她说,语文课“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她还特别指出:“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于漪强调,“认为只要讲清文章的字词句篇,就‘水到渠成’也进行了思想情操教育,这不仅把‘文’与‘道’等同起来,而且表现出教学的随意性,不符合培养人的教育规律。”叶老和于漪的话,十分明确地闻述了语文

教学的特点和任务。很明显,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一篇篇具有一定情感和思想的课文,培养和塑造人,这里‘育人最基本的,也是经常起作用的。最有生命力的就是公理道德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强调伦理道德教育2是由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

从语文教改的目的来看;也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的伦理道德教育。多年来,语文教学为在教改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但是,这些改革和尝试,过多地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堂结构等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注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尤其忽视了语文学科伦理教育的特殊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撼。我认为,衡量语文教改成功的标准,固然要语文深传授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能力,但更重要的则是‘‘育人”。育人,就是要按照时代事业,社会;未来的要求塑造人,而塑造人首先就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出兵有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叶圣陶说过,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是善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点,正是我们语文教改的方向。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的学问,语文教学道德就要研究人,不仅要研究今天的人,而且要研究明天的人,研究未来对人的要求。今日的中学生是九十年代和下个世纪的主力军,塑造他们,不仅要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语文教政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真正体现“育人’的教学目标,否则,改革“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于’。

三、必须认真探讨语文教学进行始理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并不是抽象空洞的伦理道德概念的灌输,不是枯燥乏味的政治说教,也不能同’强迫命令”仍方式要学生这样做而不那样优。它应当是“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应当是落实到课文实处的,能引起共呜的,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觉自感接受的食陶和需要,因此,因文释道是十分重要的。假如在讲授《窦娥冤》时;根据课文特点,联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人民在关剧和杜诗中处于怎样的不同地位?二、,怎样从作者所处的时代与作者个人因素方面看待这种木同?引导学生认识,‘关剧与杜诗都是为民奔走呼号的绝唱,但杜诗中人民只是同情的对象,而关剧中人民已成为抗争的主要体现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杜甫与关汉卿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杜甫自觉地举着本阶级的意识和以君王为优秀的道德观念,这就决定了人民在其诗歌中只能作为被同情者,到了关汉卿时代,这种意识和观念已发生了交化,汉民族把外族入主中国看作是英大的耻辱,这一点在当时民族压迫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尤其突出,关剧的揭露能如此大胆和彻底,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学到了分析作品的知识和方法,也增强了道德修养和评判善恶是非的能力,在感知,认识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

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遗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接受教育的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化和熏陶,增强作人的素质。因此,这种教育必须把握沉重的共性与个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特点和素质,而“个性”别是指这个整体中不同层次的对象,而不是指个别的人。例如们面对着九十年代的中学生,他们与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与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在知识水平、思想修养、社会阅历年都有着许多不向,把握这个整体特征,我们的教育才能切合实际,而不至于泛泛而论。另一方面,对城镇学生与对农村学生,对高年级学生与对低年级学生,对可望升学的学生与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对男学生与以对女学生等中学生的这些’个性”又有所区别,视这些不同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道他4n所欲道,给他们所欲得,我们的教育就会深入学生心田,真正适合每个学生的人生需要。命而,语文教学中的论理道德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 它的出发点应该是“文”,它的一切依据也应该是“文”,在教学中把“文”与“道”、“文”与“人’结合起来。例如讲授〈祝福〉一文时,对女学生,主要引导她们认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历史的责任,学会自强、自尊、白爱、自信,加深对女性美德的认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对男学生,则引导他们去认训男权社会的不合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加强他们这方面的道德修养,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如可看待继续深造与走向社会的问题上,联系《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使他们有正确的理想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现、价值现、事业现、生活现,激发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教育,以课文为纽带,紧紧联系着“道”与“人’,形象面生动,学生往往会欣然接受,受教而不知在受教,甚至师生情感融合在一起,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境界。伦理道德教育是古老的,同时又是崭新的,语文教学的内容、特点、任务、目的,都决定了在“文”与“道”的结合中给论理道德教育以突出的地位,发挥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合社会、时代的需要,适合未来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据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不仅应该,面且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论理道德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文化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的应用

从文化上看,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是由其民族文化孕育而成的。汉语国家句子如水般柔性流动、迂回转折随遇而安,着重追求内部的文气畅通,使语言能够成为作者思想流动的镜像。近几年来诸如《人再囧途之泰囧》《十二生肖》之类的电影能够卖座,得到年轻人和广大观众的喜爱,电影中的情节和一些桥段也成为大家街头巷议的话题,其原因不仅仅在精良的制作,演员出色的表演,而更在于它能够吸收不同国家的故事题材、独具匠心的构思、且不断地推陈出新。话说回来,如果电影没有这些交融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1跨文化理念的内涵

语言的功能即人们要求语言所能干的事情,然而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同时客观世界也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都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这样功能就看似千变万化琢磨不定,但是我们仍能够将其加以归纳,得到更加抽象的所有语言都应该具备的“元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将其分成三个方面即:概念、人际、语篇。概念元功能是指语言所对应的静态的世界意义或者说是逻辑命题;人际元功能是指以某种方式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以及说话人所携带的感情态度;语篇元功能即人说话写文章要整体上考虑,恰当的安排布局,不能显得零零散散不协调。哈利德和汤姆森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其中给予和需求是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给予的可以是货物和劳务,也可以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信息。

2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2.1研究的交流方式较为单一

语文课堂上多数采用一问一答的单线交流,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及学生的集体深入探究,课堂气氛普遍较沉闷。这也是我国的语文乃至语言教育的缺陷之处,学生在课堂上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理解无法很好地通过交流的方式得到总结、改进。

2.2研究活动中学生的思考不足

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其学习方式的结构式单一的,即常常只是以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而这种学习模式,会阻碍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留下的问题。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现象,但在很多基层教育单位,由于升学压力和生源竞争的增加,许多学校仍旧将分数视为较重要的考核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旧缺乏思考,较多生搬硬套。

2.3写作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作文写作上,拟题和构思没有给学生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没有很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发表独到的见解,忽视学生在修改环节的个性表达和探究创造。

2.4教学内容适用于现实,可以适当延伸

情景虚拟,内容实际。因客观受限,教师不可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只能是在摹拟的或近似于真实生活场景的情景中组织教学,但虚拟也是以真实为基础的虚拟,它不代表虚幻。虽然学习者只能在虚拟的情景里进行课堂操练,但因为学生在英语课学习的语言知识是要用于现实生活,否则会影响学习的实践效果,所以教学的主题与他们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都有可能出现在他们的真实生活中。

3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

语言的“人际功能”表现在一个人所讲的话能够透露其社会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其对事物的感受评价等,同时,语言的“人际功能”还能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随着文学表现方式的发展,文本具有更大的空间张力,表现力也得到增强。在这种写法指导下,表述者常常突兀地中断原来的叙述加入随性的想法和念头,或者对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方式进行评价。以下将重点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

3.1教学中注重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的意义分为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概念意义指词汇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则指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文化意义是指某一文化群体对一客体本身所作的主观评价,同一客体在不同文化的人中产生的联想意义不同。

3.2在语言教育中注意网络文化的地位

步入21世纪,网络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学生交流、学习、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传承方式,作为网络世界一员的学生必然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网络文化的领悟和感受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滞后,很多词汇的涵义在网络环境中已经发了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学习,及时向学生传播积极的网络知识,从而促进语言教育。

3.3教学中比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双方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出现矛盾,降低交际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并介绍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在交际中做出正确的预测。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的另一种文化教学活动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所展现的不同学习风格。这实际上也是对某些文化信仰和态度的体现。

结论

总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意识到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重视对目的语文文化背景的教学,并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化的必然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绝好素材。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各学科中,重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学科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优秀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激发兴趣 培育创新 激励创新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化的必然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优秀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意识

如今的许多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口号是“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授课思路还是老一套“满堂灌,自导自演”。这与发挥学生潜力是事与愿违的。其实,他们身上的“淘”的缺点,正是我们所说的“潜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同学,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火花的绽放。从此他们便成了老师固定枷锁中的“模型”。就是教师常说的“老实,听话”型学生。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切忌不要使学生成为“方格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运用深度的语言,精心设计,合理引导,创新情境,激发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我们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决抛弃“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第二、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创新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意识支配行动。不囿于教师的定论,敢于大胆质疑。要使学生明确,并非只有发现人类未发现的新事物和新规律才叫创新,一个人只要通过独立思考而产生的思想、做法,虽然对他人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本人却是全新的,这就是创新。为此,需不断激励学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增强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由于人格因素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兴趣是推动创造力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认识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对自己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为进行创造提供能激起创新的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在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指导和观念的问题。原苏联着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认为,重要的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创新的兴趣。

第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创造主动性,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传统教学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要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在固定范围内解答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近乎封闭与僵化,缺乏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它不仅制约了当前的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分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搞“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实际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他们不会没有反应,因而他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因此,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问题的做法,对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滴创造性,也要给予适时地肯定,以培养他们敢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用来思考,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于漪的话,精辟至极。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认为,大胆质疑,就是在面对问题或结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问题或结论是否就是绝对正确?是否就是无懈可击?在一连串的质疑问题面前,培养创新能力。

四、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

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其实鲁迅自已只说,《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这是其一。其二,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是不应该的。今天,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不能那样冷漠,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如《地球是圆的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科学世界》说:“地球真的是圆的吗?地球并非是完善的球体,它更像一只撒了气的皮球,这种不匀称是由于地壳内的温度变化引导地球深层无能无力造成的。”我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科学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学生,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教师在评估学生的答题时,特别是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正如同志早就指出的那样,凡答案都对而当有创造性的,则给60分,凡有创见的,即使没有都答对,也可打120分。 五、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的创新之花才能灿烂绽放。

六、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次要的。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永恒追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优秀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创新、引导创新、培养创新,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不断的创新、同时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保证教育与时俱进。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学的宏观控制与单元教法

中学语文教学的宏观控制与单元教法

王敏

中学语文课教学实行宏观控制和单元教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一、宏观控制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教学的“宏观控制”,主要是“抓住五个点”,“控制三条线”,“落实到两个面”。(1)抓住五个点。即:一是文道统一的点,就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观点;二是读写并重的点;三是语文教学“双基”点,就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学生基本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着眼点;四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点,即在语文教学中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统一起来;五是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点。(2)控制三条线。一是要控制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向线,要牢牢把握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控制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双边活动线;三是要控制教与练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经纬线。即,教师的教就如一条经线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从练的角度,教学的全过程又是由若干训练构成的,学生的这些练跟师的教交叉,横向排列构成了纬线。(3)落实到两个面。一是学生面二是知识面。总的说,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益。这就要求克服为考而教的做法,要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上狠下功夫,做到困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单元教学的教法举措

在宏观控制下的单元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导”、“读”、“写”、“评”、“解”、“练”六个方面。一是理论指导。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先对所教单元教学和训练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抽象地讲授与指导;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再运用单元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作具体讲解。二是阅读巩固。阅读方式为精读、泛读两种。精读的内容是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赏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片断,揣摩表现方法和写作技巧;泛读的内容是自读课文和其它与课文相似的文章,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三是写作培养。写作可因人因文体的不同,就审题、主意、选材、组材、谋篇筹写作知识给学生以不同的指点。四是评论吸收。其内容是学生评化作文,即将同学写作的文章先由自己宣读,然后自评优劣,最后由同学互评。从而使同学的吸收作文中的许多优点,克服写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五是教师解疑。教师围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着重剖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只是训练提高,训练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的训练和能力的训练。语文知识的训练就是把语文知识分析到各个单元教学之中,每个单元名有训练的侧重点。提高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同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它具有广泛的思想涵义。

首先,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及人本身的终极关怀,要求着力培养学生一种能使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更好地不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养成能使人终身受用。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有利的教育模式,它要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一是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走向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思想意识及心理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是有其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依据的。人的素质的结构化特性决定了各素质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决定了人的素质养成的综合性特征。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因而素质教育应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合理的素质结构的形成。

其次,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应试教育只面对少数学生,是一种被扭曲的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都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人才是有层次、有类别的,每个人的才能及其所获得的成就自然存在差异,社会需要各种类别、各个层次的人才。一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那他就是一个事业的成功者,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宋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素质教育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成为基本素质合格的毕业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其兴趣和才能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适应与创造相统一的素质,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应试教育用考试一种模式来铸造学生,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整天埋头于作业之中,其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创造能力受到压抑,个性得不到发挥。与此相适应,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较多地强调受教育者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则重视不够。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创造潜能,主动地改造环境与社会,从而使环境、社会与人处在一种充满创造的良性互动的适应状态。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适应与创造的一致性,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都能生动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的立足点是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上述理念是我们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语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21世纪的形势发展与客观需要,当前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要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其中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改革的着力点则是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考试方法的改革。

(一)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言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言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言教学的素质观。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长期以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未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盲目性与随意性较为严重。有的过分强调语文的文学性,认为中学语文就是文学教育,语文能力就是写作能力,将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只重视分

析主题思想和研究写作方法两项任务,忽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有的片面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步入识字教学的误区,咬文嚼字,重复训练,死记硬背,枯燥乏味,整堂课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人文性,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语文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价值,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任务。具体到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应当有不同的层次: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母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高中阶段,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要培养鉴赏、分析与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便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 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着力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倾向,重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几乎全被灌输语文知识、讲题解题、考试辅导所占用,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培养。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以完成语文教学的育人任务。语文的德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等方面,是育人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工具性的训练,而且要贯彻思想性的教育。语文教材“文以载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因素,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语文智育以丰富和提高学生优秀的科学文化涵养,开发学生的智能为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优秀内容。语文美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内容包含着人的审美追求、审美体验和审美倾向,语文美育的优秀就是要塑造美的心灵,这有利于促进语文德育和智育功能的实现,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育人任务。三是要创设一定的时空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趋势,语文教学可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提高其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促进个性言语品质和个性思维品质的养成,达到“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上课、作业、考试、无休止的练习几乎构成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时空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利于把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这是中学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21世纪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面对世界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对语文课程的严重挑战,处理好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文化新知识高速无限增长的矛盾,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优势,继承和发展我国母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形成具有中国语文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体现语文课程设置的民族化。在课程改革中,还应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意语文活动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中学语文课程设置全部是必修课的单一结构应予调整和优化,可以考虑在高中阶段实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必修课主要保证学生基础语文素质的培养,选修课主要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应该看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强调写作能力,更注重听、说、读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当前应着力纠正传统语文教学以写作为中心的片面倾向,加强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总之,中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课程体系。

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应在现有的文选式体例的基础上,建立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优秀的训练体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大纲中规定的能力训练要求逐一落实到教材的能力训练体系中。语文能力训练项目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中心任务,兼顾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等任务,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训练体系。鉴于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目前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仍应采用文选式为宜,教材应精选中外名家名篇以及一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论文、科技说明文作为语文教学的经典范例,使学生通过阅读、揣摩来培养和训练语文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可编写一定份量的古今中外佳作阅读文选以及中外文化常识读本,作为辅助教学的补充教材。在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加大教材的弹性,区分能力训练的不同层次,发展层次性教材。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流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教材区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教学要求区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课文区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练习区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由此使教材既适用于全体学生,又适应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的需要。就初、高中的不同教学目标而言,初中教材应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高中教材则可适当加大文学课文的比例,加强文学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学语文教材的能力训练体系中,特别要注意强化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的意识,使他们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探索和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流派,由此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教法改革的主题是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的目标是激活兴趣、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目的启发、直观启发、问题启发、对比启发、想象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设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讲述、对白、演讲、辩论等语言活动和分析、归纳、推导、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维的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在教法改革中,教师要善于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操陶冶、思维训练等语文教学的任务熔于课堂教学之一炉,以便使45分

钟的课堂教学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把教知识与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尽早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素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存在着一个改进考试方法的问题。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如果考试不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的方法对付应试教育的命题,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应试教育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种种弊端,语文教学中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用在听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思维。中学语文的薄弱在农村,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讲究主次分明、发挥课堂作用、开展适当活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1]创造力是智力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是具有大小之分。但是创造力和别的智力成分不同,它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注意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来激发的话,就很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语文教学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没有城市儿童那种视角广、内容多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2]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3]

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4]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优秀能力。”[5]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6]同样地,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7],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

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差生思维的缺陷

内容提要 克服差生思维缺陷,首先要克服其“思维惰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积极思考问题;其次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区分教材内容;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差生 思维缺陷

在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要求差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效果和质量上,这一点,我们在长期执教过程中有较深的体会。

这里“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认识活动中,表现出基本的学习技能———读、写、算的技能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中,有两项是属于语文学习的范围。所以语文作为各学科之母,教学效果对提高差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差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速度均低于同龄者,其思维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很容易被当作低智商者,实际上,经过反复测试,大多数差生心智绝无问题,智商平均居于中上,其中不乏IQ120以上者。差生的外在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过程非常被动,虽然他们也记笔记、做作业,但事倍而功半,学习效果很差。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其原因:差生对学习抱着消极态度,往往是由于长期受挫折而导致的“失败积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造成的。所以,克服差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出发点,是要为差生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他们通过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进而对学习有正确的态度。在有了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后,关键在于解决差生内在的原因,克服差生的思维的缺陷。实际上,差生思维的缺陷,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因此,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优化教学方法和对差生进行区别教学上。

首先,运用问题研究因素,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克服差生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讲授《多收了五斗》一课时,由于课文的时代与今天的生活距离较远,我就注意从现实生活引入课文。如: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不愿要硬币,嫌太沉,不方便带,[!]都愿要纸币,可旧毡帽朋友想要银元,当当响的银元,他们为什么不想要钞票?尤其是中央银行的钞票?不少学生都愣了。经过对照课文,反复讨论,终于明确是官绅的欺诈、纸币的贬值,使得农民遭受双重剥削而不得已的一种自我保护心态。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人在议论发财,谈做生意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文,提出问题:于勒发没发财?假使于勒从美洲发财回来,“我”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争相发言,除了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优美外,其学习效果不亚于另一个好班,多年后,有学生还回忆起这一课,并且说从中感受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其次,要通过教学使差生掌握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学会区分教学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差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老师往往认为,对差生只需提供一些事实、例子、图表就可以了,理论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依据主要理论倒能使差生把个别事实、概念联系或概括起来,从而洞察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技能的必要途径,教师要时常注意要求和帮助差生逐步掌握语文学科的主要理论,使理论逐步成为学习的优秀、基础和主干。

在教学过程中,每到初三、高三,我总是要留出一大段时间来系统地复习中学教材全程的语文知识,重点在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从拼音到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现代文到文言文;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从阅读欣赏到写作训练,详细地,扎实地过一遍。这样做之后,差生的成绩总要跨一大步。另外,在学期教授过程中,注意在每册课本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如每一册的语法,我均是安排在第一单元中集中学习,其它单元学习时就进行复习巩固,差生既有兴趣,又能经常练习,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综合品质,通常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学习上的意志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差生帮助,增加他们独立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习惯。

过去,我们对帮助差生有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在他周围安排些好的学生,以起到帮助的作用,但并没有提示如何帮助,常常成了问什么答什么。大多问的是答案,自然地给的也是答案。其实起不了帮助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加深了差生思维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我发现这个问题后,采取差生与差生坐在一起,既便于老师相对集中地进行辅导,又使他们之间有一种平等竞争的感觉,反而产生一种互不服气的争胜心理。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的艺术。对差生的要求可以放低一点,作业量,答题的质量水平,完成的速度,都可以另作安排,但必须要求独立完成。甚至允许剩题、留空,但不允许抄袭。

为了强化差生思维的独立性,我在作业批改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举

作文为例:第一、批改要及时。

在学生作文思维兴奋点未消失前,迅速反馈作文情况,促其良好心境得到巩固;

第二、要公正。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难免会产生“月晕心理”,即有的教师对一些作文程度较好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另眼相看,有时明明该学生应付了事,都能得个好分数。相反,一些程度不好的学生,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他有生以来最好的文章,但是,由于教师先入为主的心理在作怪,或者拿它跟最好的作文比,结果仍然得不到他期望的分数,于是,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此对差生作文的评价一定尽可能客观公正,尽可能与他自己的前几篇作文比较,并适当对差生给予鼓励。

第三,要多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我的学生曾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小小的成功,有时可引发巨大的内驱力;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有时能成为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总之,在评改时,一定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怕一个词语的成功运用,一句话的优美生动,都不要轻易放过。多运用表扬激励手段,以强化差生的思维独立性,努力克服其思维的懒惰性,帮助其增强自信心,最终促使其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