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6 03:5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浅谈引导学生感悟言文本的策略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指出是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语文课与其它课程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前者是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感悟文本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呢?

一、层层朗读,引导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是感悟文本的基点,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语文教师不变的坚持。读书感悟追求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境,在读中悟法。因此,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以期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是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苏教版小语课本中很多都是文质兼美、情意深切的佳作。但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等原因,不可能一下子就深入地感悟到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这就需要教师的扶助,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朗读,细细品位,去感悟文本中蕴涵的深意和深情。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一位老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文本的“牛鼻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但此时学生的朗读只是把语句读通、读顺了。由于缺少深入的感悟,学生的朗读明显缺少感情。

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去练读,表达感情。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品读“求治时态度镇定”、“手术前坚持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勉强一笑说清刀数”时,每品读完一个片段,教师均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学生在层层品读中不断感悟到这句话中沃克医生对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学生的朗读也随着感悟的深入不断进步。

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又进一步引导:课文学完了,我们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坚忍不拔的毅力、钢铁般顽强的意志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把沃克医生赞美的话读一读。这时,学生水到渠成地读出了真情实感。

读书是感悟的基础,学生的感悟又能通过朗读来表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读书不仅要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要“披文而入情”,通过解读“三分文章”去感悟“七分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文学习中层层朗读关键句,不断强化,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因此,学生也自然而然的悟出了真情,读出了实感。

二、注重积累,丰富感悟。

厚积才能薄发。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

首先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靠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使其不断“厚积”;三靠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的好词佳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习作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了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

要提高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新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丰富感悟。

《船长》一课中有一句: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为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船长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我让学生联系影片《泰坦尼克号》、地震等体会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心情、表现。学生的感悟一下子就丰富了。

学生: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当轮船撞到冰山遇险时,人们争抢着逃生,现场一片混乱,有很多人因为争抢落入冰水中死去。哈尔威船长“大声吼”是为了让救援工作变得有序。

学生:在地震中,有很多解放军和无名英雄为了救他人而受伤、遇难,哈尔威船长和他们一样具有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学生:上次有一条小蛇游进了我们的教室,同学们都害怕得争着涌向教室门口,结果好多人把门口挤住了。可是哈尔威船长面临死亡,从容镇定,还一心要把别人救出去

学生:哈尔威船长说“把60人全都救出去”,其实一共有61人,他把自己忘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学生的积累丰富了,感悟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感悟也会更丰富。

三、多种演练,促进感悟。

思维是感悟的关键。没有灵动的思维,也就不会有深切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多种演练,让学生的思维灵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

1、 在表演中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理解文字感悟文本。如一位老师教学《黄山奇松》时,让学生摆POSE,表演迎客松。然后老师问:“此时你正站在悬崖上,夏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你还站得稳吗?”学生坚定地回答:“能!”“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你还站得住吗?”“能!”“秋天,树叶飘落,寒霜铺地,你还站得稳吗?”“能!”“你真是一棵名副其实的迎客松。你经历了无数个春秋,经受了无数的风雪,真是——”“饱经风霜。”这位老师巧妙地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到“饱经风霜”的意思。学生学得愉快,悟得轻松。

2、在媒体欣赏中感悟。

文字的描述固然美丽,但毕竟是白纸黑字,没有斑斓的色彩,也没有变幻的形态,学生难免会缺少感性认识。适当的运用媒体,便能开拓学 生的视听,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美景中,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如《莫高窟》一课向我们展现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课堂上,通过媒体让惟妙惟肖的彩塑、内容丰富的壁画和姿态不同的飞天配以美妙的古筝乐曲呈现于学生之前,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般的欣赏,心潮澎湃、激情荡漾,心中充满留恋与赞美,真切的感悟到了彩塑、壁画的是艺术珍品。

3、在简笔画或实验中感悟。

有的课文可以通过简笔画或实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语言描述的情节。如教学《詹天佑》一课一些学生对“人”字形的线路,火车上山的方法,以及到南口后多出一个火车头变拉为推等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这是就可以采用板演简笔画或做实验的方法,学生对文中语句的感悟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4、在练笔中感悟。

《莫高窟》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是非常有特点的。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写法进行片段练习,如:课间十分钟、教室前的小花坛等。学生通过练笔,对文章写法的感性认识真正提高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再如学习了《诺贝尔》一课后,让学生写写读后感,更能促进学生对诺贝尔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入感悟。

四、文本对话,提升感悟。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理念,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至高追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生活经验、个体感悟因素的不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的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必然有所差异。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是自己真实的体会,我们都应当为他们的发言喝彩。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加深感悟、提升感悟。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别》一课,当学生学习“李白依然伫立在长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提升学生感悟人物深厚的情感。

师:媒体上出现画面与文字。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欧点点。“友人的白帆早已消失,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久久地凝视一江春水,也许他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很快,他们有了自己的感悟:

生:也许他在想:孟夫子,我们的友谊一定会像这长江的波涛一样永世不绝。所以李白一直凝视着滚滚长江,仿佛还在回味着孟浩然说过的话。

生:也许他在想:就让这一江滔滔的江水捎去我对孟夫子的无限思念吧!

生:也许他在想:我和孟夫子的分别一定时短暂的。明年的烟花三月,我们一定会在黄鹤楼上把酒言欢,重叙离别之情的。

生:也许他在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不应该为了这短暂的离别而忧伤难过,我们的友谊是深厚的,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即使远在天涯,也是近在咫尺。

李白在江边凝视远望,内心必然思绪万千,作者以省略号留下了艺术空白,给学生以广阔的感悟空间。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心灵对话,文本对话,使学生感悟到诗人内心深刻、丰富而细腻情感。学生有了文本做依据,有了“底气”,就能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对人物情感的感悟也有了提升。(编辑:圆圆)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教师可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微笑教学”“积极评价”让课堂和谐,让孩子的创新意识蠢蠢欲动。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对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在学习中就会兴致勃勃地动手动脑,遇到困难时还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而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会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所以要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自己的爱心、诚心去“微笑教学”,以“赞扬鼓励的语言”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

二、教师要勇于创新,打造精彩课堂,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教研,要勇于创新,首先打造一个精彩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说:“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动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我们的课堂就要把握细节,让细节绽放光彩,让课堂呈现精彩。

三、教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鼓励提问,怀疑中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孩子们去怀疑,去创新,做个创新型人才。例如在教授《田忌赛马》开课伊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题目提问:田忌是谁?田忌和谁赛马?赛马结果如何?……然后教师归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读书、寻求答案。读完书师生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同样的马,为什么改变出场顺序,比赛结果会截然不同呢?如果是你你怎么做来赢得比赛?

在疑问、释疑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二)大胆想象,想象中创新

科学家的每次创造发明,都是通过对事物的大胆的想象为起点。想象力是创新的潜力空间,它为创新开辟了各种可能的前景,没有想象力,墨守成规,也不可能有重要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语言,丰富学生有关的表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讨论合作,参与中创新

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启发、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协作、师生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例教《军神》就可以让学生以: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展开讨论,结合描述手术的特写镜头,体会军神的深刻含义。在讨论中,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意提高。

(四)开展活动,实践中创新

1.重视语文活动课,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现时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同时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很多,例如利用“国庆”“元旦”“六一”“端午”“重阳”“中秋”“教师节”等节日,搞一些庆祝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评选,开展一些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庆祝活动。教师可以开办专栏:“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最佳小编辑”擂合赛;“课文成画”(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美丽的图画或逼真的示意图)展览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改编成课本剧,使得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创新精神。

2.课外延伸,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1)课外阅读

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兴趣小组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论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

有无健全人格是直接影响个体成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等特点,决定着该学科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探究。

一、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系要确定语文学科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何关系,必须要搞清什么是人格,健全人格的标准是什么。以心理学观点来分析,人格是指决定着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而且是个体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它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经过遗传和环境长期交互作用才逐步形成的。人格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人格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反之则导致人格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格主要包含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和审美人格。语文学科与人格的形成有必然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晓人格是经过遗传和环境长期交互作用才逐步形成的。这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而青少年正是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人格形成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学习、生活,而且语文课是基础课,课时设置最多,学习内容最多,因而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也必然最多,无疑对人格的形成也就影响最大。其次,国家设置的全日制义务课程标准虽然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有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但由于学习内容最具人文性,对学生人格影响最起直接作用的,除思想品德课外,就是语文课了。

二、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了解了语文学科与健全人格形成关系之密切后,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落实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仅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长时期严格要求下才能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在这一点上它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相通,而且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常用工具书的习惯,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例如,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在自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认真对待,尤其学习形声字、多音字、同义词、古今异义的词时更不能掉以轻心,要学会勤查字典、词典等常用工具书,寻找正确答案,而不能偷懒或自作聪明,蒙混过关。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正确、规范地掌握字、词的读与写,学会据词定义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本领,避免别字、错字及“望文生义”等错误的发生,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同样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十分有利。事实证明,在学生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自律、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等好品质、顽强的意志力、自我调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等健全人格都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重视学文悟道,促使情感内化,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教材人文性强已毋庸质疑。但亚里斯多德曾说过“理性是静观的,不能单独构成美德与个性。若不借助于热情、欲望,理性是绝不可能引起任何行为的。”同理,虽然语文课学习内容极具人文性,但是这并不是指教师把教材一篇篇让学生读了,语文知识学了、训练了,主题思想概括了,课后作业完成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文熏陶,形成健全人格那么简单。事实上学生从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到转化为正确的信念、健全的人格,是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k k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最具活力的人格动力因素。

(三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善健全人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关专家也指出:“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学会了思考与分析;通过倾听别人发言,学会了尊重与信任;通过发言交流,学会了沟通与理解;通过合作,学会了竞争与共处;通过探究,学会了体验与反思。”可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避免的是“少数尖子撑门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局面,要注意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才有实效。同时教师自始至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及时鼓励创见,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

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既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法教育实现新高的突破口,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在“四五”普法期间使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中小学法制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当务之急。

一、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l、法制教育方法上表现为呆板、粗糙,照本宣科地讲解抽象的法律条文,枯燥无味;

2、法制教育内容上针对性差,远离中小学生生活、学习实际;

3、法制教育缺乏实效性,法律条文的讲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脱钩。

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这种现状直接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到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成熟与完善,与我国全民普法教育既定目的和预设目标的初衷是相悖的,可见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把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在语文教研组的研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不仅仅是一个大胆的构想和创意,而且可操作,可以付诸行动.

二、语文学科法制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调查――搜集――整理――利用

1、对学生法律意识、素养的情况调查

为了增强本学科法制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关于“学生及学生的错误也是资源”有关理念,力求使我们的研究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我们约请有关人员借助专业力量的介入,从对身边常用的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度、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救意识、学生的日常行为、应急能力等方面对学校学生展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身边常用的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回答的正确率为35.60%,正确率不高;学生的自救、应急措施的准确度不到10%;调查内容显示: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宣传、提高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救能力。

同时我们对担负着人文教育功能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自查,发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文教育更多的体现为思想教育,其务虚性决定了效果的不如人意,甚至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

2、现行语文教材中法制教育素材的搜集、整理学生法律知识、素养的薄弱、行为自律意识的欠缺、自我保护、自救能力的匮乏以及学科教育中相关教育的滞后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学科教学怎么担当育人重任?充分、合理、科学的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是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的共识。在达成共识之后,鉴于全体语文教师非法律科班出身的现实,我们整合研究力量,实行集体研训、集体备课的形式,确定规范的模式、统一的要求,挖掘、梳理、整编、收集教材中潜在的、蕴藏的法制教育资源。我们最终把开发的内容定位在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有关法律法规上,在开发手段上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注重小而精,不求大而全,开发方式上追求自然,在开发时间度的把握上合理分配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整个开发过程紧紧围绕学校课题组制定的《课堂教学实验评价表》,确保语文学科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有序、高质、有效。

3、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资源的实践、运用学科法制教育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实践与运用,那么怎么开发如何利用?下面就结合几篇语文学科开发利用法制教育资源的方法、途径、结构、模式,以及其中展现出的教师的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教学设计、由此带来的教师教学力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背景切入式:有效切入是沟通“三个世界”、实现“三个贴近”的桥梁。

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学科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目标。

比如,【西门豹】要理解西门豹是如何管理邺这个地方的,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和官绅,揭穿“河伯娶媳妇”的骗局。文章久远的时代背景一下子就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更重要的能在学生活跃、开放、多元的思维中培养他们进行辨明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

(2)内容拓展式:通过内容延伸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

再比如四年级第四课【一颗小豌豆】,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布置拓展性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调查、感受身边人群的生活境况,帮助小姑娘树立战胜自己的生命才更有意义。这样做并非是教唆学生仇富、对现行社会体制不满,而是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然后回到课堂讨论分析贫困产生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并从中初步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开发法制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找回新一代青少年身上缺失的人文精神(仁爱之心、向善之心、感恩之心)等。

(3)探究学习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需求,师生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中发展。

如小学四年级第10课【向大树道歉】课堂上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带着问题学生自学。课文通过描写丹尼尔虐待大树,向大树道歉的经过,说明美国人对树木的亲善及他们自觉保护环境意识,揭示了爱护树木的主题。这种学生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自然,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效果不错。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很多家常课已架构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视野开阔,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增加,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方式自主化,课堂教学中法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演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语文学科教学素质化摭谈

【摘要】语文课是一门主课,语文课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认识的飞跃,是不可能产生教改行动的。而要在认识上产生飞跃,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是要搞清楚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本文拟从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拓宽视野、发扬民主尊重科学等角度,谈谈个人对语文学科素质化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也就是说,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就中学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语文学科教育素质化的重要性。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而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着人才素质品格,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的优秀部分,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材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学做人密切结合起来。

然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无论是强调“知识性”的语文教学,还是强调“工具性”的语文教学,都忽视了甚至放弃了大多数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这种教育是“牺牲”多数换取少数的教育,是顾此失彼的教育,它与社会对合格人才的大量需求是很不适应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大批合格人才,首先要提高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彻底转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迅速地坚定不移地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方面来。只有这样,语文教学这块育人园地里才能百花盛开,并结出丰硕之果。

二、改进教法

语文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识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念灌输,轻情感陶冶;重视师教,轻学生等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升入高等院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语文素质不能令人满意。

依据素质教育的自主性原则,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转移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克服以上弊端的关键。是否做到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不只是教学指导思想中以谁为中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教育目标变为教育行为的问题。那种重知识的讲授与灌输,轻学生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明显地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分析得十分中肯。叶老所说的“他们自己的东西”,即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训练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便无法保证训练的落实和习惯的养成。

三、拓宽视野

语文教师要拓宽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决定了这一学科的综合性。语文知识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真可谓“无所不包”;语文知识又用之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又可谓“无处不至”。因此,语文教学决不能囿于教材,而应当以教材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向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大语文教学思路应当是语文知识与整个大文化背景、整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

语文渗透在一切需要思维、需要语言文字的地方。因此,要教好语文,就必须彻底摒弃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认真开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用自己的母语点燃智慧的火花,培养高雅的情趣,造就合格的人才。

学校图书馆里存放着各种版本的中外古今名著,但学生因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而无暇顾及,如此下去,学生的知识面如何宽得起来?所以,切实加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实在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又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真正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让他们有时间去读书;二是图书馆、阅览室要尽可能全方位放开,让学生有书可读。

四、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语文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科学,语文学科素质化教育应着眼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展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语文教学应当通过每一次知识的传授、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每一回作文的训练和每一项语文活动的开展来增长学生的见识,鼓励学生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在这方面,我觉得学生应该有“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专家,不迷信教师。同时也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当然教师也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应当经常就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有助于互相了解。

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和科学方法,使教师所收获的必然是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而学生的收获,除了终身受益的语文素养以外,还有平等观念、民主意识、高尚的人格、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意志等等。

素质教育要全方位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加强与改进

北京市自2007年开始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广大教师普遍认同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注意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心学生的学习体验。但在改革的进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中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缺少有效落实,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体现不足;对语文课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充分。北京市教委《2014―2016高考高招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为了落实其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下面的做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加以改进。

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将经典作品的阅读指导纳入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尽量阅读原著,了解作品的精髓,指导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增加自身的文化积淀。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知人论世,可以借助经典的评论帮助学生认识作品的价值,可以与学生一同走进作品,分享其中的精彩篇章,促进学生对整本中外名著的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将课内(或课内外)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有助于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学习力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新的学习“专题”。也可以把有益于经典文化的拓展学习、有益于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有益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提升的校本课程引入课堂,以对国家课程形成必要的补充。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加强探讨交流,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形成“多重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在进行“多重对话”时,教师应当保证“生本对话”有充足的时间,要注意对“生生对话”给予积极的引导。

教师多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为了确保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够有效进行,需要保证时间,提供作品,关注质量。为此,教师可以考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推荐阅读作品,为学生提供配套的资源以支持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完成独立阅读;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名作欣赏、名著推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教师还可以借助文学社团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名著,编演名著,还可以编辑、自办校园文学刊物。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景指导学生提高应用语文的策略,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和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评价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题目的设置,应该关注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要在试题中体现广泛阅读经典作品的导向。试题可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促进学生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促进学生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感情。试题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使学生能充分展示实践的思维过程,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语文能力和素养。题目的设置,要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同时要避免增加考查难度。

教学研究方面,教研部门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提升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在教师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开展专题研讨、研究课、观摩课、教学展示等活动形式,帮助教师提高文学教育的水平,开阔眼界,提高学识涵养。教研部门还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市级培训,对《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加以解读,结合相关的优秀课例,以及开展文学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或教师做经验介绍,以实现学习、研究、分享的目的。借助“北京数字学校”平台,逐渐形成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网上教研、指导、教学分享的机制。不断推进语文学科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推送,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浅谈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一切创新都依赖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因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然而,纵观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成了“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对于教材的理解,只能以教科书或教师的意图为主,学生的一切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而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便是那些在课堂上精于揣摩教师意图的学生,偶尔有自己的想法,便被视为异端。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就不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课程很好地关注到了这一点,把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信心

有些人把人的创新能力看成是一种先天的才能,总以为科学家、发明家的“天赋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少数人的专利,是祖代相继遗传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力本来就已经定型了,好的就是好的,差的就是差的,不必再加以培养,其实这是对创新能力的一种误解。优异的生理因素只是为发展人的创造力提供了可能,并不能决定人的智力和智慧发展的方向及其结果,决定的因素是人的后天的勤奋与努力。爱因斯坦在年轻时并不比常人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连一所中等技术学校也未能考上,因而不得不进入一所补习学校学习,后来却成了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能作出创造性的巨大贡献,并不是靠他的天赋,而是靠他的勤奋和思考。“业精于勤”“天才就是勤奋”,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鲁迅曾经说过:“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拿破仑也说过,我能够在别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和采取什么行动,这完全不是冥冥中有什么天才对我的突然启示,而是我的思考对我的启示,那些没有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由此可见,勤奋才是激发创造力的最佳动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我们应该帮学生树立起创新的信心,树立起成才的信心。

二、大胆摆脱教材的限制,营造全新的课堂氛围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它只是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一种载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能只为教教材而教。这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助于实现课标的、达到教学目的的,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教材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打破教材的限制,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努力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较轻松的课堂氛围。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创新环境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课堂上,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人物的独特看法和对中心的独特理解。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对于有些想法有偏差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但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中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方法过死,培养模式单一。在学科分类教学中,不讲究学科间的学科整合。音乐便是音乐,只能教学生唱歌。语文就是语文,只能在讲授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在新的教学中,语文的课堂应是生活舞台的缩影,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唱、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上完《犟龟》一文后,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分小组把课文改成课本剧。并鼓励他们根据文中角色,大胆加入细节和对话。他们在课堂的表演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把课本剧演得妙趣横生。我还故意临时让不同组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合演,虽说效果不是非常好,但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临场上能随机应变,有出色的表现。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把说、唱、演甚至于辩论等形式融入语文教学当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四、引导学生创新求异

敢于求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向或突发奇想,教师必须予以点拨,而不能立即令学生坐下或批评、训斥、嘲笑,而大搞“听话教育”,这只能泯灭学生的天性。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要给以概括和恰当的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靠拢,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但要合情合理,不能随意求异,不能脱离实际。应强调逆向思维要立意求新。

五、作业设计的灵活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续。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都应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好课后作业。作业的布置重要的是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想象发挥的空间性,使学生能够进行思维的重组再构。如在教完《基因畅想》一文后,我便适机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内容如下:在《基因畅想》一文中,作者根据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象。请你结合现代人们的居住环境及条件,想想若干年以后人们居住的房子将有哪些更为先进的功能。要求想象合理,有一定的创造性。此题一出,学生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设计以后的房子会飞,能根据人们的需要上天或进入海洋中,房屋四周的材料由太阳能吸收板做成,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各种人们需要的能量,供用户使用;屋内的房间格局可以任意变换……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创新呢?说不定若干年后的房子就是学生所想象的。可见,巧妙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做好作业的设置。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单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也是不全面的。因而,教师应在课外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加以补充。课外活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语文手抄报,每两星期比赛一次。从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内容选择、图案穿插等进行评比,并展出较优秀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也可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展、猜字谜、对联,脑筋急转弯等。当然,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去探索,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取得更大的成就。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发生的变化。通过对不同学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分析发现,教学目标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行为主体不一、机械套用课程三维目标和模糊不具体,这些问题导致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国外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表明,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既要有学生的认知变化,也要有学生的外显行为;既要有最低的标准,又要体现层次性。

关键词:教学目标 问题 策略

作者简介:何光峰(1971―),女,山东茌平人,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曾志红(1971―),女,湖南慈利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北京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结束后的预期结果,它指导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的价值和意义,有的教师说,我在教学设计中写了教学目标,那只是应付教案检查的一个摆设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学目标为什么从指导教学的灵魂变成了教学的摆设呢?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宗旨和归宿,是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1]。教学目标是用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来表达的一定教学内容范围内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并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观察、可描述的标准[2]。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希望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就是预期的目标。[3]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有三个特点:

它是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制约着教学过程及活动;它可观察、可描述、可测量;体现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二、当前教学目标的现状

为了解教学目标的现状,课题组收集了12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这12个课堂教学设计,分别来自北京市城区的三类中学,代表了不同教龄的教师。(见表1)

(一)行为主体不一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应该规定学生知识技能的变化,或者说明学生能够做什么,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在15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有8篇,占到了66.7%,以教师为主体的目标有1篇,而其他3篇则是双主体,具体例子见表2。

(二)机械套用课程的三维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的框架,有6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的三维框架来设计,占50%。如《杨修之死》一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梳理概括本文的情节,分析曹操形象;

过程与方法:以“探究杨修死因”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读懂文本,分析曹操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修身养性,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不一定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有学者认为,这种三维目标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甚至教学过程相混淆,不仅概念含糊,而且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4]。

(三)教学目标模糊

1.使用认知动词较多,行为动词较少

教学目标中有两类动词,一类是认知动词,如理解、掌握等;一类是行为动词,如完成、写出等,而且认知动词占绝对优势。例如“安塞腰鼓”(JXSJ1)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在这个目标中,把握、感受、理解、体会等动词较多,这些动词比较抽象、模糊,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会导致目标模糊。而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如能说出、会写出、会区别、分类、选择等较少。

2.缺少教学目标的标准和层次性

从12个教学设计来看,只有一个设计的教学目标涉及到标准。例如“雨说”一课的教学目标:“能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准和读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标准。此外,层次性体现不足,没有一节课的目标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国内外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一)强调学生外显行为

马杰(Mager,1962)提出,好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3个要素:(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例如,80%的句子分类正确)。[5]这一观点,被阿姆斯特朗和塞维吉(1983)发展成为目标设计的ABCD技术:

(1)A(Audience):行为主体,一般指学生;

(2)B(Behavior):表现学习者达成目标的行为;

(3)C (Condition):学习者达到具体目标时所面对的条件;

(4)D(Degree):可接受的最低的熟练水平或表现程度。[6]

(二)强调内部认知过程

美国学者安德森发展了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他认为,一个目标应该包含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预期的内部认知过程,而不是学生外显的行为,名词描述期望学生将要习得或建构的知识。[3]

(三)内部认知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

格伦兰(1978)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提出了内部认知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四、改进当前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主体不一、机械套用课程目标的三维框架、目标动词模糊、没有标准和层次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使教学目标失去了教学宗旨的功能。国外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改进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表述教学目标

无论是国外的教学目标研究还是国内权威词典对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目标都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因此,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目标描述,符合教学目标的涵义,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学生会、学生能、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以学生的行为观照教学过程,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既要有学生的行为,又要有学习内容和条件的限定

安德森提出教学目标要包含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描述学生将要习得或建构的知识。ABCD目标陈述方法也表明,教学目标的陈述不能单单是一个行为的变化,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在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任务中体现出来。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教学内容越具体、学习任务越具体,教学目标陈述也就越具体。例如《安塞腰鼓》的目标“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可以改写为:“在散文《安塞腰鼓》的第( )段中,理解短句、排比句的作用,说出这些句子与其他句子在体现散文的节奏和诗意方面的不同点。”

(三)教学目标既要有认知动词,也要有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内部的不可观察的认知变化,也有外显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最完美的。

例如教学目标“在散文《安塞腰鼓》的段落中,理解短句、排比句的作用,说出这些句子与其他句子在体现文章节奏和诗意方面的不同点”,“理解”就是体现学生内部认知变化的动词,而“说出”则是体现外部行为的动词。

再比如,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学目标“了解香菱、宝钗和黛玉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超前的女性观”,可以改为:“通过找出描写香菱、宝钗、黛玉人物形象的句子,了解香菱、宝钗和黛玉的人物形象;通过写出一段话(30字以内),来概括作者超前的女性观。”“找出”“写出”是外显行为动词,而“了解”“概括”是体现内部认知变化的动词。

(四)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有最低限度的要求,尽量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教学的目标要有最低标准的要求(如95%以上的学生能找出排比句),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陈述也要顾及到学生的差异,体现能力层次(如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准确概括段落的主旨,而成绩一般的学生能大致概括段落的主旨,正确率在75%等),以便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的陈述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目标陈述明确,才能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才能够提高教学实效。尽管本文介绍的国内外教学目标陈述技术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浅谈语文学科教学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

摘要:在诸多学科中,是否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各科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比如语文教学,对人格的培养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其中受其影响。因此,本文想就语文学科教学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一尝试性的探索。

一、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

我们要弄清楚语文教学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

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这些心理特征又叫人格特质。

既然作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那么,这个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遗传与环境只能提供砖块,也可以这么说,通过生活方式,个人把他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不过,机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向个人提供可能性和引诱力。”也就是说,阿德勒认为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了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二、语文学科教学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语文学科教学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些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应当从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了,才能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所谓语文学科教学是指以培养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和外国语言文字能力等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的训练。

何谓健康人格呢?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把健康人格应有的品质特征归纳为15个方面。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展;人在身体和精神,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主人自由人”;个人全面发展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具有高度的创造才能,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超越自我、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

那么,语文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是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就是指语文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直接作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不管老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有抒情诗、散文诗,有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求善,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还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知识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出贡献。

二是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指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把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叫间接作用。比如,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方式、认知结构、语言文字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这些能力和属性虽然不属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因素,但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的内在条件。

三是综合系统作用。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三、语文学科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力。能力通过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知识通过能力的提高而积聚,最后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同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应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值得注意的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进程的客观依据是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随意教学,就必然导致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

一是教师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

二是教师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自觉地把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三是语文教师还应该自觉培养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人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青少年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劝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课文中、与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第三,帮助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对于学生来讲,课文中品德高尚,人格健康,功绩卓著的科学家、革命家、艺术家应该是他们的认同对象。这种认同对象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帮助学生拟定自我教育计划,开展“我和英模相比,应该做些什么?”等活动;第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和自我激励能力,发展自我控制机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应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在知识的传授中,在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三不误,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康的跨世纪人才而努力教学。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民族地区小学高效的语文学科教学课堂的可操作性策略探索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蔓延、深入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取得了进步,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由于区域的局限和教育模式的约束,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主要依据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小学谈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语文教学课堂的可操作性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 小学语文教学 现状 可操作性策略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的小学教育问题主要是语文的教学问题,无论是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还是非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都存在,语文教学历时非常多但效果却特别差,这不得不令人担忧和惊奇。现今国际文化广泛交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理应受到重视。我们应该探究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致力去解决。

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民族区域的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它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跟不上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发展,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2、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匮乏。民族地区的环境相对大城市来说十分恶劣,就拿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来说,地域偏僻,条件艰苦,很多老师不愿来到下面工作教学,再加上工资待遇也不理想,这就造成了民族地区从事小学老师严重缺乏的现象,不单单是语文老师数量少,其他的亦是如此。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会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呢?这样就注定影响制约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甚至是影响整个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开展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民族区域的教学理念限制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导致不能及时的更新变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新课标的执行步履维艰。一直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前进,更别提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了。

二、民族地区小学高效的语文学科教学课堂的可操作性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它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针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不受重视的现象,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要足够了解,认清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努力改善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落后状况。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便满足当代新课标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针对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弥补他们概念上的不足,并且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的挖掘教材内涵,注重对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断改革寻找适合民族区域地方色彩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努力积极推行新课标的广泛实行。如:曹冲称象等。等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挑战一下主人公,看学生自己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意见或者办法等。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前人的观点,而是不断的鼓励学生挑战书本。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发展着,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大胆的进行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加强师资问题的大力解决,以教学实效为目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质量。师资问题是当前影响制约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目前我国也相当的关注和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更多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大学生走入民族地区为广大的民族区域的小学生服务,例如:“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硕士”计划等等。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提升实质就是民族区域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设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阵地就是课堂,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以实效性为课堂目标,及时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保证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实现,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已经实施,按照新课标要求,不断地改革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明确教师指导者和促进者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教材内含,提高教学实效性,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确保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民族教学的质量。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方法研究

【摘 要】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而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 学校教育从“传授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教师必须立足课堂,从课堂的和谐氛围入手、打造课堂精彩、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鼓励提问,让学生在怀疑中创新,创造情境使学生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创新,让学生讨论合作在参与中创新,并从求异思维、多向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教师可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微笑教学”“积极评价”让课堂和谐,让孩子的创新意识蠢蠢欲动。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对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在学习中就会兴致勃勃地动手动脑,遇到困难时还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而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会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所以要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自己的爱心、诚心去“微笑教学”,以“赞扬鼓励的语言”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可以采用朋友式交流:如“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们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教师还要多使用鼓励赞扬的语言: “你真棒!”“你真有见解!”“你的说法真有新意”“你真爱动脑”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相信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在这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会生根发芽。

二、教师要勇于创新,打造精彩课堂,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教研,要勇于创新,首先打造一个精彩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说:“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动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我们的课堂就要把握细节,让细节绽放光彩,让课堂呈现精彩。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要有火一样的激情、幽默、丰富的语言,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导入:如背景介绍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活动导入、趣味导入等。我们可以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谜语、故事、简笔画、实验、游戏等多种方法,使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在趣味中点燃创新的火花。

三、教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鼓励提问,怀疑中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孩子们去怀疑,去创新,做个创新型人才。例如在教授《田忌赛马》开课伊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题目提问:田忌是谁?田忌和谁赛马?赛马结果如何?……然后教师归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读书、寻求答案。读完书师生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同样的马,为什么改变出场顺序,比赛结果会截然不同呢?如果是你你怎么做来赢得比赛?

在疑问、释疑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二)大胆想象,想象中创新

科学家的每次创造发明,都是通过对事物的大胆的想象为起点。想象力是创新的潜力空间,它为创新开辟了各种可能的前景,没有想象力,墨守成规,也不可能有重要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语言,丰富学生有关的表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侵略者是如何肆意毁坏圆明园的情景,教学《观潮》可以让学生听潮声想象大潮的壮观景象……

在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经常让学生写一些有关想象类的作文。例如《未来的我》、《2020年的学校》、《未来的教室》《加入我有七十二变》等,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开动大脑,去描绘未来的世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创造性思维在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驰骋。

(三)讨论合作,参与中创新

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启发、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协作、师生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例教《军神》就可以让学生以: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展开讨论,结合描述手术的特写镜头,体会军神的深刻含义。在讨论中,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意提高。

(四)、开展活动,实践中创新

1、重视语文活动课,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现时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同时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很多,例如利用“国庆”“元旦”“六一”“端午”“重阳”“中秋”“教师节”等节日,搞一些庆祝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评选,开展一些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庆祝活动。教师可以开办专栏:“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最佳小编辑”擂合赛;“课文成画”(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美丽的图画或逼真的示意图)展览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改编成课本剧,使得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创新精神。

2、课外延伸,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1)课外阅读

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兴趣小组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遵化市第五实验小学)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之渗透

摘要: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从综合素质角度来讲,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课程,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既符合高职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将其独特的语文教学与心理教学融合其中的优势表现出来。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学科教学

1引言

根据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得以形成并完善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仍存在许多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重视智育,忽略德育;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课外教学;重优等生,忽略差等生;学校生活乏味,课堂教学枯燥单调等。长久以来,高职生的厌学情绪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容易出现偏激、任性、冷漠、自私、孤独、自卑、嫉妒等不良心理现象。往往这种心理现象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不仅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还影响了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因此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关系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培养个人对于失败与成功的承受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及知识来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对学习、情感、技能的认知能力,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的,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因为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作品具有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若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为媒介将各种美的人文精神渗透其中,就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自觉摒弃不健康心理因素,形成积极健康心理结构之目的[1]。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策略

3.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目标中

健康既是生活的本意,也是教育的本意。高职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主要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一个途径。目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各学科中的教学目标中甚少,也因此在教学活动规划伊始,便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这种综合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目标中注明哪些教学内容包含有心理健康因素,并举例如何渗透于教学。

3.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材内容中

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文与道德统一。将健康人文思想与语文思想统一结合在一起,融入教材内容中予以教学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人格素养比如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宽阔的胸怀等,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将这些美的人格素养渗透于教材内容中,从心理学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美的品质,塑造自身良好的心理素养[3]。具体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分析教材中的人物,体验其中的人文环境,并在受教育者身上塑造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形象,以此从学生的情感来直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比如教学《荷花淀》中,以人物语言和性格之间的关系来引导高职生掌握沟通的基本技能为切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辅导融入教学内容中,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其中的人物语言来欣赏这篇小说,体会感受其中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高职生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流沟通,有助于一些有自卑、孤僻心理的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负面影响,并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3.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讨论教学中

课堂讨论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高职生的生源本就复杂,且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极大的差异。针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课堂讨论设计的问题也应该不同,较好的学生问题难度大点,较差的学生问题难度小点,让学生的心理发展得到不同层次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并且让学生看得到属于自己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摒弃内心的自卑心理。

3.4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

目前高职生普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感心理问题、叛逆心理问题、孤僻、就业压力问题、因高考失利造成的自卑心理、对当前复杂的社会感到迷茫,内心矛盾重重。语文写作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泄内心的平台,将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于文字中。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转为话题,讨论的焦点融入作文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4]。在指导学生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命题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学习与上网的关系,学习与异性交往的关系,违犯校规该如何处置才更加合法化人性化。关于社会道德区域的,有杀害流浪猫,往熊身上泼硫酸等事件,交通事故方面的,就业与创业等;二是评价学生作文要切合学生的情感路线,好差不能根据教师的个人喜好,即便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愤怒,也不可一枪打死,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评价,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3.5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外活动中

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平台,不仅能够调节学生在校单调枯燥的生活,还丰富学生的课外阅历,促进学生对各方面的兴趣激发。具体措施有:开办文学社团、举办文学讲座、或者举办美术、书法、征文、诗歌写作、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参加有助于丰富语文学科教学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释放内心的激情,忘却内心自卑孤独以及其他心理压力,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涯,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的意义,从这些有意义的经历中增强自我信心,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6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语文课堂中

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可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提高其心理素质。心理辅导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多看(观察)、多倾听(收集)、多想(思考),多说(表达)、多做(操作)、多感受(体验)、多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小结

当今正值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之际,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数年的实务经验中探索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更是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场域空间,在学校教学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声地渗透心理教育之理念,无息地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各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促使他们自主发展,以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又该如何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 走进课堂,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杰克・坎费尔德倡议:每一位教师都应对教室氛围的建设有所追求,要着意于“创造一个富有支持力的教室氛围”,让学生在受尊重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老师应注意使用鼓励、尊重、商讨的话语方式来构建和谐课堂。“真能干!”“你真聪明!”“说得妙极了!”类似的鼓励性语言会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有效推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内蕴。执教二年级《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请学生到台上来演示狐狸和老虎。孩子们兴致高涨,饰演狐狸的孩子高昂着头,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饰演老虎的同学东张西望。看了学生的表演后我适机表扬他们,“这真是只狡猾的狐狸啊!”“我看出来了,这只老虎心中充满了疑惑。”听了老师的评价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想到前面来扮演狐狸和老虎。通过一次次的表演,加深了孩子们对老虎和狐狸性格特征的认知,整个课堂充满了浓厚的童趣味。当然,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既能获得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又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我请学生自选成员组成一组,每组分读廉颇、蔺相如和韩勃的话,比比哪组读得最好?学生的朗读热情异常高涨,你一言,我一语,各组间互不相让,而小组成员间又相互配合,整个课堂氛围极为和谐。学生们通过朗读感悟到了廉颇的知错就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大家纷纷表示,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习蔺相如宽容大度的品质。

二、 引发共鸣,传递文本的情感意蕴

语文教师应当具有美好的情感,特别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简言之:就是要在“情”的熏陶下领悟作者的心,感悟作者描绘的境界。翻开小学语文教材,这些文字作品中不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引导孩子们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邪恶的抨击,对英雄的赞美……这些内容都是心理教育中涉及到的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人物言行、事情经过、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在心理上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文道统一的实质。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我主要抓住钱学森说的三句话来引导孩子不断地朗读,通过细细品读钱学森说的三句话,孩子们在不经意间都感悟到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钱学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孩子们对钱爷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仅为他广博的学识,更为他对国家的一片真情所折服。执教低年级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时,我通过文中关键性的字词(如“灌、泼、迎、互相追赶、早早地……)带领孩子们感受泼水节的快乐,同时,还适机播放一段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视频。视频中的男女老少互相泼水的场景充溢着欢乐,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共鸣,看了之后禁不住笑出声来。大家纷纷表示,傣族的泼水节十分好玩,自己也非常想去现场泼泼水。教师通过文本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带领学生一起感悟作者所描绘的情境。

三、 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学生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作为语文老师,更可以以“作文”为媒介,鼓励学生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将心中的烦恼和痛楚在日记中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还可以通过日记和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犹记得刚执教六年级的孩子时,每周我总让学生们将心中最想说的话以小练笔的形式叙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我慢慢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倾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感悟到和孩子们在相处时应该怎样更好地融入他们,更意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记得有一次,班上某位女生的考试作文写得“凌乱不堪”,我便在班上将这篇作文当众范读,指出作文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结果不止是她,班内很多同学以小练笔的形式就此向我诉说了他们的想法。深省之后,猛然间,我才发觉自己无意间的行径竟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心。我向那位同学致歉,才发现因为这事,她心绪多日处于“阴雨”状态。谈话后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我不禁感悟:为师者,却也应该尊重学生,静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啊。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孩子知识,更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更应该在心理健康方面为孩子撑起一把“挡风遮雨”的伞。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社会对教育的高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精尖端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作用; 兴趣

不可否认,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程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功不可没。可是随着社会信息化脚步越来越快,同样也加快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上的脚步,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初中语文课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一、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提高了育人者综合素质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育人者的教学行为往往受时代教育思想的支配,现代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展示,使整个课堂有了全新的改变,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等进行课前收集信息,获取丰富的知识,教授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2.拓展知识。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要求教师掌握和精通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其学科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

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多媒体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科学知识的相应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它对教师、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影响。

二、妙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很喜欢上我的课,最大的功劳就是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下的语文课使他们对文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他们自然地融入进语文教学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合为一片,促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如我在执教《海燕》一课时,首先在课前播放了赵本山和宋小宝在辽视春晚上的小品片段,调动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这是一篇散文,读对于很好的理解散文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读中领悟海燕、大海等象征手法,更好地理解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伟大精神。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手段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在《老王》教学中,我们把拾废纸的的真实画面用摄相机摄进课堂,让学生亲自感受身边活的”老王”生活的艰辛,进而理解和品味文中“老王是一个贫困而善良的人”。例如《三峡》一课,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北方的学生对三峡极其的陌生,又是古文,学生单凭老师一味枯燥的讲解难理解程度可想而知。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三峡的动画,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今的教学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老式样了,而多媒体辅助手段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每个教育者都亲眼目睹了教育变化,传统的课堂与现在的课堂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信息技术逐步走入课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现代技术教育辅助手段的应用,真正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我在准备《喂――出来》一课,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发动同学们都来动手动脑,一起查找资料,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搜狐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且还制作了一个逼真的动画,将人们往洞中抛物和洞往外抛物及其形象用动画表现出来,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大大调动起来,很显然也要比过去传统方法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解课文、分析课文,更没有单调的抄写、背诵,而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储存,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以前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使教学资源共享化

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批改。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是重中之重,令语文教师困扰的是学生作文的评讲环节,自从有了多媒体以后,极大地方便了作文教学。教师把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挑选三个档次的代表作文,利用多媒体扫描出来,学生直接在作文本上评改,反复地改,反复地议。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评改例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共享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而被评学生,由于直接地感受到了别人的反应,面对面地接受批评,表扬,体味到写作的不够之处与成功的喜悦,心里得到满足,记忆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经过几次作文点评,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点评他们的作文,这便是多媒体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最直接的便利。

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不仅给教育者带来了方便,而且最大程度上丰富了语文课堂,我相信,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语文课堂将更精彩纷呈,它将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更生动活泼,我们的教学效果将更显而易见,我们的学生将更具创造性,更具个性品质。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对语文学科教学计划的探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思想状况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能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能主动购买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

3、智力非智力因素

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堂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分的单元数如:第一单元(记叙文、几课时)、第二单元(文言文、几课时)、第三单元(说明文、几课时)、第四单元(议论文、几课时)、第五单元(综合、几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四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五单元:归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出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重点难点

对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极早让学生们适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