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8 10:2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义写作基本程序:集体指导、个别指导(三次以上)、定稿初审、省校复审、模拟答辩、案答辩终审。
二、字数、时间要求:6000字以上;半年左右。
三、文本格式要求:另见结构要求及文本样式。
四、关于选题和写作
(一)选题范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美学、写作等。
(二)开题报告:须经指导老帅审定通过后,另可进行论文的具体写作,一经确定,上报省校,不能更改。
(三)选题要求及不例:
1、“宜小不宜大”:利于提炼观点,利于中集中展开论述和材料的搜集及运用。
例:论余秋雨的散文(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难于把握和深入)
深味人生,观照心灵——论余秋雨散文的哲学底蕴(只侧重于其散文的哲理性一个方面,利于深入)。
例:论鲁迅小说: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塑造)。
试析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艺术特色)。
2、传统论题须有新角度:利用熟悉材料,进行独自思考,形成新的完整的立论和论证。
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材料、观点难以通过)。
从《边城》看湘西的民族风情,从沈从文小说看其“湘西情结”。
例:《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都可写,但必须是利用熟悉的材料进行新的立论。
3、必须选择熟悉的作品立论: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利于找论据论证,利于答辩。
例: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等(照搬别人立论;答辩临时读、记)
4、确定适宜的论题角度:自己熟悉、理解、擅长的方面:论题要求相对容易简明的。
(I)古、现代汉语,专业性强,材料具体翔实:文学理论深奥,接触少,不懂或未自己研究的决不能写;
(2)作家论、创作论、风格论、流派论等要量力而行,一般可重点考虑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审美意义等。
5、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不属汉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如需参考,可上网点击“一搜”、“白度”、“google”——“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四、写作要求:
I、网上下载的不收;
2、几篇文章拼凑的不收;
3、将一篇主要文章打乱顺序,观点、材料依旧的不收:
4、请他人执笔,自己未读作品,不熟悉作品的不收;
5、拿已毕业的论文不收。
五、关于论文答辩
1、充分熟悉论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
2、充分熟悉和理解论文中所引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的米龙去脉和内涵;
3、根据论文本身,从观点、材料、结构、语言表述及作家创作等方面预设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4、遵守答辩纪律,虚心学习,不提前退场。
毕业论文
素质教育毕业论文
中国的教育体制我想就是每个人都沿着固定的模式一路走来,在同一个阶层的人们所掌握知识水平都差不多,如果父母或师长告诉你,这件事是不应该做的,那么他就会牢记一辈子.致使他会把他的经验告诉他的孙子,我们丢失了正常能力,失去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的能力.替而代之的是,我们把世界概括成一套简单的题目,头脑中的固定模式从不会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在我们标准形象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几乎视而不见,所以,当我们把所有劳工领导人归类为势力小人,把所有诗人看作梦想家,把所有政治家视为虚情假意的欢迎者,就暴露了我们的局限性.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
对于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或教育者都认为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对于应试教育有些人可能这样理解:应试教育有利的一面是能加快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诸如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等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弊端相当多.
应试教育的最直[本文转载自[接后果是导致教育产品供给的短缺.其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收费,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架考试的机器,因为它推动着学历教育向前迈进;它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为考试忙不停.否则,就会因考试不及格宁被淘汰.在这种体制下,孩子们努力学习知识,以通过各种考试.
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引导,对学生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当然考试的控制、调节、加速效应是应接作用与学生学习的考试不但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调节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它还集中体现着人的智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本恒.但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学校考试出现了异化现象,产生了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化过程相分离的运动.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手段,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却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
面对如此问题,无庸置疑,考试要改革,考试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考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考试要服务与人类的自我特点,这是考试的基本方向.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考试要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很多智力好的学生的教育,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第二重视知识的教育,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智商,忽略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对诸多弊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自各自特色”.
因此,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式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这个次越来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要求对统治教育上干年的所谓”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又这样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呢?
所谓素质教育,既培养一个人的中和素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步入社会不会有一种贪图和盲从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既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打破已有应试教育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优秀问题,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现在,我国教育界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培养真正适合与社会发展的人才.但素质教育在学校实行的是传统教育,家庭进行的是实惠教育,而社会给学生的又是商品经济教育.这些虽然有些偏激,却也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情况.
要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方面是改革的首要环节,理应首先改革陈旧的学校教育体制,但在学校上面自始自终指挥着的高考指挥棒却一直没有被撤除.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贸然改革,都持着一种等等看,不争先的态度,素质教育的推行就难免只能作为一句苍白的口号.
首先,在学校里,学生们不得已而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们本应充实的大脑,却限制在书本这个小天地中,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的一大悲哀!由于这种局限性使许多人宁愿磨平自己的棱角去适应它,而有些[本文转载自[人是不愿失去自己的个性的.于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抗议.有的逃了,去了国外;有的则是把怨气撒在了自己的亲人身上.记得前几年有一个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分数的高低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件事是触目惊心的,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兴起了一阵“减负”风,但是当学生把一个圆圈都认为是零,老师认为对,而在一片应和声中蹦出一个声音:“这是一正圆的嘴巴”。老师便认为是错的,我们这样得到安慰?
其次,在家庭中,家长为了使孩子不在枯燥的学习中失去兴趣,想尽所有方法让孩子啃书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怪现象”!
最后是社会方向。学生犁镜千辛万苦冲出重围,跨进理想的大学校门,受到了高等教育,但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就难免会发现社会的本质与自己原来的想象都有如此大的差别!社会里的知识,过去在学校中根本没有涉及过,一些人即使取得了学习方面的各种竞争的的胜利,最后却在步入社会时吃了败仗,那些过去在学习方面不出众的人,却能在社会竞争中一马当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中国学生要经历如此多且不兼容的教育呢?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现在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的落后!解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这就是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前国家教育委副主任柳斌曾把素质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
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知识素质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特征就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健康、个性、丰富的创造性人才。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这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创造性人才多具备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里和应变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那么,什么又是个性呢?
教育界认为:所谓的个性,不仅仅包含每个人个性的这种狭隘意义,它还包括家庭、学校地区企业,国有文化的时代的个性等。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和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等。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扩大选择的自由和各自特色。对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样才能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
个性教育对于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增进人类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持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的个性。
个性的优秀内容是主体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把培养学生既可的个性作为首要目标,原因就在于:个体的主体性是个人生活的中心,没有个体的主体性,就谈不是自我的选择。而自我的选择是个人价值的自我确证,有选择才有个人自主的尊严,这是个人自由也是社会自由的保证。
独立、自由是人格独立的标志,人格的独立和受到尊重,是一个人个性是否健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也是能否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却相对忽略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益友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方向的意义与作用。
发展个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创造力。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才能难以形成。而且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21世纪教学将更注重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因材施教,并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正确引导,把这些作为我们推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各尽其才,使每个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的,虽不是现阶段的新提法,但它却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材施教。教师是关键:一个监视这样才算是真正进行了因材施教呢?老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教育。学生好比一本书,只有你读懂他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只有你理解了,才能真正热爱他们;只有你热爱了,才能真正奉献你的所有。所以,老师真正的了解和喜欢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教育中若不是“应试”的急剧膨胀,也就没有素质教育的提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也应包括应试的能力,不然各类升学考试,招工招干的招聘考试,还有什么“托福”等,过不了关,也说不过去。否这样说:素质高的应该能通过“应试”。但“应试”通过者未必素质高。
素质,不可能是各种素质门类的平均组合,也不可以要求一个人既具有陈景润的数学素质,有具有刘翔的运动素质。一个得到素质[本文转载自[良好发展的人,应是领悟了现代人应具有的那些基本素质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服从于社会需求,使自我这个小宇宙和谐与社会这个大宇宙并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国家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定,是中国开放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1]经过十五的发展,开放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到2013年9月,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注册在校生达到369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写明国家要“办好开放大学”。[2]国家开放大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重组与升级,国家开放大学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内容改革和学习评价。作为国家开放大学重点专业的法学本科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其中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取消还是要加强[3],是全员参与答辩还是部分参与答辩,是保留单一传统论文形式还是向多元化转变,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法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经常讨论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
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2年5月出台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试行)》。
1.毕业论文基本要求。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不能用专科毕业论文替代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必须为学术性论文,不能用法学案例评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法律工作总结等其它形式。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毕业论文选题不能太集中,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要高于总选题的30%,选题要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
2.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老师担任,一般选用中级职称或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本科毕业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担任本科论文指导教师。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审判员、检察员、律师也可以被聘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献检索、写作提纲的拟定、督促学生按写作计划完成初稿;论文初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成绩初评,书写评语。
3.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员须全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3人组成,答辩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答辩组由电大教师和外校答辩教师组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认定除了要看毕业论文的本身质量外,还要看学员现场答辩的情况,通过答辩来检验论文是否为学员本人完成。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第。优秀人数不得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术训练课程缺失。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没有论文写作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也都是考试形式。学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能力。学员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综述,不知道论文的布局谋篇。虽然有开设《法律文书》课程,但讲授内容为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法律文书的规范和要求,并非学术论文技能的训练。
2.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单一。毕业论文只能写学术型论文,导致部分学术功底差,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兴趣不大。学术型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格式,束缚了学员的手脚,难以调动学员的写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
3.毕业论文答辩过场化。答辩过程中有一部分学员答不出来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员法学基础知识欠缺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但为了能让毕业率达到一定的比例,答辩主持人往往会放宽答辩要求,一个班级只留下一两个最差的同学不通过,其他同学即使再差,也送个及格分数。导致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不是很严谨,学员认为通过太容易,不能够引起学员的重视,不利于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4.存在抄袭和购买论文的现象。开放教育学员因为没有时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但为了毕业,就去网上抄论文或是花钱买论文,助长了不正之风,构成了学术腐败。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过去是同中国政法大学联办,在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受联办学校的制约。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设置本科专业,按教育部规定,首批设置本科专业为19个,这19个专业有独立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资格,其中就包括法学专业。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自主设定教学计划,决定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
开放教育的教学具有开创性[4],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多元化必将更加适合成人学生,更符合开放大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具有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法律纠纷。[5]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更有利于学员将法学理论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学员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更有利于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变。
(三)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有利于法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电大系统的法学教师在学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和普通高校的教师都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有制度的原因也有电大系统自身的原因。省级电大以下的法学教师无法兼职从事律师职业,导致这些法学教师无法案件。电大系统组织的法学教师业务培训数量也不多,省级电大的老师还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一所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只有一两个,教研活动很难开展,在教学压力不大的情况,教学技能很难提高。如果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将促进促使教师知识更新,并提高法学实践能力。
三、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的尝试
(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如果学生的学术功底较好,可以通过撰写传统毕业论文来获得学分。此外,学生还有其他选择,或是在有国际国内刊号的杂志上,或是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还可以选择模拟审判案卷及审结报告或法律意见书作为毕业论文成果形式。毕业论文的形式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报指导教师同意,并须重新开题答辩。
(二)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实行毕业论文“双轨制”改革,在法学专业114名大四学生中,推行法庭模拟审判和论文结合的方式,法庭上的表现和制作完整的卷宗占60%,论文占40%。目前,此项改革尚未全面推开,该校采取自愿选择方式,在2011届114名毕业生中,已有22人选择了“上法庭”模式,其余学生还按传统模式写作毕业论文。[6]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法学本科生科研立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研究成果经鉴定程序直接转化为毕业论文。
(四)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除了学术型毕业论文形式之外,新增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三种形式。[7]
(五)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008年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改革举措:2009年毕业的本科生必须写案例分析,而且必须是具有争议、比较新颖、有研究价值的案例。[8]
(六)华侨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复印一个已结案件的全部卷宗。案件可以是刑事案件或民商事案件,也可以是行政案件或其他案件,但复印卷宗必须完整。根据该卷宗呈现出来的证据材料,对该案件的性质和判定结论进行分析,并撰写案例评析报告,内容包括:案件的简介、证据的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最后的认定结论。毕业生在答辩的时候,必须带上复印的全部卷宗,以便备查,期间要求毕业生先介绍该案件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及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可以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对案件处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处理案件以及认定结论的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根据毕业生撰写的案例评析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评分。[9]
四、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尝试毕业论文改革,既保留传统毕业论文,也采用其他形式。
(一)传统型毕业论文
论文的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选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切记题目不能过大,如在题目中出“中国”或是“我国”等字样,撰写的论文能够解决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员论文选题尽量不要重复,最好一人一题。在论文的格式和学术规范上要严格要求学员,论文格式必须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的复制比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论文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论文的写作着重在于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能力,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的工作性质和生活阅历,引导其选择能将工作经验、生活积累都运用起来的题目,以充分发挥社会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避免了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写出具备电大毕业论文特色的高质量论文。[10]
(二)调研报告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讨论、主题辩论、布置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员将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法学专业课程相给合,确定调研主题。教师要对学员的调研活动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提高学员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原始材料应真实可信,调研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实证性和时效性,调研材料能有效支持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视现有法学理论,研究报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调研报告应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资料充实、方法科学、结论可靠,字数不少于10000字。
(三)模拟审判
模拟审判是一项最综合、最全面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模拟法庭的组织与演练,可使参加的学生熟悉相关的诉讼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辅导教师带领学员去法院旁听,和学员共同确定模拟法庭选用案例,确定模拟法庭开庭计划,指导学员完成所有诉讼文书的撰写。模拟审判适用普通一审程序。模拟审判全过程的演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是对其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而法律文书和判决书的撰写又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6]。没有撰写法律文书的学员可以撰写审判总结上交。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在模拟审判过程中的表现及提交的诉讼文书和总结给学员打分,审判过程中的学员演示表现占总成绩的60%,提交的诉讼文书或是总结占总成绩的40%。
(四)
鼓励学员在读书期间撰写、,学校对公开的同学依期刊的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公开发表的论文选题必须是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作者所属单位必须是学员就读的学校。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对学员上交的发表过的论文进行成绩评定时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论文应当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方法科学、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南大优秀期刊和北大优秀期刊上的发表的论文只要达到4000字即可,在其它公开出版且有国际和国内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要达到6000字。在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其他公开出版的编著中发表,且字数在6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申请认定的资格。
(五)审判卷宗
在法院工作的学员或是参加法院实习的学员可以对本人审判或是参与过的案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和总结。要求学员提供完整的案件卷宗,卷宗及审结报告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对案件的基本经过、案件中证据的采信、法律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描写,以不少于4000个字为宜。
(六)论文获奖
学员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省级法学团体或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法学论文评比,获得奖项,获奖论文可以转化为毕业论文。获得一等奖,毕业论文可以定为优秀;获得二等奖,毕业论文可以定为良好;获得三等奖,毕业论文可以定为中等;获得优秀奖,毕业论文可以定为及格。以上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入学后至毕业前任一时间段完成其中一项即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考核等多个环节。每种毕业论文形式的认定和成绩的评定都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工作量也比较大。但改革是必然趋势,是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作者:郑朋树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论文指导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做到两个实事求是:一是实事求是确定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是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质量的需要。二是实事求是确定论文指导报酬。中央电大有“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的工作要求,但没有相应的统一报酬标准。可以这样说,科学确定报酬标准已成提高论文指导工作质量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是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以抽查论文指导工作、邀请学生评议等方式,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精神表扬和适当提高报酬等形式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最终实现以考核促提高,引导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之目的。
二、突出重点环节指导,严把三个关口
1.突出起始指导,严把选题关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不仅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选对了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指导教师必须突出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对题、选好题。一般而言,学术论文选题应该特别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原则。但开放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非普通高等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非精英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学者为目标。因此,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不能片面追求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一样的标准,而要建立与自己办学特点相适应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突出重实践、重提高的选题原则。基于上述认识,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应该坚持三原则,首先是专业性原则。毕业论文贴近专业实际选题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硬性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选择经济或法律方面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应该非常容易理解。其次是应用型原则。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为在职人员,选择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有关联。因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应用型研究。再次是难易适中原则。怎样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课题呢?一是方向对路。避开自身弱项和盲点,少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些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二是大小合适。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论文质量。相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尽量做到选题要小,挖掘要深。
2.突出初稿指导,严把抄袭关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要判断初稿是否具有抄袭嫌疑。判断标准一看初稿质量,二看初稿水平。其次是鉴定初稿是否真正抄袭。一是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二是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在方法上,一般先用题目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全文抄袭的论文。后用段落语句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部分抄袭和杂凑抄袭的论文。再次是处理抄袭论文。对上交抄袭论文的学生,不仅要退回论文,责令其重新选题和写作,而且还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学术诚信教育。而对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初稿,则就论文观点、材料、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
3.突出修改指导,严把质量关
对毕业论文修改的指导务必要抓住三个环节:首先是初稿检查环节。全面、系统地检查初稿,清楚其错误和缺陷,是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的第一步。对论文初稿的检查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即先进行全篇检查,然后再按照各部分、段、句子、词语和标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检查。二是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起草初稿要根据内容选择形式,修改论文也要根据内容调整形式。同时,初稿检查还要关注论文的四大要素,即观点是否正确、新颖、全面、明确,材料是否充分翔实、具有说服力,结构是否完整、合理、科学、均衡,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简洁。其次是论文修改指导环节。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确认论文不必推翻重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论文修改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来回,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进行修改,二是按照从大问题到小问题的顺序进行修改。再次是论文格式指导环节。关注的重点是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特别是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够规范则要予以纠正,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定稿。为提升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确保论文质量,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两个极端:一是“放羊式”指导。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初稿指导比较认真,但在将初稿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后就很少过问了。二是“保姆式”指导。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修改意见过于细致周全,就连每个词语和标点的错误都一一列出,甚至觉得反复指导十分麻烦,干脆自己帮助修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优化论文指导策略
开放教育无论是生源特点,还是教学模式,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应该选择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策略。
1.个体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更多地属于个别化教学活动,即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仅有个体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安排至少三次的集体指导。一是选修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宏观指导。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精神劳动,对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有要求。而论文写作作为比一般文章写作更为复杂的写作活动,对人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开放教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偏低,不知如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知识,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毕业论文写得规范、得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集中辅导,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在即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选派论文写作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以往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就毕业论文如何确定方向、选题,如何收集、整理和筛选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规范论文格式进行全面辅导,尽可能淡化理论阐述,强化方法说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同时,趁机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动员。三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集中辅导,及时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前两次的集中辅导,学生虽然对毕业论文写作中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为了提高指导效率,也为了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召集自己指导的全部学生,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至于具体次数可以视情况而定。
2.面授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
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能单纯地运用传统方法,而应采取以远程指导为主、面授指导为辅的方式。除论文写作前夕的集体面授指导,以及遇到必须通过面授指导才能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确保接受面授指导外,其他一般都应采用远程指导方式。首先是运用电子邮件指导。其优点是只要指导教师有时间,随时都可以进行。不足之处是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实时交流而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完全领会甚至误解教师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一般在学生写作时间比较宽余、且指导意见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指导方式。在进行电子邮件指导时,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指导意见,指导教师除说明清楚外,还要在修改稿中加注必要的符号。二是运用QQ指导。其优点是如果师生双方都在线的话,能够实现实时交流,确保学生全面正确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如果学生不在线,就不能运用。进行QQ指导时,最好能事先预约,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指导。再次是进行电话指导。其优点是指导教师能够随时联系学生,只要学生有时间就能实时交流,且能够比较清楚的接受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会产生交流时好似已经领会指导意见,但修改时又不知所云的现象。电话指导方式一般多在指导意见较为原则且条理清晰时运用。对毕业论文进行远程指导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组合式指导。
3.写作指导与答辩指导相结合
指导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学生论文答辩的指导任务。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提高对毕业论文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写作环节,而答辩环节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只要论文写作通过了指导教师的审查,答辩环节也肯定能够通过。为此,指导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答辩“是审查论文的真实性并考察论文学生对研究题目的把握程度及综合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评定论文质量的一个途径。”从而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在完成论文写作任务后尽快进行论文答辩准备工作。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一般性问题准备。通过集中指导的形式,提示学生在熟练掌握论文内容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答辩提纲,内容包括阐述选题的意图、意义和价值,论文的成文过程和主要参考文献,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等。同时,提醒学生在参加答辩时可以携带的材料,以及应该注意的态度和礼貌等。再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个别化准备。由于每位学生论文的选题和内容不同,答辩时需要回答的问题也自然不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论文内容,提示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甚至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总之,指导教师要通过答辩指导,让学生不仅意识到答辩环节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了解注意事项,掌握答辩技巧,作好相关问题的准备,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洪耀辉
毕业论文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可“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1]显而易见,开放教育视毕业论文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当下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如作弊严重、质量偏低、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论文指导没有到位甚至缺位、论文指导工作质量不高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开展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研究,对解决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毕业论文指导水平,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论文指导水平和能力
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固然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科研素养、写作水平,但与指导教师的负责态度和指导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应该首先从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着手。
1.严格准入制度,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2]其次是严格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论文指导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素养、写作水平、责任意识等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降低指导教师的选聘条件,就意味着降低论文指导水平。因此,应该完全按照要求选聘,即论文指导教师在专业、学历和职称上要满足规定条件。再次尽可能选聘高水平指导教师。在确保指导教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有条件的基层电大还可实行更高的选聘要求,不仅满足专业、学历和职称等基本要求,而且还要有认真的指导态度、丰富的电大教学经验、较高的科研水平。同时,尽可能按照教师的“教”“研”方向与学生的论文选题相一致的原则安排指导教师,即为现当代文学选题方向的学生指派现当代文学教师,为古代文学选题方向的学生指派古代文学教师。
2.实行培训制度,提高指导教师履职能力。提高指导教师的履职能力要从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做起。目前,电大除了对论文答辩主持人有明确的培训要求外,对论文指导教师还没有刚性的培训要求,而必要的培训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履职和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基础培训,掌握应知应会内容。一是清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明确指导教师应该承担的具体任务。二是掌握毕业论文体式和结构,了解论文写作中从选题到行文每个环节的规律和技巧。三是论文指导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毕业论文写作不仅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求实品格的必要手段。论文指导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督促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维护科学诚信的义务。其次是重视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定期的集中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来逐步解决,从而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3.完善监管制度,提升论文指导工作质量。首先要做到两个实事求是:一是实事求是确定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是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质量的需要。二是实事求是确定论文指导报酬。中央电大有“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的工作要求,[3]但没有相应的统一报酬标准。可以这样说,科学确定报酬标准已成提高论文指导工作质量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是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以抽查论文指导工作、邀请学生评议等方式,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精神表扬和适当提高报酬等形式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最终实现以考核促提高,引导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之目的。
二、突出重点环节指导,严把三个关口
1.突出起始指导,严把选题关。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不仅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选对了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指导教师必须突出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对题、选好题。一般而言,学术论文选题应该特别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原则。但开放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非普通高等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非精英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学者为目标。因此,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不能片面追求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一样的标准,而要建立与自己办学特点相适应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突出重实践、重提高的选题原则。基于上述认识,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应该坚持三原则,首先是专业性原则。毕业论文贴近专业实际选题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硬性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选择经济或法律方面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应该非常容易理解。其次是应用型原则。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为在职人员,选择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有关联。因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应用型研究。再次是难易适中原则。怎样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课题呢?一是方向对路。避开自身弱项和盲点,少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些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二是大小合适。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论文质量。相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尽量做到选题要小,挖掘要深。
2.突出初稿指导,严把抄袭关。“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4]首先要判断初稿是否具有抄袭嫌疑。判断标准一看初稿质量,二看初稿水平。其次是鉴定初稿是否真正抄袭。一是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二是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在方法上,一般先用题目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全文抄袭的论文。后用段落语句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部分抄袭和杂凑抄袭的论文。[5]再次是处理抄袭论文。对上交抄袭论文的学生,不仅要退回论文,责令其重新选题和写作,而且还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学术诚信教育。而对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初稿,则就论文观点、材料、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
3.突出修改指导,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论文修改的指导务必要抓住三个环节:首先是初稿检查环节。全面、系统地检查初稿,清楚其错误和缺陷,是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的第一步。对论文初稿的检查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即先进行全篇检查,然后再按照各部分、段、句子、词语和标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检查。二是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起草初稿要根据内容选择形式,修改论文也要根据内容调整形式。同时,初稿检查还要关注论文的四大要素,即观点是否正确、新颖、全面、明确,材料是否充分翔实、具有说服力,结构是否完整、合理、科学、均衡,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简洁。其次是论文修改指导环节。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确认论文不必推翻重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论文修改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来回,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进行修改,二是按照从大问题到小问题的顺序进行修改。再次是论文格式指导环节。关注的重点是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特别是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够规范则要予以纠正,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定稿。为提升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确保论文质量,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两个极端:一是“放羊式”指导。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初稿指导比较认真,但在将初稿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后就很少过问了。二是“保姆式”指导。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修改意见过于细致周全,就连每个词语和标点的错误都一一列出,甚至觉得反复指导十分麻烦,干脆自己帮助修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优化论文指导策略
开放教育无论是生源特点,还是教学模式,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应该选择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策略。
1.个体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更多地属于个别化教学活动,即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仅有个体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安排至少三次的集体指导。一是选修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宏观指导。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精神劳动,对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有要求。而论文写作作为比一般文章写作更为复杂的写作活动,对人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开放教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偏低,不知如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知识,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毕业论文写得规范、得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集中辅导,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在即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选派论文写作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以往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就毕业论文如何确定方向、选题,如何收集、整理和筛选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规范论文格式进行全面辅导,尽可能淡化理论阐述,强化方法说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同时,趁机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动员。三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集中辅导,及时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前两次的集中辅导,学生虽然对毕业论文写作中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为了提高指导效率,也为了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召集自己指导的全部学生,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至于具体次数可以视情况而定。
2.面授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能单纯地运用传统方法,而应采取以远程指导为主、面授指导为辅的方式。除论文写作前夕的集体面授指导,以及遇到必须通过面授指导才能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确保接受面授指导外,其他一般都应采用远程指导方式。首先是运用电子邮件指导。其优点是只要指导教师有时间,随时都可以进行。不足之处是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实时交流而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完全领会甚至误解教师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一般在学生写作时间比较宽余、且指导意见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指导方式。在进行电子邮件指导时,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指导意见,指导教师除说明清楚外,还要在修改稿中加注必要的符号。二是运用QQ指导。其优点是如果师生双方都在线的话,能够实现实时交流,确保学生全面正确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如果学生不在线,就不能运用。进行QQ指导时,最好能事先预约,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指导。再次是进行电话指导。其优点是指导教师能够随时联系学生,只要学生有时间就能实时交流,且能够比较清楚的接受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会产生交流时好似已经领会指导意见,但修改时又不知所云的现象。电话指导方式一般多在指导意见较为原则且条理清晰时运用。对毕业论文进行远程指导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组合式指导。
3.写作指导与答辩指导相结合。指导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学生论文答辩的指导任务。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提高对毕业论文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写作环节,而答辩环节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只要论文写作通过了指导教师的审查,答辩环节也肯定能够通过。为此,指导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答辩“是审查论文的真实性并考察论文学生对研究题目的把握程度及综合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评定论文质量的一个途径。”[6]从而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在完成论文写作任务后尽快进行论文答辩准备工作。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一般性问题准备。通过集中指导的形式,提示学生在熟练掌握论文内容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答辩提纲,内容包括阐述选题的意图、意义和价值,论文的成文过程和主要参考文献,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等。同时,提醒学生在参加答辩时可以携带的材料,以及应该注意的态度和礼貌等。再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个别化准备。由于每位学生论文的选题和内容不同,答辩时需要回答的问题也自然不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论文内容,提示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甚至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
总之,指导教师要通过答辩指导,让学生不仅意识到答辩环节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了解注意事项,掌握答辩技巧,作好相关问题的准备,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洪耀辉 单位:浙江丽水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1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4结束语
在教学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变化教学改革,满足教学需求。通过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开拓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新形式、新途径,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努力将师范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
作者:庄哲煌 陈创生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生物学系
一、毕业论文缓修的原因分析
(一)工学矛盾,缺乏足够的时间
开放教育学员以在职人员为主,一部分学员是工作单位的骨干和家庭的顶梁柱,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工学矛盾、家庭负担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可供其支配的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工作、照顾家庭和兼顾学习所需的时间与精力,就有可能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计划。一些学员没有很好地利用毕业论文写作早期和中期的时间,遇到困难时能拖就拖,出现在写作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不能按期完成各阶段写作任务的现象。随着答辩时间的临近,学员会面临更多的负面影响,如心理压力增大、焦虑,最终放弃论文写作。在对学员毕业论文缓修的原因进行询问时,学员通常的答案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似乎时间问题是学员在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而且学员所给出这个论文缓修的原因又是院校爱莫能助的,这会让开放教育院校产生一种高缓修率无法避免的错觉。学员毕业论文缓修确实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是比较一下毕业论文的缓修率和其他课程的缓修率,我们不难发现毕业论文的缓修率要远远高于其它课程的缓修率,并且再次重修的时间往往也拖得更长。没有足够时间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可能只是一个借口,大部分学员缓修论文实际上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更深入的访谈,我们发现学员提出毕业论文缓修的原因与写作困难和对写作的畏难、孤独、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更直接的关系。
(二)写作困难与不良情绪的影响
1.对毕业论文思想上不重视,选题随意,导致写作出现困难很多学员在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应付心理。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学员在选题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未能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选题随意性大。此外,开放教育学员受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的影响,问题意识淡薄,导致在提取已有知识确定论文题目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模仿、照搬他人的题目也就成为学员主要的选题方式。选题简单化、盲目、随意性大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选题不恰当,当面对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严格要求时,不具备按教师意见深度思考的能力,无法结合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在撰写论文阶段,就会出现不知道怎么写,没有东西可写的局面,文章难以继续完成。2.专业知识薄弱,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对论文的写作存在畏惧心理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课程的学习。一般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已经成熟的理论知识的被动的理解、记忆而已,而毕业论文的写作则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一种东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它比学习一般课程难得多。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考查,学好专业知识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性要求。但部分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既不参加面授课,也不主动浏览网上资源,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基础理论知识都不懂,更谈不上综合应用、融会贯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困难,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3.论文写作训练的缺失和论文写作知识的匮乏,导致写作出现困难虽然开放教育几乎所有专业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社会调查、实习、实验),但是很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没有作规范要求,敷衍了事。一些学员也常常因工作忙、家务重、基础薄弱,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撰写调查报告或课程小论文马虎搪塞,甚至互相抄袭,从网上下载了事,违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初衷。课程学习中学员缺乏严格的写作训练,很少得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系统指导,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程序和方法,不知道如何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对于如何写论文、怎样写好论文等方面的操作性知识几乎是空白,难以将实践经验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并表达出来,在毕业设计环节,常常感觉无从下手。毕业论文在学员眼里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是一项无法独立完成而又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
二、毕业论文缓修的干预对策
学员提出毕业论文缓修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受两种以上的因素干扰,因此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及早从各方面入手给干预。
(一)加强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写作要求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学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学员才会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期之初,指导教师集中学员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重点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所有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毕业论文写作的严格要求,引起学员的高度重视;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让学员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总结历届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经验和教训,并预计学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避免或解决的方法,鼓励学员敢于面对困难;公布选题范围,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并介绍各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学员进行初步沟通。
(二)做好选题指导工作
“题好文一半”。选题为论文的写作确立目标和方向,它直接关系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写作的成败。对指导教师来说,要特别重视学员毕业论文的选题,在选题方面和学员多沟通,了解学员的情况以确定研究范围,比如说学员的职业、经历,学员感兴趣的问题,学员在课程实践中曾经做过的调查,学员是否积累了一定的资料等等。确定研究范围后,帮助学员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其限制以确定大小合适的具体题目,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三)强化时间管理
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时间资源越是有限,时间管理就越重要。在学员的主观归因中,影响学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首要因素就是与时间保障有关的因素。因此如何指导和帮助学员管理不充沛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以使学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发挥时间管理的作用,指导教师可以在给学员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中规定每个写作阶段(提纲、初稿、修改稿、定稿)提交任务的最后截止日期,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通过设置截止日期的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学员按照时间要求完成任务,但也会有一部分学员置若罔闻。也就是说时间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时间管理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学员自身的写作动机和意愿。
(四)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给予学员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
学员写作能力不高、写作知识的空白和对写作的恐惧、焦虑是影响写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学员的写作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积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单纯依靠毕业论文环节解决,本文暂不考虑这一问题。但当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时,促使他们继续完成毕业论文的最大动力就是情感支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能帮助学员树立写作的自信心,逐步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多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随时随地了解学员情况,关心学员,对于学员在写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尽其所能地为学员提供建议和帮助,为学员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情感支持服务。自信心跟他人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员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完成情况不太好的学员比较容易有挫折感,此时教师的话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学员的论文评语要考虑学员的接受度,要多鼓励,多去发现他们写作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学员写作中的不足,应和学员一起讨论,共同修改论文,找到修改方法。学员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不仅可以得到更为个性化和具体的指导,也可以消除概括性评语让学员产生的茫然感,增强学员的自信心。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提出毕业论文缓修的学员人数有所减少,反思我们的工作实际,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三、减少毕业论文缓修现象的建议
(一)毕业作业指导平台创设时间管理的硬性环境
借助具有任务功能和时间控制功能的平台来创设硬性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时间管理的作用,不给学员拖延任务的机会,从而保障时间管理的执行效果。在时间管理方面,目前学员所使用的毕业作业指导平台只有毕业论文写作结束时间的限制,对学员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各个阶段没有时间节点的设计。建议在平台上设计不同写作阶段(提纲、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时间节点,通过事先的规划,为学员提供一种完成任务的提醒与指引,学员需要在时间节点前提交相应的任务,逾期不能完成后续任务。指导教师可以对学员行为进行跟进,并进行相应提醒,保证学员有效运用时间,引领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把课程实践教学做实
实践教学在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虽然各门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在学员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凸显出来,实践教学要求不严格,学员缺乏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导致毕业论文写作出现困难。把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要求,探索适合学员特点与工作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员的实践性作业(如课程实践小论文、调查报告)严格把关,认真批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限期改正,切实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员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的写作缺乏基本的认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规则里开设有“学位论文指南”课程,但该课程仅为申请学位的开放教育本科专业学员开设的省开必修课。建议在毕业设计环节为所有学员开设该课程的面授辅导,由有丰富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执教,突出该课程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把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或交叉进行。在向学员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学位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主要环节、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和学员一起讨论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情感激励等合作互助方式加强师生、生生间交流与互动。学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鼓舞和激励,不仅可以帮助学员理解论文写作的知识,获得论文写作的实际帮助,而且还可以弱化在论文写作中的孤独感,增强学员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无论是学校、指导教师还是学员自己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正确对待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学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成率。
作者:吴丽华单位: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
一、成教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够
学生的态度决定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但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他们往往认为毕业设计只是一个环节,一个形式,完成的好坏并不影响自己的毕业和就业。因此,他们对毕业设计只是应付了事,根本不认真做,有的甚至不做,答辩之前抄一篇论文,就算完成任务。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差
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必须要能系统掌握和应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是还要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能力及写作功底。如做软件系统开发时,必须要有较扎实的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测试等方面知识,同时还要熟练使用一到两门编程语言。要写好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Word排版能力等。但很多同学恰恰在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不够扎实,所以在毕业设计时就表现出功力不够、力不从心。
3.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但近些年学生就业压力大,尤其是成教毕业生不具有普高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工作更难找,使得很多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在忙于找工作、实习等,极大地分散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应付的较多。
4.毕业设计选题不恰当
好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之一。但现实中,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要做毕业设计时,无从下手,为了完成任务,随便选一个设计题目敷衍了事;或者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就业意向缺乏了解,给的选题不合理,有的题目过大,有的题目太小,还有些题目缺乏真实感。因而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5.对毕业设计过程监控难以到位
毕业设计包含一系列工作过程,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而言,毕业设计除了包括学生对设计题目的深入理解,认真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外,还要进行必要的需求调研分析,再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最后书写毕业论文、答辩等。整个设计过程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但在毕业设计期间,有的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有的学生到外地找工作,所以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查时,学生强调客观原因敷衍了事。造成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方面收效甚微。
6.毕业设计考核形式和评价方式陈旧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最终要有一个成绩的评定。通常采用的成绩评定方式是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而成。但是这种方式只重视结果,并不重视设计过程,有可能出现投机取巧的学生得高分,而认真的学生得不到高分的情况。
二、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措施
1.做好毕业设计动员工作,端正学生态度
毕业设计前,花大力气做好学生动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最后一学期不仅仅是实习和就业。毕业设计是锻炼自己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充分展现自己学业成就的机会。在整个动员工作中,需要院系领导、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认真完成毕业设计。
2.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夯实毕业设计基础
做好毕业设计,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课时,就应该注重与毕业设计的联系。比如在教计算机基础时,教师就可以给一篇论文,要求学生按既定格式排版,训练学生熟练掌握Word排版技能及一般图表的处理方法。平时教学中要强调实践教学,要针对不同课程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这是对课程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引导和预演。比如数据库课程设计,就得按照一个小型课题的要求,让学生按照选题、调研、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这一整套过程进行。这样经过一次完整的系统训练后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毕业设计创造有利基础。
3.提前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尽早准备
毕业设计虽然是在最后一学期进行,但可将启动时间提前一学期。如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我们于毕业前一学期末开始毕业设计动员和选题,同时下发《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选题指南和题库》、《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格式要求》、《毕业设计日程安排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文档。让学生提前介入,尽早准备,并提前分配好自己毕业设计期间的时间。同时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整个假期)熟悉理解课题的要求,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框架的构建,从而在真正开始毕业设计时,就可以较快地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抢回一部分被实习和找工作而挤掉的时间。
4.结合实际,合理选题
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做管理系统及网络应用软件,因此可以开展以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为背景,将选题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毕业设计,我们已积累了大量毕业设计题目,这些题目大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较适合培养目标为应用型的学生完成。我们把这些题目总结出来,形成毕业设计题库,学生可根据各自特点、不同兴趣以及发展定位,合理选择。选题要贴近今后工作实际,为参加工作与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创新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建立见面制度
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困惑不光是知识的欠缺,还因为不了解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所以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QQ、Email等联系外,我们建立了集中见面制度:(1)首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若干个毕业设计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并选定组长,制定好名册。同一组的学生选题接近,或是量比较大的需合作完成同一个题。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2)建立每周师生集中见面制度(毕业设计动员时在《毕业设计日程安排表》里已定好每周具体见面日期,学生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且要考勤,作为平时成绩。每次见面都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日程安排表》的任务进度执行检查,了解学生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讲解下一阶段的操作规范并布置下一周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对每一阶段的任务非常明确。(3)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每次集中见面时,学生要分组当场汇报阶段成果、遇到的困难和下个阶段的构想,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共同讨论,为之提出修改意见和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也能让其他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有无可改进之处,一举两得。(4)指导教师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毕业设计指导。计算机的任何应用系统都有一个开发流程,流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操作规范,遵守这些操作规范会使开发更加快捷和科学。比如开发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要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包括总体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实施与测试、系统运行与评价等阶段。集中见面制度就可让指导教师更方便地指导学生按照规范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在开发过程中还可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6.创新答辩方式
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改变原来毕业时统一答辩的规定,如果学生按照要求提前完成毕业设计,即可申请提前答辩,并利用集中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其他学生旁听。答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做报告和演示成果,指导教师围绕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提问,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创新成绩评定方式
改革仅依据论文和答辩的原有成绩评定方式,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成绩改由五部分组成:(1)学生的平时表现。按平时出勤、态度、时间的投入多少给定。(2)学生的编程水平。在成绩评定中增加一个程序检验,根据学生对所完成程序及使用技术的理解程度、独立完成程度等,按照A、B、C、D、E五级记录成绩。这一工作可在毕业设计后几周的集中见面时随时进行。(3)现场答辩表现。(4)论文质量和规范程度。(5)小组内的自我评价。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位成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并以A、B、C、D、E五级成绩记录。最后从五个方面汇总得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通过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使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得到应得的分数,调动了学生的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作者:陆荣洪方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前言
毕业论文是当期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的一种总结性的活动,通过毕业论文,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总结,同时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综合性的产出。毕业论文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运用,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课题或者领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出能够实际运用的设计。但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态度不端正,认为论文就是走形式,随便应付,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对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1)毕业论文的综合性,单门课程往往侧重于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应该包括专业实习、文献检索、题目选择、毕业设计的具体实现、设备使用、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是富裕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能使学生受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所必须的综合基本训练。(2)毕业论文的实践性,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都结合科研、实践的要求与目标,学生通过解决时机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能使自己的写作意识、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3)毕业论文的独立性,课程学习一般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知识训练,以教师为主导。而毕业论文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与研究,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用创新性思维来完成毕业论文。(4)毕业论文的学术性,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未知世界。体现在毕业论文撰写上,就是逻辑要严密、分析要客观、论据要充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探索过程。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足
近几年,一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对论文撰写不够重视,态度不端正,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不在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随便应付了事,照抄照搬,东拼西凑等。这种情况对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论文成绩不及格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就业和继续深造,甚至学校的声誉和教育发展都有负面影响。毕业论文能够全面的检验学生受教育的情况,并且能够较为综合的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处理能力。所以说毕业论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很大的总结意义,一份良好的毕业论文能够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但是现在许多院校师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对于毕业论文的选择以及对学生的指导都做不到位,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不够用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
3.2毕业论文没有体现实践性
毕业论文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如果缺乏实践性,对于毕业论文的意义就有了一定的折扣。当前许多高校仍然采用学术型毕业论文的模式来进行毕业答辩。毕业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教学水平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但仅仅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符合体育教育的目标,不能有效完成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性的、操作性的、可应用性人才。而一篇学术论文不足以体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及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更不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3.3毕业论文的针对性不强
毕业论文的目的就是有效地应对实践,能够真正的应用到实践、指导实践。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毕业论文针对性不强的现象。由于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择当中都选择一些较为简单而且没有营养的题目,在撰写过程中困难程度较小,但是论文的实际应用性较差,题目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时常发生。个别学生对论文撰写不够重视,无法将大学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在毕业论文中,脱离了论文撰写的根本目的。并且有个别指导教师给与学生的题目与其学生就业方向也不符合,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分离。这样学生毕业设计就缺乏实践指导,学生往往都是被动性去完成完成论文写作,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学生能够从论文撰写中得到的收益也比较小。
3.4毕业论文成果及答辩质量一般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一个较为广泛的问题就是论文成果一般,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在答辩过程中的答辩质量也很一般,不能充分的检验论文的质量情况,对于抄袭这种现象,是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很多学生都面临实习及找工作同时进行的情况,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分身乏术,不能专心的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往往采取抄袭或者找人的方式。另外就是在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员对论文质量要求不高,久而久之,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了整体下滑的局面。
4改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有效措施
4.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师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毕业论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毕业论文不仅仅是知识的一个培养环节,更重要的是全面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及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毕业论文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与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冻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应当加强思想叫偶遇,从根本上转变师生的观念,使其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程度。
4.2毕业论文要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论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与继续深造有着指导意义。毕业论文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论文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去理解自己设计的内容,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指导。当前高校师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毕业论文的应用性较低。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所选设计的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时也要充分考虑论文题目的实践性考虑进去,能够有效地实现论文的实践性与指导性。
4.3提高毕业论文针对性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掌握程度,以及学生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要求具有统一性,大部分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毕业论文要结合实际,结合某一具体的现状或者具体的课题,对现状或者课题要具有独立的见解及看法。二是在毕业论文必须在学生毕业之前完成,要符合教学计划的安排。三是毕业设计一般都有字数的要求,往往要求毕业设计达到一定的篇幅。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往往都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现象,由于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许多学生在从业后往往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所以毕业论文的方向一定要有针对性。大部分的学生往往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但部分学生为了节省毕业设计所使用的时间与精力,往往都选择一些较为简单,并且针对性不强的设计。这样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4.4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基本步骤首先要选定题目,一个良好的题目能够深入的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一般毕业论文的选择都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利于学生综合所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够结合多个学习的特点,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与方法,对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选定题目与方向之后,就是对论文进行分析,包括论文的整体背景、要求分析、总体框架的设计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及撰写的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分析,还要对学生所选定的分析方式以及在撰写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整个毕业论文的大方向进行把握。当毕业论文完成之后应当进行答辩。毕业论文撰写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毕业答辩决定的。因为在答辩过程中,不仅是对毕业设计实用性的一个检验过程,更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一个检验。通过答辩,能够充分考察学生总成绩,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总结,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应变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份毕业撰写成功与否的标志,同时也是检验一个学生对于撰写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针对当前毕业撰写抄袭率较高的现象,学校、师生应当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教师在答辩过程中更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学生毕业论文高质量的完成。
5总结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不仅是对学生所学习知识的总结,也是关系到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毕业设计的改革,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胥志敏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验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从事第一线的实务性工作,缺乏论文写作的实践机会,据我院对09级毕业班学生的调查,其中只有4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独立完成过字数为5000字左右的论文,还有5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未独立完成过毕业论文。在课程论文方面,在15门专业中,仅有3门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在学生对课程论文的态度方面,87%的学生认为课程论文考核要比卷面考试容易,完成的压力小。近70%的学生表示自己完成课程论文的态度不够认真。在完成工作报告方面,仅有5.2%的学生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独立或参与过字数在10000字以上的工作报告的撰写,其余学生均未独立完成或参与。在论文和工作报告写作程序和要求的了解方面,近53%的学生表示对此方面知识十分缺乏,35%的学生表示略有了解,10%的学生表示有较多了解,2%的学生放弃表态。从上述数据可见,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历,对论文写作的要求程序方法都知之甚少,需要指导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
(二)论文写作能力未能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培养论文体现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目前的教学在对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时,往往侧重于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阐述以及如何选择方案,而缺少对问题本源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得到实用的结论,对于如何得出结论则关注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对于问题本源的解释和阐述,需引用大量理论知识,因成人教育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夯实,为减少学生学习难度,很多教师简化教学过程放弃对问题本源的阐述。二是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教学过程,将成人教育重应用性的理念演变成实用性,将高等教育演变成只教授学生“怎么做”,不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的短期职业培训。三是教师在对实践问题深入剖析时学生参与度很低。2012届金融专业学生课堂讨论,学习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准时提交率只有35%,远远低于普通题目形式作业的提交率。学生的低参与率阻碍了教学过程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为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兴趣,毕业论文选题采用“学生自行选题,指导老师提修改建议”的方式。2012届毕业班学生中有近62%未从事金融业工作,对金融业的实践问题缺乏直观认识和兴趣,因此在选题时主要参考网络上的热点信息,出现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的特征,而部分的热点问题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政策性,深入研究的价值不大,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失恰当。(四)论文写作“搜索化”我校图书馆数据库学科种类齐全资料丰富,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资料支持。但学生论文写作出现“搜索化”,资料堆砌成文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选取某些具有时效性和政策性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对于这类选题,学生受专业水平限制很难对其本源性进行探讨,而对政策方向的把握能力又不够。出于写作成绩的保险性考虑,学生往往只能资料剪接堆砌成文。二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形成对网络信息和资料的依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论文写作过程中极度依赖网络资料,由于资料分析删选重组的能力有限,难免用资料堆砌成文。三是部分学生因学习动力和精力有限,或者指导老师疏于对论文选题、成文的过程控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抄袭网络资料现象。据我院2011届金融专业毕业生论文来看,抄袭率达到11%,都被判为不及格,以致影响正常毕业。
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论文写作工作遇到的上述新问题源自于学生背景、教学要求乃至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五个月的论文写作过程,而应着眼于整个三年的教学学习过程,通过全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一)“循序渐进”式指导我院金融专业专升本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论文工作一般被安排最后一学期,论文写作过程为期五个月。而全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个月,而应贯穿于整个三年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指导方式。首先,在新生开学教育时,老师应强调毕业论文的意义,它是综合检验学生三年学习状况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的阐述解释能力。其次,开设学术修养培养课程,采用讲座方式,每学期循环开设,学生必须在论文开题前选修完成。讲座围绕选题方法、数据库使用与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基本方法、论文写作格式、问题讨论交流方法五个主题展开。第三,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两门专业课需采用课程论文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要求从易至难,依据学习笔记———综述———问题阐述———完整论文,逐步提高要求。第四,配备辅导老师专业回复学生有关课程论文、工作报告写作方面的问题。通过上述改进方法,使学生在开题之前具备基本论文写作素养,减小不同背景和基础学生之间在写作知识掌握度上的差异,从而为最后一学期的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二)主导师与导师委员会相结合2012届前,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全程负责学生论文的指导,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以下弊端:首先,指导老师受自身学术专业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其次,指导老师精力有限,同时指导10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控制受限。基于此,从2013届开始,金融专业开始采用主导师和导师委员会相结合的论文指导模式,该模式有如下特点:选题及开题报告答辩由导师委员会共同负责,导师委员会的三名导师对学生选题的口径、内容及可驾驭性共同做出评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写作问题,除了可向主导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与导师委员会中任何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探讨。
(三)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基于学院搭建的教学平台,开辟论文写作指导网络交流专业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网络交流平台设有多个专栏,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专栏,便于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及时解惑;设有学生论坛,学生可就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自由探讨;设有分享资料库,学生可将论文写作资料上传至资料库,实现在同学中的分享,教师也可上传学术资料、写作建议、指导文件等各类文档及视频资料。
三、结论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的论文抄袭率从2011届的11%下降至6%,论文不及格率从2011届的13.2%下降至7.1%,学生对指导老师的好评率上升至97.3%,网络交流平台的登陆频次为平均每日231人次,即每日每位同学登陆1.54次。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频次更高方式更多质量更好,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作者:徐慧娟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一、高等教育中依法行政问题分析
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即分为两级,但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这就导致了地方和中央相结合现象的出现以及发展。在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下,各级教育部门也开展了许多的法制建设工作,但即便如此,高等教育体制管理中始终还缺少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这样会导致管理体制的混乱。另外,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还会出现认识法律不足等现象,很多违纪违规现象应然而生,极易导致依法管理无法在高校管理中实现。行政管理在高等学校中涉及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这对整个学校在建设以及运营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比如,校方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方面的建设,校方在经费方面的投入,以及校方领导的提拔与选任,或者老师的相关资格认证等,都涉及到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由此看来,它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加强和提高依法行政方面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要落实依法行政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应遵循教育方面的相关法律,逐渐改善原有的管理方法或方式,对高校实施管理,全面有效的做好高校在建设和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高校应依照相关机制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还要切实做好监督办学的工作。而作为行政部门,还应规范及健全相关的申诉渠道,保障高校活动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强依法行政管理措施
依法行政在高等教育建设中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在高校整个管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组织中,依照相关流程和规定,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特别重要。而在管理组织过程中,务必重视法治这个大问题。
(一)逐步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和管理体制
要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做到管理有法可依,必须要在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方向以及学校相关发展规划过程中实施统一协调的法治领导。遵循和依照相关法治标准和规范开展高校的各项工作。
(二)依法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要严格依照教育方面或者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针对教学管理中一些重大的或者最基本的问题,作出全面有效的规定。因此,高校要严格依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学校的各项行为。与此同时,应逐步对学校和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界定,进一步明确学校同举办者二者之间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以及高校所处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由此以来,才能依法对高校行政建设正常的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学校也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依法进行民主建设,完善和加强民主监督
依法行政必须透明化和公开化,这是确保其能真正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管理过程中,依法行政要求学校务必把各方面事务公开,以努力实现公正及透明。只有这样,在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才能确保大家能真正的参与进来,实现共同管理及监督。
(四)加强和提高法治意识
在当前市场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下,人们法律意识在逐步加强,依法行政就变得格外的重要。要实现依法行政,首要的一点就是加大法律宣传教育的力度,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执法队伍的全面建设工作。对相关行政人员来说,在当前法治社会的大环境中,人民群众可以对行政人员在工作中的违法违纪等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同时还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相关合法权益,以此来纠正相关违法违纪等行政行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升法治理念,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切实地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方略。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建立一支法律素质高的领导队伍,才能实现依法行政。
三、结语
当前,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必须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制,这是一个大趋势。而在学校整个教育发展中,实施和开展依法行政管理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作者:赵宝库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各种作弊行为,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违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最终严重影响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根除这些作弊行为,不仅要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监控,更有赖于有关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以及我国各远程教育的合作与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作弊
一、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作弊行为及其消极影响许多学员在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各种作弊行为,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抄袭型:有些学员自己没有很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而是贪图省事,在网络上或书本上部分或全部抄袭别人的文章,稍加修改就拼凑成一篇毕业论文或原封不动地将别人的文章提交答辩。
(二)型:有些学员以自己工作忙或其他事情为理由,自己不参与毕业论文写作,而有偿或无偿地请别人代替自己写毕业论文,然后将别人的毕业论文提交答辩。
(三)“拿来”型:不少学员自己不写毕业论文,在经过他人许可的前提下,直接将别人已经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重新提交答辩。有的是将同一学校以前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提交答辩;有的是从其他高校“拿来”已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再次提交答辩。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以上类型的作弊行为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首先,它使得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作用严重扭曲了。在远程教育的毕业论文指导中,不少学员提供的要么是以前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要么是别人写得比较完整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虽然在学员论文的内容、结构花的时间和精力倒是少了很多,但是将大量的指导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证学员的论文是否严重抄袭。其次,毕业论文写作的预期目的也无法实现。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弄虚作假、自身没有很好地参与毕业论文写作,无法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培养应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再次,这种行为影响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毕业论文实践作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不少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使得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作弊的法律分析
在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学员的抄袭、剽窃行为大概有三种:(一)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的作品原封不动地拿来署上自己的名字供自己使用;(二)自己写好写作提纲,这里抄一段或几段,那里抄一段或几段,“剪刀加糨糊”拼凑一篇文章;(三)擅自对别人的文章进行删除或改变,最后变成自己的一篇文章。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依据上述条款规定可知: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的作品原封不动地拿来署上自己的名字供自己使用的抄袭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署名权;未经他人同意,截取他人的文章的部分段落供自己使用的,或者对别人的文章进行部分删除或改变的,实际上是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这些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很明显,在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抄袭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这些侵权行为为著作权人所追究,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那经过别人许可、有偿或无偿使用他人的毕业论文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或违法、违规?若没有违反我国的著作权法,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我国其他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呢?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这说明,非著作权人经过著作权的许可,有权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可见,在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实践中,学员经过其他人的许可,将他人已经发表或以前提交过答辩的毕业论文再次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使用,并不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即不违反我国的《著作权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没有违反我国其他法律法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8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准予毕业。根据该条款可知,若学生没有在规定的年限完成规定的课程,学校就有权力不给学生颁发毕业证。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要想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就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包括毕业论文写作在内的课程。而包括毕业论文写作在内的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的具有强烈人身性质的行为,不可由他人代替。也就是说,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自身的学习、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了规定的课程,才符合毕业的条件,才有资格要求高等院校给他颁发毕业证。因此,在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学员没有亲自写毕业论文,而提交他人完成的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即使是经过了著作权人的许可,没有违反我国《著作权法》,也是违反《我国高等教育法》基本精神的。
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作弊行为的防范与抑制
(一)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消除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市场的恶性竞争,加强对我国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我国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是面对市场的,政府并没有给予各高校办学经费。各高校为了获得更大的办学利益,在远程高等教育的生源上二展开争夺。由于我国的远程高等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规范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办学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乏。在缺少相应法律法规规制的市场环境中,不少远程教育学校滥用我国《高等教育法》赋予的办学自主权,随意降低远程高等教育的办学要求,以吸引远程教育的生源。这使得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办学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远程高等教育的竞争比较混乱。我国远程教育现状给广大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现在远程高等教育市场供大于求。在获取毕业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学员大多就按“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便利的程度、获得毕业证的容易程度”来选择就读的学校。这样,学员的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态度就不端正了。平时很少花时间接受网络教育,考试也往往通过作弊获得合格的成绩。而到毕业论文写作时,由于没有掌握好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自然无法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但是他们要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毕业证,就只有抄袭论文或拿别人的论文了。这说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出现各种作弊行为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只有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消除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市场的恶性竞争现象,加强对我国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让各高校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来吸引生源,才能让广大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防范毕业论文写作的各种作弊行为。
(二)加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学习过程的监控。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依赖于接受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学习过程的总体质量监控。很多学员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没有或不能坚持自学或网络学习。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所选择专业的基本知识,无法自己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只有加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学习过程的监控,让学员坚持学习、真正地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学员才能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写作技巧,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三)各高校在制定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规范时要重视对毕业论文写作作弊的问题,加大对它的处罚力度。尽管我们在前面分析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中各种作弊行为违反了我国的《著作权法》和《高等教育法》,但是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对毕业论文抄袭做出专门的规定。为给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环节提供依据,各远程高等教育高校纷纷制定了各种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求。如北京大学制定的《关于本科生(远程教育和自考)写作毕业论文的规定》,天津大学制定的《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暂行规定》等,但是这些规定绝大部分局限于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或写作流程,只有少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抄袭、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而对学生的抄袭、问题做出了严厉处罚规定就更少。在调查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远程高教毕业论文实践要求与规范中,只有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对远程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论文抄袭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就说明我国的许多高校在思想上对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的各种作弊行为不够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作弊行为的处罚不够。因此,要制止和防范毕业论文写作作弊行为,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体现在行动中就是要对毕业论文作弊行为的处罚做出明确的规定,并要严格执行。
(四)各远程教育高校之间、远程教育高校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普通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高校毕业论文库,实现资源共享。学员之所以可能用以前本校答辩过的文章或其他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提交答辩,就是因为指导老师无法知道哪些论文是提交过答辩的论文。假如各个高校之间都能将本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上传到我国各高校共同建立的网络平台,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库,那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都能利用该论文库来检索当前指导的毕业生提交的毕业论文,确定该论文是否是以前毕业生曾经提交过答辩的文章,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制止用他人的毕业论文提交答辩的行为。公务员之家
(五)在毕业论文具体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严格防范学员的毕业论文写作作弊行为:第一,严格毕业论文质量监督控制流程,加强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监控。指导老师应当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论文修改等环节加强对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与引导,使论文写作的全过程都处于老师的监控之下。第二,要加强对学员论文的搜索。不少学员都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一篇论文或下载几篇论文后拼凑一篇论文提交答辩。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论文的网络搜索,肯定能够发现这一类的论文是严重抄袭的论文,这就从程序上把握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关。同时,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指导老师可以联合将历年来指导的毕业论文建立论文库,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防止学员拿以前的论文来答辩。第三,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就应该定性为不合格,不能让其提交论文答辩。由于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基本上是参加了工作的人,往往与远程高等教育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一些学员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请托学校的教职工代其说情,指导老师碍于人情而不得不将其毕业论文提交答辩。因此,各远程教育学校要完善制度、严肃纪律,保障指导老师严格把好论文的质量关。
(六)各远程教育高校要改变指导老师的指导论文的报酬计算方法,以免指导老师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让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轻易提交答辩。在不少远程高等教育高校争,指导老师的论文指导报酬是以提交答辩的论文数量来计算的,这不利于指导老师严格把好毕业论文质量关。按照目前的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学习情况,很多学员要独立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确实难度不小,甚至很难完成。但是指导老师又要将他们的文章提交答辩,指导老师劳动报酬的实现依赖这篇论文。将指导老师的劳动报酬与学员提交的论文数量脱钩,就为指导老师严格指导毕业论文提供了便利。
(七)加强毕业论文答辩的过程控制,让论文答辩成为检验毕业论文写作是否作弊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若是自己写的,对在答辩过程中提出的涉及毕业论文相关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若论文不是自己写的,学员平时又没有很好地自学,肯定对拿来别人的毕业论文涉及的基础知识往往掌握不够。因此,在毕业论文中要严格管理,坚决杜绝那些毕业论文答辩作弊的行为。如在场内帮忙答辩的行为和场外帮助答辩的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逼着学员亲自写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提供重要信息的会计必将为适应这种需求而发生重大变革,因为会计的发展历来是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会计要发展,教育是关键,因此会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新时期会计教育目标,会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提供重要信息的会计必将为适应这种需求而发生重大变革。因为会计的发展历来是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要发展,教育是关键。会计教育,特别是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并影响着会计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明确新时期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会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一、明确会计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
新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对数量要求转化为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他们应扮演的是“企业伙伴”的积极角色,如何创造价值、解读会计信息、解决问题、作长期策略规划、评估客户的选择及作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等是现代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关键职责。专家认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特质是:策略化的思考与行动、沟通能力强、富高度创意、熟悉资讯科技。也就是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富有变革和管理的能力和胆识。
如何培养具有这些特质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这与会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密切相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会计教育目标应如何定位?我认为应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具体地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而且具有高度的事业性和责任心;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即有很强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有敏锐的独立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掌握有效集体合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不断吸收新知识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等。
二、改革会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符合会计教育目标,注重高素质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因此,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相关专业知识。
首先,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的主干课程必不可少,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如开设财经类专业相关优秀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法等等。应该说我国会计学科体系已基本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从目前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分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课比重过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一些做法:合并有关课程。如,不单独开设成本会计,把相关内容分别放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容也应相互协调,尽可能地减少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重复。
其次,根据会计教育目标,体现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开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性课程,如:运筹学、市场学、社交礼仪、职业道德、文学欣赏以及法律等知识。专业教师应在学生的选课上进行引导,对已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内容应予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
再次,经济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趋势要求会计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强化涉外课程的教学,如:国际税收、国际法学、国际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等,使会计学科体系国际化;同时要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学习,其内容应覆盖与专业工作及日常生活有关的高新技术内容。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的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仅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二元结构,新的会计分支已相继出现。因此,应不断发展新领域的课程,向学生开设一些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所得税会计》、《战略成本管理》、《税务筹划》等新兴会计学的课程乒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会计管理新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这些新领域、新知识的更新、开发与传播。
三、改进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授课采用一言堂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是目前许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虽然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但这大概又是最没效果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上极度规范化的考试制度不足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注重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公务员之家
第一,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报表,提供各种分析评价方案,进行预计发展前景和投资决策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灵活运用课堂讨论式。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法,教师提出研究向,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对学术前沿问题可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可预先布置研究课题和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多进图书馆、资料室等,参阅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找出有关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对新理论、新发展、新趋势的整体把握,以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四,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学校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就应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如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甚至可通过Intenret进行跨国交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调研,在假期之前,教师布置一些课题,学生可针对课题要求,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到公司或商界进行调研,然后形成调研或评论报告,回校后进行课堂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其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五,及时更新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普及多媒体教学方式,使之成为高等会计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提高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养出的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从目前我国高等会计教学的师资来看,许多教师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理论脱离实际,学校有责任也有必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畅通师资继续教育的渠道,鼓励他们取得高学历,如条件许可,可以出国培训进修,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鼓励教师参与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参与会计事务所的查账、验资、处理经济纠纷等业务活动,增强他们的实际经验。
(三)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把其收获带人课堂,授予学生,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这样才能使会计教师始终站在会计学科的最前沿。
(四)鼓励教师开展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以此来博采众长,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五)鼓励教师除了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以外,还必须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碟片等辅助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原理讲解,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面对新经济时代对会计教育带来的挑战,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机遇,着眼未来,拓展视野,迎接挑战,深人开展会计教育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高等会计教育必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摘要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出现不仅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更是几千年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形成基于的网络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的未来将是形成一个全球化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体育教育兼具体育与教育在新千年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寻求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尽快实现现代远程体育教育,可能是一条必由之路。本文根据远程教育在世界与中国的发生、发展,对体育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融合、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育远程教育网络
前言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使体育也提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人类利用想象力使网络电子工具服务于教育,正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学习社区。在这个社区里,理应有传播体育文化的一席之地。为此,华南师范大学开始考虑率先在中国实施体育远程教育的方案。
1.发展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的时代背景
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1.网络化与虚拟化;2.公开化与国际化;3.自主化与多样化。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常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传播"是另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电脑网络"则又是一个独立范畴。但实际上这些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失。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推进了教育发展,也推动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
1.1中国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澳大利亚远程教育专家Latchem(1999)在论文中指出:从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可以看出,在知识和智慧的开放学习和自我教学方面中国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远程教育历史上出现的最大体系就是中国60年代初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学。1989年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远程教育研讨会,正式跟上世界的步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变人口包袱为人才资源的优势,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工程之一。大学生入学率要从1997年的9.1%,提高到2010年的15%,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网络大学"被认为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将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2000年10月,北京"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专题报告会上,专家们把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归结为三大步:
函授广播电视大学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可采用的七大媒体:互连网、电视、电话会议、广播、电子教材、文字教材、面授。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是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卫星电视教育网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1.2实现现代体育远程教育是教育改革必要内容
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间因素对教育普及的羁绊。新的教育目标,归根结底是实现和发展在现代环境中的大众教育(MassEducation)。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对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执行着一个优化选择的法则,即一个不能提供融入生活的,方便、迅速、优质的远程教育的学校,终将走向萎缩之路。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和体育都将成为特殊产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它们不仅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柱,而且成为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所在。现代远程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实际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以网络化电子平台为骨架的网络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正日益形成。在未来的三年,中央政府将集中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并广泛吸取地方、企业、个人的资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构建。到2010年,目标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形成主体规模,基本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为主体的教育网,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然而,中国长期形成的体育专业教育传统模式,不能满足信息革命发展到知识时代对体育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小规模的课堂练习,这种高消耗、低效益的时空限制型模式将被远程教育打破。
1.3体育教学走向现代远程教育
体育被认为是信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通过网络互动教学,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教学情况,把各种体育声像及图文资料及时展示到学生面前。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更新内容需要数字化交互式的动态演示教学,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
1.4远程教育手段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带动中国体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探索按照市场机制和产业化理念来发展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与电子商务融合,推进体育远程教育和体育产业在中国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真正实现。
2.体育教育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与框架
2.1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将远程课程教学与培训、教育服务和教育信息交流等进行充分集成的完整体系。这一新型网络教育体系应由下列几种方式构成:
2.1.1实时教学系统:广播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形象直观,提高效率,师生即时交互在线讨论。
2.1.2异步学习系统:师生异时交互。
2.1.3协作式学习系统: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测评和在线讨论,强调自主探索的发现式学习。
2.2体育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是提供远程教
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将网络课程与学校的远程教学服务进行了有机的集成。应包括:信息交流系统,如:聊天室、Email、新闻组等、多媒体课程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评阅系统、远程考试系统、虚拟实验系统。
2.3体育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
包括学科文档资料库、学科题库、学科案例库、学科媒体素材库、学科课件库、技术练习库、运动处方库等。
2.4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用来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构建成统一的体育教学资源库,为各类体育网络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应包括:远程教学管理系统、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授课学习系统、考试管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计费管理系统、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体质监测系统、运动技术评价系统等。
2.5体育网络课程开发系统
网络课件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备课模式,通过网络课件设计工具,并在与相应资源库的支持下,可完成多媒体课件快速生成、可移植、可交互的要求。包括网络课件开发工具、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件开发模板库。
2.6体育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特点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按现代远程教育对网络课程的要求,体育远程教育具有以下性质:
先进性:内容和教学体系先进,体现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特征。
开放性:优异的网络信息性能(传输速率);体育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网络教学方案;网络课程制作和应用自动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可扩展性强。
交互性:教育不等于宣传,信息流必须是双向的。
共享性:能够在广域、局域和单机实现,适应不同终端设备(PC机、信息家电等)访问;要求实
施远程教育过程中,同步多种媒体发行,用户有可选择性;教学素材可重复利用,资源共享且容易扩充。
协作性:不光完成师生交流功能,而且能够生生交流。
自主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生动性:应用各种现成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如3Dmax、Premier,Flash、Java等动画与视频技术,
使课件及网页更加形象生动。
2.7实现体育网络课程的应用环境
2.7.1完成体育远程教育平台的拓扑结构图(页状、星状、混合形状定型);
2.7.2建立适合体育远程教育网络运行中心(NOC:NetworkOperationCenter)及网管系统(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高度重视可扩展性;
2.7.3建立体育远程教学技术培训中心: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并负责相关知识更新;
现代体育远程教育实施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体育远程教育并非传统体育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依赖教学支撑平台来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其最终目标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探索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在教学的授课、学习、作业、答疑、测试等诸多环节中,必须采用专用的体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来使这些活动得到基本保证,避免简单的"课本搬家"。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是中国"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中唯一有体育学科立项的单位,2000年率先成立现代体育远程教育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建设包括多媒体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室、多媒体远程教育示范教室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源系统等一套较为完整、先进、实用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师生们提供培训、学习、研究体育远程网络教学的良好场所。
3.展望
体育远程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对从业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从每年高考体育文化课低分录取就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考生基础薄弱,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相对偏低,需要继续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和远程教育的相关教法等方面的进一步培训。中国的体育远程教育首先将发展体育信息资源中心和教师培训网络,进行教师再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其使用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的能力。
目前开设体育技术课似乎是体育远程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对此,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正就此进行深入研究。2000年9月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期间,我们访问世界最著名的远程教育机构--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远程教育中心时,该中心学术主任GlenPostle教授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可以开设几乎任何课程。2000年10月,在北京的"中国及世界远程教育研讨会"上,英国一家公司展示体育专业教育的网络课件,显示出互动教育的成功。
类似体育远程教育的艺术教育已经提供了先行的经验。如对弹钢琴感兴趣的人现在已经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去学钢琴,学费低廉,效果满意。在提供音乐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公司中,比较出色的有公司,公司以及公司,网络公司特聘的钢琴教师通过因特网进行即时交流,钢琴教师通过网络可视电话,在异地进行现场指法纠正。此前,面对音乐教育在网络的发展,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者还持怀疑态度。但到1999年9月份,已经有800多名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在该公司注册学习。美国新泽西州一名31岁的男子刚刚通过公司的"网络钢琴教学法",学会了弹基本的布鲁斯节奏。他一共才接受了4节课的网上教育,每节课时为30分钟。这种网络音乐教育的最大益处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自由"。有了网络钢琴教学后,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练习钢琴的时间。学习演奏器乐这样精细的操作都已经在网络实现教学,体育教学又何难以逾越的障碍呢?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远程教育把网络教育从二维图象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即控制人三维空间的"完整环境"。"虚拟现实"更象潜入水族馆之中,而不是透过玻璃橱窗观看。这样,体育老师做示范教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因此渐渐离我们远去。便携式电脑与接在身上微型无线传感器组成的训练反馈系统来精确指导标准的运动技术动作,传输是符合学生身体特征的最佳技术。通过网络的即时反馈,学生会同时获得来运动训练、运动营养等自多方面专家的指导,随时可以观看任何世界优秀选手的训练与比赛场面,并可通过网络交互发出讯息。
远程教育将给体育文化带来革命性的震撼,这一刻不会很遥远。
【摘要】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毕业论文的教学不应只是集中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上,而应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开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真正把这一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心理、知识、技能、选题和材料四个方面,对构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令人难以乐观。如何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论文质量,减少并杜绝抄袭、剽窃现象,是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就很难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
结合几年来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我们对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如何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做法。我们认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上,而应该把这项工作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克服目前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平时的积累和准备;二是写前的辅导和引导;三是写中的指导和反馈;四是写后的监控和管理。这四个环节构成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整的教学模式,本文仅集中探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一篇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的总结和成果的表达,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古人写诗崇尚“功夫在诗外”,写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论文的“诗外功夫”,包括论文写作本身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其中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没有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对最后能不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是大不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平时的积累与准备比论文写作本身更重要。所以,谈论文的写作,应该首先着眼于平时的积累与准备。
一、使学生及早建立毕业论文的概念,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毕业论文是限时作文,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充其量也就有十周左右的时间,而开放教育的学生都是业余学习,用来写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在这以前学生毫无思想准备,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的全部过程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要保证质量是很难的。因此,让学生及早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才是自主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独立、积极地进行自身知识建构的过程,若学生没有内在的学习需求,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就难以有效地进行自身知识系统的建构,难以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由于远程开放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成年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他们学习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所学知识是否有用和是否有效上,所谓“有效”,即考核通过、拿到学分。因此,对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占5个学分的毕业论文,应及早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白,在毕业前必须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他们在明确了这一目标后,在思想上就会有所准备,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做一个有心人,就会主动的去关注与论文写作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去积累一些资料,了解一些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对学生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大有好处的。
实施办法:
1.通过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学生在开始正式学习之前的一项准备性活动,这是开放教育试点教学服务中的一个必备环节,起到一个“导学”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不同,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使学习者对此尽快有所了解,从而为入学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引”其入门。在各专业的入学教育中,要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写作,作为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不管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何,具有较丰富的写作知识和修养,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首先要达到的,而专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夫,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这项“大作业”。
2.通过课程导入。按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各专业所开的主要课程,在讲课前都要有一个课程介绍,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学习的重难点,网上学习资源的位置,课程实践的具体要求、内容与形式,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等,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在这个课程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要向学生讲明:课程教材的内容只是相对得到公认的知识,或者是反映了教材编写者个人的认识,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通说定论的,需要继续探讨,还会有新的问题有待发现;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以开放的和质疑的态度对待教材的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这个介绍可以结合“课程实践”的内容来说明,在学生思想上起到强化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学术视野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写作过程和阅读过程是个逆向运思的过程”,以思维过程看,阅读过程是语言的感知——情感经验——意蕴深究,写作过程是感悟——情感反应——形式表达。如果把阅读比作信息的吸收输入的过程的话,那么写作过程就是信息的表达输出的过程。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两个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有效的阅读对写作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据《东坡志林》记载,有人曾请教欧阳修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答曰:“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阅读可以使人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语汇丰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平时阅读的内容往往局限在所开设的课程范围内,也有的学生喜欢读一些文学作品,但对专门用来探讨学术问题、反映研究成果的科学论文的阅读却往往被忽视,难怪学生写出的论文往往非牛非马,错谬百出。因此各专业任课教师都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期刊,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规范的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吸收论文的主要观点、知识内容、写作方法、理论体系等,提取蕴藏于深层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对学生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大有裨益。
学术论文的理论性较强,往往比较枯燥,因此阅读论文不能像茶余饭后翻阅报刊杂志那样轻松随意、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特别是开放教育的学生,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突出,很少有学生会把读论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像读小说那样主动去阅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论文阅读产生需要,主动地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读转变为主动读,从苦读上升为乐读,从感性的浏览变为理性的解读。
实施办法:
1.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阅读专业论文的兴趣。论文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要进入这个过程,教师“导入”和“导读”作用的发挥非常重要。所谓“导入”,是指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通过阅读论文来探究问题的动机。所谓“导读”,包扩两层含义:第一,指教师要精心的选择,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论文。“适合”的意思,一是难易程度适中,学生能够读得懂;二是与课程内容中的问题密切相关;三是比较规范的论文。只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论文,学生才可能产生阅读兴趣并坚持阅读下去。第二,指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论文,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如:这篇论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其论据有哪些?作者是怎样进行逻辑论证的?你对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有什么看法?是否能有新的补充?这个问题是否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进行探讨?等等。有了这些问题的引导,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产生阅读的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2.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组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较好组织形式,小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探寻学习方法的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信息量,很好地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规范的论文,并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体会论文的写法。
3.在形成性考核作业中设计论文阅读题,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形成性考核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各门主干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作业中,教师都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比如让学生阅读某篇学术论文,从中抽出写作提纲,或对某篇学术论文从写作方法上加以评析等,学生如果不认真进行阅读,就达不到考核的要求。
4.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学习科学的新进展与新的教育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学习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局面;阅读的方式也由线性阅读走向了非线性阅读,由纯文字阅读变化为多媒体阅读,这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路径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利用计算机网络,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论文阅读。由于网上阅读方便、快捷,一旦学生阅读论文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便会在问题意识的驱使下,主动上网查阅论文。
5.教师可在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辅导栏目中设立一些子栏目,比如“优秀论文推荐”、“论文评析”等,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方便。
三、设计课程小论文,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技能上的准备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智能活动,写作能力不是通过纯理论学习可以获得的,而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行。
在普通高校,一般都有学年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年论文的撰写,把学年论文当作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途径和工具,因为只有训练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没有学年论文的要求,相对来说,课程小论文更符合电大学生的实际。这是因为,第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两部分,课程实践的目的是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各门课程的教师对本课程范围内的课题比较熟悉,都可以从本课程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介绍一些有价值的题目,指导起来得心应手。因此,课程实践可以通过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论文写作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写作训练落实到教学当中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经验,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实施办法:
1.教师在制定所教课程的课程实践实施细则时,即提出课程实践的形式为课程小论文,并对课程小论文的写作要求、质量标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学术论文是一种写作难度较大的文体,要求太高也不切合实际,应控制在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可写一些小型的论文,或者列出论文的提纲即可。
2.由教师提供论文题目,供学生参考。提供题目要尽量小而实,避免求大求全,在选题时,应注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
3.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开放教育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学术期刊有限,跑图书馆查阅资料又须花费很多时间。课程小论文所需资料少,利用互联网来查找,辅之以其他查找途径,许多论题的资料基本可以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搜索,并对网上的信息、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筛选,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4.教师要对学生写出的课程小论文进行比较详细的批改和反馈。特别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一一指出,引起学生的重视,以免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四、指导学生及早确定选题并收集资料,为毕业论文写作做最直接的准备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选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编写提纲,执笔写作初稿和修改定稿等环节。学生在没有研究经验和论文写作的经历之前,往往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执笔写作的过程。其实,在论文写作的诸环节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选题和收集资料。只要选定了一个合适的问题,并收集到了较为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论文应该说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及早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准备和收集资料的准备。
选题的准备就是及早选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为最终确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做准备;资料的准备就是围绕着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收集相关资料,为展开对最终选定的论题的论证做资料的储备。
实施办法:
1.要选派得力的指导教师。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其实是初步的科研训练,指导教师的因素相当关键。目前电大毕业论文的指导体制,一般都是在最后一学期才指定指导教师,因时间过于仓促,很难保证指导的质量。在学生开始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写选题报告初稿时,指导教师就应该介入,一直到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如果过早选派指导教师有困难的话,最迟也应提前一学期。在此之前,也应选定一两位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统一指导一个教学点(班)的学生开始选题和收集资料。
2.指导学生写出选题报告。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否开始确定研究方向或选题范围的标志应是写出选题报告。从确定研究方向到较为明确的选题范围再到具体论题的确定,是一个需要努力探索的时间较长的过程,教师应依据这个过程指导学生完成并提交选题报告。最初的选题报告(初稿)可以只是研究方向或范围的选定,而且这个方向或范围也可以是比较宽泛和模糊的。随着研究的进展,方向愈益明确,范围逐渐缩小,就应要求学生写出更为具体的报告(二稿)。在这一稿中,选题范围要具体化,还应该有对最终论题的设想,此外,还应列出资料查阅的范围,最好列出一份资料目录。到第三稿,就要最终确定毕业论文的论题。论题是否确定下来,应该有两个指标:一是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二是知道怎样去完成它,也就是能将问题分解,知道从那几个角度或分几部分几层次去完成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从第四学期开始选题的话,本学期应提交选题报告的初稿,第五学期应提交二稿,第六学期初应提交三稿。
3.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研究方向的选定,最终论题的确定,论文观点的得出,可以说都从资料中来。因此,对收集资料的指导过程应该与指导学生写选题报告一并进行。各专业论文的资料来源不尽相同,有些专业需要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验获取资料,大多数专业依赖于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收集范围和收集方法的指导。收集范围的指导,对较为宽泛的研究方向而言,应向学生推荐专业期刊和专业网站,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较为具体的选题范围和论题而言,应指导和帮助学生开列资料目录。收集方法的指导,首先是指导学生怎样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与自己的选题相关的较为充足的资料信息,其次是指导学生怎样在众多的资料信息中确定与自己的选题密切相关的有限资料范围,再次是指导学生怎样阅读、记录、整理和使用这些资料。
以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毕业论文平时积累和准备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实施办法,虽然并未涵盖准备阶段的全部内容,但起码已经搭起了毕业论文写作准备阶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无论从逻辑上或实践上都可证明,只有按照这个模式,真正把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抓好抓实,才有可能杜绝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抄袭、剽窃现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才有可能使开放教育各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