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2 09:0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国建筑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 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发展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影响。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 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社会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 (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一大领域。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印最集中、最深刻的东西。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本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围。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子”。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之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总结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历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滞后,对使传统建筑语言转译为现代建筑语言的迷茫,从而导致修辞手法上的平庸与退化;以及决策方面在城市景观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从而提出对古今生硬“嫁接”的强制性要求等。都使现在的“高层十小亭子”形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犹如旧“民族形式”概念的回光返照,但又远不及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几次复古思潮及其作品来的明亮。这显然也涉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历史理论研究课题——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个“古都风貌”如何保留的问题。中国建筑史研究如能从一个角度对此有所贡献将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需要顾后而瞻前,领会整体而又深谙一隅,在总结古今建筑意匠的同时,并对形成新的城乡景观脉络关系进行探索。笔者认为,这是未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
摘要:文章主要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谈谈中国的建筑史,既横向地同西方建筑史作比较,突显中国建筑史在世界建筑史中的独特性,再纵向地剖析中国建筑史一路走来的历史演变及其过程中演变出来的辉煌;并结合自身对中国历史的一些浅薄的见识,从而借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史;故宫;中国风。
中华文化悠悠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文化、政治、思想和艺术上的深刻影响,更是深根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上的辉煌成就。中国传统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变程序却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未因受外来影响以致激起复杂变化者。即在世界东西方各大建筑派系中,相比较起来,亦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直贯系统。
纵观世界建筑中的各大流派,大凡一例建筑,经过悠长的历史演变,或多或少都会掺杂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在其结构,布置乃至外观上,经常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是循地理推广迁移,因致渐改旧制,顿易材料外观,待达到全盛时期,则多已脱离原始胎形,另具格式。放眼中国建筑历史的长河,其经历极长久之时间,流传分布及其广阔的地面,而在其最盛期中或在其后代繁衍期中,诸多重要的中国建筑物,均始终不脱其原始的面目,保存其固有主要结构部分及布置规模,虽则同时在艺术工程方面,又皆无可置议的进化致极高的程度。尤为令人惊奇的是产生这种建筑的民族的历史却并非简单,且并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的叠出变化;更是曾经多次强盛的外族或是在思想上和平的接触,或在实际利害关系上发生冲突战斗;可中国在建筑方面的纯粹却能如此泰然,却是令人叹为惊奇!
尽管中国建筑已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这即是中国风体现在建筑上的一大特征,且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内敛谦逊的特有品质。就结构上而言,中国独有的“架构制”与别种的制度(如高矗式之“砌拱制”,或西欧最最普通之古典派“垒石”建筑)之最大分别:(一)在支重部分之完全依赖立柱,使墙的部分不负结构上重责,只同门窗隔屏等,尽相似的义务――间隔房间,分划内外而已。(二)立柱始终保守木质不似古希腊之迅速代之以垒石柱,且增加负重墙致脱离“架构”而成“垒石”制。
这种构制的特征,影响至其外表式样的,有以下最明显的几点:(一)高度无形的受限制,绝不出木材可能的范围。(二)即极庄严的建筑,也是呈现绝对玲珑的外表。结构上既绝不需要坚厚的负重墙,除非故意为表现雄伟的时候,酌量增用外,任何大建均不需墙壁堵塞部分。(三)门窗部分可以不受限制,柱与柱之间可以完全安装透光线的细木作――门屏窗扉之类。实际方面,即在玻璃未发明之前,室内已有极充分的光线。北方因气候关系,墙体多于窗,南方则反是,可伸缩自如。
说到中国建筑的特征,绝避免不了的是中国建筑中所独有的一门“学问”――风水。风水之于中华文化,无愧于最大特色之一,也是独于世界上其他文化,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特色,中国建筑尤与风水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学依然在中国建筑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盛行,在大城市里也屡屡备受关注;几乎每个房地产商的产业都与风水息息相关,无处不体现着风水对建筑的重要影响,这一切也足以有力证明了风水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建筑上的中国风的另一大方面更体现在其屋顶部分;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斗拱”部分。斗拱作为柱与屋顶间的过渡部分,使支出的房檐的重量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的上面,使得屋顶上的重量集中承载在柱子上,使得建筑稳固的同时;精益求精的古代工匠们更是在其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赋予了它新的“使命”――装饰作用。至宋以来,斗拱便变化得越趋复杂,较以前简单的结构更赋予了外观装饰的作用,雕龙画凤、色彩斑斓的斗拱相应出现在了皇宫贵族的宫殿上,将宫殿的房檐装饰的美轮美奂,使得简洁大气的中国建筑更增添了几分鲜艳的色彩,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屋顶作为建筑上最实际必需的部分,中国自古以来,不殚烦难的使之尽善尽美。使其切合于实际需求之外,又特具一种美术风格;且因解决雨水与日光的切要问题,在屋顶的基础上更扩张出了屋檐的部分。使檐突出却并非难事,但是檐深则低,低则导致阻碍阳光,且雨水顺势急流,檐下溅水的问题也因之发生。智慧的中华人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飞檐,且用双层瓦檐,使檐稍翻上去,微成曲线,便巧妙的解决了问题。又因美观关系,使屋角之檐加大其仰翻曲度。这种前边成曲线,四角翘起的“飞檐”,在结构上有着极其自然而又合理的布置,几乎可以说他便是结构法所促成的。
谈及中国建筑史,不得不提及的便是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故宫,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宅邸”,自它开始修建开始,便注定了它将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作为故宫最主体的建筑,是巍然崛起的三座金碧辉煌的大宫殿,它们是整个故宫的重心,同时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优秀。作为序幕的布局,在三大殿前面还有两段铺垫。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汉白玉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个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瓦顶,全部用金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拱,朱漆柱,金锁窗,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一六九七年),已有三百五十五岁,然而它的结构却依然整严完好如初。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枋藻井上的彩画虽然有所剥落,却依然可以从上面看出岁月流过曾经留下的美丽,愈显的其华美动人。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平面为正方形,宋元工字殿当中的“柱廊”竟蜕变而成了今天的亭子形的方殿。屋顶是单檐“攒尖顶”,上端用渗金圆顶为结束。此殿是清初顺治三年的原物,比太和殿再早五十余年。
保和殿立于工字型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上面是“歇山顶”殿顶,它是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未经破坏或重修的。至今上面柱上还留有“建极殿”的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寿最长的。已经有三百三十七年的历史了。
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中国传统建筑美的特点。欲领略故宫的金碧辉煌与雄伟壮观,单单依据文字去想象和再现它的雄姿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亲身去感受,用双手去抚摸,才能真切的感受中国建筑史上的史诗巨作所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上述的微薄见解甚是不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历史中的一粟,且希望能在此与读者们分享我个人对中国建筑历史的一些自我的了解与理解。
摘要:
针对目前中国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评述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激发课程教学“活力”的初步探索。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资料“活化”、教学方法优化、课群关系“联动”、考核机制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分析,总结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经验,以期抛砖引玉,探讨切实提高教育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一、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历史是人们了解建筑与建筑学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建筑历史是建筑学的一门主干理论课[1],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建筑历史知识与理论修养,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历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设计和分析研究能力,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国建筑史在建筑学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从目前多数院校普遍教学情况看,中国建筑史课程仍以传统的“听课、讲课”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收效不佳,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
难以
从真正意义上激发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学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学生上课做方案、背单词、睡觉,“开小差”,的现象屡见不解。一方面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课主观认识偏颇、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更为深刻地显示出课程本身在教学组织和授课方式上客观地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二、 激发“活力”的教改尝试
东北大学自恢复开办5年制建筑学专业以来,始终以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教育实效。中国建筑史课程自开设以来,更是针对目前本科建筑史教学普遍存在的“沉闷”现状,不断探索激发课程“活力”的有效方法,从教学资料、教学方式、课群关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一)“活化”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跨度大,建筑类型丰富,知识内容繁杂等特点。传统的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有明确的导向性,但是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正因如此,统编的建筑历史教材往往使建筑系学生错觉地认为,掌握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物代表、建筑师及其设计思想是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资料,取消了固定单一的教科书,教学以专业教师教案为纲,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不同授课阶段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参考书内容除建筑史范畴,还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综合领域,以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广采博收,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阅读。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时代丰富的媒体信息,多渠道搜集电视、网络等有益的教育资源。如CCTV纪录频道播出的《故宫》《颐和园》等纪录片,《探索与发现》栏目涉及的历史建筑等内容。多种媒介的信息补充,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感悟专业知识,系统地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另外,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教学资源扩展的一个直接、有效的补充手段。授课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沈阳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
结合课程进度采取参观考察的方式,实地体验、近距离接触宫殿、寺庙、陵墓等古建筑,教师结合实物进行现场讲解(图1)。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建筑实体的感性认识,也使得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充满活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少的问题,学校采取厘清内容主次,把握难点重点,讲“点”串“线”地灵活教学安排,同时部分教学内容采取以问题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式。
中国建筑史基础理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作整体性介绍分析,在课程讲授前把相关章节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思考。建筑类型评述部分,改变传统的“听讲课”教学方式,采取“讨论会”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主导,安排学生课下研习、课上汇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部分,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若干专题,教师提前将相关书籍、网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在课下做功课,课上进行分组汇报(图2)。在汇报过程中,可随机提问,互评讨论,教师也可现场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这种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教”与“学”的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不知不觉提升了学习表现,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充分。
(三)“联动”相关课程群
为有效实现课程价值,学校还非常重视中国建筑史课程同其他主干课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
建筑史的教学除了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建筑发展认知之外,还能为其他课程,特别是建筑设计的学习提供辅助和引导性作用[3]。学校中国建筑史教学特别注重与中、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设计专题结合。例如: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沈阳老北站建筑保护及改造设计》题目(图3),引导学生将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分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实地测绘,实现建筑历史学习与建筑设计无缝对接,把学生对设计课的兴趣直接嫁接到建筑历史的学习中来,使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课程有效联动,使设计专题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建筑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培养全面、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建构科学的建筑观。
同时,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素描与色彩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以体验、考察的方式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图4)。
(四)开放考核机制
建立开放、合理的课程信息评价体系,并结合教改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调整,是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采用综合的考核评定方式,即学生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按比例综合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除了包括学生个人作业、分组作业完成情况,还包括学生课堂表现
。期末试题中加大分析和论述题目分值,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建筑史观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统编教材中知识点的机械掌握。同时,尽量均衡两部分考核内容的分值比例,以期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贯穿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反馈。在课程开始前、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都设置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采用客观选项与主观建议相结合的模式,为消除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顾虑,采取匿名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实施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讲真话,保证信息收集的原真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正在提升的教育实效
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开课几年来,以灵活性、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设置,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强烈的兴趣,也激发出了课程应有的活力。课程教学在尝试与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学院对首届建筑学本科毕业班课程教学效果调查评价,中国建筑史课程获得了第一名;同时毕业班的24名学生中,2名学生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学生在课程调查问卷中表示:“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很累、也很轻松,课堂上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课下有趣的动手、动眼、动脑一系列实践活动令人愉快”“上课后知道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这无形中的压力让我知道,想把这门课学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借学生所言,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刚刚起步,为切实提高教育实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和调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努力。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等。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梁思成是最为杰出的先驱。他影响中国建筑史的开拓性研究。
关键词:中国 建筑史 研究
一、前言
《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于战火纷飞的1944年在四川宜宾的李庄完成的扛鼎之作。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流建筑人手。而对中国建筑中极富特色的园林,丰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没有论及。之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课题还很多。但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军兴以还,各地城市摧毁已甚,失地收复之后,立即有复兴焦土的艰巨工作随之而至,所需人才当以万计,当务之急是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首先是建筑师。今后数十年,国家建设实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因此他到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暂缓进行。
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由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受到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历史风格为主导的建筑教育,所以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注重形式和与之相应的结构体系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中国地域广袤,各地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建筑在形式和结构类型上的多样性十分显著,因而他们选择何种结构体系的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就是一个颇令人关注的问题。当他们将《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作法》这两部官式建筑规则以及与之最为相关的宫殿和寺庙建筑当作研究对象时,实际上已把北方官式建筑当作中国建筑的正统代表,他们的工作因此也就是阐明官式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并揭示它的演变过程。正因为梁、林把中国的地方性建筑放在研究和写作的次要位置,著名的台湾建筑家汉宝德在80年代批评他们忽略了中国建筑的地区性差异。汉说,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文化传统的多样性非常显著,南方地区,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人文传统促成了南方建筑在环境、功能、空间和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因此,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即使简而化之,亦必须分为南北两系”。汉宝德的批评非常正确地指出梁、林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的局限。但是,笔者以为,他的讨论没能联系到梁、林所处的历史现实,因此他没能认识到在二十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知识份子探索现代化的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梁、林的中国建筑研究以官式建筑为对象所具有的必然性。这一历史现实就是,起源于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史研究在中国的确立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同时的,所以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这一时期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上服务于当时社会对于中国风格新建筑的需要。
在二十世纪10年代末,面对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全球的巨大灾难,许多曾经热情颂扬西方的现代文明,并极力主张仿效西方的模式改革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知识份子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就是一个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相信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进化论的普遍性,积极宣传以变革和“新学”拯救中国。可是,当他在1918到1920年间访问欧洲,亲眼目睹了大战之后深重的社会危机和弥漫的悲观主义之后,他否认了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技术进步导致社会进步的幻想,转而肯定东方文明对于救济西方的“精神饥荒”所具有的价值。他提出将东西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综合主义”的现代文化。他在1923年草拟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可以说就是这一“综合主义”的体现。目录表明,梁启超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目录有单独的“宅居篇”,准备讨论中国的宅居、宫室、室内陈设、城垒井渠等内容。他还另辟“美术篇”,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刺绣五个门类。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并无“美术”(fine arts)这一概念,一般文人仅把书法和绘画视作与诗文同等的艺术,而把雕塑、建筑和刺绣当作低级的匠作。梁启超在他的目录中引入西方的“美术”概念及其相应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的内涵,同时加入书法和刺绣这两项中国固有的视觉文化门类,构成了一个中西综合的“中国美术”的新体系。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部新刊印的《营造法式》,他称此书为“吾族文化之光宠”,并把书寄给正在美国学习建筑的儿子梁思成和他的未婚妻林徽因,嘱附他们“永宝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思成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梁启超建构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美术框架体系的理想:不仅他后来撰写中国建筑史、雕塑史、注释《营造法式》的工作与梁启超的构想有关,他曾经准备在哈佛大学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完成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也都如此,它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宫室史》。
与梁启超构想中国文化史目录同年,三位毕业于日本的中国建筑师在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和现代主义之前西方大多数学校一样,日本的建筑教育也把建筑史放在重要位置,开设了西方建筑史和日本建筑史课程。三位中国建筑师模仿日本学校的教程,制订了苏州工专建筑科的教学体系,但将日本教程中的“日本建筑史”一课替换为“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也是如此,他参考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程,设计了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科目表,并开设“中国宫室史”一课。
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开设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现代建筑家在获得关于外国建筑的知识后,开始思考中国建筑自身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位置,并试图打破建筑学中以西方的建筑师、建筑思想和建筑作品为主导的话语体系。正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是相对于外国建筑的集合名词和独立体系,所以这一概念所强调的就是体系内部的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一体系中,宫室、庙宇以及其他官式建筑在类型上更丰富,在设计和施工水平上更成熟,在地域分布上更广,在文献记录上更为系统,因而必然会被早期的中国建筑研究视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和中国建筑体系的代表。
对于中国建筑体系内部的同一性的强调,在实际的创作领域里就是对于新建筑的所谓“中国风格”的探寻。如果说梁、林和他们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以官式建筑为对象的中国建筑研究在学术上确立了这一风格的一种代表建筑类型,那么对于实践,他们的研究则为这一风格确立了一种古典的规范。
摘 要:目前,外国建筑史作为高校建筑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正不断发生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高校该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外国建筑史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多元化、平衡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的指导方向,对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外国建筑史作为高校相关建筑类课程的理论基石,主要由外国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组成。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建筑设计的基本脉络其中包括西方社会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典例、材料、技法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把握建筑发展演变规律。由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史学仍不同程度地收受到了影响,面对新技术、新型建筑形式、新型材料和新思潮的冲击,外国建筑史课程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建筑发展的本质与内容,正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 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必要性分析
1.1 教学现状
首先,外国建筑史课程内容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课程的讲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由于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西方过去建筑历史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缺少对21世纪现代建筑发展的介绍,这一缺失领域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时代建筑艺术气息,应作为外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加以教学。其次,教学方式落后。目前高校中,学生、教师、教材是以线性结构为主要构成方式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以教材为参考获得知识,而作为施教者的老师通常是以图示或视频的方式延伸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对西方建筑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时安排与教学目标不符。西方建筑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美术、哲学、宗教、社会、美学等各个方面,然而一般高校72学时的课程设置只能使学生掌握建筑史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规律性特点,对其中的实践性应用无法安排时间讲解。
1.2 改革必要性
由于外国建筑史主要研究和讲述国外的建筑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艺术性等特征。而建筑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因此新技术和新领域不断出现与拓展。而传统的外国建筑史的内容讲述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教师需要将建筑发展的前沿知识适时地增加到课堂教学当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改进和调整外国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已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其次,外国建筑史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而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该理论课程的改革教学。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外国建筑史利用三维动画加以真实再现。这种教学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契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总的来说,是建筑发展的需求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的需求,促使着高校不断认识到外国建筑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完善学科脉络,改进教学模式
教学脉络的完善需要授课教师有一个清晰的脉。由于外国建筑史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注意纵向史与横向史的交叉结合并重的教学方式,并以时间为主线建立规律化的教学脉络,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完善教学脉络的同时,对其中的建筑史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于外国建筑史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师在讲解时要广泛地将政治、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融入学科理论中,以帮助学生对外国建筑史有一个全面而广泛的了解。具体来说,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可以借助PPT、网络平台、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进行动态展示,并结合声光影等元素之间的组合,使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掌握和消化知识点。除此之外,通过开设讲座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提升对外国建筑史的认知性理解,并促进对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对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及教学与课程创新方面,教师要做好领路人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资源推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同时,教师对相关建筑理论的教导要秉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例如,对建筑材料或艺术风格理论的讲授可以联系相关事物加以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掌握相关建筑理论。
2.2 互动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当下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着普遍的F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互动性。在对外国建筑史教学时要秉持“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之前,教师可以预先通过表格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关于本课程的基本想法,并加以总结找出共性,依次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对哥特式建筑史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来丰满学生对这一段建筑史的理解。另外,多样化的小组学习可大大激发小组的学习兴趣,这一方式也是实践的重要方式。例如,对14世纪到16世纪相关建筑类型的学习时,小组之间除了完善思维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外,在成果展示环节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相关社会、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知识的拓展,结合图片或模型将相关建筑设计理论知识融合其中,从而掌握相关的建筑史理论。掌握理论最好的方式是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调研的方式了解外国建筑实例,或者选择受此建筑理论影响下流变的建筑形式,通过这种实地调研,最后以实践报告会手绘等形式展示成果。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能有效和生动地掌握外国建筑史的相关理论知识。
3 结语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和讲授建筑的新理论。同时要注重创新,不断开创出有效的教学课程方式。面对建筑技术的大量涌现,要立足于课程教学现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善于运用新方法。这样,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才能达到所期待的目的和要求。
汉画像石中有一种被称为“十字穿璧”的图案,以十字线条在圆环内交叉穿过为特征,艺术史学者多在墓葬美术研究的语境下将其解读为“升仙”。而在建筑史的视角下,检索汉代建筑历史文献并与画像石对照,可发现此纹即古之“琐”纹。汉代天子居所之门被称为“青琐门”,便是由于门框刻镂此纹并涂青。以后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歌赋中出现“青琐窗”一词并在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其特征与“青琐”纹样无关,而在双层门窗格对合之做法样式。对“青琐”历史的追溯揭示出中国建筑、美术、文学等领域中古词汇的“同名异意”现象。
“琐”纹;青琐门;青琐窗
TU80A008808
一、 问题的提出
东汉画像石中有一种被称为“十字穿璧纹”的图案①,以十字相交的线条在圆环内交叉穿过为特征。(图1)墓葬美术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十字“穿璧”纹样是具象的交龙“穿璧”图案转化而来[1],代表亡者“升天”的含义[25]。这一解释在墓葬的语境中颇为合理,但是追溯其更早的历史,却发现它在秦代与西汉时期便在地面建筑中出现,这使它的“升天”之解失去了墓葬情境的支撑。
具体而言,秦代的咸阳一号宫殿出土空心砖上发现有二龙相交于玉璧之图案[6];在西汉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发现的顶部壁画残块中,有一残块上明显可见十字“穿璧”纹样,且在“璧”后露出一条龙的头部[7]。这些早期在世俗性的宫殿装饰中出现的“穿璧”纹,很难说与魂魄“升天”有什么关系。
此外,这一在汉代几乎已经程式化的图案,在秦汉时期对建筑装饰进行细致描写的文字中却从未出现过,未免使人疑惑。最为可能的原因 是,当时人们对这一主题图案并不叫“穿璧”,因而无法以对“穿璧”一词的检索找到历史文献中对这一纹样的描述。目前的“穿璧”纹之名,是当代艺术史学者根据图样特征的归纳赋予汉画像石的,并且基本上都是从墓葬美术的角度出发、以生死观等为依据进行的解读,并未建立与汉代地面建筑的联系。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汉画像石的构图大都是对地面建筑物立面的模拟。具体而言,图像的上部边框模拟建筑的额枋位置,边框模拟建筑的门柱,竖向分隔线则模拟支撑额枋的立柱。关于这一点,除了视觉上的直观证据外,学者们对此已有精当的认识,比如巫鸿认为“在研究墓室的时候,建筑必然成为首要着眼点和解释框架。阐释者必须解释壁画、石刻、俑以及随葬器物是如何协助构建一个地下象征空间的”[8]。目前对于“十字穿璧”纹的解读,忽略了与实际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注意到其在画像石中所处位置的规律。
二、 历史文献中的汉代“青琐”门
对于高等级汉代建筑门窗的样貌,在历史文献中有诸多细致的描写。在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饰华榱与璧,流景曜之|晔。雕楹玉,绣樵崎埂S移阶x,青琐丹墀。”[9]《后汉书・梁冀传》中有:“冀乃大起第宅……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E青琐,图以云气仙灵。”[10]庚信《小园赋》中有:“赤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之句。曹魏何晏的《景福殿赋》中的:“青琐银铺,是为闺闼。双枚既,重桴乃饰。io缘边,周流四极”[11]等等描述。不难发现,在这些细致的描述中,“青琐”一词的出现频率极高。不过虽然“青琐”在古代文人的词库中是一常用词,如何解读却似乎一直没有统一看法,以至于到南宋朝时,学者程大昌在其《雍录・青琐》中还专门以一节阐释“青琐”之义:
汉给事中夕入青琐门,拜。青琐者,孟康曰:以青画醣唢沃校天子制也。师古曰:青琐者为连环文而青涂也,故给事所拜在此门也。曲阳侯王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如淳曰:门楣格再重,如人衣领再重,里青,名曰青琐,天子门制也。如淳之谓门格,今世名为格子者是也。亦宋玉之谓网户朱缀、刻方连者也。以朱饰之而红,即为朱缀。以青涂之而青,则为青琐。其意制相通也。门格再重者,两板相合,对镂成文。使皆中空,乃以纱帛漫幕其内是为夹格也。如淳之言,揆之今世,犹可验也。梁冀贾充第中,皆有青琐,即是物矣。此时习僭已久,虽用青琐人不以为非也。[12]
程文中所引对于“青琐”的解释有四种,各有不同。曹魏时人孟康认为“青琐”即是用青色涂在门扇边框的雕镂图案上;唐代颜师古认为“青琐”为青色涂之的连环纹;另一位曹魏时人如淳则认为“青琐”是“门楣格再重”的一种作法,“格”意为窗,即门楣上方的窗以两片格板重叠相合。程大昌同意如淳的看法,并联系宋代的窗作法加以发挥,指出在重叠的两窗之间夹以纱帛、刻方连纹之样式者为“青琐”。不过四者都认为“青琐”在汉代本是天子专用,但到曹魏之时由于僭越的现象太多,才不以为非。
程大昌挑拣出“青琐”一词对其专门进行考订,不但说明此词为沿用已久的古语,也说明到宋代时人们其实已经不知其确切的样貌。有趣的是,在初级的启蒙教育层面,“青琐”象征“天子之门”的含义一直是它的专属语义。几乎家喻户晓的明代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便有这样的教导:“朝廷曰紫宸,禁门曰青琐。”[13]显而易见,普及性的教科书对“青琐”的解释并不涉及它的样式,优秀含义是它所代表的天子之身份。
“青琐门”在汉代历史文献中提到时均有确切所指,与具体历史事件相关。《后汉书・王允传》:
(董)卓部曲将李唷⒐汜等先将兵在关东,因不自安,遂合谋为乱,攻围长安。城陷,吕布奔走。布驻马青琐门外,招允曰:“公可以去乎?”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14]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何进)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中常侍段等矫太后命,召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术将虎贲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等。[15]
这两处的“青琐门”均指汉长安皇宫之禁门。到南北朝时,则与每天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发生联系。《宋书・百官志下》“给事黄门侍郎”条:
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16]
“给事黄门侍郎”是汉代官名,行使侍从皇帝左右、传达皇帝诏令的职责,由于宫门也称黄门(黄闼)而得名。这一职位的官员每天日落时要向皇宫的青琐门(黄门)拜别,所以南北朝的文献中提到拜“青琐”时,常以喻指这一官职检北魏时期墓志如《魏故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都官尚书冀州刺史元公墓志铭》:“非公焉寄。仍转中书侍郎。复以貂冕清闰,切问俟才,往谢紫泥,来事青琐。迁通直常侍。”《魏故假节辅国将军东豫州刺史元公墓志铭》:“始为散骑侍郎,在员外;寻除给事中,加伏波将军.旦夕仓龙,岁时青琐,列侍推高,侪僚久敬。”《魏故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雍州刺史恭惠元公之墓志铭》:“初以王子知名,召为散骑侍郎,在通直.朝拜青琐,暮践丹墀,事等丝纶,理兼献替”。此处青琐即为”通直散骑侍郎“之别称。”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这一寓意至唐代更形成典故。《唐文拾遗》卷三十三《南龛题名记》云:
圣上西巡之辰,余自金门飞骑,追扈大驾,中途隔烟尘遁迹,及中秋方达行在,由青琐判吏,视事未浃旬,复归内署。[17]
显而易见,“青琐门”在汉代以及南北朝为皇宫宫门的专称。这一语义在大众知识的层面上相当稳定,直到明代仍然在普及读物中与“紫宸”并称代指天子居所。另一方面,自曹魏时期起,文人便对“青琐门”的视觉样式和作法发生了浓厚兴趣,试图将“名”还原为“物”像,只是说法各异。
从字面上看,“青”是一种装饰色彩,而“琐”则是一种类似“连环”的纹样。上文所引孟康与师古之解释便是如此。实际上,“琐”字用于描述宫殿式建筑之门户并非汉代才开始,而是更加久远,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便表现出这一含义。[18]
三、 汉代“琐”的视觉样式与含义
“琐”字本有连环、链索之意,《后汉书・仲长统传》中有“古来绕绕,委曲如琐”。[18]由此还引申出拘系之意,比如《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中句“(契丹主)遂琐德钧、延寿,送归其国”[18]即为此意。后世的“锁”,即加在门上使人不能随便开启、用以保卫门户安全的器具,也是由“琐”字而来。“锁,铁锁门键也。”――《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锁,本作琐。”见郑珍:《说文新附考》,清光绪刻本。
“门”,即“门户”,关系到建筑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需要有强有力的防护。最早见于文献的门户守卫者见于汉代王充《论衡・订鬼》所引的《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19]这里说门户的守卫者神荼、郁垒捉拿鬼魅的工具是“苇索”,捉鬼后以虎吞食之。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卷中讲述了几乎同样的故事,并说明汉代延续了在门上画虎、悬苇索以震慑恶鬼的风俗。“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20]同时代的蔡邕《独断》一书中也说:“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21]二者所述用以捉拿恶鬼的工具,都是以苇草编织而成的绳索,即“苇索”。苇索绕为圆形,形成一绳结,有“琐”(锁)鬼的功能。汉画像石中门上的“铺首衔环”之铺首多为虎头,而衔环则形似苇索,与此说应有密切关联。[22]
有捉鬼功能的圆形苇索演化为将大门上的衔环,从而使临时性的设置变为永久性的配置,从大门的功能意义来看十分自然。大门关系到建筑物及其主人的安危并执行对凶煞之气的辨别与拦截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画像石的门扇上出现的图案大都是防卫功能的象征,无论是武士、瑞兽(通常为朱雀、青龙、白虎)、还是衔环(苇索)。朱雀、青龙、白虎等瑞兽或许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此处不拟展开,但其基本功能是防护门户无疑。
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案,常脱离大门的背景,单独出现象征“门户”界面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圆环作为抽象图案识别性不强,有表现上的诸多局限,亦容易与其他圆环形器物的使用意图相混淆而带来歧义,所以在其出现时常常搭配绶带、兽头等具象要素以增强其识别性,或者赋予社会身份的意义。不过,除了门扇,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位不能忽视,就是建筑物除了门户之外的另一类开口――窗。在拦截凶煞之气、抵御恶鬼侵袭的意义上,窗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门户,但又与门户的界面作法不同。由于窗的基本结构为单元性重复的几何形窗格,窗格便自然成为视觉表现的背景。一幅四川高县出土的画像石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图像:圆环被十字交叉的直线穿过,形成窗格的背景,窗格之后有一猛虎游走(图1)。同样的窗格单元有时以自身复制的方式沿长度方向或长宽两个方向展开,形成一张圆环与直线交叉的网,窗格之间同样出现龙、虎等形象[23](见表1)。王充在《论衡》中说“宅中主神 有十二焉,青白虎列十二位,虎猛神,天之正鬼也”。[24]强调龙与虎是护卫住宅的“正鬼”。这里在窗格之间游走的龙虎与大门之上的兽头衔环是一样的道理,而展开的窗格图样更加接近现实窗格的真实样貌(图2)。
问题是,画像石中这一窗格图案自身是否有特定的含义?这一图案在画像石中颇为普遍,除了用做窗格,还用作其他位置之装饰。简要将其在汉画像石中出现的位置做一归纳,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出现于两个位置,即大门的门框处与大门上方的横披窗处(表1)。而这两处恰恰是前文程大昌《雍录》所指出的“青琐”纹出现的位置:“青琐者,孟康曰:以青画醣唢沃小保“如淳曰:门楣格再重,如人衣领再重,里青,名曰青琐”。“户边镂”即大门门框两侧处的雕镂,“门楣格”则是门框上方之窗格抱框是大门左右竖立的固定外框,横披窗是门扇之上的固定窗(今天俗称门亮子)。若建筑物矮小,便不会有抱框与横披窗。见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见图3)。
那么,汉画像石中有没有其他的图案同时用在“户边镂”和“门楣格”中呢?只有几何菱形图案。考虑到“琐”本身所包含的“环形锁结”之视觉含义,几何菱形显然不具备这一特点。于是汉画像石中出现于大门门框两侧以及上方窗格处的、以相交直线(包括十字或非垂直相交)穿过圆环为特征的图案,便成为唯一且完美吻合历史文献对“青琐”纹描述的视觉图案。也就是说:墓葬美术所讨论的汉画像石中的“十字穿璧”之纹样,在建筑史的视角下是用在建筑门户边框四周、文献中古已有之的“琐”之纹。
总之,“琐”纹与建筑门户装饰的紧密关联,来源于其所具有的“苇索”之象征意义。其表现形式有二:作为单独圆环与虎头相搭配,用于门扇;或者在加入相交直线封锁圆心后形成装饰纹样和窗格样式,在两向或四向复制展开,用于门框装饰或者门楣上横窗窗格。很难说“琐”纹单元与展开的“琐”纹之间有先此后彼的衍化关系,也尤其不能以“琐”纹的解读涵盖所有相似的窗格图案。[25]事实上,“琐”纹在图像中的使用与门窗界面的防守诉求具有直接关系,而“青琐门”在历史上则是特殊指称,是这一图案用于最高等级建筑门户装饰的实例。
南北朝时期,“琐”字突然与“窗”合用,大量出现在文学中。在视觉形式的装饰图案之外,有了表达另外一个场景的含义。
四、 诗词歌赋中的“青琐窗”
在南北朝以降的诗词歌赋中,“琐窗”一词使用极其平常,却与宫殿关系不大,成为闺阁之窗的代称。南朝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唐朝李商隐《房人不遇留别馆》:“卿卿不惜琐窗春,支作长楸走马身。”宋朝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词:“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元代周巽《玉堂梅》诗:“归到琐窗清不寐,花边呵冻写鸾笺。”李致远《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绣帏前,少个婵娟,酬不了少年愿”等等。但这一语境下的“青琐窗”,显然已与等级身份无关,仅表示通用于闺阁的某种华丽之窗。
在上文《雍录》的注释里,曹魏时的注者如淳认为“青琐”意为“门楣格再重”,如同衣服的领口一般。程大昌则更进一步解释:“(青琐)今世名为格子者是也。亦宋玉之谓网户朱缀、刻方连者也。……门格再重者,两板相合,对镂成文。”程大昌所说是否有根据呢?对照北宋末年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里面果有这样的记载:
两明格子门:其腰华、障水版、格眼皆用两重。H厚更加二分一厘。子H及条J之厚各减二厘。额、颊、地笾厚,各加二分四厘。其格眼两重,外面者安定;其内者,上开池槽深五分,下深二分。[26]48
《营造法式》中所示的格子门有“挛母裱邸庇搿胺礁裱邸绷街治蒲(图4)。“两明格子门”之作法为:“格眼两重”,即两片门格重叠;“外面者安定;其内者,上开池槽……”即外面一片门格固定,里面一片门格上方刻沟槽。沟槽之开,通常为拆卸之用。不难看出,此处“两明格子门”与“门格再重”的描述相对照,吻合度极高。虽然《营造法式》中的“两明格子门”词条中并未提到两片门之间夹纱帛之作法,但这种作法在许多明清建筑实物中可见。今天在颐和园佛香阁下的游廊上,便可见到这种两面格子窗中间夹以窗纸的作法实例。
同时,以“两明格子门”为代表的门格对合作法,是较单层格子门更加精细之作法,《营造法式》中说:“四斜挛母褡用牛一间,四扇,双腰串造;高一丈,广一丈二尺。造作功“功”(工)为传统时代的劳动量单位,即一个匠人一天的工作量。……如两明造者,每一功加七分功……安卓“安卓”即安装之意。,二功五分。若两明造者,每一功加四分功。”[26]139很清楚,“两明格子门”的制作用工量是普通格子门的1.7倍,安装的用工量则是普通格子门的1.4倍。多花如此之功夫,无疑这是至为讲究的一种作法。两层之门格最大的优越性便是当打开外面的一层门窗时,里面的一层还能够遮挡外面的视线,保护室内的隐私。如果这一作法是为特定目的而制作,其使用情境非闺阁之处莫属。闺阁之窗有特殊的要求,即在开窗时也需要隔绝外人的视线。在清代民居中可见一种用于卧室的“遮羞窗”,于半窗之内,再加窗一层。
“琐”纹在《营造法式》中还出现在彩画作中,这些彩画一般应用在柱头的联系枋或额枋之上,涂以青绿,名为“碾玉琐文”(图5)。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能够在额枋之上绘以这些规整的彩画,一定都是居有较高等级和地位的建筑。“琐文”彩画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延续了其在汉代便已承载的高贵身份。
由于缺乏实物,不能贸然认为南北朝便已有《营造法式》中同样的窗格和彩画纹样。但是能够肯定,曹魏时期已出现了“门楣格再重”这一作法。合理的推断是,南北朝时期,文人取“琐”之华丽高贵且严密之意将一种双层门窗格作法的闺阁之窗称为“琐窗”,而汉代“青琐门”之“青琐”纹,则留在额枋的彩画上,继续作为与建筑等级相关联的高贵装饰。
综上所述,从建筑史的视角看,汉画像石中的“十字穿璧”纹模拟的乃是实际建筑物中门框周边之装饰,古文献中称之为“琐”纹。汉代用于宫城禁门之装饰,并涂以青色,“青琐门”遂成为天子之门的指称。由此中国历史上亦有以“青琐”代指以门下省官职之典故。
南北朝以来,“青琐窗”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意指闺阁之窗及相关的文学情境。这一称谓并非完全虚指,其实物在宋代《营造法式》中可见痕迹,为双层门窗格对合样式,不但华丽、高贵又能满足闺阁对私密性的特殊要求。这一作法延续下来,于现存古建筑中仍可见到许多实例。
“青琐”这样的词汇本身具有视觉性,且其在建筑、美术、文学、历史等领域的文献中都有出现,并显示出不同领域中的“同名异意”现象。在更宽广的视野下解读这一词汇,其涵义也就超越了单纯建筑装饰、美术图案,有了深入理解文学现象、再现历史情境的意义。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史教学在建筑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存在欠缺。文章认为,将城市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的调研、分析和论证,有助于学生增强建筑策划能力;通过研究式、讨论式和开放式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对建筑史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其创造性。
【关键词】城市历史建筑 案例研究 建筑保护 建筑策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历史街巷被拆迁。当人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历史建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教科书,然而面对真实而丰富的现实案例,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却视而不见,仍专注于抽象的建筑历史知识的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重要事件、风土民情、经济活动、技术革新被抽象成几幅图片和几段文字,建筑与生活之间生动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某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似乎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形态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史教学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复杂建筑问题的历史观与真实感。
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包括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还有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它们具有过去某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些一般性历史建筑虽然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建筑质量良好、结构坚固、形式美观,改造后仍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将城市的历史建筑作为案例引入建筑史教学,通过挖掘过去、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帮助学生进入建筑历史的语境,建立社会生活与建筑型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科学的建筑历史观。
一、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建筑与建筑历史
全球化城市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当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当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时,我国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国内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学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教育市场冲击以及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建筑教育的接轨?当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我们真正亟需理解和面对的并不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建筑史最符合这样的知识架构和研究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常规的建筑史教学着重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建筑范例的讲解,并已经形成对该建筑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理论梳理。然而仅从理论上阐述建筑设计思想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实现,难以使缺少历史知识积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将授课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经验,难以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建筑语言。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现实案例研究引入理论教学,通过现实案例与历史案例之间的对比学习,产生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以历史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案例,并带着现实案例的问题到历史案例中寻求经验。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唐宋时期有少量遗存,明清时期留有的建筑数量很大且保存较好,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早期的现代建筑分布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一般省会及大型城市都有历史建筑遗存,而这些城市也是建筑学院集中分布的地方,因此借助周边的历史建筑资源进行建筑史教学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拆除城市历史建筑让地于新的房地产项目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特色也因为历史建筑的消亡而日益丧失。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产生与消亡,和围绕其发生的人情世故,这有助于学生鲜活地理解建筑、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二、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程序
历史建筑案例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易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然后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的过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中选择便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包含文物保护建筑和一般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类型不同、残破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保护的紧迫性、社会影响力、相关项目的支撑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便于学生了解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讲解相似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案例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文献搜集与现场测绘
历史建筑的过去隐迹于历史文献中,这些文献包罗广泛且内容繁杂,既包括地方志和建筑档案,也包括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书、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报纸杂志等。在文献搜集阶段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与梳理,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文献搜集同步进行的是现场测绘,现场测绘过程中需要秉持怀疑和追问的态度,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场测绘还需要分辨历史建筑哪些部分做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原来的形式、功能、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调查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来自经济学,指的是“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和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便于明确历史建筑与其相关群体的关系,以及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建筑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居民、公众、学者、房地产商、政府、媒体,他们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大多数居民关注的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离开老旧而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公众对历史建筑更多地是投射了怀旧的情感,因为这些老房子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学者关注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遗存至今的老房子大多设计精美,并维系着稳固的社会网络;房地产商追逐商业利益,希望简单地以拆旧建新换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政府既负有管理城市的责任,又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借助媒体引起公众的关注,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具有上述基本态度,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案例中,利益诉求会有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能深入理解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各方群体的利益取向,调查工作也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案例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将这些成功案例与所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所研究案例的限制性要素,将抽象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转化成具体的经济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因子和文化表征。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借鉴和实际运用成功案例经验,进一步体会历史建筑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五)改造利用的方案设计
在以上对历史建筑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包括历史建筑的文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方案对各方的回应、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方案成果的评价方法等。改造利用方案的论证过程就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涉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这种训练对学生今后解决建筑项目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方法
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多方案比较――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进行案例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历史建筑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述案例研究的方法、示范案例研究的过程、监控研究的进展。同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史教学中各时期和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建筑范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产生联系。用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习建筑史知识,可以将学生搜集与组织的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建筑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建筑史知识体系。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信息的单面传递方式,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设计思想的多向交流。讨论式教学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而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通过陈述、怀疑、提问、争辩等交流促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析和对解决方法的多向思考,进而实现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教学结果。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讨论,包括研究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利益相关者讨论等。讨论教学的目的是各抒己见,拓展思路,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三)开放式教学
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本身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这些学科知识为案例研究搭建了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历史建筑的社会调查,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现象构成了另一个开放的课堂。社会的感性体验与课堂的理性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通过点拨思路、提供建议的方法形成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结语
把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筑学的教学一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通行的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强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然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以实用性为导向,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纵观建筑学的课程体系,建筑史能够很好地担当起将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兼济天下的职业道德传继的重任。在当前建筑史教学缺少思想性、缺乏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情况下,在讲述建筑史的同时研究现存在历史建筑,能够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校正建筑史教学纸上谈兵的倾向。
作者单位:李娜、王罡,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曹珊珊,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
费慰梅(Wilma Fairbank),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1907年至1991年)的夫人,也是一位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学者。中国抗战期间,曾任重庆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32年,费氏夫妇在中国学习期间,结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四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动荡中,两对夫妇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1943年春,徽因写信给费正清:“思成有个想法,把一些关于中国建筑的图版做成黑白片子,加上中英文解说,完成后送到你那里制成缩影胶卷,寄到美国出版或另找出版补助。英文文字部分随后付印,中文文字则在中国印制。这样,我们的一两套著作就可以在战争结束之前或战争刚结束时上市。如此一来,这里的同仁就有了新的希望,或者当作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最近有不少单位写信来,问我们有没有出版新的中国建筑刊物。看来,以前我们没把印刷的问题解决,真是可惜。”
也许不知道徽因已经写了信,思成自己另外也致函给费正清:“我刚刚完成了约80幅的一套图稿,可否麻烦你把它们用缩影机照下来,这样我们起码在出版前有一套复制品?”
他们如此渴望着,把80幅图稿做成缩影胶片,对此刻在重庆的费正清来说并不难。他是美国大使馆所属的美国新闻处处长,负责搜集中国和日本出版物,向华盛顿各部门报告,并协助国务院执行文化交流计划。当然,飞越“驼峰”的物品有重量限制,这些出版品必须做成缩影胶卷运送。费正清还特地雇了一位美籍摄影助理,负责制作缩影胶卷。费正清回梁氏夫妇一封信,答应在他们的计划中予以全力协助。然而,由于二战时四川的种种不便,这件事拖了好几个月才完成。
这段时期,思成为了完成他的绘图,不得不彻夜工作。晚上,他的光亮来自那盏菜籽油灯。当时,思成的颈椎灰质化病变常常折磨得他抬不起头来,他身穿马甲,下巴支在一个花瓶上,伏案作图,为的是利用花瓶这一支点,承受头部的重量,减轻背脊的重负,画图时不断调节花瓶的位置,其艰难可以想象。而卧病的徽因,身体较好时半坐在床上,翻阅《二十四史》和各种资料典籍,为书稿作种种补充、修改、润色。这种坚毅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前来探望的费正清。他说:“倘若是美国人,我相信他们早已丢开书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上去了。然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却能完全安于过这种农民的原始生活,坚持从事他们的工作。”
思成正在写《中国建筑史》,他说:“这本书的格局和范围,比刚开始时大多了。但如果精简其内容,而又要涵盖所有的时期,恐怕要费更多的时间。但若为了节省篇幅而省略了重要资料,那更是不行。”
“而且,这是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为了出版这本书,我已经等了许多年。绝大部分资料都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和工作同仁的实地调查、测绘的结果。在编写的过程中,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三位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内子林徽因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精美的插图出自莫宗江先生的妙笔,卢绳则在元、明、清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初步整理上费了不少工夫。”
11月底思成抵达重庆。费正清写道:“思成昨晚第一次来,看到他的《中国建筑史》图稿的缩影胶卷,当场很兴奋。小伙子们特别喜欢拍它,因为效果极佳。思成的体重只有47公斤,每天和徽因工作到半夜,写完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他已透支过度。但他和往常一样精力充沛和雄心勃勃,并维持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像贵族那样的高贵和斯文。”
这些大幅漂亮的建筑图片,对中国建筑史至为重要,制作成缩影胶卷,是美国政府机构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小小的、但必不可少的贡献。这些图画复制成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思成要我带回华盛顿保存,另一份他留在中国。
思成的中文版《中国建筑史》,如他所说,“试图把我和中国营造学社其他成员过去12年中搜集到的材料系统化”。他把过去3500年划分成六个建筑时期,参考历史和文学典籍来界定每一个时期,对每一时期的建筑遗存做了描述,最后从艰苦的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中,加以分析各个时代的建筑物。
除了这部《中国建筑史》外,思成还用英文撰写了一个摘要本,以他的画作插图,图说以中英对照,再加上营造学社的照片。他承认两本书都只能等到战争结束才能出版,但他宁愿先把文字和图片准备好。
另外,多年来,思成一直在研究宋代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又实地考察现存的宋代建筑,把书中的各项建筑做法,一一用现代工程法绘制出来,并将晦涩难懂的宋代建筑术语加以注释,还有大量的辽、宋建筑实物的照片当作图解。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绘好100幅以上的草图,完成部分的文字说明。这部书也是理解中国建筑史前所未有的贡献,暂定名为《营造法式注释》,他也打算在战后出版。
(摘自《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摘 要:中国建筑史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古建筑选址问题非常深奥。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风水理论中有科学道理,包涵有非常丰富的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选址;风水理论;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古建筑选址问题非常深奥。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风水理论中有科学道理,包涵有非常丰富的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有一定的理解。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
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风水之学说自古称之为“堪舆”,是中华民族祖先独创的一门文化景观,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是中国人追求美好环境一个化名词,现在已远播西方各国,影响遍及全球。因其所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又具有预测性、神奇性,被西方人称之为神秘文化。在海外居住的华裔,无论在经商、建房、修造、卜葬等都很重视风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常常通过风水师的指点都大发财源,为此,西方人都羡慕不已,他们都想了解华裔发财致富的根由何在,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因为得到了好风水的结果。因此引起西方人对中国风水的重视,他们也请中国的风水术士看风水。
2 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问题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中国古代建筑大多讲究中轴线,突出中心,两边有序地排列建筑。大型建筑群的北端最好有东西向山脉,南边宽敞的平原最好有河流弯曲地淌过。居中适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疏密合适。
方位问题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要素。但中国古代的方位概念却需要从两个谱系中加以探析,其一是见之于儒家经典,并获得官方认可的方位体系,这是一个以正交方向为基础,也包括斜交方向的方位体系,其中包涵了中国古代的方位、季节、色彩、音乐、五行等多种文化要素的统一,同时,内蕴有宾主、长幼、君臣、男女、尊卑、礼敬等多种仪式性要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内容之一。其二,则主要隐藏于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与住宅方位相关联的阴阳术数与风水理念中。而即使是风水术中的方位概念,在唐代或更早时期的观念,与明清晚近风水观念之间仍有很多的差别。本文从可能成书于唐代的《宅经》中有关住宅方位的分析,对古代基于阴阳术数与风水理念基础上的住宅建筑群中的方位问题做了一个梳理,其中既有浓厚的风水巫法术,也透露出古代中国人透过风水禁忌而力求在住宅布局中所希望保持的一些方位观念。中国古建筑布局讲究方位,十分注重方向,这是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向阳门第春先到”,由此可知住宅宅院以及主要房屋都 应当面向正南,采取向阳的方向。阳光可以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照射入室,居住在房屋之中舒服温暖。若建造西向的 房屋,则西晒,房里受热难当。若盖南房时,南房即房屋面北,北京人管这种房屋叫“倒座”,常年不见太阳。要造房子,其方向只有向南,中国的礼制制度对住宅建筑影响很大,都是要求以向南的方位为原则。各种房屋,在选取方向时,都遵循这一条原则,自古以来一直不变。在一所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如客厅、明间、卧室、餐厅等等基本上都是向南的。例如:大理白族四合院都面向正南。
3 建筑设计与风水理论
将人性重新奉为设计的出发点为许多建筑师所共识。十几年来新兴的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将人们向往自然、追求安全感和温情的理想渗透到建筑理论中,从而推动设计向人性的回归。
某些建筑设计思想以及进行的研究,在以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在中国风行近千年的风水理论中早有系统的论述,如:建筑择址的风水――地理学角度的思考;天人合一,注重自然,建筑、人的关系――现代的环境理论;封闭围合性的空间布局――场所观念;形势学――外空间设计理论。以上列举的几项对应关系可谓是风水理论和现代建筑思想殊途同归的证明。“风水”学关于建筑的选址,布局及营造的学说。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性理论,它具有当代也适用的科学性。因此,用到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中去,会获得了好的效果。如坐南朝北的设计格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保障居住者冬暖夏凉,有效的调合人的生物磁场与地球磁场之间的和谐,促进居住者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愉悦。
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生态建筑学一方面把人类聚居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共生的规律;一方面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仉系统,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我们会发现:延绵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其环境观、自然观与建筑观,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如此相似。将传统风水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即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等对于不同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种种要素组合格局面对于大自然生态的正反影响,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生命信息和整个自然生态更协调、更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
结语
选择适合于人们居住的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当利用风水的理论为当代建筑设计服务。风水学宝贵的哲学思想,有强大的魅力。风水学历来都是有争议的,我们要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就上而提到古代建筑方位问题,积极成分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当年的祖先就是凭借掌握了这样的自然科学,很好的结合当时的社会,才有了几乎超自然的神奇,我们应当重视这份遗产。风水学是初步的唯物论,辩证法,是人们对大自然法则的逐步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进行指导,有利于建筑设计人性化,自然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摘要】中国建筑史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古建筑选址问题非常深奥。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风水理论中有科学道理,包涵有非常丰富的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选址;风水理论;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中古建筑选址问题非常深奥。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风水理论中有科学道理,包涵有非常丰富的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有一定的理解。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内容
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风水之学说自古称之为“堪舆”,是中华民族祖先独创的一门文化景观,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是中国人追求美好环境一个化名词,现在已远播西方各国,影响遍及全球。因其所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又具有预测性、神奇性,被西方人称之为神秘文化。在海外居住的华裔,无论在经商、建房、修造、卜葬等都很重视风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常常通过风水师的指点都大发财源,为此,西方人都羡慕不已,他们都想了解华裔发财致富的根由何在,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因为得到了好风水的结果。因此引起西方人对中国风水的重视,他们也请中国的风水术士看风水。
2、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问题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中国古代建筑大多讲究中轴线,突出中心,两边有序地排列建筑。大型建筑群的北端最好有东西向山脉,南边宽敞的平原最好有河流弯曲地淌过。居中适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疏密合适。
方位问题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要素。但中国古代的方位概念却需要从两个谱系中加以探析,其一是见之于儒家经典,并获得官方认可的方位体系,这是一个以正交方向为基础,也包括斜交方向的方位体系,其中包涵了中国古代的方位、季节、色彩、音乐、五行等多种文化要素的统一,同时,内蕴有宾主、长幼、君臣、男女、尊卑、礼敬等多种仪式性要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内容之一。其二,则主要隐藏于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与住宅方位相关联的阴阳术数与风水理念中。而即使是风水术中的方位概念,在唐代或更早时期的观念,与明清晚近风水观念之间仍有很多的差别。本文从可能成书于唐代的《宅经》中有关住宅方位的分析,对古代基于阴阳术数与风水理念基础上的住宅建筑群中的方位问题做了一个梳理,其中既有浓厚的风水巫法术,也透露出古代中国人透过风水禁忌而力求在住宅布局中所希望保持的一些方位观念。中国古建筑布局讲究方位,十分注重方向,这是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向阳门第春先到”,由此可知住宅宅院以及主要房屋都 应当面向正南,采取向阳的方向。阳光可以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照射入室,居住在房屋之中舒服温暖。若建造西向的 房屋,则西晒,房里受热难当。若盖南房时,南房即房屋面北,北京人管这种房屋叫“倒座”,常年不见太阳。要造房子,其方向只有向南,中国的礼制制度对住宅建筑影响很大,都是要求以向南的方位为原则。 各种房屋,在选取方向时,都遵循这一条原则,自古以来一直不变。在一所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如客厅、明间、卧室、餐厅等等基本上都是向南的。例如:大理白族四合院都面向正南。
3、建筑设计与风水理论
将人性重新奉为设计的出发点为许多建筑师所共识。十几年来新兴的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将人们向往自然、追求安全感和温情的理想渗透到建筑理论中,从而推动设计向人性的回归。
某些建筑设计思想以及进行的研究,在以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在中国风行近千年的风水理论中早有系统的论述,如:建筑择址的风水――地理学角度的思考;天人合一,注重自然,建筑、人的关系――现代的环境理论;封闭围合性的空间布局――场所观念;形势学――外空间设计理论。以上列举的几项对应关系可谓是风水理论和现代建筑思想殊途同归的证明。“风水”学关于建筑的选址,布局及营造的学说。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性理论,它具有当代也适用的科学性。因此,用到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中去,会获得了好的效果。如坐南朝北的设计格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保障居住者冬暖夏凉,有效的调合人的生物磁场与地球磁场之间的和谐,促进居住者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愉悦。
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生态建筑学一方面把人类聚居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共生的规律;一方面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仉系统,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 我们会发现:延绵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其环境观、自然观与建筑观,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如此相似。 将传统风水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即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等对于不同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种种要素组合格局面对于大自然生态的正反影响,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生命信息和整个自然生态更协调、更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
结 语
选择适合于人们居住的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当利用风水的理论为当代建筑设计服务。风水学宝贵的哲学思想,有强大的魅力。风水学历来都是有争议的,我们要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就上而提到古代建筑方位问题,积极成分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当年的祖先就是凭借掌握了这样的自然科学,很好的结合当时的社会,才有了几乎超自然的神奇,我们应当重视这份遗产。风水学是初步的唯物论,辩证法,是人们对大自然法则的逐步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进行指导,有利于建筑设计人性化,自然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当前,对于室内设计专业来说,建筑史教学面临着学时少而知识点庞杂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成为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重点。本文通过结合九江学院的实际情况及笔者近年来的教学,针对专业特点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和见解,为建筑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院为帮助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了解建筑成就的丰富性,使其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探索,开设了《建筑史》这门素质教育限选课程。考虑到教学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出发,需要对《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调整方案
1.原有的教学内容结构
《建筑史》课程在知识体系上沿用与建筑学专业基本相同的框架,按授课内容分为“外国古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三个部分。共32学时,教学方法为32学时的课堂理论课。
2.《建筑史》改革方案的实施
(1)依据教学目标理性定位,合理分配课时
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学习对象不同于建筑学专业,即使是同样内容的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也有所变化,对它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地位进行理性定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建筑史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体现于教学课时的多少。在我校,建筑史仅仅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限选课,课时十分有限。其教学目标是发挥大学素质教育中艺术学科启迪形象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特点,真正把握设计创作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建筑史有着宽广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若将教材内容全部讲解,势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若过分简略,又难以反映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依据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学习内容,其余部分简化或要求学生自学,对一些具体建筑的细部处理点到为止,以保证必要的深入程度。
(2)删减合并不适用的内容,突出建筑发展的主体脉络
对室内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学时的限制,外建史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西方国家的建筑发展这条主线。既可避免授课时的面面俱到,又能紧扣主线上的各个环节,展现建筑发展的承接关系。
比如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建筑,因为相互之间以及与古代爱琴建筑、古希腊建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而成为了主线上不可忽略的一环。又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离现今生活过于遥远,所以授课时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古埃及建筑保留了柱式的应用,使学生正确认识早期柱式系统是如何通过古希腊建筑被继承下来的。两河流域建筑则删减了新巴比伦城、萨艮王宫、帕赛波利斯等知识点。最终通过两部分内容的合并,减少学时数。
再如,近代史部分,既是一个过渡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教学中在确保历史发展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缩减了拓展的面宽和深度。
(3)注意专业特点,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
教改后的课程设置适当扩充和突出了具有专业特殊性的内容,删减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以保证学生对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顺利衔接。
如古埃及建筑以金字塔、石窟墓为切入点,着重展示建筑装饰中的独立雕像和鲜艳图案。又如,雅典卫城、比萨建筑群、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广场等都是建筑群体组合艺术的典型实例,除分别讲授单体建筑成就和群体空间布局特色外,还引申建筑群中新旧建筑如何取得协调。而中建史部分是按建筑类型来授课,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城市建设、坛庙和宗教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联系并不紧密,则不再占用有限的学时,只做学生课外的兴趣之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其它课程中会应用的中式、新中式风格,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旧建筑改造工程,分别增加了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精品实例。
综合以上三点,调整后的《建筑史》的理论课时小幅度减少,增加讲练课时数。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合并、删减、保留、增加,教改后重新设置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表),设置后该课程理论课时在30学时,讲练课时在2学时。
教学方法的改革
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建筑史是一门隐藏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的理论课,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和教材中有限的静态图片无法准确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抽象的知识也难以被学生按照理论形成过程还原出感性的东西。最终结果只能是浇灭他们学习建筑史的欲望,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所以授课借助了多媒体教学,以弥补语言不能形象化的缺陷。
教学中利用相关的权威图片和影像素材,进行赏析式体验,更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栩栩如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也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节奏快、信息量大等缺陷,容易使学生思维停滞。因此,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控制多媒体教学速度和节奏,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功能。
2.运用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从“受体”向“主体”转变,是构建建筑史教学模式的前提。不可否认,多媒体影像引入建筑史教学,打破了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使学生角色转换的作用。然而,若要利用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示一座建筑物,必然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这与紧张的教学课时产生了巨大矛盾。除此以外,对影像资料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既要与授课内容相吻合,又要具有代表性。其结果只能是限制了影像资料的播放数量和内容,导致学生观察建筑历史的视角受限。
为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进行课程参与。具体做法是在外建史授课内容即将结束之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任意一部外国电影中寻找建筑物,综合所学知识对影片中的建筑物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在讲练课上完成学习结果汇报。闲暇时光观看电影本身即是一种身心放松的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美学欣赏能力。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练则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助于多视角地深入理解建筑的发展演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措施下,学生积极踊跃,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在与建筑学专业建筑史知识框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针对室内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原有课程内容加以调整的同时,还注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恰当的历史观、建筑解读能力和评析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
效果。
当然,笔者所做的仅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所叙及的内容也许还不够完善,建筑史课程内容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史课程建设的水平将会得到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土建学院)
作者简介:王玲(1982-),女,江西人,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摘 要 文章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建筑史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教学应采取体验式的模式,并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几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建筑史 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
高校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体系内的建筑史课程,目前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一方面,它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似乎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建筑史列入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这门课程的实施却正遭遇着“滑铁卢”:不但教师感到教学乏术,学生也觉得兴味索然。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与学校。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摸清其中规律,使这门课真正体现出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基础性、指导性意义。
1 对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反思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建筑历史知识的解读遭遇了障碍。教学方法的改良应从扫除这些障碍着手。
1.1 文本符号的障碍
根据符号学的观点,一切人类文化都是以符号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建筑史当然也不例外。传统的建筑史教学更多地关注建筑风格的演变。这种风格主要体现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图案、纹样、色彩、造型等的组合。但在初学者眼中,这些风格远离了他们熟悉的当代的鲜活生活,更像是一系列复杂难懂的编码符号――以西方古典建筑为例,对于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法国古典主义、欧洲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流变,初学者往往会觉得是均质而平淡的,很难找出其中明显的差异;而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之类的复杂结构,同样也会构成学生解读过程中的符号障碍。
1.2 教学媒介的障碍
沃尔夫林发明的幻灯片配合语言精讲的方法,迄今已成为艺术史及建筑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标准范式。在这种教学法中,静态的图片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介。图片的使用的确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传达的效率,但运用于建筑史的教学中仍然具有很多局限――建筑艺术实际上是三维甚至是四维的时空艺术,二维图像很难表达出人们进入空间时那种多维的复杂感受:空气、温度、湿度、明暗,每一个方向转换带来的心情的微妙变化……人们不会因为看到了金字塔的平面、剖面图,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就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金字塔。同样,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光凭图片,我们对萨伏伊别墅的空间印象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
2 对教学目标及内容的思考
在艺术设计专业当前的建筑史教学模式中,掌握并记住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经典建筑形制等内容往往成为教学的指向性目标。然而在学习实践中,囿于文本符号及教学媒介的障碍,学生其实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内容,记忆也就成为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
文化史学者布克哈特认为,历史研究属于教化,而不是科学。杜威也指出,教育可以无目的,教育是生长,除了谋生的工具价值外,还有内在价值――使学生了解到事实、观念、原则和意义。①这些观念提示我们,建筑史教学不应以过分严谨、科学化、概念化的面目出现,它除了提供建筑现象的知识,更应该关注建筑现象、人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例如,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命运的戏剧性交汇,如何导致了建筑现象的发生、发展、延续和灭亡。如果这是建筑史讲述的重点,那么这样的建筑史一定会消灭历史与当代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激发共鸣,因为它与人性的基本情感相通。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育首先应定位于一种通识教育:不急于提供节点式的知识概念,而要关注学习者成长面上的价值熏陶、思维培养、情感的健康化。这样,建筑史教学才能发挥其基础的塑造设计者良好品性的作用,同时,将艺术类学生从其不擅长的记忆模式中解放出来,发挥其情感丰富,领悟力强的优势,正确释放其学习能量。
3 教学方法的思考
作为通识教育的建筑史,其教学应采用“体验式”方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灌输而来,而应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即将被传输的知识重新加以解释,建立新的理解。学习因而成为一种体验的过程,即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产生切身的感悟,知识从而被内化为亲历过的情感和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大脑而言,体验比认知更真实。概念的认知比起情感的体验,后者更有力量。②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既强调教师主导,又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向型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建筑史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尽可能接近真实地还原建筑所处的文化情境,在此过程中,文本符号及教学媒介的障碍被超越,建筑的意义及价值得以凸显。
3.1 结构主义
霍克斯认为,“任何情境中,某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③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由一系列元素构成的网络结构中。对元素的理解不能将其与整体割裂,而应将其置于整体网络中,并与其它元素联系起来。
建筑的演变是体系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孤立的建筑现象是不存在的。在建筑史教学中,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建筑史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梳理,呈现各内容要素之间的脉络关联,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关于建筑史的清晰整体概念,更好地理解建筑现象。如图1。
图1 建筑史的内容体系
3.2 意义赋予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赋予意义的刺激,才容易为人理解,形成记忆。同样,作为符号体系的建筑史,只有被赋予意义才能作为有效的信息刺激,被学生所接受。建筑是为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而建造的,历史建筑的意义,只能到其所在的曾经具体而生动的历史生活中去寻找。正如布鲁诺・赛维所言,“含义最完满的建筑历史,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的事物全部,若要确切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布克哈特也认为,只有文化史而没有专门的艺术史。建筑现象就是其所在的历史横断面――由政治、经济、宗教、制度、艺术、军事、自然等事件缠绕交织在一起的真实生活中的一方碎片。理论上说,只有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建筑所处的历史情境,我们才可能接近历史上的建筑事实。
但是,作为一种由符号体系所承载的建筑史,其讲述的内容不可能事无巨细,建筑史的讲授首先要建立起一种文化史的宏观视角,在经过梳理的历史结构中选取具有共同意义的典型素材。以古埃及建筑的教学内容为例:如何解释古埃及建筑所具有的永恒、巨大的特征。原因在于:单调的规律性的自然景观――太阳运行的循环不休、尼罗河泛滥的周而复始;由沙漠及海洋封闭的地理版图;较为安定的社会制度――这一切典型现象的组合促成了埃及文化中关于永恒、生死、轮回的二元哲学观和具体情境中的建筑现象。在这里,建筑形制和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3 比较
比较的目的是凸显建筑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建筑史教学中,可以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运用对比。前者是历时的,对某一建筑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后者是共时的,对同一时期同类建筑现象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状态进行对比。对比如同为建筑现象在建筑史中找出纵横坐标,对其意义进行精确定位。对比本身又是一种思维概括的过程,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将西方古代希腊、罗马的民居建筑与中国古代民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庭院式或天井式的共性,而在布局及围合形式上又有不同。这种发现必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到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3.4 影像资料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影像较之静态图像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电影艺术中所展现的虚拟时空,较之二维图像更能提供现场感。在建筑史教学中适当运用影像资料,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日本吉卜力出品的动画片《侧耳倾听》中有一段女主人公追随一只猫咪,奔跑穿越各种不同空间场景的片段,在笔者看来,则是一段可用来阐述建筑史中空间序列原理的绝佳素材。电影《启示录》中在神庙上举行活人祭祀的片段可用于增进学生对美洲血祭文化及美洲金字塔的理解。而《安藤忠雄的建筑诗》则可以配合现代建筑的讲解。教学实践显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必须紧扣主题,进行周密的规划。最有效的方式则是运用视频录制软件,将影片中的素材剪辑成小段,与教学课件整合在一起。
3.5 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空间重构
专题研讨使学生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追寻意义,主动获取知识,分享成果。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建筑史中的形式美学。可以设定以下命题:文艺复兴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美感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文艺复兴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共性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依据心理学美学规律对现象作出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断。
实地考察是指鼓励学生到空间现场亲历体验。例如,利用艺术采风的机会考察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讲到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这一章节,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所在当地的基督教堂,体会教堂建筑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空间重构是指对建筑经典作品进行多层次解析,在此基础上手工制作建筑模型,或是利用SKETCHUP草图大师等软件对空间进行虚拟再现。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一个经典建筑从场地分析到功能规划再到空间(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07页)构成的全过程,今后必将成为建筑史体验式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4 结语
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将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史教学的课堂变成一个百花盛开的乐园,没有了枯燥的符号、概念,有的只是师生共同发现、探寻的乐趣。这种理想要变成现实,需要教学者艰辛的努力――竭其所能地提高自身的素养,耐心搜集、遴选教学素材,精心预设或编排各种可能的情境。而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摘 要:改变传统外国建筑史教学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互动模式的教学,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发现性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启发;互动;教学
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它包含的内容庞杂、涵盖古今、跨越东西。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对于传统、僵化的被动式教学的接受度越来越低。因此,笔者近几年在教学中采取启发互动模式,运用一系列方法使外国建筑史教学做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1 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启发他们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思维。笔者将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把握方向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引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都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情况,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教学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2 教学方法
如何将上述理念贯彻于具体的教学行为当中?针对《外国建筑史》课程,笔者使用了以下方法:
图示法。在黑板上手绘建筑简图或利用PPT、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化工具向学生展示建筑图片和照片,加深学生对建筑的直观感受。外国建筑史教学中有大量实例是学生未曾亲身经历的,图片和照片是最为直观的介绍,以此为基础进行讲解比枯燥的文字描述更生动。精美的照片也常常给学生带来视觉震撼,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演绎法。对于建筑的讲解犹如导游的描述,力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对建筑空间、环境的体会。建筑实例的解释如果脱离了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所以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结合有吸引力的语言表达。将每一个经典建筑的特征融入导游式的解说中,学生能从想象中去领悟建筑的魅力。以古希腊雅典卫城为例,讲解按古希腊时期祭祀队伍游行的路线进行,从身体经历中依次经过卫城台地台阶、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塑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以此顺序讲解建筑和周边环境特征,结合图示照片让学生犹如置身古希腊游行队伍,感受卫城建筑特色和环境氛围,弥补课堂教学不能实地考察的不足。
比较法。将前后知识点、建筑实例进行联系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理解,并塑造思考问题的宏观眼光。外国建筑史中有许多相关联的建筑现象,将它们梳理串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建筑史观。例如,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线索贯穿了整个西欧建筑历史,其中可以联系、比较的建筑非常多。将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相比较,发现两者的精神气质截然不同。将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相比较,则能深刻领会时代变迁和哲学发展对建筑思想的影响,更清晰认识新古典之“新”为何解。这些比较都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现象和形成原因,避免学习中的片面认识。
联想法。当学生对所讲内容有陌生感时,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系,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认识陌生事物。例如,当讲到古埃及建筑的巨大尺度时,书本上的数据是空洞的,这时可以采取联想的方式,以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作为参照。例如,教学楼的高度和宽度、操场的长度都正好与金字塔的高度、宽度仿佛,而古埃及神庙内巨柱的直径也可以和教室课桌的长度联系,其他如建筑的色彩、质感等特点都可以同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由此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官认识。
讨论法。对教学中各个环节均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也可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问互答、讨论分析,使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启发、发现式学习。例如,在外国建筑史授课中讲到穆斯林建筑,先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件着手,向学生提问:生活中见过哪些穆斯林?哪些穆斯林建筑?如果有学生来自于穆斯林家庭,就请他讲讲穆斯林的历史、习俗、传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随后,笔者提出一些穆斯林建筑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讲课的优秀或是关键问题。另外,在每次讲课时也可以留几个问题作为思考题,待下一次课讨论解答,起到衔接课程、承前启后的作用。
实践法。布置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联系课堂理论,加强感性认识,形成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升华。课堂教学前后,笔者会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学生总结,成果为PPT文件或图文并茂的JPG文件。调研任务与实地调查结合,选择本省本市或家乡的历史建筑,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检验课堂理论的正确与否,在实践中体会建筑,并通过PPT或JPG文件制作培养一些建筑表达和评论的能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演示PPT或展示JPG,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心得体会,笔者会提问或评价,形成师生间的讨论和启发,如此教学相长。
3 教学过程
整个外国建筑史的教学过程贯彻启发互动的原则,分为课前引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为以下步骤:
3.1 课前引导
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前会布置相关的简单思考题或调研、资料收集任务,上课时再由每个小组分别讲解、展示自己的答案或成果。调研任务往往与授课内容是承前启后的关系,这样学生会自主、自发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2 课堂教学
启发:将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首先让他们讲解自己的调研成果,表达自己对建筑的看法、观点。笔者再提问,引发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形式,笔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便于做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而学生也在讨论中了解了自己优势和不足,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
导入:教学内容的导入主要运用图示、比较、联想、讨论几种方法,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到要讲的课题上来。例如,讲古典复兴,首先展示几张大家熟悉的租界时期的历史建筑照片,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些建筑属于什么风格?它们带有哪些过去讲过的建筑特征?与之前的古典主义建筑是否有相似?又是否与古典建筑有明显不同?让学生讨论、联想,最后引导到要讲解的内容上来。
正文:正文的讲述要将前面的几种教学方法融入讲课过程。演绎法重点讲述建筑实例的特征,讲述中运用比较与联想法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并且横向、纵向联系其他建筑史内容。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讲课过程中多提问、讨论、启发,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小结:课堂教学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概括讲课内容,加深学习印象。这一环节尽量简短,可以进行比较、提出问题。最后布置课后调研任务,使课堂学习延续至课外。
3.3 课后辅导
针对调研任务,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实地调研,或者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对学生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帮助,注意关注学生调研进展,并适当指导学生的PPT和JPG成果制作。
4 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了,调查、研究和实践的能力也提高了。同时,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也不断地获得新鲜的思想、灵感的火花,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摘要]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及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的效率、效益息息相关,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外建筑史 教学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播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及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的效率、效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中外建筑史教学来说,网络更是不可缺少的,应用得当,可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对教师而言,开放、丰富的网络环境为中外建筑史设计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是一个优势,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认识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网络资源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探讨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把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中外建筑史》是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关于中外建筑起源、各阶段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教学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外建筑文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各个时期中外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培养其建筑历史的理论修养和素质。《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就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并参照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时数,该课程的教学时数显然偏少,但是内容多,因此,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建筑反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气候、地理、地质、社会、艺术、历史、政治、哲学、技术等等,其众多因素与建筑的发展都是有关联的,并且错综复杂的和建筑结合在一起。于是在讲古希腊建筑的时候,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让他们在网络资源上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气候、地理、地质、社会、艺术、历史、政治、哲学、技术-----。学生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背景后,教师上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一个土地贫瘠、陆路交通不便、物产希少的地区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伟大的人物,创造那么多辉煌灿烂的文明;引导学生思考地中海气候与古希腊建筑注重室内外空间设计的联系;然后是地质,古希腊建筑从木建筑发展到石建筑和当地盛产白色大理石是密不可分的;再通过古希腊故事让学生感悟古希腊人的精神模子是何等自由快乐-------,建筑史课堂应是包罗万象、济济一堂的大家之言。教师将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不仅可以使课堂时间有效利用,还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非智力因素得以开发,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搜索自己想了解的建筑史相关知识,访问世界著名的古建筑并了解它的历史及社会背景,欣赏中外优秀建筑作品并了解建筑师的生平,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讨论。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资源即丰富又具有时效性,内容与时俱进,形式丰富多彩,既有文字方式,也有声频兼顾的电视播放形式,对于充分理解内容更加有效,同时又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更详细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既丰富了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认真挑选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并教会学生鉴别、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
如今的网络资源相当发达,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结构复杂性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滤和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网络信息资源在质量上良莠不齐,目的各异,并且网络中大多数网站并非专门用于教育目的;因而,如何选取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教师面临的课题。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与学生缺少相关的经验与知识,所以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广大师生往往束手无策。如何从众多网络资源中挑选出高质量的信息?优秀的网站应该具备那些品质?哪些网络资源更适合应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中外建筑史课程中,如何搜索所需的中外建筑史网站,也就是主题与覆盖性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信息的准确性如何;信息的权威性如何等,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种情况在我的同事和学生当中不乏其人。学生经验少、缺乏判断力,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为辅助教学提供便利,教师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认真挑选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使所选网站的内容、表现形式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然后把自己收集到的中外建筑史有价值的网站提供学生共享,向学生介绍可利用的网站及如何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有针对性的介绍几个栏目让学生坚持收看,让网络资源发挥作用,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鉴别、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
另外,教师可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搜索和整理这些网络信息资源;使各时代建筑的脉搏更加清晰,让学生搜索更加便捷。如中国建筑史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各个时期的顺序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分为:古埃及建筑、古代两河流域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中世纪的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通过进行分类可让教、学双方摆脱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论坛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懂得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强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学习论坛成为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在网络上交流,可以发表一个主题,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等,是一个人与人语言文化共享的平台,具有实时性、互动性的优点。学习论坛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如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角色扮演等等。从学习论坛中我们可以检测到学生学习的动向和参与课程学习的程度,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依据之一。利用网络使学生虽然可以感受到建筑语言的丰富多彩,领略建筑语言的卓越多姿与博大精深。但是利用网络论坛与学生交流的对于教学还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在网络论坛中进行课程交流和课程答疑,通过论坛学生积极主动和教师讨论并及时反馈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各种学习互动话题、老师的答疑解惑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互助学习的另类课堂。同时论坛中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感受古今中外建筑设计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学习的内容到问题的讨论,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网络论坛是教学的精华所在,学生在这儿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有助于集聚智慧,思想的碰撞激起创新的火花,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从网页制作素材的收集开始,然后是素材的挑选,再是内容层次的设计、知识点主次的安排、最后是论坛的主持,无一不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考验,教学可以促使师生互养,光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要求教师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学生提问老师总是一问三不知的话,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思考呢?但学习论坛仍然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式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带给我们浩如烟海的信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极大方便的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帮助,对辅助教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艺术分院 浙江义乌)
摘要 外国建筑史课程在建筑学人才的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一直以来课本灌输知识与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人才知识架构的需求,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势在必行。而相比于诸多即有的创新型教学方法,三维数字模拟是一种较为全面,满足时展并且具有延续性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它将进入我们的视线并逐步发展。
关键词 外国建筑史 综合性 教学方法
1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现状
建筑学是一门融合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性的,具有广泛交叉性的学科。在建筑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筑史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外国建筑史作为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门学科指导学生追本溯源,了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开拓性的创新与遗留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然而关于现在的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存在一些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措施的问题。
1.1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
由于网络时代的开启与发展,现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的资料与数据涌入到各个学科里,为了适应更新,课本不断改版,越来越厚重。外国建筑史的课本也是如此,编者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与掌握知识,然而实际上能将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的过程不仅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研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随之对于客观时间也有着同样的要求。然而加厚了的书本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协调呢?老师们也很难处理,学科有限制的学时,所以课堂上讲授不可避免地趋于照本宣科,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开始下降,老师对教授学科知识的热情也会随之减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诸多课程里。《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教师迫于高考压力照本宣科,感叹政治课不受重视》里就反映了政治课出现的同样问题。外国建筑史的情形与文中揭示的内容是相类似的,但是此学科并没有高考的压力却也发展的如此艰难,根本问题还是在教学模式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息技术都在创新,教学模式却停留在旧的或者不完备的基础上,就好比木桶的缺口,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让木桶装满水。
1.2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学”
学习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它能让你掌握原本不会的东西,并把它永久性的变成你的工具和能力。我们经常感叹学习辛苦,掌握知识困难,却少有人不愿意去学习。当然我们会因为个人爱好逃避部分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都会充满足够的热情来面对它们,想去更深入的了解它们。因此对于外国建筑史的学习现有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对它的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它的知识难度。感兴趣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中心的思想就是课程要有节奏和趣味性,这是对心理活动的掌握;那么对于知识的难度来说,把一个内容分开来讲都是简单易懂的,难就难在知识的杂糅,又因为学习和实践是离不开的,但是外国建筑史的实践却是很难达到的,我们难以到实地去查看建筑,感受它们的魅力,更不可能回到过去去观察它们的建造施工过程。我们需要一种更为直观的理解方式来学习。这也是现在可视化越来越被提倡的原因。
2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模式及改进方法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各学科教学模式的讨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对于建筑学专业中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模式的改进无疑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因此现在各个地区的各大高校都提出了除开典型的常规课堂授课模式外,不同的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模式。
2.1 讲座式教学模式
这是如今在较多高校中教受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即教师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将课堂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由教师选择1-2个专题,提前让学生进行分组并选题,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进行集体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将封闭的外建史教学调整成为一个开放的课堂,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也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史的兴趣。
但此教学模式也存在其弊端,即用时较长,效率不高。在仅一学期的教学期限内,能否将外建史中的知识点全部涉及到这一点值得商榷。
2.2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外国建筑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大多数教学模式仅依靠文字授课的方式,但是对于书本中一些涉及到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有时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平面图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因此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近年来发展出了这种课外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即采用教研结合的方式,以讨论、参观、绘图、学习报告为辅,通过建筑测绘、设计训练、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深化理论教学。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满足了教学大纲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大大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们更容易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但其弊端即在于,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际环境资源较为难寻,且测量、科研等耗时长,不利于此教学模式的推广、
2.3 体验式教学模式
这是由重庆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建筑设计创作融入了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之中,即在课堂上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影片,及由授课教师准备,模拟外国古建筑的任务书,课堂采用建筑工作室制度,组织学生分组研讨、进行创作和方案投标,借此总结和归纳章节重难点。
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但也依然存在着耗时较长,针对性过强的问题,是否能大面积推广有待商榷。
2.4 利用三维建模的教学模式
由上述三个新型的教学模式来看,虽然教学效率都有所提高,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即耗时较长,针对性强,不宜大范围推广。对于外国建筑史这样一个理论性强的课程来说,课时长度有其局限性,因此现在需要的是一种能在较短的教学时间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此时计算机建模及模拟的教学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利用三维模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仅用文字和图片难以描述的知识要点,不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亲手实践,而只需要展示出虚拟的模型便能让学生对精密复杂的外国古建筑有深刻的认识。且相比于二维图片,三维模型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三维建模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结合,无疑是外建史教学的一个改进方向。
3 三维数字模拟及其优势
3.1三维模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模拟
三维数字模拟可以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并且可以模拟出建筑的建造过程,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三维数字模拟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可以从任意角度展示出建筑的任意部位及其细节。
3.2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教学
三维模拟可以实现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实现建筑学专业多门课程的耦合,让学生在大三至大四的学习阶段将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融合在一起,不但巩固了各科的知识,还能将它们交织与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大学教学,单纯的以考试的方法去考核学生,每门学科很容易被学生孤立开来,这样学到的知识将是很呆板的,不能很好地被应用到实际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三维数字模拟能实现多门学科同步应用,真正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既巩固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课堂上学不到了经验。
3.3提升建筑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系列古代经典建筑3D建模、结构受力方式与建筑节点构造方式的模拟等,改变以往二维图像模式,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视觉感受,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效果与前景,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如果局限于书本和简单的辅助教学资料,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是很狭隘的。在大多数即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建筑的的细腻或者宏伟。三维模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3D数字模拟、二维图像模拟将很真实地展现出建筑的宏伟与其它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有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成果的提高也将指日可待了。
3.4建筑学的普及教育
对于非建筑专业的人来说,一个相对专业而又普及化的平台是很有需求性的,尤其是在古代或近代的经典建筑中,建筑师对于人类文明的展现,是文化的根本之一。全民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基本建筑史知识自然也在其范畴之内,建筑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培养对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有所帮助。建筑历史和建筑理念的学习和掌握最重要的是对于思想素质方面的提高,因此三维数字模型的展示将是对建筑美学和历史的展出。
4 三维数字模拟的实施步骤及效果分析
三维数字模拟是从建筑外部至建筑内部全方位的模拟,学习者仿佛置身于实际场景中,多角度地了解建筑。三维模拟分为模型制作和模型展示。模型制作需要全团队的人员协力合作,完成一个建筑模型。现以万神庙的建筑模型为例,阐述完成三维数字模拟的步骤:
一、通过书籍、网络,查阅该建筑的内外部尺寸、参数,收集大量实际图片,对建筑形态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二、根据平立剖及相关细部图构建工作模型(即过程模型,有助于分析建筑设计);
三、与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史老师联合讨论,该建筑的结构选型,结构受力特点,推测和总结出当时的建造过程;
四、资料汇总,任务分工,开始进行三维数字模拟建造;
五、配合使用Auto CAD,Sketch up,Photoshop,Revit等软件,以Revit为优秀,开始进行建模,此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建筑构造,与各专业老师进行不间断的沟通与讨论;
六、建模过程中,以建筑基础为先,其次为柱、梁、楼板、墙体,次之为上部穹顶,最后为围边场地,整体模拟完成后,进行内外立面贴图,达到逼真效果;
七、结构受力检测,将模拟出来的建筑,与力学和结构老师交流检测,完善模型细部;
八、动画漫游,以人视或鸟瞰的角度,环绕建筑模型,可进行多方位的动画模拟,走遍建筑得以实现。
三维模拟展示是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建筑的动画漫游视频和建筑的力学分析动画。本质上是一种把对知识的灌输替换成一种兼具趣味性与生动性的知识的传递。三维模拟展示是一种改革性的创新。学生参与制作外国经典建筑,可以让他们对这些建筑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
此外,此类学习创新活动,跳出了课本的条条框框,让学生与老师在创新的领域进行智慧的碰撞,实属难能可贵。并且三维模拟也具有其持续性,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讨论经验、分享成果,将三维数字模拟的技术传承下去,体现了创新点的可持续性,建筑学不止,三维模拟不息。
5 结论
在建筑行业大跨步发展的今天,外国建筑史并不是一个行将腐朽的学科,相反,对于新一代建筑人才来是,其关键性与不可替代性愈将凸显。积累了前人的经验与底蕴,踩着前人坚实的肩膀,建筑学的发展才能脚踏实地,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大学教育从来都是承上启下,衔接社会的关键阶段,面对建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的发展也箭在弦上。未来定将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知识更加丰富文化更加开放的时代。在文中探讨的诸多教学模式中,三维数字模拟无疑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开拓大学教育的眼界,三维数字模拟所带来的教学体验与所传递的丰富知识,是单纯的课本灌输所不能相比的,其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也是保证其长期支持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信三维数字模拟的方法与其所展示的平台将会逐步走上课程教育的平台。
摘要:本文总结了当前建筑学专业所选建筑史课程通用教材的特点及常用教学方法。提出了建筑史教育应该不仅教会学生欣赏各时代、各地区的建筑精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更要让学生拥有以史为鉴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明了建筑创新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的创新应该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突破与社会需求两者的结合上。
关键字:教学方法 可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 科学技术
一.建筑史的教材特点和常用教学方法
(一)外国建筑史的教材特点
当前我国建筑学科开设的建筑史课程主要是《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一直沿用梁思成先生著的《中国建筑史》;这本书系统的按历史发展顺序详细讲述了中国各种建筑(包括宫殿、坛庙、陵墓、宗教、民居、园林乃至城市规划等等)的技术、结构、审美等等方面,系统明了。外国建筑史教材最权威的版本是由陈志华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与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这两本教材主要收录和讲解了代表较高水平的欧洲建筑史。
从广义上来讲,外国建筑史应该是包括除中国以外各个国家的建筑历史,但狭义到单纯为我们的建筑学科教学服务,就涉及到篇幅与相应的学时数所限,所以由陈志华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与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内容主要是收录了代表较高水平的欧洲建筑史。而欧洲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差异也较大,所以不同的国家由于受各自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原因的影响,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所以作为教材内容也只能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成就片段,而不象中国建筑史那样完整和系统。
在外国建筑史里,除了欧洲建筑以外,简单介绍了亚洲印度的宗教建筑与伊斯兰国家建筑和日本建筑;非洲主要讲了古埃及;美洲也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所以,外国建筑史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学内容的先天缺陷,这就对我们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国建筑史教学常用方法
外国建筑史基于上述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多是片段性的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比如古埃及的陵墓、两河流域的王宫、古希腊的圣地建筑群、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与公共建筑、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古典主义的法国宫廷建筑以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对于近现代部分,也是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理论探求及其代表性的建筑实例,包括各个时期的各种建筑思潮与代表人物。
这样的教学只是给学生罗列了一些片段,而没有更高层次的系统性的激励学生去思考“将来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所以学生就缺少更多的更深入的创新思路和方向。针对这样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以期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最主要的是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建筑史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以史为鉴
(一)建筑史学科的教学目的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对于非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往往可以认为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论语》里也讲到了历史的作用,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等等。所以讲述并明晓历史的目的是要知未来,而不仅仅是知过去。所以对于建筑史的教育方法和目的主要是要探索并进一步知道将来的建筑发展方向,而不仅仅限于了解或熟悉一大堆的历史性建筑。
(二)建筑史的教学方法和重点创新
所以,在外国建筑史的教与学中对于古代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具有很高技术与艺术成就建筑的介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明白经典的建筑经典在哪儿,为什么能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成为历史的见证,从而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把握正确方向。对于近现代部分应该教会学生有鉴别的去学师的作品,教会他们解读隐藏在大师作品表象下的深层内涵,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大师的作品,而不是迷信大师,而且要籍此指明建筑发展与革新的方向。
比如讲到戈地的塑性建筑,要讲明那些作品只代表戈地的个人风格,只适用于部分建筑类型,而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建筑类型;对于密斯的贵金属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建筑形象,只是代表了密斯对于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那些建筑都是用来印证他的新建筑理论论点的论据,而不见得就是完美的、适用的建筑。对于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与马赛公寓等等,也都是投石问路的探索,而不是尽善尽美的结果。
其次,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现代建筑大师之所以成为了大师,是因为他们在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社会需求方面作的不懈探求,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设计的某些单体建筑形式。而学生在认识大师时,往往是从他们的作品入手,认为大师的作品就是尽善尽美的,因而盲目的崇拜大师,并模仿其作品。动不动就在无论什么性质的建筑上加大片的玻璃幕墙,不管其适宜否,这样往往会使学生的创作思想走上斜路还不自知。
再次,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这在古罗马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来了并一直沿用至今。但在当前的建筑实例中由于开发商、政府官员或建筑师自身的原因往往忽视前两点,而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美观,所以给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要知道建筑毕竟是一种供人使用的适用品,而不是单纯的雕塑、壁画等纯艺术品。过分强调形式的后果就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与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低碳原则背道而驰的。
三.建筑设计的创新应建立在科学技术突破与社会需求两者的结合上
现代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密斯、柯布西耶、阿尔托等之所以在建筑领域作出了超人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恰如其分的利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解决了当时的一大社会需求――批量化的建筑生产,提出了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办法,并付诸实践。而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也是与他们的扎实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不开的。要知道,这些大师们都曾先后到过希腊、罗马实地考察与测绘古代建筑遗迹,并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足以证明他们主观上对建筑问题的重视与深入钻研的敬业精神,还有他们胸怀天下的大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是急功近利的,理论、技术、文化基础不牢,却过分的要强调自己的风格和形式,这与大师们相比是何等的浅陋!当然对于这样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这些为师者也是一大考验。如何引导学生,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这道难题,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对此,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引导:
3.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毕竟不管在什么行业,一炮打响的人只是少数的幸运儿,而且这些幸运儿的成功往往都是建立在他们平时兢兢业业的勤勉之上的,这些人的成功也是永恒的。否则,一夜走红后也是昙花一现。所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将来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学生都应该踏踏实实、勤勤勉勉的刻苦钻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
对于社会责任感问题,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爱护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人类只是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伤害和践踏其他成员,更不能破坏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建筑师充其量只是开发商或者某个机构雇佣来为其服务的,你没有权利浪费任何资源,而是有义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服务,为保护家园服务。只有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捆绑到一起,甚至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成为历史的中坚。
3.2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教育
要知道,建筑除了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性、文化性和环境生态性。建筑创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工程技术知识和艺术修养,还需要了解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与建筑的关系,了解建筑心理学、建筑行为学及城市社会学,甚至历史学、民族学、哲学等。也就是说,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加艺术,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任何只重视功能或只重视形式的建筑都是简单的,没有深层社会根基的,是不成功的。就象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师应当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
所以,在学生阶段或者工作后的初期阶段,应该脚踏实地的从方方面面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坚持下去,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3.3进行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21世纪定义的世界建筑范例将集中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1972年罗马俱乐部麦道斯(D.L.meadows)的《增长的极限》从全球和长远的角度,把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世界模型,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指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粮食生产、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的指数增长,最终全世界将面临物尽财绝的境况。而且目前全球的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恰恰来自于人类自身!
这些问题也促使业内人士对地球上的大型人工建筑物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显示引起全球变暖的有害物质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也占能耗总量的1/3。对此,建筑师们不得不将人类自身的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重新评价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鉴于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未来建筑人们提出了功能建筑、智能化建筑、绿色建筑等等。作为建筑史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学生们,我们应作何感想?这时候你还单单考虑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吗?只有将当前的“无所不能”的建筑技术应用到生态的、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上,才是建筑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生态、建筑与地貌等等都是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的,我们只有将建筑创作纳入到地球这个全人类的家园中,并考虑这个大家庭中各成员的各自特点与喜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