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2 04:0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手机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载体
(一)手机媒体是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源平台”
手机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源平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手机媒体是课堂教学辅助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目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浏览和搜索信息的主要资讯平台,学生运用手机媒体辅助学习,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求培养学生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但在讲到很多历史人物时,书本上没有介绍,而这些人物在现代却有很大的争议性,很多同学不了解。如曾国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机媒体搜索,就可以看到网上对曾国藩的介绍、是非功过评价很多,再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对曾国藩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第二,手机媒体是课堂教学辅助教师教学的“信息资源平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五门课程,由于高校师资紧张,每个老师都教两门课以上。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知识种类非常广泛,不仅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知识门类,而且涉及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能精通这么多门类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老师解释起来可能比较费劲,这时可以通过手机媒体搜索答案,师生共同探讨,教学效果比较好。比如,在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概论》中的民族文化时,有的学生提出“图腾”问题,教材上没有解释,这个问题老师一时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解释,因此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运用手机媒体搜索“图腾”,经过师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不仅了解了“图腾”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各民族的图腾文化,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手机媒体是课后教学的“互动交流平台”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大中班教学,人数在100人以上。实践证明,只有充分的课堂讨论互动交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的讨论互动,一堂课下来后,有的同学甚至有疑问都不敢当面直接问老师,有的同学没有机会问。鉴于此,手机媒体中的语音、短信、飞信、QQ、微博和微信等媒介载体作为课后教学的“互动交流平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手机QQ群和微信等手机媒体,学生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与老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问题,通过手机媒体,老师可以一对一甚至一对多地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对那些发言积极、勤于思考的同学表扬和“点赞”,使其赢得大家的认可。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平台总结上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下一节课要预习的知识点、要搜集的资料等。这样,通过手机媒体,每一个同学都有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手机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答疑解惑平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已经趋向多元化,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政教师通过手机媒体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答疑解惑。第一,运用手机媒体正确引导和解读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关注我国当前的中日关系问题,如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华历史等问题。教师可通过QQ和微信权威解读中日关系的“中华军事网中日钓鱼岛危机网站”“观察者中日关系网站”“新华网中日关系网站”等网站的链接,先让学生对中日关系及一些历史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一些权威解读中日关系的文章和评论等。经过教师指导解读,让学生对中日关系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识,逐步帮助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第二,运用手机媒体对困扰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如面对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道德水准却下滑,一些人做好事反被讹诈、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不良风气问题,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不久要步入的社会感到很失望,有的甚至产生了极端的思想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运用手机微信、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有效的疏导。首先,通过手机媒体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明白社会风气总体是好的,不能以偏概全。其次,通过手机电视或网络引导学生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等评选颁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熏陶,传递正能量,让其对树立社会良好风尚充满信心。
二、结语
综上所述,手机媒体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新载体,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手机媒体也一样,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手机虚假、诈骗、色情、违法等信息和网站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的引导力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媒体,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如能自觉做到不浏览一些不健康、色情、暴力网站等。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迷恋”手机媒体,如让学生明白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耽误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提高手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和知识模式,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生活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获取媒介信息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培养起来的对繁杂的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因此,思政教师要联合学校网络技术中心教师、校园网络媒体老师、校团委和学生会等单位举办类似“如何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专题讲座、座谈会或有奖问答等多种活动,培养大学生正确获取、评判及创作手机媒体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当然,手机媒介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手机媒介素养“潜移默化”的培育,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趋利避害,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作者:唐景成
1物理教育教学中应贯彻“立德树人”,加强学科德育
根据《物理》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并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物理知识,而且要依据学科特点,结合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并积极开展学科德育。物理作为研究自然界物质结构、物质运动形式及运动规律的学科,实质上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物理在无数次试验中总结出了许多规律,同时物理学科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知识被广泛运用于现实生产生活中,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正是物理的学科德育内容,其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物理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积极投身于物理学习,逐渐养成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才能产生为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而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些鲜活的德育素材,需要物理老师去发掘并将其有机融入物理教学,以实现物理学科德育的教学目标。
2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2.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顽强的进取精神,除了来自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来自对祖国的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憧景和向往。这是学生思想品质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学好物理课的重要精神支柱。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还可以从古今中外爱国主义物理学家的事迹中得到启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热爱。物理教育教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而应该将“传道”置于“授业”之首,在教学中时刻不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张衡的浑天地动仪、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向学生呈现古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通过介绍钱学森为回国报效祖国所克服的重重困难及后来做出的重大贡献,向学生呈现新中国科学家的爱国壮举。因为爱国主义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对科学家的介绍以及我国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以此激荡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使学生逐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在物理教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表现在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增强学生对祖国的崇高感情。当然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
2.2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就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让学生知道,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可以向学生介绍伽利略将物理实验引入物理研究,这一举动从而推动了对物理学的巨大发展。教师在物理课上,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从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则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而通过小组共同实验则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物理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其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
2.3对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变得日益重要。物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因为美学素养也是形成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而物理学本身就包含中丰富的美育思想和素材,物理学在揭示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的同时,也向人们充分展示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例如,磁铁能吸引铁磁性物体,无论把什么形状的磁针悬挂起来,它的一端总指向南极,另一端总指向北极。这正展示了科学之美。大科学家牛顿将互不联系的力学知识,将天体和地球上纷乱复杂的各种机械运动,用四个定律,通过数学方法,把它们的相互关系简洁地表达了出来,从而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经典力学图画,充分显示了物理理论之美。因此,物理教师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揭示科学美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欲望。
2.4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是德育的优秀内容和根本教育目标。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一定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因为物理教学内容中可用于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道德品质教育可以渗透到物理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此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得以实现,因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物理学家发现相关定律和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科学家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和为了科学事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品格。例如英国科学家焦耳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积30余年实验研究,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法拉第刻苦自学,经历十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这些精神和品质正是现在“90后”学生身上所欠缺的,因此物理学科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也可以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
3物理教育教学中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
为了避免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出现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物理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思想状况,对德育有个总体构思和安排,以使物理教学中的德育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进行。物理教师要注重区分德育内容是应该在课堂上进行,还是应通过参观访问、课外实验和专题讲座进行。作为学科德育的主要引导者,物理教师既要明确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也要明确德育目标。在检查教学效果时,不但要检查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也要检查德育目标落实情况。此外,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学科德育教育,渗透是关键,贵在有意,重在有机。既不不主张“穿靴戴帽”式教育,也认同“讲了知识就等于进行了德育”的观点。物理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如果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较多、较为集中,就可以多用时间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德育内容不突出,则可以“引而不发”,即把思想教育融于知识传授中,不一定单独进行德育教育。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每位物理教师对道德教育进行了深深地思考,在对学生授课的同时,将道德教育融入进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作者:孙素梅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理解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检验。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同煤技师学院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三者的关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三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综合和提升,是校企合作的检验,是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对企业来说则是校企合作的收获季节,是选用员工的绝佳良机。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同煤技师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建立了9矿8公司共17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可进行煤矿生产工艺、煤矿生产设备的制造及检修和现代工业生产线流程等内容的实训课题,学生实习率达到100%。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但锻炼了岗位技能,提高了现代职业技能,而且现代职业素养也得到培养,如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得到合作企业的好评,真正做到了校企共赢。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思考
3.1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欲建立长效的实习机制,校企合作是前提和关键。因此,中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契合点,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3.2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使其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胜任工作。这样顶岗实习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同时实习单位也才可能从中发现可用之才,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促进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3.3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体系
成立有行业、企业成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组,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评价标准,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需要。因此,学校在制定学生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时,也应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学校的评价体系相结合,以职业能力为优秀,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的评价体系,这样也有利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4结语
该文论述了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通过同煤技师学院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对实践中需要完善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中职院校更好地提高现代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郭丽颖 单位:同煤集团技师学院
一、慕课的由来与特点
作为一种新近涌现出来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背后的理念却有一个不短的历史,它其实是发端于过去那种信息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网络开放资源整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慕课的实际主张和成型结构却是相当新近的。慕课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等渠道进行远程教育,也区别于教学视频网络共享课或者公开课,更有别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慕课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与以上的单向“在线课程”不同,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进程、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在慕课模式下被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慕课作为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有以下特点:第一,大规模性。课程数量大、课程注册人数庞大以及课程活动覆盖面极广,仅慕课三大支柱之一的Coursera就吸引全球81所高校和机构加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每门课程平均有3 3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注册,相当于传统课程学生人数的几百倍。第二,无时空限制性。慕课在一定程度上说等于取消了大学的校门,不只是大学注册的校门,更重要的是时空隔绝的校门,慕课作为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颠覆了传统学习模式,创造了时间无限制、地点无要求的跨时空获取知识的方式。第三,开放性。慕课尊崇创用共享协议,7×24小时全天开放,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随时随地进来学。第四,可重复性。慕课作为网络在线课程,只要注册,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重复学习、重新体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回放或快进。第五,互动性。慕课提供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如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这样学习者就可以自我管理学习进度,可以自动批改、相互批改或小组合作,从而保证教学互动。第六,娱乐性。慕课的视频课程通常被切割成10分钟或者更小的微课程,由很多小问题穿插其中,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过关才能继续听课,不少学生为此上瘾,欲罢不能。
二、慕课兴盛引发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
“慕课”的兴盛,起源于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需求。现实中,很多高校选课需要秒杀、拼人品,说明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目前,贡献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载体慕课,正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模式挑战着中国高等教育现行教育体制,亦引发我们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慕课的优秀在于“学”,强调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首先,慕课大规模和无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成为可能,慕课开放性、操作简单、学习成本低廉等特点使学生自主学习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其次,慕课的可重复性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回放或快进,避免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对于不熟悉的内容老师讲过去就过去了,而熟悉的内容却只能硬着头皮去听的现象。最后,慕课的互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互动,强调学生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和领悟,是一种静态的学习方法;互动着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交流,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慕课的这些特点从根本上挑战了现行高等教育以“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优秀在于坚持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毫无疑问,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在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首先,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必须变革管理的行政化模式。高校管理行政化是目前困扰中国高校的顽疾,这就要求重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必须让位于学术权力。只有学术至上,中国的高校才不至于在慕课浪潮的冲击下落伍,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优秀和基础,而现行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授”为主,很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定位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而慕课的娱乐性对教学关系的定位和处理具有启示作用。教师的授课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想法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设计环环相扣的课程环节等。再次,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必须把学生的教学评价真正落到实处。高校现行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教师同行以及学生等多层次评价。目前学生评价的方式普遍是网评,应该说网评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中网评往往变成了走过场、走形式,无法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相关部门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创新学生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的教学状况,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优秀和主体。
三、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呼声不断,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方法依然是以多媒体课件辅助下的课堂讲授为主,探究式、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有所运用,但普及程度很低。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在用好讲授法,用好讨论、问答、师生互动等对话式教学法,用好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学习能力促进型教学法的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是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应该说,慕课的运作模式为我们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课程共建共享
慕课平台所提供的课程范围不仅覆盖了自然科学,也囊括了很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在于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内容及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世界优质资源的共享,但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慕课的运作模式,中国各高校联合行动,开发建设高质量在线课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首先,提供网络平台,共建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资源。在2003年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申报并成功建设了所有思政课程的精品课程。几乎所有思政课的精品课程都在相关网站上提供了网络公开视频课程的录像。但是,一方面这些网络公开课是为申报而作,并不是为了真正分享优质资源而建,所以缺乏互动性;另一方面因为思政课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这些所谓的优质资源基本上互不干涉,没有对比和竞争。慕课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运作模式告诉我们,高校思政课完全可以建设一个网络平台,各高校把各门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免费到这一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能使课程资源的高校不得不考虑该思政课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又能实现各门课程资源的对比和竞争,从而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次,实现思政课优质课程资源的娱乐性、互动性。慕课与网络公开课有很大的区别,网络公开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资源建设,课程提供者并不组织教学,自然也不会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而慕课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有娱乐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在慕课这个平台上,学习者不仅可以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做作业、参加考试,还可以享受通关的乐趣。我们共建共享的各门思政课课程资源也可以像慕课一样把它片段化,切割成“微课程”,设置很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问题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通关的乐趣中体验学习活动,从而让枯燥的思政课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另外,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上的各门思政课也可以设置一些环节,诸如作业、模拟考试、学习者互动等环节,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环节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者之间也可以通过互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答疑解惑。在思政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上,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主学习。
(二)理论教学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探究相结
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目前,国内对于慕课的运用基本上属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而如何利用慕课提供的优质课程资源设计教学、开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以及广大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翻转课堂模式就是利用丰富视频课程资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自主学习模式,更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它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线课程视频资源的丰富而推广的,是与传统的“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新知识,课后做作业巩固知识”相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可以先在课堂外观看相关课程视频资源,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消化、巩固知识,实现融会贯通。慕课平台提供的大量优质课程资源,为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提供了资源和技术支持,也让科技成为促进教学的推动剂。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共建共享的思政课优质课程资源,在理论教学上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探究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把共建共享的网络平台提供的思政理论课优质课程资源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设计线上学习和线下探究的“混合教学”模式,指导高校学生线上(课堂外)观看相关思政理论课优质视频课程、练习相关习题、参与论坛交流,在课堂外进行思政理论课基本知识的传授;线下(课堂上)着重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展开讨论、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进行反馈评价,在课堂上实现思政理论课知识的内化。高校思政理论课采取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是对目前思政理论课授课模式的彻底颠覆。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予高校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课堂外接受思政理论课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实现相关思政理论课知识的内化,也同样赋予了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无疑可以增强思政理论课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兴趣和成效,这与慕课所倡导的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三)建立网上学习与网下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贯彻和应用。通过实践教学,高校思政理论课可以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这样既能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慕课全新的运行模式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启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建立网上学习和网下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共建共享的高校思政理论课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上,专门设置一个实践教学专栏,把与思政理论课课程内容有关的一些经典案例、故事、参考书目进行展示,并附以简单的说明分析;还可以选择各高校优秀的实践教学计划、成功的校园社团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参观、考察、调研的视频资料呈现在专栏里,以便学生在网上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体验;此外,共建共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专栏应该链接各高校的实践教学专栏,通过链接,可以查询各高校社团的简介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计划,以方便各高校学生及时了解实践教学的信息并积极参与其中。在现实中,各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中,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校内社团活动、思政理论课知识竞赛、演讲、模拟法庭等一系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把活动的详细计划书公布于实践教学专栏,让本校与外校学生及时了解相关活动计划并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网下实践教学环节带来的效果,在实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增强了各高校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网上学习和网下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使高校学生牢固把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慕课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的流行,冲击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促使我们不得不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思考。
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主渠道之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运用慕课全新的运行模式实现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这是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当然,事物都有利弊,网络只能是一种工具性手段,切不可过分夸大其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有师生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情感传递,这些是网络替代不了的。所以,扬其长、避其短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消费观指导自身的消费活动,大学生就容易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丧失自我。根据心理账户的分类预算对消费决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心理账户是通过心理预算来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尽管人们会为不同的消费作出预算,但预算通常会低估或者高估购买特定产品的价格,导致出现消费不足或者过度非理性消费的误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非理性消费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的消费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主体,首先,应该对心理账户的潜在影响有明晰的认识和了解,合理制定分类预算。理智地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均衡、协调统一;提高主体性和选择性,洞悉消费话语生产伎俩和消费话语传播的模式,审视、反思和破解商业广告和媒体对“时尚”、“品味”、“幸福”、“身份”等符号的编码意义,在批判、追问和反思中培养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其次,要端正对消费的态度,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支付能力,作出理性的消费选择:不轻信、不盲从、不攀比、不冲动消费,提高其理性消费能力。再次,通过理解心理账户的机制,加强对于心理账户的认知,了解到自己非理性消费的决策发生的原因;积极树立科学、理性、和谐消费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消费意识;弘扬中华民族节俭、不铺张的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和杜绝挥霍、摆谱、发泄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提升消费素质、质量、层次和文化品位,做到消费有智慧,将消费领域赋予文化内涵并逐步渗透于消费生活中。
作者:郭芸 白琳
一、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二、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
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的观察了解及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多元智能分布”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倾向:无论是理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和运动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学生用这两种优势智能,多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多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兼顾文理学生的不同的弱势智能,和理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和文科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三、利用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一)营造适合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
1.教师要挖掘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相互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创设条件展示学生的优势智能,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寻找“多元切入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同样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可以是语言的描述;可以是数字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动作的表达……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扬长”,让学生树立自信,并使这种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让学生“补短”。
2.教育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现成知识、和盘托出学习结果并考察这些结果的人,而应该是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禁用完全否定的诸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语言作出判断和批评,更不能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已有的答案不符而简单地判断其答案错误,这样势必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压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充分展示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只要发现闪光点,就要发自内心的赞美,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用赞美的语言,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组合。因此,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
1.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有的教学班学生的构成不一样,有的是普通高中文科毕业、有的是普通高中理科毕业、有的是“三校生”、有的是单独招生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不等,如果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这势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策略和方法实施教学。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运用文理学生都共同擅长的人际交往智能和音乐智能,采用讨论式教学、并适当注意教师的语言节奏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智能差异,激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使弱势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多元测试结果显示: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他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易与别人沟通,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性格特点及学习状况进行划分。每组6—8人,开始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一般组合类型可以包括二种:智能强项组合即相同智能强项组合在一起,使强者更强;另一种是智能强弱互补即不同智能强弱的组合,使组内学生最大限度的互补,使弱势智能得以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保证组内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优势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也可以使学生在优势智能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课堂教学对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视觉空间智能和运动智能也占有相当的优势。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则为教师的教学搭建了技术平台,通过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以声音、颜色、文字、图像刺激学习者,满足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满足所谓“差生”的学习要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三)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元智能理论,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灵活设置和处理教学内容。比如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学生不太擅长的学科,而文科专业的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又占有优势,因此在高等数学课教学中完全可以更多地运用讨论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单单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补充一些如数学史料、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家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高等数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用丰富的、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用动作呈现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优势智能的目的。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视角,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找到了一条“明路”。但绝不是说多元智能理论是万能的,也不是说仅仅的几堂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优势智能,更不是说教学中画了图就锻炼了学生们的空间智能,踢了一下腿就运用了肢体运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但在研究性学习的同时,也要有接受学习,那就是有些知识性的东西,该背的要背,该计算的还要计算。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可能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时刻记住:正确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任重道远。
作者:田雪棠邱翠萍
一、比较与分析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各维度上的综合体现。从6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点:
(1)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多元。从目标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但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侧重,如培养“教育工作者”(学校A)、“应用型小学教师”(学校B)、“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学校C)、“专业人才”(学校D)、“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E)、“复合型人才”(学校F)等。
(2)培养目标在素质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强调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能力全面”“素质较高”,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比较
专业培养规格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职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标准。从6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养规格上,6所院校专业培养规格具有如下共同内容:
(1)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儿童保健知识与能力,注重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
(2)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小学生保健知识。
(3)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专业培养规格上均突出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
分析从6所高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表来看,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任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从表1来看,6所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比较的具体情况如下:
(1)在学分学时比上,6所高校总学分幅度为160~189学分,课内教学总学分幅度为125.5~15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幅度为2072~2472学时,6校之间学分最大差距29学分,课内学时最大差距为400学时。
(2)在周学时安排上,六所高校课内教学总周数幅度为104~112周,课内教学周学时幅度为19.2~22.9学时,6校之间的平均周学时数差别不大。
(3)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6.1%~33.4%;“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1.2%~37.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5.3%~27.1%;“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0.6%~27.2%。6校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类课程学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过10%,依次为16.4%、11.8%、16.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分分配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4)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34.0%~40.1%;“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25.3%~45.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18.9%~34.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时分配上总体还是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
6所学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比较如下:
(1)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6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一致,范围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具体内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四类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21.2%~26.7%,学时比例幅度为27.8%~31.6%;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4.1%~8.2%,学时比例幅度为5.4%~10.0%。可见,6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存在明显差距。
(2)关于“专业课程”①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35.3%~43.8%,学时比例幅度为44.3%~53.3%;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6.1%~17.5%,学时比例幅度为9.7%~20.1%。可见,6校在“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较明显,必修课程最大学分差距为22学分(8.5%),最大学时差距为344学时(9.0%),比例均接近10%;选修课程最大学分学时比例差距均超过1倍,其中学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
(3)关于“实践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8.1%~21.4%;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5%~11.2%。从学分分配上来看,6校实践课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差距较明显,必修课程学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学时分配情况,从统计表上来看必修课程差距不大,比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学校都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或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差别,由于各校实践类课程设置不一致,有些课外拓展课程不便统计学时,导致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
(五)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6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共同点:
(1)6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与技能类课程。
(2)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6门课程是6所高校基本都开设的课程。
(3)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两门课程是6所高校都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写作、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等四门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学科必修课程。
(4)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中,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课程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被绝大多数学校列为必修课程,反映了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重视。不过,6所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
(1)教育学类课程设置的门数、学分存在较大差别,门数幅度为9~18门,学分幅度为26~46学分。
(2)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5~11门,学分幅度为13~34学分,在学科方向门类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仅开设小学语文、小学数学2个学科方向,仅2所学校开设有3个及以上学科方向。
(3)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0~12门,学分幅度为0~24学分。
(六)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6所高校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共同点:
(1)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皆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力求达到在门类总量上的一种平衡。
(2)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两大课程模块。差异性表现为:
(1)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学时上存在较大差别。选修学分幅度为11~28学分,学时幅度为232~416学时。
(2)选修课程的类型上存在差别。四所学校专业选修课程仅设有专业任选课程,两所学校既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还设有专业任选课程。
(3)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上存在差别。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范围最多有四大类课程,最少仅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学分与所需学分的比例最高为2.8∶1(50/18),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比例最低为1.1∶1(24/22),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
(七)实践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6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
二、讨论与对策
根据对6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
1.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要求上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6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的偏重于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有的偏重于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均比较全面,人才素质结构既包含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等。
2.在学科归属和培养模式的选择上
在学科归属上,6所学校一致同意,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修完规定学分,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其培养模式的差异。6校培养方案表明,学校A、E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学校B、F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学校C、D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
3.在学分与学时分配与安排上
六所高校平均总学分为175.1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分为140.3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时为2301.8学时,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为21.3学时,课内教学学分学时比平均为1∶16。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3∶2∶2,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总学分略微偏高(160~170为宜),课内学分和课内周学时比较适宜,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7∶3较合适)略微偏高。
4.在课程设置上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没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四大块,学分学时的分配与安排各校之间差别不大。
(2)专业必修课程体系比较全面,涉及教育心理类、学科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向)、教师技能类、艺术素养类,各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在心理学类课程设置上比较一致,但在其他类型课程设置上是差异性大于共同点。
(3)专业选修课程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并呈现出一种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平衡的特点。
(4)实践课程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是6所高校共同的实践课程,但在素质拓展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上,除少数学校有所重视外,其他高校相对都较为缺乏或忽视。
(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多元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即是回应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国内,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在理论上达成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颇,培养目标的外延较为宽泛,内涵素质要求较高。从湖北省属6校培养目标来看,6校均倾向于培养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优秀小学教师,即“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定位明显存在偏高的倾向,仅靠4年的职前培养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从世界范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师范生———新教师———优秀教师”这样一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磨砺,方能实现“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特色上的模糊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设置之日起,目的就非常明确,即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落脚点是“小学教师”,“本科层次”是针对原有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学科程度不高和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而提出来的。那么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在专业培养上其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学校尚未进行过深入思考,现有的培养方案或沿用中师的“浅泛型综合式”培养方案,或沿用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式培养方案,或采用当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培养方案。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在专业培养特色上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化“教什么”的知识与能力。专业特色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模式、学科归属、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专业学科归属上的矛盾与纠结
由于在专业特色问题上不明确,因此,在专业的学科归属上也存在含糊的认识,虽然6所学校一致同意在学生修完规定学分的基础上颁发“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但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还是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从学科归属上来看,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6校又一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显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4.课程设置上的两难分立
鉴于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要培养合格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就既要兼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双专业教育”(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并重)的专业个性,又要兼顾“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专业特性,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平衡,这就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6校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中的两难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设置“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游离”,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范性”上难以与教育学专业相匹配,在“学术性”上难以与学科专业相抗衡,“师范性”不足,“学术性不高”的问题必然会阻碍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综合培养”与“分科培养”的“分立”,取向于“综合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科专业的丧失,取向于“分科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又导致教育专业的迷失。
5.课程数量与质量要求上的分野
湖北省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省份,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专业设置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专业发展与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各自为政,各校之间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协同创新”的意识有待加强。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虽然共识大于分歧,但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显然是分歧大于共识。譬如专业总学分差距最大达2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2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17学分,实践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30学分,教育专业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9门,学科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8门,实践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13门。同为省属高校同一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数量与质量上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构成的基础与范围的认识不足,对具体课程设置对小学教师从业影响力的分析不够,反映了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认识不深,对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三)培养方案调整和修订的思路与策略
1.结合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点,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为小学生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基本取向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取向的基础上兼顾多元。即在坚持围绕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
2.坚持“综合培养”思路并赋之新的内涵,打造专业培养特色
关于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问题,国内学术界在设计理念上基本达成共识,争议较小,但在释义和实践操作层面存在明显偏差。也就是说,现在存有争论的难点是“课程如何综合”的问题。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坚持“综合培养”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在建立“双专业”(即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学科基础上,坚持“综合培养”的思路,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3.依据教师专业标准,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在分类与名称、数量与质量上,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相继颁布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教师相关专业标准,细化专业课程要求,逐渐规范专业课程的设置。此外,还应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由于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强,应引导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在继续开设好传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践课程,譬如课外科研课题、技能竞赛、教育调查、教育观察等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邹强 吴亚林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一、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的意义基础
(一)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基
从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教育教学如同科学一样,源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当科学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下的时候,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教学逐渐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教学。与此同时,科学教育教学也日益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机制,有了自身的逻辑进程。但是从根本上说,无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形式、内容还是方法、措施,追根溯源仍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的生活,没有人的生活需要———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科学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存在的土壤。可以说,科学教育教学始终无法脱离,也不能脱离人类生活。
(二)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存活”,也可以说,人类最初的生活属于狭义上的生活。随着对自然环境的逐渐适应,人们开始思考更好生存的问题。即人们经过原始的“存活”阶段之后,开始迈入了“生活”阶段。作为有独特价值属性的人,在其生命中存在着内在的、不愿臣服于各种主客观异己力量的束缚的冲动,时刻试图超越和摆脱其制约,走向自由、自觉的境界,进而实现自己。因而,人不会被动地顺应生活,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在超越和开拓中去适应生活。而适应生活需要个体凭借教育教学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来实现。可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也必须接受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掌握特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特定的科学能力、具备特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教育教学履行应承之责,发挥应有功能,提升人的科学素养,服务人的科学生活需要,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科学教育教学失去了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能力,不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科学社会生活的人,那么,科学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综上可见,无论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还是从价值论的层面看,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起点,也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又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本。扎根生活、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完善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基础。
二、疏离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危机
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所在,然而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教育教学独立之时,也就潜伏着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再加上现实中社会环境和教育教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出现了疏离、甚至遗忘生活的危机。
(一)科学教育教学目的与生活的疏离
从教育教学功能的角度看,培养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本体功能,也是其首位功能。然而,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注重的是其工具功能或社会功能,这和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有关。历史地看,“救国图强”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根本主题,而“教育教学救国论”是这一主题中的重要旋律。可以说,19世纪60年代我国之所以从西方引入自然科学,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能够“技术教育教学救国”。可见,从一开始,我国的科学教育教学就人为地被功利化。直至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也是对这一主题的重新诠释与反复演绎。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科教兴国”的理解,更多是从技术的层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富强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教育教学,而非从科学素养的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教学。如此,在国家功利主义倾向的指导下,科学教育教学的工具价值自然被无限凸显,而其育人价值则被遮蔽与遗忘,致使科学教育教学目的远离了对人的生活的观照。
(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疏离
教育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始终受到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在培养技术人、国家人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升学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在内容上强调的是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知识。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道德等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方法的掌握,也主要是从知识的层面来学习,而不是作为一种技能来培养,整体上失去了科学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培养心智、陶冶心灵、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造就生活能力的目的。即使有的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认识上也存在偏颇。如很多学校为了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到工厂、生产基地等去参观。从表面看,这种做法好像是在关注学生实践生活,而实质上,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非真正关注学生生活。
(三)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与生活的疏离
与科学教育教学强调技术人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在教学过程中,我国科学教育教学采取的更多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方法重结果而轻过程,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识记,而忽视对科学过程的体验。即使是实验教学,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而不是体验真正的科学研究。“在教学中不是传授假说,而是检验假说,不是学习定律而是寻找定律。这种旧的课程计划很难启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直观、想象、激动与怀疑的态度”。封闭的实验室研究与抽象的理论学习使许多学生了解了科学知识和技能,却不能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生活作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道诸多理论知识除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外,在实际生活中又有怎样的价值。例如,学习数学,计算面积、体积的公式很多学生能熟练地脱口而出,而让学生用所学公式去实际测量自己家中房间、庭院面积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相同地,学了诸多的物理知识,却有很多学生不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知与行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一定程度都说明科学教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
(四)科学教育教学评价与生活的疏离
我国自古有“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我国科学教育教学也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然而实践中科学教育教学的评价却很少真正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以纸笔为主要模式的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还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即使有所谓的“实际应用”题目,考核的也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而不是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理论来解释某种实践虽然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理论能力,但是却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而且解释型的问题一般都有预设标准答案,这从另一层面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彰显。再就考核问题的来源看,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所学的知识虚构、杜撰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如何。不可否认,适量设置这类虚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科学基本原理,同时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但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可能使学生忘却真正的生活世界,最终导致科学教育教学终极价值的落空。
三、回归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生活意义危机的应对
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又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旨归,忽视人的生活世界,实质上就是忽视人的存在。回归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走出生活意义危机的应然和必然选择。
(一)坚持以生活为旨归的科学教育教学价值观
就人的整个一生而言,受教育教学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生活。教育教学作为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其目的在于使人不断摆脱各种外在羁绊,走向自由,享受生活。作为普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教学是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教学。我们要正确看待科学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坚持以生活为旨归的科学教育教学价值观,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教学观,从而引导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之根和本。加强科学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把生活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起点,也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使科学教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传授实用科学知识的活动转向关注人文意蕴的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道德情感与价值观”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形而上”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形而下”的品质。
(二)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活观照
学生需要学习书本知识,但学习书本知识并非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彰显其内在的人文性,科学教育教学在内容上必须走出学科知识的藩篱,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回归实践,加强对学生生活的观照。需要强调的是,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生活实践,更主要的是要围绕学生生活来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是为检验学生知识巩固程度而虚构出来的问题,而是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电路设计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真问题。问题中心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而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人文素养。
(三)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体验
科学知识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结果,在科学课程中是显性的,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精神资源在科学课程中是隐性的,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科学教育教学要把这些精神资源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精神品格和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和体验。甚至可以说,脱离科学实践活动,没有学生自身的“做”和“体验”,学生不可能形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科学素养。正如赫胥黎曾指出的:“假如科学教育教学要取得最好效果的话,它必须是实际的。”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地把更多的科学事实塞到人的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课程计划中删掉的办法去吸收迅速猛增的知识。科学不应变成一种纯粹学术性练习。相反,科学教学应该立足于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寻求解决从环境中产生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直接是从现实中来的,或是从模式中推演出来的。现实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需要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回归生活,彰显科学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应整合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为旨趣的探究性学习。实施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计划性和经济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和浪费性,强调教学的确定性和指导性,忽视教学的偶然性和自主性,强调教学的认知性目标,忽视教学的情感性和技能性目标。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观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如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养成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回归生活,教师必须超越传统的科学教学观,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经济性与浪费性相结合、确定性与偶然性相结合、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教学看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和理论的自我建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发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奥秘、感悟科学精神、体悟科学情感。
(四)创新教育教学评价,凸显人文导向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生活是复杂多样、多姿多彩的,如前所述,要想过一种正当而完满的生活,学生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情操和科学道德,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全面、系统、多元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科学生活素养。回归生活,科学教育教学在评价目的上,要坚持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评价取向,使评价目的从“选拔适合教育教学的学生”转向“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在评价内容上,要从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出发,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关注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学生获得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科学素养;在评价方式上,要将纸笔考试和实践类考试结合起来,不但要考核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践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在“设想”的问题中进行知识构建,而且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体悟科学的精神,领悟科学的真谛,养成大胆质疑与猜测、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态度。需要说明的是,强调科学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并不是要求科学教育教学回到最初的教育教学形态,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那样,科学教育教学将失去其独立性,同时也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其生活意义也将无从实现。或者说,“回归”本身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回归”的真正目的是使科学教育教学关注人类生活,引领人类生活,为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科学教育教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要在科学教育教学与人类生活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使二者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让科学教育教学自觉地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类现有的和未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服务。
作者:李玉芳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与教师发展学院
一、PBL概述
(一)PBL的定义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病人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PBL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外科护理临床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PBL教学能够实现将问题提升为一个新的学习议题的目的,以使学生获得参与议题自主讨论的机会,并能依据同学及老师的协助,获取更好的学习成果及更佳的回馈效果。
(二)PBL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的,同时学习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在进行生物医学训练的同时,学生还必须要熟练掌握技能,并鼓励自己获得独立学习的能力,进而再树立自己终身学习的理念。PBL教学在传授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并不是依据综合信息的提供,而是依据一个更自由、更真实的空间提供出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在对PBL的众多解释中,梁继权认为PBL是一种反推式学习法(backward learning),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先获得一个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临床问题,接着必须要对问题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并确认出问题,然后针对所确认的问题提出假设、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找寻及整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解答问题、评估结果等步骤[2]。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用在对临床问题的解决上,还能够训练学生批判的思考能力,是与临床问题的处理最为接近的。在外科护理学中,PBL能够满足护士终生学习的需要,能够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弥补传统学习法中存在的不足。
(三)PBL的应用现状
目前,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的主要形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步教育。这种形式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本科、大专以及中专的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另外,根据对相应的文献的分析、报道,还能发现PBL教学模式在个案护理、护理查房、临床护理教学、在职护士培训以及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二、PBL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的劣势
(一)耗时较多,只适合部分学生
PBL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外科护理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差、理解能力不高、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再应用PBL的效果就欠佳。PBL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师生互动,整个教学过程耗时较多,师生需要充分的教学时间去实现。然而,由于外科护理的临床护理人力紧缺,护理的工作量很大,怎样落实PBL教学模式有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学资源要求丰富
参考书籍相对较少、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校园网不够健全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PBL教学模式的广泛开展。
(三)护理师资要求水平高
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教学水平以及渊博的综合知识。然而,目前很多的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也不高,多是中专、大专,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但是缺乏良好的知识系统,在对知识及教学水平的更新上还没有与目前的专、本科教育的要求接轨,因此,目前的外科临床护理师资也制约着PBL教学模式的发展。
三、PBL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的优势、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双向交流
PBL是属于一种学生作为主体,将问题作为基础,并且在教师的全称指导、把握之下,通过现代如教材、图书馆、多媒体、电脑技术等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形成的护生自学的模式;在教学的课堂之上,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长期学习记忆的形成。而从教学的方面入手,教师与护生的有效解除,充分的了解护生之所想、护生之所趣,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够做到在教学当中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并且逐渐促成教师与护生的双向交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能够让护生再一个现实的场景当中,面对实际的临床问题。而PBL教学模式的使用,也能将护理各个学科以及临床知识联系到实际例子当中,教学知识、实际知识的相互渗透,从而有利于以护生以及对病人的护理整体作为中心,培养出学生发散性、聚敛性的思维模式的形成,从而大大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重视传授学生实用性强的知识
PBL模式的目的很明显,以优秀护生的培养为目标,教导护生在面对不同的病患的时候,能够根据病患各种各样的需求给予病患最优质、最恰当的专业护理;面对危重症患者,要能及时的发现其病情的变化,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及时的、快速的抢救。所以PBL模式是从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出发,让学生掌握面对各种病患必要的护理知识、相关医学知识以及沟通、医护协作等等人文知识。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PBL小组教学模式主要教学中最主要的成分,让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当老师讲授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之后,通过护生之间的不断讨论与探索,之后再选出一位护生来逐个发言并演练出小组探讨的成果,然后再由其他的护生以及老师来分析讲解过程。
通过教学师生、护生之间的互动,能够逐渐形成护生的团队学习的精神、有效的培养出协作能力,这对于一个合格的护生是尤为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够给予患者最优质护理。
(五)能够促进教学绩效的准确评估
PBL教学的考核,是一种全方面的考查,它包括了学生在每一次讨论会的发言情况、准备,从最基本的护理概念到问题的解决的方法、能力以及整体思路等等。当一个学习环节结束,需要将分散的考试与最后的综合型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科学的、合理的判断出PBL教学绩效,这样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下一个教学环境中去,从而达到学习强化的效果。PBL教学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了学生的自我展现、表达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逐渐的客服恐惧和羞怯,提高护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PBL教学模式具备很多优点,能促进学生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帮助学生培养其外科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在外科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已深受学生们欢迎。但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PBL教学在我国外科护理临床教学的应用中还需要我们进行持续的探索,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加高效的方式方法。
一、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巧妙的安排PhotoShop的教学内容,则是吸引学生的法宝。传统中的教学,课本才是唯一。从性质方面来谈,教学课本只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材料而已,并不完全是教学内容,所以也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一起创新、完善PhotoShop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中职学生的就业素质的培养。如果中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如果按照软件按部就班,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就更谈不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了。
作为学生,对新鲜事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也特别的敏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创新。第一,实现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其教学的内容应在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上,增强课本中没有涉及到PhotoShop技能与常识,比如笔者就习惯在教学外面增加一些图片构想、色彩分析的常识。此外,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PhotoShop的实例图片,由易到难、由简至繁,让学生在趣味性浓烈的实际中产生兴趣,逐步摆脱对课堂的厌倦情绪,从厌恶到向往、从向往到喜爱,学生的喜爱就更能够让学生掌握PhotoShop软件制作的大致过程,然后再详细的了解PhotoShop软件。在PhotoShop的学生中,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回忆、设想:在PhotoShop如何才能让图片效果更好?刚刚学完,制作的图片是否运用到了此功能?如果学习,学生能够更容易将过程融会贯通,也能够做到教学的事半功倍。如果简单的使用工具,学生会感到厌烦、枯燥,也很难制作出较好的作品。所以,笔者在进行Photoshop教学的时候,更多的利用实例图片穿插图像色彩的处理以及有关滤镜制作特殊效果的内容,再结合具有强烈趣味性的操作实例,然后再逐渐加进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案例,让学生抓住制作作品中的重点,懂得融会贯通。这样,随着随着逐渐对PhotoShop的了解与消化,也能逐步激励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倒新理念——创造良好的教学氛置
在全新的教学法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情感上的交融,建立起师生之间相对平等的关系。要进行教学创新,教师首先就要树立起创新的教学理念,这是其基础、前提。因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实行创新,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为PhotoShop的软件教学,“案例”则是教学创新的集中体现。作为老师,应当定位在参与者以及服务者的层面上,与学生在平等交往中更容易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碰撞,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笔者也习惯从案例入手,在良好的氛围中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例如:在教授到PhotoShop图片合成时,制作了一套为汽车“换肤”的课件,将跑车的黑之闪亮换成红之热情。在上课初,我就引出问题:“汽车换肤应当如何做到?”学生回答:“常规的色彩调节、图层调节等。”学生对于操作的思路很明确,但是对于真正的使用,就有点力不从心。此时,我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享受的尊重,在感受到自己价值时,学生也用于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够实现途中能够随着光影变化的红色,应当如何处理。”在学生提问之后,我启发式的指出:“为什么不能将两种处理方式一起使用呢?”在学生使用两种处理方式之后,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处理的时候,我也让学生看了一张刘为强在2006年6月23日拍摄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这一作品曾经取得了《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铜奖,但是后来却被取消了资格,原因则是当银色列车的飞驰而过,藏羚羊却没有受到干扰,这就是用过PhotoShop进行处理过的图片,我让学生仔仔细细的观察其中的“奥妙”,在学生相互探讨中,也逐渐的找出了答案。我在此时也指出:“在现实中使用这种处理技术,是欺骗、是犯罪!”我也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向了伦理道德之上,从而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高科技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树立起教学的创新理念能达到活跃教学课堂气氛的目的。通过自己在整个课堂上的所有言语、行为,教师成功地把信任、亲切、尊重等情感信息传达给了学生,并用生动的、幽默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将学生引导到课堂良好的、轻松的、尊重的教学氛围中,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实现师生情感交融的目的。
三、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PhotoShop属于就业导向性非常鲜明的一门学科,具有较高的实践性,是大多数中职学生中的热门课程。PhotoShop的要求则是学生需要有较好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对书本上有关PhotoShop的只是有了详细的了解,而且也对软件的使用方法相当熟悉,但是由于传统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创造不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当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独大”的方式,转变成“教师辅助”的方向,将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新课的讲解、演示等方面,将剩下的时间用于上机实践与考核之上。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案例作业,在每一阶段都会准备较为复杂的综合性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手中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处理新问题、掌握新技术,真正的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作为中职学生,笔者认为应当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出发,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
例如:在教学PhotoShop设计有关的商业型海报——某某眼镜行的POP周年庆广告,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其广告特征,然后只给学生相关素材,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且利用网络,让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人士的方法与技巧。在此环节中,学生大胆想象,设计的作品新意层出不穷。最后我采用以“评”促“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共享学习成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探求、领悟、发现、创造的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就业上岗的本领。
综上所述,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不仅操作性很强,其实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它要求学生在具备了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美术基础技能,通过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不断的积极学习,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一、文献综述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人们承认开始,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了竞争的存在,而在当代中国,几乎人人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竞争的存在,但人们却不一定拥有了健康的竞争意识,对竞争还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当竞争来临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当失败后就诅咒竞争。
(一)竞争是什么
在学生的课本上,想要找到关于竞争的的章节是很困难的,而出现竞争方面的教程一般只存在于高校的经济方面和法律方面的教程。竞争正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他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竞争拥有着社会性、胜负性以及冲突性。
(二)什么是竞争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思维、感觉和各种心理过程的总称,竞争意识就是竞争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支配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活动过程。本文的竞争意识是包括本人的竞争状况意识和对竞争本身的意识,还有对竞争结果的承受能力的意识。
(三)竞争意识的意义
竞争意识的产生拥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它能让人的精神状态振奋,努力进取。促进做事的效率和社会的发展,是现代人或者团体,甚至国家都不可缺少的一种积极心态。
(四)竞争意识培养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强烈,技校学生作为一股即将踏入社会的力量,已经到了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不可的地步了,无论是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说,还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讲,我们培养的的人才都必须要具有健康的竞争意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竞争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做好了对他们竞争意识的教育,他们才能真正在社会上站稳脚步,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绽放他们活力和激情的火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对本校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竞争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和国力的竞争愈加猛烈,任何一个国家都将无可争议地卷入竞争这个漩涡中,竞争已经成为一个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而随着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后,更是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界的许多挑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就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二、造成学生竞争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过多
当前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小就对竞争这一现象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技校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不够用功,动手能力差,遇到困难时还缺乏主动性以及必要的冷静和沉着。对事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的勇气和束手无策,从而表现出害怕困难,听天由命的现象。
(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不足
技校的学生在目的性方面较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目标,不能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和找出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技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随着他们的长大,他们的视野也不断扩宽,技校学生在社会的待遇,让他们的思想陷入极大的矛盾当中。而这样的事实就造成技校学生对学生学习对学习缺乏主动性,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也不能够充分的找到自己的不足,找不到人生的坐标,不能根据时代要求来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更新。同时他们缺乏勇气和信心,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甚至一些人还陷入麻痹当中、让自己随波逐流,深陷在这个沼泽中。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生的竞争意识淡薄和学校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成绩考试考核、学生评价、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都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不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育观念上,很多技校教育的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他们的教学上以知识的传授为主,重视理论的传授,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在教育手段上,他们重视课堂的教学和灌输,对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重视等等;在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手段上,一些课外的能力就被忽视了,而竞争能力就在此列。
三、如何进行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的关键在于搞懂利己主义和的个人正当利益差别。正当利益是个人发展和生存的正当需要,是通过正当的符合社会道德原则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方法,在不损害他人或集体的理由的前提下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利己主义的做法就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其他东西都一律无视,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损害所有人、集体以及国家的利益。这两种中谁都看得出孰好孰坏,但当真正面对一些巨大的利益时,很多人都会忍不住选择利己主义,而在学生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好这个关,树立他们的正确竞争观,教育他们立足岗位开展争当的竞争,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效果,让他们的才能在以后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升能让他们在面对巨大利益中也能做到不动心,用正当的方法获取想要的利益;同时心理素质的提升还能让他们在竞争失败后能够勇敢的再次站起来。
(二)发挥班主任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教育,竞争意识作为一个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竞争意识一定要精心培养,进行淳淳教导。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的直接负责人,就更应该做好着方面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法,用一些名人名言和一些现实中有关竞争的实例,以及往届本校毕业生中一些典型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时刻刻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强化,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做到学生的内化,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
(三)用校内活动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强化
班主任可以联合其他的班集体,或者是一起向学校申请组织一些校内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球类比赛、校园歌手比赛等一些带有竞争色彩的活动,同时积极组织班里的学生主动参加这些比赛,这些比赛可以让学生的热情和竞争意识得到空前的增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带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谓一箭数雕。
但在组织这些竞争性竞赛活动时有些地方一定要注意:
1.活动不能过多,要做到少而精,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才能让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想学习。
2.在组织时要选择学生自己有兴趣的活动,同时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大小和知识水平。
3.在组织活动之前要对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对活动内容进行精选,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最好是针对学生的某些现象同时结合他们的专业进行组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竞争意识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一些学生组织要做好监督工作,使活动能够真正拥有培养和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的效果。
4.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注意参赛的人员,同时要对注意群众,活动的进行要让参赛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让他们的才华得到足够的展现,同时又要让大部分的群众也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和鼓励班上的那些性格内向,平常不大活跃的学生,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些比赛中去,这些做法的实施,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对班主任发掘学生的才能有着巨大的帮助。
(四)发挥学校管理机制的作用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作为鞭策后进、鼓励竞争,鼓励先进的工具存在。在学校的管理方面要建立合适的奖惩措施。比如用奖学金、评选推优等常用的奖励措施,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作出一些别出心裁的奖励,从而体现出学校鼓励竞争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评选的标准要向学生公开,做到真正的透明和公平公正,只有这样不含水分的评选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明白应该去努力去竞争。同时要利用广播站和宣传墙等一些传媒体,对选优的学生作出大张旗鼓的表彰加上物质的鼓励,鼓励后再对其他没选上优的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对其他的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激发。在惩罚方面也同样不能忽视,技校的学生自律性不够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纪律约束,学生难免在有的时候就会“出轨”,而这个时候学校就要使用严厉的惩罚制度。而班主任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是对学校的奖惩制度进行积极的宣传,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的知道这些制度。同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奖励制度进行渲染,让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得到,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竞争心理,而对一些出轨的同学,就要做好鼓励工作。
四、结语
技校学生的成长需要竞争,只有拥有正确竞争意识的技校学生,才能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在将来的社会中才能够真正立足,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展现,得到发挥。所有在技校学生的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抓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一、京剧乐器的发展过程
京剧器乐乐队称为“场面”,因为早期的戏曲舞台位于舞台中央靠后,支撑着整个舞台场面,“场面”由此得名,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即管弦乐器,武场即打击乐器。所以吸取乐队又称为“文武场”。伴奏在戏曲表演中虽起辅助作用,但是不可缺少。人声演唱时,有托腔保调的作用;演员表演时,有烘托环境、渲染气氛之功。传统京剧的器乐数量虽然不多,但对京剧的艺术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京剧刚刚出现的时候,有两大伴奏体系给京剧提供伴奏,其中包括胡琴主奏和笛子主奏。两种不同的伴奏体系有所区别,笛子主奏的唱腔庄重,胡琴主奏相比之下就很灵动。初期的京剧腔调中带有“二黄”,这个用法在京剧中代表着太上皇和皇上,相反胡琴主奏的外弦叫子弦,里弦叫老弦,这个说法和腔调中的“二黄”相违背,似乎对“二黄”不利。京剧在发展过程中,正是为了避讳唱腔中对皇帝的不吉利影响,所以在嘉庆年间,皇上废除胡琴主奏,将伴奏体系统一改为笛子主奏。直到同治年间,皇上才下令将伴奏体系改回胡琴主奏,而且在胡琴主奏中加入了小三弦。胡琴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演奏空白,为了完善胡琴的演奏,所以用月琴和三弦来填补空白的地方。古时在乐队里乐手比较少,所以通常一个乐手需要会演奏几种乐器,在文场的京剧胡手不仅需要会吹笛子,还需要负责吹唢呐;月琴手需要会吹唢呐笛子和击铙钹;弹三弦的乐器手需要负责代吹笛子、唢呐、海笛和操堂鼓。武场中的大锣手还需要负责镲锅,而小锣手就需要兼检场和齐钹,检场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在武场上帮助演员,给演员传递小道具,帮忙搬动桌椅,演员在武场上经常需要不断更换、增减衣服的,况且演员在武场上可能需要表演一些危险动作,制造特效的场景,那么小锣手就需保护演员的安全,避免演员受伤,板鼓手还需要负责击大堂鼓。这些乐师的专业功夫非常厉害,人们通常称那些能够演奏六种乐器的乐师为“六场通透”,这六种乐器是文场的京胡、月琴、三弦和武场的板鼓、大锣、小锣,乐师将这六种乐器在场上“转一圈儿”。徐兰沅先生是梅兰芳的琴师,他不仅是胡琴圣手,而且也是“六场通透”的主要任务,自梅兰芳开始,京二胡在出现在经济器乐中,京二胡在京剧乐队上被广泛流传的事迹,开始于1923年,最先在唱腔中加入京二胡的是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等人,他们将京二胡加入到青衣唱腔伴奏中,由此在京剧演唱中就开始逐渐采用京二胡这种乐器。在武场方面,过去京剧乐手通常弹月琴作为替代河北梆子专司铙钹,后来逐渐就有乐手开始学习如何使用河北梆子专司铙钹。由此,在京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四和武四,前者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后者包括板鼓、大锣、铙钹、小锣这八人建制,这种乐队建制一直保留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乐队中没有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开始被加入。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配器手法上对西洋管弦乐队的配器手法加以借鉴,以更好的变现剧情,适应现代人对京剧音乐的审美要求如何继承和发展京剧器乐教育。
二、京剧器乐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一)实注重个性化培养,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现代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提供学生学习条件,而且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传授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不同,他们对于教学的要求和吸收能力也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为了创造学生学习条件,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先天条件、社会经历和成长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能力。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按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着手,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依据资料分析和教学经验可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接受过乐器教育的学生。对于从小接受过乐器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相对来看,先天条件优异,专业基础也比较扎实,表演水平也得到初步的培养。这些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乐器的教育情况,那么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需要针对这些学生适当增多授课内容,加大授课难度,对学生的教学要实施规范化的教学模式,要严格要求学生们,遵守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规章制度。
(2)没有接受过乐器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不够扎实, 缺乏系统知识教育, 在器乐的演奏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先天条件较好, 具备一定的可塑性,日后发展潜力大。这些学生进入校园后, 应当首先提供他们接受初级乐器知识的了解,让他们提高对乐器的兴趣,加大基础训练,落实基础知识,要他们扎实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内容上追赶以前已经学习过乐器知识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针对错误的演奏方法要及时进行纠正,不能把问题留到以后处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当堂理解教学内容,并尽量在当堂的教学课程中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保证日后学生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3)接受过乐器教育,但是学习方法比较呆板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先天的条件和资质都比较一般,况且他们对乐器没有感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比较呆板,不会变通,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没有高于常人的天分,但是他们非常勤奋刻苦,肯吃苦,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增加训练和学习的时间,希望可以通过努力赢得胜利。以上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又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实现教师的职责,就需要发掘他们各自的优点,利用他们的长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学习和训练上的能力,从基础做起,只要经过不断的努力,这些学生一定能够克服自身的不足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性格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性格不同,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而且没有采取适当的办法很容易令学生性格孤僻,影响身心健康。学生的性格无外乎就是外向型的和内向型的两种,无论校园内的学生是什么类型的学生,只要教师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就会一目了然,之后要针对性格的判断,弥补他们缺乏的部分,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样他们就既可以演奏柔美的旦角唱腔,也可以演奏刚强的老生和花脸唱腔,这种性格互补教学,没有只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将性格因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而且非常实用的。因为如果单单只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只朝着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那么他们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演奏技能方面都会受到局限,产生片面的心理,那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就不够全面,不能独当一面,所以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教师能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给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才是学生日后能否成才,教师能否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基本功训练,抓紧学生基础知识理解
扎实的基本功是一门技术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充分地发挥演奏的水平和技巧。在京剧的器乐伴奏中的基本功包括基本技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乐器教育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是否接受和吸取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教师的职责是要教会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本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知识,况且乐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规范化的演奏技法,这对于乐器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乐器教师需要言传身教,不能单靠上课传授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言传的意思是从专业理论的角度,传授规律性的知识,而身教就是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身体示范。
作为学生的启蒙人,教师的正确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年纪较小的学生注重模仿,所以,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给学生的习惯的养成,技法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学生在基本技术和感性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教师再通过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来训练学是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的水平能够继续的成长和进步。此外,学生在学习的基础过程中有些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科学方法和理论的指导还不够,自主性差,目的性不强,这就容易阻碍效率;另一方面,量与质的混淆,也就是说,误以为曲目上增加数量的去学习,就能够使水平上进一步提高,而忽略了对基本功上的训练,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曲目上,想通过这一点来将其他方面也提高上来,这是不科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有所改变。
(三)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教学活动有多方面的,单纯的将注意力放在演奏技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完整过程即包括授课也涵盖实践。学校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是要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师的任务是要将学生把课本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们在有了相应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来锻炼和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平台,舞台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加强专业素质和增强适应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乐曲[夜深沉]表现了虞姬与项羽诀别的凄婉场面和二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但是有点同学往往追求于演奏上的技巧而忽略了剧情,不注意配合角色的形体动作和内心情感,没有很好的把握住情绪, 所以也就把乐曲中悲壮激烈表现的非常平淡。想要改变现状, 必须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对整个角色和剧情有个深刻的了解, 这样才能把剧情和乐曲融合一起,演奏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声中有情,使演奏具有艺术的感染力,经过不断舞台实践的磨练, 成为一名合格的伴奏专业人才。
(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京剧作为国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伴随的是其不断的发展,最终有了其独特的风格和固有的特色,其独有的板式和曲牌,是在无数位艺术家经过摸索和研究所创造出来的宝贵成果,极具表演性,技巧性和观赏价值。但因为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审美上的品位有了为妙的变化和很大的发展,京剧艺术的发展也遇到了难题,乐器和表演等方面的自身限制也越发明显,所以,突破和创新是艺术所要完成的课题。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如今的京剧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包括板式和曲牌。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京剧艺术的发展遇到机遇和挑战,为了摒弃器乐伴奏的局限性,努力突破局限,就需要创新京剧艺术。
在文场上京剧乐器是主以京胡,辅以月琴,京二胡(较一般二胡稍高)、小三弦,有时还用笙、笛、唢呐、海笛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钹,有时用堂鼓、水钹、碰铃、大铙等。
《玉堂春•三堂会审》着名京剧传统剧目。故事取材于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遇夫》。*女苏三结识王金龙,情投意合,后苏三北卖给沈燕林,沈前妻皮氏与人串通毒死沈,并诬陷系苏三所为。苏三受冤被判死罪。后王金龙当官回来与县管三堂会审苏三,为之平冤,王苏团圆。此是三堂会审一折,苏三跪于堂前申诉经过,全折唱西皮,板式齐全,唱腔流利,富有表现力。此处取西皮流水段。《霸王别姬》着名京剧传统剧目。故事取材于秦末楚汉之战的历史事件。西楚霸王项羽武艺超群但有勇无谋,常常败退,直到该下遭刘邦汉兵十面埋伏,被困与绝境,大兵纷分离散。是夜,项羽与爱姬虞美人饮酒消愁,项羽慷慨悲歌,虞姬舞剑为期解闷。最后,虞姬恐误军情,自刎而死,此折唱腔以西皮为主,为旦、净二人对唱,二人性格鲜明,对比明显。中段虞姬唱南梆子,感情深切。后项羽唱"力拔山兮"歌,用昆剧中"琴歌"曲调。最后虞姬舞剑,京胡奏"夜深沉"曲牌,悲凉动人。
《二进宫》京剧着名传统剧目之一。唱二黄腔,系《龙风阁》中一折,描写明隆庆(1567-1573)时宫廷阴谋正变得一则故事。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图谋篡位,李艳妃受其蒙骗欲让帝位。定国公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力谏,李妃拒不听信。后李妃被封昭阳宫,其父阴谋暴露,徐、杨二次进宫谏奏,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发动兵马,诛斩李良。京剧常将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折连演。二进宫所唱是其后一段故事。全局唱功很重,共李艳妃坐宫唱二黄慢板,焦虑过失,后悔不该听信谗言,拒绝徐、杨二人进宫,与李妃三人对唱二黄原板,君臣释疑,最后在李妃恳求下,杨波决心接受重任,动兵除*。整个唱段,无一对话,三人唱腔环环相扣,情绪起伏跌宕、句式变化变化多样(有句首加腔、句间加腔、句末加腔、加垛缩腔、附加句等),节拍随着剧情发展渐紧等等。故虽有68句之多,但仍步步引人入胜,并无拖沓之感。其唱腔表现力发挥得很充分。
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精品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更是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动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促进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更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办特色专业,树品牌教育,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已成为衡量其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精品课程建设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内涵,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体现“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虽然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的优秀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优秀,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精品课程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高水平定位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二)科学确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素,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确立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标准是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五类要素,即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成果特色要素,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1.基本建设要素
课程的基本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精品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等。
2.主体建设要素
课程主体建设要素是保证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体因素,如: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范围广泛,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积极和创新学习的态度等。
3.过程建设要素
过程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要素,如:教学组织运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师的配备等。作为精品课程,其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组织科学严谨,各教学环节制度化,教学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适应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手段先进且恰当应用。
4.教学评价要素
教学评价要素是保证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讲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应当注重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达到较高的学生总体满意率。要接受专家和同行教师评价,得到同行和校内外的广泛认可。摘要:本文围绕精品课程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几个建设环节的建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引领,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信息。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示范作用
5.特色与标志性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作为精品课程,首先应具有一、二名国际或国内知名的优秀教师,发挥该学科课程的学术带头人作用;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并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和学术骨干;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级的集体和个人荣誉。其次,取得重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第三,人才素质高,学生在与该课程有关的单项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对该课程给予较高评价。第四,特色鲜明,成为某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性课程,得到广泛认可和认同。
(三)研究和探索精品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和目标,必须研究和探索科学可行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建设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建设过程的动态监管。
1.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目标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由于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角度的差异,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但应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优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切实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科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个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学科和专业特点。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并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并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增强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为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创造条件。
(1)教育思想规划:教育思想是指导教师在课程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纲领,教学规律的掌握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应要求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认真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牢牢把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科学、人文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力求教育思想的创新,把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
(2)建设目标规划:按照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精品课程建设层次,最终将集中建设好反映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体现“五个一流”,能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的精品课程,并使这些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居领先或先进水平。
3.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一流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课程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优秀,重在课程的精品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实验课程应科学合理地设置自主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实践课程环节的设计,应该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教材”,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源泉,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建设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优秀在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把教材内容多角度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要用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用“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全部开发建设为网络课程,依托精品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在科学制度的框架下,得以有序进行。
4.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动态监管
对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学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重点把握如下几个环节:严格申请、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定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年度和中期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严把验收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办学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发展特征和世界教育趋势、课程改革方向和教育政策等,对课程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实现监管过程和验收指标的双重动态管理,明确精品课程质量的时代特征,确保课程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适用性及示范性。
三、结束语
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要求,必然会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引领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管理体制转变和完善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对其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最终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单位: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
1授课时偏向高、深、难
教师讲课,讲一些理论性强、答案随意性较大的内容;只注重了部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痕迹太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误区。采取的措施是教师应该讲授的重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高、深、难,而是要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高度重视,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抓起的。没有全面准确的基础知识,无法谈能力的培养。对于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读懂,就是对课本中段与段、节浅议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几个问题谭建军(重庆市石柱县民族中学校)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要让学生读明白,要挖掘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对一些注释内容也要领会。读精,就是要善于归纳总结。读深,就是要深读课本,这实际上是要挖掘课本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兴趣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积极思维,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苦役。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己,以自己的才华、热情及治学的严谨态度去吸引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以此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上课就上课,只教书不育人
其原因在于,没有认识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采取的措施是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矛盾。教书育人是“教”与“学”的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历史教材中就有大量思想教育的范例,历史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历史中的优秀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间隙和学生多交流谈心,多交流思想观点,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教师要爱护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是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严格要求学生,通过严格要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要言传更要身教,须知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严格自律,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标准就是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维敏捷、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严于律已,有错必纠。在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需要克服,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需要每一个教师沉心静气,既坐下来研究,又走上讲台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新的佳绩,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作者:谭建军 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民族中学校
1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教师的老龄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不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年龄都比较大,受传统教育方式熏陶的时间比较长,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今的教学需求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教师虽然有着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基层的实践锻炼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讲授的内容大都是以理论为主,比较枯燥,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办学经费短缺
因为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很难置办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实践教学受到了影响,严重的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学校补录时无论在师资力量方面还是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很难有效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2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
2.1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对质量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所以,教师就必须要对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有着明确的认识,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本质很规律有着明确的认识。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两点:第一点,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学校的立校根本就是对人才进行培养,而教学质量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坚决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发展的中心,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的制度,正确处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点,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工作认知制度,在全体教师的心中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质量意识,对教学质量进行掌控,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
2.2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直接关乎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学校应该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的完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监控,以此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为了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定要对教师素质、专业设置、时间环节考核、教材建设以及学业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要与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以及连续性的教材。
2.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师资队伍的力量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为此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招聘具有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教师。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信息动态以及技能操作要求。同时,与企业进行商讨,让企业将优秀的技术人员派遣到学校当中兼职教师,将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做到合作办学,将学生按期的送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更多的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之中。
2.4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
就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学来说,基本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政府的财政很难进行支撑,如果想要使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国家就必须要调整经费投入的比例,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足够的资金支撑。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投资,改变传统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拓宽融资的渠道,使学校的资金得到有效的保障,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正常的进行。
3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逐渐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只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对学校自身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不断的更新,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岗位的人才,才能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吉华惠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利用组会来进行教学目标的探讨
学科组会和教研组会对学校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平衡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学科组会和教研组会对化学平衡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讨论,进行准确的把握。让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目标的制定中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之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基本能力[1]。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准确进行这一课时目标准确把握以及认识,并把它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来。我认为,这是教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标准。而通过学科组合和教研组合的力量,能够让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更加准确的进行化学平衡教学中的知识难度和深度,以及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结合历年高考考点以及各种大考的考题进行研究
化学平衡是历年高考中,化学试题中的一个热点,是必考内容,而高中的学习,有很多程度是为了高考。因此在进行化学平衡教学时,要把握住教学的深度,还应该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来进行研究,就以2011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在江苏卷的第15题中进行了化学平衡的移动的知识的考察;在浙江卷的第12题以及福建卷的第10题当中进行了化学平衡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的考察;在浙江卷的第13题中进行了化学平衡中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的考察;在北京卷的第12题和天津卷的第6题当中进行了化学平衡图像的考察等等。还有其他地区高考中也有化学平衡知识的考察,还有历年中各种关于化学平衡的考题。教师在进行化学平衡教学过程中,想要把握住教学的深度,必须要结合历年的高考题来进行考虑。另外,教师在进行化学平衡教学深度的把握中,还应该结合本地和一些相邻地区的大考考题进行思考。这些大考考题的出题教师一般都拥有深厚的化学教学经验,很多还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很好的进行高考考点的把握和预测。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平衡教学深度的把握过程中要对历练的高考考题和各种大考的考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三、把握化学平衡教学的易错点
要想把握化学平衡教学的深度,一定要针对化学平衡中的易错点来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对化学平衡深度的把握才会更加合适。化学平衡知识中的易错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化学平衡移动当中,气体混合物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然后再充入稀有气体和无关气体时的平衡移动情况,主要有两种:
(1)在定温定容的前提条件下,充入无关气体或稀有气体,平衡的移动情况;
(2)定温定压的前提条件下,再充入无关气体或稀有气体,平衡的移动情况。
2.勒夏特列原理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1)对平衡体现而言,如对一种刚开始的气体反应,进行压强的增加,反应是正向进行,并不服从勒夏特列原理;
(2)在反应中,如果改变其中一个平衡条件,可以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进行反应移动方向的判定,但当改变的是多项平衡条件是,就要根据各种天剑的不同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来进行移动方向的判定;
(3)平衡移动只能减弱各种改变,并不能消除各种改变。
3.在外界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经常不能从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变化程度来进行化学反应移动方向的判定,因为这种变化并不能直接的得到,而是要从平衡移动的方向来进行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确定。
4.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具有方向性的,但是反应的速率的变化却并没用方向性。当外界的条件发生 变化,对正、逆反应的速率是同步影响的。
教学永远都不是教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利用团体的力量,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和学生的沟通,在进行化学平衡知识讲授时,要想把握好教学的深度,还得教师从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做出正确的认识,同时结合历年的高考和各种大考关于化学平衡方面知识的考题,认真总结化学平衡教学中的易错点,以此来进行不同难度内容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以及各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这一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对这个知识更加感兴趣,也能有能力学。
作者:石兴禄 单位: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