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8 10:2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影响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1.1管理意识不足随着建筑工程的逐渐增多,建筑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为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有更多的建筑企业逐渐意识到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并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管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工程施工的重点还是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上,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不足。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能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另外,因为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或者落实程度低,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
1.2施工技术落后就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虽然有更多新型施工技术与工艺被引入,但是仍然缺乏专业性质的施工队伍,各项新型施工技术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具有的功能。因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后,实施的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与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工艺管理现状不符,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在根本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1.3资源管理不到位首先,选择的施工材料质量与性能并不能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根本因素,对其质量验收不到位,会对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效果,更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此方面进行管理。其次,施工所用设备陈旧老化,现有的设备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新型工程建设的需求。面对建筑工程施工难度与复杂性的增加,对施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以免设备运行故障影响工程正常施工。最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专业管理人的缺乏导致管理不到位,增加了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专业程度较低,并且安全意识不够,对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掌握不足,导致工程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2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原则
2.1质量原则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施工所有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结合工程施工现状管理需求采取各种检测与监控手段,对所有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严格遵循质量原则,将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争取在整体上满足用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年限。
2.2提前原则现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事后进行,不但会延误工程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因为返工而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还需要遵循提前原则,即以预防为主,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与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工作质量的检查控制,保证施工技术与工艺实施顺利,每道工序都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从细节进行控制,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2.3优秀原则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时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量大,为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确定一个优秀,然后再进行辐射管理,加强不同工序以及专业之间的联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特点,建设所涉及到的资源最终都固化成为工程产品,最终将其移交给业主,只有人力资源除外,并且随着施工经验的增多,其所具有的价值越多。在进行管理时可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优秀,采取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等方式来激发其所具有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
3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3.1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意识首先,应提高建筑企业领导阶层管理意识,领导人员管理意识往往会影响到决策方案的合理性,其质量意识的提升,能够安排更多的资源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并且,领导阶层质量管理意识的提升,可以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执行的有效性。其次,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控制施工中质量的必要性,然后将一系列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最后,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从根本上做好质量的控制,以专业的技术与态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3.2加强施工资源管理一方面,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做好施工材料管理,施工前做好材料质量验收工作,降低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工程整体建设效果。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要求选购人员应做好对工程当地材料市场的调研,选择市场口碑好并且具有专业生产资质证书的单位作为供货商,在材料进场前必须要做好验收工作,检查是否具有合格证书、质量检验证书以及生产日期等资料,在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场投入使用。另外,材料进场后还应做好放置管理工作,避免其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性质与质量改变。另一方面,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在进场前应检查设备规格、合格证、出厂证书等,确定各构件安装正常,确定其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排除,对于老旧的设备应及时更换,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3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对各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工程正常施工。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将管理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以此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还应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成立质量检查专项小组,专门负责现场施工巡查,对于发现的施工问题应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在施工结果满足要求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将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并将环境标准与安全标准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结合现存施工质量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
作者:曹小青白小康单位: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质量是所有工程项目的生命,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各地工程项目纷纷上马。质量是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能为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尽绵薄之力。
1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1.1人的管理
人的管理的重点是人员的选择、使用,建立一套人才激励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工程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合理安排,对人员进行分配时,应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特点、经验、优缺点,及人员之间的关系。
此外,人员的管理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员工的激励。首先在施工现场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每一位员工尽职尽责,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与项目所涉及到的项目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其次,要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充分调到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其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后,需要非常公平、公正地处理所有事务。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着明显不公,可能导致一些相关人员的不平感,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质量控制。可以通过采取绩效考核与奖励措施的手段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建立绩效的考核和评估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评。
1.2材料的质量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最终实体的质量,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材料进行严格控制除了可以保障工程质量之外,还可以避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对材料必须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的前提下,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进行采购。加强材料的进场检查,必须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对质量存疑的材料应进行追溯,对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坚决清理出场,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1.3机械设备的管理
随着施工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作用与日俱增,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成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此外,还需要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一方面是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施工成本。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2.1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从目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两种管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和“预防管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是指针对施工现场已经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一种典型的事后处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管理目标明确,效果也非常明显,但缺点也很明显,它只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不关注未来其他问题的发生的预防。而“预防管理”方式弥补了“问题管理”方式的不足,该种管理方式专注于问题的预防,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将来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发生。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施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必然需要进行“问题管理”,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疲于进行“问题管理”,那说明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混乱。
此外,尽管“问题管理”方式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其是一种事后处理方式,往往有些问题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需要强调“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将一切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损失的可能性。
2.2坚持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既然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原则,那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防控体系,而工程技术措施是质量防控体系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质量需要技术作为保障,如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难点事先进行技术攻关,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只要能够坚持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然后辅以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3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故对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管理应着眼于以下两点:①施工方案确定之后,进度计划的编制需要结合施工工序、方法以及技术措施等因素,避免出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计划与原计划出现较大变化;②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甚至室外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很好地反映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有效的控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坚持以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为重点
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进行监控。可以通过三个“三”来达到这一目的:第一个“三”是指要求施工单位实行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的“质量三检制”;第二个“三”是指严格控制“三关”:材料、技术以及工序;第三个“三”是指质量监督要“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2.5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手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此外还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对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今后出现与之相类似的问题。
3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还有许多的地方亟待改善,这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质量宣传、严格进行监督,所有的施工单位能够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相关专家学者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共同使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迈入新的台阶。
一、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组织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市场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建筑市场上明显的改变是建筑施工企业失去了其主导地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供大于求,导致业主对于施工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压价现象普遍存在。且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在不断的缩短,而对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不断地降低报价,导致利润越来越地,经济效益逐渐下降,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这时就需要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将质量管理纳入到企业长久发展规划的范畴中。尽量改变过去的管理模式,适应动态化的内外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利益应对策略
2.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利益需要加强合同管理
①合同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优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大,施工工序复杂,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工程设计的合同数量较多,而合同与合同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效果,必须将众多的合同进行分类,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②项目经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总负责人,必须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将合同目标进行细分,分解到各个部门,并在工程技术、计划合约、财务资金、劳动安全等部门之间建立健全有效的合同信息流动和管理机制,不同的部门之间要根据合同要求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不断的积累各种资料,对发生变动的工程详细记录,为计划合约部门准确地编写索赔报告、合理进行索赔提供有力的证据。③工程项目经理部门一定要保证认真签订分包合同,寻找信誉较好的分包队伍,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同时,要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对合同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达到项目经济效益的整体最优。
2.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利益需要加强计划管理
众所周知,计划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业主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工期不断的被缩短,加强计划管理非常必要。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动,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事故的存在就会耽误工程进度,延长工期,增加工程成本。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施工有指导作用,工程管理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进度计划管理来进行的。
(1)工程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业主对于工期、人员、物资等供应条件,按照正常的施工顺序和原则,用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是网络图)确定整个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关系。根据施工经验总结和国家相关规定,可以得知,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目标和内容:①弄清工程的总预算,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配各个分项工程的预算,同时,计算各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②计算工程量,计算时间定额。如果施工企业已经实现编制好了工程的产量定额,则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不能盲目套用。③确定分项工程的劳动量,根据劳动量情况计划和分配物资以及工作人员,然后计算施工天数。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工程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施工企业对施工信息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施工信息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个分项工程和负责人的责任,要求每天都有专人对具体的施工情况,如工期、工作量、机械使用量、物资使用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制作成报表的形式,然后录入计算机。这样不仅能够减轻项目管理层的工作压力,方便他们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展,还能够通过日积月累,形成分项工程和各个部门的工料消耗及施工功效的综合记录。
(3)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加强对施工工程的管理是为了保证施工工程顺利开展,保证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工程目标。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开展例行活动,同时在国家和地方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内部法规。首先,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施工全过程的各项工程的开展。其次,对工程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2.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利益需要强化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工程的两大主题,安全与质量都是工程的灵魂,同时,安全管理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工程频繁的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时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强化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一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是在对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减少不安全事故和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衡量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质量管理,缩短工期,提高工程的总体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想方设法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人才,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使企业获得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济利益对于施工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蒋云辉 单位:黔东南州众诚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管理工作,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它涉及施工的方方面面,与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但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正视并解决。
一、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分析
第一,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伴随着房屋建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人们与建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今社会,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安全性、美观度、设计感的并重,这给房屋建筑工作者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名誉,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而言,必须将关注点放在质量、进度、安全这三个方面,而质量在这三者之中处于优秀地位。在追求进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质量,而质量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安全,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在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通过对环节的严格监督和管理,避免因为环节的质量问题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造成影响,节约了施工材料,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顺利高质地完成工程任务,进而树立企业的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为企业赢得市场,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第三,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各大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住房压力也是有增无减。在这一背景之下,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还可以通过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房屋建筑施工人员质量规范意识不足,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然而,在实际中,普遍存在着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规范意识不足的情况。他们尚未树立起质量规范意识,对质量认识不清,并没有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质量问题或者不规范的情况视而不见,这给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对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质量制定了相关标准,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人员对这些标准不熟悉或不理解,并没有在工作中认真践行这些标准,导致这些标准形同虚设。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质量规范意识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进而危及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第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有不足,有关的质量规范有待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现今,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必须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未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导致建筑质量管理行业的一些情况得不到改善。此外,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制中,由于只看规范中质量评定标准的不明确,使得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参照,使得管理工作中无据可依,影响到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在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安排上存在不合理性。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包含很多方面,涉及所有的施工环节。例如,施工材料管理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然而在实际中,这一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建筑材料的购入检查、存放条件等方面没有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筑材料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种安排上的不合理性将会给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第四,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缺乏监督保证。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实际中质量管理工作的严格程度大大缩水,一些质量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此外,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如果单凭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可能扫除所有的质量隐患,只有通过监督,协助管理人员排除质量隐患,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
三、做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首先,提升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规范意识,使得他们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真正践行质量标准。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规范意识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质量管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质量规范意识,才能够真正落实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例如,可以通过加强对管理工作者的质量规范意识培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在管理工作者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与此同时,质量管理工作者还要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熟悉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进而用这些标准来指导实践工作,真正将国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落实到实处。质量管理人员只有提升质量规范意识、熟知质量标准,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其次,建立健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有关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质量规范进行。通过建立健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体系和程序开展工作,使得管理工作能够按照质量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进而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此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必然包括相关规章制度的监理,这样就可以使得具体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进而依据规章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细节、具体到个人,推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明确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并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施工的方方面面,必须要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保障工作能够落实到每个环节。拿建筑材料方面的质量管理而言,既要做好建筑材料购入的质量审查工作,对购入的施工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测;又要安排专人负责建筑材料的存放和保管工作,确保建筑材料有一个良好的存放环境,避免建筑材料因存放不当使得质量发生减损。最后,做好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要确保房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必须要加强对质量管理的监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要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在施工之前,要检查施工准备是否已经到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环节、施工行为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予以纠正,避免因问题的存在对后面工程进展造成不利影响这类情况的出现;在施工完成之后,也要对建成的房屋建筑进行质量检查,在质量检查无误之后再投入实际使用。此外,还可以积极运用建筑施工领域的先进技术,以技术为动力,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建筑施工领域,因此,可以借助于技术的力量,用技术来保障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例如,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检测技术,做好项目和材料质量的检测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进,用日益提升的技术来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将技术创新贯穿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始终。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工作人员技术知识的培养,不仅使得他们能够在管理工作中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先进技术,还能够根据实际不断改进技术,使有关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四、结语
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确保建筑的质量水平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结合实际,不断对质量管理工作作出改进,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周增荣 单位:上海真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在建筑施工中实施质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增强培训。不断强化培训工作,制定不定期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方案,尽可能多的给施工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招聘施工质量管理者时,要遵循择优录取原则,对应聘者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及工作经验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一旦通过,就要进行岗前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施工人员定期培训,通过会议、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施工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建筑法规及技术操作技能。
2加强对设计阶段图纸的管理
设计图纸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对设计图纸质量的控制,研究图纸设计意图,审查图纸是否合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和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及时改正,避免后续出现设计变更问题。
3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建立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施工中每个环节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要对施工质量不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要讲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技术方案,进行返工,确保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成套的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中遇到的重难点施工技术研究,并对新工艺、新技术展开研究,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施工中各环节技术要求进行明确,引进先进性的技术,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4加强对物资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提供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因此,加强对建筑物资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编制施工材料采购计划,安排专人审核供货商产品合格证书等资料。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对物资采购、验收的全程进行质量监控,并建立品质监察机制,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检测人员要严格检测,对于不达标的材料,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处理。
5强化质量监控工作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要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对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材料、设备及半成品等都要进行严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等问题,要请专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为避免建筑出现渗漏问题,要加强对防水材料质量的管理,确保施工技术满足要求,对屋面和墙体质量要加强控制。在施工中,结合材料的差异、环境的差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二、结语
建筑项目的增多,对施工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及设计等方面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材料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郭树理 单位:陕西永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
建筑房建工程本身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受周边环境影响程度高等特点,这就使得房建施工会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房建工程的质量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施工材料、施工中所使用的器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此外,施工过程中所实行的管理制度,也会对房建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也就说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施工的质量有所影响。要想保证房建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对建筑房建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做到切实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是房建工程的主要发出者,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中重要影响。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施工技术骨干、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他们所组成的这个人际关系网,共同作用于房建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所有参与房建施工的人员,都必须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2.2材料因素
建筑房建施工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种类繁多的材料,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施工的强度、刚度、抗震性以及施工功能,并同时会对产品的耐久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应派专业的选购人员进行材料的采购,并且要到正规厂家选择优质材料。
2.3方法因素
科学的施工技术,将会引导房建施工进入高质量的轨道。施工中的方法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以及组织措施等等。不恰当的施工技术必定会导致工期的拖欠,增加施工的成本。因此,在施工方法的选用上,一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并综合考虑管理、技术、组织和成本等因素,最终敲定符合施工特点的最佳施工方法。
3保证建筑房建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房建项目责任制
建筑房建施工中建立形式有效的项目责任制,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手段,由于房屋建筑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工程量,并且它还包含着层级形式的承包关系。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项目负责人要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将施工的总体进行分解,保证每一个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都有着明确的施工目标。而对于项目较为复杂的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设立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点。此外,还要规定各部门对施工计划有详细的书面说明。这样一来,不仅建筑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任务,而且能够实现工程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3.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建筑房建工程的监督机制,是维护房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避免由于较差的工程引起的安全事故,必须建立起强硬的监管机制,并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
3.3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建筑房价工程的不断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而这些新技术的更新和应用,同时也将推动建筑工程新的进步,促使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地采用各种施工措施,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实现工程施工的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此外,新技术的使用,也将有利于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工程施工的可靠性提高到新的水平之上。就目前来说,我国房建中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有,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新技术、建筑技能新技术等等。另外,房建单位也应当积极鼓励施工单位使用新技术,这是提高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3.4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在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都来自于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显而易见,与专业的技术人员相比,这些人员的在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上都非常欠缺,而且他们的流动性很大,这就无法是项目施工的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要加强各级人员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教育上的培训,以保证他们在面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至于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才能将房建工程的质量提高到新的档次。
3.5强化单位管理协作
建筑房建工程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它繁多的施工技术、工艺等方法上,还体现在它的施工中需要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交叉作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施工的企业必须对工程中的各个衔接的环节和项目,紧向融洽的连接,而这项工作的完成,就需要施工企业协调好各单位的关系,使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机制,达到共同把关工程质量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设计不够规范、规则尚未明确的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合理处理项目中的问题。此外,对于施工中的交叉项目、特殊施工,要进行有重点的管理,并要将施工工序、施工部门的管理放在关键性的位置上。与此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技术人员的交替休息,以实现规定期限内的工程竣工。
3.6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房建工程的斜屋面施工是,也可采取店面的支模方式,并要同时对浇筑时的混凝土进行及时的振捣,这样就能提高斜屋面的承受力。对于房建工程柱模板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上,可以采用融合坚固性较强的材料一起对水泥桩进行浇筑,这样就能避免出现裂缝现象。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将向着更专业、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质量的竞争。因此,为了保持自身发展的优势地位,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建筑房建必须狠抓质量问题,加强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建设,以保障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作者:郁会强单位: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探究民用建筑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1)施工方面的人为因素
由于各建筑行业人流量大,新工众多,还有一部分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进入建筑行业,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队伍鱼龙混杂。这一行业的特点直接导致培训工作无法与人员变动情况达成一致,甚至有很多技术工作人员的本身技术以及个人素养水平偏低,不坦白自己的个人技术,没有按照施工工序操作以及施工。除此之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节省开支,不顾社会及民众安危,雇佣对技术操作不专业的工人管理工地,造成安全隐患。在建立一个管理体系时,不但没有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方案,导致各工序之间的施工质量粗糙,当后续工序不能顺利完成时,相关人员不但不如实相报,反而蓄意隐瞒,从而施工质量风险进一步加大。
(2)选用材料的偷工减料
材料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原材料石子、沙子、水泥的质量问题,门、窗、油漆等材料种类的选择不当,质地不过关,都对施工的质量有致命打击。倘若刚竣工的建筑外墙,由于钱财方面的节省而选用低劣产品,在墙漆施工时偷工减料,那么建筑物外墙便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落、毁色等状况。若饰面砖在砖施工时发现空鼓现象,但施工人员并未引起重视,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更有可能导致外墙渗水,或出现本可以避免的结构裂缝。材料及其质量的低劣是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普遍现象,其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堪想象。
(3)设计方面的问题
不少单位为了接到工程而一味地迎合开发商,在设计上过于简单化,不考虑设计的实用性,理当设计防水的地方不设计防水,理应放钢筋的地方不放钢筋等现象,又或某些不懂技术以及设计规范方面的人员设计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施工图,例如在对建筑地面进行处理时,预制空心板上先抹平然后做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大多数容易有裂纹。
(4)厂地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
施工场地监督的不到位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罪魁祸首。某些监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不符合一系列要求,普遍存在施工场地无人查岗的现象;对材料的偷工减料视而不见或者是尚未进行严格的审查,更没有分批、分部分地对工程进行质检验收,就直接进入下道工序,缺乏工作责任感,没有专业素养,这也是造成建筑施工一个非常大的质量隐患。
2解决并且执行建筑质量问题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有关部门的管理制度
从国家和人民还有财产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当借鉴各国各省以及各地区已经成熟或者完善的体系,先找到问题所在,进一步明确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制定、细化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规范,颁布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则并且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质量的问题,为有关质检部门奠定结实完备的法律基础。还可以将建筑管理工作纳入国家的法律体系。对建筑管理的刻意疏忽现象采取法律的手段,从而形成良性的、真正为人民百姓着想的建筑管理法律体系。必要时还可采取加分扣分的管理制度,细化有关部门及单位的职责,更好地做好质检工作。
(2)重点把关材料、制品、设备
材料使用之前应该遵守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对于生产产家不明确、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以及设备不予使用并且打压、举报,对一些新出来的品牌,或者地方上私自生产出来的品牌,更要严格进行检验,慎重选择。同时还可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质量的产品、品牌流入市场。
(3)创造新技术
借鉴一些优秀的建筑,各国各省的优异技术加以创新。结合知识创造新的工艺、装备,采用优秀的新型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营造出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在牢固的技术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保证从开工到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创新的同时也应保证人民及财产的安危,为高质量的建筑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4)验收以及质量问题的处理
当建筑进行到验收阶段,质检部门在验收工程质量时如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最有效的补救措施。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相应材料进行验收,组织自检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5)严格选人,要求资质
施工员是基层的技术组织管理者,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因此,选用施工人员时要有特定的要求,不采用未经培训的人员或本身技术以及个人素养水平偏低的工作人员。施工人员要懂得施工工艺、工序报验等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精神。在建筑施工的准备初期,应当充分做好开工的准备,初步审核图纸及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全面考虑最后阶段的补救措施,并深入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上的问题。此外,施工人员还应熟悉施工材料的使用性能并严格把好质量关,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帆 单位: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招标分公司
1ITP概述
1.1ITP的组成
1.1.1先决开启条件
先决开启条件是开始一项工作应完成的准备工作。如果准备工作足够充分,则先决开启条件满足,可以开始进行工作,否则一项工作不应进行。针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先决开启条件即对应于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施工准备工作的完成。针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将建筑施工先决开启条件设计为8项。先决开启条件检验的施工准备工作由施工单位完成,监理与建设单位应按照ITP先决开启条件进行检查核实。当8项条件全部满足后,施工项目才可以开启。同时,核实检查的人员须在表格上签上名字和检查时间。先决条件是后续的质量保证,也是在开工之前所作的最后一次系统性检查,以验证施工准备工作是否遵循与落实了质量管理要求。
1.1.2工序检查
工序检查过程是对ITP项目的实施工序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工作,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对应着施工过程,也是ITP质量检验的主体部分。在工序检查过程中,需要将整个施工项目分解成为详细的施工工序,这些工序称为检验控制点,由质量检查参与各方共同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查。由于各参与方对不同的工序具有不同的质量责任,故将质量工序检查责任分为4种。
(1)见证点(W)。到达某一工序时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见证检查。如相关方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施工方自检合格后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
(2)停工待检点(H)。到达某重要工序时,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见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未验证消点,后道工序不可以开始。
(3)旁站点(S)。对特殊或关键过程,必须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督。相关方未到现场,该工序不得施工。
(4)文件审核点(R)。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后必须形成记录,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文件审核。目ITP工序检查表。
1.1.3封闭验收
封闭验收是针对一个ITP项目的质量检验进行最后的支持续性文件情况、前两阶段的验收消点结果等进行检查,ITP项目需要满足如下4个条件才能封闭:所有的工程都已完工;所有的整改要求都已处理并关闭;所有文档完整、准确、清晰,记录的事项具有可追溯性;所有的检查点都已签字消点。检查合格后,此项ITP项目的质量检验完成。针对建筑施工项目,由施工单位主导此项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完成所有封闭条件,通知监理、建设单位共同检查确认。检查人员需在ITP封闭表格中签字释放控制点。
1.2ITP的特点分析
(1)ITP质量管理具有目前施工质量管理已经具有的优点。目前的施工质量管理都是按照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进行,尽量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同样地,ITP也具有先决开启条件、工序检查和封闭验收的质量检查过程,具有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特点。目前的质量管理针对施工工序设置控制点,但不进行工序位置明确说明。ITP的质量管理过程,也需要将ITP项目分解成为详细的施工工序,由质量检查参与方对工序进行检查。因而ITP同样具有细化检验的功能。目前的质量管理方法中,三级控制计划方法基本能反映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各方的职责。ITP质量管理在工序检查过程中,区分了不同质量参与方的质量职责,也可以完成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责任划分。
(2)ITP施工质量管理还具备独有的自身优势。ITP施工质量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众多工序分别编号,分别检验。这弥补了以往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工序进行概括性描述的模糊性缺陷,改善了质量管理计划与控制粗放的问题。按照ITP文件内容,可以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点的逐点消除,执行力较强,也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条件。ITP施工质量管理还使得三级控制计划方法的质量责任明确到了具体的施工工序。
2基于ITP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本文利用ITP质量管理的优势,设计了基于ITP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此方法根据ITP质量管理实施程序,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进行ITP支持调整。
2.1工程切分与控制点制定
一般的ITP质量管理需要将大型项目进行项目分解,分解得到的小型项目称为ITP项目,管理过程针对各小型ITP项目进行。针对建筑施工,也需要将建筑施工整个复杂的过程进行切分,分解成为便于进行ITP质量管理的施工过程。如同通常的施工过程,切分得到的小型工程也有施工准备、施工和竣工验收,分别对应着先决开启条件、工艺过程和封闭验收。将建筑施工项目切分的小型工程与ITP质量管理对应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切分工程时,切分的小型工程范围应符合现场实际和工序进展,方便过程验收,易于操作。同时,为有利于先决条件的准备和开启,以及最后资料的整理归档,小型工程不能持续时间过长,应能在合适的时间内完工,ITP应能及时关闭。在一般的建筑施工项目工程切分时,将施工段作为工程切分的一个依据。在完成了工程切分之后,针对每个小型工程进行控制点的制定,即确定小型工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施工工序。质量检查工序的确定需要结合目前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一系列国家建筑质量标准,并且由建筑参与各方一起商议确定,示出了ITP工序需要检查的部分项目。
2.2ITP执行流程模型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项目特点进行工程切分与ITP控制点制定,递交监理审核;监理审核完毕后递交建设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审核完毕后返回施工单位出版正式的ITP供各单位审批确认。施工单位最先初步制定的ITP文件是为P(prepare)版,各单位审批同意的ITP文件为A(authentic)版。A版ITP文件经过先决开启条件的验证才可以开工。施工单位需完成开启条件,经过自己相关人员核实,之后再申请监理、建设单位现场验证。各单位检查通过、相关人员签字后进入执行阶段。批准开工的ITP即为O(open)版。先决开启程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在完成一个小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向质量其他参与方发放控制点通知,质量参与各方需要按照A版的ITP文件进行施工工序检查和各控制点的检查消点工作。当一个ITP小型项目完成了所有的控制点消点工作后,由施工单位主导,邀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ITP工程封闭验收。
3实施案例分析
案例工程为天津市某普通钢筋混凝土建筑项目。在此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运用了ITP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得到了较优的质量结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质量合格率分析
ITP质量管理将特定的施工工序作为质量控制点,并明确了各控制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种类,这改变了以往质量计划较为粗放的情况。同时,ITP计划是针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验收3个阶段进行验收,完整地体现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思想,进而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的比较。由此可知,案例项目各月的分部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高于未实施ITP的项目。
3.2进度与费用分析
由于在先决开启条件的验收过程中,各方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准备工作的不足之处,督促施工单位完善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施工准备不足而引起返工进度耽误和费用投入。以案例项目1号标段钢筋加工、钢筋安装工序为例,此项目在工序在实施过程中明显减少了返工现象,减少了因返工而耽误进度的现象。将此工序整个过程进行人、材、机总成本加和计算,得到此工序的总成本。将总费用与由公司以往承建的同类项目的钢筋加工与安装工序总成本进行同体量折算比较,发现此案例工程减少了人工费15.97万元、材料费5.2万元、机械费13.8万元,共计34.97万元。由分析得到,这些节约的成本大多来自于减少的返工过程。
3.3ITP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案例项目ITP实施中,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承包商缺乏驱动力。对此,应在合同中约定激励措施,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形成推荐性的ITP管理标准,引导企业采用ITP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二是传统管理习惯的惰性。对此,应在ITP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和培训,并将绩效考核与ITP管理挂钩;三是资料后补影响了ITP优势的发挥。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并采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场数据录入的问题。
4结语
为了解决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计划粗略、控制粗放的问题,本文将ITP引入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本文根据ITP实施的过程,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设计了一个基于ITP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案例工程的分析,发现此质量管理方法在质量计划与控制方面表现良好,显著地改善了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研究发现,ITP可普遍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是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基于ITP质量管理方法的实施,施工单位是执行主导。较高的施工单位参与积极性是此质量管理方法的保证,如何保证施工方的参与积极性是这项研究的后续方向。
作者:王继华刘涛裴正广王俊强郭志绥单位: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部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以及工艺
1.1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工作面位置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就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导致了安全管理和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准备工作、测量和放羊工作、模板架立工作、埋件的安装工作、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工作以及拆模和消缺等几个反面的工作。从这些门类繁杂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其工作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其对能源的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对这些工作进行重视。
1.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序
建筑成品的易损性是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一个主要特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后一个建筑成品需要采用前一个建筑成品作为建筑施工的场地和支架,因此,混凝土建筑成品的质量在某种程度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就导致了前一个建筑成品在完成后面的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之后,在内部就会形成隐蔽工程,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导致其中存在严重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还受到了其他直接和间接因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的加大了监督人员的工作难度,给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很多安全因素。
2、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2.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积极的利用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各项管理方法和理论,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并保证施工的各项环节都是安全的有保障的。因此,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整个混凝土施工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作为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内容的重要性。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
就目前的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的项目工程其安全隐患都是出现于隐蔽工程中。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以及对施工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容易被监督管理人员发现的不规范的施工环节。为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在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企业输送更多新型的施工人员。
2.3混凝土施工的安全管理原则
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是整个项目工程根本追求。保证施工安全能够切实的促进施工的进度,同时施工安全也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施工工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很多项目工程逐渐的复杂化和大型化。这行项目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降低了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能。为此,在进行日常管理工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明确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2.4混凝土工程的组织设计理念
对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来说,同一个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材料以及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具,但是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争取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完成整个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说的是建筑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这个方案具有促进整个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和提高施工技术的作用,是现场施工的重要指导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执行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层层把关,经过多方的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对建筑项目进行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建筑项目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监督和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高自身管理效率的同时切实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作者:高飞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工程材料,工程人员,施工顺序等的质量控制和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施工质量的提高,不是某一方就能单独完成的,需要所有工程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执行
0引言
纵观这些年民用建筑的质量问题,例如“上海在建13层住宅楼倒塌”、“成都歪歪楼”等,让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工程质量。而作为工程承建方的施工单位,首当其冲地吸引了绝大部分人的关注。
1施工质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1.1工程材料
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性状、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严加查验,不能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做好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在材料的存放方面:要根据材料的性质,由专人进行保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有相应的预案存档。
同时应做好材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每种材料的供应商,验收人员,存放地址,存放环境,使用情况等做好记录,使得领导对每种工程材料的具体情况能够一清二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
1.2施工人员
要保证能正确的指导技术工作业,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熟记相应的规范,并能正确理解它,同时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明确的方案可以提出。对技术工的作业情况和工程进度,要有准确的了解。技术资料的完善,也应本着从实从准的心态进行,切勿弄虚作假。
对于技术工,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是首要目标。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技术工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于一些平常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尽量做到能自己解决。
1.3责权明确
目前出现的众多工程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施工现场责权不明造成的。要想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必须明确责权,每个人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领导没有具体另外安排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工作。这对工地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用人唯亲,要因材善用,具体人安排到具体的岗位上,责权分清。
1.4工序
一个成功的建筑肯定是依据科学的工序进行的。很多劣质工程的产生都是由不合理的工序引起的,盲目抢进度,不按合理的工序进行,只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是直接倒塌。因此,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①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②对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是指对保证工序活动科学合理进行的若干因素的监控。具体包括对人的监控,对材料的监控以及对施工机械的监控等。同时,还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施工组织方案的调整工作要及时跟上,以免盲目施工,影响工期。
2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2.1工程参与各方的关系协调
一个成功的建筑,绝不是哪个人或哪单独一方的成就,是所有人共同创造了它。所以工程各方应多展开交流,正确认识彼此间的关系。重庆某居民楼盘,在5.12地震发生时,17楼以上的楼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有的裂缝甚至达到3cm。居民楼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允许的。至于到底是施工方还是设计方或是监理方的责任,一时间也不得而知。但是造成的影响肯定是很恶劣的。设计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设计,施工方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监理严格按照监理手册执行,遇到特殊情况,三方一起探讨解决,是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的。个别工地有以下情况发生:设计单位和开发商相互勾结,降低设计标准,不完全按相应的规范设计,监理方对此也熟视无睹,质检部门也收受贿赂,大开方便之门,到最后,受骗的是房子的业主。我们对这种工程方之间彼此“和谐关系”要坚决抵制。我们需要的是合法的,合理的,公开的,真正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保障彼此长期的利益。
2.2安全管理
人员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工程的安全更重要。一旦工地上发生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在施工人员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给予施工人员相应必备品。
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设置栅栏,划定施工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即便做好了这些防护措施,还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周围巡查,及时排除因非工程人员不按要求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险情发生。
2.3培训工作
为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上述几点外,对工程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施工单位一味只顾产值,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公司成本也是一种节约。
2.4管理制度的执行
现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管理制度的执行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总之,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由于社会影响大,因此要格外注重施工质量。以达到指导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合格与否,换句话说就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不符合质量指标的建筑工程不能够投入使用,不仅浪费成本,给公私财物及人身安全带来隐患,更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必须严把关、严落实、严监督,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质量监管
1.问题
新时代下,我国坚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国内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日益严格,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尽管如此,我国相关的管控体制因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存在许多漏洞不够尽善尽美,体制漏洞则往往被不法施工单位加以利用,使得监管出现难题,或是部分施工单位抱有侥幸心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仍然不重视,致使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下面作者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切入点,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详述。
1.1建筑工程施工预备阶段存在质量管控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预备阶段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预备和施工材料的预备,简称人力与物力的准备。人力问题一般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确定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是任人唯亲,不能公正选拔,不注重负责人的能力,走关系走后门者实为常见,致使选出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往往关系有余、能力不足,这从一开始就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其次建筑施工人员普遍学历不高,质量意识不够或是欠缺专业知识,而施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注重人员配备的重要性,不会就施工质量问题为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此一来施工人员大多不存在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施工意识。物力方面一般是指设备、材料的准备,一般表现为材料采购环节没有严格把关,不按照设计要求或监理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科学采购,使得采购准备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施工所需的材料采购完成后不按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保管或是进入施工场地之前没有进行规定的质量检验,甚至出现质检不合格或者未经过质检便已进入施工场地的情况[1]。
1.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管控问题
该阶段是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如果该阶段未能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即使施工准备与施工收尾阶段的工作做的很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目前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员问题、方法问题以及施工机械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大多出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2.1人员管理问题
项目负责人靠关系而非实力上位,实际管理能力值得怀疑,若是一意孤行不听取他人意见,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多数读书少,知识面狭窄,不存在施工质量的工作意识,甚至会出现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以牺牲施工质量为代价的情况。另外,施工团队中拥有纯熟施工知识和技术的人员较少,对项目施工难度大或者精准度要求高德项目难以拿下或施工完成。
1.2.2施工方法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重视施工质量问题,一味地加班加点完成工程,达到缩短工期节省成本的目的,但是欲速则不达,过快的施工速度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对于某些小型工程,社会及相关单位关注度较低,一旦出现监管空缺,容易导致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或者项目负责人为一己私利而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设计标准等等情况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施工单位或负责人没有将施工安全意识牢记在心。
1.2.3施工设备问题
施工设备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械工具,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的,当新型设备出现在施工中,而施工人员却不懂得如何科学使用,要么放置不用导致资源极大浪费,要么使用率过于频繁导致机械超过工作负荷,这些都不利于施工设备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除此之外,还有项目负责人在选购施工设备时不理性科学,盲目选购,致使不符合本次项目工程施工的设备进入施工阶段,应当选购的设备却未能进入施工场地提供服务,若强行使用不合适的设备就会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隐患。
2.控制措施
2.1建筑工程施工预备阶段的质量管控工作
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在预备阶段就要开始做好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首先,科学用人。通过竞争机制将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项目管理团队纳入考虑范围,进行管理方案的优先选择,并从这些优秀的管理团队中选择最适合担任管理的团队,委以重任。这样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团队的素质等各方面条件达到最好的状态,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证;其次,组织培训。针对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符合本次工程施工的专业培训和施工质量安全意识培训,并建立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的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正确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也是其本身具备相应的技术技巧和知识能够胜任本次施工工作;最后,健全管理制度。此处所说的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施工预备阶段中原材料的管理制度,分别从采购、质检、保管三个方面着手。由专业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按照建筑工程设计要求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必须由监理单位委派人员或者相关质检机关的人员进行严格质检,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由专门的保管人员进行登记保护,确保保管方法确实符合保管规范。
2.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工作
第一,细化施工质量。细化和明确每个施工环节和部分必须达到的施工质量要求,并将相关要求与规范以文字或图案形式公示于施工中的醒目位置。第二,重视已完成部分的保护。因为建筑工程的大型性,在施工过程中先期已经完成的项目部分应当注重保护,使其不受后续施工的影响和破坏。第三,遵守施工规范。不管是项目负责人或者普通的施工人员都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或施工标准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则要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施工人员不得为减少施工时间而省略规范中要求的施工步骤,项目负责人也绝不能为缩短工期要求施工人员不按规范施工,反之在发现施工人员不依规办事时必须予以指出,令其改正。第四,科学利用建筑设备。科学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设备,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的投入,也能够为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带来应有的保障。第五,工程验收严格规范。建筑工程的工程验收不仅包括整体验收,也包括中期验收,不管何种形式的验收,验收人员都应当严格根据相关桂发进行,特别在中期验收工作中更加要细致认真,如此才不会出现中期验收合格,整体验收却不合格导致整体工程需要推倒重来的情况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分繁杂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必不可少,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都要有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识,切实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作者:韩碧浩 单位: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存居住质量和水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就此进行了总结探讨,并相应地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策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房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依旧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当前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无疑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1]。
1.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进入了转型阶段,集约型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粗放型,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2]。由于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漏洞,政企之间的界限不明确。政府执法部门对执法监督力度不到位,导致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目标不明确,没有采用科学的质量评定方法。总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尽规范[3]。
1.2房屋建筑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足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责任管理和质量意识淡薄。这无疑极大地限制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对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但有很大一部分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管理理念的缺失,没有遵循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4]。还存在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导致房屋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1.3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中的现场监督工作与控制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房屋建筑的施工现场工作管理工作力度如果不到位,那么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将无法深入落实。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彻底将施工现场的隐患全部清除,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的提高[5]。施工现场的监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但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现场的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现场的监督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2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策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势必会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现场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2.1健全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个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了的保障,大大提升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模式水平。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施工问题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做好后续的处理和检验,做好自己的质量管理本分,规范质量管理统计报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者应该落实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并同相关的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进行结合,不断健全完善施工质量体系,提升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6]。
2.2提升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决定其质量管理模式和行为。牢牢树立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施工单位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升其管理模式和方法,强化质量管理意识,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模式必定会在工程项目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同时,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提升其施工技术。只有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素质的提升才能保障施工质量。高素质的施工人员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必定会提高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质量问题[7]。
2.3落实施工材料与技术管理措施
施工材料质量事关施工后续的质量,如果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不好,那么后续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牢牢把握好施工材料关,对其进行全面检控。健全完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落实科学的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方法。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报验工作,检验相关作业证。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网路信息技术对所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进行规范的管理,建立相关的资料数据库,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方法实现对材料以及设备的管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便利。
2.4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控制力度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牢牢把控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大局,落实相关管理举措。房建工程项目从施工前、施工中到施工后的相应阶段都必须采取施工管理措施。首先,在施工前,首先应该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科学规划管理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现场的施工结构实体进行质量监测。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不能为了赶工期采取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完善现场的监督管理体制。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其整体素质,如果发现现场存在违规操作的施工行为,责令尽快实施整改,否则不得继续施工,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同步。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完成施工质量目标,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和信誉。
3结束语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力度,规范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作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就此展开了简要的阐述,希望能给房屋施工质量的管控尽微薄之力。
作者:韩雪峰 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第十三项目管理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利用出现紧张现象,为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建筑物向高层施工方向发展,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方式。但是高层建筑施工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文本就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施工前期准备措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做简要探讨,力求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管理措施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住房的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也要跟上步伐,伴随着人们更多地涌进城市,土地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城市土地本来有限,人口增多更是构成土地危机,高层建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贡献重大。如今不管是商场、酒店还是居民区,大都是高层的建筑模式。但是高层建筑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程,而且施工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这就需要做好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做好对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掌握,是提高高层建筑质量可靠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越高、层数越多、规模越大,安全系数就会越小。高层建筑可以当做办公场所,住宅区和商业区一般也会采用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较普通民房复杂的多,需要施工单位具有较高的技术条件和水平。
1.1高层建筑施工所需时间长,建设成本高
高层建筑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因为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重量大,因此,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谨慎,施工技术的水平也要先进,施工时间尽量充足,三个条件都具备,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高层建筑是一个大工程,虽然占地面积减小了,但是对材料的质量、建设技术等要求都提高了,因此建设成本相应的有所提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筑商需要对建设预算做好详细的规划,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成本[1]。
1.2高层建筑需要较深的地基设置,加大了施工难度
为了减少占地面积,高层建筑必须在建筑的高度上做文章,因此整个建筑的质量都会压在底层上。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就要把地基打深打稳。最近几年,地震是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地基打深还会有预防地震等灾害的作用。地下室是高层建筑中都会设置的,地基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问题,这都加大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
1.3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就是高度比较高,但是越往高处,风速增加、温度降低,这是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自然因素,此外建筑物的形状是否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的质量,外界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加大了施工难度。再加上高层建筑需要在高处作业,机械设备不能再那么高的地方使用,另外,季节、天气等变化,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更加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2.1考察施工地点,做好地质监测
对施工地点的考察是施工的第一步,一般采取取样调查的方式,对地下土层、岩层和水层的度数都做到测量,并确保参数的精确度。高层建筑要修筑的高度、选用的材料等都是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地质监测需要施工单位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这项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2制定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是施工的蓝本,高层建筑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按照方案完成的,因此,设计方案是否完善合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设计方案制定出来以后,还要经过不断地实践认证,确保方案细节的完善,才能投放到建筑工程中使用。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施工单位必要时需要聘请专门人员设计,设计图纸完成后还要交于审查部门审查,确保无误后再投入设计中来[2]。
3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3.1选择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水泥、钢筋、沙子、石料等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建筑材料,需要材料检验部门的严格要求和检验人员的认真负责,决不能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效益,而选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样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定期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3.2选择施工设备
一般情况下,工程单位会与施工单位约定完成时间,时间到期就会进行验收工作。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工作,施工单位就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为了减小压力,工作效率是关键,先进的施工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首选,例如打夯机、水泥搅拌机等,既能提高施工质量,也能加快工程进度。
4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
4.1提高施工测量精确度
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来说,高层建筑施工对精确度的要求很高。虽然设计方案完成很好,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过高,精确度难以掌握,在施工中不免出现移位、偏差等情况,但是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又是必须要保证的,因此必须提高施工测量精度。轴线、高线是确保垂直度的关键因素。轴线需要使用经纬仪和测光仪来完成,标高线的定位比较简单,每一层上凿开四个洞就可以完成。但是施工过程中的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基准高点的准确性,例如浇筑和加膜,这就需要多次核实,最好是使用水准仪测量,精确度比较高。
4.2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合理使用
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建筑物质量,材料的选择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在使用上有讲究[3]。混凝土的强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强度过高容易断裂,强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离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钢筋在建筑施工中起着支撑力的作用,建筑强度越大,相应的钢筋强度就需要加大,钢筋的作用在中个建筑中至关重要,绝对不能使用其他材料加以代替,否则后果不敢设想。
4.3处理好高层建筑裂缝情况
在高层建筑物中,裂缝情况很容易出现,原因多种多样,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有。但是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过大引起的。水泥在加水过程中会有热量释放,而且热度较高,这就引起混凝土温度变高,热胀冷缩原理最终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现象。墙体裂缝不仅在外部有碍观瞻,重要的是建筑物的耐用性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选用热量释放较少的水泥材料,也可适当地加入少量缓凝剂,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现象出现频率。
5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力度
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力度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建筑工程是一个集体项目,服从管理是施工人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这就需要管理者训练施工人员严格听从指挥,确保按照施工方案一步步进行工程建设。此外,技术水准是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高层建筑施工是否顺利完成,工程质量是否可以得到保障,都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相关。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只有做到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和敬仰,才能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4]。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做到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不但需要做好前期工作,材料和设备选择,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测量,提高施工技术,加强人员管理,总而言之,就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高层建筑进行管理和控制,把好质量这一关。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少的因素,为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必须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继续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作者:石书羽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质量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然而很多建设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建筑施工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只追求施工速度而牺牲施工质量,造成很多工程项目达不到使用要求,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浪费。
1.2部分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会雇佣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比较匮乏的施工人员。与此同时,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不高,缺乏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的了解,更不注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不能有序展开,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1.3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施工原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物资基础,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就会给整个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当前有些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通过采购原材料获得回扣,对原材料的质量没有做到严格把关,使得大批劣质材料涌入建筑工地,给施工质量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1.4施工机械设备老化
施工机械设备老化的问题是我国各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一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即使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现设备老化的问题,也不予以重视而是继续使用,这样一旦设备老化程度严重甚至不能再投入施工,就回家迫使施工中断,拖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
2.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策略
2.1提升工作人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各施工单位要提升所以工作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施工单位的领导层以及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定期参加施工质量管理培训,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树立预控为主的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要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及时关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施工单位的领导层还可以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制度,让施工质量管理更加标准化。
2.2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优化人员配置
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考核制度。施工单位在雇佣施工人员过程中要根据岗位要求雇佣专业技术人员,让施工人员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此外,在对工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还要着力培养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帮助他们树立按照质量标准以及操作流程施工的法制观念。
2.3加强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以及进场后的验收、复检工作。对于原材料的购买要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具体供应商,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严禁采购员在采买过程中谋取私利,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对采购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品质,提高他们鉴别材料质量的水平。要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证、有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供应商还要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在原材料进场后要继续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验证原材料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之后对于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要做好储存、保管工作。
2.4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更新工作,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时监督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老化并且无法维修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换。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要及时检查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作中是否存在问题。要鼓励施工人员提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隐患,要为一线工作者提供献言献策的平台。同时对于工人提出的问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予以足够重视,要及时解决问题,对提出良好建议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及时记录工程质量抽检情况、工程设计变更情况以及不合格工程的整改情况。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走到最基础的工作人员中去,要多参加工地例会,要广泛听取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的质量管理情况,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
3.总结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建筑施工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各施工单位要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要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要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科技含量。要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把好施工质量关,真正打造民心工程。
作者:徐瑞红 单位:濮阳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摘要】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在施工上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针对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出发展开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方法:落实质量管理;扩展质量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加强人员培训。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问题;措施方法
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逐渐涌现,目前已经成为应对城市人口增长和用地面积缩减的有效方法。高层建筑的增加,意味着建筑物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出现了增长,建筑物自身的性能作用也必须更加多样,质量等级也要更高。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在质量管理这个方面予以加强,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1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问题
1.1质量管理的落实不到位
从目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来看,其落实情况并不是很好,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质量管理缺失的问题。从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来说,其涉及到了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等多个不同的方面。目前在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组织等方面,质量管理落实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在施工过程、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却出现了不到位的情况,从而使得施工过程和技术工艺存在问题,最终引发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配比设计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直接决定了用于施工的混凝土的质量水平。但是目前在配比设计上就存在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混凝土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强度下降等等,导致高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出现裂缝的质量问题。
1.2质量管理的控制不全面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其中不少方面都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比如三线控制,就是在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这三类线上的控制,做好控制工作才能保证对应的施工活动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并不全面,即有些部分实现了施工质量管理,而有些部分并未实现质量管理,这就使得质量管理出现了不全面的问题。再比如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上,往往只是注重了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质量控制,却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没有对设备操作者的施工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如此就可能导致因为操作者操作失误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1.3施工质量管理模式较局限
从施工质量管理这一工作的性质上来说,其是经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依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这是一种表面化的施工质量管理,也较为局限化。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质量管理并不单纯是管理人员的事务,其更是施工人员、施工班组以及施工单位的整体责任。从施工活动本质来说,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就具有直接的关系和责任。所以,施工人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这一责任关系,从而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中。然而当前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人员仅仅是被管理对象,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质量管控作用,降低了工作效果。
1.4施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从目前建筑工程的行业发展来看,施工管理人员在数量是比较缺乏的,经常会出现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质量管理人员在工程质量这一方面的综合素养不高,对于行业质量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工程质量要求等理解掌握的不清楚,这就导致在开展质量管理的时候容易出现“不对口”的问题,即所开展的质量管理和实际的质量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从而降低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而且,高层建筑本身在抗震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质量管理的要求。若是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那么质量管理工作自然容易出现问题。
2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
施工质量管理只有有效落实,才能取得效果,若是不能落实到位,那么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了。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想办法促进具体工作的落实。第一,要完善对应的配套制度,为施工质量管理的落实创造基础条件。要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明确该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要在制度中提出管理目标,确保质量管理有的放矢。要完善考核机制,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作出考核,以考核的形式督促相关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第二,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引导。可以安排专门的管理督导小组,对整个工程的管理活动进行督导。而在质量管理这方面,则可以由质量督导小组来负责监督与引导,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作出引导改进。比如在混凝土配比设计质量管理不到位这个方面,就可以督导相关人员结合工程实际落实这方面的工作。
2.2扩大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面
目前在高层建筑中,施工质量管理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大,加之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就使得质量管理的效果很有限了。因此,要努力扩大质量管理的工作面,使其尽可能囊括高层建筑施工更多的环节。比如,要加强对三线控制的质量管理,对于垂直线、轴线和标高线这三类施工线要加强核查,确定其定位符合实际,保证施工质量。在比如在机械设备操作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的操作行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具体则可以设定“两人一机”的管理模式,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一组,共同上机进行施工操作。如此一来,通过管理人员在旁边进行控制,就可以确保施工操作依照规定的标准流程来展开,不会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此外,还需要在其他的施工环节中拓宽质量的工作面,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3优化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模式
当前单纯由管理人员开展质量管理的模式已经渐渐难以发挥作用,所以要在此基础上对质量管理的模式作出创新。具体而言,可以基于责任机制构建一个全面参与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让全部施工人员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和管理人员共同形成管理队伍。具体而言,首先要对施工人员的责任予以明确,这需要通过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将高层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责任归属予以清楚明确的划分,让各岗位的施工人员认识到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质量责任。其次,要引导施工人员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在明确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之后,就要引导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管理,结合自身的责任做好分内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质量问题。最后,管理人员则需统合施工人员,构建一个上下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的管理人员分管不同的施工班组,各自履行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从而最大程度消除质量隐患,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4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对于管理人员素养不高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第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尤其是质量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行业质量标准、工程质量要求、建筑施工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可以对与高层建筑施工相关的质量问题形成充分认识,并且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当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有效性。第二,需要从外部引进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针对目前企业质量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的困局,单纯依靠内部培养而言时间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当前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外部引进的方法,从社会上招聘具备这方面专业素养的质量管理人才,将其和现有的质量管理人员整编为一支全新的质量管理队伍,以旧带新,以高带低,快速提升质量管理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除了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教育,也可以适当对施工人员展开质量控制方面的教育,提升其施工水平,使其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
3结语
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增加了业界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这直接关系到高层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质量管理中要加强工作的落实,要扩大质量管理的工作面,要对具体的模式作出优化,要对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以便促进质量管理的效果提升,让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作者:马超 单位:山东基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更为引起关注。建筑工程质量和其他产品质量一样,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筑工程质量差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产品更为严重,多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涉及项目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面共同利益。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有关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
1.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工程项目质量方针及实施项目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1.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多,如立项决策、设计、施工、机械、环境、工艺、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质量波动大:工程建设因其复杂性、单件性,不象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环境及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所以其质量波动大。
(3)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系统的质量变异。
(4)质量隐蔽性大,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若不及时检查和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表面上质量尽管很好,但很可能内部质量就存在质量隐患。
(5)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影响。
1.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1.3.1质量第一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3.2以人为优秀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和完善程度,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要以人为优秀,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1.3.3预防为主
工程质量管理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后在进行处理,则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质量管理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1.3.4坚持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就是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1.4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图1-1),也是由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系统过程(图1-2)。
1.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1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监理,管理等多个部门,而建筑工程一般又是在露天环境中施工,所以质量问题的发生总与某种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根据众多工程质量问题的实践证明,构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一般都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类。
直接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设计人员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设计;违反基本的建设程序;操作人员不按照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施工;监理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如,在结构吊装施工中,柱、梁、屋架等构件缺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间接原因是质量问题发生场所以外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失职,规章制度不健全,质量标准不完善等。质量问题的间接原因将导致直接原因的发生,两者紧密相关。
1.2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个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既可能因设计技计算和施工图纸中存在错误,也可能因施工中出现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者由于设计、施工甚至使用、管理、社会体制等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要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所引起,必须对质量的特征表现,以及其在施工中和使用中所处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1)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研究,观察记录全部实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质量问题的现象和特征。
(2)收集调查与质量问题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清工程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各种条件和情况。
(3)找出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所以因素。
(4)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有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5)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或模拟试验予以论证确定。
1.3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特点
总结建筑工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实例,可以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等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才能引起对工程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才能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1.3.1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
众多工程实例证明,为满足各种特定使用功能的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种类繁多。同种类型的建筑工程,由于所处地区不同、施工条件不同、也可形成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往往错综复杂,同一形态的问题,其原因也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对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也
不相同。此外,建筑物在使用中也存在各种问题,所以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必然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和处理均比较复杂。例如,建筑物的开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计算出现错误、或地基沉降过大或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或温度变形、或干缩过大、或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或使用不当、或周围环境变化等,可以是诸多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
1.3.2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很多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1.3.3工程质量问题的可变性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数是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的裂缝,其数量、宽度和长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的断裂,以致造成工程的倒塌。
1.3.4工程重量问题的多发性
工程质量问题的多发性有两层涵义:一是有些工程质量问题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被称为工程质量通病。例如,混凝土、沙浆强度不足,预制构件裂缝等;二是有些同类工程质量问题重复发生。例如,悬挑结构断裂倒塌事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措施
2.1基础工程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基础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有:桩基偏位,离析等。在桩基工程施工中,首先保证桩基不能发生超出规范的位移。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正式施工前,场地平整,定位放线必须按照图纸进行,并经过严格校核无误后方能进入桩基施工;施工是要再说个场地周围或场地内不易发生位移的地方,根据施工需要作好控制桩。桩身离析主要发生在孔底,又是也发生在桩的中部,它将严重影响桩基的承载力,甚至造成整个桩基失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我们采取的防止措施是:一是导管距孔底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应保持在0.3~0.5米之间,不同孔径的钻孔应采用不同直径的导管。二是在正式浇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认真检查导管的密封性,不合格的不准用于工程施工中,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清除导管接口上的杂物,连接端口涂抹黄油,在抖料灌注后检查是否渗漏,同时也得仔细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的决不能用于工程中。
2.4.2混凝土工程
在拆除模板后,发现混凝土柱、梁、板出现鼓凸或翘曲等,不仅影响外表美观,而且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有时甚至要拆除重新浇筑。在进行模板及支持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模板本身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浇注及卸料所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最合理,最安全的荷载组合。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仅进行认真夯实,设置或水沟并铺设垫木或型钢。还有在模板拆除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构造筋和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很容易在侵蚀介质的作用下产生锈蚀破坏。露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重的质量缺陷,要认真处理。对于结构表面的露筋,在刷洗干净后,用1;2.0或1:2.5的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加强养护;对于露筋较深的部位,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振倒是产生漏浆,轻者使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严重的出现孔洞,漏筋。为防止该类问题发生,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及模板类型,选配合适的模板系统;木支柱规格不宜太小,并用对拔楔来调整标高级固定。
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纸对照时,发现某种钢筋发生遗漏。对于所遗漏的钢筋要全部补上,不得再出现任何遗漏。
混凝土构件在拆除模板后,当其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与麻点,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处理办法很简单:在麻面部分充分浇水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使颜色保持一致,修补完后,应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时,按混凝土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如果发现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慢,可采取加强保温以及通蒸汽来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2.4.3砌体工程
众多工程实践证明,砌块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砌体结构的强度不足,建筑物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不同构件,材料兼变形不协调,和材料有很大的干缩变形,温度较大变化等。
我们要注意的是:一是在设计方面,减少屋面温度影响和变形,增强墙体抗裂能力。设置适宜的伸缩缝。二是在施工方面,确保砂浆的饱满度和提高强度,正确处理梁柱和接缝处,做好预留及二次装修的基础工作。
由于温差引起的裂缝,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建筑是否保暖,所处地点的温度变化等,设置合理的伸缩缝;预留施工后浇带,等一段时间再浇筑带中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裂缝;混凝土要分段施工。但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较大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各种裂缝甚至出现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使建筑物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这类裂缝的出现是非常严重的,很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所以应对裂缝的长度,宽度随时进行观测,并采取相应措施。裂缝较细,数量较少,但裂缝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当裂缝较宽但数量较少时,可在与裂缝相接的灰缝中,用强度等级高的砂浆和细钢筋填缝,也可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据加固。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可用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的处理办法。
2.4.4脚手架,模板工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发生脚手架,模板倒塌重大事故,造成很大损失。如,1992年全国建筑施工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31起,死亡人数达156人,重伤34人,其中脚手架,模板倒塌造成死亡59人,重伤20人,分别占38%和59%。1993年脚手架,木板倒塌事故仍时常发生,在福建,大连,重庆等地连续发生由于支撑失稳,造成模板倒塌的重大事故。由以上重大工程事故可以看出,脚手架,模板工程在整个过程施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而且影响施工的声誉和发展。
对此,我们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检查脚手架所用钢管;模板共正式施工前应先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合理选用支撑材料,多层和高层建筑必须禁止使用竹制脚手架,对模板支撑的空间高度小于4米。
2.4.5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位于房屋建筑的顶部,它不仅受外界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主体结构的变位密切相关。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历来普遍受到关注。
在进行屋面防水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如工业与民用,城镇与农村,南方与北方,防水与保温结合与否,雨量与风力大小等。施工人员还要现行防水材料品种,性能多了解,根据防水工程施工图,合理选择防水材料。防水工程的质量如何,一般要在建筑物竣工后2,3年才能定论,因为防水层要经受高温,冻结,雨雪,阳光,侵蚀介质等的考验,而此期间是屋面防水管理维护的关键时期。对屋面防水层和节点部位要不定期地检查;屋面的杂物等要及时清除。并在雨季来临前,对屋面进行一次大清扫,彻底清除积灰,杂物以确保雨水口畅通。
3.分析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施工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工程质量要求主要是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
3.2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施工的重要阶段,必须做好全面的质量计划与控制工作,指导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2.1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核查工作。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重点控制部位,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3.2.2编制质量控制分解图
根据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制定项目施工的内控质量目标。依据质量管理的总方针分解质量控制目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分项工程确定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规划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质量目标既要明确,又要具体。
3.2.3落实施工准备情况
检查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投入运行,施工队伍各工种的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分包施工队伍的技术质量考核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3.2.4试验与检验准备
计量检测设备和器具是否就位,能否完成检测工作需要,人员素质能否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3.2.5材料供应准备
施工所需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订货、采购、供应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质量要求,采购供应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材料设备供应质保体系是否建立和完善。
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的实体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此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显得极其重要。
3.1事前控制
事情控制就是预防控制。主要包括
(1)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2)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验收
(3)施工队伍的资质
(4)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5)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生产环境、管理环境改善的措施等。
3.2事中控制
(1)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2)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4)工程变更和处理
(5)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的处理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7)行为质量监督权,为保证工程质量下达停工指令
(8)严格单项工程开工报告和复工报告审批制度
(9)质量技术签证
(10)行使好质量否决权,为支付工程进度款签署监理方面的认证意见
(11)建立质量监理日志
(12)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
(13)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有关工程质量动态情况
3.3事后控制
(1)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2)项目竣工验收
(3)审核竣工图及其技术文件资料
(4)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制建档等。
3.4.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3.4.1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建筑工程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不堪设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3.4.2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质量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又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支柱。目前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在围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看作是企业正确的经营之道。质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3.4.3建筑工程质量是效益的基础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有关,而且与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以质量为基础的,没有质量的增长不仅毫无实际意义,而且会给有限的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
3.4.4建筑工程质量是国家民族素质、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
工程建设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国家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法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对建筑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和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各方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建设工程形成中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从这一意义讲,能否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并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具有社会责任心、充满生机和积极进取民族精神的国家。超级秘书网
4.以某施工单位为例分析施工质量管理
4.1工程介绍
此项工程为某市经济适用房某号住宅楼,建筑面积为4800㎡,住宅楼地上7层,层高2.9m,总高22.5m,外墙为浅棕色面砖,公共部分为现浇地面。
4.2项目部的职责和权利
项目部是由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项目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安全员等项目班子成员,组建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项目部是企业内部的施工管理机构,对工程技术、质量、生产全过程负责。项目部对项目成员进行分工,负责指挥调度生产、协调甲方、质检部门、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联系。
对工程进行严格监控,对生产计划、实际完成统计报量、统筹全项目工作。
4.2.1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
由质量安全检查处、项目经理、质量总工程师、施工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质量员、监理员共同组成。
4.3质量管理的制度
在坚持总公司长期贯彻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项目部提出坚持以下管理制度。
(1)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设计
各项目部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了质量设计,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经理负责定期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
(2)三检制例行质量检查制度
自检:每道工序完成后,工长组织作业层进行自检,按照质量标准对实物质量进行观感和实测检查,并填写自检记录,符合要求后送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复核。
互检:工长组织同工种几个外施工班组之间进行互相观摩评比,工种之间进行交接检查。
专职检: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自检记录进行复核,确定实物质量确实达到要求后方可报总公司及监理、甲方、设计进行最后检验。
(3)样板制
各项目部都贯彻以样板引路的方针,对主要分项先做样板,在各施工单位样板制度完成的基础上,总公司质量部在组织有关部门评选出全现场施工样板,所有施工单位都按照总公司确定的样板进行施工。
(4)挂牌制
明确质量责任区并在该区域明显位置挂牌,牌上标明质量责任区范围、负责人。操作者在墙或柱子上挂牌,牌上标明工种、操作者姓名,已自检合格的标明“合格”字样。
(5)三工序管理制
本工序工种要检查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做好本工序的工作,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
(6)技术交底制
按照各项目部规定的技术交底程序层层进行技术交底,强调工长对班组的技术交底应包括操作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交底要有可操作性,有文字记录和双方签字。
(7)质量例会
每周或隔周召开,由各项目部经理、总工、质量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分析本周施工质量情况,找出质量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8)质量奖惩制
各项目部都制定了质量奖惩办法,奖罚与质量评比挂钩,与一次验收合格率挂钩,与样板评选结果挂钩,同时也与严重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挂钩,奖罚并举。
(9)质量事故处理制
坚持执行质量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4质量管理的措施等
4.4.1工程物资的质量管理
工程物资由分部同一选购,根据工程要求,依据图纸、合同文件、施工方案等选择工程物资、确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对所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保证所采购的物资设备满足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
4.4.2工序过程质量管理
(1)对工序过程质量管理应严格贯彻、执行工程合同、图纸、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质量、材料、试验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使工序过程施工质量达到受控状态。
(2)各级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工序施工作业前,专业技术人员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4)工序完成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和交接检,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确认达到技术质量标准后报各分部质量组,有质量组进行复核检查。
(5)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过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当发现工序质量不符合规定时,应行使质量否决权,责令整改和停工整顿,直到符合质量标准为止。
(6)分项工程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样板工程施工。样板工程作业队自检合格后,由专业质量组组织预验收,经验收合格报请质量部进行复验,确认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后,有质量部门与监理、甲方、设计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然后方可大面积施工,确保工序过程质量达到要求。
4.4.3工程验收管理
单位工程施工结束后,由联合组织有关部门、专业分部进行自查,自查合格后,报甲方、监理检查,通过以后,联合牵头组织各专业分部汇总、整理工程资料,在各专业工程验收通过后,向甲方移交资料,由甲方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四方验收,并报地方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地方城建挡案馆监督备案。
5.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5.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施工企业从中受益非浅,但也有许多施工企业并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能流于形式,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他应该是一个质量保证实际运行体系,应有责任人的明确分工,职责的切实落实。如我们各项目部都设质量检查员,但一般情况质检员都是兼职的,就是要质检员真正去做质检工作,只有使自检、班组检、工序交接检切实落实到位,才能使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才能使质量管理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要真正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提高“一线”的工作质量。把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5.1.1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强技术交底
技术部门应针对每个工种、每道工序组织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专业技术负责人的技术交底,专业技术员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工人的交底。工人入场前,项目部有效地对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保障。交底一定要求实效,以工地培训班的形式进行,而不宜采取会议形成,象征性提一下,签个字就完了。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5.1.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在落实质量责任制的具体做法上,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可签订施工责任合同,分工种(岗位)细化各项指标,突出以质量安全达标情况及成本降低率为奖罚兑现的主要依据,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5.1.3进行质量培训
发展质量,提高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增强施工技术力量,企业应用施工间隙组织“规范、标准”讲座,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质量培训。
其次,对各级员工进行贯标意识、观念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懂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质量对于整体质量保证水平的影响和重要性,真正按规范要求实施运作,按程序要求作好记录。
5.1.4深化改革,合力推进“项目法施工”
尽管以上说了这么多,但要质量水平及质量管理有一个质的突破,关键还得加强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建设,按项目法施工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推行项目法施工有利于公司把管理的基点真正放在项目上,使技术和管理的两个轮子紧紧围绕施工生产要素合理投入运转,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前提下,项目部可积极推行项目工长全额承包,实行项目经理与各专业工长签订单项全额承包合同,将项目与企业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的承包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将工程质量等指标按工作范围进行分解,细化到各分部、分项工程,明确责、权、利、有效地将项目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贯彻ISO9000标准作为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施工企业应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深化改革,转变管理机制;从粗放型质量管理向集约化质量管理转变。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抓质量来提高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用户满意、企业满意的目的。
6.总结
建筑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产品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控制始终贯穿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总之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工程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公司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