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8 11:0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传媒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思政教育

一、传媒引导舆论,教育树立信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手段。因此,必须从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和迫切性。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在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我们要通过扎实细致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加强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做好辅导员微博建设,借助学校“知义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网站,做好网络宣传教育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思想,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培养一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平台管理员,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网络教育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性、积极性,极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了信息畅通,师生互动,资源共享,使大学生在现代化的网络主题教育与管理中受启发、受教育。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平台建设,正确引导,有效盘活各种资源,发挥网络最大功能效益,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战胜教育者不仅要从理论上理解以上指导思想的内涵,更要将这一指导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信念植入学生的头脑,进入他们的内心,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的品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向与导向功能,做到用正确的理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鼓舞学生,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使他们不仅要以过硬的理论和技术走上工作岗位,要以完美而健全的人格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二、教育源于现实,教师注重方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源于学生,而最终目标又要回到学生的头脑、思想和实际行动中。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又是主要的教育研究对象。要做到“源于现实,指导实践”。学生是一个广大的群体,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矛盾对象,这个群体的构成又显示出多样性、差异性与复杂性,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喜好、价值观和心理动态等思想情况,是深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细致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运用巧妙、合理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协调各方关系,创造一个团结、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使学生思想平稳过渡,健康正确的发展。制定德育主题班会授课计划,召开系列主题班会,围绕学生“成长成人”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确定主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件,上好每一堂班会课;精彩的班会课可以在各院系、各班集体之间互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我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不仅仅是启功先生对北师大学子提出的殷殷期望,更是每一位为师者终生遵循的准则。党团老师则要发挥党团教育与组织工作的优势,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努力构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使学生工作扎扎实实地深入与开展。党团工作老师尤其要注意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具有独立个性,单纯说教很难起到良好作用,但该专业学生思想上普遍要求上进,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这就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三、强化政治理论,完善课程教育

网络媒体不仅容量巨大,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很广,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为切实加强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开放性环境和广阔的空间。传媒艺术专业是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影视传媒手段丰富多样、艺术传播理念日新月异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融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表现性的交叉型综合学科。利用网络的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针对性的、最新的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等,将其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不受容量限制地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信息或者是往常难以传递、无法传递的各种信息放到网上,让学生能够突破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传媒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更喜欢艺术的表现与理论。因此,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向于影视、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这就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美育。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美的创造规律的科学,它脱胎于哲学和艺术学,同时又融合了二者的思维形式与研究方法。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而美学则是架在哲学与艺术这两座精神高峰之间的桥梁。

作者:马琳娜 吴潇溪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舞蹈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传媒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学情、结合专业特点,适应职业的要求。基于专业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无疑为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专业导向;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一、传媒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传媒类专业一般主要指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艺术类考生。在我国,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构成,通常情况下高校都赋予专业课成绩以更大的权重作为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就导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录取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文化课入学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同时,包括传媒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为了通过专业考核,往往高中阶段就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培训班强化专业基础,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又失去了三年高中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的训练和经历。势必造成其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更有一部分学生是直接从职业高中和中专考进大学的,中学阶段就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经历,适合于普通类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这些艺术生来说是很吃力的。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受专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行为特征。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受其艺术生背景的影响,大都带有以下共同特征:做事比较感性,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从思维习惯上看,艺术生的思维往往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天马行空、突发奇想;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喜欢追求新生事物,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从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上看,传媒专业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都不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控力不强,往往三分钟热情、一曝十寒,课堂英语学习容易分心走神儿,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十分欠缺。

(三)传媒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定是存在着外在的压力或是内在的动力。前者比如升学、就业、考试,后者比如专业或职业兴趣,个人爱好等。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已经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证的获得脱钩,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等语言考试已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导致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没有考研和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的欲望,就业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目标,这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同时,就大多数传媒专业本科生来说,他们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况且本身英语基础又都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考虑到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匮乏。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传媒类各专业不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网络还是新媒体与传媒策划,其培养目标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传媒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经济管理学、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传媒公司、IT行业、各种影视剧、电视栏目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新闻采编、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策划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高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针,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不论是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将“应用能力”和“实用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却仍然可以看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或者说是“2.0”升级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侧重点仍在“输入端”而非“输出端”,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过级考试为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和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缺乏专业教学特色

适应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作为对《课程要求》的修订和完善。《指南》特别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等,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多数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类学生如出一辙、别无二致,通常为两年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1至4级,计16个学分。使用的教材也是各种综合类的《大学英语》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完全与传媒类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未能如《教学指南》中要求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类型、生源和办学定位,反映本校特色。正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传媒类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导致学习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学习只是成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的不得已行为。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从笔者所在的高校传媒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与普通类学生毫无区别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以讲授单词、词组、语法、篇章为主,穿插一些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于其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课本知识,毫无主动性与主体性而言。受教材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学内容很少能真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想联系,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在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下“抽象的”语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脱离生活、远离专业和职业,必然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单纯的记忆,而实际上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死语言”,一旦离开了课堂,应付完“考试”和“试卷”,自然也就“自生自灭”。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基于专业导向的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全程ESP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当属语言环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有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我们生活工作实际上是“两张皮”。离开了课堂和学校,我们并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和需求。这种脱离真实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在我们无法解决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在国内英语考试成绩平平的人在国外生活居住一段时间后,语言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很快就能正常沟通)情况下,更现实的方法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或职业相结合,创造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而这方面,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种内容与语言有效结合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成为有效的解决之道。ESP(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Ha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Strevens(1988:1-13)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相对照的特征。[3]可见,ESP的优秀理念重在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需求引领型英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普遍实行的通用英语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的与未来职业密切关联的专门用途英语,以传媒学科专业内容为媒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向学生呈现传媒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交流策略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传媒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都能有效刺激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新的兴奋点,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们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由于ESP教学是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英语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和结构,并在专业实践中运用和强化所学到英语知识;而学生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情境。[4]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大学ESP课程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大学ESP基础课程,即大一两个学期可安排《传媒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2学分,32学时,介绍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和通用知识;高级阶段的ESP课程为高阶大学ESP课程,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大二两个学期可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传媒英语教程》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分册。

(二)探索与传媒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微剧”表演

可在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开展。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主题,由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主题编写微剧本。“微剧本”通常可以以某个剧本为蓝本或以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生活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也可改编自经典电影、古典名著。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通过微电影表演的模式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由于贴近学生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微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解决了以往口语难练的问题。

2.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训练

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结合最紧密的当属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分组用英语播报当天的新闻,或用英语主持一段“脱口秀”节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用词、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课上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BBC、CNN经典的脱口秀节目和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也可选择国内媒体中一些比较好的英文栏目,比如CCTV-news或是杨澜访谈录等英语访谈类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学习。长期的英语播音和主持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及高频的词汇。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灵敏度,丰富他们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并且从这些国内外成熟的电视栏目和知名主持人身上,同学们也能学习节目主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主持技巧,这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3.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第七大艺术。经典的电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风情、人文风俗的集中展示。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大都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用词、节奏、思维、感情等元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可选择一些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的迪斯尼的动画片起步。刚开始配音练习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4.用英语介绍说明自己的作品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来对自己编辑的影视作品、制作的网页或摄影摄像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创作说明。这是一种对专业知识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锻炼。虽然作品说明的时间不长,所用的词汇量也并不太大,但要说清楚一个创意的实现过程,却要求学生对于内容与语言的有效且精准的拿捏与结合,是对学生专业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作者:吴秀英 单位:辽宁传媒学院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可以将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四年。作为教学之外的辅助,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本职业的相关信息,最终,在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培养目标,成为一名基础扎实、具备一定职业素质的合格大学生,为他们以后的求职就业增添一份保障。

1.职业素质与职业指导

(1)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国外关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学者约翰•弗莱纳根(JohnFlanagan)首先提出,发展到今天,通常与“职业指导”紧密联系。(2)职业指导国外的职业指导通常从中学开始,通过学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思考未来发展方向,从而选择未来职业道路,大部分的中学生通过职业指导都能确定毕业后的走向,或是继续到大学深造,或是选择某一职业走入社会。

(3)现状分析由于中国国情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国内的中学生所面临的只有认真学习,考上大学这一条路,至于高中毕业后直接求职的则认为是不走正路,或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才会选择的一条路。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职业指导晚于国外其他地区,通常放到大学的最后一年进行。我国大学大多是严进宽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扩大化,高校的扩招致使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逐年下降,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冲击日益加剧,使得各高校纷纷将职业指导内容具体化、扩大化,时间上也由原先的毕业前夕扩展到整个大学期间。

(4)存在问题我国的中学教育紧扣高考这一主题,中学期间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高考所需内容,与大学的课程设置严重脱节,无法做到有效衔接,这就导致几乎所有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发现大学课程与中学相比较为轻松,学习氛围较为自由,没有师长来严厉管教,学生一下子陷入了一片迷茫。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才初次接触到大学的专业,对专业的具体内容所知甚少,有的甚至在入学前从未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仅仅是遵从家长安排、老师建议或是跟风填报专业。这使得他们不仅对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不甚了解,在学起专业课时也只能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不知所谓。

2.辅导员视角下的职业素质培养

(1)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虽然现在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初都有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航课程,但是枯燥无味的讲述和陌生理论的灌输,并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对专业的无知现象。高校辅导员作为陪伴大学生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对大学生最熟悉的老师,通过对所带班级学生调研摸底,根据班级学生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一系列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专业的陌生感,通过每学期一次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使本专业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如何学好本专业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和架构,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理清思路。

(2)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接任新的专业前,辅导员首先要研究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进程表,了解该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对学生四年来的学习进程有全盘的把握。如果自身所学专业与所带专业差距较大,可向院内授课教师和有经验的老辅导员请教,针对该专业特色,制定一系列的职业素质培养方案。

(3)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可以充分运用主题班会等几大抓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如,开展以“XX专业职业素养培育”为主题的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培养计划,将培养计划分阶段进行,尽可能地将每一阶段的目标给细化,针对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根据个人特点,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职业培养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制定的个人职业培养计划阶段性目标已初步达成,辅导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写下的职业培养目标,自查该阶段目标是否已经完成,没有完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未来的目标是否需要修改。同时从辅导员工作层面分析部分学生制定的阶段性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修改前期制定的该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方案。通过每学期一次的主题教育,辅导员有效掌握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进度,学生也提升了个人职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应用型本科高校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年年变化,新老专业不断交织融合,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老牌专业撤销、合并,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不得不增添部分新新专业,但由于新专业成立时间较短,高水品的师资队伍较为缺乏,而老牌专业相对师资力量雄厚,造成学生冲着新专业来,但课程却以老专业知识为主,新老专业的冲突也日渐显著。对于类似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职业素质培养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以当前热门的传媒专业为例,优秀的传媒人才大多供职于专门的企事业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广告公司等,且较为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作为二线城市的本科高校,授课老师大多来源于应届硕士生,或是原有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在实践上有着天然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辅导员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时,要注意教育学生立足于当下,利用大学的有限资源来完成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如校园新闻通讯、校内短片拍摄等都可以锻炼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引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教育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来完成职业素质培养计划,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4.小结

本文立足于辅导员工作具体岗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作了全方面的剖析,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了完善,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和方法,希望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薛荷 单位: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

一、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构建

(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主是任务是根据专业人才,结合传媒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岗位技能的要求,对学员进行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从室内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转变为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把教学重心转向了学生,以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演练,把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综上所述,在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的教学理念上,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输送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为教学目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体,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各中外企业及各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趋向高学历、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技术的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应当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参照实际活动,围绕职业能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锻炼,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能力、创造力以及革新能力的培养。

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通过兴趣理论构建实践体系框架在德国,在实践教学中更加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这也是德国职业能力开发的思想特色之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目的就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首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实践课成功与否,也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来完成实践任务课程的教学。

(二)促进学生自主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自主积极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采取通过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于参与实践学习的班级,进行访谈与观察了解,主要是了解学生在班级表现情况,也就是摸清个体学习实践接受能力,往往在这个环节,对于一些实践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对于那些在班级比较活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关注,并在实践教学之前,挑选出这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实践课教学过程中的“点”,通过这些“点”,达到“带面”的作用。对于这类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积极性的培养,使这部分学生在实践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即在实践教学中,对于接受能力较强、实践教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或协作学习中,能够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并能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其活跃性促使其发挥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这部分学生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加以及时的指导与点拨。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讨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动机,主要指的就是学习的一切原动力,动机即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观因素,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学习上,只有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其在学习上保持持久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导者、领路人,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出职业工作场景,提出未来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并得到锻炼,在实践中有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结合。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进行仿真练习,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工作状态,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根据学情,找准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使课堂结构的构建更加合理,并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实践学习。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课程安排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安排,通过难易适宜的课程结构的构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在教学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来约束学生,是促进实践教学有序进行的根本。根据教学内容,对专业知识健立健全专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学时数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准确的将实践教学课程划分成几个部分,例如,可以把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划分成“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以及“专业集中实践”三个模块,并且在每个教学模块中,也要明确教学制度以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模块的构建形成前后呼应,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样,即可以体现出实践的专业性,又能够从创新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一体化高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目标,大多数贴近于现实生活,所以在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培养目标,要重视学生本身的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例如对学生的广播播音能力、广告策划能力、演讲策划与各种活动的主持与幕后的设计等工作,都要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指导与仿真练习。对于广告文案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要根据当前新时期内容进行练习。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在创新手法上,首先在实践教学伊始,通过导入的不断更新,运用游戏法,或者是猜谜法等,使学生在实践课的最初,通过情境的有效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的趋使下,积极投入到专业实践中来。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突破点,在实践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引导,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及协作的有效学习方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任务趋动法,在课程的实践阶段,通过三个模块的合理划分,制定出统一的学习目标。在这三个模块的学习中,为完成某一项专业任务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这样,既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挥自已的专业知识与特长,逐渐找到自身的优势;既突出了学生个人的优势,也挖掘出了个人潜在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提前具备适应职场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多元化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通过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完成实践教学。如通过新型案例教学法、市场数据调查等教学方法,以工作场景的模拟练习,使学生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最终达到训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导致参加实践学习的学情比较复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学习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发展,更加能够体现新时代的特色。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朱乾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重专业轻通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较为普遍,本文在剖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传媒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成为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

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是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这一误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传媒类专业教育的狭隘理解和片面认识,认为传媒专业必须注重专业上的训练以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因此要多花时间在专业训练上,通识教育只需要有一个简单的基础就可以了。这种错误思想在于没有认清传媒教育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模式呆板固定

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虽然开展的时间较长,但是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未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其教学模式依然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对于教学的重点,仍然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面,而对知识点的创造、发现和运用,不作要求或要求较少;一些教师还在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其个性难以得到发展、创造力很难得到有效开发,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岗位以后后劲普遍不足,容易被其它非传媒类专业学生超越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要求难以与社会需求衔接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现代传媒业的要求来看,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法律、经济、文化方面的常识,还必须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和传播技术,具备对社会的深度观察力和敏感性。这就要求传媒类专业培养出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实践动手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对比目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还停留在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层面上,其教学要求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二、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一)通识与专业教育并重,增大基础课程比例

根据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传媒类专业的认识,传媒类专业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信息技术,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功底。因此,拓宽我国的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是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在教育实践中,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会造成学生职业能力及发展后劲的不足,如果只强调通识教育,又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最佳的方案,还是在于合理处理好二者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比例保持适当。从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必须进一步压缩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相关的社会和人文科学课程,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科学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其实,在我国一些著名高校,已经意识到重专业轻通识的教育对于传媒类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于是在教育实践中开始进行试验和改革。

(二)增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方式

传媒类专业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完成。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后,出于专业热门和学生分配等因素考虑,不少高校突击式的开设了传媒类专业,短时间的大量扩张,造成了专业教师的不足,为解燃眉之急,不少非传媒类专业的教师被学校选派到传媒专业课程任教。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到过传媒类专业的系统培训,多数只能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教学,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高校的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必须从增强师资力量入手:第一,对本校传媒类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清理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要及时调离岗位;第二,要严把用人关,对选用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考核,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类专业教育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可以通过引进海归人才等方式选聘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到高校任教;第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鉴于传媒类专业的发展特点,高校要定期安排教师到国内一些重点高校或者是国外的知名大学参加培训,对教师在教学岗位中的表现要进行考核;第四,要改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三)对接社会需求,培养实践能力

高校要加强与社会上从事传媒工作的单位或组织联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健全沟通和合作机制,实现双方信息交换的常态化和动态化。高校要把从用人单位得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从中发现社会对传媒专业教育的需求,并和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找出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对接,高校可以通过向合作单位定期输送实习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必须把学生到单位实践作为在校教育的重点环节,一是要保证学生在单位实习有一定的时间量,二是要派出高校教师定期收集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三是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考核。

三、结束语

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必须多管齐下,通过通识与专业教育并重、增强师资力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才能适应现代传媒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作者:吴锐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传媒专业论文: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20世纪初以来,世界传媒业飞速发展。百年间,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相继问世,日益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向传媒业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理念、方式、目标等方面,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然而我国一些高校传媒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对传播学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实践、轻理论。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传播学理论在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优秀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优秀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专业论文: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作者:吴丹李锋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一.“艺术”的定义

在德语中的“Kunst”一词翻译成中文为:艺术。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艺术指的是正在变化发展中的活动,它是由知识,经验,感知,表现等元素所构建。狭义的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产品,在创新性的活动过程中,由艺术家创造了这一过程的结果:艺术作品。当代艺术生产政治经济学最具决定性的一个方面就是现代社会中艺术的日益商业化,而这与艺术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有关,因而也与艺术生产者所依赖的外部财政资助有关。这类资助通常总是有他自身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的,资助新知识、新艺术的生产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经济活动最根本的特征已经表现为如此明显的依赖于范围不断扩展、日趋复杂的最新知识和艺术,从而使知识与生产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二.“审美”的定义

德语中“审美”一词是Aesthetik,从Aesthetik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来看,其对事物感性认识及对“美”的理解的双重意义恰恰适用于当今社会文化,艺术的多元性。从生活和文化中独立出来的艺术早已被置于生活和文化中去重新认识和演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某些区域中文化的多元性,“艺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文“审美”一词当中的“审”字的本义有审查、审核和审定等意思。因此,人们常常会将“审美”简单地理解为对“美”的审视。由此引来的是:“审美”就必定带有主观性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决定了主体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今如此多元的社会,带有价值取向的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必定会产生取舍意向,因而不能真正认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三.德国艺术传播理念

其实,不论是将“审美”理解为单一的。对形式艺术的认识,或是将“审美”解释为狭隘的对“事物”作“美”的审视,都是对“审美”一词本义的单层片面理解。德国现代审美教育的理念也应对我们重新理解“审美”的含义有借鉴意义。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走过的历程展示的是:在艺术的概念和教育的内容不断变化的今天,回归Aesthetik的本意再次寻找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成为必然。艺术教育与传播首先是对人的感受能力的培养,进而是对人类各种文化和审美现象的感悟和认识。艺术传播学科所向往的和塑造人的意义是伴随着感受能力的提高而实现的。不以感觉、感受为基础的审美教育是空洞而无益的;不追求美感的艺术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对各种文化形态和美的现象视而不见的艺术传播与教育是片面和愚昧的。

四.德国传媒类高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1.德国高校的分类

(一)综合大学(Universitaet):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全科大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它集传统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艺术院校之大成,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

(二)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FH/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此类大学大部分历史较短,规模不大,更加侧重实际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此类大学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

(三)传媒大学(Medienhochschule),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Kunstakademi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Theaterhochschule)和电影学院(Filmhochschule)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开设培养艺术和创造才能的专业———例如造型艺术、工业与时装设计、舞台美工、平面设计、器乐或者声乐。有些现代传媒大学专门负责培养导演、摄影师、作家和其他影视创作人员。学生申请就读此类院校的前提条件是参加专业能力考试,以证明自己拥有特殊的艺术天赋。校方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者个别教学,允许学生在安排学习计划时享有相对较大的自由,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以上三类大学属同等的高等学校,通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获得“硕士”或相应级别的学位,此外,德国还存在一部分的私立高校。私立高校需要获得国家的承认,才能够颁发学位,并使其与公立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等效。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建立的高校指南数据库几乎已将所有国家承认的高等院校登记在册。

2.德国传媒类高校教育的特点

(1)德国传媒类高校相关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丰富,学生视野比较开阔,选修“通识课”积极性很高。(2)有志于专业报道的学生,通常主动选修一些专门的报道技术课程。比如,希望报道财经新闻的记者会选修一门统计学。德国自由大学则要求所有学生必修统计学。(3)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开始给报社投稿,逐渐成为自由撰稿人。有的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写稿。这样,合作写稿的记者可以看到对方写稿的过程,避免了重复和风格差异等问题。通过对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学院和吕贝克新媒体学院学科设置(见附表)的研究笔者发现:

———德国传媒教育中很显著的特点是职业新闻学院大多规模小,灵活性强。———德国传媒相关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丰富,学生视野比较开阔,选修“通识课”积极性很高。

———有志于专业报道的学生,通常主动选修一些专门的报道技术课程。比如,希望报道财经新闻的记者会选修一门统计学。

———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在校生就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给媒体供稿。有意思的是,有的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写稿。这样,合作写稿的记者可以看到对方写稿的过程,避免了重复和风格差异等问题。

———学校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很高。06年德意志新闻学院和亨希新闻学院联合笔试中的试题有:如果一公斤的冰和一公斤的开水混合在一起,水的温度是多少?一个成年人的骨头有多少根?天文学的光年指的是什么?除了以上两所传媒类大学,德意志新闻学院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校。早在1949年,全国第一个新闻研讨会就在这个学校召开。著名的德意志新闻学院的校长UlrichBrenner先生曾说,他们招进来的学生大多数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政治、历史、地理、医药甚至天文,学生都应该知道一些。南德意志报的总编辑WernerFriedmann是这个学校的创办者。他模仿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教育模式。德意志新闻学院有45名学生。他们分成两组。一组15名学生的课程比较紧凑,是16个月。他们要花五个月学习印刷媒体的写作,两个月学习广播课程,两个月学习电视课程。然后开始分配去实习单位。而另一组学生的课程相对长一些,是18个月。在德意志新闻学院学习后,他们还要去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三个学期。

德国亨希新闻学院没有将申请者有工作经验作为申请的先决条件(德意志新闻学院也没有)。而这条条件是其他实践类大学所看重的申请条件。亨溪新闻学院唯一的限制就是年龄和语言。年龄要求在19岁至28岁之间,学生还要讲流利的德语并有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每年大约1500名申请者申请入学,但只有20名能够进入这个学校。学费全免,每个月还可以得到761欧元的生活补贴。学生要经过多次的面试和笔试,“过五关斩六将”地经过各种新闻教师和传媒从业人员的考试。他们在校的时间一般是31个星期,也有可能延长至39个星期。学校要求学生不仅会写消息、通讯,还要做各种分析工作,尝试着评论的写作。学生的各种培训课程包括讲座、讨论和新闻的实践。毕业前需要进行4次实习。

五.德国传媒类高校改革的意义与启示

1.传媒类高校改革的意义

虽然德国高等教育的“洪堡精神”即“教学科研统一”等思想为现代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近年来,由于世界竞争格局的改变,政府教研经费削减、高教内部体制僵化等原因,德国高等教育的本身屡屡陷入困境。在德国国内,人们对高校现状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原因是德国高校当前面临众多问题,如:经费不足、学生在校时间过长、毕业生年龄过大、课程过于专业化以及教授偏重科研对教学不经心等。针对这一情况,2004年联邦教研部推出了“精英大学”计划,井得到联邦总理施罗德的支持。该计划将自由竞争机制引入了高校,由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出资“共建”学校,在2006-2010年间斥资19亿欧元(联邦和16个州分别出资75%和25%)于高校教育。传媒的教育被视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德国政府一直在这方面有相应的经费安排。相对于许多高校开始收学费,不收学费又给津贴的专业新闻学院在德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德国传媒类高校也成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改变了:

(1)学制德国从一开始就是“博罗尼亚进程”的积极参与国,并承诺到2010年将全面引进英美教育体系的学士、硕士学制,基本取代实施至今的“本硕连读”学制。此项改革的目的是使大部分学生尽快获得学士学位,降低辍学率,从而尽早进入劳动市场,同时也通过缩短学制使德国大学更具国际竞争力。

(2)高校自主权为了使高等院校获得更多自主权,更具活力,许多联邦州采取了签约制,即各高等院校与本州政府每年年初签定一份合约。合约中规定了高校须完成的既定目标和所获得的经费金额;高校可对经费部分实行包干,并自主进行科研人员的聘用(过去是不可能的),年底须向州政府提交报告。

(3)外国留学生政策随着全球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开始,德国政府也对其外国留学生政策作了相应调整。主要措施有:简化外国学生来德留学申请签证的手续;原本为限制专业的新闻和部分艺术类专业也允许外国人申请就读。为攻读学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外国学生和学者提供逗留方便;对外国留学生全面引进分等级的TestDaF考试。采取措施后,2004年在德外国留学生人数较2003年明显增加,从占在校学生总数11.6%的10万人,上升到占在校学生总数12.2%的24.6万人。

2.德国传媒类高校教学模式的启示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艺术类学科教育的“民族性”,在逐步弱化,而教育的国际化、适应性和趋同化却越发明显,势在必行。b)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教育投资的限制,迫使其开发资源,推动重点改革,并不断拓展经费渠道,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c)在保证教师有相当社会地位的同时,要建立一整套培训和激励机制,以使教师队伍持久保持活力。d)艺术传播类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各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要有利于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

传媒专业论文:传媒专业个人职业部署

一、自我评估

要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我都是比较了解自己的虽然不知道自己具体究竟想要的什么。但是却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哪些不适合我。

总结出了以下优点:第一、个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往好的方面想,综合周边同学和老师对我评价。尽可能让自己不那么被动。第二、喜欢挑战新的东西,喜欢有创造性的东西,并且乐于尝试。第三、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擅于与人沟通,性格也比较活泼。第四、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能够比较好的处理事情。当问题产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相对的也有以下方面的缺点:考虑事情不过周全,团队协作精神不够等。

二、环境评估

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10万人,1大学毕业生为559万人。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严重的形势。作为财经传媒这个新专业的学生,对于我来说我金融学院的竞争中是很没有优势的但是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广泛的就业渠道又是独特的优势。

回归到金融学院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近几年的就业环境,2作为财经传媒系的第二届本科毕业生。明白了作为金融学院财经传媒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是乐观也颇具挑战性的校的就业方向大致都是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竞争相当激烈。就现在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来说,用人单位实现了劳动合同类型的多样化。主要分为正式工和劳务派遣或者编制。即将面向市场的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三、swot分析

集中文、传媒、经济于大成,1s优势)专业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除了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很好的协调内部关系,有耐心有韧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通过英语四、六级,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是多而不精,3w劣势)虽然所学的专业内容广泛。金融知识和其他专业相比较缺乏竞争力。

加上我学校现在跟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4o机会)院的就业大体方向是金融业。这对我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大优惠。

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5t威胁)就业竞争激烈。对用人单位、就业环境了解不深。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等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苛刻。

四、职业目标

参考上一届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1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的基础上。近期职业方向是向银行方面发展。

努力争取往银行业发展,2实习阶段。从银行的基层柜员开始做起。要用24年时间熟悉银行的各项基本工作,学习更多银行金融产品和理财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以待厚积薄发;将自财经传媒专业的优势与银行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尽量向经理层发展。

五、求职准备

储蓄待发1求职前。

除了要继续学好专业知识,作为大三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对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全方面、系统的梳理和复习。尽自己所能,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充实自身的金融知识,并选择一家银行进行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求职

作出职业的选择。解求职途径、搜索招聘信息的同时,根据之前的职业定位以及现时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熟悉自己将要进入的行业、部门和岗位。此期间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冷静思考,抱着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情,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能力。求职时虚心学习,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

但我相信:机会永远都是给有准备的人,虽然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往往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相信只要朝着目标向前走,一定能够拥抱美好的明天。

传媒专业论文: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专业的教学策略与启示

[摘要]通过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的介绍,撷粹其发现教学、成品教学、交叉教学、联合教学等教学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借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资源,做好实践转化”乃当前影视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影视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育勃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有80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影视传媒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包括导演、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表演、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动漫制作等,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我国影视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却还停留在教师的课堂讲授上。鉴此,如何契合时代所赋予的发展机遇,更加有效地开展影视专业的实践课教学,培养出更多拥有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视野开阔、善于创新的应用型广播影视人才,也就成为一个日益紧迫而重要的话题。

座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大学创建于1916年,设有五个学部,39个学院。100多个博士专业方向、68个硕士专业、93个大学本科专业和54个大学专科专业,是一所以培养实用技能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自建校以来,维多利亚大学就以其优秀的教育质量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被公认为是澳洲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大学之一,并在“澳大利亚最佳十所大学”排名中被评为“为学生提供最佳课程”的大学。笔者作为重庆大学选派到维多利亚大学教学进修的教师,对这所学校的影视传媒专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交流与访问。深刻地体会到该校不仅原有优势学科课程新颖,更在多媒体、大众传媒、表演研究等领域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与优势,把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紧密结合,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下面结合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教育的一些办学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借鉴与创新等几方面对国内外高校影视传媒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一番比较与探讨。

一、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熟手,具备这个学科或专业的特长,动手能力强:另一方面,以本专业为基,兼具相关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是“杂家”、“通才”、“多面手”。也就是说,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并且长于“融会贯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系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下,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走“厚基础、宽口径”之路,让学生学得宽点、多点、厚点、“杂”点,从而为自身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维多利亚大学的影视传媒系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有贯通整个四年本科学习过程的教学计划,却都有一个由各类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所组成的、具有很大弹性的、适应本科生各种学习需要的、庞大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每位学生的教学计划都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各类课程所组成的,具有对学生个体的适应性。而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在本专业搭建的主修平台上辅修其他学科课程。使各方面潜力能被较为充分地发掘,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此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强调在文学艺术背景之上的影视传媒专业学习。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综合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把职业技能训l练与文学艺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提供大量的文学艺术等领域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从而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胜任影视工业各项工作。还能成为其中技术精湛、充满活力的创新者。

2、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

无庸质疑,同所有的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一样。影视传媒专业的技术与艺术也需要通过由浅到深的操作实践来训练与掌握。本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的教学理念,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中心配备了摄像机、电脑图像处理设备、非线编辑室、录音室、演播厅、数字媒体实验室……由于专业设备齐全,又有着健全的使用制度,学生能够在课上课下的时间充分实践,大大保证了专业培养质量。

我国当代的一些教育理论家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弗赖登塔尔也认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实践”.其目的就是将强调的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到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的效应转为运动的效应。对比国内外影视传媒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就会发现,由于国内高校相对设备来说。学生人数过多,所以学生制作和实践机会也就相对较少,学生影视作品显得粗糙,无法准确地衡量学生才能和体现学校教学的专业水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教学,把单纯接受教育的过程变成在学习中逐步挖掘自己艺术潜能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符合影视教育规律,应是国内外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育都应提倡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指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问题的独立研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结论的教学方法。“发现教学”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最普通的实践形式便是PBL课程――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PBL的实质是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作一般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查阅各种资料、制定若干学习的个案等。再通过这些个案提出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知识,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系的PBL课程由小组组成,每个小组3到5人。在课程结束时每个小组作Powerpoint报告来展示学习成果。语言老师以及来自校外的嘉宾都要参与,并对每个小组的文字报告和演讲进行打分和点评。PBL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公共场合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展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国外。高校的师生比例要比国内高校大得多。学校平均给每位学生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也要比国内多,因此将PBL作为课程教学模式大面积应用是很容易实现的。那么。如何有效引进PBL的教学思想。在我国师生比例较低,优质教学资源还很不充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PBL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也许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2 结合实践,成品教学

同国外许多高校一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也十分重视影视传媒专业课的实践课,这首先体现在影视传媒系的硬件教学设施上。学校的非线性编辑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并且随时都能够保证一人一机。而教师则单独拥有专门的剪辑室和录音摄像器材。《电视节目制作》(TV program production)、《纪录片创作=》(Documentaries Creation)课的考核方式均为交成品作业的形式。如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学生以6―10人一组为单位,进行生活情景剧的拍摄与创作。有意思的是,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在结课考试或成品汇报中,却并不一定都是导演。而是分别担当台前的演员、摄像、导播及幕后的剧本创作人员等。De young.Robert是一位有着丰富电视台实践经验的教授,在他所讲授的《纪录片创作》课中,学生以2―3人为一小组,深入到工厂、学校、公园、文化广场拍摄作品。而在Judith Walton的《表演(Performance)》课中,学生则是深入到社区和实验剧场参与演出与创作。

3 按需开课,交叉教学

无处不在的口语训练课、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又一教学特色。不仅在语言与文化交流系,甚至在会计系、电气工程系以及影视传媒系的各个专业的课程表中都可以看到《交流、文化与语言(Communicatition,Cultu re AndLanguage)》课,尽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会因专业方向的不同略有些调整,但无一例外是由语言与文化交流系的语言教师与相应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即语言表达老师直接参与到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与汇报中,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交流、沟通和演讲能力。

4、各取所长,联合教学

“联合教学”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在国内的影视传媒专业教育中,表演专业的《台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语音与发声》、《播音语言表达》等课程的“小课”训练就采用了这种“一门课程、多个教师平行授课”的教学方式。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联合教学”又不止于此,它的特色在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优势互补教学。Jane Landman作为主讲《世界电影》(WorldCinemas)的教师,坦言说她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欧洲电影,对中国电影了解不多,因此当该课程进行到这一部分时,由一位研究香港电影的美籍华裔老师来讲解。事实上,维多利亚大学的《电视新闻采编》、《影视专业英语》等影视专业课都在采取类似的“联合教学”。

三 借鉴与启示

1、更新教学观念

牛津大学有句妙语:“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可见,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那么如何点燃隐藏在头脑中的智慧火种呢?笔者以为如摒弃传统教学教法,大力发展PBL(基于问题的研究)教学模式。作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PBL强调学生要在发现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其中,“问题”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地去学习。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较好地把握学习的关键。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探索与创新精神。

2、整合教学资源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认识自己的专业特色与确立自己的专业定位,是未来影视教育合理健康发展必须研究的问题。如今,时代呼唤广播影视复合型专业人才。表演学生可能在新闻节目和文艺类的外景节目中做主持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可能在做剧组演员或电视台记者。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去当了纪录片导演,因此,借鉴国外培养专业影视人才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来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合教学资源”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硬件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如当学生在校期间跨专业选修课程时,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硬件设施设备便得到资源共享。一是师资方面的资源整合。如当教师授课采用上文介绍的“交叉教学法”、“联合教学法”时,不同专业、不同学历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师资就得到了优化重组。

以近年来越来越有影响力的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为例:本科生在那里可以自主选修新闻学、社会学、哲学……只要主修科目达到最低学分,其他科目任由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分学院与课程,一样计入总学分,达到一定学分要求即可顺利毕业。在这所大学里,中文的人才可能转换成英文的人才,计算机的人才可能转换成传媒的人才,平面传媒可能转换成影视传媒,精英可能转换为领袖。而这种种转换靠的就是优秀的资源配置与“打通”。可见,“整合教学资源”对于综合性大学开办影视艺术专业无疑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当前,不仅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国外大多高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在本科课程设置上都呈现出以学生自由选择的“选修课”为主、少量“必修课”为辅的特点,这是“整合教学资源”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国内影视高校要向学、产、研一体化发展,无疑也应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创作能动性,从而把理论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3、重视“实践转化”

“实践转化”,即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真才实学:转化为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影视作品和其他学习成果。重视“实践转化”则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课外时间到相关媒体见习或实习:把课堂搬到电视台、制片厂、影视作品拍摄、制作、播出的现场去;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等。目前,许多卫星频道没有节目,可以尝试把课题与基地试验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实验教学,推出成品节目或选拔艺术尖子学生重点培养,甚至可以发动教师也直接参与到节目创作中去,使教学、研究与创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圈。

总之,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论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而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我们相信,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学术视野不断地扩大,和国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我国高校的影视传媒教育一定会实现更大的发展。

传媒专业论文:高职影视传媒专业普通话训练初探

[摘要]在改革开放持续发展并巳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就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通用的普通话已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紧迫。消除方言隔阂,实现语言统一,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学好普通话已是摆在全体公民面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应引起重视。首先要提高认识,把说好普通话看作学生就业的通行证抓到实处;其次是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准确发音训练;第三是正确、熟练地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应当成为训练的重点;第四是营造环境,创设人人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院校 影视专业普通话 教学 训练 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复杂的历史条件造成了汉语严重的方言分歧和方言隔阂,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设置了障碍。在改革开放持续发展并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消除方言隔阂,实现语言统一,便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学好普通话已是摆在全体公民面前的重要任务。作为推广普通话基础的各级各类院校,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应当承担起运一重任。

首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实用型人才,在一般人看来,普通话教学显得较为次要。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应占一席之地。

其次,广播影视是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传播的媒体,规范的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是其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广播的“声情并茂”和影视的“声画和谐”都离不开规范的语言文字。然而随着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迅速扩大,一些播音员、主持人、演员、编辑、记者来不及接受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再加上外来文化和一些社会不良语言文字使用现象的影响,使广播影视语言文字工作出现了普通话水准下降、知识性的错误时有发生等问题,对推广规范的普通话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如何开展普通话训练呢?我认为,要使学生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必须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把说好普通话看作学生就业的通行证抓到实处

要搞好普通话训练,首先应端正师生的态度,充分认识普通话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作用和在学生毕业后的“实用”价值。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将来多数主要是从事中高级服务性工作,毕业前都需要参加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即使是不需要普通话等级证书的公共服务行业,可能也会因为你的一张普通话等级证书而更加青睐你,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可能成为影响就业的关键。因此,说好普通话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这种实际需求,加强普通话教学和训练应作为学校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实。

二、准确发音,对说好普通话至关重要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一个人普通话说得好不好,主要看他的发音是否准确,如果音发得好,发得准确,我们就说他普通话讲得不错,如果语音不准确,南腔北调,我们就会说他普通话讲得不好。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优秀。这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一是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二是立宇――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三是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iun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为了音准,要抓好汉语拼音的学习,练好基本功。可把汉语拼音的学习,长期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如,可坚持给每一课的题目、作者、生字生词特别是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的做法,这是学习拼音的一个好办法。

三、正确、熟练地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应当成为训练的重点

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读翘舌音zh、ch、sh、r的习惯,而是多将它们混入相应的平舌音中。或相反的情况是,当学会了翘舌音的正确发音后,又在实际运用中把所有的平舌音念成翘舌音,或该读平舌音的读成翘舌音,该读翘舌音的读成平舌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上述矛盾呢?

首先必须学会翘舌音的正确发音,通过熟读翘舌音以养成一种新的发音习惯。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上述基础之上则可以进行下面一系列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训练了。

第一、用归类方式熟记平舌音字。在普通话中,声母为翘舌音的词语很多,是平舌音词语的两倍多。本着省时省力的原则,记字时可着重记平舌音字。为记忆方便可把字典中比较常见的平舌音字列出归类。其中列出的代表字记住一个就意味着记住了一类字,非代表字表面上记一个是一个,但若能将其中的同音宇再归类记忆,则记忆的效果会好很多。归类方式举例如下:

代表字:

说明:代表字顺序排列的原则:一是声母按z、c、s的顺序,二是韵母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顺序。这样就不会漏排,且记住一个等于记住一类字,事半功倍。

第二、在词语中巩固记忆平舌音字。如做大量的类似以下混合发音的练习:zh-z:准则、活罪、制作…… z―z:自在、祖宗、粽子……sh--s:上司、哨所、神色……z--ch:资产、在职、最迟……

第三、在句子中巩固记忆平舌音字。如: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四、营造环境,创设人人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课堂上,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授课,多示范,多提问学生,并要求尽量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读音不准的应加以纠正。课外,应多组织一些演讲、朗诵等比赛,让同学都来参加竞选。还可结合每年九月份第三周的国家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搞一些普通话知识讲座,帮助不同地域的学生分析自己方言和普通话的差距,较快地提高普通话水平。教育学生多听广播多模仿,有意改正自己错误的发音。要营造一种人人说普通话,人人说好普通话的良好环境,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

传媒专业论文: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观念陈旧、体系分散、模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影视院校应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建设、打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健全管理和评价机制、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力培养

影视传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对影视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影视创作行为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影视人才提出了全面的素质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影视制作技能和艺术功底,还要具备务实的创作观念、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建设态度;不仅要有影视作品主题的阐释、表达、实现能力,还要有影视作品开发的策划能力、创作团队的组织管理能力、影视服务的商业运作能力。显然,这种全面的素养和能力难以通过孤立的教学环节培养实现,必须通过整体性的实践锻炼来养成。为此,立足于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科属性,建立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影视教育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

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快速发展的影视传媒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各类高校都争相开办影视传媒及相关专业。在影视传媒教育高速扩容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影视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多数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不扎实、创新意识不强、策划能力弱、美学鉴赏力差等原因,在就业时无法获得相应的专业职位。“教育”和“影视”为何脱节,从我国影视传媒教育的现状考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实践教学观念陈旧,认识模糊

在许多院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建立之初,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比重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各院校开始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类课程的比重逐渐上升,这基本缓解了实践课时不足的问题。但不少院校在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思维模式上。例如,在安排课程表时,优先安排理论课程;在常规教学检查中,往往忽视对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在实践教学资源紧缺时,随意取消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量统计中,实践课的系数一般低于理论课。这些重理论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反映出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优秀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分散,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影视传媒类专业普遍设置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做保障,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在相互衔接、资源整合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基本上属于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的验证性实验。而这种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实践活动,对于特别需要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视传媒专业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实习基地有限,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自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导致学生处于“放羊”状态,难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实践。而安排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往往是以对专业教育意义不大的社会活动居多。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高等影视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影视院校招生数量增大,影视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出现明显不足。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直接到校门,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弱,缺少或根本没有在影视行业工作的经验,很难做好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工作。学生感到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很难转化成实用技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深化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惟一可行办法。

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正如实践不是简单的、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而是人以全部信念、情感、认识和智慧投入的、具有丰富创造性的行动,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也不是单纯的操作训练,而是培育影视人才的综合素养、包含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内涵的综合的教学过程,是具有统合能力和综合效能的体系化存在。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及层次。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建设

建立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确立影视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科体系。科学、合理、长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单单着眼于学生的就业,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终生发展。影视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较强的现代影视传媒能力、较高的影视传媒专业素养和较扎实的影视传媒职业基础,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职业化、多元化、灵活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影视传媒人才。其中,“应用”强调与生产实际的对接、融合;“创新”要求全面的素养和能力。应用型创新型影视传媒人才不仅要有以影视创作服务生活的能力,更要有以影视创作引领生活的潜力。

围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等必备素质,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影视传媒专业应构建以影视传媒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艺术等相关专业为辅助的学科布局。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跨专业选课力度,增加人文和理论修养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视野和空间方面,要重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视野与交流合作空间。

(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的几个层次:(1)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术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2)创作实践教学。不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作为优秀,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创作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3)项目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通过虚拟的或实际的项目,全面锻炼学生从剧本创作、部门组建、资金决策、拍摄准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4)行业实践教学。深入实际,在现实的行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5)社会实践教学。如果说行业实践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色彩,那么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全面培养学生包括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价值观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使影视传媒人才胜任专业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可以采用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模拟公司、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模式。其中,“技能训练”是指围绕“编、导、摄、照、录、制”等各项专业优秀能力展开的逐项训练。这些训练要体现出阶段性、阶梯性特征,即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或能力,分别选择课堂、校园、媒体、公司、社会作为实践场所,设定不同的实践目标,锻炼不同的实践能力,分层递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实践效果。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对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影视院校还可以通过参与或主办各类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文化活动,有力地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使影视创作服务生活的价值理念得到积极践行。

(四)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方面,应按照“双师型”要求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影视传媒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高素质的影视传媒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广阔的文化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广博的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在这支队伍中,应该既有富有影视传媒素养的教育精英,也有受过最新专业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更要有影视传媒业界的优秀从业人员,是集教育、业界精英为一体的能够培养真正为社会所用的高等影视人才的师资队伍。

(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影视院校要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各自承担的任务及所负的责任。在整个实践教学组织系统中构成一个职责明确、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分为杠杆、以教学效果评估为质量标准的教学体系。通过实施督导制,对实验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管理工作、规划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六)繁荣具有影视传媒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的软件环境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美化的、文化的、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还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因此,影视学院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并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程结合起来。

影视院校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名家论坛等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还可以通过开展写生、影展、文艺晚会、DV比赛、创意大赛、电影艺术节、影评鉴赏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体验创新。

总之,影视传媒学科与普通文理科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知识性与技术性、艺术性并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如何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教学走向创新,是影视教育的优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正是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展开的。构建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影视教育的特殊规律出发进行的探索,是基于影视传媒学科属性和社会人才需求采取的举措,其中的深层内涵与意义,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在现实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作者简介]王丽萍(1974―),女,四川邡县人,硕士,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杨葆华(1973―),男,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硕士,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传媒专业论文:基于“校企协同”和“产学研合作”的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创新

摘要: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环节的深化和实践。随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我校传媒类专业的实训项目教学体系基于“校企协同”和“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创新。分别从实训项目的选择标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学考核模式和教学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 产学研合作 校企协同 实训项目创新

“校企协同”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校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建立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同关系。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实训项目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的职责就是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和产业的用人需求。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卓越高职院校建设要以特色专业群、教师队伍和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并要求每个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群)要建成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孵化、实习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面对行业、引导行业发展的专业实训课程新体系。

一、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创新的背景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是按“前台后院”模式组建的一所公立传媒类高职学院,在人才培B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内容生产”为优秀,以“传媒艺术”和“传媒技术”为支撑,兼及“传媒管理”和“文化教育”的专业发展格局。

我校传媒类专业现有的实训项目体系主要是由课程实训项目、学期综合实训项目及毕业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组成,分别针对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的能力培养,围绕各自的课程内容服务,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意识、服务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基本训练。但在实训项目设置上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实训项目内容与传媒企业需求脱节,难以跟上企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技能要求和传媒职业素养要求与企业标准相差甚远;二是实训项目跟随企业生产需求而定,企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忽略了实训内容的连续性和典型性,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接程度低,难以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成长的需要。

随着社会对传媒类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必要对实训项目进行教学改革,开发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切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实训项目,突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实训项目创新。

二、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创新的任务

(1)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创设一种新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体系,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传媒人才作支撑,高职传媒人才作为传媒人才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也具有自己独特、稳定的风格或特征。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综合实训旨在解决的问题就是高素质技术技能的训练与强化,这符合学校“前台后院”的办学模式。

“校企协同”的实训项目教学体系着力提高专业学生的行业技能应用与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作流程和技术手段,缩短其融入传媒环境的时间。

(2)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调整机制,实现教师科研、教学和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产学研合作是教师转化科研成果、检验项目是否紧跟实际需求的方式,也是让教师的科研紧贴产业并实时解决企业难题、学生借助企业的良好平台进行实践的机会,从而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

三、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创新的实践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紧密结合湖南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传媒类高职人才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兼具高职教育共性和传媒类人才培养特性的发展新路。

(一)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选取的标准

1.项目典型性。根据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能力体系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遴选出专业优秀能力,并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该项目是就业岗位群的共性任务,在业界具有广泛性。如传播与策划专业设置的版式设计项目、文案策划与写作项目、平面广告设计项目、网站专题制作项目等;数字出版专业设置的电子读物策划与设计制作、微视频(制作)营销、网店营销等。

2.实用性。要求所选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自主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

3.先进性。实施该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行业主流技术,也是本专业的优秀专业能力。如版式设计项目要求使用的软件包含photo shop、coredraw以及indesign~微视频制作软件包含了Premiere和AE等。

4.真实性。大部分实训项目都采用企业工作岗位中真实的项目。生产性实训项目一般安排在大二二期,学生已经有基本的传媒产品制作能力。为确保和企业的生产需求保持一致,我们选择生产周期比较长且可以重复生产的产品进行合作,由专业老师任职质量总监,在实训过程中把控产品质量。

5.可操作性。项目可以在实训室或者在工作室完成,实施难度适中。部分项目可以集中几天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和完成。

6.完善性。项目应该具备完整的工作流程和清晰的工作步骤。

7.综合性。项目综合性强,涵盖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较广泛。

8.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要求吸收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标准,能反映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专业教研室组织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实训教学体系,聘请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实施和指导。教师在充分研究项目内容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与学生日后工作结合度的基础上,采用真实的工作任务,创造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它的组织形式因项目差异而灵活多样,有项目实战、汇报演出、社会实践、场景模拟、实验研究和顶岗实训等,但规定不能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允许在实训开始前有少量学时的前期导入讲授)。

(三)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的教学考核模式

实训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允许学生补考一次,只有考核通过才能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考核方式根据实训组织形式而定,如技能操作、作品创作、调研报告撰写、项目答辩、面试、汇报演出等,但规定不能进行传统的闭卷考试。在考核主体的确定上,突出多元性,如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企业评价等。在考核标准的设定上,注重过程性,由平时成绩、考勤成绩、项目考核等组成。

(四)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的教学保障机制

1.完善实训教师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前台后院”模式即是贯彻“校企协同”的精神要求,将区域传媒产业资源与传媒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在院台融合中实现产教研合作。因此,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教学对每位任课教师都是一项挑战,学院必须对任课教师设置准入条件,同时要充分利用“前台后院”的模式优势,通过采取专业教学任务对接栏目、节目工作任务,聘请校外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兼职教师。

2.完善实训项目资源的共享机制。传媒类专业实训项目主要是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就业提供实质有效帮助的专项实训项目。解决“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碓题的关键是提高实训项目的使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共赢为导向,辐射与带动其它项目效能的发挥,从而提升实训资源的整体效益。第一,学校要建立实训资源共享管理模式。传媒类各专业在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共享的问题,完善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第二,学校管理部门要对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形成监督共享机制。

四、结语

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环节的深化和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创新实训项目,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传媒专业论文:依托传媒专业特色营造高品位大学文化育人环境路径探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 天津 300270)

摘要:大学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要准确了解学生的特点,挖掘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传媒专业特色;大学文化育人环境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会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目前高品位的高校大学文化育人环境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土壤,也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而来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笔者结合所在单位,以深度挖掘传媒专业特色为出发点,试图探索一二课堂深度融合,围绕专业、依托专业,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一、大学文化育人环境的构建

大学文化育人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既包括大学文化的历史传统,也包括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既包括大学精神的凝炼传承,也包括现有活力的注入创新。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的育人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精神,也就是校训精神的提炼传承。这包多对大学的清晰认知和准确定位,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守望,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铸造。二是良好的大学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都说话”。 校园的各类建筑、雕塑都应该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无处不在的人文熏陶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和三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三是高品位的文化环境。大学文化开放包容,给学生提供了接受多元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平台,帮助学生塑造个性和提升品质。大学文化环境的营造更要多措并举,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做到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大学文化育人环境的构建,既要重视校园硬件的建设,又要强化人文精神,要时刻体现大学的底蕴和文化内涵;要注重以人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氛围的营造,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要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挖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

二、依托传媒专业营造高品位育人环境的路径实现

传媒类专业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共性的特点,又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积极独特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较强的敏感性,思维活跃又易受冲击;见解深刻又易走偏锋;个性自由又易生波动,给思政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和挑战。所以要充分把握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专业的特点,将专业优势与思政工作无缝对接,打造独特的育人土壤和环境。

笔者所在的天津外国语学国际传媒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学科专业特色,紧抓教育教学和实践育人两个环节,力争做到通过师生创作的动画创意、广告设计、短片视频等作品以展播展览以及新媒体推送的方式达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目的。

一是注重学科交融,教学中凝练精品特色。学院共有专业7个: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动画、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专业。以会展策划、动画创作和数字技术为专业方向的文化创意与数字媒体类专业的复合交融为构建丰富的文化育人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教师中可以定期举办观摩教学、说课比赛和全员培训,探讨把思想引导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设计、课堂互动、课堂任务等环节的方法,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 “落小落细落实”逐u成为习惯。 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弘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新闻传播课堂传递媒体人的责任操守;广告动画课堂突出美育主题;教技数媒专业在编程中培育严谨认真的素养。学院充分展现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挖掘各专业第一课堂的资源,在课堂作业、作品中,充分发挥教师带动、学生参与的师生合力,出涌现一批既格调高雅又紧接地气的设计作品和文学作品。比如在学院大屏幕滚动展播广告动画专业学生所设计的创意产品以及动漫人物;比如展映同学们精心拍摄的微电影和短片视频。学院师生作品在天津市大学生散文大赛、全国广告设计“学院奖”以及微电影大赛中累计获奖30余项。师生为学校各类平台设计的动漫人物以活泼灵动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广大师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一课堂成果为提升文化育人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是注重采风实习,行走中收获应用技能。为加大应用型学科转型,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了外出采风与调研采访活动,师生赴实习写生基地开展实习实践。汉语言文学同学可以走上街头,走进艺术馆调研当地特色文化,形成了当地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传承与没落的调研报告;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实地采访采集素材,融入当地人文社区;广告专业学生考察旅游资源,策划了宣传画册;动画专业同学写生,形成作品集开展作品展;教育技术和数字媒体专业同学策划、筹拍了专题纪录片。同时,可以全面启动专业实习,可以赴党报央媒、互联网、新媒体、电视台、期刊杂志等机构开展专业实习,并定期开展专业实习成果分享会,将学生提交的实习作品进行考评认定,给予专业实习学分。

三是注重毕业展览,交流中体现育人成果。连续三年的5-6月毕业季,学院都开展毕业生作品展。展出师生作品千余幅,包含平面设计、摄影作品、新闻通讯、绘画作品以及微电影及动画短片。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对技巧的探索,对艺术的追求,都体现着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创造力,也体现了教师们的辛勤耕耘。毕业季师生作品展展示了师生们各展其长、平等交融的艺术创作氛围,更凸显除了教学改革的成效,也显示了传媒专业特色与创建高品位文化育人环境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四是注重第二课堂,活动中强化教学成果。精心组织设计开展专业类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短片电影艺术节、广告设计大赛、创意设计大赛、镜头里的天外故事等,选送优秀作品参加海内外的作品展和各级各类的专业竞赛,在学院成功营造了立足专业、依托专业、热爱专业的文化育人的氛围。积极做好实践成果的展播展示展映,如短片电影作品展播、设计创意作品展、配合其他部门做好校园摄影展等,打造校园文化名片。在内容打造方面,坚持贴近师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针对学院不同专业,具有鲜明的传媒文化特色,将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和素材“移植”到微信公共平台的推送中,不仅扩大了师生的受益面,还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的粘合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五是注重新媒体,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天外文学学习兴趣小组和天外新传人微信平台,涵盖师生、校友参与。师生相互切磋优秀文学和新闻评论作品,校友们分享爱校情怀、职场体验。专业教师牵头创建传媒工作坊,运营“风雅天外”和“天外新传人”订阅号,推送文章和作品,形成订阅号和微信群的矩阵效应。

六是注重挖掘学生工作中的专业特色。用新闻传播学生的专业特长科普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和助弱扶残;学生党员每年寒暑假赴全国各地走访老党员,编撰采访实录、精编微党课,成为学生党课的鲜活教材。组建学生记者团,活跃在各大典礼、军训、校庆等大会,成为一只独特的学生媒体力量,用学生特有的情怀和视角报道学校的点滴感动。

构建传媒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就需要本着“突出专业方向特色、强化应用实操技能”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和现有基础,立足专业优势,实现专业特色与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了第一课堂、采风实习和第二课堂丰硕成果的展示展映。力争通过鲜活直接的展示展览形式,充分发挥传媒类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力争调动传媒专业师生的能动性,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氛围,做到文化产品开发设计有实物,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有实招,文化育人引领成长有实效。